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22: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根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不少实体企业的经济活动转向民间借贷、房地产等市场,在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虚拟经济虚旺、实体经济孱弱的局面。加之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国际市场需求明显不足,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中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
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重视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刻不容缓。各级政府当下的主要力量必须全力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
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的意义之一,就是把握中央关于“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必然选择。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强壮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发展虚拟经济的物质基础条件,有利于防止泡沫经济的发生并降低金融风险,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社会和谐稳定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的意义之二,就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举措。只有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夯实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才能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的意义之三,就是强调发展实体经济,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致富观、价值观和幸福观。
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首先要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的基本经济形态,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虚拟经济的支持。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时,虚拟经济就会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反之,就会起反作用,甚至造成经济波动和危机。
其次,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要制定财政优扶政策、税率调整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吸引经济社会资源更多地投入实体经济。
第三,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要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不断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增强实体经济的吸引力,让投资者、经营管理者搞实业有回报、有“钱”途。
再就是,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要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开放式的社会化创新体系。
只要我们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真正重视中小企业的的难处痛处,真正关心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就能够下力气地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积极主动地部署实体经济的服务和建设;就能够促使中小企业创造社会财富,从而保障和改善全民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绿满荆楚”;绿色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153
为了加速湖北省经济建设,以环境为根基,开展“绿满荆楚”行动。该行动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绿满荆楚”自实施以来为湖北省的生态环境带来重大转机,为加速湖北省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为此,本文对该行动的内容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1 “绿满荆楚”内涵
“绿满荆楚”是在2014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绿满荆楚行动的决定》中提出。该决定中指出湖北省在3a内全面实现宜林地、无立木林地、通道绿化地、村庄绿化地应绿尽绿。并预计到2017年,湖北省的新增林地面达到56.8万hm2以上,实现41%的森林覆盖率。在该决定中,主要突出的是国土绿化,以此为核心,一并推出荒山造林、通过绿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等,并在湖北农村区域建立城乡居民保障体系,以“绿满荆楚行动”这一名字为湖北绿化工程勾画出蓝图[1]。
2 “绿满荆楚行动”的作用
2.1 实现绿色循环经济
湖北省的“绿满荆楚”开展后,从表面上看是实现了国土的绿化,但是事实上是以国土绿化为基础,大兴绿色经济建设。该种经济建设主要面向的是农业经济,同时所发展的农业经济能够实现循环式的发展。以湖北省崇阳县肖岭乡为例,因地制宜的开展“绿满荆楚行动”,需要与该地的气候环境相结合,发展起了油茶、板栗、茶叶、核桃以及中药材等作物经济。肖岭乡是绿色农作物发展中的代表,据2015年下半年统计,湖北省新增油茶2万hm2。在领头区域做示范下,湖北省各地也相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逐渐积累经验,形成了茶林相间、节水灌溉、生态高效的生态茶园种植模式。同时在此时基础上,肖岭山还形成了多种经济主体形式,如,合作社+基地+农户、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等模式。在循环的生产模式下,也实现了经济的循环。“绿满荆楚行动”得以实现,无论是环境还是经济都是一种良好的改善[2]。
2.2 推动生态建设
“绿满荆楚行动”的开展,直接推动了湖北省的绿化建设,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绿满荆楚行动”是一个支点,在实现生态建设中,包含很多内容,将湖北省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建设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并对社会空间进行优化。从2014-2030年,湖北省力争在这30a间,以生态建设为根基实现经济发展。自从实行“绿满荆楚行动”,对湖北省的生态建设产生直接影响。从生态观念上,这一“绿满荆楚行动”的推出,提升人们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并以自我做起,为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力量。从实际环境上,湖北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初步实现了“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在生态格局上,生态空间布置合理,环境宜居[3]。
2.3 完善绿色制度体系
“绿满荆楚行动”的开展,在促进湖北省的绿化建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政府政策支持下以及林业部门的合作下,绿色制度被建立,并且逐渐实现完善。绿色制度为不同区的生态发展带来新格局,是绿色生态发展的生命力。绿色制度将园林管理的机制健全,严格实施林地的定额管理,采伐需要凭证,以及积极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在不同乡政府中建立国土绿化与产业之间的融合机制。在不同区域开展绿色制度之前,需要对该地区的气候进行调查,提升绿色林业的产出;建立绿色评价机制,对林业发展进行监督与评价。如,对于森林经营的监测评价是现代森林经营中重要的手段,在森林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森林监测实际上就是对森林经营工作的检查与评定,以实际的监测活动,来对森林管理中细节进行了解,并从监测环节中发现实际问题,使得森林管理工作者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过失弥补,以免造成森林资源破坏[4]。
3 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践行党的十精神,湖北省开展“绿满荆楚行动”,加速绿色建设。本文对“绿满荆楚行动”内涵进行分析,“绿满荆楚行动”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实现了绿色循环经济,推动生态建设;也完善了绿色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乐建根.竹山县实施“绿满荆楚”行动现状与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5(06):79-80,89.
[2]记者蒋润涛.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绿满状ㄐ卸[N].孝感日报,2014-12-02001.
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磨砺意志,奉献青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在担任……已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农村实际工作让我对农村有所了解,对基层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但作为一名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怎么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呢?
首先,要了解农村、农民的特点,学会与农民相处并融入到农民的生活中去。开展农村工作,就要学会与农民打交道,适应农民的生活方式,接触村民,培养和村民的感情。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坚决不能只待在办公室,要多走进村民家中,走进田间地头,倾听他们的心声,体验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难处,真心实意和农民交朋友,然后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要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群众的尊重和认可;只有这样才能深刻体会农民农村的生活,才能在农村工作中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融入农村、农民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失去一名大学生村官应有的的文化素质,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放弃“学习”这一给自己充电的行为,因为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不断加强学习,在实际锻炼中求进取,在实践中掌握必要的农业知识和技能。作为
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需要随时关注国家惠民政策,尤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动向、新角度。我们的工作只有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结合,才能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的新鲜血液,如果
对农村、农民、农业的知识都不了解,这不利于大学生村官在村开展工作。只有通过实践和学习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并利用自身掌握的科学知识开展农业生产。学习掌握农业知识,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当地的农业构架,了解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例如:主导产业、主要生产方式、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等,只有充分了解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要做到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尽快掌握必备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进而按照农村农民生产需求,建议指导农民全面掌握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并及时掌握农业科学发展的信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再次,要兢兢业业,做好基础的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每件小事情。作为一名村支书助理,不仅是执行上级命令的“技术人员”,同时也应该是一名“管理人员”。管理村委会工作包括农村各项基础工作资料的建档;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级事务的决策过程,在这些决策过程中监督程序是否完备,虽无决策权但有建议权,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归档;采用适合农民的方式对中央政策、科普知识、计算机、法律基础知识、新技术等进行宣传、推广;协助村两委做好日常的村政事务管理工作等。以上这些看似平凡、繁琐的工作,正是大学生村官应该做好的最本职的工作。正因为平凡,所以要用心去做,要善于从中发现可“创新”的点,寻求灵活的工作方式,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因为工作没有大小之分,不论大事小事,都需要我们抱着“事无巨细,惟有用心”的态度。我们应该养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踏踏实实地去做好、做细、做精的习惯,这样在开展农村工作过程中我们才能有所收获。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积极投入工作,努力实践,锻炼自己,完善自我。放低要求,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虚心好学,积累经验,用行动证明,用事实说话,到那时你会觉得路其实就在脚下。
最后,充分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结合村实践工作,引导农民思想转变,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一名大学生村官,无论所学的专业是什么,只要肯用心去思考,总能找到自己专业与农村工作的契合点,为村里的工作尽一份自己力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在农村完善硬件基础设施体系(包括交通、绿化、农业设施设备等)、完善基层社会服务体系(包括学校、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等)、加强基层民主法制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了给农村、农民建设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国家随即又推行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国家把你这个大学生放到农村,就算你学的是英语、戏剧之类的专业,似乎与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无直接关系的专业,但是只要你愿意,在新农村建设的任何一个小的方面完全可以做出或大或小的贡献来。即使确实无法用到自己的专业,你在大学学习的其它技能,如计算机网络使用技术、组织策划活动的能力等,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块砖、加片瓦。同时,思想转变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大力开展创业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并没有引起农民的足够重视。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学历最高的群体代表,要发挥教育、宣传作用
,引导农民思想转变。鼓励农民利用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农业科学发展的信息,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自身收入水平。
总之,作为基层的年轻干部群体,作为大学生村官,一定要戒掉“走马观花、心高气傲、眼高手低”的学生气,戒掉“照本宣科、不求实际、纸上谈兵”的书本气,相反的,要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增长才干,时刻强化责任心,才能做好农村工作。大学生村官只有抓住了实现“自我长远发展”的前提,才可能让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自我长远发展,自我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只有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才能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引领农民共同致富,促进经济发展。另外,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促进经济发展是对大学生村官的基本要求。“农村工作无小事、农民利益大于天”,是基层干部常挂在嘴边的座右铭,就是要求大学生村官们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通过服务三农、助推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自我的长远发展。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就要在在基层工作的生动实践中挥洒青春、放飞梦想,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携手共建幸福村,同心共筑中国梦!
关键词:循环经济;立法;理论根基;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85-02
一、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根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包括:
1.强调可持续性。要求人们根据生态系统发展的限制因子和持续性的条件的具体关照来调整人们自身的对资源的需求和生活、生产方式。
2.强调公平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要求代际公平和代内的不同区域、国家、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
3.强调质效性。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性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必须更新经济发展思路,将生产方式从传统的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把从主要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轨道上来。
4.强调环境与发展的整体性。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必须要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程度、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之一,而不仅是把环境建设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一方面,生态环境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资源,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出许多间接或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环境和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的支持力量却越来越有限了。
(二)生态学理论
生态系统的规律是一个和经济系统中与物质流有关的准确描述,可以简单总结为八个字,即“协调、整体、循环、
再生”。
1.整体协同的动态平衡原理。作为生物物种之一,人类既依赖于自然环境发展与生存,对自然环境同时又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人与生态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例证就是,当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破坏了自然,不可避免地将受到自然带来的惩罚。正如马克思、思格斯曾经告诫人们的那样,“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2.生态阈值原理。生态系统的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起作用,如果超出了生态系统本身调节能力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受到的干扰过大,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在生态学上称这个临界限度为生态阈值。环境的质量和生物的数量、种类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决定着生态阂值。生态系统在生态阈值范围内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外界干扰和冲击,更重要的是受到干扰之后,可以通过自身内部的调节恢复到之前的稳定状态。但是当有超过生态阈值的外界干扰的时候,就会发生“生态失调”,也即生态系统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初状态。
3.共生共存的协调发展原理。工业生态学要求现代工业体系中不同行业和不同工业流程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横向共生,建立现代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为每一个生产企业的废弃物在工业循环体系中找到一个下游的“分解者”。通过打通工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的最大限度地循环路径,工业生态学建立现代工业体系行业或企业共生体内部物质之间进行闭路循环的链条,从而实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经济效益的三赢的目的。目前,实现这一理想最重要的形式就是建立生态工业园。
(三)生态法哲学
简单地说,生态法哲学是指以人为本,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法律本位观,要求从环境立法、绿化宪法、行政法、民法入手,承认地球上的生物享有生存和存在的基本权利,承认自然界及其生物具有内在自身价值,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法律观念。生态法哲学观念的内涵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
1.生态法哲学观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法哲学观不是对保护人类的基本立场的抛弃,而是给予人更多的关注,它不仅强调地区之间的发展公平、行业公平、代内公平而且还强调代际之间的公平。虽然我们强调生态本位,但是保护生态实际上就是维护人的根本利益,不仅维护一个地区的人的利益还维护其他地区的人的利益,不仅维护现代人的利益还维护未来后代人的利益。强调生态本位根本上还是以人为本。
2.生态法哲学观统筹人与人的关系。在生态法哲学观指导下,我们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几个层次:第一,要重视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地区的发展,而牺牲其他地区的发展,不能因为一些的人的幸福而剥夺其他人的幸福。第二,要重视代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三,生态法哲学观要充分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结构
根据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实践,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结构应当采取德日的金字塔型的体系结构,具体在宏观构架上应包括五个层次:
(一)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律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8年制定,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循环经济法律,这部法律体现了循环经济法的各项基本原则。根据本书前面的论述,所谓循环经济还包括上文所说的3R原则、生态安全原则、风险防御原则、责任分担原则等几项。在具体的循环经济立法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将循环经济的原则和循环经济法的原则在立法层面上区别开来。
(二)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当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具体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例如循环经济专门法律里面比较重要的《废气排放法》等相关法律。
(三)结合行业标准制订相应的的单项法规
根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原则要求,就各个行业内部的废物回收利用制订单项法规或专门规章,如《电子产品回收法》、《容器包装循环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特定家庭用机械再商品化法》、《建筑材料再资源化法》、《电池回收利用法》、《化学物质排放管理法》等。
(四)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制定的各项行政规章
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可避免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激励、促进手段和措施推动相关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在不断颁布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地方规章。但是遗憾的是,在我国2008年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有,并没有对地方政府部门循环经济的相关立法行为做出规定。
(五)在其他法律法规中纳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容
应该在《宪法》及《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修改时将促进循环经济内容纳入其中,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相衔接。发挥其主导功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64:383-384.
[2] 山东理工大学广义循环经济研究课题组.广义循环经济论[M].人民出版社,2007:120-121.
[3] 曲格平.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J].环境保护,2002,(5).
受全球经济持续放缓、国际油价和粮价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前半年,东南亚国家通货膨胀率快速上升,对外贸易和财政收入遭遇冲击。油、粮价危机以及高通胀率等问题短期内不会消失,东盟经济面临着严峻的风险和挑战。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不但可以帮助东盟国家减轻危机,还能摆脱各国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并由此实现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可以说为东南亚国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缓冲区”。事实上,泛北合作两年来,东盟与中国已经从中受惠颇丰。就连此前并未参与泛北合作的泰国,今次亦主动申请成为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成员,可见国际对泛北部湾这个新增长极的肯定。
这一切,就为北部湾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历史性的难得的良机。因为把北部湾的发展与泛北部湾合作链接起来,是促进泛北部湾合作的一个战略考虑,并且只有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起来了,泛北部湾合作才能有根基。
北部湾经济发展要务实。在当前宏观形势偏紧的情况下,启动大的项目是有困难的,尤其是涉及大规模投资的大项目,可能会遇到融资方面的障碍。因此,北部湾要从大处着眼,长期设想,小处着手,要避免谈得多,做得少,规划多,落实少的局面出现。近期,北部湾地区的港口网络建设,贸易、投资、人员流动便利化等软件建设,花钱少,见效快,应作为重点推动。因为相对而言,海上连接要比陆地连接更容易些,范围可以更大些。在新的形势下,考虑到地区的实际能力,从易处着手,才能让北部湾经济循序渐进。
北部湾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国内外各方面的合作。
国内,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泛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的前沿,而广西其他地区各有各的特点,将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各类配套服务,共同服务于国家战略和泛北合作,所以要从广西整体发展着眼,推动广西走向全面创新。此外,广西要发展,必须要与周边的珠三角、云贵川地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整个地区的发展,因为这几者之间包含了东西合作、陆海联动、经济区互动三重联系。
国外,应该建立泛北部湾区域各国央行定期会晤制度,交流金融信息,协商金融合作问题,及时解决金融合作中的技术问题。积极推动各大银行实现海内外分行联动,为区域内客户提供贸易融资、现金管理、项目融资、投资银行等金融服务;积极探索形成泛北部湾区域银行联合体的形式,条件成熟时尝试联合建立银联体项目库,共同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
此外,经济合作之间应该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竞争才能带来活力,合作才能实现共赢。所以,处理好各地区和各国间利益关系,互信实现互惠互利,才能使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内容,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保持经济长久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根基在于实体经济。我国经济要在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保持优势,必须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适应经济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国际市场需求减少,不利于外需增长,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世界上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在推动经济结构加速转型,提出“再工业化”口号,对中国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经济要做到“稳中求进”,就必须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及其在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政策目标的重要作用。
在实行中国实体经济的回归和转型中,对实业经营的困难和作用也更加关注。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应对外部冲击的保障。实体经济增长是稳增长的突破点,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垄断性产业存在准入壁垒,实体企业发展空间受限,要鼓励企业创新,政府必须要打破行业壁垒,进一步优化市场秩序,理顺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范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逐渐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为民间实体经济营造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政策措施要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不断改善和健全政府服务。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拓宽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要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证就业总量规模的稳定。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实体经济是金融繁荣的重要基础。要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加大信贷投放总量,加快信贷投放节奏,确保社会融资量服务于实体经济,多措并举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实现银企对接常态化和制度化,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对接。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资本要逐步从金融市场,逐渐渗透到实体经济,要把税收降下来鼓励创业鼓励生产。要加强投资环境建设,通过财政补贴、税收抵扣、贷款贴息、加速折旧等多种优惠形式,优化投资结构,提升实体经济利润回报率,鼓励其扩大就业、技术创新、优化结构和节能减排。要给企业转型升级压力,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提高企业捕捉新技术、整合人才和市场等资源的能力。
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必须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对土地、资金、用工等要素的科学组织调配,把有限的资源优先向实体经济倾斜,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有助于吸纳就业和科技创新的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政策支持体系,坚决清理整顿涉及企业的不合理负担,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清除各种乱收费,杜绝寻租腐败,净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
政府部门要加强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搭建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技术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等,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政府要给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大力实施技术创新,通过装备更新、技术革新、品牌创建,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要切实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成长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财产保护环境。要整合人才培训资源,加大政府培训经费投入力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要引导企业通过上市、发展总部经济、兼并重组等方式,大力实施机制创新,有效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
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积累的根本,是虚拟经济的源泉。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住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形成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的宏观环境。当前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与调结构紧密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加大改造提升竞争力,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
之前的一系列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金融领域所带来的最深刻启示是: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繁荣发展的根基,离开了实体经济,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就变成了脱线的风筝,继而又会损伤实体经济。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发酵、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确保更多的资金用于实体经济,这不仅是立足当前提振经济信心的有力举措,也是着眼长远夯实金融业发展根基、助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
日前闭幕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这一明确提法,无论是对做好当前金融工作,还是对把握经济发展全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记者就金融导向与发展实体经济的相关问题,专程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
记 者:实体经济投入下降、非实体经济特别是各种金融产品和房地产投资比重越来越大,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这反映了怎样的深层问题?
金 碚:发达国家经济已经越来越具有“金融依赖”性,即实体产业的活力和创新力不足,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刺激”和“宽松”政策,实质是货币本位的腐蚀和财政纪律的松弛,以应对实体产业乏力的窘境。发达国家经济的高度“金融依赖”必然对开放的中国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经济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融依赖”的趋势:例如,政府增大流动性供应以保持经济增长、银行和股市向企业输血、企业靠非主营投资,如金融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获得盈利、金融活动的获利性远远高于实体经济活动,而实体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经营却感觉越来越困难,当陷入严重困境时又不得不依靠金融输送来挽救,而且金融输送必然产生副作用。所以,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产业能够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记 者:当前中国实体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遇到市场需求的制约,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工业发展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将来得主要依靠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增长?
金 碚: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实体经济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其中,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仍然是未来至少10至1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领域。中国现阶段,无论哪个产业的发展,包括城市化的推进,都首先要依赖于工业的支撑。中国的资源、环境、民生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也都要依靠更发达和强大的工业。而且,中国工业自身的每一个产业都还有很大的升级和精致化发展的空间。
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第二产业仍将以显著高于第三产业的速度增长,而且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将在三个产业中居首。只是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第三产业一些领域的价格上涨,而第二产业产品的价格下降,才会在以现价计算的产出比例上表现为第三产业比重的显著上升。
总之,应该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但这必须以更发达的制造业为前提和基础。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必须以高技术的工业为物质载体。
记 者:我国实体产业发展应该说一直领先于其他产业,发展至今,似乎已经碰到了天花板,要想进一步突破您觉得出路何在?
金 碚:实体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面临成本上升、资源约束和环境标准提高的压力,但是,要应对这些挑战又必须依赖于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改革30多年来,工业率先改革开放,而其他领域改革开放长期滞后,这致使制造业的经营环境相对恶化。当前表现在工业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大多是由于其他方面的改革开放相对滞后所导致。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到更大的压力。有些地区发生“去实业”和“去制造业”现象,主要是由于产业间比较利益关系的变化对制造业的不利影响和实业经营环境不善所导致。
所以,保持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是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的路径必须改变工业“单兵突进”的局面。做扎实、做精致实体经济,特别是夯实先进制造业,是现阶段中国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金融体制、财税体制、劳动体制、投资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应加快改革,以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记 者:改革要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的确非常重要。您认为改革的方向和步伐应该怎么把握?
5月3日的八师一四八团,阳光明媚。上午10时许,该团退休职工鲁松斌急急忙忙赶往团部办公楼,退休后一直居住在四川省成都市的他,今年清明节回到了团场,看到团场城镇的新面貌之后,决定回到团场居住,这一天,他要在团场订购一套住房。
几乎同时,几千公里以外的广东省,一个来自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的招商小分队正在珠三角地区奔波,他们来到这里已经半个多月,走访了9个城市、48家企业,初步确定了8个投资代表团拟赴三师、兵团分区考察,其中有意向投资的企业4家,涉及纺织制衣、食品加工、电子商务等行业。
5月,祖国的西北角,兵团人正在这个普通的春天里忙碌着。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的这5年,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兵团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770.62亿元提高至2014年的1738.6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6:34:30调整为2014年的24∶45∶31。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后,兵团把“三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尤其是中央“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将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兵团“三化”建设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
2015年的春天,也是兵团城镇化建设的春天,不仅仅是因为4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兵团第八座城市可克达拉市揭牌成立,还因为兵团启动了城镇化提升年活动,兵团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刘新齐代表兵团党委提出“七个提升”的目标任务,即提升城镇规划水平、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促进产城深度融合、提升住房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区域城镇发展,继续加快设市建镇步伐、提升城镇居民文明素质水平。这标志着,兵团城镇化建设进入了速度与质量并重、规模扩张与功能并重的发展阶段,一个全面提升兵团城镇化质量的新阶段已经到来。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过去的5年里,兵团城镇化建设成绩巨大,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受益其中。未来,兵团要不断巩固城镇化建设的成果,更加重视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便民设施建设,完善城镇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服务和城镇管理水平,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为广大职工群众营造更好人居环境。”兵团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平说。
2014年,中央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其中将新疆建设成中国至欧洲班列的集结中心与编组中心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将新疆打造成新丝路核心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兵团抓住了这个机遇,通过政策、资源、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工业。
目前,兵团共有工业企业2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600多家,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成为促进兵团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兵团工业化正不断与世界接轨,越来越多的兵团工业产品将销往国外,兵团的国际影响力必定继续加大。
大多数兵团人的心底,都埋藏着土地情结,因为土地是生命的根基,农业也曾是兵团经济的根基。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央持续关注兵团的经济的“老基础”――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兵团一系列农业政策,仅2014年,就对兵团实施良种补贴政策,每年安排兵团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良种补贴资金均在1.6亿元以上;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政策,兵团高产创建示范片达到80个,安排资金1280万元;除此之外,中央还在测土配方施肥补助、农机购置补贴、林业生态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兵团巨大支持。
关键词:动态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衰减 经济转型 拟合预测
一、动态比较优势
(一)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以时间为序列的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即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的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果来考察成本问题。该理论实质上是一种静态比较理论,采用的方法是比较静态分析,即研究外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与不同外生变量对应的内生变量的差异。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筱原三代平仅仅是考虑到了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状况,而最终又归结为以最后一个时间点为起点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局限于结果的再次比较,而没有考虑到变动的过程。
(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在支点
1.比较优势衰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互相模仿和学习,以及各地区间经济联系的加深,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呈现逐步减弱的趋势,也就是说,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发展会不断衰减。延缓衰减的可行办法就是,向区域优势产业注入更多的其它区域不易模仿、学习和替代的要素,或构筑独立的经济运行模式。例如,科学和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文化的注入,区域体制、机制的革新,运行模式的变革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个简捷有效的办法是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它可以有效保持区域优势,甚至在特定阶段强化区域的经济优势,保持区域持久的竞争优势。
2.动态比较优势的测度模型。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对某类优势经济要素的依赖程度差异,针对差异的存在和比较的必要,提出优势弹性概念。所谓优势弹性是指区域经济发展对某种类别经济要素的依赖程度,亦即对不同区域同类、同质经济要素对特定区域经济贡献程度的体现和比较。
运用特定要素的比较优势对经济的贡献(A1,A2,…An),考察特定经济优势对区域经济增长持续贡献的能力和趋势。其中地区经济增长为(G),动态比较优势指数为(E):
Ea=An-An-1/Gn-Gn-1………………………(1)
对要素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的简单模型为:
Ep=Ea×ka+Eb×kb…En×Ln/Ea+Eb+…En………………………(2)
其中En,是第a种比较优势的贡献指数,Eb是第b种比较优势的贡献指数,依此类推,Ea,Eb…En分别为Ea,Eb…En的权重,En为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总体水平。该模型的经济意义在于,通过对不同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比较,测算特定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贡献的变化情况――动态比较优势指数,即(1)式,以此为基础对区域的不同比较优势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总体水平,即(2)式,成为综合动态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说明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综合水平。必须指出,该模型尚需大量实证资料的验证,有待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二、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转型及其动因
(一)经济转型
1.经济转型主要理论。理论界对经济转型的认识非常宽泛,主要按照以下逻辑理解。一指经济制度的转变,即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发生改变,比如苏联和东欧剧变就属于这一类型,是一种根本性变革;二指经济体制转变,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变更,例如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立起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体制;三指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主要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四指经济结构转换,包含两个层面,从静态看,经济区域或者经济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也就是说经济体系的内在要素配比发生重大变化,如由工业比重较高的产业结构,逐步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方向变化。动态看,经济结构是经济主体经过长期经济过程形成的支撑区域经济运行的骨干框架,以及展开经济运行的路径,它凝结经济活动中价值的创造过程,是有序列,有组织,有特定架构的区域运行机制。五是指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变,直接体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
2.经济转型。理解思路和框架设计的差异,以及社会制度、文化理念的差异造成了对经济转型理解的分歧。综合多种观点,笔者认为:经济转型是经济主体主导的,以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变革为主要内容,在结构、机制、效能等方面发生的经济系统变革。据此,经济转型主要由三个方面形成:第一,经济转型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三个层面;第二,经济系统的机制、功能、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第三,经济主体主导经济转型过程。
(二)区域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动态比较优势由经济要素的复杂组合而成;可以通过开发静态比较优势,注入新内涵形成;通过生产流程和管理创新形成。笔者看来,挖掘动态比较优势,就是运用变化、发展、科学判断的方法来分析、组合、创造、消亡既往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静态比较优势,并通过创造性的方法深刻挖掘区域内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内生的动态比较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和不竭的发展动力。运用比较优势衰减理论及其模型可以判断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水平,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动态比较优势必须符合经济转型目标的需要,符合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区域经济转型必须着力挖掘区域内部所拥有的综合比较优势,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发现和创造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为区域经济转型创造要素和制度条件,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成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一)区域静态比较优势分析
静态比较优势主要指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构成。内蒙古
中部地区形成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对已经具备的资源优势的发挥和运用。因此,经济中的静态比较优势就体现为当前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所谓优势产业。相对优势产业包括:第一类: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和核心的产业类别,包括煤炭产业、化工产业、电力产业。具体有煤炭的出产、运输、销售;煤化工、煤液化、煤转油;火力发电为基础的电力输出;第二类: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等产业类别;第三类:包括以稀土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和以生物、信息为核心的新技术;第四类:农畜产品加工类。这些优势的根基在于资源型产业,随着资源优势的衰减,经济发展必定不可持续。
(二)遴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1.遴选标准。按照现代经济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一是形成内生拓展性经济体系或区域经济;二是形成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模式;三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四是形成工业化为根基,信息化、数字化为主导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五是深化经济体系的竞争与合作。五大标准代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反映了未来人类的共同需求,共同描绘了区域经济转型的目标模式,是区域经济转型必须遵循准则。
动态比较优势不仅局限于资源分布以及主导产业,遴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必须考虑以下方面。其一,现代经济中,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并非完全取决于民族经济主体人数的多寡,也并非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分布状况,人口的整体素质是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核心。还必须考虑到,政治体制,产业政策,民族文化,区位特色等多方面因素。动态比较优势是多种条件的有机结合。其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激发出文化的活力,加强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成为动态比较优势的内在核心。其三,区域经济发展源于区域优势的发挥,从而合力获取区域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区域的动态比较优势与市场的适应性上。其四,必须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区域产业结构是围绕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相互关联的紧密整体。区域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首先取决于地区专门化产业与辅助配套产业之间是否协调。其次取决于地区专门化产业与区域内非专门化产业部门是否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区域内居民的经济利益。形成内蒙古中部地区整体的综合比较优势,取得规模效益。经济整体的动态比较优势才能权利推动经济转型。
2.内蒙古中部地区动态比较优势遴选思路与结果。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结合内蒙古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筛选过程与结果如下:第一类,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以及低端化工产业不符合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代价巨大,所以应该逐步削减规模。寻求其替代产品(新兴能源)的开发与大规模应用,因此新能源行业将逐步成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有代表性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第二类,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作为支撑区域经济的关键产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类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竞争趋于激烈,产能过剩和产品结构问题突出,利润率逐步下降,增速趋缓。这些产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同时产生大量副产品,经济增长的代价沉重。因此,应该以集约生产为模式,注入拥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经过筛选,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的高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符合动态比较优势的判别标准。第三类,以稀土资源为依托的高新技术和新材料研发,储量的垄断性占有高附加值,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体要求。第四类,农畜产品加工类。生产方式与经营方式的集约化是农畜产品加工类能够符合要求的必然出路。现代生态农畜产业,这是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业类别。
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集中体现于以下方面:
有机整合的多元文化,区域的动态开放的多元文化,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和核心的优势要素就是区域的多元文化,区域聚合了蒙古族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明,聚集了穆斯林文化,同时囊括多样文化形态。多种类型文化通过人们的经济交流和生活民俗文化交流,形成了以多民族文化交互的极具活力的多元综合文化系统,成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文化内核。
动态城市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从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包头到呼和浩特,城市经济结构具有明显互补特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经济关联路径,四个城市的经济联系起来看,具备形成完整城市经济链条的空间和潜力。按照主导产业的关联性来看,乌兰察布处于经济链条的最上游,鄂尔多斯次之,接下来是包头,处于高端的是呼和浩特,区域经济整合和发展的主攻方向,这显然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群化的要求。
畜牧经济是区域经济竞争潜力最大的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发展趋势来看,畜牧经济是最符合经济发展本质的经济形态,它发展的可持续性强,副产品极少,综合效益高,是内生拓展型的经济形态,符合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自由和谐发展。这种经济形态的存在自然为今后区域经济形态的丰富留存了珍贵样本和发展空间,为人类储备了最符合发展本质的经济形态和生存方式。
四、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转型与动态比较优势互动
(一)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拟合预测
拟合预测是建立一个模型去逼近实际数据序列的过程,适用于发展性的体系。建立模型时,通常都要指定一个有明确意义的时间原点和时间单位。而且,当时间趋向于无穷大时,模型应当仍然有意义。将拟合预测单独作为一类体系研究,其意义在于强调其唯“象”性。一个预测模型的建立,要尽可能符合实际体系,这是拟合的原则。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拟合在实质上就是将动态优势与目标模式匹配。经济转型寓于经济运行中,经济转型结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型,经济转型过程必须符合和发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动态比较优势。只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作用发挥与区域经济转型过程全面拟合,经济转型的预期目标才能完全实现,从发展趋势来看,双方的关联程度越高,说明经济转型的结果就越好,说明经济转型过程中,动态比较优势发挥的程度就越高,经济的效率与活力就越明显。
(二)动态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主要根据
动态比较优势是经济运行的根基。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包括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文化产业、符合城市经济有机联系的动态发展的经济结构条件、有机整合过程中的多元文化、符合人类发展本质的畜牧经济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和最大资本。城市经济之间在总体来看,处于产业的不同位置,因此,城市经济之间具备很强的互补性和吸引力,为经济转型的目标――形成区域经济高度关联的有机经济体系――提供了具有很强扩展空间的经济条件。经济转型必须依靠文化转型的实现,文化的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先行者,它能够表现出区域经济主体对于经济转移的总体预期和意愿,区域内所具备
的不断整合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必然激发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为经济转型提供思想和意识文化条件。畜牧经济形态经济价值虽然有限,然而,考虑到人类的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畜牧经济必将对区域经济转型将产生潜在而深刻影响。
(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互相促动
动态比较优势并不是孤立存在,经济转型是动态比较优势的整合运用过程。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构成一个具有很强活力的动态有机体系,各要素之间高度关联,形成的是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资源型产业的高端化、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文化的多元有机整合。归结起来,经济要素的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经济转型的物质条件;多元文化整合为区域经济转型创造了思想和文化基础,说明区域经济转型是由区域经济主体主动选择生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畜牧经济形态对现代工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转型的过程与结果的调整与修正,对工业和信息化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外在保障。它们共同构成区域经济转型实现的主要条件,成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然而,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蕴含着动态比价优势的丰富过程,使得动态比较优势体系也在不断的调整内容、结构、功能,所以经济转型对与区域动态比较优势起到了促进作用,动态比较优势在转型过程中得到了从内涵、外延、从内容、结构到功能的全面更新。动态比较优势系统的优化过程与经济转型过程相互促动,必然对区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与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双方在互动过程中,共同完成经济转型的预期目标。
五、发挥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推动内蒙古中部地区经济转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2016”年会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举行,我谨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刚满周岁的中蒙俄智库联盟表示诚挚的祝福!
中蒙俄智库联盟成立一年来,围绕三国发展战略对接基础设施联通和经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开展智库交流,服务三国互利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的举办,为三方智库交流互鉴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三国经济合作贡献了真知灼见。本届论坛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对接和拓展”为主题,显示出了三国经济合作的前进方向,把握住了三国经济合作的战略共识,应天顺人,水到渠成。
借此机会,我想就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谈三点看法,同大家交流。
第一点看法,要增强必胜信心。有信心,才会有努力。信心越强,努力越成功。应该看到,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具备。所谓天时,是指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密切,国际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潮流,也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地利,是指中蒙俄三国是山水相连的近邻,开展经济合作具有地理上的特殊便利,可以节省成本,也可以提高效率,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极为明显。所谓人和,是指人心所向,人心所归,三国人民都希望和平与发展,都支持开展三国互利合作,都期待通过三国互利合作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有了这三条,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这件事情,没有理由办不了,也没有理由办不好。完全可以预期,在三方共同努力下,中蒙俄经济走廊会越建越宽广,越走越顺畅。
第二点看法,要付出扎实努力。任何宏伟的事业,都是一步接一步干出来的。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造福三国人民的长远事业。中国、蒙古、俄罗斯永远是邻居,中蒙俄经济合作永远在路上。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要登高望远、高瞻远瞩,有远景目标和宏伟蓝图;也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按照已经确定的施工路线图和时间表,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推向前进。在建设的初始阶段,最为重要的是打牢根基、练好基本功。就具体合作而言,当前要以基础设施联通和产业对接为重点,以三国毗邻地区次区域合作为突破口,协力实施重点项目,尽快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三点看法,要凝聚各方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三国政府和三国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三国各行各业共同努力。今年6月举行的第三次中蒙俄三国元首会晤明确提出,三方要落实好《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现在,关键是要凝聚起三国各方面的力量,把三国元首的政治意愿落到实处,需要三国政府部门、地方、企业、科研机关等方方面面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强大合力。其中智库就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应该也能够为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发挥好出谋划策的重要作用。这正是中蒙俄智库联盟的价值所在,也正是举办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的意义所在。
最后,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共同把本届论坛办好,为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贡献宝贵智慧。
预祝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2016年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Abstract: Now in the world development, the cultural strength in promotes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person and the nature accord development, i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practice process, displays the huge penetrability and the cohesive force, society's scie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make the inside story by the sincere culture.
关键词: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文化力
Key words:Region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ulture strength
作者简介:高素香,女,1967.9出生,经济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工作单位:东营职业学院经济系。
一、当今世界发展趋势
1、社会发达程度以文化力为标尺
文化因素开拓了人们的精神视野,发展了人们的精神能力,并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吸纳能力、发展能力。拥有庞大的物质资本不再是最大的优势,文化以特有的价值渗透力,塑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独有的魅力。而正是饱含文化底蕴的国家、地区形象,不仅形成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同时正在以巨大的磁力,吸纳着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沧桑巨变的历史证明:文化繁荣与否,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显著标志。
2、文化力与经济力结合而成的文化产业,成为强有力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提高到七至八成。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依靠文化力,依然达到富国强国的目的。
据有关统计,全球500强企业排名,文化企业所占的比例、位次明显上升。从1996年起,美国的文化产业首次超过航空、重工业等其它传统产业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2003年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数字技术、风格技术、人工智能、设计艺术等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日益成为各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以文化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文化经济社会。
3、经济力与文化力成为社会前进的“车之双轮”
以企业文化、商业文化、金融文化、消费文化、民俗文化等为核心的文化力体系正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可阻挡地向一切可能的产业中渗透发展,拉动着相关产业的延伸和升级。同时,文化资源自身也在不断组合、建设、发展、繁荣并以独立的支撑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经济力侧重于硬件即物质条件方面表现出来的社会力。它的作用是直接的、外显的、短期效应的。而文化力侧重于“软件方面”,是精神与文化方面体现出来的综合力,它具有间接的、内蕴的、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趋向于一体化协调地发展,共同构成社会前进的车轮驱动力。
4、文化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今社会要发展的持续推动力中,渗透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强调经济伦理、生态伦理、生产、交换、消费等发展伦理等,而伦理思想产生新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道德伦理观念、宗教、文学艺术、社会学说、教育思想、新闻出版事业、公共文化设施及其活动、民间文化、卫生、体育等众多文化现象,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等一切领域,是以新的价值观念和方法所表现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将会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把人类带进一个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全面进步时代。这正是社会文明提升的集中表现。
5、科学发展观是发展模式的及时转型
当今,“生态与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第一要素”。从决策层和普通老百姓,都开始从人类、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研究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平衡、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文精神融入发展观念,形成新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发展的转型、创新、再跨越。
二、科学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厚重的文化做底蕴
1、继承借鉴和创新超越相并重的文化
时代呼唤创新,发展需要创新,惟观念常新有才活力。创新并超越的观念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精神和素质。创新观念强调在充满活力中要敢于大胆创新、跨越而不要只是追赶、跟进,要加强协作而不是固步自封。正是通过观念的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造就开放、进取、宽容的科学思想和文化环境,在灵活中善于打造鲜明个性特色。
两种文化的作用,就能够相得益彰,凝练出独特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发展能力,而使社会在沉稳与活泼个性氛围中和谐向前。
2、外来文化与本土的传统文化和谐共赢的文化
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个性是一个地区的“名片”,是我们的根基,一定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坚决摒弃以牺牲历史文化去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观念,从保住民族生存根基的战略高度善待古迹。要积极实施“特色文化工程”,加强文化名城、名镇、名馆、名园和名品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民族的文化为永远的根基。
另一方面,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把这些元素纳入传统文化中,以多元的文化魅力消解不同群体间在利益分配中可能形成的价值观分化与对立,形成良好的区域人际关系,提高区域的的凝聚力和创造能力。有一种观点认为,外来文化,会影响文化安全,会使我们的意识形态失去控制。其实,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担心。我们以传统优秀的根基,管理、传播、影响吸收外来的元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反而使我们更精进、更具有创新力。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在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概抛弃,在传统文化的断层中一股脑儿地炫舞外国流行音乐、外国电子游戏、外国消费观念、自由价值观念,这就是今天我们消费的精神产品,民族文化已经在年轻一代身上难觅踪影。这将真正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
3、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协调发展的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生态文化
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生态文化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是对现有文化的超越,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
区域社会发展中一定要树立“生态环”的意识,把人文,环境,经济技术整合在一起,把区域功能、区域环境与区域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区域“生态环”体系。即要秉承当地的资源、人文气息,在逐步沉淀和谐、文明的文化底蕴的氛围下,融合经济发展步伐,更要能够形成环境优美的生物栖息地,以良好的社会形象吸引发展要素。
4、以浓郁文化内涵设计好区域形象
区域形象是一种资源,一种生产力。形象资源的开发可以获取区域稀缺的注意力资源。“注意力经济”是迈克尔・戈德海伯(1997年)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信息已经不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而是相对的过剩,稀缺的是人的注意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也说过:“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查尔斯・德尔伯认为,“注意力日益成为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
区域形象设计与建设是推动区域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新文化理念。其设计,要铺垫着人们相互尊重的和谐、融洽气氛的底色,它容纳区域内公众的理想、追求、道德、感情和行为等综合心理环境,具有传统性、稳定性、时代性以及符合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的文化内涵。一个区域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历史事件、人物传说、文学作品、节会活动等,经过文化着色运营都可以成为区域形象一角。关键的一点,是要找准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优势文化资源,并以独特视角,融自然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进行区域灵魂塑造。
5、实施区域一体化联动战略,谋求共同发展
当今社会中,传统风土人情越浓的东西,联动效应也越大。区域社会不是封闭社会,同样,区域文化也是包容与融合的文化。从世界创新型城市成功案例可看出,许多著名创新型城市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联合体作为支撑。区域创新需要树立联动发展的新观念,确立“共赢”与“协同”发展的新思维,要站在整个区域发展的角度,就长期战略及规划思路、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策略、跨省市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布局等进行协作和交流,从决策层面加强沟通,协同发展,最终通过区域内政策互惠、交通一体、信息共享、产业互补等方式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在实现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共荣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基本思路是,建立打破行政壁垒的区域协作区。在不涉及现行行政管理框架的情况下,实现区域某些职能管理方面的一体化。政府层面要搞好配套设施,比如交通、通讯、金融、医疗、教育、生态保护等,以及一些基础性、服务性的一体化工作,创造统一的市场环境以及竞争条件;协作区要通过联动培育文化产业之间的配套能力,比如生态农业城、休闲旅游城、职业教育城等不同特色又互动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形成区域产业群落,最终实现区域在资源、经济、文化环境上的互补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俞伯灵.以文化为基础的经济《浙江学刊》[J].2005,6:175-179
[2]叶南客.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生成动因与实现途径《江海学刊》[J].2004,4:81-87
[3]陆林.刘冰清.试论区域发展中的区域形象价值《经济地理》[J].2005,5:294-296
[4]杨英法.以经济文化一体化推动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网2008.9
[5]李校利.文化生产力研究对生产力原理的创新和发展《探索》[J].2007,4:173-175
关键词:新形势;发展;农业经济;方案设计;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7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于现代化农业的经济运行来说就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了。本文将着眼于新形势下该如何发展农业经济这个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实行相应的措施来找到解决该问题,以此使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关于农业经济发展面临问题的分析
1.1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目前对于我国来说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就属于我国农业经济的根基较为薄弱了。当下随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农业经济基础设施跟不上节奏的问题,我国目前的绝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都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其中大部分都超过了使用期限,并且不能够适应天气季节的变化所带来的恶性影响,很多农业基础设备都已经出现了配套不齐,年久失修,功能衰退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农业抗灾能力衰退,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2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另一大问题是过时的农业生产方式。伴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类似于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不足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与规模化的生产标准线不合,大多数农业生产方式还传承着劳动力无限供给式这种极为传统的经济模式,乡镇企业通常对农村生产较为原始的工业制品,这导致了低下的生产效率和薄弱的市场竞争力。
1.3农业资源态势不佳
与此同时,农业资源态势不佳也是导致农业经济发展落后的又一大问题。我国农业经济一直以来都是沿袭着传统模式走着粗放型增长的道路,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但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农业资源的环境压力日益增长,使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我们必须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发展现代农业经济。
2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
对于新形势下来发展农业经济来说,根源还是要让农业经济基础建设得到改善。农村经济发展以农村基础设施为基石,为了使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农业经济基础得到改善,就必须对当前的现有农业科技体制进行变革,不断改进农业科研的体系,激励公司把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创办起来,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另外还得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业技术创新投资环境,让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得到开发,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速度,推行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的项目,这样才能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2.2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让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彻底转变,这对农业经济发展来说非常必要。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把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是目前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必由之路。想要让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得到更好的转变,必须做好以下四点:农业发展目标要从单一化变成多元化,让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续航;向集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方向转变,着眼于建设农产品的质量与档次;向农业发展多功能转变,加速农业发展的进程;向农业发展的生态化转变,使农业经济的品质更优,更安全环保。我们要使农村生产力和现代化农业得到繁荣,切实增加农业经济收入,这样才能达成农业经营产业化,产业经营工业化、农民参与工人化的宗旨。要对症下药,对问题的症结实行适当措施,加快发展粮食综合生产力,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使农业增长方式完成改革。我们应用现代化的观念和物质条件以及技术促进农业发展,让农业生产机械化成为现实,改进以人为主的农业方式。
2.3改善农业资源紧缺态势
我们只有完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让农业资源充足起来不再紧缺,才能够实现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只有把自己所有的资源优势充分的加以利用,以有限的农业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口以及满足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的需要,让我国摒弃资源消耗型的缺陷,从而发展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性社会,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资源与环境受到的限制更少,才能让农业资源紧缺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3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业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并不是短期之内就能够得到解决的,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其突出的新的特征,我们只有完善农业经济基础的建设问题、让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完成彻底变更、解决农业资源稀缺问题、不断更新农业经济的技术,才能够使得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强,张萌,崔文艳等.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5):799-801.
[2]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J].求实,2009(02):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