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时间:2023-07-31 17:24: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第1篇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1)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学生健康的心理对其成长和发展、品德和学习的深远影响,学校应积极帮助教师和心理教师解决开展心理活动的一些实际困难,为教师提供掌握心理素质教育专业的进修和学校的机会,更要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和开展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培训和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并力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渗透、咨询与辅导等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以此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2)社会的转型,新时期的需求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社会、国家对孩子、公民、人才等越来越重视,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把期望更多的寄予在教师身上,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工程师,又因为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培训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知识,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都各科教学中去,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合程度,所以,教师要牢固树立服务学生意识,努力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亲活力,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意识和态度,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领会并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技巧,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3)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切实上好每一节健康教育课,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困惑,满足学生心理的需求,指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训练。(4)为学生创建有利的心理健康发展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也会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心理影响和教育,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学生修复心理创伤,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二、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与成因

(1)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更多是自身的因素心理学研究报告,13—18岁的青少年是心理障碍的初发期、易发期和多发期,据专家调查,多数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学习和升学的压力,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攀比风气、生活习惯,家庭原因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家庭原因、教师的教育方法的不得当、学习及升学的压力、同学间交往、早恋的问题、生理的变化等都深刻影响着中学生心理成长,如不及时疏导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严重的就会出现心理障碍。(3)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还存在一些误解,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有待加强,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健康乐观的心理,特别是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

(4)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或疾病有以下几种:焦虑症、情绪障碍、精神障碍、突发性遗忘症、恐怖症、抑郁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逆反、恐惧、孤独、嫉妒、厌学、唯我独尊、贪图享乐八种。

三、根据青少年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教育和训练

1.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其心理的发展要求和任务也不相同,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高峰期,因此,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心理健康与否大多数学生没有明显表现,例如:我们学校两位教师的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听话懂事、好学上进的好学生好孩子,没骂过人没打过架,学习成绩在年组名列前茅,到了九年级,年龄也相接近的时候,逐渐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学校和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每位教师都必要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并能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去指导和解决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指导和训练的认识,为学生疏导和排除心理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并落到实处,比如: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语文科课根据文章中心思想进行情感教育;音乐课可以通过唱歌转移注意力,排除学生心理压力等等。学校要积极的调动班主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每位班主任教师成为心理教育的骨干力量。

3.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充分发挥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为学生和心理患者提供治疗帮助与服务。

4.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

5.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重视和发挥社会和家庭教育

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仅仅依靠是学校远远不够,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很重要,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家庭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和培养,如:学生恐惧考试的心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指导家长用平常心看待考试成绩,不要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勇敢的面对考试和考试成绩,排除学生的考试恐惧心理;青春期生理教育,可以指导家长不要感觉到羞涩,正确面对孩子的生理变化,并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让孩子懂得变化时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有任何顾虑。又如:学生社交恐惧心理,怕不被接纳、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并在择友上加以指导,逐渐培养孩子的交往技巧,教师要指导家长,让他们懂得过多的指责和约束孩子交往反而会使孩子社交中缺乏自信,产生心理障碍等等,争取家长的合作,指导和帮助家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极为重要,学校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出现问题及时疏导,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农村中学心理教育开展起来更是有很多困难,跨度大,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条件不一,风俗习惯有较大差别,家庭教育跟不上,家庭和社会要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又对学生发展起到重要影响,逐步形成学校管理,家校协同,社会参与,形成全方位、立体的健康教育。

第2篇

关键词 护士 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存在问题

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体系不完善:基层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相对起步迟,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教育体系,导致护理人员工作的盲目性,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从而加大了产科的安全风险。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健康教育知识学习掌握不够:基层医院卫职校毕业的护士占一定的比例,加之在职继续教育的不完善,医院组织的集中学习培训较少,护士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满足现状,缺乏竟争意识,外出学习机会很少,对护理专业发展了解不够。

对产科护患关系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孕产妇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很高,要求能保证母婴安全。护士需要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促使顺利分娩。

工作主动性不强,宣教不到位:产科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沟通技巧,加之其他因素影响,护士工作缺乏主动性,宣教不到位。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基层医院领导没有认识到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的工作,所以不重视产科护士的配置;产科护理工作量大,手术、急诊病人多,夜间较为突出,工作任务重、责任大。

对 策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和完善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沟通,了解专业发展,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领导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将健康教育纳入医院整体工作的计划之中,借鉴外院管理经验,建立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实行院级-护理部-科室健康教育小组三级管理[1]。

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健康教育涉及到多个学科,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2]。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健康教育的效果。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需求。

针对产科护患关系的特殊性进行健康教育:要做好产科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对护患关系特殊性的认识,根据特殊需求和心理特征进行健康指导。

增强护士的健康教育意识,捉高工作主动性和沟通能力:要提高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主动性,首先要要增强健康教育的意识,通过学习和教育,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让护士充分认识到产科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和住院适应能力及母婴安全的需要。

其次是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良好的扩患沟通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相关知识学习和集中培训,在实践中指导护士进行良好的护患沟通,不断提高其沟通能力,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知识水平,适应产科健康教育的需要。

保证产科充足的护理人力,搞好健康教育:领导要充分认识产科工作的特点,以及健康教育在产科质量中的作用,补充护理人力,保证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效果、科室要在现有条件,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护理人力。

小 结

基层医院产科健康教育存在着管理机制、护理人力配置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制约健康教育的根本因素。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学习,掌握实施健康教育的各种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其次要强管理,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管理机制,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1•1病人方面

1•1•1病人(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足[1]多表现在老年人群、农村地区;一旦老年人轻视自身疾病的观念形成,就很难改变过来,这是性格特征;由于农村部分地区卫生条件差,自我保健意识淡薄,长期的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偏食、个人卫生差等影响了身体健康。加之经济条件受限,致使多数病人的需求仅限于求医治病,解除痛苦。

1•1•2病人自身文化层次差别大:病人中有来自领导阶层的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工厂职工、农民以及文盲人群,他们之间的理解力、意志力不同,能否接受健康教育并且落实到行动上,其差别很大。

1•1•3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偏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护士地位低下,只会打针发药),对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持怀疑态度,凡事相信医生的解释,影响了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与接受;加上医生与护士之间对病人解释不一致也易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

1•1•4获得医学知识的渴望程度也不尽相同: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家庭负担轻重、社会地位的高低等相关。

1•2护士方面

1•2•1缺乏教育时间: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少,护士工作负担过重,时间缺乏,把健康教育与整体护理分割开来,视完成躯体护理的职责为重点是影响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因[2]。

1•2•2相对滞后的护理观:调查结果表明,护士普遍对现代护理缺乏全面的认识,许多认识仍受着传统医学的模式的影响。调查中17•3%的护士认为护理是非独立学科,从属于医疗;66%护士认为生物学因素是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11•4%的护士认为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无关。

1•2•3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护士不能很好地运用护理程序为框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往往对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缺少对教育效果的监测评价。由于目前医院的护士以中专毕业为主,占80%左右,其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新的护理模式的需求,不仅缺少相关专科疾病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知识[3],而且缺少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缺乏有关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能及时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难以对患者实施完整高效的健康教育。

1•2•4不愿承担教育义务的心理倾向:传统的病房等级制度使护士个人没有教育的责任及权利,不愿增加工作的负担,缺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主动性。调查表明,护士能否主动给你讲解病情,护士能否经常与你交谈的肯定率较低,仅占63%[3]。

1•2•5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内容程式化,缺少个性特点,难以满足一部分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的需求。教育方法以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主,缺少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手段,不能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出院指导内容简单、抽象,病人不易接受。

1•2•6护理管理上缺少管理督促,如缺少对健康教育效果的监测评价,使之流于形式。

2对策

2•1普及对各层次护士现代护理理论的教育,使护士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3]。目前的临床护士多数接受的是中专教育,且教育内容偏重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加之长期在传统医学模式下工作,对现代护理观认识不足。有调查表明,护士对护理观认识的整体水平差距很大,仅8•66%的护理人员认识水平较好,而50•4%的人认识水平在较差以下。这一结果提示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已相对滞后于护理模式的变革,严重地制约了整体护理模式的推进。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护理管理者要自觉地学习现代护理理论,更新观念,将现代护理理论纳入护理继续教育项目,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教育,采取短期培训、业余自学、定期考核等多种教育形式与方法,使护士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

2•2强化基础培训,提高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根据护士的教育需求特点,努力抓好3个层次的教育培训:一是学校教育,在护校中要尽快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为临床培养有教育能力的适用型人才;二是继续教育,把护士教育能力的培训纳入国家继续教育大纲,规定不同职称护士接受健康教育培训的学分,如通过院内举办培训班、各种讲座、外送参加短期学习班的形式,使护士基本掌握有关行为科学、传播学和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开设病人健康教育培训基地,编写健康教育教材。三是临床带教,为不同职称、学历和年资的护士确定临床教育职责,充分发挥高职称、高学历和高年资护士(重点对护师以上人员、本科和大专毕业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带教作用,提高护士教育水平[4]。

2•3医院应适当增加对健康教育的投入,重视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健康教育是医院的重要职能,健康教育的作用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人的不健康行为,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治疗方式,顺应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大趋势,对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纠纷,降低保健费用有着积极的作用。医院应该适当增加健康教育的投入,组织人力物力,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不同的特点与需要制成各种健康教育手册、幻灯、录像等,对住院病人进行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7]。

2•4强化角色意识,明确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4]:通过规范化培训和护士注册法学习,强化护士履行教育义务的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感,充分认识病人健康教育是医院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护士是病人教育的主力军。

第4篇

【摘 要】护理健康教育是指护士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病人及家属实施的健康教育活动[1]。本文从基层医院护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健康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的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医院 健康教育 现状 对策

在医学模式向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模式转变的新形势下,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健康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普遍重视。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越来越多的人获得相关知识,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提高病患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基层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面向广大农村,病患人群基本文化素养不高,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和传统观念难于改变,加之长久以来功能制护理模式的制约,人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观念滞后,导致护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到位,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本文针对我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原因分析

1.1 管理因素

1.1.1 缺乏支持体系 医院管理者存在有重医、轻护思想,注重医疗投入,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开展、投入不够重视。

1.1.2 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普遍重视,在临床工作中也制定了相关的健康教育制度。但是由于多数护理管理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工作重心偏向于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对护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重视不足,缺少监控的硬性指标,使护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1.2 护理方面的原因

1.2.1 护士观念滞后,对教育者的角色认知偏差 护理的任务是:减轻病痛、维持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2],也就明确了护士教育者的角色。但是长期以来功能制护理的制约,许多护士还没有接受新的护理观念,对护理健康教育在疾病防治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注重履行护理者的角色,而对教育者的角色认识不足,教育意识淡薄,缺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主动性。

1.2.2 知识受限,教育能力缺乏 健康教育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3]。护士应针对病人开展包括疾病防治及一般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教育活动[4],而基层医院护士教育起点较低,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对护理健康教育实施程序认识不清,因此护理健康教育在临床落实中存在着教育内容泛化,无针对性、实用性,教育方式单一等缺陷,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质量得不到保障。

1.2.3 缺乏教育时间 医院管理制度核定编制床护比为1:0.4,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护士严重缺编,工作负荷较重,难以提供充足的教育时间。

1.3 病患方面的原因

1.3.1 健康知识的需求差异 由于病人自身文化素养不同,导致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不同、理解力、意志力不同、接受护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也不同。

1.3.2 疾病的认识不足 基层医院服务对象主要面向于广大农村,生活、卫生条件较差,自我保健意识薄弱,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难以更改,使得多数病人仅限于解除病痛,治疗疾病,而忽视了健康教育在致病防病中的重要作用。

1.3.3 缺乏信任 护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由护士实施的,但是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病人认为护士只是执行发药、打针等简单的护理操作,对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医生才能治病,只相信医生的解释。这样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其对护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

2 对策

2.1 健立护理健康教育考评制度 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建立护理健康教育考核制度,对病区健康教育进行监控,考核结果纳入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作为对病区护士长管理能力及病区护理质量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

2.2 树立正确的护理观念 护理管理者应自觉学习现代护理理论,更新观念,将现代护理观念纳入继续教育内容,分阶段地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鼓励护士参加短期培训、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树立正确的现代护理观念。

2.3 强化角色意识 通过对护士规范化培训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明确护士职责和义务,增强责任感,强化教育意识,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履行教育者的职责。

2.4 加强对护士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 健康教育需要护士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沟通技能,因此,护理部应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考核计划,强化护士基础理论、护理健康教育知识、教育程序和沟通技巧的学习和掌握,不断促进护士提高专业素质和履行教育的能力,增加病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2.5 合理配制护理人员 根据病区实际护理工作量,对不同职称、年龄的护士进行合理调配,尽力缓解护士缺编的压力,把护士时间还给病人。

参考文献

[1] 张振路.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

[2] 殷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第5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盆底肌康复  作用

        为了解孕期健康教育在推广盆底肌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提高女性对盆底肌康复必要性的认识,我们对2009年7-12月在孕妇学校接受盆底肌康复知识和孕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的孕妇进行了授课前后盆底肌康复知识和孕期保健知识的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7-12月在我院孕妇学校接受盆底肌康复知识和孕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的孕妇,共182例。

        1.2  方法  将设计好的盆底知识问卷和孕期保健知识问卷发给所有的对象,并讲解填写的方法及要求,包括孕次、产次、年龄、孕周等。接受健康教育后,所有对象再次填写盆底知识和孕期保健知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82份,回收182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数据统计包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82例孕妇的年龄为22-35岁,平均28.30岁;孕次为1-6次,孕周22-38周,平均28.52周;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上73例,大专50例,高中或中专30例,初中14例,文化程度不详者15例。

        2.2  健康教育前孕妇盆底肌康复知识与常见保健知识知晓率

        2.3  健康教育后的知晓率  孕妇接受健康教育后盆底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96.67%,常见保健知识知晓率为97.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见(P>0.05)。

3  讨论

        3.1  提高女性对盆底康复认识的必要性  盆底康复治疗是一种无辐射、无副作用、见效快的一种无创物理疗法。经过妊娠和分娩的女性,不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十月怀胎的过程已经使盆底肌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初期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胀感、尿频、便秘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将渐发展为尿失禁(轻度:咳嗽、喷嚏、大笑或提重物时就发生漏尿;中度:走路快就会尿湿裤子;重度:站立时都会发生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给妇女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中国女性约有1/3遭受尿失禁之苦[1]。国际上普遍认为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对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近几年才引进并开展盆底康复技术,并已引起国内妇产科专家的高度关注,成为继妇科肿瘤、内窥镜后的又一妇产科亚学科。

        我院对在孕妇学校接受健康教育的孕妇在授课前进行了盆底肌康复知识和孕期保健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前有85例孕妇的盆底肌康复知识知晓率<40%,常见保健知识知晓率<40%为0例,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健康教育前孕妇对盆底肌康复知识的认识不足,知晓率明显低于常见保健知识的知晓率。

        3.2  健康教育在推广盆底肌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虽然孕妇对盆底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但是在接受盆底康复知识健康教育后,她们对盆底相关知识的认识明显提高。由本文数据可见,健康教育前有46.7%的孕妇对盆底相关知识的知晓率<40%,健康教育后孕妇对盆底相关知识知晓率上升至96.67%,与保健教育后常见保健知识知晓率(97.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盆底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

总之,我国近年来才引进盆底肌康复技术,人们对女性盆底

        相关知识的认识普遍不足。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使孕妇盆底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目前,我院已将盆底肌康复治疗列为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之一。 

第6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问题;原因;对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17-02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以护理的干预手段,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健康教育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项基本职能,通过教育、传播和行为干预,保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社会行动,不等同于一般工作层面上的卫生宣传,在公共卫生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医院内还是面对社区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康复、生活质量乃至全民的健康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心理模式逐渐过度到生物――医学――心理――社会模式。患者能否在医疗、护理、保健活动中获得合理的健康教育,满足健康教育的需求,取决于护士的教育意识和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对此提出各种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缺乏

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中,对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掌握贫乏,对教育程序了解不足,缺少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因此健康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同时护理人员知识面窄,教育形式单一,对于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度不足[2]。

1.2 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护士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往往停留在疾病知识的普及和宣教上,对护理健康教育和卫生宣教的区别认识不明确。在履行健康教育的职责上缺乏主动性,不能从根本上帮助患者认识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行为。

1.3 健康教育时机不当

患者刚入院时情绪可能不稳定,这种情况下护士所做的健康宣教往往效果不佳。护士应首先观察病情,处理患者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在与患者交往的过程中,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患者关心的问题,然后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完成了护理工作,又进行了健康教育。可见,健康宣教并非护士刻意安排时间去做,可以在护理的过程中适时适当地施教。

1.4缺乏沟通交流技巧,教育方法不当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和依从性低。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语言应通俗易懂,而不是生搬硬套医学术语,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采用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使患者都能接受。

2 对策与改进措施

2.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管理

健康教育目前已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应用于临床,作为一名护土,首先要树立现代护理观,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把健康教育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3]。开展健康教育不同于卫生宣教,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使护士从被动执行护理操作逐步过渡到围绕人的健康为目的的主动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上来。 医院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为基地,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其不健康行为,使其向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管理层应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管理,完善健康教育制度。要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层转变观念,将健康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政策上对健康教育需求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给予重视支持,并制定各项促进健康教育的政策[4]。管理者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适应新的医疗发展模式,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健康教育评价制度,把健康教育列为护理工作的重要检查内容之一,确保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实施,且有章可循。

2.2 加强健康教育的培训工作

健康教育涉及学科广泛,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工作,加强对各层次护士系统规范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十分重要。健康教育的能力是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首要条件。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沟通技巧,同时注重培养自身的素质和优良的品质,才能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要提高护士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健康教育的培训,通过分层次,分阶段进行讲座、业务学习等形式,保证护理健康教育及时和有效实施。通过开展院内培训班,培训讲座,派技术骨干去上级医院进修,外出参观学习,邀请外院老师讲座等形式,以点带面展开工作。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提高专科水平,将健康教育融入临床工作职责中,纳入量化管理体系,使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教育。

2.3 合理安排健康教育时间及形式

首先,住院病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病人克服这些问题,安心住院治疗。接着合理适当的饮食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如高血压病人宜用低盐饮食,发烧病人宜多饮水等。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临床工作中,应秉着“简单、实用、有效”的原则,制定可行的教育计划,循序渐进。在健康教育的获得途径上,除了基本的健康教育,还可采用图片、照片、标本、模型、示范、演示等形象化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式直观、真实、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教育的形式由口头宣讲到集体教育,发放教育处方、宣传板报、示范教育等,使健康教育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使患者能够分清轻、重、缓急,易于接受,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2.4 加强沟通技巧,改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真正建立起朋友式的护患关系,要求正面与患者进行沟通,把关爱、微笑送给患者。与患者交谈中,语气应亲切、平和,通俗易懂。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逐步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健康教育成败的基础,由于受文化层次的影响,很多患者只相信医生说的话,对护士给予的指导持怀疑态度,还有受风俗习惯影响,不愿接受健康教育,护士在评估患者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供给他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信息,某些不利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意识到对维护自己的健康所负有的责任。不断灌输保健的意识,以专业的知识说服患者,取得与患者的信任与尊重,把健康教育工作深入人心。

3 讨论

护士不仅仅可以接触病人而且可以接触病人的家属及其陪同人员,所以护士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往往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对其陪同人员进行了健康宣教。所以,健康教育是护理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护理人员对人群的健康教育也担负着很重要的责任和义务。除上述对策外,还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如健康教育评定标准和制度、健康教育工作职责、激励机制等,以促进护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期、稳定、有效地开展。通过改进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护士改变了观念,提高认识,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士整体素质提高,专业自豪感增强,使得整体护理质量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2.

[2] 蔡学琴,护理工作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2, 14(30):310

第7篇

今天,*街道办事处与市健康教育所在这里举办社区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这对进一步促进*街道的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搞好20*年*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和提高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的一个重要举措。这次培训班得到了市疾控中心、市健康教育所、仁济医院及*成校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此,我谨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光临今天培训班的各位同仁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先讲三方面的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充分认识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社区健康教育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乃至在整个和谐社区建设中,我们要以提高全民整体健康素质为宗旨,继续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宜城社区健康行”活动,建立起街道相关部门和各居(村)委负责以及全社会参与的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做到健康教育与常规工作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社会通力配合的健康教育新格局。健康教育是帮助居民掌握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社区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领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为社区和谐目标服务,是宜城街道卫生保健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健康教育培训班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居(村)委健康教育专(兼)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旨在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扎根基层的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我们要充分认识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促进社区水健康教育平的不断提高。

二、扎实推进和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各项工作

要扎实推进和做好20*年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居(村)委健康教育工作的骨干人员,在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还要充分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做到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业务技能、研究工作思路、探索活动载体、增强工作责任,切实把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做优,要结合社区自身条件和特点,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二是工作目标、计划要到位。通过这次培训班,各居(村)委要根据街道办事处20*年健康教育工作意见、任务,认真制订好居(村)委健康教育工作长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并按计划有序开展好各项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工作措施、效果要到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工作检查考核。要结合社区“两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学校、画廊、专栏、黑板报、电化教育、照相机、活动场所等硬件配套设施建设。要形式多样地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拓展健康教育载体,提高健康教育效果。首先,要强化健康教育宣传,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宣传阵地作用,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刊专栏板报、开展电化教育和发放资料、手册、社区简报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其次,要定期组织开展健康咨询、专题讲座、专项培训及健康教育进校区、进单位、进家庭等形式的主题活动;第三,要把健康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组建“健康俱乐部”、“社区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社区卫生义诊服务队”等民间组织,创特色、树品牌。

四是软件台帐要到位。各居(村)委要指定专人

及时收集、整理好各种健康教育工作资料(特别是照片等原始资料),要按照规范要求认真记载好健康教育工作台帐,确保各类创建工作复查和年终考核时有详实的软件台帐可看、可查,要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临时补做假台帐的行为发生。

三、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和强化工作考核

一是希望同志们要集中思想,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以这次培训班为契机,认真学习,掌握技能,提高水平,确保培训效果。

二是通过今天的培训,务请同志们回去后将这次培训班的精神及时向书记、主任认真汇报,特别要按照街道办事处20*年健康教育工作意见,认真研究制订好本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今后,各居(村)委财务上要设立健康教育科目,筹措专项健康教育经费,确保各项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展开。

第8篇

1.1患者入院后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做自我介绍,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护士长、作息制度、探视制度、请假制度以及环境介绍,标本留取等,让患者很快熟悉环境,消除恐惧。我们还根据以上内容制作了健康教育表。有些护士在宣教的过程中,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患者对宣教内容掌握的程度,而低年资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存在着漏宣教或宣教不到位的情况。健康教育表的应用不仅成为低年资护十的T作指引,同时也使得不同班次的护士能够根据健康教育上的记录了解到患者的宣教做了多少,做到什么程度,减少了漏宣教或宣教不到位的情况,提高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另外在做入院宣教时也要注意宣教的时机性,患者刚来入院,精神紧张,心里忐忑不安,我们填鸭式的灌输一堆内容,患者是无法深亥0了解及记忆的,我们可以先给他们介绍环境,让他们很快熟悉环境,消除心里恐惧,再进一步的给他们介绍其他相关内容,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1.2患者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患者在住院期间,我们要给他们做更深一步的健康教育,例如疾病的发生,治疗方法,预后等相关内容。教育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信念和价值观等因素结合考虑后决定。在教育形式上,可灵活开展个人宣教、小组式宣教和患者座谈会等形式,以达到预期效果的目的。对于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的患者可以采取直接讲述的方法,对于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的患者可以采取图片讲解,观看影像资料等方法。我们还根据本科疾病撰写的健康教育手册包括发病、治疗、术后康复、出院指导、回家后的饮食指导等内容以供患者翻阅。确保让每位患者都能了解我们宣教的内容。

1.3患者手术前健康教育

患者手术前,心里是十分紧张的。监护室、手术室的护士会在手术前一天,来到患者床前,通过图片展示,让患者了解手术室、监护室的环境,医生,以及需要患者配合的相关事宜,让患者对手术室、监护室的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消除其陌生感及恐惧感,能积极的配合手术。

1.4健康教育效果改进

为了了解健康教育的效果,每月对患者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从中了解这段时间来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增减健康教育内容,改变健康教育方法,在下月的调查表中就可以查看我们的改进方法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再根据调查结果做进一步改进。

2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2.1客观因素

①医护人员在技术和时间上不能保证:目前,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因此在技术和时间上还不能充分达到教育目地。②增加了经济费用:更好的开展健康教育,扩大了医院的正常开支,健康教育方面的财物需求能否保证,都会直接影Ⅱ向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③高素质的教育人员不足:开展健康教育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如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责任感的程度,为患者服务的精神状态,以及进行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传播技能的水平都影响健康教育能否顺利实施。

2.2主观因素

①对健康问题的认识不同:对不同的健康问题存在着观念上的不一致。②教育对象的期望值相异:教育对象因知识层次、文化素养、年龄、性别等因素的不同,对接受健康教育的期望值有异。③教育手段的特殊性:健康教育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对具体的问题、不同的人员、不同阶段采取的方法应有一定的针对性。

3体会

3.1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3.2拓宽思想,突破思想观想上的局限性:健康教育应该拓宽思路,真正以健康为中心去认识和思考问题。把握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使受教育对象通过知识改变、态度转变并逐步实现行为转变,避免将健康教育仅仅当成疾病护理常规来宣讲。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

第9篇

1•1资料:整体护理开展病区1998年11月14日~11月21日的在院病人62名,占同期这些病区住院病人总数的20%左右。年龄17~74岁,住院时间7天以上。神志清楚,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1•2方法:采用中华护理学会健康世纪行下发的关于医院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由病人对病区护理工作质量评价表、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情况调查表、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知晓情况调查表3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10个问题。调查者逐条询问病人并与之交谈,根据回答情况打勾或打叉,患者未碰到的情况放弃不作回答。问卷回收率100%。

2结果

3部分内容中,病人对病区护理工作质量评价表的满意率最高,为95%;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情况调查表的肯定率85%;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知晓情况调查表的肯定率最低,为70%。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情况调查表中,涉及有关入院、出院、手术前后健康教育的调查项目,肯定回答占90%,表明这些环节的健康教育基本落实。但是,护士能否主动给您讲解您的病情,护士能否经常与您交谈的肯定率较低,仅63%。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知晓情况调查表的肯定率最低,约40%的病人不能回答自己所患疾病的原因,服用药物的名称,手术或检查的目的以及所患疾病的预防或康复要点,内科病人对这些问题的掌握情况比外科病人差,可能与内科病人病情较复杂,用药较多且治疗机理复杂有一定关系。

3现状分析

3•1护理人员初步形成了健康教育的观念,但普遍缺少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近几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学的发展、整体护理模式的推广,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护士接受,各级护理人员逐步形成了健康教育的观念。由于目前医院的护士以中专毕业为主,占80%左右,其知识构成远远不能满足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新的护理模式的需求,不仅缺少相关专科疾病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知识,而且缺少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难以对患者实施完整高效的健康教育。

3•2病区有健康教育的形式,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效果都有待于进一步规范、改进、提高。调查表明,整体护理病区都建立有健康教育形式,制定了专科疾病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强调入院后、手术前后、特殊治疗前后、特殊检查前后及出院前等环节应有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但是,目前病区开展的健康教育存在以下的问题:(1)教育内容程式化,缺少个性特点,难以满足一部分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的需求。(2)教育方法以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主,缺少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手段,不能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3)护士不能很好地运用护理程序为框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往往对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缺少对教育效果的监测评价。(4)部分病人对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持怀疑态度,凡事相信医生的解释,影响了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与接受,并未做到知行合一。

4对策

4•1普及对各层次护士现代护理理论的教育,使护士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目前的临床护士多数接受的是中专教育,且教育内容偏重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加之长期在传统医学模式下工作,对现代护理观认识不足。有调查表明,护士对护理观认识的整体水平差距很大,仅8•66%的护理人员认识水平较好,而50•4%的人认识水平在较差以下[2]。这一结果提示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已相对滞后于护理模式的变革,严重地制约了整体护理模式的推进。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护理管理者要自觉地学习现代护理理论,更新观念,将现代护理理论纳入护理继续教育项目,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教育,采取短期培训、业余自学、定期考核等多种教育形式与方法,使护士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

4•2加强对护士尤其是护师以上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能承担医院健康教育功能的护理骨干队伍。通过院内举办培训班、各种讲座、外送参加短期学习班的形式,重点对护师以上人员,本科和大专毕业的护士进行有计划的强化训练,使她们基本掌握有关行为科学、传播学和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成为病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在临床实践中以她们为骨干,通过组织健康教育现场观摩,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查房等,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传帮带。

第10篇

高中阶段处于青少年的青春叛逆期,又面临着来自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很容形成巨大心理落差,轻则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自己的学习,重则产生心理疾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这一时期的学生的心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家庭、人际关系到学业成绩等时刻影响到高中生的脆弱心理。高中班主任作为学生最亲近的“大朋友”,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有利于开发学生内在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促进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开展相辅相成

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德育教育也能促进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所以,高中班主任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对德育工作的进行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日常工作的管理

高中班主任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而已,高中班主任还是学生学业的指导者及心灵的领路人。高中班主任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困境、压力和难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如此,师生双方都更能够理解彼此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也有利于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高中升学压力很大,不仅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高中班主任也有升学压力,而且班主任不比学生的心理压力少。首先,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负责,监督和保护学生的日常生活,保证其人身健康。其次,班主任还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监护人,高中生在高中阶段既是青春期又是叛逆期,班主任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要在学生遇到困难和压力及时给予关注和帮助,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再次,班主任还要保证学生的升学率,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好的发展空间;最后,离开学生,班主任还是个普通人,需要照顾家庭,要缓解生活上的压力。因此,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得到关注,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调试的心理,在健康的基础上做出最好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引导、照顾和帮助学生。

(二)师生双方对在高中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现阶段,很多高中教师对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不足。高中班主任关注学生的重点还是在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上,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对实际操作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而学生在这个阶段重点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会怀疑在自己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中阶段,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整体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

三、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建议和对策

(一)高中班主任注意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

1.认识和明确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地位。

高中班主任不但有教育教学的任务,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具体的工作中首先督促学生好好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然后还要明确自身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争取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学校要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开进行监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2.关注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

首先,班主任自身应该学会自我调节。班主任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确保自己处于健康水平,并调试到最佳状态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高中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保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科学有序展开。最后,学校领导应该关注包括班主任在内的学校所有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使教学活动有效展开,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二)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高中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高中班主任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要能够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方法与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以维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固然应该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习成绩上,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保证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才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打击,在学习的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三)提高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首先,从高中班主任层面,使其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提高其开展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其次,鼓励班主任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不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在帮助自己调节心理状态和心理压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最后,学校要经常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及培训,也可以适当对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班主任给予肯定和奖励,在帮助高中班主任提升内在动力的同时增加外部刺激,提高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四、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误区 对策

一、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从教育目的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个体本位出发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德育是从社会本位出发,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人。两者在学校工作中相辅相成,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往往界限不清,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现象比较常见。

要走出这一误区,必须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区别的同时,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1)心理健康教育要目标明确,即要从学生个体出发,增强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具体的内容,如学习心理培养与就业、升学指导,人际关系辅导与社会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与耐挫力训练,自我意识与健康人格培养,青春期号陡心理教育,休闲与消费心理指导,等等。

(3)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工作方法要用辅导咨询等方法,特别要强调启发与疏导。

(4)教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如关心、爱护学生,乐于助人,为学生保守秘密等。只有突出以上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中小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正确心理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的教师怕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过度“宽容”,采取迁就、容忍、回避的态度,不敢让学生接触社会,怕学生染上坏毛病。这样做的结果等于将学生放在温室里,后果是经不起风吹雨打,久而久之,学生的竞争能力、耐挫能力减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化倾向”。

要走出这一误区,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即创造条件和利用各种时机锻炼学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将学生推向改革大潮,融人市场经济社会,感受改革开放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感受科技进步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培养他们的竞争力。

(2)创设必要的环境,如夏令营、生存能力训练活动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刻苦磨炼、战胜困难的勇气,提高学生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3)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能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正确认识来自各个方面对自己的批评与评价,真正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胜不骄,败不馁,从而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三、如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若能树立起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层次上的突破与延伸,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培训

搞好教师培训,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的中小学全部拥有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是不太现实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首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派出老师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发达农村地区学习、考察、培训与研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其次,接受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把外出学习培训和自学紧密结合起来,购买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为老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再次,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通过校本培训等形式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研能力得到提升。

第12篇

关键词 医院 护理人员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79

目前医院健康教育是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院健康教育不但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而且能将健康知识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无病”人群,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而要深化医院健康教育,首先要认识到在医院搞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其次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第三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知识的前提

因为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医院是一个重要的接合点:一方面医院是患者集中的地方,有众多可教育对象;另一方面往往当人们在患病时更有知晓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还有当患者家属、亲友等身临于医院看到患者的痛苦时会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而愿意接受健康知识。所以搞好医院健康教育在全民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分认识在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作用

第一,健康教育通过卫生知识宣教可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其对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疾病恢复。如在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中,其父母不了解缺铁性贫血对儿童健康、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合理喂养、铁剂治疗的有效性,也就不可能很好地执行医嘱。故只能通过健康教育来达到目的。第二,可以达到心理治疗。健康教育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可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人们已经发现心理社会因素已成为许多疾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如恐惧、焦虑、精神紧张可导致高血压、心脏病、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与发展。健康教育可减轻或消除患者不良反应,解除患者和家属顾虑,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健康教育本身是一种治疗。如与吸烟、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心、脑、肺等脏器疾病,最根本的良方就是戒烟、合理膳食、加强锻炼,而药物治疗没有良方[1]。因此,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就是科学、严密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处方就是最好的应用。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做好医院健康教育的保证

提高护理人员知识水平:因为健康教育融入了医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知识。医务人员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转变服务理念,刻苦学习,不断提高,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健康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全面素养,如人际交流、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等理论知识。护理人员必须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才能更深入、更准确、更有效地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

有效的人际交流和传播技术是搞好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桥梁,也是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比如讲话的速度、是否通俗易懂、能否举一反三、问话技巧、能否耐心倾听等传播基本技巧,还有在谈话中是否和蔼可亲、尊重对方,内容是否简明扼要等谈话技巧以及是否能正确运用手势、面部表情、眼神等非语言传播技巧等。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个人修养,努力提高传播技巧,才能使健康教育深入开展。

要深化医院健康教育必须满足门诊和住院患者及家属等共同享受健康知识

加强门诊健康教育工作:门诊健康教育应从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时间开始,贯穿在候诊、就诊、检查、取药、治疗等每个环节。面对门诊患者流量大,病种杂,停留时间短,健康需所求及文化、年龄、性别等差异较大的特点,而在护理人员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如何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护士应积极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①宣传栏:在门诊走廊、各科室候诊区墙面设置固定的宣传栏,根据季节宣传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知识。②媒体宣传:在门诊大厅电子大屏幕上滚动播出医院简介、就诊须知、相关政策、便民措施、突发事件的应对、医疗新动态等内容。③在门诊大厅设置导诊咨询台。④加强门诊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也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它包括患者的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教育。①入院教育:患者的入院教育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纽带。成功的入院教育一方面使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以便“因病施护”;另一方面使患者消除或减轻住进医院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对医院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内容有病区环境和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的介绍;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及文化程度等;告知患者在各种检查和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要求患者在住院期间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等。②住院教育:患者的住院教育应在患者住院的不同阶段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检查、用药反应、护理特点和健康问题等需求,分期制定符合个体的教育计划并利用生活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操作、术前准备、巡视病房等各种时机,适时对患者进行观念更新、知识灌输和行为指导,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从而主动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及用药的依从性,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③出院教育:患者的出院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出院后继续接受治疗的前提和保证。患者的出院教育可以在出院前或出院时进行,慢性病患者出院教育在住院期间即可进行。其内容包括:评估患者住院教育掌握的情况;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健康行为等掌握的程度及身体恢复状况;帮助患者及家属确定出院教育内容,如积极休息,合理营养,适时锻炼,用药指导,心理调适,复诊时间等注意事项。通过开展出院教育不但规范患者的行为,使其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而且可纠正患者周围的其他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的不良行为。

总之,能够充分认识到在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健康教育实施护士的整体素质,通过多途径、多方法加强门诊和住院患者一条龙的健康知识宣教,才能深化医院健康教育,将医院健康教育拓展到整个社会,使广大居民自觉摒弃不良习惯主动寻求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自我保健,合理营养,参与锻炼,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注意心理卫生等方面提高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