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

时间:2023-07-31 17:2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

第1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相关资料显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发展性教育教学目标为引领,尊重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实现学生的真正发展的教学。突出表现为关注人的发展、促进语文学习、呼唤效益意识。”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导致课堂缺乏新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出现,进而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探寻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语言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语文教学可以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发扬。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重要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与否,关系到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教学的效率是教学的关键,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激发小学生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的同时,更能促进小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枯燥,造成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脱节。固定的教学模式,更是影响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其语文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努力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注重其语文个性的培养。

2.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和其工作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缺乏相关教学方法、策略,造成对某些教学重点的忽略,更有小学语文教师,只是强调应试教育中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小学生语文情操的培养。这些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明显下降。

3.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此阶段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必要的情感交流,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积极地情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

1.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和教育手段的有效结合,能有效地促进现代教育目标的实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可见,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把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坚持“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才能创造更加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2.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和模式比较单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节省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可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还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小学生智能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外辅导,它所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往往令常规教学望尘莫及。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在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刻舟求剑》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相应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更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如《海底世界》的相关视频,不仅让小学生在欣赏魅力景象,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教《皮球掉进池塘了》一课时,先让小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小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也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3.语文教学具有涉及领域较多,知识面较广的特点,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丰富其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把各个教育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如远程教育资源的内容有国家配发的光盘、有卫星网播发的资源、有因特网下载的资源等。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当地教育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加工和整合,使其符合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总之,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影响新课标的有效实施以及小学生自身语文素质的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能力的提高与否,更是关系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努力关注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工作能力、素养的培养。只有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转变小学语文教育思想,更新其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把自身培养成为具有高素质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董鑫.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尝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2]季翠丽.小议语文课程改革[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途径

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必要。小学语文教学在渗透德育方面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教师凭借小学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各种语文活动来进行。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1.是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不够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小学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就整体状况来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发挥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小学不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不注重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二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德育内涵挖掘不深、不透、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三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功底不够扎实,在思想认识上不注重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这些都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发挥。面对这些问题,只有不断地使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注重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切实加以解决。

2.是完善小学德育内容、充实小学德育手段的需要。教育部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特点

1.层次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随年级段的不同表现出层次性。就英雄人物题材的课文来说,大多表现英雄人物为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如低年级的《刘胡兰》、中年级的《》、高年级的《舍身炸碉堡》。讲授这些课文时,教育重点是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有所侧重,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只要教育他们学习刘胡兰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就行了;到了中年级,就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强调学习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这样,道德教育既易于接受,又能收到实效。

2.审美性。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多是文质兼美的。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及其中所闪耀的思想之美的感知与欣赏过程。作文教学则是指导学生对审美意识的表达。这一特性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美感教育,使学生受到思想美的熏陶;另一方面,学生在感知美、欣赏美的过程中,自己辨别美丑的能力也将得到不断提高。

3.共鸣性。好的文章从来都是“有情物”,教师教学时不但要吃透词理,也要深挖其“情”;只有使文章之“情”与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因此,“共鸣性”不失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4.渗透性。“渗透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基本属性,德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及作业、考试之中。识字教学可以结合字的形、义及字的形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阅读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有意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作文教学可以从观察、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审美情感;作业中要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的训练;考试中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诚实、慎读等优良品质。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2.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针对小学生处于幼稚、不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织且其行为富于模仿性的特点;课外活动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其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可以通过举办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形式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3.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就要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指导思想 改革趋势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重视源头活水,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表现为教学观变革;教学体系建立;课程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变革;考试内容与形式变革。

1.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1 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好基础,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

1.1.1 正确运用中华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是每位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之一,这是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语言的习得是人发展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标准之一。只有每位公民都具有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正常交际的能力,才能保证每位公民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1.1.2 语文教学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同时,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形成创造性地应付社会的能力,成为自觉、自治和负责的公民奠定基础。

1.2 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身心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都能够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1.3 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在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创造丰富而有序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课堂和自然环境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体验,获得语言的发展。

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

1.4 重视源头活水,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和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从而缩短理解语言文字与认识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语文内容和意义的理解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开放和实践的特点,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需要反复的实践与运用。语文教学要突破仅局限于课堂、学校的狭窄范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和实践领域。

1.5 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汉语汉字的象形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汉语文的文化精神,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遵循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6 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现代小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也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语文教学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语文教学的视野,开阔语文教学的思路。

2.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2.1 小学语文教学观变革的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从以内容分析为重点转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从以教师讲、

教师问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中心;从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向以发展能力为核心;从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向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2.2 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建立的趋势。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建立合理、科学、层次明确的语言教学新体系。

2.3 小学语文课程变革的趋势。传统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理论,把知识放在首位,其次是能力,最后是情感、态度。然而,现代课程理论目标认为,目标体系应该是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循环系统,在这个循环系统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情感与态度环绕在知识与能力之中。

传统语文课程强调内容的思想性、政治倾向性,现代语文课程更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广泛性、实用性和生活化,强调课程内容应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内容。

2.4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变革的趋势。倡导个性化教学,摒弃僵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发展新型教学模式。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从系统的角度讲,任何一门课堂教学,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当中,教师的教学往往会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协调好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当前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革和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影响因素

1、教师的因素

教师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更应该是塑造学生个性的引导者。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不断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然而,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能否卓有成效地开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教师。因此,发挥语文教师的积极主导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与关键。

2.学生因素

学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实际上,无论在何种教学活动中,学生都处在极为重要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同时又是受教育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有利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激情。此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使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并尽量使他们乐于参与、善于思考和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学习发展的主体地位。

3.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科学合理地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是进一步确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从整体上来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都有着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科学有效地完成一些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就必须要深入地研究分析教材内容,找出突破口,认真把握教学活动的重点,深入挖掘教材以外较深层次的东西,并切实做到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科学设计,重点把握,着力优化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效率。

4.教学方法

认真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要求我们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此外,教师还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教材,善于把握教学重点。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尽量做到全面理解与掌握。但是,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启发性等特征,一般都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可见,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进行创新思维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1.积极指导学生复习

指导学生复习是小学语文教师最基本的工作之一,也是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不断的复习,才能使学生积极做好学习有关知识的准备。此外,复习作为教师传授知识过程中极为关键与重要的环节,不仅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点上下联接,融为一体。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认真地指а生进行复习。还要认真创设一些问题情景,着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不断激发学生尝试的欲望,进而追求新知,始终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积极的现状。

2.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思维现状,结合教材内容,不断创设新的情景与问题,着力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开拓创新,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探索与创新中。此外,在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引导,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

3.认真搞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必须在弄清小学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并认真搞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此外,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达到教学效果最佳的目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学生听读的训练培养。这样,不仅可以不断加深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听、读、写的能力。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时,要具备针对性、多元性、发展性与创新性。要善于把学生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分类施教,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小学语文是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不断创新及小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当前,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客观地评价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众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难题。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 研究

一、前言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就是传授给学生基本信息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口、手、眼等多种感官来强化这一过程。我们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信息的传递,就要改变和强化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把动画、声音、视频等方式引入到教学课堂中来,有利于丰富教学课堂,提高小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点。因此,如何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对于提高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不得当,就会出现知识注重形式,没有真正的实用价值,往往出现偏离教学需要的目的,使得多媒体变成了摆设,反而不能够提高整个语文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分析

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知识重点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引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教师对语文知识重点内容的把握,有利于小学生认识语文知识的重点,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缺乏教学环境的障碍,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是很难得到保障的,但是,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借助自身的动画、声音、视频等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让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教学知识点变成较易接受的内容,能够让小学生融入教学内容中,接受大量的语文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辅助,一些难点很容易接受和掌握,从而达到轻松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

2.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需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小学生只有较高的兴趣才能去主动的理解教学知识点,有了兴趣作为铺垫就能够强化自己去学习。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来,能够改变以往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的现象。教师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知识点,根据学生实际感兴趣的题材,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3.巧用多媒体,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进行创新,创新思维是我们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来。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熟知教材的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多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提高创新精神,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课件中,教师在结合语文知识,做到图文并茂,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多动脑,启发性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可以观察到学生的个性需要,这样在准备课件中,教师也能够较为正确的设计多媒体课件。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应注意的几点

1.更新观念, 重新认识教育目的

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必须进行创新,对知识目标进行重新认识,需要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与语文课本知识点相结合。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件制作上有针对性,结合学生的个性需要,把教材中重点和难点体现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 这样可以适当提高教学课堂的活跃程度,吸引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认真思考问题的能力。

2.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引进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对教法上进行一次很好地创新, 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与发展,做到相互促进。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传统技术所不能达到的,能给为学生增加生动动画、视频、图片等。但是,传统语文教学有着自己的优点,在一些语文知识只点上,必须进行板书教学,不能完全进行多媒体教学,所以多媒体智能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如果长期不进行板书,教师不领读课文,会使得学生思维变的懒惰,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所以,我们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3.注重实效, 保证使用的科学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过程中,要结合书本知识点,不能脱离教材内容,生搬硬套。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在设计上要注重小学生的生长结构需要,做到辅助的作用。既要能体现教学知识点的难点和重点,又要能够有利于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发展。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多媒体课件,要做到直观性、简约性,让小学生很容易接受所体现的知识点。所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做到科学性、有效性,做到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 1997,(03) .

[2]张建伟,陈琦.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4) .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新课改”;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而思维又制约着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应把母语教育—语文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并寻找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小学语文不仅是重要的基础学科,还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而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将这种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方法都有哪些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需要小学生去发现和探求语文的奥秘,有心理调查显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基本的语文知识和素养,还需要积极的心态,特别是创造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对某位语文老师很要好,那么对这位语文老师讲的课就会很感兴趣。所以,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会真诚、平等的与学生相处,交流彼此的思想,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勇于创新的开放式教学氛围。比如在阅读课上,语文教师可以使用激励性言语,比如“哪位同学最棒?”、“谁给出的答案最好?”、“相信大家都是最棒的。”等等,这些激励性言语可以给小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语文的氛围,使小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坚持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和教师、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采取多样化手段突显学生个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以读懂书本上的课文为目的,而“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面: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弹性目标。基础性目标要求语文教学达到教材“双基”的要求,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发展性目标要求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个人综合素质;而弹性目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灵活多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二)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多样化需要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单靠教材和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达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材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阅历,使语文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小学语文教学要打破常规,向实际生活走进,引导小学生将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要比教师言传身教的效果好得多。比如在语文阅读方面,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走进社会,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使阅读课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同时实践活动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结合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发散性思维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新鲜的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是小学

生心里的创新意识。有时候这些意识是幼稚、错误的,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这种意识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小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培养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获取有用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以开阔他们的思维,增长见识。

二、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意义及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可以让小学生在语文教学训练中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获取有用的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轻松抓住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胸有成竹的做出阅读理解习题答案;在小学生作文方面,创新性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文采和写作技巧,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

(二)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性教学方式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和条件,其中课外阅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阅读量,让学生知道更多的信息,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创新意识使学生愿意和别人交流合作,做起任何事情都会觉得轻松愉快。

(三)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会在愉快的课堂中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小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创新性教学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让教师更好的“教”,学生更好的“学”,使学生融入到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当中,越学越爱学,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创新性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树立全新教学思想,同时把它们付诸于实践,真正做到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使自己成为新型小学语文教师,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娜娜.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J].学周刊,2011(24).

[2]白彩英.建设学习型社会需重视小学生阅读工作[N].太原日报,2011.

第7篇

[关键词]浅议 小学语文 教学 渗透 德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177-0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新课标的实施以及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在渗透德育方面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一一教师凭借小学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1.1是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不够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小学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就整体状况来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发挥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小学不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不注重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二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德育内涵挖掘不深、不透、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三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功底不够扎实,在思想认识上不注重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这些都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发挥。面对这些问题,只有不断地使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注重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切实加以解决。

1.2是完善小学德育内容、充实小学德育手段的需要

教育部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

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

常识和安全教育。从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来看,教育部确定的六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是从宏观上对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规定,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加以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而这些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并且更为具体化、直观化。

1.3是更好地实现小学德育目标、促进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需要

教育部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从小学阶段德育的目标来看,无论是对“五爱”“情感、“三种”意识、“五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对良好的意志品格以及乐观向上的性格的塑造,有许多方面与语文教学的要求和目标相一致、相符合,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体现。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德育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内容进行强化,将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小学德育目标,促进小学德育工作开展。

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特点

2.1层次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随年级段的不同表现出层次性。就英雄人物题材的课文来说,大多表现英雄人物为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如低年级的《刘胡兰》、中年级的《》、高年级的《舍身炸碉堡》。讲授这些课文时,教育重点是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有所侧重,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只要教育他们学习刘胡兰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就行了;到了中年级,就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强调学习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这样,道德教育既易于接受,又能收到实效。

2.2审美性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多是文质兼美的。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及其中所闪耀的思想之美的感知与欣赏过程。作文教学则是指导学生对审美意识的表达。这一特性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美感教育,使学生受到思想美的熏陶;另一方面,学生在感知美、欣赏美的过程中,自己辨别美丑的能力也将得到不断提高。

2.3共鸣性

好的文章从来都是“有情物”,教师教学时不但要吃透词理,也要深挖其“情”;只有使文章之“情”与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因此,“共鸣性”不失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3.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3.1讲析理解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相统一的教学方法,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且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以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

第8篇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有效性 提高

一、引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更要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有效提升,才能够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迎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目前,已经有众多专家与学者探索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并且已经取得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但这些成果并不具体与系统,还有待完善。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二、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建构知识理论为基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因为应试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一切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目的。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从主观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长期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哲学认为,人获得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浅显的认识,只有理性认识才更加深刻与精确。不难看出,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就只是浅显的感性认识,它并不牢固,也不精确。这就表示,学生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并不牢固,导致其教学的有效性较低。

因此,教师要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必须要以建构知识理论为基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具体、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切实掌握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区别,掌握卷舌与翘舌的区别。如果只通过单纯的讲述和灌输,学生根本无法快速掌握其中的关键,也无法将其应用于口语表达中。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口语发音进行实践,逐步总结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归纳。

在此过程中,学生就是在主动的探究,发挥了自身的学习主体性,使自身的主体意识得到提高。在探究与总结的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认知更加深刻,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三、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填充课堂教学

另一方面,教师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常只是用单一的讲授式方法开展教学。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容易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抵触和抗拒情绪,进而降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教师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填充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法、小组交流合作法、自主探究学习法等等都是先进的教学方法,值得教师进行合理的运用。

例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以《手捧空花篮的孩子》为内容开展阅读教学。此时,教师可以选择小组交流合作法,引导学生在小组中间进行积极的讨论与交流。

首先,教师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条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各个小组通过交流与总结探讨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并谈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讨论与交流的结果进行汇总与总结,针对学生遇到的疑难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引导学生建构知识,通过小组的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组交流学习中,教师要明确自己引导者的身份,并不能对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强行干预,但也不能完全让学生自己发挥。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引导职能,对学生的讨论与交流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学生的讨论更有价值。

此外,教师需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项内容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四、充分利用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进行升华

最后,教师必须正视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师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才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激励、导向和调控的作用。

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口头语言的评价上机智多变,灵活地采用激励式言语评价、导学式言语评价、明理式言语评价、幽默式言语评价等。最好能广泛收集,加强积累,使评价用语定期更换、常用常新、层出不穷,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或富有情趣的评价语,让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口头语言的评价和体态语的评价相结合,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的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如此声情并茂,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本位 教学活动 返璞归真 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15-02

前言

何为语文,语言是我国语言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学科,语文将汉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进行了有效地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给小学语文学科更多的内涵与更丰富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清新之风与创新之风吹来,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本位化,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功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返璞归真,加强小学语文本位教学,是促进小学生进步的重要环节。

一、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美感,强化语文本位教学

感悟文字的美感,就是对课文中的语句进行欣赏,发现其中的审美价值。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点与考试点,加强小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丰富,会让小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之后对文章进行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讲是十分枯燥的,小学生像在完成任务一样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无法自主且完整地对课文文本之美进行欣赏。小学生意识不到汉语的语言美,就不能从心底里接纳语言学习。无论是从汉字的构成还是从汉字的意义来讲,汉语都是一门具有较高审美意义的语言。汉语的表达形式丰富多彩,内涵十分丰富。教师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小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之美进行欣赏。让小学生成为语文知识美感的发现者,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比如在讲解《登鹳雀楼》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这首诗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古名作呢?是哪里让人觉得那么美呢?”。这样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对诗中的字眼进行探究与发现,并在朗读中发现诗歌的韵律美与情境美。学生一边读诗,教师一边为学生讲解诗文所描述的场景,让学生身处其中,感受文字的强大魅力,促进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二、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表达,强化语文本位教学

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就是为了能够自主应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个人想法。从小学语文考试题型来看,写作是考查小学生表达能力的题目,并且在考试中占有较大的分值。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看,学生每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表达与交际。因此,强化小学语文本位教学,需要关注语言表达教学。当代小学生还存在明显的写作困难问题,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小学生觉得每一个语文课文中的描述都是那么真实,人物都是活灵活现的。但当需要自己进行写作时,发现自己无法写出自己脑海中所想的场景。这就是小学生表达能力不足的体现,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能满足他们语言思维的需求,就会让小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落差,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保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正确的方法开展语言表达训练,让小学语文返璞归真。

比如在讲解《美丽的丹顶鹤》的时候,教师拿出“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色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呢。”这一段,让学生对其进行仿写,通过语文学习,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利用真实描述与适当的比喻,能够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充实。在仿写练习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即兴表达练习,给小学生一个事物,让小学生在第一时间说出两到三句话进行描述,促进小学生表达自己所想,感受语文学习带给自己的改变。

三、引导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强化语文本位教学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小学生情感的激发,让小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对文章进行阅读学习,与作者产生共鸣,有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创设。小学生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与作者的情感进行互动,会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情感学习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感受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有利于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学习《乡下孩子》的时候,教师让小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我”,在每一句课文前都加一个“我”字进行阅读,激发小学生的真实体验。这样的学习活动,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城市中的小学生情感的激发,有着极大的意义。小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思考作者的问题,体验作者的人生,有利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反思自己的行为与生活,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幸福,促进语文学习意义的深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部分当代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仍然较为传统。返璞归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从最基本的语文教学目标出发,为学生设计与安排丰富的学习活动,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明显。在本位教学思想的引导下开展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理解力、阅读力与表达力的提高,能够让小学语文教学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芳.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 淄博师专学报,2011,02:11-14.

[2]李吉银. 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儿童视野[J]. 中国教育学刊,2011,09:60-62.

[3]田本娜. 探源寻根 根深叶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浅见[J]. 课程.教材.教法,2004,10:30-36.

[4]叶存铃. 多种途径,切实培养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学习《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的体会[J]. 师范教育,1992,11:17-19.

第10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受到传统教育的严重影响,小学语文教育采用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教学方式明显与现代化社会发展不符,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对当前教学模式现状予以深入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予以充分认识,以人为本,有效提升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未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体现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体现,甚至忽略了学生感受,只是机械完成自己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依据自己备课内容予以授课,并未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充分考虑,选用教学方法也不尽合理,无法提起学生学习兴趣。

2、素质教育过于形式化

在实际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过于形式化的素质教育对提升学生素质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课堂教学模式看似多样化,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也比较多,课堂教学内容也较为丰富,但是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对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予以正确理解,只是注重表面形式,无法发挥素质教育的真正作用。

3、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不够

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定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并未对学生在课堂的实际参与情况予以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并未得以有效体现。

4、应试教育影响深远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学概念。素质教育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学生成绩分数仍旧是教学中关注的重点内容,教师只是盲目传授学生知识,并未对学生感受予以充分考虑。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1、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目标加以明确

能够认清教学本质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能够成功的关键,所以要对语文教学目的予以明确。因小学语文属于基础性学科,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对提升学生素质予以高度重视,以基本知识与基础技能训练为基础,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2、对学生的问题意识予以有效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其自身发展具有长远影响。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能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灵感,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此外,注重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们在课前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并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促进学生养成恰当的质疑方法

传统教学多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无从培养。而素质教育则注重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合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掌握正确的质疑方法。

4、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式学习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为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能够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过程。运用合作式学习方法,学生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相互合作和探讨的方式,顺利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思想意识得以升华,学习情感得以释放,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5、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基本知识,还提升了文学素养。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方式能够将课本中的重点知识挖掘出来,并通过情景教学方式得以展现,运用提问方式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得以充分调动,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从而全面提升文学素养。

6、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激励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明显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小学生的自学意识比较差,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足。一旦身处比较沉闷、严肃的教学氛围中,极易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恐惧心理。此时,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结合课堂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鼓励措施,激发学习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微小进步予以表扬和肯定,帮助学生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后进生予以足够的重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以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以往教育教学方式加以改革,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课堂的生命力和活力,坚持与时俱进,提升语文创新教育意识。同时,依据教学需要,运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设置合理的语言教学情境,使得单调乏味的语文教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予以积极引导,深入语文课堂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对当前素质教育改革要求予以充分认识,从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出发,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予以不断总结和创新,对各种新式教学方式予以大胆尝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进而为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刘杰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博高新区第四小学

参考文献:

[1]卢茂雄.浅议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应具备的素质[J].新课程导学.2016(04):155-156.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重难点问题、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前言:就课程性质而言,每一门课程都有其不同的课程性质,在教学中也就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相应的也就有各自的重难点教学,因此,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学习生字、培养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突出重难点,加强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的学习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话题。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1小学语文教学点的重要地位。

1.1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

我们从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来看,小学语文、中学语文以及大学语文这三个阶段的语文教学都是相辅相成的,后一阶段的学习需要前一阶段学习的积累,前一阶段的学习为后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就像盖房子一样,如果地基不稳,房子建的再高最终也会倒塌,小学语文教育于整个语文教育来说就像是地基,只有地基夯实了,才能建造更高的房子,才能在语文发展中有更好的建树。

1.2小学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除了是语文教育的基础之外,同时他也是其他学科教育的基础。无论是数学还是英语,抑或是思想政治或者历史,他们的学习都要求有一定的语文基础。那数学来说,首先,我们要先会识字,然后才能读懂题干,才能继续做题,而读懂题干就要求会认识字,认识了字以后,在解数学题的时候还要理解题目的意思,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而这些,全有赖于语文教学,因此我们说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

1.3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语文是一门充满着艺术之美的学科,小学生社会阅历尚浅,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努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美好的生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2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探讨。

2.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问题。

学习生字词,学习基本的声母韵母,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绝对是课程的重点,因为这些知识是构成其他一切知识的基础,同时,对于小学生们来说,学习这些基本的生字词和声母韵母又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相对于课文或者其他知识来说,这些知识不是十分的灵活,显得十分的枯燥,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十分头疼,为了使学生们记住这些生字词和声母韵母,老师们往往不厌其烦的让学生们一边又一遍的抄写,一遍又一遍的背写。

2.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问题。

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应该教授给学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能够领会别人说话的含义或者文章表达的意思,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培养小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笔者认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重在学生们对文章或者语言的的理解,因此他更需要的是教师正确的引导,但是面对一群稚气未脱的小学生们,他们的天马行空往往又使得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十分困难。

2.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问题。

写作,是继学习生字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之后的又一十分重要的技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说,写作,更注重的是一种思维的培养和一种想象力的激发,作为天真活泼的小学生而言,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不缺乏,因此,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就是充分的挖掘学生的这种潜能,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思考。

3 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性改革,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性能力。

3.1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而言,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如何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们掌握知识难点,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就学习生字词而言,他是一项比较枯燥的教学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不太容易接受,所以我们应该创新教学方法,让枯燥的生字词灵活起来,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这些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2激发学生自主性,增强阅读审美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思考,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担任的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主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学会自主的思考,自己去探索语文的艺术美,领悟语言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3.3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想象创造力。

写作,需要的是一种灵感,而灵感,既来自于生活,又来自于丰富的想象力,拥有了丰富了想象力,才能使写作有所创新,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应该让他们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不局限他们的思想,而只做适当的引导。例如在一段故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自己去改变故事的结局,总之,在写作课上应该给与他们充分的自由,不局限他们的思想,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结语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我国与国际的交流越来越多,外语学习也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母语的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才是必不可少的,他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是我们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基础。作为学习母语的一个重要平台,语文教学更应该作出积极的改革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更强,因此更应该在这个时间内向学生灌输更为重要的知识,改革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思想碰撞装出火花。

参考文献:

[1]谢幼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07.

第12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核心价值 综合素质

一、小学语文教学核心价值的方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也变化着。语文教学渗透着人类文化、人文价值,这是语文学科具备的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人文关怀,这原本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太过重视文本情境的创设,为了迎合应试考试的要求,着重教传给学生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课文中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在文章的作用、某句话所用的艺术手法等回答阅读理解类型题的答题技巧,而将课文中那些原汁原味的“语文现象”放置一边,像是什么都没看见一样,导致语文教学的真正核心价值没有发挥和体现出来,随着教授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消失不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和追求语文教学的真正核心价值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之一。为了符合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多重视课本中的那些原汁原味的“语文现象”,追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在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上下工夫,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理解和运用语言,将学习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的语言知识,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避免太过重视哪一方面,使语文的人文价值和语言价值相统一。

二、小学语文教学核心价值的追求

作为重要的价值之一,语言价值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为了发挥语文核心价值的作用,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要求。比如用神话故事教学,内容丰富:神话故事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体裁,通过神化故事中的人物,反映人们的美好愿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多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神化故事中的主人翁。神话故事的基本特征是人们的想象,通过对美好生活的幻想编造故事情节。神话故事,可以分为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两大类。故事是为形象服务的,离开了人物形象,它们只能孤立地成为抽象化的概念、符号式的标签。中国的神话故事有很多在民间流传,教师在神话故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掌握与理解神话故事的有关知识。

对课文中的写作手法的分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分析文法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语言形式的关注,主要是对文中的某个词或者某句话所使用的手法等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体会。另一方面是分析文章的布局及在文中的作用。比如:会“呼吸”公路这一课,“呼吸”用上了双引号,有着特殊的含意,即公路的“呼吸”不像任何动物的呼吸,而是一种清除空气污染的方法,文中说公路会呼吸,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公路富有生命力。在教学“阳光很活泼”这一课时,学生知道这篇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进行描写,为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更加突出文章主题,文中的最后一段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字,但是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在结构上起到了扣题的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在内容上深化全文的中心,深刻而含蓄。在学习“三峡之秋”时,学生知道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文章把早晨三峡的特点概括为明丽,把中午三峡的特点概括为热烈,写三峡黄昏的特色是来得早,而去得迟。

在探索和追求小学语文核心价值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对文章大意的表达能力。为了符合语文课程的标准,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机会表达自我,从而在实践中培养这种语文的表达能力。特别是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应着力体现高年级的学习特点,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进行自我体会和感悟,多动手动脑,练习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强化训练,进行摘抄和写段落的大意,在教学中提供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文章大意的表达。教师和学生都要意识到语言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长期积累和练习。语言表达能力与每个人的自学自悟能力有关。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采用一些方法:教师可以加强课外阅读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个专门的摘抄本,用来摘抄阅读文章的优秀的词语、句子、段落,并在空闲时间读记,记在内心,长期积累,有利于自身语文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设立一个错题本,使学生在本上记录自己做的错题、写的错字,并进行分析总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生活进行语文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实现人文价值和语言价值的统一,追求教学中的核心价值,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