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22: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可形成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并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消费者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选择的多样化,旅游产品开发从最初的用于区域旅游开发的RMP模型(R性资源分析、M性市场分析、P性产品分析)[8]发展到现在的MRCP模型(R性资源分析、M性市场分析、C性社区参与分析、P性产品分析)[9],见图1。由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注重产品与市场的结合转变为旅游产品开发在资源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受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产品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旅游产品开发由注重市场到注重参与者的主动性,更加凸显旅游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无论是对旅游目的地居民还是对旅游者来说,通过互动交流才会使双方获得最好的收益,所以在把握资源和市场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其创造力,才能开发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但旅游文化休闲产品的开发需要各方面的协调与联动,除了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外,还应将政府和企业纳入分析模型中,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招商引资和企业在开发经营、项目建设、职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全方位转变乡村民的发展意识,提高其从业素质,从而使其明确镇域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居民参与的有效性和积极性、主动性(图2)。
2潭柘寺镇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RMCP分析
2.1R性分析———资源基础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R性分析就是从旅游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出发,分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的必要性。首先应全面了解目的地的资源分布、数量、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潜力,然后结合市场需求条件去创新产品形式,开拓旅游市场。潭柘寺镇旅游资源分析如下:①资源种类丰富,开发潜力大。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潭柘寺镇的资源种类进行分析(表1)[10]。由表1可见,潭柘寺镇旅游资源主类有8个、亚类共20个、基本类型36个。由此得知,本地区景观种类齐全、景观构成丰富多样,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良好。②区位条件优越,资源具有独特性。潭柘寺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新城西部生态涵养区,距离市区不到50km,国道108线贯穿整个辖区,潭王路与109国道相连,交通便利,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镇域内的潭柘寺佛教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加上围绕潭柘寺景区发展而出现的“农家乐”和“民俗游”,使该地的比较优势愈加明显。③资源组合较好,分布区域相对集中。在类别构成上(表2),潭柘寺镇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相伴而生,相辅相成。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丰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尤其是基本类型种类远高于自然资源,数量优势明显,且具备较强的开发价值。同时,风景资源分布基本上是以潭柘寺镇政府为中心,资源分布区域相对集中,便于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与资源的集约化开发。
2.2M性分析———市场需求旅游产品必须经过市场检验才能获得经济效益,所以产品开发应以市场需求作为基础。M性分析是从旅游者的角度,旅游产品开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体验田园生活的乡村休闲度假方式已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主要包括修身养性、回归求知、参与体验等内容。潭柘寺是潭柘寺镇的主要旅游吸引物,也是镇域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重要客源依托地。为了了解潭柘寺镇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对潭柘寺景区及其周边等地游客进行了问卷调研,共发放245问卷,回收问卷235份,回收率为95.9%。通过问卷分析发现:①潭柘寺景区的游客主要以企事业单位人员为主,占游客总数的67%以上(表3),他们大多来自北京市区及周边城区;其次是学生群体(北京高校众多,学生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人群),这种客源结构有利于景区精准化营销,更好地针对顾客开发专项产品。②从游客出行的目的看,总响应人数为281人,其中宗教朝拜有104人,响应百分比为37.01%;其次,游览景区景点占有较大比重。由此可见,目前潭柘寺镇旅游产品种类较少,主要集中在景区观光和宗教朝拜上,缺乏深度参与体验的休闲娱乐项目。③从总体满意度和忠诚度评价看(表5),游客总体满意度8.19分,满意程度相对较高。重游可能性和推荐可能性达到8分以上,说明游客在未来再次到潭柘寺镇旅游或将潭柘寺镇推荐给亲朋好友的意愿较强烈。
2.3C性分析———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从业者以社区居民为主,注重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有助于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促进资源开发,实现资源和发展成果共享。C指社区,引入社区分析因素,即旅游产品开发在资源挖掘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重视社区居民参与受益,这有利于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且使旅游产品的开发更具活力。目前,潭柘寺镇居民参与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家乐。潭柘寺镇农家乐经营主要集中在平原村,依托靠近潭柘寺景区的地缘优势,在道路两边形成了属于市级民俗接待户的“农家乐”39家,主要提供餐饮,兼有少量住宿。农家乐经营场所一般以自家宅基地为基础改建而成,经营者同时兼服务者,很少聘用员工;居民对农家乐住宿餐饮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营销活动的参与性、自主性较高,个别接待户还有自己的宣传网站和口碑效应宣传群体。通过这种家庭式自主经营的方式,居民主动性高、参与性强,有利于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服务水平低、各自为营、经营混乱、恶性竞争等问题,不利于整体形象的塑造和经营效益的提高。②民俗村。潭柘寺镇民俗村经营主要集中在赵家台,依托位于镇域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经过统一规划布局,建成以村为单位的民俗旅游接待区。赵家台现有民俗户90家,在村委的统一安排下,统一宣传和接待,主要提供住宿餐饮,但居民的自主性较弱,参与性不强。这种统一经营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提高接待团队游客的能力,合理调控客源和资金;另一方面,住宿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不利于主题化开发;餐饮菜品统一推广,不利于创新发展。③古村落。潭柘寺镇古村落经营主要集中在阳坡园,凭借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运用“政府+公司+农户”的方式,以原先古村落为基础,融入现代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理念,整村规划开发。通过政府支持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居民参与服务的经营方式,一方面可促进资源的深度开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居民的增收就业;另一方面也存在破坏原有生态资源、减少居民参与经营机会等问题。社区居民既是文化休闲产业的服务提供者又是发展受益者,注重社区居民参与,实现全员经营、全员参与、全员营销,是潭柘寺镇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成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更成为社区居民的意愿和诉求。目前,潭柘寺社区居民参与仍存在许多限制性因素:政府规划引导不到位,乡村居民发展意识淡薄、素质低,企业相关政策不明确、就业培训不足等。
2.4P性分析———产品开发产品是资源开发的最终呈现方式,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求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关键,因此应在资源基础、市场需求、社区参与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建立产品开发的整体思路,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潭柘寺镇现有旅游产品主要有:①景区景点类。潭柘寺镇主要有潭柘寺、定都峰等设施较为完备、发展较好的旅游景区,以观光游览和宗教朝拜“一日游”为主。其中,潭柘寺景区每年接待游客量约60万人次,主要为北京及周边地区游客。还有高桥寺、平原古村南北大庙、八奇洞、潭柘紫石等旅游资源。②节庆民俗类。潭柘寺二乔玉兰节已连续举办六届,活动期间有赏花、摄影、祈福、品茶、悟道等一系列活动,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观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潭柘寺新春敲钟祈福活动,每年大年初一到潭柘寺祈福是北京地区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大年初一上“头柱香”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综上所述,潭柘寺镇现有产品形式单一,主要集中在游览、观光、娱乐上,资源挖掘不深、游客体验不足、停留时间较短,且产业关联带动作用弱、综合效益较差。一方面,由于潭柘寺镇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引导;另一方面,资源挖掘不深,产品体系不完整,镇域内产品整合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
3RMCP模型下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对策
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需要多样化的特色产品、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精干的人才管理队伍、规范的服务制度和有力的支持政策。通过对潭柘寺镇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RMCP分析,针对资源、市场、社区参与和产品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3.1深挖特色旅游资源潭柘寺镇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种类丰富且组合性较好,应在完善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相关设施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特色资源,加强资源间的融合创新,以品牌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打造独具文化魅力和生命力的品牌旅游目的地。此外,潭柘寺景区作为镇域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重要依托,在后续发展中要完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配套设施,并举办佛教文化论坛、禅耕文化养生论坛、新年撞钟祈福、民间艺术节、文化旅游节、慈善活动等相关节庆活动,开发佛教文化工艺品、素斋餐饮及融入佛教文化的主题民宿。通过深入挖掘佛教文化资源,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强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完善产品功能,打造集观光游览、住宿餐饮、商务会展、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构建完整的文化休闲产品体系,全方位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3.2多样化品牌营销市场是实现产品价值的重要途径。潭柘寺镇应充分利用靠近北京的地理优势对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消费群开发相应产品,如设计符合年轻人需求的旅游产品和娱乐项目,增强旅游吸引力,扩大客源市场范围。品牌是形成顾客忠诚度的重要因素。潭柘寺镇应在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塑造特色品牌,形成差异化定位,以扩大知名度,增强景区发展实力。如潭柘寺景区可突出佛教文特色,打造“千年古刹”的品牌;定都峰可着力打造健康养生、生态步道等特色旅游产品;赵家台、平原村则可重点发展乡村民俗旅游。营销宣传是扩大目的地知名度的重要途径,除利用电视、广告、杂志、互联网等渠道进行促销外,还应充分考虑到游客朋友之间的口碑宣传。如构建旅游信息交流网上社区等[11],扩大受众群,提高认知度;促进镇域内景区间的合作发展,实行联合营销,共享品牌形象、销售渠道和旅游市场,实现旅游客源的空间拓展,整合潭柘寺与戒台寺的营销;除深度开发北京旅游市场外,可加大对周边省市的营销推广力度,丰富游客来源,提高经营效益。
3.3提高社区参与度潭柘寺镇应积极响应门头沟区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和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的功能定位目标,把握发展契机,充分利用其作为北京42个重点小城镇之一的优势,适时推出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软硬环境设施建设,吸引高端资本进入;建立旅游集散中心,完善住宿、餐饮、娱乐、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全镇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乡村文化休闲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乡村人口素质和增加村民收入,促进乡村社区的全面发展。因此,政府在充分发挥其规划引导作用的同时,企业也应积极投资建设、开展各种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服务水平和参与积极性。同时,村委会应放开经营管辖权,充分调动居民主动性和参与性,发挥其创造力,促进乡村民俗旅游的主题化、多样化发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一、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可以说,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是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二者相互依存,互相作用。
(一)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助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在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方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文化创意产业是通过人的能力将艺术与文化进行创新、升华而形成经济价值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创造力是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正是由于艺术设计教育具有这样的特性和内涵,因此其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开发有重要影响。其次,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走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浪潮中。围绕一个好的艺术设计创意可以衍生出很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甚至形成产业链条,惠及其他产业。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高、精、尖”人才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再次,几乎所有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门类和分支都需要大量的艺术设计人才,而从创意设计到制作推广,再到文化创意产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均离不开设计人员的参与。只有具有创新性、具有美感的设计才能够实现对产品内容的表现,从而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设计教育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是不容忽视的。
(二)文化创意产业引导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第一,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些年围绕着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这些政策其中包含着关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策略。因此,与之密切相连的是,艺术设计教育也必然要根据这些方针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第二,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对我国社会经济所做贡献的日益增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在此前提下,过去那种侧重于仿造和贴牌,低附加值、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加工产品必然会被高附加值、自主创新的文化创意产品所取代。这样的转变对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形成了新的导向。第三,我国传统艺术正面临着新媒体和全球化的冲击,如何通过具有创意的设计让这些文化资源得以延续和重生,在保留其文化价值的同时又能符合当代文化市场的需求,需要更多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的创新设计人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只有顺应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构建起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和文创产业之间有效的对接,才能使学生学有所用,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走向起到了引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作用。
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重心
我国的文创产业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产业特征以及人才标准逐渐清晰起来,这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提升文化素质培养高度
文化是创意滋生的土壤。一个优秀的创意设计一定是凝结了创造者对某种文化的独特认识、深入观察以及审美理解,蕴含了创造者对多种知识和思想资源的吸收、转化与提炼。因此,提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创作能力,文化素养的加强必然是重中之重,文化素质的培养可以说是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而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偏重于对学生专业水平的培养,忽视了对文化素质的要求,没有将文化素养的提升作为专业培养的重要方向。一些院校不只是在专业招生时不太看重文化课成绩,在大学期间的文化课安排也不够充分,导致一些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缺少历史文化知识的积淀,由此也导致其设计创意原创度不高,设计产品无法呈现出足够的内涵和活力。因此,笔者认为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将文化素质的培养上升到与专业培养同等重要的高度,使之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重心之一。
(二)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来说,一个文化创意项目的成功,要经历市场调研、信息分析、设计策划、制作生产、营销推广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密切联系文化消费市场,是在提出合理实施策略之后将其付诸于实践。因此,实践性一直以来都是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决定了人才培养中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特别需要强化并落实这一理念,需要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市场需求对接起来,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又要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应该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重心之一。
(三)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掌握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成长的新助力。文化创意人才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大数据等多重手段,更加高效和便捷地实现信息交互、资源分配,以及市场分析和创意整合,并通过现代技术强化艺术和文化元素结合的表现力,提升内容输出时带给人的丰富体验感。因此,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加强对学生相关科技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把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掌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重要一环,以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数字技术环境与当代媒介发展特点的文化创意类人才。
(四)培养复合型跨界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不仅包含文化创意,还涉及到艺术、管理、规划、营销、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交叉性和综合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应该说,今天的艺术设计已不再是过去的技能性学科,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跨界能力、多元的知识储备和广阔视野。所以根据这样的需求,未来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就不能停留在只让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的技能上,还要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多方面知识的灌输来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学会如何探索创意设计与科技、文化知识以及相关产业的结合点,运用更广阔的思维模式,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多元文化和艺术语言来实现创新。因此,培养复合型跨界人才既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也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构建新的教育理念
清晰的培养目标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坚实基础。因此,各艺术设计院校首先要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构建起以创新创意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其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作用。为此,一方面,艺术设计院校要从外部打造一个灵活高效的创意生态,树立以人为本的培养方针,关注每个个体的主观能动发展;另一方面,要从内部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设计创新思维的建立与方法的应用,指导学生建立起宏观、系统、整体的设计思维习惯,培养他们在创新中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丰富课程设置,打造多元化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已覆盖了人文、艺术、经济、传播、管理、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形成“大设计”的概念,这也正好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性、多样性、复杂性特征以及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吻合。因此,艺术设计学院在课程的设置上也需顺应这一发展态势,加快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教学内容的调整:第一,可根据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自身原有的特色和基础开设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的选修课程,如文化创意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等课程,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的了解及对文化市场的认知;第二,可以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如开设文化思想史、文化发展史、文化经济、文化哲学等相关课程,着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创意人才的文化底蕴;第三,需要增开一些与新技术应用相关的课程,如虚拟现实、新媒体界面设计等,使学生在设计中能够熟练操作并运用最新技术,自如地将设计理念与高新技术相结合。
(三)以文化市场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
一、文化困境与商品化质变
“文化”是人类对于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表征;而人们则指称那些依循着时间的脉络延续与传承下来的东西为“传统”。虽然学术界已有诸多对“文化”定义的说法,但仍有必要在此阐述笔者对于文化定义的看法:文化是一群人经由行动所产生并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与互动合作模式,并以此经验为依据所开展出来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有形与无形的符号系统,也就是说“文化观念”就代表了一个族群的“价值观念”。
文化的存在必须与时代的演变与需求起到互动作用,所以传统必然会因此而有所改变,此现象可称之为“演变中的传统”。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生活要求的变化脚步太快,而具有传统生态的文化社群消化这些新东西的速度太慢,甚至根本来不及消化,所以文化出现了断层。全面的现代性与现代化所揭示的是一种持续变迁的精神,并与过去决裂及对于传统的疏离,传统文化因此失去了现实价值的有用性,缺乏需求性,因此无法与当前的世界强势文化、流行文化相抗衡。尤其是那些曾经属于民俗的、非主流的文化随着生活形态的改变而改变。
文化产业被美国政府认为是娱乐传媒产业的一部分,而所谓的文化产业包含电影、广播、电视、出版和音像制品。将文化或文化遗产作为产品的两个根本矛盾的观点是:一方面,在商业上,文化产品被视为和其他产品相类似的娱乐产品。另一方面,文化产品被视为一种传递价值观、想法和涵义的财富,是一种社会传播的工具,它有利于维持、推广特定社群的文化身份。以上的看法,显然窄化了文化内涵。
姑且不论新文化被如何界定,不容讳言的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物质发展与各种思想、行为等多方面“价值观”趋向“全球化”的同时,新的地域文化也不断相应产生。区域性文化的生成、延续与发展不仅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更与人文环境紧密配合。
二、群集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现象
基于重新获得重视、创造文化新价值的需求,在全球各地兴起一股文化产业群集化的园区或发展基地形态经营的趋势,试图透过群集的整合力量发扬文化、创造市场,以获取新的文化经济力量。此构想固然美好,却仍存在疑问:群集是否就必然能创造足够力量?文化真能透过群集扩大影响力吗?文化产业如何界定?群集的操作和效益有没有一套准确的事前评估方法?事实上,群集具有创作和商业两种类型功能,就创作而言,群集可发挥彼此砥砺、刺激创作的效果,其作用是相对缓慢的;商业功能则是现今大多数政府和企业的期待,希望透过丰富文化创意内涵来创造经济机会,这个目标讲求的是速效。过往对群集式创作的讨论已经很多,而商业功能文创群集的落实仍众说纷耘、尚在摸索,我们对文化商品化质变和其群集趋势所产生的商业价值应当先予深入探讨。
从商业价值做评估的主要理由在于,商业和文化创意在行为上有极大的不同。如前所述,文化的产生相对缓慢,商业却是快速的;文化创意本身可能是适合独享、不受周遭影响的,商业的成功却需要倚靠市场的聚集才能提升经济机会。因此,以商业目标为主要考虑之一的文创群集基地,必须经过一套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不同的商业性评估后,才能导出文化商业价值的评估。到此时,文创群集基地内涵的选择,不再纯粹以文化意义本身的重要性来决定,还须加入其对市场是否具有吸引力,或必须创造产生吸引力的方法,甚至不得不有所取舍。换言之,在流行的文创群集基地设立风潮下,文化将产生快速且数量庞大的新创与舍弃。因此,在发展策略上,应以创造新的科技文创特色为主要策略,打造一个崭新但包含既有传统的全新文化。其孕育素材,正是基地所在处的传统精神、文化、产业和观光或科技实力。
以我国台湾地区在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台湾馆为例,它目前已经落户台湾新竹,将以“产创园区”形式重新运营。世博台湾馆本身就是一个结合多样地方文化和科技的创新型主题文化展馆。在整个产创园区中,同时规划了突显新竹及台湾的文化创意,并与台湾馆既有意象相呼应的精品文创展示商场、特色文创主题餐饮、互动科技展示和体验式文创孵化基地。这个新文创群集基地的设计面临很多挑战,既结合多个专业领域,又包含传统文化创意的转型变革,以达到促成文化培养、地方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目的,是经过有系统的市场分析、效益主题发掘、商场规划和文化主题确定,及营销筹资方法研究而成的,与传统文化缓步发生截然不同,更非一般文化和经济专属科目所能独力做到。
从以上文化产业困境、需求和案例反映出几个未来发展机会:
1.地方特色及文创产业势必需要与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观光资源结合,尤其是在一些具备打造国际观光景点条件的地方,可以吸引消费采购力高的国际观光客来扩大所在地文创产业的经营绩效,并协助相关业者走向国际市场。
2.透过文创与科技产业彼此间的交流,有机会在科技文创方面做进一步整合与应用,开发兼具文化与科技特质的新型文创商品,甚至跳脱传统工艺品范畴,成为流行时尚产业。将文化创意经济价值有效发挥,成为传统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蜕变的契机。
3.对于较难以创新商品化的文化传统产业,如地方美食、食材等,可以透过文化氛围环境营造、科技应用导入等方式,创造出独特的文创美食风格,吸引国内外游客消费,成为文化群集基地另一个创新文化形态。
4.经由导入专业化的管理及精品化行销,加上国际观光客集中采购所创造的消费氛围,文化群集基地有机会协助地方传统文创与科技经济发展。
5.由于多数文化创意业者并不具备经营专长,或缺乏商业化资源,透过前述具有商业化市场分析、运营单位的辅导和管理,将能够协助这些文化创意业者弥补其不足,并且经由文化感受、传播与消费享受的综合价值,达成互相带动效果。
6.对一些希望导入文化或创意作为其产品或销售元素的非文化创意企业而言,文创群集基地中有足够的商品与文化创意可供选择,部分商业也可以此类型具消费功能的基地为验证场,测试大量商业化可行性。
三、在商业化过程中的文化内涵维持
从现实角度而言,世界上没有不质变的文化。所差者在于在一定的时间段里的质变程度替代了多少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或者说有多少新文化进入了主文化圈并融合于其中。文化既已往商品化、商业化和群集经营形态发生质变,如何维持其中文化内涵将是长期运营必须注重的核心问题;虽然世界价值体系笼罩在消费文化的宰制下,然而,在当前全球化之下所产生的各种各样新的地域文化,仍是由传统的“人文”为基石建构起来的。
传统中各种有形、无形的媒介文化被现代化进程一点一滴地淘汰,但我们仍可以将“传统”与“文化”通过现代世界能够接受的文法展现出来。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以“重塑形象”“创造价值” 与“文化精神扩展”作为策略。文化的起源基于生活条件的限制与适应方式,因此评估生活环境并改变与调整生活方式,就成为文化取向的第一选择,所以我们不应该存有哪一种文化比哪一种文化更优秀的观念。更关键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发展不应该只以维持中国文化的民族主义或意识形态为主导,所谓的文化多元必须建立在尊重“选择”的自上;没有人有权力决定某一类人应该怎么样过生活,而应该以世界为前提,寻找对世界有帮助的传统文化精髓并予以发扬。这样的思维模式与从前的如何复兴与保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是站在世界的高度来发现世界的缺陷并以传统文化来填补,这样文化的价值才有发挥的空间,并且跳脱由自身维持自身文化的局限。
对于文化的变革议题,必须认识到所谓“变革”,不论是自愿的或是被迫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首先意味着“传统”的接受或容忍。因为“变革”是基于某种定义上的“外来文化符号”,并以符合其生存需要为前提,最终达到“适应”目的,因此所有的改变都必须符合当前我们所身处的商业化、市场化和技术化的大环境之下。许多地方文创基地发展时,相当排斥这类“变革”或“外来文化的侵略”。事实上,倘若外来文化不符合生存需求,那么也不会出现“变革”,也就不会有“文化侵略”的说法,更不会有复兴传统文化的必要。若是以“文化观念”是“价值观念”这样的命题来看待“变革”,文化的改变就是因为需要、由于交流成长而发生,它或许和传统不同,但却是新元素带来的新生命,是文化精神的延续,在商业化过程中亦是如此。
在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内涵存在的形式就像一张蜘蛛网,彼此间相互制衡也相互影响,在创意与商业化过程中,必然同样面临矛盾、冲突和反复地消长。例如中国文字经过几次改为拼音文字的争论,甚至当计算机普及时,对于汉字不利于数据输入的论调使汉字面临“落后的文字”的说法,然而积极创造、研究、开发与运用汉字的优势,探索汉字在结构上、思维逻辑上与新科技的内在关联,并以此得到汉字在数据处理、思考学习、大脑开发及有助于智力均衡方面有优于拼音文字之处,自然增强汉字持续存在的条件与优势。这是一个合乎理性且印证文化内容优秀的成功案例,我们不能将某个文化的丧失归结为商业化所致,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创造自身文化的存在价值与合理性并提升自身文化的优越性,使它不因为商业化等目的性扩展而丧失其价值。
四、新文化创意时代学术单位的角色
为了延续文化精神,文化创意单位在某种程度上必须要深入了解文化精神及其创意演化过程,否则就只是一般的商业创意。然而,一般企业并不具备此类研究能量,学术单位以其充足且全面的学术研究能力、丰富的研发人力,在无获利压力、时间弹性较佳之下,可累积更多文创知识和技术,成为企业投入文化创意的人才与技术后盾;另一方面,不可否认,学术单位的确缺乏实务化及商业化能力与经验,使得部分研究与开发和社会发展方向脱节而被弃置,成果未必能付诸实施。
求取学术研究价值最大化,在相当比例层面上可导入企业合作关系。以台湾的做法为例,很多学术研究单位成立产学合作中心,或在设计中心具备产学合作功能;而合作内容依其性质原则上分为“产学计划”“服务性检测与调查”“人员训练与讲习”“专业咨询或诊断”“技术移转”等五种方式。
这五种合作方式中,“产学计划”是指接受民营事业机构与政府机构委托研究开发之项目研究计划,也是深入进行共同或委托具体文创开发的合作,这是教育单位吸收企业经验、企业利用学术力量量身订做所需项目的最佳方式。“产学计划”和“人员训练与讲习”在产学合作方面是扎根型的项目,其进行时间通常也较长,许多时候企业已然具有部分成果或成见,或希望速成,此时学术单位所拥有并累积的庞大文化创意资源,就成为企业可依赖并调整其既有成果的必要支持。
透过这些共同产出和资源支持,学术与企业均得以在文化创意发展上,进一步掌握以文化艺术语言、艺术社会学等观点诠释不同文化与商业新趋势的融合能力,扎实并快速反映文化和时代变迁与价值延伸上的新表征。
结语
关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可以从认识文化本身的价值和把文化当作一种资源这两种概念综合起来进行:
1.认识文化自身的价值,理解它在历史进程中所以持续传承的理由、意义与价值。
2.把文化视为一种资源,积极开发与创造符合现代的有用性并认识。文化资源价值的潜在性、认识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与认识文化资源价值的整体性。
据统计,目前全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参与创作和投资的制片机构超过600余家。而以上五家公司正是众多民营电影公司中的代表。目前,除了国字号的产业“龙头”中国电影集团外,具有市场价值的源头项目多集中于几大民营电影公司,同时他们还掌握着导演、艺人经纪、发行音效、院线消费终端以及文化品牌衍生等优势资源。
机制灵活
记者采访了一位电影资深发行商郝先生,请他分析一下,为什么国有文化公司屡屡打出的是个“哑炮”,而五家“强势民营企业”却火爆出击?
郝先生认为这五家民营公司,分别是以整个电影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作为核心业务,逐渐拓展全线发展。其中,华谊兄弟已于2009年10月成功登陆内地A股创业板,成为中国娱乐第一股,而博纳影业则于2010年1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民营电影公司在完成自身发展的同时,其实也引领了整个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方向,形成了现在中国电影业的格局。
不过纵观中国电影市场,除了华谊兄弟、博纳影业、星美传媒、光线传媒以及小马奔腾五家公司占尽风头外,其他公司表现得很落寞。
“其实现在的电影大多还是亏损,因为有好多不够专业的人在做,他们感觉做电影很简单,只要有钱,想拍就拍。对于选择的项目不去研究,不去做市场调查,而拍完片子后也不和院线交流,影院的阵地宣传效果达不到,那么就造成好多电影几十万的票房就下片了,甚至还有几万元的票房就下片了,甚至还有没上线的。票房收入和资金投入比例会出现很夸张的背离,所以目前,电影行业亏损特别严重。好多小公司被称为‘一剧公司’或‘一影公司’,拍完一部片以后,就销声匿迹了。”郝先生说道。
对国有文化企业的看法,郝先生更是直言不讳,首先国有电影公司的结构成分非常复杂,部门繁多,有制作部,有演员部,有道具部等等,他们都会参与好多事情,导致了工作效率低。其次不善于营销推广,广告宣传不到位。还有就是在与香港公司合作时,会由于制作部的人为因素,造成了前期谈判内容模糊,以至于后期执行会出现很多麻烦。所以从未来的状态看,国有电影公司承接那些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商业性影片的机会将越来越少。由于这个因素,促使了国有电影公司只能不断翻拍旧题材,或做改编,或者拍英雄模范人物。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拍主流影片不好,只要选好项目内容一样精彩。比如2012年获得高票房的《十二生肖》,就是成龙动作喜剧+国际范+爱国主义,这些突出的卖点,就说明本身“功夫够硬”。
创意为魂
以上分析了那些中小民营公司为何消失,也分析了国有企业为何平淡的缘由,接下来关注一下五大民营公司,以华谊兄弟公司为例,究竟为何能有如此超强的“吸金能力”?
众所周知,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的。王中磊说过,在所有的预算确定前,公司都会经过严密周全的市场分析,否则一定会失败。
郝先生告诉记者,当初在美国的时候,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做的是广告公司,他们非常有想法,后来又成功了好多大品牌的广告。华谊兄弟公司就是从广告起家的,因此他们对电影的敏感把握,创意的判断都很准确。后来又能用发展的眼光同其他制作公司合作,并且看重了冯小刚,很果断发现人材并及时吸纳到团队中,很快就做大做强了。
郝先生还向记者透露,华谊兄弟去找成龙拍《十二生肖》,双方的交流方式完全是以纯商业模式进行,谈判清楚版权的划分,以及各项细则。而同是一部电影,香港方面在与某国有电影公司谈时,内容会很含糊,条款不详细,最后合作不太愉快。此后,香港方面就愿意找华谊兄弟去合作,该几点内容谈好就行了,合作起来很顺畅。
由此可见,华谊整个团队比其他的电影企业相对发展成熟,可能个人不一定突出,但是作为一个团队,他们总能梳理出比较符合每部电影跟市场对接的一个通道,这是特别重要的。
不过国有文化企业尽管前进的脚步迈得很慢,但从政府支持的角度看来,对国有电影企业还是利好的。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钟礼松说,产业扶持政策对于民营文化企业和国有文化企业是一视同仁的,但是某些领域民营企业还无法进入,某些政府购买项目可能会优先考虑国有文化企业。而资金投入则主要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
欧美的电影产业发展成熟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可有借鉴?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彭翊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但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资源禀赋的不同,消费习惯和观念的不同,没有一种模式是可以照搬到另一国家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的吸收部分模式的成功经验。比如影视业,可以借鉴美国经验,一是运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二是运用好莱坞“片厂制度”管理体制优势,量产高质量电影;三是借助华尔街资本优势,“大投资大制作”;四是完全的市场化,专业分工并合理分配利益;五是国际化的品牌营销战略,取得全球市场份额。”
深层原因
电影行业为何出现这种泾渭分明的格局呢,一位文化产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给记者做了分析,电影就是市场,经过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大浪淘沙般筛选,原来有一千家,现在只有一百家,淘汰得差不多了,说明非理性资本逐渐撤离电影制作行业,那么依然活跃在民营电影制作行业的公司,隐然间已在划分中国民营电影制作的版图。
1997年颇有发散思维的尚8文化集团创始人薛运达,租用了位于郎家园8号CBD核心区域的北京电线电缆总厂,运用其在欧洲留学时观察到的心得,将旧工厂变身为创意产业园。相比于后来名声大噪的798,尚8文化集团是最早在国内有意识地探索尝试以老厂房为载体打造文化创意园的案例。
产业聚集
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的薛运达,自小玩耍在工厂大院,因此其对运用现代文化元素让工厂重生乐此不疲。创业之初,租用郎家园10多万元的启动租金是薛运达从父母那里借的和靠自己拍胶片积攒起来的,创业的前10年都在艰难地积累,薛运达期待形成爆发性的产业集聚效应。
目前全国的创意园区已经多达数百家,仅北京一地已有近100家。如今的尚8文化集团已在京打造了九个项目,尚8人文创意产业园、艺术8——中欧艺文之家、尚8设计家广告园、尚8东区孵化园、尚8国际音乐园、尚8新媒体基地等一系列城市地标性项目,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之一。
究竟靠什么,使尚8走出了成功的复制之路?
很大程度上在于尚8对于进驻公司的扶助。在尚8各个创意园内,有相应的服务团队专门研究和梳理进驻公司的业态与潜力,进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其疏通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挖掘客户之间的合作空间,甚至帮助选择适合客户的邻居。对那些弱小但极具潜力的项目,尚8甚至通过免一年租金的方式予以扶助,并参与了许多项目的直接投资。尚8财务总监芦潇莉表示,尚8的定位是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平台和项目池,形成了跨媒介的产业链条。
从CBD郎家园摄影师王化人第一个入住,到如今服务于300家国内外文创企业,尚8始终以文创产业为轴心,不是简单停留在表面,而是向纵深延伸。作为一家市场化的民营企业,最根本的是要考虑怎么生存下去。要获得市场认可,满足市场的需求,要创造企业持续的利润和回报空间,经过不断的试炼,最终尚8决定通过连锁的方式进行运营和管理。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合作共建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创新集群实验室,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全面剖析国内外典型创意集群、集聚区、园区的建设形态和管理运作,重点结合城市建设与文化创新要求,总结创意产业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标准化、可连锁运营,同时兼具区域发展个性的“园区产品”。
助力创业
尚8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与北京市电线电缆总厂深度合作、投资运营的文化创意集聚区项目。园区位于朝阳区郎家园8号CBD核心区域。西邻国贸、东临万达、坐怀CCTV与BTV新址之间,占地总面积55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入驻文化创意企业160余家,而保护文化绿洲已成为业界积聚已久的呼吁。
从第一个产业园到今天,历经16年的积淀,尚8文化集团发展为一家以文化创意为本,以园区为载体,集策划、改造、运营为一体的企业,截至2012年底,已在京打造了九个项目,总经营面积达11.3万平方米,服务于300家国内外文创企业,经营规模达到了170余亿元,上缴税收10亿元。
从2006年起,北京市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亿元面向社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四年来已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支持重点产业项目365个,带动社会资金近200亿元。今年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出的第五个年头,北京市文化创意企业都在翘首以盼。但巨大的资金缺口和政府安排的专项资金相比毕竟是“僧多粥少”,能够获得政策资金支持的毕竟是少数;解决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资金“饥渴”的问题还需要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薛运达认为,为园区创意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是尚8下一步的战略重心,尤其在产业政策和金融领域,透过尚8的品牌、资源整合能力和资本放大效应,带动园区内创意企业在融资上的突破。
对于那些创业初期支付租金困难而又有发展潜力的创意企业,薛运达愿意扮演雪中送炭的角色,尚8作为信用担保人,帮助入驻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解决支付租金的难题,这对于在寸土寸金的北京难于扎根的企业无异于解决了燃眉之急。
2012年6月20日,尚8联手金融巨鳄——罗斯查尔德集团与爱马仕投资艺术8“尚8实验室扶持计划”,尚8文化集团在2007年推出,推动中国本土创意设计水平提升,扶持中小创意机构进行创意设计、创新产品研发、创新理论研究为目标的公益性扶持项目。通过与国际顶尖创意人才、精英及全球知名创新实验室的深度合作,以实验室的公共服务为平台,加速本土企业创新精神的实现及创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尚8实验室扶持计划”每年将提供总面积达2000平米的创新实验室免租政策,通过创业计划审核部门的审核,将为获奖的每个创业团队提供50~100平方米不等的办公空间租金减免的优惠政策;并对最具发展潜力项目的前三名提供创业孵化投资支持,投资额度5万元~50万元不等。“尚8实验室扶持计划”项目为小微型企业在初创期提供了创新设计的良好环境,加速了小微文创企业的成长。
同时在软件支持方面,尚8实验室扶持计划每年将与美国IDEO等全球知名的创新策略咨询机构、设计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将创新思维引入中国,为人驻园区的本土中小企业免费提供包括创新设计思维培训、创新理论研究支持、创新产品研发咨询等多种服务,让本土文创企业与国际顶尖创意机构无缝链接,推动本土文创企业的创新能力,加速本土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系列举措,正日益成为尚8文化创意的灵魂所在。
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2012年人均GDP已达6100美元。如果采用购买力平价计算,这个数字很可能还要再提高1倍以上。
按照国际经验值来讲,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国民对于文化产业的需求便进入爆发期。2012年北京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1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面对国家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倾斜,薛运达在借助北京作为全国文化高地的发展势能的同时,巧妙地运用夹缝策略,绕开了北京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依靠传统房地产发展空间日益受限的瓶颈,推动尚8快速发展。接下来尚8的发展重心将不再局限于北京,未来3~5年,尚8文化集团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20个品牌园区,陆续投入15亿元进行项目拓展,服务1000家文创企业,产值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上缴税收30亿元,形成中国城市核心区域,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创意者之家”。
活动方案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根据《白云区支持港澳青年来白云创新创业实施办法》有关要求和部署,白云区定于2021年4月至6月举办白云区“云创杯”2021创新创业大赛,具体方案如下:
一、大赛目的
本次大赛以“创享未来,成就梦想”为主题,通过创业大赛,帮助白云区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实现转型升级和创业梦想;通过创新成果展示,树立一批白云创新标杆企业,挖掘一批潜力企业,促进白云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繁荣发展,助推白云产业再腾飞。
二、活动主题
创享未来,成就梦想
三、组织架构
(一)主办单位
广州市白云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共青团广州市白云区委员会
广州市白云区科学技术协会
(二)承办单位
广州市穗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白云区云台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三)协办单位
云创汇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DAYONE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基地
(四)组织机构
1.组委会。由活动主办、承办单位相关人员共同组成,负责总体指导、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白云区科工商信局,负责活动实施期间日常工作。
2.评审委员会。拟邀请来自我市的企业、创投机构、金融机构、院校及行业协会、孵化基地的专家担任评委会成员,负责各阶段的评审工作。
四、组别及对象
本届大赛分设“企业组”、“院校组”和“港澳台青年组”三个组别。
企业组:企业组下设两个分项:分别是美丽健康产业专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专项。参赛企业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产值不限,成立时间、注册区域不限;企业社会形象良好,无违法经营等不良记录。已获奖但不在白云注册的企业,必须承诺获奖后半年内在白云区注册并纳税(奖金在注册后拨付)。
院校组:高校师生可以用自然人名义参赛;参赛者应拥有优秀的创业项目、完善的团队(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2人),并有意落户白云;团队社会形象良好,无违法乱纪等不良记录。
港澳台组:鼓励18-45周岁港澳台青年到白云区创新创业,港澳台青年牵头的创业团队参加比赛。参赛企业或项目应有优秀的创业项目、完善的团队人员(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2人),团队社会形象良好,爱国、爱港、爱澳、爱台,无违法乱纪等不良记录。已获奖但不在白云注册的企业,必须承诺获奖后半年内在白云区注册并纳税(奖金在注册后拨付)。
五、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实用性,具备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2.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
3.曾获得历届白云区“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奖项目不参加本次大赛。
六、时间安排
1.报名(2021年4月20日-6月7日):拟定于2021年4月20日起接受参赛企业及团队报名。请参赛企业、团队按时将报名材料(报名表和商业计划书)加盖公章或团队成员签字后,纸质版提交到汇龙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白云区鹤龙一路88号B区3楼305室,联系电话13533833398黄先生、18520211027邱先生)。报名材料的电子版和项目BP(PPT形式,页数10-15页,以项目+组别形式命名)发送至邮箱:hui_space@126.com。报名截止日期为6月7日。
2.初赛(2021年6月10日):以材料评审形式,按“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抽取专家库的专家对参赛项目评审。企业组选拔20个(美丽健康产业专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专项各10个)优秀项目、院校组选拔10个优秀项目、港澳台青年组选拔10个优秀项目进入决赛。对报名项目较多的院校或平台,视情况以院校(平台)为单位组织内部初赛或者进行院校(平台)之间的竞赛,每个院校(平台)选出2-3项参加组委会共同组织的初赛评审。
3.训练营(2021年6月22至6月23日):邀请创业大咖线下分享创业计划书撰写及答辩训练活动。
4.决赛(2021年6月30日):决赛将以“线下+线上”模式进行(因疫情原因,院校组及港澳台组不能线下路演的项目,将以线上路演进行),路演以“7+3”形式进行(即7分钟路演,3分钟问答),根据评委打分,取平均分(小数点后2位),产生对应组别的获奖名单。决赛拟通过网络直播,增强宣传效果。
5.赛后:对接媒体对大赛持续报道,引导参赛项目注册落地到白云区,提供投资创业辅导,投融资对接,项目孵化等服务。
七、奖项设置
“企业组”美丽健康产业专项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专项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院校组”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港澳台组”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八、评审标准
大赛专家评委针对参赛的企业和项目,将从下面六个方面综合评估:
产品情况:项目创意创新性、特色性和开发进展等整体情况。
市场分析:项目所占市场规模和潜力情况。
团队情况:主要创始人的履历、能力表现以及资源;核心团队的构成、稳定性和互补性等。
盈利模式:参赛项目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创新,企业发展的预期,包括营业收入及增长率和毛利率预测等。
财务分析:参赛项目的财务收支分析和融资及风险分析等财务情况。
技术创新:参赛项目的技术创新和开况。
九、知识产权
参赛企业和团队同意本次大赛的主承办单位对全部参赛项目及其作品有公开展示、印刷出版、推广宣传的权利,不必经过参赛者和企业授权,且承诺不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其他任何机构与个人未经作者、知识产权拥有者、大赛主办单位的同意,不得抄袭、公开展示、出版和使用本次大赛项目,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附件:1.白云区“云创杯”2021年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2.白云区“云创杯”2021年创新创业大赛商业计划书
附件1:
白云区“云创杯”2021年创新创业大赛
报名表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项目名称
团队/公司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项目负责人姓名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项目组别
企业组 £院校组 £港澳台青年组
港澳台青年组必填
香港 澳门 £台湾
注册企业有港
澳台资成分
£ 项目核心成员具
有港澳台
£其他
项目现状
创意阶段 计划阶段 启动阶段 运营阶段
行业类别
(选择)
文化创意 高新制造 新材料 £新能源 教育类
信息化类 电子商务 其他产业(说明: )
团队主要成员
(10人以内)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要经历(教育、实习、工作、成就情况)
联系方式
参赛项目简介:(填写要求如下)
1、参赛项目简介主要是对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专利、创新创意性、实施情况、团队、荣誉、预期计划等整体情况进行整体介绍。
2、参赛项目简介必须在500字以上。
承诺:本人(项目负责人)已详细阅读本届大赛的相关文件,并承诺遵守大赛的相关规定,同意无偿提供申报项目说明,由大赛组委会公开推介。本人(项目负责人)承诺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资料真实、可靠,作品的知识产权权利归属明确无争议;未剽窃他人的成果;未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等权利;提供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有关数据及证明客观、真实。若发生与上述承诺相违背的情形,由项目负责人自行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项目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院校组参赛选手若尚未注册公司实体,表格中的组织机构代码可以不填,其余的内容为必填。
2.以上资料必须真实、有效、完整,如无特别说明,所有内容为必填。
附件2
白云区“云创杯”2021年创新创业大赛
商业计划书
一、执行情况简介
公司/团队名称
项目组别
企业组 院校组 港澳台青年组
企业核心技术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专有技术
软件著作权 商业模式创新 其它请说明:
注册资金额
公司性质
个体工商户 有限责任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其他
产品情况
描述参赛项目产品的创意创新性、核心竞争力、特色性和开发进展等整体情况,阐述目前所处发展阶段、与国内外同行业其它同类创业项目的相比,项目的技术、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市场规模
参赛项目的所占市场规模和潜力情况
盈利模式
参赛项目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创新,企业发展的预期,包括营业收入及增长率和毛利率预测等,包括:企业收入获得的形式有哪些?市场客户是谁?为客户带来多大价值?竞争壁垒有哪些?盈利点等等
投资额(元)
投资收益率(第一年)
%
预期净利润
(税后利润)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年增长率
%
年增长率
%
备注
投资收益率=净利润÷总投资额×100%
预期净利润-第一年:见经营第一年利润表
此表中“总投资额”项的金额等于资金需求合计
二、市场分析
项目市场
定位
1、项目定位:该产品的质量/创意性/可靠性/实用性/样式/成本/特征/性能/科技性等产品实体定位
2、项目的消费者定位:确定目标顾客群,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消费者定位
3、同行竞争定位:确定企业相对与竞争者,在市场中所占的位置
目标客户
群体
可以按照客户群的年龄、喜好、收入、消费习惯、地理文化等分类。
市场整体
预测
着重分析现有的市场容量等市场需求真实情况,也分析下市场的变化趋势;预测项目团队开发的产品或服务所占的市场份额到底有多大?
三、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
分析
1.销售网络、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策略;
2.在广告促销方面的策略;
3.在产品销售价格控制与调整方面的策略;
4.形成良好销售队伍方面的策略等等
竞争分析
列出你的企业或者项目在目标市场中的存在或可能存在着的1-3个主要竞争对手,并比较分析你和他们之间的优势与劣势。
四、项目团队的情况
姓名
年龄
学历及专业
职务
教育、工作经历
优势
五、财务分析
1、启动资金来源 单位:万元
筹资渠道
资金提供方
金额
占投资总额比例
自有资金
股东(创始人)
%
私人借款
亲属、朋友
%
贷款
银行
%
政府小额贷款
政府相关部门
%
风险投资
风司
%
总计
--
%
2、最近年度利润(项目院校不填写) 单位:元
2018年
期末余额
2019年
期末余额
2020年
期末余额
从以下3个方面对近3年来的利润进行简单分析:
1、主营业务收入;2、营业利润;3、净利润
3、利润预算 单位:元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从以下3个方面对未来3年来的利润进行简单分析:
1、主营业务收入;二2、营业利润;3、净利润
六、融资需求 单位:元
融
资
需
求
情
况
当前是否有融资的需求 是 否
计划融资的方式:股权融资 债券融资
计划融资的时间
计划融资的金额
是否有过融资的经历 是 否
投资负责人/投资机构
投资金额(万元)
投资时间
其它融资需求
技术/产权转让科技咨询融资担保应收账款融资股改和上市咨询科技保险小额贷款信用贷款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资产管理并购重组金融租赁股权质押贷款
七、投资风险分析与对策
风险分析
应对策略
对政策、技术、资金、行业、市场、环境、管理及其他因素引起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
针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应对策略的制定
八、企业愿景
备注:可以填写下企业或者团队的长期远景发展规划,描述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预期目标。参赛的目的或需要政府提供相关扶持政策的要求建议。
关键词:动漫 产业链 文化业 天津
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是我国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舞台上,动漫产业正在迅速成长为又一大经济增长点,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动漫业作为一个消耗低、无环境污染的新兴产业,还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精神食粮的同时,更改变着全球整体产业格局。
一、全球动漫产业格局与现状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的产业形式,它不仅包括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还包括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其表现形式也不仅限于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还有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业态之一,它形成于美国,一般认为世界动漫产业形成于20 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兴盛, 并于20 世纪后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一)动漫产业在全球的迅速崛起
产业的地位与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息息相关,虽然在不同历史阶段有所不同但这种作用普遍存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和不断蔓延的时期,各国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文化产业正逢其时,其中动漫产业更被誉为“无烟的朝阳产业”,迅速发展为世界范围内发展迅猛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它肩负着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扩大国际文化贸易份额、增加国民经济收入、拓展就业领域、满足城镇居民文化新需求、发展绿色产业和降低能耗等等众多重大使命。
全球动漫产业逐渐形成并处于少数国家割据态势,世界三强美、日、韩占据了世界市场份额的70% 以上,不仅如此,它们更通过完善的市场运作和衍生品开发模式,使得动漫产业的规模市场进一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更为完整庞大的动漫产业链。
许多国家也已经看到动漫产业发展的潜力,纷纷将大力发展动漫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一部分。作为老牌的工业国家,英国依靠包括动漫产业在内的创意产业的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使得动漫产业更成为其第一大产业。新加坡政府的充分重视和利用政策杠杆调控布局,加大力度推进动漫产业的崛起。此外,法国、荷兰、巴西等国家也在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势头都比较强劲。
(二)动漫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尽管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下滑,但我国的文化产业却呈现逆势上扬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动漫产业以97%的增幅飞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是改革开放后, 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美、日、韩等国动漫游戏产品一拥而入。中国动漫市场现状不容乐观。为发展动漫这一新兴产业, 21 世纪初期中国动漫产业走上了由政府主导发展的模式道路,地方政府也随之不断地把动漫产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数十个国家级动画基地的建立、大批资金的不断涌入,各地动漫产业面对广阔的动漫市场正在纷纷制定着发展计划。北京着手实施打造国际一流的动漫产业中心的目标;上海、广州、福州已初步形成以网络游戏、动画、手机游戏、单机游戏和与游戏相关的产业链,这一切都导致了国产动漫市场的上位。
二、天津市动漫产业现状及产业链问题探讨
(一)天津动漫产业现状及SWOT分析
天津市有很好的漫画历史与氛围,有多家在全国都很有影响的漫画工作室。九十年代中期,天津市逐渐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动漫游戏研发地。截至2008 年3 月底, 天津从事动画设计、漫画设计、多媒体设计的企业有200 余家,其中, 核心动漫设计企业已达35家, 总从业人员达到5000 余人, 年营业额收入近亿元人民币,产品覆盖了大陆本土及港澳台地区、欧洲、北美、日本等多个国家。事实表明, 动漫产业已成为天津文化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随着全国动漫游戏市场的兴起,天津市动漫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而且天津市也在不断加大对文化娱乐体育业的投资力度。
本文运用SWOT 分析对天津动漫业的发展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定位,提出天津的发展战略和阻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第一,优势为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厚的文化底蕴;较好的人才培养和研发能力;较强的经济实力;国家地方政策扶持;第二,劣势为,核心人才缺乏;原创能力不足;观念意识落后;第三,机会为,注重自主品牌研发,并构建生产-营销网络;有一定原创能力和国际市场覆盖能力的实力型动漫企业的崛起;第四,威胁为,国内外竞争存在;资金短缺;盗版猖撅;产业链不完整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天津动漫业的发展没有从产业的角度加以思考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残存弊病,使得产业化运作困难重重,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的良性地循环受到威胁。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天津动漫业的发展有赖于新的动漫产业链的构造和实施,天津应抓住这次机遇,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产业链发展之路。
(二)天津动漫业发展的产业链困境
通过对天津市动漫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天津动漫产业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产业链的断裂是目前阻碍天津动漫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个成熟的动漫产业市场必须有一条完整紧密的产业价值链,这条产业链基本应包括很多重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创意为核心、市场化为导向、动漫影片的制作是龙头、衍生品开发和营销是收入的保障。下面从产业链构成的几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天津市动漫产业链断裂的困境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产业链核心困境,即动漫原创能力不足,品牌知名度低。原创是天津市动漫产业的生命所在,事关天津市动漫产业成败。尽管天津市的动漫原创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但相对于全国乃至全球巨大的动漫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天津动画产量很少,距电视台规定的播出时间相差甚远,这些缺口全部由进口产品填补了。动漫缺少真正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意,有些所谓的原创实则只是简单的模仿。
其次,产业链市场化困境,即资金短缺。资金的缺乏一直也是天津市动漫产业得以发展的一大软肋。天津市动漫作品要想在“洋动漫”的夹攻中脱颖而出,必须要花大力气打造精品,但是这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后盾。天津市动漫产业链条呈现的“断裂”状态,使投资者收回投资渠道十分有限,仅能从投资的主体部分获得一点资金回流,而无法从后续的产业链条中分得一定比例的收益。因此,投资商的资金投入非常谨慎,导致资金来源短缺。
再次,产业链风险困境,即产权保护不力。动漫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版权交易过程,动漫企业通过对其自主动漫作品版权的开发、交易和运用,实现版权财产权的价值,并由此获得利润。动漫产品特别是原创动漫普遍制作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其投资风险可想而知。盗版的猖撅又会导致动漫厂商几年的努力徒劳无功。这导致大量的动漫企业不敢轻易的投入原创动漫市场。天津市的盗版现象也比较猖撅,一些人经不起经济诱惑而使用盗版品,损害投资者利益,极其不利于产业链资金的流动。
最后,产业链保障困境,即缺乏成熟营销网络。动漫并不仅仅是指任何一部动漫作品,而是一个从上游动漫影视制作到下游衍生产品开发、营销推广的产业价值链。国内动漫企业和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缺乏一个很成熟的动漫产业营销网络体系,导致很多开发的动漫衍生品不能及时有效到达消费者手里,企业无法通过动漫衍生品的销售来获取应有的高额收益。
三、天津动漫产业链的打造
天津动漫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困难其关键原因在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没有可供参考的和遵循的动漫产业盈利模式,很多动漫作品的盈利在中国很难实现。因此只有建立新型的动漫产业链,由此形成清晰的动漫盈利模式才能解决产业链断层问题,才能实现天津动漫产业的突围,创造本土深入人心的动漫形象,建立起促进良胜循环的新型动漫产业链。
(一)动漫产业链研究意义
动漫产业链是指动漫产业由高端到低端的一整套产业链条,由动漫作品的创作到衍生产品的开发直至进行再创作的循环过程,是动漫产业实现正常运转获取产业利润实现发展壮大的基本保障和根本途径。实质上动漫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产业链的形成。动漫产业链可以看成是为满足动漫市场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集合,而产业链接聚集的目的就是把动漫产业的上游创作开发、中游的生产制作、下游的市场开拓及衍生产品的开发汇集在一个集中区域,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条,发挥产业链接聚集的溢出效应使整个行业都回归到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天津动漫产业链模式的构建
结合天津市动漫产业的现状借鉴美日动漫产业的发展模式,本研究提出天津市动漫产业链模式如下。
■
图1 天津动漫产业链模式
打造成功的动漫产业链,首先,需要有成功的动漫作品和动漫形象;其次,要依靠漫画杂志、电视媒体等载体,对作品和形象进行宣传和推广;最后,应选择成功的动漫形象进行加工制作,开发衍生产品,进一步提高动漫形象的知名度。在这条动漫产业链上,通过动画形象的树立形成价值转换,,在这之后上游A企业选择合适的B转移企业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此同时,C企业根据B企业动画形象的树立效果评价,改编动画片以利于价值转移收益。D企根据又根据C企业的市场需求和收益评价,进一步制作衍生产品,并将信息进一步传递给E企业,E企业将作品开发为游戏产品,扩大制作规模,培养用户市场,提高竞争实力。使其在价值链的基础上,提高价值增值能力。形成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价值链体系,扩大动漫企业的获利空间,加强动漫业的经济贡献程度。
四、天津市动漫产业现状及产业链问题探讨
由上述分析可知构建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对天津动漫产业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在策划和创作、动漫形象的树立、动画的改编、衍生品和游戏的开发等各阶段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本文就天津动漫产业链的构建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一)加强与文化产业融合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明确突出了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有利地位,因此大量的政府与社会资源必将向新兴产业倾斜,而发展动漫产业是天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和突破点,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有着巨大价值。天津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走出以动漫产业带动高附加值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的道路,从而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营造出有助于形成动漫产业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不仅如此,加强动漫产业与文化产业中其他领域的互动,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促进城市功能的提升达到文化产业的整体繁荣。
(二)加强与天津发展战略融合
在未来的5到10年的发展中, 天津动漫产业应遵循以市场机制为主导、鼓励和发挥民间活力的良性发展模式,打造功能完善的产业服务平台,进而提升天津动漫产业整体竞争力。另外,灵活的产业发展载体的构建有助于逐步形成体系完整、结构科学、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市场化程度高、经济效益显著的良好动漫产业发展格局。
(三)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鼓励动漫企业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消除社会资本进入动漫产业的各种障碍。如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的基金,使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参股、控股,使非公有资本能够平等地参与到各类动漫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中来。按照文化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文化领域引进外资有关政策,对外商投资各类动漫产品进行指导。鼓励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动漫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将具备条件的动漫中小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资助范围,并鼓励符合条件的动漫企业境内上市融资。
(四)加强行业间合作
天津应充分发挥动漫类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的积极性,保证动漫技术与人才的不断补充。动漫产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发展与教育、科技等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教育可以吸引培养和集中动漫人才,而动漫人才是创作动力的源泉,是产业链的核心。加强与教育业的合作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天津市高等院校创办动漫和软件技术专业培养专门的复合型人才;其次,通过培训现有动漫从业人员,对其知识体系进行重塑;再次,按照市场需求和动漫产业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模式加以改革;最后,培养和引导公众对动漫产品的创作兴趣和消费习惯, 进而加深国产动漫产品的影响力。
(五)加强政府政策支持
目前,天津的政府和民间两个层面均就推动动漫产业快速发展问题形成共识, 要想尽快缩小天津动漫产业与京、沪、深、杭等先进城市的差距, 必须开始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应立即出台政策性文件,制定并实施天津动漫产业发展战略,对税收减免、贷款贴息、支持原创、产权保护、土地使用、吸引人才等关乎动漫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供政策支持。相信以政策导向为杠杆,能够更好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对天津动漫产业产业要素的聚集及完整产业链的构建铺路。
(六)加强动漫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事实上天津动漫企业有能力开发出好的创意的衍生产品,但正是因为盗版的存在使得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巨额利润都被盗版商谋取,这也是导致产业链条无法完善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打造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条,产权保护机制的建立健全势在必行。保护知识产权是动漫产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应注重对动漫运营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走私、侵权和盗版动漫产品的行为进行;除此之外,积极鼓励动漫作品著作权登记,依法重点对动漫产品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2005(2)
[2]王春喜、程文娟,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分析与竞争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3)
[3]杨壮振,金融危机下的民族动漫产业及其结构变革[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6)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漫画创作的艺术家,是什么样的机遇让您转而投向动漫期刊出版的呢?
金城:从1978年的高中毕业开始,我就从事连环画创作的道路,曾经画过《明姑娘》等作品,那时还在家乡按照工作室的模式进行集体创作。后来的连环画产业突然崩盘,出版社不再出连环画,杂志也不再接收投稿,那时只好离开家乡,南下广东珠海另谋发展。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来自海外漫画业的信息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发。尤其是香港漫画家黄玉郎创办公司并收购主流大报,置办大厦和印刷厂,将漫画由单纯个人创作转进产业化运作等等利好信息,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另外在90年代,日本新型故事漫画开始影响着青少年的阅读取向,在我看来,中国连环画的未来复兴,或许机会就在新型漫画之上。于是就开始了策划个人创业,做新型漫画的道路。
记者:您从事出版行业至今已创办了《漫友》、《漫画世界》、《漫画秀》、《萌萌》、《新蕾》等多种动漫及文学期刊,您觉得目前您最满意的是哪份期刊?
金城:“最满意”这个命题有太多的感性色彩,以上各刊都等同自己的亲生儿,难分彼此,还是以“最有感情”来说吧。如果说最有感情,肯定是《漫友》杂志,因为它是整个漫友文化的长子,也是整个漫友刊群的老大哥。
《漫友》杂志创刊时,国内同类杂志中,要么是以低水准的原创内容为主,要么就是整体资讯化,而我们在通过市场分析后,为其确立了“动漫综合娱乐期刊”这一市场定位,用日本动漫资讯辅以国内原创动漫资讯及漫画作品,在孜孜不倦的市场耕耘下,其原创内容逐年上升,不断成熟并完善,最后成为杂志中的主打,并培育出了客心、丁冰、夏达、韩露等一大批杰出的漫画创作人才与《未成年》、《学园GOD》、《子不语》、《长安幻夜》等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漫画作品,使国内原创漫画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记者:“漫友文化”已成为华语动漫传播领域最具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强势品牌之一。这其中的艰辛和付出常人难以想象,您能谈一谈吗?
金城:漫友文化虽然是从1997年成立,但如果从1986年我的首次创业开始算起,总共有过三次创业两次失败的历程。也许就是这些失败经历,才会让其后成立的漫友文化有着更坚实的发展和更清晰的思路。
还记得1986年回到哈尔滨,准备注册一家连环漫画公司,结果工商局一听公司的名字就摇头,哪有这样的公司?不就是画画吗?你自己回家爱怎么画就怎么画吧。可见大家当时的惯性思维吧。注册不成,于是就召集几位同好,以工作室的形式开展创作。当时一共创作了五六部漫画作品,拿给专家和连环画杂志社一看,出版社认为不太像中国的连环画,担心读者难以接受而拒绝刊登和出版。我们都挺灰心的,工作室也就解散了。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如果时机不对,孤军发展漫画事业都会遇上许多限制。
在90年代初,日本漫画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内地并迅速掀起巨大的热潮,日本漫画的流行促使有关部门认识到,动漫对于青少年的巨大影响力,培育本土的动漫已经刻不容缓。于是在1992年第二次创业,进行新型漫画创作,但是很快钱就烧完,第二次创业失败。
从1995年开始,由和新闻出版署牵头的“5155工程”在全国启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使国产原创漫画迎来第一个发展的春天。当时我就看到,发展的天时已经遇上,于是在1997年,在北京注册了一家漫画公司,专门制作原创漫画杂志《时代漫画》,虽然时机很好,但是阅读原创漫画的读者还没培养起来,《时代漫画》只出了8期,就无疾而终,第三次创业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这一次的挫折,我归咎为发展思路冒进,而且北京原创氛围也刚刚萌芽,尚不及沿海城市那么的开放。
总结了天时、地利的因素,我在2000年决定南下广州进行再谋发展,而且创办了《漫友》杂志。当时为了迎合读者,杂志为了避免版权纠纷,对于日本漫画不再以转载的方式刊印,转而介绍日本漫画咨询,读者爱屋及乌,杂志销量很好。企业算是生存下来了,但是长期刊载日本内容始终不是我的最终目的,为了扭转这种尴尬的局面,还需要有人和。举办原创漫画大赛金龙奖就是一个重要的办法,通过比赛的方式吸引原创作者,让原创作品引领读者的阅读趋向。从第1届的100多部作品参赛,到第2届的上千部,再到第9届的8000多部作品参赛,原创漫画就渐渐壮大起来。
我与漫友文化之间的发展经历,可以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叠加。使动漫形象品牌借助内容传播的影响力,通过商业运营,实现在不同商业领域的多次销售,创造出高附加值,这是漫友文化走向成功的法宝。
记者:对于动漫传播,有人说中国原创漫画凄凉的现状是任何表面旺盛的虚火所无法掩饰的,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金城:对此说法,我是坚决反对的。这几年,在中国境内的文化产业领域,相对于多种投资市场的疲惫和不振,动漫市场却显得一枝独秀。中国漫画产业的产业化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需要很高的行业发展度,其中包括如版权保护机制,原创作品的大量产出和筛选机制,发行出版机制,漫画周边产出机制等,这些有些需要政府立法和护持,有些需要行业调整与建设。这些都非一日之功,所以中国动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众所周知,漫画是整个动漫产业链的源头,期刊杂志在漫画产业链中担任最前沿的角色。伴随着国内漫画出版业的蓬勃发展,新发行的的漫画杂志也飞纷纷创刊。不仅有新东家进入市场,就连一些大的出版集团也转投漫画杂志,在纸质媒体整体不如往日的今天,漫画类型杂志在发展路上是越战越勇的。
根据北京开元策略公司的市场化报刊零售发行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四大城市成为漫画杂志销售的主要市场。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三年才入围四大城市的杭州,在2012年可谓厚积薄发,动漫品牌效应初显,其漫画杂志销售指数反超去年的榜眼北京位居次席,成为仅次于广州的全国第二大漫画市场,而且杭州也聚拢了许多优秀的漫画工作室,这个发展幅度跟杭州市政府连续9年积极扶持动漫产业有关。
记者: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环境下,您认为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的动漫人才,使得中国的动漫传播行业等文化创意产业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
金城:动漫产业作为智力型产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充当主角,引进与聚集人才实际上就是占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方面国内部分城市的做法都值得大家参考。由于动漫人才缺口仍较大,许多城市已经开始着手培养动漫人才,尤其是杭州市的政策,通过输入人才、高校培养等手段,成功引进了庸、蔡志忠、黄玉郎、姚非拉、夏达等漫画创作人才。
当然,杭州模式需要具备坚定的政策,以及巨大资金支持,在全国范围不宜全面仿效。故此,漫友文化一直走的是承办漫画赛事金龙奖,把优秀创作人才聚拢在其中,然后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相对应的培育。金龙奖的做法,就是从产业链源头提升动漫原创能力,促进国内整体动漫产业的发展。首先,金龙奖以比赛的形式凝聚动漫创意人才。从参赛者中发现和选拔人才资源,为本地动漫企业所用,从根本上为提升漫友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金龙奖除了选拔人才,还将挖掘出闪光的作品,并进行深层次的商业开发,为日后向玩具、服装、食品及游乐园等衍生产业发展积累宝贵的资源。另外,打造专业的、权威的动漫大赛,可以建立优秀原创动漫产品的评选、奖励和推广机制,掌握行业规则的制订权和话语权。借此可以在全国动漫产业格局中,抢占行业制高点,增强企业的创意性和竞争力。同时,在金龙奖当中举办中国漫画家大会、国际动漫名家论坛,吸引全球知名专家和从业人士瞩目。通过国际同行间的交流、磋商和洽谈,还能为漫友及动漫产业带来无限商机,拓展行业发展的空间。最后,金龙奖如同其它影视等行业大奖一样,是媒体关注的热点。能够吸引海内外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形成媒体聚焦效应。由此产生的广泛、深度、有力的宣传,通过在动漫领域取得的地位和成就,可以有力提升行业竞争力。
记者:针对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新形势,您如何看待漫画期刊乃至纸媒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前景?
金城:其实我们非常看好在互联网以及手机、IPAD、ANDROID PAD等手持互联网终端上的动漫相关应用开发,最简单来说,就是使用动漫形象开发游戏。众所周知,《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都是其中的优秀案例。因此我们觉得,目前我们推出的在市场上人气极高的动漫作品如《乌龙院》、《爆笑校园》和《兔子帮》同,已经完全具备这样的应用开发条件。
现时移动互联网概念成为最大的投资热点,而数字动漫正是这股热点当中最大的需求热泉。
在国内,3G牌照颁发以后,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不断在扩大,数字动漫运营模式市场也已经初步形成,发展潜力非常巨大。从国外的发展状况来看,手机动漫、手机游戏等无线娱乐业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并已经成为3G业务中被人们普遍看好的热点业务,在日本,3G通信的数据量30%是动漫。预期未来几年是手机动漫及相关产业的高速成长期,国内发展手机动漫的潜力巨大。
过去传统平面媒体之前在数字化方面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办网站,将平面出版内容以网页方式搬上电脑屏幕。虽然人们已经习惯在网上浏览资讯,但是传统媒体网站在内容收费方面并不十分成功,而由APPLE所开创的付费应用程序模式,为传统媒体推广其电子版付费订阅带来了新的便利。
我们已经推出漫友文化专属的IPad阅读器应用,用于浏览和消费我们推出的期刊和图书产品,直接可在APP STORE下载使用,同时我们还有可能会与Android Pad、BADA等无线终端的生产商合作,直接将我们的出版品进行植入。
由于中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尤其是在二胎政策放开前的独生子女较多,学生的基本条件相对较好;另一方面,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创业、兼职等,也为其增加了经济来源;尤其是在社会开放性越来越大、活动范围不断拓展的情况下,高校学生敢于尝试新事物与体验生活,并想透过旅游开阔眼界等,所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高校学生旅游消费群体;高校扩招政策也在推动高等教育的同时,更是拉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因此,应该针对目前高校旅游市场的新特点,分析更为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高校学生旅游需求简述
高校学生的旅游动机主要是自我实现、满足偏好、半价优惠、交友、减轻学生压力、体验时尚等;大多学生主要依靠校园活动、旅行社宣传、网络、朋友组织完成获得信息,设定旅游目标;从行程方面看,多以节假日居多。目前的市场已经有诸多企业进入,但主要是处于不完善的阶段,从旅游产业与市场细分来看,还需要利用产品设计、时尚信息获取、学生心理研究、营销手段等来共同促进其发展。
二、目标市场分析
首先,在目标市场透视方面,应该抓住家庭背景、性别、年级、不同年代学生的总体倾向、文化积淀等基本信息;在这方面,可以利用现在的大数据方法,进行信息收集、旅游消费范围、消费水平、网络调查或问卷调查来实现。其次,应该以学生作为中心,分析其心理构成要素,比如受到旅行社、文化因素、偏好、性格、心理成熟程度、交往范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小。第三,对该市场的发展现状要进行明确的认知,具体来说,该市场已经从初级的阶段发展到了过渡阶段,即是说目前的市场正处于各个企业“大显伸手”,进行产业化转型、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比如,从我国高校学生旅游市场发展优势来看,潜力大、规模有待拓展、消费特征正在突显;而知识产权意识也在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群体更新快;但高校-旅行社间的关联度大,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市场价值;尤其是学生的认真劲、满意度等还有待旅游消费产品供应方在各方面的完善来树立口碑;关键是体验消费前景无限,正在逐渐的被学生群体所认可,所以,优势显著,有极大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作为学生群体的固有限因素,如消费能力、价格接受程度、挑剔性等;因此,劣势也依旧顽固,所以,对于各大想切此高校学生旅游市场这份“大蛋糕”的企业而言,品质化、多元化、创新性是其必走路径。
三、营销策略
首先,根据对目标市场实事求是的透视,应该认识到营销策略作为学生旅游项目开发的产业化的必要性;也就是说,要将针对高校学生群体的旅游市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化的分析,通过运用工业发展路径方面的产业化思路,形成一个闭环经济,从而让营销这一环节获得更多的功能性体现,即要通过产品设计、价格、品质、高质量服务、多元与创新来增加营销的“底气”,吸引到学生的眼球,以整体性来提升部分资源整合与开发能力,进一步创造新的需求,让学生反过来更愿意去旅游。另一方面,体验式消费已经渐渐透过工业品市场向着旅游市场迁移,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式消费,因此,认识到此点非常重要。营销策略的计划部署,需要坚持从其根本要素出发,结合当前消费者行为倾向,并利用这一点来达到营销的目标。其次,营销手段多样化;具体而言,需要采用诸如拉网式策略,将网络营销、人员促销、销售促进等进行综合应用;比如,建立会员制度与积分制度,进行价格优惠;引入学生、学生组织进行团体、个人促销;将工业品中的分销模式与渠道销售方法合理的引入到高校学生旅游市场;最重要的是网络营销,即需要通过电脑、手机两大途径,结合学生上网习惯,更为创新的去建立新的门户网站与网页,通过个人订购、团购等实现营销;另一个就是借助网络、微信等社交平台,可以建立起数据库,不断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完成预测,更好的为项目开发、产品设计等提供可靠依据。第三,服务意识要强,服务要求全面、及时;比如,预定快捷、便利,信息完整,产品组合灵活,互动性强,能够实现信息反馈与及时处理,做到善始善终。在导游方面,应该针对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来制定细致的培训计划,让导游能够在知识方面、组织能力方面、亲和力方面、交往能力、融入能力方面全面提升,以满足市场细分的各项基础。第四,针对高校学生旅游市场营销方面的策略,需要更多的因素融入,因为大学生这个群体,主要体现在人生的理想-现实磨合期,有一半出于理想,有一半来自现实;所以,真正要做好这个市场,就需要一些营销的艺术性、有需要在营销中做出实际的优惠;进一步讲,这个市场的开发,需要旅游企业走出俗套,不断创新,稳扎稳打,将地基打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应该将营销提升到另一个层次,充分调动起“学生”这个要素,如通过举办创意大赛、网络征求旅游产品创意等具体活动,让学生在旅游前就参与到其中,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分析,既有利于市场开发,又可以更好的价低营销成本,获得多方面的利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期,高校学生旅游市场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应该认真分析此类消费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优先地方;因此,开发新的项目、延伸旧有项目、提高服务水平,通过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心理需求与倾向的产品,以及利用旅游产业化的思路开启更为完善的市场化运营;将营销与整个产业结合起来,以资源整合的优势提升开发能力,不断在高校学生旅游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份额。
作者:章碧芸 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1.废弃物资源再生项目成果的转化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教兴国、技术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等的战略方针及政策,针对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疑难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专项科研经费。校企产学研合作、产业结构升级、咨询决策等新技术开发,也生成了众多技术开发与应用、咨询决策与服务方面的合作项目。作为知识传播交流、新技术开发和高科技研究机构集聚地的高校,无疑成为项目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咨询决策的主流群体,其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及其经济服务的确定性成为项目后期研究的热点问题。高校所拥有的科研项目大都具有前瞻性、技术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废弃物资源再生项目的研究成果,必将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具有市场潜力的高端艺术创意产品,同时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引导作用,整合校企资源、社会力量,利用国家政策优势,拓展大学生自主创业渠道。
2.废弃物资源再生项目成果的转化能够引领大学生自主创业。
各种再生废弃材料通过艺术创意,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项目导师将全面跟踪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计划的制订及实施。在此过程中,自主创业者得以迅速成长,并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领头羊,从而突破了传统就业的瓶颈,成为自主创业活动的主流。项目组可以利用项目研究的资源为自主创业者提供一定的自主创业场地和基础运行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风险,对于正在起步尤其是资金匮乏的创业型企业,项目组的跟进式指导更加重要。利用项目组成熟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信誉,为自主创业者搭建商业信誉平台,建立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自主创业者在项目导师的帮助下,能够获得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获取可靠的市场信息及优惠的政策、稳定的保障援助及相应成熟的技术服务。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的构建以专业技能、可塑能力及创造力为基础
1.转变观念,掌握创业信息。
当代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上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就业观念上转变,即确定自主创业的目标和定位。许多在校生的理念并不尽如人意:一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得高分,以期成为就业的筹码;另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兴趣不浓,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只求考试及格,获取文凭。中国家庭传统的教育理念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找到薪水高且压力较小的工作。此外,由于自主意识及能力的缺乏,一些大学生依赖家长、教师,缺乏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创造能力,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存在[4]。就业岗位的紧缩与从业队伍的累积,固有的被动就业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就业背景下,大学毕业生既要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技能,又要结合专业特点拥有融会贯通的创造能力。因此,大学生入学前和入学初要着手专业学习和创业,即确立中长期创业就业的方向和近期获取专业知识的目标。此外,要积极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及金融信息,关注地方经济、技术更新、人才需求,变被动就业、单一就业为主动积极创业,为自主创业建立信息平台。
2.夯实基础,降低创业就业的风险。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自觉地以自主创业的专业知识为学习重点,淡化学科界限,拓展知识结构,注重边缘学科的交叉与渗透,通过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从中找到可利用和开发的内容,把握自主创业所需要的重点知识,为将来自主创业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各专业的大学生均能根据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开展自主创业,例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针对自己的创业就业定向,有的放矢地学习哲学、营销、历史等学科知识,搭建课堂教学与创业实践之间的桥梁,为自主创业储备必需的能量。此外,要积极探索学习方法,以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活动相结合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实践项目”、“专业技能大赛”等专项活动将课堂学习与创业竞赛、创业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要注重协作,促进项目成果的转化。以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建设学科、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为依托,充分利用导师的软资源———各类各级教科研项目,学校的硬资源———现有的研究场地、软件设备,积极开发大学生创业项目,使自主创业活动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5]。同时,在实施创业的过程中,努力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废弃物资源再生项目成果、技术优势,预测其创业风险,解决创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寻找具有个性化自主创业的路径,促成其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3.挑战自我,把握创业就业的重点。
第一,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养。以科学的态度,如实剖析自己,正确对待自身的不足,惟其如此,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实践自我,并在实践中完善自我,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自主创业的支点。第二,勇于挑战自我,不断开拓进取。应对纷扰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仅有书本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不断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开拓性实践和创造性尝试,不断刷新自身的知识点,在实践中认清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摒弃万事俱备才开始创业的观念,勇于进取。第三,敏锐的洞察力有助于把握创业就业的方向。大学生在从事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必须有夯实的基本经营素质(如: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活动中,缺乏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市场预测能力,导致经营战略不能及时调整,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下风。因此,敏锐的洞察力和市场分析能力在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中显得尤为重要[6]。第四,态度决定一切。许多大学生自主创业动机不明确,盲目、盲从甚至是三分钟热血,并没有真正自主创业的决心和毅力,往往失败后就一蹶不振。
三、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是以废弃物资源再生的艺术创新成果为创业的载体
1.以艺术创意为内涵的废弃物资源再生产品是建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自主创业的关键之一是拥有一个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而以艺术创意为内涵的废弃物资源再生的产品,不仅要具有低耗、节能等特点,而且要富有艺术的创造性和自我发展的潜力。因此,以废弃物资源再生为基石,并以艺术的创新设计为支撑的有实用和审美特色的再生资源成为建构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发展废弃物资源再生的关键是融入艺术创意,从而构建废弃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物资基础。熊彼特在20世纪初,在著名的长波理论中提出了“创新(innovation)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因此,废弃物资源再生融入和渗透了艺术的创新设计,才能赋予废弃物以新的生命力。而废弃物资源再生只有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为经济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充分获取废弃物资源再生的效益,重新认识有效地对废弃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把废弃物再生资源推向市场,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废弃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以艺术创意来提升废弃物资源再生的品位,从而创新废弃物资源再生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注重艺术设计与废弃物资源的和谐对话,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强化艺术在废弃物资源中的融合与渗透。这一发展模式不仅体现了建设经济生态文明的要求,也促进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有效发挥艺术创意构成的再创造价值及人文价值,为废弃物资源创造新的再生模式。
(3)研究艺术创意在废弃物资源再生中发生作用的机理和途径,从而拓展再生产品的附加值。利用艺术创意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合理结合4R(Re-fuse、Reduce、Reuse、Recycle)原理,通过发展废弃物资源的再生产品,在创新再生产品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再生产品造型设计的审美上,维持废弃物资源再生的可持续性,构建全新的废弃物再生艺术品,提升废弃物再生产品的艺术内涵和无形资产,增加了其附加值。
2.废弃物资源再生的艺术创新在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中的作用研究。
这个命题应该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构建中废弃物资源再生与艺术创意如何发生作用;二是以艺术创意为内涵的废弃物资源再生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发生什么样的作用。
(1)以艺术创新为核心的废弃物资源再生,展现了其审美与实用衔接、转化的双重价值。在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时代背景下,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成为解决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而通过艺术创新设计赋予废弃物新的形式和内涵,使之成为具有特殊装饰内涵、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或经济实用、低碳环保的绿色产品[8]。装饰审美与实用功能两者的完美结合提升了废弃物资源再生产品中的附加值。
(2)数量惊人的废弃物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现代垃圾污染,艺术创新设计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对大量的废弃物资源,采用简约的造型、低调的技术措施和合理的低造价所进行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
(3)废弃物资源再生的创新设计是低碳节能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再生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方法。赋予废弃物以艺术创意的新理念,具有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知识密集等特点,其发展较少受土地与资源的限制,其融合性强的特点,又能将技术、商业、创造和文化融为一体,使制造业得以延伸,拓展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废弃物资源再生与艺术创意的结合,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第三产业本身的内部结构,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搭建通路 促进商贸成效
作为上海世贸商城成熟的服务项目,“采供专场配对会(B-match)”将是市场日的重头戏。此番坐镇的采购商是知名品牌C&A的服装采购中心――德国蒙地奥中国有限公司。经过世贸B-match半个月的精心筛选,届时将有近10家匹配度极高的供应商获得直面采购商的机会。作为一条商贸洽谈的绿色通道,世贸采供配对会有效地为企业大大节约采购成本,并且锁定真正买家。此外,企业产品洽谈订货会,高效解决新一季产品市场销路的后顾之忧;建材项目,让企业抢先把握难得的市场机会;服装营销策略讲座,助企业提升自身的营销管理水平。更有125家租户企业趁此良机集中推出新品展示,势必为楼内营造出一派勃勃商机。
把握趋势 洞悉市场风向
由权威媒体《中国纺织报》和权威市场上海世贸商城联合组织的权威评比“2009年畅销面料调查”终于尘埃落定,本年度最受市场青睐的优秀面料都将在颁奖典礼上集结亮相,帮助企业把握市场主流,预言流行趋势:美国棉花公司“美国牛仔、针织品及家纺产品市场分析报告”,分析美国纺织业现况展望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值得一提的是,“世贸名师大讲堂”首次设坛开讲,上海智富集团房产公司总经理朱立平将为往来客商讲解“中国房产市场发展变迁及未来走势”。今后,世贸商城将继续丰富“大讲堂”的阵容,就租户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指点迷津。
时尚课堂 提升内在修养
中国著名高级服装设计师刘慧黎将在“世贸时尚设计谷”中国华服休闲作品,演绎“现代与未来”,解读白领穿着搭配艺术。上海世贸商城六楼“时尚设计谷”,是一个聚集中国最优势时装设计师的实体性时尚平台,从2005年9月推出以来已经先后吸引了包括张肇达、武学凯、杨柳春等在内的国内知名时装设计师的八驻。“设计谷”内时尚的工作环境、活跃的市场气氛和周到的配套服务,使设计师可以全心投入工作,肆意进发创作灵感。市场日期间,楼内见解独到的特色租户也纷纷融活动的氛围,开展精彩纷呈的免费活动,纸艺现场体验、拼布DIY学堂、咖啡文化鉴赏……众多新奇有趣的体验活动,为这个“严冬”带来一丝春天的惬意。
作为业内知名的“专业市场”,上海世贸商城希望充分利用“专业市场”的地域优势,创新发挥“专业市场”的功能内涵。努力延伸“专业市场”的活动理念,打破单纯的“房东”概念,营造独具“人情味”的客户服务和“深入人心”的企业关怀。在08岁末的产业“寒冬”里能够感受到别处所没有的温暖,世贸商城的租户既感到欣慰,又充满信心。他们纷纷表示,能有机会集中向客户展示企业和产品形象,通过采购见面、品牌推广、新品订货、专题讲座、时尚等形式,在低迷的市场状态下,开创一派与众不同的景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商业机会,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支持。
上海世贸商城“年度十大优秀展示间”火热亮相……
“展示间评比”作为世贸商城的品牌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通过一年一度的评比活动,世贸将集中推荐一批在空间规划、环境布置、产品陈列、色彩应用、灯光设计上各具特色的亮丽展示间。尽管世贸不同于以零售为主的终端商场,将店面设计和形象展示作为吸引顾客的第一要素,但出彩的形象和创新的设计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聚焦客户关注度的重要一环。
本年度的评比活动启动于11月中旬,通过“楼层推荐”和“租户自荐”两种方式接受各楼层租户的报名,通过初期筛选之后共产生19家入围租户,他们来自服装、面料、辅料、礼品、建材、商贸等各不相同的产业,在展示间空间布局上均注重展现各自的产品特色和展示风格,或精巧灵动,或优雅大气、或简洁时尚,充分展示了世贸展示间的金牌形象。
在12月8日――12日为期一周的时间内,世贸商城特别制作了活动主页,并开通网络投票渠道,接受各方人士为中意的展示间投票,并得到了租户们的积极参与,投票数级级攀升,网页点击率一举突破了33万之多。最终,网络投票数排名前十位的租户荣获了“2008-2009年度世贸十大优秀展示间”的称号。
潮流人气奖:网络投票排名前三位的展示间获此殊荣……
均泰科技竹木业有限公司10A59
世界时兴(上海)贸易有限公司5840
上海东奕实业有限公司7A47,49
风尚创新奖:产品设计独具创意,展示间布置凸现灵气……
带之尊纺织有限公司6850
上海欧欧咪妮服饰有限公司4859,61
上海凯惠马克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4C51
巧夺天工奖:展示产品做工精致,空间布局精巧灵动……
三惠(上海)包装制品有限公司8A63
上海浔兴拉链制造有限公司6A43
兰精纤维(上海)有限公司9A19,21
斯里兰卡展示中心11A60,62
其他入围展示问:
香港KC皮草集团3840
浩沙实业(福建)有限公司4A39
上海星和时装有限公司4840
上海芬理希梦时装有限公司5A08
湖州富悦服装制衣有限公司5C49
立笙纺织7L35
北京元隆雅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8A43
【关键词】策划;广告;经济;房地产
广告创意者在执行广告设计之前都会对该次广告活动以及广告的主要目的做全面深入的思考与抉择,它是一个思维严密的计划过程。广告创意者也会随着自己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日渐丰富对整个广告的策划和后期的广告设计执行越来越考究和成熟。广告策划,就是对于广告运动的整体计划,是为提出、实施及测定广告决策而进行的预先的研讨和规划。简言之,广告策划是广告运作的设计蓝图,是广告运作之前对于它的整体把握。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各种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法推陈出新,但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各房地产公司逐鹿申城,楼市风云,瞬息万变。激烈的竞争,严峻的考验,使房地产开发商将营销策划视为企业经营和运作的生命线。尽管房地产营销策划经过几年的探索,开发商、营销商已开始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营销策划的价值,但许多人还未从根本上认识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合理内涵,在房地产开发实践中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房地产营销策划的作用。纵观现今楼市营销策划,许多地方仍值得深思。
一、商业广告策划定位
1.相辅相成的广告策划与广告设计
在进行广告策划之时,要从思维上要有科学的新观念,力求是广告策划与创意得以充分发挥。首先,广告是市场营销的一个环节,广告策划可以帮助市场营销顺利有效的进行。对于企业来讲,要先利顺内部环境中各部分的关系,有利于广告策划的顺利开展。广告的作用尽管不可忽视,但必竟也有一定的局限。而且在市场营销中的广告策划活动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转
2.以消费者为中心
企业从一开始的生产就应该认识到,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不是企业自己说了算,而是由消费市场中的消费者说了算,也就是说,要有充分、客观的市场调查数据和可靠的信源。企业只有生产了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真正实现顾客的需求,最终实现赢利的目的。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广告是市场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广告策划和广告设计时,也必须树立起以消费为核心的意识。而且,每一次广告的策划与设计执行都必须紧紧抓住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核心利益和核心价值。找到产品与消费者,广告与目标受众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3.调查分析,有效执行设计
分析的准确与否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广告策划之前的市场调查资料收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二是,调查分析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对广告设计的有效执行同样也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广告设计人的专业水平和审美水平决定广告作品的视觉和心理效果,二是广告设计人员的文化、生活经验等知识的综合积累,直接决定他们根据具体的广告活动目的制定和执行出高质量的广告创作作品,使广告信息得以有效传递。另外,广告在设计时也要根据消费者对信息理解和需求观念的转变即时地改变对广告策划意图的信息传达。
二、具体在房地产营销策划中的应用
1.房地产市场调研与预测
市场调研与获得真实信息的基础和依据是房地产营销策划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市场调研前,企业应制定严谨的市场调查流程;市场调研时,要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规模、特点等于消费对象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调查结束后,应科学全面地进行分析与预测市场前景。通常,一项正式调查的全过程一般可以分为:调查准备、调查实施以及调查数据分析与总结三个阶段
2. 科学的市场定位
目标市场分析与市场定位是营销策划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营销策略的核心。由于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消费者需求层次的多样化,房产开发商更应明确其目标市场,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可以说每一个地产项目、乃至每一套房子都是绝不同的,面积、格局、楼层、景观以及针对细分市场都存在与生俱来的差异性。因此,房产企业应当全面与充分的认识市场需求的差异,从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与需求出发,企业自身特点出发。
3.策划应实事求是,避免故意炒作
策划者应根据顾客的不同而不是产品的不同来细分产品。一个开发项目,往往卖点很多,规划、房型、景观、配套、物业等等都可以成为卖点。因而策划者及房产开发商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选取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卖点。在房地产营销策划的运作中,策划人应做到实事求是。一方面实事求是的进行策划,不讲大话、空话,另一方面要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谨慎行动,避免引起故意“炒作”之嫌。
4.注重广告品质,重视广告策划创意
广告是把“双刃剑”。广告做得很好,消费者会有很高的预期,而一旦产品出了一点问题,也很容易遭到集体抗议,产生许多负面后果。广告最重要是要有针对性,广告媒介的选择不能陷入套路,更不能误以为广告是万能的。事实上,有许多传播渠道可以代替广告。对于面向低收入人群的中低端项目,价格是更好的传播方式,如果房地产商肯把楼盘的价格降低一点,客户便会蜂拥而来,口碑的传播效果决不输给广告,而成本可能会比广告低。在高端产品的营销策划中,口碑同样可以作为重要的传播渠道,取得理想的传播效应。
5.加强专业培训,提高责任感
加强对策划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可以定期组织学习的机会,为策划人员提供能够互相交流的机会,吸取众家之长,吸收优秀的经验。房地产营销策划需要不断的吸收新的思想和概念,但是吸收后还要深刻的理解,才能正确运用到营销策划的过程中,才不至于在概念包装的时候连自己都不能解释清楚到底概念的内涵是什么。这就要求策划者在策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负责的做好策划项目。
参考文献:
[1]《浅析民族品牌发展策略》发表于《中外教坛》2004年9月,刊号:ISSN1609-97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