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33: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产业区域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DOI] 10.13939/ki.zgsc.2015.03.100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就在不断地经历着变革,经济逐年增长,但是在我国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时,最主要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完成经济方式的转变,而且在目前,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世界经济已经进入知识社会,而且在未来必将向着创意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的发展体现出了“再结构的过程”,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不能单单靠企业自身解决,更多是涉及到了文化和人,也就是创造力。当下的形势就是产业集群已经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生力军,而且这种文化产业的聚集已经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契机,这是由于产业聚集有其波及范围和关联性。特别是我国的“十二五计划”更是给予了文化产业一个新的高度,明确的指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且在发达国家,这种转变已经被普遍的采用,彻底的颠覆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1 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
1.1 产业集群的研究史
对产业聚集的研究,其实早在1890年就开始了,当时的研究是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究。到了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产业集聚的区域规模经济效应,而且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产业集聚是具有其最佳规模的。到了1956年,有学者研究成果显示,空间发展以不同的强度首先会出现在一个增长点上,之后便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由于产业集聚是具有关联性和波及性的,所以在这两种效应的影响之下,会对整个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这名学者于此同时还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这是研究史上首次提出来的。其实真正的“集群”的概念是在1990年提出的,这一概念形象地解释了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并且指出了这个概念在提高产业竞争优势中的重要作用。而我国的经济学家对此领域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2001年,有学者研究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从跨学科的角度着手,研究了企业的地方集聚与区域发展是如何关联的,并且指出了我国在目前区域发展的理性的选择就是产业集群。直至今日,我国的经济学家们也在不断地在该领域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成果也越来越成熟。
1.2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
早在1982年,有的经济学家就指出,文化产业在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上具有外部作用,而且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甚至要远远的高于对GDP的贡献率。2002年,有经济学家通过对OECD国家1980年-1996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论证,发现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年,美国的经济学家通过对美国48个州的经济数据的研究,论证了美国的企业的投资模式是通过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改变的,而且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另一个层面上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对拉动经济具有强大的作用。除了这些以外,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在发展经济和繁荣市场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能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而且文化产业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我国的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有其经济属性,这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创造就业机会。而且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内涵,这个属性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如转换、提升等途径对工业化的转型具有促进作用,进而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体来说,以上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关于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些研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还有其局限性,并不能对文化产业经济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关于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所导致的经济发展分析。所以本文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 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1 成本较低
成本较低是文化产业的第一个竞争优势。在文化产业的集群内,不论是自认资源还是运输成本,不管是劳动力的成本还是公共产品的共享,这些都能带来成本的节约,最终导致了集群的成本较低。在文化产业的集群中,大量的相关企业聚集在一起,这样的模式就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所以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给集群中的单个企业带来了成本方面的优势。
2.2 关联产品的整体性
在文化产业集群内,基本涵盖了这个行业的所有环节,基本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在这个集群内,既有研发设计、还有生产制作,另外也具备不可缺少的销售与信息反馈。如:陕西省整个文化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全部连成一个整体,企业之间在完成效率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专注制作一个环节的企业在其从事的环节内能将工作做得更好,专业化程度也就更高。一定程度上来说,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能促进行业的向前发展。
2.3 创新优势
在集群内,往往聚集了这个行业内的精英人物,许许多多的新技能、新技术、新创意都是从这里产生的,而且由于集群的集聚性,使得这些新技术和新创意能在第一时间内在集群内迅速传播。而在文化产业集群内,人们的交流不是很正式的,这种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除了能及时的传递信息,而且还能及时的受到反馈,另外在交流中,往往是获得新点子、新创意的最佳途径。
2.4 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外来资本的投入
以上的文化产业集群的各种优势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应。众所周知,产业聚集在某一空间,就会在该区域形成一个大的专业市场,而该集群就会成为该行业产品的小手机塞纳第,进而形成巨大的市场。一旦形成规模,规模形成市场,这就会引起外部投资的注意,进而获得来自外部的资本,这样文化产业集群就不单单是产品市场,更是一个庞大的资本市场。这种优势才是最具竞争力的,而且不能超越。
3 举例说明我国中西部文化产业集群
我国中西部的文化产业基本是以重庆、成都以及西安为代表的网络动漫产业的西部创意产业区和以湖南长沙为代表的电视广播行业的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本文主要以我国西部某省的文化产业为例进行说明。
该省是我国西部的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表1是该省的三次产业与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系数表。
分析表1数据可以得出,该省的文化产业的生产以及服务业对工业与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较大,说明该省的文化产业正在处于向外扩张的迅猛发展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业产品进行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文化产品的生产。而且通过分析该省四次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以及感应力系数得出该省的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与第三产业相当,但是还是小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且该省的文化产业受经济发展的推动较小。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该省的工艺美术制造业和旅游业的影响力靠前,说明该省在以上这些行业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推动支撑作用。另外,该省的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的影响力较小,这说明该省的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小于推动作用。除此以外,该省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和广播电影电视等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居中,说明该省的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动作用和推动作用还未显示出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文化产业几句的关联性和波及性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发现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在所有产业里是最高的,这显示了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而且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举例,说明我国中西部的文化集群现在的影响力还是较弱,但是也都处于向外扩张的迅猛发展阶段,虽然不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其影响力却在一天一天不断地加大,最终,中西部文化产业集群会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宏,王泽强.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及培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2]刘立云.中西部文化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1).
[3]王静.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与区域创新体系[J].科学管理研究,2001(12).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动态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065-02
引言
随着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文化产业对我国各地区经济的贡献已经越来越大。作为各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相比之下,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重视则相对较低,有关研究也较少。然而国内外实践证明,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目前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很少,且大多是从定性的层面进行分析,如熊耀平(2002)指出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有适宜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通过规范化的途径,保障文化产业健康的发展[2];马黎明(2010)对济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通过挖掘其中内含的文化产业发展机理,研究探讨了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也有学者从单个角度对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如王重远(2012)从文化创意的角度选取了21个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文创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研究。
已有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大多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或从文化产业发展的某个方面(如创意等)构建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且大部分都是运用截面数据进行静态分析。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水平进行测度并做相关分析,力求为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
一、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
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是指以文化活动为主题的文化生存、文化繁衍、文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氛围。它由多种文化产业发展的力量相互作用和由多种生命体及非生命体的空间客体构成。这个空间客体从广度上既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因素,在门类上包括人文、社会、政府、行政法规、市场等在内的多个领域。
本文基于以上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内涵及特点,在文献借鉴的基础上,从产业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关联产业环境、产业创新环境和政府政策环境6个方面构建描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其中,产业资源环境包括艺术表演场馆机构数、公共图书馆机构数、博物馆机构数、群众文化机构数、文化事业费、文化产业实际完成基建投资、文化体育和娱乐固定资产投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共8个二级指标;基础设施环境包括邮政营业网点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铁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卫生医疗机构数共5个二级指标;宏观经济环境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文化文物部门所属机构总收入、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数、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外商投资资产总额共6个二级指标;关联产业环境包括旅游产业、技术产业、教育行业共3个二级指标;产业创新环境包括地区R&D投入、文化文物科技科研机构数、文化文物科技科研机构高级职称人数共3个二级指标;政府政策环境包括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文化市场执法机构数、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数共3个二级指标。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选取了2007―201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相关面板数据。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借助STATA统计分析工具,得到各地区2007―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得分如图1所示(按平均得分进行排序)。
(二)结果分析
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
由表1可以直观的看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东部较好,西部较差,中部适中的区域差异性。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依存于一定的区域空间,在不同区域空间中,由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创新环境等的不同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很大的区别。
2.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动态性分析
由表1可知,2007―2011年,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排名和所属类型变化不是很大,但得分却存在较大的变动性。排名前六的地区在这5年间得分都大于2,而且其得分具有持续或波动上升的趋势,而排名后七位的地区其得分一直都小于-1,且其得分都有持续或波动下降的趋势,使其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有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呈现出一定的区域聚集性。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呈现东部较好、西部较差、中部适中的格局,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上述分析表明,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创新环境、政策环境等的不同使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但与此同时,所处环境的不同也使得各地区各具特色,比如,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中部地区资源相对更为丰富,西部地区由于发展较慢从而更具发展潜力等等。因此,各地区必须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区域差异性,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时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而应结合当地特色,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走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第二,从总体上看,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水平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变动,有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导致其差距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两极分化逐渐严重将导致文化产业发展两极分化也逐渐严重,进而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时,相关政府应不同地区不同对待,结合各地文化产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实现各地区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Alessandro Federici,Andrea Mazzitelli.Dynamic Factor Analysis with Stata [EB/OL].http:///meeting/Italian/Federici.pdf.
[2] 熊耀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32-35.
[3] 马黎明.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向探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0,(6):101-103.
[4] 王重远.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8):24-27.
关键词:产业结构;战略产业指标;区域布局;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5―0118―04
一、湖南文化产业结构的基本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取得巨大成效,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和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挑战,湖南文化产业在结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和不断优化。
(一)湖南文化产业行业结构
湖南文化产业结构在2004―2007年,出版、广电等核心产业均有小幅度上升,分别为168亿元、85亿元。其中,文艺上升幅度较大,由1%上升到13%,达到129.62亿元(见图1)。出版、广电等主导产业所占市场份额仍很低。相关文化产业等产业虽有小幅度下降,但仍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主导产业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湖南文化产业在国际上处于产业链中下游不利地位。
(二)湖南文化产业层次结构
2007年湖南文化产业“核心层”、“层”、“相关层”的增加值之比为25:34:41,相比于全国文化产业平均水平42:18:40,“核心层”所占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层”、“相关层”比重较大。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动漫产业、网络产业等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缓慢。从总体上看,湖南文化产业虽规模较大,但多处于产业链下游,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弱。
(三)湖南文化产业区域结构
2007年,长沙文化产业增加值207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8%;湘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合计14.95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5%(见图2)。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仍高度集聚于长沙。区域不平衡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二、湖南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本质上是正确选择区域的主导产业、潜导产业以及关联产业,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促进产业结构适时和顺利的转化。
(一)主导产业选择
产业集中度是选择主导产业的重要度量指标。该文选取基尼系数测算产业集中度;通过比较哪些产业集中度较高来确定主导产业领域以产业增加值指标测算文化产业是否处于规模经济,即测算随规模扩大,产业增加值和利润是否有上升趋势。据测算,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和利润,随规模的扩大呈上升趋势,表明湖南文化产业已出现规模经济(见图3)。
分别回归出湖南出版产业及湖南广电产业洛伦兹曲线方程为:
y=1.017x2 (1)
y=-1.420x+3.86x2
(2)
基于以上方程可计算出湖南出版产业及湖南广电产业基尼系数分别为0.340、0.577(见图4);而美国出版产业、广电产业基尼系数分别为0.393、0.438。表明湖南出版产业、广电产业产业集中度较高,据测算,近年来,湖南出版产业、广电产业随规模的增加,其相应的产业增加值和利润都呈上升趋势。因此,湖南出版产业、广电产业出现集聚倾向,但这种集聚是畸形聚集,部分是由于政府干涉文化产业市场,导致资源聚集于长沙,其余地区基本不生产,最终导致产业布局没有产生集聚基础上的扩散效应,不利于地区的相对平衡发展。
分别回归出的湖南文化艺术产业洛伦兹曲线方程及文化休闲娱乐产业洛伦兹曲线方程如下:
y=-0.26x+0.97x2 (3)
y=-1.1x+2.39x2 (4)
基于以上方程可以计算出湖南文化艺术产业基尼系数及湖南文化休闲娱乐产业基尼系数为0.193、0.24(见图5);而美国文化艺术产业、文化休闲娱乐产业基尼系数分别为0.398、0.372。因此,湖南文化艺术产业集中度较低,湖南文化休闲娱乐产业集中度稍高。以上结果表明,湖南文化艺术产业仍没有充分发展,而湖南文化休闲娱乐产业已出现集聚倾向。这与湖南省发展目标与定位相符,即湖南将建成中部休闲娱乐发达省份。
回归出相关文化产业洛伦兹曲线方程如下:
y=0.13x+0.9x2 (5)
以上方程可计算出湖南相关文化产业基尼系数为0.365。表明湖南相关文化产业集中度较高。据测算,湖南相关文化产业已出现集聚倾向,但仍相当分散。这是湖南省相关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的结果,同时也是由于相关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因此导致相对的分散。
综合以上分析,湖南出版产业、广电产业、文化休闲娱乐产业及相关文化产业产业集中度较高且出现集聚倾向。因此,可以确定湖南需重点扶持出版产业、广电产业、文化休闲娱乐产业。鉴于湖南发展状况,在将来一段时期内,需大力发展相关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条件。
(二)潜导产业选择
湖南原创动漫产业产量继续保持领先,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湖南生产获得播映许可证的电视动画片共38部2612集27993分钟,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继续稳居全国第一(见表1)。2006年,长沙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53.7亿元,原创动漫节目生产总量占全国35%。
虽然,湖南动漫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市场占有率仍很低。2007年湖南动漫制作2713集,但播出高达39821集,节目播出的本地制作比例仅为6.8%,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发达国家占领。因此,湖南动漫产业发展仍面临很大挑战。
因此,动漫产业可列为湖南潜导产业。其中网络产业虽为新型文化产业,但网络文化产业与国内外相比完全处于劣势。因此,无需将网络产业列为潜导产业。
(三)关联产业发展
主导产业与其它非主导产业通过影响力和感应度发生联系。影响力和感应度可借助于区域投入产出逆矩阵系数表进行定量化,影响力的计算公式为:
Y=H1/H2 (6)
式中,H1代表某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H2代表全部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Y是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Y>1,说明该产业的影响力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Y越大,说明该产业的影响力越大;反之,则相反。
依据湖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及相关原理估算出第三产业影响力系数。根据湖南投入产出资料测算,湖南文化产业部门社会影响力系数为1.024(见表2),高于各行业的社会平均影响力,即湖南省
文化产业整体上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超过社会平均水平。根据历年投入产出调查资料动态分析,湖痈文化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逐渐提高,说明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影响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引入湖南文化产业相关系数(见表3)。根据相关系数,核心层文化产业与层文化产业,相关层文化产业相关系数非常高。可见,产业各个层次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在发展主导文化产业的同时,一定要合理的发展层产业和相关层产业,实现主导产业同关联产业及基础产业的协调发展,即促进文化产业向合理化、高度化方向发展。
(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的因素是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关键是区域的专业分工与发展,是每一个区域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方向集中发展,同时,同一产业不同层次可以在不同地区分工发展,如长沙核心层、周边层,从而形成既有专业分工,又比较平衡协调的发展格局。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产业区域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但仍高度集聚于长沙。因为,长沙具有湖南其它区域不可比拟的区域优势、集聚优势、空间成本优势。
引入区域效应测算指标(相对劳动生产率)、集聚效应测算指标(高科技企业比重和企业数量比重)、空间成本测算指标(公路里程和邮电业务量),具体测算湖南各市州文化产业布局存在的区域差距、集聚差距和空间成本差距。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市州文化产业布局条件差距明显。长沙市在产业布局的区域优势、集聚优势及空间成本优势分别为2.38、0.25和0.2、0.07(见表4),远远优于湖南省其他地区。因此,长沙应发展出版产业、广电产业等优势产业,株洲、湘潭等地区应发展相关文化产业等层文化产业和本地具有特色文化产业,从而形成既有专业分工,又比较平衡的格局,优化湖南文化产业区域布局。
基于以上分析,为进一步优化布局文化产业,政府应加大湘西等教育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提高落后地区职工劳动生产率,优化区域效应;采取措施鼓励落后地区保护专利,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并鼓励当地人创业,优化技术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切实改善湘西等落后地区物流系统,加强政府改革,降低交易成本,优化空间成本效应。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但仍存在聚集程度不高、规模经济不明显、畸形聚集、产业布局不平衡等问题。通过与美国文化产业对比分析,湖南文化产业仍有很大发展潜力。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湖南应从以下方面努力:(1)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营建大型文化集团,改善文化产业市场结构,提高湖南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2)引入外资与民间资本,拓展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加快湖南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鼓励打破地区、部门分割和垄断,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合理配置,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3)政府应正确处理文化产业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增加核心层文化产业新的生产能力,攫取产业链上游空间,使不合理的文化产业层次结构和行业结构得到优化和提高。(4)政府应提供良好条件以培养和引进优秀文化产业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人力资源;营造宽松国际环境,为文化产业顺利走出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何雄浪.我国产业集聚原因的探讨――基于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的新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07,(6):43―60。
[2]郝寿义,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270―275。
[3]何雄浪,李国平,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矫正[J],学术月刊,2007,(4):82―89。
本文选取的投入指标为:文化产业年末从业人员数量(人)、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个);产出指标为:文化产业增加值(千元)、利润总额(千元)。由于本文研究的是文化产业,剔除了文化事业的相应数据,因此,有关相应的数据相比《中国统计年鉴》要小了很多。其中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转变为资本存量,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参照张军等人的研究成果,对当期投资额进行折算,折旧率为9.6%。以上数据来自于2005—2013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DEA中的CCR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份的文化产业效率,将区域分为东、中、西、东北部四个区域进行对比,得到全国及四个区域的效率评价结果。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平均效率在9年间整体提高,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2004—2007年为上升阶段,2008年有所下降,2009年又开始上升。从四大区域看,东部地区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次之,然后是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效率最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平均值为0.7631,效率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总体增长幅度为10.33%,中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平均值为0.6499,效率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整体上升幅度为11.38%,东北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平均值为0.5438,高于西部地区,在三大区域中排名第三。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最低,平均值为0.4992,文化产业效率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相对其他三个区域最明显,说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近些年来发展较快,资源利用状况越来越好。由此看来,我国文化产业区域间存在差异。为了研究这种区域差异的内部变化,本文通过用σ收敛来分析我国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的收敛性,如图3.3所示,可以看出,2004—2012年,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产业效率变化不大,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产业效率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呈现出总体σ收敛的特征。2004—2012年间东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的波动幅度比全国范围内的波动幅度稍小,总体呈σ收敛,2004—2012年间,中部、东北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区域间差异变大,但变大程度不大,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差异变动幅度较大,内部差异逐渐缩小,呈现总体σ收敛的特征。
三、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文化产业效率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会使产业的投入和产出规模增加,进而促进文化产业效率的提高,本文用人均GDP代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文化产业政策。
制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作出科学的统筹,可以健全产业相关配套管理政策,本文在此主要研究国家对文化事业的直接财政投入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从而看出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本文假设,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效率有正向影响,本文用国家财政对文化、体育及娱乐的支出表示。
3.人力资本。
文化产业需要高素质人才,地区人才越多,越有利于知识的传递和溢出,进而形成创意,产生较高的生产力,一个地区的人受教育水平越高,对文化产业的人才供给就越大,因此,本文假设地区人力资本受教育水平与文化产业效率正相关。本文用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地区人力资本水平。
4.市场需求。
文化产业是规模收益递增的行业,地区较高的文化产品市场需求,会推动地区文化产业的集聚与文化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产生由于专业化分工的高生产率。因此,本文假设文化市场需求与文化产业效率的提高成正比例关系。本文用地区地区人均文化消费支出表示市场需求。
5.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可以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文化产业的要素利用率,改善生产技术流程,逐步改进生产要素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从而提高产业技术效率。本文假设,文化产业效率与科技投入成正比。本文用国家R&D投入来代表科学技术投入。以上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为识别以上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设计计量模型为:TEit=β0+β1PGDPit+β2FIit+β3HCit+β4MDit+β5R&DitTE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文化产业综合技术效率;PGDP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人均生产总值;FI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文化国家对文化、体育及娱乐的财政投入;HC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人力资本受教育水平;MD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文化市场需求;R&D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科技投入。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主要有变截距、变系数和混合模型。本文选择的截面单元是全国31个省(市),因此采用变截距更为合适,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上,本文是用Hausman检验实现,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因素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市场需求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科技投入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因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低,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国家对科技的投入效果不明显,许多科技投入或研发并未应用到文化产业上,导致了产业技术效率不能有效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市场需求对文化产业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而国家财政对文化、体育及娱乐的投入对文化产业效率的提升有负向影响。
四、政策建议
1.推进文化产业集聚。
形成有效的文化产业集聚,推广和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可以形成文化产业集聚规模、提高产业规模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府可以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意为核心的完整文化产业链条。
2.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政府可以适度削减对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的财政扶持,完善产业融资政策,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使企业依靠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产业,从而提高文化产业效率。
3.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 渤三角 文化产业 整合
20世纪80年代看南海,90年代看黄海,21世纪看渤海。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级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珠三角”,第二级则是90年代的“长三角”。经过十几年的培育,以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主的“渤三角”,将形成2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三级。但就目前而言,环渤海地区经济活动依然相对独立,环渤海经济圈尚未形成。其深层次原因,是环渤海地区文化观念的自成体系、文化产业的对接不足、文化机制的呆板残缺。文化的滞后,导致信息不畅、行政分割和相互掣肘、资源封闭浪费,甚至带来无谓的内耗。“渤三角”文化产业亟待整合。
一、“渤三角”文化产业整合,步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首先是我们正面临着东北亚一体化进程加速的机遇。综观近现代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济大国无一不是借力海洋崛起和腾飞的。依托海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环渤海地区的共同意愿和途径,特别是东北亚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将使环渤海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关系更加紧密。在经济贸易中,先期或同步实现文化产业的整合,则是水到渠成。
其次是我们正面临着“渤三角”快速崛起的机遇。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北京的中关村、天津的滨海新区、河北的曹妃甸,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半岛城市群,共同构成环渤海地区发展的新引擎。这种合力作用的发挥,如果没有文化的注入,是根本不可能的,文化产业的整合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
二、“渤三角”文化产业优势明显,但对整个区域的拉动力疲软
从辽东半岛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如小品、二人转、复州皮影戏特色文化产业在全国确立了应有的位置,正在形成向旅游、商贸、会展、餐饮等行业延伸的演出产业格局;旅游产业渐成支柱;动漫产业进程加快;会展产业蓬勃兴起。
从山东半岛看,青岛国际啤酒节已举办16届,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淄博陶博会的系列陶瓷文化活动供浏览观光;烟台和蓬莱发挥“世界第七大葡萄海岸”的资源优势,开展葡萄酒庄休闲旅游活动;潍坊国际风筝节已举办24届,突出风筝赛事和风筝文化、经贸和招商、旅游三个“板块”;威海已举办三届世界人居节,系列推出了民俗和参与活动。
从京津冀看,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已成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天津精心打造“中华百年看天津”品牌。河北开始构建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演艺娱乐、信息服务为主导产业,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带,力求形成文化产业多元化、集团化发展格局。
不难看出,环渤海三大版块文化优势的确非常明显,但仍有不少重要问题未得到解决,如缺少有效的合作机制,区域间许多可以在短时间内合作的问题被长期搁置;没有区域性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造成产业独立、资源分割甚至闲置浪费,有的文化产业支柱项目虽然已成为个别地区的名牌,但对环渤海整体区域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文化产品的联合促销、形象包装、共同推介、整体宣传很难提上议事日程;缺少共同恪守的产业规范,各拿各的调,难以形成交响等。
三、“渤三角”文化产业整合的战略框架
环渤海16城市地域相连,经济相通,文化相同,人缘相亲,整合文化产业作为战略合作的突破口,异常急需,也是非常现实的。
1.积极谋划“渤三角”文化产业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制定“渤三角”文化产业战略合作框架,核心目标在于为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合理布局,实现协调、持续和健康发展提供指导。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合作共赢”的原则,采取政府合作先行,引导和带动企业、行业跟进的策略,通过建立政府合作机制、编制区域规划、协调完善政策、统一行业服务标准、加强行业组织协作职能等途径,为跨行政区域整合利用文化产业资源,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培育品牌企业和产品,创造条件扫除障碍。
战略合作框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重大活动为主,开展全方位的文化产业合作,推进区域文化一体化;实施大区域资源整合,联手开发优势文化产品;打破行政区划分割,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共同制定文化市场拓展计划,联合进行文化市场营销;共同搭建信息平台,实现区域文化信息资源互通互享;支持文化企业跨市联合,保障区域合作健康发展。
2.建立和完善“渤三角”文化产业战略合作发展机制。这是区域文化产业规划形成的基础。应建立在政府指导下的“渤三角”文化产业协会,形成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开展文化产业合作的基本宗旨、工作制度、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形成各城市共同遵守的规范性文件;研究年度内共享或联谊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重大活动,带动其他城市共同发展;就文化产业合作达成的共识和措施制度保障合作宣言,为社会参与提供空间,消除地区间的行业壁垒。
摘要:我国有着辽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变迁中,不同区域逐步形成并拥有别具一格的文化资源优势。只有积极挖掘、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好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产业化创新力度,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转换。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遇到的难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视角,试图对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产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选择做些分析探讨。
一、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区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
1.文化资源产业化:彰显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式。
“进入20世纪后半叶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产业化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认为它将在今后的整个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1]区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和灵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则是实现区域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区域文化产业一旦离开区域文化,就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实竞争力。当今社会,文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动力,而且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和新亮点。
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文化力已经开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的地域性或民族性差异越大,区域性文化产品的特色就越鲜明,也就越容易受到文化消费者的青睐,区域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也就越明显。
此外,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还通过文化产品凸显其宣传效应,更好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热爱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区域文化产品折射出的优秀传统观念和人文精神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进社会和谐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文化资源产业化: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
“就一国内部而言,许多国家都是多文化、多民族的,维护文化多样性主要在于对少数群体权利的尊重。”[2]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可以通过立法途径进行强制性保护,也可以通过普查、建立数据库、复制等传统手段进行保护。然而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莫过于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且可以使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和升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不是简单地为抢救而抢救、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在其刺激下,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民俗馆的修建使一些濒临绝迹的生产、生活用具得到保护和再现,地方特色文化节目的表演挖掘了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使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开发利用,于无形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3.文化资源产业化:推进区域文化互动的独特途径。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3]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要求区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多样性文化的互补共荣中吸取营养,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的过程。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特质赋与其文化产品某种特别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化过程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借助于文化产品的销售,使某种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消费中,得到更为广泛、更为有效的传播。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正是凭借其具有强势地位的文化产品,传播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如美国的电影业不仅赢得全球市场,获取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在传播美国文化、输出美国价值观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差异的时候,其本身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每个前来观光的游客深深地领略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韵味,从而激发游客对当地文化产品的极大兴趣,并通过他们将当地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带回自己的家乡。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在无形中碰撞、交流、互动与融合。
二、当前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毕竟,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
1.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认识不足。
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问题上,上到党政机关干部下到普通群众,至今仍有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足甚至误区。一是守着区域文化资源金矿当乞丐。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有的甚至还是文化资源的富矿区。这本来是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不少人不是认识不到就是无视这种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整天守着文化资源优势不去动脑子、想办法。其实,文化资源优势是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这个转化过程不仅需要投资、需要技术,而且需要创意。二是抱着文化资源优势到处炫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政府到处宣扬甚至炫耀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却不知道文化资源是非独占性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就完全有可能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而被别人异地开发,最终使当地文化资源由优势变成劣势。三是盲目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一提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问题,有的人就不顾当地现有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完全不顾经营性文化资源和非经营性文化资源的区别,对那些不能产业化或还没有条件进行产业化的文化资源也不加选择地提出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一些概念性的地域文化、部分宗教文化以及部分历史名人等,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形象价值、宣传价值和教化价值,难以转化成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然而,有的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最大化,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的推动和刺激下,丧失应有的理智和清醒,恨不得在一夜之间把一切与文化沾边的东西都弄成能够立足市场的拳头产品,于是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忙于做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盲目上一些很难看到市场前景的项目。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既造成大量浪费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文化资源造成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大大挫伤了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2.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能力不强。
我国不少地方虽然拥有相当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能力还不强。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不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一直以来就是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缺乏。人才资源是全球化时代首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性资源。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虽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真正懂文化产业的人才不多,创意人才更少。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向往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创业。三是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上存在着政出多门、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混为一谈,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机制依然未能得到彻底有效地改观。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有的偏远地区仍然是守着资源睡大觉。中西部地区无疑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矿区,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是令人艳羡。但多数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坚实。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实力就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3.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高科技手段和创意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文化资源只能是粗放式的、简单的、低水平的开发利用,由此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大多只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这样必然会对一些市场潜质极高的文化资源造成浪费甚至埋没,并且有可能失去再度开发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期行为,从而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许多古迹、文物被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许多民间舞蹈、仪式、风俗习惯被庸俗化、简单化,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不少地方的古迹、文物在开发名义下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没有保护的掠夺式开发,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只有保持原汁原味,才能吸引更多喜欢异质文化的游客。时下,不少地方为了招徕游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旅游景观,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伪文化”的侵蚀。“伪文化”的泛滥不但降低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们的文化追求变得廉价和肤浅,而且对真实的文化失去了一种自我维护的抵抗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文化资源保护。我国许多城市中新建的大量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采用现代化的复制手段,把一些世界各国著名文化遗产加以拷贝,浓缩在公园中。这种所谓的文化资源开发,开发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为了商业目的向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文化幻象而已。这是“伪文化”思潮泛滥的表现。因此,保护文化资源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历史真实性,引导人们去体验真实的文化内涵,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去了解历史。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防止被庸俗化。
三、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的路径。
产业化是将文化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只有改革创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才能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有效转换。
1.改革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赋与新的时代内涵。文化资源的动态性特点要求我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目光和创新的意识,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把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区域,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要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模式,绝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固定统一的开发模式。最后,要整合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往往最初来源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要想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要将本地区相关文化资源打包;另一方面,还要与当地的地理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捆绑,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文化资源也逐渐丧失其独占性,成了文化再造的资料。在当地缺乏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发展文化产业。美国人利用中国的花木兰传说和恐龙蛋化石加工创造出动画片《花木兰》和《侏罗纪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4]。总之,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过程中,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
为有效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瓶颈,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法制保障是国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用法制化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文化资源开发行为,也就是说,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行为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文化资源开发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护条例和政策,但大都是一些宏观性的政策或法规,缺乏可以阶段性实施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这样,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盲目上马、随心所欲、无序开发等非规范,不仅破坏了文化生态,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优化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制。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集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行为,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与开发者之间的协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之间的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协调、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协调、外来投资收益与当地社区利益之间的协调、区域之间特别是行政区划之间的协调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各种协调机制,才能有效避免文化资源开发的雷同及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互动机制。尽管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循环利用、反复开发,但同样存在保护的问题。为此,确立科学的开发利用观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
3.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文化产业新业态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糅合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加入文化内容和科技成分的一种新的生产与盈利模式。要想尽快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瓶颈,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其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框框,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展文化产业主营业务;突破陈旧经营管理方式,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开拓进取、敢想敢试的市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文化产业。其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准一两个有地方特色和发展前途的文化产业项目,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发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从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政策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重点突破,以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来培育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其三,打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树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科技手段如文博、动漫、游戏、网络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其四,强化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和创新用人机制。对现有文化创意人才的利用要突破资历、职称等限制,根据个人素质、能力和业绩量才选用。二是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从中选拔优秀骨干到高校进修。三是建立和创新人才按需流动机制。采取公开招聘、客席聘用、签约等多种形式,从基层选拔和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高级经营和管理人才,建构梯级人才队伍。四是制定文化创意人才的奖励措施,营造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其五,拓宽融资渠道。一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取消已经产业化的国有文化单位享有的特殊政策保护和垄断地位,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种种限制,真正实现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二要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途径吸引民间闲散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允许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直接上市、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或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三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政府可以安排专款、采取银行贷款贴息办法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并对各种投资行为加以规范,以确保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29.
[2]吴汉东。文化多样性的、人权与私权分析[J].法学研究,2007(6).
[3]钟淑洁。文明对话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N].人民日报,2005-12-22.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遇到的难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视角,试图对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产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选择做些分析探讨。
一、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区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
1.文化资源产业化:彰显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式。
“进入20世纪后半叶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产业化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认为它将在今后的整个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1]区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和灵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则是实现区域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区域文化产业一旦离开区域文化,就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实竞争力。当今社会,文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动力,而且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和新亮点。
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文化力已经开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的地域性或民族性差异越大,区域性文化产品的特色就越鲜明,也就越容易受到文化消费者的青睐,区域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也就越明显。
此外,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还通过文化产品凸显其宣传效应,更好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热爱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区域文化产品折射出的优秀传统观念和人文精神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进社会和谐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文化资源产业化: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
“就一国内部而言,许多国家都是多文化、多民族的,维护文化多样性主要在于对少数群体权利的尊重。”[2]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可以通过立法途径进行强制性保护,也可以通过普查、建立数据库、复制等传统手段进行保护。然而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莫过于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且可以使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和升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不是简单地为抢救而抢救、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在其刺激下,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民俗馆的修建使一些濒临绝迹的生产、生活用具得到保护和再现,地方特色文化节目的表演挖掘了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使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开发利用,于无形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3.文化资源产业化:推进区域文化互动的独特途径。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3]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要求区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多样性文化的互补共荣中吸取营养,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的过程。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特质赋与其文化产品某种特别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化过程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借助于文化产品的销售,使某种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消费中,得到更为广泛、更为有效的传播。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正是凭借其具有强势地位的文化产品,传播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如美国的电影业不仅赢得全球市场,获取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在传播美国文化、输出美国价值观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差异的时候,其本身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每个前来观光的游客深深地领略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韵味,从而激发游客对当地文化产品的极大兴趣,并通过他们将当地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带回自己的家乡。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在无形中碰撞、交流、互动与融合。
二、当前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毕竟,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
1.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认识不足。
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问题上,上到党政机关干部下到普通群众,至今仍有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足甚至误区。一是守着区域文化资源金矿当乞丐。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有的甚至还是文化资源的富矿区。这本来是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不少人不是认识不到就是无视这种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整天守着文化资源优势不去动脑子、想办法。其实,文化资源优势是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这个转化过程不仅需要投资、需要技术,而且需要创意。二是抱着文化资源优势到处炫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政府到处宣扬甚至炫耀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却不知道文化资源是非独占性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就完全有可能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而被别人异地开发,最终使当地文化资源由优势变成劣势。三是盲目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一提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问题,有的人就不顾当地现有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完全不顾经营性文化资源和非经营性文化资源的区别,对那些不能产业化或还没有条件进行产业化的文化资源也不加选择地提出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一些概念性的地域文化、部分宗教文化以及部分历史名人等,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形象价值、宣传价值和教化价值,难以转化成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然而,有的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最大化,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的推动和刺激下,丧失应有的理智和清醒,恨不得在一夜之间把一切与文化沾边的东西都弄成能够立足市场的拳头产品,于是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忙于做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盲目上一些很难看到市场前景的项目。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既造成大量浪费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文化资源造成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大大挫伤了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2.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能力不强。
我国不少地方虽然拥有相当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能力还不强。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不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一直以来就是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缺乏。人才资源是全球化时代首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性资源。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虽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真正懂文化产业的人才不多,创意人才更少。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向往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创业。三是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上存在着政出多门、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混为一谈,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机制依然未能得到彻底有效地改观。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有的偏远地区仍然是守着资源睡大觉。中西部地区无疑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矿区,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是令人艳羡。但多数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坚实。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实力就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3.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高科技手段和创意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文化资源只能是粗放式的、简单的、低水平的开发利用,由此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大多只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这样必然会对一些市场潜质极高的文化资源造成浪费甚至埋没,并且有可能失去再度开发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期行为,从而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许多古迹、文物被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许多民间舞蹈、仪式、风俗习惯被庸俗化、简单化,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不少地方的古迹、文物在开发名义下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没有保护的掠夺式开发,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只有保持原汁原味,才能吸引更多喜欢异质文化的游客。时下,不少地方为了招徕游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旅游景观,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伪文化”的侵蚀。“伪文化”的泛滥不但降低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们的文化追求变得廉价和肤浅,而且对真实的文化失去了一种自我维护的抵抗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文化资源保护。我国许多城市中新建的大量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采用现代化的复制手段,把一些世界各国著名文化遗产加以拷贝,浓缩在公园中。这种所谓的文化资源开发,开发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为了商业目的向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文化幻象而已。这是“伪文化”思潮泛滥的表现。因此,保护文化资源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历史真实性,引导人们去体验真实的文化内涵,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去了解历史。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防止被庸俗化。
三、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的路径。
产业化是将文化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只有改革创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才能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有效转换。
1.改革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赋与新的时代内涵。文化资源的动态性特点要求我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目光和创新的意识,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把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区域,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要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模式,绝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固定统一的开发模式。最后,要整合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往往最初来源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要想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要将本地区相关文化资源打包;另一方面,还要与当地的地理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捆绑,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文化资源也逐渐丧失其独占性,成了文化再造的资料。在当地缺乏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发展文化产业。美国人利用中国的花木兰传说和恐龙蛋化石加工创造出动画片《花木兰》和《侏罗纪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4]。总之,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过程中,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
为有效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瓶颈,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法制保障是国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用法制化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文化资源开发行为,也就是说,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行为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文化资源开发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护条例和政策,但大都是一些宏观性的政策或法规,缺乏可以阶段性实施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这样,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盲目上马、随心所欲、无序开发等非规范,不仅破坏了文化生态,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优化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制。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集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行为,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与开发者之间的协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之间的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协调、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协调、外来投资收益与当地社区利益之间的协调、区域之间特别是行政区划之间的协调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各种协调机制,才能有效避免文化资源开发的雷同及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互动机制。尽管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循环利用、反复开发,但同样存在保护的问题。为此,确立科学的开发利用观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超级秘书网
3.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文化产业新业态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糅合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加入文化内容和科技成分的一种新的生产与盈利模式。要想尽快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瓶颈,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其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框框,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展文化产业主营业务;突破陈旧经营管理方式,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开拓进取、敢想敢试的市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文化产业。其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准一两个有地方特色和发展前途的文化产业项目,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发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从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政策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重点突破,以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来培育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其三,打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树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科技手段如文博、动漫、游戏、网络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其四,强化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和创新用人机制。对现有文化创意人才的利用要突破资历、职称等限制,根据个人素质、能力和业绩量才选用。二是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从中选拔优秀骨干到高校进修。三是建立和创新人才按需流动机制。采取公开招聘、客席聘用、签约等多种形式,从基层选拔和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高级经营和管理人才,建构梯级人才队伍。四是制定文化创意人才的奖励措施,营造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其五,拓宽融资渠道。一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取消已经产业化的国有文化单位享有的特殊政策保护和垄断地位,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种种限制,真正实现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二要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途径吸引民间闲散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允许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直接上市、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或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三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政府可以安排专款、采取银行贷款贴息办法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并对各种投资行为加以规范,以确保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29.
[2]吴汉东。文化多样性的、人权与私权分析[J].法学研究,2007(6).
[3]钟淑洁。文明对话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N].人民日报,2005-12-22.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战略分析
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和《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框架已基本确定:重点发展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立和完善文化物流网络,形成以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和影视节目市场为龙头,以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具玩具、信息和旅游服务为重点,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全省、面向国内外的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资本的跨地区、跨行业合作,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产业集团上市融资,促进文化产业多元投资结构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格局的形成。
总的来看,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是比较符合当前的发展态势的,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当前的这一规划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框架,从长远考虑,仅仅提供这样一个框架是不够的。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目标、结构框架似乎还不甚清晰,不够具体,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合力还没有显现出来,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全省文化产业存在着无序、盲目、区域发展各自为战的问题,影响和制约河南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因而应紧紧围绕河南“根文化”、“黄河文化”、“武术文化”的主题,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河南文化产业总体方案,以“规划”引导资源开发与利用,确定规划重点和优先次序、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搞好产业链接,拓展国内外市场。
一、将搞好调研分析作为当务之急
从2007年1月到4月,河南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全省范围的文化资源普查和文化强省建设大型调研活动。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召集历史、文化、经济、管理、技术等各类专家,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细致分类和评估,这一工作已经刻不容缓,这将为找准切入点、盘活历史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统计核算及信息交流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统计年鉴的指标体系进行修订,探索出一整套文化产业统计报表制度,以统计数据作为量化指标,规范数据统计渠道,正确反映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文化产业具有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单位规模小、数量多且新兴服务项目不断涌现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统计的难度较大。由于统计条件相对较差,可供投入的人力、财力有限,技术准备也不足,使得文化产业统计核算显得格外薄弱,对此需引起足够的重视,进一步搞准文化产业统计核算数据,尽快完成河南省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的编写和出版工作,为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及政府宏观调控工作提供客观的依据。
二、将构筑产业群放在第一位
产业群所形成的优势具有不可模仿性,是竞争制胜的最佳利器。形成了产业群才能创造巨大的财富。没有产业群就很难有什么地区优势可言,产业发展方向也就很难明确。一个没有优势产业群的省份成为文化强省,这是难以想象的。是否能够构筑文化产业群是今后检验文化产业是否成熟的标志。目前,我们在这个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没有完全规划出在哪一个方面的文化产业构筑一个产业群。但郑州“少林模式”为各地市面上提供了一个构筑文化产业群的可鉴范例。少林品牌,以前是文化品牌,现在是产业品牌,围绕少林武术文化形成了系列的文化产业。焦作市以创立品牌为目标,发展太极文化产业,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发展太极文化产业化问题,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开发中华太极文化,形成大规模的产业群,并通过整体的产业开发和申报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工作,形成太极文化产业的品牌优势,力争使焦作成为全球著名的中华太极文化城。
三、将培育新兴文化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现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互联网服务业、广告会展业、文化创意和动漫、网络游戏业等,高新科技先导作用突出,投入产出效益明显,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后发优势的新兴文化产业。我们要瞄准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培育和发展影视、电子音像、出版印刷、电子版权、网络文化等高新技、高附加值术行业,提升文化产业的高科技含量,形成后发优势。现在有种观点认为,河南在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实力差,难以与先进省份抗衡,没有前途。这种观点也不无道理,但是产业优势不能仅以发展先后和目前状况来判断,最重要的要看市场潜力,在这方面河南的优势是最突出的,而且目前上升的空间也极大。况且,随着产业升级,未来文化产业的竞争必将以此为重点,我们迟早要进入这块阵地,如果将来再去追赶难度恐怕会更大,到那时要想争得主动就更不可能了。因此,我们现在就要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总可以循序渐进,何况沿海省份在这方面的发展时间其实也不长,也很稚嫩。
四、将选择产业项目作为规划重点
产业项目是文化资源进入市场领域实现产业效益的有效载体,也是文化产业实现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生长点。任何一个文化产业项目的运作,都要灵活地运用文化资源,选择最优秀的、最有价值的、最能代表当地文化精髓的文化名片,进行重点挖掘、深度开发,将其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世人,从而形成一批带有明显地域文化特色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创造产业机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因此,对待这一问题我们一定要慎重,要做好全面评估和可行性、盈利性分析,切实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不仅考虑现在发展形势更应着眼未来,不仅要看在河南的价值意义还要放在国内国际范围内综合考虑。逐步实现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对于那些已经确定的河南有线电视数字化项目、河南电视台精品旅游演艺项目、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项目、大河网、河南报业网、省政府门户网三网合并项目、豫版教材的研发项目、《中原文化大典》大型图书项目、郑州嵩山《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项目、宝丰马街民俗文化园项目、鹿邑老子文化园项目和浚县民族工艺品制造大观园项目,应进行项目的全程跟踪保证各项资金切实落实到位,全面策划,做好项目的推介,保证项目收效。
五、将提升名牌效应作为重中之重
发展文化产业要抓住区域文化优势,对自己的发展重点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首先要抓住具有世界影响的区域性品牌。少林品牌是河南目前享誉全球的最大的文化品牌。经过几十年的宣传,少林功夫在国际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少林品牌过去是文化品牌,现在是产业品牌。少林寺每年大约吸引数百万游客,并且造就了当地大规模的武术产业,目前的少林品牌已经不仅仅是文化产业了,已经形成了产业链的模式。河南要发展文化产业,打文化名片牌,就应该把提升名牌效应作为重中之重。少林功夫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尤其体现了中原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代表了河南人的形象。发展河南文化产业理应把少林功夫作为走向世界的第一品牌来打造。另外,河南还有很多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文化品牌。对于确定下来的豫剧和旅游业等品牌要放在省级层面来策划,做好品牌营销和品牌延伸,打造出一批最好的省级名牌并将其推广到全国乃至国际上。要创新内容、创新表现形式,借助于影视和演艺力量扩大影响,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品牌三者互动,促进河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六、将规划好区域布局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文化产业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中轴线和各国竞相争抢的战略高地,河南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必须放在一个大背景下加以通盘考虑。竞相发展的文化产业大潮导致文化产业格局的变化,科学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变化趋势,规划好河南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在世界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大格局中形成自己的小格局,以有效推动河南文化产业形成蓬勃发展的局面。把郑州建成区域性文化中心,形成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强劲辐射和带动作用。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和全省的文化中心城市,在中原城市群中居于龙头地位,对周边省份有较强的辐射力,同时郑州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条件较好,发展河南区域文化产业,首先确立郑州在全省区域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利用交通、资本、资源、人才等优势,以会展业为主,辅以旅游、城市娱乐、出版业、演出业等产业门类,把郑州建设成为全省文化产业中心。他的机遇、辐射和带动功能值得重视和研究,包括考虑郑州、开封、洛阳文化发展一体化。在现有的文化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建立以郑州为中心的比较紧密的、依托中原城市群的文化发展一体化。郑州是商王朝第一个国都所在地,开封是七朝古都,又以宋文化为盛,而九朝古都洛阳则以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和大唐文化闻名于世。这三大古都同处中原黄金线上,本身的区域交通优势和文化构造带上的连续性使其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区域文化中心的优势,郑汴洛一旦形成统一的文化大市场,形成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共同体,其所爆发出来的文化能量是无法估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河南乃至整个中原文化产业的战略崛起,取决于郑汴洛文化发展一体化的程度。
作者单位:焦作大学
参考文献:
[1]李韶辉.文化产业应有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J]. 中国改革报,2007,3:15 .
摘 要 冰雪文化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代表性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我国体育冰雪文化产业的主要发展区域集中在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冰雪体育文化也是如此,在新形势下中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应不断创新发展。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中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作研究和分析,并列举出一些有效对策。
关键词 冰雪体育文化产业 创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冰雪体育运动的日益发展和普及,以及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冰雪体育运动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促进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已是刻不容缓。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内涵均十分庞大,冰雪体育文化产业作为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共同作用下的产物,通过创新发展和传播、传承,能够为国民提供更加丰富的冰雪体育运动和文化生活。
一、大力发展国内区域经济,不断提升人们生活水平
体育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地方特色和区域特点,要想创新发展中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首先应重点发展国内区域经济,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建设是兴国安邦的中心战略,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辅助与促进,国民大众则是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核心消费群体,只有他们的收入不断提升,可支配的资金不断增多,真正解决好社会保障、疾病、养老和温饱等问题之后,才会将消费目的转变到体育消费和娱乐享受上。传统冰雪文化产业主要要冰雕和雪雕为主,是对自然景观文化的开发和传播,是民俗文化与冰雪艺术的有机整合;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则以冰雪体育竞技为载体进行文化推广和传播,是体育文化和冰雪文化的有机整合与自然复合。提升冰雪体育消费有利于发展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加快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则能够实现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是保障也是前提。
二、加大冰雪体育文化融资,完善冰雪体育场地设施
为实现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需扩大对该产业的资金支持和扶持力度,下拨专门的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经费,对于符合政府要求的冰雪比赛场馆、休闲旅游场所和滑雪场等经营企业与项目,要给予格外关注。为此,应加大对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融资力度,积极提倡外商资本和民营资本扩大对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政府为他们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促使他们将资金运用其中,在具有冰雪资源优势的地区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并不断升级和完善冰雪体育项目的场地和实施,进而实现良性发展。只有对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产生正确认识,真正掌握我国固有的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市场、人才、场地、文化活动、俱乐部、企业和消费等数据资源,从实际出发构建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机制,不能盲目追求、毫无目的的发展。
三、加强冰雪体育文化宣传,形成正确体育消费观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通常没有形成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消费习惯和意识,大多数人将参加体育运动当作基本的身体锻炼和工作调节,所占的消费比例较小,有的甚至没有在这方面计划开支。所以,在创新发展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过程中,要充分借助各种各样的媒体渠道和新闻报道提升宣传和引导效果,包括传统的电视、报纸、标语,以及新颖的网络、手机等,让人们真正意识到参加体育运动对陶冶情操、优化生活质量和强身壮体起着重要作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并树立重视体育观念。如此,人们将会形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思想意识,积极引导他们参与体育消费,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这是促进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各地政府部门需增强合作,形成冰雪体育文化产业聚集区与规模效应,突破竞争优于合作、各自为政的现状,拓展文化宣传与传播途径。另外,应重点发展国内冰雪体育表演竞赛和娱乐健身市场,为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冰雪体育活动提供优质的环境,实现冰雪体育文化产业消费观赏性和参与性的共同发展和快速增长,以此推动整个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健康发展。
四、培育冰雪体育旅游文化,打造世界知名特色品牌
任何区域的文化,都有着自身特殊的历史底蕴与地域风情,中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可走向旅游之路,突出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文化与民族风情。为进一步发展中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应有重点、有计划的培育冰雪体育旅游文化,努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造成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知名冰雪体育文化品牌,主动提倡冰雪体育产业构建具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色的品牌。并倡导冰雪体育用品生产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强强联手,通过合作互动促进双方均得有良性发展。同时,积极鼓励与扶持实力强大的冰雪体育企业做强做大,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比如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可以寒地温泉、徒步雪地观鹤、斌、滑冰表演竞赛、观光冰雪世界等,建立以历史人物为代表的冰雪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应增加培育冰雪体育赛事品牌的力度,改造升级基础设施,创新冰雪体育赛事的的管理和营销模式,打造特殊的中国冰雪体育文化赛事品牌,借此促进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五、总结
冰雪体育文化产业作为将体育运动和文化底蕴结合在一起的特色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新形势下为可从发展区域经济、加大投资融资、加强宣传、培养旅游文化品牌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实现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湖南;消费政策
中图分类号:17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12-0080-05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生产和消费出现多样化、全球化等趋势。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加速发展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这种趋势和状况,近年来,我国加强了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出台了相关的产业政策。具体表现为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服务的供给很重视,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比较忽视。因此,缺乏对文化产业消费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实施。
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5年,湖南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居国内第6位。湖南初步形成了以广播影视、出版、报业、娱乐、动漫等优势文化产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格。形成了一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但湖南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中也比较忽视和缺乏文化消费政策,这一缺陷影响和制约了湖南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文化产业生产、消费的特性和规律决定了消费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应加强文化产业中消费政策的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引导、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消费政策。
一、文化消费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
1 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消费需求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尹世杰,2004)。消费者的现代经济中,消费需求决定生产,成为产业形成发展的源泉。转化商品价值的消费过程,成为生产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化消费是一种文化体验、情感享受、精神满足和发展追求,也是对社会关系、地位的追求。根据“恩格尔法则”、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收入的提高、收入结构的改变带来需求结构的上游化,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将不断上升,且快于物质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加之文化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时间弹性、空间弹性、消费者剩余高于物质产品,随着文化消费能力提高,文化消费规模将不断扩大;随着文化生产力作用的加大和文化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将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演变。
从文化产业增加值看,根据由国家统计局牵头,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文物局等单位参加的“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首次公布的数据,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是3440亿元。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总量为7481亿元。国家信息中心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消费中,教育支出均占到50%,则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总量为3740.5亿元。数据对比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是居民文化消费的结果,居民文化消费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
从文化产业结构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分为“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表演、书报音像等)、“层” (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游览景区文化服务、休闲健身娱乐、文化中介等)和“相关层” (包括文具、玩具、照相音乐游艺器材、光盘磁带、广播影视印刷设备等)。“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不包括个体经营户)文化产业“核心层”实现增加值1210亿元,“层”实现增加值627亿元,“相关层”实现增加值1383亿元,核心层、层和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38:20:42。这说明我国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的“核心层”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新兴的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的“层”具有一定规模,提供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等产品的“相关层”随着文化消费需求而旺盛。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根据《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一项21城市居民接触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的比例资料看,传统媒体中,电视的接触程度最高,互联网接触率呈上升趋势,休闲娱乐活动以简便易行、花费低廉的项目为主,体育消费市场扩展潜力巨大,旅游需求旺盛。这些说明文化产品和服务结构、文化产业结构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结构的转变而发展演变。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根据经济学家波特(M.Porter)1990年提出的经济发展四阶段论,“要素驱动阶段”是以劳动力、土地、矿产等资源作为主要驱动力;“投资驱动阶段”是以投资和规模生产作为主要驱动力;“创新驱动阶段”是以技术创新作为主要驱动力;“财富驱动阶段”是以人们追求全面发展、文学艺术、体育保健、休闲旅游等生活享受作为主要驱动力。虽然我国现正处于“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变时期,但也伴随着“财富驱动阶段”的发展。所以,应重视和发挥消费驱动力的作用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而且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情况看,文化产业发展正从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
因此,文化产业是“最终需求依赖型产业”,应“把‘制造消费者’确立为整个文化产业的生产重心和核心功能。”(贾克・阿达利,2000)而且,推动文化消费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要求。
2 文化消费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力
合理有效的消费政策有力地支撑产业的发展。我国1949-1978年实施抑制消费政策,居民消费水平较低;1979-1988年实施补偿消费政策,居民消费水平大幅跃升;1989-1997年实施适度消费政策,消费增速回落;1998-2003年实施鼓励消费政策,消费增速有所回升;2004-2006年实施鼓励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并重的政策,消费量增速回升并趋于平稳。从文化产业看,“十五”的第一年提出发展文化产业,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2005年试点基本结束,2006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在全国全面推开。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2005年比2004年增长18.7%。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6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比2005年增长17.1%,而且其增长速度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高出同期第三产业增长速
度6.8个百分点。这说明消费政策中消费引导方向、消费调控力度与对应的消费增速、产业增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文化消费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现行文化消费政策的缺陷所带来的问题。从文化消费看,根据国际经验,一定的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有相关性。当人均GDP为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44%时,城乡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的18%,则我国的消费总量应该是10900亿元;当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33%时,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的20%,则我国的消费总量应为20100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修正数据,2001年我国就已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2004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和47.2%,而2004年的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只有3740.5亿元。2005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了1700美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6.7%和45.5%,而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却只有4150亿元左右。2006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又进一步下降到35.8%和43%,但2006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也仅4685亿元左右。从总的消费支出结构看,城市居民的学杂费、保育费支出占绝大比重,比例为82.88%,农村的比例为77.48%(冯强,2006),文化消费支出被挤压到较低比例。从文化消费支出结构看,城市消费书报杂志的比例为16.03%,文娱消费中耐用机电消费品的比例为61.73%;而农村消费书报杂志的比例仅为3.72%,其余的都用来消费耐用机电消费品(冯强,2006)。从文化消费热点看,非教育性知识文化消费较少,而且存在大量休闲消遣型娱乐消费和低俗、封建迷信等消费,这些说明我国的消费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还很不完善。特别是没有跟上消费发展步伐和消费需求趋势,及时调整、制定出有效的文化消费政策,从而没有充分发掘消费潜力和发挥消费政策的良好支撑效力。
文化消费政策引导、支持文化消费取向、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因此,需要制定正确有效的消费政策来调整需求、调节消费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消费也是一种资源配置,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中,消费政策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题组,2006)。而且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和精神范畴,这决定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能简单地以货币价格来衡量,不能把利润最大化、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目标。对于文化商品化以及产业化中存在的商品性与艺术性、意识性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政治利益的矛盾,市场调节是失灵的,政府必须对文化生产进行规制、管理、调节和引导,同样对文化消费必须加以政策指导。
二、湖南文化产业政策中缺失文化消费政策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湖南得益于较早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扶持,凭着敢为人先、兼收并蓄的精神以及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文化资源基础,创造了文化产业的良好成绩。湖南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连续10年以年均12%的速度递增,成为湖南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湖南文化产业还存在许多问题,要实现“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5%,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00亿元的目标,还有许多障碍需要跨越,既有供给面的,也有需求面的。目前湖南文化产业存在以下问题:
文化产业增加值不高,文化消费总量较低。2006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35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5%,而同期北京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03.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8.8%;上海初步统计达580多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超过5.6%。所以,湖南文化产业无论是增加值还是占GDP的比重,都低于北京、上海等地,对国民经济贡献水平还较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还不强,尚未成为支柱产业。湖南省城镇居民2004年人均文娱体育活动基本消费支出额为10.8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0.14%,占平均消费支出的0.18%(陈文胜等,2006),大剧院40%的观众来自省外。全省人均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文化消费总量较小,消费增长速度不能令人满意,人口多、市场大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良好的文化基础和潜在的文化需求并没有产生和释放出相应效果。
文化产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文化消费结构层次较低。2005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271.08亿元中,“核心层”实现增加值78.15亿元,“层”实现增加值84.40亿元,“相关层”实现增加值108.54亿元,核心层、层和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29:31:40。其中,文化服务类的广电、出版、报业的增加值合计73.43亿元,文化休闲娱乐增加值72.30亿元,网络文化服务增加值2.05亿元,分别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7.09%、26.30%和0.75%。说明湖南文化产业以广电、出版、文化休闲娱乐等为主体,网络文化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相对较弱,发展不均衡。同时,湖南文化产业没有与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广泛地结合起来,没有形成高效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文化产业链不长,带动的关联部门不多,产业升级难度大。全省4万多家文化企业中,规模大的企业很少,某些领域组织化、集团化程度低,存在小而全、低水平重复。文化品牌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知名的品牌不多。偏重“产业”而不是“文化”,核心竞争力不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结构“同质化”,相对单一,如电视同类节目多,各家报纸内容相似,动漫产品形象雷同,歌厅风格接近(彭民安,2006);衍生产品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现代革命文化资源、地理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区域特色不够明显,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文化消费结构层次较低,主要是文化用品和设备、休闲娱乐、书报和广播电视的消费。
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以2005年统计数据为例,长沙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额的一半多,一点一线经济带(长株潭和京广线)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八成。说明湖南的文化产业主要聚集于长沙,沿京广线展开,湖南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而且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差距大于GDP的区域差距。长沙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的辐射力、扩散效应较弱,县域文化产业主要是文化旅游业和部分低档娱乐休闲业,农村基本没有文化产业,农村文化消费以传统娱乐休闲为主。城乡间、区域间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异较大。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供给面除了制度、资本、人才、文化国际竞争等因素外,需求面除了文化消费观念、文化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等因素外,主要是产业政策中缺失相应的合理有效的消费政策引导和支撑。文化消费政策可以调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收
入分配、收入支出预期和文化消费经济能力,调节文化产品和服务价格与文化市场,引导消费风俗习惯、消费价值取向、消费行为、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变化,调控城乡各地各阶层收入不平衡和各项消费支出不平衡的问题,调控文化消费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规制、管理以及与个人需求的矛盾,进而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支撑力。可以说,缺乏消费政策的产业政策是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是不完备、不充分的。综观湖南历年出台实施的文化产业政策,关注解决的是供给不足等问题,如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推动文化产业的兼并和重组、给予文化产业和企业财税支持优惠、 “送文化下乡”等,基本上是为供给面制定和实施的优惠政策,而为需求面制定和实施的消费政策措施很少。
三、构建合理有效的湖南文化产业消费政策
鉴于湖南文化产业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为做大做强湖南文化产业,实现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必须重视和建立合理有效的消费政策体系。
1 明确文化消费政策的目标,坚持发展文化消费的原则。根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目标和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及湖南的实际,把文化消费作为“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采取合理有效的文化消费鼓励政策,把保持湖南文化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促进湖南文化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湖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区域文化消费协调发展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共享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坚持文化消费公平合理,促进文化消费环境和谐。坚持科学引导文化消费,避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的“格雷欣法则”(即低劣的东西驱逐了优秀的东西)。坚持文化消费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一方面,一手抓城市的文化消费发展,一手抓农村的文化消费发展;另一方面,一手抓中心区域的文化消费发展,一手抓周边地区的文化消费发展。坚持把文化消费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 形成文化消费主体,优化文化消费市场环境。文化产业化、市场化使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分配发生转变,必须重新定位消费主体。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特性,以及湖南文化产业的状况,应形成居民私人消费为主、出口为辅、单位或社区消费为补充、政府消费为引导的文化消费主体格局。从实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政治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出发,规范文化产品的性质、形式和各类产业主体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市场行为,实现公平竞争,培育健康的文化消费市场。不断利用文化活动改善形象,吸引访客和投资,刺激居民文化消费(Greg Richards等,2004)。建立文化产业的市场信息统计体系,利用网络科技了解社会各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方便消费者掌握文化信息,订购文化产品和服务,为领导部门、产业、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依据。加强对文化产品的价格监管,建立和完善文化产品消费投诉、受理机制,维护市场秩序与公平,打击假冒伪劣,杜绝乱收费。
3 着重调整消费结构,促进文化消费。根据需求层次向上发展的规律,不断推动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根据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层次性,有区别地采取鼓励消费或限制消费政策。鼓励高层次、高质量的知识文化、精神文化消费和文化产品出口,限制低俗、劣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适当控制外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口规模、市场份额,形成健康向上的以消费本国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消费国外有益文化为补充的文化消费结构。拓展文化产业链,增加文化消费节点,扩展文化消费链条。强化收入分配、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逐步提高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文化消费;调节个人消费与个人投资之间的关系、即期消费与远期消费的关系,保持消费率在60%~65%之间,文化消费率在20%左右;积极促进就业,全面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降低居民养老储蓄特别是医疗、教育消费的支出比例;财政资助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消费和文化宣传,采用政府购买、消费补贴等方式,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对不同的文化产品实行不同的税率,适时设立有针对性的减免税项目,支持社会赞助、社会捐赠社会文化活动;规范文化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使价值得到真实反映,目前应降低基本发展需要的知识文化产品价格,提高享受型娱乐休闲价格;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省、出国,延伸和扩展消费市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措施,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口报关、准人、贸易方式等环节的核查,引进省外、国外有特色的健康文化产品和服务。
4 努力解决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促进文化消费全面发展。要在实现经济效率的同时关注城乡、区域公平,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合理安排协调、维护文化消费公平。搞好全省文化产业规划布局,通过政府支持和市场作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文化事业的投资和文化产业的供给,防止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差异扩大、分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要优先于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早日建成,保障基本文化消费。鉴于当前文化消费主要聚焦在长沙等都市区域,应给周边区域提供一个文化消费发展的通道,通过文化产业辐射和文化消费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发展。充分挖掘各地、各民族的革命文化资源、历史地理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文化产业。立足本地消费群体,带动外地消费群体。完善农村图书、通讯、电视、培训等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途径传输、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文化消费意识,转变农民的消费结构和休闲方式,激发农民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特别要重视培育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消费。
四、结语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发展模式;内蒙古;分析
一、文化产业概念及发展概况
(一)文化产业定义
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国内外学界尚无统一的界定,其内涵和外延的争论一直在进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化产业更多的是与大众文化和社会问题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包括可以由工业化生产并符合四个特征(即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的产品(如书籍报刊等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有声制品、视听制品等)及其相关服务,而不包括舞台演出和造型艺术的生产与服务。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所以,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区别与国家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
尽管文化产业具有不同的定义,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娱乐性等基本特征不变,因此,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文化产业在产生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创意为主要的驱动力量,以内容生产为主要的产品形态,以大众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等特点。
二、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一)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在经济比较发达欧美、日韩等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以资源集聚、资本密集、人才优势为基础,利用创意来为生产大众文化消费品的。这种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对西方工业化的进一步延伸,也可以说是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所采取的一种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精神需要而产生的。
欧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较早。美国是文化产业的大国,其产业覆盖面也比较宽;英国在1998年提出“创意英国战略”,其中也包括了“创意产业”的概念。2005年11月,英国开始了“创意经济计划”。2007年,“创意产业”在英国的总增加值当中的贡献占到6.2%。创意产业出口的服务达到166亿英镑,占总出口商品和服务的4.5%;法国文化产业在电影业、出版业、文化遗产业等方面优势比较突出;德国文化产业比较发达,仅2008年,文化产业年产值达到1320亿欧元,有23万个文化创意企业,近100万的从业人员。影视业方面拥有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出版方面有世界最大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传媒业方面有贝塔斯曼集团。鲁尔工业区已经转变成著名的文化创意园区。
日本、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突出。日本动漫产业、游戏软件、音乐唱片在全球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其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内容的生产;亚洲金融危机过后,1998年韩国提出“文化立国”方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韩国在影视制作、网络游戏、流行音乐等方面表现突出,其中韩剧风靡东南亚市场,被人们称为“韩流”。韩国文化产业占GDP约7%左右,文化产品出口占到世界市场的5%。
总之,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生产制作、产品包装、宣传营销等方面有一整套成熟的商业化运作体系,其文化产品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其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可复制化,用以满足大众娱乐需求的同时,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宣传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
(二)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从1978-2010年,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中国的文化产业有着自身的特点,从总体发展模式上来说,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还有诸多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等。因此,在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模式下,寻找各个区域的独特发展模式是国家及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模式浅析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概况
首先,内蒙古文化产业产值有所增加。2012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呈现良好趋势,产业增加值197.86亿元,同比增长31.9%,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但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其次,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内蒙古各区域内的文化设施得到完善,内蒙古博物院、国际会展中心等文化设施先后建成。再次,旅游业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内蒙古现已有118个A级景区,4条精品旅游线路,基本涵盖了内蒙古所有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及现代文化层和民俗文化层等。旅游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载体,并促进其发生量变与质变。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模式分析
内蒙古地区是边疆民族地区,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植于其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关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孟航在其《中国文化产业的西部模式》一书,根据民族文化在其中的不同利用方式,提出了五种类型:本地型民族文化产业、外向型民族文化产业、媒介型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型民族文化产业、综合型民族文化产业。本文依据这五种类型对内蒙古文化产业进行分析。
首先,本地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主要是以民族文化的展示、体验作为消费的内容,多与旅游相结合,大到民族文化体验园如呼和浩特的蒙古风情园、呼伦贝尔的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等,小到民族家庭的生活体验,如草原旅游“牧民家访”等。
其次,外向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主要是以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为主,包括民族歌舞演艺、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民族美术产品等。
再次,媒介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主要是为民族文化产品或服务提供展示交易的平台。比如大型的民族文化产品市场,在传统民族节庆基础上举办的各种文化节、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会展等。以 2007年8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为例,其组织大型活动19项,组织分会场活动10项,签约52个投资合作项目,成交总金额达119.06亿元。
第四,创意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民族文化作为基本元素被进行了创意的加工,形成新的产品。比如根据民族文化进行的出版、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的开发等。
第五,综合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围绕民族文化进行多方面的产业形态,既有在本地建设的民族文化体验园、体验区,又进行相关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并且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同时向相关产业搞展,如反映民族文化的传媒、广告,展现民族文化风格的地产、酒店等。内蒙古综合型民族文化产业的最典型案例,就是呼包鄂城市圈的文化产业园区。呼和浩特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玉泉区旧址恢复新建,以旅蒙晋商文化为依托,开发相关产业;包头乐园文化产业园区,主打创意休闲娱乐,以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鄂尔多斯江源文化创意园等是鄂尔多斯经济转型的新契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现状:本地型民族文化产业有,综合型及外向型民族文化产业弱,媒介及创意型民族文化产业差。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模式的改进策略
依据国内外的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模式是以本地及创新型产业为依托,综合及媒介型产业模式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熟,而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即是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外向型产业模式。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需经过产业集聚、品牌塑造、文化输出三种策略平衡。
1.产业集聚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吸引大量彼此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群和相关服务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各种形态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是它们的物质载体,规范化的文化产业园区是它们的管理形态,而文化产业的集群则是它们发展的高级形态。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僵化的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不断递进和发展的阶段。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是依托文化产业链的发展,而在产业链的前端或者后端形成产业集聚。文化产业的核心产品是以文化符号出现的价值观念的表达,其核心是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内容创造。
2.品牌塑造
品牌不仅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也体现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反映区域竞争能力的强弱。文化产业是极富有个性化特征的产业,产品的独特性、差异性、丰富性是文化产业的突出特色。无论是电视节目、故事影片、各类电视剧,还是旅游景观、平面媒体出版、互联网络的栏目设计以及各种图书期刊等,都需要突出其品牌特性。因此,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就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追求的目标。
3.文化输出
国务院于2009年审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性发展产业。然而,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出口份额并不高。因此,应加大对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树立文化产业的品牌意识,积极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持政策,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储备,努力实现内蒙古文化产业外向型模式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文化产业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陆勤毅.2010安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C].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12
[3]孟航著.中国文化产业的西部模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7
[4]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1[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5]彭赞文.文化产业输出与国家身份建构[J].人民论坛,2013(23)
[6]《内蒙古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孙国学.提升内蒙古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J].松州学刊,2013.6
[7]边莉.内蒙古文化产业园区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3(22)
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主要价值是一种无形的知识产权,它基本上无需耗费自然资源,不仅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还有助于构建更加人性化与和谐化的人类生存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对于经济的整体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具有较强的渗透性与辐射性。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出不但能够满足大众的个人消费,还能够通过个体性以及公共性的消费形成一种内生性的积累创新,对于文化创意环境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分析和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内生增长效能,目的就是为内生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建设性的补充。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内生增长;效能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0703
1文化创意产业内生增长效能的内涵
目前,在世界的主要发达国家中,它们GDP中的80%以上都是以知识和创意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做过一项统计数据,自1980―1997年之间,国际文化贸易的数量增幅近10倍。国际著名的普华永道咨询服务公司也曾发表过预测报告,报告称在未来5―10年内,全球的以娱乐和传媒等文化创意为主的服务业每年将以7.2%的速度增长,这个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同期3.2%的世界平均增长速度。以全球的经验而言,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以及社会的整体发展来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这乃是由于文化创意产业自身所蕴含的特殊价值所决定的。
一个国家要想保持经济的长期增长,其内在的技术创新机制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内在的技术创新机制形成的基础就是国家对于科技和教育的长期投入以及人力资源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就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一经济增长理论也被人们称之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后工业国家经济增长的事实已经表明了单纯对于GDP追求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被综合考虑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取代,这种新的增长模式让人们逐渐意识到技术的创新要和文化创意相结合,换句话说,以文化创意为主的这种新兴产业模式乃是对以科技为核心的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的一种有益补充。
2文化创意产业的内生增长效能的体现
2.1推动关联产业的协调发展
通过产业链,文化制造业对于第二产业具有很大的劳动和波及作用,文化制造业的发展会推动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必然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文化制造业属于中间投入率与需求率都比较高的产业,这就说明我国的文化制造业具有高中间投入和低附加值的特点,它对于其他行业的促进作用也较强,是一种基础性产业。因此,国家如果要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要首先发展文化制造业,它会有力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全国经济的整体增长。作为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物质基础,文化制造业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想使文化制造业得到大力的发展首先就要对传统的文化产业进行大幅度的技术改造工作,要鼓励现代的高新技术转移至传统的文化产业,充分采用各种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来对传统的文化制造业进行改造,从而让文化制造业顺利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我国的文化服务业是一种低投入和高附加值的行业,它的发展进步不仅仅可以促进文化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要大力推进文化服务业的发展就需要搭建好一个文化服务的平台。利用这个文化服务的平台,文化服务业不仅能够直接向文化制造业以及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还可以增强文化产品的传播能力,丰富并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从而使文化产业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我们要丰富并拓展文化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对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的创新,进而使文化服务的实效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推进文化服务业市场化的进程,让文化服务业在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还要保证文化服务的质量得到稳步提升。文化服务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服务所能产生的作用,只有提供持续的高质量服务,才可以使文化制造业以及消费者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得到真正的满足,文化服务业也才可以不断壮大和繁荣。
由于文化制造业与文化服务业之间的关联性很强,因此,我们要推动文化制造业与文化服务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要让文化产业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进而带动整体的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文化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会带来文化服务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样式以及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进而不断地催生并孕育出全新的文化服务模式。文化服务业能够给文化制造业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支持,它是推动文化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提高文化软实力可以让新型的文化服务业具有更多的样式和方式,并促进文化制造业的快速转型和升级,进而提高文化制造产品的质量与效率。实现文化制造业与文化服务业之间的有效互动及融合,会让中国的文化产业换发出全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只有积极促进文化制造业与文化服务业实现更深和更广领域的协调发展,并推动文化产业的重构与整合以及结构的快速升级,才可以让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及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程度,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更大繁荣和发展。
2.2促进文化大众化消费
从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程度方面来看,文化消费的贡献度是最大的,这就说明在当前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文化消费这个因素是最重要的,文化消费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消费水平一直保持着一种强劲的发展态势,文化消费的总量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然而目前我国的整体文化消费水平仍然还是比较低,文化消费方面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以及区域之间文化消费发展的不均衡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力度发展文化产业,要不断扩大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要让文化消费的总量得以增加,让文化消费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要让城乡与区域的文化消费之间实现协调发展和增长。文化消费带有高层次消费的特征,我们可以按照城乡与区域居民的不同文化消费习惯,对文化消费的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要对文化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生产供给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分不同层次来扩大文化消费。此外还应该通过大力宣传的方式来对文化消费进行适度和恰当的引导,使其实现从低层次物质需求到高层次精神需求的转变,实现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城乡同步协调发展的转变,实现从以发达区域为消费核心到区域消费层次的协调同步发展的转变,从而使城乡与区域之间的文化消费实现协调发展与增长,最终推动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消费已经日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新的消费热点,尽管文化消费的结构已经在不断的升级和优化,但目前依然存在着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们根据文化消费的种类可以发现,在消费中,传统文化产品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高科技的文化产品消费所占的比重则较小。因此,我们应该尽快促进文化和信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之间的有机融合,积极拓展一些新型的文化产业,让文化生产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元化,从而给大众提供多种层次和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最终促进文化消费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因为某些历史以及现实的原因,我国部分地区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消费市场的建设方面还不太完善和健全,这就严重制约了居民文化的消费状况。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对于诸如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文化馆等带有公益性的文化基础设施,政府要拿出财政经费来投资建设。对于那些带有商业性质的文化基础设施,政府要鼓励并引导企业进行出资建设,政府还要对企业进行必要的指导与监管。此外,我们还必须要构建起完善健全的文化消费市场,要对某些文化市场中的不规范和混乱的现象进行清理和监管,以便给文化经营与文化消费提供良好的氛围,从而让居民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得以被激发并转化成现实的需求,最终使文化消费的需求朝着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的方向转变,实现文化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2.3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与布局
尽管我国在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娱乐、印刷、会展、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发展,不过这些企业的总体实力都还是比较弱,而且大都以中小企业为主。在文化产业体系中,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新兴的文化产业所占的比重还是较低,这样就无法满足大众对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文化产业的主题布局进行优化和调整,要建设一些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对它们进行重点支持,以便使其形成一种大型的文化集团,对于那些灵活且具有较强适应力的中小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使其不断拓展自身的深度与广度,此外,我们还要多运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来对传统的文化产业进行改造,使传统文化产业实现向科技型文化产业的转变,进而让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
我国的文化产业在门类上存在着同质竞争和结构趋同的突出现象,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由此就造成了文化产业区域之间的不合理布局。我们要对文化产业区域之间的布局进行优化与调整,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文化资源的存量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企业实现跨行业和跨区域以及跨所有制的兼并与重组,积极引导文化资源与要素集中在优势性的企业;另一方面应该强化对于文化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要积极引导各地域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形成一种地区之间的合理分工,走出一条差异化和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从现今我国城乡群众文化机构的发展现状来看,这些群众文化机构的建设大多都呈现出城乡文化产业产品以及服务在结构比例方面的严重失衡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较多的“欠账”,它和城市的群众文化机构建设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引导多种渠道和方式来进行专项资金的筹集,要重视对农村文化环境以及文化资源的建设工作,要多利用并保护各种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便促进文化产业加快步伐融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从而给农村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与活力。可以重点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工作:一要加大对名村名镇的建设工作,最大程度的凸显出地方的文化特色;二要对农村的工艺品以及技艺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销售进行大力度的资助与扶持,进而使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三要大力支持农村的各种节庆活动,不断丰富拓展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四要重视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能的培训,使他们的文化产业意识得到不断提高;五要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2.4拓展新型文化业态
实现文化和科技的有机融合,发展新型的文化业态,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文化和科学技术进行融合发展还是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我们应该使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以及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此来作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让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
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推进文化和科技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应该以科技带动战略为主,增强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不竭生命力的最鲜明的象征。由于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乃是一种精神产品,因此,它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会更高。要立项一批战略性的重大科技课题,加强核心技术,用先进技术来支撑文化设施设备及其系统的研发与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要多运用数字化的高新技术,通过文化产品创作和数字技术的有机结合,发展以数字化和网络化生产传播为主要特点的动漫游戏、数字网络化服务等新型的文化产业,使新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与数量都得到提高,进而使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要健全并完善文化和科技相融合的机制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可以由政府、科研单位、文化企业、高校来共同建设文化科技公共服务的平台。在交易服务、成果转化、金融服务、品牌推广、人才引进等方面,政府应该积极营造一种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氛围,要提供各种专项资金的扶持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并协调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切实地指导并扶持文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科研单位要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和相关的研究人员以及各种信息资源,可以建立起文化科技研究中心,针对文化企业的需求状况对文化产品进行研发,为推动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提供必要的科研支持。文化企业在文化和科技融合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文化企业要及时收集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并根据市场情况及时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进行改进,进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使文化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得以加快。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以便培养出文化和科技相融合的专业人才。
2.5实现区域文化产业的差异化发展
实现区域文化产业之间的差异化发展,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的结果。各个区域应该对文化产业的功能与特点以及规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结合各自区域内文化资源、经济水平、政策环境、市场状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来发展本区域内的文化产业。
东部区域乃是我国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地区,要多利用区域优势、科技优势、经济优势、政策优势,吸引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来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从而推动本地区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此外,东部区域还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区内齐全的文化基础设施、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高水平的大众文化消费程度、明显的文化产业聚集效应等优势条件,使文化产业的结构格局更加多层次化。中部地区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应该采用同步发展的模式,重视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同步发展,可以利用博览会、论坛、研讨会等形式从整体上向外宣传自身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打造出中部地区文化产业的良好形象。要逐渐形成以人文历史资源和民俗文化以及文物遗存等为支撑的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使文化产业成为该地区内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地域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不过由于经济水平较低,因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比较慢。西部地区应该采用资源带动型的发展模式,在依托本地独特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基础上,采用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运作方式,对产业要素进行整合,形成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然后逐渐向多领域进行拓展,进而使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我们要应该增强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合作,让文化产业实现协调发展,东部地区由于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因而在东部地区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与资本并达到了规模化的经济效益后,就要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输送一些技术与资本,并利用波及效应的方式来增加中西部地区的生产与消费规模,中西部地域要通过协作和承接方式来形成产业梯度格局,进而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东部地区必将会再次获得较多的发展优势,从而又带来一种新的扩散以及输出,在使本地区文化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同时,逐渐缩小其和中西部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在区域布局上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实现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态势。
3总结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已经呈现出了互动的趋势。文化性以及个性化的消费正日益鲜明地体现出了文化创意中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在经济发展中,人性化与人文性的要素正体现出其自身的重要特征。文化创意经济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自身良好的内生增长效能对于国民经济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芳凝.中国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11,(4):115121.
[2]李思屈.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李秀金,吴学丽.发展视域下的我国文化产业基础及其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1,(6):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