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地理教研总结

初中地理教研总结

时间:2023-07-28 17:33: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地理教研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地理教研总结

第1篇

    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市教育局的有关要求,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思路

    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

    1、探索学科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化,并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2、七年级、八年级地理教学与研讨工作

    继续开展多渠道的教师培训工作,指导教师领会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探索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3、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指导教师领会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探索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4、高三复习工作的研讨

    对高三复习工作加强策略指导,为总结推广先进复习经验,提高高三复习整体质量,本学期将在固镇二中举行2011年地理学科高三复习教学研讨会。(通知另发)

四、教学进度

年  级

期末教学进度

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

八年级下册

高  一

必修二

高  二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 旅游地理

世界地理复习(含地球运动、大气等自然地理基础)

注:如组织质量监测,将按照此进度进行。

五、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教研活动安排一览表

周次

日期

教研活动计划内容

参加教师

活动地点

召集人

2.21

学期教研工作

教研组长

市教科所

吴岱峰

2.28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教材分析

高二教师

市教科所

吴岱峰

3.6

2011年高考复习研讨会

高三教师

固镇二中

孟庆纪

王  玲

3.13

初中地理教学研讨

——七年级单元备课  乡土地理教学

初中教师

蚌埠五中

沈  红

3.20

高二年级地理教学研讨课

——环境保护

高二教师

蚌埠二中

叶国萍

3.27

市青年教师业务培训

1.课例《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观摩

2.全国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介绍

市35岁以下

青年教师

蚌埠实验

中  学

吴岱峰

匡昌林

4.3

高考专题复习教学研讨课

——气候专题

高三教师及市35岁以下青年教师

蚌埠三中

曹  斌

4.10

XX届省高中地理学业考试

复习研讨

高二教师

教研组长

蚌埠九中

吴岱峰

叶  峰

十一

4.24

高一年级地理教学研讨

——市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研讨课

高一教师及市35岁以下青年教师

蚌埠铁中

韦  军

十二

5.8

初中地理教学研讨

1.八年级教学单元备课

2.学业考试复习专题

初中教师

蚌埠六中

汪翠华

十三

5.15

高考命题趋势专题研讨

(要求:以校为单位准备近年高考试题分析材料、原创试题一题)

高三教师

蚌埠一中

贺广明

六、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周四上午8:20—11:00  

要求:请各位教师准时参加。认真准备,积极研讨,共同提高。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1年2月15日

查阅更多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学地理学科教研活动计划

第2篇

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农村中学地理教师整体专业素养不容乐观。本文结合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实际,从加强自我反思、参与专题沙龙、促进校际合作、利用网络教研等方面,探讨了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途径。

关键词:

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得到大力发展。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环境条件所限,我国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地理教师在整体素养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结构、职业认同感等均需进一步提升,同时教师继续教育能力不足、教研活动开展不充分、发展环境不够优化、缺乏必要的支持条件等客观因素也在影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为此,本文结合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以下提升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以供探讨。

一、加强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别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的检视和反省,也就是教师对自己各方面情况特别是教学情况所进行的一种回顾、分析和总结,通过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更新观念、改善行为、提升水平,形成对教学现象、问题的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比较少,自我反思是促进其专业化水平自觉提高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从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总结教学、提升素质。农村中学地理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反思,应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从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方面入手,其自我反思的方式示例见表1。

二、参与专题沙龙

专题沙龙即以地理教学主题为载体,围绕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热点、焦点和实际问题而展开的活动,多以思考为主要形式,以观摩和交流为基本途径,以教学随笔、观后评议等反映活动结果。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需要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农村中学地理教师本来就资源匮乏、外部发展环境较差,应积极主动地与同行及时交流,与专家共同研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因此,参与地理专题沙龙不失为促进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重庆市地理教师的民间组织———山水地理沙龙,就经常组织城乡地理教师共同开展专题研讨,通过活动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目的,其活动开展示例见表2。

三、促进校际合作

校际合作即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开展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专题的相互交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促进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学校地理教师统筹协调、共同发展的方式。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教学环境相对欠佳,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无论软件设施还是硬件设施都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农村中学地理课程多由不具备地理专业知识的教师兼任,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堪忧。因此,加强城乡之间学校的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共同发展平台,是促进农村中学地理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开展校际合作,主要应突出以下方面。

1.资源共享

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为统筹教学资源配置,联通各校校园网,实行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共享,应建立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的协作关系,协作各校在教学设计、阶段检测、课件制作、活动实践、教育心得等方面,实行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

2.教师互换

城乡协作学校之间应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加强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可让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到城市学校跟岗学习;同时轮流选派城市学校优秀的中学地理教师到帮扶的农村中学任教,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统筹城乡学校中学地理教师资源的配置结构与布局,建立—个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中学地理教师充分流动的、城市有效支援农村的教师管理体制。

3.联合教研

协作学校之间应构建城乡一体化校本教研平台,通过定期会议研讨、网络交流等方式研究和解决共同存在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城市学校地理教研组的辐射示范作用。成立联合教研组,每学期联合开展2~3次研讨活动,相互听课和交流经验等,重点解决农村中学地理教师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四、利用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即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开展的突破时空限制的教学研究、研讨形式,是随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颖的教研模式。农村学校信息闭塞、硬件设施条件较差,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阻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村中学地理教师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与传统的教研模式相比,网络教研更能满足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对教学问题及时进行研讨解决的需求,而且可以跨时间、跨地区、跨人群、多角度地畅谈交流,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农村中学地理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研讨可借助以下几种平台。

1.教师博客

教师博客是教师展示自我、探讨交流的平台。教师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传统时空局限,展示其教学工作、教研交流等方面的体会感受,记录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案例、问题讨论等教研足迹,为自己及同行提供丰富的教学教研资源和个人成长经验。借助博客,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地走进优秀地理教师、教育专家的讲座和课堂,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站点与优秀地理教师、教育专家零距离对话,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的建议,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可以说,博客为交通不便、资源欠缺的农村中学地理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通道。

2.学科QQ群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QQ群教研逐渐兴起,这是利用QQ群聊功能进行网上交流教学经验的一种教研方式,灵活方便、互动性强。QQ网聊支持文字、语音、视频的实时在线交流,借助这个平台进行研讨互动,能实现异地零距离研讨以及与优秀地理教师的零距离接触。活跃在中学地理教师中的学科QQ群很多,如重庆市中学地理教研群、星韵地理@重庆群、百强校高考地理教师群、全国地理教师旗舰总群、风向标湘教教师交流群、风向标团队任务运作群等。农村中学地理教师通过QQ群网聊,可以发现一个更宽阔的教研天地,拓宽视野、提升兴趣,也可以更直接地发送自己的困惑、思考、感想、收获等,与大家交流、共享,在群聊中得到更多更好的、有益的教学建议。

3.BBS论坛

与教师博客、QQ网聊相比,BBS论坛能够解决众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实现异步交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由于时间、空间限制,也可能受到上网条件制约,不一定能适时参加网络教研,未能参与网络教学研究活动,但也能从众多回贴中收集相关信息,从他人评论中感受研究成果,以此来充实和提高自己。同时,大家的观点都留在网上,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可以对各种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把继续学习的心得通过网络与别的教师进行交流。

4.微信平台

互联网+时代,微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功能和应用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微信平台已经成为继博客、QQ群、BBS论坛之后开展教学研究的又一重要网络工具,更为方便快捷、更注重隐私性。利用微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微信“朋友圈”具有的转载、转发链接等功能,加上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传播以及语音对讲留言功能,非常便于信息的分享以及新资源的生成。对于农村中学地理教师而言,更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了解地理教育教学的相关信息,关注最新的地理教学咨询,将地理教学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成果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叶秋菊.微信教研:引领教研新时尚[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6(4):61-63.

[2]李尚卫,周天梅.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特质、标准、途径[J].教育探索,2010(1):105-106.

第3篇

这里所说的地理教室是以数字星球系统为核心、以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传统教具为依托的数字化教室,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场所和环境。随着基础教育和地理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深入应用,人们对地理教室的认识在逐渐发展,地理教室建设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建设前期方案的讨论、修订和定稿

2009年上半年,南京市教育局计划给全市14所小班化初中配备1间数字化地理教室,平均每所学校配备标准是40万元,市技装和区技装分别拨付20万元。计划一出来,14所学校就开始紧锣密鼓地设计自己的建设方案。负责教室建设的2家企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该项工作负责人共同探讨,形成了方案的雏形。市技装部门经常组织14所学校负责人在一起研讨,有时外出参观学习。研讨时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各校地理教室建设方案,包括设计意图、亮点所在。智慧的碰撞与分享,让我们在迷茫中看到了方向。

因为每所学校地理教师不多,有的学校只有1名,有的学校地理教师年龄偏大,对新鲜事物不太关注,而且地理教室建设和使用走在全国前列,前车之鉴很少。市技装部门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大家相互交流分享尤为重要,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摸索。这样的集中研讨举行了好多次,各个学校的方案总是修了改,改了修,直到建设方案最终敲定。在一次一次的研讨中,我们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感受到了“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14所学校的数字化地理教室在2009年暑假一起开工建设,年底基本完成。

三、建设后首次集中培训

2010年年初,市技装部门利用寒假时间组织14所学校地理教师和部分区县教研员进行封闭式培训,地点在江宁区的百家湖中学,这所学校的地理教室也是刚刚完工。

本次集中培训共3天时间,主要培训项目是数字星球、电子白板、望远镜的使用等,最重要的是基于数字星球的课件制作。地理教室中传统的教具培训很少。3天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培训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每培训一项内容都会让学员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而且还有课后作业。培训过程中学员们互帮互助,齐心协力,每一个项目都完全熟练之后才推进下一个项目。

3天的培训时间很快,学员们收获颇丰,之前很多年龄较大的学员对地理教室中一些设备无从下手,也不敢摆弄,但现在对地理教室的恐惧感渐失。学员们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学会制作基于数字星球的课件,很多现代化教学仪器不再那么神秘。

培训接近尾声,市教育局领导专程来到百家湖中学,对本次培训给予充分肯定,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通过全体学员齐心合作,互通有无,走在全国前列的数字化地理教室能够有效促进教学,争取打造成一个品牌,一面旗帜。

四、赛课中的合作和比拼

数字化地理教室建成了,如何有效地服务于地理教学,服务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地理学习兴趣的提升、服务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市技装和市教研室花了不少心思。市技装的领导不止一次说过,我们的硬件条件跟上了,平台给教师搭建了,现在关键是怎么去用,别怕用坏,用坏一点关系没有,应该表扬,怕的是摆在那边摆坏。

最近几年南京市每个秋学期都会举行一次全市各个学科的小班化赛课活动,2011年的地理小班化赛课,市技装和市教研室达成共识,分为普通组和数字星球组,数字星球组设立的目的不言而喻。全市14所有地理教室的学校都要参加,拿出自己的好课。赛课分两个步骤,先是说课进行初选,然后上课进行决赛。参加赛课的课一般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节课要经过反复打磨,往往凝聚了很多人的汗水,不仅仅是一个学校,还可能是一个区的集体力量。

我校只有笔者一名地理教师,当时比赛在即,心里比较着急,想了两晚,课的雏形产生。请教了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虽然不是本专业的,仍然给了很多帮助。比赛的前一天,试上这节课时请了同教研组的教师进行观摩和指导,有历史教师、政治教师。他们站在自己学科的特点上谈了观课感受,给了一些指导和修改意见。正是由于教研组教师的通力合作,毫无保留,帮助笔者取得了数字星球组一等奖的成绩,也越发认识到教学中集体备课的力量。

赛课过程中有幸听到了几节其他教师的课,同课异构,各有千秋,也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的课经过了精巧的设计和精心的打磨。

五、课例评比,择优进京比赛

2011年,市技装部门联合市教研室布置了一项任务,全市14所拥有数字化地理教室的小班化学校各准备一个基于数字化地理教室的课例,市技装和市教研室择优选择,优秀课例在全市再继续打磨,然后到北京进行赛课。

任务一下达,14所学校的地理教师又开始忙碌起来。领导的重视,机会的不易,个人教学的积累,这都是摆在眼前的压力。我校的教学管理者说,课的内容和形式帮不上忙,但是课的录制和其他服务有求必应。准备了一个星期,请我校的信息教师录制了这节课,并拷贝到CD中上交到技装处。一段时间后接到通知,有3位教师的课例入围。市技装通知所有参加课例评比的教师和部分区县教研员集中对这3位入围教师的课进一步听课、评课,提建议和意见,取长补短,争取在全国的赛课中有所收获。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3位教师不负众望,分别获得了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六、中心组成立,合作中完成地理实验室装备标准

首批14个数字化地理教室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让我们看到了地理教室的优越性,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接下来会逐渐推广。市技装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有我们数字化地理教室的装备标准。因为走在全国的前列,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总结经验,所以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地理专用教室中心组正式成立。中心组的主要任务是制订学期计划,组织开展基于数字地理教室的观摩课、公开课或者赛课和地理教室使用技能培训以及对后续要建的地理教室进行指导,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南京市中学地理实验室装备标准》的制定。中心组一共5人,有1名教研员,4名一线教师,定期研讨。在制定《南京市中学地理实验室装备标准》的过程中,组员们首先搭建框架,然后组长把任务细化,组员领任务,遇到难题大家一起讨论,经过一个多月的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南京市中学地理实验室装备标准》应运而生。大体框架如下:

1.地理实验室的建设目标

2.地理实验室的建设原则

3.地理实验室的建设要求

(1)设置要求

(2)数量要求(包括准备室)

(3)通用要求

(4)专用要求

①功能要求

②基础配置要求

③地理准备室配置要求

④地理科学园配置要求

⑤小气象站配置要求

4.地理实验室仪器配备标准

(1)初中地理实验室仪器配备标准

(2)高中地理实验室仪器配备标准

5.地理实验室的人员配备要求

6.地理实验室管理要求

(1)实验室管理制度

(2)实验室学生守则

(3)实验室管理员职责

(4)仪器设备的管理与使用

7.实验室教学工作

七、申报国家级课题,分工完成案例集

2012年,由南京市技装处牵头,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获得了立项,这是一个大课题,主题是基于数字化地理教室的教学案例研究,需要全市所有有地理教室的学校合力完成,最终的成果就是编撰一本基于数字星球的初一地理教学案例集。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栖霞区和原白下区2名地理教研员牵头,首先是分工,各学校自行申报教学案例,然后统筹安排。制作分工表把初一年级地理每个章节全部列出,任务分配到各个学校,任务不算重,但负责的教学案例必须保证质量,需要精心设计。目前各校教学案例都已经上交,紧接着就是评审组的筛选和修改。基于数字化地理教室的案例集一旦完工,意义重大,对江苏乃至全国都是一个重要的借鉴。

八、结束语

南京市数字化地理教室从无到有,从建设到取得成绩,切实证明了两点:实践出真知,“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合作,很难发现问题,没有合作,很难做出成绩。

收稿日期:2013-07-12

第4篇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中考评价体系的定性,作为有多年教龄和教学经验的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单单是办学条件差、教学设备简陋的问题,它更涉及到对地理学科的认知与对待的态度问题,学校所开展的教学模式及评价问题;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使用效率问题及教材编排解说文字过多等四大方面。下面就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四个堪忧问题来浅谈我个人的应对策略。

一、对地理学科的认知与对待的态度问题

因初中地理属非中考科目,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甚至教师和学校都认为这门学科是副科,导致学生学习地理缺乏热情,不积极主动,更不用说课下复习,即使是课上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也大有人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好,学校和其他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态度也有待改善。大多数学校没有独立的地理教研组,往往依附于文综或理综学科,教研活动时跟着别的学科跑,相当于没有一样,再者有很多,学校在月考或期中考试时不把其计入总分,即使计入总分试后分析时多数班主任教师对此课要么轻描淡写,要么干脆不理不睬。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地理的大环境,地理老师只能孤军奋战,难免丧失热情而不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于是形成了学校、家长、老师及学生不重视地理的恶性循环。

寻根究源,我们心知肚明――因为地理不是中考项目。在谆谆教育学生学习此学科时,我总是要晓之以理――高考时,地理是文科必不缺少的学科,初中没有打好基础,高中地理学习就会是空中楼阁。同时也呼吁地方学校的教育者,重视并加大地理学科的教育关注力度,营造有利于地理学科学习的浓厚氛围。

二、正确理解课堂教学评价问题

为贯彻全新的教育理念,迎合教学模式考察,现在的地理学科教师,不论是科班出身、还是特岗招聘的非师范类毕业生,都接受新课改理念,而且每年都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与考试等多种类型方式的培训,因此现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出现填鸭式教学,但课堂上却出现了满堂问和花架子问题。及表现为上课一问到底或者为探究而探究,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假大空现象。什么问题需要合作探究教师的心中没数,这只是其中的一小方面;更重要的是学校课堂评价,如果一节课没有合作探究,没有小组活动,没有成果展示,评判小组就认为你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一棍子将其打死,有些地理教师也只好不管本节课讲的是什么,将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一并用上,以免认定为不合格课而导致“花架子”。

面对地理课堂满堂问和花架子的问题,我们的解决之道为:一是要执教者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成立地理教研组,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打铁还需自身硬”满堂问和花架子就是自身不硬造成的。广大地理教师必须内练素质外练功夫,使自己早日成为地理教学的行家里手。二是广大地理教师要有充分的自信,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上课时该自主学习的自主学习,该合作探究的合作探究,依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定而不受外界影响。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使用效率问题

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青睬。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方面,地理空间分布动态变化演示方面,构建空间思维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现在许多无关的花哨信息大量充斥课堂,分散了学生注意力,真正重点的东西反而印象不深了。而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时出现“拉洋片”问题。即教者自己不做课件,网上下载现成的,不敢不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一字不改,一概用之。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认真研究课标、研究教材,把握好重点难点,三维目标,不图花筐热闹,用知识本身吸引学生不用无关的花哨干扰学生,切记喧宾夺主。数学课没有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色彩,既没有行云流水,不也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吗?

四、教材编排解说文字过多问题

客观的说现在的地理教材很注重联系实际,安排了很多可行性较强的学生活动,图片、图表较多,教材设计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很好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第5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现状;策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责任感;先学后教

多年来,初中地理学科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尤其是在农村中学,人们习惯称其为“副科”“小科”“杂课”,这导致地理教学非常薄弱。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学生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中。随着近几年中考政策的改变,地理经历了非中考科目---中考科目----非中考科目----中考科目的艰辛历程。但是,在一些乡村学校扔找不出一位专职地理教师,地理课的开设是个虚壳,只有在确定要中考时,在九年级下学期正式上课,也就是让学生在短暂的三个月时间(在中考前需综合复习时间)里学完市里学生两年的课程,学生的学习情况可想而知。

据一些材料显示:初中地理教育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被称之“三少三低”。“三少”是指专业地理教师少(含专门教师)、教研活动少、地理知识信息少,“三低”是指地理师资达标低、课堂效率低、思想认识低。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为升学率而开课,学生为高分而学。在人们的心目中,地理只是讲述山川名胜、物产、交通、城市等的学科,学习地理对升学无用,学了地理也不能用于种地、发家致富,地理学科因此成了可有可无的“副科”。

农村中学地理课地位的低下,又直接影响到乡村居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这与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宗旨相差深远。即使有的升入高中,也明显暴露出对地理知识的贫乏,甚至连地理基本常识都不会,导致初高中知识不能很好地衔接,高中教师在教学时还要花时间、精力去帮助补习初中的一些知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增加了报告中学习的难度,也使部分学生对地理“望而却步”。

这样的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就此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正确的对待地理学科

地理,是一门科学性地理学科,所学知识是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知识,不是“副科”。教师的思想要转变,并且通过地理教学过程改变学生对地理的看法。

笔者认为:学科知识的传授重在于教师,要想改变现状,必须有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地理教师队伍,地理的教学才会有所保证,学生才有机会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体。

首先是教师配置,能确保地理教学的正常开展,不少的乡村学校根本没有专门教地理的教师,平时不开课,只有中考前的最后一学期才上课。八年级、九年级的期末考试,试卷发下去之后,教师就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学生直接抄在试卷上,分数是直接写在试卷上的。分数只是应付检查,但这种行为让学生形成了地理不用学的假象,一直会影响到高中学习地理的态度。

此外,地理教师要增强责任心。现在许多乡镇一级的地理教师非常不稳定,每个学期都可能发生变动,常常是一些不能胜任某些科目时临时负责地理教学;还有的一些教师的工作量不够,增加几节地理课凑数;有的是没有地理专业教师,临时抓一些“老弱病残”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照顾。每到学年结束,教师对下学期教什么,心中没底,在假期不能做一些准备,开学仓促上马。因此,教师也就不可能把精力放在地理教学上,不愿意下功夫,有的乡镇学校虽固定几个教师上课,但由于教师没有学过地理专业,地理教学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科学性错误及不规范的语言,就不足为怪了。如“赣州是江西的省会”、“夏天热冬天冷是因为太阳离我们更近”、“拉丁美洲是北美还是南美”等。由于缺少地理基础,很多教师对一些地理问题不敢深究,只讲现象不讲本质,只讲分布不讲成因,有些事例也举得很不恰当。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的引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若教师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然”,就无法教给学生“然”,更说不清所以然了。这样环境下的学生是不可能学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

教师的业务素质在教学工作中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同时还需要及时进行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的讨论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多角度理解知识,从简单的切口入手,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原理。每周定时开展备课组活动和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科研活动传、帮、带的作用,教师相互学习。地理教师的进步,源于教师的责任心。在地理教师缺乏的乡镇中学需要这样的地理教师,不计较所谓的学科地位,热爱地理教学,以自己的热诚带动学生,感染学生。这样,地理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会逐渐提高。

二、先学后教:寻找生活中的地理,将地理融入生活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带着学习的心态,利用所学透彻地理解本科时的知识点,再尝试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理解,讲解的时候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授业,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接受。

地理的综合性学科特性,让不少教师摸不着头脑,大部分初登地理教师讲台的同仁们,认为地理就是一门文科性学科。上课的时候拿着厚厚讲稿上课,非常辛苦的写板书,写了一板又一板,并让学生抄写下来背,学生认真背下来之后,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一学期下来,对地理的学习还是不得要领,逐渐萌生了厌烦情绪。

笔者凭自己的教学得失来看,地理的教学要与生活相融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如:七年级上学期的经纬网知识,这是让众多教师头痛,也是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恐惧心理的知识。讲解这些知识的季节刚好是秋季,到处都是橘子。笔者将橘子带进课堂,首先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利用橘瓣形象的讲解经线,并在完整的橘皮外围画上纬线,经纬线的特点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还可以重现生活场景,讲解地理原理。如:骑自行车上坡时,同学们会怎样?走“S”形!等高线地形图中公路选线的原理即基于此。

在课堂上还可以尝试游戏教学法,这是许多国家级地理专家都力推的教学方法。游戏是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们非常热衷的事情,能让孩子们开开心心、轻轻松松的完成学习任务,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在新课程教学中还需融入我们身边的地理------乡土地理,这在中考范围中也有体现,可以带一些当地的植被、土壤到教室,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记忆中找到本土的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相结合。

三、利用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地图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运用地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因此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课本中地图。地图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图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利用好地图,对学生理解、记忆课本中的文字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好地图尤为重要。关键是把握图中信息。如东南亚景观图,我们应该能找出当地典型的植被,当地的建筑风格,或是农产品,课本的图片都是彩图,视觉效果非常好。

这里列举常用的读图要领和技巧:看图要有一定的顺序。

首先阅读地图中的标题(图名),弄清这张地图展示的是什么。阅读图例和标注,明确各种符号的意义。其次是阅读地图的主体。这一部分是阅读教学地图的重点。一般按照这样的顺序阅读:

(1)一般性的游览,了解本图中所包含的基本信息,如地理位置,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社会经济要素(城市,交通等)。

(2)按照主题内容详细阅读,读出图中主体地理事物的分布以及变化情况。

(3)对阅读的结果加以分析,“以图导因”,其目的是为了真正读懂一幅图,掌握一幅图,总结出一些心得和技巧,既可以加深理解所学的内容,又可以为以后的读图打下基础,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4)读图要变换角度。读图需要反复观察,只看一遍往往是看不透,看不细的。然而,反复看图不能老是从原来的机械地重复看图,而要适当变换看图的角度,这样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

引导七年级的学生在看图,重点要突出图中重要的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具体的读图方法可以在学生的地理素养有一定基础的时候进行教授,如八年级学习中国地理。

笔者任教的乡镇中学的学生比例很大,乡村地理的教育始终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所以,作为乡村教师一定要肩负起地理教学这一重任,使乡村地理教学一步步前进。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保障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部门,教务处的职能之一就是制定学校教学的基本计划。XX年,教务处对各年级、各门学科的周工作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核定,按照核定的工作量安排全校课程总表。教务处每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对全年的教学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除了在教研组长会议上宣传外,还在学校网站上予以公示。课程总表、作息时间表、补课表、校历、教务处工作计划的发放与公示,保障了学校教学工作在有序的轨道上正常运行。

由于学校教务工作人员变动频繁,教务处的一些工作人员对教务业务不熟练,给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但教务处各职能部门的老师们同心同德,恪尽职守,努力学习,仍然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务业务。由于我校规模大,班级多,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多,各教研组内学科活动多,另外,老师们各种原因的请假、调课甚多。由于我校教师人员比较紧张,教务处经常要对教学工作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对老师们的工作量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也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支持,确保了各班各年级教学工作的开展。

1 2 3 4 5 6

二、制定教研工作计划,促进学校教研工作

教务处对教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实行宏观控制与微观协调相结合,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务处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对学校的教研工作和常规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进行安排与部署,各教研组的工作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教研组是学校教研工作的基本组织单位,教研组长既是教研组内教研工作的组织者,也是主要的骨干力量,教务处对各教研组长和各教研组的工作提供一切可行的支持和帮助。除了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外,教务处也深入到一些备课组,与备课组和部分教师展开直接的教学研究。

三、积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

教务处是一个上传下达部门。一方面,对教职工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务处有向学校领导进行反映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教务处要对学校领导及上级机构的指示负责。一年来,教育局下属基础教育科、高考科、体卫艺科、仪器装备站、市教研中心等部门,市科协等上级单位下发了大量的文件、文本,布置了许多重要的工作,这一些都要依靠学校基层的力量来共 同完成。教务处在执行学校研究决定的各项工作中总是尽力做到不讲价钱、不打折扣、不留遗憾地去完成。

四、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

七中是一个完中,学校班级多,校本教研要以我校的校情实际来开展。我校校本教研的基本方针是教务处实行宏观引导,引领校本教研的基本方向,各教研组教研活动自成体系,年级组内备课组教研活动深入到学科课堂。教务处是一个管理部门,也是一个服务部门,在教务工作中,以学校职代会通过的文件为准绳,尽可能为教师教研工作提供优质平台。

1 2 3 4 5 6

1.加强对各教研组的宏观指导

在学校新的人事制度实行过程中,学校教研工作需要探索新的研究模式,新的管理模式。由于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教研组的管理功能有所弱化,但是,校本教研是学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如何在新的形式下发展校本教研,我校经过一个的探索的过程形成了一套可行的工作模式。针对目前的工作格局,教务处加强了对教研组管理时实行宏观的调控,强化教研组长在组内的权威地位,增强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派遣教师到外地学习,教务处总是尽可能针求教研组长的意见。在学科竞赛方面,校内预选赛、学生的选派都由教研组长具体落实并做最后的决定,教务处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对教研组长推荐的教学用图书,学校也尽可能购买,让教研组长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在东海七中的发展经过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但在新的人事制度形成后,学校各个功能处室的作用需要重新定位,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模式、重点也有一些变化。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我校的校本教研基本走上了快车道,但校本教研的力度、深度还很不够,相信未来在学校领导及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在各教研组、在各备课组、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校本教研一定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里程。

2.确立以课题为导向的教研方针

课题研究难度大,事情多,许多教研组对此有畏难情绪,觉得精力投入多,难有实效。学校一方面对各教研组提出明确的课题研究的硬任务,另一方面鼓励各教研组开展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创造条件。对有课题研究的教研组以及承担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的外出学习、听课培训、校际交流给予优先考虑。XX年我校高中英语组有一个国家级课题已经结题,高中英语、高中语文两个教研组正参与由市教研中心组织两个省组课题的研究,初中数学教研组的全国初中数学“z+z”课题研究正进入到最后的阶段。现在高中数学、地理两个教研组正在申报市级课题研究。

1 2 3 4 5 6 教研组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培养教师业务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增强教研组教研能力和凝聚力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受益的过程,是一个出成绩的过程,是一个出名师的过程。已结题的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课题,正在进行的初中数学组的课题研究就是很好的例子,刘四方老师已成为湖北省及至全国的化学名师,初中数学组成为我校教研活动最有成效的教研组之一,许倜老师在数学组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明显。

3.备课组活动求真务实

教研组的活动宏观性特征明显,而备课组的活动则是典型的微观活动。备课组的活动是以年级为基本教研单位,在年级组内对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重点的挖掘、难点的把握与突破、考试命题等方面进行统一的研究。目前我校的备课组管理是双重管理机制,一方面由教务处牵头,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协调与管理;另一方面由年级主任直接管理本年级组内的学科活动,增强备课组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

4.学科活动卓有成效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各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下,教务处组织了多次大型的市级教研活动,对学校教学工作、对我校教学研究都起到了十分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XX年上半年,全市初中英语初三英语备考及英语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校徐红老师上了一堂研究课,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全市初中语文校本研究及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我校余勇老师为广大教师上了一堂展示课,受到一致的赞誉。城区高中历史研究会议也在我校举行,我校历史组教师付出了大量辛苦的劳动与努力。 XX年下半年,全市高三数学备考会在我校举行,高中数学组做了大量工作。全市高中地理优质课及城区地理教研活动都先后在我校进行,我校地理组教师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尽职尽责,有力地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完成。就教务处而言,大型学科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校其它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有冲击,但就学校学科活动而言,对教研环境的改善,对教研氛围的形成、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等都是有极大帮助的,因此,教务处总是尽一切能力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支持并确保各项学科活动的进行。

1 2 3 4 5 6

今年东海市组织了一些优质课比赛,我校有5名参赛教师,这些老师及其所在教研组共同研究,共同进步,为他们最终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黄进获得东海市高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二等奖,贺伶俐获得东海市城区高中英语优质课比赛二等奖,李连洪获得城区高中英语说课比赛二等奖,张成文获得东海市高中地理优质课说课比赛二等奖,杨静(小)获得东海市城区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三等奖。

5.多边互动引进来、走出去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注重与兄弟学校的联系,既注重引进来,也注重走出去。教务处倡导各教研组利用组内社会资源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进行教学教研的联系,互通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比如,高中英语组先后与鸦鹊岭高中、三峡高中等学校进行了校际交流,高中地理组与葛洲坝高级中学、田家炳高中进行了校际教研,高中数学组与东海外校、东海市二中进行了校际备课组活动,高中政治组与三峡高中进行了友好交流,校际交流让老师们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有了更多的比较与提高的机会。在校际交流过程中,各教研组本着以学校教学为重的原则、以节约为重的原则、以效率为重的原则,既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又保证了正常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既有好的收获,又不让学校受到经济上的损失和无谓的浪费。这些原则已成为各教研组的共识。我校不少教师在校内外享有一定的学科声誉,受教研中心或其它业务部门的委托到其它学校或其它地区进行专题讲座,传授自己的教学与研究的经验。我校刘四方老师、乐建群老师、宋正武老师都受邀到东海市或外地进行专题报告,在校园被传这佳话。

1 2 3 4 5 6

除了东海市内的教研活动外,学校领导也很支持老师们到外地学习。今年,我校有多门学科的多位教师到东海以外的地区去学习、去交流。比如,初中语文到襄樊的观摩、初中数学、高中地理到武汉的观摩,初中历史、初中音乐到广东的学习、交流,初中化学到海南的交流、高中英语到山东等等,这些活动促进了我校教师与其它地区的友好交流与往来,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学、教研的开展。初中数学“z+z”课题的主要组织者许倜教师两次到湖北以外的地区(安徽、山东)去学习、去交流,这在我校历史上尚不多见。当然,教师们的外出学习与交流学校有严格的规定,教务处主要是为他们的学习与交流提供方便、提供支持,但我们相信,对学校工作有重大贡献、课题研究做得好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学校领导会充分考虑。

6.常规抽查不放松

第7篇

关键词:地理课程;图像教学;板图、板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56-03

图像教学是指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板图和板画教学。它们是地理课程的特有教学语言、特色教学手段和有效教学方式,与板书并称为地理课程的 “三板教学艺术”。板图和板画技能也是地理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基本技能,教学中与其他教学语言、多媒体等手段协调配合,能够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

板图是黑板地图的简称,常用于世界、大洲、国家和地区轮廓图及其区域的主要地形、气候类型等地理事物的分布图。

板画是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及演变过程的简笔黑板画,常见的板画有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示意图、统计图、模式图、景观图等。

作为地理课程的特色教学手段,板图和板画都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边讲课一边用各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简笔图并运用它们进行教学。运用它们都需要教师具有熟练的绘图技巧。

一、提高对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认识

(一)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主要作用

1.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魅力。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配合口头讲授,快速、准确地默绘各种板图和板画,其精湛的绘图技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更富活力、充满生机,也能有效地增强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感情。

2.说明大尺度区域的特征。地理课程突出的特点是区域性,地理课程教学中大量的内容是研究不同区域、不同范围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为说明区域特征,地理教师需要绘制板图,特别是大尺度区域板图,在板图中进行区域轮廓形状、位置范围及其地形、气候、河流、城市、资源等知识教学,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区域地理特征。如图1:世界大洲和大洋轮廓图。

3.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板画可以将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复杂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简单形象地表现出来,解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图2:黄赤交角示意图。

教师仅简单几笔就把地球的地轴、赤道面和黄道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黄赤交角的位置和大小绘制出来,学生一目了然,远胜于教师单纯的语言表述。

4.展示地理事物演变过程。许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空间运动变化过程,其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教师难以单纯用语言表述清楚,必须借助板画形式边讲边画,以这种动态分析,促进学生对其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理解。

如图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全球大气环流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采用边讲边画板画进行分析讲解,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赤道地区、副热带地区、副极地地区和极地地区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和所形成的高低气压带、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风带等事理,有效地促进认识与理解。

5.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板图、板画将区域空间的分布特征、事物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和规律,采用讲、画同步的方式呈现出来,使知识落实在形象、直观的图像上,便于学生比较、判读、联想、理解和记忆,掌握作图步骤、技巧,效仿老师作图,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提高读图、析图、绘图等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二)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主要类型

1.地图。进行地理区域教学时,许多教师通过绘制板图来说明区域位置范围、轮廓形状、地理事物分布状况。常见的有大洲和中国等区域轮廓图及其地形地势、河流、交通、城市等要素的分布地图。如图1:世界大洲和大洋轮廓板图。

2.示意图。板画示意图主要是为了展示地理现象和事物变化的规律或过程,如太阳光照示意图,冬、夏季风示意图以及图2的黄赤交角示意图等。

3.模式图。板画模式图是将地理原理和事物用框图、箭头、线条、文字等表现出来的图形,多为一些理想化的图形,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原理和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规律,如地球公转图、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模式图、气候分布模式图、岩石成因图以及图3的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等。

4.统计图。板画统计图表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常用的有坐标类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扇形统计图等。如图4的某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示意图。

5.景观图。板画景观图是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的简洁、形象、直观的描绘,使学生虽不能亲临,也能了解地理景观的形状和特征。如图5是高中地理课程教材中的风蚀地貌、海蚀地貌、冰川地貌、河流三角洲地貌、风积地貌等景观图,地理教师可用板画说明各种地貌类型的成因及特征。

二、加强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策略

(一)认识地理课程图像教学中的常见谬误

1.知识错误。个别地理教师对某些地理知识把握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出现板图、板画错误。如图6的纬线上的方向。

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在同一纬线上表示正东、正西方向,图中A点的东、西方向不能偏离纬线,不能绘成A点的切线方向。

2.区域缺失。板图、板画虽然是简略成图,但重要、关键部分是不能缺失的,然而局部缺失却是板图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如图7的中国轮廓图,图中缺失中国南海区域,个别教师甚至丢失台湾岛,这是严重的知识性错误。

3.变形失真。地理教师在课堂绘制板图、板画时,由于时间紧、绘画水平有限,往往出现横纵比例失调、局部变形失真等现象。如地区轮廓图中某一部分严重变形失真;绘制的地球或经纬线等圆弧度不准确,误导学生,影响教学效果。如图8的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教师板画比较随意,三级阶梯高度及宽度比例严重失真。

4.画面零乱。由于绘画水平不高,布局计划性不强等原因,有些教师的板画比较随意,造成画面零乱,学生难以清楚、准确掌握。如图9的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学生很难全面、准确地掌握海洋、陆地之间水循环的各环节名称和特征。

(二)提升地理教师进行图像教学水平与动力

1.内在动力。图像教学是地理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许多地理教师都认识到其重要意义,且非常重视其运用水平的提升,只要不断研究其规律,勤加练习,教学时就能成竹在胸,信手拈来。(1)精心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课前精心设计板图、板画,使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形象直观、逻辑清晰,确保学生直观地理事物,掌握相关知识。(2)熟能生巧。常态教学中许多地理教师经常使用板图板画,反复练习,熟能生巧。(3)正确示范。有些教学内容,除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绘制板图、板画,也要求学生课上或课下模仿绘制板图、板画。学生在自己动手绘制板图、板画过程中,既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又提高了绘图能力。这要求地理教师的板图、板画必须准确、科学,给学生以正确示范,并及时纠正学生绘图中的不准确、不科学之处。

如湘教版高中《地理课程》必修Ⅰ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 “活动”中对学生提出的绘图要求,列表总结如下:

2.外在动力。

(1)强化教研。地理教研员应该十分重视地理课程的图像教学,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强化图像教学意识,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图像教学技能是地理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倡导教师多加练习,规范、科学、合理地使用,特别是在公开教学中,更要求作课教师精心设计、高效使用图像教学,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区域评比。为提高地理青年教师图像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平和魅力,我们举办了“桥西区地理课程青年教师图像教学技能大赛”,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为科学评价图像教学技能水平,我们参考了有关资料,并结合区域教学实际,研究制定了地理课程图像教学评价表。

地理课程教学板图板画、评价表

(3)全省评优。河北省地理课程教研员高度重视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作用,倡导地理教师使用图像教学。在“河北省青年教师地理课程课堂教学评比”中,明确提出使用图像教学要求,充分发挥了省级课堂教学评优的引导、激励评价作用,促进了地理课程青年教师图像教学水平的提高。

如:2010年9月举办的“河北省初中地理课程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探讨会”明确要求:“为全面考察各参赛教师的综合素质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要求各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结合授课内容进行板图、板画(示意图或景观图)、板书及多媒体课件内容的展示。”

第8篇

关键词:不同版本;对比;体会

我从教地理已经有16年多了,先后使用过人教版和商务版教材,对比这两种不同版本的教材,感觉到商务版初中地理教材给我的教学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对新教材、学生适应性、教师培训服务的几点认识、体会。

一、对教材的认识

1.编写遵循的基本原则

(1)满足最低要求

落实《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分解内容标准。

(2)突出学习方法

寻求更多的学习地理的方法,而不强调对地理知识“量”上的把握。

(3)注重拓展空间

(4)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新的教材结构

(1)教材在编排上突出了探究性,有利于教师改革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传统地理教材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其内容编排主要适合“师传生学”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新教材有利于展开合作、探究、开放等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放手让学生从报纸、互联网站等多种途径去获取信息,课堂上互相交流,这样学生就有了探究的欲望。

(2)重视实践活动和应用环节,且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开发性

教材的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产生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要求利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就可直观地认识山峰、山脊、山谷等不同的地形部位以及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形态特征,认识抽象的经纬网。动手做,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分散难点,落实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如,地图教学历来是中学地理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在传统教材中的安排过于集中。而新教材则将地图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通过分散在各章的“学看平面图”“学看地形图”“学看气候图”等,循序渐进地进行系列化的技能训练,有效地分散了教学难点,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上册的“地图的基本要素”,教材“活动”栏目提出让学生讨论、绘制自己学校的平面图;在校外活动中,体验如何辨别方向。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这都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

(4)图像系统增多,文字系统精练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这一变化更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

各种彩色图、示意图、统计图表等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彩色图使教材充满可读性、趣味性;各种示意图使抽象的地理原理变得直观浅显,明了易懂;种类繁多的统计图表能培养学生定量分析的能力。与各类图像对应的“阅读”“活动”栏目中的读图要求使教材又成了“学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读图要求的步骤,总结归纳出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成因,从而学会从各种资料中、地理图表上独立获取知识,由简单的学会到会学。图像系统的增多也为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突出范例教学

范例教学又叫“示范教学”,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掌握这个或一组实例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学习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知识与能力的基本方法。例如,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学习:“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等章节。让学生在掌握几个大洲、几个地区、几个国家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学洲、地区、国家的基本方法,能举一反三地去学习别的大洲、地区、国家的知识。

4.注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教材通过“阅读”“活动”栏目的设置,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如,八年级上册对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要求学生谈谈看法;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二、学生对教材的适应性

1.能学

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非常活跃,对新鲜事物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

2.想学

初中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不断增多,身边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都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3.会学

初中生经过六年的小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学习经历、体验,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4.坚持学

初中阶段是锻炼、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意志力的最佳时期,通过六年小学学习升入初中的学生已初具意志力。

三、对教师的培训服务

为了能更好地使用商务版教材进行教学,教学前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级初中学校应该给初中地理教师提供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可由于种种原因,给初中地理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如,有的县、市无地理教研员,就算有也不够重视对初中地理教师的培训;而有的学校借口经费紧张,根本就没有公开对教师进行新教材的培训、交流学习信息。

所以,导致各市、县、乡级初中地理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甚至根本就没机会参加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所以我认为培训服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公开性

培训服务的信息要向初中地理教师公开,让教师自己定夺是否参加培训。

2.稳定性

参加培训的人员应以在各级学校里长期从事初中地理教学的专业或专职地理教师为主;举办培训的时间、地点都要相对稳定,如寒、暑假等。

3.多样性

培训方式应多样化,避免单一性,如新教材培训请专家讲座,这种做法固然必要,但只是专家一味地讲,没有专家与听众的互动,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若能给一线任教的地理教师一个平台和机会,谈谈自己在新课改中的做法、体会、疑惑及应提供的帮助等,那就更务实了。

第9篇

近年来,先后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社科成果三等奖2项,市教学成果、社科成果一等奖7项,市社科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其中8项列首位)。主持的3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1项课题市级结题;正在主持研究的省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及以上课题研究5项。在全国核心期刊66篇,4篇收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其中,探索命制的“新课程地理试题”和设计的“初中地理活动设计”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连载29期,与全国地理同行交流,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编书籍《区域推进校本研究的探索与实践》、《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初中地理10分钟掌控课堂》等16部,副主编、参编24部。

肥城市自2005年探索集体备课、课例研究及观课议课等方式,逐步形成了“三课两评一反思”的特色课例研究范式,其典型做法收录于《泰安教育年鉴》,先后在刊物与网站上报道,并编入《区域推进校本研究的探索与实践》(华文出版社)一书。

一、“三课两评一反思”课例研究范式解读

课例研究是指围绕课堂教学打磨与水平提升,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案例,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的各种研究活动,包括执教教师的备课、上课、反思、改进与提高,研究人员的量表设计、课堂观察与评议,以及活动过程中组内同伴之间、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与反思等。通过对课堂个案的研究,探寻课堂教学的普遍性规律,以达到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课”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课前、课中、课后,即三个时间段;二是基于个人经验的备课、基于同伴互助的备课、基于实践反思的备课,即三次备课;三是常态课、改进课、提高课,即三次上课;四是常态课、改进课、提高课进行中的三次观课。

“两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个人经验备课之后的集体评议和课堂实施之后再次备课评议;二是常态课之后的评议与改进课之后的评议。

“一反思”是指在课例研究中反思贯穿这一活动的全过程。

1.课前

第一步,召开课前会议。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召开会议,对每位成员进行分工,明确执教教师和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即课例研究的主题,确定观察内容,设定观察点,并根据研究者(观察者)的爱好特长进行合理分工。

第二步,执教教师完全凭个人经验备课,即一备,形成初步的教学方案;研究者个人根据所分担的观察点,制作科学易行的观察量表。观察量表的设计要遵循两个标准,即效度标准和实用性标准。效度标准是指所选择的观察指标必须比较全面地揭示我们所要观察的内容;实用性标准是指所选择的观察指标要简洁,便于速记、反思,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设计观察量表还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具有前瞻性的视野,要深入思考各观察点最需要思量的问题、要素,力求特色,突出创新。

第三步,集体评议观察量表。在研究者制作观察量表的基础上,教研组或备课组成员针对量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将自己特色化的想法呈现给老师们,最后达成共识,研究者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观察量表。在这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对比、分析、吸纳、接受,不断地交流、反思、完善、提高。

2.课中

第一步,由执教教师上课,这节课是执教教师完全凭个人的经验或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设计的原始课,称为“常态课”,即一课。研究者根据自己所分担的视角分成若干小组,各自带着课前准备好的观察量表进入课堂观课,并记录观察到的各种课堂现象,即一观。

第二步,研究者根据课堂观察记录,对课堂观察结果做出定性或定量分析,进行课堂现象诊断,写出所观察视角的总体课堂评议。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各观察小组成员与执教教师一起,对备课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和广泛的交流,即一评。在这个过程中,执教教师与研究者不断地寻找个人经验与团队智慧的差距,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改进优化课堂的方法,最终达成共识。执教教师进一步修改完善备课,即二备。研究者也根据课堂实际、观察及交流情况继续修订观察量表。

第三步,执教教师根据二次备课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然后选取其他平行班级再次执教同一节课的内容,这节课是广泛吸纳同伴经验与集体智慧之后的加工课,称为“改进课”,即二课。同时,研究者带着新修订的观察量表,按照观察小组分工,突出执教老师的课堂问题,再次进行课堂观察,并如实详尽地记录相关情况,即二观。

第四步,在改进课上,执教教师可能有新的问题出现,也可能是老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研究者根据在课堂上观察到的新情况,以观察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汇总,并作出诊断与分析之后进行第二次研讨,即二评。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作用,对执教老师的课提出新的改进建议和办法。执教老师根据各成员的建议、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及学生的课堂反映对教学设计进行再次修改与完善,即三备。关注教学的改进与生成,力求理念内化与教育效果相统一。同时,研究者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再次修改观察量表。

第五步,执教教师按照第三次备课的教学设计,在不同的班级进行第三次上课,这节课是基于教学实践与再次集体研讨之后的优化课,称为“提高课”,即三课。研究者根据多次修改完善的观察量表,以改进提升课堂效果为目的,再次进行观课,即三观。

第六步,参与课例研究的所有成员从观察者与执教教师等不同的角度,对整个课例研究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形成课例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一般包括观察点选点说明、观察结果分析(对执教教师课堂的总体评价、主要优点、教学建议、课堂细节)、自我反思(对我的启示)等方面。

3.课后

第一步,召开课后评议。执教者进行反思性说课,重点说出本节课的特色做法、存在的问题与自己的困惑。研究者围绕观察点对观察记录的信息进行整理与汇总,对课堂现象进行分析与判断,对现象背后的原因及意义作出合理解释,并进行全面反思,即一个整体反思。关注研究过程,注重实践应用,感悟教育智慧,提升专业水平。最后,教研组或备课组内商议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措施,达成共识。

第二步,课例研究活动总结。组内每位成员都要写出本次活动的总结,重点突出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值得借鉴学习的经验与做法,自己的反思与感悟。教研组或备课组整理汇总所有相关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过程资料。

“三课两评一反思”的课例研究,基于校本,立足教师,针对课堂真问题,集个人经验备课、同伴互助备课、实践反思备课三次备课于一体,将常态课、改进课、提高课三课递进为一程,把课堂观察、课堂诊断、课堂评价等技术手段融入研究,采取团队合作、协同研究、群体反思、共同提高等有效方式,磨课砺课,研课锻课,全力提升团队课堂教学水平,是一种立体式、全方位、多元性、精致化的课例研究方式。

二、课例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三课两评一反思”的课例研究,为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和教师团队的共同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课例研究的场所在学校,阵地在课堂,是教师最擅长的、基于实践性情境的反思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将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确立为科研课题,逐步把教师引向研究的道路上,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碰撞、思辨中互相磨合、优化,最终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达到改进课堂的目的。成功的课例研究活动可以解决一些具体的教学问题,培养一批教师,带动教研组发展,教师还能养成在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的良好工作习惯。“三课两评一反思”的课例研究,改变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教研组建设,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带动了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的大发展。

一是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近年来,先后有20余人获全国优秀教师或教育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1人被评为齐鲁名师;15人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166人被评为省、市教学能手;110余人获全国优质课或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奖;800余人省、市优质课奖;16人被评为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80余人被评为泰山功勋教师、泰山名师;156人被评为泰安市学科带头人;90余人获省、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教师在各级各类专业报刊杂志每年发表文章近3000篇。

第10篇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1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1、教学成绩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二7、8两个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对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地理的学习观念有所转变,一部分学生有了突破性进展。

  2、“三转五让”教改专题完成情况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重要的一点必须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区域地理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落实本学期“三转五让”的教改专题。

  3、课堂教学状况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素质发展情况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5、作业完成情况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本学期的作业分了好几部分:填图、绘图、课堂作业、同步练习以及训练卷的形式给学生增加做题方法和技巧。

  6、日常考核本学期学生考核除进行单元检测外,也注重了新课标要求下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而不是只盯在学生的成绩上。

  7、教材使用分析本学期在教学中,由于学生手中各种版本的教材不一。本人根据多年经验,依据高考考试说明,编制教学了内容,做到了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8、参加教研情况本学期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一直按时参加无一次迟到早退或缺席现象。另外还参加县级优质课评比活动,并获得一等奖。

  二、主要成功教学经验和教训

  1、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2、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3、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5个班的地理课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教导处计划、学科组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积极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轻视地理学习,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配套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

  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玉树“地震”,火山,嫦娥探月,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尽力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2、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应用。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3

  在这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忠于立人教育事业,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科学执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对工作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虚心谨慎,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时刻注意有关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趋势和发展状况,及时搜集有关信息,结合自己工作中实际情况积极尝试,应用于教学中,并取得相应的成绩和效果。

  一、认真分析学生情况,注意因材施教

  在我所教的七个班中,8班是本校保送班,且又是我所人班主任的班级,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较高,固有的知识基础相对较好,反应比较快,有较强的悟性。针对学生情况,在教学中采取打牢知识基础、适当拓展知识面、增加知识的深广度,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和/GuShi归纳能力,学会知识的合理应用,学会把零散的知识提炼成为知识的主线。在教师科学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把书本上的知识合理优化成为自己头脑里的知识体系,并在此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的个性发挥。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这个班已经掌握了高中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素养,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大纲要求的知识内容。

  10、11、13、17班是普通班,学生来源复杂,旧有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把需要掌握的知识原理讲解透彻,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解题,指导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优化解题思路,用知识的力量吸引学生、鼓励学生学习,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超越班是本校的特色班级,也是本校重点培养班级,学校相当重视,而我们科任教师对于这两个班也倾注了大量精力,但这两个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所以对于他们,我采用的方法是讲练结合以增强他们的印象,对于布置给他们的作业也进行及时的检查。当然,经过这一年的实践,这两个班的地理成绩也还算可以。

  二、虚心请教,认真领悟,不断进步。

  我第二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规律,但是面对新教材,我虚心向有教学经验的老老师请教,认真分析新教材,把握教材的主线索,更认真的把握每一章的重点、难点。并且跟着我们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庄国清老师为我的导师,学校两个教研员也听过我几次课,每次都能提出一些诚恳的意见,使我受益非浅,进步了许多。在这一年的工作中,除了学习更好的把握课本把握课堂教学,重要的是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教师肩头的责任之重大,明白了什么是教育要以爱心为根本。

  三、顺应教育教学改革趋势,认真学习多媒体技术,并用之于课堂。

第11篇

关于优秀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在发挥自己专业所学的同时,应不断完善个人业务水平。高中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但面对高考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对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继续学习和提高将会被社会所淘汰。针对这一要求,我对自己本学年工作、学习制订以下计划:

  1、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在言行举止方面作好学生的表率。

  2、我应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加强课外阅读,关心国内外教学改革的动态;努力提高对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

  3、作好教学后记反思

  在一节或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记下自己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一堂课或一天教学后,通过对教学设计执行情况的回顾,对教学原则、目的、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语言、教态和板书等诸要素、诸环节进行检查反思,特别是要抓住教学片断、实例分析得失,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教改、教研中的主要问题,抓住教学活动中的“精彩一刻”,捕捉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等,分析、解剖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总结概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行为的重塑。

  4、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每学期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5、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工作,总结、归纳和提升教学经验。深入学习贯彻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经验出发寻求相匹配的教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方法,并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科学安排学生一日活动,合理制订计划,活动中注重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结合学校教育特色,对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加强教育。

  6、认真参加参与教研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调整。及时进行教后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7、在本学期5月份《畅游重庆滨江路》课题展示,6月份完成资料归档。

  新学期开始了,本班决定在新学年里,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方针,继续发扬“团结、勤奋、求实、向上、互助”的优良班风,从严治班,深化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实现本班:一个改观、三个突破(即班容班貌有所改观、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所突破的新目标),把本班办成一个人见人慕的优秀班级。

  具体安排如下:

  一、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小学,不少学生染上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开学第一周,开一堂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规范两操,有专门班干部进行检查,同学间互相监督。班长作好每天的行为规范检查,教室、公共场地由各负责人分配指导一日三扫。体育委员负责好眼保健操的检查工作。语文科代表或英语科代表负管理好晨读。及时对好人好事进行表扬。

  二、壮大班干部队伍

  努力进行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培养好班干部,让他们明确各自的任务,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前提。班干部不但能帮助老师管理班级,还能在同学们中间形成了一定的威信。本学期,我决定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当上班干部来管理班级。一方面可以减轻每个班干部的工作,同时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自觉地形成自我约束能力,使更多的同学们在受到锻炼、增长才干的同时,体会到了当小干部的难处,更自觉地遵守各项制度。

  三、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勤奋学习,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积极锻炼的好作风,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

  1、期初每个学生给自己确立本学期的目标。

  2、做好期初家访工作,特别是对调皮学生进行全面了解。

  3、渗透《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中的思想精神,要求学生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加强礼仪教育和训练,引导学生对己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加强小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监督和示范作用。

  4、狠抓学习风气,进行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态度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提高。学生要以学为主,抓学习的过程,也同时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在班集体中,要养成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5、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建立一帮一小组,平时加强辅导。

  四、加强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把安全工作放在班级工作的第一位。

  1、利用班会、周集会、黑板报、图片展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

  2、用班会课给学生传授相关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关于优秀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本期高二地理教学将认真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遵照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在学校、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的统一部署下,地理教学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节课、精心辅导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技能与终身学习能力,力争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人文地理的人口、城市、文化、旅游、世界政治经济、中国地理的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力争使学生掌握用基础的地理知识去分析去解决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成为有强烈爱国情操又具有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中学生。

  三、工作要求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选编好每一套复习试题。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在本期内向全校推出一至二堂高质量的公开课。

  2、针对不同的的教学内容,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形象直观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布置适量的课堂或课后练习,并及时批改和辅导,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老师有针对性教学与命题以期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加强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力争能在具有影响的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6、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四、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本学期主要学完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然后复习初中中国地理。

  2、工作安排:李进廷任教241、242、243三个班并肩负尖子培优辅导,任备课组长;任爱民任教238、239、240、242四个班并负责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还肩负普通培优工作。

  3、课时安排:每周安排四课时,本期预计23周,实上课时18周,共计课时72课时。

  关于优秀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一、教材分析:

  在教学计划中对整个七年级的地理内容做整体分析,了解每个章节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及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便于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理的研究内容,地理的学习方法,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同时了解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聚落等方面的特点。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读图、析图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不久,学习任务的加重、自身自觉性的不够,学习方法的改变,自学能力的欠缺,这些将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阻碍,倘若课堂教学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效果将会大受影响。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学生在学习章节内容前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这样可以为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策划章节教学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2、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12篇

在基础教育中,改革原先存在不足和教育弊端,积极培养符合21世纪发展需求的全面人才,成为此次改革的基本目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于2001年启动了中学地理的新课程改革,力图建立符合社会及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创造符合素质教育发展需求的全新教育模式,为学生未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实施情况如何,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新课程改革还存在哪些问题,为每一个地理课程研究者所关注。一直以来,初中地理学科被学生称为“副科”,被认为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往往在刚接触地理学科时,认为地理是门新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到后来越懈怠。由于学校的应试教育导致它的地位很尴尬,课节少,学生在主科学习任务极大的前提下,不愿浪费时间在“无关紧要”的科目上,这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所以大部分初中生在即将毕业时,地理方面的知识相当匮乏,无知到一定地步,让地理教师汗颜。

受教学资源限制,农村教学设施简单,很难让学生从趣味性入手。传统教育总是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独自表演,学生在台下“听话”地听讲;教师在台上演“独角戏”,学生常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学生知识的来源仅仅来自教师,教师是“真理”的化身。而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而对于地理教学来说明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抽象的经度纬度,讲解很吃力,学生听得很无趣,教师讲得很无奈。一根粉笔,三尺讲台,简单的教师手制教具,简单的地图,很难让学生从直观上对地理感兴趣。

农村学生受经济条件限制,视野狭窄,“地理”是距离学生的世界比较遥远的科目。学生的视野只局限在眼前的地域上,对祖国乃至世界蓝图都很茫然,对于信息量严重匮乏的学生来说,枯燥的讲解往往事倍功半。

学生所学知识与现实脱节,仅靠死记硬背很快就忘光了,如此这般真是给农村地理教师出了一道难题。

如何解决以上难题,在笔者从事了十几年地理教学过程中,累积了少许经验,算得上是应对以上难题的对策。

一、扭转观念,把素质教育深入学生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从提高个人素质入手,给学生讲道理,让学生意识到缺乏地理知识的危害,这是当前教育的需要,也是进入高中必备的基础。可以举例,2001年一初中学生在旅游区迷路,因缺乏地理知识,导致严重后果。专家指出,学生的生存技能差固然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此学生不能运用简单的地理知识辨别方向。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地理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让学生知晓这门“副科”其实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知识与趣味性统一,让学生真正喜欢这门学科

与时俱进、完善自我。首先,要求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应持严谨的教学态度,教师间营造和谐、互学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美籍华人杨振宇博士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学生对地理知识既好奇又陌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创设问题情景,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筒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丽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动人的漫画、具有传奇色彩神话故事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理解所学内容,指导学生归纳整理,通过浓缩、比较等方法化繁为简,使知识的表达模块化、形象化、层次化,便于记忆和掌握。

三、运用现有资源开发其探求欲望,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