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

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

时间:2023-07-30 10:22: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

第1篇

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原因

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生殖健康等内涵看.大学生健康理念确立、疾病预防、饮食起居、学习行为等习惯还存在许多欠缺。较为突出的问题有:吸烟,酗酒,滥用药物,缺乏体育锻炼,近视眼增多、三餐饮食无规律、不懂营养科学、睡眠质量难以保证。大学生高血压、Ⅱ型糖尿病、颈椎病、肩周炎等患者增加.不少大学生身体处于亚健康状况.对大学环境适应自我评价与认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存在矛盾和迷惘,面对繁重的学业考研就业、寻求独立和条件不足.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对友谊的渴求不能满足.家庭贫困学生的矛盾压力.导致许多大学生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精神萎靡甚、至忧郁、厌世。

本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睡眠、饮食、运动三方面做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以下几方面:

2. 饮食方面:在一日三餐方面,除了极少数学生不吃或很少吃早餐外,三餐偶尔有间断与三餐很有规律的学生约各半。约一半学生仅仅偶尔会有所顾忌而不吃,仅约1/8的学生吃得很少,由此可看出垃圾食品是降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3. 运动方面:被调查的学生中,约四分之一的学生平均每天仅锻炼30分钟左右,这与大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还有一定差距。

在调查大学生生病情况方面,约一半学生很少生病,但也有很多的学生是冷空气一来就生病。尽管如此,却仍有大部分的学生健康防护意识很一般。 健康防护意识低下,又进一步使得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降低。

大量的事实表明,不少大学生对健康的意识不强,在不少方面有偏离健康轨道的表现,因此,有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

结论与建议

第一,开设健康教育课。开设健康教育课是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这种有组织、有计划、 有步骤的教学活动,对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有益。可以安排高素质的医生担任健康教育课的任课老师,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卫生保健及性保健知识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二,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健康体检、就诊、治疗过程中,针对个体疾病的具体特点,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使他们获得防病治病知识。 第三,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与心理咨询门诊。校医院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与心理咨询门诊是高校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不仅可对有疾患的大学生提供康复指导,还可满足他们对卫生保健知识的特殊需求。通过心理医生对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进行及时转介和危机干预,达到减轻心理负荷,化解不良情绪,纠正行为偏差,避免挫折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健康素质;体育教学

"健康素质"是在世界"健康"新概念提出之后,我国针对小康社会对个体身心发展要求提出的新理论、新的健康命题,也是新时期对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命题。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个只有在身体健康、心里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进入21世纪,中国高校体育正在进行着全面改革,原有的指导思想、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以及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据调查,大学生健康素质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例如体能素质下降,耐力素质、肺活量等指标的下滑都令人堪忧。本研究试图通过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为大学生健康成才奠定基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沈阳建筑大学信息学院07级电气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个班分别对学生健康素质,体育的学习动机,心里素质等重组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班有86人(男28人,女58人)控制班89人(男30人,女59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高等教育与体育教学相关信息;有关健康素质、心理等文章10余篇;体育教育方向著作5部。从理论上对本课题进行指导,为本课题的调查设计提供依据。

1.2.2数理统计法。将调研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并用SPSS (11.5)软件对资料和数据进行管理、统计和分析。

1.3实验时间与方法

1.3.1实验时间:

2007.9-2008.9 实验时间为二个学期。

1.3.2实验方法

宏观措施:

1.)建立和完善相应组织机构,建立学生档案。

2.)开展下午集中制的课余体育活动,建立课余体育活动效果评价和反馈制度。

3.)开展现代体育教育理论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教师树立整体教育观。

具体措施:

1.)改变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根据学生的健康素质状况,设计教学模式,灵活施教。

2.)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爱的球类项目,使学生每次课连续活动时间不少于45分钟。

3.)要求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少于2次。

2.结果与分析

2.1学生身体形态变化(见表1)。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试验前后所测的实验班男、女生的身高、质量指数有一些差异,但经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认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身体形态在实验前是一致的,符合实验要求,经过1年的实践,再测研究对象的指标有一些变化,所测身高、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有一些提高,但经检验, 实验班和控制班并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 似乎实验前后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的身体形态没有什么差别, 但进一步分析则发现, 尽管BMI 身体综合指标数总体上差异不显著, 但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检出的BMI过高和不良人数差异却非常显著, 这说明实验是有效果的。

2.2学生身体机能实验前后的变化(见表2)。

从表2 数据可以看出, 实验前所测的实验班和控制班身体机能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项目基本一致, 经检验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 符合实验要求。实验后测的数据显示: 实验班男女学生的肺活量较实验前有长足的提高, 而控制班则变化不大, 经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肺活量体重指数方面, 实验班男生较控制班男生也有显著性差异, 但女生方面则没有检出显著性差异。以上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班学生的身体机能较实验前有显著性的变化, 实验教学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但, 值得注意的是, 女生虽然肺活量有明显的增加, 但同时伴随体重的增加, 导致肺活量体重指数的变化不明显。

2.3大学生对体育教学形式的选择(见表3)

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排在前位的是"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游泳"和"足球"。男女生在选择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自由选修课是指学生可以选择教师、学习内容和上课时间;自由活动课是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学生自由活动。

2.4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内在联系

体育做为人类生活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健康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手段,对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育,在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潜能的过程中,进德、益智、促美,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与健康素质教育是培养人具有健康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是一致的,二者的核心是增进和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水平。

体育教学是提高健康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实施健康素质中体育教学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大学生对体育形式的选择,更能有效的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发展。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从身体与心理两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强体质和增进身心健康,如促进身体形态发育、提高身体和心理的机能和素质水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体育教学要以"健康素质"的新目标来补充和完善,过去仅仅是提高身体质量的传统目标,把重心放在发挥体育对身体健康的有益促进作用,保持身心无疾病,脱离亚健康状态或使不良生活方式带来的疾病得到治疗和康复之上。经实验结果显示,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体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学生的身体耐力,从而全面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方面是较为有效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高校体育的一个基本功能,有着永恒的积极作用。体育的更高境界或追求目标是" 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 "是一个递进发展的关系。因此,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是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上, 向着注重完善人格、培养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方向发展, 由单纯" 育体" 向全方位" 育人"转变。在教学中, 体育由服从于学生应试教育的" 配角" , 要向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过程中担负重要作用的" 主角"转变。具体地讲, 就是在充分发挥自身功能的基础上, 加强对渗透功能的重视程度, 将体育作为思想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 贯穿于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改变课堂教学内容结构和指导方式,它较传统体育教学更能促进学生的健康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2建议

1.)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标准的实施落到实处,真正达到增强学生健康的目的。

2.)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创设一种能给学生提供更大自由度、更多自,内容多样、形式多元的教学模式。

3.)加强对体育教育的投入,确实改善教学条件,为体育教育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自觉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将所学知识尽可能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5.)在体育教学中应进一步渗透体育人文学、运动人体学、健康教育学等内容。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知所以然",增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提高体育课的教育意义和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参考文献】

[ 1 ] 刘桂珍.现代健康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2 ] 邱远. 开创性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几点认识[J ]. 体育教学,2003 (2) : 16~ 17

[ 3 ] 李明学."健康第一"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J ] . 体育与科学,2000 (4) :58~60.

[ 4 ] 许毓成. 关于体育与健康思想的几点思考[ J ] . 体育学刊, 2002(5) :116~117.

第3篇

一、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很多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多数流于形式

大多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讲授内容繁多,课时却相对不足,只能开展几次讲座,最后开卷考试草草了事,并没有达到全面普及大学生健康知识的目的。

(二)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选修课可以不认真学习甚至不用学习等思想普遍存在。有些大学生上课迟到,课上聊天睡觉、玩手机,不认真听讲,课余时间不及时翻阅相关资料温习,认为选修课不重要,考试只要通过就万事大吉,反正找工作也用不上健康教育课程,殊不知掌握一些常见病、急危重症的日常健康保健知识和急救自救知识,将会受益终身。

(三)教师授课积极性不高

现在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学生家长评价一所高校的好坏多数聚焦在该校毕业生的就?I率上,就业率高就说明这所高校教学质量好,反之就是不好,这样产生的结果多是学校领导不重视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教师的自我价值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致使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不高。

二、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需要

健康教育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职业院校中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广大学生认识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仅仅提供医疗卫生设施并不能保证改善学校卫生状况,需要通过健康教育使大学生们能正确认识健康需要靠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地自我保健意识来维护。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师生健康的保证,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2]。尽管处于大学阶段的大学生,仍显得不成熟,会存在种种心理问题,但只要略加引导和教导,大学生的自我领悟和开发能力强,定能处理好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积极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善于独立思考问题,踊跃参加社会活动,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处理好学业与生活等诸方面的关系,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2.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

进行健康教育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手段,学校的健康教育又是全民健康教育的基础[3]。健康教育可增进大学生的卫生知识,使其进一步了解健康的价值和意义,增强维护自身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帮助大学生自觉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大学生长期不重视身体锻炼,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特别少,因此产生身体素质连连下降。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必须从根源上着手。一方面是提高身体锻炼的意识,重视身体健康,此乃革命的本钱;另一方面是合理引导大学生安排生活,配置一定的时间来参加体育锻炼,将大学生从宅男宅女的生活里解脱出来。

3.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校园;体育锻炼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人们追求的生活也更加精致,对自身身体健康也逐渐重视起来。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备受关注,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值得人们探究的。目前,虽然各校不断完善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检测结果来看,依旧存在问题,如学校设置的体育课在学生毕业后并不能很好地被利用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受的体育教育方式,增强学生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积极性、自律性和主动性,把锻炼当作生活中的必修课,才能让大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

一、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意义

青年人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实行国民健身大业的重中之重。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就业压力增加,各级毕业生的压力全方面增大,这也对大学生的体质和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一直为社会所诟病,因为大学生体质的提高仅通过体育课是难有效果的。大学的体育课时长短暂,仅能作为提升技能、培养兴趣的主要方法,只有将体育课和课外生活中的体育锻炼结合起来才可能有效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使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维持大学生课余生活中的体育健身习惯,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1]。

二、当前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一)身体形态

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是一个可以通过观察来进行评价的指标,测评过程中将结合个人的身高、体重以及身体综合素质来确定。从目前的学生身体指标来看,我国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处于不平衡状态,其中因为过度饮食、不积极参加运动健身导致的身体肥胖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大学生的肥胖率正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另外,因为追求好身材而过度减肥引起的身体瘦弱是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另一个问题,不恰当的减肥方法会给学生的生长发育等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人们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身体。

(二)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包含身体的各方面,是一项综合指标,包括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方面,因此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也要从不同的方面寻找原因。其中速度以及爆发力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这两项可以通过50米或者100米短道运动来提高,耐力可以通过长跑来锻炼提升。总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目前呈下降趋势,学校要通过相应的运动锻炼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方面的指标以及素质都不达标,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缺少运动精神、缺乏体育锻炼,因此在今后的教育中,学校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

三、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

(一)大学的不良生活习惯

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没有了严格的管束,就养成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这是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部分大学生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打游戏、看电影等,这样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作息,长期下去也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学生的饮食不规律,有些大学生不按时间吃饭,经常点外卖,吃一些油炸类的垃圾食品,还有一些人为了减肥而减少吃饭的量甚至根本不吃饭。诸如此类的饮食会导致学生的身体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综合以上因素再加之当代大学生的运动时间缩减就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影响身体健康。

(二)大学校园中体育文化氛围不浓

虽说人们一直在说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当今社会对于德、智的追求远远高于体育。大学之前学生的体育锻炼可能仅限于学校的体育课,而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程安排是一周一节,每天的课间运动也是应付了事,并没有达到预想效果。进入大学后,课余时间变多了,但是很多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等条件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学校体育社团人数少、规模小,无法积极开展相关的体育锻炼活动,调动大学生的运动热情。此外大部分大学都没有组织课间跑步等环节,也没有组织相应的体育锻炼,因此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下降。

(三)体育教师没能对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进行很好地激发

大学期间的体育课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的,由于学校对体育课还不够重视,因此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甚至还有的教师在课上消极应付。目前大学体育课都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也都是基础教学,这对学生来说并没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反而会使其丧失对此类运动的兴趣。因此大学体育教师要积极授课,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改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互联网、App等方式规范锻炼指标

大学阶段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价值体系与建设意识,但是很大程度上还未成熟,当面对一些没有兴趣的体育锻炼项目时,他们往往缺乏主动性,有时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来监督他们参与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的提升[1]。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软件等来设计科学的运动规范,让学生的体育运动与学科成绩甚至是毕业学分直接关联。例如,利用手机上的定位功能,在App上设计相应的长跑路程,要求学生每天完成一定的公里数跑步锻炼,监督学生每天进行运动。一旦学生没能在学期末完成运动项目,经核实后会使其体育科目不合格。如此一来,学生的身体锻炼直接与体育成绩挂钩,能很大程度上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运动竞赛

一般而言,大规模体育赛事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让整个校园的体育训练气氛急速高涨。但是这种大型的校园运动会需要学校多方面配合才能顺利开展。此外,还需要投入大量财务资金与人员设备等,如果对质量要求高的话,更需要一段长时间的准备。因此,大多高校校运动会只是一年举办一次,在这种频率下,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让校园绝大部分学生的体育运动达到标准。此外,学校还可以举办多种小型的运动赛事,在校运动会举办的空白期,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更多不同主题的运动乐趣[1],让校园文化生活更加多元。

(三)专项训练结合体质素质培养

专项训练是针对学生的身体机能与运动兴趣开展的特别项目训练,这种体育训练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在文化课程学习之余找到生活的更多乐趣,同时也让身体机能得到发展。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学习工作效率紧密相关,因此,在确保学生按照健康教育要求的体育锻炼上增加专项培养项目,能够让学生的体质健康培养得到深化,训练出具备更高体能素质的学生。从长远来看,学生在校的体质训练,能够影响其终身健康,专项训练的意义十分重大。

(四)在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寻求助力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学生生活的多个方面,按照理论上的结构大致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制度管理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师生心理文化。首先,在构建基础设备文化时,需要考虑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在涉及体育锻炼方面,多设置一些宣传标语与海报,为体育运动项目多建设场地与用具。在制度文化构建方面,以国外体育大学为例,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强调人性发展的核心,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以及奖惩制度,让学生不仅在思想上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更能够在行动上去监督促进学生的体育锻炼,让学生的体质发展与知识积累成正比。在心理文化建设方面,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关的。多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不仅能够拥有健康的体质,在生活中也能够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因此,要强化运动对思想发展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的精神生活与体质健康都能够得到保障。

五、结语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在校园时期会面临各种压力,这只是向社会生活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训练是一件长期的事情,需要多种方式作用。首先需要良好的运动环境,让学生在强烈的运动氛围中生活,有可能激发其锻炼积极性。其次,需要拥有合理的体育运动规范,让学生接触到科学的运动方法,保证身体健康。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就必须采取一些强制措施,让一部分疲于运动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第5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国民的身体健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每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根。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所提及的“《纲要》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编制和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层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国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体质状况却背道而驰,不断下滑。《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一书中叙述到:“自从07年颁发中央7号文件,全力提高青少年体质以来,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持续下滑20多年的势头有了改变。”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员、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冯连世说,这些“改变”包括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个别指标甚至出现了“持续上升”的趋势,与中学生相比,被“改变”的大学生则相对较少。“多项运动项目显示,中学生的数据目前都已止跌并逐步回升,但大学生耐力素质依然持续下降”;“多项身体素质检测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如中学生。”青少年总体的体质状况与欧美、日韩等国相比仍有差距。早在十多年前,“体医结合”这一概念已被人们所熟知,可以从字面上简单的理解为体育运动与医疗相结合,即用体育运动的方式来代替医疗,使身体回复健康。“体医结合”是康复人群、病症人群、病兆人群、亚健康人群迅速回归健康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提升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方式。青少年体质下降是综合性社会问题,涉及到遗传基因、膳食营养、合理运动、生活方式等众多因素,任何领域出现短板都会造成严重后果。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所说:儿童肥胖是整个社会的过错,而不是孩子们的过错。因此,健康不仅是青少年个人身体发展变化的结果,社会及其制度亦对之产生影响并负有主要责任。

2.学校体育如何落实“健康中国”战略

学校体育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具有基础性作用。学校体育工作蕴含着健康与教育两大国家战略,是这两项工作的重要结合点,也是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所在。如何对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健康指标,考验着学校体育的发展思路与实践路径。2.1强化青少年的体育意识。从人的生命周期来看,身体一直处于“未完成”状态,呈现为一条生命曲线。婴儿、少年、青年、中年以及老年阶段,身体在每个生命阶段都体现出不同的机能水平与生命样态。基于身体的这种周期性变化,学校体育就是要教会学生主动在生理生化水平上改善调节身体的退化与异化,进而优化身体的生长发育,延缓衰老,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青少年虽处于身体的上升期,也要对不同的生命周期有所了解,学校体育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在不同生命阶段发展不同的身体能力,柔韧、力量等基本身体素质的发育有其自身的敏感期,一旦错过这个黄金时期,即使再努力也只能事倍功半。只有加强青少年的体育意识,才能将“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2.2对青少年的“健康第一”教育不可缺位。2013年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9.48%,意味着每100个人中不到10个人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水平非常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和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健康素养教育刻不容缓。学校教育一头连接健康手段,一头连接健康知识,既自成体系,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必须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养成。学校体育要进一步丰富“健康第一”的内涵,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提升健康素养,培养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技能。要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相关学科教学和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2.3青少年的运动技能教育不可缺失。纵观目前世界各国国民的健康水平,由医学知识进步和医学技术提高所催生的国民健康水平的改善幅度不断地缩小。当医疗手段对提高国民健康的贡献日趋微弱之时,非医疗手段的作用与价值便获得时代青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作用。在学校中开展体育运动,传授相关的运动知识与技能,最本质上就是要扼守住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上游关口,注重预防。《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表明,我国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不主动体育锻炼率达72.2%。统计显示,全世界每年有530万人因缺乏运动而过早死亡。实际上,运动不足不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问题,它还涉及到运动技能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所要求学生达到的“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是对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重要推手,过去的体育教育,往往只重视运动技能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忽视了运动手段与技能方法的传授。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的运动技能除了本能性动作之外,其他动作都是通过后天的教育与传授所习得。因此,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也要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根据自身需要掌握操作身体的技能。可以说,运动技能的传授,是连接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纽带,是培养终身体育的手段。即使学生离开学校也可以通过自身掌握的运动技能在体育锻炼中陶冶身心,收获健康。

3.结语

学校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形态,在推进“健康中国”,尤其是以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健全人格当中,既可为又不可为。对学校体育教育和医学相结合,和社会相结合,要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目标,依然需要体育工作者创新工作方式,研究工作方法,以医学和教育的理论为指引,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更快更好地为大众健康的促进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华.医学院校体育服务学生专业成长研究—生理学、保健学视角下的体医结合尝试[J].体育世界,2014,9(9):131-132.

[2]王海等.共生理论对“体医结合”模式创建的启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6,2(32):78-81.

[3]王瑜等.体医结合全民健身服务模式内容研究[J].运动,2016,9(146):132-133.

第6篇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原因,从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改善学校体育运动条件和设施,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几方面提出建议,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增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理论的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素质 教学改革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活是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有精力去学习,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高等院校设置体育课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当前,我国所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更是为了学生的体质发展而进行的。

一、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教学状况

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与体育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是体育教学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体现体育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着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强健的体魄是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根本保证。

(一)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

由于受到学习压力和社会激烈竞争的影响,大学生经常处在紧张的状态下,加之缺乏必要的身体练习,因此身体素质状况逐渐下降。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其身体素质方面的教育。结果是培养了一批批专业技能很强,但身体素质差、缺少锻炼的大学生。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表现为学习和工作容易感到疲劳、耐力差、精力不旺盛等。

(二)高校体育教学状况

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围绕道德、文化、心理以及身体素质的相关内容而展开的,而身体素质是这些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大多数高校针对大一和大二都开设了体育课,开设体育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但是,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没有开设体育课,这使得一些不经常锻炼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长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虽然大一大二开设了体育课,但是一周通常只有一到两节,要想只通过这一两节体育课的学习和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是很难达到的。与此同时,许多高校锻炼场地和器材的不足也影响了体育教学。各地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目不断增多,但是体育场地和锻炼器材却跟不上扩招的步伐,此外,综合性的体育场馆更少。

二、造成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偏低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体制是根本原因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升学率和教学质量评价是中小学评级的唯一标准,同时对中考和高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校不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通常只是敷衍了事。虽然教育政策提倡减负,但是效果甚微,学生家庭作业依然很繁重,而有些家长还给孩子请家教,让孩子参加奥数、绘画、音乐等培训班,孩子仅有的一点锻炼时间也被挤占了。学生中学阶段的体质弱,将直接延续到大学,影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应试教育体制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低的根本原因。

(二)家庭教育缺位和社会负影响

分析大学生耐力差、柔韧度差、肺活量低的直接原因是大学生体力劳动较少、体育锻炼的强度不够,特别是长跑运动不够,其中有时间安排不恰当的原因,也有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有些学生的饮食不合理,使得肥胖学生的比例加重,也是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下降的一个原因。大学生体质整体走下坡趋势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却忽视了让孩子的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使得一些孩子不但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没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和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大学生的体质整体下降。

大学生体质下降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交通工具的改进、家务劳动的减少、办公自动化的推广等因素造成了体力劳动量的减小。特别是上网玩游戏成了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休闲方式。据统计,在校大学生上网打游戏入迷的学生占有18%以上,上网入迷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于此同时,还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滞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更倾向于喜欢滑板、街舞等比较时尚的项目,像传统的跳高、跑步、跳远等运动,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因此,体育课的模式和内容也需要不断改进;当前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实行的是学分制,大学生联赛项目很少、没有普及,中学更没有联赛制度,大多数的体育人才集中到体校中,无法带动普通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运动教练制在大学还没有普及,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总之,我国体育教育比较单一,若不引起高校和教育有关人士的关注,不积极地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体质的连续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四)体育设施陈旧单一,数量不足

有些高校现有的硬件水平还比较差,很难适应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有不少学校让五六百名学生在不宽敞的操场上做运动,显得十分拥挤。还有不少高校的篮球场变成篮球、足球、排球等的混合运动场。有一些学校连春季运动会和秋季运动都保证不了,只能租场地或者借场地来举办运动会。近几年来,随着学校扩建、修建教师住宅区等等,使得现有运动场的区域也在不断的缩小。

三、对高校体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传统教育理念,让应试教育尽快蜕变为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要做好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换工作,把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教育相结合起来,作为高校全面教育的基本目标,努力做到以育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二)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模式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育采取的是学分制,在大学四年里修够学分即是完成了体育学习任务。大学生的大量的业余时间是受自己自由支配的,没有教练制和联赛制的限制,缺少对身体状况有针对性训练的体育运动项目,大学生通常只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的不规律、无指导、无时间约束的自由运动,有的学生甚至因为不适宜的运动而伤害了身体,造成运动损伤,与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初衷反而背道而驰。因此,学校应该组织具有群体性的、有指导性的运动,建立各类型的联赛规则、制度和实体,从而加大高校内部有组织的各种比赛频率和力度。

(三)改善学校体育运动条件和设施

据统计,在9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例如瑞典,全国有27292个体育俱乐部,在7―20岁的学生中,有60%的学生至少参加了1个俱乐部,政府规定:只要5个青少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达1小时,每人补助17克朗;日本有体育场馆设施21.86万个,平均每500人有一个体育场,每2680人有一个室内体育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场所和运动器材人均占有率非常低,其中,学校人均比、单位人均比和城市比,也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和中等国家的水平。所以,增加学校和城市的体育设施投入、提高高校体育运动场所、加快更新体育运动器材的速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的健康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调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要预防只注重传授运动技能,而忽略了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达标的问题;要努力使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而且也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身体特征,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身体素质的共同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教学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对客观条件进行改革外,也要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己的好处,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为体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总之,针对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要树立“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生体育”为目标,调动高校大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养成锻炼的习惯,保证学生健康的成长,为他们以后建设祖国以及提高他们的个人生活品质奠定体质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校 健康教育 现状 体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生理、心理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受教育群体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改正不良卫生习惯,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首次提出健康教育的概念。明确指出,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求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我校在2000年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笔者多年来一直参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其他高校先进教学经验,并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对如何上好健康教育课,如何使学生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掌握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不断的探索,并能从实践中不断提高。

一 高校健康教育现状

1.大学生的体质状况

根据我国1979、1985、1991和1995年全国大规模的7~22岁城乡男、女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7~22岁学生的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呼吸机能、肺活量普遍下降,大学生的下降幅度最大。学生学习负担重和体质下降的矛盾长时间找不到妥善解决的办法,这种状况从中学引带到大学,这就是导致大学生体质状况下降幅度最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自我保健能力较差是大学生患病的内在因素;长期的心理应激和超负荷定势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诱发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外在因素。

2.健康教育形式

由于健康教育的形式单调,导致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实践还在低水平徘徊。多数大学生对现代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的认识,片面认为身体强壮、没有病就是健康。既导致对健康教育缺乏相应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又严重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导致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难于得到印证和应用,不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不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对327所高校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只有约30%高校为体弱多病、身有残疾的大学生开设了体育保健课,其主要内容是气功、养生术、太极拳等。

3.健康教育的师资

目前我国高校从事专职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极为薄弱,大多数高校健康教育课是由校保健医师或体育教师兼任。但他们教学经验不足,同时受知识结构的影响,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因此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学、社会医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做好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二 高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的不重视将影响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本次调查表现在:一是健康教育观念理解上的误区。部分院校领导把健康教育错误地理解为单纯的健康基础知识的教育,致使有些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时有时无或根本没有开设;二是健康教育师资力量配备不足;三是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不切实际。

2.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内容、形式及评价不够合理

健康教育是知识、意识、日常行为和能力的综合教育。由于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观念理解上的误区及其他多方面原因,健康教育课程被列为选修课,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设。因而,高校实施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不显著,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也就难以实现。

三 高校健康教育发展对策

1.明确健康教育目的

重视健康的自我管理。高校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达到保持健康状况良好的目的。通过健康教育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学会用自己的能力去主宰健康,管理健康,实现健康水平的提高。

2.完善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课程设置是实现教育任务的基本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因此,要加强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进行明确地定位,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中,对开课的时问、内容、学时要有明确的规定。加强校园健康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教育和社会活动,促使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3.实现健康综合管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健康人的工作,学生健康意识、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健康观念的树立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学校决策机构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其次,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包括学校教务处、医院、后勤、各院系、学生组织等,做到分工负责目标明确,协同配合,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4.切实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工作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是从健康角度出发,结合大学生时代特色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突破单纯的生物医学框架,涉及体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学校应针对此特点,加强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特别是现有教师所缺失的学科培训。

5.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

大学生健康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医学基础知识,同时教学中涉及的人体生理知识、生物医学、心理学等内容又较为抽象。因此,建议各高校应加大和落实对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增加必要的挂图、模型、影像等,并把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使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教学意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吴纪饶.大学生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淑民、师德明、马淑琴.面对高校健康教育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2000(2)

[3]邓毅明、武晓君、大学生.“健康教育与体育”.基本知识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9)

[4]田本淳.健康教育在新世纪卫生保健方面的作用和地位[J].中国健康教育,200l.1(17)

第8篇

关键词: 体育保健课 大学生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前言

按照国家教育部“尽可能地安排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保健、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活动,帮助他们改善体质状况,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的文件精神,普通高校应该从师资到运动场地等方面对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学生予以体育教学上的保证。但目前在高校开展针对这些学生的体育保健课并不多。

早在194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之时公布的章程中就已经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应处于完美状态。”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强调了健康的概念: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1989年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提出了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促使人们对体育运动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意识到体育的意义与功能不仅是健身,还可以达到理想的健心效果。

1.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扩大招生人数,放宽大学生入学的体检要求,病、残、弱特殊群体学生的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体育保健课就是为这些身体比较弱,有某种疾病(暂时性或终身性)和身体某部分器官存在某种缺陷的学生开设的。我们认为:为高校“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是全面完成高校体育工作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其一,他们有着健全的大脑、和常人一样的思维,表现出与同龄者一样的心理特征,渴望像正常的学生一样参加体育运动,并有从运动中获得锻炼身体、使自己早日康复和愉悦身心的欲望。其二,这部分“特殊群体”因为自己身体某方面有异常,参加体育运动受到制约而感到自卑和烦躁,这样的矛盾心理使他们不愿与普通学生一起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而远离体育,高校体育对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应从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加强高校保健体育课的教学管理。

2.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2.1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是指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完全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患病或衰弱。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张本春老师对20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部及体育保健班368名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选修保健课的学生中有65.5%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机能并没有疾病,只是体质较弱,这一部分学生选修保健课的目的都是为了体育成绩能够及格;另外占比例较大的是运动禁忌症和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疾病和肥胖,其他较为严重的身体疾病不多。应引起注意的是心理疾病在调查人群中占1.4%的比例,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和忧郁症。研究中发现,缺乏体育锻炼和自我保健能力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在因素,长期的心理应激和超负荷的定势是大学生患病的诱发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外在因素,另外还有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等。

2.2原因分析

2.2.1精神疾病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因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导致大学生休、退学的人数在休、退学总人数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基本在30%左右。据统计,在天津的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的大学生分别患有恐惧症、焦虑症、疑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在北京市16所大学中,因精神疾病休、退学的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7.9%和64.4%,心理疾病或精神疾患在不少大学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一般大学生比较尤为严重,因为他们是“特殊群体”的人,极易产生自卑、恐惧、焦虑、偏执等心理,因此,这部分“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生理健康问题更不能忽视。

2.2.2精神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据对北京16所大学的调查,1978~1988年10年间,学生因精神疾病休学的比例有所增加,1982年以前均在30%以下,1982年以后各年均达40%左右。而国内同期不少高校的心理卫生调查也都证实了这一点。在精神疾病休、退学的人中,神经症患者分别占76.1%和54.8%。而神经症患者中,又以神经衰弱为主。有的因神经症而休学、退学,但更多的则仍在继续学习,然而他们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已受到严重影响。

2.2.3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较高。

《中国青年报》1988年1月13日报道,据天津市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16%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即有约8000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良。1989年,原国家教委曾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大学生进行了抽样心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我国心理学者樊富珉1995年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在大学生中有2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且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北京地区23所高校6000多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查测试,发现有25%左右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

3.体育保健课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3.1体育保健课能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

3.1.1体育保健课能预防心血管病变。

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血液变得很健康,血液中红血球、白血球和血红蛋白增加,营养水平、代谢水平提高,血管富有柔韧性;心肌强壮,有效改善心率,心脏的工作能力和储备能力提高;有益于降低血压、血脂和控制血糖。

3.1.2体育保健课能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在上体育保健课的过程中,呼吸加深,吸进更多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得肺活量增大,残气量减少,肺功能增强。

3.1.3体育保健课能提高消化系统功能。

由于运动中肌肉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大大增加,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胃肠消化功能加强,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增多,消化管道蠕动更强,胃肠和血液循环改善,使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更充分和顺利。

3.1.4体育保健课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人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协调活动,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耳聪目明,精力充沛。

3.1.5体育保健课能预防骨裂。

骨质疏松会引起骨裂,骨裂在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均会发生。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通过提高骨质密度和骨的强度达到预防骨裂的目的。

3.1.6体育保健课能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

众所周知,过分肥胖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尤其是容易造成心脏负担过重,寿命缩短。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减少脂肪,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关节柔韧,控制体重,改善体型。

3.2体育保健课能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3.2.1体育保健课能调节情绪。

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情绪得到调控。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些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如同人们在愤怒时摔东西所起到的迁怒、宣泄作用,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可以减弱或消除情绪障碍。

3.2.2体育保健课能强化自我概念和自尊。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在适应社会的人格形成方面起很大作用。研究表明: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

3.2.3体育保健课能协调人际关系。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影响人的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人群发生交往和联系。他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2.4体育保健课能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

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作出的反应。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的大脑释放自然合成的镇静剂――内啡呔发挥作用,内啡呔具有阻断大脑中与应激有关的化学反应的作用。这些学生上体育保健课也是一种娱乐活动,能使他们的头脑从担忧及其它紧张性思维活动中解放出来,导致身体适应和积极的自我表象,这两者都将提高他们对应激的抵抗力。

参考文献:

[1]叶一舵.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张本春.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第9篇

摘要: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严格化,甚有部分人难以承受社会压力患上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少数人选择轻生。当前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或培养,不仅仅要求在理论上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看好强健体魄人格、抗压能力大、心理健康。而高校学生作为国家的接班人和继承者,在确保学生拥有健康体魄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本文主要从高校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体育教育;渗透;心理教育

“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息,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以往体育课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比如体育课上课前先进行热身运动或围着操场跑圈,锻炼强健的体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被更多的高校忽视,大部分学校未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及应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改革,积极渗透心理教育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调控情感情绪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2]高校体育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国内外文献表明,体育运动能够很好地减轻人们的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通过在体育运动中不同学生的反应和情绪变化,体育教师能够判断出他们的问题所在,经过教师的帮助学生的情绪能够得到很好的调控。

(二)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高低在面临困境的状况下可以判定,但困境同时也在成就意志品质。捉摸不透的天气状况、动作难度的高低等外在因素决定体育锻炼的意志力,在克服外在环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客服自身心理障碍。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锻炼者在身体体魄方面得到锻炼,意志品质方面也得到了提升。体育运动将身体的的锻炼与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生在幼儿园开始到高校,体育采用的教学方式除去特殊情况基本都是室外,只要学生身体健康就必须参加体育运动。要想体育教学成效显著,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很重要。有些体育教师不负责任,一上体育课就先让学生跑圈,这样做根本达不到课标要求。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骤增,最好的状态就是学生和教师在情感和心理方面产生共鸣,这样体育教堂才能达到一举两得的局面,即教师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二)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需要,教师的任务不再单单是完成教学目标,更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要注意因材施教,重点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若学生的性格比较急躁,这时教师应该组织他们进行五子棋、围棋、太极拳等活动,多多磨炼他们的耐心以及提高自控能力;若学生反应比较迟钝、遇事踌躇不前,教师应该组织这批学生进行乒乓球、羽毛球这些灵活性比较高的项目,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克服他们犹豫不决的心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些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给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三)体育教师用自身人格魅力感染

学生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中的引路人,他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人格魅力决定课堂效果的好与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抗压能力超群。这样教师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理去引导学生,才能被学生尊重和信任。当学生评价一个教师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时候注重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不然就算教师教学成绩如何优秀,不被学生认可也无济于事。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刻的影响着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做法是明智的,被学生及教师所认可的。体育教师应该多多研究灵活的教学方式,将心理教育更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培育出优秀的身心健康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戴杰.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教学探索,2012(8):66-67.

[2]王启明等.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5.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体育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而高职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具有健身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起健心的重要责任。因此,体育教师应注重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拓创新,合理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的优化研究及实践活动,以进一步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和前提,只有正确认识和分析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通过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

1.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症状的发生情况,笔者曾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随机调查及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明显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也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水平;高职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男生,且在躯体化、焦虑、恐惧症状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农村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镇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且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高职高年级毕业生存在中等以上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数要大于高职新生,差异主要表现在抑郁、偏执及强迫症状上;高职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检测率为21.51%,其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等症状。

2.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当代高职大学生不得不面临来自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经济、择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更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从调查中得知,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紧张的人际关系。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由于性格上的缺陷,如以自我为中心、自卑、怯懦、偏执等,在社会交往中容易产生恐惧、愤怒、嫉妒,从而造成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其次,自我调控能力较低,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遇事不冷静,易感情用事,带有明显的生理早熟、心理滞后的特征,这个阶段很容易形成身心发展的失衡现象。再次,学业问题也是困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业压力过大,自信心降低,甚至产生失落和自卑感,继而引发精神紧张、失眠、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此外,就业竞争压力过大、家庭经济困难、生理缺陷等也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方面。

二、体育教学优化与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鉴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影响因素,以及体育教学的学科优势,我们要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优化体育教学,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期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

1.体育教学目标的优化与高职大学生发展水平的协调。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预见体育教学活动可能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及身心发展方面达到的目标,不仅要体现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而且也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然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许多情况下教师习惯于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作为唯一的目的和任务,从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目标。因此,在设定目标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科学合理地制订,把体育教学目标优化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而且其每个方面都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水平的协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的优化与高职大学生身心现有水平的协调。为使体育教学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有序地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学生现有的身心水平、实际情况,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改造和创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那些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发展、注意特点、意志表现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如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内容的开发,增设体育心理训练及拓展训练内容,注重传统体育养生理论的融入等。与此同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水平、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方式习惯等,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合作学习、模拟训练、创设情境等。

3.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与高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协调。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需要来进行组织、安排和设计的。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而心理环境的创设主要在于体育教师能动性的发挥,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要创设良好的生生关系,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打开心胸,释放个性,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协调。

第11篇

摘要:高职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遭遇种种挫折。研究心理健康情况,给与相应的心理援助和辅导,并提出适用于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及对策,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有用人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 分析

一、心理健康定义及相关研究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测验选择大连高校进行调查分析,本次测验实测1665人,采用测量量表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6PF。测试在2014年11月18日至2014年11月29日进行,以各班级为单位测试,采用统一指导语,统一测试软件,学生在机房进行上机测试,采用普查形式。

三、心理健康研究结果分析

1.整体常模比较与统计

根据SCL-90判断结果,实测1665名学生整体属于健康水平。相对于高校常模统计分析,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等好于高校学生状态。表明大部分学生身体状况良好,人际关系相对和谐,并能够处理好日常情绪。在强迫、焦虑和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得分高于普通常模,表明我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执着问题并自我纠结,并伴有相应的焦虑和恐怖情绪,在这些方面有待加强改善。

2.异常情况分析

1665份有效问卷,其中正常1464人,异常201人。得出数据如下:

其中,躯体化、恐怖和精神病性方面相对处于正常水平。在强迫、人际、抑郁和焦虑,敌对和偏执方面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于正常心理状态,身体健康,但是在生活中容易发生人际交往冲突,并对此有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情绪。有待加强和改善。

四、心理健康研究相关建议

1.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大学新生入学后不同程度地都会受到些许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在入学教育中学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政治思想素质的教育,还要高度重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包括军训、学校规章制度学习等,可以在这其中加入适当的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先安排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调适方面的拓展训练,再针对有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组成特殊团体,进行相应的团体心理辅导。

2.设置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生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促使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其正视并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异常及时发现并解决,也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辅导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也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设立相应的公共选修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各种心理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以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其化解心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教育,2003(4):75-81

第12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渗透;心理教育

“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息,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1]以往体育课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比如体育课上课前先进行热身运动或围着操场跑圈,锻炼强健的体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被更多的高校忽视,大部分学校未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及应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改革,积极渗透心理教育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调控情感情绪

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2]高校体育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国内外文献表明,体育运动能够很好地减轻人们的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通过在体育运动中不同学生的反应和情绪变化,体育教师能够判断出他们的问题所在,经过教师的帮助学生的情绪能够得到很好的调控。

(二)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高低在面临困境的状况下可以判定,但困境同时也在成就意志品质。捉摸不透的天气状况、动作难度的高低等外在因素决定体育锻炼的意志力,在克服外在环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客服自身心理障碍。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锻炼者在身体体魄方面得到锻炼,意志品质方面也得到了提升。体育运动将身体的的锻炼与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生在幼儿园开始到高校,体育采用的教学方式除去特殊情况基本都是室外,只要学生身体健康就必须参加体育运动。要想体育教学成效显著,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很重要。有些体育教师不负责任,一上体育课就先让学生跑圈,这样做根本达不到课标要求。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骤增,最好的状态就是学生和教师在情感和心理方面产生共鸣,这样体育教堂才能达到一举两得的局面,即教师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l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二)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需要,教师的任务不再单单是完成教学目标,更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要注意因材施教,重点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若学生的性格比较急躁,这时教师应该组织他们进行五子棋、围棋、太极拳等活动,多多磨炼他们的耐心以及提高自控能力;若学生反应比较迟钝、遇事踌躇不前,教师应该组织这批学生进行乒乓球、羽毛球这些灵活性比较高的项目,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克服他们犹豫不决的心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些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给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三)体育教师用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中的引路人,他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人格魅力决定课堂效果的好与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抗压能力超群。这样教师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理去引导学生,才能被学生尊重和信任。当学生评价一个教师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时候注重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不然就算教师教学成绩如何优秀,不被学生认可也无济于事。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刻的影响着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做法是明智的,被学生及教师所认可的。体育教师应该多多研究灵活的教学方式,将心理教育更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培育出优秀的身心健康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戴杰.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教学探索,2012(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