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简述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简述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时间:2023-07-28 17:33: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简述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简述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第1篇

(一)研究的缘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做了详细的阐述:“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国家已经意识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将影响幼儿一生的成长。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根据我们对幼儿园幼儿的调查显示(请参看附件1),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还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阴影,从目前幼儿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咨询机制、缺乏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而在幼儿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就显得十分迫切。

(二)国内外研究简述

学者李槐青在文章《幼儿心理探究途径探讨》中从理论的角度提出应加强家庭、社区、幼儿园相结合形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但是缺乏实践研究的支撑,也缺乏操作性。学者姚本先和邓明在文章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与途径》中也强调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与社区、家庭合作,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才会发生质的变化,目前国内的研究者把幼儿园、家庭、社区联成一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学者们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缺乏实践的研究和应用,也缺乏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与社区进行一个整合的深层次和系统性的研究,不能够深入挖掘幼儿心理状况,提出解决策略。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俊利认为幼儿的早期教育应该以训练为主,幼儿是用他的感觉器官来感受身边的世界,他们通过触摸、感觉、行走来使自己获得各种能力和技巧。她认为感官训练是培养孩子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的一些专家认为她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个体,缺乏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忽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著名教育家加德纳认为幼儿表现出来的能力,初步获得这些发展并不需正规教育,这些能力的获得大多是通过透过幼儿世界或接触范围,自发性互动产生的,环境的影响和文化的演变对儿童的潜能发展至关重要。意大利人洛利斯・马拉齐利和当地的幼教工作者创办了瑞吉欧方案教学,注重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参与,学校注重民主管理与合作,课程灵活多变教学注重研究、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国外的研究注重幼儿个体的智力及能力的培养开发,对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不够。

二、研究主要内容和目的

1.通过研究大沥镇各片区幼儿园中幼儿的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操作策略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更为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2.在大量个案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形成有效、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

3.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使幼儿园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

4.尝试通过实践研究社区委员会、社区医院精神科医生、学校三者之间的合作研究,探索一种“四位一体”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为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个案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1.文献法:查阅幼儿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本园实际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2.问卷调查法:在本课题的前期、中期等时间段,下发一些教师、家长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家长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等,可先进行问卷内容的征集,再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书面调查。使课题研究尽可能的真实、可信、有效。

3.个案观察法:有针对性地对观察幼儿某一情境下或某一方面的行为表现,并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使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行动研究法:在教育实践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有效性,并对每一阶段的研究进行反思、总结,从而调整课题实施方案,使课题研究凸显实效性。

四、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启动学习阶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包括参加相关培训讲座,召开启动会议,对全镇下辖的幼儿园进行心理健康情况的调研,成立研究核心小组并分工布置任务。培训师资,开展园本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第二阶段:初级研究阶段(2010年5月―2011年2月)。交流学习,提高认识,园园联合,形成片区幼儿园心理健康探究共同体,定期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支持,课题组定期交流、小结、检查工作,撰写初级阶段研究总结等。

3.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深入研究。(2011年2月―2012年2月)。扩大研究“统一战线”,探索幼儿园、家庭、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和社区医院心理健康科“四位一体”的研究模式。包括对上一阶段的成果进行巩固和深化,并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

4.第四阶段:总结成果阶段(2012年2月―2012年7月)。包括收集教师有关教案、经验总结、心得、随笔等工作资料,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思考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五、创新表现――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研究方式及策略

本课题首次开展四位一体的研究即把幼儿园、家庭、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联系成一个整体,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势,还有大沥镇各片区的幼儿园一起进行研究。这样为研究增加了联系为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借鉴提供了机会,这些条件都为进行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素材,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分两大部分,四位一体的功能简述和四位一体怎样合作的。

简述“四位一体”各自的功能

1.家庭教养环境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响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有研究表明0到6岁幼儿生活的家庭环境决定着幼儿长大成人之后的心理健康,换句话说,成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引发犯罪等一些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0到6岁的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初始环境,儿童最初形成的人格特征,同家庭的初始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儿童教育工作者们有一个相当确定的观念,那就是任何形式的儿童心理问题,除非是源自于明确的身体疾病,否则,只有一个原因,即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影响所致。可见,幼儿的家庭教养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具有持久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幼儿园不具有的,因此联合家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家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持久性和连续性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2.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园教师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把握不够,可能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此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最主要的一方就是幼儿园,显而易见教师们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面需要加强,这需要一些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弥补其理论不足的一面。因此,邀请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资询师来幼儿园为教师做幼儿心理学方面的讲座,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疾病预防方式受到国家的关心和支持,常见的儿童传染病通过简易而有效的计划免疫使发病率急剧下降。其他的儿童常见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腹泻病、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步下降。另外,医学模式也在改变,由原先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地被目前的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所替代,引起疾病的原因除了生物因素外,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在某种程度上后两者的影响正在逐渐扩大。因此,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的医生长期与患心理问题的儿童接触,对那些身患心理问题的幼儿的心理行为变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模式,这是家庭、幼儿园、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不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邀请社区医院心理健康科医生对教师和家长开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对于整个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第2篇

【关键词】 产科;健康教育;缺陷;应对措施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服务模式,是指护士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针对服务对象所进行的教育活动。而产科,产妇即是患者又与患者不同,是特殊的服务群体,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与其他患者不同,除了一般的入院检查等常规健康教育外,还要进行产褥期、育儿等方面的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妇对生理,心理,育儿等方面的知识要求不断提高,对产科护士的专业水平要求更加严格。目前,产科健康教育无法满足不断提高的产妇的需求,存在着一些缺陷,现将存在的缺陷简述如下。

1 健康教育

1.1 概念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的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及战胜病魔的信心,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减轻产妇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产妇的健康保健知识,预防疾病,促进康复。

1.2 健康教育的意义 帮助和正确引导产妇树立信心,使之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改善生理环境。积极使用谈话、倾听技术及开放性的提问方法,主动倾听产妇的心声,使其消除因生产而带来的焦虑和恐惧等心理。

2 产妇的心理反应

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传统生育观念、失落的家庭角色、无助感、失眠及疲倦、不良的医疗服务理念、匮乏的沟通意识等,均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产妇的心理反应,一般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失落、接纳等。焦虑和恐惧是产妇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心理反应,表现出担心、紧张、烦躁不安、过于敏感、失眠、厌食等。 职业类型和文化程度、家庭及周围环境等均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

3 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3.1 健康教育方式单一,过于公式化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已受到各国护理界的普遍重视[1]。但我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健康教育内容较简单,教育时机把握不准,缺乏个性化的教育[2]。现在的医院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并有印制成册的健康教育手册等资料,针对某一种疾病制定了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产科也如此,基本上每位产妇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均按照同样的模式实施健康教育,表面上看来产妇得到了完整的健康教育,但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教育,往往达不到健康教育的目的,收获均并不乐观。由于产妇的年龄、个体差异、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其认知度、接受能力及需求均不同,有的需要最基本的健康教育知识,也有的需要更先进的健康育儿等方面的知识。过于公式化、生硬的健康教育模式不能体现健康教育的本来目的,也达不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3.2 健康教育形式局限 产妇需要的不仅仅是接受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如何把健康教育从医院延伸到家庭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产科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缺失部分。该领域的空白体现了健康教育比较滞后的现状。

3.3 专业知识不足 产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实际上产科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决定了其对产科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决定了产妇对护士的认可程度。许多护士缺乏专业知识,不懂得生产、育儿等方面的知识,甚至对一些基础的生理性的知识也不甚了解,无法及时解答产妇的一些浅显的常识性的问题,无法给产妇一种信任感。如今多数医院年轻护士自身专业知识不扎实,健康教育能力不强,医院转科制度影响了护士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

3.4 知识更新慢 现今知识更新快,有些医院数年都用一套健康教育手册,没有进行知识更新,从根本上无法满足产妇的需求。产妇需要的不仅仅是传统的知识,更渴望得到新的健康教育的内容,整体的养生、育儿的知识,这就需要产科护士的知识应与时俱进。

3.5 缺乏人文关怀,沟通能力不足 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等多层面交织在一起的人,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还需具备人文关怀能力[2]。而产科健康教育缺乏的恰恰是人文关怀。往往住院形式的健康教育,除了必要的宣教,而多数走一个形式,没有针对性,内容不具体,缺乏主动性,很少是从产妇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产妇没有感觉到体贴与关怀,得不到实用的健康教育内容。护士与产妇或家属的交流中,缺乏沟通技巧,语言、态度生硬,使患者产生反感,达不到预期的沟通效果。

3.6 传统观念影响 传统的生育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使某些产妇及家属不能接受新的知识,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使健康教育无的放矢。许多护士的观念还没有转变,没有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个必须的工作重点,认为可有可无,没有很好的开展实施。医院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人员配备以及护士工作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科健康教育的发展。

4 对策

4.1 提供个性化服务 健康教育的侧重点因人而异。产妇入院时通过沟通可以进行简单的评估,了解产妇的情况,确定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以及社会和环境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实质性的健康教育。可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进行指点式、答疑式的健康教育等,解决产妇最实际的要求,改变不健康的行为,针对不同的产妇,了解其需求,满足其各自的需要,对每位产妇制定符合其自身的一个健康教育计划。

最佳方式为实行护士首诊负责制,提高护士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使患者在入院时就能感受到归属感,提高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于患者与之沟通交流,促进患者自我照顾技巧及保健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3]。每位产妇有自己固定的责任护士,这种一对一的沟通方式使护士随时把握产妇的状态,才能做到最有效的沟通,使产妇在住院期间接受连续的健康教育,也使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增强责任感,自我价值不断提升,从而更好的促进健康教育。

4.2 学习专业知识,加快知识更新 产科应设专门人员对新进护士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进行考核。产科护士最好不要轮转科室,培养产科专科护士,积累丰富的健康教育经验,更有利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应定期派遣护士外出学习先进的经验与理念,聘请知名专家进行讲座,了解产妇最新需要,进行收集整理,以满足产妇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及时更新健康教育内容。

4.3 改变观念和交流方式 改变观念,主动关怀产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实践越来越强调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关怀作为护理的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成为护士必须具备素质和能力[4]。主动进行交流,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在现代护理中的重要性,明确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在产妇需要时随时进行交流,选择家属可以接受的方式、语言进行沟通及交流。医院管理部门也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尽量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使护士把时间还给患者,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健康教育中。

参 考 文 献

[1] 张莹. 妇科癌症患者健康教育评价与护理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5):545.

[2] 孙钟,陈红.护理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79-80.

第3篇

钦 州 学 院

项目组名称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项目成果名称

健康路上,我们一路同行

项目指导老师

 

 联系电话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简述活动的目的意义、参与对象、形式内容、时间步骤、经费来源及安全保障措施等,1500字左右。

     “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是我校的特色项目,到目前为止,我校已举办了两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活动。该项活动的目的旨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同学们造就健康的自我,陶冶情操、建立自信、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这种大型、集中的宣传教育活动也为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广泛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乐观自信。通过参与宣传教育周系列活动,同学们树立起爱自己、爱家庭、爱他人、爱社会,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的信念,也感受到了“乐观自信”、“团结协作”、“善待他人”、“宽容大度”等对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校园,和谐的校园更需要和谐的心灵,只有使全校师生的心灵健康和谐了,才有可能出现校园的和谐,也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活动时间:2008年5月19日——2008年5月25日

活动地点:钦州学院

活动对象:钦州学院全体师生

活动主办单位:学生工作处、教育科学部、心理咨询中心、政工委、学院团委

承办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协办单位:钦州潇文电脑公司、都市翡翠.生活茶坊

    活动安排:

    (1) “5.25”心理健康活动周开幕式:

      时间: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17:10

     地点:灯光球场

     活动流程:

       ①院领导致开幕词

       ②宣读心理健康周的活动议程

       ③感谢赞助商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④分发心理健康周的宣传小卡片以及氢气球

       ⑤领导宣布活动周开始,鸣放礼花,会员放飞贴有对奥运的祝福的氢气球

     注:放飞心愿:组织会员组成奥运五环,会前由与会者先写好自己的心愿,在学院领导宣布活动周开始时,与会人员放飞贴有心愿的氢气球。

     (2)心理趣味图画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精彩

     时间:2008年5月20日(星期二)16:30

     地点:礼堂前校道

    活动简介:展出关于心理方面的图片,带给人视觉上的感受,同时提醒同学们平时对待事物要从多方面考虑,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3)心理问卷调查测试—认识自己,把握未来

    时间:2008年5月21日(星期三)16:30

    地点:学院礼堂前校道

    活动简介:测试题内容涵盖感情、性格、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大众化,趣味性。共计3000份。

(4)心理知识讲座

   时间:2008年5月22日(星期四)20:00

    地点:学院礼堂

   活动简介:以前一天测试题的内容为讲解对象,为同学们解决心理上的疑难问题。

    (5)心理电影赏析

    时间:2008年5月 23 日(星期五)20:00—21:30

    地点:学院礼堂

    活动简介:通过影片《辣妈辣妹》进行点评,让同学们体验家庭的真谛,理解的万岁,爱的无私!

   (6)放飞祝福---为奥运加油

    时间:2008年5月24日(星期六)17:10—18:30

    地点:足球场

活动简介:放飞风筝,为奥运加油

(7)心理情景剧晚会

   时间:2008年5月25日(星期日)20:00—-22:00

   地点:学院礼堂

   活动简介:以情景剧表演为主,表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十分重视,本次“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不仅得到了钦州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基金的专项拨款,而且许多企业家对我院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视,纷纷慷慨解囊,并把它当成是一种公益事业。本次心理健康活动得到了钦州潇文电脑公司和都市翡翠·生活茶坊的大力支持,并赞助了三千元人民币以及其他活动用品。这些为活动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有力帮助。

    本次心理健康活动周的安全保障工作由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内设的组织部联合学院保卫科、后勤处负责。内容包括:

     1.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组织部分为三组,各组设一名组长和一名副组长。各组长和副组长在活动举行前与负责人沟通好,并对活动现场进行认真勘察,对活动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充分的估计和应变准备。

     2.各相关成员对全体参加本次活动的会员进行专题安全与环境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活动中提醒同学们增强保护环境和公共财物的意识,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形象。

     3 .加强管理和监控措施,各活动负责人要对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各负责人和分管干部。

4.在活动过程中安排专门的保卫人员到活动现场,维持活动的秩序,防止推挤现象发生,并特别注意学院礼堂使用过程中的防火、防电、防踩踏等安全保障,保证各通道的畅通。

     6.活动中各小组携带必须的医疗急救用品,以防突发伤害事件,并时刻与校医务室保持联系。

     7.由于此次活动周活动多时间长,活动的开展易受天气的影响,各保障小组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8.活动中所用到的道具和其他用品用玩后要及时回收处理。

     9.实行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各活动负责人必须保持通讯工具的正常畅通。

 

 

 

 

 

 

 

 

 

 

 

原定方案

 

执行情况

 

1.由于“5.12”汶川地震的影响以及5月19日到5月21日为全国哀悼日,故本次“5.25”心理健康活动周的活动时间往后推至5月22日开始,并在相关活动中穿插有关灾区的环节。

2.原定在开幕式中放飞氢气球考虑到其安全性、对钦州气象预测以及飞机飞行航线的影响最后取消。

3.其他活动按照原定计划正常进行。

 

 

 

 

 

 

 

 

 

 活  动

 

 成  果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围绕这一天,我协会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心理健康活动。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心理趣味图片展、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测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情景剧晚会等,让同学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这一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让大学生明白心理问题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因而在学生群体中激起强烈反响,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关爱青春、呵护心理,用心交流,从心开始――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关注心理健康”成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健康路上,我们一路同行”的信念让许多同学纠正了对心理咨询室即精神病室的错误看法,也让他们明白心理的困惑不等于精神上有问题。

 

 

 

 

  特色

 

  亮点

 

 

 

 

 

 

 

 

 

 

 

 

 

 

  特色

  亮点

 

本届心理健康周活动的开展,主要表现出几个特点:

一是形式多样,有创新。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举办心理趣味画展、现场心理问卷测试、现场咨询服务、专题讲座、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情景剧晚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方位的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关爱他人。本次活动中还首次采用了情景剧等形式组织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有趣味性。心理趣味画展、“放飞心灵,为

灾区人民祈福,为奥运加油”、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是立足于校园实际,反映校园生活,通过多种简单有趣的方式传达“我爱我”精神,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三是效果好。许多同学在心理趣味画展、心理问卷自测、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情景剧晚会等活动中领悟到“我爱我”的精髓,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注意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关心他人。

四是精心组织,宣传到位。活动设置的内容,大都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真正体现了心理知识的大众化。此次心理健康活动周宣传充分考虑到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的宣传,为本次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每次活动做好专门的宣传海报提前张贴,并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分布于每班的会员宣传本次活动,同时分发由赞助商赞助的引发有关心理健康常识的小卡片、日历卡3000份,让越来越多的同学关注心理健康。此外,我院记者团针对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成立了专门的采访组,全程跟踪采访,并通过广播、宣传板报、报刊、杂志介绍活动进展情况。

 

 

 

  

 

 

 

  活动

  影响

    

本次心理健康活动周,得到院领导、老师的支持

和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 在校园里营造了良好的关注心理、关爱自我的氛围。经过一整周的心灵释放,大家了解了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更加懂得珍惜自己、关爱自我。在迷茫苦恼的时候,走进心理咨询室成为同学们走出心理误区,摆脱心理困扰,更好地放飞心灵的第一选择!

 

 

 

 

 

  问题

  不足

  

    通过“5.25”心理健康系列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在校园里掀起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亚于他们对成功和自身发展的关注,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在增强。可是在本次活动中,由于自身以及外部的影响,我们没能与其他高校的心理健康团体合作。

 

反映项目成果的主要附件目录

 

附件:

 ⑴ 项目总结           1 份

 ⑵ DVD光盘            1 张

 

 

 

学校学工部(团委)推荐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学校党委

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专家评

 审意见

 

 

 

 

 

 

 

 

 

 

 

 

 

 

 

 

第4篇

关键词:孕妇;营养知识水平;行为状况;观点和建议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状况与知识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对于孕妇的营养健康尤为关注,在怀孕期间往往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进补方式,以保证孕妇的营养需求。然而,盲目的进补方步也存在诸多令人堪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中的诸多节目,为广大孕妇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膳食配方和对策建议,这确实能够带来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针对不同背景的孕妇人群实施个体化教育,有效提高孕妇营养健康状况是临床护理工作又一重要任务之一。

一、调查资料的收集

为了对当前孕妇营养知识水平和行为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相关对策建议的制定和实施更具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设计了以下调查问卷:

1、 调查对象的设置

随机选择2011年4月至8月期间,在本单位妇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孕妇。她们具有一定的随访条件,处于妊娠中晚期,即在13周以上,42周以下;按照医院程序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手册;个人与配偶均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意义和对信息的收集能力;怀孕是单胎,而且此次跟踪调查也能够获得她们的同意并愿意配合,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总体来说,本次调研共纳入320例调查对象,排除10例由于特殊情况而流失的样本,有效回收样本310例,回收率为96.9%,这充分保证了本次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资料收集模式

从资料收集模式的角度来说,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三种模式:

首先是一般信息统计表。根据预期调研目的,本人自制了一份系统的一般信息统计表,其中包括孕妇与配偶的一般资料,即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家庭消费水平、家庭角色等等。另外,还有孕妇饮食看护人员的相关资料,比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角色甚至相关经验和经历等等,从而对孕妇的相关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其次是孕妇营养知识水平和行为状况的一般调查表。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孕妇临床护理经验并与诸多妇产科医生、营养专家、健康教育学者多次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孕妇营养知识水平和行为状况调查问卷,其中包括:35道题的营养基础知识;15道题的营养态度和相关知识来源;10道题的营养与膳食搭配行为。每答对1题得1分,分数越高,孕妇营养知识水平也就越高。

最后是采用国内使用范围最广的“社会支持量表(SSRS)”。该量表采用四个因子对孕妇的营养知识水平和膳食行为进行分析,即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总的社会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本人从样本中挑出70例孕妇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其内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且Cronbach′s a系数﹥0.7。

3、 资料处理

在资料回收完以后,本研究以SPSS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采用Pearson相关、频度描述、回归分析等进行了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

孕妇营养知识水平与膳食行为数据统计表

孕妇社会支持得分情况以及营养知识水平与膳食行为分析

二、资料分析

通过以上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孕妇的营养观念都比较高

以上数据显示:57%的孕妇营养观念在80分以上,39.4%的孕妇在60至80分之间,而且具体调查过程中,大部分的人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孕妇营养与婴儿健康之间的关系。这充分说明,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各种媒介的广泛宣传效应,人们对于孕妇营养补充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为医院孕妇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孕妇的营养知识有待提高

目前,90%的孕妇营养知识水平处于80分以下,而且其中34.2%处于60分以下。通过分析了解到,她们对于基本常识认识深刻,而对于具体营养物质的摄入却观念模糊。比如90%以上的人都能够正确回答孕妇体重与婴儿体重以及孕妇营养与婴儿健康之间的关系,而且80%以上的人都能知道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但是,50%的人却不懂得孕妇贫血该吃哪种食物;37%的人不懂得牛奶和钙片的食用方法和体重指数。这充分说明,当前孕妇的营养知识有待提升,不应该了解基本常识性的东西,而应该向更深的方面学习。

3、 孕妇的膳食行为不够合理

有91%的人膳食得分在80分以下。在具体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86%的人以孕妇奶粉、钙补充剂等作为自己的营养补充渠道,而且听从媒体或者广告建议的占80%,听从医师建议的占15%,还有一部分是从朋友、亲人出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因此,她们的膳食行为大都处于盲目的状态,没有一个具体而可靠的信息来源渠道。

经Pearson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营养知识与客观支持比较,差异的统计学意义P﹤0.03%;营养观念与社会支持比较,差异的统计学意义P﹤0.04%;膳食行为与社会支持利用度比较,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P﹤0.03%。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医院里的孕妇护理人员一方面需要与营养师通力合作,做好营养教育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背景的人采取个性化的营养宣传活动,从而保证孕妇科学合理的膳食。 参考文献

1、 熊庆,《孕妇营养与胎儿体重》,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年第10期

2、 刘惠琳,《孕妇营养对胎儿的发育生长探析》,亚太传统医药,2010年第7期

第5篇

关键词:护理措施;加速康复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FTS)是临床上外科围术期处理最为先进的措施之一,此全新理念是通过循证医学的证据对患者进行一系列围术期护理,目前已被认定为安全有效[1]。LC有创伤小、恢复快、伤口美观等特点,是当前临床上治疗胆囊疾病的首选方法[2]。但是该手术术中和术后仍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不利的影响。FTS采取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患者伤应激发生率,并使其快速、顺利康复。本研究主要探讨在LC围术期中,FTS护理措施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本院行LC的120例患者。选入标准:单纯胆囊结石、良性胆囊息肉、非急性发作期需行腔镜切除术的患者。排除:合并心血管疾病、胆管狭窄、肝硬化的患者和妊娠女性;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术中发现合并其他腹部疾病、由其他原因需中转开腹的患者。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FTS组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23~65 岁,平均年龄(47.6±8.5)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37 例,年龄25~75 岁,平均年龄(45.5±9.6)岁。两组患者在基础情况(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分别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 具体措施对比简述如下;

1.2.1对照护理组 ①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术相关信息,使其放松心情,减轻术前焦虑,积极配合治疗;②术前禁忌,12 h内禁止进食,4 h内禁饮;术后禁食维持至排气后,同时可适当饮水;③术中、术后控制室温在 23℃~25℃;④早期运动应在护士协助下进行;⑤术后疼痛对症治疗即给予止痛剂镇痛。

1.2.2 FST护理组 ①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缓解焦虑;术前禁忌同上, 此外术前2 h饮5%葡萄糖注射液400 ml提高患者手术耐受能力;②术中除了保持室温适宜外,还用加热毯及其他措施进行体温监测和保温;③术后饮水控制:麻醉清醒后无异常体征,可进少量温水,以后渐渐增加,第1 d饮水量不能超出500 ml。恢复饮食:遵循少量多餐、循序渐进原则,术后6 h可进少量无脂流质饮食;④术后第1 d可在外力协助下下床小便,第 2 d能下床进行简单活动;⑤术后疼痛时使用自控式静脉止痛泵缓解,配合口服非甾体抗感染止痛药。

1.3观察指标 ①评价术后恢复情况的指标:比较两组术后首进食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②评价LC围手术期各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FTS组首次进食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FTS组术后并发症(尿路感染、恶心、呕吐、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吻合口瘘)对照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多脂饮食使得胆囊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LC是经过临床医生不断的探索,能使患者获得最大利益的手术方式[3]。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则能够在LC围术期为患者提供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并将手术并发症发病率实现最小化,也因此被临床运用以减轻患者的病痛,改善疾病的预后[4]。在LC的围术期,FTS护理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术前访问:告知患者及家人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鼓励和安抚患者,照顾其不良情绪,如术前焦虑。②调控饮食:术前严格要求禁食禁饮,与麻醉医师协商后可在术前2 h饮用碳酸饮料以减轻术前焦虑反应,也可有效预防术后胰岛素抵抗。术后早期4 h后即可恢复进食,有效降低吻合口瘘和感染的发生。③肠道准备:近来,大量研究表示腹部外科手术的肠道准备会增加手术风险,如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鼻胃管是否置入不是导致术后恶心的原因,因此可不用常规放置;为减少感染的机会,除了因前列腺肥大等导致排便困难的患者,应尽早拔除尿管。④术后锻炼:鼓励术后早期运动,利于减少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麻醉清醒当天便可在外力协助下小便,第2 d能下床进行简单活动。⑤FTS护理的患者应用自控式静脉止痛泵进行止痛,有利于消除疼痛引起的不良心理体验,从而益于患者积极配合术后康复治疗和护理。

医学的发展与时俱进,LC已是临床上的常规手术,将FTS应用于LC围术期护理中对提高术后患者康复水平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综合本次研究发现,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有效实施尚有赖于综合多学科合作的医疗模式的发展。本次研究将范围限定在LC围术期中FTS的相应措施,虽然样本量有限,研究结果符合统计学规律,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临床工作的现实意义,FTS与目前的常规护理比较而言,更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也因此值得临床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平,杨惠,韦文萍,等.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1):140-141.

[2]郭月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0,6:81-82.

第6篇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淋巴细胞生成素;重症肌无力;生活质量;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0(b)-0089-05

Appication of clinical care path with lymphopoietin in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LIU Lili1 WANG Yunfu2

1.Department of Neurology Medicin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0, China; 2.Hubei Medical College, Hubei Province, Shiyan 44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care path with lymphopoietin in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Methods 120 cases of myasthenia gravis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Febr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under the hospital order, all cases were give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ith medication-assisted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perioperative care,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the clinical care path 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The effect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Both group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reatment. The comparison of tracheal extubation, chest tube drainage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8.3% and 88.3%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erum TNF-α and IL-4 valu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While the serum TNF-α and IL-4 value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he ment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physical function and physical state of life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Lymphopoietin for treating myasthenia grav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by regulating immune fun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s more effective in promoting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surgery.

[Key words] Clinical care path; Lymphopoietin; Myasthenia gravis; Quality of life; Immune function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以神经肌肉传导障碍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在发病中主要涉及到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acetylcholine receptorantibody,AChR-Ab)介导、补体参与、细胞免疫依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自身免疫耐受失败的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重症肌无力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导致的致残率与病死率都比较高,临床上以眼外肌受累首发,逐渐波及球部和四肢肌肉[2]。在治疗中,目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传统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steroid,GC)、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high dose of immunoglobulin,IVIg)等免疫抑制剂,其副作用大,并且有一定的依赖性。而当前采用胸腺切除术越来越多,但是也存在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术后复发多、对患者循环呼吸功能干扰较大等缺点[3]。众所周知,调控和维持机体自身免疫耐受的主要免疫细胞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 T cells,Tregs),为此将机体的Tregs进行干预将诱导自身免疫性疾病,若将其回输则有治疗作用[3]。淋巴细胞生成素胸腺五肽(thymopentin 5,TP5)是胸腺生成素Ⅱ(thymopoietin,TP)第32~36位氢基酸残基片段,具有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达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4]。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其在应用上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也将对患者的院内和院外护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5]。本研究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配合淋巴细胞生成素在重症肌无力患者预后改善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肌无力120例,纳入标准:根据典型的肌无力临床表现,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检查确诊;术后住院时间≥7 d;均未使用过任何免疫抑制剂治疗;年龄20~80岁;患者知情同意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胸部CT检查示胸腺增生或胸腺不正常;合并胸腺瘤者。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22~79岁,平均(46.89±5.12)岁;病程3~36个月,平均(16.58±3.36)个月;疾病类型:眼肌型80例,全身型40例;疾病程度: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制订的临床分型标准进行判断,Ⅰ型10例,Ⅱ型60例,Ⅲ型38例,Ⅳ型12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淋巴细胞生成素结合手术治疗,在手术中,第一切口选择在右腋中线第7肋间,先置入胸腔镜探查胸腺位置,后确定第二切口为右腋前线第3肋间,第三切口选择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寻找右侧膈神经,给予保护;然后于膈神经前方纵行切开纵隔胸膜,分离后逐渐分离胸腺组织,电凝止血。完整分离胸腺右叶、胸腺左叶,尽量清除前纵隔脂肪。完成止血后予止血纱布填塞及生物蛋白胶喷洒。术后常规留置胸腔引流管后关胸。在药物辅助治疗中,术后给予强的松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强的松的剂量为0.1~0.5 mg/(kg・d);胸腺五肽(海南翰宁药业)的剂量为1 mg/d。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围术期的常规护理,即整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临床护理路径为主的护理干预,具体的临床路径见表1。在临床路径的实施中,专业组长每天检查实施情况与记录,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实施情况,促进质量改进。

1.4 观察指标

1.4.1 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评价 显效:症状消失,停用所有药物,恢复日常生活;有效:症状部分缓解,需要继续服用药物维持治疗,辅助日常生活;无效:症状无改变甚或恶化,药物用量无变化,日常生活不能独立。

1.4.2 围术期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的气管拔管时间、胸管引流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

1.4.3 免疫指标测定 所有患者在术前与术后7 d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患者免疫功能的相关的细胞因子浓度,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4等,其中TNF-α被看作是Th1分泌的细胞因子,IL-4被看作是Th2分泌的细胞因子,试剂盒都来自BD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4 生活质量评价 在出院时采用SF-36量表即健康调查简表(MOS 36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随访生活质量调查,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两组都顺利完成治疗,且气管拔管时间、胸管引流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x±s)

2.2 两组疗效对比

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8.3%,治疗组总体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3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

经过观察,干预后两组的血清TNF-α与IL-4值明显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干预后治疗组血清TNF-α与IL-4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对比(pg/mL,x±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 < 0.05;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4:白细胞介素4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表5 两组随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x±s)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为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引起神经肌肉传导阻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易疲劳,活动后加重为症状特点,以眼外肌受累首发,可出现呼吸肌无力,严重者可导致死亡[6-7]。作为一典型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生可能也是机体免疫功能失平衡的结果[8-9]。

当前随着电视胸腔镜器械和设备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电视胸腔镜已成为许多胸内疾病的治疗手段,其具有微创、手术时间快、恢复快等特点[10]。而辅助的药物治疗意义重大,胸腺是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的器官,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形成对自身抗原的耐受。如果胸腺结构或功能异常,胸腺不能消除或抑制针对自身抗原T细胞的克隆,可激活自身免疫应答,而TP5主要通过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尤其是调节Th1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的,从而改善预后[11]。并且电视胸腔镜手术借着数个小切口连接具有电视影像相结合的内视镜施行手术,使手术在微小的切口下完成,一般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本文两组都顺利完成干预,两组的气管拔管时间、胸管引流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当前由于康复措施的缺失与医疗资源不足等因素,我国重症肌无力患者面临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的严峻威胁,常规住院教育和出院指导的护理方案不能满足患者对健康服务的复杂需求[12-13]。而实行临床路径可以使护士在围术期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患者实施护理,而是根据路径表设置的项目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同时患者也了解相关的治疗和护理计划,规范了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也让患者有信心面对治疗,从而改善预后[14]。并且重症肌无力的病程呈慢性、持续性发展,需要持续性与针对性地干预,TP5被证实对多种疾病具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其能显著升高循环中淋巴细胞,能诱导粒细胞的分化成熟。本文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8.3%,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通过检查分析,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存在着活化的AChR特异反应T细胞,不仅在患者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上呈现高表达,而且与患者的发病程度有明显关系[15]。增强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力;提高IL-2的产生水平与受体表达水平,能明显缓解肌无力症状[16-17]。干预后两组的血清TNF-α与IL-4值明显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明显(P < 0.05)。同时干预后治疗组的血清TNF-α与IL-4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 < 0.05)。表明TP5对多种免疫疾病都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但其免疫调节的具体机制还有待探讨。同时临床护理路径是综合多种护理的延续性与综合型护理干预措施,也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规范化的管理,使得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18-21]。本文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 < 0.05)。

总之,淋巴细胞生成素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有效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预后,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更加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Zhang M,Zhou J,Zhao T,et al. Dissection of a circulating and intrahepatic CD4(+)Foxp3(+) T-cell subpopulat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a highly informative strategy for distinguishing chronic HBV infection states [J]. J Infect Dis,2012,205(7):1111-1120.

[2] Banham AH. Cell-surface IL-7 receptor expression facilitates the purification of 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J]. Trends Immunol,2006,27(12):541-544 .

[3] Yu N, Li X,Song W,et al. CD4(+)CD25 (+)CD127 (low/-) T cells: a more specific Treg population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J]. Inflammation,2012,35(6):1773-1780.

[4] Tsakiri N, Papadopoulos D, Denis MC, et al. TNFR2 on non-haematopoietic cells is required for Foxp3+ Treg-cell function and disease suppression in EAE [J]. Eur J Immunol,2012,42(2):403-412.

[5] 袁剑云,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84-86.

[6] 雷香翠,陈丹丹,李先馨.替比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6):620-622.

[7] Li XL, Liu Y, Cao LL, et al. Atorvastatin-modified dendritic cells in vitro ameliorate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 by up-regulated Treg cells and shifted Th1/Th17 to Th2 cytokines [J]. Mol Cell Neurosci,2013,56(2):85-86.

[8] 孙延鹏,卢祖能,孙强,等.肌无力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表达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型的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2,19(6):439-443.

[9] 徐蕾,周焕荣.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0(3):1430-1431.

[10] 杨洪,屈园园,马红艳,等.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300-301.

[11] Thornton AM, Korty PE, Tran DQ,et al. Expression of Helios,an Ikaros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member, differentiates thymic-derived from peripherally induced Foxp3+ T regulatory cells [J]. J Immunol,2010,184(11):3433-3441.

[12] 吴纪萍,陈小玲,岳春迪,等.全程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并发症的作用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0(8):1434-1436.

[13] Kim YC,Bhairavabhotla R,Yoon J,et al. Oligodeoxynucleotides stabilize Helios-expressing Foxp3+ human T regulatory cells during in vitro expansion [J]. Blood,2012,119(4):2810-2818.

[14] 居海艳.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0(8):124-125.

[15] Akimova T,Beier UH,Wang L,et al. Helios expression is a marker of T cell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J]. PLoS One,2011,6(9):118-120.

[16] 孙强,欧阳静萍,王云甫,等.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中的表达[J].郧阳医学院学报,2010,29(4):333-334.

[17] 耿晓非,王中魁,陶晓勇,等.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天然调节T细胞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医学,2013,35(11):899-903.

[18] 刘秀芳,赵新华,郭玉玲,等.简述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7):308-309.

[19] 张鹏霞,王巧云,王媛媛,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医药杂志,2013, 25(5):98-99,109.

[20] 林凤英,李佩霞,危娟,等.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2, 50(15):70-72.

第7篇

关键词:班主任 教育 管理 有效性

班主任是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群体,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存在直接性,在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学习成绩的提高、探索能力的养成以及高尚人格的形成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展开和老师自身修养的不断完善。是班主任职业操守和素养的重新定位和认识,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

一、班主任教育和管理有效性的理念解构

(一)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理念简述

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在班主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班主任工作修养方面认识的扩展。班主任理论把握得越深刻,班主任教育就会做得越好,班主任实践经验越丰富,班主任管理工作就会做得越出色。班主任教育和管理能力是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体现,班主任的水平不到位,会形成一种隐形的教育不到位,即由难以具体指出的教育问题形成的平庸、浅薄、短视等。极易造成管理的硬性刻板,学生逆反心理的加剧,因而要重视班主任的专业学习和教育理论的培养,必须要求班主任工作的科学化、理论化和规范化,认清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是相互结合很紧密的一体两面,没有教育的管理是无力的管理,没有管理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所以从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来看,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是一致的,不可分离的。班主任教育和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是一项立意要高、要求要高、经常要进行的工作,是提高班主任的基本方面,而且是必需的内容。

(二)解读班主任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班主任教育的有效性不仅仅指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使学生“学”中获“育”。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可以从三方面解读。首先,教学工作是班主任作为一名职业教师的基本职责。这与其他非班主任任课老师一样,主要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诱惑,提高课堂授课的科学和艺术。其次,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以学生素养的养成为主要目标,从学生现实生活入手,强调做人的基本要求,引领学生不做有悖良心、有损他人的事情。通过有创意的情境设计和活动,启导学生感悟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借助多元主体对话,在对话中实现人格互动,促进学生人格感悟;发挥家庭、社会育人功能,营造精神家园。德育只有融入现实生活,寓德育于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做人的真谛,才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到在这样的班级中学习是他们的幸运。再次,教师既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又是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身体力行者。班主任的人生观、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楷模,班主任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三)解读班主任管理过程的有效性

班主任管理以加强班级管理为主要内容,注重管中育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不断协调的综合性活动,建立起良好的班集体后,所达到实现共同目标的程度。班级管理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学生学习的管理、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管理,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学生体育和卫生的管理、教学设备的管理等。班级管理内容多而具体,需要对班级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求得班级管理工作总体的最优化。

二、提高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方法和有效途径

(一)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制度,激励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内容是评价班主任对工作任务的履行情况。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主体是学校领导、学生、学生家长、其他教师及学校有关部门。评价内容包括工作效能评定(包括学生表现状况、班级管理成效、其他工作成果),履行职责评定(包括职业道德的表现、德育工作情况、体育卫生情况等),个人素质评定(敬业精神、学习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班主任工作实行科学统一的管理,既可以总结和推广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和及时发现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又能调控班主任工作,激发班主任内在活力,使班主任工作不断达到新水平。

(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对班主任的教育培养

一是制定班主任选拔任用和考核奖励制度,选聘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熟悉班级管理、教学经验丰富、作风民主、办事公道、深受学生爱戴、在教师中有较高威望的教师为班主任。对师德表现,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表现突出的班主任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二是形成班主任的培训制度,包括班主任的思想、职业道德、工作方法、专业理论以及班主任工作的其他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逐步培养起班主任队伍的教育信念、价值取向、知识结构、职业兴趣、监控能力、教育行为、教育效能的特征体系,促进班主任形成自己的专业角色意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感,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从而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集体管理和个体管理“双管齐下”

集体管理主要指以班集体全体学生为主体单位的管理活动。学生组成一个班集体后,他们就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班主任管理班级绝不是把学生“看”住,而是要通过教育组织工作,发挥全体学生的多方面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成为一个团结向上、井然有序、按班级目标正常运行的集体。要达到这一目标,一要树立集体观念与集体荣誉感,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班主任应把班级活动作为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凝聚剂。注意培养全班同学的共同兴趣,发展班级特色,以班级特长作为催化剂,通过一系列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活动参与习惯,增强凝聚力。而且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学生对班级总目标的认识,还是同学关系的协调、良好班风的塑造,都需要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二要抓好班干部队伍,发挥带头作用。班干部是连接学生和老师的纽带,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注意工作方法,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可以通过定期的综合素质考察,发现品德、学习和能力兼优的学生,经过任课老师推荐,同学们民主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出同学们信任、老师满意的班干部。

个体管理和集体管理相辅相成,班主任除了集体管理外,还应该深入细致地做好个体管理工作。个体管理主要注重两方面,一是抓骨干。班级骨干是班级目标的积极实践者和带动者,他们一般都是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或某方面突出的学生,并且能对其他同学产生一定影响的学生。班主任要客观准确地从学生的思想作风、心理状态、学习态度、办事能力、群众关系、主动精神等方面发现和培养学生骨干,在公平的基础上相信、放心、放手让骨干发挥积极性,指导、鼓励他们不断去克服困难,在学生中提高他们的威信和影响力,带领其他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和提高,逐步形成班风优良的班集体。二是抓学困生转变。尊重学困生,做好其思想工作,帮助其建立起自信是转化工作的首要任务。做好任课老师、班级同学、家长、学困生自身的思想转变工作。用心去了解学困生学习能力不如人的根本原因,有的是智力不足,有的是不够勤奋,有的是受外界因素影响,有的是自身心理因素影响等。然后运用合理的指导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潜能。

(四)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开展班主任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标,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一是实现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关键是全体班级集体的成员,形成主人翁责任感,形成自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具体的班级管理(目标的确定、工作计划制订,成果考评)和课外实践活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尽自己之所长、自己之所能来处理事情。二是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学生心理辅导。班主任要学会和学生间进行对等沟通,从益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特别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知识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主导性,对可能出现心理偏差的同学要有预见性和预防性措施,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差的同学要及时予以纠正。而善于表扬是体现心灵关怀,稳定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老师的赏识就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催化剂。由外到内的正向激励能满足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自我肯定的意识。这种自我肯定的多次沉淀,就会积累学生的成功感,就会打下自信的基础,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提高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努力、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班主任、学生、家长、任课老师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持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谭保斌.班主任学[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2.白铭欣.班主任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4).

第8篇

工作总结是对这一年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评价、分析以及研究,从而分析不足,得出可供参考及改进的经验。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历史新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高一历史新教师工作总结范文1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的教学就是适应于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在实行新课改后,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完成哪些教学任务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摆正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包括我们以前认定的重点主干知识,现在都被冠以“了解”、“知道”、“感受”、“课外阅读”等要求,一些章节的教学目标中还有“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大部分学生掌握和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的层次性教学目标。

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定位太高,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实际的教学时间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如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

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这样的目标定位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事实上高一学生由于学习水平、学习时间、学习目的的限制,不愿意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前提。

二、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

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1、对问题进行“变式”。

“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如,20__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长城题中的一问:“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请参照材料(略)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这里面的“所学知识”即是在平时学习中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教科书中却没有关于魏晋时期经营河西地区的内容,也没有关于汉长城促进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这样,本题便无法纳入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中。

因此,需要将本题的呈现情境进行转换,以接近或适应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情境。如,根据材料所知修筑长城是西汉开拓河西地区(西北地区)的一个举措,代表了西汉经营西北地区的努力和活动,因此可以将此题变换为“分析西汉、东汉为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所做的努力及影响”,便可将该题纳入到所构建的知识结构中了,可以顺利地迁移“西汉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入侵、设置西域都护、使者校尉”等内容进行分析和回答。

2、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

“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如上题,问题的情境进行转化后,便将该题“类化”到学生已构建的关于“西汉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和意义”的认知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易于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三、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普及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内容的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

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总之,新教材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我们在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加强了集体备课,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一历史新教师工作总结范文2我作为一名高一历史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怀下,在历史教研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助下,我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也得到了成长。这学期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教学情况: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不易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

一方面,学生初中不重视历史学习,而且是开卷考试,学生的历史基础相对较弱,到了高中学生还有些不适应,初中的观念加上高中课程很多以及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想学生投入学历史的确有些难度;另一方面,有些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讲得太深,较多同学接受不了,所以说没有照顾到整体。

我备课时也较少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有时不太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经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认认真真地备课,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业余时间,看一些有关师德方面的书,拓宽自己的业余知识。在教学中,我不仅要教学生会学,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给学生爱和鼓励,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步步提高。

二、教研情况:

本人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教研活动,主动和前辈学习,各尽所能,共同探讨新教材。本人坚持听课并做好记录,写好教案。积极参加学校为新教师组织的培训活动,并且积极参与公开课的学习,收获不少。

在向本学科及其它学科和班主任的请教中钻研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管理,教学组织等等,这些都对于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平时还注意在网上搜寻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课件,听网络课程,努力充实课堂。在给学生讲解练习之前先就自己不是很明白的问题向组内老师请教或上网查资料解决,就知识,方法,技巧,思维等给学生予以指导。

本人深知“学习无止境”,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所以,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本人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更多的积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挑战。

高一历史新教师工作总结范文3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和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教学实践和实地调查,现就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些认识。

第一、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

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

(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3、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

因为新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所以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和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问题,都很难把握。而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并培养能力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补充,课时就显得严重不足。

4、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是适应新课改的前提观念的更新是一切创新手段实施的根本。没有新理念、新定位、新角色,只有新课标、新教材、新知识,还是旧课程,没有新成效。为此,应该重点转变三个方面观念:一是转变对新课程的认识,即用新思维、新方法,不能守着旧框框、老套套;二是转变自身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启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由师道尊严的“师长”变为与学生平等的“谈话人”,精心营造民主与平等的新型角色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参与教学;三是转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历史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能充分发展,把历史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

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因为:一是学生一直处于听者、被动的地位,没有思考、参与的机会。二是学生一课听到底,即使有兴趣,也未免有疲劳之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听课情绪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在备课时,要心中有数。准备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可见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更加多彩,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让学生淡化紧张疲劳,在愉快、欢笑观念和习惯的转变。重结果轻过程,只看考试分数,忽视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丰富感受和体验,将不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过程评价可以体现在课堂讨论、剧情表演、主题辩论、学生问答、提纲展示、课堂演讲、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评价的及时性将给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添注了积极动力,非常有益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效能。

(3)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这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又一重要体现。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需要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交流。能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培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力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需要新的评价。拓展评价标准,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4)强化德育、全面发展是贯彻新课改教学的目标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适时地结合教学内容,借助各种手段“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爱国、爱社会主义等德育及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包括意志、理想、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等的培养,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知识等综合素质,真正发挥历史学科在学生全面教育中应有的、潜在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学会立品、做人、做事。

(5)、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师要以“博”、“精”作为自己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历史教学改革和当今新形势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否则是不可能教好该学科课程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对本学科的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教师还应对本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发展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地理学和文学。二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涉及内容极广,跨度极大的学科。

而新课程的标准里面的模块几乎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借用多媒体则可以做到这一点。多媒体可以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组织起来,可以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也便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已提出问题。

因此,要改变以往手抄式备课为电子备课。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同时继续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交互渗透和互相补充。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新教学观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看清问题,才能坚定前进的方向,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只能在充满矛盾的现实中寻找出路,用智慧去化解难题,用机智去逾越障碍,用改革去实现目标!

高一历史新教师工作总结范文4班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这学期是我担任历史教学的第一个学期。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首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一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向学科的前辈教师请教,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第二,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的结合新课标并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校长曾经对我们说:“一堂课的内容对老师来说可能要讲几遍甚至几十遍,可是对学生来说可能他这辈子就听这一次。”所以我深刻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听老教师的课,跟随老前辈学习经验也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结合着老前辈们的间接经验加之我在教学中的实践,我的收获很多。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第三,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鼓励他们学习靠努力更靠兴趣,掌握方法历史很好学。

第四,认真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如认真听老教师讲课,认真写教案,教学反思。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有系统的带领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迎接阶段性考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

第五,加强和各班主任的沟通交流,把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汇报给班主任最终取得他们的帮助共同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做努力。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一名新老师,经验不足是我面临的问题。我深知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谦虚谨慎”是校长告诉我的真理。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是: 第一,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第二,针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认真研究如何上好阶段性复习课,力争通过阶段性复习巩固充实提高学生的成绩。第三认真的进行试题测试研究,把握高考的大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更有方向性,做到为战而练。第四进一步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学有效的统一。

在教学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突出历史教学的目的和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我感悟到教和学之间的互动性的重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相长”,“我与学生共成长”,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高一历史新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我作为一名高一历史新教师,自从2008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怀下,在历史教研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助下,我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也得到了成长。这学期我担任高一3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教学情况: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不易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

一方面,学生初中不重视历史学习,而且考试是开卷考试,学生的历史基础相对较弱,到了高中学生还有些不适应,初中的观念加上高中课程很多以及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想学生投入学历史的确有些难度;另一方面,有些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讲得太深,较多同学接受不了,所以说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较少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有时不太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经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认认真真地备课,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罗马法的起源》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罗马法”,概念抽象深奥难懂且枯燥,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故事性的法律案例,让学生当回法官来审理案件,随着学生审理同一个案件或新案件所依据的法律,进而阐述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当讲课之前,我拿出准备好的材料,让学生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也特别用功,所以这堂课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就很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业余时间,看一些有关师德方面的书,拓宽自己的业余知识。在教学中,我不仅要教学生会学,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给学生爱和鼓励,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步步提高。

二、教研情况:

本人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教研活动,在本学期主动和前辈学习,各尽所能,共同探讨新教材。本人坚持听课并做好记录,写好教案。积极参加学校为新教师组织的培训活动,并且积极参与公开课的学习,收获不少。在向本学科及其它学科和班主任的请教中钻研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管理,教学组织等等,这些都对于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平时还注意在网上搜寻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课件,听网络课程,努力充实课堂。在给学生讲解练习之前先就自己不是很明白的问题向组内老师请教或上网查资料解决,就知识,方法,技巧,思维等给学生予以指导。

最后,本学期还有一项的挑战--期末考试。为此,本人和全体学生进行了共同努力,加强复习引考工作,并有针对性进行个别辅导,指导学生在最后阶段的全力冲刺,希望能取得好成绩。

第9篇

流行性乙型脑炎(coidemic encephalitis B,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epidemic encephalitis B virus)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由于该病最早在日本流行,故又称日本脑炎(apanese encephalitis)。乙脑病毒经蚊叮人传给人,是一种虫媒传播疾病,在我国其传播媒介主要为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o),与其它传染病相比,乙脑的发病数虽不高,但患病后果特别严重,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达25%,神经系统后遗症40%~60%,100%不同程度的智力减退。本文将简述乙脑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及目前的主要防控策略。

1 乙脑的流行现状

乙脑主要在亚洲及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些国家流行,分布在北纬8~50度、东经65~135度地域。中国自1922年以来每年均有乙脑疑似病例发生,1938~1940年用血清学和病毒分离的方法证实有乙脑病毒感染病例,1940年从北京1例死亡病例的脑组织中分离乙脑病毒成功。20世纪50年代后,经对中国30多个城市开展人群乙脑病毒感染水平调查,发现有较高的隐性感染率,说明中国乙脑流行广泛。中国20世纪50、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曾发生乙脑流行,1957年发病达3万多例,后2次流行病例多达15万和17万,发病率20/10万,病死率25%。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全国乙脑报告发病率均>10/10万,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量使用乙脑灭活疫苗以来,病例逐年减少,控制了全国性的大流行。1951~1990年及1991~2005年全国乙脑平均发病率分别见图1及图2。

2 乙脑的防控策略

尽管疫苗使用以来,乙脑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每年仍有1~2万左右病例。局部地区的爆发或流行也时有发生。1999年夏季,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报告乙脑流行,波及12个区(县)的近百个乡(镇),发病数100例,病死率高达22%。2000年乙脑流行季节,四川、贵州、河南报告的乙脑病例数明显增加,这4个省的总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6 360例和178例,分别占全国发病数和死亡数的一半以上。加之乙脑的易感人群主要是儿童,发病后预后差,因此,对乙脑的预防控制工作还将是一个长期的不可掉以轻心的工作,卫生部(“十五”疾病控制规划)也明确提出了“减少乙脑发病”的目标。笔者认为,乙脑的预防控制工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控制好乙脑流行的3个环节:诚如其他传染病一样,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乙脑流行的3个重要环节,要想控制乙脑的发病率,首当其冲的是要控制好这3个环节。

2.1.1 控制乙脑的传染源:人被乙脑病毒感染后,病毒血症的时期很短,且血中的病毒载量也很低,因此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并不大。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猪(仔猪),因为猪感染乙脑病毒后,病毒血症时间长,血中的病毒滴度也很高。因此,应加强对猪的管理,对猪圈附近的蚊虫孳生地要定期进行药物处理,尤其应把小猪圈作为处理的重点。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对未经过夏季的幼猪实行人工免疫(5月份),可使90%的猪在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媒介蚊虫的带毒率明显降低,可有效控制乙脑病毒在自然界的传播,降低人群乙脑发病率。

2.1.2 切断传播途径:乙脑主要传播媒介是蚊虫,现已从26种蚊虫中分离出乙脑病毒,最为常见的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因此积极组织灭蚊活动是乙脑的主要防控措施之一。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林区、农业区及水草繁茂地区,并以从事野外工作的职业人群为主。目前主要采取包括3个方面的综合灭蚊措施:(1)环境控制:根据预防为主的方针,长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宣传,如稻田湿润灌溉,改善环境,消灭蚊媒孳生地,以达到降低乙脑发病率的目的。(2)化学控制:化学控制是我国蚊虫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许建卫等的研究表明,昆明三带喙库蚊对敌百虫、敌敌畏、杀螟硫磷具有抗性,对DDT和溴氰菊酯具有中等抗性,对马拉硫磷和二氯苯醚菊酯敏感。(3)生物控制:生物控制即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产生或不产生代谢物的天敌,以控制有害生物,主要包括病原体(如细菌等)、寄生物(如线虫等)和捕食物(如中剑水蚤等),稻田放养鱼类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

2.1.3 保护易感人群:在乙脑疫苗的研制方面,我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自上世纪70年代乙脑疫苗开始使用以来,乙脑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对易感人群注射疫苗是保护他们的最有效措施。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乙脑灭活疫苗包括鼠脑灭活疫苗和仓鼠肾组织培养灭活疫苗等。鼠脑灭活疫苗:乙脑组织灭活苗虽然安全可靠,但成本高,存在大量无关抗原成分,该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较为强烈,已被仓鼠肾组织培养灭活疫苗所代替。乙脑减毒活疫苗是将乙脑病毒强毒株SAl4株病毒通过地鼠肾单层细胞长期培养传代,通过噬斑筛选并继续多次挑选对小鼠脑内无致病力。通过小鼠脑传代不返祖的稳定弱毒SAl4-14-2株。该减毒活疫苗在我国自批准生产以来累计接种人数超过2亿,具有很好的安全性。目前采取的乙脑疫苗免疫程序为问:(1)乙脑灭活疫苗:儿童8月龄接种2针,间隔7~10天;18~24月龄和6周岁时各加强免疫1针。(2)乙脑减毒活疫苗:儿童8月龄接种1针,18~24月龄和6周岁时各加强免疫1针。

第10篇

一、多项选择题

1.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有(ABC

)。

A.幼儿园的指导

B.社区的指导

C.社会团体的指导

D.个别指导

2.儿童基本的生活习惯有(ABCD

)。

A.饮食习惯B.

卫生习惯C.睡眠习惯D.

喝水习惯

3.家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ACD

)。

A.

父母性格B.家庭收人C.家庭结构D.家庭氛围

4.消极的儿童家庭教育方式有(

BCD)。

A.民主型B.溺爱型C.

放任型D.

矛盾型

5.0—3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主要包括(

ABCD)。

A.食物喂养B.生活起居C.卫生护理D.

疾病防治

6.0—3岁儿童情意的培养应注意(ABC

)。

A.创设一个关爱、接纳和尊重的心理环境B.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丰富的生活内容

C.引导婴幼儿学会表达、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D.教孩子认识周围的事物。

7.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有(ABCD

)。

A.抽象思维开始萌芽B.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丰富的年活内容C.语言的社会化水平提高

D.

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

8.培养3—6岁儿童良好习惯应注重(

ABCD

)。

A.

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B.

细致入微,教给方法C.

增强教育过程的趣味性

D.

及时鼓励,强化良好行为

9.

听力残疾儿童的特点有(ACD

)。

A.听觉受到严重的限制,其他感知觉起到代偿作用B.语言交流遇到障碍C.个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D.学习与正常儿童有很大的差异

10.脑瘫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ABD)

A.

正确认识孩子的病情B.运动、感觉的训练C.

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D.交流能力的训练

11.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

ABD

)

A.

奠基性与终身性B.

安全性与多样性C.随机性与针对性D.

亲情性与权威性

12.

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有(ABC

)。

A.

兴趣诱导法

B.

游戏活动法C.

实践操作法

D.

参观观摩法

13.

家长教育方式的特点有(ABCD

)。

A.

情境性B.

情感性C.

稳定性

D.

整合性

14.

3-6

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有(BCD

)。

A.

生命教育B.

教学活动合作C.

管理合作D.

研究合作

15.

0-3

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有(ABCD)。

A.

食物喂养B.

生活起居C.

卫生护理D.

身体锻炼

16.

0-3

岁儿童语言的培养应注意(ABD

)。

A.

多和孩子说话,创造说话、交流的氛围B.

教孩子说话与认识周围事物同步进行C.

训练孩子的智力

D.

在游戏中练习说话

17.

3-4

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有(ABCD

)。

A.

思维与动作相伴随B.

认识过程体现元意性C.

爱模仿D.

语音发展出现飞跃

18.

3-6

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任务有(

ABC

)。

A.

肯定自我,

自尊、自信B.

学会与他人相处,

懂得分享、合作和协商C.

理解并遵守基本的社会规范D.

具有较强的认知兴趣和能力

19.

日本家庭教育中最具特色的是(ABD

)。

A.

礼仪培养B.

挫折教育C.

亲子阅读D.

自立教育

20.

智力落后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

ACD

)。

A.

及早发现,

寻求专业帮助B.

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C.

家长要给与孩子理智的爱D.

在家庭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

21.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有(ABD

)。

A.

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B.

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C.

促进儿童心算能力的发展D.

促进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22.

儿童家庭教青指导的形式包括(

ABC

)。

A.个别指导B.

专家指导C.

集体性指导D.

文字音像资料的介绍推荐

23.

家长教育方式的特点有(

ABCD

)。

A.

系统性B.

情感性C.

稳定性D.

整合性

24.

家长道德素质主要包括(BCD

)。

A.

社会道德B.

传统美德C.

婚姻道德D.

人生信仰

25.0-3

岁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方面的具体目标有(ABCD

)。

A.

促进婴幼儿有规律地睡眠B.

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C.

增强婴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D.

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6.0-3

岁婴幼儿的卫生护理应注意(ABD

)。

A.

做好衣物的清洗和晾晒B.

注意婴幼儿个人卫生C.

经常给婴幼儿洗澡、做好身体抚触D.

婴幼儿的日常生活用品要定期消毒

27.4-5

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有(

ABCD

)。

A.

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B.

自我意识初步形成C.

社会交往水平提高D.认识活动的有意性得到发展

28.3-6

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ABC

)。

A.

提供均衡营养B.

加强体青锻炼C.

养成良好习惯D.

欣赏艺术美

29.

孤独症儿童的特征有(ABD

)。

A.

兴趣范围狭窄B.

语言发育迟缓C.

刻板的行为模式B

不主动与他人交流

30.

评价家庭和社区合作教青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ACD

)。

A.

随机性B.目的性C.

互动性D.

有效性

31.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涉及(

.ABC

)。

A.

健康教育

B.语言教育C.

社会教育

D.

生命教育

32.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从面上指导来说,

内容可以有(

.ABD

)。

A.

教育观念的更新

B.

儿童身心发展知识C.

家庭矛盾的处理方法D.家庭中评价儿童发展的知识与方法

33.0-3

岁儿童生活习惯的养成方面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ABCD

)。

A.

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B.

促进婴幼儿有规律地睡眠C.

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D.增强婴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4.

0-3

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问题涉及(

BCD

)。

A.

自我保护

B.

生活起居C.

卫生护理

D.食物喂养

35.

家长教育方式的特点有(

ABD

)。

A.

情境性B.

情感性C.

系统性D.

整合性

36.

3-6

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

.ABCD

)。

A.

提供均衡营养B.

加强体育锻炼C.

养成良好习惯D.

培养自护能力

37.

5-6

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有(

ABCD

)。

A.

抽象思维开始萌芽B.

好学、好问,

好动脑c.

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D.

语言的社会化水平提高

38.

3-6

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任务有(

ABC

)。

A.

肯定自我,

自尊、自信B.

学会与他人相处,

懂得分享、合作和协商C.

理解并遵守基本的社会规范D.

具有较强的认知兴趣和能力

39.

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涉及(ACD

)。

A.

正确认识超常儿童B.

培养孩子的良好气质C.

关心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D.

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40.

截肢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应注意(

.BCD

)。

A.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B.

注意孩子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C.

尽量送孩子到普通学校学习D.

关注孩子的特殊需要

二、判断题(将√或×坎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学前儿童家庭教青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儿童的合理养育和锻炼

来实现的。(对

)

2.

家长的人才观会影响到家庭教青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投入重点及教青方式.(

对)

3.

1-2

岁儿童以有意注意为主,

注意的持久性较低。(错

)

4.

特殊儿童虽然各有特点,

但对教青的需求都是一样的。(错)

5.

物质条件好是孩子成长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家庭环境中的“软件“作用不大。(错)

6.

亲子游戏是家庭游戏的核心。(对

)

7.

对于3-6

岁儿童来说,

家庭教青的目标与幼儿园保教目标是一致的。(对

)

8.

超常儿童不只是智力型和学术型的。(对)

9.

幼儿园、社区不仅能够为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

还能为学前儿

童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指导。(对

)

10.

学前儿童家庭教青的现状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错

)

11.“家庭教育支援政策”是韩国政府针对家庭教育落后和家长疏于管教子女导致教育危机而提出的。(

错)

12

家长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素。(对

)

13.直觉行动思维是2-3岁儿童主要的思维方式。(对)

14.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商在50~70或55~75之间。(错

)

15.在亲子游戏发生的初级阶段,亲子互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观察和模仿。(对)

16.不同类型的家长亲子观会导致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对)

17.对于3-6岁儿童来说,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幼儿园保教目标是一致的。(对)

18.特殊儿童虽然各有特点,但对教育的需求都是一样的。(错

)

19.相对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的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增强的同时,主动性、责任性也更强。(对)

2O.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是家长教育能力的核心。(对)

21.

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或者说核心是“助其他助“

。(错)

22.

物质条件好是孩子成长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家庭环境中的“

软件“作用不大。(错

)

23.

在家庭当中,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游戏,以及儿童操作摆弄实物所进行的实物游戏

是两种主要的游戏形式。(对)

24.

孤独症儿童大多数智力低下,

但也会有一部分是高智商。(对)

25.

家长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素。(对)

26.

智力低下是所有脑瘫患儿的主要伴随症状。(错

)

27.

对3--6

岁儿童进行美的熏陶就是要支持孩子的艺术兴趣,

鼓励孩子创造美。(对)

28.

超常儿童不只是智力型和学术型的。(对)

29.

幼儿园、社区只能为学前儿童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指导。(错

)

30.

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是家长教育能力的核心。(对)

41.

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是家长教育能力的核心。(对)

42.

家长的教育观间接影响其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错)

43.

1-2

岁儿童意志活动萌芽开始出现。

(对)

44.

对特殊儿童的教青和训练的最基本目的和任务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实现生活自理。(对)

45.

家长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对)

46.

物质条件好是孩子成长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家庭环境中的“软件“作用不大。(错)

47.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商在50~70

或55~75

之间。(错)

48.

孤独症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视觉和听觉信号系统的不同步。对(

)

49.

幼儿园、社区不仅能够为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还能为学前儿童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指导。(对)

50.

在亲子游戏发生的初级阶段,

亲子互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观察和模仿。(对)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O分)

1.如何培养3-6岁儿童的社会性?

答:

(1)接纳、肯定孩子,培养自尊、自信(2.5分);

(2)爱孩子,让孩子学会爱(2.5分);

(3)在交往中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2.5分);

(4)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2.5分)。

2.家长应如何教育孤独症儿童?

答:(1)细心观察,及早发现(2分);

(2)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孩子的问题(2分);

(3)在家庭中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一定的训练(2分);

(4)为孩子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2分);

(5)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2分)

3.

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

(1)

细心观察,及早发现(1分);

(2)

家长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孩子的问题(2分);

(3)

在家庭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训练(3分);

(4)

为孩子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2分);

(5)

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2分)。

4.

简述0一3

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共育活动的评价指标。

答:

(1)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1分)。

(2)

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教育问题(2分)。

(3)

将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过程,不仅给出具体的教育策略,还与家

长进行细致的分析9帮助家长学习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6

分)。

(4)

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2分)。

5.

如何培养3-6

岁幼儿的社会性?

答:

(1

)

接纳、肯定孩子,

培养自尊、自信(2.5分);(2)

爱孩子,

让孩子学会爱(2.5分);

(3)

在交往中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2.5分);

(4)

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2.5分)

6.

如何在家庭中培养智力落后儿童的基本能力?

答:

(1

)

训练儿童的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2.5分)

;

(2)

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2分)

(3)

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2分)

;

(4)

培养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能力(2分)

;

(5)

重视对孩子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的教育(2分)

7.

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具有什么作用?

答:

(1)

提供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先天条件(2分);

(2)

奠定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2分);

(3)

启迪儿童语言和智慧的萌芽(2分);

(4)

培养儿童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能力(2分);

(5)

帮助儿童适应最初的社会(2分);

8.

针对0-3

岁婴幼儿的语言教育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

(1)

创造条件,诱发孩子发出声音(1分)

(2)

多和孩子说话,创造说话、交流的氛围(2分)

(3)

教孩子说话与认识周围事物同步进行(6

分)

(4)

训练孩子的听力(2分)

(5)

在游戏中练习说话(2分)

四、论述题(16分)

1.请选择3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要求:(1)阐明已选择的三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含义;

(2)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并提出自已的观点或建议,

参考答案:

相关知识点:

(1)兴趣诱导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善于发现、利用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进行深人的探究和学习的方法。儿童的兴趣有消极和积极之分,家长要善于利用儿童的积极兴趣,引导儿童的学习向有益的方向发展;孩子的兴趣也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孩子先天的兴趣需要家长的及时发现和栽培;一旦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要注意保护和提供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帮助,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持、深化孩子的兴趣;孩子对某些事物不感兴趣,需要家长通过后天去培养。

(2)游戏活动法就是家长利用儿童喜爱游戏的特点,给幼儿提供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游

戏中学习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家长一方面要鼓励孩子进行多种多样的游戏,另

一方面要为孩子游戏提供时间和空间、材料上的支持,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一起游戏。

最后,家长也应抽时间参与孩子的游戏。

(3)实践操作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借助于儿童参与的各种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来促进儿童发展的方法。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实践;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进行各种科学探究实践;第三,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游戏活动;第四,家长要鼓励儿童参与社会交往活动。

(4)环境熏陶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通过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对孩子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教育方法。对于物质环境的创设,家长首先应注意为儿童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操作材料;其次,家长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的干净、整洁,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有暗示作用。第三,家长应注意诨用音乐、美术作品和自然物等美化家庭环境,这对孩子的艺术品位和修养有良好的熏陶作用。精神环境创设应做到:第一,为儿童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主体性和自由;第三,注重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5)赏识奖励法是指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优良行为,并对孩子的

优良行为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的方法。首先,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赏识要与儿童的具体行为

和进步相联系;其次,家长要把握好表扬鼓励孩子的度;第三,家长对孩子的鼓励方式尽量以精神鼓励为主,少承诺物质奖励。

(6)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利用具有示范作用的各种榜样教育孩子,使孩子学习榜样的良好行为的教育方法。最重要的榜样是儿童的父母,其次是老师和同伴,还有文学、艺术作品中孩子喜爱的人物。要想给儿童起到好的榜样的作用,父母和老师要以身作则;

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同伴;家长平时要注意积累相关的文学知识,用榜样的形象感化孩子的思想,引导孩子的行为。

(7)暗示提醒法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运用含蓄、间接、简化的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实施影响的教育方法。暗示可以分为语言的暗示、动作的暗示(含眼神、手势、表情、暗号等)。暗示法运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影响孩子活动的兴致。暗示法经常被用一些不便家长直接指出孩子错误的场合,暗示法可以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和反暗示。提醒法的使用,需要家长的教育智慧。

自我认识从略。

2.

试从家长的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四个方面任选两个观念联系实际分析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要求:

(l)阐明已选择的两个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2)

联系实际分析该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8分。

参考答案

相关知识点:

(1)家长的儿童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儿童观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

态度。有些家长认为,儿童发展是被动发展的过程,儿童没有自己的权利、地位和自主意愿。

在这种儿童观的影响下,家长元视儿童发展的规律及儿童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强迫儿童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发展,结果导致儿童的自由个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压抑,儿童心智得不到充分发展;有些家长把儿童的发展完全看成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家长起不了什么作用。这种家长在实际实施教育时,往往过于消极,忽视自身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经常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方式,其结果就是导致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无人问津,心智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有些家长能充分意识到儿童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同时环境和教育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儿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思想,享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权利,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做事。这类家长在教育儿童时.往往态度积极,能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能根据孩子的特点以及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适时适当的引导。

(2)

家长的亲子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的亲子观就是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也可以说是教养动机。有的家长将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和附属物,其教养动机往往是为了光宗耀祖、传宗接代,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在教育孩子时,往往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种教养方式导致孩子过于顺从、缺乏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有的家长在处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态度比较漠然,因而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没有明确的教养动机,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非常看重孩子自身的发展,其教养动机主要是为了孩子自身发展和将来的幸福,因而在教育孩子时就比较容易采取民主、科学的教育方式。

(3)

家长的人才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的人才观主要是指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即家长对什么是人才以及期望子女成为什么样人的认识和期望。一般而言,家长的人才观可以分为知识型、技能型、品德型、社交型、创造型和普通型等。崇尚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家长,更多希望孩子聪明;追求品德高尚型人才的家长,最重视对孩子诚实品质的培养;注重社交型人才的家长,会把活泼开朗看作孩子最重要的品质;侧重创造型人才的家长,更愿意鼓励孩子尝试、探索、发挥想象力;而普通型的家长则不会刻意追求孩子学业上的“成功“,而是更多教育孩子要踏踏实实、正常发展。一般而言,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容易产生“专制型“的教育方式,期望过低则容易造成“忽视型“的教育方式。

(4)

家长的教育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家长对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家长在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能的认识,它影响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的发挥。一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的发展是遗传决定好的,教育对孩子来说作用不大,因而任其发展。一些家长认为我不是老师,不懂得教,所以只管生孩子,至于教孩子,那是学校做的事。这是一种“只养不教“的观点。实践中,家长应该明确自身在儿童成长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角色,克服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并不是万能的,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

自我认识从略。

3.

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开展3-6

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

要求:(1)简述开展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相关内容s

(2)

联系实际分析该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参考答案

相关知识点:

3-6

岁儿童家庭、幼儿园合作教青的内容包括z

亲职教青、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

合作、资源合作等方面。方式有z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方式(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

;加强家园联系的方式〈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

;家园现场沟通交流的方式〈家长会、约谈)

;

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方式(家长学校、家长沙龙)

;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方式(教育活动开放日)。除了以上有效地家园合作方式外,还有利用便条或电话联系、接送幼儿时的简单交谈、利用网络平台等其他家园合作教育的形式。家园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评价家园共育活动的基本标准)

:活动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形式灵活;既体现了幼儿园的主导性,又发挥了家长的主体性,体现家园合作共青的教青理念,注意及时小结和总结、积累,注意经验分事和资源共事。

自我认识从略。

4.

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

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要求:

(1)

说明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2)

结合实际阐述你对3-6

岁儿童进行阅读活动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

参考答案

相关知识点:

作用:首先,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其次,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文字的美,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了机会。第三,在阅读中能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敏感性。

方法:首先,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其次,每天最好有相对时间的亲子共读的时间。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亲子共读有接种形式,可以妈妈读,孩子听了还可以妈妈和孩子一起讲。在多种形式阅读中,孩子掌握了阅读的方法,获得了一定的文字阅读的能力。长期与好书相伴,阅读成了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良好的习惯和情操,使孩子受益终身。

自我认识从略。

5.论述0-1、1-2、2-3岁各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案要点:

(1)0-1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a.身体发展特点:身体发展变化迅速,身高和体重发展变化快,身体比例变化明显,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身体各部位和各项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发展水平较低;身体行为以无条件反射行为为主,条件反射行为慢慢出现;动作发展跨度较大。

b.心理发展特点:各种感觉在胎儿阶段初具雏形,出生后得到迅速发展;知觉有了初步发展,图形知觉和深度知觉较早显现;注意开始发展,由注意事物形状至看得见的和可操作的物体引起注意到选择性注意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婴幼儿以短时记忆为主,长时记忆时间不断增长;思维发展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依赖自己的感官和动作;此时是婴儿语言发生和储备期,他们听得多,积累得多,说得少;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这一时期影响婴幼儿情绪的主要因素,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婴儿期情绪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交往对象和交往方式都比较单一,主要是与照看者尤其是父母之间的交往,交往的方式和内容多以照看者对婴儿实施生活照料和嬉戏行为为主。

(2)1-2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a.身体发展特点:1岁后儿童身体发展的速度相比于1岁以前有所放缓,但身体各项器官功能处在继续发展时期,仍需得到保护。首先,从身高方面来讲,此时期的增长速度比起第一年要减缓。其次,他们的心脏承受能力较低,不宜多做剧烈运动。第三,神经系统继续发展,总体而言,婴幼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很不平衡,造成儿童活动的高度不稳定性,导致他们不能长时间从事一种活动,容易被有趣事物吸引。此时开始练习独立行走,但开始阶段很不平稳。手的精细动作发展,逐渐学会拿东西做动作,从单纯摆弄物体发展到把物体当工具使用,开始学习使用工具。

b.心理发展特点:1-2岁儿童感知觉的精细程度得到长足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2岁时,目测物体大小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0%,而且他们开始关注体积较小的东西。在颜色知觉方面,1.5岁儿童同色配对的能力很低,2岁左右,有30%的幼儿能进行红色、黄色和白色积木的配对。此阶段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的持久性较低,注意的事物逐渐增多,范围也越来越广,注意活动更加具有探索性和积极主动性。此时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仍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认识事物仍大量依靠自己的感官和动作参与。1岁半到2岁时,儿童已经能够运用心理表象而不再是外显行为来解决问题。此时儿童理解成人语言的水平提高,能够逐渐说出一些有意义的词语。情绪进一步发展,意志活动萌芽开始出现。在社会交往方面,父母仍是主要的交往对象,与母亲的交往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母亲是儿童游戏的主要伙伴。2岁时,社会性游戏绝对超过单独游戏,社会交往的伙伴主要是同伴,与母亲的交往呈明显下降趋势。

(3)2-3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a.身体发展特点:身体各部位和各器官仍在发展之中,动作发展的技巧性和难度也进一步增强。

b.心理发展特点:直觉行动思维是主要的思维方式,即儿童的思维与自身的感知和动作相伴随,出现假想性游戏,思维的自我中心化特点明显。2-3岁是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开始使用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准确地表达思想,言语中带有明显的“童年”特色。此阶段儿童基本具备了各种形式的情绪。情绪情感的社会性逐渐增加,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特点非常明显,此时还出现了情绪的自我调节。3岁婴幼儿行为的冲动性特点仍十分突出,虽然3岁前幼儿已经出现坚持性,但3岁幼儿坚持性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很低。2-3岁的时候,幼儿掌握代名词“我”,是其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3岁左右幼儿出现最初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4)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身体各方面发展变化迅速,但发展尚不成熟,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身体发展遵循四个原则:即头尾原则,身体发展先从头部和上身动作开始,然后延伸至身体的其他部分;远近原则,从身体的中央部位逐渐延伸至外围部位,主要表现为躯干的发展先于四肢末端的发展;等级整合原则,即简单技能先独立发展,然后逐渐地这些简单的技能被整合成更复杂的技能;系统独立性原则,即不同的身体系统有着不同的发展速率。

进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思维方式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思维与自身的感知和动作相伴随,出现了表象和想象。基本具备了各种形式的情绪。情绪情感的社会性逐渐增加,出现了情绪的自我调节。但总体而言,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特点非常明显。自我意识萌芽,出现最初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社会性游戏逐渐超过单独游戏,与同伴的社会交往逐渐超过与母亲的交往。

内容有点多,同学们在答题时可以只答要点。

6.论述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答案要点:

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

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教育中的作用不仅主导性更加突出,而且还要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相对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的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增强的同时,主动性、责任性也更强。

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及方式。

内容: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合作、资源支持。

方式:(1)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方式有: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

(2)加强家园联系的方式有: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

(3)家园现场沟通交流方式有:家长会、约谈;

(4)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方式有:家长学校、家长沙龙;

(5)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方式有教育活动开放日。

除了以上的方式外,还有利用便条或电话联系、接送幼儿时的简单交谈、利用网络平台等其他家园合作教育的形式。

7.联系实际论述日本、韩国、美国的儿童家庭教育对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答案要点:

日本教育:日本家庭教育重视礼仪培养、挫折教育和自立教育。儿童不仅在外要注意礼仪,在家庭内部也需要遵守一整套的规矩,文明礼仪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本家庭的挫折教育从婴儿期就开始了,日本父母认为,只有让孩子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

韩国教育:韩国家庭教育重视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并有独具特色的“狼型”教子法、“狮子型”教子法。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长幼有序、懂得感恩的道德教育和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两个方面;

“狼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学会独立,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观察能力、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团队意识,挖掘孩子的潜能;“狮子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充满自信,学会自律自控,学会放弃,让孩子面对现实,在逆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美国教育:美国家庭教育特色在于尊重儿童、父母参与,重视常规培养和亲子阅读。尊重儿童主要表现在美国父母对孩子惯常使用的说话方式上,引发孩子自己的思考、判断,不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由于美国文化尊重人的个体性和差异性,美国父母很少会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与中国父母相比,美国父母更为尊重子女的意见,注重耐心的聆听和平等地交流;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还体现对孩子自我选择的尊重上。美国家长对子女早期发展和学习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家内事务的参与和家外(如幼儿园或社区)事务的参与。在美国常规培养中,“常规”的内涵不是“纪律”而是“习惯”。习惯养成后,按照习惯做事情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美国家庭的常规培养主要体现在饮食、睡眠和如厕三个方面。外国儿童家庭教育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中国孩子更需要接受挫折教育、逆境教育、独立教育;

中国家庭应当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中国社会和教育界应当更加注重对家长的教育和支持。

五、案例分析题(24分)

1.2岁半的毛毛马上要上幼儿园托班了,在一个炎热的下午,幼儿园托班王老师满头大汗地到了6楼毛毛的家门口,按下门铃后,里面的木门打开了,一位女士隔着铁门间道:“你找谁?”王老师答:“我是毛毛的老师,今天来家访。”女士谨慎地说:“我们不知道你要来家访,也没有做什么准备,不巧的是,我们正要出门去奶奶家。您有什么事情,尽快说吧!”王老师说:“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下个星期一带孩子来报到时,最好让孩子随身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还想和您沟通一下孩子的情况。”女士说:“好的,谢谢您,王老师,沟通只能下次了。不好意思。”王老师无奈地与母子“再见”后,转身挥汗下楼去了。

本案例中王老师的家访行为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吗?请根据“第六章儿童家庳与幼儿园、社区的合作共育”中的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相关理论、观点或教材活动案例评价进行分析。

要求:相关理论或论点应用准确、恰当且陈述清晰;宥自己明确的观点和认识且分析、说明具体;阐述、评论逻辑性强: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相关知识点:

(1)家访是一种以访问、谈话为主要方式的个别交流形式,主要目的是让教师了解幼儿在

家庭里的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2)家访活动应该目的明确,准各充分,并且注意到一些细节的处理,如:准备小礼物、提前预约时间、教师着装、征求家长同意、使用技术设备等。应该运用多种方法,多途径、多角度的获取信息。应该在家访后整理分析家访情况并及时向家长反馈,活动完整性较好,有始有(依据活动案例2评价)

联系案例、自我认识从略。

2.

女儿非常好强,虽然只有五岁,可什么事都想亲自尝试。一天,她看到一位和她差不多年龄的男孩子,骑着两个轮子的自行车飞快地从身边过去,非常羡慕。于是吵着要我把她的自行车后轮两侧的两个小轮也拆掉。我考虑到女儿还小,所以拖了一段时间才准许了她。那天,我带女儿来到水泥场地让她练习骑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平时骑惯了四轮车的女儿,骑上了两个轮的车子,一开始还适应不过来呢,看着女儿骑车摇摇晃晃的样子,我心理总是悬着,不断作势要去帮她一把,可女儿却骑得兴趣盎然,根本感觉不到骑车不稳的危险。女儿没有我的帮助,着实摔了几下,但她跌倒了,又马上自己爬起来再骑。看着女儿不怕疼,很认真的样子,我也就索性放开手脚让她去练习了,只是在旁边及时给予一些点拨和鼓励。在一次次的跌倒后,女儿逐渐掌握了平衡技巧,车技也有所进步了。看着女儿骑在车上骄傲地向我微笑,我真的很感动。

请根据“第四章3-6

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3-6

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相关理论或观点进行分析。

要求:相关理论或论点应用准确、恰当且陈述清晰;自己明确的观点和认识且分析、说明具体;阐述、评论逻辑性强: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一共有三个参考答案,任选一个

参考答案1

相关知识点: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幼儿体质。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还能提高有机体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及康复能力。体育锻炼也有利于幼儿,心理良好、协调地发展。比如,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品质,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且,通过体育活动,获得一两种感兴趣的体育技能,有助于丰富幼儿生活,增加生活的情趣。

联系案例、自我认识从略。

参考答案2

相关知识点:

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

(1)开展经常性的亲子体育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身体动作

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也使亲子感情得到了交流。(2)培养对球类活动的兴趣。球类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发展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团队的合作精神,也有助于培养家庭的共同兴趣和爱好。(3)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在广泛接触各种体育活动形式之后,孩子有发现自己兴趣的机会。

联系案例、自我认识从略。

参考答案3

相关知识点:

在和孩子一起锻炼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特别重视。

(1)和孩子一起做好活动的准备。首先,要准备丰富的器械玩具。其次,要做好相对安全

的场地准备,第二,检查孩子的着装,要便于活动,检查好鞋带、衣服等。

(2)

发挥同伴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同伴既有利于孩子坚持体育活动,又可以增加他们的

交往机会,提高其交往能力。

(3)

重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体育活动要坚持,尤其是锻炼,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克服

困难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联系案例、自我认识从略。

3.

2

岁多的苗苗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就是太挑食,不爱吃蔬菜。爸爸妈妈经常哄她

吃、喂她吃,有时也强迫她吃,可是不管用。为了这件事情,家人没少为她着急。再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妈妈下决心一定要把女儿的这个“毛病“扳过来。妈妈看到苗苗特别喜欢小白兔,于是将计就计,把《龟兔赛跑》的故事搬到了餐桌上,和苗苗玩儿起了“争当小白兔“的游戏。妈妈对苗苗说“知道为什么小白兔是赛跑健将吗?因为它爱吃胡萝卡。咱们比赛吃胡萝卡,谁吃得多谁就是小白兔,吃得少肯定就是小乌龟了。“苗苗当然想当小白兔了,竟和妈妈“抢吃“起胡萝卜来.看到这一招挺灵,妈妈接着又想出更多的吃饭游戏。比如把一个不倒翁放到餐桌中央,不倒翁倒向哪个菜,大家就要赶紧吃那个菜。就这样,妈妈改掉了苗苗挑食的坏毛病。苗苗因为喜欢餐桌上的游戏,再也不对蔬菜深恶痛绝,而是深深地喜欢上了吃蔬菜。

请根据“第三章:3岁儿童家庭教青指导“中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指导相关理论或观

点分析此案例。

要求:相关理论或论点应用准确、恰当且陈述清晰;自己明确的观点和认识且分析、说明具体;阐述、评论逻辑性强: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相关知识点:这是0-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中习惯养成方面的表现。

0一3岁婴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具体指导:

(1)教养者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教养者,要让孩子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自己要首先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这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孩子。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坚持的,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的。

(2)

充分发挥图书、电视等媒体的作用。故事在婴幼儿的教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婴幼儿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婴幼儿的这一特点,与此同时,媒体对于现如今婴幼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3)

好习惯的养成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养者要

充分尊重婴幼儿的成长需要。不要拔苗助长,强迫甚至强制婴幼儿养成一些习惯。

联系案例、自我认识从略。

4.幼儿园半日开放活动对我们家长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2年来,我已经参加了4

次这样的活动。以往的半日开放活动,

就是让家长到幼儿园来看一看孩子们的活动,

看完孩子的活动,半日活动也就结束了。然而,幼儿园这次开展的半日活动部和过去有所不同,获益良多。教师把自己精心设计的一张观察记录表发到每个家长手中,使我们既能清楚地意识到教师对半日活动的安排,又能了解教师对每一项活动的具体要求,以及自己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让我们一边对照观察记最表观帮活动,一边做些简单的记录,在相应的铺导。比如,做操时,孩子的态度是否认真,动作是否开始上课时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否积极举手发言,是否在积极思考,进餐时,孩子是否有愉快的情绪和良好的习惯等。在参与半日活动中,我们家长能在这份记录表的“引导下”有的放矢地、全面地了解孩子。

请根据“第六章

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社区的合作共育”中家园合作教育方式的相关的理论或观点进行分析。

要求:相关理论或论点应用准确、恰当且陈述清晰;自己明确的观点和认识且分析、说明具体;阐述、评论逻辑性强: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