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时间:2023-07-31 17:25:11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第1篇

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管理上的衔接

⑴ 加强初中和高中的整合促进教学衔接

初中和高中分设,给教学衔接带来一定障碍。基于这一原因考虑,可打破初中与高中的严格界限,实行初中与高中的整合,即打破初高中的行政界线取消以中考来检验学生的做法,统一协调教学工作的模式,把“六年”看作一个整体,树立为学生发展的共同目标,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充分利用不参加中考的有利条件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调整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在初中就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与表述能力、思维活动能力,把为高中学习打基础作为重要目标。这样必然能提高高中的学习效率,从根源上解决初高中衔接。

⑵ 把初中地理纳入升学考试,改革高中地理毕业评价方式

要做好初高中衔接,应尽量保证地理教育的持续性,建议在义务教育九年级也开设地理课。改进原有的地理只是在初二会考而不受重视的考试评价方式,将初中地理纳入升学考试,使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初中地理,使学生确实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教育教学目标。针对初高中教育分离这一问题,教育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初高中间的联系,要积极沟通,互通有无。高中地理教师要了解初中教学,掌握学生情况,初中地理教师也要关心高中的教学。

⑶ 教育教研部门应加强培训和教学研究

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初高中学校应经常组织教育培训,强化教学衔接思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面对新课标这一新事物,教师更应摒弃旧的传统思想,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培训交流能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在教学中有效的进行教学衔接。同时,教研部门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组织学校进行教学衔接研究,为教师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不断完善教学实践,将教学衔接落到实处。

二、提高教师队伍教学衔接水平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他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效果。加强初高中地理的有效衔接,就必须提高自我素质,加强教师教学衔接水平。要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教师就要更新观念、具备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明确衔接知识点,把握学生的特点,确实实现初高中地理课教学的有效衔接。

⑴ 教师要更新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衔接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能否顺利地完成。所以教师必须强化自觉衔接意识,把教育衔接工作当成一个常态的教学任务实施下去,初中教师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熟悉高中教学,尽量完成课标要求,为高中奠定基础;高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教学生原有基础、学习和心理状况都要掌握,以便因材施教。

⑵ 通览教材、课标,对学科知识体系要心中有数

为做到地理衔接教学有效地进行,初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熟知自己所教学段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也要了解高初中的课标和教材。要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需要教师既要在宏观上把握新课标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又要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高屋建瓴,在研究初高中课标和教材的变化,调查了解学生初中地理的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认真做好教学计划,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做好知识衔接,全面把握中学地理教学。“知己知彼”,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讲到哪种程度,学生掌握情况如何,用不用再加深和拓宽,并结合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复习初中地理知识的起点和重点。通过研究课标和教材,教师应把高中教学所需的初中地理缺失的知识点做出归纳,以便指导初高中教学。例如在初中的地球和地图部分,缺少对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地轴倾斜的角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形成等知识点。

⑶ 注意教学方法的衔接

对教师而言,既要认识到衔接的重要性,又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帮助学生自然过渡。与高中相比,初中教材知识容量小,时间充足,学生的依赖性较大,教师通过组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或列举大量的具体的地理事实,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传授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训练基本的地理技能,老师就像学生的拐杖。而高中阶段知识容量和难度加大,重视自主学习,同时要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习惯,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设计上都与初中有很大的区别,尽管高中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推理归纳能力,都比初中有所增强,但仍然要注重学生已有的初中经验,采用学生熟悉的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运用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2篇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学 中小学衔接 有效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字、词为教学重点,而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则倾向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中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重点上的不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初中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借鉴与学习小学教师通过唱歌、游戏、模仿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改善自身的教学策略,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本文旨在引导语文教师提高衔接意识,因为其衔接意识的强弱、衔接教学策略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地完成与小学教学的衔接,也直接关系到小升初的学生能否顺利渡过衔接期,更直接关系到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是否真正得到提高。

一、 语文知识教学的衔接策略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衔接也需要一定的科学化手段。知识教学应穿插在阅读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和文本教学紧密结合,要和学生的语言应用实际相结合。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渗透到课文当中,并结合语言的实际运用来理解语文知识。例如:进行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教学时,可结合理解文意进行,既对修辞及作用有准确的认识,又有针对性地理解了文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委派“汉字监督员”的形式,监督易错字和易混淆字的书写;结合作文评改对容易出错的语法现象进行纠正,引导学生自觉掌握语言规律,提高正确运用语法的能力。知识教学与知识训练相结合坚持知识与训练统一的原则,以知识为先导,以训练为主线。在授课过程中,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为使学生理解新知识,练习也相应地发挥作用,成为应用新知识解题的针对性练习。一般来说知识的学习应该进行单项练习,当积累了一定程度后,就应当安排综合练习,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应采用练习巩固法,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能使学生把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二、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策略

阅读教学是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认知性阅读以认识汉字为前提,以感受文字材料为起点,以提取文本意义为初级阶段目标,在这个层次上的思维主要是记忆。认知性阅读主要是对阅读材料的客观梳理。

表现为:(1)能够认字、释词、通读课文;(2)能够复述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3)能够理清课文段落、情节结构;(4)能够依照课文注释回答问题。这种记忆力强化训练虽然是表层思维但是必不可少。(5)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根据大纲,小学语文主要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受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限制,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采用的只能是认知性阅读教学方法。认知性阅读是阅读的初级阶段,超越这个阶段,一开始就要求缺乏阅读积累的少年儿童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小升初的学生习惯了小学教师的这种认知性阅读教法,若初中教师不了解这点,不用适合他们实际的学法指导他们,不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需要适当调整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加强教法上的衔接,而是一开始就采用中学中常用的质疑、探究、合作和自学等教学方法,学生肯定一时无法适应,所以笔者在给小升初的新生授课时第一个月仍主要沿用认知性阅读教学方法,只稍微渗入一些理解性阅读的教学方法。理解性阅读就是学生通过认读,在大致了解文章中的人、事、景、物、情、理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抽象出文中各局部的本质,直至最后概括出全篇的中心。在认知基础上对课文思想内容与写法的领会和把握,是认知的发展和深入,是阅读的关键环节。理解过程即思维过程,如果只认知不理解,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是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全面地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 作文教学衔接的策略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进一步了解中小学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研究中小学生作文衔接教学的对策,对于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中学语文教师更重视作文写作的知识、技巧和理性思维的培养,而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几乎不涉及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理论性的知识,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学生一进中学就得面对这些学习内容。面对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不是仅凭教师一讲就会明白的,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没有一定的写作知识,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学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事实上,刚刚进入中学的7年级学生与小学5、6年级的学生相比,在这些方面没有丝毫优势,要他们立即适应中学的作文学习,是不现实的。中小学作文要求的这种差异就要求教师高度关注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问题,积极探究作文衔接时的教学方法,了解中小学作文“衔接”教学中具有的共性,进行理性的思考,找到存在的差异并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教法的改革,使六年级学生进入初一后能迅速“磨合”,缩短或消除“衔接”教学中的“滞留期”,使小升初的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作文写作。

四、 结论

笔者通过对衔接策略的研究给其他面临同样困惑的教师提供一些衔接的对策,这样既对小学语文教学有借鉴、指导作用,又对中学语文教学有预警、提醒作用,同时缓解小升初学生的各种不适应障碍,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衔接期,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初中语文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中小学语文 教学衔接 教学策略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会对学生学习语文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旨在引导语文教师强化衔接意识,因为其衔接意识的强弱、衔接教学策略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地完成与小学教学的衔接,直接关系到小升初的学生能否顺利渡过衔接期,更直接关系到中学语文教学效率能否真正得到提高。

一、语文知识教学的衔接策略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衔接需要一定的科学化手段。知识教学应穿插在阅读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和文本教学紧密结合,要和学生的语言应用实际相结合。要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渗透到课文当中,并结合语言的实际运用理解语文知识。例如:在进行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教学时,可理解文意,这样学生既对修辞及作用有了准确的认识,又有针对性地理解了文意,提高了阅读能力。另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委派“汉字监督员”的形式,监督易错字和易混淆字的书写;结合作文评改,对容易出错的语法现象进行纠正,引导学生自觉掌握语言规律,提高正确运用语法的能力。知识教学与知识训练相结合,坚持知识与训练统一的原则,以知识为先导,以训练为主线。在授课过程中,为使学生理解新知识,练习要相应地发挥作用,成为应用新知识解题的有针对性的练习。一般来说,知识的学习应该进行单项练习,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应当安排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在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应采用练习巩固法,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使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二、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策略

阅读教学是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认知性阅读以认识汉字为前提,以感受文字材料为起点,以提取文本意义为初级阶段目标,在这个层次上的思维主要是记忆。认知性阅读主要是对阅读材料的客观梳理。

表现为:(1)能够认字、释词、通读课文;(2)能够复述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3)能够理清课文段落、情节结构;(4)能够依照课文注释回答问题。这种记忆力强化训练虽然是表层思维但是必不可少。(5)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根据大纲,小学语文主要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是受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限制,小学语文教学主要采用认知性阅读教学方法。认知性阅读是阅读的初级阶段,超越这个阶段,一开始就要求缺乏阅读积累的少年儿童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小升初的学生习惯了小学教师的这种认知性阅读教法,若初中教师不了解这点,不用适合他们实际的学法指导他们,不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需要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不加强教法衔接,而是一开始就采用中学中常用的质疑、探究、合作和自学等教学方法,那么学生肯定一时无法适应。笔者在给小升初的新生授课时第一个月仍主要沿用认知性阅读教学方法,只稍微渗入一些理解性阅读教学方法。理解性阅读就是学生通过认读,在大致了解文章中的人、事、景、物、情、理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抽象出文中各局部的本质,直至最后概括出全篇的中心。在认知基础上对课文思想内容与写法的领会和把握,是认知的发展和深入,是阅读的关键环节。理解过程即思维过程,如果只认知不理解,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是要通过作品语言,全面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作文教学衔接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下,进一步了解中小学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研究中小学生作文衔接教学的对策,对于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中学语文教师更重视作文写作的知识、技巧和理性思维的培养,而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几乎不涉及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理论性的知识,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一进中学就要面对这些学习内容,面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不是仅凭教师一讲他们就会明白的,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没有一定的写作知识,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学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事实上,刚刚进入中学的7年级学生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相比,在这些方面没有优势,要求他们立即适应中学的作文学习,是不现实的。中小学作文要求的这种差异要求教师高度关注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问题,积极探究作文衔接的教学方法,了解中小学作文“衔接”教学的共性,进行理性思考,找到存在的差异,并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教法改革,使六年级学生进入初一后迅速“磨合”,缩短或消除“衔接”教学中的“滞留期”,学生尽快适应初中作文写作。

四、结语

笔者通过对衔接策略的研究给其他面临同样困惑的教师提供一些衔接对策,这样既对小学语文教学有借鉴、指导作用,又对中学语文教学有预警、提醒作用,扫除小升初学生的各种不适应障碍,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衔接期,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初中语文学习,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 语文 衔接 教学 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字、词为教学重点,而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则倾向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中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重点上的不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初中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借鉴与学习小学教师通过唱歌、游戏、模仿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改善自身的教学策略,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那么,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现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呢?

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语文多是以提高学生识字、朗读等基础能力为主的课程。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延续也有分化,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着力实现中小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衔接。例如:初一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语文知识,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紫藤萝花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唤醒学生儿时的记忆,启发他们以深入的“眼光”看待紫藤萝、认识紫藤萝,引导他们用心领悟藤萝花的生命力,以及分析紫藤萝与社会之间的关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情趣与想象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开始训练学生写字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知识难度的增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语文习惯的衔接工作。初中语文字、词的增多,文言文难度的增加,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让他们把不会的生字、生词摘抄下来,找出中心句,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概括,要求他们按词、词组、段落等进行分类预习;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生字、生词的疑难问题,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同学或教师请教。教师结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习惯的过渡与衔接。

三、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教师要延续小学老师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根据初中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掌握程度,实行分层次地教学,选择一些活泼有趣、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材料,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进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交流互动。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情景表演,模拟皇帝穿着新装游街的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增添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进行鼓励,缓解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慢慢融入到初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以行之有效的教学衔接策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预习、听课、复习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在跟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中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中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有哪些?2.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手法?3.作者是怎样使情景交融的?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课文内容,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有意识思考的习惯。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是太了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因材施教地对其进行指导,实现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五、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衔接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语言评价对学生有着判断、引导、鼓励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评价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归纳和总结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在小学阶段,教师大多是以颁发五角星、小红花等以示鼓励,初中教师可以借用这种形式,用表扬栏里的红旗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对回答不全面或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助,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

总之,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根据学生的习惯和学习兴趣,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学评价的过渡与衔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5篇

中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衔接策略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一些学生小学成绩优异,但是升入到初中之后不适应初中语文学习,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小学时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对于初中的语文学习更是无从入手。面对这种现象,中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初一还有小学高年级组教师教学中必须认识到中小学语文教学差异,采取相关措施,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衔接工作,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差异

1.學生差异

小学六年级学生同七年级相比,学生年龄虽相近,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还有心理特点都还处于儿童阶段,这些学生在心理上更愿意占据领导地位,喜欢同低年级学生一块玩,希望得到老师赞扬认可。但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心理要更成熟,且他们在同老师及同学相处过程中自我意识明显增多,还出现了一些叛逆情绪,他们之中,心理发育越成熟,课堂上表现越显安静,这些学生对课外活动不积极,爱憎情绪分明,对同学有自己判断审视,同学间出现了属于自己的明显小集体。

2.教材差异

小学教材在编写目的上侧重的是字词句学习,比较简单,对社会的理解也比较浅显,没有复杂东西,这些东西,学生理解容易。但是初中后,教材在内容上更偏重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偏重学生领悟能力及自主思考能力的提高。而小学教材在课文选择上多偏重故事性,情节生动有趣,孩子学习兴趣大,但初中语文课文偏重叙事性,偏重理论性,课文枯燥,学生学习兴趣小。

3.教法差异

小学生爱闹好动,讲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堂氛围进行引导控制,以情感人,让学生逐渐融入到课堂氛围,小学时学生学习科目少,这些知识教师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掌握好。但初中之后,课程增多,语文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增多,记忆难度大,老师讲课速度快,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存在一定困难。初中课下作业多,但在时间限制下,教师对作业批改不详细,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薄弱点,不能因人施教,教学效果难以体现。

4.评价差异

就阅读及作文来说,小学中作文的要求为:(1)字数达到400字;(2)结构完整;(3)叙事清楚。中学作文要求比小学有提高:(1)字数达到600;(2)结构完整,构思巧妙,叙事清楚,语言优美,熟练应用各种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小学阅读要求为:对事件叙述清楚,表达出个人好恶;中学阅读不仅要求学生有自己判断,同时还要能够分析原因,能够对文章中句子进行品味,能领悟出文章启发。基于初中语文教学判断评价上的这种差异,一些学生不能顺利完成自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这个转变,使得一些小学成绩优异的学生成绩出现了下滑,学习兴趣差,信心不足。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中的有效策略

1.增强衔接意识,转变教育理念

要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小学高年级教师必须对此衔接高度重视,转变教育理念。初中升学考试取消之前,要升入初中,小学生都需要通过考试获得准入证,学生竞争压力大,在这种入学压力下,教师教学中主抓基础知识,搞题海战术,学生分数提高快。但考入初中后,这些学生有较强应试能力,但是这种分数却不是孩子真实能力的反映,因此学生高分低能的多。

而初招考试取消之后,初中的一年级变成了七年级,学生自小学升入初中相当于简单升级,而小学中孩子成绩单上都是“优良”,难以看出高下。且这种形势下,教师教学偏重于学生个性培养,对这点初中教师是肯定的,但是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一,初中老师对学生水平需要重新认识,没摸准前正规教学难以真正展开。而初中学习科目多,教师要引导他们适应初中学习状态压力很大。

综上,制度约束对小学教师教育理念起到了制约作用,新课改下,为学生初中长远考虑,小学高年级教师需抛弃本位思想,教师教学中要增强衔接意识,为初中培养更多文化基础强,各个方面均衡发展的合格毕业生源。

2.培养习惯,做好学习习惯衔接

《辞海》中习惯的定义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习惯产生于长期重复练习中,且这个习惯一旦得以巩固,很难改变。多年教学实践显示,学生如果养成了良好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素养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当前,这种语文习惯并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经过训练才会逐渐形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学生语文听说读写习惯的培养,多看有意义课外书,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书写工整规范,格式正确;读书中独立思考;对练习中错误要及时改正。可以说,习惯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小学阶段,学生如果养成了上述语文学习习惯,那么他们升入初中之后,面对繁重学习任务就能很快适应,语文成绩也会得到长足提高。

3.遵循认知规律,构建语文认知结构

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都是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遵循上述规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知识按照内在联系串联起来,对知识结构进行整合,这样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教师教学中需要对语文各个学科见内在逻辑顺序仔细分析,教学中严格按照逻辑来进行,不仅要对知识上下位间关系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对知识间横向联系进行分析,构建出一个整体化的语文知识结构。小学高年级教师需要对小高组及初一年级语文教学特点全面掌握,吃透教学内容、目标,两头都吃透,教学中从语文结构出发,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做好小初衔接。

4.拓展评价途径,形成多元评价体

从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践行能力,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获取知识的途径,创新能力,标本课程的落实情况,合作意识入手进行评价。形成多元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意识,彰显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总之,小学高年级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当前中小衔接所出现的问题必须提起足够重视,通过增强衔接意识,转变教育理念;培养习惯,做好学习习惯衔接;遵循认知规律,构建语文认知结构做好小初衔接,这样学生升入初中后会在短时间内适应中学学习环境,实现身份转化,愉快度过初中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薄玉玲.刍议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创新性策略[J].教育,2016,(8):224.

[2]吴剑波.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差异和衔接策略[J].教育,2016,(09):224.

[3]杨润.初一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衔接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2016,(09):40-42.

[4]潘梅.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索[J].亚太教育,2016,(17):199.

[5]崔敏.整合目标有效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整合与有效教学衔接[J].亚太教育,2016,(17):133.

[6]王跃平.初中小学衔接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以阅读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5,(01):31-33.

第6篇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教学知识方法衔接

执行新课程标准后的初高中化学教材内容和设置发生很大的改变,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加上初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过渡,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是每个担任高一化学教学的教师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下面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认真解读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差异

通过研读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对知识层次要求低,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知识层次要求较高,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详细研究化学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知识体系的差异

通过详细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发现,初高中化学教学知识体系存在明显的差异: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与拓展,对初中化学教材许多之处也进行很好的衔接,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有很好的衔接过渡。但是也存在一些盲点区,如部分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酸性、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

三、调查了解教与学的障碍,制定教学衔接的应对策略

(一 )做好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1. 衔接障碍:初中化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启蒙性和常识性的基础化学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低,高中化学的知识容量与思维难度均高于初中,很容易造成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畏难心理。

2. 应对策略:复习初中知识,但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常采用的复习方法有: (1)集中复习:高一化学课开始时,集中用2-3周的时间复习化学中的重要 “ 双基 ” 内容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及高中化学不再重复的,但初中化学里没有讲全讲透的知识(如前面所提到的“盲点”)。

(2)专题复习:结合高一的化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使初高中化学中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根据初三的化学知识可分为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溶液、酸碱盐、化学计算等专题。在专题复习的同时,辅以适当的专题练习,这样既能有效的检验复习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如化学计算中“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和“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等。

(3)穿插复习:高中化学的许多内容与初中化学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作 “ 铺垫 ” 去获取新知识。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之前,要补充复习:化合价的定义及确定方法、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化合价,将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建立联系。

(二)做好初高中教学方法的衔接

1. 衔接障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和实物直观教学为主,高中教学注重方法的点拔,以启发式、理论和抽象思维为主,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知识的灵活应用。

2. 应对策略:教师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把握学生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探究式教学,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三)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

1. 衔接障碍: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和简单模仿,学习依赖老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

2.应对策略。首先在上高中化学课开始时,结合高中教材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等,要求学生要改变初中的学习观念和方法。 其次,介绍学习高中化学的正确方法:如重视实验,抓好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用理解记忆法识记知识等。

总之,只有明确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差异 ,准确把握初高中化学教学知识体系的差异,制定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应对策略,才能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过渡,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转

[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第7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 初中英语 衔接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学生们进入社会就业前的重要学习环境,主要与初中教育相衔接,在授课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们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的情况,在教学中针对各个学科做好教学衔接,以便引导学生更加顺利地掌握未来的就业知识,在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同时更好满足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与发展需要。下面简要探析下初中与中职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

一、教材内容的衔接

教材作为教师、学生们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关键基础,本身占据着重要地位,中职英语教材目前通常采取单元式编排法,在词汇与语法方面多遵循渐进式、循环式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进程与节奏。但是在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方面有一定难度,中职英语教材词汇量增多、句子结构趋于复杂,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中侧重任务型教学法,组织活动多且涉及教学内容多,教材本身极大的开放性也给刚从初中毕业的学生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职教材的这些特点都增加了衔接的难度。

以词汇量和语法为例,中学英语学生们基本上只学习了五个普遍的简单句式,学生们在并列句、复合句等方面学习的侧重点多以连接词为主,其余部分并未过多接触学习。但是中职英语教学部分的Section Two中就出现了大量的特殊句型,无论是学习还是理解都要求学生们拥有较高水平的阅读技能及综合语言应用知识,对于学生们而言无疑难度较大,句子结构、词汇量无疑成为学生们的薄弱点。活动方面,中职英语教材中的Speaking、Second One and Two等部分都涉及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虽然有助于学生发散个人思维、培养锻炼个人语言能力,但是对于语法、词汇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难度偏大。中职英语教材中的Student Book涉及了大量内容,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多数只能蜻蜓点水般完成教学,根本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促进学生语言能力进步的价值。鉴于初中英语和中职英语在教材编排上的衔接不畅,中职英语教学无疑相对难度较大。因此教学中应用中职教材展开教学时要注意适当为学生做好补充与铺垫,让学生通过温故知新,适当与所学初中知识进行衔接,考虑到学生词汇方面的薄弱基础,要加强语音词汇的学习与锻炼,对课堂用语方面多做尝试练习,对学生中学部分训练较少的题型进行专门训练以及写作训练,重点集中解决各类知识衔接问题。

二、教法的衔接

中职英语教学的一大方向是培养具有一定外语沟通能力的合格毕业生,虽然目前教学现状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对于中职教师而言,必须在明确学生们就业需求、现实差距的基本上结合教材、教法等做好教学衔接。多数中职学生本身英语基础较差,教师们在课堂节奏、进步把握方面要予以重点关注,着重强调激发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教法衔接方面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度,一是放慢教学进度,中职学生中学时代多数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为做好平稳过渡,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必须放慢教学进度,同时利用中职英语教材的特殊性、课程的开放性、就业目标需求等对教学内容做灵活变通处理;二是降低教学难度,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要结合初中英语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活动、口语比赛、实践活动等让学生降低对英语学习的抵触心理。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引导学生融入课堂,避免教学实际与学生水平相脱节,坚持与职业技术学校定位相符合的原则,引导学生产生好学情绪,激发其积极性。

三、学法的衔接

语言学习中有效策略的应用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有积极意义。调查发现,多数学生缺乏自身独有的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着较大的盲目性,通常多依赖老师,但是仅凭教师的引导与学习策略显然是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由于中职教材难度增大、开放性强、内容多,教学中老师帮助学生积极明确学习任务,通过预习、单词记忆、语法训练、写作训练、教学活动实践等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各种联系实践,为加强英语学习的交际性,要善于利用课内外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帮助学生通过反复操练熟练掌握这些策略,比如单词音形联想,由/br/想到brother,brown,单词形形联想garden与pardon,音义联想get lost与lose one's way,音音联想here与hear等,通过这些巧妙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完成中学英语知识与中职英语知识的衔接,完成语言学习环境的过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与中职英语教学的衔接要从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入手,通过积极寻求二者之间的知识衔接点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到中职英语教学环境,在提升课堂效果的同时更好地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字、词为教学重点,而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则倾向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中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重点上的不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初中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借鉴与学习小学教师通过唱歌、游戏、模仿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改善自身的教学策略,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那么,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现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呢?

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语文多是以提高学生识字、朗读等基础能力为主的课程。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延续也有分化,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着力实现中小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衔接。例如:初一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语文知识,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紫藤萝花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唤醒学生儿时的记忆,启发他们以深入的“眼光”看待紫藤萝、认识紫藤萝,引导他们用心领悟藤萝花的生命力,以及分析紫藤萝与社会之间的关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情趣与想象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开始训练学生写字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知识难度的增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语文习惯的衔接工作。初中语文字、词的增多,文言文难度的增加,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让他们把不会的生字、生词摘抄下来,找出中心句,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概括,要求他们按词、词组、段落等进行分类预习;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生字、生词的疑难问题,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同学或教师请教。教师结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习惯的过渡与衔接。

 

三、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教师要延续小学老师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根据初中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掌握程度,实行分层次地教学,选择一些活泼有趣、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材料,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进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交流互动。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情景表演,模拟皇帝穿着新装游街的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增添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进行鼓励,缓解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慢慢融入到初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以行之有效的教学衔接策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预习、听课、复习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在跟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中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中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有哪些?2.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手法?3.作者是怎样使情景交融的?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课文内容,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有意识思考的习惯。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是太了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因材施教地对其进行指导,实现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五、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衔接

第9篇

关键词: 初高英语教学衔接 心理引导 教学策略 学习策略

工作十余年后,我发现自己竟然只有一次高一教学的经历,通过接触学生发现他们的状况离自己的预期太远,一时无所适从。经过几轮的师生交流,发现师生之间巨大的心理落差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英语教学,其他教师提醒我应该帮助学生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进行高一内容的学习,这就是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这一衔接不仅仅是指初高中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有其他诸多方面如教学方法的异同等。

一、英语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衔接

在高一学年,尤其是上半学年,应从实际出发,先解决好初中英语教学“不到位”遗留下来的问题,使高中学生尽早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

1.加强语音训练,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打下基础。目前初中英语教师对于音标的忽视造成学生欠缺较多,要改变学生英语学习方式,必须从48个音标入手,加强语音训练,使那些不能正确运用读音规则独立拼读单词和流利朗读课文的学生摆脱处处依赖教师的被动局面。加强语音训练,可以将拼读训练与词汇记忆相结合,按读音规则对所学单词进行归纳,使用录音机让学生跟读。

2.复习检查验收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把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要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利用开学初的一个月完成这一任务。

3.搞好初高中英语语言知识的衔接。为了弥补高一英语基础知识的缺漏,结合新课教学的需要,将初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复习旧知识是为新课打下基础,尤其是9A9B的内容,如时态语态及从句都需要复习练习加以巩固。这样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旧知识得到运用和巩固,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提高。

二、做好学生学习英语习惯的衔接

初中英语学习多是被动学习,考试以机械记忆和基础训练为主。而高中英语教材因为内容多,形式多样,所以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但现实是高一学生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无法及时完成当天作业,更不要提安排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主学习环节,只能穷于应付。所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1.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要学会自己查字典求得答案。同时自备一本好的英语语法工具书,养成经常翻阅的习惯,在口笔头实践中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2.预习的习惯。高中英语难度加大,如果没有搞好预习,就适应不了快速的课堂教学节奏。所以,教师对学生的预习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而要把它视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使其达到预期的预习目的。

3.记笔记的习惯及错题订正与整理的习惯。高中阶段的英语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听课和做笔记,兼顾两者是一门学问,教师要指导学生先听后记。

4.课外阅读与摘抄的习惯。初中英语教学只限于课本,到了高中阶段,英语阅读能力成为重点培养目标。高中英语教师应鼓励指导学生进行适量课外阅读,随身携带,随时阅读,做好摘记。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把重心放在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上。通过泛读训练,培养阅读兴趣、习惯、技巧。另外,师生还要增进心得交流,以便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

三、注意初高中学生的心理转变,做好英语教学形式的衔接

1.初中生容易满足于表层的认知需求,而高中学生更渴望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高中英语教学的教学节奏明显加快,师生都不能仅满足浅层次的课文分析,也要改变初中英语课堂上主要采用的纠音、释词、语法练习、句子分析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设计一些符合实际交际需求的和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调查、讨论、辩论、采访等,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进行各种有效的思维训练。

2.现代高中生在个性上追求独立人格,自我意识特别强。对于刚进入高中新环境的高一新生而言,教师应该主动与他们建立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学要民主、鼓励而非强迫,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把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要讲究规范、科学、生动,更要体现尊重、温暖和坦诚。

3.上高中后,学科增多而且难度加大,使得学生普遍感到课业负担加重,英语往往会成为一些学生放弃或懈怠的首选科目。高中阶段的学习关键在高一,尤其易出现两极分化,高一学生经历过初三的紧张之后会产生稍微放松的心理。因此,英语教师在高一上学期要特别关注这一变化,尽快了解学生,既要掌握大多数学生的一般特点,又要了解各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既要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又要重视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让他们明白掌握英语的重要性,及早适应必将受益无穷,不仅要帮助他们找回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而且要教会他们如何学好英语的方法,及时肯定他们学习上的点滴进步。

总之,在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教学的策略和学习策略及转变学生心理三大方面。只有越来越多的同行关注并且共同探索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的对策,才能不断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衔接教学 差异 策略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小学语文学习的连续性,更重要的是使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协同发展,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顺利地完成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让学生自然平稳地由小学阶段的学习过渡到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兴趣的衔接与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认识的愿望,实质上就没有智育” 。因此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要融洽师生关系。新生对老师持有一种既畏惧、又信任的心理状态,往往对老师采取琢磨的态度,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关爱每个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树立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语文的重要意义和语文的魅力等等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学好语文。

3.利用课内和课外有利时机。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语文学科活动,诸如抢答竞赛,读书报告会等,活跃学生的身心,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教与学始终处于和谐民主的气氛之中,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自学能力的形成。

二、教法的衔接与创新

一方面,在小学高年级教学语文时,要舍得放手,要努力培养小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同时,应适当的补充一些课外阅读;另一方面,初一语文教学应在“过渡期”放慢脚步,适当降低学习难度,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教学过程中,可适当注意层次,降低难度,时常回顾联系旧知以学习新的内容,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这样,看起来似乎慢了一点,滞后了一步,但这的确对今后的快和进都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使他们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还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务必发挥主导作用,依靠全体学生共同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以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学法的衔接与改进

1.由学会到会学。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般局限于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完成作业。初一语文教师则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但也不能操之过急,而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训练状况出发,采取一些过渡措施。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让他们去研讨,逐步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教师还要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包括预习、复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力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2.从个体操作式学习到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独立操作式学习常常是小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这是学生思维特点对学习方式的客观制约,正是这种客观制约性决定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离不开操作感知的学习策略。但进入中学学习后,这种学习方式已不适应语文学科内容多、密度大、难度高的特点,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策略越发显示出重要性。合作研讨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启发、互相交流,共同解决语文问题的学习策略,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发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智慧,起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而且可以反映出语文学习的组织形式和学习同伴之间的交互关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合作和研讨以及集体的探索与创新。

另外,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的地方,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有效方法,或放慢进度、或分散难点、或化难为易、或铺路搭桥,因势利导,充分揭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在联系,使每一个新知识,特别是上面提到的这些难点都有旧知识的基础,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已学知识的扩大与延伸。这样学习起来既感到有新意又不感到陌生与困难,学生也容易接受。

第11篇

关键词:英语教育;初高中衔接;“五三二”模式

我们的英语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注意加强初高中英语学习的衔接,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状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应该从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研究初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习得的知识,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学习体验,形成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具体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式方法,使得初高中英语教师全面了解初高中英语教育衔接的策略和意义,从而实现初高中英语教学的顺利衔接。具体如下:

(一)促进初高中英语教学的交流与沟通

1、教材的交流与沟通。初高中教师要相互熟悉教材,了解教材中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词汇、句型和语法,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贯通知识经络,矫正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教材内容的衔接分析。将高一教材中与初中两个学段衔接的词汇和语法进行汇总罗列,在高一新生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对于教师来讲,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能注意轻重缓急,从而更有利于教师的进一步教学。

3、初高中共同教研活动。初高中教师最好每月共同进行一两次教研活动,相互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教学经验,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及时解决学生当中出现的问题,要有意识互相听课,互相评课,取长补短,互相了解英语教学模式,日常教学多沟通交流,逐步调整磨合,达到无缝衔接。

(二)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1、切实加强“五”的指导。“五”包括课前的预习,阅读以及在预习当中工具书的使用指导等。(1)预习习惯和方法的指导。教师应对预习环节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强化有意识记,以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指导。文章内容有情有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量的阅读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乐在其中的感觉,通过大量的,独立的课外阅读,不仅能给学生打下语言基础,而且也能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和先决条件。(3)使用工具书的指导。首先要教学生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英汉或汉英双解词典;指导学生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不被动等待老师解答,学会自己查工具书;指导学生在合适的时机使用工具书,在阅读过程当中不可查字典,查字典时不可只查字意,更要查看单词的用法和例句。星海的初高中学生均人手一本字典,大部分学生都有独立主动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2、努力贯彻“三”的指导。“三”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听课和记笔记的指导。(1)听课效率的指导。教师应创设各种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地组织每项教学活动的能力,加强情景创设,多联系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和课堂,保证每个学生能够并乐于参与。(2)记笔记的指导。课堂上不要求学生将老师的所有笔记记下,只记下对自己有用的要点。课后须及时整理,细细消化。教师的当日作业和第二天的课堂练习会与笔记挂钩。所以记笔记归结起来就六个字,即“精记录,细消化”。

3、着力落实“二”的指导。即课后的错题,笔记的整理,和复习的指导。(1)错题的整理。首先要求学生准备一本足够厚的本子,专门用来记录自己平时的错题。第二,教师对学生的错题记录方法有明确的要求。(2)课后作业和复习的指导。做作业前一定要安排时间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及时进行复习,“查缺补漏”,加深记忆。

总之,初高中英语教育衔接需要耐心和恒心,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解决得好,学生便可以尽快实现初高中的无缝衔接,实现顺利过渡。相信初高中教师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后,一定能把英语的衔接做好,从而实现新课标对学生所要求的的“知识和能力的统一,过程和方法的统一,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突出学生的主体。

参考文献:

[1]李伟敏.中学阅读教学本质及教学过程探讨.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

[2]董翠翠.《高中英语教材》(修订版)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2006

[3]史海霞.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常见误区及解决对策.考试高考英语,2008,11—12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高中;英语衔接;问题;策略

高一是中学阶段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高一学生的成绩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其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初高中英语教学在要求与内容上具有相当大的区别。下面,笔者将介绍自身在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的一些切身体会。

一、初高中英语衔接中的常见问题

一是英语教材的跨度相当大。初中阶段只需学生掌握1500个单词,其中常用词语1200个。但是,到了高中阶段,词汇量大大增加,语法也变得更加复杂,导致学生一时难以接受。二是学生初中阶段英语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一部分高一新生对初中阶段所学英语知识掌握率不高,听说能力也不够好,导致其学习起来相当吃力。三是对高中英语教学方法不够适应。初中生普遍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而高中英语需要学的内容较多,学生必须学会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学,从而完成好学习任务。

二、解决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的主要策略

1.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衔接是英语课程衔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经过多年时间的中小学英语学习,学生早已习惯了固定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在进入到另一个不一样的教学环境,并且接受另外一种教学方法时,就需要加以适应。以前学生往往会抱怨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和初中比较起来呆板沉闷,无法引起足够的学习兴趣,这实施上是因为英语教师尚未注意到英语教学方法的衔接问题。所以,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初中英语教材,在熟悉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让自身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承接初中英语教学,还能符合高中英语教学规范,做到在保持联系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创新,让英语教学能够实现自然而平稳的过渡,并且保障学生的学习方法与知识水平能够适应高一英语教学,实现事半功倍之效果。

2.补充与巩固初中英语基础知识

一是补充英语语言知识。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中,学好语音知识是掌握好英语单词的重要基础,而读准英语的音素又是正确拼读音标的基础前提。二是要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因为高中英语词汇量大增,要求学生必须要不断扩充自身词汇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应当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在记忆单词时应当做到注意力集中;认真观察单词写法;口中默念单词;听自己发出的读音;用手多次书写单词。只要将自身的各个器官充分调动起来,相信学生们肯定能够记住更多的英语单词。三是要学好英语基本语法。高中英语语法与初中英语语法比较起来,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死记硬背到规律条理,从浅层次了解到深层次应用。依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学生在初高中学习阶段均应通过专项与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以形成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为英语语言学习奠定好基础。所以,英语教师应当以初高中英语衔接为契机,抓好英语语法学习,并实现各项英语语法知识的系统化,从而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形象而直观地掌握语法知识。

3.锻炼高中生群体的心理素质

一是英语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较好的心理情境,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自身是思维领域之中的劳动者、收获者。要通过训练、测试以及考试,切实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以及复习方法,让学生了解到评分的标准,从而觉得学有所获,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其心理负担才能切实减轻。二是英语教师要精心设计挫折教育内容,让学生们在知识与思维上暴露出不足与弱点,从而借此教育发现自身问题,找到继续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高一英语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能够为学生今后顺利完成高二和高三阶段的英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英语教师应当深入钻研英语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全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努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树立起其强烈的英语学习信心,使之更好地适应于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以求顺利完成初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1] 文学荣.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