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分析

时间:2023-07-28 17:3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管理专业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管理专业分析

第1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就业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历史概述

上海旅游专科高等学校是我国第一所旅游高等学校,于1979年在上海成立 ,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开端。此后的26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快速发展起来。此后,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这一时期,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教育形成了以国家旅游局为核心,以南开大学、西北大学、杭州大学和中山大学为龙头的格局;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这一时期,由于受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和人才需求的影响,许多院校也相继在原有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上,组建或新建了旅游系或旅游专业,使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有数据显示,1993年我国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92所,在校生12266人;到2002年底,设有旅游管理类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407所、在校生达到157409人;设有旅游管理类专业的院校数和在校生人数10年分别增长了2.4倍和 10.8倍。近几年设有旅游管理类专业的院校数又有所增长,到2005年底估计近500所,在校生人数已超过160000人。

从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教育20多年发展的数量和规模来看,旅游管理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26.9% ,在校生年均增长120.1%。到2003年,全国旅游院校中能招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有94家 ,能招收旅游专业 (或方向 )硕士生的有33家,能招收博士生的有 4家,每年研究生的招生总数达到300多人。2004—2006年这些数据又有所增长。

随着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增强,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所以旅游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除政府投资的各大重点院校外,私立旅游院校所开始大量涌现,包括国外的资本也开始投资于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二是办学模式多元化,出现的新的办学形式有:企业办学或研究院所办学、 校企结合办学等。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意向

以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2003年10月对本专业学生进行的调查为例。调查结果如下:

由图可以看出:明确表示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比例不足50%,虽然“彻底改行”的比例很低,但这种情况也是值得忧虑的。

三、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

(一)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背景

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背景分为四个层次:大专,约占我国高等旅游教育60%的份额;本科,约占我国高等旅游教育35%的份额;硕士,约占我国高等旅游教育4%的份额;博士,约占我国高等旅游教育1%的份额。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旅游教育现已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教育系统,但这个系统只是处于量的扩张状态,需要向质的提高方向发展。

(二)目前国家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给各大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缺口很大,目前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 万人。以上海为例,每年新增的旅游企业中,中高级旅游管理岗位就有1000多个。

(三)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状况

旅游专业的职高生、大专生比本科生更受旅游企业青睐。

1、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不愿从事与旅游有关的职业,不把旅游业作为自己的首选行业。以浙江某高校为例,从2002年—2005年该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旅游业的比例最高只达到22%。

此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05年8月31日

2、酒店、旅行社对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在逐渐下降;

3、很多旅游管理硕士毕业生选择在中等旅游职业院校从事教师、考研、其他行业等形式就业。

四、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很多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仅仅是抱着对旅游的喜爱,抱着旅游就是享受生活的概念来选择旅游专业的,而忽视了毕业后要从事的是一种旅游职业而非旅游本身,更有的学生根本就不考虑自身的职业生涯和兴趣爱好,仅仅凭“旅游很火”的感觉而盲目地选择旅游专业。

(二)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仅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践应用。

(三)社会对学生能力和素质期望过高。不少家长认为,系统掌握了旅游理论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将来应该从事的是比较体面的旅游企业经理、主管、旅游局公务员等职务。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思想,以及在社会、家庭的影响下,不少旅游专业的本科生有较强的优越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挑就业地区、挑就业单位、挑工作岗位的“三挑”现象。

(四)本科毕业生就业存在心理偏差。根据上面的调查图表显示,大学生在就业时最注重的是个人的“发展空间”,希望在短时间里能有晋升的机会,而旅游行业尤其是酒店业要求管理者从服务员坐起,管理者需要知识,也需要经历,尤其是本行业最基本的工作经验。否则,没有经验很难作好管理者。毕业生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不匹配。根据调查显示,67.7%的学生能接受的工资水平在1000—3000元,加权平均后得到2051.98元,明显高于旅游企业所能提供的工资水平。

(五)用人单位缺乏长远的用人眼光。旅游企业和部门在招聘人才时出现较强的功利性和短期性,迫切需要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者或是丰富从业经验的“熟练工”。而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虽然缺乏工作经验,可是他们具备较高的素质、专业水平和发展的潜力。用人单位吝惜对人才的“培养成本”,缺乏“优胜劣汰”的选拔机制,造成了旅游人才的大量流失。通过对杭州市10家酒店的调查表明,在过去的3年中,酒店招聘本科生168名,到目前已流失111名,流失率高达66.1%。其中,进酒店不到1年就辞职的有81人,占流失总人数的73%。

五、对改善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建议

(一)毕业生要加强职业教育、转变择业观念

对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来说,首先要从主观上增强对旅游业的认同。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对客服务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如人际沟通的能力、技巧,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旅游业的管理者大部分是初中、中专的文化程度,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管理者,本科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从长远来规划自己的职业。其次,要转变择业观念,培养对本专业的热爱。积极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从平时对旅游活动的组织、策划、公关、创新的能力提高中获得对本专业的热爱,获得本专业学者的认同。

(二)旅游学校要优化课程设置、拓宽实践渠道

可以把课堂搬出教室,增加学生实践培训的时间,拓展学生参加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积极与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

(三)旅游企业要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用人机制

旅游企业要充分相信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和潜力,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对他们实行“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想结合的办法,适当的时候可以给他们提供试行的发展空间或的发展空间。

(四)在就业前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

建议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前对学校的声望、本专业的特点、自己的性格爱好等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客观全面的评价自己,避免盲目就业、避免对用人单位和岗位过于挑剔。同时,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避免短期择业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广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4).

第2篇

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包括本、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们的旅游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与国内竞争中赢得更加有利的地位,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旅游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外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而且应该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既熟悉中国国情又熟悉国际惯例。这也就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旅游业不断发展变化步伐与激烈竞争的人才?如何在众多的威胁与困难中,突出我们的优势与特色,在服务地方的理念指导下,争取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如何通过最恰当的渠道、价格、促销方式为相关服务对象(学生、家长、企事业单位)提供满意的服务和产品?如何使相关服务对象能在潜在和现实需求来临的第一时间首选本系?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有哪些。从教学一线收集的信息及市场的反馈信息来看,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存在着以下典型问题。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

目前,本系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非成熟性及教育投资的局限性,导致了我们的旅游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生存因素,发展因素考虑的少。

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理论研究人才),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较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本科教育“理论化”。受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限制,我们的专业教学较为明显的表现出,脱离实践空谈理论,从书本到书本。旅游业是一个应用性强、综合性强、开放性强的产业,因此,旅游本科教育也要紧密结合旅游业的实践。二是本科教育“专科化”。本科不专,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的实践教学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专业灵活性和自主性,从理论到理论,过分强调课堂教学,所学内容与行业实际的联系不够密切,导致培养的旅游人才“高不成、低不就”,适应岗位要求的上手能力差。

2专业课程设置盲目且缺乏灵活自主性,教学设施设备条件不足,教学思想、学习方法手段

滞后

由于缺乏课程设置的自主性,大多数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循规蹈矩,未能与其他旅游高等院校形成差异化特征,也未能体现本土化发展的优势。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获得的知识信息量小,理解不深,导致难以灵活运用,不能达到教与学“共鸣”、“共振”的效果。这种传统模式培养的人才最终只能是在创造性和开拓意识方面存在缺陷的继承性人才。如:旅行社经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受实践课时、实践条件等的限制,使得学生在学习后对旅行社这一非常重要的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仍然大多停留在书本上,大部分学生也反映毕业后花费了大量时间在旅行社管理岗位的工作入门上。

3旅游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目前,师资和教材仍是制约旅游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这也使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没有质的飞跃。同时,专业教师由于经费等各种原因大多又不能及时进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理论的实践理解明显不足。部分有本地特色的专业课程在教材选用上,一是可选教材少,有些甚至无系统教材可选;二是专业教师自编教材缺乏资金、

时间、工作量等方面的支持。这也限制了专业课的顺利开展。

4旅游管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缺乏

旅游管理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又必须特别重视该学科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着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决定了实践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仅仅挑出几门技能训练课和毕业实习作为实践课,其它一些专业课程如管理性课程基本上是纸上谈兵,且实多安排在最后一年,没有见习基础,使得学生在校二年或三年对实践知识非常欠缺,对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极为不利。同时,也出现了有理论知识时,无实践强化;有实践强化时,理论巩固学习的时间已过的矛盾。而直接后果是高分低能的学生毕业后到旅游单位工作,遇到实际问题手忙脚乱,产生思想障碍,畏惧本职工作或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

5校企、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不够深入

高等旅游教育要通过与业界包括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等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不断的调整教育教学,以提高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在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与行业的实际接触仍然较少,有些方面尽管和业界有些合作,但并不紧密,缺乏长期性和经常性。科研方面,大多集中在了理论研究方面,较少参与

地方经济建设与应用型研究。另外,不少教学与研究的成果仅仅是作为一种学术范围内的交流材料,得不到业界的认可和支持,更不用说影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决策了。同时,本专业教学也没有很好的整合自己的培训资源优势,发挥行业间的培训作用。

6毕业生就业去向与学校培养目标矛盾

旅游业界还普遍存在着对大学教育的误解,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也存在矛盾,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从近年来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人才市场供求呈现出非均衡态势,其表现之一是业界普遍认为本专科生不如中专生和职高生“好用”,表现之二是面试时,企业过多地强调学生的工作或实习经历,总希望毕业生一报到就可以使用,企业不必再培训。孰不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企业片面强调动手能力只能是一种“近视”。但我们的高等旅游教育还是应从中吸取教训,把培养精通业务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并重,以适应市场需求。

另外,旅游业人力资源结构上尚存在着不容乐观的客观现状。第一线服务员大多数是文化素质为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的业外人员,如何使这些酒店行业的服务素质提高到一流的水准?旅游服务的实施型人才供方市场生意兴隆,成绩可人,但就在其它专业的学生因为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发愁时,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其心态又是怎样一番情况呢?出乎意料地,他们在择业时,只有不到20%左右的同学能真心实意地到旅游或酒店中去,品尝其中的苦与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发展旅游业时,所需求的人才结构中存在着一种潜伏的危机,大批的第一线优秀技能选手正悄然流向其它领域,而旅游业本身员工流失率又较高,这就为岗位培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是受社会观念影响,对服务行业的工作缺乏持久的荣誉感,进入岗位后则距离管理层又是个未知数,使他们过早地失去了信心;二是学习过程中,专业教材的内容及科目编排未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三是实习生活与想象偏差,这是产生逃离该专业心理的最直接导火线。因此,“培养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应当是旅游教育和业界的共同首要任务。

第3篇

一、调研的缘起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面向市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培养一个有效途径。九江学院旅游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和旅游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旅游企业双向介入,尝试工学结合的阶梯式实习模式,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新的探索。为更好的完善这一模式,笔者对进行了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调研对象与方法

1、调研对象

这次调研的对象主要是我院在酒店实习半年以上返校学习的旅游管理专业本专科学生。

2、调研方法

根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提供的学术原则,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习学生座谈会的形式进行。

3、调查内容

该次调查问卷主要从实习过程情况和实习评价两方面各设计了十个问题进行展开,此外还有开放式的建议问题。

三、调研结果

1、实习过程情况

(1)通过调查80%的学生对参加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的态度是配合学校安排积极参加;20%的学生不想参加。

(2)90%的学生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过程中经常与企业老员工有过交流;10%的学生偶尔交流。

(3)20%的学生在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过程中经常与企业管理人员有过交流;60%的学生偶尔交流;20%的学生无交流。

(4)30%的学生在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过程中会按时写实习报告;30%的学生偶尔写;40%的学生最后一块写。

(5)70%的学生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指定专门师傅带;30%回答偶尔带。

(6)30%的学生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经常举行过技能培训;70%回答偶尔举行。

(7)50%的学生认为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成绩主要应由企业指导教师评价;50%的学生认为主要应由实习部门主要负责人评价。

(8)15%的学生对企业提供的住宿、伙食和补助满意;70%的学生认为一般;15%的学生不满意。

(9)65%的学生认为参加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积累了经验,利于就业;35%的学生认为就业单位不同,作用不大。

(10)60%的学生认为参加工学结合过程中收获最多的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40%的学生认为与人相处的能力得到提高。

2、实习效果评价

(1)通过调查80%的学生认为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改革的总体效果一般;20%的学生认为不理想。

(2)90%的学生认为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对后续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一般。

(3)70%的学生认为校内指导老师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环节中的作用不大。

(4)90%的学生认为可以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过程中加入学校老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组织的课堂教学。

(5)95%的学生认为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有助于加深对社会了解。

(6)95%的学生认为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有助于加强对工作的理解。

(7)80%的学生认为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是否有助于对创业艰难的理解。

(8)95%的学生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有助于对父母工作艰辛的理解。

(9)70%的学生认为参加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是否有助于珍惜学校的学习时光。

(10)80%的学生认为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是否有助于成熟择业心理。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来自实习前的不同酒店的心理冲突。在实习前选择酒店时未达到理想目标,原有的职业、生活计划难免有所调整,这种变化必然会触发学生的心理冲突与被动适应。

(2)来自酒店岗位分配的心理冲突。实习酒店会依据他们各自的语言能力、外貌、体形来安排不同岗位,这种注重形象而难以兼顾素质的岗位安排会迅速影响学生工作热情和信心,尤其是被分配到客房部的实习生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实习初期情绪波动大。

(3)长期利益与短期效益的冲突。由于大多数旅游管理实习生在毕业后并不一定到该酒店工作,这一点决定了酒店在培训和使用实习生时的短期行为,把实习生安排在某一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很少有对其提供轮岗培训的机会;实习生自身不能融入酒店,对酒店行业发展的预期悲观,造成他们酒店意识的淡漠。

四、进一步的对策

针对调查的结果和教育的初衷,要使学生通过在酒店的实际锻炼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实际动手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基础,在以下三方面要加强:

1、实习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在前期摸底调研的基础之上征求实习酒店志愿,理解酒店实习的重要性、目的及意义,做好实习前的心理预防工作,做到认识正确、心态端正、重积累经验不急功近利;转变角色、适应酒店环境;注重实干、严于律己;顾全大局、不贪小利;遵纪守法、和谐共事、立志成才、坚定职业信念。

2、实习中要加强学校与酒店的沟通协调

学生实习期间必须接受酒店和学校的双重管理,这就要求酒店必须和学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通过和学校的密切联系,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实习生,对每个实习生制定不同的实习计划,激励实习生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企业学校双重管理机制,将实习生的工作问题、生活问题及思想问题及时反映给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的辅助管理职能,使实习生感受到双重温暖,从而树立酒店职业信心。

第4篇

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知识很广泛,广泛的专业知识使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选择也因此很广泛。然而有些毕业生反映旅游管理专业也存在缺乏专业性、技术性的缺点,导致在就业方面单独跟同样为林学院的园林专业、木工专业对比,缺乏竞争力,由此进一步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的工作薪酬待遇普遍不高。为了获知其真实详细的旅游管理专业总体就业状况,由此以2011至2014届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长久以来对其的就业状况信息登录档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走访等方式获得详细的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同时跟进旅游管理专业在学院召开的招聘会上的求职状况,以求更客观、全面、正确地得出近几年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在以华南地区为主的区域内就业的真实状况,由此对高校应如何改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方式以帮助其学生日后更好就业提出建议。

1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研究背景

郭倩倩提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存在以下问题(1)在校期间盲目考证,实习缺乏针对性,就业随意性大。(2)旅游专业本科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找不到对口的岗位。(3)旅游专业本科生初次就业后,跳槽率高,排斥服务行业: [1]。

林佚、陈文捷、杨永德三位学者表明:“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的原因是(1)用人单位。就用人单位方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因为人员编制有限,能接纳的毕业生寥寥无几。(2)毕业生方面。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由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需求量较小,竞争较为激烈,因此真正能进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屈指可数。而对于旅游企业,由于所需求的岗位相对较低,同时,在企业内部论资排辈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学生不愿意进入旅游企业就业。(3)高等院校方面。从学校的教学来看,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而在操作技能的培训上则显得相对弱些,使得旅游管理本科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比较欠缺2]。

2 旅游管理专业2011至2014届就业信息

从往年三届应届毕业生就业选择地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选择在广州市的就业人数在每一届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都是最大的,第二大比重的是佛山市。并且就业地的选择基本集中在属于华南地区的广东省,少数会选择去到其它省份,而经过对选择到其它省份就业的毕业生生源地进行调查,发现,除了香港市区及上海市之外,其他人选择其它省份是因为其生源地就在该省,即这些毕业生是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省份去找工作。

从数据调查可以看出,从2011至2014届华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类型选择方面大部分选择股份、责任公司,而选择升学、国有企业、外商企业、私营企业、教育行列的只占小部分,三年来在这小部分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国有企业,最小的是教育行列。在往年三届本科毕业生统计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基本都没有,在自主创业这一块存在着空缺,往年三年应届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不强。

从数据调查可以看出,2011-2014届这三届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以在1001-3000元的范围内的人数占大部分,约占四年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64.1%,其中又以2001-3000元范围的人数为最多,约占总人数的47.5%。而2011届与2012届、2014届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中0个人的工资水平在5001元以上,在2013届旅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只有1个人工资水平在5001-6000元的范畴内,但同样没有人的工资水平在6001元以上,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刚出到社会工作的工资待遇水平尚且属于中低等水平。

3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状况总结分析

第5篇

 

我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1,至2004年我国入境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境市场的接待人数和接待收入已具相当规模[1,2]。在2000年国家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确立了2020年我国要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与此同时,中国又面临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已经有学者从旅游管理课程设置的角度分析了目前中国本科教育的情况并提出了改革意见[3]。鉴于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逐渐退出精英教育的舞台,转向大众教育,因此分析更高层次的、更能代表学科研究趋势的硕士、博士点的设置情况,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情况。本文着重于硕士点设置情况的分析,博士点的分析将另文阐述。

 

三、硕士专业设置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介绍

 

统计结果表明,截止2007年,全国共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114所高校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共有专业数120个,研究方向387个。大部分高校拥有一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但也有_些高校在不同的院系中同时拥有多个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如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以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旅游学院)等。

 

(二)院系分布情况分析

 

目前中国旅游管理硕士点挂靠的院系,仍以"工商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最多。但表1同时也反映出了另_种讯息,那就是正如有学者对该专业设置所提异议一样,[4]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在"旅游学院/旅游学系“地理/城市/资源学院“经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也有相当的分布,这说明,随着旅游业逐渐成为中国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学科地位上,学者们在"管理学一工商管理一旅游管理”这样的专业设置背景下,正在尝试"旅游管理”专业同其他专业交叉和学科地位的调整。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硕士点挂靠在地理类(包括资源、环境、地理等)院系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旅游,尤其是中国目前旅游的主要内容仍以游山玩水、观赏地表起伏和地表覆盖为主,而这属于地理学研究的范畴。同时,目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大都开设《旅游地理》和《中国自然地理》这两门专业课,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地理知识对旅游及旅游管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旅游管理在旅游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在政府部门、旅游单位、旅行社对景区规划和管理、客源分布和管理、景区应急反应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5]可以预见,地理知识尤其是基于3S技术的现代地理知识、分析和思维方法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2.研究方向数量分布情况分析以旅游管理硕士点研究方向的数量统计,前四位院系的位序基本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它们之间的相对比例。通过表1我们发现,其他三类学院的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唯独"旅游学院'’所占份额由专业数量的20.8%上升到方向数量的27.1%,上升超过6个百分点。通过计算"方向数/专业数”指标,可以发现,"旅游学院”该指标最高,达到4.2,而其他专业数较多的院系通常比例在2.8〜3.1之间。究其原因,可能是旅游类的学科内部分化较细,而交叉类专业相对拓展不足所致。

 

(三)院校类型分布情况分析我们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在高校中院系分布情况进行分类汇总,此,本文不将其计算在内。

 

由表2可以看出,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广泛分布于师范、财经、理工、农林、语言等各类院校中,这一方面说明了由于旅游业经济地位的提高,已经引起了各类学者的广泛关注,另_方面也反映出旅游管理交叉学科的性质。而这一性质从院校类型的整体情况也可以得到印证: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类院校中的比例达到了64.9%。这说明,各类专业院校都在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目前处于学科分化和深化阶段。

 

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在理工类院校中居然占据了不小的比例,这说明中国旅游管理的研究有文理交叉的趋势。这可能与国际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趋势有关,目前旅游管理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旅游管理的信息化。理工类院校在此方面有较强的学科和技术优势,旅游管理专业与理工类院校的结合,虽然有相当_部分仍然挂靠在管理类专业门下,但同样可以吸收理工学科的传统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学科优势,使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段研究旅游管理,从独特的视角和理念开拓旅游管理学科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有助于提升中国旅游管理的研究水平。

 

(四)区域分布情况分析

 

统计旅游管理硕士点的区域分布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共有26个省份(不计香港、澳门、台湾)的不同类型的高校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的硕士点,占全国大陆省区数的83.8%,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这说明,就空间分布而言,目前中国的各个省份都已经对旅游业的地位、个省份的重要投资和发展方向。

 

我们将这种地域分布以地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图1,图2)。发现,硕士点空间分布仍然存在区域差异。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拥有旅游管理硕士点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即使西部地区有些省份拥有硕士点,但也通常较少,如新疆(2个)、甘肃(2个);而对于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到目前为止还未设立旅游管理方向的硕士点。这一方面说明旅游及旅游管理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相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西部地区的旅游开发、旅游管理尚未完全起步。但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蕴涵着巨大的旅游商机和潜力,尤其是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部地区将迎来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契机,旅游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将凸现,其培养也将受到高校的重视,虽然可以通过引进中东部管理人才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毕竟不如本地人才对本地旅游资源更为熟悉,更有感情。因此,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西部地区也将和中东部地区一样,在高校中开辟培养旅游管理类硕士及以上的专业人才。

 

四、结论和讨论

第6篇

专业认同作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是指学生通过参与互动的过程,内化专业价值观、知识体系、伦理守则和专业行为,形成专业的自我意向,具有专业的职业人格,产生执着感的过程。专业认同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因此,调查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对于专业教学、学生管理和就业工作都非常重要。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以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献调查等方法。此次调查通过学生班级微信群和实习微信群等共发放问卷114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问卷从专业选择、教学满意度、学习状态、就业意向等几个模块进行设计,共设计了32个封闭式问题和1个开放性问题,希望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认同态度。调查过程中的访谈部分主要在班主任工作和指导学生实习工作等过程中展开。

三、调查结果统计

1.专业选择调查结果统计。在“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原因”方面,调查显示“个人兴趣主动填报”的人数比例占48.25%;“服从调剂”的人数比例占26.32%;“父母朋友影响”的人数比例占9.65%;“认可就业前景”的人数比例占9.65%,其他因素如“意外选取”“分不够报其他专业”“随意选取”等人数比例占6.17%。在“入学前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兴趣”方面,“很感兴趣”的人数比例占26.32%;“有点兴趣”的人数比例占55.26%;“不太感兴趣”和“完全没兴趣”的人数比例占18.42%。可以看出,入学前对该专业很感兴趣的学生占比较少。在“如果再有选择的机会,您还会选择本专业吗?”问题中,选择“会”的人数占26.32%;选择“不会”和“不一定”的人数分别占19.3%和占54.39%。数据表明,愿意再次选择本专业的学生人数不足1/3。2.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在“对本专业的总体满意程度”方面,“大体符合预想、较满意”的比例占56.14%;“符合预想、很满意”的比例占14.91%;而“不太符合预想、一般”和“完全不符合预想、失望”的比例分别占26.32%和2.63%。在“您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整体学习氛围”方面,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比例分别占7.89%和35.09%;认为“一般”的比例占51.75%,认为“不好”和“很差”的比例共占5.26%。在“您认为学习氛围不好的原因”方面,比例最高的四个选项依次是“学习热情普遍较低”“对未来很迷茫”“班级凝聚力不强”和“课程枯燥无味”。在“对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方面,认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占25.44%和45.61%;认为“一般”的比例占26.32%,认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共占2.63%。在“您最希望专业课程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善和提升”调查中,比例最高的选项是“讲解的趣味性”,占到76.32%;其次是“内容的丰富性”比例占到56.14%;再次是“课程的互动交流”“学生的参与性”和“课下与学生交流”比例均占到35%左右。在“您最希望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哪些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方面,“专业技能”和“就业前景”选项比例最高,均占到42%左右;其次是“求职技能”和“社会经验”比例分别占到38%左右;而“职业规划”“专业知识”“学习方法”均占比达25%左右。3.学习状态调查结果与分析。在“是否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方面,“很清楚,有长远目标”占比9.65%;“比较清楚,有大致方向”占比59.65%;“仅有模糊方向”占比26.32%;“没有明确目标,很迷茫”占比4.39%。在“您觉得自己的学习状态怎么样”方面,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状态“非常好”,36.8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状态“比较好”,51.7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状态一般,其他不足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状态“不太好”或“很不好”。在“学习状态不好的原因”方面,比例最高的是“学习动力不足”,占到了59.38%;其次是“难以持之以恒”和“对未来充满迷茫”分别占到了53.13%和40.63%;再次是“学习氛围不好”占到32.81%;比例最低的是“对专业没有兴趣”,占到20.31%。“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困惑”方面,42%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历低将来没有竞争力和对未来充满迷茫;38.6%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专业学习;34.21%的学生存在自我管理的不足;28%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兴趣爱好;19.3%的学生认为专业不好就业;15.79%的学生认为高考失利影响了心态。在“上课睡觉、玩手机的原因”方面,认为“对课程不感兴趣”“自制力不够”的人数最多,达到60%左右;认为“老师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提不起精神”的人数占到44%;认为“手机内容比上课所讲更有吸引力”的人数占到39%。同时还有18%的学生因为晚上睡觉太晚、睡眠不足导致上课没精神。“在课下是否有对自己的专业进行了解或资料查询”方面,有80%的学生表示“偶尔”会了解或查询;14%的学生表示“经常”会了解或查询;7%的学生表示“从不”了解或查询。在“是否有主动进行一些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方面,62%的学生表示有过类似的实践;38%的学生表示没有主动进行专业实践。从访谈中了解到,一部分学生会认为通过实践增进了对专业的了解,增长了见识和技能;也有部分学生会觉得通过实践了解到这个行业的许多负面信息,打击了专业信心。4.就业意向调查结果与分析。在“认可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方面,61%的调查对象认为前景“一般”,18%的调查对象认为前景“很好”,其他21%的学生认为前景“不好”或“不太清楚”。在“毕业后的就业意向”方面,准备在酒店行业就业的人数占26%;准备在旅行社就业的人数占19%;而准备在“非旅游管理行业”就业的比例占29%;剩下25%的学生对于就业意向较迷茫。在调查中,有56%的学生准备继续提升学历,其中希望通过“学校专升本”的学生占68%;希望通过自学考试提高学历的人数占45%;希望出国学习提高学历的占20%。在“提升学历的原因”方面,58%的学生认为高学历社会认可度高;50%的学生认为高学历会增加自信;45%的学生认为高学历好就业;37%的学生希望通过提升学历转到自己另外喜欢的专业;只有23%的学生因为喜欢旅游管理专业而想继续深造。

四、调查结果分析

1.高职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自愿填报率低。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主动选取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数占比较少,未达到调查总人数的一半。而且通过访谈得知,在主动填报该专业的人数中,还有一部分没有将旅游管理专业填报为第一志愿,而是作为第二志愿等后备志愿被录取。由此可以看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由于兴趣而主动选择该专业的人数较少。结合访谈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前的专业自愿填报率低和专业兴趣较低是导致入学后专业认同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2.高职旅游管理学生希望提高课堂趣味性、实用性。通过调查数据显示,近1/3的学生对专业不太满意,同时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专业整体学习氛围一般或不好,超过1/4的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不够满意。在教学方面,需要教师注意加强课程的趣味性,丰富课堂内容,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方面,学生相对重视专业技能、就业信息、职业规划和社会经验,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学生工作中进一步面向就业、增强实用性,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3.高职旅游管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高职旅游管理学生中,有清晰学习目标的学生不足1/10,有超过1/3的学生学习目标模糊、较迷茫,一半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不太满意。许多高职学生对高职学历不够满意,并且自信心不足,同时在学习方法上需要进行指导。在教学和学生工作中需培养学生的专业信心,进行专业学习方法指导,鼓励学生,调整不良心态。除了课程应增强趣味性外,学生的“自制力不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的重要原因,同时手机、网络等外在因素以及生活、作息习惯也会影响学习状态和效果。需要培养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同时增强自制力。许多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困惑和不足,需要学校和教师加以指导和培养。在实践方面,学校和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外实践进行指导,对实践效果反馈进行了解,对于正向的反馈应予以鼓励,对于接收到的负面信息应予以及时分析和疏导,以免影响接下来的专业实习。4.高职旅游管理学生对专业就业前景信心不足。根据数据显示,有很大部分学生对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信心不足,准备在旅游行业就业的学生比例不到总数的一半,1/4的学生就业方向较迷茫。这也是影响高职旅游管理学生对专业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平时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多介绍行业前景和就业信息,及时纾解就业困惑,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强就业信心。调查显示,大部分想提升学历的学生并不是因为喜欢旅游管理专业才继续学习,而是认为高学历能带来更好的社会认可度和就业竞争力或者想通过再学习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学生中存在的这种盲目地追求高学历,而不考虑职业兴趣和就业方向的现象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就业。需要帮助这部分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优势和职业兴趣,做好职业定位和发展规划。

作者:李素馨 单位:中华女子学院

参考文献:

[1]徐秀玉,张春霞.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1).

第7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旅游管理;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师徒学习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育人模式[1],对于学校而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在校企双方合作基础上,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新型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可以是在校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技能紧密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工作的衔接,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目前,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高素质的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学校而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质量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也是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探索现代学徒制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如何应用,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避免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成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意义及现状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从而适应现代旅游行业、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2]。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符合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是现代学徒制的突出特点,当前,这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如《导游业务》和《餐饮服务与管理》两门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导游带团服务技能和餐厅服务技能大多可以通过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指导。现代学徒制培养,不仅使学生以学徒工的身份获得相应生活补助,真实地体验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工作流程,而且还利用企业的资源进一步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工作。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整合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并在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对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尝试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工作,并在上世纪90年代纷纷推行。其中比较典型的国家有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家[2]。我国自1991年和2005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提出了尝试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意见,到2014年9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但针对现代学徒制如何开展、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开展、如何实施等问题没有细化,政府部门尚未与旅游企业制定统一的学徒制教学标准,对学徒制的培训目标没有统一的要求,试点教学过程中缺乏监管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试点工作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据,导致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成效不显著。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

学徒制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情况,并对成都希尔顿酒店、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天源豪生度假酒店、绵阳绵州国际旅行社、建川博物馆等周边地区的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点以及相关专业兄弟院校等进行了广泛调研和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来看,由于学校与企业是单纯的合作主体,缺乏相互制约和监督机制,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虽然众多试点学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非常显著,具体问题如下。

(一)现代学徒制推进机制不够完善

现代学徒制是在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制下推行的,其实施过程必然要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中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还是单纯以学校为主,政府参与度低,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政府部门对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或联合培养学生没有要求,对企业的持证上岗、员工培训等监督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如何实施、企业对学徒的责任和义务的界定、政府对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企业的补助等政策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工作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据,导致学徒制试点工作成效不显著。

(二)现代学徒制推进缺乏政策保障

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缺乏政策保障。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缺乏一定的政策补助或优惠,虽然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具有指导性意见的文件,但纵观全国范围来看,各地政策不统一,具有可行性的政策还没有推广。因此,企业在接收实习学生时缺乏热情,更期望学生从事长期工作,给公司创造劳动价值,忽略了对学生的长期培养。

(三)学校实施过程缺乏力度

学校基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热情较高,期望通过与旅游企业的全面合作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但从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来看,教材与行业、企业的发展不能匹配,无法适应现代教学过程,且多数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多数师资缺乏从事旅游业的经历或经验,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性不强[4]。由于学校的激励机制和待遇不完善,不能吸引企业能工巧匠来校长期参与专业教学,因此导致学徒制工作效果不明显。再者,学校作为单纯的教育机构,无政府的行政能力,缺乏对企业的约束,从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显现出学校热情高涨,但企业相对冷淡的教育现象。

(四)企业主动参与度不高

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要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在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企业更期望招收毕业生或社会上现有人才,而不是需要较长培养周期的在校生或顶岗实习的学生。另外,学生在旅游企业实习过程中,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如果再安排企业能工巧匠去实施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学徒制内容,不仅增大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比较而言,以利润需求为主的企业显然不会将工作重心放在与学校的深入合作上。再者,由于政府部门未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或税收减免政策,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热情不高也在情理之中。

(五)学生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不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徒制试点企业工作过程中热情不高,他们更看重企业的福利待遇,缺乏长期的职业规划。而旅游企业很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而忽略长期的培养,或处于企业方考虑,不愿意充当家长或教师角色去约束学生。再者,很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角色转换较慢,面对工作不熟练、加班时间过长、同事关系不融洽等问题,极易出现消极懈怠的情绪,有的甚至产生要求申请更换企业或逃避实习的想法,导致校外实习质量不高。

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对策

(一)政府参与,完善各项保障机制

现代学徒制工作需要政府主导,建议将学徒制试点工作纳入政府相关部门的年终考核范围;制定人社、财政、税务、教育、经信委等部门共同推进,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由劳动纠察大队、财政、税务部门等定期对试点企业进行督察;税务部门牵头,对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从事学徒制试点效果显著的企业减免一定比例的税收,用于对实习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再者,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包括各职业院校师资、企业能工巧匠、行业负责人等的技术人才智库,围绕企业发展、学校专业建设、技术革新、人才需求、学徒制试点成效分析等问题开展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建言献策。

(二)选择实力雄厚企业,明确校企双方责任

学校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企业用人特点,选择合适的旅游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通过专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和研讨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双方责任,安排专人负责学生培养和考核,从而顺利开展学徒制培养工作。完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方案,并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落实实习人才输送与企业用工的衔接。在招生方面,邀请企业参与并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面试选拔,并根据学生成绩择优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同时身兼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在培养方面,不断完善学校内部实习环境,定期赴企业进行交互式学习,了解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在就业方面,企业参与面试和选拔优秀毕业生,并与其签订劳动就业合同,享受企业正式员工待遇。此外,还可以与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奖学金机制,从而加大学生的培养力度。

(三)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从事核心课程的授课,并选拔年轻教师与外聘教师结对帮扶,根据“前期手把手教、后期指导”的原则,对在职年轻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从而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鼓励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赴企业锻炼实习,深入一线开展符合专业教学的实践活动,加强与企业员工的交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内容,使教学过程动态更新。在培养师资过程中,制定明确的考核奖励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重点向职称竞聘方向倾斜,鼓励教师重视业务发展。

(四)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规划

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学校要把培养重点放在学生基础、学生素养上,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为下一步适应岗位提供保障。辅导员或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优势,帮助学生重新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科学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从而使学生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五)建立企业年终考评机制

促进相关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的内涵和社会贡献价值。政府部门在相关企业年终考评中,可将参与职业教育力度、参与学徒制培养试点工作、学徒制培养人数及达标人数等数据,作为考核相关企业对地方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指标;对积极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企业进行“学徒制试点”挂牌,优先享受国家各项补助政策;政府部门主导、学校牵头定期邀请各种媒体对企业进行宣传,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声誉,也对学校各项工作起到了推进作用。

(六)鼓励学校开办非营利性企业

鼓励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规划专业建设,本着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开设各种集产学教研一体的校办企业或工厂,鼓励学生在校内从事生产性实习。校办企业的开设,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解决了学生实习问题,更缩短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距。此外,还可以鼓励相关专业教师作为创业导师,结合国家政策,带领学生开展相应的创业活动,或开办与之相关的企业,学校可以提供条件或启动资金。对于校内有条件开办企业的学校,可以商定盈利划分比例,以提高教师参与的热情。

四、结论与反思

通过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善工学融合的课程体系,确定现代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等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全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为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奠定基础。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发展要求,适时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路径,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参考,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内容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冉昕.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辽宁经济,2012(12):82-83.

[2]吴静,杜侦.英国职业教育学徒制变迁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14(6):92-96.

[3]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6):1.

第8篇

一、培育依据:旅游行业岗位执业标准

(一)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培养成为行业企业岗位的执业师。执业于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具备与行业和岗位相应的职业资格。这样,才能够在旅游行业从事岗位工作活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顺利获得旅游行业和岗位的从业资格,才能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而旅游行业企业的岗位工作经验是创新创业导师能力养成的基础。我国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职业资格证书多种多样,如导游职业资格证书、调酒师职业资格证书、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餐厅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客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旅行社经理职业资格证书,等等。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只有考取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在旅游行业企业里长期任职,从事专业岗位工作,才能积累专业实践经验,才能培养专业执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才能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创业活动。

成为旅游行业企业的各种执业师,需要国家组织的资格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执业资格考试,舍得花大的气力准备考试,努力获得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的资格。

(二)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具有达标的创新创业能力。应用技术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不应该是传统的“双师”,只获得了执业资格还不够,还应该具有独立的执业能力,并能在执业活动中将工作推陈出新,将事业干出起色,在具有执业能力的同时,拥有创新创业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熟悉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清楚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前景,引导学生与专业创新和创业对接。应用技术大学要发展,就需要专业教师具有高水平的执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德国、芬兰等欧洲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较高,就是因为他们的教师都具有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岗位执业工作经验,掌握行业企业发展前沿,能够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给予与时俱进的指导,促进了创新型社会的发展。

专业创新和创业能力是应用技术大学专业教师的必备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不但要具备这样的能力,还要具有将这一能力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创业活动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指导他人的能力,还要有自我提升的能力。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岗位要求的不断调整,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创新专业教学内容,为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培育平台:旅游管理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平台和服务地方产学研平台

(一)建设创新创业导师能力培育的校内教育教学团队平台。应用技术大学应该成立多种类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让教师广泛地参与进来,并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负责人的作用。团队负责人在团队建设的不同时期,要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团队成立初期,要履行主导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周期、成员选择等等团队组织建设的基本问题;在团队建设推进阶段,团队负责人要充分发挥监控职能,对团队成员灵活授权,团队建设的责任和义务落实到人,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更多的团队成员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团队建设中来,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团队的创新创业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的形成和建设,可以使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事半功倍。相关研究成果表明,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可以减少教师创新创业的压力,也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创新创业绩效。创新创业团队合作应该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支持每一个成员主动与其他成员交流的行动,使团队成员信息交流通畅,增进彼此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使团队成员乐于资源共享和人际支持,强化团队的凝聚力,从而提升教学团队的创新创业业绩,提高团队成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指导创新创业的能力。

(二)建设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服务地方的、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平台。学校应当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供融入旅游行业企业、参与旅游岗位工作、与旅游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平台,这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一环。应用技术大学的产学研平台,应该强化与地方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的合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供参与旅游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参与旅游企业组织设置研究,让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掌握旅游行业企业创新创业第一手资料和经验,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导师能力。 利用服务地方的产学研平台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导师能力,应该制定科学利用产学研平台,系统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方案。首先,方案应该以安排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到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作部门和旅游企业的一线岗位进行挂职锻炼为起点,让他们了解、熟悉社会相应专业领域的实践情况,为进一步的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其次,让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创新创业项目,为旅游企业的创新发展献策献力,并取得旅游企业创新发展的真经;最后,以学校或教师个人为单位,与地方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作部门和旅游企业签订创新发展合作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合作项目,鼓励青年教师申报与地方旅游发展合作项目相关的科研创新项目,使服务地方的产学研平台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其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能力中的作用。

三、培育保障:利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能力增长的制度建设

建立促进教师积极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管理制度,助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能力的提高。一些应用技术大学已经在职称评聘制定和激励制度上作出了有利于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能力提升的有益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学校在职称评聘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纳入职称评聘指标体系,使教师明确在同等条件下,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教师,在职称和职务晋升时有优先录用的机会,这样,会激发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积极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导师能力,争做学生创新创业的导师。又如,为学校建立的创新创业导师教学团队提供经费资助,在团队建设期间,为团队成员提供津贴,激发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导师角色培育的积极性,使增强创新创业导师能力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共识,从而营造出创新创业导师角色培养的氛围。应用技术大学还应该把握住青年教师招聘的准入制度关。为保证新任教师的创新创业导师能力,必须招聘那些既有学位、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入校工作。这样,在投入应用技术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之后,才能够迅速地成长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导师。

四、培育目标:具有创新创业指导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新型双师型教师

第9篇

一、现有《摄影》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弊端

现有的课程教学虽然有所开展,可是大多数的教学往往停留在书本的教学中,也就是所谓的老师的照本宣科,这样一种通过老师讲课和少量学生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整体的《摄影》课程的开展无疑让高职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学习感到非常枯燥,很难产生真正的兴趣,缺乏活动和实践环境的单纯讲座式的教学其最终受到的效果微乎其微。此外,《摄影》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最终学生获得是摄影技能,如果学生仅仅学到的是理论知识,对摄影技能没有提升,那么其实这门课就是失败的。但是我们注意到,现在很多教师在《摄影》教学中轻视实践教学,很少带领同学们进行实际的摄影操作,对学生的摄影技巧无法提升。同时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一般的老师都会对于知识点进行大量的灌输学生们往往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这些知识点,然而问到这些知识点背后的原理就显得非常茫然,这也暴露了目前摄影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的难处,虽然作为名义上的基础课程,但却是学生们口中最”水“的一门课,学生们仅仅为了通过考试而不去运用这些知识甚至是抱着应付的心态去学习,这对于整个教学环节的深入开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摄影》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一)情境化探析

在近代西方社会,在19世纪就有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深入研究,其中的行为主义强调:学习是刺激(S)与反应(R)的联结,学习的过程就是渐进式的不断尝试和犯错误的过程,形成固定的S-R联结,直到最终获得成功,他们提别强调“强化”的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完成就需要借助于情景化的创设,让学生可以在情境的学习中不断深化自己的所学知识,让他们觉得自己学习的摄影技术是非常有用的,通过这样的一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相对而言教学的效果也就会变得刚好。

(二)强化数字实验室建设

《摄影》课程尽管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重要的基础课,但是因为这门课和实际生活联系的比较紧密,所以在很大从程度上它的操作性不亚于一些实践性质的课程,在当下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需要进一步完善好教学的模式环节,强化教学的质量就需要进一步提升摄影实验室的建设水平,转变原来仅仅只有几台落后的用胶片记录影像的传统机械相机和一个摄影暗房实验室。而在当下可以结合数字技术来进行相关额设施的更新和配套,对于整个相机和暗房的相关冲洗设备进行数字化的改造,让整个实验室可以更好的被当下的学生所接受。

(三)网上和线下的双向互动机制建设

现在的信息智能设备几乎已经普及到人手一个的程度,智能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开始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之下,摄影课程的教学不仅仅依靠在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好手中的信息资源,实现在互联网上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利用互联网来获得更多实践方面额知识同时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平台来定期检查学生们学业完成情况。除此之外,老师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给学生们更多可以展示的空间,比如将学生们的摄影作品收集起来,组织一个小小班级评比,通过互联网平台的高度双向互动性,让学生之间可以对摄影作品进行互评,形成最好的作品后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学生们自己找到的摄影作品上的诸多问题进行集中的讲解,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四)举办摄影比赛和摄影展

对于一些教授摄影的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摄影比赛让学生参与,这样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摄影兴趣,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突破。同时对于学生的参赛作品,老师可以集中展示出来,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提出意见,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能让学生取长补短。

三、小结

第10篇

一、黑龙江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民办本科高校的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很多办学条件较好民办高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配合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些民办本科高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为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合格人才。到2017年,全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民办本科院校已达3所,包括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财经学院及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

二、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情况

(一)黑龙江东方学院

旅游管理为东方学院重点专业,该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比较重视教学质量,通过引进各高校精英人才,使其任课教师中教授及副教授上课率达到75%以上。此外,专业教师全部为国内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0人、国外留学回国教师3人、以及国外研修教师3人。该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注重实行“应用性、职业型、开发式”人才培养模式,注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已与万达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哈尔滨万达嘉华酒店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

(二)黑龙江财经学院

该校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都体现了这一人才培养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0%,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在教学环节中,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进一步調整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推进“订单”培养模式。在现有专业学科建设成果基础上,按照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能力型”特色人才。

(三)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

该学院目前是黑龙江省内唯一一所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为特色的民办本科学校,紧紧围绕旅游办专业、围绕旅游育人才,积极探索育人模式,为省内旅游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2%,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该校以“办精致学府,走特色道路”的办学理念为指引,学院秉承“入学既入行,毕业成行家”为校训,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民办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黑龙江省3所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民办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可以得知这些所院校在专业规模方面已达到一定的条件,并已取得发展成效,师资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已有很大提升,但从结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来说,其学科总体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基于社会责任的指导思想流于形式

在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方面,各个民办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主要表现在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及业务技能三个方面。各民办本科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及业务技能培养方面得到很好的贯彻,但对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确并没有贯穿于四年的授业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只有在秉持较高职业道德的理念下,才能把专业所学真正地应用于旅游业并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民办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道德培养不应流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口号内容,而应在师资建设及授业环节始终围绕这一宗旨,为黑龙江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符合社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

目前,黑龙江省已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民办本科高校的师资力量较薄弱,没有形成较稳定的、老中青结合及合理职称梯度的师资队伍。由于民办本科高校的那样时间较短,教师流动性较大,因此,各民办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多数依赖于外聘各公办高样的退休教授及招聘应届毕业生,致使年龄断层表现得比较明显。在科研方面,因为已退休老教授已不需要继续评职,所以在民办本科高校任职期间的科研成果较少,而年青教师是从应届毕业生培养起来的,科研能力参差不齐,致使民办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科研能力整体水平一般。

(三)重视投入和外延发展

有的民办本科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面注重投入和外延的发展,认为只要加强投入及宣传,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详细对比,这些民办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内涵教学软环境有待提高。在学科建设上,一些学校缺乏综合的、全面的分析,一味追求学生的就业目标,在校企合作方面做大做强,专业定位具有趋同性。这样的做法反而会使生源选择专业时产生盲目感,而且还会使各民办本科高校缺乏竞争力。

综上所述,前文分析的民办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制约高校的长远发展。因此,从建设更为合理、科学的学科建设,可以实现民办本科高校旅游管理的教育竞争力及良性发展,为解决旅游行业内部矛盾及实现黑龙江省旅游业长远发展输送更为合格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1.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2.东北农业大学)

第11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双语教学;SWOT分析;旅游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121-03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

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双语教学的定义是: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在国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已形成不同的模式,比较成功的有浸入法、学科式双语教学模式、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等。浸入法双语教学是指课堂上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学科式双语教学是指利用第二语言(非母语)作为媒介,对学校开设的某几门学科进行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是指学生入学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渐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在我国,双语教学已实践了近10年,取得了一定成果。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和旅游产业对双语人才的需求,以学科式双语教学为主,辅以实践教学的模式已被导入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中。但双语教学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来说仍处于探索阶段,并且由于双语教学受到课程、教材、师生外语水平、教学方法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其进展并非一帆风顺。

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SWOT分析

(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优势(S)

1.区位优势

黄山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文风馥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2010年黄山市国际接待突破100万人次。作为旅游学院教学实习基地的黄山市各大酒店,每年要从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借用大量的学生用于国际旅游接待,为旅游学院学生接触和运用外语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平台。

2.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模式

进入21世纪后,高等教育大众化、内涵化发展以及中国社会转型对我国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在发展中立足地方经济,将谋划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思想,将地方性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办学定位作为教育发展模式。黄山学院旅游学院积极探索以下两种国际化合作办学模式:其一,教师互派。黄山学院旅游学院为本院教师积极创造国外或境外工作和学习的机会,努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团队。从2005年起,学院每年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赴境外或国外参观学习。这不仅让内地教师看到了境外或国外旅游教育的发展,更让大家学到了新鲜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其二,2+2合作办学。从2002年开始,黄山学院旅游学院进行了一系列引智的对外合作。2002年同芬兰哈根旅游学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04年同瑞士包莫青年旅馆签订了合作意向;2005年同瑞士国际酒店旅游管理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2006年,与香港理工大学酒店签订一系列合作协议。

3.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教学手段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学、教师教的需求。双语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和设施,在讲解中用大量的视听辅助教学手段营造情景性、功能性的语言场景和实践环境,能极大地帮助学生排除语言障碍、理解学科知识。

4.现代教育理念的创新

经过多年的发展,地方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培养既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架构又有较好的语言基础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旅游人才”,是满足国际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竞争趋势向知识化、科技化发展的需要。

(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劣势分析(W)

1.学生外语水平不尽人意

黄山学院的生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外语教育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 他们的基础语言水平有待提高, 特别是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学生的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也没有提供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外语进行交流的平台,即使是通过了外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试的学生,其阅读外语教材,特别是听、说外语的能力仍十分有限,这些因素无疑加大了双语教学实施的难度。

2.班级规模过大

连续几年的扩招,地方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大多实现了最大化。黄山学院面临同样的问题,百人大课、百人一个教室上自习,使得一些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差。班级规模过大将大大降低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尤其是减少中间学生的活动机会,在这样的班级开展双语教学,其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3.双语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

双语教学本身难度较大, 要按原计划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黄山学院及其他的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虽都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人力、财力等原因,对双语教学的管理仅限于门面,没有实质内容,更谈不上有相应的双语教学管理体制。许多老师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完全靠自己摸索和网上搜集信息,学校教务管理很难给予相应的指导。

(三)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机遇分析(O)

1.政策的支持

教育部[2001] 4号文件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这直接推动了近年来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

2.市场对新型双语人才的广阔需求

旅游产业具有突出的涉外性,中国旅游业与世界先进国家同台竞技的决胜因素在于人才竞争。要把黄山市建成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需要既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架构,又有较好的语言基础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型双语人才。黄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学生适应多元文化,引导学生学会在各种环境下与有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能力,将使黄山学院旅游教育满足黄山市行业发展对双语人才的需要,从而为黄山市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国际声誉。

(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挑战分析(T)

1.双语师资紧缺

开展双语教学不仅对双语教学教师的外语水平和专业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还要求双语教学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整合能力,必须具备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与转换、中外学科理论体系和业务处理差异的协调能力。对于黄山学院旅游学院的许多教师来说,英语通过四、六级,按照英文板书或课件进行授课,基本上没有问题。但讲英语时使用正确性的语音、语调和语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和鼓励学生双语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师资比较缺乏。

2.双语教材匮乏

实施双语教学,教师最头痛的事莫过于材料的匮乏,笔者走访了旅游学院的部分教师,有些教师指出一方面是很难找到与教学大纲内容及难度适合的原版教材,另一方面是一般外文原版书价格普遍偏高,另外,学校教务部门的资金投入有限。对于教材问题,教师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3.教学评价缺乏

教师在实施双语教学时将会多花很多的精力,学生学习双语课程需要付出较多的努力,如何评估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采用何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将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和信心。目前黄山学院教务部门已对开展双语教学的老师相应多的待遇,但是还缺乏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和考核缺乏可以凭借的教学评估体系。

三、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建议

(一)双语教学课程设置

开设双语课程不能急功近利、盲目从众。不同高校的师资水平和学生素质也不尽相同,要根据旅游专业各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师和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课程来实施双语教学。结合黄山学院旅游学院的教学计划来看,导游业务、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礼仪等课程可以先进行双语的尝试,根据学院的学生英语水平,双语课程的开设应该在大学三年级阶段,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接受了两年基础专业教育,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好。同时,双语教学课程设置要跟学校的学分制相结合,因为双语教学学习难度比汉语困难,双语课程的学分应相应高于汉语课程的学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黄山学院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双语师资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针,确定培养对象、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培养方案,帮助双语教师提高英语沟通能力、授课技巧和教学过程控制能力,并且形成长效机制。

(三)双语教材补充建设

为了使学生能直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专业内容,避免误译情况,最好选用原版教材,鉴于学院资金有限,建议购买一些原版教材作为教师用书,图书馆可购买一些书作为学生的参考书。教师对原版教材的章节和内容进行精选,参照和选取与中文教材相近的原版教材的相应部分编写外文讲义,还可以通过网络追踪国际学科热点、下载供课堂教学用的英文材料等。但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学校加快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对实施双语教学适用教材的研究,加大资金投入,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物质基础。

(四)双语教学管理体制

双语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础因素,教务处应该完善双语教学管理。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建立独立的管理队伍和教学研究队伍,投入专门人员分析研究双语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建立专门的双语教学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实证分析与对策建议[J].扬州大学学报,2004,(2).

[2]唐治元, 唐治群.旅游高等教育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5).

[3]俞继凤.谈旅游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J]. 旅游学刊,2004.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 旅游管理专业 双语教学 意义 制约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001-03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化”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专业英语交流能力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素质的重要内涵要素。而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正是当今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总体目标。[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因其专业的特殊性,使其在实施双语教学中具有了深远的意义。

一、双语教学的涵义

双语教学顾名思义就是用两种语言教学,关于双语教学的定义在语言教学理论界至今仍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正如Ellen Bialystok(2001)所说:“双语教学是用词最不当的教学用语之一。”关于双语教学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目前引用最多的是《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P28)的双语教学的定义: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教学。在《语言与教育百科全书》中,双语教学是指在学生生涯的某一阶段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教学,使用这些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教授某一主题的内容而不是语言本身。双语教学在英语中称为“Bilingual education”在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中的定义是:“Education in an English-language school system in which minority students with little fluency in English are taught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在使用英语教学的学校中,对少数英语不熟练的学生采用他们本国语言进行教学)。卢丹怀(2001)提出,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的。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杰教授说,从语言教学的角度讲,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通常是学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即学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总之,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英语科目中采用汉英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双语教学所教授的内容是各门学科知识,而不是语言本身。[2]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

1.旅游管理专业涉外性特征需要双语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涉外性。由于客源的多元化导致了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化,从而要求旅游专业从业人员在服务工作中必须具备优秀的涉外语言能力(主要指英语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目前的现状是中国旅游业外语人才严重匮乏且现有旅游从业人员英语沟通能力太差,致使许多慕名前往中国游览的外国游客除了能感受到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美的风光外,对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却不甚满意。双语教学的实施,能让学生在学习旅游专业相关知识的同时,通过阅读前沿旅游管理专业文献,掌握英文专业术语,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旅游管理专业创新性特征需要双语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可创新性强,前沿理论更新迅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中国旅游业与国外旅游业还存在巨大差距。双语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凭借语言优势,教材优势更直接、有效地把握学科、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吸收前沿国际管理理论和先进管理理念,将视野扩充到更广阔的领域。

3.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双语教学

随着中国旅游的持续升温和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的举办等,都将带动旅游业和酒店业的发展,英语人才的匮乏已成为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拦路虎”,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以学科内容为核心,使学生通过学习具体的学科或课程来获得英语交际能力(俞理明等,2005),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只有培养出大量国际化、职业化的高素质旅游业管理人才,才能使我国的旅游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

2001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4号文件中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这从政策上对高校实施双语教学提出了要求。[4]

然而,从教育部提出高校要实施双语教学的要求至今,已历时九年,虽然双语教学的开出率被纳入了普通高校教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全国各高等院校也普遍将其列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绝大部分高校的双语教学还处在准备或起步阶段。双语课程的开出率不高,并且在有限的已开出的双语课程中,或者不得不采用“渗透式课程”模式进行授课,或者要以减少课程内容、降低课程要求作为代价,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5]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笔者经过多方观察和实际调查发现,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我们没有预见到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了双语教学的实施影响了实施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严重匮乏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双语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师资的严重匮乏已成旅游专业实施双语教学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一方面,双语教学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还需要他们具备在外语方面交流沟通的综合技能。但是,现阶段从事旅游专业的师资力量本身非常薄弱。尽管旅游专业具有实践较强的特性,而多数专任教师却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旅游专业教育,更缺乏应有的实际从业经验,而能胜任旅游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高校旅游专业的双语教学师资严重不足,知识结构单一且整体水平不高已成为普遍现象。由此,在双语教学中,反映在教师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有关旅游专业方面的术语表达不清楚;二是专业课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有限,致使双语教学中的双向交流无法实现,双语课程如同虚设。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由于高校特定的评价机制,普遍将工作重点向科研倾斜,而双语教学从备课到实验、作业批改等都必将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导致专业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愿意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不多。

2.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与双语教学不匹配

高校学生是高校双语教学的受众。高校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已有一定的想法,往往希望将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职业生涯结合起来,而双语教学并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满足学生的这种期许,但学习的难度却大大增加了,因此学生在主观上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不够的同时还存在抵触情绪。客观上,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虽已经历了高考、四六级考试,但对于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仍然不高,听说读写仍然存在较大障碍,而且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受教育条件不同,其英文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也成了双语教学实施的另一个制约因素。

3.教学资源缺乏

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没有合适的双语教材是旅游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又一个制约因素。

双语教材作为双语教学内容的载体与双语教学的主要中介,是双语教学顺利实施及质量的保证,在双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的双语教材主要有国外引进教材、国内出版教材、学校自编教材和翻译教材4种。迄今为止,高校旅游专业还没有规范的双语统编教材。

4.激励机制不完善

从事旅游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师,无论是从教学还是科研方面来说都感到压力大、任务重,其工作量也是其他学科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但目前许多高校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高校旅游专业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高校旅游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对策

高校旅游专业双语教学应以传授旅游知识为主,使旅游学科知识在外语的环境中得到升华,最终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要实现双语教学的这种实效性,有必要尽快解决上述制约高校旅游专业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加强师资建设

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也是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既说得好外文又能教好专业知识的双语教师。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保证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为了解决双语教学中师资匮乏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途径:一是选拔一批本校外语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培训试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外语听说能力及在双语情境下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有潜力的青年教师送出去进修或与国外的高校合作办学,互派教师参与对方合作项目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这是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建设最根本的途径,尤其是对于那些吸引不了这方面专业人才也留不住人才的普通高校而言,只有注重本校青年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与提高,利用集体备课、组织研讨会等方式,总结经验,来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二是根据学校需要积极聘请外籍教师、“海归”学者或其他高校双语教师进行学科教学。

总之,各高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开展双语教师的培养工作。

2.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和运用能力

鉴于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心理和学业压力过大的情况,学校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愿望和个人目标自由选择。一些外语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应尊重他们的意愿,以学好专业知识为主,不强求他们参与双语教学,选拔那些外语基础好且对外语及外语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学习,并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展开不同层次的双语教学。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增强双语教学的效果,学校还应加强外语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力度,拓宽外语教学的视野,大力营造外语第二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外语的机会,发展学生用外语进行思维、表达、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真组织教材的筛选和编写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双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类型主要有4种,各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师资、学生外语水平等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选择。针对双语教学实施中教学资源匮乏,尤其是难以挑选到合适的教材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途径:一是选用国外原版教材。这类国外原版教材能使教师和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但是原版教材大多篇幅较长、价格较高,超出了我国师生的阅读和购买能力,而且,其内容与国内课程标准和升学要求也有出入。所以,在选用原版教材时,要认真分析和对比国内同类教材,以避免出现偏差,有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删减,补充编写一些章节的教学内容。二是采用国内出版的影印版外文教材。这类教材主要是近年来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些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系列的英文影印版教材,它们的价格每本通常在30~60元之间,受到高等院校学生的青睐。三是采纳国内编写的英文版教材。这类教材通常符合中国的教学大纲,同时价格也相对便宜。

综上所述,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但由国家组织编写及出版通俗易懂的、适合我国国情和高等院校使用且专业知识正确、外语语言规范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英文教材才是解决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中教材问题的根本所在。

4.循序渐进地实施双语教学

为了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低年级应先从诸如《旅游学概论》等基础课程循序渐进地实施双语教学。这样既能为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又能为学生进行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进行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应该具备鲜明的实用特色,与旅游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选定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如《酒店前台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等开展双语教学,既将语言教学融入专业教学,又把实践特色导入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

5.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缺乏适宜的语言环境是制约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提高。而双语教学毕竟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的,要受到课时的限制。根据二语习得理论,浓厚的语言环境对学习外语尤其重要。因此,学校要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形式、多渠道、范围广的学习场所,以便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训练他们的语言技能。营造良好的双语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在校园里竖立双语标志牌,范围从草地到运动场、从教室到食堂、从礼堂到教师办公室,每个地方的设计都应该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②图书馆引进大批的英文图书、英汉对照书籍、双语影碟等。③经常举行一些双语活动,如“双语活动周”“双语活动节”等。④举办英语口语培训班。如由外国语言文学系负责举办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的英语口语培训班。⑤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及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可举行中外交流活动。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可在校园网中开设双语网络课程,使网络成为教师和学生双语交流的平台。⑦制作双语校园广播节目、办双语版校刊等。

6.建立合理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为了使双语教学规范化,要对申请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资格认定,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学校还要组织专家定期对双语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因为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处于摸索阶段,学校要从政策和经济上给予双语教师有力的支持和必要的奖励。比如对于旅游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作量统计、晋升等方面,给予合理的优先照顾,从而调动有能力的教师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而对于学生中双语课程成绩突出者,则应给予减免学分、奖学金优先考虑等。

总之,高校旅游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乃大势所趋,符合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的需要。虽然目前正面临一系列的困难,旅游专业双语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韦秋杰.地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7):72

2 张淼.关于双语教学的若干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报,2007(27):140

3 吴利玲.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双语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