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时间:2023-07-28 17:33: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第1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的依据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与扩大,传统的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再适应当今小学生的学习,因此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何借助相应的条件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变革传统的学习方法,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要求小学语文课必须要与更多的信息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又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而校园网络的相关建设,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二者的相辅相成,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的实践与反思

(一)整合实践

1.根据教材内容,确定相应的学习主题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中,学习主题的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合的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师应当根据课程需要,正确选取相应的学习主题,并根据主题的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获来取信息资源,并将信息资源一一筛选,适当取舍,为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提供辅助。

2.利用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

通过探究性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相关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讨论,并将思考结果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等方式,进行有效反馈,根据反馈结果,教师可以做出相应的指导,使其从中发现内在的规律与联系。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可以在探究、效果测评这些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空间。

3.学教并重,整合教学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两大类,一类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一类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不管是教为主,还是学为主,都共同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即在课堂中有所侧重,然而却不能兼顾。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却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之处。

这是因为,计算机不但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用的教具,而且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用的学具,通过校园网络,教师不但可以演示自己的教学成果,使其成为演示工具,而且学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获得积极的情感激励和认知,使其成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激励工具和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教学设计中,现实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并重,突破现有教学设计的不足。

(二)整合效果与反思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的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由此而来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也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既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就要求参与整合的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整合能力。在整合能力中,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很关键的一点。简单的下载课件、练习作业等,并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有效整合,而是要具备相应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其效果如何,除了教师的自身的信息素养的提高,还有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与相关设备的有力支撑。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积极尝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数字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一个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又不断突破自身能力的成长过程,它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载体的知识传递,变为网络信息资源为载体的知识交换与分析,更是将教师从单纯的知识讲解中解放出来,便于发挥其主导性角色。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整合与拓展的度的把握,如何将整合小学生信息传递效果、学生思维效能等方面,进行量的检测与控制,这些都将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中值得研究的方向所在。

三、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综合性研究现已取得初步成果,在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多媒体教学以独特的魅力正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注意,也越来越为学生所接受,但目前还面临一个教学素材缺乏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开发教学资源。一方面要购买一定的教学素材,包括已经制作好的教学、复习课件,及末开发的素材(图片、声像等);另一方面,也要从网上寻找大量的有用素材。互联网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信息资源库,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中找到有助于自己教学和学习的信息,将收集到的教学素材加工整理,就变成非常有用的教学软件。并将这些教学资源分门别类、整理收藏,一点一滴的积累,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同时要注意校际间的交流,实现资源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受益。

第2篇

(贵州省威宁县草海镇东山小学 553100)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逐渐健全的成长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健全学生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笔者认为,法制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高层表现,做好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对上好小学品德课以及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语文学科教学出发,对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进行探究,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法制教育

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如何让人们知法懂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而教育是普法过程的必经途径,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情感,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的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德育是育人之本,而德育的再一步上升便成了法制。据报道,近几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且低龄化逐渐成上升趋势。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这一理念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说能不能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第一课,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关系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及其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

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但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应该以人为本,跳出教材,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发散学生思维,注重发现和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将法制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入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健全,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总之,让孩子们知法、懂法、守法,已成为教育改革中一件刻不容缓的事。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呢??

一、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渗透法制教育?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强的学科,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具有不可抹灭的作用,简单举个例子,小学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就是通过写地球的美丽壮观、渺小、自然资源的有限,但人类却贪婪地开采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等,给地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到一定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资源枯竭的灾难,可人类目前又无法移居到其它星球上去生活,只有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造福于子孙后代……通过对本篇文章的学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进行了教育,更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延伸,及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明白制定像“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抓住语文课堂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条积极有效的途径。这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是喧宾夺主,而是顺其自然,一气呵成之事。只是需要强调的是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牛头不对马嘴,生搬硬套,同时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材解读要透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文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譬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不仅仅要从思想上热爱文物,热爱文化遗产,而且要自觉地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卫士;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可通过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增强学生的防震防灾、自救互救的意识;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泉水》,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的行为……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积极思考,多方联系,读懂、读透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展示出一气呵成的效果。?

(二)把握时机,适时渗透?

在渗透法制教育中,一定要抓到最适当的渗透点,不能因为了渗透法制教育而影响课堂的连贯性,系统性。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本来是精彩而有条有理的,但由于不顾课堂内容,不顾课堂时机,一定要将法制教育加进去,这样反而可能会使课堂失去活力。因此,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内容,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把握时机,适时渗透。在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最终做到两全其美。?

二、以语文课外活动为载体丰富法制教育形式?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学科是学生的母语,因此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课外活动,以促进普法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开展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经。比如举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另外,可以让学生自己拟定主题设计一次手抄报,出一期黑板报等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法治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当教师要讲师德,当医生讲医德,做艺人讲艺德,当然法制教育也必须讲法制道德。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时常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案的形式,让学生来扮演法官、原告人、被告人、辩护律师,再现生活中的某些情境。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必须要学会公平、公正、公开对待每一件事,不能徇私舞弊,损公肥私,这其实就是为学生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平台,提供生长的土壤。?

三、把握适度原则渗透法制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一定要注重适量。过多,过深,会把语文课变成法制讲座,失去语文课堂的精髓;过少,过浅,又会导致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接受的度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差异等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适度而不过度。?

四、注重法制教育的迁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一再强调,课堂教学一定要有效,但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我们每个孩子所处的环境、个人成长经历、接受教育等方面的不同,有很大一部分课文内容对于孩子们的生活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不够符合实际,课堂中如果不进行迁移的话,孩子们便会认为这样的东西对们没有学习的必要,或者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也比较枯燥无味。比如,在上小学二年级《北京亮起来了》这课时,教师只是单调的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总则第七条规定,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因此,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保护好故宫等文物,这样的话,我们农村孩子就会认为我们离北京这么远,如何谈得上去保护啊,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课堂显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教师进行一下由远到近的迁移,告之孩子们,玉皇阁、凤山寺等也是文物,同学们也一定要保护好它们,不能……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就更有效。?

总之,学生就像是等待雕刻的模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上途径和原则需要综合考虑,只强调哪一个方面都不利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而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积极探索,挖掘身边的素材,尤其是体现学生知识经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学生;教师

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尤其是差异教学的相关理论

在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一线教师由于起始学历不高,工作后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也很少,他们的教学基本上都是通过多年教学积累下来的经验,所以对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了解不多,对差异教学有关的基本论文了解更少,虽然教师承认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已经达成共识,但大多数教师还只是停留的认识的层面上,在他们的意识中,并不认为与差异教学有关的这些抽象的理论能对他们日常的教学实践产生指导作用。虽然有部分教师在其教学中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但大多是无意识的教学行为。

(二)班级学生人数过多,教师无法全面了解每个学生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心中有学生。只有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习惯进行全面的了解,教师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来适应班级的每个学生,是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都学有所得。

但是在现在与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班级中学生的人数过多,教师的精力有限,无论是在备课过程中还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无法做到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只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有大致的了解,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动机和兴趣等方面则了解过少。所以,适当减少班级学生人数,使师生比例维持再合理的范围内,不但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更有利于

(三)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理解不足

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立性、挖掘学生的个性成为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

习需要。”在这一基本理念的指导之下,《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更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等。但是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发现,许多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教学理解存在偏差,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理念理解的深度不够,这直接导致教师在实施差异教学过程中,没有抓住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的个性特征来组织教学,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策略

(一)多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1.组织小学语文教师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样的教学环节,但这些教学行为大多是无意识的,教师并没有有意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专门组织教学,因此,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差异教学的深刻认识,保证差异教学的顺利实施来说,组织小学语文教师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2.在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基础上,定期组织小学语文教学研讨

通过教学研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相互交流自己在学习相关理论时的心得体会、交流在开展教学实践是所遇到的困惑,相互切磋,商讨教学,从而从过交流,促进语文差异教学的实施。

(二)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弹性教学分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在生活经验、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千差万别,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教学中,教师如何使自己的教学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是差异教学顺利展开的关键。为了使教师的语文差异教学顺利开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是非常重要的,是差异教教学开展的核心。

在语文差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这种分组有别于传统的学生分组,并不是永久性的,可以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随时改变学生分组,并可根据学习任务和自己的实际需要自己选择组员。

(三)教师应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帮助教师成长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方式。教师通过对自己备课过程、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更加的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及时发现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从而使自己从固有的教学行为中解脱出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自己的教学行为。

对于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来说,教师的教学反思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每个学生的想法都很独特,教师会遇到许多没有预料到的教学事件,教师在课堂中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怎样回应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进一步的思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差异教学的水平。

三、结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帮助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取得进步、都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都明确的了解自己,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的事情。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任重而道远,许多问题还有待继续研究,这也是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汪帆.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失位现象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第4篇

关键词:科技 阅读 写作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43-01

1 开辟了渗透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

根据现行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的特征与体系,如果充分利用现有课程的实施途径,开辟多条渗透科技教育的途径,突出“实、趣、广”的特点,为有效地进行教学,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1)以“实”为本―― 阅读课中积极挖掘,合理渗透科技教育因素。挖掘课文中的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动手等科学实践能力,有意识地渗透科学精神,寓教育于学习活动之中。特别是介绍科学家的课文,对其科学发明过程进行模拟展示,有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这里突出一个“实”字。

如在第五册《草原上的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课前让学生做小实验,启发学生观察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课上再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了解鹰的飞翔与气流的关系,进而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的道理。

(2)以“趣”导入―― 说话、写作训练中渗透、挖掘科教因素。低年级结合说话训练,中高年级结合写作训练,积极地、有步骤地挖掘科技教育因素,在记观察日记、写科学童话、科学小论文,进行科学演讲等教学活动中合理渗透科技教育因素。这里突出一个“趣”字。

如,低年级《吸纸屑》一课,引导学生在做做玩玩、看看说说中学科学、用科学。中年级作文指导课《一个实验》,在老师演示一个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做多个不同的实验,既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来还原实验,指导学生写实验报告,又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通过动手、动脑,激发他们探求真知的兴趣。

(3)以“广”促高―― 课内引申到课外,提高科技读物的阅读水平。由兴趣激发起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已不再满足课内短短的几篇课文,于是,在老师的推荐、指导下,启发学生大量阅读科学普及读物。这样,知识背景越丰富,其认识自然的能力就越高。这里突出一个“广”字。

2 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1)情境创设策略。它是指教师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探究的兴趣。其具体的操作程序为:设疑探究深思尝试解决问题。

在《吸纸屑》这节说话课上,老师在揭示课题时就设置了一些兴趣小问题,然后,学生模仿教师做了“玻璃棒摩擦丝绸后吸纸屑”的实验。有了一定的动手做、动嘴说、动脑思的基础,学生又对这个实验的原理展开了讨论,并引向对“橡胶棒还能吸什么?什么东西才能被吸住?为什么我的玻璃棒吸不住东西?”等高一层面问题的深思。在实验原理被逐步揭示以后,教师又让学生尝试着运用它们来分析身边的一些现象,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难题。情境的成功创设,不断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渗透了自我探索的意识。

(2)开放延伸策略。即教师通过对科学情知内容的拓宽延伸,并与学校的其他教育活动相联系,使学生认知发展,知识拓宽,情操养成,以乐促志。具体操作要点为:由此及彼,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在《蛇与庄稼》一课,当学生在课堂上细读了课文,观看了相关的教学录像,也初步了解了事物之间有着或简单或复杂的联系之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大胆求异,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述方法来阐述那些隐而难见的联系,期间再辅以读文填表,读文排序,设计示意图,因果句式操练等多种教与学的手段,学习说明文特有的语言文字,理解文章阐述的科学知识与道理。这堂课,对“开放延伸策略”的真正运用,还表现在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去探究社会上大力宣传“不随地吐痰,植树造林,治理‘三废’等”的原因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3)游戏模拟策略。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渗透的需要,组织相应的活动,并让学生担任某一角色,模拟文中的情景,以强化学生的体验。其基本方法有: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游戏活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活动中认识。

在第五册的《草原上的鹰》这一课,就揭示了不少鹰的飞行与天气变化之间的联系,其中“气流的上升与下降”更是课文的一个难点。于是教师采取了“实验演示,情景模拟”的策略,即通过小实验了解气流分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晴朗的日子上升气流远远大于下降气流。观看录像,知道鹰的盘旋,是在利用上升气流作环绕飞行。于是在接下来的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中,他们可充分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揭示出鹰的出现与否,直接关系到当日的天气状况。由于这些教学活动,解放了孩子们的脑子、眼睛、嘴巴,让他们能想、能看、并能说。于是,这种在活动中加深的认识被愉快地接受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也得到了训练。

3 拓展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

科技教育表现出的科学方法,科学实践能力及科学情意的培养,也反映出对语文学科教学在功能上的拓展,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也为在人文学科中开展科技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实施方式。努力拓展小语学科的教学功能。首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短时间内,既出示学习目标,又撩拨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诺贝尔》一课以观看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录像为开始,因为平时很少有机会看到,因而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课堂中努力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敢说,大胆争辩,甚至无所顾忌。如,《壁虎》一文,对于“为什么把壁虎比作像粘在墙上的一块水泥。”教师引入对上文中壁虎外形特点的学习,一位学生说:“我认为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壁虎静得纹丝不动。”教师当即引导学生体会,表扬了指正教师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让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在合作中得到发展。

4 促进了学生科技素养的提高

好奇心和探究意识是每个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诱发学生不断观察、分析、综合、发现和创造的动因。由于我们在语文学科中重视对科技因素的挖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TPACK;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0-0082-02

一、TPACK框架

TPACK框架分解为核心元素与复合元素。三个核心元素为技术知识(TK)、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三种核心元素相互融合形成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并产生其他三种复合元素,即学科教学法知识(P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 (TP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 (TCK),其中最主要的就是TPACK。这一框架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必须具备的知识,重申教师的职责是设计教案、执行教学、指导和监督学生学习。

二、小学语文概述

1.学习内容分析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对学生知识学习、个性养成、道德熏陶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语言。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工具性表现在:①语文是生活交际的工具,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生活中熟练地使用语言;②语文是开发思维和智力的工具,语文教学是通过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③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④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工具,小学语文为以后学习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

人文性表现在:①语文内容中包含着主体意识、人格独立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是对中华的传统文明和各国先进文化的浓缩,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和素养。②语文教学中充满着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之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养成。

实践性表现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决定了其实践性,其内容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运用到语文,因此在学习中,尤其要注意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学习者分析

初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都没有养成学习的兴趣,主要学习特征包括:①思维比较形象,直观的事物、形象的情景容易吸引其注意力。②组织性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③学习动机较弱,容易受到学习内容、教师的影响。④学习起点较低,对于简单内容比较容易接受。⑤接受表扬后正强化效果明显,需要得到教师、父母的认可。⑥好奇心强烈,但对于知识的了解不会刨根问底。

三、TPACK各要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分析

基于 TPACK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要综合考虑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相关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各方面因素,选择最优形式呈现学科内容,最恰当的教学方法传授学科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以一年级语文《ai ei ui》为例进行介绍。

1.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内容知识(CK)

学科内容知识是运用TAPCK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就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来说,上册主要包括入W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四部分,每节课都有不同的任务跟目标,重难点也有所差异。前面学到的内容通常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上好每一节课对后面的教学都很重要。教师应该对学科内容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在课前建构良好的知识体系和计划有序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学习先后知识比较连贯,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例如一年级上册《ai ei ui》这一课中,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掌握三个复韵母的音、形及四声,并练习拼读能力,学习这节课所需的先决知识为单韵母的认读及音调的标法,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单韵母及复韵母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将标声调的方法进行迁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小学语文课程的技术知识(TK)

技术知识是可用于教学实践的工具和技巧,除了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的技术,如投影机、多媒体、电子书包等外,还包括先进教学技术的使用方法、操作技能和过程。由于小学生思维比较形象,且知识点起点水平较低,因此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满足其认知需求,教师口头的讲解比较单调且不具有直观性,借助计算机制作动画、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形式,构建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用直观的形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ai ei ui》的主要教学内容复韵母的读法、拼写等,利用PPT、动画、图片等多媒体形式营造真实的学习情景,有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同时学会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迁移、使用,体现课程的实践性。

3.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法知识(PK)

教学法知识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学科内容的各种形式。在教育不断前进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等,出现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法是根据学习者特征以及讲授内容进行的综合考量。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者的特殊性,通常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效果比较明显,学生的认知起点低,通过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学生将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认识迁移到学习中,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通过一个个任务,不断吸引学生注意、思考,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一年级上册《ai ei ui 》一课中,教师直接提出复韵母并讲解其读音字形等比较单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引用龟兔赛跑这个学生都熟悉的故事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情景,然后引出“白”再过渡到“ai”的认读,依次再引出“ei”“ui”两个复韵母,依次进行后续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比较连贯,同时也明白了韵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出处。

4.小学语文课程中的TPACK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的有效整合,在进行基于TPACK课程教学设计前,要进行必要的教学对象分析。通过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的合理抉择和应用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突出,且小学生的学习者特征比较明显,因此教师在利用TPACK框架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与语文基础课程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技术、恰当的方法使呈现的教学内容更直观,激发学习的兴趣,强化语文学科的学习效果,落实其学科性质,实现语文课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丰富学生基础知识等目标。

《ai ei ui 》一课中利用龟兔赛跑的故事进行情景导入,一方面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深化了学生对这一故事的认识,然后在讲授本节课重点时,通过回顾旧知识单韵母,实现自然过渡,使学生不仅掌握正在学的知识,而且加强了旧知识。在讲授新内容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复韵母拼读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迁移联系,学习另外两个复韵母的读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穿插龟兔赛跑的故事情景,维持学生学习动机,通过引导、提问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并对表现积极、回答准确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最后整体回忆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下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思考。

TPACK是一种新的教学融合,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不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提出了教师统筹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影响,教师何时、何地利用何种技术呈现知识、进行内容讲解,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效果有着极大影响。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并熟练使用TPACK知识理念,提高自身的TPACK素养,从而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应用各种教学要素,突出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推动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改革。

参考文献:

[1]徐鹏,张海,王以宁,刘艳华.TPACK 国外研究F状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3(9).

[2]李海峰.基于 TPACK 框架的小学科学教学――以“植物与能量”一课的设计与应用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

[3]李海峰,吴建华.TPACK 框架下的教学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问题为动力,以课题为载体,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继续以深化课堂和教学改革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各年级教研组为依托,充分发挥教研组 ,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扎实有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开创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新局面。

二、工作要求及措施

1、联系实际,深化我校小学语文课堂改革

我校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年。六年来,我校课程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为让课程改革更加深入,我们善于总结经验,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具体看语文教学是不是体现了语文的本质与规律,在新学期里,我们将对这一问题作更深入研究与探讨,具体体现以下工作中:

(1)举办两周一次的“课改沙龙”研讨,对教学中涌现出的好教师,好教法及时交流推广。

(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开展“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体”、“语文读写结合”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探索“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统一”的路子,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实践“务本、倡简、求实、高效”的语文教学。

(3)开展“研讨课”、“示范课”的研究,打造一批“精品课”,让语文教学走过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语文课堂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回归语文本色,理出清新朴实的面貌。

2、加强教研组建设,构建“学习型教研组”。

加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复习考试,质量分析等各个环节全程关注,建立政党的调研机制,及时了解情况。

3、挖掘教材的精髓,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利用本校每周二、三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时间,加强各年级备课组的管理,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设好语文学科资源,为教学提供有效的资源共享。每组选本单元的重点课文进行研究、讨论,指定中心发言人,谈教法谈学法,其他教师进行修改补充,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新境界,挖掘教材的精髓,集思广义,进行教研活动,把课文吃透、吃准、。使课堂变成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充满语文魅力的课堂,充满教学智慧的课堂。

4、掀起我校“读课外书,写规范字新的”。

一本书,创生一个特色班级,一个故事,创新一次特色活动,丰盛的阅读大餐,激越我们的才气,丰富多彩的活动,焕发了校园的生机和活力。本学期,配合教研室组织开展“读课外书,写规范字”的教研活动,为培养学生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着想,从学生长久发展着眼,引导教师从本学期开始着手,在小学阶段长期抓两点,“读课外书,写规范字”。

5、强化青年教师专业水平,使教师教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第7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25-0082-03

现在发生的小学生因为课业压力而自杀的现象,本该充满阳光的童年幸福时光,为何会布满阴霾?学生如此地漠视生命,这背后的缘由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帮助孩子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帮助他们成长发展,开发他们的潜力,促进他们健康地长大成人。

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但应试教育并没有完全被取代,升学还是以考试的方式决定学生的去向。这难免会导致许多学校还是以分数为导向,向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家长给孩子报了一些兴趣班,但是这些兴趣班并不是出于孩子自己的兴趣,如奥数班、作文班等,这无疑又给孩子造成了一些心灵上的负担。这些压力远远超过了小学生的承受水平,导致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的发生。由此可见,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目前学校还没有自成体系的生命教育课程,所以我们要把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生命教育成为一门隐性课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认识、尊重、珍惜和热爱生命,帮助学生提高生命质量。文本教学是语文学科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知识,以合理的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是有独特优势的。同时,在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黄金时期。小学阶段,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则能使孩子正确认识生命,从而积极健康地成长。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研究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主体性认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的生命和谐发展。有效开展生命教育对教师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文本的研读、师生关系以及教学设计上。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却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材多被用来朗读,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积累好词佳句,为以后的习作做准备。通过重点词句的品析,让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而这些中心思想大多被升华到爱国主义情怀等高度,不能给学生与生活以及生命息息相关的知识,不能给学生直观的生活体验。

当前的语文教学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中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现象,师生间的互动日益增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显现。但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地进行接受式学习还是占据教学模式的主流。由于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的压力,教师还不能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也只是在公开课的时候才会被大幅度地使用。平时课堂中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有一种为了互动而互动的趋势,收不到实质性的效果而沦为一种形式。由于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特点,许多问题并不能通过教师的讲来使学生真正明白其中的涵义。比如一些生命教育类的课题,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讨论、研究,学生才能从心底接受生命教育的思想,才会去践行。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成了教师备课和进行教学的风向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很少会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忽视了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同时,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教师说的都是正确的,没有得到老师肯定的答案就是错误的,学生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上被限制得死死的。但是,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有时候所谓的标准答案并不是文章的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是“考试需要”。老师在语文教学时过度的升华,造成了“假语文”的现象,更不用说用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了。此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使得表扬不能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学生的生命价值取向。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生命教育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基于生命教育的需要,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一门课程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给学生富有逻辑性的文化知识,理性的知识能够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语文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中适应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的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以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获得理性知识的同时实现生命的价值。其次,依据教材创设情境。并不是每一段教学材料都是直接与学生的生活有联系的,一些材料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对这些知识及背景很陌生,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展示相关的图片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中,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受,同时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最后,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要注意选择具有正能量的文章。小学生的个性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个特殊的学段里,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生命观的引导。学生阅读具有正能量的文章时,能够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对生命的见解,从而对生活抱有希望,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白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权利对老师进行质疑。教师应耐心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要虚心采纳。同时,在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一种合作互动的关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抛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自主解答,教师也应该适时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此外,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首先,教师自己要有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才能身体力行地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的思想。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发自内心的喜爱,才不会把教育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才会对教育充满热情。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生命个体在自由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第8篇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如何?在以后的应用与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

观诸现实,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多媒体手段运用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简述如下:

(一) 为用而用。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这一新式武器拖进课堂。

(二) 盲目“拿来”。目前,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老师已十分普遍。在市场上、互联网上课件颇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但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课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认识,盲目照搬引进,而不进行加工和个性化处理,结果只能是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三) 以辅代主。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

(四) 忽视文本。当前一些语文课件讲究视听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媒介是语言,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对文字本身的感悟的。用影视替代学生的文本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象,显然是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如一味以直观形象的画面代替文本阅读,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造成学生思维水平的停滞不前。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

要使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加强研究。需要教师首先从思想上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让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人被技术牵着鼻子走。语文教学需要从情境设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练结合、拓展延伸等环节上实现最佳整合,提高实效。

(一) 讲求实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选择媒体资源,使其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使用多媒体要注意从教学效果考虑,精选课件。使课件对课堂教学确实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避免花哨。要摒弃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的课件,要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方便教师授课的工具。值得一提的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一定要有利于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 优化组合。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将选择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运用教学媒体,就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选用教学媒体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故事、散文、诗歌应有尽有,许多文章文质兼美、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品位。运用现代媒体。可以为教师的演讲和学生的表演创设特定的情境,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资源和空间。

(三) 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信息资源及其呈现方式要灵活多变,适应教学的需求。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或准备网络资源的时候,要考虑现场学生的可能反应,要尽量灵活多变,让多媒体具有互动友好的操作界面。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多方链接的方式,让课件具备多种方案,这样教师的思维就不至于被课件限制在固定的内容和步骤上。

第9篇

“临床”作为医学术语,源于医学著作《临床医学的诞生》,“临床医学”是相对于基础医学、靠实地诊断治疗病人的医学。教育学人由此获得启迪,主张在师范生培养中融进临床学理念,以突出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案例性、现场性和动态性。“临床教育学”概念由荷兰学者提出,后在日本、美国发展较快。1988年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设立“临床教育学”专业,2000年田中孝谚著作《理解儿童:临床教育学的尝试》出版;日本多所大学设置“临床教育学研究中心”,聚焦教育实践,展开教育、医疗、心理等多学科参与的“临床教育学”研究。美国20世纪90年代有教育学者提出相关概念并产生积极影响,柯南特主张由“临床教授”负责指导和评价师范生教学实习,古德莱德呼吁加强“临床教授”队伍建设。这些理念在美国及西方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美国“蓝带小组”研制出了“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候选教师的临床经验。

1.基于“临床教育学”的教师教育研究成果

我国以“临床教育学”为命题要素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以译介性内容为主,较有影响的有两篇:刘燕红、周琴发表在《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8期上的《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述评》,钟启泉发表在《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9期上的《从巴赫金的语言哲学看“临床教育学”———日本教育学者浅沼茂教授访谈》,前者概述美国2009年以来临床教育学应用与发展,重点介绍“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背景、研制思路、主要内容等,对我国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钟先生的访谈文章涉及理论视野较深广,其中介绍临床教育学三基轴概念:“现场性、实践性”,聚焦医学中“实地”特征;“病理性、问题性”,聚焦医学中针对“病人”个别性;“发现性、批判性”,基于“临床”的引申义。此三基轴构成彼此独立的三维空间,虽然逻辑关系不甚清晰,但基本揭示了近年来临床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及特色,为研究者提供一个鸟瞰临床教育学整体面貌的工具,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基于临床教育学的教师教育研究,国外体现为“在实践中”“指向实践”“为了实践”的教育模式,以英、法、日、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国内聚焦于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获得途径的研究,钟启泉、陈向明的研究成果具有引领性影响。我国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现场性、实践性”问题的研究,而缺乏对“病理性、问题性”现象的关注;有些研究即使涉及学校存在的“教育的病理”或“病理的教育”领域,也多数是着眼于对教育教学中“已然”的“问题”“病理”进行归类、总结,为之寻找“治疗”手段,并形成带有共性特征的诊疗方案。而临床教育学则注重教育教学问题的个性化内涵研究:如果时间、地点和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诸多教育因素不同,则其“现场性、实践性”内涵必然不同,可能出现的“问题”“病理”也将各有不同。教师要充分认识儿童成长环境的复杂性,对中小学生行为、心灵的“病理”有一定的敏感度;善于预测或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焦虑、困惑”等心理问题,“逃学、欺凌”等不当行为,以及校园“轻生案”“案”等,对此能够适时寻求恰当的引导、教育等规避策略和方法。总之,师范教育不可能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的“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师只有增强反思能力、发展教育智慧,才能妥善解决复杂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旁逸斜出”或“突发事件”。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发展新趋势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指向研究,以裴娣娜、倪文锦、王荣生等学者及大批语文教改一线专家为代表,其研究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语文建设》2013年首期发表《聚龙宣言》,开启了大规模的“真语文大讨论”,全国语文人针对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假大空杂”的积弊,进行了全面反思和重构。2014年以来,《语文建设》又相继推出系列讨论专题,如“将国学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本”“文本解读应以文本为本”“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之本”“继承并弘扬古代优秀语文教育传统”等,并且集中刊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的前期成果,包括语文教育改革的总体构想(任翔)、语文教育语用观的核心理念(曹明海)、语文教育改革的整体设计(李宇明等),还有语文教育评价(倪文锦)、语文教师教育(靳彤)、语文教材改革(顾之川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语文建设》2014年第6期、第7期、第8期)。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前沿成果,无疑应该成为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建构的重要元素。

3.“临床教育学”视域下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研究的意义

临床教育学强调实践性、跨学科性,其隐喻意义在于:临床医生在决定治疗病人时,一般运用艺术的、非形式的、质性的方略,是不能量化的。基于临床教育学的理论视野,优化学科教学论课程,将使高效开展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研修工作拥有源头活水。当前,业内人士已经关注“临床性”,普遍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打造,但往往强调了可操作性,却淡化了学术性;流于急功近利的机械训练、低效模仿,解决的都是“已然”“应然”问题;侧重于打造知道“怎样教”,却淡化了要理解“为什么这样教”,忽略了要反思“还可以怎样教”。借鉴临床教育学“三基轴”内涵特征,突出对“或然”“将然”问题的研究,体现了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教育环境的复杂对教师的新要求。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殊性质,在人终身发展中奠基性的重要地位,以及学习内容和任务的高度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境更为复杂,不确定因素更多;同时,母语教育对于“立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任重道远的使命,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因而,开展临床教育学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研究,更具特殊意义。2013年国家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志最近指出:“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因此,进行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研究,对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从而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实效性、时效性,也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建构的目标定位及主要内容

1.目标定位

借鉴临床教育学“三基轴”内涵特征,贯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三个基本理念;以“回到原点”为突破口,着力研究“学科”“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发展”几方面的原点问题,以语文学科为凭借和依托,以语文教学事实为基础,以提升语文教师临床实践能力和教育智慧为旨归。

2.主要内容

(1)遵循“实践取向”理念,突出“现场性、实践性”特征,研究当代语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特征及获得途径和策略,聚焦于“语文教师知识”,包括语文学科知识、语文课程知识、语文教学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教学实践的主要原料和依据;知识与能力,是教学实践的两个基本支点;语文教师知识首先应该指向“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即学校教育课程中的语文课程学科知识,由文字、语言、文学、文章等多门学科综合改造、遴选、提取而来,这些知识力求精要、好懂、有用,以适应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后来被概括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称为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并列,构成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双基”。语文课程知识。随着语文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从关注“教学层面”走向关注“课程层面”,已经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把握课程的整体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语文课程知识,即把语文学科知识转化为语文课程内容的知识,其基础内容仍然是语文学科知识,但又不是单纯的语文学科知识的直接呈现,而是对它们进行加工、重整、变更,使其形成课程知识,即指向语文教学目标、在学校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学习,而且是可以教、可以学,值得教、值得学的语文知识。语文课程知识内容指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实现什么目标”,指向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知识;二是“拿什么来实现此目标”,指向为了实现此教学目标,要运用哪些语文知识;三是“怎样教才能更好地实现此目标”,指向将采取哪些方法、策略来呈现、传递这些语文知识,使其能够转化为语文能力,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四是“何以知晓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指向如何通过检测、评估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判断教学目标实现的效度。语文教学知识。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L.S.Shulman)提出“教师知识”的概念及其理论框架,由七个组成部分构成:学科内容的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关于学习及其性质的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教育目标与价值的知识,其中“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最受重视,它是“学科的科学内容与教学论的合金”:教师将学科内容转化和表征为有教学意义的形式、适合不同能力和背景学生的能力,是综合了学科知识、教学和背景的知识而形成的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由于学科教学知识(PCK)具有专业独特性、个体发展性、多元整合性、实践生成性等特征,因此,该部分的重点是语文教学知识(PCK)如何获得,难点是语文教材内容教学化和语文教学设计个性化。理想的语文课程体系应该是:课程目标内容化(国家)———课程内容教材化(专门机构)———教材内容教学化(教材编者、教师)———教学设计个性化(教师)。我国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仍然属于“能力型”标准,缺乏课程内容;而当前的教材基本属于“文选型”教材,在“教材内容教学化”方面还有待提高,这必然增加语文教师“备课”的难度。据业内研究者粗略统计,70%的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是源于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问题大多处在弄不明白究竟要“教什么”。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教材内容教学化”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教什么”“学什么”比“怎样教”“怎样学”更重要,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教学的原理之一。

(2)坚持“育人为本”理念,注重“病理性、问题性”特征,改变一味重视“已然”“应然”问题的研究惯习,重视语文教育教学中“或然”“将然”问题的研究,旨在提高语文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形成语文教育智慧。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表明,当代教师教育必须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反思性实践家的成长”,课程实施需要由“定型化教学”走向“情境化教学”,教学研究需要由“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由“教育理论实践化”走向“教育实践理论化”,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必须在此前提下进行。要广泛吸纳“真语文”大讨论的研究成果,探索怎样建构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注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和教育智慧的形成。特别要研究怎样锻造教师的“专业品性”,引导语文教师形塑自我角色,恪守专业伦理,习得专业知能,养成实践智慧,促使其提高对学校教育教学中“或然”和“将然”的“问题”的洞察力和敏锐度,增强驾驭教育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进行自我角色的形塑,了解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善于通过母语文化的熏陶浸润,促成儿童心智的良好发展。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品性,才能避免在教育教学中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怠惰心理,甚至出现“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的逃避行为;教师“不愿做”比“不会做”更亵渎“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本,更有损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拥有优秀专业品性的教师,对教育教学中“或然”“将然”问题,不仅具有敏锐度,还具有责任感;他们对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能够使日常“保健”“预防”与“临床治疗”合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传承母语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师更加责无旁贷。

(3)体现“终身学习”理念,强调“发现性、批判性”特征,体现当代教师“反思性实践者”的专业属性;聚焦于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即语文课堂技术(基础)———语文课堂技艺(桥梁)———语文课堂艺术(境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教授唐纳德•A.舍恩(DonaldA.Schon.)20世纪80年代提出,教师要从技术理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实践中反思和探究,树立“反思性实践者”的专业形象,他指出,“反思性实践者”是实践情境的研究者,是实践知识的创造者。“反思性实践者”体现了当代教师的专业属性。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充其量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他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罗赛尔、科萨根指出:“训练只能缩小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之间的差异,而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却是促使一部分教师成为专家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教学实践的过程,不是合理技术的应用过程,而是在复杂的语境中展开的实践性问题的解决过程,是要求高层次的思考、判断和选择的决策过程。反思,是在实践中提升理论的重要途径。就反思策略的生成机制而言,可以分为“外辅式”“内发式”两种,前者是经由教师教育者引导而学会反思;后者是由师范生、准教师进行自我澄清。对准教师而言,“内发式”反思难以自动生成,需要在教师教育者的指导下逐渐形成并提升反思能力,因而“外辅式”策略在教师职前培养中更加重要。国外教育研究者通过初任教师与熟练教师的比较,揭示了熟练教师的实践性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第一,不仅在课前、课后进行反思,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即兴地思考丰富的内容。第二,能够积极地、感性地思考教学,即在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推理,发现并解读教与学的问题与意义,并从该问题与意义出发探寻教学的其他可能性,以求得实践性问题的解决。第三,不限于教师的教,能够置身于学生的种种立场来反思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够多角度地把握教学事件。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与学的语境,从教材内容的关系、其他学生思考的关系上来做出相应的思考与判断。第五,能够发现教学中的种种事件之间的复杂关系,不断地重建教学所固有的问题框架。任何课堂实践都是技术与艺术的对立统一。教学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实用技术,但在教学过程中包含了艺术的要素———直觉性、创生性、即兴性、表现性;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即便是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必须有“艺术性”。建构语文高效课堂,就是使语文教师努力从教学技术向教学艺术迈进,其发展的逻辑思路可概括为:语文课堂技术(基础)———语文课堂技艺(桥梁)———语文课堂艺术(境界)。第一,语文课堂技术,即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且被固化、定型,具有普适性的教学观念、操作流程、方法手段等,它是浓缩了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精华,是静态化了的语文教学智慧;课堂技术是高效课堂的起点,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底座”,因此,必须强化语文课堂技术的训练与掌握,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打牢基础。第二,语文课堂技艺,即指在熟练掌握语文课堂技术的基础上,个性化地理解、迁移、改进和重组现成的语文教学技术,使其更适应当下的教学情境,更符合自己的教学需求的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课堂样态;语文课堂技艺,是语文教师基于自己的专业积累,进行反思性实践的专业提升的成果表征。课堂技艺,是“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的过渡带,具有桥梁作用;追求语文课堂教学技艺,可以避免对名校名课的“模仿秀”,回归语文真味。第三,语文课堂艺术,是高度自主化、个性化、弹性化的语文教学形态,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完美教学境界。教学艺术表现为优秀教师对教与学的整体性理解和知行合一的行动样态,这些思维和行动特征已经组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个人哲学。研究语文教学艺术的特征与形成,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重视中国教师本土的思维和行动特征研究,有必要通过整体性、情境化和默会知识等方式进行研习;如优课研究、案例剖析、反思性模仿等方式,还可以采用师徒制、做中学、角色体验等途径,促成语文教师教学经验的生长与升华。

第10篇

关键词:师范生;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教学技能

1新课改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内涵的界定

广义的教学技能指以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从事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操作示范动手训练以及熟悉中学教材内容和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的一系列素质。狭义的教师教学技能特指学科教学基本技能,比如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教学组织技能、板书技能和结束技能等一系列专项教学技能等。教育部师范司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到:“教学技能被认为是教师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或经验来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1]《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将教师教学工作技能划分为五类:教学设计技能、使用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技能以及教学研究技能[2]。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教学技能指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今后从事的工作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80%将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以下默认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有效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课程相关方面的知识,指导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借助专业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与时俱进。在坚持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发挥语文课程育人的功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用型教学技能包括专业教学技能、创新教学能力、知识应用教学能力、情境创设教学能力等。

2当前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不足

目前,高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新时期,高校需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教学锻炼,而就目前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现状来看,汉语言专业的理论性课程仍然占据课程学习的绝大部分,实践教学部分比较缺乏,在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应用型教学技能很难得到有效的实践锻炼和提升。

2.2忽视创新教学能力教育,学生创新教学能力不足

现阶段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没有一门课程是专门针对学生的创新教学能力进行设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大多是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知识、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等,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教学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导致学生的创新教学能力得不到锻炼,不利于他们今后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进行教学创新的实践。

2.3缺乏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实践学习缺乏机会

目前,在构建教育专业人才实践基地方面,高校的相关建设工作还比较滞后,很多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匮乏,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缺乏有效的实战机会,更谈不上应用型教学技能提升了。高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滞后除了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足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校的流动资金有限。建设实训基地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教学活动开展获得的教育经费以及财政部门拨付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这些资金需要用到学校建设和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最后真正落实到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就很少了[3]。实践基地建设资金不足还体现在建设的基地在投入运行后,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师和相关的维护管理人员,需要高校长期投资,这是目前很多高校都无法做到的。

2.4缺乏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师,整体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现阶段,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师队伍水平仍有待提升。高校生源不断扩大,师资也随之加大,素质参差不齐,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有限,要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有相当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方面的经验比较欠缺;或者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但他们理论知识又相对欠缺,如此师资无法给学生有效的应用型技能教学指导。学生对于很多高效的、创新的、信息化语文课程教学形式和方法认识不足,无法实现教学知识的有效应用和实践。目前,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师队伍培训不足,教师获得提升的办法只能通过自我学习,严重制约了其应用性教学技能的提升。

3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教学技能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3.1强化教学基本功,凸显专业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要实现他们应用型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必须从教学基本功抓起,让学生拥有深厚的语文知识根基,掌握语文知识,具备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和人文涵养,用专业知识不断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内在知识框架,突显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本色。首先最基本的是“三笔一话”,这不仅仅是对字的美观的要求,更是字正确笔顺的要求,信息社会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很多学生很少书写,对笔顺也是稀里糊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须把这种应用型基本功打牢。其次是要强化学科知识教学、教学方法传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师生关系处理技巧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等,从众多的基本功教学中不断强化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应用型教学技能,凸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4]。

3.2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科技与学科的融合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技能训练中,要把握时展的成果优势,积极强化学生的信息化能力培养,将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学生专业应用型教学技能中重要的内容,不断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科技设备的应用能力。同时,要注重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信息化科技有效融合,寻找信息化发展和学科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效衔接点,进而不断创新语文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实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提升语文课程与时俱进的发展成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性教学技能。

3.3积极提供多元化实践空间,促进知识和技能均衡发展

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平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确保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并将理论教学作为指导实践教学的必要阶段,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成效的检验方式。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可以积极发展多元化实践空间,促进知识和技能均衡发展。而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全方位、深层次、与中小学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就是多元化实践空间教学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仅仅靠短暂的实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际教学的机会,高校应为学生提供多形式的实践空间,可让学生与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进校就分班。分组与中小学结对子,一有空余时间就走进中小学去见习、观摩、听课,了解他们的教学理念和观点,然后再结合专科理论课不断总结与反思,为学生的应用型教学技能提升提供良好的机会。

3.4建立实践基地,提供应用教学机会

高校要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首先要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施支教工作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模式之一。将广大的乡村地区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不仅可以节约建设资金和资源,还能用最真实的教学环境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型教学能力。对此,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小组要积极与有关市地对接,联系安排开展实习支教的相关事宜,综合考虑,本着就近、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支教基地。支教工作是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师范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方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实习支教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准备,为以后从事教师教育行业奠定基础。同时,又可以服务地方农村基础教育,提升自身素质,锻炼专业技能。通过开展支教活动,双方利用高等教育优势和基础教育优势开展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合作研究,联合开发教学技能实践课程、研究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高等教育师范生的能力标准、共同确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合作,大大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质量,为地区中小学教育培养高素质语文教师。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现阶段,高校要进一步优化专业,做强师范,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引领,对接教育行业和教师职业资格认证需求,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组建由实习基地学校、用人单位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强化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将所有师范类专业纳入校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要协同培养,以师为范,构建学校、地方政府、大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与各区县教体局、大学等相关单位签订协同育人协议,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组建教学团队等。依托教师技能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教”的师范技能基本功。学校始终坚守师范院校职责,既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师范生,又要发挥教师教育优势,主动融入教师职业培训,打造“大师范”格局。为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创新教学能力,建立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评价机制,推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培训目标,学校可以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就音视频素材的编辑与加工、微课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学习评价的转型———学生发展性测评标准解读与操作、网络空间建设等方面做详实的专题讲座。结合学科案例教学,采用案例“观课、解读、研讨、实践、评价”的培训流程,强化情境体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普遍性、关键性问题,实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教师教学负担、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采取“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网络研修、校本研修”、信息化课堂比赛等方式,切实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

苏霍姆林斯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时期可以说是人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在儿童时期诵读中华文化的经典无疑会给他们带来一笔宝贵的财富,让他们能受益终生。

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各学科知识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相对于其他的课程来说,它能通过语言文字的生动描述,让学生接受情感教育,并发现和感悟美。经典诵读属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部分,经典诵读教学可以让孩子在自身记忆力最好的年龄阶段诵读到中国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学习方式方法上无疑更有优势,探索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经典诵读教学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经典诵读的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摩以及教师访谈等方法,我发现当前农村小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经典诵读实施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状况:

1.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认识不够

在经典诵读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让学生去背诵,对于文化经典作品的讲解也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至于学生能不能理解,教师则往往并不太在意。

2.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我们知道诵读与背诵是不同的,诵读并不等同于背诵,我们知道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哪怕暂时背诵了,过后会忘记得很快,这显然极大地削弱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积极性。

3.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不够

单纯以背诵的方式进行经典诵读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不够。小学生本身自我约束性就不高,如果课堂教学方法枯燥,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那就使得学生诵读兴趣大大降低。

二、针对现状采取的对策

要想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产生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教学设计尤为重要,教学环节设计得好,才能调动学生兴趣,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为此,我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着重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以及认知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切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1.心与心交流,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

我们知道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去体验、去感悟。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儿童时期是人生情感真实细腻的时期,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纯洁的,孩子所展示出来的情感是真实的。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孩子的心灵,我们就要唤醒孩子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经典诵读兴趣。

2.以赛促学,实现学生的行为参与

在教学中,我把经典诵读与开展竞赛或诗文表演结合起来,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以及表现欲望。比如,我在教授《春日》这首诗的时候,让学生找出或者说出有关赞美春天的诗句,说得最多的同学能获得一份小礼物。如此一来,学生纷纷举手背诵诗句,如“春眠不觉晓”和“拂堤杨柳醉春烟”,这样带有春字的诗句能脱口而出,甚至那些不带春字的诗句,而是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学生也能将它找出来。

在诗文表演方面,我们知道中国古代诗歌都是朗朗上口的韵文,读起来抑扬顿挫。由于诗歌与音乐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我将音乐和经典诗文结合起来,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器官都调动起来,结合诗歌的主题选择那些与诗歌有联系的音乐,然后让学生跟着播放的音乐伴奏去诵读诗文。如古诗《咏鹅》我搭配了活泼、轻松的音乐,而《游子吟》则搭配了缓慢、抒情的音乐。通过音乐与诗词结合,使学生诵读起来轻松愉悦,从而使其学习热情高涨。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还把诗词配上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的旋律,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教师的教学预想,这样的活动深深地吸引了每个孩子,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

3.角色扮演,加强学生的认知参与

在小学阶段,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地位很高。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往往喜欢让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背诵。新课标中明确要求课堂学习实现师生全面互动,即学习过程的交际化,将传统的教师向学生单项分析指导变为师生共学互动的双向交流。在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中,当遇到可以编排成诗文剧时,我便戏剧性地编排,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诵读。例如,在教授李白的《赠汪伦》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学生表演得很认真,李白站在船头挥着手向汪伦告别,表演汪伦的学生留着眼泪,一边打着拍子,一边唱着送别的歌。这样对诗句的表演使学生对诗的内容理解得更透彻,并顺利进入到诗境,感受诗意,这样,孩子们才能在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感染,并充满自信和激情地去诵读。

古希腊诗人西蒙奈底斯说:“诗是有声画,犹如画是无声诗。”由此可见,要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中的诗歌,我们可以试着给诗配画,在这些诗歌中,我们知道王维的诗歌是最能体现诗和画的关系的。宋代苏轼也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是王维的字,苏轼说王维的诗歌中有画意,而绘画中有诗歌的特征。例如,在教授《山居秋暝》时,我就先让学生通过诵读了解一下诗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然后我给学生进行一番简单的导读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拿起画笔,画自己心中所想。王维为我们展示的是清新秀丽的秋山晚景,学生画的图有一幅的也有五幅的,我们当然不能以数目多或少来作为表扬学生的标准,要知道画这些图是要激发学生探索的激情,学生在品诗作画的同时,则能深入情境,这样自然也就降低了学生学习传统经典文化的难度,提高了经典诵读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利用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经”“典”熏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之,我认为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改进,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出各种可以利用的条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符合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服务于新课程理念下的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学。

参考文献:

[1]果宗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谢旭芳.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9(1).

[3]冉娟.构建语文教学评价新体系[J].综合天地,2007(2).

第12篇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97-01

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我们的视野,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由于小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是以直观的、形象的思维为主,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远程教育资源就为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让我们在教学中感受到了现代信息教育的优越性。

1.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积极作用

远程教育的发展将对语文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语文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远程教育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活动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应将远程教育运用到语文教学和研究活动之中,努力提高现代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1充分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尔基曾经这样说过。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好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设计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的出现,对诱发学生的情趣、产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优势。同时,使教学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扣击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现旺盛的求知欲,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我课前先设计出课件,一开始首先向学生展示小壁虎的图片,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小壁虎,并产生一种想了解小壁虎的兴趣,然后诱导学生进行质疑,再辅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学生顷刻间活跃了起来。问题一个接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情绪处于亢奋状态,为学习课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随着疑问一个个被解开,最终教学目的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达到了。

1.2发挥"动画"模拟效果,启迪学生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把多种现代化媒体的视听功能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形象,让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送,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具体的事物,使静止的画面成为活动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恰当地把握好教学的重点,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启发学生课后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活动中进行深度思考,产生假设与推断,引起想象与联想,发展发散与聚合等思维能力。

2.调整语文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2.1远程教学资源打破时空限制,突破了语文课堂教学难点。对农村小学而言,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小学频道",是具有针对性的栏目,它包括:时事动态、课程资源,学习指导、专题教育、教师发展、少年文化等。课程资源中每一课都有教案示例、媒体展示、探究活动、习题精选、扩展资料等内容。这些资源有着丰富、高质以及适用的特征,这对于缺乏教学资源的教师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作为农村的孩子,对于"大海"、"海岛"的理解只能是凭空想象。对这篇课文的描写景物难于理解。在教学时,根据课文的结构层次,运用课程资源中的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感知大海的波澜壮阔,海岛的明艳绚丽中,展示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接着利用媒体录像放映,带学生做一次到西沙群岛的假象旅游。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银幕上五彩斑斓的图像,向学生们揭开了海底的奥秘:五光十色的海水,丰富的海产品和岛上旖旎的风光……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从而懂得它"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是镶嵌在祖国大陆南边的一颗明珠"的真正含义。油然而生出对祖国宝岛--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2.2远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释疑解难,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程资源"还可以查到非常丰富的学科相关资料,仿佛有了一个神秘、奇妙的图书馆。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对于"'人字形线路'、'两端向中部凿进'和'中部凿井法'"的理解,凭讲解、想象,再加上画图,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利用远教资源,学生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样不仅突破了教材的重点,释疑了难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创新思维,以及他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再如教学《赵州桥》第一课时,全班同学都知道赵州桥的外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而学生又不能亲临现场去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运用远程教育学科教学资源库中的媒体素材,从视频节目单上查到赵州桥的外观图片,学生对赵州桥的近景,全貌有了真切的感受,大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2.3远程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利用学生的班队会计划地播放"专题教育"里一些科普之窗、人物星空,历史大观等节目。"科普之窗"使学生了解了科学的发展,体会到科学的力量,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诱发了孩子们的幻想和创新。"人物星空"中伟大人物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明白了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戚戚相关,只有建设好祖国个人才有美好的未来。

总之,远程教育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缩短了地区教育的差距。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来进行教育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素质,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