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3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干预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知识教育基础上增加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国家传染病管理法规,本院、本科传染病管理办法及隔离制度,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人群及预后,隔离措施,隔离接触标准,传染病发展过程、治疗过程、预防传播具体措施、复发诱因等内容。在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中,采取的教育形式为向入院患者根据病种不同发放我院自行制作的健康知识手册,按照健康教育干预计划,倡导患者了解传染病基础知识、隔离制度必要性、治疗措施、消毒方法和具体传播途径。
1.2判定标准
利用我院自行制作的调查表对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照组与试验组进行疾病认知率调查,同时对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遵医行为配合率进行调查。主动配合:对科室隔离消毒制度能自觉执行,痊愈出院。被动配合:在护理人员监督及要求下,被动对科室隔离消毒制度加以执行,痊愈出院。拒绝配合:在护理人员监督下或自动配合执行科室隔离消毒制度,但隔离期未满就要求出院,态度强硬且劝说无效。经专家鉴定,我院自制调查表内容效度优良,可信度高。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版本对调查数据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对比见表1~2。
3小结
健康教育干预可以使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率显著提高。对两组进行分析,可知在展开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认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健康教育干预后,试验组对自身疾病认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在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要采取适当手段加强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使患者恐惧心理得以消除,同时加强患者保健及预防意识。
关键词:行为导向健康教育; 行为干预; 冠心病; 心脏事件; 预防作用;
冠心病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 而急性心脏事件如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对冠心病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1-2]。最新研究发现, 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脏事件 (ACE) 的预防不仅要坚持用药, 更重要的是加强日常生活行为中诱因的控制[3]。但目前现有的护理以疾病为主体, 虽然有研究开展了延续护理、家庭护理等, 但这些护理措施侧重点在外因干预, 对患者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 患者缺少主观能动性, 因此效果不佳[5]。行为导向健康教育法源自德国职业教育, 精髓在于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形式为师生共同参与互动, 已证实在提高知识和技能方面效果显著, 而且国内外已有将此教育法应用于护理健康教育中[4]。本研究采用行动导向健康教育法联合行为干预, 旨在提高冠心病患者认知, 从而加强自我管理, 规范日常生活行为, 达到预防ACE的目的,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4年1-12月心内科住院的19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96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 其中男52例, 女44例, 年龄39~82岁, 平均年龄 (69.5±12.5) 岁, 受教育程度分别为初中及以下29例, 中专、高中52例, 大专及以上15例;观察组98例应用行为导向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 其中男53例, 女45例, 年龄38~83岁, 平均年龄 (68.8±14.1) 岁, 受教育程度分别为初中及以下31例, 中专、高中53例, 大专及以上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标准:首发患者,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会1999年CHD诊断标准[6], 患者知情同意, 愿意配合调查和随访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合并严重并发症及其它病因的心脏病患者;合并严重肝、肺、肾疾病患者, 心功能分级Ⅳ级者, 合并恶性肿瘤患者, 有沟通或听力、视力障碍或精神障碍患者。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住院期间简单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 主要急性心脏事件及防治, 出院时交待注意事项, 嘱患者坚持服药, 定期复查。
1.3.2 观察组
(1) 行为导向健康教育:通过信息收集—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质量控制—效果评估五个步骤开展。 (1) 信息收集:建立详细档案, 内容包括一般资料, 入院诊断、治疗资料及心理状态、认识水平、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等评估资料。 (2) 制订计划:查阅国内外资料, 编制《冠心病健康教育手册》, 制定行动导向健康教育计划和行为干预计划。 (3) 实施计划:第一阶段利用心血管系统解剖图、视频或卡片介绍心血管生理功能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 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第二阶段巩固冠心病相关知识, 着重讲解认知缺陷问题, 采用互动方式, 让患者结合自身情况讲述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演练急性心脏事件的急救方法等, 发放《冠心病健康教育手册》指导患者阅读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第三阶段出院前健康教育, 讲解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关知识, 长期规范用药、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常用药物的名称, 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2) 行为干预:成立行为干预小组, 建立“冠心病之家”微信交流群, 每周定时发送微信, 内容包括心血管疾病国内外最新动态、急救知识及药物信息等, 每周3晚上8:00为流时间, 患者可通过微信咨询遇到的问题, 平时群成员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交流, 互相鼓励获得支持。护士每月通过微信与患者一对一沟通一次, 了解患者用药情况, 用药反应、身体及心理状况, 对不良的行为方式进行干预, 督导患者戒烟、限酒, 控制体重, 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等。
1.4 观察指标
患者均随访至2016年11月或至终点事件死亡, 记录6、12、24个月ACE发生情况, 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MI) 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心源性休克等;同时记录患者24个月内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心源性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 等级组间比较采用Wann-Whitney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构成比较
两组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在12、24个月ACE发生率分别为6.12%、14.2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31.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观察组心律失常、STEMI构成比例高于对照组, NSTEMI、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构成比例低于对照组 (Z=5.271, P=0.006) 。
2.2 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比较
随访24个月, 观察组病死率为1.02%, 对照组为7.29% (P=0.034) 。观察组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 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 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和肥胖[7]。但国内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 冠心病患者中知道这些危险因素者不足30%[8], 而付诸于行动, 积极进行自我管理者更少。2007年美国卫生统计报告显示,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使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下降了44%~76%[9]。国内有研究显示, 对64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医疗干预使378例患者获益, 获益率达58.88%[10]。因此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十分必要。
闫薇等[11]对出院后11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第1年及第2年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杨芳等[12]采用电话加随访的护理干预方法干预了120例出院冠心病患者, 结果显示出院后第12月和24个月末, 干预组患者疾病认知、合理膳食、危险因素控制、规律作息、遵医用药、按时复查等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种医疗干预手段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由德国“职业学校”之父凯兴斯泰纳提出的, 主张手、脑同时进行学习, 师生互动。本研究在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借鉴此方法, 从预防效果显示, 观察组出院随访期间患者再入院次数为13次,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9次;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 (8.65±3.5) 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11.50±3.2) 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院12、24个月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NSTEMI、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脏事件的构成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心源性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说明行为导向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行为导向教学法之所以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原因如下:一是行为导向健康教育法先进行评估, 确定患者的健康问题和教育缺陷。如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低, 对ACE的防治知识一知半解等。再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教育和行为干预方案, 使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 目的更加明确。二是行为导向健康教育法的教育方式不同。常规的健康教育法是通过抽象的说教育, 填鸭式的方法为主, 患者兴趣不高,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知识掌握不牢固;再加之护患缺乏互动, 患者学习后很快遗忘, 特别是随着出院居家时间的延长, 生活逐渐回归到原来的状态, 不利于危险因素的控制[13-15]。而行为导向健康教育法一方面利用图片、卡片、视频等, 使教育形式形象化;二是让患者联系自身行为, 症状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更容易加深印象, 并演练心脏事件的急救, 让患者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 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三是在健康教育基础上通过微信定期发放相关信息, 并对患者的心理、行为、服药依从性等进行干预, 因此显著提高了预防效果。而分四步实施, 首先通过图片、视频、卡片等进行宣教, 使患者对冠心病、各种并发症及与日常生活行为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16-17]。
综上所述, 从本研究结果已证实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认知, 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约束日常生活行为, 控制急性心脏事件的诱因对降低ACE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更新理念, 重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出院居家的护理干预。当然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方式较多, 而行动导向健康教育法的效果已初现, 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蕾, 丁金玲.情景式健康教育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预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 (16) :1925-1928.
[2]蔡英华, 任玉娇, 周焕芳, 等.基于JCI标准的四维度创新模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 (24) :3483-3485.
[3]袁越, 陈红方, 刘峰, 等.冠心病病人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 2013, 27 (5) :428-430.
【关键词】 高危儿;依从性;干预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4.207
对高危儿及时进行早期干预, 90%以上可完全康复。但目前对高危儿早期干预依从性的研究、系统管理及实际运作模式的研究, 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1, 2]。对本院小儿神经康复门诊的174例高危儿家长的依从性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在本院小儿神经康复门诊的174例高危儿家长作为调查对象。
1. 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①高危儿和家长的一般情况及高危分布情况;②家长依从性调查表;③依从性分级:依从性高是指高危儿出院后能按随诊, 6个月龄内能随访≥5次, 能完成>70%的干预计划;依从性中是指6个月龄内能随访2~4次, 能完成30%~69%的干预计划;依从性差是指6个月龄内能随访≤1次, 能完成
2 结果
2. 1 一般情况 174例高危儿中, 男94例, 女80例, 男女比例均衡。174例高危儿家长中, 父亲初中文化及以下24例, 占13.79%;高中或中专105例, 占60.34%;大专及以上45例, 占25.86%。母亲初中文化及以下69例, 占39.66%;高中或中专63例, 占36.21%;大专以上42例, 占24.14%。
2. 2 依从分布 高危儿干预家长依从性高82例(47.1%), 依从性中55例(31.6%), 依从性差37例(21.3%)
2. 3 高危因素分布 高危儿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部分患儿具有2种及以上的高危因素, 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3.2%(23/174)、24.7%(43/174)、55.2%(96/174)、8.6%(15/174)、9.8%(17/174)、13.2%(23/174)和41.4%(72/174)。
2. 4 高危儿干预的家长依从受到家长对高危儿的认识程度、社会家庭环境、家长心理因素等影响。见表1。
3 讨论
3. 1 原因探讨
3. 1. 1 本院位置处于广州城乡结合, 分娩产妇素质参差不齐, 父亲和母亲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分别占25.86%和24.14%, 高危儿干预家长依从性差的比例较高, 占47.1%, 这结果提示必须深入分析影响高危儿家长依从性的各种因素。
3. 1. 2 本院出生的高危儿中, 窒息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占的比例较高, 分别为55.2%和41.4%, 在制定高危儿干预计划时, 应侧重这两方面因素, 以便总体提高高危儿家长依从性的覆盖面。
3. 1. 3 影响家长依从性的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对高危儿的认识程度不足。未获取高危儿相关知识占51.72%;主要关注身高、体重增长占了46.55%;干预第一个疗程取得的效果缓慢占44.83%。这结果提示对高危儿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②社会、家庭环境因素中, 经济收入困难、就医路途遥远分别占32.76%和29.31%, 这也是制约高危儿干预持续的重要原因;③在心理因素方面, 不愿同脑瘫儿一起训练占43.10%, 这说明家长希望提供轻松的干预环境, 也不希望社会认为自己的小孩有脑部发育问题;医疗费用高占34.48%, 这也对家长干预的依从性有直接的影响。
3. 2 制定对策
3. 2. 1 建立分工清晰的健康教育体系, 具体如下:①政府部门落实健教经费, 制定考核指标, 制作高危儿知识的宣传册子、画报、DVD等, 并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考核, 落实奖罚制度;②助产机构应从孕妇学校和家长学校抓起, 开展高危儿发育特点、常见并发症等知识讲座, 建立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宣传方式, 并做好出院指导和转诊到医疗康复机构工作;③医疗康复机构应根据高危儿的高危因素、家庭因素等特点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特别是干预手段及干预疗程的宣教, 使家长明白干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保证干预的持续性;④基层社区保健机构应加强高危儿的随访管理, 对未进入干预流程或中止干预流程的高危儿, 对其家长进行一对一的高危儿知识宣传, 使其认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规范管理、 加强宣教、 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是提高高危儿随访效果的关键[3]。
3. 2. 2 提供轻松和方便的干预环境。医疗康复机构尽量提供家化式的干预环境, 对轻、中发育迟缓的高危儿和脑瘫儿童尽量分开治疗区域, 减少部分家长无形的心理压力;对于距离较远的高危儿, 应加强对基层社区保健机构的康复人员的技能培训, 尽量实现轻、中度高危儿的干预在基层社区实现。这些手段都能有效提高家长干预的依从性。
3. 2. 3 改善医患关系, 减低医疗成本。医务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多花时间同家长沟通, 选着经济有效的干预手段, 特别是医疗机构治疗和家庭干预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 可减低了医疗成本, 家长的依从性也自然提高。
综上所述, 高危儿干预家长依从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应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 在加强对家长高危儿早期干预知识的宣传力度的同时, 提供优质的医疗环境和和谐的医患关系, 制定个性化的的干预方案, 提高家长干预的依从性, 进一步提升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德军, 高永海. 高危儿随访中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 特别健康(下), 2014(9):543-544.
[2]Sia CJ, Antonelli R, Gupta VB, et al. The medical home. Pediatrics, 2002, 110(1):184-186.
【关键词】 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绞痛;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冠心病占我国的心脏病死亡人数的10%~20%,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1]。为了能够更好的有效的提高对本病的控制和改善临床指标,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我们对198例心血管疾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自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门诊及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98例,其中男123例,女75例;年龄42~86岁,平均(65.6)岁。其中冠心病初发心绞痛32例,稳定性心绞痛88例,劳力性心绞痛78例。文化程度小学以下66例,中学以1~63例,大专以上16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45例,中学以125例,小学以下28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通过心电图及心脏B超和心肌酶学所有患者均符合陈灏珠主译第五版《心脏病学》诊断标准[2]。
2 方法
2.1 护理干预方法 由受过专科培训的高年资护士3~4名组成护理干预小组,对患者的原发疾病和现在疾病程度和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论证。再根据患者所提出的健康需求或问题按先后顺序基础上确定干预的具体方法、措施及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计划,为每位患者设立专门的档案,详细记录姓名、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经济收入、职业、文化程度、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然后在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年龄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实施因材施教,进行系统的、连续的、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
2.2 护理干预措施
2.2.1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评估影响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其致病原因及对疾病的认识,制定适应各个患者的心理护理计划[3]。参加干预护理小组人员应热情、诚挚、关心、体贴取得患者的信任。细致的向患者,说明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明白心理社会因素是冠心病发作和复发的重要诱因,使患者掌握疾病和康复保健知识,解除思想顾虑,解除紧张的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乐观稳定的心理情绪。能够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
2.2.2 遵医行为干预 由于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规范化治疗,要大量长期的吃药,患者对出现不同的不遵守遵医行为的发生[4],出现不按时吃药、不规范用药、不配合治疗、不能定期随诊等情况发生。详细的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让患者能够熟悉、掌握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预后;让患者了解、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药方法。同时列举不遵医行为可以导致严重后果及相应的病例,让患者认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使患者自觉地纠正不遵医行为。
2.2.3 饮食控制 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老年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对饮食控制尤为重要。饮食以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和高纤维素食物为主,少吃肥肉、动物油、奶油、蛋黄、动物内脏及糖果甜食等。限制钠盐摄人每日钠盐摄人量由180 mmol(10.5 g)降低至80~100 mmol(4.79~5.8 g),可使收缩压降低4~6 mm Hg。
2.2.4 有氧运动干预 冠心病患者有氧运动很必要,可以有效的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减少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复发次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冠心病患者据年龄、病情、体力等情况酌定,掌握运动时间和频率,耐力性项目。运动时控制最高心率在104~124/min之间,适宜心率的累计时间应在5 min以上,有氧运动量应徐徐渐进、逐渐延长至30 min左右,散步可延长至45~60 min[5]。
2.3 观察内容 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4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变化,并比较。
3 结果
经系统的护理干预4个月观察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变化详细统计,并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与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心率(次/min) 99.5±12.5 73.5±12.5
血压(KPa)23.15±5.4519.05±2.25
心率×血压(KPa•次/min)1681.15±255.65 1322.35±165.49
心绞痛发作(次/月) 5.5±1.50.7±1.5
注:经统计学分析,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观察指标变化比较,P
4 结论
通过对本组病例观察,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有着良好的效果,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缓解,解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稳定的心理情绪。患者的遵医行为得到良好的加强,能够正确、按时按照治疗方案配合治疗。饮食和有氧运动等基础生活方式得到正确的指导,使患者向疾病康复良性发展,减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增加了临床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莫静.家庭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代护理,2006,12(22):2133.
[2] Braunwald(美).陈灏珠主译.心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03.
[3] 吴崇厚.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情绪波动及自我控制力分析.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2,17(5):289.
【关键词】 教育;个性;干预性研究;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G 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109-03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主要环境。每一个孩子人格的形成、智能以及社会化的发展等均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直接影响。通过对子女的教养行为,父母把价值观念、态度体系、道德规范及行为方式传授给子女,并由此构成了儿童个性和社会性成长的具体内容和发展目标[1-3]。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家庭积极型的教育方式约占40%,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等类型约占60%,说明还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会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人格的形成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4-5]。笔者采用系统的家庭心理教育计划,以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亲子交流互动和心理健康维护等手段来改善父母的教育方式,促进亲子沟通和彼此理解,达到促进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目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温州市精神病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基地(设在该市某所小学内)的四~五年级学生及其父母为干预对象,以志愿的方式签订为期1 a的协议,要求参加率在80%以上,共计249名学生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125名)和对照组(124名)。干预组按照协议标准出勤率在80%以上的人员纳入最终分析,结果有119名学生完成。男生69名(58.0%),女生50名(42.0%);平均年龄(11.62±0.69)岁。对照组最终有122名学生按照要求完成研究,其中男生71名(58.2%),女生51名(41.8%);平均年龄(11.61±0.59)岁。2组学生性别(χ2=0.001,P=0.973)、年龄(t=0.262,P=0.794)、父亲文化程度(χ2=0.038,P=0.981)和母亲文化程度(χ2=0.032,P=0.9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问卷 自编问卷,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父母教育程度等调查内容,父母教育程度分为大专(含大专)以上、高中和初中(包括初中)以下学历。
1.2.2 评价量表 (1)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的6个分量表(共58个条目),母亲的5个分量表(共57个条目),共计11个分量表[6]。(2)EPQ-儿童修订版[7]。2个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7]。
1.3 研究方法 课题组由1名副主任医师和4名专职心理咨询师组成。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副主任医师实施,其他4名咨询师负责分组活动。采用集体授课和封闭式分组心理辅导的形式进行。心理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9~12岁儿童发展心理,系统介绍心理特点,讲解儿童身体的发展、心理及智能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与成长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2)家庭如何塑造人(以萨提亚[8]《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为蓝本)重点讲解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影响;(3)亲子沟通,介绍沟通理论和方法,重点讲解倾听和说话的能力与技巧;(4)压力和情绪管理;(5)配合案例介绍常见学习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的表现、原因及其对策。同时运用参与式培训方法,采用启导式讲授、小组讨论、实践作业、亲子互动游戏、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等方式促进自我体验和彼此沟通。每次留30 min进行现场答疑和案例分析指导,对于少数有问题的家庭进行个别辅导。整个活动共计12次,每次2 h,每月开展2次,内容相同,供参加者选择参加其中1次即可,并对参加者进行考勤记录,未参加者由学校统一通知补课。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将EMBU、EPQ-儿童修订版及一般情况问卷按班级统一发放,被试在课堂上填写,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评价1次。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0.0进行χ2和t检验。
2 结果
由表1可见,实施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EMBU和EPQ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 a的干预后,父母双方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显著上升(P值均<0.01),父母过分干涉因子、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过分保护得分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学生EPQ的E维度得分具有显著提升,N维度和P维度则显著下降(P值均<0.01)。见表2。
3 讨论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各方面的发展均具有深远影响。如何改善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预防少儿心理问题、促进健康成长的核心[9-14]。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父母教育方式有显著作用。在研究中,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干预计划中不但注重家长对儿童心理的理解,而且特别强调父母将这种理解应用在日常交往中,尤其是亲子互动能够分享彼此的感受、交换彼此内心需求和愿望。当把亲子关系摆在平等位置时,彼此的互动特别活跃,交流的信息量也明显增多,这样亲子关系融洽,达到了真正沟通的目的。在亲子沟通环节,被试常常能够领悟到彼此在传递、接受、理解信息时的巨大误差,随着“学习听话、说话、传话”活动的开展,他们能够找到彼此接受信息的“频道”和方式,从而达到有效沟通。因为亲子教育绝不是单方面的,实际上亲子之间的互动尤为重要,到目前为止,我国父母教育方式的研究以单一的父母养育方式为多[12,15],而忽略了互动过程以及相互影响机制,本研究是对这一不足的一种尝试。(2)特别重视父母对自身问题的探究,父母是教育的主体和家庭氛围的缔造者,父母的教育方式带有明显原生家庭的痕迹。他们自身的困惑和未满足的愿望往往无意识地转嫁到孩子的身上[8,12]。当父母在对自身成长经历探索时,会领悟到自己早年所经历的亲子分离体验、未能满足的欲望、与父母之间情感隔离和来自长辈的指责、抱怨等等对于当今的不良亲子关系和养育方式的关系。(3)干预计划的整体设置相当于一个团体小组,由5名心理治疗师与家庭成员构成。小组活动中成员之间以及成员和治疗师之间的互动过程增加了彼此间信息的传递,特别是被试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在小组中得到及时解决和分享,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整个教育方式的转变。教育方式与儿童性格发展的关系早已被证实。钱铭怡等[9]、刘秀芬等[10]研究发现,人格维度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分别与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如严厉惩罚、拒绝、否定、过度干涉等呈现显著相关。戴丽等[11-12]的研究也证实了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与不良的养育方式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后学生EPQ的E维度提升和N,P维度的下降,说明亲子教育计划对于促进和改善学生性格具有积极作用。E分高的个体倾向于外向稳定及乐群性强,其学习成绩好;N维度和P维度则与情绪的稳定性、行为问题和精神病质密切相关[13],高分值的个体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等心理障碍性格特点,其学习成绩差[11,14]。小学四、五年级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是由儿童期迈向青春期的重要转变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儿童来说,家庭仍是其个性和社会化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仍作为其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对他们起重要影响。
家庭心理干预对于改善父母教育方式和小学生人格均有一定作用,本研究只是对这一领域的初步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关键以及作用机制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95-103.
[2] 李明敏,潘晓莉.小学生个性特征与学习成绩关系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4):270.
[3] 方平,熊端琴,郭春彦.父母教养方式对了女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1):78-81.
[4] 荆春霞,王声,刘国宁,等.家庭关系及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疾病控制杂志,2005,9(2):72-73.
[5] 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98-304.
[6] 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61-167.
[7] 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长沙:湖南医学院,1988.
[8] 萨提亚,著.易春丽,叶冬梅,译.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9] 钱铭怡,夏国华. 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58.
[10]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父母养育方 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208-209.
[11]戴丽,马风杰,陈景武.父母教育方式等因素对城市少儿行为问题的影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 (1):76-77.
[12]梁桂玲,刘颜,邓泗沐,等.父母教育方式和学生个性对小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3):315-316.
[13]黄悦勤,云淑海,石立红,等.中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2):84-87.
[14]许冬.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9):631-632.
中图分类号:R543.2;R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1)06_0 488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6.33
随着冠心病临床治疗各种方法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aft,CABG)的广泛应用,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已明显降低。继而人们更加关 注术后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 研究表明,康复治疗能明显降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 机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1]。本文拟探讨综合康复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后运动耐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按WHO冠心病诊断标准,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并成 功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1~2周的患者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48~78(67.52± 5.82)岁;其中左主干病变18例,两支病变6例,三支病变1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每组1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合并其他疾病情况及LVEF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患者均无认知障碍,并取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
1.2 方法:对照组术后给予营养心肌、抗血小板、控制心率(β受体阻滞剂)以及降压( ACEI类)、降糖等常规治疗及护理,病情稳定后进行每两周一次的门诊随访。观察组施予综 合康复方案。
1.2.1 康复运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6分钟步行试验(6_MWT)结果制定个体化运 动处方,包括运动类型、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频度和进展速度等。康复运动以有氧运动为 主,运动方式有步行、太极拳、踏车、慢跑,并予以一定量的阻力训练。先以最大耗氧量的 60%作为运动强度起点开始运动,每两周进行运动量的评估,逐渐增加运动负荷,达最大耗 氧量的80%时进入维持量。运动前进行5~10min的热身运动,然后进行30min的运动锻炼, 最后做5~10min的恢复运动。运动频次每周3~5次,每次40~60min。观察组患者在运动过 程中有专职康复技师进行指导。康复护士密切观察患者对康复运动的身心反应并做好记录, 为修订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1.2.2 音乐治疗:观察组患者每周接受2次音乐治疗。治疗地点为康复科心身治疗室,选 择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每次治疗30min。
1.2.3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康复运动重要性、安全性及相关注意事项;疾病 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等。健康教育的形式采取集体上课结合个别指导,健康教育每周1次。 健康教育鼓励家属参加,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提高综合康复的依从性。
1.2.4 心理疏导:由专职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的评定,根据检测结果采取个别 辅导与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1.2.5 危险因素的干预: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全面评估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与主管 医师及患者共同商讨个体化的干预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饮食指导、体重控制、戒烟、高血压 控制等。干预遵行从易到难的原则,便于患者有效执行。
1.3 评价指标: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价。心理状况评价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 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测试由专业人员担任,指导语严格按量表要求进行,使 患者充分理解后进行自评。活动耐力评价采用6_MWT,以心肺功能测量仪检测6分钟步行距离 、运动过程中最大耗氧量及最大代谢当量、每搏耗氧量。
1.4 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10.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行t检验,数据以( x-±s)表示,P
2 结果
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运动康复是心脏术后康复中的主要组成部分[2]。运动可使心肌有氧代谢能力加强 ,肌凝蛋白ATP酶活性增强,横桥活化水平提高。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 运动也可使血流重新分布,骨骼肌峰值血流量增加,氧化代谢增强,以耐受强度更大的运动 [3]。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心肌的血液循环 [4]。本文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运动疗法,可使冠状动脉旁 路移植术后的患者的运动耐量明显增加,与仅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相比有明显的优势。通过 6_MWT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患者的运动耐量进行测评显示,接受运动疗法后的患者的 步行距离、最大摄氧量、最大代谢当量、每搏耗氧量均有明显提高。有研究认为6_MWT简单 、经济实用,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低功能 贮量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能力的评价[5]。
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 [6],而焦虑、恐惧和抑郁是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7]。诸多的研究表 明,冠脉搭桥术后康复运动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术后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8 ]。本文显示通过系统的康复运动及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参加综合康复的19例患者的焦 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危险因素的控制对患者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有 文献指出任何时候戒烟都可以使急性心血管事件或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明显下降[9 ]。本文中,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心脏事件。通过对患者危险因素评估 ,制定及实施干预计划,定期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等手段,促使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控制,从而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并进一步改善其 心理状况。
本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有赖于术后持久、系统及 科学的康复干预,这是广大心脏康复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Receipt of outpat ient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mong heart attack survivors_United States,2005[J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8,57(4):89-94.
[2]林小丽,陈静薇,陈日宇,等.冠脉搭桥术后运动康复研究及应用现状[J].实用医学 杂志,2006,22(24):2935.
[3]汪萍,郭兰.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综合康复临床疗效[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 02,24(5):282-283.
[4]崔芳,任雨笙,王惠芳,等.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运动耐量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3):177-179.
[5]刘江生.心脏病患者运动的意义和运动处方[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 (1):64-66.
[6]张瑞岭,李福民,许志亮.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及其意义[J].中国临床心 理学杂志,2000,8(3):139.
[7]沈晓颖,周郁秋.心脏介入诊疗术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 ,42(4):366.
【关键词】 教师; 职业心理健康; 格林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current domestic professional teachers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promote the occupational health,then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Method: Green mode was used as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xplore effective teachers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mode ,then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alth. Result: Teachers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lack, there were no system,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model and good professional mental health support system.Conclusion: Using green mode to describe several aspects of the current teacher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to analyze the root cause of it,then formulate a targeted corresponding solution.The preven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the prevention and resolut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teachers can be divided into individual intervention or organization intervention.
【Key words】 Teachers; Professional mental health; Green model
First-author’s address:School of Nursing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Ningbo 315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1.028
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7]。不仅影响了教师职业的发挥和人格健康,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健康,因此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干预迫在眉睫。我国的许多教育机构也逐渐意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然而较为系统的职业心理健康干预模式尚未见到报道。
健康促进格林模式,是由Green和Kreuter在1980年提出的知识获得和行为变化发展的健康教育模式,提出首先应进行系统的评估,以找出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从而进行实施与评价[8]。该模式既注重健康知识的补充,又注重在信念和行为上的干预,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健康教育评估和健康教育干预研究中。
格林模式包含了9个基本步骤,该模式指出在进行健康促进时要综合运用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针对性识别问题和评价干预效果,见图1。另外,应同时运用政策、法规和组织的策略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问题的干预。
本研究尝试以格林模式为理论框架探索有效可行的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干预模式,从而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本研究以健康促进格林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问卷对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总结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普遍压力大:有81%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大,其中新教师、高中教师、男教师、年龄低于40岁的教师、毕业班教师、班主任教师及未婚教师的职业压力尤其大。(2)存在职业倦怠:有67%的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需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更倾向于发生职业倦怠。(3)存在人际关系问题:56%的教师存在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4)有不良的情绪体验:调查显示焦虑、抑郁是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体验,其中焦虑情绪尤其在新教师中尤为显著,而抑郁情绪往往发生在教师付出努力后得不到相应回报,如不被学生和家长认可,或者在各类评奖、评优和职称评定时未达到既定目标等情形。(5)出现躯体化的表现:调查结果显示26%的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躯体化表现,如失眠、头痛、食欲减退、心跳加速、头痛、背痛和肌肉酸痛等。
2 运用格林模式对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系统评估
2.1 社会学评估 通过以健康促进格林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系统问卷对中学教师进行调查和文献[9]回顾,发现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的人口社会学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教师的焦虑倾向比男教师高,男教师的职业稳定性低于女教师;中老年教师的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倾向比较明显,而青年教师的人际敏感、偏执比较明显。
2.2 流行病学评估 通过对文献进行回顾、运用格林模式构建系统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质性访谈等,确定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中的最优先问题为心理压力大。中学教师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同时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呈现逐年日趋严重的发展态势。因此,从预防和干预角度看,中学教师群体应作为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对象。工作倦怠是比较突出的中学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之一,工作压力是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
2.3 行为环境评估 通过文献[10-12]回顾、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学校各项政策制度和工作环境、家庭的支持系统是影响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三大重要的环境因素,而最终的“工作-家庭”冲突是引起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关键。
2.4 教育生态评估 教育生态评估即分析影响目标行为的相关因素,将其分为3大类,即倾向、强化及促成因素。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倾向因素包括教师的职业的特殊性、个人心理因素、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度以及教师对职业心理健康的认知。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促成因素包括教师可获得并利用的各种资源,如学校是否定期开展职业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有无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提供专业咨询,是否定期对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建档等。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强化性因素主要是指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来自国家、单位和家庭的支持。
2.5 管理政策评估 通过管理政策评估确定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干预计划中可利用的资源有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定期开展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
3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归因分析
3.1 倾向因素存在的问题 倾向因素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教师个体不能正确进行职业认知、个体心理不利因素的存在等。
3.2 促成因素存在的问题 促成因素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重视不够,目前没有系统的、持续的职业心理健康促进模式,仅有新教师上岗前培训,心理健康仅仅是其中设计的小部分内容,行政部门也无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政策,职业卫生领域中职业心理教育和服务的匮乏。
3.3 强化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 强化因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目前尚未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包括国家、单位和家庭支持系统。目前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大家对心理健康问题讳莫如深,不能正视,从而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疏导。
4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干预的对策与建议
格林模式指出应同时运用政策、法规和组织的策略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问题的干预,据此,对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干预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4.1 法律法规的完善 发达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来预防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危害。在美国,有国家投资的心理保健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有保护职工心理健康的政策和计划,有心理治疗的保险项目。我们国家也应该制定关于促进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如从法律的高度规定单位必须采取各项措施来促进职工的心理健康。政府能购买心理保健保险和心理咨询项目,为职工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4.2 针对倾向因素开展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教师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内容可包括教师的职业定位与特点、教师的心理素质与人格特征、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和教师心理健康调适等。邀请资深的心理教育专家根据教师心理特点和工作实际,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同时,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获取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意识,能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来积极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4.3 针对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进行组织干预 (1)创设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学校有责任为教师努力创设支持性的工作环境。首先,应帮助教师解决在工作方面潜在的消极问题,包括减少行政性会议的时间,例行会议要言简意赅;安排合理的工作量,避免给教师增加额外职责,尤其是与教学安排相冲突的额外职责等。另外,对工作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正面引导,包括有针对性地完善各项人事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通过激励的方式努力创建有利于教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条件,加强教师间相互沟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2)完善教师职业心理健康保健体系:学校应创建并完善教师心理健康保健体系。配备专业人员(如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人员)组成专门小组,通过建立教师心理健康网络监测系统,以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档案的建档和管理工作,制定保健方案;在“微时代”大背景下,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开办微信公众号等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公共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交流平台;建立各级各类心理咨询机构,提供机构支持,校内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当教师一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能早期进行疏导,对其提供心理支持;开展适当的文娱活动,以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13]。
5 讨论
5.1 中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中学教师作为教师职业的特殊一类群体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与相关文献[14-15]回顾结果一致。来自升学的压力尤为突出,另外处于中学时期的学生正是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面对形形的学生个体,由于不能满足每位学生及家长的要求,教师的身心极易疲惫和受挫,心理问题的隐患比较大。
5.2 提高教师对职业心理健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依从性 教师应首先正确地看待自身职业,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积极地去调适自己适应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从而从根本上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在自我发展中应重视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坚定寻求自身心理健康的信念,从而主动寻求心理干预,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一旦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补救。
5.3 应综合运用健康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策略促进教师职业心理健康 格林模式的优越性在于强调问题的识别和干预的针对性,通过系统评估充分认识目标问题,从而对其进行分析,为健康教育开展教育生态评估,即分析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提出对策。提倡运用健康教育、政策、法律和法规的综合策略进行干预,相对于其他健康教育模式,该模式更注重行为的改变,通过健康教育改变倾向因素,通过政策、法律和法规改变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参考文献
[1]刘立立,缴润凯.职业健康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学教师心理健康[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30(12):54-56.
[2]张金秀,李义安.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现状与特点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0(1):10-13.
[3]于宏图.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长春市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韩明明,万红,赵作龙,等.教师心理健康与工作能力的关系[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11):1515-1518.
[5]衣新发,赵倩,胡卫平,等.中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历史研究:1994-2011[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9(3):12-23.
[6]陈志明.罗定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0):172-173.
[7]尼玛卓玛.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创造出和谐的育人环境[J].科技,2014,39(11):33-34.
[8]Kreuter M,Green L K.Health promotion p1anning:an educ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approach[M].3th ed.America:McGraw-Hill Companies,1999:621.
[9]杨睿娟.不同职业类别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横断历史研究(1995-2011)[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4):45-51.
[10]周F,张涛.基础教育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318-1319.
[11]郭琪,王雪蕊.教学周期对不同岗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调查[J].慢性病学杂志,2013,15(5):385-386.
[12]刘志哲,刘静.我国卫生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8(3):29-30.
[13]张少卿,侯江渊,汤印超.体育锻炼对河北省特级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2):161-163.
[14]杨东升.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2):89-91.
关键词 社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教育 再入院率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导致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状态,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加重,可以部分可逆,或伴气道高反应性[1]。最新调查表明,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高达8%~10%,病死超过100万例[2]。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到2020年,该病将成为全球第3位致死原因[3]。由此可以看出,COPD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健康教育能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4]。目前许多健康教育还仅停留在科普宣传上。2008年9月~2011年7月对社区COPD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对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2011年7月收治COPD患者120例,男76例,女43例;病史3年以上;病情:轻度13例,中度53例,重度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0例,年龄72.30±8.04岁;病程18.07±6.17年。对照组60例,年龄70.80±8.76岁;病程17.90±6.09年。两组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基础知识教育: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针对性教育,内容包括COPD的定义、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等。其中注意帮助患者识别使自身病情恶化的因素。然后再采用公开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或其家属对基础知识掌握度,并记录个人档案,有利于远期跟踪观察。
积极有效地排痰:老年患者常因不能有效地咳嗽或痰液黏稠而无法顺利地排出痰液。因此应指导患者掌握主动有效的排痰方法。①有效的咳嗽方法:嘱患者半坐卧位,先深吸气后敝住,然后借助用胸腹肌的力量在呼气时咳嗽,使肺底部的分泌物在震荡下产生痰液运动而将痰液咳出。重复数次。②鼓励患者经常变换,协助患者拍背。加强叩背:采取2小时翻身1次,防止痰液坠积,同时配合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壁周围及支气管壁上的痰液松动脱出,以利于痰液排出,注意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不可过猛,应使患者感到舒适。叩背动作要准确,用力适度,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神志等情况。
肺功能锻炼:①呼吸操方法:仰卧位,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经口缓慢地呼吸,升高腹部顶住手,缩唇缓慢地呼气,并收腹,缓慢地控制呼吸。每天坚持30分钟。②缩唇呼吸:指导患者吸气时令气体从鼻孔进入,呼气时缩拢口唇呈口哨样,让气体均匀的自双唇之间逸出,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1:2,每次10分钟,3~4次/日。实践证明,长期实施此法有助于体内CO2的排出,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
氧疗指导质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长期家庭氧疗的益处及注意事项。通常应用鼻导管吸氧流量1.0~2.0L/分,吸氧时间4小时/次,3~4次/日,间隔4小时。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吸氧效率。
指导戒烟:吸烟是COPD重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吸烟时间愈长,吸烟量愈大,COPD患病率愈高。因此必须重视吸烟所产生的危害性。因此指导戒烟在COPD患者稳定期显得尤其重要。
恰当运动,防止呼吸道感染:鼓励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每天有计划地选择恰当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登楼梯、踏车等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在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注意添减衣帽,防止感冒;同时可应用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控制。
药物指导:指导患者服药时应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长期用药是防止COPD反复发作的关键,但目前我国COPD的用药率及控制率依然相当低,药物治疗依从性差是重要原因,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包括:知识缺乏、病情严重度、治疗时间、年龄、社会因素等方面[6]。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评价患者基本知识掌握度、再入院率、病死率,住院费和生活质量。
结 果
两组在出院后1年的随访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再入院率、住院费明显减少,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随诊1年基础知识掌握例数、生活质量、病死率、再入院率和住院费。两样本率的比较作X2检验。所有记录参数用(X±S)表示,两样本均数之间作成组t检验。见表1。 表1 两组1年各相关指标比较而遗传变异是非常缓慢的过程,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的关键,它不仅是可能的,也是有效的,所以建议:①普及合理营养知识:学校应大力开展合理的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②以家庭为基础的行为疗法:家长应及早采取措施,从幼儿期就开始控制孩子的饮食并进行教育,多给孩子吃一些低能量食品,少吃快餐食品,少食零食,多吃水果蔬菜。③以学校为基础干预:肥胖干预首先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重视和支持,学校要重视午餐的管理,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重视体育课,开展针对儿童有意义的活动并与家庭干预结合起来。④利用健康促进学校策略:健康促进学校的基本理念要求将营养、食品和运动锻炼的教育与各个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肥胖控制措施作为学校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内容纳入到学校日常工作中。⑤养成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质,也可预防并控制肥胖的发生,家长应鼓励、督促孩子参加运动,进行身体锻炼。⑥遵循健康减肥的原则:在减肥的同时,必须保证身体和智力的发育,运动减肥最为适宜。⑦心理治疗:肥胖可产生很多心理学问题,造成缺乏自尊心和进食紊乱,肥胖儿童青少年要给予同情关心并给予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药物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40%左右,早期临床特征以感觉障碍为主,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分布四肢肢端,以对称性肢体疼痛、麻木、灼热或冰凉感为主,一般下肢较上肢为重。由于患者病程长,故需要长期的综合的治疗与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年7月-2011年6月住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144例,其中男80例,女64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4岁,平均58.5岁。按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诊断:轻度80例,中度50例,重度14例。入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疼痛、麻木、发凉或烧灼感、乏力、夜间难忍等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行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胰岛素、降糖药控制血糖。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合理应用护理干预措施。
1.2.1 基本护理 配合医嘱监测患者血糖。因患者普遍血管弹性较差,输液应尽量留置套管针以避免多次扎针,做好套管针的固定,防止针孔感染。嘱患者及家属配合观察。嘱咐患者主动做好四肢末梢的保护。
1.2.2 健康教育 调查表明40%左右的患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临床症状不了解。需要制定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通过口头宣教、讲课、健康手册、小组讨论、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让患者认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了解它的早期症状、治疗及预防,做到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
1.2.3 饮食调理 嘱患者克制食欲,多食粗粮,以南瓜、糙米、玉米等代替精米精面做的主食,多进食蔬菜和少糖水果,为达饱腹感每餐粗纤维蔬菜量应达250g左右,减少油脂摄入。
1.2.4 心理干预 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患者因此产生悲观、失望、恐惧等不良情绪。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3倍。要通过构建良好护患关系,进行放松训练,介绍成功经验,积极对患者实施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放松心情,可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
1.3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明显恢复;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体征基本恢复,;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无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百分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62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显效4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6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6%。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不良反应 两组所有患者测定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所有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原因之一,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以糖代谢紊乱和血管病变为主。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髓鞘脱失和轴索损伤,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归纳为血管缺血缺氧和代谢异常两大类。神经的营养血管,特别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内有脂肪和多糖沉积,以致血管管腔狭窄。所以,治疗的关键是疏通循环,增加血流量,提高神经组织的血供和氧供。
同时治疗不可能仅给予一种单方面作用的药物,还应从多方面护理。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向患者基础护理、健康宣教、饮食调理、心理干预,使患者掌握有关知识,坚持正确治疗十分重要。本研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予积极控制血糖,配合以我科的综合护理,治疗总有效率达96.8%,提示以上治疗及护理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在具体护理措施上,我们认为,我们要对每个患者制订出系统的、科学的个体化护理干预计划,并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循环渐进的护理干预,从而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治疗疗效。
总之,正确的治疗必须配合基本护理、健康宣教、饮食调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才能达到很好的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54-1055.
[2] 聂立红,蒋亚斌,李国成.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J].广东医学,2007,28(6):988-989.
甲方: 医师 联系电话:
乙方(家庭代表): 身份证号: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家庭地址:
丙方:连平县 卫生院
根据连平县家庭医生服务的有关规定,甲、乙、丙三方协商,乙方全家有_______人,自愿聘请_____________为家庭医生,成为甲方的服务对象。
一、甲方(家庭医生)职责:按卫计部门的规定提供规范的基本医疗和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具体服务项目内容如下:
(一)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为档案隐私尽保护责任。
(二)为签约家庭提供电话咨询服务,服务时间为:
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8时 / 分至12时_/_分)
下午(14时30分至17时30分)
(三)为家庭成员的以下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1.对家庭成员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每年一次常规体检,及心理健康指导、家庭照顾指导(老年功能量表评估、老年疾病预防指导、健康教育)。
2、为家庭成员中0-6岁的儿童开展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服务(如定期健康体检、发育评价、保健指导、预防接种指导),为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
3、为家庭成员中孕期妇女提供5次孕期指导及2次产后的访视指导、为妇女提供保健咨询指导(计划生育的咨询指导、孕前保健、生殖健康、心理健康指导等)。
4、为家庭成员中有需求的儿童和妇女提供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
5、为家庭成员中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系统管理及转介服务。
(四)为建立契约的家庭提供家庭生命周期指导,家庭功能评估,家庭健康干预计划等健康自助管理服务。
(五)为建立契约的家庭提供电子病历、保健体检信息等健康档案的存储和查询。为建立契约的家庭提供健康教育资料信息的索阅和网络阅读(发放健康处方)。
(六)为建立契约的家庭提供预约就诊、家庭病床和转介会诊等项目的医疗、咨询服务。
(七)为建立契约的家庭的成员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有偿诊断治疗服务。
(八)乙方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报120急救,甲方协助120进行急救。特需上门服务应在约定时间内进行,但不做任何有创治疗。同时不承担乙方病情变化引起的法律责任。
(九)履行健康信息的告知义务。
二、乙方(社区居民)责任与义务:
(一)提供详实的住址信息和个人资料。
(二)提供真实的个人健康资料。
(三)为每一次预约登记提供保证。
(四)对预约上门访视的家庭医生给予足够的便利。
(五)定期管理和维护个人及家庭的信息。
(六)按照家庭医生要求进行周期性体检。
(七)在医疗救治时,服从甲方的安排。
(八)及时为付费项目结账。
三、丙方(基层卫生院)责任:
(一)加强对甲方的管理,并为甲方在为乙方服务过程提供其他科室的支持和后勤保障。
(二)承担甲方转介病人的诊断、治疗工作、并按规定收费。
四、合约期满,乙方对甲方不满意,可请丙方协商解决,也可申请重新选择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认为不适合为对方服务,亦有权力不续约。
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协议书与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期一年。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高血压;应用特点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0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32-0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1],因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有显著作用。为了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特点,本文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社区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社区高血压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6例,女性40例,年龄在46-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4±5.1)岁,病程在2-19年之间,平均为(8.9±2.0)年;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高血压和行为方式等信息,并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详细的护理干预计划,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由于病程较长,而且容易引起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因而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康复[2]。因而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干预,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对患者进行安慰、保证、解释等,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且对患者进行家庭和社会干预,给予充分的关心,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以及早康复。
1.2.2健康宣教通过观看专题片、发放宣传册、口头讲述等方式,让患者了解关于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包括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药物治疗、监测血压仪器的使用等,让患者了解积极治疗的重要性,并且能够遵循医嘱按时、规律服药,并定期复查血压。
1.2.3饮食和运动干预①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进行饮食,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豆制类产品;②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可进行气功、太极拳、慢走等运动,每次20-30min,每周不少于3次。
1.3观察项目血压水平: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χ±s表示,P
两组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西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3]。社区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主要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和饮食运动干预,其中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治疗;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按时规律服药,促进及早康复[4];饮食和运动干预能够使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本研究发现,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降低,且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常规干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在高血压患者中采用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参考文献
[1]钟守英.社区高血压患者行为及服药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70-71.
[2]黄素芳.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8):119-120.
关键词: 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6-0505-06 文献标志码: A
Research of the Intervention System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n the Physical Health of Adlescents:Analysis Baesd on the Results in Tianjin
WANG Xuguang,WANG Yang,WANG Yuan,ZHANG Fenggang,LIN Kailin,LV Xingzu,BAI Changke
Abstract:Proceeding from the behavior and lifestyle factors as the core elements which affect the physical health of young people,the present research conducts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es of the physical health status,the related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se behaviors of adlescents in Tianjin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interview,field research,symposia,etc.Baesd on the results analyses above,we set to build an intervention system which puts the physical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of young children at the core by using health management,health promotion,social ecology theory and methods.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ystem,so as to cultivate the health behaviors and improve physical health of adlesents in Tianjin,as well as to provide specific cases for the promotion of physical health of adlescents in China.
Key words:adolescents;physical health;intervention system;physical fitness;family environment;school health environment
收稿日期:2013-07-03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0CTY008)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王旭光,女,天津人,教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后。
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没有出现根本扭转。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当前清晰认识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深入分析影响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并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综合性干预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思路
当代社会,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下降的核心因素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生命最初的20年所形成的行为模式与个人、公众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1]。青少年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和发育时期,也是健康行为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影响其健康的行为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促进其养成健康的行为模式,对提高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水平和促进其终身健康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课题组以影响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核心要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为切入点,以天津市6~19岁青少年儿童为调查对象,深入调查和分析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体质健康相关行为情况,并调查分析影响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的学校、家庭和社区等环境因素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促进等理论与方法,探索提出以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行为模式形成为目标的、综合性的干预体系,分析实施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提供参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和专家调查方法
课题组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拟制了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指标体系和调查问卷,并通过专家调查等方法,确定了调查内容,制定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1.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将调查对象限定为6~19岁中小学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天津市18个区县中随机选择5个区(县),每个区(县)选择普通和重点各1所小学、初中和高中(有的学校为完全中学,包括初中、高中;有1所学校包括小学和初中),在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中随机选择1个班的学生(河西区为市内中心区,因样本同质性高随机选择了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学校),总计为5区县22所中小学3 2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取了这些学生的体检和体质健康监测成绩,对学生及其家长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校相关情况设计了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时间是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运用SPSS 16.0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样本分布见表1。
表 1 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1.2.3 访谈和座谈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天津市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学校健康环境、家庭因素、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活动情况,课题组对问卷调查的每区(县)至少各一所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主管领导、体育、健康教育课教师等进行了座谈和访谈;对学校所在社区卫生医院、街道、各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相关组织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和座谈。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天津市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从结构上看,体质包括5个要素,即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心理发育水平及适应能力[2]。体质健康是指构成体质的各要素处于良好和谐状态。课题组为了客观反映天津市学生体质与健康情况,通过调取学生每学年体检卡片和体育课上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项目所进行的体质健康监测成绩,并辅以亚健康问卷调查来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指标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高标准体重)、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身体素质(速度灵巧类、力量、柔韧、耐力等)及学生身体、心理、精神状态的亚健康情况。
2.1.1 身体形态
总体上,学生身体形态的匀称度还需提高,身体匀称的学生比例仅为36.3%;“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学生与“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37.8%和25.8%,肥胖率为19.1%,即在所调查的学生当中5个就有近1个肥胖儿童,每3孩子中就有1个较低体重或营养不良。从性别分组来看,男、女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女生肥胖率比男生低10.4%。从城乡分组看,农村孩子肥胖率略低于城市孩子。
2.1.2 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体重指数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肺活量与体重的比值,亦即每kg体重的肺活量的相对值来反映肺活量水平及用以对不同个体与群体进行客观的定量比较分析。从总体上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合格率高达到23.6%。农村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等级要好于城镇学生,女生略好于男生。
2.1.3 学生身体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机体维持长时间工作或运动而不疲劳的能力,总体上耐力素质不合格比例较高,达到21.1%。从城乡分组来看,农村学生的耐力素质明显好于城镇学生。男生、女生无显著差别。
总体上看,学生柔韧素质较好(总体不合格率仅为3.9%)。城、乡的学生有显著性差异,城市好于农村(优秀率高出农村3.2%,不合格率低于农村4.1%),女生略好于男生(优秀率高出男生0.8%,不合格率低于男生1%。)。
力量素质指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通过握力、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测试项目来反映。从总体上来看,学生优秀率19.5%,良好率35.4%,合格率31.6%,不合格率为13.4%。农村学生的力量素质好于城镇学生,女生略好于男生。
学生速度灵巧素质,通过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来反映学生速度灵巧素质状况。从总体上来看,学生优秀率24.2%,良好率28.8%,合格率31.5%,不合格率为15.6%。农村学生速度灵巧素质明显要好于城镇学生,女生略好于男生的水平。
学生亚健康情况:学生身体上亚健康问题突出,常常觉得疲倦、乏力的学生比例为32.2%,运动时常常感到气短的学生比例为23.9%,经常反复出现“感冒”学生的比例为15.9%,入睡困难学生的比例为14.6%。其次,心理亚健康问题也值得关注。经常或总是觉得精神不振、情绪低沉学生占15.7%,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学生占12.7%,经常感到孤单的学生比例为16.3%,闲暇时不知道做什么的学生比例为19.8%。从家庭类型来看,单亲家庭孩子的亚健康状况比核心家庭和大家庭要突出。
2.2 天津市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相关行为情况
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既包括个体内在的特征和过程,例如性格、情感、信念、价值、动机、感知觉及其他认知元素,也包括外显活动,行为方式和习惯,通常可以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3]。课题组主要从个人健康知识、健康责任行为、营养饮食、身体活动和身体锻炼、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包括压力处置)几个方面反映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相关行为情况。
2.2.1 营养饮食
运用主因素分析方法,课题组主要从饮食规律情况(早餐、三餐定时定量等),零食、软饮料、麦当劳、肯德基西式快餐等不健康饮食行为情况,食用蔬菜、水果、肉、鱼等营养素是否全面和均衡情况来反映学生的营养饮食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除初中生(天天吃早餐的比例为68.2%)外,“天天都吃”早餐的学生占到了约80%或以上。早餐情况在不同家庭类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单亲家庭的学生情况明显不如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学生。学生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是,不饿或不想吃(42.7%)、没有足够时间吃(32.3%)。有39.6%高中组学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而不吃早餐,比例最高。总体上,三餐做到定时定量的学生占到55.4%,有28.8%学生喜欢吃就多吃,不喜欢吃就少吃。不同年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初中生三餐定时定量不足50%,情况最差。城乡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城镇学生饮食规律情况好于农村。
总体上,学生喝碳酸饮料,吃西式快餐、吃零食等不健康饮食行为急需改善。每天吃1次及以上零食的学生占55.4%,喝碳酸饮料每天1次及以上的学生占到了13.9%。学生吃麦当劳等西式快餐每周1次及以上学生占18.7%。城乡有明显差异,农村学生情况好于城市学生。
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学生)营养均衡情况还有待提高。每天喝牛奶250 mL及以上的学生仅有37.5%,城乡学生每天吃蔬菜1种及以下比例分别占到25.7%和59.1%。城乡学生每天吃1种及以上水果的比例分别占到71.9%和56.1%,城乡间有显著差异。城乡学生每天吃鱼、肉一次及以上比例分别占到48.8%和33.1%,在营养均衡方面城乡之间有显著差异。
2.2.2 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课题组从学生身体活动和锻炼情况、体育课质量情况2个方面反映学生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7 d内每天运动30 min达到3 d及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49.7%,不足一半。城乡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城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好于农村学生。过去7 d,平均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未达到每天1 h的学生超过一半,达到5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男生前3位的是足、篮、排球(54.5%)、乒羽(34.7%)、短跑(30.3%);女生前3位的是游戏(55.6%)、短跑(35.5%)、健身操(27.4%)。制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占44.0%)和缺乏兴趣(占29.8%)。学生的课余休闲活动(多项选择)依次为:看电视、阅读、上网、体育活动、文艺活动。总体上,休闲活动以静态休闲活动为主。
体育课的质量。从学生感受来看,体育课程的愉快和满意度较高,83.4%的学生感觉十分愉快和愉快;80.3%的学生感觉满意和十分满意,但是运动负荷偏小比较明显;有43.2%的学生感觉很轻松或者说不清。总体上看学生运动量不足,休闲活动以静态休闲活动为主,课业负担重和没有兴趣成为制约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2.2.3 学习和日常生活
课题组将所调查的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因素分为压力处置行为 、学习和睡眠、卫生习惯3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学生能够较好处理压力,但是也有30%左右的学生还不善于处理压力。学生的睡眠时间普遍不足,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低于8 h的学生占总数的34.5%。学生每天作业课业负担普遍较重,高中年级的学生平均课业时间在3 h以上的占到了37%,小学1~4年级的学生平均课业时间超过1 h的比例也趋近了一半,小学5、6年级的学生平均课业时间超过1 h占60.1%,初中学生平均课业时间超过1 h占71.3%。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个人卫生意识较强,95%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刷牙1次及以上,88%的学生能够做到饭前便后经常洗手。
2.2.4 个人健康责任行为
个人健康责任行为是个体自觉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相关行为。课题组从积极向上乐观态度,调控体重、关注健康资讯等行为,喜欢和亲人保持联络、注意维持良好人际关系3个方面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保持积极向上乐观态度和喜欢和亲人保持联络两方面总体较好,80%左右的学生能够经常和总是做到;但是学生在体重过轻或过重会努力调整、阅读有关促进健康的资讯、尽量选择少添加物的食品、每天站立或坐着都会保持抬头挺胸的姿势等具体行为方面还需加强,仅是有时或偶尔注意这些方面的比例都超过了20%。
2.2.5 个人体质与健康知识
个人体质与健康知识调查,我们主要围绕科学健身、运动饮食、体重控制等方面的知识设置了8个调查题目,调查显示40%的学生健康知识缺乏或匮乏。青少年儿童个人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从整体上来看还有待提高。
2.3 影响天津市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及其相关行为的环境因素情况
课题组借鉴国外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4-5],在社会生态学理论视角下,主要从个人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地域等)、家庭环境(家庭社会经济环境,家庭结构,父母的态度、知识、行为、教养方式等)、学校环境(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卫生服务、相关物质和人文环境等)、社区环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文化活动等)、社会组织(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保健所等相关社会组织的作用)等角度具体分析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的环境因素情况。
2.3.1 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载体和责任主体,课题组借鉴学校健康促进理论,主要从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学校健康环境(采光等硬件条件和师生关系、卫生保健服务等软环境)几方面来分析[6]。
2.3.1.1 学校体育情况
学校体育主要包括体育课、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竞赛等。从总体上看,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能够按照国家的规定开展,但体育课存在课时不足,偶尔被挤占,学生活动量不足,运动强度不够的现象。各学校基本能做到每天组织一次25~30 min大课间活动,但也存在大课间学生实际活动时间少、一些学校受到场地小学生多等制约,大课间活动提升难度较大。目前,学校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以体育活动课、体育兴趣小组、小型竞赛活动为主,活动时间一般为每周1~2次。少数学校在学生放学后组织学生自愿参加乒乓球、跆拳道、游泳、健美操等项目的俱乐部活动。也有少数学校利用社区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但大多数学校或由于人均操场使用面积不足,或怕学生受伤及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等多种原因开展学生课外、校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开展得并不普遍。学校体育从总体上难以充分满足学生需求。
2.3.1.2 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学校健康教育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健康教育活动,使儿童青少年掌握常见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的目的。目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学校的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康需求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
目前天津市大多数学校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健康教育课程,但实际上课随意性大,课时得不到保障,一些学校不能按照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完成规定的内容。健康教育课的内容不够丰富、考核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宣讲为主,利用专业机构少,学生缺少实践环节,影响了学生有效地将健康知识转化为健康行为和技能。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学校健康教育授课教师不足,大多由体育教师、班主任、校医或其他任课教师兼任,学校没有独立的健康教育教师编制,健康教育教师不能按照教师系列晋升职称等都严重影响了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培养。健康教育督导缺乏实效,往往流于形式。
2.3.1.3 学校健康环境情况
学校健康环境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参加有益健康的活动、主动培养健康意识的外部环境,它与师生身体和精神健康关系密切[7]。我们主要从学校硬件环境、人际环境和相关制度环境角度来分析。
学校硬件环境方面,我们通过学生的满意度对教室采光、教室设备、教室通风、教室照明、教室噪声、教室温度、教室桌椅、校园卫生、食堂环境、体育场地和器材10个方面进行调查。另外,也通过对学校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校运动场地等相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5%以上的学生对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学习生活设施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但是超过30%的学生对教室的噪音和学校食堂就餐条件感觉一般和不满意(包括很不满意)。其次,也有超过20%的学生对教室通风、温度、课座椅、校园卫生、学校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感觉一般和不满意(包括很不满意)。学生午餐质量差、学校课桌椅定期调整不及时、多媒体陈旧不清晰等问题给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挑战。体育场地狭小也是一些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学校人际环境整体情况较好。学校在体检、防病、食品安全等制度方面重视程度较高,执行情况较好;但在体育活动、健康教育方面、作息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重视程度不够,执行中还存在不足。
2.3.1.4 学校卫生保健与体质健康服务工作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实施与评价情况。各学校都能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开展测试工作;因为测试成绩与学校工作、三好学生评定、学生毕业等挂钩,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监测后的管理(指导)不充分的现象普遍,普遍缺少对学生和家长具体指导。学校将监测结果上报各区县教育局,通常缺少相关部门或研究机构对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成绩的深入分析和对相关工作的具体指导。
学生体检一般由学校委托有资质的社区医院开展。目前,学生体检工作主要依据《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每学年开展,整体来看情况较好;但也有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不足,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检工作没有在每学年都开展。目前,由于人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群体和个体较为深入的健康评价和提出健康促进对策建议的工作在学校中没有开展。
2.3.2 家庭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家长的健康素养有待提高。57.3%的家长健康知识匮乏。高达88.7%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对自己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的普及。而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相关联络和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不足。80.3%家长印象中学校未开展过相关活动。家长的相关行为还需改善。家长的体育运动不足,父母在过去7 d里,每天参加30 min以上的体育活动达到3 d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9.8%和27.2%,比例不到30%。家人定期体检情况还需提高,从来不体检的占17.1%,偶尔检查的有56.8%。
2.3.3 社区环境和相关社会组织情况
参与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主要有基层社区、基层社区卫生院,各区县卫生局及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局及其健康保健所,以及体育协会、青年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社会组织。调查显示:目前社区的环境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可供青少年儿童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不足(41.0%和33.4%学生认为社区体育场地和健身设施差和非常差),缺乏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的组织等;此外,社区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很少。目前,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等原因,一些社会组织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等希望对学校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等活动,往往并不受学校欢迎。社区医院工作的重点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由于人力等方面的限制,目前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的相关服务较少。近年来,许多专业的医疗机构加大了投入,大幅提升了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水准。如果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能够相互连接,建立起信息共享、咨询服务、转诊等渠道,加强对青少年儿童近视预防、生长发育评估和促进、心理健康等工作,将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近年来一些健身俱乐部、体育项目协会等积极开展青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但由于缺少相关政策倾斜,这些组织活动的普及性、广泛性、规范性等还难以满足青少年儿童需求。
3 结论
1)学生体质健康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超重及肥胖检出率高,身体匀称学生仅略高于1/3,学生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合格率高(23.6%)。运动素质中,身体柔韧素质较好,耐力素质不合格率高。学生身体亚健康问题突出,心理亚健康问题也值得关注。
2)从总体上看,学生体质健康相关知识还有待提升;选择对体质健康有益的行为方式的责任意识还需加强;在具体行为方面,学生体育活动量不足、吃西式快餐和饮用软饮料问题突出、农村地区学生营养均衡状况不佳、近3层的学生不善于处理压力、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等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3)受到应试教育、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教育条件、人们健康素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①学校环境(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健康环境、卫生保健服务等),家庭环境(家长的知识和行为)、社区环境(社区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卫生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等)与学生健康成长和体质健康行为模式形成的需求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②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和有效机制,相关社会组织如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服务机构、体育社会团体、健身俱乐部等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上作用发挥不充分。学校与家长、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在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上联络不足,尚未形成合力与长效机制。③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存在重“检”而忽视后续管理问题,体质健康检查和体检后的数据主要停留于学生整体层次的分析,针对不同群体和个体的体质健康分析、后续的教育、指导和行为方式干预等工作不足,急需探索有效开展方式。
4 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和实施策略的思考
现代社会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原因由生物遗传因素转变为生活方式、环境、医疗服务、遗传等多种综合因素,其中,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占到50%以上。这样仅依靠传统的医疗模式难以解决现代人的健康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们提出了旨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提供环境支持的健康促进策略。健康促进强调多部门的合作,旨在结合健康教育和环境的支持,使民众能采取有益健康的行动及生活方式[8]。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运用健康促进、健康管理等理论和方法,建立起切实有效的可操作的综合性的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和干预体系,既是干预学生体质健康行为模式形成,促进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抓手,又是各类组织分工协作,形成促进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合力和长效机制有效途径。
4.1 对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的思考
我们将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定义为,以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行为模式的形成为目标,以学校健康促进为载体,联合家庭、社区、社会相关组织,在社会环境和政策的支持下,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社会相关组织网络化、信息化的体质健康信息搜集、风险因素分析与评估、体质健康相关行为干预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的循环的综合性的服务和促进体系,如图1所示。
核心目标:在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下,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相关组织相互合作的一体化的网络化的体质健康管理和干预体系,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工作要点:
1)学校。以学校健康促进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学校健康环境;体检、体质健康监测和卫生服务;学校与家庭、社区和相关组织的合作;员工的健康促进等,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校内部、外部环境。
2)家庭。与学校共享学生体质健康信息,接受学校、专家系统、专业组织的指导,提高家长的体质健康相关知识、态度、技能,促进家庭健康行为模式的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家庭环境保障。
3)社区。与学校共享学生体质健康信息,加强社区青少年儿童健康促进工作的组织、场地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在社区中设有专人负责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广泛组织和开展青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健康教育。加强社区基层医院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服务。
4)社会相关组织。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保健所、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在学生体质健康和危险因素监测、分析和干预计划制订中的作用,加强对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工作所需的物质环境建设、师资培训和培养,学生群体和个体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等工作的指导。加强专业卫生服务机构,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等社会组织与学校密切联合,加强他们在学校学生的健康教育、健康活动、体育活动、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5)加强政策支持。建立教育、体育、卫生等部门联合的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国和区域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整体规划;转换对学校相关工作的评估监督方式、方法,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引导,促进网络化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和各类组织相互合作的“长效化”运行机制建设。
6)加强环境保障。加强场地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强媒体的宣传引导,推动和促进社会规范(法律法规、价值观念、大众行为模式等)的转换,使青少年儿童的健康行为选择更为便利。
图 1 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组织结构
4.2 具体实施策略分析
1)完善青少年儿童体检和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增加对学生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例如身体活动、营养饮食、家庭环境等)的监测,探索形成学生、家庭、学校、社区(社区基层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业务主管部门(教育、卫生、体育等)共享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系统和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在学生体检、体质健康监测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健康教育课等途径增加对学生体质健康相关风险因素(尤其行为生活方式、相关环境因素的监测,例如补充遗传病史、家庭环境情况、个人行为生活方式情况等内容)调查。整合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体检、学生健康风险因素调查、基层社区医院的居民健康档案和相关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疾病诊治、疫苗接种等学生体质健康信息,形成共享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系统,探索实现学生个人健康管理端口,家庭服务端口,学校管理平台,教育卫生体育等政府机构管理平台,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端口(不同端口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的信息应用系统,实现学生健康档案、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体质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网络化的体质健康与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2)加强政策和环境支持,以学校健康促进为载体,提升各项工作品质,并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有机联络的一体化的综合性干预体系。
学校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主要服务载体和责任主体,但其自身往往受到多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有效应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建议政府深入探索,以学生体质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转变对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服务等工作的督导和评估模式,加强体育和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加大政策支持和学生营养午餐等经费投入,加强学校与社区、社会相关组织合作和有机联系的机制建设,加强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宣传,提高政府部门、学校、家庭、社会组织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促进社会规范的转变,切实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校内、外部环境。
3)加强组织领导和整体规划,为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在国家层面,建议成立由教育、体育、卫生等部门联合组成的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制定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整体规划、活动计划、保障措施,将地方(区域)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列为对地方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地方层面,不同区域的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可以委托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保健所、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等联合组成专家系统,在对学生整体体质健康和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后,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整体规划、具体的干预计划和保障措施等。例如,设定干预目标,重点干预群体和干预领域、拟定干预或活动计划(如营养午餐配给计划,学校体育活动计划、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计划、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计划、家长学校等),制订场地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等保障措施。通过加强对区域相关工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区域文化和社会规范引领。
体质健康问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通过教育、社会环境、法律法规、政策转变来改变社会规范,使健康行为成为整个社会的标准,进而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社会每一个部分的参与,作为计划的一部分,共同促进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行为的形成,为其终身健康提供保障[9]。
致谢:课题调研中得到天津市相关区县教委、相关学校、天津市民盟、天津市关工委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青少年的健康与成长[M].徐允诚,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体质测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 华西医科大学.健康行为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4] Lee-Lan Y.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ur in long-term evolution (CABLE):a school-based health lifestyle study[J].Promotion & Education,2002(9):33.
[5] Lucie R.EcologicalModelsRevisited:Their Usesand Evolution in Health Promotion Over Two Decades[J].Annu Rev Public Health,2011(32):307.
[6] 吕姿之.学校健康促进[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9):683-685.
[7] 赵彩凤.有效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