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时间:2023-07-30 10:22: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1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习过程和学法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纠错中发现、解决问题。但一些教师因对政治高考能力目标的理解不到位,对能力目标与过程方法目标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导致试卷讲评课效益不高。下面笔者以一节试卷讲评公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对试卷讲评课中政治高考能力目标达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 教学片段:试题:某区在贯彻《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实践中,围绕大局,全面做好社会各项工作,不断探索社会管理新举措。强调把更多资金投入民生领域,深化“爱心”品牌建设,以“安康计划”编织老人关爱网,重点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大力推进网上政府建设,重点推进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等“智慧政务”项目,以及智能社区等“智慧社区”民生服务项目。2012年该区第三次蝉联“全省文明城区”称号。

请分析该区创新社会管理新举措是如何体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

学生甲答案:①该区在围绕大局做好社会各项工作的同时,强调把更多资金投入民生领域,体现了抓主要方面。②该区重点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得1分)学生乙答案:①两点论:既抓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既抓主要方面,又兼顾次要方面。②重点论:主次要矛盾中着重抓主要矛盾,主次要方面中着重抓主要方面。③关系: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均衡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得0分)学生丙答案:该区围绕大局全面做好社会各项工作,重点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得3分)

A学生点评:甲答案①点中的“主要方面”应改为“主要矛盾”;②点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应改为“重点论”。B学生点评:乙没有结合材料分析。C学生点评:丙没有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世界观依据。

教师讲评:以上同学的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分析不全面,完整的答案是: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②该区重点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重点推进城市管理,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该区围绕大局,既重点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又全面做好社会各项工作,体现了在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 解读片段:从甲的答案中可看出,他对两点论和重点论不理解,而且分不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表现在A说的“甲答案①点中的‘主要方面’应改为‘主要矛盾’”,还表现在甲②点中的理论与材料分析不能一一对应。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甲的理论理解与表述不到位致其调动考点不充分,并导致提取材料信息不准确。A虽能看出些问题,但未认识到甲答案中还缺“两点论”,且没能准确描述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世界观依据,点评不充分。从乙的答案中可看出,他在提取信息(审题)上出了问题,将“如何体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理解成了“什么是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关系”,这就直接导致其调动考点和组织答案全错了。B能看出乙没有结合材料回答,却没看出他存在的其他问题。从丙的答案中可看出,他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虽有一定理解,但不能深入描述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哲学理论依据,不能说出材料是怎样分别体现的。从c的点评可以看出,虽他能看出丙没有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世界观依据,但没能看出丙实际上对两点论和重点论没有深入理解,根本就调动不了考点。从任课教师的讲评中可看出,他对政治科高考四大能力目标还理不清,更无法准确评价甲、乙、丙三个学生的答案,而且他对课堂上A、B、C三个学生点评反馈的信息没能或没法充分利用,而是直接抛出答案,并没有讲出他们在提取信息、调动考点、分析论证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律,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益的提高。

二、能力的定位

政治高考能力要求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方面。

例:小林同学展示了搜集到的环保专家绘制的《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示意图》(下图),引发了同学们对发展经济与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趋势的热烈讨论。

请根据图示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我国企业早日进入③、④经济发展阶段提出合理化建议。

本题能力要求分析如下:第一,获取和解读信息。①图示信息:要读出③、④经济发展阶段就是高增长、低污染的阶段。②设问信息:请根据图示信息(指定情境),运用《经济生活》(范围)知识为我国企业(主体)早日进入③、④经济发展阶段提出合理化建议(“怎么办”角度)。第二,调动和运用知识。①科学发展观。②又好又快的要求。③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开放水平。④企业信誉、社会责任。第三,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起来。②加大投入,加快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节能环保技术水平的提高。③适时调整生产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开发新能源。④加强国际节能环保资金和技术交流,利用好国际资源。⑤树立诚信意识,遵守法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三、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学模式框架大致分为五个环节:样题准备-展示讨论-释疑解难-规律提升-订正总结。具体操作说明如下:

1 课前样题准备:教师批阅完试卷后,应先分析错误原因,诊断学生的知识缺陷及思维障碍,按政治高考能力目标将试卷分成提取信息问题型、调动考点障碍型、答案生成问题型三类,并从每类中选择几份典型试卷作为课堂教学的材料。

第2篇

关键词:金融改革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1、引言

金融业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想要在短时间里彻底放开宏观调控,将传统四大商业银行放归于市场,极其容易产生不适应性,届时经济将会出现巨大的波动,甚至会引起金融危机,所以改革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但是在这个原则下,自从我国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之后,虽然从体制上开始走股份制改革,但是银监会以及央行对于四大国有银行依然有着巨大的引导权力,比如银行利率的标准、存款准备金率等都是受到央行的控制,四大银行并不能够通过放开利率来进行市场竞争,而且银监会对于银行牌照的限制,又让很多民营资本不能够进入金融行业,这同样也让股份制的银行依然享受计划经济时代的优惠措施,没有竞争之源的金融业,自然改革举步维艰,这也是当前金融改革所面临的矛盾之源。

2、金融改革当前改革的主要矛盾

对于当前我国金融改革主要矛盾的判定主要是源自于人们对改革起点模式不同的理解以及对过渡模式不同的评价和对改革目标产生不同的设想。从方法论的角度上来分析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矛盾,并将这个矛盾放入到恰当的位置上,很明显会影响到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同时也会影响到金融系统改革的深度。长期起来,我国金融改革采用的一种以保证金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不至于发生中断和混乱为前提的改革方式,采用的是攻取,实现增量改革的渐进式改革。这种渐进式改革一度被很多业内专家感到疑虑,甚至反对,不过当看到我国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所采用的渐进式改革模式,让这些曾经的迷茫人士开始逐渐改变。同样在渐进式的改革模式中,金融体制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开始呈现出来,改革的复杂程度以及风险成本也能够得到初步控制,也正是如此国有银行的改革也逐渐演变成金融改革的主要矛盾所在。

尽管这种思路敏锐地指出了当前金融改革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当金融市场核心的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还没有成为独立货币资金经营者,甚至还没有从薄记部门的地位中脱离出来,这个思路显然又变得非常超前,这种将金融改革的主要矛盾当成金融市场改革困难重重的思路显然有点为渊驱鱼的意味。而随着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开始转型的今天,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革新已经迫在眉睫,在这种背景下,土地流转改革又进一步提到改革议程,在这种背景下,既要面向市场竞争,又不愿意脱离传统体制的改革实践,就一定会因为没有把握解决主要矛盾,进而导致改革转型的失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金融改革之初,就在三年治理整顿期间让改革逐渐弱化,甚至呈现排斥市场机制的情况出现,商业银行的改革一度被遗忘,在当时理论解开出了加强金融间接调控等方式,又是一种药不对症的改革策略,从而导致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金融改革的失败。

而在1992年之后,改革再次深化,商业银行开始向多元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此时开始出现乱拆借、乱投资以及利率乱调的现象,结果让商业银行成为金融改革的重灾区。这些问题又再次引发针对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讨论,于是在1994年再次对银行系统进行分离性改革,而这种改革却将主要矛盾进一步凸现出来,从而成为金融改革的核心。这种认识实际上也是渐进式改革战略的一个特点,通过逐步深化改革将一些主要矛盾暴露出来并进行解决。但是这种方式也给我们带来了经验,那就是没有将改革当做一个系统并按照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逻辑顺序和临界速度进行配套改革,能够让构成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特别是作用的方向不会出现偏离,从而让改革陷入了新旧体系相持或者胶着状态。

这一点在1998年之后,东亚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亚洲,甚至影响到全球金融系统之后,我国金融开始了新一轮的股份制改革,这个阶段同样面临着市场化竞争和计划模式的矛盾。如今金融改革全面进入深水区,不仅仅要放开民营资本参与金融体系建设,更要开拓互联网金融模式,而且在银行准入和监督且利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的模式下来进行市场调控,创新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改革,而这些改革不可避免的会遭遇既得利益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些抵触情绪,同样也会引发政府的担忧。如果过度开放金融监管,对于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会不会存在困难,一旦出现美国房屋次贷危机,就会造成金融危机,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所以商业银行的改革依然困难重重。

3、金融改革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

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社会主义银行从诞生之初就成了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银行并不是作为商品经济的衍生物出现的,因此银行是国有化最早,国有程度也是最高的部门之一。商业银行从名义上具有法人地位,但是实际上却没有法人所具有的独立财产权。所有权归国家,而经营权归银行,然后又要强调银行业要自负盈亏,这种方式不仅仅在理论上存在悖论,而在具体的实践中,也缺乏可行性。比如当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亏损时,那么能否动用国有资产来填补亏空,如果有权那么就否定了两权分离理论,无权又否定了自负盈亏理论,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就存在悖论。

现有的产权制度也不能够形成什么机制来实现商业银行的完全性理性,以及对国有金融资产的有效占有和使用。这种制度上的障碍已经不能够依靠外部注入机制来解决,同样也不能够依靠法律手段来解决,要成功越过这个障碍,那就要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一些专家很早就已经跳出理想主义藩篱,以更加现实的角度来分析和看待金融改革的一些制度上问题,并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论证,人们的认识也开始逐步逼近事物的本质,也就是产权问题,从法理上来说,产权关系的实质性在于排他性,因此需要把所有权分割成两个层次,其中终极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而法人所有权则归商业银行所有。这种分割模式就是当前使用的股份制,最起码从当前来看,除了股份制之外,还没有其他经济组织形式能够实现这一点。

股份制改革从当前发展来看已经从形式上实现了这一点,目前国有四大银行都已经全面实现了股份制的改革,很好地化解了产权上的矛盾,但是这矛盾的化解却仅仅体现在表面上,从实质上来说,并没有彻底解决法人产权的问题。因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实现股份的全流通,国家所占据的股份依然具有绝对优势的地位,也就是国家对于商业银行依然具有控制的主导权。再加上股份制改革之后,金融体制的束缚也让商业银行很难实现全面的市场化,这一点就突出体现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由于商业银行还需要受到银监会的管理,很多金融产品的创新都需要通过银监会的批准才能够实施,而且这种金融产品的创新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之后,却发现创新的金融产品具有一致性,体现不了差异化,这样的创新显然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彻底放开金融市场和金融风险扩大化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了金融领域专家的密切重视,这也是导致当期金融改革走向深水区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一旦放开金融准入机制,一方面会提升金融领域的竞争,通过竞争来增强金融行业的整体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出现恶性竞争,从而引起整个金融市场的崩溃,比如美国的两件导致的次贷危机就是金融全面放开而引起的金融危机,正是如此,所以我国的金融改革必须要走小心谨慎之路。

4、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矛盾就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出现的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自然是商业银行改革体制和如今金融改革之间的矛盾。由于传统的商业银行无论从制度上还是国家政策上都具有很明显的倾斜,虽然说已经实现了股份制的改革,但是这些商业银行由于规模巨大,所以不可避免的承载着国家金融的稳定,所以很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向着这些商业银行倾斜。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改革动力就明显不足,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蓬勃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深化金融改革,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才能够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应展宇.存在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国模式”吗[J].世界经济.2008(02).

[2]冯元照.论金融发展不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1(01).

[3]胡新智,袁江.渐进式改革: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理性选择――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11(06).

第3篇

人民论坛记者:您认为五中全会公报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王一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我认为这是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灵魂,也是全会公报最大的亮点。

人民论坛记者:《建议》中提到,“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如何理解以上表述?

王一鸣: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1979―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大大超过同一时期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可以说,过去30年我国最显著的成就就是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国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由人口大国变为经济大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使我国经济遭受巨大的外部冲击,而且使原有发展方式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出来,这不仅表现在内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也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发展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代价会越来越大,空间会越来越小,路子会越走越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化解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后再上新台阶创造条件,还要为我国今后协调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路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比以往更加复杂艰巨,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人民论坛记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有舆论认为,“摸着石头过河”已经过时了,这种深刻变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对此,您有何看法?

王一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改革不同于国家采取的“休克疗法”,是一种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所谓“渐进改革”,就是改革从小范围开始试验,成功了再推广到其他地方。所谓“增量改革”,就是在保持“存量”利益格局的情况下,培育新的“增量”,以市场化的“增量”推动“存量”调整。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模式,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进行更多的探索和试验。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由过去渐进的、先易后难的、局部的增量改革转向战略性突破,改革还将从经济领域向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拓展,这不仅要求推进全面改革,也要求不同领域的改革相互促进、共同推进, 这就更加需要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人民论坛记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王一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需求结构上,就是内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表现在供给结构上,就是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为战略重点推进需求结构调整,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要以加快发展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发人力资源为重点推进要素结构调整,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以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

人民论坛记者: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民强民富”的呼声很高,您如何看待民富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

王一鸣:保障和改善民生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扩大内需重点应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和居民消费率,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此,必须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较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等,这些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人民论坛记者: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未来发展30年具有长远意义。请您谈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选择。

王一鸣:第一,立足于国内需要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是我国需求调整的基本方向。

首先,调整两个结构,一个是消费和投资的结构,一个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就是由外需驱动转向内需驱动,并不是简单地降低进出口的规模、减少出口。投资大国向消费大国转换,不是简单压缩投资,因为投资里面有40%的消费转换成劳务收入。最重要的是培育新的消费动力,在动态中调整这种比例关系,不能静态地去看待此问题。因此,我们要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其次,因为工业企业产能过剩,企业的储蓄率会相应的下降。再次,由于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支出加大,政府的储蓄率会下降。

第二,以发展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生产业已经成为价值链增值的主体。产品增值环节主要在技术创新与服务环节,不在制造环节,而我国几乎都是在制造环节。其次,制约我国生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附加值环节被跨国公司控制。我国企业大多是低附加值企业、初级加工业。所以,我国必须促进战略性信息化产业的加快发展,通过展开组织调研,提出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规划,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4篇

近日,央视著名主持人陈伟鸿发出一条微博:“韩寒实在油菜,比如他改编出的一个固定句式: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智商和官员们不断下降的道德之间的矛盾。”厦门网友的即兴之作是:“中国现阶段的次要矛盾是市场上不断飞涨的物价与人民群众日益缩水的工资之间的矛盾。”看来,真正“油菜”的还是人民群众。

这条韩寒的“固定句式”并不见得高明,不过是用来发泄不满情绪的文字游戏。首先,人民群众的智商不是日益增长起来的,他们的眼睛自古以来就是雪亮的。其次,不论好官员、坏官员都是从人民群众中产生的,正如一位上海网民所说的,“官员也是从人民做起的呀”。

不过,我们的确应当思考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今年商界纷争之多令人目不暇给,从唐骏“可复制的成功”到陈、黄“逐鹿国美”,从奶粉“早熟门”到“3Q大战”。耐人寻味的是,舆论每次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仅对阵双方泾渭分明,还有自诩为“不偏激”的庞大阵营“和稀泥”。普通人凭直觉就可以预见,今后类似的纷争会层出不穷。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缺乏共识,真理只有在共识的基础上才越辩越明,中国船员与索马里海盗辩不出所以然的,普通民众与中字头垄断企业又能辩出什么?

有人认为这是法制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结果、净化市场环境的治本之策是法治,希望以严刑峻法来根除丑恶现象。其实,法律是社会公认准则的“现世报”。比如绝大多数人认可“欠债还钱”,不能让欠钱不还的人逍遥到来世,所以要用法律去惩戒。如果将道德比做细密的尼龙网,法律则是依附其上的钢丝网。从社会发展角度讲,法律永远滞后于道德,并且一定要留有“漏洞”!正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加强法制建设固然重要,但不是万能的。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破坏、腐败滋生、道德失范、信用缺失,也不是仅靠法制就能解决的。最根本的解决方案是:补习“市场经济基本伦理”这门“必修课”。

不维护企业、不尊重老板利益的打工者,难道成为老板会尊重员工利益?目无法纪的“屁民”,走上领导岗位就会突然生出对法律的敬畏?可见,中国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庞大的经济规模与非市场经济思维之间的矛盾。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比如别的国家和地区到旅游旺季或有重大活动,服务业价格会水涨船高,而广州为了迎接亚运会居然宣布地铁免费,狼狈收场尽在意料之中。再比如,某种商品供应紧张就用限价的办法去打击供给,从商品房到蔬菜、方便面莫不如此。

纵观中国历史,对一个政权而言前三代(历时约70到100年)是个“坎儿”。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6建立了大汉王朝,直到经历文景之治(前179~前140年)才真正坐稳江山。于公元618年建立的唐朝,经历贞观之治(公元627年~650年)上层出现动荡,社会秩序却日趋安定,到公元701年武则天结束统治,李姓的江山才得以稳固。清王朝建立于公元1664年,康雍乾(公元1662年~1796年)一百三十多年的盛世奠定了统治的基础。而秦、五代十国则成为短命王朝。

成功政权的头100年可依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让百姓活下来(庶民),第二阶段让百姓富裕起来(富民),第三阶段提高百姓的道德水准(教民)。现在的中国已来到了第三阶段的入口处,提高的办法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全体国人,不分高低贵贱,严格遵守公平竞争、公正交易的原则,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养成规则意识、诚信意识。百姓是很容易被“教育”的,《群书治要》里记载了孔子的一个比喻:“君王像容器,民众像水。容器方则水方,容器圆则水亦圆。”

第5篇

关键词 矛盾 矛盾分析法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1矛盾及矛盾分析法的内涵

1.1矛盾的内涵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被看作是关于一切运动的各个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中和人类历史中的运动,或是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适用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我们论述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出发点,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一规律又被称作“矛盾律”,其核心范畴是“矛盾”。所谓矛盾,是指事物所包含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其中,对立面之间的对立与斗争构成矛盾的斗争性,对立面之间的依存与渗透则构成矛盾的同一性。对立面之间既斗争又同一的关系,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它推动着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1.2矛盾分析法的内涵

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它是社会学的核心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1)矛盾分析法首先要求我们树立矛盾的观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矛盾,分析矛盾,然后寻找正确的方法去解决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同时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同一,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做到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哲学思想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是经过斗争产生的,中国古代道家经典《易经》用阴和阳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同一和斗争是矛盾运动过程中两种不可分割的基本关系。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①

(3)矛盾的特殊性的重要表现是矛盾的不平衡性,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既要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又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看到主要矛盾的重要作用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把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经验相结合,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我国社会出现的新现象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党所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也深刻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两方面。一方面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看,人类生存须臾离不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来看,社会成员之间应该做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首先我们应当承认人与人的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社会成员正是在承认这种差异性的的基础上才实现共同发展的。

3矛盾分析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目前我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矛盾分析法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树立矛盾的观点。用矛盾分析法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要我们树立矛盾的观点,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善于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又要做到具体问问题具体分析,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而不同”的相对稳定状态。如果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没有任何矛盾,就是稳定不变的理想状态,那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中去。“和谐绝不是对矛盾的消解与消失”,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和谐也就理解为矛盾、冲突被约束在一定限度内的相对稳定状态。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首先就应该承认矛盾的存在,承认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已经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等诸多矛盾。此外,在构建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干部领导,不为群众干实事、医务人员收取病人家属红包等种种矛盾。承认这些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2)坚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性不是能够脱离斗争性而孤立存在的,人与自然之间也是一种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因此,人类应当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在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时,我们应当承认社会在总体上还是处于安定的“同一”状态下的,但是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也是存在的,如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分布不平衡,出现了物质上的贫富差别、思想上的先进与落后、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快与慢、城乡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现状,这些都存在并反映到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之中,我们应当在这种同一当中把握这种对立。运用矛盾分析法,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在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性;同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所以,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事物的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具体的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只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解决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创造有利的条件。坚持一系列的“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等,促进社会全方面、多领域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又不能忽略支流,做到全面又有重点,必要时候要把握时机转移工作重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建立在无矛盾的哲学基础之上,我们必须重视解读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将矛盾分析法融入或建构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

注释

①《选集》第1卷,第307页.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04-01

一、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事物在不断发展,形势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的思想也必须随着事物、形势、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第一,解放思想是推动客观事物、世态形势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按照政治经济学规则,思想属上层建筑范畴,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思想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就成为制约发展的障碍;思想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就成为引领发展的旗帜。第二,解放思想是革旧除弊、推陈出新和创新体制机制的需要。当旧的体制机制在完成一定历史发展时期或者发展阶段的任务后,往往会成为阻碍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或者发展阶段的桎梏。这个时候解放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我们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才能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第三,解放思想是把握形势、抢抓机遇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因为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

二、解放思想的关键因素

解放思想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封闭思想必须要解放。封闭思想就是被密盖密封的思想。党的以来,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中央与地方、党内与党外、政府与社会、干部与群众的发展积极性、致富积极性、创造积极性,经过短短30年来的时间,我们国家正在逐步实现从经济文化落后的欠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实践证明,这就是解放封闭思想的结果。二是僵化思想必须要解放。僵化思想就是停止不前的思想。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特点,我认为是竞争力加大,速度加快,环保加重,科技提升,资源短缺。环球经济加上竞争趋势,不允许我们再存有僵化思想。三是守旧思想必须要解放。守旧思想就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思想,就是墨守成规、老守田园的思想,就是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思想。发展,特别是要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从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陈腐观念中解放出来,大胆改革那些框框发展的政策、措施、体制机制、制度等。政府不放权,干预过多,企业放不开手脚,无所适从。

三、解放思想亟待解决的问题

古人曰:“自知者明”,又曰:“知耻而后勇。”对自己封闭、僵化、陈旧的思想没有理性的深刻的认识,解放思想就是一句空话,就永远是一场没有实际意义的空对空的讨论而已。

解放思想必须领导干部起带头作用。因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企业要不要发展、敢不敢发展、能不能发展的关键,所以,拥有决策大权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要不要解放、敢不敢解放、能不能解放至关重要。人们常说“树根不动树梢瞎摇”。领导干部带头解放思想,就是在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起主要作用、在一个矛盾的诸多方面主要矛盾方面起主要作用。主要矛盾或主要矛盾方面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解放,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促进解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是先从最基层开始的,然后由农村扩展到城市,由农业延伸到工业,由下层升至到上层。这是下层推动上层、群众推动领导思想大解放的典型范例。

解放思想必须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来源实践。解放思想不能光喊口号,检验思想解放不解放的标准是实践。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找准定位,明确思路,制定措施,关键的是付诸实施,实现由说到干、由思想到实践的转变。发展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有资源不上项目,有优势不能发展,那是无为;把资源变成资金,把劣势化作优势,那才是真正的本事。所以,扯着嗓子空喊,不如弓背实干。

第7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拉动内需;社会安定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10-0022-01

一、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些问题

1、宏观经济困难。通货膨胀水平高位运行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快2年时间,本次长时间的CPI指数走高,很大程度上是由农副产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所引发的,具有一定的全球性。近几个月来,物价上涨幅度有所回落,经济景气指数下降,世界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外部经济形势走向扑朔迷离。需要警惕物价反弹的可能,目前政府对能源、农产品的政府补贴一旦取消,物价存在反弹可能。2、超高外汇储备问题。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达1.9万亿美圆[1]。美国庞大的救市计划付诸实行,人民币升值预期仍然存在,外储在美圆贬值的情况下将蒙受巨大损失。人民币是否应该继续升值呢?中国制造之所以显得便宜,主要源于过低的人力成本和环境成本,如果把这两个成本加到一个正常水平,人民币目前汇率是较为合理的。3、外贸企业困境。伴随美圆贬值引发的人民币升值浪潮,使得外贸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步履维艰,尤其对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更是如此。长期以来,出口导向型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发动机,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我国经济增长的外贸依存度过高,这对一个大国来说,无论如何是需要转型的。此时,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内需时机,因在巨大生产能力基础上,扩大内需并不会导致价格失控。4、各种社会矛盾与利益冲突复杂。改革开放30年发展到今天,社会各个阶层、群体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各个群体间必须建立一种可以沟通的和谐商谈机制,才能有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政府政策层面,制度公平性,向弱势群体的照顾等等,无疑是化解矛盾的最有效手段。市场经济是需要条件的,除了法制之外,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否则,在效率的追求之下,社会和谐与公平是难以达到的。有学者喜欢以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来说明普遍福利的不可取,问题是,其一,我们连基本的社会保障尚难说健全,何来普遍福利可言?其二,美国的制度形成有其特殊的文化社会背景,有强大的非政府组织做为补充,他国难以效法;其三,西方国家,尤其以欧洲国家为代表,二战后的高福利水平与其经济重振关系密切,并且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从而也使欧洲的和平及一体化进程得以实现。因此,面对复杂的社会利益冲突,建立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最佳的制度选择。

二、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情况

2007年,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提出了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和任务。2007年,国务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并将在3年内全面推开,到2020年将力争为全体国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2]。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这一体系的建设存在很多不足,与世界较高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并且未来还将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重影响。目前存在主要不足是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健全、监察执法不严等。比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主要是针对城镇居民的。截至2007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107万人、22051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645万人、12155万人和775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由于城镇居民试点启动,全年新增参保人数超过6000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068万人[3]。

三、为何社会保障建设是最有效手段?

1、从变外向型经济为内需型经济的角度讲,让老百姓有钱花和敢花钱是两个必然的选择。完善社保体系,适度提高保障标准,是让老百姓敢花钱的最有效手段。一旦国内消费上去了,带来的是企业的收益和政府税收的提高。同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将使居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提高,有利于社会和谐。2、从缓解较高通货膨胀水平引发的社会不满情绪来说,社会保障建设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当物价水平回落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国家不再对特殊行业进行补贴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将可能造成物价上涨。好的社会保障水平将非常有利于防范任何因物价上涨引发的社会动荡。控制物价可以提高供给或者抑制需求。在我国当前经济转轨、生产能力强大和确保就业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供给来抑制物价是较好选择。中国农业的脆弱性和农民收入都亟待提高,我们不可以为压低物价水平而对粮食价格过于压制,一旦违背市场规律,打击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我们未来所要付出的会更多。近两年来,国际粮食价格上涨速度远高于国内,而各项成本的上涨却差不多。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价格是一个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社会层面来看都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3、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低人力成本和环境成本,实际上,这种低估不会也不应该长期维持下去。人民币与其升值,不如增加工资,体现更加合理的劳动力价值。有一种担心认为,工资的增加会推高购买,引发物价上涨,问题是,我们不正需要拉动内需吗?这是一个主要矛盾,而且,如果继续压制要素价格,低估人民币,只会有更多投机资本进入中国等待人民币升值获益,而外来资本流入体现为巨额外汇储备增长实际是推高国内这几年资产价格暴涨和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工资的增加有多种方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依靠行政命令增加工资并不能保证公平性,而社保的覆盖水平要高得多。必须强调,当前增加社会保障水平不能采取增加企业及个人负担的方式。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当前主要的经济社会困局,抓紧完善社保体系,提高保障水平,抓住了当前经济和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一条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安定的最优选择。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我国外汇储备超过1.9万亿美元”.上海证券报.10.15.第2版

第8篇

■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少,工业发展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是我国的一个 基 本国情。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有测算显示,目 前农村绝对过剩的劳动力仍有至少1.5亿。

■20世纪80年代之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一大批小城镇随之崛起,开辟了城市化的新 进程,各类城市也获得快速发展,吸纳了8000多万农村流动人口,但这显然还远远不够,需 要城市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少,工业发展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是我国的一个基本 国情。这一国情导致农村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只不过在计划经济时期处于隐性状态。改革 开放后,农业生产体制发生革命性变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 权和经营权,解除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诸多限制,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短缺经济和计划经 济下将农民禁锢在农村的粮油副食品定量供给彻底改观,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现 在,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有测算显示,目前农 村绝对过剩的劳动力仍至少有1.5亿。

这种矛盾短期内还会更为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 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 势,农业的就业余地越来越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外部 环境发生了变化,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工业获得长足发展,告别了短缺经济,工农业产品普遍过剩,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乡 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加入 世贸组织后,短期内我国农产品不仅会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 大幅提高,而且进口农产品势必导致对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 一步扩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 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

农村劳动力及农产品的过剩使农村对城市化的推动力日益强大,农村富余劳动力企盼城 市化提供出路。同时,劳动力从低效益的第一产业向高效益的第二、三产业转移,是农业现 代化和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结果,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一大批小城镇崛起,开辟了城市化的新进程,各类城市也获得快速 发展,吸纳了8000多万农村流动人口。但这显然还远远不够,需要城市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 力。

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各种制度约束正在逐渐破除,劳动力市 场逐步完善,就业制度趋向公平,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已开始全面推进。但仍有许多因素对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构成障碍,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全国4亿多青壮年农 民中有近1/4是文盲和半文盲。滞留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劳动力以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 度者为主,转移这部分劳动力的难度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土地对农民的生活保障 功能甚至强过生产功能,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后顾之忧需要解除;城市经济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壮大,以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专家观点

专家武康平认为,城市化的定义可能比较复杂,但城市化水平作为一个统计指标,它确 实是很简单的。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城市化水平都等于城镇人口除以总人口,再乘以百分 之百。如果要把生产、生活方式等抽象的内容包括进去的话,它就没办法统计了。

推进城市化进程,既可以是自下而上,也可以是自上而下。例如,距离城镇较远的农民 ,他们是很憧憬进城的,如果有机会到城里作小生意或打工,他们是会很自愿进城的。但那 些就在城镇边缘,特别是发达城镇边缘的农民,就不是很乐意进城了。因为这些农民,已经 享受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他们利用宅基地建了几层楼房,高价出租,他们的 村民集体组织每年都能通过土地增值的收入进行分红,他们甚至还能享受农村的计划生育政 策(生育二胎),一旦他们成为城里人,以上的好处就都不见了,因此他们是不乐意转为城 镇户口的。对这些农民,政府有必要强制性地把他们转为城镇户口。

第9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实践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以加快发展谋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按照中央要求,立足本地实际,抓住主要矛盾,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欠发达地区基础薄弱、实力有限,发展相对缓慢,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相对突出。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欠发达地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以科学发展促和谐。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欠发达地区的劣势,但这也使一些在经济发达地区暴露得比较充分的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尚不明显或不严重。欠发达地区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减少乃至避免那些不利于社会和谐的问题,有助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实现科学发展,一应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不顾实际照搬别人的发展模式,不仅无法实现发展,还会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二应避免短期行为。目前,发达地区的一些传统产业开始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这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免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应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经济落后,无法建成和谐社会;仅有经济发展,也不能自动实现社会和谐。因此,欠发达地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把社会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多种措施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社会稳定保和谐。保持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明显增多。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维护稳定的任务也很重,更需要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努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以稳定保障和谐。为此,应抓好一些关键环节。一是注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依法决策和科学决策,使决策最大限度地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出台一些重大改革措施时,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决策,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按政策办事,不断化解社会矛盾。实践证明,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就能有效推动科学发展,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对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规定妥善处理、积极化解。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人民群众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合理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三是加强和改进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变“堵”为“疏”,畅通渠道,建立长效机制,为人民群众反映问题、表达意愿提供条件。对在工作中、拖延推诿,进而引发严重事件、危及社会稳定的,严格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10篇

内容摘要:本文给出简便快捷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的方法。即测量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体现的转变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体现的转变率以及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体现的转变率,并将这三个转变率综合起来,测量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基于此,计算并分析我国1978年以来历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指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关键词:发展方式 转变率 经济增长 测度方法

当前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章很多,研究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对策和路径,如钱津(2008)等;二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孙学立(2010)等;三是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量化研究,如张炳君(2010)、高峰(2008)、崔立涛(2008)、沈露莹等(2010)、刘春宇和闫泽武(2010)、李志平和刘世奎(2010)等。本文给出一种简便易行的统计方法,直观反映历年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测度方法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因此,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可以先测量以上三个转变的程度,然后综合起来,测量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转变程度可用转变率表示。具体计算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步:分别对上述三个转变程度进行测量:

测量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体现的转变率。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是投资为主导、兼用出口和消费拉动的发展战略,较高的投资率和出口支撑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目前的主要矛盾是消费不足。因此,可以用消费的结构变化率,作为反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率。定义CR1t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率(%),设ct表示消费总量,dct表示消费占GDP的比重,则有:

CR1t=dct-dct-1 (1)

测量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体现的转变率。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一般是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在工业化初期,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份额,三次产业比重呈现“一、二、三”格局。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迅速上升,三次产业比重随之变化为“二、一、三”或“二、三、一”的格局。进入工业化后期,以金融、保险、医疗、教育为主导的服务业迅猛发展,三次产业比重随之演化为“三、二、一”的格局。2009年,世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0%,美国、法国等发达经济体该比重接近80%,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超过55%。而201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43%。要实现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因此,用第三产业的结构变化率作为反映一、二、三产业结构协同带动的转变率(%),定义CRt2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体现的转变率,设set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dset表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则有:

CRt2=dset-dset-1 (2)

测量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体现的转变率。由于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最终都将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可以将以上三个因素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综合用劳动生产率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表示。

定义CRt3为劳动生产率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设Lt、Pt分别表示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其中:Pt=Gt/Lt,则有:

CRt3=(Pt-Pt-1)*Lt /Gt (3)

=(Pt-Pt-1)/Pt

CRt3实际反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占劳动生产率的比重。

第二步:利用上述第一步得到的三个转变率,计算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

定义CRt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采取简单算术平均方法,得到:

CRt=(CRt1+CRt2+CRt3)/3 (4)

实证分析

(一)我国历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的计算

首先,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运用上述公式(1)和(2),分别计算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体现的转变率CRt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体现的转变率CRt2。然后,先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总指数和1978年的现价GDP,得到各年按照1978年价格计算的GDP,再结合各年就业人数,计算出各年的劳动生产率,然后运用公式(3),计算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体现的转变率CRt3。考虑到1990年由于统计口径调整,就业人数与1989年相比变化较大。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可以根据1989年、1992年的劳动生产率,用插值法估计1990年、1991年的劳动生产率。最后,将得到的三个转变率进行简均,得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CRt。运用以上方法计算出我国1979年以后历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及消费的结构变化率、第三产业的结构变化率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率。

第11篇

一、民商法律文化的基本概述

在国人传统的意识里,法律只是政府管理人民的重要手段。但是民商法律有别于其他的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之外,也包括了对社会软环境建设的具体要求。民商法律文化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具体表现,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二、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民商法律文化的影响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法律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非常微妙,总体上来说,中国社会的法律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社会矛盾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两部分,一是生产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基础与上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此相对应的民商法律文化培养也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必要环节,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离不开法律软环境的支持。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干涉下,我国人民的价值和思想认知开始逐渐发生改变。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满足我国社会对市场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要求,必须加强民商法律文化的培育工作。相比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为此对人类经济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决定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必须增强民商法律文化培育工作,从而保证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

三、我国民商法律文化基础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比有本质上的区别,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活动主体是政府,而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活动主体是市场,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涉是极为有限的。因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市场经济体制的内部淘汰机制,例如:诚信淘汰、资本淘汰和时代淘汰等。但是,在具体的运作实践过程中,有很多商业主体试图忤逆市场经济的淘汰制度,致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陷入混乱。法律作为新时代最有效、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其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法律作为国家和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干涉的重要手段,在应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民商法律文化的培养。可以说只有引导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向法制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才能确保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健康快速的发展。实际上,人们在传统的心理认知上就有对法律敬畏的思想,民商法律文化的培养,只是将民众心中的这种敬畏思想有效的挖掘出来,使之产生应有的作用。综上所述,良好的民商法律文化基础,是市场经济在我国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

四、市场经济呼唤民商法律文化培育的作用

国家和政府强制执行民商法律文化培育活动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人们从根本上理解民商法律文化,甚至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国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为此,必须发挥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对民商进行法律文化培育,从根本上改变民商的主观认知,端正经济发展态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民商法律文化不足的企业势必会淘汰,长此以往,在民商的潜意识里逐渐形成对民商法律文化重要性的认知。总的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会与当时社会的民商法律文化基础相对应,在经济利益的引导下,进行民商法律文化培育工作的有效性会大幅度提升。

五、总结

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与我国基本国情相互结合的具体产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法律基础,而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又是进行民商法律文化培育的基础。为此,在中国社会利用市场经济呼唤民商法律文化培育有其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作者:马文熙 单位:北京市荣德律师事务所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书店,转企改制,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做好其它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正确认识改制中职工的思想特点及其变化,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好的几个问题,以创新精神,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新华书店转企改制工作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改制中职工的思想特点及其变化

书店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职工,只有及时准确把握职工心态,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改制书店职工心态看,大多数职工都知道书店改制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都支持改制。但也有部分职工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和抵触情绪,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第一种是对改制持积极态度。这部分人精通业务,能力强,有较强的进取心。他们希望通过改制展示自我才能,他们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的理解较为深刻,他们支持改制,并且希望改制的力度越大越好,速度越快越好。

第二种是对改制持观望态度。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但缺乏竞争意识、进取精神,他们一方面希望通过改制,书店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自己能够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认为改不改制无所谓,满足于维持现状,对书店改制有矛盾心理,持谨慎观望态度。

第三种是对改制持畏惧心态。这部分职工年龄大,技术水平差,无一技之长。他们大多数在书店工作了几十年,担心书店改制后,自己没有特长,很难重新就业,再加上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他们忧心忡忡,对改制感到畏惧、谈改色变,情绪非常不稳定。

二、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思想疑虑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观念问题。书店几十年形成的计划经济观念在多数职工思想中根深蒂固,一部分职工沉湎在过去,靠怀旧度日;有的感到身份变了,大不如前了;有的寄望于吃国家政策饭,习惯于吃大锅饭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某些“优越性”流连忘返,这些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书店改制。

(二)保障措施问题。书店改制必然涉及职工的劳动关系、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特别是再就业问题。职工的后顾之忧,直接影响了职工参与改制的积极性。

三、做好改制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及对策

做好转企改制中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关系到书店改制工作的成败和书店的生存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谈点对策意见。

(一)加强舆论导向,为改制扫清思想障碍。应采取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定期报告工作,发宣传资料,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向职工讲清楚书店为什么要改制?怎么改制?改制会给书店生存发展和职工个人带来什么变化。通过宣传教育,让职工人人知晓改制、参与改制、拥护改制,做改制的促进派。

(二)建立制度,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健全一套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如在改制过程中要定期向职工报告工作制度、征求意见制度、举报监督制度、职工参与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等。总之,要创造一种环境,使职工话有地方讲,气有地方出,意见和建议有地方提,把职工中大量的思想问题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得到合理解决。坚持结合工作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新华书店改制中的问题,通过提高职工的觉悟和素质,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调解关系,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经营任务的完成,从而提高新华书店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利于新华书店“转企改制”顺利完成。

(三)以人为本,真情换诚心。在书店改制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抓住改制中的主要矛盾,改制中主要矛盾就是职工利益和书店发展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紧紧牵住这个矛盾不放,以职工为本,以书店发展为主,充分考虑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和书店发展进步问题。要把思想工作人性化,干部与职工之间要建立起互相支持、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关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与解决职工面临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如职工关心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安置补助、工伤人员的福利待遇等问题,要事先考虑到、处理好、帮助职工解除后顾之忧。只要把工作做到家,就会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四)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单靠少数人唱“独角戏”,限制在一个狭隘的小圈子里,必然会冷冷清清,软弱无力。因此,要发挥党、政、工、团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来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跃、生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