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

时间:2023-07-31 17:24: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本土文化 融合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融合的界定

初中语文教学从阶段上来划分,指的是七至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从内容上看,它包括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如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写作教学和综合学习教学等。而本文所要阐述的正是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与本土文化进行融合。所谓本土文化,指的是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它是一代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如在我们新塍就有桥文化、墙门文化、弄堂文化、明清老房子文化;文人文化;还有许多本土文化活动,如闹元宵、三月半行香等。如巧妙地将这些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与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学生们定会认识到:“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的丰富内涵。

二、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融合的途径

将初中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融合,其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条:一是直接融合;二是间接融合。

(一)、所谓直接性融合,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凡做过语文教师的,都深感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正因为如此,有的搜肠刮肚,寻思课堂导入的切入点;有的频频翻书,查找课堂导入的切入点;有的祈求网络,搜寻课堂导入的切入点。但我觉得还是《诗经》说得好:“伐柯伐柯,其则不远”,用本土文化作为课堂导入的切入点,乃是一种便易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二)、间接融合,是指通过组织学生走访、参观、听讲座、印发地方教材等形式,使学生感悟本土文化特色,领略本土文化风味,透析本土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社会、历史及其百姓生活的关系。

新塍镇桃园小学钱宝云先生经过多年的走访、拍摄,编就了《桥韵》一书,所研究的是新塍镇范围内的形形式式的桥梁。因此,当我们要教八年级第三单元时,我邀请钱老师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向学生介绍新塍镇的桥文化,以增进学生对《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提供课程资源,并启发学生,让他们懂得学习与研究是共存的,“时时留意皆学问”的道理。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我镇老宅、墙门等古老的民居文化。

三、教学内容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形式

1、图片融合。我镇历史文化积淀颇厚,特别是明清两代流传下来的老房子、老弄堂、古墙门,颇有特色。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图片通过多媒体传达给学生,并提出如下问题:

为什么我镇老房子多建风火墙?

你知道圣堂弄的来历吗?

从墙门匾额“孝友传家”中你可以探究到这个丝绸商行的老板应该是怎样一个人?

为什么匾额题名为“鹿洞渊源”?它与宋代大文豪朱熹有联系吗?

我想这实在是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流――“到民间采风去”的极好素材,学生采风归来,定会产生教师引而不发,学生却滔滔不绝的课堂效应。如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而写成作文,学生往往会落笔泉注。

2、语言融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推广普通话,另一方面不应忽视语言的地方色彩。当我们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时,常常会说:某某散文的语言富有地方特色,某某的小说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因此,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有机的融合富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新塍方言,这哝哝的吴语一定会使你的课生色不少,情趣横生。

3、掌故融合。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掌故,而这些掌故正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鲜活的课程资源。这正如本镇盛同枝老先生所云:“一国家之文献、掌故,一国家之粹也;一乡之文献、掌故,一乡之粹也。粹如灵魂然,如精神血气然。”而我们新塍古镇,历史文化悠久,本土掌故犹如宝葫芦瓶里的圣水,取之不尽。

4、史实融合。新塍镇文化历史悠久,史实材料丰富,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加以有机融合,这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会增强学生对这片故土的深厚情感。我在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时,就融合本镇郑熙任顺义县令时的怒言:“此国家求贤之始,当凭文取士,且寒士苦况,我备尝之,夫岂可贪贿赂屈真才乎?”骨头之硬,刚正之烈,与闻一多先生宛若一人。他们所面对的事情虽不同,闻先生怒斥的是特务暗杀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郑熙怒斥的是顺义县衙内县试时富置榜首以索重礼的舞弊行为,但所伸张的都是正义。这两件事有机融合起来,使学生受益匪浅,许多学生为本镇曾出过这样的县令而引以为豪。

四、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融合的意义

1、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相融合 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生于斯又长于斯的初中学生,对于家乡的本土文化虽有所了解,但大都较为浅显、模糊。因而,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可能比较宽泛甚至于淡薄。如何增进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我想走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路子,将会比较有效。当学生得知在本镇历史上有毛太守的清廉、倪伯屏与沈廷文的好学、郑熙正义之举时,定会对他们深感钦佩而自豪,进而促进学生对家乡的挚爱之情。

2、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相融合 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地方色彩

要使语文教学有特色,其方法是多方面的。其中,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大多来自于本乡本土的,他们对当地的文化略有所知,如果我们为师的善于挖掘本土的深层文化,结合课文,施教于生,那学生们定会情趣盎然。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快意的语文教学,其效率是不言而喻的。它将使语文教学更富有地方色彩,并能提高效率而富有特色。

3、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相融合 可以更好地传承并发展地方特色文化

本人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可以更好地传承并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如我们新塍镇为了传承并发展地方文化,每年都要举行闹元宵灯会,如果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定会学到不少东西,而它们一旦与我们语文教学相融合,学生会感知地方传统的独特意义。并将它扎根于学生心田,那么更好地传承并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便有了希望。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诗经》

第2篇

关键词:教学艺术;探究能力;有效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变更多地倾向于教学艺术的研究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对此,笔者有如下认识:

一、初中语文教学艺术

初中语文教学艺术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恰当的课前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好的课堂导入犹如一部巨著的提要,读懂了提要就抓住了巨著的精髓。导言的巧妙性、新颖性,可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能够以端正、积极向上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去面对未来的课堂学习,也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注重课堂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利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引导、启迪和促进作用。现在的学生思维敏捷、视野开阔,我们应该放开手脚,给他们一个平台、一个交流的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第三,借助现代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将原本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具体、、生动和形象。比如,《孔乙己》一文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将人物的形象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加深他们的印象。

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瓶颈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成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重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究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与关键。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学问题的提出,尤其是要确保问题的艺术性、探索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深入地思考,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教学问题的探索性,可以将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引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并且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学习,让他们能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比如,《故乡》一文教学实践中,“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这样一段文字,很多学生理解起来感到非常的吃力,主要是因为这段话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可通过设计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去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理解这段话的深层内涵。可设计的问题如下:鲁迅先生文中所说的路,只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马路吗?文中所说的“希望”是什么呢?路与希望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通过这样一层层地分解问题、设计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理念和模式都应当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学政.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2(6).

[2]陶晔.强化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力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53)

第3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问题;解决措施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求教师将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堂的重点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这门科目为主,与其他科目、实际生活等方面结合起来,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进行语文教学。虽然综合性学习已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新课程的改革,虽然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实效性,但由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灵活地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因此,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并不可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教师未意识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是一个过渡的阶段,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中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受到中考的压力,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果和升学率,以致忽视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可持续发展以及教学的有效性来看,综合性学习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但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将综合性学习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由此可见,由于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导致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得到恰到好处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成为空话。

2.形式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突破了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作为主体,并且需要采用新型教学方法作为辅助教学,但大部分教师将综合性学习应用在课堂时,既不知道如何将学生作为主体,也不知道将学生作为主体后如何进行教学。因此,由于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兴趣,不积极参与课堂,也不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教师也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二、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中的问题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工作本身已经很难开展,而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在实施还是其他方面,都难以开展,有的学校虽然逐渐将综合性学习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但由于种种问题的出现,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不到位

多数教师对于综合性学习的理解不到位,是因为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思想观念转变成新课标贯彻的观念过程较为缓慢,传统教学观念一直存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中,使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综合性学习刚开始实施时,多数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完全没有必要,仍然在课堂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直接将综合性学习定义为综合,仅仅只将生字、词语等结合起来作为综合的意义。

2.学生缺少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

近年来,不仅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不到位,学生也缺乏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已经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在课堂上将教师作为主体,而自己只需要将教师讲授的知识做好笔记,定时预习复习就算完成学习任务了。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多数教师依旧采用“步步紧逼”的方式,让学生产生了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主动,不积极参与,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漠不关心。

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式有问题

综合性学习需要教师对学生及时进行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教师通常只以对、错、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情绪及学习状态。语文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若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那么将会导致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工作受到阻碍,教师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另外,评价作为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点环节,若不能将学生作为核心,客观地进行评价,就会造成评价不真实、不全面的情况。

三、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中的改进建议

为了能够及时纠正学生和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认识的误区,可以根据以上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1.加深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

在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认识得不到位是常有的事,但如何加深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需要教师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速度,将心中传统教学模式的位置逐渐更换为新课标贯彻的思想观念。学校针对此现象,可以聘请资深的教育专家,为教师展开与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培训,让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有着深刻、全面的认识,彻底改变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错误认知。另外,在对教师的考评中,将课堂引进综合性学习作为评价的一部分,彻底改变以往只根据学生成绩考评教师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将综合性学习更好地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

2.让学生逐渐适应综合性学习的方式

初中生在初中学习阶段,正是需要教师通过良好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让学生逐渐适应综合性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更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主,而学生只是静静在课堂上写笔记、做作业,遇到问题不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解决,只知道一味地询问教师、家长以及同学,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综合性学习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前,通过自己的思考对课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复习不仅能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还能加深自己的记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3.完善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完善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让学生正视综合性学习,也能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1)教师评价。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有哪些不足,从哪里开始改进。(2)家长评价。家长虽然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日常学习情况,但学生在家里的预习复习情况家长都是一清二楚的,因此,可以让家长从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的态度、预习复习的情况进行评价。(3)学生互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评,通过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对自己的评价,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及缺点,并且能够通过其他同学间的互评,学习到别人的优点。(4)自我评价。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自我评价常常被忽视,这是由于多数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无法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此时需要教师对其加以引导,让学生从自我评价中获得勇气,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才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努力。

4.把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意义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教师明白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学的重要性,能够切合实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活动内容及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受难题的影响。

综合性学习是帮助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应用综合性学习方法时,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方式、实际生活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第4篇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内涵

首先我们必须对初中语文教学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再去探讨其他问题才是现实的。我国有的学者从三个层面对语文教学做出了解读。教学层面,语文教学是一种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工具;教育层面,语文教学是一种传承文化的文化课;学生层面,语文教学是一种生活课。笔者认为,该学者从教育、教学、学生三个维度对语文教学的内涵做出了比较全面的解读,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理解,值得我们的重视与借鉴。初中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中级阶段,其内涵必然也置于语文教学的范畴之内来理解与把握,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上三个视角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内涵进行一个科学的解读。因此,笔者给初中语文教学下的定义是: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教师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工具,辅助以其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生活方面的教学的一门课程。

(二)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即在情感领域方面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即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教师)在课堂上这个平台对教育对象(学生)在情感方面进行教育,进而提升教育对象在情感领域的升华与进步。

(三)初中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讨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要把初中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两者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情感教育这种教育价值观念的的形塑之下,初中语文教育界重视这一价值理念,并将情感教育纳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从而把初中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在研究层面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以学生为教学对象,在课堂上的一种教学互动过程中不断彰显情感教育的一种教育价值观念。这两个方面在研究层面上与实践层面上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构成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一体两面。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建设途径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建设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重视教师的情感教育

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绝对离不开初中语文教师这一重要的群体。在传统语文教育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虽然我们一直在弱化这种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但这一现状至今仍没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实事求是地说,如果要推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必须承认这一现实,在这一基础上,开展以教师为主导的情感教育。在笔者看来,所谓以教师为主导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成为情感教育的中心,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工作需要我们开展。第一,强调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就是说,情感教育首先强调的是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第二,情感教育的第二个层面是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情感教育。之前,我们在提倡初中语文教育的情感教育时总是片面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却忽视了教师群体本身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对象。试想一下,没有任何情感思想的初中语文教师能够胜任情感教育这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吗?所以,笔者在此提出这一层面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教育界和教育学界非教师的情感教育的重视。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情感素质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情感水准,因为初中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与情感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情感素质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教育者除了应该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意外,还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情感素质学习,提高自身情感素质和情感教育的能力。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误区;对策

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初中语文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使命。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们学好其他各学科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善措施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误区分析

(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效果不佳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主观自身素质和客观师资条件的限制,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课堂上只是固定化、程式化地进行“填鸭式”讲授性教学,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实际教学效果不佳。有些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只是呆板地使用一些固定的教学方法,无法做到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1]。另外,一些语文教师备课不充分,只是简单地把网络上或者是参考指导书中的案例、示范教给学生们,完全照抄照搬,不能有效地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开展灵活有效的教学活动,这些都会导致初中语文教学效果不佳,使学生们无法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二)教学方法过于粗放,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粗放式教学,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是普遍存在的一大误区。课堂上,有些语文教师只是一味地粗放式教与学,为了应付考试而教授知识,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知识,急于求成无法真正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美感与韵味,更无法真正领悟到语文素养与涵养。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时,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进行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分层分级引导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导致学生们不能较好地弥补自己的薄弱知识点,不能较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更不利于整个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顺畅深入开展,违背了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初衷。

(三)教学策略不科学,缺乏有效的课堂互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课堂交流仅仅局限于一问一答式的单向交流,课堂互动交流较为欠缺,课堂氛围显得非常沉闷,学生们被动地接受提问、被动地学习,几乎不动脑筋去思考教师的问题正误与否。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死啃课本中的有限资源,而且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与创新性的想法,这些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无法培养学生们创造性的思维潜能与创新性的探究精神,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浓烈,甚至一度出现烦躁、失落等厌学情绪。

二、初中语文教学误区的解决对策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开展多元化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充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不断改善教学策略,以激发初中学生对初中语文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另外,语文教师必须运用各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前课堂“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现状,确实贯彻落实好“听、说、读、写”紧密结合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力争做到每节课都有新奇的课堂体验,不断拓展知识内容,及时更新知识的理解角度,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满足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学的严格要求以及满足广大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需求[2]。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引导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交流过程,必须充分实现教与学的民主、平等、公平,师生之间互尊互爱。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根本,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时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与语文素养。而且,语文教师必须改变粗放式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学生开展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多进行创造性地思维训练,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使自己的才华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有效施展,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真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语言素养。

(三)开展探究问题设计,进行启发式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课堂授课时必须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有效使用教材,合理整合课程资源,积极设计探究性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初中学生的自由表达、自由探究能力。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e极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主动开辟课外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教学渠道和环境,进行启发性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主客观条件,更多地进行自主性与探究性的实践训练,培养初中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独立完成的精神,有效地实现初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锻炼初中学习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3]。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严格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以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充分利用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全面创新教学理念,形成良性互动的学习氛围。设法营造充满活力与情趣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成效,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春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J].学周刊b版,2014(12):37-37.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言思维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需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摆脱传统语文教学过程的桎梏,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高效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要充分的结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际要求,将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力灌输到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来。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1.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思维为根本要素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相应的语文知识得到属于自身的结论,进而为学生形成完整的语文学习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要把握住教育的核心要求部分,不断完善学生的语文基础思维,提升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为学生语文成绩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提出相关的问题“为什么鲁迅先生对于自己的百草园生活时期有着这么深刻的记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课桌上刻字鼓励自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独立思维,形成对于语文知识的深度认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2.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为根本追求

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的思考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例如,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引领学生对诗歌的根本含义进行分析研究,并将诗歌的作者普希金的生平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作者生平的了解,得到相应的知识信息,进而形成对于诗歌内容更加深度的认知,形成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研究的逐步深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势必越来越完善。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不断完善,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深度的不断扩展,进而有效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探析

1.优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要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实际特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力为根本目的,不断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优化设计。为了保证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的针对性,要选择好相应的教学切

入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进行课堂问题的思索研究。例如,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一课的教学之前,教师就需要对《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堂课中展示的闻一多先生的“言行标准”进行研究,根据这一堂课的基础性知识内容进行课堂小问题的设计,保证课堂上的知识可以有针对性的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对问题的思索,形成对于“说和做”“言与行”的真实认知,进而有效完善学生的思维意识体系。

2.优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系

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究竟怎样才能够将思维意识的培养过程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并为学生创造适于思考的环境。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引进先进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体制,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新闻类的文体特点进行相应的问题设计,将学生对于时期的好奇感作为突破点,进行相应的问题设计,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初中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生兴趣 趣味教学 方法 探析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初中语文要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成为了新课改的重要目标,新课改还着重的强调了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采取多种途径、方法,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的保障新课改目标的实现。然而,受到诸如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等影响,当前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也会使得学生产生对初中语文学习的依赖性,如此一来,将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性,从而极大的桎梏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对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中采取趣味的教学方法,有效破解这一困境。下面,笔者将就此谈谈自己对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方法的认识。

一、应用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作为学生小学时期与高中时期语文学习的衔接阶段,该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他们对初中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着其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因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改进自己教学方法及手段,在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促使其良好的掌握知识。

1.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其中有着众多传颂优良品德的文化瑰宝,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但是受沉闷的应试教育影响,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度注重知识点的教授而忽略了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品德的培养。趣味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但能够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点,更为重要的是,趣味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到中华文化中诸多的人文精神、爱国情操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2.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已经暴露出了诸多的弊端,其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大量的语文知识在短期内灌输给学生,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不仅罔顾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严重降低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应用趣味教学方法,使初中语文教学主动的迎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性,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促使他们在实现良好的初中语文学习基础上,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填鸭式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形象地描述,该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该教学方法的重点在于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的灌输,不但会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还会让学生面对大量枯燥的语文学习产生厌倦,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不同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趣味教学方法是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学习特质,使语文教学能够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方法应用的对策探析

1.教学过程中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教学,让学生自行想象文章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极为简单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会造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难以掌握。应用趣味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从以往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例如在《看云识天气》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备课阶段,通过互联网途径搜集教学中涉及的多种云形状的图片资料,在教学中将这些知识结合课文内容一一教授给学生,授课结束后,教师布置学生在一定时间,通过观察天气,寻找与课文教学相同的云层拍照发送给教师。如此一来,学生得以通过自身直观的感受,充分的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他们的语文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趣味课堂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是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方法应用的重要措施,广大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教学资源,创设趣味课堂。不但能够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也可以让他们更为直观的学习到语文知识。例如在《刻舟求剑》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学开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刻舟求剑的动画片,使学生能够在课前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鼓励他们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教学结束后点评学生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但能使语文教学效率得到提升,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 宋宏平.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3).

[2] 杨艳丽. 例谈初中语文趣味化教学策略应用[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04).

第8篇

一、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心理研究能力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能够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将着力点全部放在业务方面,对于学生心理研究不够。其实,教学活动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维,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提高教学成效的基础是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比较熟悉,这是教育教学活动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经历着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教师更应当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在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曾针对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特点,做过综合分析。在开始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时,专门利用一段时间了解学生情况,重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行为习惯、思想动态等,在熟悉学生的相关情况后,结合教学进度,进行个性化教育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配以不同的措施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教学方案,学生的心理波动就不会影响学习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沟通交流能力

师生关系对初中语文教学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创造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是沟通交流。有些教师与学生,除了课堂上有交流接触,课余时间基本没什么接触,这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对师生关系非常敏感,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满怀期待的眼神,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增强沟通交流能力,定期与学生谈心,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建立条件。

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交流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一方面,听取学生的语文学习感受,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寻找语文教学活动的薄弱环节,通过这样的方式,及时掌握语文教学状况;另一方面,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不足,和学生进行深入的谈心,真诚、民主和平等的谈心,能让学生真心接受,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三、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学习借鉴能力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各种先进教学经验与方法不断推出,为初中语文教学打开了新的局面。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独立思考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还要具备学习借鉴能力,博采众长,将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与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不仅要学习初中语文教学经验,还要把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改革经验中提炼精华,吸收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首先,教师应当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定期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研究其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理念。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参加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走出去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开展研讨活动,走进其他教师的课堂,或者邀请其他教师到自己的课堂进行指导,在相互点评与研究之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四、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动力。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不能仅仅满足于模仿和借鉴,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在教学中融会贯通,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尤其是要结合自身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实际,开展针对性较强的自主创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成效。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学习借鉴,更为重要的是进行本土化改造与创新提高,让先进的教学经验与自己的教学实际实现有机融合,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效。

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现状,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三学模式”的教学尝试,即课前老师和学生的预学、课堂上师生的导学、课后学生的悟学。它是新课程改革下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视角,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尝试。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创新,这样的创新是在先进经验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头看世界,很有价值。只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才能够深入有效地开展下去。

五、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电脑操作能力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等以往可望不可及的教学手段已经变成了课堂的常态。教育投入的加大、教学条件的改善,相应地需要教师提高操作技能。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有两个思想认识误区,一方面认为,多媒体纯属多余,另一方面认为,多媒体的使用只是教学课件的演示。这两个认识误区必须转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学形象性与信息量等方面作用巨大,应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也应当走出单纯播放的格局,应当向着自主设计运用的方向发展。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学习与锻炼,提高自身的使用与设计能力。在使用方面,教师应当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化设备,能够自主设计一些简单实用的教学课件,能够运用电脑软件将所需视频、文字、图像等融合起来,更具有针对性地使用。现代教育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成为多面手,具备较强的电脑操作能力。

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资源整合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的目光不能仅停留于单纯的课堂教学,还应当放眼课内外、校内外,尤其是要针对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各种有利的资源整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更为立体化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例如,针对学生写作能力不足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素材的搜集与补充,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深刻感悟和体会生活,这样获得的信息较为直观深刻,有助于改善作文写作素材匮乏的窘境。再比如,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专题研究小组等,将学生组织起来开展研究性学习,补充课堂教学中所无法提供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教师还可以借助于竞赛、展览等活动形式,在学生中营造竞争性氛围,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第9篇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导入方法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其中对初中语文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众所周知,初中语文课程本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其语言的魅力能够通过语文教学来体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导入技巧和方法,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活跃的语文课堂气氛,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教学的导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教学魅力,究竟该如何进行合理的语文教学导入,本文将对此展开详细的论述。

一、注意的问题详解

语文本是一门理解性比较强的学科,还具有艺术教学的形式,注重领略语文教学过程中魅力,这就需要掌握好语文教学导入的技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技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握好语文教学的导入技巧,首先要注意导入的几个细节问题。

(一)注意有目的性的导入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时刻要明白,语文教学导入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语文教学效果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语文教学导入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导入是手段,是方法,而掌握真正的语文知识是在目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进行导入时要合理设置设计教学导入技巧,不能只为了追求语文课堂的活跃气氛,而偏离语文教学的主体,本末倒置,必须把学会语文教学知识作为课堂导入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合理导入。另外还要把握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并根据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灵活多样的进行语文教学导入。

(二)注意新颖特别的导入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讲求教学方法的新颖、独特,初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因为别具一格的教学特点能够增加学生的新鲜感,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仅如此,还能给学生创造悬念,开拓他们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导入方法要新颖、独特。另外,创设多样化的导入方式也是增加导入新颖的主要方法。导入形式陈旧,每次都是固定的模式,这让学生容易产生厌恶心理,在老师导入之前,他们就已经知道导入的形式了,没有任何新意,这在潜意识里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热情。因此,讲求独特、创意的导入对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导入方法探析

语文教学导入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把握良好、合理的语文教学导入方法能够促进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初中语文教学导入的方法。

(一)设问式导入

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断要求掌握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技巧和方法。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入方法,我们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其中设问式导入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设问式导入能够通过悬念式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从而增加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举例来讲:在进行《愚公移山》文言文教学之前,语文老师首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比如:当一座山挡在了你家门口,你会怎么来处理这座山。通过设置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激烈讨论和上课的热情,之后再对《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展开讲授,慢慢的告诉大家《愚公移山》的故事。通过这样的形式展开教学,教学效果显然比开门见山的直奔课堂内容要好很多。

(二)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导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断应用到现代教学课堂中去,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的应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功能的展示,形象而生动,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取课堂知识,极大地提高了现代教学的课堂效果。举例来讲:在进行著名文章《二泉映月》讲解之前,语文老师首先让学生听一遍《二泉映月》的曲子,让学生在乐曲的魅力中认真体会作者的形象,并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又如在进行朱自清的著名文章《荷塘月色》授课时,我们都知道这篇文章的意境很美,作者眼中的荷塘好似一幅活生生的艺术画面。为了帮助学生们很好的理解文章的意境之美,可以展现给学生一些美丽的荷塘图片,并配之美妙的《荷塘月色》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沉醉中,体会文章的魅力。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的应用,展现了美妙的语文教学效果。

(三)诗文朗诵导入

在某种程度上,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其独特的语言魅力,押韵的词句,富有音乐节奏的诗歌,所有这些都使语文教学工作充满趣味。由于语言的特殊魅力,所以运用朗诵方式导入也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教学导入方式,并且朗诵也是一种用途普遍和广泛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诗文教学过程中。在进行语文教学开始之前,语文老师可以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朗诵课文,或者分组进行朗诵。朗诵课文能够创造一个热闹的语文课堂氛围,及时调整学生的态度,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语文教学状态。另外课文朗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还能增强学生的情感,语文课文中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学生通过课文朗诵,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学生的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导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发挥他们的热情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导入方法,并不断进行创新,旨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向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1)

[2]张露文,朱海梅.初中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6)

[3]彭新媛.宁夏地方文化资源在当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利用[J].宁夏大学学报,2013(09)

第10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教学 质量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间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仅仅只重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进行训练,因此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为黑板和粉笔,课堂氛围枯燥无味,甚至十分呆板,无法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1]。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不仅推动了教学手段的发展,同时还给学生提供新颖的立体感受,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弥补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缺陷,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学校需要重视给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机会

教师及学生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充分将信息技术的产品及技术优势发挥出来,是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因此,通过培训,全面提升教师及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含量以及素养,是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助力提升教学质量的重点内容。

为此,学校应用做到以下两点:(1)使教师提升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根据认知心理内容可以知道,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明显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学校需要大力提倡教师在日常生活及科研中树立强烈的应用信息技术意识,并且将信息技术的信息当做各种传媒中的重点内容。比如,学校领导可以要求教师每天在网上浏览一个小时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可以是政府的信息、也可以是某些地区的教学现状,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又比如学校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辩论赛,让教师辩论信息技术是否需要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来提升教师的意识。(2)站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角度进行分析,学校需要给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机会,使其掌握及应用信息技术产品的程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帮助教师学会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

二、有机结合信息技术的优点及语文教学特征

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优势及特长很多,但其并不是万能的,存在的缺陷也不少,因此,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需要将其优点与初中语文教学特征相结合才可见信息技术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2]。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这是因为有些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更佳明显,而有些教学内容则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更佳明显。比如说像作文写作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直接给学生讲解的效果更好;像诗歌内容,则是教师通过多媒体从网上下载诗歌视频给学生欣赏,能使学生更加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从另外一个意思来说,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高效原则,适合使用信息技术的内容才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而不适合使用信息技术的内容,则应用传统教学方法。

三、学校应该增强信息技术教学的软硬件条件

具备良好的软硬件条件是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前提,也只有这样才能牢固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物质条件。站在初中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学校应该为课堂配备电子阅览室以及语音室等等,如此才能达到对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以及交际能力进行锻炼的效果[3]。此外,学校还需要对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产品进行多次使用,比如说学校可以将机房开放给学生,为学生增加一个学习途径。当然,学校还应该适当构建一个和谐的经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课堂的气氛,这是因为和谐的气氛,可以积极调动教师及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进而使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使用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比如说,学校可以多给教师及学生宣传信息技术的优势,让他们懂得该技术的长处,进而不排斥甚至喜欢上信息技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语文教材的内容通过更加丰富的方式表现出来,进而帮助学生更加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其情感体验,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教师还是需要注意,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语文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在授课过程中应用该技术,反而应该是将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以及教材内容四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积极主动学习语文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7):115-116.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到目前为止依然都比较单一,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这很难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另外,在单一的教学方式中,想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多样性也变得十分困难。对学生来说,初中语文学习可以说是具备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推行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方式,对他们能力培养的多样性将会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

一、多元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特色分析

这里所说的多元化,主要是包括思维上和教学性质上的多元化。教师在现实教育过程中采取多角度和多系统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就是多元化教学。对学生来说,初中语文这个科目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一门非常有优势的学科。初中语文和小学语文不一样,除了简单的读写之外,还添加了情感熏陶、深度理解以及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它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取得突破,要求教师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去进行语文教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塑造他们的人格。另外,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是否多元化,会影响到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等。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一个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多思维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多元化思维的人才。而我们的社会更加需要这样的人才去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迫切要求我们制定和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二、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制定与实施

笔者在上面简单地阐述了对初中语文进行多元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下面就让我们根据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来一一介绍多元化的语文教学。

1.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制定

除了基本的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训练之外,初中语文教学还要求培养学生在思维上、想象力上和情感等方面的能力。举个例子来说,在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全面地分析整篇文章,让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着教师可以站在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去理解这篇文章。除此之外,在看待同一个观点的时候,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思维去理解这个观点,例如可以进行反面论述,也可以进行正面论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多元化教育。在写作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理解题目,去指导学生写出具有创新性的文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多元化。通常在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能力的时候,需要教师采取分析、讲解和指导结合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整个教学目标。

2.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施

制定好教学方案之后,接下来就是将教学方案实施到现实教学工作中去。以初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为基础,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选择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下面这几种:

(1)保护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

想要培养和创造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各种积极的方式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出来。举个例子来说,在安排学生写作之前,可以带学生到野外郊游,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郊游的过程中获取一些在课堂上无法获取的细节。

(2)分组组织辩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之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思想。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相互之间学会合作和讨论,相互之间吸取各自的经验,这些都能够很好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3)抓住时机指导点拨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懂得抓住时机,及时地为学生进行点拨,才会让学生茅塞顿开。点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直观点拨。教师直观演示问题,流畅学生的思维。

②情景点拨。教师积极运用周边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元化的意境,开阔学生的思路。

③联想想象点拨。让学生学会纵向思考问题。

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多元化教学的意义非常大,如果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正确指导,接收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必定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顾菊芳.论“互动创新”式初中语文教学思维模式[J].中学语文,2011(21).

[2]程凤艳.对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26).

[3]张国华,赵志峰.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35).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师加强自身的语文职业素养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自身的语文职业素养的高低对课堂教学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不断地加强。教师要从语文教材中汲取文学素养,充实自身的语文教学素养,还要不断地阅读语文教材以外的名言名著,开阔教学视野。只要老师的文学修养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提高,才能够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很好地把握教学,提高课堂上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二、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方面不是很完善,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够考虑周全,甚至是经过课堂的三分之二的时间之后就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的现象,导致语文课堂的低效率。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是尤为恰当的,合作学习小组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能够集中注意力,在进行讨论的时候还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到满意的答案。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设定特定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初中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初中生在情境教学的参与中能够提高语文成绩,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比如,在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再别康桥》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起来朗读,这样能够让学生从课本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进行很好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教学能够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掌握教学知识,也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把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于初中语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教师的自身文化修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模式以及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这几个方面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尚晓玉.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