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3-07-31 17:25: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1篇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新发展模式,分析了其意义,同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要想加快国家的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也不例外。自从我国施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在适应中国的国情,探索其阶段性的前进道路,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在目前阶段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所以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积累的经验,可以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在历史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中,应该以区域的发展和规划为主线,以区域经济政策为主导,以省级地方政府为主角,坚持因地制宜,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地方作用,深化区域合作,统筹城乡发展,由点到线、从线到面渐进式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点线面稳步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指导下,不断的地探索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的统筹发展,使得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的缩小,区域的特色日益形成。

从固定资产的投资方面来考察,可以看到无论是中部、西部还是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其固定资产的投资都有所增长。其中东北地区增长最快,其投资的增长速度排在第1位;而中部也不落后,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的中部从自身特色出发,不断地探索发展道路,其固定资产投资速度也明显加快,在2007、2008、2009年三年时,其增速都在30%以上;而西部也在我国的"十一五”期间达到了28.4%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这是高于我国的25.6%的平均水平的,同时民高于我国的东部地区的20.4%的投资增长速度。 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改革开放后的时间里,我国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是领导于我国的西部偏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在发展方面呈现不均衡的态势。但这种差距在不断的减少,我国的东部地区有12.5%的增速,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3. 0%、13. 5%和13. 4%,比东部地区快0. 5-1个百分点,特别是从2008年幵始,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首度超过了原先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

在财政收入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相应在减少,从财政收入来看,2011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实现财政收入15489. 5亿元,同比增长30.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7个百分点;东部增速比中、西和东北地区分别低6.5、19.0和9. 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己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相对均衡的发展态势。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区域立法步伐滞后,区域管理政出多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二是区域规划遍地开花,区域开发无序竞争,区域间低水平竞争和重复建设问题依然突出;

三是落后地区尚不发达,区域差距比较明显,特别是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东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二、 促进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政府要更好地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断地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从制度和政策方面更好地完善,不断地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完善相关的政策,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要因地制宜,而不能一刀切。要充分的利用政府的资源配置的职能,从财政政策方面,要根据不同的主体功能区的特点,通过财政予以激励和引导,要通过转移支付来弥补一些基础性设施的建设的市场方面投资不足。另外政府的财政收入要拿出一部分设立专项的基金,重点用于支持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第2篇

关键词:物流产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构和水平决定了物流的发展结构和规模。反之,物流业的发展能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作用,并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如何增强物流产业为其他产业提供保障服务的能力,发挥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龙岩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的需求逐渐增加,物流业不断发展。2014年,龙岩市GDP为1621.21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幅度为9.7%,其中第一产业187.80亿元,第二产业876.25亿元,第三产业557.16亿元,其增长幅度分别4.0%、11.7%和8.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为93.2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公路货运周转量为99.89亿吨公里①。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壮大能为经济的增长做贡献,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保障作用,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龙岩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如:《龙岩市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6)》提出重点扶持发展物流业,推进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物流业朝综合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及专项物流等方向发展;《龙岩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加快物流园区和覆盖农产品收集、存储、加工、运输等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2015)》指出将商贸物流业列入龙岩市产业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到2020年,实现商贸物流总产值达2200亿元。经济的增长能有效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但物流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如何,尚需要进一步论证。根据实物形态产品产业对物流需求比例高于其他产业的角度分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物流的需求高于第三产业[1]80,相应地物流业对于第一、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比第三产业明显。但根据龙岩市产业发展情况,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情况优于第一产业,因此物流业对三次产业的促进和优化作用有待实证分析。如何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增强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应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适宜的建议。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张红波,彭焱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物流作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制定积极、适宜的物流产业政策,增强物流供给能力,已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2]124。郭湖斌对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量化分析,认为长三角的物流能力对GDP的促进作用还没达到最佳水平,应在物流规模、管理和协同方面进一步改进[3]33。邹睿蓉通过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提出物流业应降低区域经济运行成本、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4]133。陈志新等通过分析宁夏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得出了现代物流供给不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结论,提出了加快物流通道建设、优化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发展陆路国际物流服务体系等对策[5]39。吴爽对海南省的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但区域物流发展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招商引资,注重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发展地区经济等建议,加快物流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6]156。

(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实证研究

目前关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实证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徐茜、黄祖庆选取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为物流能力指标,GDP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以浙江省1978~2008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证明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7]116。张朝国选取温州市1993~2008年的GDP、货物周转量、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分析物流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了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8]4。沈忠明,张潜选取福建省1978~2010年的物流产值、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和GDP四个变量,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9]60。颜双波选取泉州市1995~2011年的GDP、三次产业增加值和港口吞吐量作为分析指标,证明物流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10]123。孔庆华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Y市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关系,选取GDP、物流投资和物流产值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11]268。宋宝瑞等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线性关系,提出了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利用河北承德2003~2011年的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和物流投资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推动[12]220。贺玉德等构建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CRITIC—DEA”协同发展模型,对四川省2003~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13]116。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主要是通过采用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物流产值和GDP总额等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研究还存在个别指标选取不恰当、统计量较小、评价方法过于繁杂等问题。

(三)龙岩市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关于龙岩市物流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现状、物流需求、物流人才培养和发展对策研究等方面,罗茂华提出龙岩市现代物流发展水平低,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应从物流基础设施、第三方物流、社会物流经营模式、物流企业竞争力等方面促进物流业发展[14]5-8。陈燕赟利用区位商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闽粤赣经济区产业结构对物流的需求现状[15]90。饶淑雯从人才需求趋势出发,对龙岩市商贸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改革物流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人才培养建议[16]166。郑国诜利用SWOT-PEST分析法分析了龙岩市物流业发展情况,提出了争取政策支持,开展物流政策执行情况调查,促进物流管理创新等提升龙岩市物流业竞争力的对策[1]80。关于龙岩市物流产业的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理论方面阐述,主观性较强,更缺乏对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方面的实证分析和研究。根据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但是由于不同地方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经济结构、发展层次不同,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不同,而相关研究结论不具有普遍适用性,需要针对不同的地区进行个别研究。因而本文针对龙岩市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三次产业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龙岩市物流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三、龙岩市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

本文通过选取龙岩市的GDP、物流产业增加值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作为研究变量,分析龙岩市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在龙岩市物流发展评价方面,本文选取了物流产业增加值,即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面,选取龙岩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分别构建出龙岩市物流产业与总体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时间序列模型。数据样本区间为1993~2014年,所有数据来自2014年《龙岩统计年鉴》和龙岩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如表1)。

(二)实证分析

1.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分析用X表示物流产业增加值(亿元),作为自变量;用Y表示龙岩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作为因变量,样本数据均以当年价格计算为准。为消除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模型中加入一阶自回归,通过D.W.值检验,得出一阶自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无法判断,因而加入二阶自回归,导入Eviews软件建立回归模型(1):Y=18.33X-93.57+0.84AR(1)-0.58AR(2)(1)(44.74)(-5.21)(4.28)(-3.00)R2=0.996,F=1411,D.W.=1.66通过查询t分布临界值表可知,在显著水平为5%的情况下,自由度为20的临界值为2.086,自变量、参数和自相关参数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分别为44.74、5.21、4.28和3.00,均大于2.086,所以拒绝原假设,通过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反映拟合优度的可决系数R2=0.996接近于1,F=1411统计量很大,各解释变量都显著,说明原模型是一个较好的模型。通过查询D.W.统计临界值表,在1%的情况下,样本数为22,自变量个数为1的D.W.检验值分别为Dl=1.239,Du=1.429,回归结果的D.W.值为1.66,处于Du和4-Du之间,说明模型无自相关,消除了残差序列相关。模型(1)的经济意义为龙岩市物流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龙岩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将增加18.33亿元。物流产业作为地区经济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的产业,既能为生产制造业提供原材料采购和供应,又能实现产成品和半成品的流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高,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能够有效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2.物流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发展分析龙岩市“四大天王、金刚”的产业发展格局,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高低也会影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分析物流产业对第一、二、三产业的促进作用的高低,本文分别建立物流产业增加值与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回归模型。其中以物流产业增加值作为研究变量X,以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对应的自变量Y1、Y2、Y3。与模型(1)类似,导入样本数据通过Eviews软件分别建立物流产值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回归模型(2)、(3)和(4):Y1=1.75X+26.79+0.41AR(1)(2)(27.22)(8.54)(2.27)R2=0.992,F=1116.8,D.W.=1.87结果表明,模型(2)通过显著性检验,R2=0.992拟合优度很高,D.W.为1.87,处于Du(1.429)和4-Du(2.571)之间,消除了残差系列的序列相关。模型(2)的经济意义是物流产值每增加1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加1.75亿元。健全的农产品配送网络、农业物流体系为农资产品进入农村、农产品进城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Y2=10.43X-93.65+0.88AR(1)-0.53AR(2)(3)(27.68)(-5.54)(4.32)(-2.69)R2=0.992,F=681,D.W.=1.60结果表明,模型(3)通过显著性检验,R2=0.992,拟合度好,D.W.值处于Du和4-Du之间,消除残差序列相关。模型(3)经济意义表明,物流产值每增加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提高10.43亿元。工业物流主要是为工业企业提供原材料集中采购、零部件加工配送、车间生产物料供应和产成品仓储与运输等服务,保障物资的供应、生产和消费。提高工业物流水平能有效促进物资、原材料在区域间的流动,推动经济增长。Y3=6.11X-25.18+1.05AR(1)-0.59AR(2)(4)(49.25)(-4.62)(5.04)(-2.76)R2=0.998F=3200D.W.=2.183结果表明,模型(4)通过显著性检验,R2=0.998,拟合度好,D.W.值处于Du和4-Du之间,消除残差序列相关。模型(4)经济意义表明,物流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提高6.11亿元。物流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增加第三产业产值。同时为电子商务、商业贸易、金融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品供应和配送,共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从模型(2)、(3)、(4)分析得知,物流产业发展对三次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第二、三产业的作用要大于第一产业,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根据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结合龙岩市经济发展实际,分析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如下:一是受龙岩市产业发展格局的影响,第二产业如机械、有色金属、烟草和能源精化等产业作为龙岩市主导产业,极大地拉动了对工业物流的需求,相应地工业物流的发展壮大必能为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促进产业升级;二是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随着电子商务、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其他产业支撑体系的商贸物流业、快递业等也同步发展,提升了产业质量;三是龙岩市的产业比例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逐渐弱于第二、三产业,对物流业的需求相对较弱,农产品物流、农村物流观念不强,发展缓慢,因而产生物流业对第一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弱的结果。

龙岩市物流业虽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总体规模偏小,基础设施不足、企业实力不强、服务业务单一、农产品物流发展缓慢等问题,制约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根据龙岩市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结果,要增强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增强物流业的发展动力,进一步提高工业物流、商贸物流的发展水平,构建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加快商品流通。

(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部门应加快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与布局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点等物流节点,推进农产品物流交易城、陆地港综合物流中心、龙门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推动高新物流区、汀州物流园区等的建设,建立城乡配送点,完善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形成满足市场需求的综合物流网络。完善市区配送条件,建立满足需求的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加快物资、产品在城市的快速流通与配送。加快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优化运输线路,推动县道、乡道和村道的升级改造,完善县级中转站、农村配送站的建设,充分利用货运站、客运站的已有设施条件,增加仓储中心、分拨中心等配套设施。逐步健全农产品冷链配送网络,加大冷库、冷链配送中心、冷藏车等设施设备投入,保证农产品质量。

(二)推进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

加快实现“物流+制造”,支持制造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实现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充分发挥龙岩市物流产业与机械、有色金属、烟草、能源、纺织等产业的有机融合,为制造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保障,畅通产成品、半成品的流通、销售渠道。加强与闽西汽贸城、闽西建材城等的合作,促进产业集聚。推动“物流+电子商务”发展,与电商产业园、培斜淘宝村和永丰电子商务园等进一步合作,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快捷方便的物流快递服务,保证网络营销产品的配送。推进“物流+农业”,随着龙岩市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设立,农业物流发展势在必行。开展为农业生产提供大宗生产资料,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畅通渠道的物流服务,加速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物流,一是提高人们对农业物流、农村物流和农产品物流的认识,其中以冷链物流观念和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普及为重点;二是加大技术投入,农产品的易腐性和食用安全性要求农产品物流需采用冷链物流模式,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

(三)支持物流企业做强做大

培育龙岩市龙头物流企业的同时,引进国内外大型知名物流企业、快递企业,充分发挥这些企业的带头和示范作用,支持闽盛物流、信运冷藏、紫金物流和鑫叶物流等物流企业做强做大,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引进先进物流人才,提高信息化水平,促使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创新物流服务形式,物流企业在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务的基础上,应不断创新物流服务,逐渐向3PL、4PL、供应链和物流金融等方面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开发物流市场。

(四)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

为解决龙岩市物流人才不足的问题,在人才引进方面,面向社会招聘引进物流管理高层次人才,帮助企业解决企业战略发展导向、决策经营的问题。加大物流相关人才的培养,加强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龙岩技师学院等在物流技能型、管理型和战略型人才的培养,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鼓励物流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既可以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又能提高在校生的实践能力,使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相衔接,满足龙岩市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和推进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在基础设施布局方面,可采取政府科学规划、物流设备企业设计建设、专业物流企业综合经营的模式,实现用地保障,产权、经营权分离,提高各方效益。在与相关产业联动方面,政府引导,积极推动,为合作各方搭建平台。在鼓励企业做强做大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奖励办法,在土地、税收、融资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在人才培养方面,推进大中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制定高端人才引进政策,保证物流人才的供给。

作者:陈晓凤 郑国诜 单位:龙岩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国诜.龙岩市物流业发展的 SWOT—PEST 分析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15( 1) .

[2]张红波,彭焱.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 1) .

[3]郭湖斌.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经济计量研究[J].商业时代,2010( 19) .

[4]邹睿蓉.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关系分析[J].中国商贸,2011( 2) .

[5]陈志新,杨巧红,王林伶.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宁夏为例[J].开发研究,2013( 2) .

[6]吴爽,赵达,刘殿国.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物流技术,2015( 4) .

[7]徐茜,黄祖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11( 9) .

[8]张朝国.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以温州市为例[J].科技创业,2011( 5) .

[9]沈忠明,张潜.福建省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实证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 2) .

[10]颜双波.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 6) .

[11]孔庆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3( 9) .

[12]宋宝瑞,刘勋,焦翠影,等.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河北承德为例[J].物流技术,2014( 8) .

[13]贺玉德,马祖军.基于 CRITIC—DEA 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型及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软科学,2015( 3) .

[14]罗茂华.龙岩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问题探讨[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1) .

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发展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十五计划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各个阶段的战略部署,产生了一轮又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

一、 区域经济的概念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它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到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区域资金的筹措与投放、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间的经济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它体现着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布局和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

二、发展区域经济的现实意义

1.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经济区域众多,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如何使各地区都发展起来、使所有区域经济活跃、使我国整体经济效益有所提高,是发展经济首先应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2.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低,实现现代化伟大使命的任务相当艰巨。经济发展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内容。而实现现代化应是一个分阶段、分区域、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发展区域经济。

3.从中国目前的国情看,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从扩大转为缩小将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我们有理由对其持乐观态度。认真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的大课题。

三、区域经济的定位

一个地区应该要找到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模式、推进方式和方法,才是区域经济应有之义和科学定位。

在进行区域经济定位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的各个影响因素。包括:①定位于区域特色文化,在区域文化的背景下打造特色经济;②定位于区域特色资源,强调资源要素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③定位于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不同区位的特点和优势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④定位于区域人力资源,明确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影响。

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如何利用区域的资源、能源和优惠政策,使区域优势发挥到最大呢?下面仅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浅谈对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

恩施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鄂西南,国土面积 2.4万平方公里,人口397万人。该州是享受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3个自治州之一,是国家确定的武陵山经济开发试验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创新试验区,亦是湖北省确定的鄂西生态旅游圈。这个区域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全州8县市均属国家重点扶贫地区,GDP总量仅占湖北省的5%。2010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居民可支配收入11406元,是典型的贫困山区。

1.最大限度的挖掘区域人力资源。发展区域经济,首先要有强大的人才做支撑。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人才是决定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好坏、快慢的核心因素。恩施属教育欠发达、教育资源缺乏的地区,区域内高级策划和实际操作层面的人才匮乏,这是恩施州发展不快的根本性原因。吸引和培养人才,已成为恩施地区发展区域经济的首要问题。

为此,一是建议国家将部分高校的科研机构迁至恩施。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落户贫困地区,不仅对于增强西部的人气指数有利,更重要的在于这些人气带来的观念、理念的转变与更新将直接作用于西部、服务于西部,从而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长期积极的影响。

二是国家利用“高薪”手段,吸引优秀的大学生扎根西部工作。虽然目前已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但是若能将高薪政策与志愿者结合,将会有更多理想远大、卓越优秀的大学生投身于西部,也将为西部的发展快速集聚人才。

三是注意培养本土人才。通过再就业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措施,一方面增加本土专业人才的数量,另一方面提高其质量,使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变成商品优势,将商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继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势胜势,是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恩施州有特别丰富的铁矿资源,应大力开发铁矿石,将此资源发展成恩施州的支柱工业;恩施州有丰富的水利资源,目前水利工业已成为恩施州重要的支柱工业,这条路是恩施州的成功尝试,值得推广,风能资源亦可走此路;恩施州有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特色农产品丰富,如烟叶、反季节蔬菜等,发展特色资源产业是理性和明智的选择;恩施州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石油化工工业应是恩施州优先加快发展的工业;此外,恩施生态环境极好,发展旅游业是不可放弃的产业。总之,恩施州适合走“资源型”经济的发展之路。

3.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资源。

一是土地要素。国土既是国民生存的条件,又是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人多地少,土地问题已是关系到土地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因此,我认为要规划和调整好地区的土地资源,在确保耕地不减少的情况下,腾出更多的工业用地和城镇用地,满足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土地需求。

二是资金要素。恩施州目前还有大量的银行存款和财政资金被闲置,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恩施州暂时还没有建立起切实可行、高效的资金运作平台。因此,这里迫切需要资金运作的平台和载体,需要良好高效的监管体系,在充分保障资金流动安全的前提下,加速资金的利用和周转,满足发展对资金的强烈需求。

三是政策因素。目前恩施州对国家的相应发展政策没有很好地研究和利用,这些优惠政策的叠加作用并不明显。我认为应该成立专门的政策研究专班,切实领会国家对恩施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的精神实质,让政策的推动力量得以充分发挥,让优惠政策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化;协调机制

一、 引言

长期来实行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化趋势。区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不仅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而且对于社会稳定也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近十年来,区域经济差异是我国经济研究的核心,也是经济的重大战略问题。从空间角度而言,重点研究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变化,此外,还有省际间的差异状况等。事实上,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中西部相比发展速度较快,极化现象突出。目前,这一极化现象很难通过传统的措施得以解决,因此,对区域差异化的具体原因探析以及对策建议的实施便成为经济依据传统的差异空间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都做了不少研究,Felix(2012)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格局、机制、影响因素及战略等问题是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要素。Salvador(2009)认为新的分析结构和空间数据模型应被广泛用于经济差异化机制的研究。此外,Paul和Ron(2011)还提出中国经济战略改革的解释应将市场化、分权化等因素考虑在内。李强(2014)认为要解决区域经济差异,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实行区域振兴战略,使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逐渐保持平稳且差距逐渐缩小。吴爱芝(2011)针对中国特殊的地理特征,区域地理环境的敏感性影响、政策分化、劳动力迁移等因素分析其影响差异因素。沈正平(2009)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助于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差异化研究。刘伟(2014)研究了传统经济带、省际、市际、县域四种对象的经济差异。史修松(2011)认为区域化和国际化是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导致了沿海与内陆、东西部差异。师萍(2011)认为技术方法的进步有助于区域经济差异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诸如实证方法、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等。

综上,随着区域化经济战略的实施,保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也明显逐渐缩小。但事实上,这只是理论推论及假设,然而具体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分析。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通过以能源、资本、劳动三大生产因素的函数模型来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进一步探讨。

三、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1. 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应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以全国为视角,东部区域的产业结构要更为合理,产业效益通常用劳动生产率指数来反映,也说明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西部的原因。就结构效益来看,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结构则不断上升,而第三产业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的压力。三大产业在不同区域所占比重不同,对经济发展差异化有了合理化解释。

2. 经济规模总量。从GDP来看,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比重在近二十年期间增长飞速,从1994年的3倍增长到了2014年的近5倍,东西两地经济差异呈不断加大趋势。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差异化发展趋势亦是,但是,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变化则并不明显,中西部之间的不平衡正逐渐的缩小。

3. 环境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状况包括交通、人口素质及基础设施等等,这是整体格局的综合反映。环境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外界资源的流入趋势,进而影响区域预期的收益状况。通常情况下,对外开放和基础投入两个部分是解释环境差异这一中介变量的两大侧重点。

4. 劳动资源。人力资本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有利于区域形成竞争力优势。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前进,区域劳动成本优势将不再明显,于是劳动力资源自身的劳动技能、文化水平意识等便成为衡量劳动力资源好坏的关键考察要素。人才比重小,人才资源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通常导致人才流失与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区域经济差异恶性循环。

综上,我们可以将区域经济差异化的因素主要归结于物质资本,劳动力和能源这三个部分。

四、 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协调机制模型分析

1. 模型构建。关于差异化的生产函数模型,这里我们选择自变量为劳动力、能源和物质资本的Cobb-Douglas生产效用函数即:

其中A0被定义为一些无法获得或进一步进行测量的因素。

tec表示创新技术,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动力,并且对经济提升具有较高层次的解释效力。创新技术水平层次通常借助专利数量来进行刻画,而专利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地方政府法规政策的影响,因此将专利数量改为人均专利申请数量以避免制度因素的干扰,即通过专利受理数目与区域总人口数的比值来衡量创新及时层次。

open为外贸依赖程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有助于我国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一席之地,实现经济创新突破增长。对于外贸依赖程度的度量,选择区域对外进出口总量与区域GDP总值的比值大小来衡量。

fdi反映了外商投资程度,作为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的主要来源,通过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与区域GDP总量来度量外商投资程度。

gov为政府影响因素,我国私人投资与政府财政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两者之间正逐渐形成以一种互补关系。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及教育投入有助于形成需求口,进而拉动经济增长。通过区域财政支出与区域GDP总值来刻画政府对区域经济影响程度。

sec和thi刻画的是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比值的结果反映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显然sec=区域第二产业增加值与区域GDP总值的比值,thi=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区域GDP总值的比值。

H定义为劳动力资本,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关,表达形式如下:

Y为省内GDP总值,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通过采用平减指数进行数据调整,以排除通货膨胀干扰。能源消耗量用E表示,以万吨标准煤作为基本单位。区域资本存量用K表示,介于省份差异性,这里我们采用之前学者的估计值来表示省际资本存量。其中A是指一些相关综合影响变量,这里我们认为和贸易依赖感、技术创新层次、外商投资、政府影响程度以及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有关,因此作出假设如下:

这里,edu是指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比例程度,?姿是指相对于高等教育覆盖程度的人均人力资本的比例系数。

结合(1),(2),(3)公式,并通过等式两边取对数,进而得到省际之间差异化的效应回归方程。

2. 数据获取。根据数据获取的便利性,本文选取中西部几个典型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天津、广东、山东(东部);黑龙江、吉林、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安徽(中部);内蒙古、重庆、贵州、四川、宁夏 、青海、新疆,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差异化的实证检验。

为了保证结论的准确性,选取了2000年~2014年的数据,并将这十五年划分为2000年~2005年、2000年~2010年以及2000年~2014年这三个时间区间。在进行数据估计时,文章采用Eviews7.2,并借助Hausman对模型进行检验,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来实现不同截面中差异的控制,统计结果如表1、表2所示。

3. 结果分析。

(1)全国角度。从全国数据来看,三大因素均表现为正值,即三者都是处于显著有效水平,这说明三大因素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来说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通过三个部分的时间区间回归结果,发现人力劳动对经济差异影响效用正逐渐减弱,而对物质资本和能源消耗的依赖性则是越来越强。从回归系数来看,劳动投入较低,而我国的物质资本与能源消费两者则比较接近,且明显高于劳动投入,这表明能源、资本驱动型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从创新技术来看,回归系数为正,反映了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回归系数正越来越小,这可能用下降的技术创新水平解释。高等教育程度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先由小再增大,然后再由大变小,这可能来源于2000年高效扩招的原因。外商投入的回归系数为负数,这说明外商通过低技术引入,形成技术壁垒,控制本土企业的技术提升,进而影响本土企业经济发展。通过数据,发现政府影响系数不断增大,说明我国政府干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仍较强,市场化程度表现不明显。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回归系数表现为正,说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来说具有积极作用。

(2)东部、中西部角度。从中部区域的几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来看,三因素回归系数表现均为正,且接近全国水平,这反映了中部经济体是属于能源、资本驱动型。外贸依赖程度表现为负,并逐渐增大,这反映了中部经济体的自身贸易结构还有待优化,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效应应有所减弱,同样,外商投入程度回归系数为负,反映了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仍受外商经济投入的限制。政府影响程度系数为正,接近全国水平,说明中部经济市场化程度偏低。第二产业表现为正值,说明第二产业是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力量,而第三产业比重表现为负,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反映了第三产业在中部地区的薄弱基础,无法实现经济推动。

从西部区域的几个省份来看,能源消耗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逐渐增长趋势,而其他两大因素的回归系数则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这说明西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能源拉动才能实现,符合工业由东向西转移战略。创新技术程度和高等教育程度接近于全国水平。外商投入程度由正转为负,说明外商投入随着时间演变,负效应将逐渐突出。同样,与中部区域一样,西部地区的政府影响表现为正,市场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状态。

从东部区域的几个省份来看,三大因素均表现为正,与全国水平相比,物质资本和能源投入两个部分的回归系数与全国类似,而劳动投入则要高很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投入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说明东部是以第三产业和工业为主的发达经济体。外贸依赖程度的回归系数先表现为负数后表现为正,且变化速度要明显高于全国层次,说明东部作为发达经济体的外贸优化水平要高于全国平均程度。

外商投入回归系数表现为负且呈变大趋势,这与全国水平具有一定差异,说明东部地区作为经济发达体正逐渐摆脱技术依赖状况,寻求区域自主创新的趋势。政府影响指数由正到负,说明市场化变革再东部经济体中已经卓有成效。第三产业比重正的回归系数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对东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 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协调机制的建议

1. 加大中西部的劳动力投入。中西部应通过加大基础及高等教育的投入,结合多种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提升区域创新水平。创新是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可以提升整体竞争实力。鼓励中西部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定向专技型人才培养模式,缩小区域人才差异。

2. 加大中西部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中西部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环境绿化、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会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区域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同时加快中西部公路建设、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等。降低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多重资本投入。通过基金、众筹等多种途径扩大公共服务资金池。

3. 加大提升能源利用率的投入。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累积的经验,逐渐培养出具有发展优势的城市群,推动着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同时提升了区域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环境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西部的中大城市也应利用各自优势,构建有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和城市群。

六、 结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程度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发展差异性主要表现在:(1)经济总值低;(2)人力结构不合理;(3)能源储备差异等。本文采用三大主要差异解释作为自变量的生产函数模型来刻画区域经济状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协调机制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国家整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魏巍,李强.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软科学,2014,(1):49-53.

[2] 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1,(5):705-711.

[3] 欧向军,沈正平,王荣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格局演变探析[J].地理科学,2009,(6):641-648.

[4] 刘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要素贡献及路径判定――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36-41.

第5篇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志凯:都市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空间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 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第6篇

摘 要:本文通过指出江西区域品牌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品牌意识薄弱,产品缺乏竞争力,进而采取有效路径维护区域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关键词:江西;区域发展;区域品牌

对于企业而言,品牌是他的生命,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品牌也是促进其发展的催化剂,是一种无形的资本。江西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能够打造区域品牌,毫无疑问对于江西的区域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策略。

一、区域经济与区域品牌的关系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1]区域品牌是指一个地区的形象代表和区域特性,是一个甄别系统,这个甄别系统是由区域或地区名和产品(产业)名称为核心构成的。[2]

品牌是区域经济中充满活力的有机体,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品牌的建立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品牌企业的支持,同样,品牌的建立也离不开区域经济的进步。区域经济的发展没能依托品牌企业,也许就会丧失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区域品牌的建设在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不仅对于投资商和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逐渐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公共资源。

二、江西区域品牌的现状及问题

(一)江西区域品牌的现状

近年来,江西不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一方面,充分发挥区域、产业和资源等优势,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加大力度扶持和发展一批知名品牌企业,并已初步取得成效。2007年,江西省有7家企业的7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江西省的知名产品有54个,驰名商标84个。如赣南脐橙、南丰蜜桔等,已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产品。

(二)江西区域品牌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江西的经济有一定发展,区域品牌建设也有一定量的投入,但其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其在建立与维护区域品牌过程必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将阻碍江西经济的发展。其中江西区域品牌发展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企业创新意识淡薄,自主品牌建设缺乏核心技术

江西人杰地灵,可支撑自身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标准却严重缺失,要么对市场反应之后,疲于研究新技术;要么依赖于知名的大品牌企业,对其跟踪模仿。所以很多企业的核心技术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呈现出技术空洞的状态,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品需要更新换代,就必然要引进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如果自主品牌建设缺乏核心技术,这将放缓企业发展的步伐,制约技术进步发展。

2、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知名品牌比例需要增加

目前江西省拥有的知名品牌数量只占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1.5%,可见江西同其他发达省份相比没有突出的优势产业和知名产品,换句话说,在品牌培育过程中,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该品牌企业的价值就不高。2012年江西所有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总营业收入2904.59亿,不到河南、安徽的一半,特别是进入500强的企业,湖北9家,江西6家,虽然个数相差无几,但总营业收入仅为湖北的1/3。

3、品牌观念薄弱,树立品牌观念的积极性需要增强

目前而言,江西企业的品牌意识仍然比较薄弱,还是认为金钱、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等才是货真价实的财富,而品牌只是获取财富的手段而已。

四特酒曾经是国宴酒,早就威名远扬,在改革开放初期,还能和茅台相提并论,如今茅台早已成了众所周知的国酒,而四特的名气却在逐渐销声匿迹。这应该要归咎于一些经营者只满足于短期利益,而忽略产品和企业长期的发展,没有打造知名品牌的意识,没把品牌发展作为企业获得可持续性收益的战略,这势必减缓整个江西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江西区域品牌发展的建议

要发展江西品牌企业,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必须从江西实际出发,以其区域品牌建立与维护中的问题为依据,明确区域品牌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品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要建立江西区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它的自主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区域品牌的发展要不断顺应时展的浪潮,进行品牌培育和创新。[3]传统产业的生产优势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现代先进技术所取代,当代企业的生存之道是不仅要注重生产经营管理,同时注重经营管理的创新性,在生产环节、销售过程、与客户的沟通、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等各方面都需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增强区域品牌竞争力,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树立区域品牌观念,促进区域品牌发展

要提升江西区域品牌的知名度,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使已有的品牌效益真正的发挥出来。一方面需要我们的地方政府重新认识和树立品牌经营的意识,懂得在现阶段这个知识产权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经营地方品牌;另一方面,要大力打开区域品牌的宣传渠道,湖南并不是全国最发达城市,但是湖南卫视在东南亚地区都享誉盛名,这为湖南地区的区域平牌的宣传提供了周到的平台。[4]如果江西能够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区域品牌宣传渠道,这将极大的提升江西品牌的知名度与忠诚度,不仅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发展,也将为江西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5]

(三)加强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发展区域品牌,不仅要靠市场自由配置的力量,也需要政府在其中的推动。凭借政府的主导力量,可以为江西品牌建设打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第一、重点扶持优势产业、知名品牌的企业,给予他们更多的政策支持。[6]第二、制定相关的金融政策,在信贷、融资等金融服务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第三、增强区域品牌的集群效应,引导重点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促进区域品牌建设。第四、借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热度,提高研发力度,争取通过实施品牌强省战略,使江西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结束语

区域品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无形资产,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除了依靠增量部分以外,还需要积极利用自然资源与人文底蕴,培育一批品牌产品,不断树立品牌意识。在江西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上,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优势品牌,让昔日的品牌重振雄风,让新兴的品牌发扬光大,进而推进富民兴赣的进程。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6-26.

[2] 梁文玲.基于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品牌效应研究[J].经济经纬,2007,(3):115.

[3] 管珊红.关于江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9):201-203.

[4] 李友德.防止品牌流失的对策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8(5):75.

第7篇

摘要:要实现城市物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只有紧紧抓住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区域化的显著特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走向来研究城市物流,顺应物流绿色化的世界潮流,从与环境和谐共处、与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技术同步发展中寻找城市物流发展的对策和新思路,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城市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加速器作用。

关键词:城市物流;区域经济;绿色物流;物流信息平台

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对于以区域物流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物流和以企业物流为主要内容的微观物流而言,城市物流属于在区域物流和企业物流中起到衔接作用的中观物流。现代城市物流具有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特征,它不仅是城市内商品集散、消费的载体,是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乃至与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桥梁,更是国家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自由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城市物流对商品的高效集散作用日益显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更不容忽视。整合社会资源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发展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与升级成为现代城市物流发展追求的根本目标。但是,多年来我国物流界对区域物流和企业物流研究较多,而城市物流却一直在物流研究的边缘徘徊。起点低、技术落后、缺乏统一组织管理、资源利用率不高、物流效率低下并且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这些成为了目前国内城市物流的通病。充分认识城市物流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才能使我国城市物流发展较好地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1 现代城市物流的规划实施应着眼于经济区域范畴

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行政区域的划分是刚性的,区域间有着明确具体的界限,且具有相对长期的稳定性,由不同的独立行政主体负责管理区域内部事务。经济区域的划分是柔性的,区域间无明确具体界限,一个经济区域可能由多个行政区域组成。区域的结构、组织和发展水平,是许多行政主体决策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鲜明的特点。经济发展空间的组合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关系到其中每个行政区域的自身发展。为加快发展城市物流,2002年全国有30多个中心城市已制定或正在制定物流发展规划。从目前已制定的城市物流规划中可以看出,规划者对于城市物流的发展理念与运作模式,尤其是系统整合以及物流市场开拓等物流核心理念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对于物流服务所包含的内容和相关影响因素在考虑上也有所不同,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从行政区域范畴规划城市物流发展的倾向。当然,城市物流如果按照行政区域进行规划实施,便于当地政府协调、支持和管理,也有利于“保护”本地的物流企业。但是,强化了行政干预力量,往往会违背市场规律的作用,制约物流的市场化运作,从而导致城市物流发展异化于合理化方向。发展现代城市物流不等同于每个城市都建立自己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单一的城市物流中心不仅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起作用,运作效率和效益有限,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只有在经济区域范围内规划和建立城市物流中心网络体系,才能为物流合理化创造条件,有利于商贸的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城市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来研究城市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对现代城市物流展开研究,不仅仅要研究城市物流的功能和模式,更重要的是研究城市物流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城市物流的发展着眼于经济区域范畴,一方面,有利于政府部门清醒地认识本地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确保城市物流按既定目标方向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本地城市物流的发展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轨道,还可以从整个区域物流网络系统角度优化、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本地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好的物流环境,加大商品运输、销售的辐射范围,增强企业在商业竞争中的优势。从而促进本地与区域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共同发展。

2 现代城市物流应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由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各具特色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模式,即一个特定自然、社会地域中各种经济类型的总称。区域经济是在相应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下,人流、商流和资本流等各种要素经规模化聚合形成的经济。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核心。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区域化。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具有区域发展特点的九大城市经济区,如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湾地区等。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物流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受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制约。区域经济对城市物流起着导向和带动作用,是城市物流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服务对象,其特征、功能和优势影响着城市物流的发展;城市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起着支撑和促进作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不仅是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区域的商品集散地。现代城市物流的显现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分工与城市化的产物,它以城市为依托,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需要。从促进城市物流与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出发,城市物流发展必须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资源条件,其产业形态必须与区域经济形态相适应。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是现代城市物流参与区域合作,甚至是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面。城市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现代城市物流的发展空间与环境,更好地认识现代城市物流产生与发展的规律,研究和提出发展现代城市物流的对策与建议,这对促进现代城市物流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十五城市物流协会联席会议暨城市物流协会发展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们一致呼吁:城市物流协会应担负起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建设合作共赢的区域性的物流通道和物流运作平台的历史责任,共同谋划、积极推进城市物流的广泛合作,为构建开放、统一、有序的全国物流市场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3 现代城市物流应引入绿色物流的理念和机制

绿色物流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来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形成一种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绿色物流由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共同组成,它将过去物流与消费形成的单项直线型关系改变为环保型的物流、消费循环系统;其中,正向物流由原材料到产品再到消费者的物流过程组成,逆向物流由商品的回收再利用过程组成。绿色物流最初是由国外学者关于以智能交通和电子商务手段减少环境污染、优化城市交通的理论衍生而来,一经提出就普遍受到专家、学者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关注,随后绿色供应链、生态供应链、逆向物流的理论应运而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绿色 物流的理论体系。在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世界性共识的今天,物流业不仅要将遵守环保法规视为己任,更要将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同等看待。事实上,实施绿色物流并不等同于物流成本的增加。在综合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通过运用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提高城市内物流系统合理化水平。在大幅度降低物流经营成本的同时,降低物流活动对城市能源消耗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使物流经营活动同步于城市经济发展,才是现代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物流的实施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支撑,但更为关键的是物流从业人员绿色环保理念的树立和政府相关机制的建立。纵观世界范围内绿色物流起步早、发展快的城市,都有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政府在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推行的机制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追加投入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二是组织力量监督环保工作的开展;三是制定专门政策和法令来引导物流企业的环保行为。城市物流的投资大、资金回流周期长、对城市基础设施依赖性较强,需要政府在改善城市运输状况、土地使用、投资贷款、市场经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良好的物流政策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从而牵引和促进城市物流的健康发展。过去,由于宏观层面上的物流发展战略尚未成型,许多城市对于绿色物流的理念与运作模式未形成统一认识,对于绿色物流的内涵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因此,不少城市在物流绿色化政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明确、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在着力推行绿色物流理念的同时,还需不断完善政府相关配套机制,制定绿色物流法规,推行绿色物流发展战略,对城市物流系统目标、物流基础设施和城市物流活动宏观管理等进行研究、改进与调整,努力实现城市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和对环境损害的最低化。在大力推行绿色物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政府对物流的管理水平。

4 现代城市物流需建立便捷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以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物流信息平台是在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由物流发生过程中有关的宏观管理层、部门管理层、物流企业管理层等参与者通过网络平成的网络系统。一个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实现物流系统内信息和物流系统外信息的有机结合,通过现有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使物流系统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近年来,由于现代信息技术、运输及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的快速发展,有研究人员将CIMS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EOS(电子订货系统)、GPS/GIS

第8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发展路径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述评

(一)出口基地理论

出口基地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最先提出,后来经过蒂博特、罗曼斯、博尔顿等人的发展而逐步成熟。基地理论的基础在于在静态比较分析中提出了外贸乘数的概念,该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取决于区域的输出产生的增长情况,而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则是内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依照这一理论,倘若不同区域都能够集中其力量发挥自身优势,那么自由贸易就会逐步平衡区域间要素和价格的差异,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也将不断缩小。

(二)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提出的。纳克斯通过研究后发现,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两个不同的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来讲,低收入意味着较低的储蓄能力,同时也会引起资本形成的不足,而资本形成不足又会使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而这又会造成低收入,这样一来,一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也就形成了。从需求方面讲,低收入等价于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又会导致投资不足,进一步的,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而这又会造成低收入,恶性循环也将产生。此外,这两个恶性循环互相影响,陷入这一循环的区域经济是很难得到增长机会的。

(三)大推进理论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是大推进理论的倡导者与集大成者。大推进理论的论据与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和储蓄供给三个“不可分性”之上的。这一理论形成了以下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要以一定的速度与规模进行,并将其持续作用在众多的产业之上,以此完成对现实发展瓶颈的突破,这样一来,区域经济将在全面上得到推动,获得高速增长。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转变

(一)金融危机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

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几何重心就开始移动,移动方向为向南偏西,这个方向即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这一地区为中心的南部沿海区域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区域经济的几何重心继续快速向南移动,与此同时,移动方向也由以前的向南偏西转向向南偏东,这个方向即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都得到了迅速提高。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至此,该类地区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或中后期阶段。尤其是在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经济逐渐走入了世界经济的轨道,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国际制造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相继实施,同时,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各种要素投入成本全面上涨,经济增速也在诸多压力下逐步放缓,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却后来居上,经济增幅逐渐加快。从20世纪末开始,东部地区的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异军突起,其经济增速跃居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区域之上;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居于四大主流区域的首位。由此一来,在一快一慢的交错步伐下,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开始放缓。进一步的,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角度来看,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也在逐年缩小,而近几年西部地区崛起的鄂尔多斯的多项经济指标都已经在全国领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1.从宏观角度看,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最为明显,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因其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受到冲击的幅度最大,经济增长也因此呈现出下降趋势,尤其面向欧美市场进行商品出口且相对依存度较高的地区,经济的下滑趋势更是明显。

2.在政策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近一段时间以来,持续受到中央政策的倾斜,大区域战略的部署和实施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区域经济的优先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这将进一步加快该类区域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在产业组织方面,金融危机使我国产业梯度转移的步伐和规模明显增强,大量企业尤其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正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战略转移,这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加强。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与金融危机的关联分析

(一)经济政策的滥用加重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在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条件下,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地方政府通常有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加速其经济增长的冲动,这为金融风险的产生和积累创造了积极条件。同时,这种干预在某些时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策略,而所有的政策指向中,由政府发起的投资行为又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如果单纯为了经济的增长而不顾忌市场和社会的反应,试图通过扩大政府投资所带来的乘数效应维持和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增长,不但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最后连最初的经济状态也无法维持。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民间投资的匮乏和政府调控经济能力的制约,这一风险将最终演化成现实,危机的出现将无法避免。在我国目前,真实的情况恰恰如此—经济发展越是落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就越明显,而这正将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引向深入。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使金融体系更加脆弱

区域经济的发展失衡降低了市场机制的效用,从而使信息缺陷得到加强,而这又将进一步导致主体非理的发生,由此一来,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就在所难免。在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脉络上,东部地区渴望继续保持其领先的经济地位,而以往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更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从一段时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在金融深化与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理论的支撑下,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都渴望并最终采取了相关行动,而这极有可能导致多方面的金融风险甚至经济风险。

(三)区域格局失衡致使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承受着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增加国内的需求,即有效增加内需的数量,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滞胀将难以避免。而这样的危险局面是一触即发的,一旦宏观经济出现异样波动,政府就极有可能因鞭长莫及而无能为力,作为区域经济主体的企业便有可能陷入经营困境。因此,这些企业大多存在创新能力意愿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的倾向,尤其在我国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大多要向资金找原因,而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却不愿过问,这又加重了这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的破坏力。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联如图1所示。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

从国家层面上来讲,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主要对策之一,就是要加强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适时改革和完善财政税收体系,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进行明确划分,进一步加强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政策倾斜,加大对该类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投入,同时要逐步建立起包括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经济垄断等现象要进行严厉查处,维护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从区域之间的关系来讲,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抓大不放小,发展较快的省份要积极协助其他地区的发展,并且在区域和流域之间,通过协商、谈判和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起长效的经济补偿机制,避免因无序开发导致资源环境的恶化和更为严重的后果。此外,区域本身的发展可以考虑将原本独立,但社会影响相对突出的邻近地区纳入发展规划,进行统一协调和统一管理。

(二)加快外来资本的培植

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进出口贸易上,国内产品的出口受到了明显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各区域政府应该适时转变战略方向,重新制定相关政策,并对现有政策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比如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将原有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自主创新型产业进行转变等。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以往独立、松散的区域关联状态应该被相互之间的合作取代,使合作的可能多于竞争。区域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不但要充分重视自身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还要因地制宜,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间的发展趋势进行统筹安排,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一味地抵制外来资本、单纯地扶持本地企业只能适得其反。所以,在对待外来资本的问题上,要在一开始就将外来资本进行根植化和本土化,将其与区域的长远发展联系起来,尤其对那些金融性资本和产业资本,对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又一良方。

(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各区域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比较优势,以最高的经济效率参与市场竞争。为此,各区域政府之间要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指引下,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以此来保证区域合作的矛盾和冲突能得到快速有效地解决。而在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选择方面,项目合作和市场机制是两种主要的运作形式,此外还可选择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形式等;在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与手段的运用上,行政干预和市场化手段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两者可以分开进行,只选取其中一种,也可以将两者结合,合并使用。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政府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被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主体是市场。

参考文献:

1.吴党恩,张丞.以我国为例看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与金融危机的联系[J].集体经济,2009(12)

2.王淑萍.试论全球金融危机中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J].科学之友,2010(5)

3.陈佳贵,李扬.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戚本超,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报告2008- 2009[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陈建华.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J].上海经济研究,2010(7)

6.何福荣,田欢.浅谈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J].商场现代化,2009(1)

7.魏后凯.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4)

第9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性经济已逐步走向末路,21世纪是知识化时代,以人力资源为中心的知识性经济已成为当今及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在企业生产活动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当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为此,要全面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作用,做好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一、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的概述

(一)人力资源概述

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简单来讲,人力资源是指国家/地区总人口数-丧失劳动力人口数量=人力资源数量。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所有资源当中最宝贵的资源,可以创造价值。在《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哈比森)当中提到,在国民财富中,人力资源是最终基础,认为经济要素当中,人是最重要的部分,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当中,人力资源是核心力量。

(二)人力资源开发概述

美国学者Nadler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在组织团体当中一个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基础上,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变化及组织结构的改变,及时调查、分析、调整人力资源,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区域经济概述

区域经济又被称为地区经济,属于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小体,同样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的特征。在社会经济长期活动当中,因为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频繁交流与经济往来的居民区便会形成一个范围较大的经济区,随着范围扩大,可形成区域经济。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伴随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增长核心问题随之不断变化,21世纪以来,如何有效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在经济增长当中,人力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

(一)人力资源开发,有助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区域经济增长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要求能够适应区域生产升级,能够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匹配,同时,从思想上要有所转变,要从传统的人力资源解放出来,逐步转变为现代的人力资本,进一步提高人才服务质量,达到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目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区域经济增长速率。人力资源开发在区域经济增长当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1.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就业结构合理化,能够推动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不断壮大。2.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鼓励区域内分工更加合理,可以利用职业化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在实现价值方面,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吸引优质资源,产生聚集与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区域内产业群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产业规模化生产,进而达到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二)人力资源开发,有助于促进经济要素流动

产生经济溢出和集约效益,是在区域产业转型与优化升级过程中,人力资源可以获取更多知识、技能,提升人的自身能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大力开发人力资源,还可以实现新旧技术的更新换代,进而产生资源集约效应,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在地区当中的竞争力。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人力资源可以通过创新与努力,给地区经济带来更多新的增长点,还能拉动区域内外投资,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强大支持。

三、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

通过区域化可以充分彰显我国的经济发展优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在现有人力资源研究的背景下,探讨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加强引导,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扶持力度

1.确定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计划紧紧联系起来,制定出阶段性的人力资源培养计划与目标,从而解决区域人才短缺的弊端,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人才支持。2.全面落实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就业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为了全面落实促进就业扶持政策,一方面,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协调与配合力度,做好各项检查、监督工作,从国家与地区各项优惠政策上下功夫,尤其是就业专项资金、税费减免等;另一方面,在政策落实环节,及时找出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把握好重难点,针对扶持政策当中的享受范围及标准等进行适当调整,进而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增加区域就业率。3.进一步深入挖掘就业岗位。中国拥有14亿人口,就业需求很大。为了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就业岗位,尤其是一些非正规组织就业,应重点看待,鼓励人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4.构建覆盖整个区域的职介服务网络。21世纪离不开互联网,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为了增加区域内的就业率,必须拓宽人们的就业渠道,让更多岗位找到更多适合的人,为此,应积极努力构建一个能够覆盖整个区域的职介服务网络,通过完善的功能、健全的体系、高效便捷的服务,进一步加大就业率。

(二)强化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综合素质

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才能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经研究发现,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而言,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有着明显的影响,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影响更显著。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研究显示,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成正比,相比没有文化基础的文盲来讲,小学水平的劳动者,生产效率可提升43%;而初中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则生产效率可提升108%;高中、大学、研究生及更高学历的劳动者,生产效率也会不断增长。因此,在人力资源开发当中,必须重视人们的素质问题,要求强化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1.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在制定及划分高校技能专业的过程中,应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企业、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企业以及高校的办学特色充分结合,从而合理划分不同的专业。且高校需要具备高瞻远瞩的目光,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未来规划中去,及时获取区域经济变化的动态信息,随后对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才可探讨出适宜的教育决策。2.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基础建设。在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方面,要求积极主动地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基础建设,尤其是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应指导技校、职业学校积极适应市场,增强技术培训能力。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整合社会培训资源,以社会生产需要为导向,组织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多样化的专业培训场地。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来讲,为了获取高素质人才,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以科教兴区为重点,培养高素质、高学历、高能力的优秀人才,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摆正教育的战略位置,以教育发展为前提,以高素质人才为基础,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三)优化结构,促进区域产业调整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产业竞争激励,促进产业调整升级是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在于以市场为导向,对区域内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这也是提升区域经济效益的关键。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产业发展中,劳动力是最基本的条件,当前,我国人力资源配置失衡的很大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因此,在产业结构升级当中,想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推动作用,需要建立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的市场机制,应以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为根本,构建一个规范、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政策,保证有法可依,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市场的中介组织,建设人力资本市场,构建一个专业化、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市场平台。再者,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当前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为了提供更为就业岗位及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需要加速第三产业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开发与利用现存人力资源,还能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区域劳动力市场,避免大量人力资源闲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有别于物质资源的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区域经济发展当中,人力资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智力与体力劳动的总和,人力资源可以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区想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要把握住这个契机,集合地区人力资源,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吴满.试论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209-209.

[2]颜黎明,谢华兴,康忠红等.开发区人力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价值工程,2015(32):37-39.

[3]赵灵芝.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基于河南、河北、上海的实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03).144-148.

[4]姚建建,门金来.中国区域经济-科技创新-科技人才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05):28-36.

[5]唐贵瑶,袁硕,陈琳.可持续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02).102-113.

[6]崔莹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4).88-91.

第10篇

关键词:临沂市;多元线性回归;物流业;经济发展;发展建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涉及多个领域,更是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进行了诸多研究,王俊、孙睿等(2019)[1]认为,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物流业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刘妤(2018)[2]通过对物流业的研究发现,物流绩效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张夏然(2015)[3]论述了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宋宝瑞等(2014)[4]以河北承德为例,找出了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朱坤萍(2007)[5]认为,物流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李全喜等(2010)[6]发现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高度相关。方颖(2014)[7]基于Logistic模型,得出了我国中部和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物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比较明显的结论。综上所述,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各地区自身具有的条件不同,致使其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的发展状况都有所区别,现有的研究成果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地区,因此对于不同的地区,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才能明晰不同地区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临沂市凭借自身具有的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荣获了“中国物流之都”的称号。近年来,临沂市政府更是颁布了《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一系列文件,将物流业发展纳入“十三五”发展计划,确立了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为了确保临沂市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实例分析,确定临沂市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为临沂市物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建议。

1研究设计

1.1指标选取

物流业涉及范围广阔,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物流业进行清晰的界定,因此在数据选取时,根据物流的含义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对各种产业的划分,只采用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有关的数据。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结合以往相关文献,本文采取了以下两种指标,建立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1.1.1物流指标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物流指标选取。首先,人力资本方面,选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在岗职工人数作为指标。其次,运输能力方面,选取普通载货汽车数量和货运量作为指标。最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选取国道里程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指标,来反映地方物流业发展水平。1.1.2经济指标本文选取地方财政收入和第三产业占比作为经济指标,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1.2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对各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的大小如何而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表1数据可知,除在岗职工外,各物流指标均与临沂市第三产业占比呈一定的正相关性;除货运量之外,各物流指标均与临沂市地方财政收入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所选取的变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3模型建立

根据上述相关性分析可知,临沂市物流业与经济发展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鉴于被解释变量的发展往往会被多个因素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明确临沂市物流业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数学形式一般表述为:本文的数据皆来源于《临沂统计年鉴》,选取2009—202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2结果分析及检验

2.1结果分析

基于SPSS软件,根据表2数据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如表3所示。以地方财政收入为例,从其回归系数来看,首先,国道里程的系数为0.235,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最大,证明了临沂市的国道建设对物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石,增加临沂市的国道里程,可以有效提高其物流的效率,从而增加地方财政的收入。其次,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物流指标是在岗职工人数,系数为0.003,证明目前临沂市的物流业活动主要依靠人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低,通过增加物流业的从业人员,可以有效提高地方财政的收入。最后,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最小的是普通载货汽车数量,系数为0.001,证明了临沂市这种非沿海城市,货物的运输主要依托汽车进行,因此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较高,在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应以公路建设为主,其他交通方式建设为辅,完善公路网络,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当回归模型建立后,需要判断模型是否合理,因此为了分析回归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后续检验。

2.2检验

2.2.1F检验F检验用于确定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数据可知,各被解释变量的F检验对应的显著性均小于0.05,证明建立的各方程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2.2.2T检验T检验用于确定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否存在能够解释被解释变量的能力,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数据可知,所有解释变量的T检验的显著性均小于0.05,证明各被解释变量都能被与其有关的所有解释变量显著影响,每个解释变量都有很好的预测效力。2.2.3拟合度检验拟合度检验用于确定回归模型的精确程度,精确程度越高,模型的回归效果越显著,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数据可知,各方程的R2分别为0.977、0.947和0.985,调整后的R2分别为0.969、0.927和0.977,无论是R2还是调整后的R2都大于0.9,拟合度非常高,证明回归结果可以有效反映出临沂市的物流指标与经济指标间的关系。

3结语

3.1结论

物流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加大对物流业的重视程度与建设力度。从分析结果的整体来看,所选取的三个方面的物流指标均能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正面影响。为了保证临沂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分析结果及选取的几个方面指标,提出几点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2建议

3.2.1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公路运输网络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临沂市的物流活动主要依托公路,因此公路建设为重中之重,铁路、航空和港口建

设方面也应同步推进,建立海陆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结构。公路方面,应加大公路建设力度,提高公路覆盖率,保证公路物流运输系统有强健的设施体系。临沂市超过70%的货物通过公路运输[8],公路基础设施负担较重,应对公路基础设施定期进行检测与维修,以免在公路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路面损坏等问题,影响运输的效率。3.2.2进行政策扶持,改善相关从业人员待遇目前临沂市的物流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仍需要较多的从业人员,但由表3数据可知,2013年起,临沂市物流相关的在岗职工开始不断流失,物流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减少成本,多数物流企业降低了员工待遇,导致很多从业人员选择转投其他待遇相对较好的行业。为了保证相关人员的增长,政府应颁布相关政策,完善物流员工薪酬制度,适当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对晋升渠道进行创新,建立合理的员工激励机制。例如,可以对拥有相关证书的从业人员发放补贴,不仅可以吸引人才,还能留住人才,更可以刺激普通职工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3.2.3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虽然目前临沂市物流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数量尚可,但整体的素质不高,物流专业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临沂市物流业的发展。为了改善人才匮乏的现状,市政府应重视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临沂大学等本地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课程,加强与国外的学术交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培养所需要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俊,孙睿.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9(24):84-87.

[2]刘妤.物流绩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评价研究:以为例[J].价格月刊,2018(8):75-79.

[3]张夏然.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人民论坛,2015(29):232-234.

[4]宋宝瑞,刘勋,焦翠影,等.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河北承德为例[J].物流技术,2014,33(15):220-222.

[5]朱坤萍.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J].河北学刊,2007(2):168-171.

[6]李全喜,金凤花,孙磐石.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基于全国面板数据[J].软科学,2010,24(12):75-79.

[7]方颖.基于Logistic模型的甘肃省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5):260-262+281.

第1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在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外,协调发展理论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两个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也经历了均衡发展、不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演变历程。据此,研究从理论基础、内涵、测度对国内外相关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进行简单梳理。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学者从不同研究内容和视角,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各有侧重。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发展过程论。张敦富、覃成林(200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的过程。张可云(2007)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过程中不断追求区域间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过程。二是过程状态论。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三是发展模式论。高志刚((2002)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从效率与均衡的角度考虑的,既不同于均衡发展,也不同于非均衡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强调效率与公平兼顾,其次强调适度倾斜和重点发展,第三强调优势互补,第四强调共同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协调发展理论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中心理论、倒U型假说、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等。

1.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基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边际报酬递减的假定,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会驱动要素合理流转和配置,实现区域间要素价格的趋同,达到区域平衡发展,区际非均衡状态的发生只会是暂时的,如果长期存在,一定是完全竞争的条件未得到充分满足,从而妨碍了要素的跨区域流动。

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佩鲁(1950)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赫希曼(1958)提出“核心―边缘理论”和“联系效应理论”,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联系既有有利的“涓滴效应”,美国经济学家弗农(1966)提出“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论”。

3.区域经济阶段发展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胡佛和费雪(1949)认为区域经济增长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即自给自足、乡村工业崛起、农业结构转换、工业化、服务业输出五个阶段。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地区发展阶段理论”指出所有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都要经历传统社会、为起飞准备条件、起飞、趋于成熟、大规模消费、追求生活质量等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该选择不同的主导产业。

三、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演变

改革开放前,传统生产力布局理论以及经典作家关于平衡发展的思想支配着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因此,使我国区域经济理论主要是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理论上形成了区域重点发展论。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是夏禹龙、冯之浚提出的梯度理论。后来,由于区域差距的不断扩大,为缓解东西差距,学者们又陆续提出T字型发展理论、二型布局理论等所谓的“区域发展中性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理论界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又进入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魏后凯(1995)提出了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地区、各产业的发展需要保持协调;曾坤生(2000)的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观也体现了在发展中求协调,注意适时、适地、适度支持某些地区和产业优先发展,以达到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思想。颜鹏飞、阙伟成(2004)立足增长极理论,论述了区域协调型增长极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兰肇华(2005)认为产业集群理论应该是指导我国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楷.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变动效益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8

[2]张其仔,郭朝先,白玫.协调保增长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产业政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

[3]Millan JA,Aldaz N.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Intertemporal Intersectoral DEA [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4

第12篇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河北省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省,更不是一个经济富省。 展望未来,河北省既面临国外经济力量对域内资源和市场的激烈争夺,又面临东部先进省份的竞争挤压以及中西部的加速追赶。面对如此局面,必须集中一切精力,下大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适时研究和制定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极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规模、特色和协调发展,以提高河北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为此,本文试图通过系统梳理各区域的产业优势,结合未来市场竞争走向,确定河北省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一)河北省宏观生产力布局演变及其框架

从建国起至今,河北省宏观生产力布局的落脚点和主导思想,几乎都是在强调自然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主导下的布局。

解放后,在计划经济时期,河北省基本上实施的是“提高两线”(京广、京山铁路沿线)、“狠抓两片”(黑龙港与坝上)、“建设山区”(太行山和燕山)、“开发沿海”的思路,使得全省几乎近半数以上的大型骨干基建项目,在这些区域落地生根。1978年开始,河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生产力布局方针以“两环”为目标逐步演变,经由“山海坝”(1985)、“环京津”(1986)、“以城带乡、铁路与沿海两线展开”(1988)、“一线(沿海)、两片(石廊开放区)、带多点(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建设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区和保税区)”(1992)、“环京津、环渤海”(1993)、“外向带动、两环结合、内联入手、外引突破”(1994),1995年正式确定“两环开放带动战略”。

由于宏观生产力布局的这种自然资源禀赋或地理位置的侧重以及内涵的多变性,尽管在特定时期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终为全省经济发展造成许多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不突出,全省经济缺乏规模特色;二是区域分散力均大于凝聚力,资源资本优化途径不畅,经济中心区域难以形成;三是经济发展的极化作用的发挥缺乏有效载体,致使我省各区域综合竞争实力,始终未得到明晰提高;四是各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与协调性较差,经济差距拉大,相互带动乏力;五是政策跟进难以及时有效,产业发展形成人为阻碍。

(二)河北省现行生产力布局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经过50年的积累,河北省生产力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而各自为战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这种格局的最大特点,即在资源和市场上相互封锁、争夺,利益性矛盾和问题较多,区域间的功能协调性几乎无从谈起。具体体现为如下三个矛盾性特征:

1.协作式的相对大经济区域尚未成型。多年以来,河北省众多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河北省目前已经形成五大经济区各领的结局,即冀东经济区,包括唐山、秦皇岛;环京津经济区,包括保定、廊坊;张承经济区,包括张家口、承德;冀中经济区,包括石家庄、沧州、衡水;冀南经济区,包括邯郸、邢台。并从各经济区占全省GDP比重、产业的趋同性特色、区域内各增长极的天然地理位置等角度进行了具体化的统计和研究,但关键的问题是还没有形成适度的经济规模。我们认为,“五大经济区”在内部各组成单元之间,形成了经济发展成果的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正是各单元间功能协调性较差的明证。在号称以省会为龙头的冀中经济区,区内的经济实力差异十分悬殊。令人担忧的是,其同期产业结构却明显趋同,三市所设定的支柱产业中为同一行业的就有化工、机械和电子三种之多。在其他所谓现有的经济区内,类似问题几乎是普遍存在的。或许可以这样说,石家庄与唐山完全称得上是全省的经济龙头,但却并非所在“经济区”的龙头。有鉴于此,“五大经济区各领”的结论有失深入。

2.省级经济发展重心及各地区发展平衡显现刚性化特征。首先是省级新的经济增长极“后继乏人”。自建国以来,石家庄、唐山两市凭借政策、资源优势多年来在全省经济建设中屹立潮头,除个别市在个别指标方面近来方有冲击潮头之势外,拥有港口优势的秦皇岛与沧州,近临港口与省会的衡水,近环京津的保定等市完全有潜力发展成为省级经济发展重心区域,但从总体上看至今还尚无明显突破迹象,且与强势地区的差距继续拉大。 河北省宏观生产力布局决策缺乏创新和务实,而且反映了我省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难度依然坚挺,更反映了各市之间各自为战导致的发展脱节。

3.区域之间重复建设严重致使空间效率损失较大。1980年以来,河北省各地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际中,大部分地区的二次产业比重却变化不大,且工业行业趋同明显,并呈现出浓厚的重化工业色彩。这说明经济发展对资源优势的依赖性过于明显,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通,并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进而使得区域经济效率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由于重化工业受原材料约束性较强,致使河北各地区趋同严重的工业结构承担了巨大的整体发展风险,使得河北的整体经济呈现市场风险集中性倾斜,一旦原材料市场出现大的波动,河北省国民经济的整体市场应变能力就会显示出明显弱势,各地区财政依托基础将随之出现摇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也将被拖累。

(三)河北省现行生产力布局的不适应性

结合上述分析,并根据变化了的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观察,河北省现行生产力布局,已经显现出较多的不适应性:

1.不适应河北省经济功能急需进一步完善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的经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正由单一的生产供应型功能向多元化区域经济功能发展,主客观上都要求增强河北的市场导向功能、流通贸易功能、港口带动功能、协调发展功能、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功能。但,现有生产力布局难以适应这种强化功能的需要,致使生产力布局中的盲目,一直以来就是河北省整体经济实力有效提升的最基本障碍。实际上传统生产力布局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基础,并诱发了多点多线分散开发局面的形成。此时,河北省的生产力布局指导方针,既未做出经济发展主轴线战略性东移的选择,也没有及时加强对分散布局趋势的宏观控制,加剧了省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各自为战。

2.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要求。打造跨省际的经济协作区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成功示范,已经激发了落后的环渤海等跨省际区域携手共创辉煌明天的热情,特别是已经通过国家建设部鉴定的“大北京”规划的浮出水面,首次以冲击性的概念提出了跨省际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反观河北省数年来在谋划跨省际区域经济(京津冀)一体化上的努力尚未切实体现到生产力布局之中,也正说明了现行生产力布局这一明显的不适应。

3.不适应建设沿海带动型经济强省的目标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21世纪是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世纪。开发沿海是扩大开放、改变经济循环状态以及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河北省现有经济中心城市均在内地,且与港口缺乏便捷的通道,而资源和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又使其重化工业的发展和对外流通职能的发挥受到局限。这说明中心城市的布局体系,显然已不适应河北作为沿海省份的建设需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注重了实现两环开放带动战略,重视了沿海城市、港口以及临港产业的发展,但经济重心向沿海推移的速度明显落后于其他沿海省份,发挥不出河北省在经济转轨时期的区位优势和区域经济功能。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结构低级化趋同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

尽管90年代以来,河北省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受产业存量和发展思路的影响,区域产业特色与趋同并行的状况依然严重存在。大部分地区将支柱或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化工、建材、机械和冶金等方面,总体上明显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和低级化。这不仅制约了河北省区域特色经济格局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河北省整体竞争能力的持续增强,影响了河北省经济未来预期发展的后劲;而且还造成不应有的资源浪费,特别是因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一批过剩企业,不利于未来经济发展轻装上阵。

(二)在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的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协调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这表现为先进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带动与辐射能力不足,各自为战、盲目布局的经济决策方式还在助长着这种趋势。主要表现是,在产业结构的发展上,各市趋同的结果必然导致资源与市场的双向掠夺性竞争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功能协调只能成为表面文章,带动辐射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三)现行经济核心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受体制遗留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积累,各地级市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各自所在区域的市级经济核心区。在这些经济核心区中,人均GDP在5000元以下的有五个,既说明其经济运行的质量较为低下,也说明“核心区”之名不符实。此外,各市的支柱产业选择与预期培育重点的趋同,也充分反映了这种特征。在11个市级核心区中,将化工作为支柱产业的选择率高达72.7%、机械选择率为54.5%、建材63.6%、冶金45.5%、电子36.4%、机电和纺织均为27.3%。低级化的趋同产业最终导致各市国际化水平的不高,2000年,在11个核心区中,对外依存度低于5%的就有八个。

(四)存在严重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本浪费

2000年,河北省各市平均人才密度指数为6.93%,在11个市级经济核心区中,低于该指标的市有五个。人才密度指数最高的省会石家庄市也只有8.93%,仅比上年增长了0.02个百分点。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止于此,在如此低下的人才拥有量的情况下,却依然存在着人才闲置的现象,比如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的大量存在。这说明在低级化的产业环境下,关键性的生产力要素的流动极易遭受严重制约,进而不仅反映了我省各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各自为战、缺少协同,而且反映出现存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成长性能,同步遭受着严重制约的深层次问题。

三、河北省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与对策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

综合上述分析,未来河北境内跨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侧重环京津产业经济区、冀中南产业经济区、冀东产业经济区和冀北产业经济区,四大经济区在产业领域中则各有进退、各有侧重,并极力营造区域之间产业发展上的协调与互补效应。

1.环京津产业经济区。该产业经济区地理上覆盖保定和廊坊两市以及沧州部分县市,域内经济发展上宜突出城镇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大流通格局化三大特征。该产业经济区突出城镇化特征,目的在于响应和承接未来“大北京”都市经济圈建设发展的需要;突出高新技术特征,目的在于通过扮演河北省未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领衔”角色,培育未来国际资本进入的“第一层次”产业优势,并依此拉近与京津的产业内在发展趋势的距离;突出大流通的特征,目的在于通过扮演京、津、冀统一大市场的“过渡”角色,逐步使得三方市场供需纳入一致有序状态,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以促进本区域的产业更快发展。

在城镇化方面,通过快速推进城镇化步伐,努力吸引京津富余或比较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截留向京津尚不稳定流动的外地生产力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从而不断充实本区域产业空隙和生产力要素基础,最终营造与高新化产业特色相映衬的高效轻工产业群。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河北省同京津的经济关系必须升格为战略关系,更替全新合作内容。为此,应当考虑选择适当时机促成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管理协调机构,共同努力将津廊京保经济走廊,建设成为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北方“硅谷”。此间,需要河北省在支持北京成为中国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的前提下,明确该区域的未来产业定位,积极发挥环京津产业经济区的土地、厂房、资金、人才等资源优势,全力改善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争取尽快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基地。在大流通格局化方面,可以考虑采用“以稳定的市场回报交换要素配置机遇”战略模式,即通过规范、促进本区域市场的发展,加速京津冀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2.冀中南产业经济区。该产业经济区地理上覆盖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沧州五市,产业上主要突出重、化工业特征。该产业经济区突出这种特征,目的在于在巩固中不断壮大发展河北省的传统产业,使河北继续在这些产业领域保持对国际资本而言尚具较大吸引力的“第二层次”特色,培育河北省未来20年中保证GDP相对稳定增长的产业源(该区年GDP合计约占全省年GDP总量的50%),并通过财政手段弥补其他地区他类产业发展预期中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及其他地区经济社会风险应变能力(该区域是河北省的农业发达区域,仅粮食总产就约占全省的90.5%;且农村非农行业发展水平较高,全年总产值约占全省的40%)。该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应继续突出重、化工业的主导地位,但在产业发展布局上,实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区内转移。原有重化工业中的化工产业应向沧州转移,合力促成沧州发展成为“中国北方化工城”的梦想;建材产业则可以考虑向邯郸、邢台陆续转移,合理促成“中国北方四省通衢的建材中心”及其市场,原有一部分纺织、食品等产业可以考虑向邢台、衡水转移,以丰富两市的产业构成、扩大两市的产业规模。

3.冀东产业经济区。该产业经济区地理上覆盖秦皇岛、唐山二市,产业上突出外向型特征。应考虑对该区实行“特区政策”,把其培育为河北的主要对外开放承载区域,努力提高该区的国际化、城市化水平。产业选择上则应在继续巩固原有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海洋产业、旅游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与之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断加大与环渤海各省市之间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可以考虑先以建立城市之间的“结对”方式推进,如秦皇岛与大连旅游业捆绑。

4.冀北产业经济区。该产业经济区地理上覆盖张家口、承德两市,产业上突出旅游和自然农业特征。该区域作为未来河北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边缘区”,应当完全立足于这些历史和天然的资源优势,自力更生地寻求和培育相关产业增长点,特别是通过加强龙型农业经济规模,加速农产品特种特养与精深加工一体化进程,通过持续嫁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把本区域逐步培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特有的“绿色农业产业带”。如果再加上特色旅游文章的做大效应,该区就必定能够在未来20年中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繁荣的经济区域。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工程,仅仅做出切合实际的区域特色经济构想,只是这项工作良好开端的第一步,还需要在未来20年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内外形势进行调整和改进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

1.加速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主要是探索实行不同区域不同税负的政策,即可以针对河北省四大产业经济区根据其现存经济总量及产业发展前景、效益实现速度与质量预测情况,确定对冀中南、冀东、环京津、冀北产业经济区实行依次递减税制,适当增加对前两区域的税收,把增量部分转移支付给后两个区域。同时还可以通过降低私人投资产业的税收政策,鼓励私人资本向落后区域流动。积极实行财政倾斜政策,利用财政融资手段即提供长期无息或低息贷款,鼓励民间资本流向落后区域;在适当时机利用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为落后区域提供资金补贴。健全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协调政策,促使发达与落后区域之间在互惠互利和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双方合作目标要充分体现逐步降低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度的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