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摄影教学

摄影教学

时间:2022-12-26 00:21: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摄影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摄影教学

第1篇

摄影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会面临如何将摄影创作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拍摄实践中去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将摄影比赛创作实践活动应用到摄影教学中。

一、摄影比赛在摄影教学中的重要性

根据笔者多年的摄影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摄影课程开始阶段对摄影充满好奇,并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可随着课程的深入展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渐退,摄影创作水平也不见提高。作为一名摄影专业教师,时刻想着如何使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幻化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学生的拍摄水平。 笔者为了改变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一学期在课堂上大量引入摄影比赛,把摄影比赛课题化,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参加不同主题的摄影比赛,让学生保持对摄影课堂的新鲜感。同时通过比赛加强了学生的摄影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比赛中收获荣誉。

二、摄影比赛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成立参赛小组

笔者将团队做法引入到摄影课堂中,将全班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不同参赛小组,并保证每个参赛小组实力相当,层次多元化。同时,每组选出参赛组长,组长起着组织和管理组员的任务。

(二)确立比赛主题

对于摄影教学而言,参赛主题的选定非常重要,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果。笔者根据教学上的需求,将比赛主要分成两大类,一是校外比赛,二是校内比赛。

1.校外比赛。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摄影比赛征稿,通过校外摄影比赛引入摄影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更大的舞台证明自己,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同时能获取相关荣誉,为以后就业做好铺垫。同时激烈的竞争性和作品的丰富性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也根据学生存在的不足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在笔者尝试把校外比赛引入课堂的第一学期,有幸带领学生获得了荣誉,如图所示,笔者指导孔德昌同学的作品《回眸瞬间》在“全国技工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系列阳光校园”比赛中入选国家决赛,并荣获全国优秀奖。

2.校内比赛。校内比赛主要是以组为单位,校内比赛主题的选定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主题的筛选。选题原则倾向于选择与大学生活相关的场景和元素,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的观察提高审美,获得灵感。比如“校园青想”、“毕业那年”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素材。在拍摄之前,笔者会根据拍摄主题予以说明和讲解,并为学生做示范,叮嘱学生拍摄技巧,主题表现等,尤其是对光影的捕捉和构图的选择。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主题表现有教师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的小组计入期末成绩考核。以比赛带动教学的新模式,既能让学生掌握拍摄技巧,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围绕比赛主题展开拍摄

通过教师对历届获奖作品(校外比赛)的详细讲解,加深学生对参赛主题的理解,围绕参赛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带领下展开拍摄。教师在拍摄过程中应全程参与,并亲自示范,鼓励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追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对主题的把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把参赛课题化引入教学的新模式,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最大地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是课堂教学效果进步的重要体现。

(四)开展参赛作品的最终评价

每个小组的比赛主题拍摄完成后,每组应对拍摄体会及作品予以总结说明,教师将总结汇总起来,并对每组参赛作品进行逐个点评。点评作品主要围绕主题表现、构图、光影效果等方面,通过点评作品不但能实现观点的共享,还能发现自身不足,并能丰富学生的摄影知识。同时,教师应对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表扬或奖励,对表现不理想的小组给予鼓励,增强学生对学习摄影的热情和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摄影技术水平。最后,教师根据比赛主题要求,筛选出部分优秀作品进行投稿。

第2篇

摄影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对摄影师的要求很高。社会的进步致使人们的审美视角在不断发生变化,对摄影技术的要求更高,像婚纱摄影、电影制作、电视剧制作等,画质也在不断的提高,由传统的流畅转为高清,再转为超清。因此,必须提高摄影水平以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这就对高校摄影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摄影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大学生的摄影专业成绩并不理想,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成为重要选择[1]。项目教学法的出现,与摄影专业存在共同点,都注重实践,同时也能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此为契机,提升学生的摄影能力指日可待。项目教学法摒弃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幻化为课堂的主人,可提升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利于激发学生的摄影潜能,对摄影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教学法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构建摄影项目小组

构建摄影项目小组是项目教学法的首要任务,是将项目教学法与小组合作式教学的完美结合[2]。教师要将全班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层次多元化。同时,要从小组中各选出一名项目组组长,来组织和管理小组后续的任务,是小组的核心人物。教师在分组时,应秉持着公平、公正的态度,有利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质量和效率。

2.设计摄影项目课题

对于摄影项目而言,对摄影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应当选择大学生活中的场景和元素,学生可以寻找到更多的素材,从中获取灵感。例如,以“校园一角”为例,植物、建筑、人物等都可作为拍摄元素,但是根据拍摄时间和拍摄角度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曝光率、背景以及白平衡等拍摄参数的控制。在拍摄之前,教师应对拍摄项目予以说明和讲解,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叮嘱学生拍摄技巧,尤其是对光的捕捉和角度的选择。

3.实现小组活动探究

通过教师的演示和技巧的灌输,让学生以此为基础,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探究,对每个小组都制定不同的项目课题,有利于后期对项目拍摄技巧的总结和学习。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来把握摄影技巧,根据项目的不同而设定不同的拍摄计划,并根据教师教授的相关技巧和查阅摄影的相关书籍,让小组的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其发现能力、探索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课堂教学进步的重要表现。

4.完善摄影项目作品

待到学生拍完摄影作品后,为增强作品的美观性和视觉效果,可利用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来优化作品的质量,以弥补照片中的瑕疵。然后,学生通过视频软件将图文进行设计,将图文格式转化为视频格式,来完善摄影项目作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的操作,可增强学生对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和摄影技巧的积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共同为集体荣誉而努力。

5.开展项目最终评价

每个小组的摄影项目完成后,每个小组应对各自的想法和收获进行说明,对自己的作品予以解说,并总结一些自己作品最为突出的摄影技巧,在总结的过程中,如出现总结不当或不正确的问题,教师要予以更正。学生总结完之后,教师应将学生的摄影课题汇总起来,向学生讲解每种课题的摄影技巧和重点内容,实现了观点的共享,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摄影知识。最后,教师应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表扬或奖励,对表现不理想的小组予以鼓励,增强大学生对摄影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利于大学生摄影技术的提高,使得摄影课堂得到了优化和升级,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值得在摄影课堂中应用。

结语

通过对项目教学法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发现二者具有共同点,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倡“以学生为本”,在摄影项目的实践与操作中实现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构建摄影项目小组、设计项目课题、加强项目探究与制作,最终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价,整个过程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项目教学法可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对摄影教学具有关键性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中职;美术类学校;摄影教学

都说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反映,是特殊的意识形态。而艺术作品,包括摄影艺术,是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媒介,将审美意象物态化的成果。艺术作品是“艺术”的现实存在,也是艺术家艺术创造的结果。它主要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主要的构成要素。而一件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个因素构成。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的摄影教学,本来就可以定位在此基础之上了。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艺术认知性却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如意,他们对摄影的认识层次参差不齐,这也就导致教学的复杂性增加。中职生大多来自各个农村中学,在就读艺术学校之前,大多数完全没有美术基础,对摄影更是一无所知。有个别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快门,但也有个别学生却是摄影发烧友,由于中职生对艺术认知的许多特殊性,让笔者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在大纲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可行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希望让教学更加细化。具体如下:

一、解决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1)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中职生大多来自各个农村中学,许多学生家里没有相机,所以一上摄影课,这些学生就因为没有相机而情绪低落。为解决学生没有相机的问题,笔者采用了分工分组的形式来教学,先分组,几个人共用一部相机,再加上学校的设备,基本上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且这种方法还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可行性很强。

(2)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偏小,与大学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年龄差,类似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所以,贪玩仍是这些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采取一些较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增加户外实践课及外景练习课,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

(3)利用多媒体教学,多给学生看经典摄影作品,通过经典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加深对摄影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层次。

(4)以鼓励为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美术类中职生大多数学习态度较为懒散,文化科目成绩较差,但大多数学生对摄影艺术多少还是有一些兴趣的,教师可以扬长避短,对他们取得的一些小成绩多加重视,多加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举一些毕业后仍在从事与摄影专业有关工作的学生作品范例,并通过幻灯片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学习摄影的信心和兴趣。有自信的学生,才会想把事情做好,做好了自然就会产生兴趣,二者是相互影响的。

二、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为什么要学习摄影?要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如我校设计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目的:一是为了协调以后平面设计等课程;二是每个美术类学生都必须了解摄影的作用,了解新媒体条件下,摄影作为一种媒介,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所承担的角色;三是通过对摄影理论及技法的学习,了解照相机的历史、摄影的分类及工作原理,认识照相机的保养及简单维护,能自如的使用相机创作摄影作品;四是商业摄影的基本知识――影相获得和计算机修正及室内灯光摄影的基本知识。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带着方向性去学习,效果会比笼统的学习较为容易取得效果。

三、如何解决学生专业基础薄弱的问题

中职生大多来自各个农村中学,在就读艺术学校之前,大多数完全没有美术基础,对摄影更是一无所知。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多数中职生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心理学等几个方面相关专业知识存在着较多的不足,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笔者认为通过补的方式较为有效。由于现代数码摄影的直观性较强,学生可以在按下快门后马上看到成果,故中职生对摄影课程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故此,笔者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期,增加平面构成理论、色彩构成理论及色彩心理学理论,在多媒体教学实验室里,多举实例,运用图片解说和示范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把过去学过又不巩固的知识来一次检验复习。

1.摄影中的平面构成在构图中的运用

艺术作品的形式需要作者将作品内容通过形式有组织地表现出来的,摄影艺术同绘画相同之处是将艺术形象诉之于视觉,在一个平面空间内展示出来。在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中,摄影家也是通过构图的方式将其主题鲜明的表达出来。摄影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这也导致了摄影技术的局限。摄影设备从银版相机到小巧的数字技术的更迭历史,也是摄影技术从复杂高端的工艺到便捷大众化的技术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摄影作品的表现手段也在不断的演变着。这也是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的不同之处。在构图教学中,单纯的构图的教学,学生却很难认知,教学是很难进行的,而利用平面构成的方法,并通过数码摄影的实践,便可以有较为明了的阐述,并立刻见到照片的构图效果。例如要拍一个重复构成的构图练习,在教室里摆放着的一排排课桌,拍到照片里就是一个典型的重复构成例子,效果如何,学生马上可以看到。内容与形式是艺术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他们不会相互脱离而存在,摄影也是如此。只有完美的艺术形式与有深度的内容有机结合统一,才能称之为优秀的摄影作品。因此,摄影构图问题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摄影艺术的实操性。实践与示范为主,理论为辅。

2.摄影中色彩构成的运用

色彩构成是研究色彩的产生及人对色彩的感知和应用的一门美术学科,是一门研究色彩组合规律、创建方式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是对学生科学化、系统化的色彩训练方式,也是从色彩创造学的角度去探索和开拓出新的审美对象,让学生对色彩美的构成形式获得更多、更深刻的认识。色彩构成也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运用色彩规律去组合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理想的色彩效果。色彩构成的原则是:将创造色彩关系的各种因素,以纯粹的形式加以分析和研究,相当美学上纯粹性原理。它是在探索规律的进程中采用的一种手段,不能等同于创造的结果。色彩构成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视觉艺术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就很重视此类练习,摄影色彩构成的最大特点是将色彩学的知识与摄影上对色彩的具体表现方法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摄影中提高摄影色彩构成的能力。中职生不要求深入了解,但如果学生在这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薄弱的话,同样也会影响到摄影作品的表现力,例如拍一朵小红花,背景的叶子通常都是绿色的,如果学生没有色彩构成方面的知识,把画面的红绿分配成对等的面积,红跟绿是对比色,就会出现落俗的毛病。

3.摄影中的色彩心理学的运用

摄影中的色彩心理学,色彩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色感时,必然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事实上,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过程是同时交叉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有一定的生理变化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在有一定的心理活动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变化。比如,红色能使人生理上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心理上具有温暖的感觉。长时间红光的刺激,会使人心理上产生烦躁不安,在生理上欲求相应的绿色来补充平衡。因此色彩的美感与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有关。美国人更喜欢蓝与白,土黄色却是伊斯兰特点的色彩。这些色彩文化差异在设计上往往容易被忽视。如今,色彩心理学已被广泛的运用到商业及产品设计等各个领域上了。由于美术类中职生大多在毕业后都会从事美术类的工作,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也分为不同的美术专业,所以,那些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将会上到一些商业摄影的基础课,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色彩心理学知识,就不能正确的把握好摄影色彩对心理的影响,将很难做好将来的工作。所以这个领域也是学生必须了解的。

以上所说的,只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美术类职校学生的许多问题,还需要广大教师更加细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也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共同解决。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中职;摄影;广告设计

一、摄影与广告设计的相互关系

对于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摄影应该是一门实用工具课程,其基础性、实用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理念必须贯彻始终。摄影应该是广告设计传达视觉效果的一种载体或来源,它是为广告设计服务的。广告设计专业的摄影课程是从属于实用艺术的“构成摄影”,与从属于纯艺术的“传统摄影”存在一定的差距。莫霍利·纳吉有一种观点,他认为,摄影和广告设计的关系在于,摄影从来不是模仿的,它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特有的记录方式,这种记录方式与技术、设计相关,是设计的灵魂。通过把图片插入设计,使得设计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和理解,相反的,设计中摄影的应用也给摄影带来了全新的发展之路,是一种新的刺激,它从根本上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摄影对中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的重要意义

1.摄影教育能提高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质。通过为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开设摄影课程,可以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和多层次的了解摄影这门课程和摄影相关的知识。同时,通过摄影这门课,可以巧妙的融入其他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使艺术知识和技巧灵活的融入其中,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整体和综合素质。摄影这门课程的形象性、生动性和优美性,可以使学生以一种更自然的心态来记录情感和生活,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审美情趣,还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摄影教育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制图能力。中职广告设计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很好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素质,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制图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设计琳琅满目,各类广告公司竞争十分激烈,广告产品也是比比皆是,几乎无处不在。目前,广告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艺术形式是以图片为主,结合更多的数码处理,充斥着观众的眼球。通过摄影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从而创造更多新奇、有创意、唯美的广告。

3.通过摄影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广告设计对人才的挑剔程度越来越高,对广告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创新力、想象力和审美观等综合的艺术素质。因此,中职学校在培养广告设计方面的人才时,也必须围绕这些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有赖于摄影这门课程。摄影这门课程可以充分的发掘学生的各项潜能,使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得到最大程度和最全面的发挥。

三、中职学校广告设计专业摄影课基本内容分析

1.基础理论教学。摄影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如何正确使用相机和摄像机,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相机的各个部位和功能,使他们能够正确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第二,测光表的学习。目前,许多相机是内置测光系统,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使用具有内测光系统的相机将是摄影课程的关键和重点所在,同时,还必须简要介绍一下手持式测光表相机的使用;第三,曝光的学习。一般而言,如果学生充分掌握了测光表的使用,那么曝光基本也学会了一半。曝光的学习促使学生还必须掌握室内外自然光和人工光的估计曝光法、互易律、梯级曝光法以及市面上胶卷厂家提供的曝光法等;第四,景深的学习。通过学习景深,学生可以对整个画面的清晰度和虚实关系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也可以创造出一系列更为专业和恰到好处的作品。景深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对景深的详细介绍也是摄影课程的关键。

2.实践操作教学。相比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操作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成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在实践操作教学中,主要需掌握以下几个重点:第一,不同题材的拍摄,如人物和风景、动物和静物等;第二,不同光源的拍摄,如日光、夜景、室内灯光、烛光等;第三,不同景深的拍摄,如大景深和小景深、前景深和后景深等;第四,不同角度的拍摄,如仰视、俯视、平视等。

3.摄影作品后期处理教学。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和制作是一个优秀作品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后期处理的教学也不容忽视。教学过程中,必须重点介绍几款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U leadPhoto Explorer等。通过对软件的介绍,使学生充分认识和学习到各种常见技巧,如对图片进行剪裁、拼接、曝光、变形、反差、合成等,此外,对图片进行大小、分辨率、颜色、文件格式等进行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邵大浪.广告摄影讲座之一——广告摄影概述[J].照相机,2005(6).

[2]杨柳.试论广告摄影创作的“自然原则”[J].学术交流,2012(3).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摄影与美术比较;摄影艺术的本体性及边缘性;教学知识结构的更新

在艺术高职院校里,摄影作为一门素质教育的课程,起着培养美学品味、提高审美水平的作用。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从数码摄影理论与实践、摄影美学与摄影教学结合等方面予以加强。

1摄形与美术的横向比较

在横向与美术比较,纵向与摄影历史发展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摄影艺术的自律性及与兄弟艺术的联系性,能促使摄影眼光、品味和美学理论修养的提高。

美术的特性具有造型性、视觉性和空间性,在平面或三维空间塑造形体、创造可视性的艺术图象。绘画雕塑具有瞬间凝固或静态的特性,与摄影关系最近。所不同的是媒介材料。美术思潮的写实技法、流派在摄影发明后,趋向更为主观的风格和流派的发展,甚至有意与摄影拉开语言距离。摄影以纪实性语言特性见长,深受美术的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等影响。

从媒介材料上看,摄影是光与影的色彩交响的瞬间组合。摄影通过光化学、数码等成像,极具感性特征,是主体和客体的空间交融。

以当今电脑技术数码影像占主导和统治地位的高科技为后盾的映像艺术(电视、摄影、计算机)昌形成规模,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视觉艺术形象,不仅意味着它从根本上制约着设计艺术的更迭和演化(手绘、喷绘等手法己逐步被摄影图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现代高新技术所代替),反作用于美术、设计艺术,而且还对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体验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数字图像后期处理的方便,颠覆了传统暗房复杂繁琐的工艺。美术构成了新的设计艺术形成的技术基础,数码影像则是新的艺术形成产生的审美心理基础。

在这一单元中,结合美术与摄影的共同点,重点讲授构思构图、色调构图、风景人物静物等专题:同时,将美术与摄影碰撞交融所产生的流派风格等,融合在纯粹的技法传授中,使学生具有更开阔的眼界。

2摄影艺术的本体性

摄影与美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对摄影自身语言特性及其艺术规律的研究,属于摄影美学的范围。

随着艺术思潮的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典型性的瞬间艺术,已成为传统艺术或一种流派风格的代名词,艺术图像越来越多元化了。摄影象美术那样,可以表达类似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多种图象,可以先设计构思,再摆放物体来摄影和后期进行特别加工。电脑数字软件使这类摄影变得越来越可行,更具有视觉传达效果上的陌生感。这类观念性图象的特征,是具有可计划性和可预见性;而且,摄影也可以象现代美术那样,表达一种多义化的“有意味的形式”。仅靠“纪实性”、“典型性”已远不能解释摄影的本体性了。因此,艺术摄影是包含着具有艺术真实的纪实性或观念性的图象信息,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摄影具有自己所特有的静态的二维图象性。摄影作为静态的图象,与动态摄像、三维雕塑区别开来;二维空间的绘画尽管也是一种决定性的瞬间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象,但它的完成并非是瞬间成像的。而且媒介材料根本不同。从摄影的媒介方式上看,前期有银盐化学媒介感光、电子感应技术数字成像两种;后期是传统暗房冲印技术、丰富多彩的电脑数字软件加工。用“画笔”—各种照相机进行前期拍摄和后期暗房(数码暗房)加工,实现图象的产生。

摄影具有独一无二的自身语言。摄影的光圈与速度的组合,可以产生虚实快慢的各种变化。’镜头长短的选择,可以表现不同透视效果的图像视角。在一个底片上,用多重曝光可以产生多重图像的特株效果。一幅平庸的素材,在后期处理中,可以升华成鲜明生动的艺术性图象。胶片的颗粒性如加以突出,能具有语言的纯度、冲击力和缺陷美感。摄影构图剪裁的可塑性,往往能使素材“废片”成为好片甚至是艺术品。对光影造型元素的巧妙组合,更是摄影的长处和奥秘。越是切近这些语言特征的图像,越能体现摄影的自身魅力。

综上所述,艺术摄影是以决定性瞬间的曝光成像,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象,经过后期暗房加工,塑造鲜明生动的光影形象用以表情达意,或通过观念性图像来体现意境、意味的视觉艺术。摄影是外在客体和内在主体的统一,或是内在世界在外在客体上的投射。其中,“决定性瞬间”的摄影前期是最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这一单元中,着重把握摄影自身规律,通过典范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分析,进一步提升对摄影语言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借以摄影艺术的大众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3摄影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

在数码图像器材占压倒性优势的时代,传统摄影理论必须变通是肯定的事实:胶片暗房实践和理论更多地让步于数字暗房。

数码图像全方位的知识结构更新有如下方面:

传统摄影理论与数字成像的交融。各种不同档次的器材、特色、成象介绍和探讨等。加强教学相长的互动性。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到国内外网上优秀的摄影网站自学、互动等,用QQ群进行作业互动交流、和作品品评等。

在教学条件受限制时,要善于因陋就简,进行简单实践。大部分学生只有小型自动数码相机,而不是可以控制快门速度、光圈的准专业以上的相机。这些相机,也可以对摄影色温、构图、用光、色调深浅、闪光摄影、恰当的曝光等等做现场简易实践。用些黑、白卡纸、专用灰卡和简易的反光板,也能在每节摄影课中,结合理论讲授来就地取材,穿插摄影实践。

对各种品牌的相机生产商的图象处理软件和专业的图像软件的把握有较高水平,能指导学生进行创意摄影或后期加工。熟悉这些软件,对专业摄影或普通摄影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设计、观念性美术等与摄影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实战意义。

第6篇

为了能够达到全面提高美术专业的学习能力与美学素养,开展相关课程是有必要的,摄影艺术的教学则成为了首选。那么,我们到底要怎样才能够全面地开展高校的美术专业摄影艺术的教学呢?

(一)要科学设置相关摄影教学课程

为了能够全面地开展美术专业摄影艺术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更加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我们就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全面的教学系统和大纲,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有效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达到摄影艺术教学目的。通过一个完善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可以为学生的摄影理论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而可以更加了解什么是“摄影”,怎样进行“摄影”才能够全面促进自身专业的培养与发展,为加强学生的审美观与创造能够做了一个保障,使美术专业的学生更加全面发展。

(二)全面提高老师的艺术素养

美术专业摄影艺术课程的开展,一定数量的摄影艺术教师的选择是很必要的,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摄影教学队伍是开展美术专业摄影艺术课程的一大保障。那么,全面提高老师的艺术素养是进行美术专业摄影艺术课程的最为核心的要求,并占据了整个教学工作的主导地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当中,相关教师应该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并能够灵活使用相关的摄影仪器,能够全面地进行教材的教授,具有生动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师还应该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充实,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准确的教学内容和更高的学习平台。

(三)注重摄影的实际拍摄环节,提高学生的拍摄能力

摄影艺术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的实际拍摄能力,通过学生的动手拍摄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摄影这门艺术的真正内涵,通过将事物一视觉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才能够真正地让其了解到摄影艺术所带来的“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摄影技能最为直接的方式,同时也是现在摄影艺术教学最为薄弱的环节。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会怎样才能够进行画面的选择,怎样进行角度的交换等,这样才能够让其对摄影相关理论记忆更加深刻,提高他们的美学欣赏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创作,提高学生的美学专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其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专业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传统摄影技术教学不可缺乏

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所接触的摄影技术与理论都已经现代化、信息化,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够仅仅进行现代化知识的教学,针对传统摄影技术的开展与教学也是我们所要做的。通过对传统的摄影艺术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摄影艺术的发展史,摄影艺术的相关人物以及传统胶片的冲洗等等,从而提高学生对摄影艺术的认识与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的摄影与美学素养,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艺术型人才。美术专业摄影艺术教学的开展时为了丰富美术专业学生的美学艺术而展开的一门课程,是现在艺术教学开展所必需的一个方向。通过将美术与摄影相互结合,既可以进行动态艺术创作,同时还能够进行静态艺术创作,可谓是一举多得。而且,面对蓬勃发展的摄影事业,努力进行摄影艺术课程的开展,不仅仅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平衡的发展,也是为培养更多的艺术型全方位人才的一大要求。

作者:张冉单位:合肥师范学院

第7篇

[关键词]摄影课程;课程改革;活动课程;职业教育

* 中图分类号:G423.07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知道学生理论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行为习惯不够好,学习自信严重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我们仍按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难学懂,老师也缺乏成就感,所以笔者总结了几年在摄影教学中进行活动课程改革的经验,以探索一种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模式,希望和同仁们一起探讨和分享。

一、实施活动课程教学的原因

一是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实际。中职的学生常常是视觉学习、听觉学习的弱者,但他们往往是动觉学习的强者,而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很多还是普教模式,仍以学科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视能力培养而我们现有的教学内容,学科体系味道太浓,难度过大,趣味性不强,学生感到难,学不懂,以至于不愿学。

二是结合活动课程的特点。活动课程更多关注了传统教学所忽视的动觉学习,让学生的所有感觉器官都参与学习,鼓励学生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在具体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有施展个性能力的机会和舞台。

二、对活动课程体系的认识

经过多年对活动课程的研究,笔者认为活动课程不仅仅是人们原来理解的第二课堂活动,活动课程应该是针对所教育的对象开设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集合。可将活动课程体系归纳为:

一是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活动课程;二是以职业活动为单元的专业活动课程(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是以实践活动为平台的实训活动课程;四是以欣赏美、体会美等审美活动为载体的美育课程;五是以增强身心锻炼为载体的体育健康课程。

而笔者所教授的摄影课程是广告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三、实施活动课程的目标

以学生"学"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让学生在具体精心设计的活动中,通过团队合作,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实施活动课程的难点和重点

1、根据不同专业和课程特点设计活动。

2、不同活动课程之间的配合和衔接。

3、活动课程过程中的评价。

五、摄影活动课程实施案例

(一)、活动课程的授课前准备及实施

首先要明确授课对象专业,明确授课对象层次,然后选择教学辅助教材,熟悉教学设备。

其次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设计课程的评价标准。摄影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其中课堂提问占10%,主要考核学生主动沟通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纪律考勤占10%,主要考核学生职业道德规范等;课堂实训占40%,主要考核学生摄影专业技能、摄影作品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课后自学完成作业占30%,主要考核学生借助网络、书籍等手段收集摄影基础知识等信息的能力、收集欣赏摄影作品的能力等;作品展示10%,通过橱窗、LED显示屏和QQ相册等方式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根据学生橱窗制作参与度,作品选用数量等对学生进行评分,同时考核学生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等。

第三就是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这也是难点部分。经过总结笔者将摄影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为以下12项:

1、自我介绍活动。2、摄影基础知识讲座。3、团队分组活动。通过团队分组活动,让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4、团队PK赛活动。5、数码照相机市场调查活动。6、分团队课堂实训活动。这项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点,要通过设计的具体课堂施训活动来实现对学生摄影基本技能的训练。7、课后自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媒介掌握摄影的基本知识,训练学生自学能力。8、摄影作品欣赏、比较、评价活动。这个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提高摄影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在电教室欣赏、比较、评价同学们每此课堂实训的作品,找到作品中的不足,并不断总结提高。9、外出采风实训活动。这个活动也是非常吸引学生的一项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优美的氛围中学习摄影、感受摄影以及感受伙伴间合作学习的快乐。10、摄影基础知识竞赛活动,激励、检验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知识。11、学习摄影交流总结活动,不仅实现老师总结课程,还应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习,并提出学习建议。12、作品展示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体会"丰收"的活动。通过橱窗、LED显示屏、QQ相册等展示手段,搭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以上活动设计中"分团队课堂实训活动"更是重中之重。笔者在结合参考教材和数码照相机说明书的基础上,并结合学校的教育环境设计了以下具体的课堂实训活动:1、数码照相机的基本操作实训活动;2、"学摄影"主题摄影活动;3、光线的利用拍摄活动;4、人像摄影活动;5、构图和色彩实训活动;6、校园秋色实训活动;7、"我的发现"主题摄影活动;8、校外摄影采风实训活动;9、翻拍我的绘画作品。10、"暗房技术"实训活动。通过具体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并给予学生及时评价。

第四、做好活动课程的总结评价。在设计好具体活动课程后,老师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并做好每次活动的指挥、辅导、沟通、答疑、协调等工作。并采用学生评、老师点评等方法做好每次实训评价。

五、摄影活动课程时实施后的感受

第8篇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有无艺术背景的学生在视觉审美的感知和实践上存在较大差距。视觉艺术类学生一般从高中开始就已接受专业的美术基础训练,对于画面的基本要素――构图、色彩、光线有较敏锐的直观感受,并能利用这些元素构成具有一定美感的图像。广告学类学生大多缺乏美术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对视觉美感的感知能力,特别是利用这些元素进行某个主题表现的能力更为欠缺。

2.广告创意思维引入摄影中成为教学难点。广告摄影不仅是通过视觉再现吸引消费者注意,更要引导他们思考和理解广告信息。一些优秀的广告摄影作品画面并非极具新意,但主题表达准确、鲜明,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许多学生或老师没有很好地理解广告作品与美术作品的区别,过于强调画面美感,忽略了创意内涵,导致广告摄影教学的偏颇。

教学过程及侧重点

对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笔背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重基础讲授,利用生活实践引发摄影兴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摄影不再是奢侈的行为。许多学生喜欢利用手机进行自拍,或拍摄生活及旅游照,如何拍得美,是许多学生平时会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首先通过生活摄影培养学生的摄影兴趣。教师可以在对基础构件详解的过程中,结合内容设定贴近生活的主题,引导学生探索构件功能和拍摄技巧。如能方便易行地拍出漂亮的生活照,学生会更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会更高。

2.第二阶段:重图片分析,培养赏析能力。广告学学生要有一定的摄影审美和评判能力,并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在摄影教学中,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摄影水平要求可以适当低一些,而侧重分析品鉴,使之能感知到图片的主题与视觉语言之间的关联,对于作品视觉语言能否准确地传达出广告主题有识别能力和语言评析能力。

选取的图片可包括以下一些种类:

第一类,经典艺术摄影作品赏析。

一方面,作品可以选取富有视觉美感且便于学生模仿的摄影作品。虽说摄影需要创新,但对于初学者而言,模仿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借鉴经典优美作品的手法,既可以进一步熟悉相机构件,也可以逐步体会如何通过相机操作和视觉元素的把握,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

另一方面,作品还可选取一些能抓取生活瞬间,表现人生百态的作品。一些获奖摄影作品的精彩之处,往往不在精美的构图和具有冲击力的色彩,而在于对社会生活的敏锐捕捉,如老人富有沧桑感的皱纹、孩子童真的眼神等,使人能体会到人间的喜怒哀乐。广告摄影的目的也不仅在于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更需要引导消费者进行理性思考,或者引起情感共鸣,这止是广告摄影与美术作品相区别之处。从经典作品中,我们能够学习借鉴摄影师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思维角度,并学会如何通过细节来打动观众。广告创意者需要有对社会深入洞察和准确表达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察社会,敏锐地捕捉画面,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类,学生作品分析。

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拍什么内容是一大难题。有感觉,却难以打动他人,或者无法表达是常见的问题。从学生作业来看,学生拍摄的题材往往是生活中易得的素材,反映出的内容往往是细小的情感体验。这是由于学生技术不精湛,同时也反映出其关注面狭窄。广告摄影不仅要了解消费者个体细腻的情感需求,也要了解社会的变化。从一些获奖的广告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关注社会、传达正能量的广告越来越成为获奖的重要因素。冈此,在作业内容设定时,可以引导学生逐步从小我走向大我,从个体体验发展为对社会的关注思考。

第三类,广告摄影作品分析。

广告摄影作品同样可以分为经典广告摄影作品以及学生广告摄影作品。学生在掌握基本技巧,有了基本美感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学习广告摄影作品分析解读,理解如何表达广告主题,如何进行图形创意。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欣赏荚术作品,如观看美术展览、参观博物馆等。摄影作为视觉艺术的一个种类,很多表现形式借鉴了美术的手法,且许多广告摄影作品就是直接引用经典摄影作品或对摄影作品再创造。美术作品中传达出来的不仅是美感,也体现出艺术家对于社会的思考。学生会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能提高专业技能,也能提升人文素养。

3.第三阶段:引导学生将创意融入广告摄影中。美国知名摄影家阿诺德・纽曼曾说:“没有创意,就没有摄影。”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如何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是广告摄影教学的重中之重。广告摄影的创意思维教学是广告摄影教学的第三阶段。创意即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广告作品中可以体现为视觉符号的创新性和意义的创新性。

视觉符号的创新性是指在使用视觉元素的时候打破常规,使观众获得独特的视觉体验。广告传播中的AIDA法则要求作品首先要吸引人们的感觉注意。如一幅NIKE广告突破惯常平视和俯视的视角,采用了仰角拍摄人跃起的状态,鞋底接近于画面中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构图富有动感,而这种动感活力正是NIKE鞋所要传达出来的品牌个性。广告摄影教学需使学生通过分析了解摄影视觉符号创意的手法和原因,并予以借鉴。学会理解视觉符号与创意、主题的关系,是非艺术专业广告学学生必备的素养。

第9篇

【关键词】摄影与美术比较摄影艺术的本体性及边缘性教学知识结构的更新

在艺术高职院校里,摄影作为一门素质教育的课程,起着培养美学品味、提高审美水平的作用。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从数码摄影理论与实践、摄影美学与摄影教学结合等方面予以加强。

1摄形与美术的横向比较

在横向与美术比较,纵向与摄影历史发展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摄影艺术的自律性及与兄弟艺术的联系性,能促使摄影眼光、品味和美学理论修养的提高。

美术的特性具有造型性、视觉性和空间性,在平面或三维空间塑造形体、创造可视性的艺术图象。绘画雕塑具有瞬间凝固或静态的特性,与摄影关系最近。所不同的是媒介材料。美术思潮的写实技法、流派在摄影发明后,趋向更为主观的风格和流派的发展,甚至有意与摄影拉开语言距离。摄影以纪实性语言特性见长,深受美术的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等影响。

从媒介材料上看,摄影是光与影的色彩交响的瞬间组合。摄影通过光化学、数码等成像,极具感性特征,是主体和客体的空间交融。

以当今电脑技术数码影像占主导和统治地位的高科技为后盾的映像艺术(电视、摄影、计算机)昌形成规模,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视觉艺术形象,不仅意味着它从根本上制约着设计艺术的更迭和演化(手绘、喷绘等手法己逐步被摄影图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现代高新技术所代替),反作用于美术、设计艺术,而且还对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体验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数字图像后期处理的方便,颠覆了传统暗房复杂繁琐的工艺。美术构成了新的设计艺术形成的技术基础,数码影像则是新的艺术形成产生的审美心理基础。

在这一单元中,结合美术与摄影的共同点,重点讲授构思构图、色调构图、风景人物静物等专题:同时,将美术与摄影碰撞交融所产生的流派风格等,融合在纯粹的技法传授中,使学生具有更开阔的眼界。

2摄影艺术的本体性

摄影与美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对摄影自身语言特性及其艺术规律的研究,属于摄影美学的范围。

随着艺术思潮的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典型性的瞬间艺术,已成为传统艺术或一种流派风格的代名词,艺术图像越来越多元化了。摄影象美术那样,可以表达类似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多种图象,可以先设计构思,再摆放物体来摄影和后期进行特别加工。电脑数字软件使这类摄影变得越来越可行,更具有视觉传达效果上的陌生感。这类观念性图象的特征,是具有可计划性和可预见性而且,摄影也可以象现代美术那样,表达一种多义化的“有意味的形式”。仅靠“纪实性”、“典型性”已远不能解释摄影的本体性了。因此,艺术摄影是包含着具有艺术真实的纪实性或观念性的图象信息,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摄影具有自己所特有的静态的二维图象性。摄影作为静态的图象,与动态摄像、三维雕塑区别开来二维空间的绘画尽管也是一种决定性的瞬间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象,但它的完成并非是瞬间成像的。而且媒介材料根本不同。从摄影的媒介方式上看,前期有银盐化学媒介感光、电子感应技术数字成像两种后期是传统暗房冲印技术、丰富多彩的电脑数字软件加工。用“画笔”—各种照相机进行前期拍摄和后期暗房(数码暗房)加工,实现图象的产生。

摄影具有独一无二的自身语言。摄影的光圈与速度的组合,可以产生虚实快慢的各种变化。’镜头长短的选择,可以表现不同透视效果的图像视角。在一个底片上,用多重曝光可以产生多重图像的特株效果。一幅平庸的素材,在后期处理中,可以升华成鲜明生动的艺术性图象。胶片的颗粒性如加以突出,能具有语言的纯度、冲击力和缺陷美感。摄影构图剪裁的可塑性,往往能使素材“废片”成为好片甚至是艺术品。对光影造型元素的巧妙组合,更是摄影的长处和奥秘。越是切近这些语言特征的图像,越能体现摄影的自身魅力。

综上所述,艺术摄影是以决定性瞬间的曝光成像,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象,经过后期暗房加工,塑造鲜明生动的光影形象用以表情达意,或通过观念性图像来体现意境、意味的视觉艺术。摄影是外在客体和内在主体的统一,或是内在世界在外在客体上的投射。其中,“决定性瞬间”的摄影前期是最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这一单元中,着重把握摄影自身规律,通过典范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分析,进一步提升对摄影语言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借以摄影艺术的大众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3摄影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

在数码图像器材占压倒性优势的时代,传统摄影理论必须变通是肯定的事实:胶片暗房实践和理论更多地让步于数字暗房。

数码图像全方位的知识结构更新有如下方面:

传统摄影理论与数字成像的交融。各种不同档次的器材、特色、成象介绍和探讨等。

加强教学相长的互动性。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到国内外网上优秀的摄影网站自学、互动等,用QQ群进行作业互动交流、和作品品评等。

在教学条件受限制时,要善于因陋就简,进行简单实践。大部分学生只有小型自动数码相机,而不是可以控制快门速度、光圈的准专业以上的相机。这些相机,也可以对摄影色温、构图、用光、色调深浅、闪光摄影、恰当的曝光等等做现场简易实践。用些黑、白卡纸、专用灰卡和简易的反光板,也能在每节摄影课中,结合理论讲授来就地取材,穿插摄影实践。

对各种品牌的相机生产商的图象处理软件和专业的图像软件的把握有较高水平,能指导学生进行创意摄影或后期加工。熟悉这些软件,对专业摄影或普通摄影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设计、观念性美术等与摄影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实战意义。

针对在校生业余相机的特点,重点讲授色彩构图、色调构图、风景人物静物等专题。对以美术设计为专业的学生,则在广告摄影、摄影图像与设计的结合方面以重点,收到有的放矢的教学效果。还可以结合观念摄影等主观艺术摄影作品赏析,做一些画意摄影的实践。

第10篇

(讯)“有一位爱好摄影的父亲,打算为正在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拍摄参加校运动会的照片,记录下孩子珍贵的成长经历。可是,虽然他的器材很先进,但自身却并不掌握运动摄影的技巧,结果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不尽人意,让他很是遗憾。今年的时候,我们给他介绍了一位拍过奥运会的专业体育摄影师代他拍摄,之后出来的照片效果让他很满意。”创始人武敦煌告诉猎云网(微信:ilieyun),作为一个为摄影从业者、爱好者、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摄影服务的平台,“见得”希望能够把摄影师的专业方向和用户想要的风格对接起来,让用户体验到更好的服务。

“见得”团队组建于2016年1月5日,目前共有20人,创始人武敦煌曾是华商报社会新闻板块的记者,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是金融行业出身。4月26日,App的iOS版上线,安卓版上线则是在5月17日。

跟“PLUS”、“旅拍”、“Coz of U”等细分场景的同类产品相比,“见得”目前的摄影服务品类则更加全面,涉及约拍、后期、器材租赁、教学、活动等线上线下场景,武敦煌的考量是“想要在市场的回馈中找寻用户对于‘见得’的实际需求,从而选择侧重某类细分场景。”

武敦煌认为摄影师是“见得”的根本,因此项目下一步的计划是从摄影师的包装入手,挖掘摄影师背后的故事,凸显摄影师的个人价值和品牌,把他们打造成摄影圈子的KOL,从而推广产品的服务内容。“我们现已聚集了近300人的摄影师群体,打算通过他们的专业背景、工作履历、知名作品来进行差异化包装。”而除了摄影师,第三方摄影工作室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现已经和数十家达成合作意向。

针对于消费者用户,武敦煌则想要通过活动来推广,如已经举办多场的摄影免费大师课,“普通的街边地推方法不太适合这类项目,且效果不甚理想,从活动中体验服务,获取的用户会更有黏度。”目前,“见得”活动微信群有30个,聚集了近7000位摄影爱好者。

在盈利模式上,“见得”会对平台内的服务进行10%的佣金抽成,针对不同的品类会有微调。首页的广告则是以流量互换为主,暂不收费。

在未来,“见得”还会提供更多教学性质的活动服务,“摄影服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而’见得’希望通过不断的摸索尝试,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据悉,2016年1月时“见得”已获得一笔数十万的种子轮,目前正在寻求天使投资。(来源:猎云网 文/杨昊东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摄影;电影瞬间;艺术

1 电影摄影的关联

摄影艺术指的是运用照相机等摄影器材拍摄对影像记录的过程。电影艺术是运用“视觉暂留”的原比例,通过放映在银幕上产生活动影像,运用技术来表现拍摄内容。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电影摄影。电影摄影是使用摄像机根据剧情的需要把客观事物运用电影技术记录下来客观事物的过程,一张随着一张连续电影的画面伴着声音和对白,出现了连续画面的错觉。

2 电影建筑学

电影建筑学的概念是创造建筑情境来提高对人感知的影响力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建筑如何在电影艺术中向观众表现丰富的情境经验的过程。电影建筑学并非只是对物体或者空间外观形式的表现,更是建立在相关联建筑和电影的基础上对人的情感探索和对建筑的情境的探索。电影建筑学也是灵活运用建筑营造情境氛围,带给人丰富内心感受的建筑理念。

一般情况下电影建筑学有两种表达途径――电影建筑和建筑电影。电影建筑的运用在于构筑建筑物对人感受的影响力,并尝试转瞬即逝的时空情境。正是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体现了人的情感和行动上的感触,以此为基础切入到电影建筑学的设计理念中。而建筑电影是运用电影作为媒介表现建筑情境,运用观念艺术的方式重新创造现实环境。由此,我们将电影建筑学的两种表现方式融合为一种关联紧密的思考模式:将现实环境提炼位抽象的情景,通过电影情景融入具有符合主题的建筑物,体现了构建对人感知影响的理念。

3 建筑空间与造型在电影中的艺术表现

在西方的现代史发展中,随着跨学科时代的到来,建筑艺术与媒体影像艺术之间的相互运用越来越多,源自于建筑艺术的属性与公共艺术的关联。媒体影像艺术的不断升级和进步,所涉及的学科背景也很丰富,其中有很多是建立在三维空间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一个新兴的并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电影建筑学”提出了。由于现代艺术是建立在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基础上的,所以有高技术支持的影像艺术与现代建筑出生在相同的时代。建筑美学的基础是建立在空间效果和形体结构上的,而电影艺术的创作形式则建立在图像与时间上的。

最早将电影艺术运用到建筑中的是瑞士建筑师屈米,他学习了苏联导演爱森斯坦的欢太奇理论后把建筑分为了三个系统―空间、事件和运动系统,然而三个系统产生的分裂正好成为了屈米的建筑起点。分裂在产生后反而会形成整体,在复杂的过程中形成了简单而又整体的解决方式。屈米在设计巴黎的拉维莱特公园时成功地将点、线、面这三个抽象元素融入基地里产生变化;然而建筑本身成为了画面的点系列,建筑周边的成排树木、路径和街道成为画面的线系列,建筑周边的音乐广场等大型建筑空间成为了画面的面系列。点、线、面系列中的建筑、路径和音乐广场相互作用,并起到了触发空间、事件和行动的相互作用中。

4 电影为建筑带来的艺术想象空间

电影是视觉艺术,建筑艺术设计也离不开对大众的视觉审美;然而各种风格的建筑在符合电影风格的需求时也会不断作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穿插在电影情节中;建筑艺术设计也在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中寻找了许多新的可能性,电影艺术也逐渐成为了建筑艺术表现的其他传播手段,建筑和电影这两种学科在不断交叉的过程中互相丰富,相互体验并生成新的设计理念。建筑艺术是本质是同时追求审美和实用的相结合。不同时代建筑物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物质和文化水平,同时彰显了当下时代的美学理念和时代特征。电影片段中的建筑物体的时空元素更能体现着电影的时代性的表达。导演在电影的选材中都会首先考虑时代的历史背景,然而建筑环境就成为了电影主题表达的最好证明,在宫廷剧中王室宫殿的建筑物就会大量出现,在青春偶像剧中一些现代城和城市loft也会出现,证明着电影时空背景下产生的故事。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各种未来建筑和未来空间元素也为建筑艺术设计带来了更加新鲜的理念和新的可能性。电影艺术与建筑通过时空化在理念上实现了更多的艺术想象空间的融合。

5 电影瞬间还原手法提高对建筑生对艺术的理解

电影自这高技术的发明后到现在成为了独立的艺术学科,电影运用了影像效果反映着这现实的状况,慢慢地形成了影像推论效果,表现了时代特性和空间效果,也在改变着我们的观察方式和实践效果。

运用电影瞬间还原的手法进行建筑摄影课程的教学,可以实现电影艺术与建筑实践关联更加紧密。冯小刚拍摄的电影《非诚勿扰》,画面感非常唯美。其中电影的情感表现也不断地融入建筑物作为背景衬托主题。对于想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然而百看不如一试,借鉴电影瞬间的构图与情感表现自己融入摄影艺术中,不仅仅能了解构图,更能提升学生们的艺术情感的理解,在布置空间场景的过程中同时了解演员的情感,慢慢地了解导演的构思,迈入艺术之门。

参考文献:

[1] 王灿.越界的形体与时空――从三部电影看建筑的想象与表达[D].南京艺术学院,2013.

[2] 陈冠峰.电影中的建筑及其与现实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2.

[3] 杨晨.电影建筑学――建筑艺术表达的新探索[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

[4] 曹毅梅.世界电衫史概论[M].开封:河南人学出版社,2010.

[5] 马尔丹.M、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第12篇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摄影实验;数字媒体

一、我国摄影教育现状

最早的大学摄影教育伴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成熟在西方兴起已经超过140年。和国外摄影教育相比,中国的摄影教育兴起晚了100年。几十年间,我国各大专院校也开设了不少五花八门的摄影课程。但是我们的摄影教育几十年间并没有大的进步,远远没有形成西方成套的摄影教育体系。更多学校的非摄影专业的摄影课程做的基本是照相机使用技巧说明。摄影艺术的产生缘起于照相机的产生,但是发展至今,它的范畴远远已经超出了“照相机操作”这么个局限的概念。可想而知,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怎样一种人。我想无非是些懂得使用照相机的匠人、懂得跟随别人风格的跟随者。

二、时代需要怎样的摄影者

伴随着电脑技术和数码照相机技术的发展,能懂得如何正确使用照相机已经不是一个难事了,我们不再需要记住光圈和快门之间固定的数值搭配、不再需要胶片、不再需要懂得照片冲洗技术,胶片照相机时代需要一个学期才能讲授完的摄影技术4周时间足以讲完。

而另外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我们需要用到照相机的时间大大增加,需要用到照片的时间大大增加。很多时候图片甚至超过了文字的重要性。而伴随着照相机的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更多的日常生活设备都能充当照相机的功能。似乎让人觉得摄影不再需要太多技术,进而认为摄影在没有经过太多培训的情况下人人都能做。不错的,目前我们的媒体行业已经进入到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一个媒体,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照片的创作者和者。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于专业媒体摄影记者的素质要求不仅没有降低,而是提升了。他们需要懂得更多的不是对摄影器材操作的了解、技法的熟练,而是更多照片中的思想性。

三、目前摄影教育之弊病

一直以来中国高等院校摄影教育最大的隐患集中表现在传统重技术技巧的教育模式与现代看重照片内容上的创造之间的碰撞。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数码时代还是网络时代或者是读图时代,全部从各个角度和侧面显示出摄影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自媒体时代下的摄影不管从造作工具上,还是从媒体记录、媒体传播上面全部产生了变化。这种完全的变化为高校摄影艺术教育勾勒出了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全新面貌。数字时代的拍摄工具,记录媒体、多平台的传播途径、多重化的创作方法,使得中国高校摄影艺术在传统教育模式上呈现出全新的格局。

观念改变对于自媒体时代高校摄影艺术教育至关重要,所谓观念先行是要求我们对于摄影艺术有一个全面的复合新时代精神的认识。观念上的浅显、对摄影艺术发展历史脉络的不清、美学观念认识上的肤浅以及人文意识的缺失,倒是新媒体时代下对摄影艺术认识的浅薄。

因此,现代高校摄影艺术教育的关键不在技术上,而在观念和理念意识上。随着摄影高科技的发展,技术问题变得比以前更容易解决。但是观念的更新就不那么简单了,尤其它是一种以人为主的传播模式。现代摄影的发展和现代艺术一样,离不开现代社会科学以及哲学思想的发展衍变,把摄影艺术知识系统化,将它放到摄影史、美术史、美学、哲学、社会文化等组成的思想坐标里,只有这样,我们对摄影艺术的认识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对自媒体时代等下高校摄影教育在观念上做出主动调整和引领。

四、高校摄影实验教学变革

在照相技术如此简单的时代,而对于照片需求量又如此大的社会现状下,我们的非专业摄影教育何去何从?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何种素质的摄影国民?而我们的实验室摄影各种设备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将发生何种变化?

摄影必将在未来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能成为摄影媒体的工具将越来越多;二是对于拍摄者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低,思想性将在摄影创作中起重要作用。对于这种变化,仿佛摄影实验室在摄影教学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弱化。那么,我们的实验室教学将在整个自媒体时代下摄影教学中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我想,应该有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增加摄影环境分析这一环节,在实验室内营造出实际拍摄中所能遇见的模拟场景。虽然拍摄的技术简单化了,但是拍摄者所面对的拍摄环境是不变的,增加摄影者对不同环境下摄影方法的控制能力是作为一个媒体人摄影过程中第一要面对的问题。第二,加强摄影方法和摄影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探讨,在以往的实验室教学中,基本只涉及到方式方法的使用,而未来摄影教学重点是内容的思想性,那么实验室能为学生起到的应该是基于不同方法和不同思想性表达中的一个桥梁作用,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在固有的摄影方法上尝试无穷的图片内容的表达。第三、增加对新生摄影媒体的了解。自媒体时代,新的拍摄器材日新月异,但是不同器材成像有优劣,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各种拍摄工具的情况下,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不同摄影器材的最优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固守成规。而摄影的实践,更是一个紧跟时代脉搏的科目。从一百多年前摄影技术发明至今,照相机的最初形态已发展得面目全非。作为高校摄影课程,只有紧跟技术的进步调整自己教育体系,才能让摄影教学蓬勃开展,对于人才培养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作者简介:李开硕(1982―),男,汉族,籍贯:四川成都,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研究方向:文科实验室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瑞1摄影教育中传统与数码的分歧点[N].中国摄影报,2005-04-22.

[2]王华丽1数码时代摄影艺术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