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时间:2023-07-30 10:22: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相关性

一、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

近些年来,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的战略的出台和实施就是很好的说明。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推行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更是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成为了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

从高校自身的发展来看,高校教育从以前的单纯培养人才变为教学、科研两手抓,再转变成如今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互相促进。高校不再是闭门造车的象牙塔,而是更多地参与到了社会服务和区域发展的过程中来。高校朝着为区域经济提供更多更强大的支持的方向迅速发展。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各高校之间的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如何把握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协调二者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进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正相关性

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大众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也更高,高等教育的规模会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和家庭等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学校的人力、财力资源等的增加和利用。高等教育的规模只有与区域经济的水平协调发展时,二者才能相得益彰地共同进步。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促进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

在当今社会,知识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创新的主要来源。我国东西部之间长期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些差距是知识、教育、经济、信息等多方差距的综合结果。高等教育等资源的不足是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高等教育不仅传播知识和 培养人才,也担负着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的重任。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如何也直接制约着当地经济建设的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高等教育不仅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类人才,还为加快科技成果向经济的转化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我国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高等院校较为密集,高素质人才较为集中的地区,这些区域的高等院校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人才和技术上的支持。

不仅如此,高等教育通过育人思想、教学方式和内容等多方的改革和创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和创造平台。高等学校大多聚集了一批学识渊博、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有着独特的见解。在高等院校内部,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应用也使得知识的扩散效应更加明显,在国际上这方面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享誉全球的“硅谷”就是以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的科研人才和技术力量为依托而不断发展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里众多的高素质人才通过群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了硅谷和加州的经济发展和持久辉煌。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2.区域经济发展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区域经济的腾飞往往也能推动本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会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投入和资金赞助等。某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区域居民的经济实力和家庭的消费结构,如经济条件越好的地区,居民对教育的投入也更大。由于我国目前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很不乐观,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许多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往往很难支付高等教育的高昂学费。

此外,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模。旺盛的人才需求直接刺激高等院校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规模,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又进而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由于各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的差异,各省市的高等教育水平和规模之间也各不相同。随着知识经济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对高学历、高层次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些人才的培养大多只能通过高等教育来实现。高新产业等的发展又给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利益反馈,二者在互相促进中不断得到发展。

三、大力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诸多的高等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都已经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要协调发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二者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要从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出发,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并适度的超前发展,同时,相关区域要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制定出合适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而言,要加快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大区域的高等教育建设,要正视三大区域的经济实力和高等教育水平等多方面的差距,采取各项措施来促进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使高等教育能推动区域经济的水平,同时区域经济能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向阳 陈国民: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第2篇

论文摘 要: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试就如何更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1.区域经济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经济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

1.1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区域经济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在政策、财政上纷纷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如淮海经济区内的徐州、微山、宿迁等政府纷纷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合作,组织推荐优秀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并在经济上为在职攻读专业学位人员提供支持,学员在取得硕士学位后可以从财政上报销学费。应该说,如果没有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很难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促进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既能掌握更新更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又使自己在事业上更有作为,有更好的社会和经济回报。2006年12月的“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硕士生的工资要比本科生高近1倍。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比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让自己在从事的工作领域中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另外,随着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区域内人们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为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优质生源的增加,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保证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1.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新增长理论指出,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不可缺少的条件,而研究生教育恰恰是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最显著的教育层次。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不仅使个人在未来有良好的收益,还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恰恰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急需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孵化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目前,淮海经济区内既有专门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又有培养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公共管理人员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既有为企业培养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还有为各类学校培养师资的高校教师硕士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些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输送到社会上后,逐渐成为了区域内各行业的管理或技术骨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2.采取有效措施,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与现场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区域内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有待提高等。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1加大专业学位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的认同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针对特定职业或岗位的需要来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相比,虽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由于设立时间较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如学术性研究生教育影响大,在社会上还不完全被认知,甚至被认为是“不正规的研究生教育”,误解为只要花钱就可以读的研究生,是混硕士学位证的研究生教育。因此,应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开展招生宣传等活动,走进政府管理部门和厂矿企事业单位,让社会加深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

2.2明确办学方向,发挥专业学位教育的区域优势。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属于非全日制教育,招收在职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就使得人们基本上就近选择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免影响工作。因此,高校应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方向,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特点,为所在的区域经济服务。同时,区域内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腾飞需要创新型人才。高校依托教育资源优势、立足地方,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输送作用。就淮海经济区来说,高校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实际,抓住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建立联合培养的生源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才能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高校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根据区域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方向,立足于“两个面向、两个服务”,即面向能源科技主战场、面向区域经济的主战场,服务煤炭行业,服务淮海经济区。相继在淮海经济区内的兖州、新汶、济宁、徐州、大屯、淮北、永城等矿区都建立了生源基地,招收工程技术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与商丘、连云港、徐州、宿州、宿迁、淮北等地方政府合作,招收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人员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与徐工集团、徐州电力、中联水泥等企业合作,招收企业管理人员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

2.3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为区域经济服务。

高校是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主力军,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经济内关键产业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要发挥区域内关键产业群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产业群的技术含量,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优势,让科研成果进入区域内企业进行孵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也应主动加强与区域的联系,积极承担区域科技攻关项目,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促进和辐射作用。中国矿业大学近年来围绕淮海经济区的发展,突出办学优势和特色,构筑以矿业工程和能源科技为核心的“大采矿”学科体系,既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拓展学科发展空间,同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了创新血液。

2.4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专业学位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与区域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形式。通过高校与区域社会的产学研合作,不仅将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尽快转化为区域内产业发展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产学研合作也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自管理或生产实践第一线,了解所在部门管理或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产学研合作,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去研究解决管理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出真正“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另外,建立大学科技园或工程技术中心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形式,是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平台。2005年在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化基地)和中国矿业大学(研发基地)分别挂牌成立的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建设在煤炭企业的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既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了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又有利于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钱佩忠,潘海天.与区域经济互动,推进地方高校持续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

第3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规划合理编制

一、区域经济规划编制前的调查研究

1.调查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优势

首先是区域的资源优势,这里的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资源系统,“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土地、水、气候、生物、矿产等五大资源”;“社会资源系统以人力资源为主体,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劳力、智力三大资源以及为人力资源服务的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基础设施”。

其次是区域的产业优势,是指该区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的,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以及对区域在全国地域分工格局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产生巨大影响的主导产业。对区域的产业优势即主导产业的调查研究是编制区域经济规划的中心环节。

此外,还要对区域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政策优势等重要的经济发展优势进行调查研究。

2.调查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瓶颈”

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不仅要调查经济发展的优势,对经济发展的劣势,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也要有清楚的了解。使优势与劣势相互比照,从而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经济持续、稳步增长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规划的合理编制

1.编制区域经济规划的环境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区域内部的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制度和运行机制、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实现区域经济的合理有序发展,编制合理的区域经济规划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效调控的重要手段”;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来看,“十一・五规划”把我国分成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中部四大板块,这就需要我们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以配合国家对经济划地域发展的需要;同时,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因此,区域经济规划应该从较大范围和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出发,使资源合理配置,在不平衡中求平稳发展。

2.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针对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的,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能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国家政策的调整。如果国家政策做出了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那么该区域就要认真解读,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积极捕捉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需求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不断根据人们需求的变化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新资源的发现。如果区域内发现了大量新资源,就可以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新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区域经济规划是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某一阶段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这一部署往往期限较长,具有长远战略性,最终是要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就是战略定位,“所谓战略定位,就是规定本区域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包括总体定位即定性分析,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的质量上定位即定量分析。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

4.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1)出台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宏观政策对经济发展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要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出台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充分利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因素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有利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

(2)对区域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对区域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首先要明确总体上的调整方式、思路,只有方式得当、思路明确的结构调整才是科学有效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把那些具有区域特色的、能够发挥区域优势的产业确定为区域的主导产业,以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3)加强市场开拓。商品的价值是在流通领域实现的,商品只有在实现了交换以后才能真正变成社会财富,所以积极开拓商品市场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时候行政手段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抑制市场的作用。在编制区域经济规划时一定要积极开拓市场,加强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完善用人机制。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人的实践活动,“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等,要通过培养和引进的双重手段增加人才数量、提高人才质量;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公平竞争机制,使人尽其材、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1]姜爱林:论区域经济资源分析的几个问题[J].经济经纬,2000年第三期

[2]齐新安:区域经济规划的多目标最优化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9月第10卷第3期

第4篇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认知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这三种认识也构成了大部分地区制定当前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思想。

第一种认识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同时吸引大量投资。

第二种认识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即区域经济发展引致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是为了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三种认识是对前两种认识的综合,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亦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所带动。

应该讲,上述三种认识都部分地反映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但由于这些认识基本上都停留在定性判断的认识上,因此更多地是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在实践中的验证。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吸收与辐射模式图形解释

在笔者看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的经济关系可以与城市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相类比,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区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由于受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或者以辐射为主,或者以吸收为主。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规模较小时以吸收交通运输资源为主,在区域经济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交通运输资源之所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是因为在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益。当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依托其雄厚的势力对周围形成辐射时,交通资源即使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中也可以获得相应甚至更大的收益,交通资源就不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

如图1所示,假设区域经济圈C,除了C外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这些资源随距离C的距离不同层次逐渐降低,区域经济圈C与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之间的关系最初表现为吸收过程大于辐射过程,所以区域经济圈C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C在成长进程中以超经济影响的方式对其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施加影响,使得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发生变化,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C以辐射方式的影响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两者互动发展了。

当前理论界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三种认识与笔者概括的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笔者认为区域经济是应该先发展起来的,正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后才能更好地对交通运输产生影响,这点恰好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域经济发展先于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为了促使两者互动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建议

通过上述对两者关系的思考,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即交通运输发展的区域性差别战略,指的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按照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各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基础上,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差别发展,使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实现与区域经济活动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运行的正面效应,最终促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交通运输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使得当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提供往往由技术决定,方式的选择、线路的安排等相对纯粹的技术因素对整体网络的构成和完善影响非常大,从而造成部分地区交通运输的提供并没有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断定,交通运输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有相应条件约束的,只有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规划和战略中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性特征,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强调区域交通运输的战略。

(二)推行区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就是指要实现交通运输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从实质到内容上的一体化。规划的基础要充分反映规划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拟合程度。这个拟合程度既包括交通运输总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也包括交通运输结构与区域经济活动特点的适应性,同时还包括交通运输的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活动、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

目前,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仍然局限在范围相对狭小的行业规划中,这就限制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规划上的充分协调。只有做到了相对准确地把握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行组织状况,才有可能实现区域交通运输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优配置,充分吸收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形成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地方政府分权体制为基础的,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导致经济组织间经济活动横向协调的成本过高,以致分工协作费用明显地高于组织费用,外部横向协调费用超过内部纵向协调费用,直接导致区域分工的割裂式发展、雷同化发展。

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来看,假设现有区域经济圈C1、C2,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区域经济圈C2就医学核心可以选择分工,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经济联系,重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个决策过程中的主体为地方政府。选择分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收益,表现为未来地方政府税收的增加;而不选择分工,收益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增加、短期内就业的增加以及官员个人效用的增加。这种关系就是上面所描述的辐射与吸收关系。因此,要想形成真正的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就必须要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各级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清晰的辨别,在充分保证区域各方整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以达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良性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

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发展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十五计划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各个阶段的战略部署,产生了一轮又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

一、 区域经济的概念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它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到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区域资金的筹措与投放、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间的经济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它体现着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布局和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

二、发展区域经济的现实意义

1.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经济区域众多,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如何使各地区都发展起来、使所有区域经济活跃、使我国整体经济效益有所提高,是发展经济首先应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2.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低,实现现代化伟大使命的任务相当艰巨。经济发展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内容。而实现现代化应是一个分阶段、分区域、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发展区域经济。

3.从中国目前的国情看,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从扩大转为缩小将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我们有理由对其持乐观态度。认真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的大课题。

三、区域经济的定位

一个地区应该要找到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模式、推进方式和方法,才是区域经济应有之义和科学定位。

在进行区域经济定位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的各个影响因素。包括:①定位于区域特色文化,在区域文化的背景下打造特色经济;②定位于区域特色资源,强调资源要素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③定位于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不同区位的特点和优势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④定位于区域人力资源,明确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影响。

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如何利用区域的资源、能源和优惠政策,使区域优势发挥到最大呢?下面仅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浅谈对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

恩施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鄂西南,国土面积 2.4万平方公里,人口397万人。该州是享受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3个自治州之一,是国家确定的武陵山经济开发试验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创新试验区,亦是湖北省确定的鄂西生态旅游圈。这个区域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全州8县市均属国家重点扶贫地区,GDP总量仅占湖北省的5%。2010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居民可支配收入11406元,是典型的贫困山区。

1.最大限度的挖掘区域人力资源。发展区域经济,首先要有强大的人才做支撑。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人才是决定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好坏、快慢的核心因素。恩施属教育欠发达、教育资源缺乏的地区,区域内高级策划和实际操作层面的人才匮乏,这是恩施州发展不快的根本性原因。吸引和培养人才,已成为恩施地区发展区域经济的首要问题。

为此,一是建议国家将部分高校的科研机构迁至恩施。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落户贫困地区,不仅对于增强西部的人气指数有利,更重要的在于这些人气带来的观念、理念的转变与更新将直接作用于西部、服务于西部,从而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长期积极的影响。

二是国家利用“高薪”手段,吸引优秀的大学生扎根西部工作。虽然目前已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但是若能将高薪政策与志愿者结合,将会有更多理想远大、卓越优秀的大学生投身于西部,也将为西部的发展快速集聚人才。

三是注意培养本土人才。通过再就业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措施,一方面增加本土专业人才的数量,另一方面提高其质量,使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变成商品优势,将商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继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势胜势,是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恩施州有特别丰富的铁矿资源,应大力开发铁矿石,将此资源发展成恩施州的支柱工业;恩施州有丰富的水利资源,目前水利工业已成为恩施州重要的支柱工业,这条路是恩施州的成功尝试,值得推广,风能资源亦可走此路;恩施州有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特色农产品丰富,如烟叶、反季节蔬菜等,发展特色资源产业是理性和明智的选择;恩施州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石油化工工业应是恩施州优先加快发展的工业;此外,恩施生态环境极好,发展旅游业是不可放弃的产业。总之,恩施州适合走“资源型”经济的发展之路。

3.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资源。

一是土地要素。国土既是国民生存的条件,又是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人多地少,土地问题已是关系到土地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因此,我认为要规划和调整好地区的土地资源,在确保耕地不减少的情况下,腾出更多的工业用地和城镇用地,满足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土地需求。

二是资金要素。恩施州目前还有大量的银行存款和财政资金被闲置,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恩施州暂时还没有建立起切实可行、高效的资金运作平台。因此,这里迫切需要资金运作的平台和载体,需要良好高效的监管体系,在充分保障资金流动安全的前提下,加速资金的利用和周转,满足发展对资金的强烈需求。

三是政策因素。目前恩施州对国家的相应发展政策没有很好地研究和利用,这些优惠政策的叠加作用并不明显。我认为应该成立专门的政策研究专班,切实领会国家对恩施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的精神实质,让政策的推动力量得以充分发挥,让优惠政策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税收政策,是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政府经常实施的一种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在政府希望经济需要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收部门对全部企业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区域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税收通过影响投资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税收政策来实现的,即有重点、有选择地运用优惠或限制性的税收措施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某些突出问题,可以强烈地体现某一阶段政府的经济政策意图。正确运用税收政策可以对区域均衡发展起积极作用,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差别税收政策,限制发达区域的过度膨胀和鼓励落后区域的快速发展。

    税收是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它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由于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并不会给制订有关政策的中央政府带来额外的财政负担,这种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央政府财政能力较弱的国家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如果中央政府想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或减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速度,就可以实施相应的税收政策,从各方面改善企业发展外部条件较差区域的投资环境。从这一点看,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应是一项临时性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很难成为象国家区域财政政策那样的具有长期性国家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不同的税收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和投资吸引力。一般说来,税收优惠宽一些,税负就轻,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高;反之,税收优惠严一些,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就要低一些。显然,要改善落后区域的投资环境,加快这些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央政府在统一税法的前提下,应当对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尽可能多给一些税收优惠。如果在经济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实行同等优惠政策,这样会不利于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形,前者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后者宽,对后者更是“雪上加霜”。税收政策在用于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控时,主要是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国家希望经济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务部门对全部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国家税收政策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它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责。除了区域税收优惠外,同时还可以实行行业税收优惠。通过行业税收优惠落实对区域的优惠,扶持落后区域有关产业的发展,推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行业税收优惠相对于区域税收优惠而言,能在不破坏行业内市场公平竞争的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同一行业实行相同税率,有利于公平竞争。但由于各地产业结构不同,行业间的差别税率往往能表现为区域间的税收差别。对落后区域主要行业的税收优惠能促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又不影响行业的公平竞争。

    第二,税制结构对区域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国政府如何选择主体税种和实行什么样的税制结构,对地方经济和财力的影响不同。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广大落后区域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是,自然资源丰富,企业效益低下,管理落后。如果政府税收采用以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这些区域的税源就比较充裕,税收收入不受企业成本费用高低影响,有利于保证落后区域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对于增加当地公共积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经济落后区域企业负担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采取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有利于减轻落后区域企业的负担,因为商品劳务税、资源税属于间接税、转嫁税。采用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地方政府既可以从中取得稳定、可靠的收入,而且纳税企业又可以将税款打入商品、资源产品价格向购买方收取,自己不用负担税款。显然这种税制使经济落后区域从中受益。通过这种税制能起到调节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之间的财政利益的作用。

    第三,税收政策在贯彻国家的产业倾斜政策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均根据本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确立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优先发展顺序,并通过建立有利的税制结构来予以保障。国家对不发达区域基础产业倾斜的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转移支付政策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它是最主要的区域补偿政策,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践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它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上能够转移和调节区域收入,从而直接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状况。转移支付是政府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以便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是使贫困地区能够达到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水准,即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这一标准是全国公共服务和公共投资的最低标志。因此它是促进各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平衡各区域财政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只负责援助那些低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而不负责已高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以使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所承担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的职能。中央政府没有必要去追求市场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必要去援助那些大大超过全国公共服务最低标准的发达区域。中央政府对不发达区域的援助目的是促进和帮助这些地方政府实现中央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它的钱只能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方面。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和由富裕区域向贫困区域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无论是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还是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其实质都是“抽肥补瘦”。一般性补助转移支付量过大,财力平调过多,既挫伤发达区域的积极性,又会使不发达区域产生依赖性,将损害整个国家的发展动力和效率。因此,转移支付更多的是专项转移支付和分类转移支付。尽管它们同样会导致效率的损失,但相比而言更加公平和合理。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加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抑制区域间差距的过分扩大,调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横向不平衡,促进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为落后区域的经济起飞创造条件,达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可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援助手段,对不发达区域改善社会公用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转移支付制度能促进一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的人民能享受到大体平等的公共服务,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一,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日趋扩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缓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实现社会公平是财政分配的重要职能。公平不仅仅指个人收入方面的公平,还包括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方面的平等权力,如义务教育、公共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这些服务如果只靠当地政府来解决,或者在财政体制中缺乏这种社会公平的机制,就必然出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要很好地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必须有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一种富裕地区援助贫困地区的长期稳定的机制,实现我国各区域人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大体平等。 第二,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中央财政来说,可以通过长期努力多集中一些财政收入,提高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并通过对地方政府不同形式的补助,贯彻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意图,增强财政资金的边际使用效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可以使中央财政从与各省博弈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宏观调控。对地方财政来说,可以在划清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的基础上,通过分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弥补贫穷地区由于财力不足所带来的财政功能不足的缺陷,并使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转移支付,落后区域永远是发展不起来的。

    第三,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正确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使地方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由于缺乏规范的转移支付的办法,地方政府往往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同中央财政的讨价还价、以及在“关键时候”采取不正当手段如突击支出或突击收税等方面,而懒于发展区域经济。这些不正常的增收和多支,不仅造成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导致了政府行为的错位,给市场发出错误的信息,使供求平衡产生波动。在税收方面长期存在的政出多门、随意减免、乱开税法口子的混乱现象,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区域将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与其他区域攀比,以及“跑部向钱”上面,而且确实得到了实惠。这种现象很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弊端,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严肃税法,提高税收的征收管理水平,真正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从而配合中央政府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显然,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7篇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的形式,它所具有的职业性与区域性决定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为例,首先探讨了地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广西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广西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 广西高职教育;区域经济;服务;发展

0 引言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常议常新的话题之一,上到国家的“科教兴国”,下到地方的“科教兴市/县”,充分地说明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之间的良好关系。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和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势不可挡,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更加紧密,特别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程度之高,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实践证明[1],当今之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仅有土地和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赖于优质的人力资源,依赖于人的知识与技能,依赖于人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教育,是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我国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类型,同样具有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特别是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8年国家实施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把北部湾经济区建成为我国西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广西经济发展由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而规划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管理方面人才,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就在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将面临着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的短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和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三市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才队伍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仍然摆脱不了高层次人才比重偏低,实用型技术人才偏少,服务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缺口大,劳动者素质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为了更好地改善这一现状,“科教兴区域”是唯一的有力途径。此时广西高职教育就要主动肩负起这个责任,高职教育院校就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专业和课程的设置,积极培养适合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所需的人才,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服务。那么,广西高职教育如何主动地、更好地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服务呢?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1 地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构成,需要区域内的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与之协调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

高职教育方面: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升区域人力资源的质量;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生产与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继续教育方面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养;可以影响区域居民的思想道德及消费倾向[2]。

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与速度,制约着教育的目的、结构、内容和质量;区域内产业和技术的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和层次的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由此可见,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重点、产业布局结构和支柱性产业分布方面有着不同特色,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区域重点发展产业有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等九大产业[3],这些产业在沿海三市的布局各有侧重,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各有侧重,这就要求地方高职院校主动关注所处地域的经济结构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理性地审视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积极主动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视为“身边的责任”,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此外,区域经济发展在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也迫切需要高校的支持。其中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侧重于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生产工艺的改进、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为企业培养知识能力结构合理、技能熟练、熟悉企业产品、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毕业生,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综述所述,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高职教育只有适应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广西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大多是通过“三改一补”[4]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虽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及升级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广西的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时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以下就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讨论广西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中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2.1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当前很多地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求职时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要么供不应求,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不少企业争相聘用,甚至出现有些企业“抢不到人才”的情况;要么供过于求,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根本无企业问津。广西高职院校的很多毕业生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局面,特别是在就业于北部湾经济区时。究其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过多地重复设置一些“热门专业”,忽视一些“冷门专业”,而这些“冷门专业”很多恰恰是区域经济发展所需求的。截至2012年数据显示,广西高职院校中布点较多的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商务英语、文秘、应用电子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酒店管理等[5],其中大多数专业是近年来麦肯锡公司关于中国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中显示的最不看好的“红牌专业”、“黄牌专业”[6]。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域重点发展九大产业,以钦州港石化产业为例,根据对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大型炼油厂的实地调研走访可知,广西高职院校能输送的支撑石化产业的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石油化工生产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等专业类人才非常少,特别是能服务生产一线的技能型、管理类人才。在实际生产中,企业一方面只能千里迢迢从北方或中东部地区的高职院校招聘相关专业的人才,另一方面不得不降低要求,招聘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进到企业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基本技能培训。

2.2 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够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正在面临着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方面的问题,这迫切需要高职教育不断提高自身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能力和程度。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广西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和参与经济发展建设的程度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求仍然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广西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在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能为企业贡献不大,为高新技术基地的建立作用不明显,科技知识与科技成果之间的转化率不高等;广西高职院校能够参与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当中,并具有较高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顶尖人才比较稀少;广西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内实验实训设备配置情况不尽人意,在为企业培训员工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2.3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北部湾经济区在经济发展转型与产业升级方面对专业带头人的技能水平、教师专业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此时师资队伍的质量及其科研水平就成为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瓶颈。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了教学岗位的,几乎没有在企业一线实战的工作经验,相应地科研能力表现也不强,导致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自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就不强。对于企业而言,高职院校自身的价值及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优势不明显,直接导致其对企业的吸引力大大降低;而学生而言,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更新缓慢,紧跟行业发展的意识淡薄,导致教学能力提升不足,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术相当滞后,从而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4 校企合作长效性机制未能形成

近年来,校企合作被很多高职院校作为在一项重要工作在大力推进着,很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方法与途径,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和成果。但校企合作长效的机制一直未能形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普及程度不够,许多所谓的校企合作仅是停留在部分院校部分专业当中,院校和企业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几乎没有;二是深入性不够,许多校企合作只不过是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方便而已,院校与企业之间并未在教学、实训以及科研等方面进行过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所以,校企合作并非如其本来的意义那样,既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又能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从而为一方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而长久的支持模式。

3 广西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各类应用型技能人才,探索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律,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寻求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促进高职教育投入的合理化与科学化[7]。广西高职教育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过程中,要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定位,积极主动面向经济区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教育制度及科技开放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经济区的实际发展需求,加强互动沟通,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让这些人一走出校门就能找到合适工作,或在工作岗位上能学有所用,做到企业和学生都满意。

3.1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调整专业布局

立足区域发展、服务区域发展是当前广西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而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具体实施的载体,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通过专业的学习来完成的,专业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院校的发展。如何立足区域发展、服务区域发展?高职院校要将专业设置立足于区域内产业发展的状况,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产业布局形成一种动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根据区域内支柱性产业、重点行业打造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专业(群),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

首先,广西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情况以及对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充分调研,针对区域经济结构与岗位需求进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其次,广西高职院校可以从自身的优势出发,选择一批基础好、有优势并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紧密、就业率较高的已有专业,倾力打造,使之成为特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确保每个特色专业能够紧密结合产业发展、行业走势以及企业用人需求,能够确定专业建设目标和阶段性的重点任务,积极探索适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逐渐形成影响力,从而带动整个学院的健康发展。

3.2 针对岗位需求,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应用型技能人才

北部湾经济区正处在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背景下,目前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西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经济区发展现状与岗位需求情况,将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端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托企业建立一批具有“校内设厂,厂内设校,校企互动,双向介入”[4]模式特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得学生能够在基地内通过训练提高一线工作技能,为将来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企业争相竞聘的合格应用型技能人才。

3.3 创新师资培训和管理机制,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教育出高水平的社会人才,经济区发展需求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间接地就是对高职院校师资水平提出更好的要求。广西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呢?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其次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除日常教学外,教师还要努力根据自身的科技优势尝试去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尝试将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成果,并能够通过科技研发不断地更新技术成果,将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学校还必须创新师资培训和管理机制,坚持并不断完善“用好现有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养骨干人才,留住一切人才”[2]的师资力量培养培训机制,始终把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扩大师资队伍规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力求形成一支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能满足于应用型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的师资队伍。

3.4 整合区域学校资源,提高社会培训能力,完善地方职业教育体系

广西高职院校除了为企业输送大批合格的毕业生外,还要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积极参与和发展社区教育,努力拓展社区教育功能。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优势,整合专业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北部湾经济区企业、行业提供社会培训服务,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技术培训,既可以帮助企业、行业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又能为当地政府部门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整个区域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对于职业教育自身而言,通过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社会培训能力,不仅有利于拓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提升区域的学习服务能力,也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5 强化政府部门主导作用,深化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广西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及企业、行业的积极参与之外,还应得到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保护,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依据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高职教育发展,重视高职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性法规、政策,引导和保护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卫.解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共生关系[J].职教论坛,2006(4S):21-24.

[2]赖光洪.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新余市为例[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09):26.

[3]黎琳,王友保.北部湾经济发展及技术人才需求探析:北部湾发展战略下广西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之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118-124.

[4]鲁金惠.探析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58-59.

[5]谢明明.广西高校专业设置与北部湾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

[6]麦肯锡公司.2014年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 eol.cn/html/c/2014jylps/.

第8篇

关键词:地方政府;经济能级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体制及制度创新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改变经济政治格局的大趋势。目前,全国区域经济已进入到协同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内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区域合作越来越紧密,其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规模不断增大,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重要的经济区域。如何顺应这个大趋势,破除地方行政壁垒,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地方政府管理经济所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地方政府调控区域经济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调控区域经济的原因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利益进一步强化,要求各级政府拥有经济调控职能。在集权体制下,地方利益问题并不明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因素不断强化,中央与地方的利益格局也进人了一个调整时期。同时,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也产生了一系列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为,妨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鉴于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调控职能,一方面调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区域经济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协调、稳定地发展。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固有的自然条件差异将长期存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各级政府拥有一定的经济调控职能。我国地域广阔,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都存在着地理条件、原材料及矿物资源、运输条件、气候条件等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是市场本身可以消除的,而且这些差异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长期影响。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和公共服务缺乏也要求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经济调控职能。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经济建设和公共事业的投人不平衡,偏重生产性和盈利性的设施投入,对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因此,无论是克服市场失灵,还是增加公共产品提供,都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干预。但是,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能是间接的、辅的,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二、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区域经济合作的价值在于,区域内各个地方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区域整体利益的需要,定位自身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以实现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的共赢。但在现实中,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关注更多地表现为对本辖区经济指标的关注,因而地方政府往往对那些“热线产业”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而忽视宏观的经济效益。

2.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统一市场分割严重。近年来盛行的地方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地方政府问的原料大战、价格大战、市场封锁现象时有发生,国内市场被严重分割。从表面上看,地方保护主义提高了本地区企业的生存能力,增加了本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本地区的社会稳定。但从长远来看,因地方保护主义所导致的市场分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危害是极大的。

3.政府间恶性竞争,区域公共服务缺失。区域一体化、社会信息化、市场无界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很多原属各地方政府的内部社会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变得越来越“外部化”。

(二)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间关系不协调的原因

1.行政性分权带来的利益分化。1978年以来,中央政府开始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大包干制,对地方政府进行了以下放财政权和税收权、投融资权和企业管辖权为核心的行政性分权,大幅度地扩大了地方政府的经济权限,从而在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利益主体方面形成了两个独特的层面——企业主体和地方政府。但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刚刚发育、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为了有效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只有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地位,以形成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竞争格局,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2.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将政府的经济职能从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变为以经济手段为主,辅助以法律和行政手段。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助于资源在市场的配置下自由流动,有利于区域大市场的形成,从而让地方政府从相互之间的不协调中解脱出来。

3.利益分配不平等。地方政府利益主体地位的加强,使得各地方政府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通过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区域合作从而得到额外的比较利益。在现实的区域经济中,不同地区间的不平等交换和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导致这种因分工形成的经济利益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往往是不均等的。

4.地方政府间竞争机制不完善。中央向地方放权,目的在于促成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格局,激发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科学、有效竞争机制的缺乏,使得原本美好的愿望转向了其有害的一面。

第9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高职高专;外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2-128-02

随着黑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要建立在为地方经济服务、为行业服务、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基础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唯有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才可以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1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与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及分析

1.1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改革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仍处于粗放式和投资驱动型经济形态,高度依赖区域自然资源和能源。近年来虽然依靠投资带动,依靠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有所下降,可是经济增长方式依旧未能摆脱以粗放型方式发展,依赖资源型发展比例过高。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市场化水平较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促使黑龙江省经济转而走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之路。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和旅游业、信息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黑龙江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优势明显,产业发展潜力大。社会消费品及零售业总额持续增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快速发展起到了有效地促进作用。

1.2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及分析 从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来看,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在诸多方面出台改革方案就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对黑龙江省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高职高专外语教学如何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的人才如何能够适应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都将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新课题。就目前的外语教育改革形势,学习高等职业外语教育培养目标,阅读并搜集相关文献,发放调查问卷、对比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课题组分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作为重点,将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撰和考试模式等方面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2 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高职高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将研究的五大严峻课题:一是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结构面临转型,伴随而来的是产业调整、产业升级等迫切解决的问题。急需高职高专院校担负起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责任;二是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使得高职高专院校需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具备既能为地方经济服好务,又能为服务于国际市场的能力;三是社会大众迫切渴望优质的高等职业教育,希望赢得在国内、国外劳动力市场的综合竞争实力。使得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站在更高水准的教育平台的历史使命。并向社会提供更高品质的教育服务,输出更优质的教育人才;四是高职高专院校对搞硬件基本建设、规模扩张发展、内涵建设提升大都比较重视。对于如何突出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特色发展迫在眉睫。如何使高职高专院校从全球职教体系的环境下统筹未来的发展,将成为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五是经济对外开放,经济贸易全球一体化给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贸易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涵盖高等职业教育对外联合办学、与国外先进教育机构竞争等诸多方面。

以上5点都涉及到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并寻求高职高专外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此,课题组直接研究高职高专外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如何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适应时展的要求,项目应用前景广阔且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3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服务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

教师严格要求课堂秩序,变换上课节奏,鼓励学生学习,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建议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巧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兴趣,活用教材,简化教材,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活动,做课堂的主人,同时加强教学课堂管理,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要设立分组积分评分体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并且更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有耐心、试着和学生交心,换位思考,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外语教学改革个案研究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服务全体学生、服务黑龙江区域经济、服务行业的办学宗旨,在发展中坚持外语教学改革,行成了比较实用的外语教学改革方案。

4.1 教材建设 黑龙江农业职业学院根据学院学生外语基础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在课堂内实行隐性分层教学,重新编排组织教师编写适应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英语教材。教材每年度重新编审,实用简单。学生英语等级过级率逐年提高。派教授各专业英语的教师深入所教授专业与专业教师研讨。参与专业实训和部分实习项目。专业英语教学切实为所教专业服务。探讨编纂符合所教工作流程的专业英语教材。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贴近学生日后工作需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2 转变教学理念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的条件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理念要以尽可能地满足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岗位需求并切实以服务地区经济为宗旨,根据就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并且必须最大限度地符合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英语能力水平唯有在职场环境中体现出来。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倡工学结合。那么英语教学也要与之呼应。英语教学要与高职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与进行一体化的设计,放弃以知识的相关性进行教学而不是根据职业工作的相关性进行规划的教学理念。

4.3 教学内容与形式 适应黑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教学改革一定要把与未来学生就职的岗位工作过程相关的英语内容编排到英语教学中来,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力求英语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高职英语教育务必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悉心培养学生具备较高职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突出职业特点,课堂教学模拟职业相关任务,遴选的教学资料符合企业单位用人标准,符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要,强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突出实践性和任务型教学,指导学生模拟工作场景展开教学,努力培养高职学生在职场中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专业英语务必保证学时在相关职业的教学实训基地现场展开,使学生利用实训环境培养专业英语的灵活运用能力。

4.4 专业英语服务专业学科建设 专业英语教材大多学术性强,高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能力薄弱,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课文中专业词汇难,语句长,课文内容与所学关联不紧密并缺乏趣味性。为了培养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职学生以其能够符合职业岗位需求和社会需要,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和强化职场专业英语运用能力,确保学生在职业岗位中具备用英语处理涉外业务的能力和用英文组织沟通的协调能力。专业英语课程要根据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避难就易,尽量与高职学生所学专业交叉和结合,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确保教学质量。

4.5 改革考试评价体系 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借鉴成功经验。英语考试评价体系可采取“积分制”。每课一个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总成绩是平时成绩积分。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在平时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5 结语

本研究理论研究及实践证明相结合。该项目调查黑龙江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校本教材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与实践,论述了如何优化高职英语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一些高职院校在英语课程的改革方面做了大胆的实践与尝试,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且有成效的课程改革经验与做法,这些做法对探索黑龙江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和路径,有着重要意义。总结并推广成功的经验,推动黑龙江省外语教学改革,提高黑龙江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效果,服务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焦方义.“新常态”下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形势与对策[J].统计与咨询2014(6).

[2]倪维芳.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第10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高职高专;外语教学改革

随着黑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要建立在为地方经济服务、为行业服务、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基础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唯有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才可以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1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与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及分析

1.1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改革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仍处于粗放式和投资驱动型经济形态,高度依赖区域自然资源和能源。近年来虽然依靠投资带动,依靠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有所下降,可是经济增长方式依旧未能摆脱以粗放型方式发展,依赖资源型发展比例过高。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市场化水平较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促使黑龙江省经济转而走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之路。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和旅游业、信息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黑龙江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优势明显,产业发展潜力大。社会消费品及零售业总额持续增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快速发展起到了有效地促进作用。

1.2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及分析

从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来看,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在诸多方面出台改革方案就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对黑龙江省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高职高专外语教学如何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的人才如何能够适应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都将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新课题。就目前的外语教育改革形势,学习高等职业外语教育培养目标,阅读并搜集相关文献,发放调查问卷、对比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课题组分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作为重点,将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撰和考试模式等方面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2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高职高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将研究的五大严峻课题:一是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结构面临转型,伴随而来的是产业调整、产业升级等迫切解决的问题。急需高职高专院校担负起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责任;二是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使得高职高专院校需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具备既能为地方经济服好务,又能为服务于国际市场的能力;三是社会大众迫切渴望优质的高等职业教育,希望赢得在国内、国外劳动力市场的综合竞争实力。使得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站在更高水准的教育平台的历史使命。并向社会提供更高品质的教育服务,输出更优质的教育人才;四是高职高专院校对搞硬件基本建设、规模扩张发展、内涵建设提升大都比较重视。对于如何突出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特色发展迫在眉睫。如何使高职高专院校从全球职教体系的环境下统筹未来的发展,将成为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五是经济对外开放,经济贸易全球一体化给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贸易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涵盖高等职业教育对外联合办学、与国外先进教育机构竞争等诸多方面。以上5点都涉及到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并寻求高职高专外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此,课题组直接研究高职高专外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如何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适应时展的要求,项目应用前景广阔且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3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服务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

教师严格要求课堂秩序,变换上课节奏,鼓励学生学习,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建议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巧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兴趣,活用教材,简化教材,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活动,做课堂的主人,同时加强教学课堂管理,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要设立分组积分评分体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并且更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有耐心、试着和学生交心,换位思考,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黑龙江省高职院校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外语教学改革个案研究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服务全体学生、服务黑龙江区域经济、服务行业的办学宗旨,在发展中坚持外语教学改革,行成了比较实用的外语教学改革方案。

4.1教材建设

黑龙江农业职业学院根据学院学生外语基础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在课堂内实行隐性分层教学,重新编排组织教师编写适应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英语教材。教材每年度重新编审,实用简单。学生英语等级过级率逐年提高。派教授各专业英语的教师深入所教授专业与专业教师研讨。参与专业实训和部分实习项目。专业英语教学切实为所教专业服务。探讨编纂符合所教工作流程的专业英语教材。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贴近学生日后工作需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2转变教学理念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的条件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理念要以尽可能地满足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岗位需求并切实以服务地区经济为宗旨,根据就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并且必须最大限度地符合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英语能力水平唯有在职场环境中体现出来。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倡工学结合。那么英语教学也要与之呼应。英语教学要与高职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与进行一体化的设计,放弃以知识的相关性进行教学而不是根据职业工作的相关性进行规划的教学理念。

4.3教学内容与形式

适应黑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教学改革一定要把与未来学生就职的岗位工作过程相关的英语内容编排到英语教学中来,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力求英语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高职英语教育务必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悉心培养学生具备较高职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突出职业特点,课堂教学模拟职业相关任务,遴选的教学资料符合企业单位用人标准,符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要,强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突出实践性和任务型教学,指导学生模拟工作场景展开教学,努力培养高职学生在职场中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专业英语务必保证学时在相关职业的教学实训基地现场展开,使学生利用实训环境培养专业英语的灵活运用能力。

4.4专业英语服务专业学科建设

专业英语教材大多学术性强,高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能力薄弱,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课文中专业词汇难,语句长,课文内容与所学关联不紧密并缺乏趣味性。为了培养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职学生以其能够符合职业岗位需求和社会需要,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和强化职场专业英语运用能力,确保学生在职业岗位中具备用英语处理涉外业务的能力和用英文组织沟通的协调能力。专业英语课程要根据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避难就易,尽量与高职学生所学专业交叉和结合,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确保教学质量。

4.5改革考试评价体系

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借鉴成功经验。英语考试评价体系可采取“积分制”。每课一个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总成绩是平时成绩积分。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在平时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5结语

本研究理论研究及实践证明相结合。该项目调查黑龙江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校本教材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与实践,论述了如何优化高职英语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一些高职院校在英语课程的改革方面做了大胆的实践与尝试,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且有成效的课程改革经验与做法,这些做法对探索黑龙江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和路径,有着重要意义。总结并推广成功的经验,推动黑龙江省外语教学改革,提高黑龙江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效果,服务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焦方义.“新常态”下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形势与对策[J].统计与咨询2014(6).

[2]倪维芳.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第11篇

关键词:品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外围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第1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研究生教育;教育模式

【Abstract】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are in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development trend,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how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area.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high level talented person cultiv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become a hot spot of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thorough analysis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xisting problems,and explore graduate education mode to promot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ic;Graduate education;Education mode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各个国家越发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崛起和个性化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更高层次和创新意识的人才,这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地区的创新和进步,进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具体要求: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是建立一个能适应我国科技、文化、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有序的、高质量的学位与研究生体系,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研究生教育强国行列。研究生教育不能一成不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模式也需要逐步从以注重知识学习为主向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转变。此外,研究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也要从注重质量培养向质量培养与职业发展培养并重的方式转变。研究生培养应该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其中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注重科研能力、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的目标,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注重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专业水平,为此要注重高校之间的联合和交流,提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同时也要注重多学科的融合与借鉴。如何加速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推进研究生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效解决创新人才的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的困境,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任务。

1 区域经济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关系

1.1 研究生教育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快速协同发展,需要有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人才。一个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以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高层次人才与创新人才。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不仅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创新的氛围也会促进知识的快速扩散和溢出,这种知识共享的溢出效应使得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舒尔茨提出的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理论,个体通过教育投资,提高了人力资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以及与现代生产方式相对应的价值观和态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其目标是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因此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和规模必然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同区域内知识的创新和积累有着很大的联系,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势是运用知识的主体,势必成为知识积累与人力资本积累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与技术进步具有很大的联系,将科学研究转化为科技进步,进而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增长[1]。

1.2 区域经济发展是保证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石

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阶段,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物质基础。

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中教育的经费有一部分来源于招生的学费,而更大的比例是来源于本区域的财力支持。下面就我国的不同区域进行举例分析: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这些地区的财政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给予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地方高校具备进行科研项目开发和科研实验室高端建设的条件,教师和学生才能更好地致力于科研与教学工作;而在我国中西部,如新疆、青海、甘肃等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的科研经费往往很紧缺,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这样的局面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人才的流失和教育的落后[2]。区域经济还为研究生提供教育、培训、实习的机会,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发展前景。

2 研究生教育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

2.1 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近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出现了逐渐扩张的趋势,并且随着就业趋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和社会人士参与到研究生的考试和学习中。相比较欧美高等教育早发内生型的国家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为后发外生型模式,其研究生教育规模自高等教育规模扩招以来经历补偿性增长路径[3]。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这些举措都为招生模式的扩张提供了基础。然而,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过大,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本地区经济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研究生“严进宽出、低淘汰”的状态堪忧[4]。区域经济已经超负荷地在为研究生教育提供物质基础,这种局面会产生一个弊端:财政投入到其他方面的比例的缩小,会影响地区其他产业的平衡发展,并且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均衡和健康发展。

2.2 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不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目前,研究生教育和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的研究生教育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然而,很多高校在办学层次上并没有考虑这种差异,而是盲目地追求办学的高层次,因此在专业设置和院校自身定位中均存在误区和偏差。以辽宁省为例,作为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工业基地也趋于转型的地位。然而,区域内的部分高校缺乏对专业的调整。许多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只重视学位的获得,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在某N程度上也导致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不符合市场多元发展的需求。

2.3 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评价指标单一

研究生教育缺乏个性,模式单一,课程体系的设置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缺乏区分,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忽视特色资源的挖掘。这样的教育体系也很难调动教师与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难保障个性化培养的有效实施[5]。以辽宁省为例,在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上,需要注重与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一致,重点发展信息、化工、材料科学等新兴学科,学科设置与支柱产业结构密切结合,注重交叉学科之间的交互发展,以便为新兴产业提供充足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3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研究生培养对策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地区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发展水平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不能过度的发展而超出了地区的实际需求。其次,高素质的人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将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密切联系,发挥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充分实现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6]。

2)地方政府要适当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高校的政策扶持,以减少人才流失,保证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也需要各高校从自身入手,积极拓展办学经费筹措途径,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加强与相关产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实现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为学校长远发展聚集更多优质办学资源。

3)加强高校之间,高校和企业之间,高校和研究所之间的协作,利用各种渠道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同时要加强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化和类别化发展。最后也要加快构建导师与学生科研交流平台,拓宽交流渠道,保证个性化、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产生。

4)当今的科学技术的突破和重要科技成果的创新,都是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渗透和融合。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需要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融入各学科特色与优势,设计与制定课程名称与内容,共享开放式跨学科资源,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院选课。

5)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因此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确保研究生此课程体系之下得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全面提高。此外,研究生教学内容方面需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当下经济发展的特征,以此在实践中提出更好的建议与方法,促进经济的发展[7]。

【参考文献】

[1]赵敏详,黄小灵.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高校研究生教育为例[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9(9):81-82.

[2]杨玉.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结构优化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131-133.

[3]方超,罗英姿.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5(3):10-17.

[4]刘鑫桥.研究生教育规模与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来自区域经济增长的证据[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1):138-147.

[5]李光辉,王静远,班晓燕,高金雍.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研究生培养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