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创意产业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分析

时间:2023-07-31 17:2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创意产业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创意产业分析

第1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常州市 经济转型

一、背景概述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非物质化的创意为核心,由非物质化向物质化转换,由无形向有形转换实现产品类型多样化的新兴产业模式,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最新、最尖端的科技,同时也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2009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它明确了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的重要地位,各地纷纷着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这其中,常州市所取得的成绩引人瞩目。

早在2004年,常州市就提出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2005年动漫产业的发展战略被正式写入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底,常州市委、市政府整合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园、中华恐龙园等相关产业园区后成立了常州创意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软件、动漫、网络游戏、设计服务、文化旅游等产业,形成了以创意研发、动漫衍生品、网络游戏、软件研发、服务外包、设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14项产业为主体的多元、综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截止2009年,2008年常州在国家广电总局立项的原创动画题材共有95部,制作完成的有21部。其中5部被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动画片,1部获国家精品奖,1部获省“五个一工程奖”,3部获省精品奖,8部已在中央台播出。

二、实地调研

为了进一步了解常州市发展文化创意的内在动力与发展前景,我们实地走访了常州市动漫产业基地、常州市“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的负责人,并针对在常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在校生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通过测量常州市的在校大学生的就业结构转型系数以了解该市本地的劳动力资源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们采用矢量夹角法来计算产业转型指标。它不仅考虑到不同年份同一产业的产值比例的变化,还可体现出三次产业产值比例的平均变化程度。首先将整个地区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记t年第i产业的总产值占t 年产出份额为Si (t) (i=1,2,…,n-1,n) ,Si (t)取百分值则得到n维向量S (t) = {S1(t),S2(t),……,Sn-1(t),Sn(t)],对应于t1年和t2年(t1< t2) 的两个n维空间向量S(t1)和S(t2) 之间的夹角θ可以看作在时间区间[t1, t2] 的转型系数。由公式:

我们可以计算出该市2005年~2009年第三产业转型系数为3.02°;根据在常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意愿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其就业意向的转型系数,据公式:

我们可以得出被调查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就业转型系数约为2.21°,由此可以计算出二者的不协调度γ,根据公式:γ=(1-ρ/θ) ×100%,可以得出结构协调系数为26.82%,由于γ越大则产业越不协调,在此我们可以认为该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该市的劳动力储备。

三、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常州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政府扶持重点推进、开拓创新优胜劣汰的同时,高校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劳动力的就业倾向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虽然常州具有发展动漫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件,但距离发达国家成熟产业链还有较大差距,尤其在销售环节,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创意文化企业面临巨大亏损,导致产品播出困难,这给常州市在发展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在以劳动力作为经济转型的推动力方面,常州所取得的经验不失为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王敏,刘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推动我国经济转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6):44-45.

[2] 周毅,明君.中国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学术研究,2006(8):27-28.

[3] 刘志彪,安同良.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44-45.

第2篇

关键词:高校;创业;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

0 引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被众多国家将列为重点的经济产业。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被定义为:“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因其拥有较先进的理论知识与创意构想,它应该走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沿。同时,在对于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态度上,更要保持肯定与支持。但是,由于受到地域、时间和经济等不同因素的限制,现在的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仍然大多处于贩卖创意的阶段。根据行业的发展规律分析可见,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体化则是必然的趋势。

1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在《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列为重要内容,《纲要》中提出“大学生就业应在打工型向创业致富型就业转变中求突破”。大学生自主创业正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好方法之一,因此,各大高校纷纷成立大学生创意孵化基地,以此来教育和培养学生自主创业。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为例,我院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已经培养出许多自主创业型人才,同时基地已和校外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将自主创业的内容与形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自主创业搭建了平台。国家政策不仅在学生的培养上有所重视,而且在自主创业中也给予了政策优惠。国家用政策的优势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用创业来带动就业。

经济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文化的需求。近年来社会上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也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博物院的翠玉白菜伞,将折叠伞与镇馆之宝翠玉白菜相结合,赋予一把折叠伞更有深度的文化内涵,同样也通过如此的文化产品来传播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但是,目前高校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产业较为单一,没有竞争力,辐射面较窄,只适合于创意的贩卖,不能进一步投入生产以及后续的销售等环节。因此,文化创意产业链将被中断,以至于创意的构思者不能系统的表达出这种文化的理念与内涵。

2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的优势

2.1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垂直一体化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目前仍然处于刚刚起步,大部分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仅处于贩卖文化创意构思的阶段,例如一些简单的文化宣传品、衍生品。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一垂直体化则是通过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与生产商、销售商的合作,不仅是文化产品的售卖,更多的是融入了生产、销售等其他环节。通过如此的互助合作,对企业而言,不仅可以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还能节省资源成本,同时根据产品的销售反馈来考虑是否需要研发同系列的相关衍生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求得一种平衡发展并获得利益最大化;对高校学生而言,通过熟悉最适合、最经济的材质,了解每一样产品的销售过程,获悉顾客和销售情况对于本产品的反馈,能够及时对产品进行改进,并在其中锻炼能力、接触社会和积累经验。因此,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和校外企业都可以通过合作来提高各自的竞争力。

2.2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混合一体化

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文化产品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花钱体验文化。因此,文化服务类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发展至今已成了人们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却很难涉及这样的层面。高校文化创意产业混合一体化提出了将文化产品的销售与文化服务类产业相结合的概念。文化服务业和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首先,对于企业来说,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方面节约省了成本,同时用文化创意产品来传达自己的文化理念,同时也用文化创意产品来宣传自己的企业。其次,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来实践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接触更多在校园内接触不到的社会环境,开阔自己的眼界。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能够让学生在合作的机制下,了解到社会运营的规律,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经验,提高综合能力。再从文化产业发展角度来看,文化创意一体化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能够加快文化创新成果的转化,加强校院培养人才的力度,培养优质的文化创新产业,同时能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3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模式的设想

现在的大多数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大学生创业园,通过自主创业来锻炼学生能力。笔者建议在创业园中隔出一片区域来用作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和开发,具体设想如下: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设立专业的联合管理委员会,负责引进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旨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帮助园区内工作室在与校外企业合作时,签订正规合作协议。由管理委员会寻找更多的文化服务类行业与园区工作室合作,通过合作将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方与文化创意服务类产业联系起来,实现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具体设想方案如下:第一,文化创意产业联合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管理园区的运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基地的发展方向,落实基地的其他相关工作,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帮助创业大学生增强法律观念,协调好园区内工作室与地方工商财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第二,园区帮助大学生创业的措施主要有创业培训、创意创业比赛、工商注册、商标注册、法律咨询、高校合作、大学生创业园网站以及其他平台、校外公司对接等。第三,园区可以指导并帮助创业大学生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形成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工作室,实施园区工作室与校外企业合作,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垂直一体化以及混合一体化,借此达到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的目的。

4 结语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承载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等重要历史使命,不可能在单一的创意贩卖上故步自封,其发展趋势则是由单一到复杂,以至于能够达到创意产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刘巍伟,谢志远,李上献.大学生创意产业创业探索[J].教育评论,2009(12).

[3] 王健.江苏动漫衍生产业定向性发展及特征研究[J].电影文学,2016(06).

[4] 谢汇,季海祺.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对策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12).

第3篇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价值链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最具潜能的朝阳产业,是全球经济新一轮竞争的发展重点。如何以产业价值链为基础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

一、理论综述

价值链理论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他认为,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活动,企业的一切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这项动态过程称为价值链。[1]查尔斯・兰蒂在20世纪末将“价值链分析法”引入文化产业研究,他提出的文化产业价值链包括五个价值环节:第一,创意的形成(创造性过程本身);第二,文化产品的生产;第三,文化产品的流通;第四,发送机构;第五,观众与接受。这五个环节构成了文化产业的基本价值链。英国经济学者安迪.C.普拉特(Andy C. Pratt)认为,文化产业与以文化形式出现的材料生产中涉及的各种活动有联系,在全球化时代构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包括内容创意、生产输入、再生产和交易四个链环,相互交融构成庞大的文化产业生产体系。

现代企业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价值链不仅存在于单个企业的活动中,也存在于不同企业之间,产业集群中多个企业共同完成价值的创造,构成产业的上下游关系。随着现代经济中产业融合趋势日益增强,产业价值链也随着产业链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拓展延伸。

二、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创造机制

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创造按照“创意―生产―市场”的主线开展,其价值创造机制相对于传统产品差异较大,表现出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典型特征。

(一)文化创意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特点

与传统产业不同的是,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为初始投入和核心要素投入。文化创意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可以一次投入而产生多种应用,一人创造而多人同时拥有,不会因为被多次应用、多人拥有而降低其价值。一项文化创意被开发应用得越多,接受的人群越多,它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价值增值越快。

传统产业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根植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欲望的无限性,而文化创意产业依赖的不是稀缺的物质资源,而是无形的人类智慧、思想以及创造力,这是可源源不断再生的取之不尽的资源;并且文化创意思想应用越多、传播越广,其价值越高,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当文化创意成为产品的核心价值,成为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便能为这一产业带来边际收益递增的结果,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一现象正如约翰・霍金斯所总结的,在创意经济中成本与价格之间往往没有关联,价格竞争已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需求成为市场的主要推动力。[2]

(二)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文化创意产品往往需要以有形物质作为创意呈现载体和价值实现载体,其中科技因素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首先,创意的提出往往是建立在现有文化资源和科技能力的基础上,在设计开发阶段要依赖科技提供公共技术平台和共性技术支撑,在消费和体验阶段也往往需要科技手段来承载和呈现。其次,科技创新所形成的生产工艺、加工流程具有可重复性、可复制性,这保证了在文化创意产品生产过程中既有效地维护文化创意的差异性,又能够实现其产品制作的标准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全球化运营提供有力支撑。不仅如此,科技创新还在不断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甚至一些新兴的文化创意业态直接就是由科技创新推动的。

(三)消费者角度的多层次价值体系

文化创意产品是物质与精神、功能与审美、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产品,其物质载体决定了它的有形价值,文化创意内容则决定了它的无形价值。因此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文化创意产品具有多层次的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物质属性的价值。是产品对消费者物质需求的满足能力,表现在文化创意所附着的物质产品上的物理属性,因此它是物质的、有形的,主要是由物质资源和科技创造的价值。因承载文化创意产品的载体具有不同形式,物质属性价值可分为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和信息价值等几种形式。第二,观念属性的价值。是人们在消费商品物理属性的同时,由文化内容的创意性所带来的文化、审美、艺术、娱乐等精神层面的价值,表现为因商品内在的文化属性、象征意义的差异性,使得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产生价值观念上的认同。观念属性的价值在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体系中处于最顶端和核心的位置,文化创意产品正是通过对观念属性价值的塑造来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依据文化和象征意义的不同内容,观念属性价值可分为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艺术价值、遗赠价值、选择价值等多种形式。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是初始投入和核心要素投入,也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并且这一要素投入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性,这是文化创意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显著特征。在生产环节,科技为创意从“无形”变为“有形”提供重要支撑,以文化为核心和灵魂,以科技为重要动力。在市场环节,精神层面的价值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也是这类产品的高附加值区域。

三、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

综合文化创意产业运营情况,我们可将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分为五个阶段,各个阶段都围绕“文化创意”这个核心依次展开。

(一)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框架

围绕对创意资源的加工生产和价值增值,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链大致包括创意内容生成、创意投资开发与生产、创意推广与销售、创意消费与体验、衍生品开发这五个阶段,按照“创意―生产―市场”的主线进行价值创造、增值并实现价值,实现“创意作品―产品―商品―消费品及衍生品”的演化。

(二)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分析

创意内容生成阶段参与的主体是创意者,文化创意产业正是依靠创意者的智慧和灵感来塑造产品的精神价值,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人力资本是创意产业资本的核心。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中的定义,创意阶层包括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演员、画家、音乐家、建筑师、设计师及其他知识型专业人士。

创意投资、开发与生产阶段的参与主体是生产商,生产商通过筛选创意及创意作品,用产业化管理运营方式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对创意作品进行批量化制作生产。这一阶段是文化创意的产业化初期阶段,通过这一阶段,分散的创意得以集中,汇集成为有规模的产业资源,进入规模化、产业化运营通道。根据这些企业的不同职能,我们可将其划分为生产类企业和辅助服务类企业。

推广与销售阶段的参与主体是运营商,运营商通过有目的的推广传播和营销活动,将文化创意产品推向市场大众,使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这一阶段是文化创意的产业化后期阶段,也是市场化运营阶段,通过挖掘文化创意产品的观念属性,培育、引导消费者群体,使产品的精神价值得到消费者价值观念认同并产生购买意愿。这类企业包括媒体运营商、销售商、贸易商等。

创意消费与体验阶段的参与主体是消费者。消费者需求是整个产业价值链存在的前提,消费者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精神层次、表达自我价值观念的需求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基础。消费者在消费体验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一方面传达到产业链其他环节,决定产业链其他环节的资源配置方向;另一方面,这种反馈信息在消费者群体内部进行传播,使有价值的文化创意思想和观念得到传递,进而形成社会文化潮流,使文化创意产品实现进一步的价值增值。在一些新兴业态中,消费者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创意活动中成为创意主体。

衍生品开发是产业价值链的延长和扩展,文化创意产品价值创造过程在原有基础上进入一个新的循环。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越长,创造的价值越大,文化创意衍生品开发可以使产业链进入由点到面的快速扩张中,而且衍生品往往也是高附加值、高利润区域,从而实现文化创意成果的价值最大化。

总体而言,文化创意的价值通过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之间传递和增值,并最终实现其价值,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使创意转化为财富。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须从基本价值链入手,有针对性地打造战略环节,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使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健康合理的产业体系,并逐步延伸到更广的层面。

(作者单位为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经济服务局)

[作者简介:习哲馨(1979―),女,江西吉安人,中级经济师。]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2] 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M].洪庆福,孙薇薇,刘茂铃,译.上海三联文化出版社,2006.

[3] Richard Florid .创意阶层的崛起[M].司徒爱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4] 孙福良.创意产业基础理论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

第4篇

目前,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存在严重的贸易逆差现象,包括媒体在内,我国和国外的文化贸易逆差十分严重。无论是从文化资源的角度讲,还是从综合国力的角度讲,这种严重的文化贸易逆差都应该迅速扭转。因此,大力发展文化贸易,改变文化贸易中的严重逆差现状,进而改善中国对外贸易整体格局,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2004-2007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活动单位无论在从业人员数量、资产规模、经济增加值、业务收入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以北京为例,从业人员规模增幅达37.76%,资产规模增幅达56.59%,业务收入增幅达86.45%,产业增加值增幅达61.76%,表现出增长的潜力和发展势头。

集聚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企业作为单个生产者相互之间的简单叠加,其之所以具有活力和竞争力,既是经济、技术发展的一种自然抉择,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保持区域竞争优势,进而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要求,更是网络经济形态下新的企业关系的体现,是微观经济主体有机地带入区域社会与制度文化的必然结果。

截至2009年11月,北京已经建立了18个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而全国则建立了数百个类似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此,政府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方面,这些基地集聚了大量的具有某一方面特长的企业和人才,活跃了文化创意产业氛围;另一方面,我们更想了解这些基地对促进我国文化贸易增长的影响是否显著,怎么建设这些基地使其对文化贸易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我国文化贸易现状分析

(一)文化贸易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

与其他产品的贸易顺差相比,我国文化软件贸易逆差形势却十分严重。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产品在向世界输出时,还不能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2006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仍然有4.2亿美元。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贸易”逆差高达5-10倍。我国目前每年进口出版物种类超过1400多万种,汇额超过1.5亿美元;而出口的数量只有800多万种,收汇只有2000万美元。另一份数据显示,从2000-2004年,我国进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在文化演出中心上海,2005年引进海外演出和派出项目之间的贸易逆差达到3000万元。除此,我国文化产业核心层其他主要文化产品的贸易逆差也十分严重。

文化产业核心层贸易的巨大逆差与其他贸易领域的巨大顺差形成了鲜明对比,与我国作为国际贸易第三大国的地位不相符合。就图书版权贸易而言,我国引进10894项,输出仅为1517项,引进与输出比为7.18。巨大的贸易逆差给我国文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文化贸易占世界文化贸易份额小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文化贸易战世界文化贸易份额较小,仅达到世界文化贸易额的4.2%,是美国的1/10,日本、英国的一半。

表12007年世界各国文化贸易占世界文化贸易份额 (单位:亿美元)

(三)对外文化贸易的结构不平衡

在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中,版权出口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版权出口中,图书版权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份额,而影视、软件、演出等则比重较小。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在结构上存在产品类别的极大不平衡。另外,从对外贸易的地区来看,北京等文化贸易发达地区占据了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绝大多数份额。从表2可以看出,北京图书版权输入输出均占据了全国的一半以上。

表2

文化贸易统计资料反映出我国文化贸易地区发展极其不均衡,文化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四)对外文化贸易缺少好的国际营销方式

一个优秀的文化产品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不仅需要良好的品质,还需要精良的包装和到位的营销方式。融入营销概念的文化产业将有利于拉动文化的生产与消费,有利于文化市场的培育与建立,从而为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由于我国文化产业一直过分依赖行政命令和文件政策,导致文化各部门没有自己的意志,缺乏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缺乏市场运作能力,更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良好的营销方式。

(五)对外文化贸易缺少优秀的产品和知名品牌

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就必须全力打造文化产业的中国名牌。要提高文化企业对实施品牌战略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和增强品牌意识,高度重视品牌战略在整个竞争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尽快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品牌,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优势,形成精品积聚优势,打造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才能做强中国的文化贸易。品牌意识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扩大文化贸易的前提。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现状

2004年“创意中国产业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创意产业在中国内地发展的开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城市都迅速将创意产业列入发展战略。北京、上海、南京在各自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创意产业。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发达国家和城市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且多是由政府发起和监控,具有较为优越的发展土壤,逐渐形成了产业集群化的发展雏形,孕育出了创意经济园区这一时代产物。其中,北京市已经形成和规划中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有18个。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对文化贸易的影响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承载者,加速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有利于扩大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同时影响着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开展。

其中一种影响形式是直接导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快速增加,如动漫外包、软件外包等贸易出口;另一种影响形式是间接地影响文化贸易出口额的增加,如通过基地凝聚一大批高技术的人才,通过专业分工协作制作出高质量的电影、电视等影视作品,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影响海外市场,从而间接影响文化贸易额的增加。同时,由于版权等原因,也会出现一些影响文化贸易进口额的增加。

以影视产业为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只有少数几个电影制片厂,每年生产几部电影,这些电影由于没有影院也无法满足群众观看的需求,更别提对外出口。改革开放后,影视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方面,影视作品推陈出新,数量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影视企业作为影视作品的实体逐渐做大做强,已经开始有影视公司在股市融资成为公众企业。影视产业的长足发展对于影视作品的要求逐渐提高,对于拍摄场景、设备、后期制作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各种影视基地应运而生。影视基地凝聚了大量影视人才、资金、技术、创意,在制作、技术上日臻成熟,许多影视作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开始崭露头角。影视基地建设对影视贸易出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影视基地建设促进影视出口的数量增加。2009年,我国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业绩再创新高。各类影视节目外销金额约5898万美元,影视服务出口金额约2715万美元,国产影片海外销售收入27.7亿元人民币。其中,动画片的出口金额为3056.6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150%,占2009年出口总额的51.9%,在影视节目出口中占据最大比重。

影视基地建设促进影视出口的质量提升。由于基地的配套设施完备,我国也产生了许多影视大片,在创意、拍摄、后期制作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陆续出现各大电影节获奖作品,有些影视作品除了在国内形成较大反响外,在国外也有了固定的观众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影视基地建设使影视出口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自我国开始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开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对文化贸易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以北京为例,位于怀柔的中国影视生产基地在人才、资金、技术、创意和制作上都形成了凝聚,对我国影视产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有利影响。

表3中国影视生产基地基本情况 (单位:万元个)

数据来源于中国影视生产基地。

表4 中国文化贸易中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贸易额)进出口情况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获得中国影视基地(怀柔)业务收入与中国文化贸易中印象制品、电子出版物(贸易额)出口情况的相关系数为-0.9,即中国影视基地(怀柔)的业务收入规模在不断扩大,而我国影视出口额却在不断减少。

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对文化贸易的影响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建设对文化贸易出口额的促进作用较小,主要原因包括:其一,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刚刚建立,目前处于建设和发展阶段;其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作用具有延迟效应。

(一)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处于建设和发展阶段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自2005年开始,经历了5年的发展,在这段时间里,既要解决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问题,又要完成产业的布局、建设等。因此,目前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建设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效应体现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特别是对于文化贸易出口方面的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

(二)作用的延迟效应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作用具有延迟效应。这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具有建设、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发挥的作用具有延迟性,另外,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建设中会有一个溢出的过程,即其作用将优先作用于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达到一定水平后扩展到境外市场。

五、政策建议

(一)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创意产业的发展活力

现有的文化体制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构成一定的障碍,特别是在文化管理体制方面,创意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管理职能没有完全分离。因此,必须明确政府主管部门的功能和职责,将创意产业与文化事业完全分离,成立专门管理创意产业的部门,形成独立、有效的创意产业的管理监督体制。并加强创意产业行业协会的建设,将目前政府部门承担的制定质量标准、行检行评等工作转移给行业协会,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二)建立集群风险投资机制

将整个园区作为投资的对象,以此降低投资的风险。其主要风险基本就在于该行业或该园区在市场上的赢利性。园区中的行业组织应该与各种潜在投资者进行不断沟通,让更多人了解本园区。拓宽投融资渠道,风险投资的主要来源应该是企业、个人或外商。还需要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建立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重点行业的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创意无法复制,但是创意产品很容易模仿,如果没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意企业很难获得预期收益,其创意积极性必然受到挫伤。创意产业的真正核心在于人的创造力,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保护。因此,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方面,我们要增强对保护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在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立法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上,严厉打击各种盗版行为,为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规范、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

(四)完善园区内吸引高素质创意人才的各项政策

取消各种阻碍人才流动的制度,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减少园区内各种阻碍创造力发挥的制度,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积极引进各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那些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同时又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留学归国人才。

(五)园区内成立信息中心

创意产业园区应该是个开放动态的系统,各种信息在园区内外可以畅通高效流动。为了降低单个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园区应建立信息中心,专门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包括新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管理知识和行业咨询等。该信息中心可以为园区内每一个企业公开免费提供信息,但考虑到信息中心自身资金问题,也可以采用商业化运作模式,园区内企业以入会方式支付一定的信息使用费,使用费要确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不宜过高。

(六)园区内成立技术研发中心

技术研发中心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公共的技术开发工具平台、测试平台等服务;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开展共性技术的研发;积极支持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在产业领域开展面向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支持园区内企业开展创意产品实现消费阶段所需要的应用技术研发。

第5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动力机制;自组织;他组织;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1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138-05

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和地区都在进行着有关如何使其快速、高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讨。由于产业集群易于产生外部经济效应、获取竞争优势以及形成独特区域经济,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产业生态系统表现形态,从该角度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尽管发展的年限不长,但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为什么集群运作状态有优有劣,为什么国内有些学者认为集群基地建设“出现了‘虚火”’。”等等都是现在学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在分析这些问题时,学者们大多从一些要素如创新要素出发,虽然也解释了某些重要问题,但是仍显不够全面,缺乏系统。作为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集群发展的关键,动力机制完善与否对一个集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瓶颈。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动力机制人手,具体分析影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要素,然后通过动力要素分析的情况总结集群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相关理论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从本质上来说是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具体产业化,所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对于本文来说同样适用。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研究一般基于经济学、生物学和复杂科学这三个视角:

(一)基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在经济学理论中,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基本都以韦伯的区位理论和马歇尔产业区论述为古典基石。在经历了早期认为集群动力源于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Hoover,1937、1948)以及后来的嵌人性、弹性专精和本地化(Scott,1983、1988;Storper,1986)之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开始将集群动力描述为创新体系、竞争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本地互动(Krugman,1991、1995;Porter,1990、1994)。Swarm等(1998)将产业集群看作由产业优势、新企业进入、气候、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本等共同作用的正反馈系统。Best(2001)整合了四种主要的动力机制:集中专业化、知识外溢、技术多样化和水平整合及再整合,它们形成循环状的稳定结构。中国学者魏守华(2002)。整合了基于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以及技术创新与扩散这几种动力机制,并以图形的方式构造出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二)基于生物学的研究视角

生物学视角是透视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其作用规律的新视角。目前相关研究不是很多,李建军(2002)对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产学”创新系统进行了生态学分析,陈雪梅等(2003)则借助生物学中描述不同种群共生现象的逻辑斯蒂(10一stic)模型描述了产业集群现象的动态演化过程。

(三)基于复杂科学的研究视角

产业集群是复杂的大系统,动力机制是系统组织的内在机理,研究动力机制的行为构成和作用规律更需要运用复杂系统的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Brenner,2001)。Brenner(2001,2003)应用复杂性科学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内的两个主要机制:促进集群临界规模的超越和集群当地的共生作用。Chiles等(2001)认为产业集群不只具备区位效应、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等静态特征,它更是在独特的企业家精神作用下的复杂动态过程,具有涌现的机制。陈继祥等(2005)以复杂科学中的涌现性及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产业集群涌现性的CGP模型,研究了产业集群整体优势的涌现性规律和控制性因素。

迄今为止,具体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还主要局限在概念界定、模式总结、优势判别、问题分析以及前景展望上,对动力机制理论的探讨还比较少。伍志鹏(2007)通过研究创意产业集群涌现性发生的条件、特征、过程和规律,建立了创意产业集群涌现性动力机制模型,并基于北京市进行了实证研究。

上述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产业集群是在较为稳定的技术创新、非正规学习、合作竞争、知识共享与溢出、网络协作和区域品牌意识等驱动力下得以发展并显示出了强劲的竞争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也不例外。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机理

作为复杂适应系统,主体的自组织行为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根本动力来源。但是,作为一个受到万众瞩目和期待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集聚过程中也受到了以政府为主的各方力量干预,在发展过程中又带有明显的他组织痕迹。另外,由于产业集群是介于纯市场组织与科层结构之间的“中间体组织”(Williamson,1989),根植于集群中的企业的演化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存在功能性锁定、技术锁定、区域锁定等的潜在危险,不能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Whitey,1994),因此对外在动力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需要。所以,本文以组织力的来源作为划分标准,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划分为自组织动力机制和他组织动力机制,将相应支撑要素划分为自组织动力要素和他组织动力要素,并在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分析集群动力机制的作用机理。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和动力要素分析

参考第一部分相关文献,本文将自组织动力机制归纳为如下四个:分工协作机制、技术创新机制、竞合机制和正反馈机制,它们都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机制为行为规则驱动集群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机制。而他组织动力机制则是指那些在特定外部作用干预下获得有序结构的演化过程,类似于集群的治理结构,其主要行为人是当地政府。

产业集群的动力要素需要在集群固有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产业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不仅蕴含了其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包括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网络关系的复杂性等,也蕴含了根植于产业自身的产业特征,包括对创新以及文化的依赖等。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等因素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其动力要素当然也会涉及柔性劳动力市场、创意人才、地方文化、创意氛围、新经济和制

度激励等各个方面。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自组织动力机制的支撑要素归纳为企业互动要素、区域网络要素、创新系统要素和文化环境要素,他组织动力机制的支撑要素归纳为设施条件要素和政务环境要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及其支撑要素以及机制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l所示。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动力机制作用机理

自组织动力机制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机制,他组织动力机制通过作用于自组织动力机制发挥作用,其关键在于效率。

在自组织动力机制中,分工协作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和竞合机制是核心机制,它们在实际运作中通过正反馈机制不断将各种效果加强,从而最大限度地产生集聚经济。具体来看,专业化是集群的发展根本,其形成的分工协作体系所带来的内部发展不均衡是集群内部竞争存在的基础。竞争会使系统趋于更大的差异和不均衡,而合作则在不平衡的条件下使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所以是竞合机制推动集群系统结构由无序向有序演化。另外,竞争的压力与动力促进集聚企业的创新行为,合作则使区域内企业实现同步联合,使创新成为各子系统的集体行为,而创新能力正是集群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各种机制的作用下,集群通过经济利益、创意、企业竞争力、集群竞争力和集群品牌五个方面的涌现实现了集群的持续发展,表现之一为集群主体――文化创意企业的增加和更新以及由此带来的空间规模的扩张。他组织动力机制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和集群系统的弹性专精,提高自组织动力机制的作用效率,但是治理结构不能违背自组织动力机制的运行规律,否则将扭曲自组织动力机制的作用轨迹,导致集群的混乱和倒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①。

动力机制作为推动集群发展的根本,其主要功能就在于将集群的动力要素转化为显性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也是集群持续发展的标志。对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而言,发展和整合动力要素,培育动力机制,不断将要素转化为机制优势,是其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基于北京地区的实证分析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在2005年确立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创意之都的发展战略之后,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就确定了包括798艺术区在内的2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但是,集聚并不等于集群,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聚都能形成产业集群,集聚主体之间还需拥有特定的联系,但是集群却是集聚发展的理想方向。就北京地区而言,对集聚区的实证不仅可以找出其发展的动力要素,还可以看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文化创意产业由集聚到集群发展的道路上,这无疑意义重大。实证的研究对象源于北京798艺术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和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中的企业。数据获取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38份,其中有效问卷102份,足以进行后期数据处理。动力要素存在与否以及重要程度的判别是本实证的目的和主要内容。调查中对变量的测度均采用五级里克特量表打分法进行数据获取,并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在通过了KM0测试系数和球形Bartll卡方检验之后,得出要素的均值和因子载荷矩阵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所得数据分值普遍偏高,基本位于3.5~4之间,均值为3.81,没有低于3的变量。由此可以粗略判断,本文所提取的变量在北京地区基本上得到了认可。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普遍对竞争、硬件设施、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评价相当高。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本文提取了6个主因子,它们的累计贡献率约为81%。由表2可以看出,本文对动力要素所做的识别以及相关子要素的划分基本科学,但也显示出竞争、信任与制裁更加偏向于文化环境要素,政策支持更加偏向于设施条件要素。

(一)存在的问题

1.集聚区对他组织动力过于依赖,自组织动力不足

在调查问卷反馈回来的信息中,绝大多数企业都对政府提供的相关支持(尤其是设施条件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表示了极大的认可。其中,政策支持更加偏向于设施条件要素。这说明在北京地区,企业认为政策支持是集群化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与各集聚区竞相出台优惠政策,使得他组织动力加强有关。这一方面反映了北京各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相当重视,另一方面却也说明了集聚区对他组织动力过于依赖,自组织动力不足,政府的相关引导也做得不到位。由于自组织动力是集群进一步发展和升级的根本动力,自组织动力的不足将使整个集群的发展面临动力不足的情况,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2.缺乏完整的分工协作体系,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脱节

在数据分析中,“分工与专业化”这个要素的得分略高于平均水平,但是作为集群发展的根本要素,其所应当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调查问卷所反馈的主观信息也鲜明地反映了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体系不太完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部分领域还处于产业化的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例如设计和动漫;二是企业在集聚区内与上下游企业的价值网络体系并不完整,在集聚区内拥有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的企业不多;三是企业在集聚区内寻找商和供应商并不是很容易;四是大部分企业所从事的业务专业化程度较低。

3.创新要素严重不足,产业发展出现趋同化、制造业化现象

在数据分析中,四个创新系统要素所得分值平均为3.51,远低于平均水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目前已经面临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之后的创新驱动跟不上的问题,主观信息也显示,相对于其他要素,创新系统要素所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集聚区的建设中出现了“虚火”,有的集聚区属于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存在一定风险。作为根本动力的创意一旦不足,文化创意产业也就失去了其发展的根本特征。除此之外,集聚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趋同化、制造业化,例如将有一定创意成分的制造业当成创意产业加以发展,以制造业产业概念移植的方式建设创意园区,由于并不具有核心专利技术,必然会固化现在所处的创意产业链条中的低端地位,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失去其本质内涵。

4.文化资源所发挥的作用不够

从本质上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资源有着强烈的依赖特征,由于资源具有异质性,所以北京先天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数据统计也显示文化环境要素对北京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推动力量的贡献最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当遵循文化规律,但从源头上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自人的创造力以及与技术、经济、文化的交融和现代化的商业运作,而非文化资源的丰厚与否。而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文化特征过于淡薄,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明显不够,并且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缺乏培育创意的宽松氛围,集群品牌也没有很好的打造出来。

5.缺乏良好的竞争环境和体系

从数据分析来看,竞争更加偏向于文化环境要素,其对于集聚区发展的推动力源于良好的竞争环境而非企业间的互动,它更注重的是一种文化的培育。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良好竞争环境和体系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缺乏完善的市场保护机制,这在阻碍创新的同时也导致了竞争环境的不公平性;二是重复竞争现象严重,这不仅发生在不同的集聚区之间,还表现在同一个集聚区内的不同企业之间,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其产品自身的特点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竞争相较于其他产业已经相当残酷,而重复竞争又加剧了这一残酷性;三是缺少竞争标杆,集聚区的企业普遍反映周边缺少可以借鉴的优秀企业;四是信息供给不充分,缺乏完善的信息供给平台。

(二)对策及建议

他组织动力机制的核心是效率,政府应该以避免市场失灵或者集群系统失灵为目标,引导性地进行相关干预。相关对策的提出以集聚区为主体进行,政府层面的宏观政策如知识产权的相关方案则没有涉及。

1.打造并完善产业链条

针对目前集聚区内的产业格局,围绕创意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第一,重点发展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环节,如研发和设计,努力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链形态的产业集聚规划和经营格局;第二,发挥产业关联效应,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加强创意产品的研发商、运营商、发行商、销售商及周边服务商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从设计到销售~条龙的循环系统,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所带来的集聚效应;第三,努力推动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地区内外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2.加强区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作为首都,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很多地区都有自己历史传统深厚的特色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天优势。第一,在对地区的人文、自然、产业等资源做出全盘性的调查,对资源与特色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统一对外宣传,从宏观上对集聚区的发展战略、区域竞争比较优势、资源整合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做出规划;第二,立足区域文化资源禀赋,引导创意发展和错位发展,注重差异定位、突出地区特色,避免产业趋同化,塑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第三,利用特色产业,大力弘扬品牌文化,形成创意产业品牌,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品牌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3.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

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参与全球产业价值的创造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北京地区的集聚区在这方面则具备先天的地理优势。第一,集聚区可以引进外资,缓解目前大多数集聚区所面l临的融资困难的局面;第二,集聚区可以与发达国家优秀文化创意企业建立联系,参与全球化价值链的分工与协作,吸引跨国企业人驻,这样,集聚区内其他企业就可以在模仿、借鉴以及创新的基础上参与竞争,增强自身实力,即为集聚区内其他企业树立优秀的竞争标杆。

第6篇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税收调整 国际状况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创意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标尺,文化创意大国将成为经济强国。在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各国都争先恐后采取税收优惠措施来促进其发展,使得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品税收调整

法国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大国,根据出版业、录像业等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税收调整措施。出版业领域,法国国家图书中心主要资金来自于税收,其中出版商缴纳的0.2%的图书营业税和商家缴纳的3%的复印机营业税比例高达80%,这部分税由国家图书中心收缴,并返还给出版业,作为其发展的资金来源。录像业领域,出租出售录像产品需要上缴录像出售出租税,按出版商对发行商批发价的2%进行征收。

英国重视音乐产业的发展,实行了倾斜性的差别税率,英国政府对音乐出版物不征收增值税,而对音乐产业中的唱片销售增收17.5%的增值税。这不仅抑制了音乐产业发行促销费用的过快增长,还刺激和直接引导了大众对音乐出版物的消费水平, 因此,音乐出版物在英国非常畅销,通过大量发行收获颇丰。

二、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税收调整

(一)数年所得收入平均纳税法。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相关人员的年收入具有不确定性,从业人员可能因某一年度收入过高承担较大税负,如果按年限平均分担某一年份过高收入,则从业人员能够适用较低的税率,享受税收优惠。

澳大利亚所得税评估法案规定,对具有澳大利亚国籍专业的艺术家和发明家适用收入平均方案,应纳税所得收入超过2500澳元,或者上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澳大利亚居住,且应纳税所得超过2500澳元,只有这些人才能在享受收入平均纳税法。

(二)高比例特定费用扣除。

丹麦将文化创意工作人员划分为三类,个体、自由职业者和公司雇员。对于个体,允许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全额扣除发生的费用,例如,他的收入是10万丹麦克朗,费用是5万丹麦克朗,税率是9%,则他只需对扣除费用后的5万丹麦克朗交税4500,对剩下的45500丹麦克朗缴纳普通税;对于自由职业者,需对全部收入纳税,对剩余部分减去全部费用后缴纳普通税,例如,他的收入是10万丹麦克朗,费用是5万丹麦克朗,税率为9%,他需缴纳所得税9000丹麦克朗,然后对剩余的9.1万丹麦克朗减去发生费用5万丹麦克朗的部分缴纳普通税;对于公司雇员,他们像自由职业者一样,需要为全部收入缴纳所得税,但是缴纳普通税时,只能扣除特定比例的费用。

三、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者税收调整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措施,旨在吸引投资,构建文化创意经济体系。2005年456法案对音像制品及其基础设施投资额在1.5万美元-15万美元之间的,享受10%的税收抵免,15万美元-100万美元之间的,享受15%的税收抵免,100万美元以上的,享受20%的税收抵免;对经过州认证的电子媒体、电子游戏的基础设施可以在前两年享受20%的税收优惠,第三四年享受15%的税收优惠,第五六年享受10%的税收优惠,税收抵免可以在长达十年内结转或卖给其他纳税人。

澳大利亚文化创意市场欣欣向荣,民间投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电影产业为例,1981年,澳大利亚政府规定,投资电影业的纳税人在缴纳所得税时,可享受投资额 150%的超额税收扣除;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又规定,合理的制片费用可享受100% 的税收扣除。

四、文化创意产业捐赠者税收调整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捐赠者减免所得税有助于文化创意产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受益的不仅仅是捐赠者,更是文化创意产业。美国政府注重通过税收的引导作用,鼓励全社会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捐助和支持。早在1917年,美国联邦税法就规定对非盈利性文化团体的捐助者实施税收优惠。美国还采用贸易保护主义,对外国进口文化创意产品课以重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美国国内较高的利润回报率,从而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投资美国版权产业。 美国遗产税起征点一直较低,但遗产税最高税率却非常高,甚至达到77%,1917年,美国的联邦税法明文规定,减免文化创意产业捐助者的税额,由于高额的遗产税率以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捐赠的减免税优惠,激励着富人源源不断地捐赠文化创意产业。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注释:

马应超、李永强.税收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国际经验探析[J].甘肃农业,2010(5):29.

Clare McAndrew.Artists,taxes and benefits-an international review.

第7篇

厦门人居环境优美,碧水、蓝天、绿树、红花,素有“海上花园”之美誉,拥有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众多桂冠,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国内外文化创意人才聚集。在合理开发厦门自然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适时地融入更多的创意因素。厦门是一个滨海城市,海洋优势较为明显。可深化开发几大旅游资源:一是结合鼓浪屿申遗进程,将鼓浪屿发展为一个集合人文历史资源与自然资源优势的独特创意岛;二是开发环岛路、五缘湾的旅游资源地带,发展沙滩运动项目,水上游乐项目,扩大厦金旅游规模,充分挖掘这一条“世界上最美的海滨观光休闲大道”的旅游价值;三是结合中山路等老城街,开发休闲旅游的浪漫街;四是开发岛内外山地资源,与农家乐、户外拓展项目相结合,融合“跨岛发展•全城5A”的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人在不同文化模式里的流动。如何在休闲旅游开发大格局中融入该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凸显厦门特有文化内涵,进而发展厦门文化旅游是一项重要课题。传统文化反应民族特性,闽南传统文化也彰显出厦门的独特魅力。厦门地处闽南文化的中心,处于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文化相互激荡的氛围中,形成极富地域特色的艺术特质、文化底蕴和文化胸怀。厦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闽南文化,闽南文化历史悠久,其内涵包含了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可以发展以闽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项目,为旅游项目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歌仔戏、南音表演、木偶戏表演、茶艺表演、南少林、博饼民俗、闽南语歌曲比赛、闽南婚俗表演和展示等。在整合厦门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厦门旅游业发展方面,厦门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闽南神韵》与《惠和石文化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两大文化旅游项目,一公一私,一个融入高科技手段,一个是以石雕产业为发展依托,然而两者都以闽南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成功地与旅游业进行深度融合嫁接,在整合闽南文化历史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在保护闽南文化历史资源方面,应特别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落实好《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管理规定》立法工作,进一步构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一、深化厦门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1.丰富文化旅游线路及文创产品。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这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它是切切实实体现在旅游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旅游线路、旅游看点、旅游纪念品及旅游服务,只有“文化”才能使游客感受到视觉的惊喜与心灵的震撼。对于文化旅游的文化因素,厦门主要围绕闽台传统文化、海洋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开发设计,具体设计开发音乐钢琴文化、茶文化、石文化、影视文化、婚庆文化等旅游项目和线路,闽南文化在融入旅游过程当中,应特别注重线路中的知识性、趣味性和体验性。案例3:集美学村、集美鳌园、厦门大学所展现的嘉庚建筑文化,其风格具有中西合璧的特征,特别是集美鳌园又汇集了闽南石雕艺术文化精华,表现了我国高超的石雕艺术水平,是“闽南石雕博物馆”,嘉庚建筑文化又融入了爱国主义精神及修学旅游文化。可见嘉庚建筑文化是厦门文化旅游线路中不可多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创意产品方面,油画、漆线雕、石雕、古玩艺术、瓷艺、音乐等传统文化产业,目前在不断地创新中,可以作为丰富文化旅游线路及文创产品的主力军。结合文化艺术产业园、艺术村及龙头企业,如鼓浪屿艺术岛、五缘湾艺术展示区、乌石埔油画一条街、海沧东孚玛瑙产业园、唐颂古玩城、惠和石文化园、惟艺漆线雕、正人珠绣、厦门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等,这些可以为厦门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提供创新的源泉。

2.打造品牌旅游节庆活动。打造厦门知名的品牌旅游节庆活动,可以利用环岛路、鼓浪屿、会展中心、白鹭洲公园以及岛内外各大旅游景点,举办马拉松比赛、博饼文化节、钢琴节、元宵花灯会等富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增添旅游项目和活动的地域色彩,加强品牌旅游节庆的活动创意形式和宣传力度,力争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节庆活动品牌,下面举两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案例4:据统计,2013年的厦门国际马拉松吸引了7万多人报名参赛,选手分别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影响力与日俱增,跑出了国际声誉。更为关键的是马拉松对拉动厦门旅游经济的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3.强化厦台文化旅游合作。厦门是大陆距金门、台湾岛最近的重要旅游口岸和旅游目的地,金门、台湾是厦门极为重要的境外旅游客源地区。厦门拥有对台的人文交流特色和区位优势,可加强对台文化交流载体平台建设,继续办好海峡旅游博览会、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文博会和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保生大帝文化旅游节、福德文化节等文化旅游活动,推广厦门-金门、厦门-澎湖等“小三通”旅游产品,推介厦门至台湾本岛“一程多点”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两岸文化旅游及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品牌。据统计,2010年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吸引全台25个县市中22个县市的企业、机构参展,几乎涵盖台湾全岛。

可见除了专业旅游博览会之外,厦台之间的会展旅游也值得着力培植,政府应积极鼓励旅游企业参与到会展活动的策划、接待和组织过程中,将参会参展与旅游活动连为一体,通过旅游活动来延伸会展服务的产业链条,实现会展业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使会展旅游成为厦门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海峡两岸同胞同宗同源,两岸文化一脉传承,但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及旅游业发展形态又不尽相同,台湾起步早、发展快,既完整保存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脉络,又融合了自身特点,兼具了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创新开拓的精神,值得厦门文化旅游业学习。通过强化厦台交流合作,厦台可以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文化旅游业。

二、放大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

1.让文化创意产业强化旅游业的发展深度。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内涵,是旅游业的依托,没有文化的旅游产品是缺少生命活力的产品。随着厦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以及旅游产品开发对文化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文化创意作为丰富旅游产品和提升旅游产品档次的主要途径,在旅游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旅游景区规划、旅游产品与线路开发、旅游品牌节庆策划、旅游市场推广、旅游商品开发等都需要借助文化创意来实现。因此,迫切需要将传统文化发掘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将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有机融合,引向纵深。让文化创意产业强化旅游业发展深度,需要对旅游注入更多的文化创意因素,加大对文化旅游业的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注重以质取胜,以特色取胜。

2.让旅游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旅游业本质也是一种文化行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空间,具有保护和发展文化的功能作用。目前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存在规模偏小、客户群偏少的困局,深度融合旅游业则可为目前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困局提供一个突破口,文创企业则可根据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地丰富和创新文创产品。所以,必须在旅游开发中赋予显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给旅游主体(游客)提供“新、奇、特”的看点和卖点。(本文作者:陈华丽单位:厦门市集美学校委员会)

第8篇

一、数字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一)数字媒体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伴随着现代化传播媒介的不断多元化发展,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传统传播方式造成了强大冲击。但是,信息技术能够为创意产业的传播提供良好的技术力量,不论是在图片还是文字方面,都可以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显示并传播。与此同时,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语音、文字、图像等文化信息融合在一起,并进一步为人们及时了解文化等各种社会信息提供了重要的传播途径。

(二)数字媒体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技术手段。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创新性的动力,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不仅能够将图像、文字和声音全面融合起来,还能够增强不同形式传播媒介之间的联系性。数字媒体技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灌输了强大的生命力,尤其体现在影视产业、动漫产业等这些与图像采集处理紧密相连的产业中。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行业对数字媒体技术的要求也随之增高,所以说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力量。

(三)数字媒体是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主要通过两个有效途径,即成本低和差异性。而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差异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特点,而数字媒体技术的普遍化和不断更新则能够为产品的差异性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平台,尤其是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有关的文化创意产业,都需要数字媒体技术支持独特性的制作和传播,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为差异性群体提供优质服务。而在成本方面,数字媒体的特性即双向传播和数字化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更加独特的传播方式,进而有利于降低成本,在此基础上,数字媒体的技术和性能的提升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降低成本提供很大的帮助。

二、数字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数字媒体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数字媒体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动力,主要体现在影视制作产业方面,数字媒体技术不仅改善了影视的画面质量,还改变了影视制作的方式方法,带动了影视制作产业的深入改革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创新了影视图像、音频的制作方法,影视开始加强重视后期的制作,大量的商业电影主要就是依靠特效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赢得观众的欢迎。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影视作品的数字化发展,制作人员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制作和处理,进而提高影视制作的效率,提升影视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坚实的技术力量。数字电视已经普及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从初始的信号到最终的终端接收,全程使用数字技术,这不仅促进了影视制作的创新发展,还进一步推动了影视产业的革新,进而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数字媒体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引导新方向。数字媒体的变革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引导了新方向,主要体现在广告产业方面。传统的广告媒体有报纸、电视等,而数字媒体的到来,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广告模式,为广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广告产业是实现企业经济发展,促进产品销售的主要宣传渠道,所以其所处的位置非常关键。数字媒体技术的更新发展既给广告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双重作用下,广告产业开始不断地变化发展,广告的制作和设计逐渐多元化和创新化,为广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从而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更新发展。

(三)数字媒体技术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巨大变革。数字媒体技术在动画和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动画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形象逼真,将设计师的真实想法体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视听觉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动画制作的方式方法。通过互联网进行动画传播,既节省了大量的经济成本,又能够收获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得我国在动画产业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而对于游戏产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已经占据了整个游戏市场,并且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设施,由此可见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数字媒体,对游戏进行创新制作,完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数字媒体技术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新灵感。数字媒体技术在我国的许多重要会议中都有所运用,尤其是在奥运会和世博会上,数字媒体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性,为参观者带来了精妙绝伦的视觉体验。伴随着数字媒体的普遍发展,为传统展示设计提供了一个更加优质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还进一步推动了展示设计的多元化,尤其是在设计内容和表现风格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最终的效果也得到了更好的完善,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良好的视觉体验。这不仅促进了展示设计的发展,进而还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进步,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并且数字媒体技术与文化产业的创新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趋势和发展方向。

(五)数字媒体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实践基础。数字媒体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发展,而不再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数字媒体技术衍生的数字出版,不但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阅读感受和体验,还为读者节省了时间,提供了便利,读者可以通过最方便的方式和媒介实现阅读,最普遍的媒介有手机、电脑、数字化图书馆等等,这类电子媒介的出现备受读者欢迎。对于传统的出版产业来说,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对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印刷时代走向终结,渐渐流行的数字时代到来,而文化产业和出版产业必须接受数字媒体,并在数字媒体的影响下进行创新发展,这样才能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占据有利的位置,进而推动出版产业的进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全新发展。

三、结语

第9篇

0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并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价值链以及广泛的产业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而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物质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同于传统的工厂或技术园区,是集工作与生活、消费与生产于一体的综合体。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往往融合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与自然风光,文化底蕴深厚、创意特色突出,能够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激发人们的旅游消费欲望,开始成为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通过与旅游业的互动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延伸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为其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1-2]。英国、美国作为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源地,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有意识地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伦敦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通过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有美国的SOHU艺术区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氛围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如今,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模式也被我国许多地区所采用,如北京的798艺术区、深圳的大芬油画村、上海的田子坊、成都的东郊记忆公园等,数不胜数。在此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也逐渐成为旅游业和旅游研究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效果如何?是否存在地区差异性?尤其在游客的旅游体验中,这种差异性以何种程度存在,成为文化创意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融合在旅游实践领域悄然生长,已引起了旅游学界关注与研究兴趣。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的研究多集中于融合作用、游客旅游体验及影响因素等方面[3-8]。Strauss和 Lord研究发现个性鲜明的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中贡献越来越大;Ooi研究了创意产业园区在新加坡旅游发展中的作用;Goede以库拉索岛上的Scharloo和Pietermaai创意区为例,分析了旅游是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以上学者都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阐明了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的必要性和作用。还有部分国外学者对游客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旅游体验及影响因素给予了重点关注。Prentice深入研究了工业遗产公园不同尺度的游客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Pappalespore等以东伦敦?槔?,采用定性访谈法,研究了创意城市地区游客的特征、动机和旅游体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创意集群区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Chena等以台北的5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例,采用现场抽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游客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忠诚度的决定因素。

与国外学者的关注点不同,我国的旅游研究者在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园区的概念界定、动力机制、发展模式等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逐渐将研究重点集中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旅游开发和利用研究。樊小兰等借鉴国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的经验,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现旅游开发提供方法和对策[9];郑斌等从为旅游者提供“一站式体验”的视角分析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可采取的旅游开发模式[1];梁福兴依托桂林山水文化,提出了桂林童话动漫旅游文化产业景观园区的开发构想[10];刘成以成都东郊音乐公园为例,研究了文化创意园区的旅游运营模式[11]。同西方研究趋势类似,近两年游客的旅游体验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涌现出一批基于旅游体验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成果。高淑娟基于体验视角,提出针对上海创意产业园旅游开发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12];赵良成等选择成都东郊记忆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游客的旅游质量感知进行了实证研究[13];黄妍利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游客文化创意产业园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进而提出杭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的营销建议[14]。

通过对以上文献综述和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外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大多采用案例研究,通过对某一地区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选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企业或旅游者访谈、问卷调查,以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科学实证的定量分析,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旅游业的融合作用、旅游体验以及旅游开发设计等。总的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的研究尚处于萌芽状态,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视角较为局限;实证研究方面,欠缺从更宏观的全国视角上对两者融合情况的对比分析,没有达到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高度。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国内典型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游客评论,对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与旅游业的融合效果差异,以丰富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的研究体系,同时也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旅游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研究方法与过程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对采集到的游客在线网络评论进行分析。内容分析法是把不系统的、定性的文献材料转化为系统的、定量的数据,并据此对文本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15]。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内容分析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市场营销研究等众多领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旅游活动与网络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不仅成为旅游信息的重要获取途径,也成为旅游者分享旅游体验、发表旅游评论的交流平台。这些游客兼网友评论的内容往往真实、客观、量大,使得网络内容日渐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数据来源方式。基于此,本文利用专业的游客点评网收集网络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网友评论进行分析来探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效果。

1.2 研究数据遴选

1.2.1 样本城市的选取

本文选取文化创意产业发达、文化创意旅游活动频繁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综合考虑到地区分布平衡问题,最后选取了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武汉、成都7个样本城市。

1.2.2 样本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选取

首先,根据样本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排名、知名度和影响力,结合其文化创意产业园名称在百度的搜索量(搜索量超过40万),在每个样本城市选择5个最具知名度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其次,每个样本城市虽然有多家文化创意产业园,但是只选取网友兼游客评论数量足够多(至少10条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样本文化创意产业园;最后,通过筛选,在7个样本城市共?x择了28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具体见表1。

1.2.3 样本评论的选取

结合本研究的特点,通过TripAdvisor、蚂蜂窝、携程网、驴妈妈、大众点评网、去哪儿网等旅游类专业网站,收集游客对各样本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旅游评论。为了保证评论样本能最大限度地反映每个文化创意产业园至少一个完整自然年的文化创意旅游发展情况,我们从游客评论中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一年时间周期内的25条评论(不足25条的则从2015年1月以前不早于2014年1月的评论中选取)作为本研究的样本评论,共获得评论样本700条。

1.3 内容分析体系的建立

本研究的内容分析体系由一个三级指标体系构成:一级指标为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接待服务、基础设施和环境、总体评价;二级指标共10个;三级指标共24个(表2)。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级量表法对游客评论文本进行编码,用1到5分分别表示游客评论中的“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其中,总体评价中的旅游总体满意度指标数据直接来自于游客在线评分,其他数据则是由对网络评论进行文本分析,然后再对评分数据进行比较。在正式评分前,选取了小样本的评论进行评分试验,以使两位研究者的评分标准能相对统一。之后,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效果评价时,采用专家征询法确定评判阈值:优秀的阈值是4、良好的阈值是3.75、一般的阈值是3.5、较差的阈值是3。

2 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效果对比分析

2.1 总体评价

表3结果显示,首先,从旅游总体满意度评价上看,深圳(4.08)、北京(4.02)的游客体验评价远高于其他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游客体验评价。其次,从旅游情感体验来看,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游客情感体验得分(3.2)最低,深圳得分(4.06)最高,并且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旅游情感体验评价在标准差和低分率上都大大低于其他地区。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都在积极与旅游业融合互动,但融合效果参差不齐,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已取得了良好的融合效果,而武汉、杭州、成都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互动融合还有待提升。

2.2 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评价

表4结果显示,首先,从各地区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总评上看,北京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总评平均分为4.12,且各分项得分均值均大于4,处于很满意的水平上,说明文化创意旅游已成为北京旅游的新亮点;而武汉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总评平均分仅为3.28,各分项评价只有创意景观知名度在3.5分以上,其他分项得分均值均低于3.5分,反映了游客对武汉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的开况满意度不高。其次,从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各分项指标评价上看,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艺术氛围、创意景观知名度、景观特色方面,得分在3.75分以上,均处于良好水平之上;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文化艺术活动和景观规模方面,只有北京(4.09)、深圳(3.91)的得分在3.75分以上,其他地区满意水平较低;在景观美感方面,游客对北京(4.02)、广州(3.76)、深圳(4.01)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给予了较高评价,对武汉(3.3)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满意度水平较低。总体来看,我国沿海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的规划设计上普遍规格高、特色突出,游客满意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文化创意旅游景观设计和软性旅游环境(如文化艺术活动和文化创意内涵)建设等方面都亟待加强。

2.3 接待服务评价

表5显示,首先,在关注度方面,游客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购物服务和餐饮服务关注度远远高于对园区管理的关注度。其次,在满意度方面,游客对北京(3.81)、深圳(3.98)、成都(3.79)三个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旅游购物服务满意度高,得分均大于3.75,而对武汉(3.16)、上海(3.21)的旅游购物满意度低,认为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园所售卖的旅游商品或特色不强,或价格贵得离谱;在餐饮服务上,游客除了对成都(3.81)评价处于良好的水平上,对其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餐饮服务均评价一般,不满意原因诸如价格高、吃饭地方少、档次低等;在园区管理上,游客对深圳(4.11)、广州(4)、成都(3.96)、北京(3.94)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园区管理认可度高,得分在4分左右,对其他地区的园区管理满意度一般,不满意原因包括停车位不多、停车费贵和旅游咨询服务不足等。最后,游客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各项接待服务的关注度和满意度也存在显著差异,较为明显的规律是游客对北京、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购物服务最为关注,满意度也较高;对成都、杭州、武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餐饮服务最为关注,满意度评价也是各项中最高的一项;而游客对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餐饮服务最为关注,满意度却最低。

2.4 基础设施和环境评价

表6显示,首先,在关注度方面,游客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旅游环境感知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各项指标,对园区的旅游标志和指示性解说关注度最低。其次,在满意度方面,除上海的交通可达性评价得分均值,处于良好水平上外(3.76分),其他地区交通可达性满意度得分较低,介于3.14~3.69之间,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位置偏远、路上耗费时间长;在园区环境卫生上,游客对上海(4.43)、广州(3.77)、北京(3.76)、杭州(3.8)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厕所卫生和环境整洁度满意度高,而对深圳(3.5)、武汉(3.29)、成都(3.66)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园区环境卫生评价一般,不满意原因诸如蚊虫多、厕所脏、周边环境差等;在园区标志和指示性解说上,除了深圳处于满意度一般的水平上,其他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该项得分介于2.17~2.75之间,均处于不满意的水平上,说明我国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与旅游业互动融合过程中,普遍忽视了旅游指示标志和解说标志等硬件设施建设,存在旅游指示和解说标志数量少、解说效果差等问题;在旅游环境感知上,北京、深圳、广州三个地区的得分均值均在4左右,而杭州、武汉、上海三个地区的旅游环境感知满意度得分较低,介于3.03~3.45之?g。从游客评论来看,游客对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园旅游环境感知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在于有些地区的文化创意园(如武汉、杭州)人气不足、冷清萧条,而有些地区(如上海)又人流过大、过于拥挤。

3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3.1 结论

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游客网络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效果的地区差异性,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总体评价上看,我国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效果参差不齐,深圳、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效果最好,上海、广州融合效果良好,成都、杭州地区融合效果一般,武汉融合效果较差。第二,对于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沿海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与旅游业互动融合时,文化创意景观的规划设计规格高、特色突出、艺术氛围浓厚,游客满意度较高,文化创意旅游已成为当地旅游(如:北京、上海、深圳)的新亮点;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无论在旅游硬件环境(创意景观设计、景观美感),还是在旅游软性环境(文化艺术活动、文化创意内涵)建设上,都亟待提升和加强。第三,对于接待服务及基础设施和环境,游客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购物服务、餐饮服务、旅游环境感知等关注度高。其中,游客对北京、深圳、成都三个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旅游购物服务满意度高;在餐饮服务上,只有成都处于较满意的水平,游客对其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餐饮服务均不太满意;在旅游环境感知上,游客对北京、深圳、广州三个地区的旅游环境非常满意,而杭州、武汉、上海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由于人气不足或过于拥挤,游客对旅游环境感知满意度低;在园区环境卫生上,游客对深圳、武汉、成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园区环境卫生评价一般,不满意原因诸如蚊虫多、厕所脏、周边环境差等。另外,游客对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标志和指示性解说设施普遍不满意。

综上所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效果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存在明显差异,而导致融合效果差异的成因可以归结为各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创意氛围营造、文化创意旅游宣传力度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重视程度的差异。

3.2 对策建议

要全面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质量,实现文化创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针对各地区融合中的薄弱环节,重点从文化创意旅游地域特色的凸显、文化创意氛围的营造、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文化创意旅游的宣传四个方面付诸努力,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3.2.1 凸显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地域性,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

创意最大的特点是个性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各地区文化创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我国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旅游发展过程中,往往以酒吧、餐饮企业入驻为主,辅以文化创意产业营造创意氛围,导致各地区创意产业园区功能定位雷同,非文化性日益凸显、娱乐性日益严重,使得旅游者在此无法获得满意的文化创意旅游体验。因此,未来我国各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旅游时,应注意打造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园区,承载当地城市的记忆和现代时尚文化艺术气息,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的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

3.2.2 提升园区文化创意氛围,加强创意体验旅游产品设计

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游客旅游满意度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发展文化创意旅游时要充分营造园区的创意文化氛围,开发设计富有体验性的创意旅游产品。在具体创意体验旅游产品设计时,一方面要贴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创意文化,另一方面要强调参与性、知识性和体验性。如以工艺美术和创意设计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在创意产品制作环节加强与游客的互动,如让游客参与版画创作、陶瓷制作、广告设计等,自由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并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实体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带走;动漫和影视制作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让游客观摩动漫影视作品的诞生过程、学习动漫游戏的制作,进行动漫影视人物的角色扮演等。此外,园区还应经常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文化创意艺术活动,如艺术展览、文化讲座、创意产品创作大赛等,以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浓厚的创意文化氛围,提升园区文化创意内涵。

3.2.3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优化园区功能分区

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是由农民房或旧厂房改造而成的,以前并不是旅游场所,往往存在格局混乱、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的问题。在与旅游业融合互动发展中,政府和企业在发展文化创意旅游时应注意有针对性地优化园区功能分区,提高园区的旅游硬件条件。首先,依据园区具体实际,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布局,如划分为办公区、交易展示区、餐饮娱乐区、创意艺术体验区等,避免杂乱无章的商业影响艺术气息,更好地满足游客休闲体验的需要;其次,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在不影响文化创意园内门店经营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品牌餐饮服务、创意衍生型旅游购物、洗手间、旅游指引和解说标志等旅游配套设施,同时加强与园区文化创意元素相吻合的创意景观的设计。

第10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 社会网络 悖理

一、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日益成为了各国政府竞相追捧的“明星”产业。中国政府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为影视制作业、出版业、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业、娱乐业、文化会展业、数字内容及动漫产业,强调协调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然而,当前全国各地方政府在响应中央政府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同时,却出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在构建演化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二者间的“悖理”现象。该“悖理”现象的畸形胎生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背景,目前国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的研究尚少,未形成相应的系统理论,这与当前中部二线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的实践发展不相匀称,严重脱离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因此,本文的核心是从文化创意产业涵义的界定出发,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分析方法衍生并催化出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进化生命周期过程,结合当前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的发展实践及进化过程,解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发展过程中突显出的“悖理”现象。

二、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

Wellman认为,社会网络是由相互联系的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连接行为主体的一系列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它们相对的稳定模式构成社会结构,社会网络分析成为各领域正式的研究范式。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时期经济增值依赖的路径产业,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资源的易获得性、人才的集聚、空间区位优势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产业集聚或产业园区的模式呈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高级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培育创意产业的功能是否健全以及园区内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频率是否通畅,将会直接影响到文化创意产业是否良性健康快速的发展。文化创意企业作为创意园区的核心行为主体,以信息、人力资源、研发(R&D)为沟通路径载体,彼此间建立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的关系,形成一种相互认知、合作关系和信任关系的社会网络。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类似于开放系统环境下的生态网络,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内的各个行为主体作为社会网络的利基元素,以市场作为能量交换、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创新扩散以及技术转移的媒介和载体,相互依赖、协同进化、互惠共生。

三、“悖理”的协同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的发展过程类似于生物学中的合作博弈、协同进化。中部二线城市正处于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进化周期过程内的排斥期阶段,在该排斥期内,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行为利基体该如何保持与政府、文化创意园、合作者及供应链相关利益体之间的依存关系,实现彼此间的互惠关系和稳定共生成为了当前中部二线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跃进突破点。英国中型城市哈德斯菲尔德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所采用的发展形式是市场主导型加之政府宏观调控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创意城市”之父Charles Landry为该城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文化创意社会网络循环体系。中部二线城市可以通过构建文化创意的生成、转化、流动以及最终实现吸引大众的社会网络循环体系,利用该社会网络循环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弹性应变的能力,适时及合理的调整社会网络的利基体,通过柔性调节能够保证企业能够在不稳定的环境下保持一定的冗余度、抗压和康复的能力。由于中部二线城市文化创意产业自身发展中存在“低调理论”与“高调实践”相悖理,使得中部二线城市构建文化创意循环体系迫在眉睫。解决因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自身发展所存在的结构洞问题,结构洞是指网络中的主体只和一些主体发生直接联系而与另一些主体不发生直接联系。后一种被称作为“结构洞”。

四、政策性建议

本文基于引用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理论,对相互依存的企业并衍生到包括政府、合作企业、供应链链条的上下游环节之间以及园区内的依存关系的分析,从政府、园区内部的建设角度出发,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以期能够为中部二线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悖理”现象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规避因“悖理”所带来的政策性误区和直接的经济利益损耗。

(一)政府主导的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发展模式

文化创意孵化器是一种现实(物理集聚)或虚拟(整合服务提供)的空间,以建筑和设施为依托,吸引一定数量新创的中小文化创意企业齐聚,通过整合创业和创意资源,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支持,从而吸引创意产品和创意投资的需求方使用该空间,促进新创的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

(二)建立有效的文化创意企业社会网络评价体系

文化创意企业社会网络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是考察和衡量文化创意企业的运营状况、资源的配置状态及质量水平,从而促进政府、社会以及文化创意企业行为主体自身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具体的说,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从中获得许多重要的管理决策的信息,从而达到以下目的。

参考文献

[1]John Scott.Social Network Analysis [J]. Sociology, February 1988;vol. 22:pp.109-127.

[2]徐潇潇,孟潇.文化创意产业的文献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 (4):34-36.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旅游;旅游者需求;差异性;上海世博会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5—0103—09

1

引言

创意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约翰·霍金斯(JohnHawkins)在《创意经济》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约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首次正式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支柱性产业。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兴起,文化创意旅游这一特殊的旅游发展形式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和欧盟旅行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旅游需求提供了新的选择、新的机会。旅游需求是一种态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意愿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产品所需求的数量,不仅包括“需求多少”的问题,也包含“需求什么”的问题,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正在从被动消费者向自我构建者转变。旅游者需求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旅游需求中的这一新兴趋势,以使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者更好地明晰旅游者的需求。

目前,文化创意旅游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国内由于研究视角和学术观点的差异,多将文化创意旅游等同于创意旅游,在创意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化创意旅游加以探讨。理查德(Richards)认为,创意旅游包含旅游者的自我发展,是文化旅游的延伸和反作用力;随后,另外一些国外学者对旅游创意阶层、创意旅游体验、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等进行了探讨。国内研究者主要对创意旅游的内涵、创意旅游的发展模式、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王慧敏明确指出,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与传统的自然山水观光旅游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它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手段,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创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载体。总体来看,国内外对文化创意旅游的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研究多在宏观产业层面或就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整合的某一环节进行定性研究,缺乏基于旅游者需求视角的微观层面进行量化的实证研究。本文着眼于旅游者需求中出现的这一最新态势,以上海世博会为例,研究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

2 世博会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世博会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并在特定空间高度集聚而成的产物(图1)。世博会在文化底蕴深厚、创意含量丰富的特定空间内,依托文化创意构成旅游吸引物,以满足旅游者体验需求为标准,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从而形成旅游园区、企业及相关部门的空间和功能集聚区。世博会不仅涵盖旅游产业中的行业要素和核心的文化创意要素,而且带动了建筑设计、艺术创造、文化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旅游产业与科技、文化、艺术、生态等多个领域的文化创意产业要素的有机融合及空间和功能集聚。世博会始终贯穿“文化创意”的发展主线,寓含“未来”的思想:1889年巴黎世博会建造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展示的电视摄影机,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上展示的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舱模型等。可以说,世博会已经成为一个泛文化意义的超大规模的文化创意活动的集合,不仅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集聚区,也是展示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载体。

上海世博会依托节庆展会的平台,在文化、科技、旅游等方面,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资源整合,以多种互动式的文化创意体验旅游活动和项目为融合产品的表现形式,形成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新模式。笔者结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导览手册》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构建上海世博会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体系(图2)。上海世博会以主题创意为核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凸显“以人为本”,蕴含了对创意空间生产的重视,密切联系了城市空间生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而引发了展馆、文化演艺活动和论坛等众多产品的参与和创新,构成诠释和表达世博会主题的三大核心内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与相关行业联动发展,延长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而衍生出新的产品圈层,包括特许旅游纪念品、出版发行服务和网络文化服务等系列衍生品,提高了上海世博会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因此,以上海世博会为例,分析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第12篇

关键词: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支持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2012SJD790066)《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指导项目(项目编号:201314160010Y)《洋河酒业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金融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0日

从金融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获得了相应的金融支持,但是主要是知名的洋河和今世缘,还有很多白酒文化创意企业没有获得金融支持,而且获得金融支持比较难。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金融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政府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明显。江苏省政府及宿迁市政府、淮安市政府在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没有专门的投融资政策,准入政策及财税政策都不是很完善,导致很多资金没有相应政策不愿意流入苏北白酒文化产业领域。

(二)“质押”存在问题。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特点便是,一定程度上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不是很丰富,主要靠创意产品进行“质押”,而我国目前的版权价值评估体系还不是很完整,在质物的版权评估和交易机制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对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很多民间资本及风投看好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在进入前需要有有效的法律保障,而目前江苏省却缺少这方面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保障,导致有效的资金民间进入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顾虑比较多。

二、银行信贷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银行信贷一定程度上不愿意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中国酒产业仍面临严峻的问题与挑战。目前,有些苏北白酒业的营销还处在“作坊时代”。民俗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仲富兰教授说,酒类品牌要靠酒背后的东西来支撑;酒文化创意需要提炼酒文化蕴涵的独特灵魂,张扬其不可替代的个性特色。当今苏北白酒行业严重同质化原因是众多的酒类企业既缺乏细致的品牌管理,也缺乏完整的营销系统,大部分粗放经营,把品牌经营、成长、控制的权力交给经销商来运作,因此带来市场恶性竞争、畸形发展和同质化竞争,让整个白酒市场充斥着低层次的搏杀。

(二)风险大。目前,我国的白酒品牌非常多,每个白酒品牌都有其非常棒的创意,而苏北白酒文化创意发展中,消费者的需求对创意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进而导致苏北白酒的文化创意能否成功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放贷过程中非常注重风险的控制,因而不愿意将贷款贷给风险比较大的行业及企业。

(三)贷款种类缺乏应有的创新。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以抵押贷款占比最高,而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企业获得贷款一定程度上缺乏抵押,像其以知识产权及白酒品牌价值这样的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由于上面说的政策及评估体系的不健全,难以获得相应贷款。

三、风险投资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方面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风险过大;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基本上未涉足过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导致难以吸引风险投资。

(一)规模扩张风险。近年来,苏北白酒快速发展,且正在进行募投项目建设。技改工程全部达产后,将提高酒生产能力、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并增强公司研发能力。尽管在确定建设技改项目之前对项目技术成熟性及先进性已经进行了充分论证,是基于目前的国家产业政策、市场环境、行业内科技水平、原材料供应状况等条件做出的,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这些因素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仍有可能出现一些尚未知晓或目前情况下尚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市场风险。除此之外,就算充分地考虑了产品的市场需求和项目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定时间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市场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仍有可能使该项目实施后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

四、直接融资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直接融资主要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初步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但在上市过程中,无论是条件还是上市过程都非常严格并繁琐,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想达到上市条件基本上是非常困难的。苏北白酒企业有很多,目前只有洋河酒业成功上市,今世缘酒业正在准备上市,其他的中小企业根本达不到上市条件,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直接融资支持还存在较大的困难。

五、金融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的构建

金融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将各方面资本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既包括政府、银行类金融机构,也包括资本市场、民间资本及风险投资的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支持体系。

(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很多发达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都充分表明,政府在创意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政府可以从政策、资金等多方向引导其他资金的流向。像上面分析的,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缺少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支持,版权评估及价值体系也都不健全。江苏省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快出台这方面的支持政策。苏北白酒文化创意的发展中,有很多中小白酒企业也想发展,但是实力比较弱,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也应考虑到这些企业的生存发展,可以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出一定额度的中小白酒企业创意发展资金,政府出面设立一定的贷款担保机构,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这些白酒文化创意企业的合作。人才在创意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省聚集了大量的人才,但大多都集中在苏南地区,这些人才不愿意来苏北发展。江苏省政府一方面鼓励苏北白酒企业自己培养创意人才,同时在政策上鼓励现有的人才到苏北白酒企业中去。同时,江苏省政府及地方政府也可以设立专项的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基础设施资金,保护好苏北知名白酒的基础设施。

(二)创新银行信贷制度及种类。由于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及经营风险大,缺乏担保等问题,导致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容易获得银行信贷支持。银行类金融机构应创新信贷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好的白酒文化创意企业开通绿色贷款通道。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贷款时,不容易提供担保,银行可以创新贷款种类,可以向苏北白酒企业提供白酒仓单质押贷款、知名白酒品牌质押贷款等。同时,请专业的评估机构为白酒企业提供的无形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鉴定,不要怕麻烦,确实对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

(三)有效引导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是解决企业获得贷款难的有效途径,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如能进入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中,既能解决其资金难的问题,又可以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促进其转换现有机制,增强活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伴随着改革开放,其资本数量非常庞大。二者追求高收益,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恰恰符合其目的。尤其是目前房地产市场及股票市场波动性也比较大,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是个很好的选择。但目前在政策上还不利于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进入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这时迫切需要各方面力量引导其进入。

(四)加大资本市场支持力度。一个企业的发展通常经历创业、成熟、成长到衰退等几个阶段。前期创业阶段需要个人及政府的资金支持,但到了成熟、成长阶段,主要靠银行信贷及资本市场的支持。银行信贷有高额的利息支出,而且贷款数量有限。资本市场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并且一定程度上融资成本比较小,对企业发展非常有利。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非常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洋河酒业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后,突飞猛进式发展便是非常好的例子。我国资本市场目前在上市条件及过程方面,不利于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时,一方面应大力加强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尽可能支持像今世缘酒业这类白酒企业快速成功上市,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基于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在上市条件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放宽创意企业中无形资产占比上限的规定,为中小白酒创意企业在上市融资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同时,也应快速加快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柜台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从而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企业中还达不到上市资格的白酒创意企业提供一定的融资服务。

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21世纪白酒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伴随着新经济时代产生的核心产业。苏北白酒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具备发展优势白酒品牌的优势,更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文化品牌战略意识。这样既可以把传统白酒文化传承下来,又可以充分合理挖掘和利用传统的苏北白酒文化品牌,加快实现品牌文化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提高苏北白酒文化软实力。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消费者精神需求要求也越来越重,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恰恰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苏北白酒企业的发展应以差异化战略为销售手段,对全国的白酒市场及目标消费者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与研究,进行苏北白酒品牌的整体视觉形象塑造。目前,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金融支持难问题,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银企合作、融资担保、上市融资等方式,这个问题将伴随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逐步缩小。金融支持与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很快会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共同繁荣。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少峰,张立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基础教材:文化产业商业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