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22: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地理教学 脑科学原则 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104-03
一 什么是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
微视频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学者McGrevv所提出的60秒课程,在我国,2011年胡铁生老师提出的“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
这里我所指的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是指基于现代教学设计思想,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在5~8分钟、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地理问题或核心内容的多媒体教学视频。视频涉及的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二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特点与意义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广、形态多。所以,“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观看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将微视频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充分发挥地理教材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渴求有重要意义。
1.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对知识点的针对性强
其围绕一个特定地理知识点(一般是重难点),集中聚焦该内容,教学主题界定严格,突出问题显著,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实用高效。
2.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由文字、音乐(或解说)、视频画面三部分组成
丰富多彩的媒体视频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画面、音乐、解说声音多管齐下也能使学生展开想象,深思问题。
3.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可使学生随时、随地、随需地展开学习
时间上方便灵活,及时、高效、便捷。空间上机动灵活,微视频的使用不受场地限制。使用方式上多种多样,网络、手机、微博、微视频地理学习平台等,都可使用。
4.现代科技产品为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提供了便利手段
随着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移动数码产品的普及,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可通过网络覆盖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等领域,为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优质和丰富的资源。
三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设计为什么要在5~8分钟,而不是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时间30~40分钟,这是符合脑科学原则的,即符合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0分钟以内的基本规律。下图为注意力集中时间曲线图。
由图可知:学生的注意力在10分钟以下的时间内能够高度集中,这时投入学习就会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如果不断延长时间,注意力就开始下降,这10分钟左右的集中学习是最快乐的,也是学习动力、创造力、想象力最大的时间段。因此,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设计,应限制在5~8分钟。
四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制作方法
1.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制作的硬件和软件
硬件设施:电脑、麦克风、摄像头、宽带网络等
软件设施:(1)图片处理软件(如我形我速、Photoshop、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2)音频工具(如MP3录音机、Cool Edit Pro等)。(3)视频采集、编辑软件(如会声会影、Snagit32等)。(4)幻灯片制作软件(如ppt等)。
2.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主题和设计方案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制作应该有“主题确立、视频方案设计、素材准备、微视频制作、完善优化、总结反思”六个基本环节。(1)确立主题。微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良好的微课程应该是井然有序的。通常情况下,一节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只关注一个地理知识点。教学主题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如“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经纬度的确定”“方向的判定”“非洲的气候分布规律”“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的判断”等。(2)视频方案设计。确立主题以后,就要对视频制作的方案进行设计。方案设计的内容要包括:语言设计(引导语、讲解语、点拨语、总结语),地理问题设计,地理课教学情境创设,导学方案设计和温馨提示等。
3.素材准备
搜集并整理与主题相关的地理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等材料。搜集方法,可利用教材配备的光盘资料,也可通过互联网搜集更全面的资料。
4.微视频的制作步骤
应用ppt制作出教学课件,充分利用ppt丰富的功能,让你的课件内容有血有肉、生动且对学生有吸引力。调试好电脑耳麦、摄像头的功能,使其正常工作。通过屏幕录像软件Snagit32,选定ppt播放屏幕大小。确定屏幕录像,同时开始播放ppt,必要时对幻灯片内容进行解说。录制后保存成avi视频。利用会声会影视频编辑软件进行视频加工。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制作一般要求做到以下六个方面:(1)高质量:文字、图像、声音力求较佳。(2)主题明确:开门见山,直接指出地理问题,重点突出。(3)具体生动:问题或解决方法清晰,将地理原理暗含于地理问题、现象、故事和解决的策略中。(4)巧妙悬念:层层递进,让学生有想不到的地方和对问题有恍然大悟的感觉。(5)举一反三:让学生看到地理问题背后存在的问题,对相同地理问题有本质的深度解读与思考。(6)培养情感:让学生在微视频教学中产情感共鸣,从而产生亲近感与认同感。
5.完善优化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制作完成后,最关键的就是要看其效果,地理教师要反复观看自己制作的微视频作品,同时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试看,并让其提出修改建议,使微视频进一步完善优化,尽量提高微视频课程的质量。
6.总结经验,开展教学反思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开展后,教师要及时了解教学反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留言,结合自己的微视频地理教学实践,认真反思,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程设计,努力提升微视频地理课程的设计水平和质量。
五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设计及运用策略
要制作出一节好的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不仅需要地理教师对教学内容熟悉,更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狠下功夫,要学习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学生最优质的地理课程教学。
1.制作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时,要充分发挥地理教师个人的特长与优势
在重难点问题上,要向有特长的地理教师虚心请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精心设计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使学生们能得到最优质的地理教学资源。
2.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一般为“导入――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播放――学习理解――课堂练习――归纳总结――反思感悟”。对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如何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在观看的同时如何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如何加入课堂练习,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课后及时进行对该微视频的反思。
3.要制作出一堂好的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
除了有完美的教学设计外,微视频中还应该有一些靓丽的视觉效果或优美而又活泼的动画。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资源和软件技术运用能力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软件运用技能与技巧,熟悉各种图片、音视频制作的方法,才能精心设计、制作出富有特色的微课程,为学生学习地理服务。
4.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中,主讲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对所讲地理知识进行透彻的分析
抓住重点、解决难点,语言精辟,声声入耳,促使学生抓住细节学习,加深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提高微视频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5.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设计要重视细节
设计出能够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完整且浓缩精华的地理微视频,促进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如“东南亚”专题,可以划分为“东南亚地理位置”“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六 甲海峡”“东南亚富饶的物产”“东南亚国家”等几个短小精悍的小专题供学生学习,这样这一节课的内容不但简洁实用,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6.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要加强微互动
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的设计,要巧妙地引导学生,既有点拨提示,又不断地渗透地理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六 结论
随着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微视频地理教学课程变革了地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转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 教学 运用
教学反思就是对相关工作进行反思,最初出现在外国的课堂教学中,当课堂教学结束后,再由老师对教学进行回顾、反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总结,并及时纠正,为下一阶段学习提供指导意见,最后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当前,使用教学反思的老师通常是处在中高级的老师,他们能用敏锐的视觉及时发现教学不足,同时结合教学经验反馈问题,并进行总结。但是从初中地理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教学反思并不等同于反思,它不止是对某个领域的反思,更是对整个环节的总结与回顾,在不留死角、查漏补缺的情况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初中地理反思教学的内容
将教学反思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除了要总结性评价整个教学活动及具体的细节部分,还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反省意识。其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领域:首先,反思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之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课占70%的时间,相当于老师一人在唱独角戏,很少给予学生参加活动的机会,当45分钟的课堂学习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学习很被动,根本不可能完全接纳课堂知识。时间一长,教学模式就会僵化,甚至失去反思意识,很难提高教学效率。对此,老师必须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在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将新型教学方式应用到现代教学中,以此丰富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做好教案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案反思一直占着很重要的位置,此时将教学反思应用到课堂实践中,对改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教案编写中,老师不仅能做好教案总结与反思工作,同时还会结合其他老师的教案,以改善教案质量。
二、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建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课堂不再只是老师主导的过程,而是学生主体、老师辅助的过程,如果要完成该教学就需要师生做好配合工作,一起完成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作用与地位,以建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不是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老师不仅是教育人员,更是学生的朋友,要与其交流,从交流中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如:在《大洲和大洋》中,可以先通过海陆面积与海陆分布图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海陆分布,掌握海陆面积与比例,充分利用地图识别半岛、大陆、大洲、大洋、岛屿、海峡与海,通过地图就能掌握四大洋与七大洲的位置、名称与分布特性,以此帮助学生提高绘图与解图能力,以达到灵活运用资料的要求。本节知识点要求学生养成循序渐进的习惯,在学生讨论“水球还是地球”时,掌握海陆分布,然后再使用组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世界地图、地球仪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地理信息能力,通过双边活动,提高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能力。在地球动画与图片等课件演示中,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中,在问题交流与讨论中,提高学生的表达与学习能力,同时这也是应建立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的有效方式。
2.及时做好课堂反思
1.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是对地理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
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是对地理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为地理教学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时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其中,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一门分支学科的学习理论,自20世纪初桑代克提出世界上第一个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至现在,人们对学习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学习是刺激—反应间的形成过程;学习是知识的接受、获得过程;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学习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学习理论可以分别称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乌美娜教授在《教学设计》一书中,专门讨论了“学习理论的发展使教学设计从萌芽到诞生,从起步走向发展”。加涅所关注的重点是把学习理论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学设计。加涅按照学习的类型、学习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推导出他的教学设计原理。地理教学设计是对地理教学论“如何教学地理”的具体研究,学习理论作为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教学论。
2.系统科学理论为有效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提供指导
系统科学理论是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的综合性理论体系,它揭示客观世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内在的共同属性与共同规律,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政治、文化背景、国情等。系统科学方法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全面地综合各要素优化整合教学过程,传递、反馈信息,整体思考,有序性、系统化设计等,揭示教学要素之间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既要做到明确每个教学因子在教学进程中的作用,又要能为每个因子发挥作用提供时间、条件或机会。设计教学过程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应该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出发,注意教学情境中学习者这一重要因素,以及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并有效地运用系统反馈进行地理教学设计修正,以期获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传播学理论是选择有效传递地理教学信息途径的理论指导
地理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传播过程。传播学理论揭示地理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在地理教学设计中运用传播学理论,能够很好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主动性。研究表明,人类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是不同的,在相同条件下,五官获得知识的比率有较大差别。五官中视觉的比率最高,这一成果能为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优化组合提供科学依据。如果采用动态的媒体设计,如flash课件,再配上声音,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信息。此外,合理的地理教学信息结构、适量的地理教学信息也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理念是指教师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所应遵循的教学观念,是地理教师教学思想和地理教学风格的重要体现。中学地理教学要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为基础。(1)结合地理学科特点,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2)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技能的训练、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发展;(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4)系统思维,教师要着眼整体,不仅要关注每一节课的各个要素、教学系统的各个部分,而且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要研究这节课与整个单元乃至与初、高中地理教学其他内容存在什么联系,起怎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5)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思想、知识、能力、直觉及创造等方面的综合,教师如果理解了教学设计的原理,通过系统设计教学的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就可能做到:目标更明确(知道要做什么)、程序更清晰(知道应怎样去做)、针对性更强(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和灵活性更大(知道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况下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成长;(6)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要结合教师自身的素养,扬长避短,进行富有个性色彩和弹性的教学设计;(7)不断反思,教学设计虽构思于课前,但上课时并不能机械照搬,需根据学生等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后应当不断地反思、补充、修正,使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提高;(8)注重综合,地理学科内容十分丰富,兼跨自然和社会两个科学领域。地理教学设计应反映多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以及各学科思想、研究方法与手段的交叉综合,全方位地运用人的智慧、经验、审美情趣,多维、多角度地思考、分析和处理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进行具有时代特征的地理教学设计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观念;课堂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6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106
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地理学科一直被边缘化,绝大多数学生对该学科都不太重视。如何适应素质教育新形势,转变学生的传统观念,大力提高地理学科的教育质量,需要每一个地理教师深思。根据自身实践和课程改革实际,笔者认为,首先地理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
一、研究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下,只具备娴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理论和经验,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深刻研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再以教材为中心,也不再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新课程改革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在创新思维和创新教学上做足功课,从而创新教学手段,树立新的教学观。
二、改变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过去教学中,教师把具体的知识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进行灌输,而忽视了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思维得不到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重点分析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求知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师不能统一要求学生,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要承认和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学起来比较得心应手,而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就比较陌生,他们学起来就会感觉困难一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对所教内容进行创新和整合,调整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其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和活力的人。
(三)要注重“双基”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传授,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载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夯实学生的双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四)要挖掘地理课程资源,实现地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地理课程资源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地理教材上的内容,还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网络资源等,这都能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需要教师,因此,地理教师自身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下应构建开放的课堂,作为教师,应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实现教学资源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也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材知识一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重新整合课程资源,运用多种丰富课堂,利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行思考和探索,多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
三、不断总结,认真反思
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吸取教训,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每堂课结束以后,教师都要进行自我评价,明白自己成功的地方,以及失败的地方,并找出失败的原因,发现不足及时完善。其次,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第三,多听取学生的意见。教学结束以后,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看法,通过学生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教学,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虚心学习,不断成长。
四、实施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积极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把这一新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手段,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逐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际课堂上,很多教师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不注重启发和引导。试想,若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学生的思考会有深度吗?学生能闪现出思维的火花吗?学生为了满足教师的要求,匆忙间的只言片语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又绕进了传统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中去。其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互促的关系,学生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提出和其他学生和教师不同的意见。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想法,加强和学生交流合作,尊重学生的情感。在这种氛围中,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大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树立良好的新课程标准意识,抓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大胆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各项课程改革和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营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立体空间,让学生享受轻松、愉快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提升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廖宗盛.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4).
[2] 刘兰芳,田亚平,邓美容.新课标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论》课程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
关键词 电子白板;地理教学;教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2-0031-02
什么是电子白板?电子白板是一种高新技术产品,汇集了当前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而研发出来的,它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结合计算机和投影机,用于实现无纸化办公及教学。电子白板在普通白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先后出现了复印型电子白板和交互式的电子白板。目前用于教学的多为功能更强大的交互式电子白板。
1 电子白板应用于地理教学的优势
电子白板基本上结合了传统黑板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所有功能,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丰富多彩的电子课件的基础上增加了传统黑板教学的随意书写、批注重点、画图等。其运用于地理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呈现动态教学,提高教学课件的质量
传统的多媒体课件在讲授过程中更多的只是承担了演示功能,因为课件的内容不便于临时修改,导致师生双向交流少。而电子白板的应用,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讲解的需要,随时拿起电子感应笔直接在白板上书写,可以及时删除不需要的内容,并且不用饱受粉尘对健康的危害。例如,在讲述铁路线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讲述的过程中在已有地图上标记出重要的铁路交汇城市,而不是像传统幻灯片课件事先标记好,这样就可以呈现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学生记忆。
1.2 更加灵活高效
事实表明,高科技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子白板集传统的黑板、投影仪等多种媒体功能于一身,白板课件即时生成性强,白板教学课件中未预设的内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短时间内即时生成,已经预设的内容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选择出示或不出示。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白板操作系统中的功能组织教学,能够使知识与概念的讲解和演示更加清晰明了,使得教学实现高效率。例如,地图对学好地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地图是地理的灵魂。作为电子教学工具,电子白板自带的一些常用教具的电子符号,可以方便地用于画图、测量;局部放大功能,能方便清晰地放大地图,方便教师讲解,学生学习。
1.3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初中生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期,对感兴趣的事物关注时间更长,更容易投入学习。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如电子白板对发展学生地理空间觉察力有重要的作用,静态电子地图、三维电子地图、电子动画、数字视频等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对发展学生地理过程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2 电子白板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白板优势明显,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电子白板应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2.1 充分做好教学的课前准备
备课是所有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备课平台,但由于没有现成的PPT可以使用和参考,教学备课的工作量就增加了很多。电子白板的优势使得同样的时间能展现更多的内容在学生面前,因而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也相应增多,这一点使得部分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教师应努力调整这种情绪,看到合理利用电子白板所能带来的好处。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图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有地形图、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气候图、政区图、交通图、人口图、经济图等,这些丰富的资源是电子白板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按照教学设计准备好教学素材,然后将这些素材按教学意图有顺序地导入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如对教学素材进行编码、区分,哪些是常用资源,哪些是某一堂课所用的资源,以便于课堂中根据现场需要在课堂上能够灵活地组织、使用教学素材。
2.2 及时做好课后总结和反思
总结和反思是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没有对课堂教学进行记录,课后总结要进行回忆,且工作量大,不利于课后总结,但电子白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对于学生练习,以往的做法一般是请学生直接回答或是请学生在黑板上作答,黑板擦了就没有了,教师不方便也不可能及时记录下学生的每一处精彩和错误之处。而电子白板不但可以利用资源库存放练习的题目及图片,学生还可以直接在电子白板上操作。这样就能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保存功能,把学生的做题记录保存下来。另外,利用白板的保存功能也能够把整个课堂的所有操作记录保存下来,必要时回放教学过程,方便教师从中找到课堂中的优点与不足,对教学进行反思,更好地改进教学。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电子白板功能优势,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发现哪些是学生的知识弱点、盲点,及时开展个别或集体复习巩固。
2.3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利用电子白板,教师可以边讲边写,边讲边画,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可以说电子白板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另一方面,教学中教师要站在白板前来呈现电子白板上的内容,不能实现遥控,也就是说在学生中间边走边讲的时间就相应减少了。缺少了教师的监督,对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延续时间等方面都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实践表明,由于电子白板的使用使得教师备课时间增加,教师很容易将重心放在备课上面,反而到了课堂上,就成为电子白板高科技使用的展示者,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大多数时间只是被动地听和看,没有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使用电子白板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使用,结合传统教学手段,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
2.4 教师要加强电子白板的熟练使用
电子白板功能多,使用方便,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如工具较多,多级菜单、各种工具之间转换比较麻烦,熟练操作较为不容易,尤其对那些教龄较长的老教师。若如不能熟练使用电子白板,课堂上极有可能因为教师对某个功能的不熟练使得课堂教学出现暂停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花时间研究起了如何使用该功能。做到熟练使用,一方面可以消除教师的抵触情绪,只有消除了抵制情绪才会快速学会和使用电子白板;另一方面可以加大练习使用程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学校或是其他教育组织,对教师进行一定的电子白板使用培训,提高教师上手速度。
3 小结
总之,电子白板的应用在地理教学中优势明显,在教学改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师应重视电子白板在地理教学的应用,应熟练掌握电子白板运用的方法和技巧,注意在教学中发现和总结,让电子白板更好地运用于地理教学中,让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贾燕.电子白板在地理教学中的高效运用:以《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Z2): 104-106.
[2]刘霞.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地理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4):28-31.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是广大教育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断寻求先进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自学的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参与者。
关键词:地理教学;高效课堂;措施
当前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所设置的内容包括图文丰富的资料、直观形象的图表,阅读材料更加生动有趣、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将思维过程通过生活中有趣生动的图片、图表、地图展现在学生面前。面对新教材,教师应有的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潜能怎么挖掘,确保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达到教学目的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高效课堂的基本特点
地理课堂高效性的主要特点知识要具有深度与广度,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要有一定密度,并且确保知识能够有效掌握;高效课堂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丰富的情感体验,益于学生接受;高效课堂致力于学生学习主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新知探究能力的培养;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传授的不仅是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更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1.进行教学流程设置
教学设置是应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对学生需求的地理认知结构进行了解,找到地理认知结构的既有认知与期望认知存在的差异,确定教W起点。教学设置的核心则为有效教学策略的选择,应当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知的能力,学生不仅获取了地理知识,同时也学会了研究地理的方法及思维过程。
譬如,在实施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学时,教师可做以下课前设置,首先明确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多媒体大容量的优势,采取分组合作、图表分析、探究分析等教学方式;然后进行教学流程设置。在新情景创设中进行新课的导入、目标展示、新课传授、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展示成果、学结、随堂练习、设计研究性课题等教学流程的设置,按照教学目标的推进,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课堂流畅、自然衔接,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思想意识不断增强,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譬如,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中,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利用当地地图设置如食品加工、化工生产、钢铁冶炼、造纸工厂等典型工业园区,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每个工业园区的主要特点。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另外,利用多媒体课堂演示教学方法可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启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现象与结论理解的难度较大,而把知识点通过多媒体演示展现给学生,则显得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接受。
3.实施高效的教学途径
(1)加强地图教学。在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图表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地图的应有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对地图的分析理解以及绘制,将地图变成有利的学习工具。(2)重视活动教学。教学目标实施的主要载体就是活动,通过活动,学生视、听、说、做、思等多种感官进行协调配合,学生的体验与探究能力得到增强,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新人教版地理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活动教材。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课程教学只有通过现实生活才能实现能力的产生,同时地理教育更要贴近现实生活,增加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启发,为学生提供内在学习动力。。
4.积极进行课后总结与反思
首先是教学方法的反思。教育没有特定的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课前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受个人思想认识的影响。所以,在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总结教学经验,同时也可对他人教学课堂进行反思,取长补短。其次是对教材内容的反思。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现状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然而再完善的备课材料仍会有漏洞。所以课后教师应当对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与生活实际相符合,如有不合之处应当及时进行相应整改。
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地理教学高效课堂的打造,需要教师对学生观、成才观、质量观进行调整,重新定位。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只是局限在考分上,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探索的精神。教师应当以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观察自然的平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 地理 教学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它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更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不断的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正确使用教材的反思
新教材在知识的编排方面较旧教材更为零散,这就为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怎样建立知识体系和网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删减了一些有难度的知识、图表,但是课堂的活动量比以前有明显的增加。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这些活动。是我们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问题。初中地理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而高中地理的难度则越来越大。因此,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来说。难以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教学难度。
因此,我们根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教材,确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识别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因素。同时确立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同伴助教、探究、模仿等等。例如:在讲授“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二课时,确立的重点内容是气旋与反气旋。首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看书、填表,然后学生在学习中提出各种问题,再分组讨论,再由各组的代表提问并由其他的学生来解决,如果解决中有困难的.由教师来帮助解决。最后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探究。
二、突破闭合式教学的反思
以往的教材,偏重于理论,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没有多大用处,新教材注重地理学科的实践,就应该变闭合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课堂教学。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依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观察当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的变化及特征,开展地理要素单向调查。启发学生写地理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指导学生收集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范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变课堂静态教学模式。丰富课余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兴趣小组活动;开办地理小广播、小墙报;师生一起制作、改进地理教具等。还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工农业生产布局等发展地方经济的小型辩论会,评价当地的环境质量,开展当地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这样放手让学生参与地理知识应用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而且能有效扩展地理教学手段。
对于现有的地理教材中理论性强的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加以运用,新教材提出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弥补了以往教材的不足,做到了传授地理知识原理与介绍当地工农业生产布局、发展经济同步进行,使学生深刻体会学地理的好处。
三、教学氛围的反思
教师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及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检测。教师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对知识的梳理和与学生的沟通。因此要注重良好的教学课堂氛围的营造。一种民主、平等、活跃、自由的教学氛围可以给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状态轻松愉悦,进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四、教师角色的定位反思
学生的学习以及知识一的意义建构是学生依靠学习资料和学习伙伴自主形成的,不是经过老师的传授获得的。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新课改强调师生角色的大转换,更新了教学理念。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就是师生角色的转换,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不再是一人独掌课堂,而是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交流,民主相处。所以对教学的反思,首先应该思考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否实现了转变,是否改变了过去把知识传授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做法,是否关注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否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上而忽视了激发、引导、组织和合作的新型教师功能。所以,通过反思更加确定教学氛围和情境对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中提升认知水平,从而发散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五、学生创新思维的反思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勇于创新的品格。
例如上“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一课时.我们应局限于教材,而是让学生结合身边发生的一些现象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洁净的空气?现在我市尤其是大街上空气如何?你有什么感受?我们能有什么好的建议来改变这一现状?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高招”出来了:大家一致认为应该使用无铅汽油,并大力提倡骑自行车,尽量少用汽车和摩托车来减少空气的污染;有的同学建议最好骑电动自行车,速度快,又没有污染;有的同学建议应该在汽车尾气排放管上面安装个过滤器。把有害物质都过滤掉……学生的建议颇有创造性.这让我感到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被动摇了。
六、对教学反馈的反思
【摘要】
地理教学是强调“人与地关系”,与环境息息相关,地理教学对环保事业的付出当任重而道远。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要想做好地理教学中环保渗入,面对朝气蓬勃个性爆发的高中生们,就必须使用一些教学技巧,努力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从环境中,生活上,课堂中,学习上等方面通过引导、实践、反思、总结等一系列行为,确保意义深远的环保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理念,一种习性,一个如影随形的必需品,为伟大的环保事业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保创新意识
一、要想从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必须从相关规章制度中找到依据,从地理知识中找到环境保护的实例,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正确认识
地理即是地理学的简称,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既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其中也包括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环境从广义上而言是指围绕人类生存空间及其中可以影响到人类生活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而环境保护就是为了维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存在的。由此可见,地理所涵盖知识领域远远超过环境保护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所能提供给环境保护更多自然界的规律,能为环境保护做出必要保障。早在1972年6月6日,在瑞典首都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更是把那天定做世界环境日,并且每年都有一个环境日的主题。从1974年的环境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到2001年的“世间万物,生命之网”等等,都处处有着地理的身影。我国更是把环境保护直接列入成一项基本国策,从此,环保也就成了地理内容的外在反馈,地理是环保的立足之根本。有了相关条款法规,地理教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更为重大,培养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环保意识也更为顺畅,开阔,增强学生对环保事业的正确认识。
二、充分利用地理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环境内容,联系生活中的相关实例,引发学生们对地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产生热爱与兴趣,加深地理知识对环保的影响
现有的高中教科知识中有着大量篇幅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比如,从四川盆地的地理环境,在环境保护方面,那些关于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灾害的相关环节环境保护就应该更为加强防范,比如北方的干燥气候,当抗击干旱天气,南方的水涝汛期,当及时疏流下引,国家大手笔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这些都是得益于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做出对人类环境保护和发展的有效而实用的措施。地理教学内容告诉我们地理包容万象,富含有很多环境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内容,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学校开设地理学科不但是为了像学生宣导相关的地理与环境知识内容,更是为了让学生们通过地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的吸收宝贵的地理历史实例,养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为自己也是为大家为国家为整个自然环境保护事业出一份力。
三、将地理教学内容应用到环境保护中,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来实践环保行为,让环保意识培养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加深地理与环保的协作,加强地理知识对环保的影响作用
有道是:“实践出真知”“只有经过事实考验过的理论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同样的道理,要想通过地理教学做好环境保护的,就必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在课堂上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吸收和掌握,应用到环境实处,只有通过实践行动,才能真正做到让播种在学生们的脑中地理知识内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社会环境是人们发展的必要过程,人们生活在整个地理大环境中,那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其实就是人们每天每人生活中坚持做的每一件小事,就像当前新闻事件发生在日本水涝一样,尽管城市被水淹,可是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却是一处处透明清澈如游泳池的境地,相比之下,我们国内,却是到处漂浮着垃圾,浑浊不堪,恶臭不已,稍不注意就引发相关疫情,这一切强烈的对比都是源于日本早在建国初就制定了对垃圾的分类,以及对地理环境的极度干净,在日本,乱扔纸屑是违法的,可耻的,不但要罚款,还要清扫大街,引发严重后果的,还会有牢狱之灾,更会被驱逐出族等,看似苛刻的举措却是为国家的环境做出了最基本而重要的贡献。当前对环境保护的大社会氛围越发和谐化,法律化了,严峻的环境情况下,对环境保护的更是正规,科学化,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高中生而言,只有好好的认真学习掌握好与环境内容相关的地理知识,才能让环境保护落在实处,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生存空间,才能让那“节能减排,你我同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等环保口号不只是一纸空谈。让学生们在从环境中,生活上,课堂中,学习上等方面通过引导、实践、反思、总结等一系列行为,确保意义深远的环保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理念,一种习性,一个如影随形的必需品,为伟大的环保事业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作者:黄应斌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地理教学;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58-1
地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是观察、实践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只注重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而忽略其他智能培养的做法,对各种智能一视同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地理教学对学生语言智能的培养
“教师不仅要精通语言与科学,还要懂得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最容易、最牢固的掌握”。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呢?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加强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对一些地理名词、地理概念,教师要说清楚,讲明白。其次,坚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不能将学生当成接受的容器,一味地灌输知识,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将教学内容表述出来,学会自己总结、发现地理规律,这样对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十分有利。在课堂上可以采取相互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二、地理教学对学生逻辑数理智能的培养
全美数学教师委员会提出,数学教学应强调让学生理解并尊重数学在社会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进行推理和沟通的能力及把数学应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做到心中有数,细心研究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世界人口”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图表进行逻辑推理,并预测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根据“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的图表,分析人口最多的国家,并预测多年以后,哪个国家的人口将排在世界第一位。
三、地理教学对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培养
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幻灯片、模型演示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在观察中学会思考问题,究其根源,从而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如,讲授大陆漂移学说时,可让学生观察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通过演示剪下的非洲和南美洲可进行拼合,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空间概念,发现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相似的结论,从而加强对大陆漂移的理解。在课堂上,也可借助板图板画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地理问题,从而培养其视觉空间智能。
四、地理教学对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的培养
身体运动智能在地理学习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运动模仿能力。如,在学习“天气和气候”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天气预报员对当地的天气进行预报;学习太阳系时,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太阳和行星及其卫星,来演示太阳系的运动,从而把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激起学生的兴趣。
五、地理教学对学生音乐智能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配以不同的背景音乐,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时,可播放海尔兄弟主题曲,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听歌的同时思考歌词是对什么的描述,以此引入对天气的学习。有研究表明,在背景音乐下,学生处于放松状态,更有利于学习记忆。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挖掘古诗词中的地理课程资源,找准地理知识的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既可以利用地理知识深化对故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又能拓展地理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关于黄河的授课,可由古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来引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六、地理教学对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培养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人际交往智能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地理教学中,这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就某一问题或现象让学生合作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见解,学会总结归纳,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加强了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技能。如:在讲授森林开发的影响时,可将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农民、政府官员、开发商等,分别陈述森林开发的优势和弊端,让学生学会站在不同角度、不同高度看待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会为人处世时,要站在对方立场上理解别人。
七、地理教学对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
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状态了,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习地理的潜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生活实际的所见所感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到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学习水资源一课时,可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平时的用水习惯及对水污染的认识,从而进行自我批评和反思,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
八、地理教学对学生自然观察智能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地理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就可以观察到,许多学生对这些现象也很感兴趣,但缺乏良好的观察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实践、多体验、多观察。学生观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设疑、引发想象,让学生深入探究,发现深层的问题。如,讲授《多变的天气》一课时,就可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说有哪些天气,这些天气有哪些特征等;可让学生课外观察不一样的天气对各个行业有怎样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一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潜心研究,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堂课。1、认真钻研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全册教材的知识目标、教学要求,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学生。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为此,我除了读好教师用书之外,经常上网搜索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包括课例,反思,经验,课件,试题和知识材料等等。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紧抓课堂教学不放松,向45分钟要质量。
采用多种方法(谜语、诗歌、谚语、小故事、顺口溜等)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是鲜活的,就在身边。
3、强化读图、用图、分析图的训练。
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在上课的时候都要把世界地图挂在黑板上,从一开题始我就给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教学中培养他们读图分析能力,就是让学生明白,地理教学尤其是世界地理教学必须学会识图。教学中我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地图知识,重点掌握最基本的地图阅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掌握读图技巧,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熟练地掌握图文转换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完成对地理事物的准确定位,对重要大洲和重要国家的准确位置的掌握。
4、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
三、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实践。现正值教学改革的新时期,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在兴起,尤其以新教材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思想蓬勃发展,只有融入这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的活动,把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
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所任教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对学好地理充满信心。
五、几点体会1、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重视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地理教学中要求教师做到“精、细”,教师备课要精,知识点要抓细。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
3、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注重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反馈落到实处。同时尽量创设情景,融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1-4班的地理课,一周16节课。七年级下册共五章内容,20周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考虑到地理是小科目,我认为一定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效率,不能占用学生课外时间。为了迎接期末考试,我组织学生认真做好期末复习,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开学初,我总结了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情况,分析了学生成绩偏低的原因,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学期第一节地理课,向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和任务,并从正面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确了目标。
二、以新课改理念教学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是死记硬背一些重要的地理知识,而是要传授对学生的生活及终生发展有利的地理知识。在教学中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地理学习变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探究并获取知识的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使知识要点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识记。并经常督促检查,进行复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让学生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三联阅读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
三、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是一门发展空间广阔的艺术,初中地理教学就是其中一个门类,但不管如何广阔,总有一些最基本的教学策略可以给我们启迪,文中将从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建构互助式教学模式,活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反思式教学等五个方面,简单概括初中地理涉及的一些基本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生活实际;互助式教学;导学案;反思
教育是一门艺术,有着极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最基本的教学策略是需要我们去掌握和熟练运用的。在这里,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初中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几个基本教学策略。
一、紧密结合生活实际
地理是一本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它的生机与活力,不要将它教成一门刻板的、识记型的学科。要努力体会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这个思想,让学生把生活融入到学习、把学习融进生活,从而使地理教学更加的生动、活泼和有趣。具体的方法有:(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能够敏锐感知生活地理中的人文焦点。(2)强化生活实践能力,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从做中学地理。(3)帮助学生建立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他们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强化他们对于联系的敏感度。(4)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与其自身的知识架构融合,摒除陈旧甚至是错误的生活体验,使之形成新的知识体系。(5)让所学知识回归生活,服务生活。
二、建构互助式教学模式
现如今已经是素质教育时代,互助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互助学习、探索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模式之一。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按照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三大流程来进行组织。
1.发现问题。这是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改变,将老师单纯的讲授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从这一阶段开始,就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探索,提出他们认为有用的疑问,然后组员之间先进行讨论,得到统一意见后,再让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最终确定问题。
2.解决问题。带着他们一致同意的正确问题,再次分组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各自的解决方案,这一阶段,组与组之间先不进行沟通。
3.总结归纳。这一阶段,组与组之间将各自的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公布,然后全体学生进行总结分析,找出最佳方案,总结遗漏和不足,最终形成一个统一思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便能很快建立起来,最终形成他们自身的能力。
三、活用导学案教学模式
现如今,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导学案教学的应用正是符合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导学案教学模式贵在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一般包含以下三个过程:
1.课前练习,在练中学会自学。这是导学案的重要步骤,需要我们精心编排练习题,将教学目的、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等融进习题之中,让学生在习题中学会自学。
2.课堂实时互动和探索,落实教育目标,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3.及时有效地进行课堂检测,突出重点难点,关注基础知识,逐级划分层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四、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不论什么学科,如果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缺少变化,必然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影响教学效率。在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要勇于创新和探索,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在这里可以举一些比较常见的方式:(1)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参与进来,比如给他们一个固定的时间段,让一个或几个学生走上讲台,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思路来讲解新课。(2)组织知识竞赛,评优评先,提高学习兴趣。(3)引入实验,让学生对知识有直观认识。(4)组织实践考察活动,亲近地理,感知知识。(5)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等等。
五、反思式教学
教育是一个严肃地活动,作为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必须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才能使教育工作质量提高。反思式教学其实就是能够利用好“反思”这个武器的一种教学方式。概括来说,反思式教学包含的内容有:
1.反思教学观念,摒除落后的思想,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应试教育的不好传统。
2.反思教学设计,多学习、多思考,将好的教学设计方案保留和发扬,将落后的教学设计更新或者放弃。
3.反思教学过程,这是反思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关键部分,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教学过程的优缺点,及时调整各改进。
4.反思教学态度,包括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工作态度要端正积极,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5.反思教学方法,方法千千万,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多总结、多归纳。以上,只是从五个方面笼统地涉及初中地理的教学策略,其实,还有很多高效、有用的策略就摆在那里等着我们使用和发现,只要我们能做教育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够将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提上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张爱云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参考文献】
[1]周慧.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评价[J].地理教育,2005(01).
[2]王秋林.地理教育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J].时代教育,2009(08).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 初中地理 教学应用
体验式学习模式注重的是学习者的心理感受,心理感受的来源是实践,学习者在实践中体验,通过交流、反思、反馈等一系列活动达到预期学习效果。这一模式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打造多元化的地理课堂,为学生带来全新体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下面,我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概念价值
随着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于这一新型学习模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模式的价值,首先我们要对这一模式有一定了解。所谓的体验式学习其实是指学习者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获得丰富感情经验的一种学习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型为课堂中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积极投入学习过程的“催化剂”。可以说,体验式学习能够为初中地理课堂注入新鲜活力,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加深学习者的记忆和理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学习模式。它的应用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在这一模式中,无论是情感态度的形成,还是知识技能的获得,都来源于体验活动,可以说,体验活动是体验式学习模式的基础。具体来说,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体验式学习模式主要具有四个特点,分别是:学以致用、主动学习、寓教于乐、虚实结合。这四个特点是体验式学习模式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主要原因。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受各方因素的综合影响,教育重点已经从“新”转变为“学”,体验式学习模式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因此,教师应加强对此模式的研究,探寻更加高效的应用措施,强化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通过这一模式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使这一模式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和课堂的有效助力。
二、体验式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
1.加强小组合作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探索与发现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属于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通过加强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与沟通学习感受与知识,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知识资源。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感受到体验式学习带来的乐趣。小组合作是新时期下摸索出的一种新的符合教学规律的课堂学习组织方法。教师通过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学习《认识省级区域》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与讨论中国的省份到底有多少,你又了解多少。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上台进行总结与分享。这样便能够强化体验式学习在课堂应用中的效果。体验式学习模式在课堂中应用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习能力,总结了学习方法,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对于体验式学习模式在课堂中得到较好的应用与取得好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注重地理实验
地理虽然属于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但是不能忽视地理实验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教授和培养学生对于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习惯。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要想得到较好的运用,注重地理实验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地理实验是地理这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操作地理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地理知识具体运用和直观清晰呈现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验的操作,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将知识内化于操作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还要强调和培养学生注重实验过程与安全的意识。在实验中注意安全问题,还要调动感官感受与思考。
3.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情境。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地理课堂中运用需要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居民与聚落》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展示不同风俗与民情的视频进行情境导入,并且可以适当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表演相关的节目,体验不同地方的民俗。教师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不一样的地理课堂。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执教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理念在创设情境中得到体现,这为其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为地理课堂增添独特的光彩与魅力。
体验式学习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教师要加强对这一新型模式的探究,通过这一模式的运用为初中地理注入新鲜活力,使初中地理课堂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任春兰.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5(24).
[2]马金林.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