时间:2023-07-28 17:33: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简述健康教育的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健康教育 临床观察
Health education after cerebral angiography technique complication clinical observation
Yang QiongLiLin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es in front of the technique the health education the influence which the complication occurs after the cerebral angiography technique. Methods:January,2009 - February,2010 the good cerebral angiography technique 64 example patient,stochastically divides into the study team and the control group,40 examples carry on in front of the technique for the study team the health education,24 examples carry on general nursing for the control group,has the technique after two groups the complication situation. Results:The study team patients carry on the surgery the compliance,cooperative,after enhances the technique to nurse the quality greatly,after its technique the complication has the obvious reduction. Conclusion::In front of the technique the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complication prevention has the vit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after the cerebral angiography technique.
Keywords:The cerebral angiographyHealth educationClinical ob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1-0069-01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2月共有64例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年龄15-75岁,男,34例,女,30例,短暂性脑缺血48例,脑梗塞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其中重症者6例,根据住院号,按数字表随机分类,40例为研究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24例为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护理进行,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减少,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护理的自觉性差,术后并发症发生多。
2 健康教育
2.1 病区内设有脑血管造影专用宣传栏,用文字、彩图形式简述科室脑血管造影实施情况,技术力量,负责医师简介等。病房内挂有健康教育宣传册,内置脑血管造影术前,术后相关健康教育处方,让患者对脑血管造影术有初步的认识,减少陌生感。
2.2 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入院健康教育宣教,护士热情对待,耐心细致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师,护士长,科主任,疾病诊断,检查项目,治疗情况,护理措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主动告知相关疾病信息与心理需求。
2.3 脑血管造影医师术前组织患者及家属进行视频教育,影像学幻灯的播放,让患者及家属通过视频了解何谓脑血管造影术,手术的全过程,如何进行麻醉,如何将导管经股动脉插入,如何注射造影剂等。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脑血管造影的目的是了解动脉的开通程度,解剖形态、有无移位、闭塞、有无异常血管以及自颈部至颅内的血流情况[1]。使患者消除陌生,恐惧不安的心理。
2.4 实例介绍:已实施脑血管造影的患者,说出自身的感受,术中、术后护理情况及配合情况,并相互交流经验,使其坚定信心。
2.5 术前健康教育。①术前由责任护士做好术前指导,解释有关手术、麻醉情况。常规备皮,清洁皮肤,剔去穿刺部位毛发,范围为双侧股动脉周围30MM以上,并备用盐袋,毛巾2条。由于多数患者对介入手术了解不多,因此做好耐心细心的解释工作,向患者说明手术只要进行轻度镇静、局部麻醉后,将导管经股动脉插入,导向主动脉弓,注射造影剂后可使主动脉弓及各大动脉的起源都显影(此时病人会感到一阵灼热不适感)。②保障患者充足睡眠,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解除患者紧张情绪,以最佳状态迎接介入手术。③了解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有严重出血倾向,了解患者对造影剂、麻醉剂的过敏史,并做好记录[2]。④协助患者完成凝血常规,出、凝时间及其他相关检查。⑤要求手术前一天进食减少,术前4h内禁食,6小时禁饮。
2.6 演示术后护理,做好健康教育。
①术后6h造影或12小时内穿刺点加压沙袋包扎,在此期间一般采取平卧位,穿刺下肢严格制动并不能翻身。6―12h后去除盐袋,查看包扎处松紧情况应可插入2-3指。②每小时观察记录穿刺点有无出血、青紫、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足部皮肤的色泽、温度[3],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③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防止出血。④术前1天训练床上大小便,以免引起术后尿潴留。
3 结果
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比较
通过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比较,表明有明显差异性,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减少,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护理的自觉性差,术后并发症发生多。
4 结论
健康教育是促进人群健康的一门涉及生物医学、预防医学、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技术,是人们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4]。全脑血管造影术不仅是一种传统有效的检查,也是神经内科非常重要的一种诊疗检查[5]。大多数患者接收能力差,不易接受脑血管造影术,且术后并发症多。本文选择脑血管造影病人64例,其中40例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采取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的模式,进行主动、积极、系统地术前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脑血管造影术的相关知识,满足病人造影前的心理需求,知识需求,大大提高病人依从性,有效改善了心理功能,完善术前准备,为手术的实施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起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脑血管造影诊断学,第2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P221
[2] 脑血管造影诊断学,第2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19章.神经血管造影诊断学基本技术,P421
[3] 候颖,护士进修杂志,2008.10.经股动脉插管脑血管造影护理
【关键词】 产前健康教育;自然分娩率;分娩方式;积极配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21-01
近几年,剖宫产率在近几年不断上升,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孕妇在无医学指征的情况下的恐惧心理,是要求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主要原因。现今大多国内孕妇都属于初产妇,孕妇的孕产期知识以及一些经验等都相当的缺乏,而产前教育正是弥补孕妇与孕妇家属所缺乏的知识,以此尽可能减少孕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也是降低剖宫产人数的有效方式。对孕妇的实施产前教育必须是经验非常丰富的助产士,保证孕妇接收到具有说服力的产前教育。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为了相处孕妇的分娩恐惧心理,降低剖宫产率,特意开展产前教育,如下为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检查产妇522例,选取的产妇年龄均为22-35岁,产妇局内足月产妇,均无剖宫产指征,522例产妇均无既往心理疾病,将212例自愿接受产前教育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为310例不接受产前教育的产妇。观察组212例产妇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3.5±2.5)岁,87例产妇为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学历,53例产妇为专科学历,72例产妇为专科以下学历;对照组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3.0±2.7)岁,120例产妇为本科以上学历,78例产妇为中专学历,112例产妇为专科以下学历;两组产妇年龄,学历等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其中临产先兆、入院待产、整个分娩过程以及分娩方式是产妇接受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为产妇进行产前教育的过程中要让产妇掌握自然分娩过程中的一些技巧,让产妇清楚的了解自然分娩的好处,主要为产妇讲解如何正确的在分娩过程中减少分娩的痛苦,同时,产房中设备的作用也是产妇必须了解的,让产妇内心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加顺利的分娩,告知产妇如何在分娩过程中配合,以此提高顺产率。
妇产科可以为产妇播放分娩视频,让产妇能够更好的了解整个分娩过程,在产妇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助产士人员要仔细为产妇讲述在哪一过程中应该怎样调节护理,并且高职产妇在此过程中减轻痛苦的方法。为产妇仔细介绍产房的环境,保证孕妇能够清楚的了解产房的环境,以此产妇内心的陌生、恐惧心理也能够迅速的消除[1]。
对孕妇认知误区进行总结,对孕妇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孕妇的心态,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评价是产前教育的关键。例如一些孕妇在自行阅读书籍之后,能够了解条件呼吸能够减轻疼痛,但不能够正确的运用,此时助产士人员要及时为孕妇解说,避免无效气体交换情况出现,对产妇简述的语言要意简言赅,让产妇明白增加体能一样可以通过深呼吸满足,能够使产道迅速扩张,对胎儿也有良好的供养效果[2]。
1.3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P
2 结 果
212例观察组产妇在接受产前教育之后,剖宫产23例,比例为10.8%,自然分娩189例,比例为89.2%,对照组为接受产前教育的产妇剖宫产64例,比例为20.6%,正常分娩产妇246例,比例为79.4%,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P
观察组接受产前教育的产妇第一产程平均时间为330.5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为35.7min,对照组为接受产前教育的产妇第一产程平均时间为420.4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为42.5min,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 论
产前教育实际是通过助产士的产前宣教,提高产妇的分娩知识以及减轻分娩痛苦的方法,产科的医护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主导者,自身必须拥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对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可有效降低产妇的焦虑心理,产妇在接受到分娩知识之后,能够有效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痛苦。
产科对产妇进行科学有效的产前教育,能够使孕妇自身的分娩知识更加丰富,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也能够通过产前教育得到显著提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也能够更积极的配合,产妇产程因为科学合理的产前教育而明显缩短,产妇自然分娩率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实施产前教育在产科领域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开展产前教育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分娩知识的需求,助产士要掌握交流技巧。在与孕妇交谈时,语言教育和师范教育相结合是最有效果的方法,言语重点突出,具体明了,交谈中使用礼貌性语言和正确的示范动作,增强教育效果,这样才能更好达到施行产前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梅晓芳,明雅,李丽芳,等.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7):70-71,75.DOI:10.3969/j.issn.1671-8283.2011.07.031.
【关键词】 产科;健康教育;缺陷;应对措施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服务模式,是指护士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针对服务对象所进行的教育活动。而产科,产妇即是患者又与患者不同,是特殊的服务群体,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与其他患者不同,除了一般的入院检查等常规健康教育外,还要进行产褥期、育儿等方面的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妇对生理,心理,育儿等方面的知识要求不断提高,对产科护士的专业水平要求更加严格。目前,产科健康教育无法满足不断提高的产妇的需求,存在着一些缺陷,现将存在的缺陷简述如下。
1 健康教育
1.1 概念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的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及战胜病魔的信心,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减轻产妇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产妇的健康保健知识,预防疾病,促进康复。
1.2 健康教育的意义 帮助和正确引导产妇树立信心,使之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改善生理环境。积极使用谈话、倾听技术及开放性的提问方法,主动倾听产妇的心声,使其消除因生产而带来的焦虑和恐惧等心理。
2 产妇的心理反应
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传统生育观念、失落的家庭角色、无助感、失眠及疲倦、不良的医疗服务理念、匮乏的沟通意识等,均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产妇的心理反应,一般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失落、接纳等。焦虑和恐惧是产妇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心理反应,表现出担心、紧张、烦躁不安、过于敏感、失眠、厌食等。 职业类型和文化程度、家庭及周围环境等均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
3 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3.1 健康教育方式单一,过于公式化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已受到各国护理界的普遍重视[1]。但我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健康教育内容较简单,教育时机把握不准,缺乏个性化的教育[2]。现在的医院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并有印制成册的健康教育手册等资料,针对某一种疾病制定了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产科也如此,基本上每位产妇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均按照同样的模式实施健康教育,表面上看来产妇得到了完整的健康教育,但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教育,往往达不到健康教育的目的,收获均并不乐观。由于产妇的年龄、个体差异、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其认知度、接受能力及需求均不同,有的需要最基本的健康教育知识,也有的需要更先进的健康育儿等方面的知识。过于公式化、生硬的健康教育模式不能体现健康教育的本来目的,也达不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3.2 健康教育形式局限 产妇需要的不仅仅是接受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如何把健康教育从医院延伸到家庭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产科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缺失部分。该领域的空白体现了健康教育比较滞后的现状。
3.3 专业知识不足 产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实际上产科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决定了其对产科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决定了产妇对护士的认可程度。许多护士缺乏专业知识,不懂得生产、育儿等方面的知识,甚至对一些基础的生理性的知识也不甚了解,无法及时解答产妇的一些浅显的常识性的问题,无法给产妇一种信任感。如今多数医院年轻护士自身专业知识不扎实,健康教育能力不强,医院转科制度影响了护士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
3.4 知识更新慢 现今知识更新快,有些医院数年都用一套健康教育手册,没有进行知识更新,从根本上无法满足产妇的需求。产妇需要的不仅仅是传统的知识,更渴望得到新的健康教育的内容,整体的养生、育儿的知识,这就需要产科护士的知识应与时俱进。
3.5 缺乏人文关怀,沟通能力不足 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等多层面交织在一起的人,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还需具备人文关怀能力[2]。而产科健康教育缺乏的恰恰是人文关怀。往往住院形式的健康教育,除了必要的宣教,而多数走一个形式,没有针对性,内容不具体,缺乏主动性,很少是从产妇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产妇没有感觉到体贴与关怀,得不到实用的健康教育内容。护士与产妇或家属的交流中,缺乏沟通技巧,语言、态度生硬,使患者产生反感,达不到预期的沟通效果。
3.6 传统观念影响 传统的生育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使某些产妇及家属不能接受新的知识,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使健康教育无的放矢。许多护士的观念还没有转变,没有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个必须的工作重点,认为可有可无,没有很好的开展实施。医院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人员配备以及护士工作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科健康教育的发展。
4 对策
4.1 提供个性化服务 健康教育的侧重点因人而异。产妇入院时通过沟通可以进行简单的评估,了解产妇的情况,确定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以及社会和环境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实质性的健康教育。可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进行指点式、答疑式的健康教育等,解决产妇最实际的要求,改变不健康的行为,针对不同的产妇,了解其需求,满足其各自的需要,对每位产妇制定符合其自身的一个健康教育计划。
最佳方式为实行护士首诊负责制,提高护士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使患者在入院时就能感受到归属感,提高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于患者与之沟通交流,促进患者自我照顾技巧及保健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3]。每位产妇有自己固定的责任护士,这种一对一的沟通方式使护士随时把握产妇的状态,才能做到最有效的沟通,使产妇在住院期间接受连续的健康教育,也使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增强责任感,自我价值不断提升,从而更好的促进健康教育。
4.2 学习专业知识,加快知识更新 产科应设专门人员对新进护士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进行考核。产科护士最好不要轮转科室,培养产科专科护士,积累丰富的健康教育经验,更有利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应定期派遣护士外出学习先进的经验与理念,聘请知名专家进行讲座,了解产妇最新需要,进行收集整理,以满足产妇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及时更新健康教育内容。
4.3 改变观念和交流方式 改变观念,主动关怀产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实践越来越强调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关怀作为护理的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成为护士必须具备素质和能力[4]。主动进行交流,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在现代护理中的重要性,明确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在产妇需要时随时进行交流,选择家属可以接受的方式、语言进行沟通及交流。医院管理部门也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尽量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使护士把时间还给患者,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健康教育中。
参 考 文 献
[1] 张莹. 妇科癌症患者健康教育评价与护理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5):545.
[2] 孙钟,陈红.护理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79-80.
【关键词】心理学;中职班级管理;运用和提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也深入到了社会各个行业、不同人群中,心理学的知识日益丰富,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中职班级的管理工作一是要引导中职学生学习职业技能,二是要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等进行良好的教育,所以说心理学在中职班级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教师必须实际应用和总结的教学管理内容。
一、心理学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1.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引导
中职学生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大多是品行不好、学习成绩不行、不听话的孩子。事实上,一些中职学生确实在学业上处于弱势,很多行为不合常规,厌倦学习,不遵守纪律,胡乱花钱,喜欢通宵上网,打架斗殴、热衷早恋等现象也较为普遍,其心理也往往处于弱势,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自我封闭、孤独、抑郁、人际交往障碍、焦虑、自大与虚荣、妒忌等亚健康状态。所以在对他们的学校教育工作,或是家庭教育工作中,往往采取责备、批评的方式,过多的责怪学生的缺点,而忽视了学生一些优点和进步的思想。中职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中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在班级管理中,尤其要注重运用心理学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培养,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的幸福,乐观积极的构建自己的未来,保持对职业技能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使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现在中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教学辅导班,通过心理导师的讲解和帮助,为中职学生们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对学生心理情绪的安抚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学生更加容易在心理情绪上产生不安,很想找人倾诉,却又不知道该找谁倾诉,久憋成病。中职班级的管理工作,如何运用心理学来了解学生不同时期的情绪状况,如何帮助学生走出情绪上的低谷,是众多中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有待提升和进步的地方。面对学生心理情绪上的问题,班级管理者要擅于发觉个别学生的问题,了解并为学生制定积极地解决方案,通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运用手段治疗学生的心理情绪问题。在现在的中职班级管理中,管理教师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早恋问题,早恋常常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处于被动,学生容易情感用事,这就急需我们的班级管理者借鉴合适的心理学道理,对学生进行心理劝导,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可以把控自己的心理情绪。
二、如何提高心理学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根据目前中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要做好心理学在中职班级管理上的运用工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加强教师心理素质培训,增加班级管理心理辅导,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中职院校要坚持重视对心理学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加强教师心理素质培训,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善用积极心理学知识对待学生的学习和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积极情绪的引导,保护学生脆弱的自尊新,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行为,唤醒学生内心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使学生从一些小事中感到满足,分享人际交往中的喜悦,逐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这方面,教师是如何管理班级的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教师管理班级的指导思想与他们对待学生的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对教师进行强化心理教育理论培训,一是要先培训一批具备高心理学水平的教师,起到带头作用;二是由专业心理教师培训各班级管理者,增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教的育水平;三是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心理知识讲座,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四是要求班级管理者要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多运用积极心理学,做好心理辅导记录,相互交流和思考。积极地社会支持,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团体辅导,培育学生积极的人格,激励学生设立各阶段的人生目标,有意义地生活和学习。
三、总结
就当下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来看,心理学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但是普及和应用的范围仍然只是局限在小范围内,如何提高心理学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扩大心理学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是现在中职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继续学习和进步的方面。重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教师的心理教育理论培训,大力开展班级管理心理教育活动,从学生心理上解决班级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促进我国中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在心理学应用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芳,浅析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应对措施[J];决策管理,2007.
[2]李文香,润物细无声―浅谈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7.
[3]欧江毅,谈谈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提高班级管理效率[J];现代教育,2012.
1、学生由于考试焦虑而产生的失眠可采用( )来治疗。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2、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4、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的学习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 )。
A.具体迁移
B.顺应迁移
C.一般迁移
D.重组迁移
5、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
B.研究者
C.建设者
D.开发者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应当缩小学校之问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学校( )。
A.跨越发展
B.优先发展
C.均衡发展
D.差异发展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
A.育人为本
B.提高质量
C.促进公平
D.改革创新
8、下列不属于教师上课前的“三备”内容的是( )。
A.备教案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法
9、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A.暗示教学法
B.发现教学法
C.探究一研讨法
D.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观是( )。
A.主体性评价观
B.专业性评价观
C.发展性评价观
D.生成性评价观 11、 智力超常儿童指的是智商在( )以上的儿童。
A.110
B.120
C.150
D.140
1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 )原则。
A.知行统一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13、 下列特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是(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4、 戴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内容的人格测验时获得的分数为什么与上一次不同。他所担心的是下列哪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内容?(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5、 ( )是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感情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6、 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教书育人
B.师德为先
C.尊重规律
D.为人师表
17、 附属内驱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是( )。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18、 课程标准是( )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19、 有位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自由联想策略
20、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21、 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
A.学习动
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22、 桑代克的学习三律指的是( )。
A.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B.准备律、练习律、类化律
C.练习律、思考律、迁移律
D.练习律、因果律、近因律
23、 研究表明,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这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起伏
24、 在本行政区实施有效的教育法规,属于(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行政章程
25、 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6、 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武松打虎的情景的过程,就属于(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27、 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依次是( )。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8、 班级管理中制定的班干部轮换制度属于( )管理模式。
A.常规
B.平行
C.民主
D.目标
29、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比更有利于( )。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30、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 )级管理。
A.三
B.四
C.一
D.二 31、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外化
B.内化
C.行为
D.从众
3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程标准
33、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
34、 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35、 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 )。
A.生活老师
B.任课老师
C.班主任
D.学校管理干部
36、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A.自学法
B.读书指导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
37、 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
A.冲动型问题行为
B.扰乱型问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
D.自律障碍行为
38、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叫( )。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39、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B.使学生更快乐地学习
C.使学生更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
D.对传统教育课程的改革
40、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
A.望梅止渴
B.
画饼充饥 C.谈虎色变
D.叶公好龙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41、 我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 )
42、 所谓需要的满足是指绝对的满足,一般说来,低级需要只有充分满足后,较高的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人的动机才有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 )
43、 相同要素说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
44、 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收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45、 慎独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指的是教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剖析。( )
46、 教师尊重家长,有利于教书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
4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
48、 《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公办学校校内可以适当设置民办校或民办班。( )
49、 创造性思维就是力求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 )
50、 在文艺创作和科学发明中出现的“灵感”属于思维类型中的直觉思维。( )
51、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并完全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这反映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 )
52、 个体道德认知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完全对应。( )
53、 一般来说,场依存性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比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差。 ( )
54、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55、“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气质。(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6、 简述说服教育法的应用要求。
57、 简述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
[:请记住我站域名/] 58、 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59、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60、 简述小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的教育意义。
61、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的共同点。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题12分。第63题11分,第64题12分,共35分)
6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63、阅读《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片段并回答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找出了小壁虎三次借尾巴时说的话,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话。(学生七嘴八舌地读)
师:谁愿意给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朗读?(生读小壁虎说的话)
师:读得很流利,但似乎少了一点儿什么味道。什么叫“行吗?”
生(依次回答):“行吗?”就是“好不好”“好吗”“可以吗”……
师:对了,这说明小壁虎讲话时怎么样?
生(依次回答):和气,小心翼翼,谨慎,礼貌……
师:你们从哪里看出小壁虎讲话时很有礼貌的?
生:小鱼比小壁虎大。小壁虎叫她小鱼姐姐;老黄牛年纪大,小壁虎就称他伯伯;燕子比妈妈小.小壁虎就称她燕子阿姨。
生:小壁虎走了之后都跟他们一一告别,说:“再见,再见。”
生:小壁虎每次说话都用“您”很有礼貌。
生:小壁虎每次借尾巴都要问别人“行吗?”
师:对,小壁虎每次说话都很和气,都是用商量的口气跟人借尾巴的,说明小壁虎很有礼貌,谁能够用很有礼貌的语气试着朗读小壁虎三次借尾巴时说的话呢?(生读)
师:读得有点味道了,朗读的时候还要注意……(教师指导朗读)
师:请大家用有礼貌的语气再读一读。(学生品读小壁虎说的话)
师:读得更好了,请同学们回家后再读给爸爸妈妈听,注意读出礼貌的语气……
(1)教师在该教学片段中贯穿了哪些教学原则?(要求写出三条原则)
(2)结合材料分析其中两条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
Abstract]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change can make the person produces a variety of, for those university freshmen i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that are not fully mature, entering university and began an independent life is a challenge, then there will be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se issues, and Study on effective coping,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ll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ir future.
[keyword] university freshme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811.1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大学新生入学后,因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自身角色等方面的转变,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在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心理失衡的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能否顺利渡过适应失衡期,对大学新生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若有些问题认知错误或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所以正确对待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地疏导和应对,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入学后一切都是新的,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调适心态,适应新鲜又陌生的大学生活,对他们心理素质和能力无疑是一种考验,很多大学新生感到紧张、被动、困惑……学生们的这种心态常常被人们称之为“大一困惑”,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不适应感突出。上大学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告别父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包办一切 的生活,而开始自己照顾管理自己的大学生活,大都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如军训的紧张劳累(体力吃不消)、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被动“灌输”学习到主动“开放式”学习)、与同学关系不协调、自己打理内务的烦恼等,非常容易使大学新生产生不适应心理,注意力无法集中,成了心理障碍中的一员。
2、盲目无聊的心态显现。一年级是从高中生转变到大学生的重要人生转折点,他们上大学兴奋之余,往往没多久即陷入了困惑之中,失去“升学”这根无形指挥棒的牵引,好象一下子来到了大草原而没有了方向,迷茫不断地闯进他们的脑海,不知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好。不清楚大学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焦虑、茫然、无聊,整天沉湎于网络、玩游戏、看闲书、逛大街……完全没有了高中时候的奋发图强,把“60分万岁” 当作座右铭,有的甚至以过度的娱乐和恋爱来填补此阶段心灵的空虚,表现出盲目无聊心态。
3、挫败自卑心理时有发生。新生来到大学面临的挑战非常多,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往往导致他们自我评价失真,处理不好个人的生活事务,处理不好同学关系,不善于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焦虑、挫折、茫然,挫败自卑心理油然而生。如有的到了大学失去师生关注后,就会产生对自己的否定心理和挫败心理。有的因为高考失利来到了并不理想的大学,也会产生挫败心理。更有甚者超长发挥来到了大学,会认为周围人都比他优秀而自惭形秽。有的困难边远落后地区的学生,来到大都市,感觉喧嚣繁华的现代生活远得于己无关,萌生自卑的心理。
4、人际孤独交往困难。在大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中,表现最多的就是人际交往问题。很多新生不愿敞开心胸,喜欢自我深思,自我行动,而以往又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难以应付较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与身边的同学还不能完全熟悉,没有可以诉说知心话的朋友,感到孤独寂寞。还有些新生希望与人交往,但缺乏交往技巧和方法,影响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尤其要面对室友间的情趣爱好、饮食习惯、家境状况、作息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有人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彼此无法相容。还有些新生在交往中缺乏自信,胆小不敢说话,一说话就面红耳赤,辞不达意,自我防卫戒备心理特别强,形成交往障碍,孤独寂寞感加深。
二、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新生的心理受家庭、社会和学校及学生自身的综合作用,造成其心理问题原因是极其的多面复杂:
1、家庭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只重视知识灌输和对孩子的过分呵护,不注重对孩子的能力素养的培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造成许多大学新生既任性自我又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的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有的家长受传统的“高教独立”思想的影响,认为孩子进了大学,父母的教育作用就不重要了,即使有了问题也糊涂地认为: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2、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时刻都在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对于主流正确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他们易于接受,但对非主流错误不健康的东西,因其社会阅历较浅,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也很容易受不良思想观念的干扰,使大学新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困惑和矛盾,形成心理疾患。
3、学校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学校,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心理教育咨询工作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问题。随着高校的改革和扩招,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相对比较薄弱,抓的力度不够,对学生的心理工作重视不够,还没有建立起一支经过专业化训练的从事心理教育的机构和队伍,往往认为心理方面属于学生的个人问题,涉入较浅。要知道学校教育在一个大学新生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必须引起有关人士的重视。
4、大学新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一新生入学后,社会、学校、家庭开始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在这“心理失衡期”阶段,新生面临着思想上的自我定位、人格上的自我完善,心理上的自我调试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他们感觉到了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要求和厚望,主观上总是想做得好一些以获得社会的承认,成为生活学习的强者,却由于涉世不深、经历尚浅,缺乏社会经验和能力,感到莫名的压力和无奈,常会表现出自我情绪的失控常常难以得到社会的充分信任和理解。
三、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应对措施:
面对大学新生“过渡期”诸多的心理问题,我们应充分地应对,调动家庭、社会、学校、大学生本身诸方面因素形成合力,主动做到防范、疏导、转化等工作,使大学新生尽快地克服不适应感,消除各种心理问题,以充足的自信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中。
1、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都是脍炙人口的家庭教育佳话。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特别是父母的意志,受父母的思想觉悟、文化素质、职业、经历、兴趣和爱好的影响。科学的目标定位必须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即孩子的年龄特点、天资、学习基础、有无特长等出发,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地提出可行的目标定位。要改变目前家庭教育中比较突出和普遍存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愿望、兴趣作为目标定向强加给孩子状况。要改变有些父母为孩子打算不能从社会需要的人才层次和职位多少出发,盲目替孩子填报志愿和专业的行为。要消除“高教独立”依赖学校的错误思想认识。
2、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依托和补充,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提倡妇联、工会、人事局、劳动局等部门共同举办由大学生、家长和教师参加的参观、考察系列社会活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健康教育。要求各类文艺专业团体和重大演出场所踊跃参加高校大学生教育实践,着力打造“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政府要积极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把大学生健康教育纳入本地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全面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专项行动,整治危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低俗信息,关闭违法违规网站,净化大学生上网空间,形成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好社会空间。
3、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培养工作。面对很快成为大学生活新主人的大学新生,高校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责无旁贷,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等院校德育工作范畴,制定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成立由辅导员、心理指导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大学生心理指导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可以通过讲座、报告、座谈等活动,让大学生意识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告知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个思想准备。多开展健康的集体活动,帮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同学、增进友谊,消除陌生感,尽快适应新环境。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指导他们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坚持锻炼身体等,保持乐观而平静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3)创设良好的外部交往环境,指导新生提高交往技能,建立良好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和同学人际关系,形成尊重他人、以诚相待、热情诚恳、谦虚有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帮互助等良好的班风和集体心理气氛,减轻他们人际交往的心理压力。
4、发挥大学新生本身内因作用。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大学新生本身必须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心态,积极主动迎接挑战:
(1)主动尽快地去适应环境。首先要积极调整心态,接受已成为大学普通一员的事实,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通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减轻心理压力。其次是了解大学生活,尽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从头做起,积累经验,主动参与集体生活,争做生活的主人,使自己健康成长。
(2)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入学熟悉环境后,不要放纵自己,应立即确立一个新的目标。这样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对心理的影响,摆脱因不适应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并且有了明确目标,就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
(3)主动接纳自己。首先不要总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不足,要看到自己的实力,激励自己作肯定评价,学会自信、自主、自强、自立。其次要积极参与活动,真正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大学生。三要激发内在动力,相信凭借自己的意志、能力和奋斗精神,没能得到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得到。
尽管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也让大学生很困惑,但是只要我们怀有一种乐观、积极、进取的心态去迎接、研究、应对,那么我们的大学和学生一定是阳光灿烂和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黄代森.饶婕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探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第5期.
[2] 杨明.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调试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
[3] 杨祥冰.黄彦明.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4] 文丰安.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外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1期
建设独特的疾控文化是一新课题,疾控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目标的设定是服务于人民群众健康,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疾控工作者的职责,它既是社会生活方式,也是精神价值体糸。疾控文化首先是科学的,健康的,符合群众利益的。随着卫生体制的转换,实践证明疾控工作越来越重要,疾控文化的作用也与日俱增。如何发挥好疾控文化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积极功能,并将疾控文化贯彻在疾控工作中,现就三个方面简述如下
一 疾控文化对全民的传播
疾控文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科技先行的观念,创新发展的观念,科学务实观念。疾控文化要积极探索,尽快实现疾控工作跨越式发展。疾控文化要被全民认知其工作任重道远,尽管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健康问题全社会巳形成共识,但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疾病谱发生改变,慢非病日趋上升,突发性灾害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吸毒、等不良现象的泛起,都给疾控工作增加了新的压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发展和强化疾控文化,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发展势在必行。
疾控机构是卫生防病、健康促进的生力军,也是传播疾控文化的窗口,所以要利用疾控文化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展示疾控工作独特的良好形像。从事疾控文化的疾控人还应具备理性价值准则、伦理、道德、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努力提高单位的文化品位,用疾控文化提高单位的表现力、信誉度、凝聚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保健需求,为广大社会群体的预防保健提供优质服务。因此,疾控机构为保持疾控工作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必须通过疾控文化的传播,以疾控特有的疾控文化传播于人群各个阶层,以健康教育和技术服务为手段,协调社会力量,改善社会卫生条件,迅速提高疾控工作的知名度和全社会的参与意识。
疾控文化要融入地方民族文化之中,要体现特色,首先要加强基础硬件设施、环境文化建设;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拓宽服务领域;三是建立健全整套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规范疾控文化建设,使每个职工以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全方位提高工作效率。疾控文化和疾控品牌要在社会上尽快得到认可,必须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要尽早让全社会明确疾病控制工作是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技术服务职能,这就需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健康宣传栏、疾控信息、工作动态、科普知识、新闻媒体等形式,对疾病控制工作跟踪报道等,传达疾控人的追求,传播、传承疾控精神,疾控文化,蠃得公众的认同,提高了社会公众对疾病控制机构的认知度。
二 疾控文化对各阶层的传播
疾控文化对各阶层的传播是必须的。随着疾病控制事业的发展,疾控工作已转变为消费者、政府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是否有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关键在政府。实践表明,在这样的深度合作中,疾控文化的有效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疾控文化传播争取政府支持和政府买单。很长一段时间,政府将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和消除传染病等,并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口号。虽然政府口头上仍强调“预防第一”,但实际上忽视了卫生防疫工作,产生了“财神跟着瘟神走”的现象,2003年非典就是一大教训。疾控机构成立后,并通过疾控文化的传播,抓住政府重视发展公共卫生事业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改革,为政府制定公共卫生政策,设置公共卫生服务规则,筹集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选择提供者,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依据。通过疾控文化传播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控机构根据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购买的服务项目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单位的特点,把自己具有特色的疾控文化与业务工作,业务特征,业务领域和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做好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与促进、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监测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技术管理与服务等工作,让群众享有比较优质的服务。
三 疾控文化对内部的传播
疾控文化就是为群众服务的文化,疾控文化在疾控中心内部的传播。主要通过制度、培训和管理者垂范来实现。
疾控文化要尽快建立信息糸统,管理糸统,信息服务糸统,通过信息化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以人为本的体制和环境。强化对职工正面的宣传、使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激励其工作热情。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表现,促进工作的完美,使职工通过努力实现工作目标,从中得到精神享受和愉悦,得到物质利益的丰富和满足,使单位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提高,事业基础得到扩大,品牌得以塑造。
建立以疾控文化为导向的管理制度,意义在于使管理者意愿得以贯彻,使职工行为规范与疾控理念要素保持高度一致。实践证明,制度的健全化、规范化和完善,有助于通过制度将疾控精神、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体现出来,同时又借助于制度来引导和约束职工的行为,使职工能够在制度的规范下,有章可循,自觉地按照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
疾控文化要独具特色,作为的领导者,担负着重要的职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疾控文化是经过管理层决定、指挥职工的行为,影响职工的思想,最终决定疾控文化的形成。领导者是实践疾控文化的带头者。首先加以实践和贯彻。他们的以身作则关系到疾控文化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持久性。这种理念和行为的脱节不但不能凝聚人心,反而会削弱整体的权威。总之,疾控文化建设过程就是疾控领导层率先垂范的过程,是能否实现疾控工作全面、协调和谐发展关键所在。
【关键词】药物;合理用药;对策;健康
1.概述
药物是人们用来治疗、预防、诊断疾病的外源性物质。药物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杀灭病源微生物、诊断和预防疾病;(2)调节机体生理机能;(3)补充机体所需的物质,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但是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单一用药的比例很少,很多情况下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因此合理的药物联合应用在治疗疾病,减少毒副作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联用的目的在于提高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及防止对某些抗菌素药物产生耐药性。
2.合理用药的概念
合理用药的概念主要涵盖4个方面的要素[1]。即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所谓安全性不是指药物毒副作用最小或无不良反应这类绝对概念,而强调的是让用药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而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即风险/效果比尽量达到最小。这是合理用药的首要条件,直接体现对患者和公众切身利益的保护。有效性是指在人们用药时,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必须有效,否则失去用药的意义。但是药物的有效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和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的不同具有密切的关系。经济性也是合理用药的一项主要元素。主要是指获得单位用药所投入的成本应尽可能低。对于适当性,涵盖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用药的对象要适当、所用的药物要适当、给药的时间、剂量及途径要适当。
3.合理用药的目的和意义
对药物使用力求得当,趋利避害,才是合理用药的目的所在;合理利用医药资源,充分发辉药物的最大效能;充分发辉药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若以两周的时间计算,每10个人中有7人最少在服用一种药物。而在这些被服用的药物中,大约有50 %属非恰当应用,这些错误可能出现在药物处方、配送、销售或药物服用的各个环节。不合理用药不仅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更损害民众健康,而人口老龄化和近期的全球金融危机使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推行合理用药的理念,做到合理有效的用药不仅关乎人民健康,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4.目前不合理用药的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到处可见,轻者不良反应增加,重者酿成医疗事故和药源性疾病,浪费医疗资源,对个人及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4.1选用药物不适当
由于我国非处方( OTC) 药品的推行,大部分患者自行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选药不当的情况。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滥用抗菌素的问题。(1)对于普通的感冒发热、不管是什么病原体感染,患者喜欢选用广谱抗菌素,容易造成二重感染;(2)不正确的抗生素联合应用,例如杀菌药与抑菌药的混用等;(3)非细菌感染滥用抗生素药;(4)不按疗程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耐药的发生;(5)频繁更换抗生素。这样以来大众都把抗生素作为治疗疾病的万能药,滥用抗生素非常严重。其次,滥用解热镇痛药的现象也很常见。由于解热镇痛药种类繁多,很多人不辨别感冒的起因、病状随意使用。如感康、三九感冒灵冲剂、新康泰克、泰诺等都是针对感冒的不同症状而研发生产,因此我们用感冒药也要按辩证施治的原则,对症用药。还有些患者多种解热镇痛药联合使用,毒副作用明显增加。另外,滥用激素类药物现象值得重视。很多种情况下,为了做到“效果好”,在患者高热、过敏、甚至增肥时等等情况下给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而这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容易形成依赖、撤药困难,副作用增加。
4.2用药的方法不科学
用药剂量不足、用药过量或疗程过长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比如,使用抗菌素即要短时间达到峰浓度,又要保持一定时间的有效血浓度,因此建议把一天用量分两次使用,并严格计
算使用剂量。对于治疗指数低的药物要严格控制剂量( 如地高辛) 。对于看似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如维生素E、鱼肝油等也不能长期使用。
4.3认为新药、贵重药疗效一定好
最后,因单纯追求新药、广告药、进口药、贵重药的现象也是越来越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药品档次要求也越来越高,认为价格越高疗效就越好,但一味追求药品档次是片面的,是不科学的。特别是一些广告药、贵重药价格昂贵,但绝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很多是在传统药物的基础上经医药研究人员重新组方,改进剂型,改变给药途径,重新高档包装后就变成了新药、贵重药,其药理作用都基本一样。
4.4不合理的联合应用
药物的配伍不仅和疗效有关,还和药物的代谢有关。同一途径代谢的药物可能相互竞争受体而导致药效降低,有些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作用增强、还有些药物联合应用增加毒副作用,等等。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不合理的药物联合应用的情况发生。如作用机制一样的药物联合应用、作用机制完全相反的药物联合应用等等。
5. 合理用药的对策
要做到合理用药,使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能达到共识,才能促进现实生活中药物的合理的应用。合理用药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包括合理的药品联用、合理的服用药物以及合理的停药等若干过程。主要包括医患双方共同遵守的原则和共识。
对用医师或药师来讲,要做到如下几点[2]:
处方药物名称是否正确。因为很多种药物都有不同的商品名和别名,因此在处方时要仔细核对,避免出错。
药物的配伍是否有禁忌。一张处方中常常含有2种或2种以上药物,因此这时药师要考虑药物间是否有相互作用,对于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结果告知患者。
药物的用法要合适。临床医师或药师要熟练掌握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以确定用药剂量及给药间隔是否合适。
要了解药物的安全性。药师应熟练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安全性,特别是治疗窗窄、治疗量和中毒量相近的药物,及时提醒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确定最佳给药途径。药物应该如何应用,是口服还是肌注或是静脉应用等等要正确掌握。对于药物的服用时间也应该掌握,合适服药效果最好,不仅自己清楚,还要正确地告诉患者。
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药师应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知道如何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后如何处理,一些重要内容一定让患者牢记。
熟悉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药师应了解食物、饮料或运动对所处方药物是否有影响并告知患者。药师在进行用药教育前应对患者的过敏史(包括药物、食物)和家族过敏史进行询问,以便正确指导。
特殊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要熟悉。对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药师应熟悉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清楚肝、肾功能不全时的药物选用和剂量调整,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药师应告诉患者药品正确的储存与保管方法,特别是注射剂和生物制品等。
药师应告诉患者药品效期的识别方法, 并告知过期药品应及时处理,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临床合理用药不仅关注医师及药物的一方,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患者合理地去服用药物。因此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正确评估患者及其用药问题,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时首先要对其健康状况、治疗情况进行了解,以及其身体和精神上能否保持合理用药的能力。了解患者对正在使用药物的知情程度及用药目的、方法及对治疗的期望。及时发现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用药问题和可能影响治疗的不确定因素。保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药师直接与患者及其家属甚至公众交流,解答其用药疑问,介绍药物和疾病的相关知识,提供用药咨询,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通过直接收集与患者用药相关的信息,直接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
6.结语
对患者合理用药的科普知识的宣传和用药教育,与患者共同防范才能够使各个环节达到合理用药[3]。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的教育,拓展了药学服务,沟通了药患关系,改善患者的用药习惯,提高患者用药能力及依从性, 增进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改善患者对药师的印象,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咏梅,高炳旭. 促进合理用药态势提升大众健康理念.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271-27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咨询室;焦点短期疗法;叙事疗法;阅读疗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40-02
1 心理咨询室的设置
学校心理咨询室,也称知心屋、学生之家等,是向学生进行心理指导的场所,是心理咨询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以人格为前提的真诚相谈的地方。教师与学生就某一问题共同探讨和实践,使学生自己进行正确选择,促进学生成长。它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1 场所设置
心理咨询室应设在人流较少的安静处,如在图书馆附近,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设前门和后门。标准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设咨询接待室、会谈咨询室和心理活动室三部分。咨询接待室用于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主要用途有:一是为来访学生登记,预约咨询时间;二是为前来接受咨询的学生提供等候的空间。会谈咨询室用于咨询,是正式进行心理咨询的场所。心理活动室一般用于个案或小团体的心理测量、放松训练及存放心理档案。
1.2 环境设置
心理咨询室的整体氛围要优雅、宁静、明亮、愉快,室内布置要富有生机和亲切感,适当摆放一些植物、书画、鱼缸金鱼,使学生松弛、放心地倾诉。不应布置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物件。采光、通风要好,冬要保暖,夏要凉爽。学生的位置应避免门窗方向,不应让学生与突然来访的外人照面,保密设施要好。
1.3 时间设置
每次心理咨询的时间应控制在50-60分钟,不能擅自延长或应来访者的要求而延长咨询时间。对预约来访者,如迟到15分钟,那么就应将此次的咨询时间变为30分钟,这个设置对于来访者显示一种现实性原则,使来访者明白现实不是按其主观想像进行,须尊重现实的存在,让来访者珍惜咨询时间以达到咨询效果。
1.4 收费设置
学校心理咨询是在校内开展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面向全校学生,不同于面向社会公开营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因此所有的心理咨询服务,原则上采取免费制。学校心理咨询不收费,是咨询效果不理想的一个原因。收费可以使来访者更加珍惜咨询和配合咨询,达到理想的咨询效果。现在一些专家正在呼吁学校心理咨询应象征性的收费,每次5至10元。
1.5 校际合作
按照《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标准》第二单元第四节的规定,不能与熟人、同事建立心理咨询关系。可见,学校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似乎不利于心理咨询,有些学生碍于情面或有顾虑,遇到问题不愿寻求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如高校间建立联系,让心理咨询资源共享,学生可到其他高校接受心理咨询与指导,这样也可给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加一条新的解决途径。
2 专业心理咨询
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正值青春后期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一般性的适应性问题,需要的咨询时间不会很长,一般1至2次,加之学生对去心理咨询室还存一定顾虑,认为去那里就是心理有病,很多时候希望一次性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应采取一些快速有效的心理咨询法,以下以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疗法、叙事疗法、阅读疗法为例,简述对心理咨询方法的认识。
2.1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疗法
2.1.1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疗法的特点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一种新兴咨询法,不注重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探讨问题不发生的状况上,使得整个咨询历程大大缩短。其具体技术操作简便、易掌握,特别是针对一般性的适应性问题,采用系统平衡的理念、积极正向关注的观念,可有效和快捷的解决问题,适合学校心理咨询。
2.1.2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疗法的内容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流程为:(1)建构问题解决的对话阶段,约四十分钟;(2)休息阶段,约十分钟;(3)正向回馈阶段,约十分钟。
在建构问题解决的对话阶段,来访者与咨询员以对话为主,并透过建构问题解决途径的对话架构,来完成资料收集与引发来访者正向思考的目标。
在休息阶段,咨询员回顾整理第一阶段当事人对其问题解决所提及的有效解决途径,也让来访者有时间思考自身的解决方法,促进自我积极探索。
在正向回馈阶段,咨询员以正向回馈、有意义的信息及家庭作业,提供在休息阶段时所设计的介入策略给来访者参考,以促进来访者行动与改变的发生。
在来访者表现出任何正向力量或资源时,咨询员应给予鼓励,使来访者坚定信心。并用“任务或家庭作业”鼓励来访者做实验练习,尝试新改变,不断持续正性良好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咨询员要与来访者一起商量如何将咨询结果落实到生活中,这就是家庭作业。要告知来访者他会协助来访者一同检视其在家庭作业的实践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来访者明确不仅要为自己的改变负责,也要为咨询员的要求负责,更重要的是来访者会有一个机会与咨询员一同再次检视他可能需要注意的问题,透过家庭作业追踪策略的运用,来访者对自身改变的信心将逐渐增强。
2.2 借鉴叙事心理治疗的模式进行心理咨询
2.2.1 叙事心理治疗的特点
叙事心理治疗相信来访者才是自己的专家,咨询师只有陪伴的角色,来访者应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并更清楚解决困难的方法。它让人“产生或辨识了不同的故事,让他实行新的意义,带给他想要的可能性。”叙事心理治疗的重点是帮助来访者重新检视自身的生活,重新定义生活的意义,进而回到正常的生活。
2.2.2 采用叙事心理治疗方法进行心理咨询的内容
叙事心理治疗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不仅可让来访者的心理成长,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还可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认识与反思。
(1)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
说故事可以改变自己。人们可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甚至只是重新叙述一个不是自己的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从而产生重建力量。
叙事心理治疗的故事所引发的不是封闭的结论,而是开放的思想。有时在故事中还要加入“重要他人”的角色,从中寻找新的意义与方向,让来访者能够清楚看到自己的生命过程。
(2)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
人们经常会说“我就这样,改不了”,就是把自己与问题绑在一起。如果问题被看成是和人一体的,要想改变相当困难,问题外化后,问题和人分家,人的内在本质会被重新看见与认可,转而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正如我们读的一些哲理故事,往往是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我们会从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令自己困扰的问题也在别人身上存在,从而静静的思索,积聚力量,并积极地接纳故事里所给予的解决方法。每个人的一生都能变成一个个哲理故事,给我们力量,人们会从故事中加深自己的觉察,从而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
(3)由薄到厚――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
叙事疗法认为,来访者积极的资产有时会被自己压缩成薄片,甚至视而不见。如果将薄片还原,在意识层面加深自己的觉察,这样由薄而厚,就能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
2.3 与阅读疗法相结合的心理咨询
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咨询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对向心理咨询老师寻求帮助存顾虑。这部分学生却可能成为严重心理问题的潜在人群,而“阅读疗法”弥补了这一不足,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找到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如《心理医生》、《读者》、《青年文摘》等。通过阅读,有些同学找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有些同学能正确地对待恋爱中的起伏和变化。有些同学鼓起了去找心理咨询教师的勇气。
通过开展有关“阅读治疗”知识讲座,利用网络环境开设“阅读治疗”服务窗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也可健全心智,提高抵御心理“病毒”的免疫力,开发生命的潜能。阅读疗法既能起到治疗的作用,也能起到预防和促进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甲流;网络;恐慌;健康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036-02
2009年,一场席卷全球的流行型疾病“H1N1甲型流感”爆发。随着疫情的蔓延,人们对疫情的关注度日益增强。截止2009年11月底,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甲流确诊病例78893例,死亡104例。美国、墨西哥、乌克兰等国纷纷进入紧急防御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疫苗接种,防止流感进一步扩散。2009 年5 月11 日,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 流感在四川成都确诊。这是继“非典”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公共安全卫生事件,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纷纷参与信息传播,引导舆论走向。网络在这场信息传播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网络对网民的心理产生了哪些影响,网络是否传播了“健康”呢?
一、网络健康传播
(一)什么是健康传播
健康传播研究兴起于美国,心脏病学专家法夸尔欧和传播学家麦科比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实施的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被公认为健康传播研究的开端。1994年美国学者Everett M. Rogers提出“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指出:“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 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 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1]目前,学界对健康传播的界定未统一,但大都认为健康传播研究议题涉及广泛,包括艾滋病、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以及医患关系、计划生育、烟草控制、癌症早期发现等内容。
(二)什么是健康传播心理
结合“健康传播”的含义,笔者将“健康传播心理”定义为:“在网络信息传播中,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手段传播的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一切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是对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信息的转载、加工,还对网民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最终投射于现实生活,帮助人们提高对疾病的防御意识。”下面,我们通过网络信息分类,结合网民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网民的恐慌心理进行初步考察。
二、“恐慌”心理解析
(一)疫情报道概况简述(截止2009年11月30号)
调查选取6个大型网站(见表1)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网络对甲流信息的报道主要集中在疫情发展情况、疫苗研制和接种情况;关注人群主要是学生和妇女;运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多媒体传播方式对甲流疫情全方位传播,将网民置身于庞大、繁杂的信息网络之中。“受众”变身为虚拟“网民”,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建构着复杂的心理世界。
(二)传播链中的“恐慌”由来
作为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甲流”经历了爆发、感染、防控等几个阶段。通过宏观把握,笔者将这个过程勾勒成一条模拟传播链,如图1。
网络与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更显著的交互性,人们在虚拟世界的言行更接近潜意识,体现内心欲望和需求。传播链中,“死亡”和“预测”一直是链条中的核心词汇。美国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以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2] “安全需求”是人的一种普遍心理需求,在网络也普遍存在。当这种“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内心便会产生矛盾,由此引发恐慌等不良情绪;反之,当“安全需要”得到满足,这些对人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的情绪便会消失。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网络中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也是引起各种负面情绪的重要原因。
(三)新闻文本中的“恐慌”表现
新闻标题是新闻眼,是新闻内容的诠释,也是吸引读者的第一要素,这个经验在网络中同样适用。我们在“百度”随机检索到7篇报道(2009年11月3日至11月9日),摘取部分文本进行分析,以此窥视网民的恐慌心理。
1.“我收到一封邮件,说有孕妇注射甲感疫苗两天后就流产了”;“疫苗都已经被防冻剂污染了,注射后会出人命”――《让甲流流言言无处可遁》摘自《人民日报》11月5日
2.“感冒的人很多,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甲流?”――《甲流高峰又起 民调显示88.3%的人密切关注》《中国青年报》11月3日
3.“没有一种疫苗是绝对安全的,打了这一针之后,甲流是不惧了,但是会不会有什么“乙流”、“丙流”之类的后遗症?……”――《打自己的甲流疫苗 让别人纠结去吧》《钱江报》11月5日
新闻中的“纠结”、“惊慌”、“宽容”等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从心理学角度讲,恐慌等情绪对人的心理会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可能产生疑虑、烦躁、不安等多种情绪。网络信息中存在着大量给人带来不安情绪的信息,加上网络媒体的集文字、声音、图片于一体,势必对人的心理产生更大的影响。
(四)关于“甲流”报道中网民恐慌心理的调查问卷
为了真实评估本次甲流疫情中网民的恐慌心理达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抽取了20名被试者,男女各10人。问题包括:“你对甲流是否有恐慌情绪?有、没有、一般;你对甲流产生恐慌情绪的原因?自己有流感症状引起恐慌、媒体报道(网络为主)影响引起恐慌、不清楚如何防疫引起恐慌、朋友家人讲述引起恐慌;你所了解的网络信息中对甲流的描述词汇?死亡、疫苗、病变、接种、学生群体、治愈。”
经过数据统计分析,我们认为:人们对甲流的恐慌处于中等水平;对甲流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媒体报道;网络媒体中被网民最终接受的是关于“疫苗”的相关信息。“从媒介系统依赖理论来看, 媒介与个人、团体、组织和其他社会系统均发生合作和冲突的依赖关系。它作为信息系统,控制着收集、创作、处理和散布信息资源的作用。当人们缺乏足够的信息对所遇情况的意义作出判断时会高度依赖媒介信息系统。”[3]需要指出的是,该调查由于抽样人数较少,结论还待进一步的考证。
受众的心理效益分“威信效益、名片效益、自己人效益、晕轮效益、投射效益、从众效益” [4]等6种,受众心理倾向分 “共性心理、个性心理、顺向心理、逆向心理”[4]等4种。调查表明,网民对甲流的恐慌心理影响处在相对适中的位置,但恐慌依然存在,而媒体影响已经大于了个体的真实体验。网络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将各种情绪传给了受众,各种心理效益和心理倾向在网络中同样存在。“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互联网来寻求健康相关信息,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交互性健康传播(IHC)已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领域。”[5],可见网络甲流中的恐慌情绪传播还具有时间上的延缓性和形式上的隐匿性。
三、心理御“甲”
媒介有监视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三功能说,“这说明了媒介的地位和作用, 也说明了进行健康传播,对民众进行正确地宣传和舆论引导,是传播者的重要职责。”[6]网络健康传播是网络文化的重要内容,网民心理健康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神或是物质上的娱乐,最终都将体现在人的心理变化上。我国健康传播研究上世纪90年代才正式提出,2009年11月6~7日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在清华大学召开,得到医疗工作者、健康教育学者和传播学者的关注。建议结合心理学、传播学研究,最终为网络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网络文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秦鹏哲等.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健康传播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09(5).
[2]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 张梦新,李琴.健康传播与社会恐慌[J].当代传播,2003(5).
[4]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PACU;护理查房;临床意义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5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03-01
1查房内容
1.1工作制度、流程查房,规范工作程序我院麻醉恢复室成立较晚,制度设备不健全,加之年轻护士多,临床经验少。在增加设备和改善工作环境的基础上,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通过护理查房的形式:使护士全面熟悉恢复室的工作制度,遵照流程接送患者,提前准备好监护用品,和麻醉师、巡回护士面对面交接病人的手术麻醉情况。针对监测的要点和出现危急状况的处理,出科的标准和程序等,每位护理人员集思广益、积极发言、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在查房时提出来,共同分析讨论,寻找解决的方法,便于工作顺利进行。
1.2消毒隔离措施查房,预防交叉感染PACU是一特殊单元,收治病人相对集中,又因手术期的病人抗感染能力差,如遭遇重大流行感染事件(如甲流)的发生更是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所以对消毒隔离措施要求甚高。通过查房使护理人员意识到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学习,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各项防感染工作落实到位。
1.3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查房进入PACU的患者,和麻醉诱导期一样,仍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并发症,如舌后坠、喉痉挛、呼吸抑制、苏醒延迟、恶心呕吐、高血压、低体温等。作为PACU的护理人员不但有要了解患者的手术过程、麻醉方式、术中状况、生命体征等基本情况,更要熟悉恢复期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掌握处理方法,还要观察及时到位,防患于未然。针对常见并发症采取不同的查房形式,促使护士重温课本知识,查资料找文献,结合临床实例,发表个人见解,如何重点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
1.4危重病例回顾性查房PACU经常收治严重复合创伤及多发骨折术后的患者,虽然手术顺利完成,但是由于机体受创伤严重,同时受物的影响,随时有可能出现危情。通过回顾性查房的方式,总结经验,谈心得体会,寻找工作的不足,让护士意识到严密观察此类病人的重要性,主查者分析出现危情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时到位与否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并针对如何更好地应对危急情况进行讨论,为以后的工作做指导。
1.5高龄患者手术病例查房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行手术的高龄患者也越来越多,老年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体质弱、手术风险大,麻醉恢复期危险同样极高,针对老年患者疾病特点进行护理查房,如对一90高龄患者全麻行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查房,让护理人员了解老年患者的特征,如何重点防范易出现的并发症,对原有疾病症状的观察,如有意外立即报告麻醉师,采取有效方法正确处理,同时加强高龄患者风险管理。
2查房形式
2.1质量管理查房管理是质量的生命线。为了提高我院护理工作的质量,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我院护理部制定了详细的质量管理查房措施。对护理工作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具体内容包括:①由护士长带队查房,所有在岗护理人员参加轮值工作。②护理部专人督促监督,安排每期查房人员,通知到人,以使参加查房的护理人员做好巡查准备。③查房内容要详细具体,各项内容可打印成文,查房中逐一核对:病人病情,值班护士仪容、仪表,病区的陪客管理,病区环境,消毒隔离,交接班,危重病人护理,急救药品管理,护理记录等,检查各个病区护理工作是否到位。质量查房以查制度、查患者、查培训、查管理、查规范为要领,以督促落实科室业务,解决工作问题,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查后系统总结评价,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2.2个案查房针对不同的病人,开展个案查房,能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通过实际护理操作解决患者问题的能力。个案查房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内在质量,逐渐成为现代医院护理工作的常规内容。个案查房需要详细记录查房时间,参加人员,主查人,病人床号,床病人姓名,诊断情况。个案查房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分管护士简述病情经过;②分管护士汇报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③讨论护理中实际操作的要领,如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正确的等;④老师进行提问学生,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等。
2.3教学查房实行全院性教学查房,护理部根据实际需要同一安排主查老师和教学查房时间。制定周详的教学查房程序和评价方法,代教老师必须是学历达标,代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具有良好的组织沟通能力。代教学生是本院各病区具备条件的护士,参加全院的观摩学习。查房过程,要把握两个环节,首先要清楚每一位参加观摩的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是否了解,观摩护士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其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如何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其次,要在观摩后对参加观摩的护士作查房教学评价,测评观摩护士通过查房教学学习后在知识和能力认识方面的提高,以使教学查房得到实际意义。
2.4随机查房为了提高所属护士的职业能力,做为护士长,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我在所管辖的病区开展了随机查房工作。从最初责护士接收新患者开始,就跟踪查房,了解初责护士对患者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叮嘱针对患者病情科学落实护理措施,指导下一步的护理。尤其要嘱咐护理人员除了做好入室主要诊断的护理外,还需要注意患者其他疾病的观察和护理。随机查房对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明显的效果。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5健康教育查房每月安排2次查房,根据手术种类及麻醉方式还有PACU工作性质以及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前通知护士准备,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查房,查房时间1小时左右。
3查房意义
3.1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物品准备齐全有效,交接情况、管理责任到位,根据不同年龄、手术、麻醉方式,掌握监测重点,使常规工作有条不紊,抢救工作忙而不乱。
3.2责任心得到了升华,意识到麻醉恢复期和诱导期同样具有危险性。所以监测观察更加细心、谨慎、认真、记录及时准确反映病情变化,总之工作处于正性状态。
3.3激发了护士学习的兴趣。通过查资料,找文献。了解国内外PACU护理发展的动态,提问题、发表见解,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欠缺。激励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思考和研究,适应了护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3.4开展多元化的查房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范围广泛,使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拓宽了思路,工作的主动性得到了改善。
参考文献
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生理、心理方面的评估,分析发现护理问题并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
结果:病人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
结论:预防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 观察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38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54-01
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性损害。该病早期常呈脊髓休克表现,双下肢完全性截瘫,易并发肺部及尿路感染、褥疮。有些病例在发病过程中脊髓损害节段迅速上升,出现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甚至可致死亡。因此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和早期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及改善愈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自己对于急性脊髓炎这一病例的观察及护理情况简述于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9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了1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7岁。经过科学治疗和护理,其中1例完全不能自理,4例症状缓解,部分自理,5例可完全自理,在10例病例中,无1例死亡。
1.2 临床体征。
1.2.1 运动障碍:表现为两下肢不同程度的瘫痪,早期呈迟缓性,肌张力低下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病理反射,为脊髓休克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4周,但差异较大。休克期后肌张力逐渐升高,腱反射增强或亢进,出现病理反射,肢体肌力由远端开始逐渐恢复。
1.2.2 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减退或消失,在感觉缺失平面上缘有一感觉过敏区或束带感,感觉恢复较慢,个别病人感觉异常可持续数年之久。
1.2.3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尿便潴留和充盈性尿失禁(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随着脊髓功能恢复,尿液充盈30-400ml时自主排尿(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损害平面以下可出现皮肤干燥、无汗或少汗、脱屑及水肿,指(趾)甲松脆和过度角化等。
2 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呼吸运动,呼吸速率、节律,肺部音。上升性脊髓炎病变位置较高,可引起肋间肌与腹肌功能低下,肠胀气和膈上升,使呼吸与咳嗽活动受限,故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是否有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且呼吸无效时准备好气管插管、呼吸机,并及时通知医生。患者长期卧床,易导致肺部感染。应帮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如咳痰无力,可给予吸痰管吸痰,每日定时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减轻或消除肺部感染,减少痰液坠积、结痂。
2.2 心理护理:急性期时,早期受损平面以下部位自主运动、感觉、反射运动均丧失功能,大小便潴留,导致患者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心情烦躁、忧郁。护理人员要热情耐心和患者沟通交流,运用通俗的语言介绍本病的转归及预后,并举以康复良好的病例唤起患者治愈的希望和信心,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帮助患者调整角色转换并正确接受残疾。让家属配合,在生活上给予体贴和关怀,多鼓励和安慰,消除自悲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
2.3 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对于尿潴留者应放置导尿管,注意保持尿道通畅,2~4小时一次,以利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观察尿液的色、量是否正常;当尿常规化验有感染时,可根据医嘱给予膀胱冲洗,再留取化验至正常,注意操作时保持无菌规范。定期更换导尿管及无菌接尿袋,保持会清洁。活动锻炼时取坐位,以利于膀胱功能恢复。
2.4 大便护理:由于副交感神经受损及长期卧床,患者肠蠕动减弱,易发生腹胀和便秘,应保持适当的高纤维饮食与水分的摄取,依照患者的排便习惯,选择一日中的一餐前给缓泻剂,饭后因有胃结肠反射,当患者有便意时,指导并协助患者增加腹压来引发排便,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无效时可给予不保留灌肠,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养成排便规律。
2.5 皮肤护理:大小便失禁、腹泻、发热、出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都会使皮肤处于潮湿环境中,易导致发生褥疮,因此须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卫生及床单清洁干燥,加用气垫床,在受压部位予以按摩,防止褥疮形成。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2.6 康复护理:患者发生肢体瘫痪,其预后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急性期就应注意肢体按摩及被动活动,保持正常的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及下肢关节畸形、挛缩和强直。在脊髓受损初期,就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协助患者进行关节的被动或主动运动,按摩瘫痪肢体以促进其血液循环以利于肌力的恢复。
2.7 药物护理:大剂量使用激素时,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倾向,观察大便颜色,必要时作大便隐血试验。大剂量激素治疗会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如面色潮红、情绪激动、入睡困难甚至心率增快等,患者对此不能正确认识且不能接受,需要详细的用药指导并通知医生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向患者讲明原因是药物所致,而且随着药物减量症状也会减轻,停药后症状消失。
2.8 健康教育:自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加强营养和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告诫家属患者锻炼时要加以保护,以防跌伤等意外。并讲明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告知预后,若无严重合并症,常在3~6个月可恢复到生活自理,让患者面对疾病,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体会
急性脊髓炎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症,在青壮年中多发。起病后会出现脊髓神经支配身体部位的功能会丧失,出现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但是通过对症护理、系统化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