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资源分析

社区资源分析

时间:2023-07-31 17:25: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资源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区资源分析

第1篇

关键词:社区资源;资源整合;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1日

社区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社区的建设就是指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的力量,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其中社会资源是社区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实现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对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资源的含义

社区资源就是社区自身内部存在的可以有效地促进供社区发展的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精神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以及综合资源等。第一,物质资源是社区所有的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它是社区发展和建设的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持,一定规模的物质设施是满足社区成员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第二,精神资源指社区中各种公共组织和社区成员的社会态度、精神风貌、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等,精神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区的办事能力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社区成员会对社区的活动产生认同满意或者不满的心理,就算是一个社区的物质资源非常丰富,如果社区成员的态度是消极的,那么这种物质资源不仅不会起到积极作用,还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一般情况下,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是协调发展的,不会出现物质资源或者精神资源强弱不等的现象;第三,社区是人群生活的共同体,其中人口是构成社区的首要部分,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是这些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主要是指社区成员中具有能力及政治素质的人,人力资源对社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四,任何团体想要有秩序地进行下去,就必须需要一定的组织机构对其进行维持和管理,社区是地域性的社会实体,仅仅依靠邻里这些基层的群体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发展相应的社区组织;第五,综合资源指一种无形的文化资源,或者是一种传统资源,社区具有社区文化,这种社区文化资源又被称为综合资源。

二、社区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区资源整合在认识上不统一。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区也获得了发展,但是社区的发展仅仅使得社区居民有了共同的生活地域,他们之间严重的缺乏联系和社区共同体的意识,这是因为外来人口的增多,使得社区内成员的人口素质差异大,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多元化,种种原因都使得他们对社区资源的整合有着不同的认识;社区自身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也不足,各部门之间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也都存在差异,这就导致资源无法有效地整合。

二是社区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社区并没有专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大多数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都是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为主,他们既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他们所能提供的服务就只是满足一些基本的生活方面的要求,而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是政府角色错位。社区资源的整合需要政府来协调推动,但是政府并没有完全地转变自己的角色,过多的干预社区的治理,抑制了社区的功能发挥,再加上居民在一定程度上认为自己是被动的接受者,这就又导致了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化和形式化问题特别突出,许多政府举措并没有实际发挥作用,只是流于表面工作,从而使得存在于社区资源整合中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是居民社区意识淡薄。在现在新型社区中,居民大多是外来居民,彼此之间都不了解,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是缺少联系,这样社区居民缺少归属感和认同感,对社区的建设不会投入感情,没有共同利益的认识,社区的建设必将是一盘散沙,不能很好地实现资源的整合。

三、社区资源整合的建议

第一,培育社区意识,形成社区资源共享共建局面。社区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仅要考虑到政府对社区的规划,还要考虑到社区居民的需求拉动力,能够实现社区良好发展的要点就是找到二者的平衡点,社区的建设首先要培养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只有居民具有了社区意识,才能将社区力量聚集到一起,从而带动社区的发展。然而,目前社区发展都是封闭性的、独立性的,自我发展,缺少交流与互动,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现在应努力实现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开放社区资源,最终实现社区的资源共享。

第二,培育专业的社区服务队伍。社区的建设离不开专业的团队,我国应该着力培育专业的社区队伍以壮大社区的建设力量,我国可以根据居民自己的意愿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择优录选,充分发挥有能力的、政治素养高的人员的才能,同时也可以对社区工作中领导干部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保持他们的能力与时俱进,也可以建立志愿者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为社会居民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服务。

第三,明确政府在资源整合中的角色。政府应该简政放权,充分发挥社区的灵活性,由社区自己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实现社区自治,但是社区自治并不是完全将政府排斥在外,政府要有效的接入社区的治理,仅仅依靠社区自己的力量很难实现社区资源的整合,这就需要政府从中协调,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真正的从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辅助社区发展,实现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

第四,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的首先任务是要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其中最能体现居民满意度的是社区公共物品的建设,所以要努力改善社区环境,包括绿化及人文环境,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与此同时,社区应该多组织一些小活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组织的作用,这样可以促进邻里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既满足了居民的心理需求,又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又可以发挥社区居民主人翁的精神,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主要参考文献:

[1]杨贵华.社区共同体的资源整合及其能力建设――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2010.1.

[2]邱柏生.论社区资源类型及其整合方式[J].时事观察,2006.6.

[3]胡苏云,赵云.流动人口社区服务型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7.4.

[4]徐丽.城市社区福利服务资源整合研究――以唐山市社区为例[D].2012.3.

[5]李力,张国桐.浅析城市社区资源的整合[J].经济研究,2007.8.

第2篇

幼儿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幼儿教育必须借助社区这个大环境,通过操作、参观、体验、观察等不同方式来与社区教育资源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通常来讲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物资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目前,教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意识普遍比较淡漠,不仅利用的种类比较少,而且利用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利用频率也比较低,目前未被开发利用的社区资源也比较多,不仅造成了当地宝贵的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且也相应地影响了当地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当地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有形的物资资源方面,多数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只是利用了“公园、博物馆”这类免费的对大众开放的社区教育资源,其中利用公园的游戏场地开展健康活动形式最为频繁,其次就是对公园的花草树木的观察认识。每学期也就一两次活动,活动中,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安全管理上面,对孩子适时的教育并不多,孩子更多的也是走马观花似的看了玩了,并没有对感兴趣的现象进行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导致教育效率不高、效果甚微。其他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则显得相对比较低,但多数的教师能够认识到图书馆、烈士陵园、纪念馆、种植、养殖场、医院、保健站、邮电局是对幼儿发展比较有效的教育资源。究其原因,发生安全事故是教师最担心的;其他原因包括上级部门不允许、不批准,不知道如何组织;费事费力不讨好、不愿意接待、缺乏财力支持等也是其他物资资源利用低效的原因。社区人力资源方面,普遍比较重视家长资源,这和目前家长普遍重视幼儿教育分不开的,但家长方面比较被动,幼儿园对家长资源的利用还只停留在比较低级的层次上,并且只是单方要求,没有形成双方互动的局面。一般是被要求通过各种形式与幼儿园联系,被要求提供物品、被要求来园参加、组织活动等。家长也认为应该力所能及为幼儿园帮忙,而且双方接触的次数有限(每年2一3次,且视情况而定)。

幼儿园经常利用的家庭教育资源是家长的职业资源优势和特长资源优势,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比如,请消防员家长讲解火灾发生时的逃生知识,请医院工作的家长讲解卫生方面的知识。另外也通过开办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家长信箱、家长公开日、家长问卷调查、家长学校、家长会以及家园联系电子信箱等活动,从各方面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教子方法、家园配合方式。从这个层面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对家长的教育来开发、利用家长资源,达到教育一致。总之,在家长这层人力资源的利用是不足的,其中家长的关系资源、兴趣资源、环境资源等利用较少。文化资源,包括社区内居民以及由他们带来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等;目前,幼儿园利用的较多的是融合艺术教育开展的社区民间传统艺术教育,极大丰富了幼儿艺术教育的形式。另外,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的传统节日教育,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了其审美能力。但是有很多的文化资源未被有效利用,特别是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等隐形的资源被忽视了,教师一直处于这种风俗、习惯中,觉得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未发现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在大力倡导园本课程的当下,社区的文化资源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内容。要切实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这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问题,应该多管齐下,全面提高社会参与幼儿教育的力度。认识到幼教事业不是家庭的、幼儿园的事业,而是整个社会的事业。也许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改善,社区资源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1.扩大幼儿园的社会影响力经常以不同的形式的活动在广场、社区、公园展示自己,扩大幼儿园在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更多的个人和社会群体了解幼儿园的重要性、了解幼儿园教育利用社区资源的重要性。同时,要欢迎社会人士到幼儿园来访参观,为他们参与教育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取得各界各行人士的支持。这种走出去与请进来两者结合,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士深入了解幼儿园提供更便捷的方式。

2.提高教育者的素养作为合格的幼教工作者,不是现有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应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能够随时、随地的发现社区教育资源的价值并结合孩子的兴趣、能力设计活动,是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身边信手拈来的各种人力、物资、文化资源为孩子创造有教育价值的课堂,重视生成性问题的教育价值,让幼儿教育真正脱离书本、通过孩子与活生生的社区资源的接触互动而促进孩子的发展。

3.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开发系统的园本课程利用资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活动、课程展开的过程,利用前必须对资源进行“需要评估”,这是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所谓“需要评估”,就是考察资源利用的适宜性,包括教育的需要、幼儿的兴趣、资源的安全性(如海边、河边、山上或工厂等地方安全隐患较多,教师要事先对其进行考察)、本园对资源利用的承受能力(如人力、物力、财力等)等,认真评估这些条件是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将有价值的特色社区资源融入我们的课程中,形成一整套的课程体系,而不是盲目的利用所有社区资源,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费事费力又无效。

4.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关系,为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开创条件政府部门作为幼儿园的强大后盾,只有政府部门将幼儿园与各级各类部门的关系协调好,幼儿园在利用各类社区资源时才能够畅通无阻,大多数教师认为社区资源的利用方面更需要得到政府及教育部门的支持,通过各种方针政策的实施更有利于幼儿园于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此外,社区的支持、家长的帮助、园领导的带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彭曦

第3篇

一、把社区资源引入教学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把社区资源引入教学中,在学生的面前呈现的是多元化的学习渠道。生活化的学习方式、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讨论、合作、探究、实践的过程中从原始的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向新型的主动的探究与发现,突破了校园界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断加强。在一年级教材《身边的植物》单元里《花草树木》一课中,我向孩子们提出一个问题:“你认识哪种植物?哪里有这种植物?”问题的提出让孩子们纷纷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有的说认识万年青,在自己家里有;有的说认识柳树,在公园里见过;有的说认识广州市的市花———木棉花,在街上见过;大榕树、玫瑰花、松柏、小草……孩子们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此时此刻,书本上提供的图片已经满足不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从教室,到校园,孩子们的热情越来越高,他们争先恐后地向老师、向小伙伴介绍自己认识的植物。这时,一位家住美林小区的同学提出:“老师,我想带同学们去看看我家楼下种的美人蕉,可以吗?”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了渴望,而小区环境优美,植物种类繁多,封闭管理,安全性高,这也正好和我的设想相吻合。于是,经过分组、选小组长、明确纪律要求、确定活动任务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学校所在的美林海岸小区……自己选择的合作伙伴、小组推荐的纪律小组长,面对优美的小区环境、丰富的植物种类、开放的学习空间、兴致盎然的学习任务,这一切都给予了孩子们无限发挥的空间。他们观察、比较、思考、讨论,完全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吸收知识,每一个环节都在孩子们的主动学习中完成。讨论中他们发现:紫荆花的叶子像心形;棕榈树和椰子树一样,都是又高又直;罗汉松最多,到处都可以见到;苏铁的叶子又长又硬,刺到手指还很疼……孩子们的这种主动学习的意识与热情,让孩子们尝到了自主学习的喜悦。在小组合作制作叶贴画的过程中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很好表现,以致好长一段时间内,学生们纷纷要求再次在科学课上走进社区。

二、把社区资源引入教学中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社区资源引入课堂为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内容更广阔、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科学课堂上学习植物知识的同时,我校正处于申报广东省绿色学校的评审前期,学校加大了保护绿色植物以及爱护环境的宣传教育,然而低年级的孩子,总是那么地爱亲近大自然,在草地上玩耍、摸一摸橡胶榕厚厚的叶子,对他们来说都充满了诱惑,绿色植物的生命,在他们的眼中总是那么的顽强与充满生机。那一天,二年级的孩子正好上到《观察植物》单元中《植物的叶》一课,我特地从学校的花王夏师傅的手里拿来了一片他刚从紫背万年青上摘下来的快枯萎的叶子。刚刚摘下来的叶子,还是那么地娇嫩,切口那里甚至还能看到渗出来的液汁。上课了,我给孩子们讲解叶的叶片,介绍叶脉,让孩子们摸摸叶子的厚度,用尺子量一量叶的宽度,一切都那么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快下课时,我让孩子们猜一猜“这片叶子已经从树妈妈的身上摘下来多久了?”“一天”、“三天”、“一星期”……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猜开了。最后,经过全班集体的讨论与分析,我告诉他们这片叶子被摘下来的时间不过几小时。

在孩子们得知这一答案的同时,下课了。一星期后,我带着同一片树叶,来到了课堂上,当我举起那片已经卷曲枯黄、完全没有了生命迹象的叶子,问孩子们“谁认识这片叶子啊”时,他们耸肩摇头,“没见过!”我把卷曲成团的叶片摊开,像上节课一样展示时,有学生发现了,“就是上节课的那片叶子!”此时此刻,有些孩子沉默了,不过七天的时间,这片叶子就经历了从充满生机到枯黄萎缩的历程。大自然的力量、生命的意义,就这么明显而刺眼地摆在他们的面前。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孩子们提出了自觉爱护花草树木、成立环保监督小组、制作环保宣传小卡片、设立废品回收点等做法。还有的同学在课堂学习结束后,仍然主动学习,到网上寻找环保知识的更多资料。在后来的社区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准备,分组、与小区管理处联系、制作小卡片、准备小礼品,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我看到孩子们把亲手制作的环保宣传小卡片派发给小区居民时所露出的开心笑容,我知道,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环保的意义。学习的过程,实践的经验,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合作的快乐,也让他们感悟到大自然的美、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实践过程中丰富的情感体验,不单只给予了他们课堂上所没有的知识,也增进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人合作的精神、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进取的生活态度。

三、把社区资源引入教学中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素材

整合社区资源的教学方式使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更为和谐,联系更为紧密。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扩大视野的机会明显增多,社区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往往都能成为孩子们关注的对象与学习的契机。社区里,随时随地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教育的基本思想是“生活即教育”。的确,每个孩子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当中,这个环境就是他接受教育的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里,他所接触的环境越广泛,他获得的经验就越丰富,获得的经验越丰富,他从中所得的知识和能力也就越多。就在刚刚完成《观察植物》这一单元的学习之后,有学生告诉我,小区里正在进行给不同的植物挂上标识牌的行动。而此时,经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对一些常见植物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于是,我设计了收集落叶制作树叶标本和制作叶贴画的主题活动。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学校生物园以及美林海岸小区物种丰富的绿色植物这一资源,使孩子们在收集各种各样叶子的同时,通过互相交流、质疑、认证的过程,对不同植物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新挂上去的标识牌,也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教材。在收集树叶标本和叶贴画的原材料的过程中,孩子们完成了一次知识能力的构建,而我和孩子们则完成了一次对社区资源加以合理有效的利用的尝试。小区里一点偶然的变化,也成为我们科学课堂上的活教材。学校与社区唇齿相依的关系,令大家彼此互相依靠,双向服务,从而实现教育的开放,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和生活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素材;而科学课堂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则在社区教育资源这一强大后盾的支持下,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作者:黄秀琴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小学教师

第4篇

一、视家长为合作伙伴,探索更有效的“家园合作”方式

在今天倡导的“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学习,有效学习”的情况下,家园合作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种植课程中的家园合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工作”,也不是一方为主,另一方为辅的“配合”,而是幼儿园与家庭的共同携手。

案例: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在班级公告中张贴了“野菜大搜罗”的海报,许多家长积极响应,带来了多种常见乃至稀少的野菜。有的家长还带着野菜走进了课堂,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了。家长、教师和孩子一起开展了认识野菜、观察野菜、种植野菜的系列活动,幼儿获得了许多收获。如在观察荠菜活动中,幼儿有了许多新发现,第一组:“我发现荠菜的叶子边上有波浪线条,看起来像一朵云。”……第二组:“我看到荠菜上面的叶子是有点淡绿色的,下面的颜色越来越深的。”“荠菜的白色花,有的是5片花瓣,有的是6片花瓣。”……接下来是认识马兰,幼儿有了观察荠菜的经验,对观察马兰更加仔细了。有好几个孩子把两种野菜进行了对比,发现虽然都是野菜,形状和颜色都不同。第三组:“我看到的马兰的叶子边是比较光滑的,荠菜的叶子边一点也不光滑。”“马兰长得小,荠菜长得高高的。”第四组:“马兰的叶子对称长的,这边长一片,对面又长了一片。”“荠菜已经开花了,马兰还没有开花的。”

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经常需要家长的支持,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建构的世界里,一方面,幼儿在幼儿园中获得的经验可以在家庭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在家庭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运用、扩展和提升。由此看来,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探索,能促使家长对教育幼儿的问题有新的理解。教师要善于开启家长资源这个“储蓄罐”,适时将这些宝贵的优势资源引入到幼儿的种植活动中。

二、积极利用园内资源,使其成为种植课程的“资料库”

为了开发此类课程,我们在园所空地上新开辟了十块“自留田”,作为每个班级的种植基地。除此以外,我们还利用教室自然角、晴雨走廊、玻璃暖房创设了很多种植课程开发的“实验基地”,使园所成为种植课程的“资料库”。

案例:教师把幼儿种植的植物的根、茎、叶、花、壳、皮、籽等清洁消毒,分类整理到资源库,根据区角活动的需要相应投放,或幼儿根据自己操作的需要随时取用。美工区,幼儿用花瓣、落叶、种子用心地进行着创作;编织区,幼儿用麦秸、玉米皮等编成小筐、蝈蝈笼、草鞋,用狗尾草穗编织各种小动物;表演区,有树叶裙子,苹果上衣,花生、红枣、玉米皮项链、手链,玉米皮做的印第安服装等。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实现了主动发展。

幼儿园中包含着许与幼儿种植课程密切相关的“元素”,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与其保持密切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有多重复合的现象,如园所文化、人际、园内环境设施等。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要想幼儿之所想,设身处地的探明幼儿好奇在那里,积极运用现有的园内资源引导幼儿把心中疑惑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将好奇心转化为一个个问题,从而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

三、利用附近乡土资源,开拓种植课程更广阔空间

在种植课程活动中,由于幼儿探索问题的点与面非常的广,必定要涉及很多园外的资源。有些宝贵的乡土资源是幼儿园无法拥有的,所以教师在活动中应充分利用,把他纳入幼儿园的课程中。

案例:幼儿园附近有市内最大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凌家塘”,参观市场能引起幼儿的极大兴趣。而每一次的参观实践活动都能让幼儿生成许多问题:“市场里那么多蔬果是那里来的?”,“有些形状奇怪的瓜果叫什么名字?”“这些蔬菜能保持新鲜多久?”与此同时,我们将这些问题以采访市场员工和客人的方式一一得到解答。在这里幼儿的活动范围更广,接触的人更多,更有利于幼儿锻炼胆量、扩大交往领域,教育的有效性大大增加。在开展每一个种植系列活动之前,我的心中都有一个“社区资源小网络”,在开展种植活动的过程中,我又常常思考:最吸引幼儿的社区资源是什么?幼儿的探索活动与社区资源又是怎样的关系?事实证明,那些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尤其是动态的新鲜事物,是最吸引幼儿注意,最容易引起幼儿探索兴趣的。

当然,在利用社区资源时也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对社区资源进行合理的筛选,使那些真正有利于种植课程建设和幼儿发展的因素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次,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来发现、利用周边的社区资源,以满足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发现需要;再次,要尊重幼儿的个别性和独特性,力求在多变、丰富的社区环境中,让他们自主、有选择地利用社区资源。

此外,在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时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1、资源与种植内容的有机结合;

2、幼儿与教育资源发生互动前,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可操作性,确保幼儿进行愉快而有意义的学习。

3、确定与教育资源发生互动的方式与人数。

第5篇

[关键词]独居长者;个案管理模式;理性情绪疗法;个案工作

[DOI]10.13939/ki.zgsc.2015.43.128

1 背 景

案主现年78岁,是一位独居老人。而其女儿在2015年一月去世了,最近心情很差。案主在年轻的时候丈夫去世,而后来女婿也去世,孙女婿也去世,如今连唯一的女儿也去世了。且案主血糖偏高,血压不稳定,双膝盖经常疼痛。案主抱怨命运对自己实在不公平。经济上没有退休金,目前主要是依靠470元每月的居民社保生活,平时生活很拮据,对于今后的生活案主缺乏信心。且案主性格较孤僻,与邻居及居委关系不融洽,彼此很少来往。还好与外孙女关系尚良好,外孙女在经济上虽尽力给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也很有限。

2 理论分析

个案管理模式是从案主的衣、食、住、行等全方位角度来考虑,关注其经济水平、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医疗保障、家人关联、社区支援资源等方面,顾及个案的全面性及延续性。

理性情绪疗法,是指个体对一事件不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导致了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通过将案主的负面思想转化为正面的思想,将错误认知的恶性循环变为正确认知的良性循环。

因此,社工通过从资源整合、情绪处理和认知沟通的角度,开展对案主的个案介入计划(见下表)。

3 个案介入计划

3.1 介入目标

(1)链接社区资源,为案主提供政策合理范围内的帮助,协助其建立保障生活的合理需求。

(2)情绪疏导,把案主的负面思想转化为正面的思想,打开案主的心结,消除自责心的心理,促使其能够积极面对生活。

3.2 介入计划

第一阶段:定期与案主进行交谈,了解其需求,关注内心变化;

第二阶段:运用个案管理模式,顾及个案的全面性及延续性。向居委及案主家人了解案主情况,多渠道链接资源帮助;

第三阶段:采用理性情绪疗法相关技巧模式,给予案主情绪的疏导。

4 个案过程分析

4.1 建立专业关系

通过与案主及其家人面谈,了解其生活现状及生活环境,案主独居,经济上没有退休金,目前主要是依靠之前自购2400元每年,而政府给回了470元每月的居民社保生活,平时生活很拮据。

社工运用倾听和同理心等工作技巧主动关注案主的需求及其情感变化,并对案主表现出理解和关心,逐渐得到案主的信任,建立了专业关系。

4.2 链接社区资源

(1)经济保障方面。链接社区资源,协助申请低保,并最后顺利通过审批,拿到了540元的低保补助,目前合计居民社保、失独补助,案主共有1170元,能够保证案主平时的基本生活需要。

(2)生活自理方面。链接资源为案主提供居家安全设施改造,在走廊及厕所安装安全扶手,消除居家安全隐患。

(3)家人关联方面。联系其外孙女,外孙女愿意老人搬过去一起居住,但案主不希望给外孙女增加太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暂不愿意搬去跟外孙女一起居住。现外孙女每天均打电话给案主,每周均来探望案主。

(4)身体健康方面。为案主提供义诊体检,经检查眼睛有轻微的白内障,但问题不大,暂时无须手术。

(5)医疗保障方面。链接资源为案主免费购买了失独意外保险,增加了案主的抗风险能力。

(6)社区支援方面。提供政策合理范围内的帮助,帮助案主与居委及邻居建立良性的沟通关系,案主有困难时能主动求助居委及邻居。

4.3 开展理性情绪治疗

为案主做必要的心理疏导,安抚其丧女之痛情绪,其中通过肯定案主性格坚强,适应性强的亮点,提醒案主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来处理难关;通过传递爱心与支持图表梳导,缓解其生活孤独的情绪,使案主再次重塑对生活的信心;通过案主偶有表示家门风水不好,因以前是卖鱼杀的职业造成失独的负面思想,做客观的分析及疏导,使到案主目前有了节日放生的习惯,从而将案主的负面思想转化为正面的思想,打开案主的心结,消除自责心的心理,促使其能够积极面对生活。

在社工介入之后,案主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关爱,孤独的情绪大为缓解,生活内容也丰富了。目前案主情绪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乐观。

5 成效评估

社工在与案主个案服务的过程中,始终以案主为中心,注重案主的需求及情绪变化,多次与案主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多渠道链接资源帮助。主要成效如下:

(1)协助案主申请低保,并最后顺利通过审批,保证了案主平时的基本生活需要。

(2)协助案主在走廊及厕所安装安全扶手,消除居家安全隐患。

(3)协助案主与居委及邻居建立良性的沟通,初步形成互助关系。

(4)将案主的负面思想转化为正面的思想,打开案主的心结,消除自责心的心理,促使其能够积极面对生活。

6 结 论

通过个案管理模式从社区支援资源方面,有效地帮助了案主,能顾及个案的全面性及延续性;通过理性情绪疗法,能将案主的负面思想转化为正面的思想,打开案主的心结。但在案主“信念转变”上,尚需要加强。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摘要: 发展社区体育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它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改善社区人居环境。

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且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但由于社区共享学校体育资源的管理机制缺失,公民社会缺位以及社区体育发展考核体系的缺陷,导致了出现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人为”割裂的尴尬局面。为了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可通过大力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健身意识;改革现行的体育资源建设与管理的“条条”分割的管理模式等方式能促进社区与学校体育资源的共享。

学校是各种体育人才汇集的地方,这些体育人才受过专业培训,可以成为社区体育活动的指导者、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能为社区体育的开展提供专业的人才、知识、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体育教师具有开展运动竞赛、 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师这一资源,可以推动社区体育的顺利开展。

一、江汉区学校体育资源扫描及共享状况

江汉辖区内有公立学校60所,运动场总面积为114293平方米,广场总面积为7100平方米;体育馆面积为7180平方米。学校体育资源除了配备以上硬件资源外还拥有了大量优秀的体育教师。总体而已,江汉区学校体育资源共享状况不容乐观。江汉区只有部分中学体育资源对社区居民开放,而小学及幼儿园因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薄弱而无法做到体育资源共享;学校体育人才为社区体育提供的服务也非常有限。

二、制约江汉区学校体育资源共享的因素分析

根据《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要求,在30000~50000人口规模的社区中宜集中设置一处社区体育中心,其面积指标为10300~13600㎡(室外)和3600~4900㎡(室内);人均室外用地面积0.30~0.65㎡,人均室内建筑面积0.10~0.26㎡;城市社区人均室外用地面积为0.30~0.65㎡。

据统计,江汉社区体育用地总面积为34275平方米,江汉区现有人口为460883人,江汉社区体育建设面积最低缺口为103989.9平方米,人均面积为0.074平方米。而江汉区学校体育面积为114293平方米。如果能实现学校体育场地与社区共享,江汉区人均体育用地面积将由0.074平方米提升到0.322平方米,提高了3.33倍。但社区与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却被以下因素制约着。

1.学校体育与社区资源共享管理机制的缺失。学校体育以教学为中心,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社区体育主要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都是政府投资建设为社会服务的,二者皆属公共产品范畴;况且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基础,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因此,实现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甚为可行且非常必要。但因为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学校不愿意与社区共享体育资源。主要表现在学校无法承担因体育资源共享而造成的负担,如学校体育设施的维修、管理等。

2.公民社会发展程度低。社区体育的参与者及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但社区居民自我组织及自我管理的意识淡薄、能力有限,这就加大了社区体育发展的负担,加深了社区共享学校体育资源的隔阂。滞后了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及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阻碍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前进的步伐,带来的是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互不相通、学校体育资源的闲置浪费,体育设施的重复建设的尴尬局面。

3.社区体育考核体系不科学严重制约着体育资源的共享。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任务”主要由街道文化站承担。上级部门对社区活动事项的考核采用量化的办法,以社区每年组织活动的次数和规模,或社区参加比赛的成绩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街道文化站在接受上级部门的考核时还必须上交组织活动的书面材料。这一考核办法不但加重了街道文化站的负担,更把大众化的社区体育活动引向组织化、形式化、半专业化或专业化方向,从而把广大社区居民排斥在社区体育活动之外,滞后了学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

三、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路径选择

开展社区体育活动首先要解决的是场所问题,而社区体育开展活动所需场地在短时期内,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居民健身所需的体育场地并不现实,只有充分利用周边学校场所,才是可行的办法。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健身意识,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打下坚实基础。社区体育作为一项涉及千家万户、亿万群众参加的体育事业,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不可能在经济投入上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开发各种经济来源。发展体育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的大众体育市场是发展社区体育的流行趋势。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意识,广泛地唤起公众对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价值的意识是大力开发大众体育市场的准备工作,只有唤醒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才能逐步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能力,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首先,学校体育的上级主管单位(区教育局)与社区体育上级主管部门(区文化体育局)同为江汉区政府职能部门。目前阻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最大因素是学校体育的建设、管理、运行投入经费由区教育局承担,而社区体育的建设、管理、运行投入经费则由区文化体育局承担。因此,在区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区教育局、文体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制定出学校体育建设、管理、运行能兼顾社区体育发展的可行办法,打破主要因经费问题而造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从而实现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和谐状态。

3.以人为本,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尽早实现资源共享。社区体育的突出特点是群众性、大众化,发展社区体育的宗旨在于丰富最为广大社区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因此,政府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社区体育朝大众化方向发展。江汉区社区体育要朝大众化方向发展,则必须修改现行的社区体育考核办法,制定能反映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街道文化站考核标准。基于目前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滞后、体育人才奇缺的状况,现行的考核办法只提升极少部分社区居民的社区体育生活质量,对推动社区体育朝大众化方向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更滞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

4.科学统筹,整合社会力量实现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资源共享除了涉及经费问题之外,还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资源。学校体育通过服务外包等形式实现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都会提高社区居民的进入门槛,在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监管不完善的条件下,只有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资源的管理,才能有效降低社区体育运行的成本。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实现共享后,学校或社区等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等方式,招募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资源的管理。

学校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实现共驻共建的和谐局面既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又能提高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社区的人居环境。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离社区单位的支持,社区人居环境的改善同样有助于推动社区单位的发展。节约型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之一,学校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体现,它不但能提供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又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同时有助于改善社区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立纲,谷禾.城市居民社区资源共享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1,(5).

第7篇

论文关键词:齐齐哈尔 社区服务功能 健全对策

论文摘要:齐齐哈尔社区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存在着资金供给与运作方式单一、服务人员学历素质较低、“大政府、小社区”定位模式等制约因素。为此,应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多元服务主体,建立社区自组织,加强社区服务工作队伍建设并实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操作模式

一、齐齐哈尔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的制约因素分析

1.从物的冈素来看,资金供给与运作方式单一,缺乏支撑社区服务的物质基础

“社区服务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服务资源的充分供给与合理利用”lI,从中国目前礼服务实际情况来看,资金来源主要有i条渠道:一是来自政府的资金注入,二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社会捐助,是来自社区服务自身产m的再投入。齐齐哈尔市的社区发展一直存在着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与服务资金短缺不足的矛盾,所需资金90%需政府投入,而自筹资金约占10%,社会捐赠因数量过于微小可忽略不计。

社区服务资金的不足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由此导致社区服务的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是维系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依托严重缺乏。很多社区资金、场地、设备绝大部分来政府,供应渠道狭窄单一,尚未建立起政府投人和社区资助相结合、并逐渐转化为以社会资助为主体的资金筹措机制。在资源整合问题上,也没有找到有效的整合手段和方法,驻社区成员单位尚未树立起“资源共享、共驻共建”12I意识。存社区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维系社区服务的正常开展只能以有偿、低偿服务补偿无偿服务。很多社区居委会兴办的便民利民的服务站规模较小且较为分散,各自独立,各自为阵,因场地、资金、环境、机制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建立较大规模的服务实体,也没有形成多层面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闲此,社区服务严重缺乏可依托的阵地和设施而难于持续发展。

二是社区服务对象狭窄,服务内容单调,服务方式滞后,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社区服务刚起步时主要定位于公益性、福利性的对民政对象的无偿服务,目前,社区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已涵盖,大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初步形成以社会救助为基础的集家政服务、物业管理、职业中介、心理咨询、健康保健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受资金捉襟见肘的影响,齐齐哈尔的社区服务以社会福利为主,以街道居委会辖区内的孤、老、残、困、荣誉军人等群体为扶贫济助残帮老特定对象,服务方式还仅留在传统的“好人好事”等传统形式,对于社区居民的社区养老、劳动再就业、社会和医疗保险、医疗保健社会化、小区环境、法律咨询、教育培训等更高层次的服务要求则难以满足。

2.从人的因素来看,社区服务人员学历素质较低、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志愿服务发展不足

除了资金供给等物质资源之外,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动员机制也是社区服务得以运转的重要条件。中国各地逐步建立起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以兼职人员为主体、以志愿者为基础的礼区服务队伍”。从齐齐哈尔市社区服务的专兼职人员的学历构成来看,受过大学教育的寥寥无几,几乎没有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绝大部分服务人员是下岗的中年人、待业的年轻人以及刚退休的老年人,“老大妈”形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因此,受自身能力和素质等主观条件的限制,社区服务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项目只能是以劳务付出为主的简单体力劳动,更高层次的残疾人服务、弱智儿童康复训练、行为偏差者矫正、精神康复者辅导、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关注等专业性、智力型服务内容往往难以开展,而上述服务对于改薄和提高居民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维护礼区秩序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

社区志愿者是自愿向社区个人或机构提供经常性无偿服务的人员,公益性、非营利性、自愿性、经常性和服务对象的专门性是志愿活动的基本特征…。齐齐哈尔市的社区志愿服务尚处于萌芽阶段,以大学生为主要来源,尚未形成组织化、制度化的模式与机制。

3.从社区服务的管理要素来看,“大政府、小社区”的定位

依然存在,尚处在“政府主导”的社区服务发展状态随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应按照“大福利、大服务政府管,小福利、小服务社区管”的方针和政社分开的原则,把政府和社区各自的职能划分清楚。但在齐齐哈尔社区服务中仍然存在着政社不分甚至包办社区服务的倾向。社区服务中的政府行为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政府仍同于政社不分的旧习管了不该管的事;二是政府将本该自己管的事,拱手让给了社区,区、街、社区居委会i个层面也未能构成上下串联、左右并联的服务网络,无法取得项目你缺我补、救助一呼百应的效果和集约化服务的规模效应,由此导致的后果是:

第一,“大政府,小社”使社区服务功能定位不准,相关政策滞后。在工作任务上没有将社区服务详细划分,在社区服务宏观政策制定上缺乏分类指导,政府和社区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包揽了许多应由市场提供的服务项目,从而削弱了政府在社区服务中的引导、规划、公共服务和监督管理上的功能发挥,工作取向出现混淆,影响了礼区服务整体效益的发挥。

第二,规划协调不够。社区服务是众多服务行业的集合,涉及工商、劳动、土地、城建等多个管理部门,各部门对社区服务认识不同,_T作重点不同,缺乏统筹规划与协调,没有形成社区服务发展的整体合力。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目前礼区服务业兴办主体单一,服务层次不同,服务质量缺乏保障,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等社区新型服务产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社区单位后勤化服务进程缓慢,社区服务资源整合欠缺,一些服务和活动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二、健全齐齐哈尔社区服务功能的对策建议

首先,整合社区资源,树立“大社区服务”意识,实现社区服务主体多元化,弥补礼区服务资金投入的不足。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要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原则在我市社区创建中尚未得到具体体现,驻社区单位、企业缺乏社区参与意识和参与行动,使一些设施和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如果这部分资源得到合理蒯配,将会有效弥补社Ⅸ服务资金投入的不足。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存社区服务中的主导作,渊动各种主体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主体参与的社区服务新机制。政府在加强对社区服务的组织领导、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的同时,要鼓励和支持驻社区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食堂、浴池等内部服务设施,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学校、培训机构、幼儿园、文物古迹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解决社区服务资源紧缺问题,同时坚持互利互惠,使企事业单位通过参与社区建设,分享建设成果,解决自身的部分需求,促进自身事业的发展。

其次,建立社区自组织,形成社区服务的整体合力。应支持社区成立形式多样的各类组织并积极开展活动,使居民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社区服务白组织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社区福利类。如社区托老所、社区敬老院、社区公共活动场馆、社区公益服务中心、社区公益服务站等从事社区公益事业的自发组织。二是维护权益类。如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社区妇女儿童保护协会、社区环境保护协会等自发组织。_=是志愿类。如社区志愿者和义工组织。四是社区服务类。如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低保”家庭等特殊群体提供无偿服务和为社区广大居民生活便利提供低偿服务的便民利民组织。社会自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承担许多政府不能承担的服务功能,在发展社区民主、社区互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社区工作专业化、整合社区资源、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8篇

目前,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量的90%以上,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它们健康持续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劳动就业以及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进入门槛较低,投资主体和组织形式多样化,很多员工以家庭成员为主,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成为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核心人才不仅是技术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市场的开拓者,只要他们出现离散,企业就有可能丧失市场中生存的能力,对核心人才的合理留用、培育已成为目前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有多种途径,改善人才生态环境即是其中之一,环境的改善将有利于更好地留住核心人才,而以工作嵌入作为研究的新视角,亦为人才的保持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2相关理论综述

2.1人才生态环境理论

人才的成长过程与周围一定时间、空间中的事物发生关系,互相影响。本文认为,人才的生态环境是指人才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社会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即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的综合。人才生态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硬环境是指影响人才发展的硬件条件,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软环境是指人才发展的软性条件,包括体制环境、法律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等。要从整体上反映中小企业核心人才生态环境的全貌,并为其优化提供依据,需要建立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最为常见的理论依据则是心理力场理论。该理论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活动是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函数,即B=f(P,E),其中,B是指人的行为,P是指个体特征(包括内在需求),E是指外界环境。该函数说明,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及所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个体特征有关,而且与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如果处在一个不利的环境中,他也很难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取得应有的成绩。

2.2核心人才理论

2.2.1核心人才的概念

人才的概念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各有自己的观点与定义,加拿大著名的学者弗朗西斯.赫瑞(FrancesHoribe)认为:“简而言之,人才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已的创意、分析、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核心人才作为企业的关键人才,本文认为至少要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其才能对企业至关重要,二是其在企业处于核心地位,三是其知识、技术、品行卓越。简而言之,核心人才就是基于自身的独特性而对企业贡献较大、在企业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的高素质员工。

2.2.2核心人才界定的方法

企业首先必须要识别哪些员工是本企业的核心人才,才能制定核心人才战略,吸引、留住和开发利用核心员工。考虑到核心人才工作岗位一般要求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培训,拥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或者要有本行业内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杰出的管理能力,可从如下两方面界定核心人才:第一,按照企业内管理层的级别或是职位级层来确定核心人才,管理的级别、职位的高低相对来说能反应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般来说,层级越高的管理者或者职位从事者,就越有可能被界定成是核心人才。第二,按照员工以往或现有业绩的高低来确定核心人力资源,业绩高的人就可能被认为是核心人才,业绩一般的人则被认为是一般员工。

2.3工作嵌入理论

“工作嵌入”是美国心理学家Mitchell和Lee在2001年首次提出并应用到雇员主动离职研究领域的。从留职的角度看,工作嵌入是使雇工继续留在组织中的各种力量的总和;从离职角度看,工作嵌入是阻止雇员离开组织的各种力量的总和(Holton,2004年)。影响工作嵌入力量包括工作内嵌入(组织嵌入)和工作外嵌入(社区嵌入),工作内嵌入是指员工与其所在组织的嵌入程度;工作外嵌入是指员工与其生活社区的嵌入程度。为便于应用,研究者在构建分析模型中,将联结、匹配、牺牲设置为工作嵌入的核心变量,通过与员工所在组织和社区两个剖面的组合,形成分析工作嵌入的六大维度,分别为组织联结、组织匹配、组织牺牲、社区联结、社区匹配、社区牺牲。工作嵌入三个核心变量的基本含义如下:

(1)联结是指员工与同事、朋友、团队、社区以及生活环境等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依赖关系,包括组织联结和社区联结。组织联结是指员工与其所在组织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依赖关系;社区联结是指员工与组织以外非工作因素的依赖关系。依赖性越高,员工被组织、社区束缚的程度越强。

(2)匹配是指员工与所处社区、组织的融合程度,包括组织匹配和社区匹配。组织匹配是指员工对于工作的要求与组织对员工的要求以及提供给员工工作环境之间的匹配程度;社区匹配是指员工与其居住环境、周围资源的适应度或融合度。匹配得越好,员工对组织、社区依赖性的感知度越强。

(3)牺牲是指员工离职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损失,包括组织牺牲和社区牺牲。组织牺牲是指员工离开组织所要付出的代价,包括失去朝夕相处的同事、较好的工资福利、良好的培训机会等。社区牺牲是指员工离职所付出的组织之外的一些代价,包括稳定的生活、子女的学习教育、良好的居住环境等。牺牲越大,员工对组织、社区的依赖性越强,对是否离职越慎重。

3基于工作嵌入改善核心人才生态环境的对策

结合前文的阐述,本文从工作内嵌入和工作外嵌入出发,从促进匹配、增强联结、提高离职牺牲等方面,提出改善人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3.1工作内嵌入层面

3.1.1促进组织匹配

(1)提高企业文化的吸引力。

深化以人为本理论,把企业的发展与核心员工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发展理念及内部薪酬福利机制进行修订完善,使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长效的保障机制。同时,加强宣传解读,通过座谈、研讨、媒体宣传、演讲比赛、树立榜样典型等多种形式,让核心员工充分理解并全力支持企业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努力打造重组织、求变革、鼓励内部竞争和创新的有活力的企业文化。

(2)调整核心员工的工作岗位。

整理分析不同岗位核心员工的特质、动机和认知水平,建立不同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根据模型,结合核心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对他们的工作岗位作适当调整,将合适的人调整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使核心员工与工作岗位进行更有效地匹配。

(3)满足核心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

中小企业由于职业发展平台不足、晋升途径比较单一等原因,核心员工对企业提供的个人发展空间嵌入度较低。中小企业应加强与核心员工沟通,双方共同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对希望转为行政人员的核心技术员工,安排其参加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培训,适当安排一些行政工作,逐步实现转型;对希望在技术岗位上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员工,可采用导师制或学历教育的形式,提升员工的技术等级。

3.1.2增强组织联结

(1)加强与核心员工的沟通交流。

沟通交流是融洽上下级关系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应向核心员工提供企业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公司绩效评估结果,使他们知道公司正在发展的事业及奋斗目标,了解公司重要项目进展情况,增加核心员工的控制感,切实减轻对公司前景的忧虑。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及时新开发产品,增强核心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也可通过核心员工恳谈会、家属茶话会、内部研讨会等方式,了解核心员工对企业发展的看法和意见,消除核心员工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对公司的误解。

(2)逐步引入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

如果条件允许,中小企业可逐步引入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合理考虑让核心员工参与持股,适当稀释企业股份给某个核心人才,让其实现由给老板打工到与老板共同经营事业的身份转变,从而将核心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核心员工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

(3)提升核心员工对工作的认可度。

工作认可是核心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企业可以在借鉴其它企业的成功做法,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如在内部设立科技进步奖、创新奖、合理化建议奖和评选先进个人、创新标兵、金牌员工等多样化创新激励机制,满足核心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3.1.3提高离职组织牺牲

(1)建立弹利机制。

薪酬福利是每个员工都关注的问题,也是留住员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高离职组织牺牲,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发展实力,结合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和上述促进匹配、增强联结的建议,分类提供企业福利项目,明确享受条件,由核心员工自主选择项目组合,以满足核心员工对福利不同需求。

(2)丰富核心员工的业余生活。

丰富的业余生活是增强员工归属感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可根据核心员工的业余受好,联系安排锻炼场馆,定期组织羽毛球、篮球活动等文体活动,保障核心员工身心健康。条件允许,可邀请核心员工的子女、配偶参加,以增强核心员工对企业的感情。

3.2工作外嵌入层面

3.2.1促进社区匹配

(1)帮助核心员工了解社区环境。

良好的社区环境可给员工留下美好的印象。中小企业可根据核心员工来源地的不同,开展不同的旅游或学习交流等活动。对来自外地或新入职的核心员工,组织游览旅游景点、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发展历史、风俗习惯和城市文化,帮助其尽快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氛围;对本地或任职时间较长的核心员工,组织参加当地的传统文化活动、发展论坛和文化大讲堂等文化盛宴,了解当地的发展愿景、发展重点及扶持政策,熟悉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2)引导核心员工使用社区资源。

有效运用社区资源也是留住员工的有效手段。中小企业可重点了解核心员工的居住区域,组织人员到他们所住区域进行考察、参观,实地了解区域内的医院、学校、购物、交通、娱乐等情况;对核心员工居住集中的社区,制定核心员工使用社区资源服务手册,供核心员工使用时参考;同时与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休闲场所等建立合作关系,为核心员工使用社区资源提供便利,引导核心员工通过公司使用社区资源。

(3)支持核心员工参与社区活动。

参与社区活动既能促进身心健康,又能缓解工作压力。中小企业可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和机动时间,支持核心员工参与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比如在核心员工集中居住的小区,组织开展“中小企业进社区”活动,为核心员工与小区业主搭建交流平台;支持核心员工组织社区文体活动,若条件允许可安排公司领导和员工现场参观,提高核心员工在其居住小区的影响力。

3.2.2增强社区联结

(1)缓解核心员工购房压力。

针对目前的高房价,中小企业可根据核心员工的服务时间,建立务实的住房优惠政策。对已购买自有住房的核心员工,安排阶梯式住房维修基金,工作时间越长,基金额度越高;对计划购房的核心员工,提供贷款利息补贴,并推荐符合条件的员工申请当地政府资助的购房补贴;对没有能力购房和刚入职的核心员工,提供职工宿舍或推荐其申请当地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

(2)关注核心员工子女教育问题。

子女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成长进步,也关系到核心员工的工作状态。目前核心员工面临子的女教育问题,主要是夫妻两地分居和户口不在本地的员工,中小企业应予以重点关注。对夫妻两地分居的核心员工,可安排弹性工作时间和带薪休假,让其尽可能照顾到子女的教育;对户口不在本地但是子女想在本地接受教育的核心员工,可通过与当地教育部门协商,积极帮助他们予以解决。

3.2.3提高社区牺牲

第9篇

[关键词] 社区选举 投机博弈 公民社会

Abstract: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urbanites are " economic men " instead of modern citizens, their goals are to pursue the maximization of their instant interests.They are good at calculating costs and profits, then determine whether to participate and how to participate.It easily causes the community election into game of speculation.In the course of electing, in order to reach the aim of double over half, the local governments and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can only dissolve this predicament through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the alternative (politics is mobilized or the material is encouraged ) , but the mechanism will be hard to carry on because of increase of the social cost. So it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modern citizen society and strengthen resident ability of self-organizing.

Key words:community election;game of speculation;civil society

一、理论阐述

1、相关概念分析

(1)本文中的投机博弈是指在社区共同体中,居民不是以公民身份,不是因关心社区公共事务而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相反,抱着一种投机心态,为获取个人短期利益,哪怕是蝇头小利而参与公共活动,致使社区公共利益受损。在社区选举中,投机博弈具体表现为多种行为模式:要么是为获取补贴、纪念品而参与投票;要么是因无法分享公共资源而采取不参与或对抗行为;要么是为了从掌管公共资源中获利,通过隐蔽结盟,采取非公开的、群体性的竞选;要么是为获得个人就业岗位而参与竞选。

(2)需求表示的是个人或家庭在社会、经济、健康等方面存在的欲求[1](p227),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选举需求就是指居民在选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物质性和非物质性需求,分享公共资源及其所带来的收益是主要需求。

(3)选举行为是指围绕选举而展开的各种活动。从狭义的社区层面而言的,主要是指围绕社区居委会选举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它包括候选人的选举行为,诸如发表竞选演说、入户竞选或拉票、投票、了解有关选举以及得票情况等;选委会成员的选举行为,组织和监督整个选举过程;选民的选举行为,主要是选民登记、为候选人拉票、投票等等。

2、产生投机博弈的原因

(1)历史文化传统原因

一直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是政府垄断权力和资源,自上而下地建立起自己的“单位”,形成垂直式的、依附式的权力关系结构,依靠行政指令来协调各方行为,老百姓只有通过与外部权威建立私人交换网络来追求个人的即时的、短暂的利益。在这种“庇护-附庸”的关系网络中,受庇护的依附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其个人利益的取得不需要其他依附者的支持。换言之,他们既没有共同的利益去反对互相欺骗,也不惧怕互相疏远和隔离,相互之间难以实现合作,从而容易导致投机行为的泛滥。“跑部钱进”、“有事找单位”等现象生动地说明了人们这一纵向关系网络所进行的投机行为。又如在中国农村,人际关系是一种以家族为中心的“圈层式”网络,人们的行为主要是靠习惯、习俗等内在制度来规范的;城市则不同于农村,调解居民的行为主要依靠外部权威来进行,但这种权威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难以实行有效的监督,这往往就为各行为主体的投机带来便利。在普特南看来,这种垂直的网络,无论多么密集,无论对其参与者多么重要,都无法维系社会信任和合作,对于庇护者和附庸者双方来说,他们都更有可能出现投机行为。[2] (p204-205)这也是在当前中国经常出现投机行为的原因之一。

(2)现实原因

公民社会是善治的现实基础,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3] (p326)目前中国的城市社区是“公民缺失的社区”,现代公民是以关心公共事务、参与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为基本标志,以横向的公民参与网络为组织载体,以信任与合作为价值理念。然而在当前城市社区中,社区中介组织发育不够,公开的横向网络不多,居民无法走出家庭来参与各种社区团体,也无法通过交往构建信任与合作关系,陷入投机主义的可能性随时存在。普特南认为,公民参与网络能培育起强大的互惠规范,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合作,从而增加了人们在任何单独交易中进行欺骗的潜在成本,也即有助于抑制投机主义。

3、走出投机博弈的权宜之计

在现实状况中,既要保证选举的“双过半”,又要保证高投票率和高当选率,这就需要抑制投机行为。目前,走出投机博弈困境,通常采用两种办法:一是进行政治或行政动员,也即利用行政命令强制居民进行参与选举,然而随着单位制解体,大部分居民与政府或企业脱离,对原有单位已不再有所求,因而这种单一的行政机制势必难以奏效,也就难以保证较高的参选率;二是建立物质激励机制,即通过满足居民的物质需求来提高居民参与选举,如在选举过程中,对参与选举的居民发放纪念品或补贴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成效。

4、理论模型及解释

现阶段我国随着“单位制”社会解体,越来越多“单位人”变为走进社区、依托社区的“社区人”,[4](p28)下岗、失业在城市居民中普遍存在,就业、住房、医疗等是居民急需解决的最主要问题。现实的生存需要使得多数城市居民理所当然地成为理性的“经济人”,他们最大限度地寻求满足个人或家庭生活需要的资源,更多的是关心自身的个人利益而非社区的公共利益。也即是说,他们仅是纯粹意义上的居民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即便他们有着共同的公共需求,也未必会采取集体行动。

上图反映了居民的选举行为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投机博弈困境的出现以及如何走出这一困境等问题。在选举中,居民的选举需求源于社区所拥有的资源,而作为个体的每位居民又有着两种需求――个体性需求和公共性需求。正常条件下,缺乏公民意识的居民只会关心和追求个人利益而漠视公共利益,并常会为获取私利而采取投机行为。具体说来,就是当居民面对的是个人需求时,他们精于参与选举的成本与收益的计算和比较:当收益大于成本时,就会采取积极的选举行为,以获取社区资源,可称之为“有为获取资源”(实线箭头);反之亦然,消极行为或弃权成为他们的理性选择。而当居民面对的是公共需求时,大多数居民都会竞相投机,采取“搭便车”行为,而这时就会造成“投机博弈困境”――大家都不积极参与选举。当然这并不排除他们获取社区公共资源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便是“无为获取资源”(虚线箭头)。安东尼·唐斯曾就此提出理性选民假说,他在《民主的经济学理论》中用理性选择的观点对选民的投票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在一个较大规模的选区中,由于投票所获回报是如此之低,以致很小的成本都会使选民弃权。”[5](p31)

在当前中国的选举中,解决这种“投机博弈困境”主要是通过行政强制和物质激励来保证高参选率和高当选率,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居民的参选,使一部分居民发生“态度转变”,走出“投机博弈困境”,积极参与社区选举,由“无为获取资源”转化为“有为获取资源”。

二、相关个案分析

为了更好地论证上文所阐述的相关理论假设,本文以2003年10月武汉市C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①]为个案,通过剖析社区居民需求及其所产生的选举行为来进行验证。笔者根据选举需求和选举行为的主体不同,把参与选举的居民需求及选举行为分为两大类:

(一)竞选人的需求及其选举行为

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居民组成、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6] (p33-34)社区的定义表明它不仅是人的共同体,也是资源的集合体,包括着资金、权力等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居委会作为城市社区的法定人,承担着社区的大部分事务,拥有支配和使用社区中公共资源的权力。布洛克认为,权力是指它的保持者在任何基础上强使其他个人屈从或服从于自己的意愿的能力,[7](p453)也即可以控制和制约别人的能力。众所周知,几千来的“权本位”思想一直残留在人们心中。在居民看来,居委会工作人员也是政府干部,管理着社区内的各种事务,手中有权,是巷里的“小总理”。一些居民参与竞选的目的也就在于――企图把这种“支配社区资源的公共权力”变成自己的私权,从而控制别人和谋取自身的利益。而能否争夺到职位,是争夺社区资源和权力的前提,为此各竞选人在选举中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角逐。在C社区直选中,选举表现异常激烈,并由此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竞选方式:

1、“五人组合式竞选”

在C社区,激烈的选举使得单凭个人的力量很难有胜算的把握,联合起来进行竞选成为各候选人的最佳选择,然这一动机并不意味着任意竞选人之间就能联合起来,它还要取决于各竞选人之间所拥有的联合资本或砝码。在C社区选举中,共有8位正式候选人,其中的五位进行了组合。在选举中,这五人的具体需求及其选举行为:Q某,原居委会主任,本次选举希望自己和原班人马当选,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和维护自己既得利益,其砝码就在于他手中拥有100名低保志愿者为其效劳;L某,原物业公司经理,是Q某一手提拔的,但她总觉得自己在社区缺乏合法地位,要看别人颜色行事,因而她参与竞选目的在于获取合法的社区职位,并进而获取社区资源,其资本在于――她在一部分群众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就为她和其他人联合奠定了基础;M某,是街道办事处下派的参选人员,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是她的雄厚资本,为了谋取职位和维护自己的颜面,与其他竞选人联合成为她的理性选择;而另外两人都是原居委会成员,与Q某和L某等有过长期合作的经验,在社区中也有一定威望,这就为他们的联合提供了便利。正是在这一特定情况下,他们实现了“五人组合式竞选”。在整个选举过程中,这五位竞选人都非常积极,跑上跑下,忙于为自己和集团拉选票,可谓是把他们累得够呛的,如他们自己所言:“选举一天不结束,我们就一天睡不着觉。”当然“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五人团”胜出,在宣布当选的候选人的一刹那,其中的几位都“心酸地哭了”。

2、“散状的个人式竞选”

而其他的三位候选人则是处于既无地位又无影响力的弱势居民。但实际上他们比其他竞选人有着同样的甚至更为强烈的当选欲望,因为他们都是下岗职工,希望能竞选到居委会岗位,从而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然因缺少畅通的信息渠道和联合的资本,他们之间只能是零散的“马铃薯”,无法联合起来与其他五人进行对抗。也即是说虽然他们的需求欲望很强烈,但其表现出来的行为却是很消极,他们也坦言:“我们的参选只是陪衬,肯定是竞争不过他们五人的。”

从中可以看出,由于社区居委会还处于一个发育不健全的阶段,资源分配决策机制不健全和信息渠道不畅通,不利于居民之间的平等竞争,这就容易造成竞选人之间的分层。根据对参加竞选成本与收益的不同判断,各竞选人会采取各自不同的选举行为。

(二)选民的需求及其选举行为

1、选民需求

每个社区都是由各种不同层次的居民个体所组成的,因而他们表现出来的选举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根据选民需求的对象不同,可把选民的需求分为:个体性需求与公共性需求。

(1)个体性需求

C社区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搬迁户占主体组建而成的,社区内有居民2872户,共8600多人。其中社区内有特困家庭200多户,无职业者近500人,老年人1500人左右,素有“特困家庭多、无职业人员多、老年人多”的“三多社区”之称。社区居民的人均月收入只有300元左右;根据对C社区经济状况的问卷调查得出:该社区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社区居民占64.4%。另一份问卷调查: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回答没有工作占40.4%,没钱看病占33.3%,住房紧张占9.9%。这些数据和资料表明C社区是一个弱势居民占多数的社区,居民有着比其他社区的居民更为强烈的物质欲望,更希望从社区获取公共资源满足其个人低层次的生存需求。

从这一现实情况出发,居民必然是理性的“经济人”而非具有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在选举过程中,他们的选举需求就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现实层面的需求。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归属、自我实现等七个层次;而马克思把它分为自然生理或生存需求、社会需求、精神需求等三大需求。他们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人的需求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需求与个人的行为之间是密切相联的,并认为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既然居民首要解决的是个人生存问题,而参与选举却又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等成本,那么能否从参与选举本身获取直接的、现实的利益是选民的首选目标,能获取的利益越多,其行为就越积极;反之亦然。在许多地方居民参与选举活动能够得到一定的补贴或物品(如纪念品),这一直接的物质利益极大地推动着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根据以往的参与经验,居民产生“路径依赖”意识――希望从参与选举能获取直接的利益。另一方面是潜在层面的需求。人的需求不仅表现在对显性的、直接的物质需求,还包括其他隐性的、间接的物质需求和非物质需求。如对于下岗工人和无职业者来说,他们希望选出能干的领导班子,从而能为他们多提供就业渠道,以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对于无劳动能力和残疾人来说,他们则希望新一届居委会干部能给他们的基本生活带来保障,享受低保;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希望社区能开展更多的活动。老年人往往在时间上比较空闲,且因其子女都已成家和参加工作,相互之间的接触渐少,在心理上他们会产生一种孤独和寂寞感,而更多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可满足其精神需求,摆脱空虚和寂寞。

(2)公共性需求

你最希望社区做好哪件事?回答环境卫生工作占被调查者的42.6%,社区治安工作占40.4%,其他如社区就业、医疗、低保等问题共占17%。下面是一组有关C社区公共性需求的数据:

第10篇

王平中学是一所山区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通过历任校长的励精图治和代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曾经缔造了以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为内涵的“王平现象”,这种现象中凝聚着丰厚的学校文化精神内核。在未来办学中,学校将坚持“继承、发展、创新”,坚持“文化引领,打造追梦学园,让每个生命自信绽放”的总体目标,努力创办老百姓满意的优质寄宿制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让山区、矿区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一、分析与把握办学现状

是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通过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发展,而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前提是分析清楚学校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师资状况、学生的实际情况、办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等。唯有如此,才能够切合实际地确定学校发展愿景、学生培养目标、学校特色建设,也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学校处于永定河畔的王平镇,这里曾经是京西古道上的商旅驿站,学校周边的社区资源比较丰富。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占30%,市区级骨干教师6人,虽然广大教职工的原始学历普遍偏低,但是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淀出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勤于合作、敢于担当的文化品质;现有学生近300人,住宿生占91%,他们以王平地区、大台地区及木城涧煤矿工作人员的随迁子女为主,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虽然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但是各地文化通过学生在这里交流并融合着。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家庭教育和学习环境相对薄弱,家庭收入相对较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投入相对较少,学生参与社会其他学习的机会也相对少。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虽然导致很多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学习能力提升相对较慢,缺乏学习和生活的自信,但是相对来说有较强的可塑性。

目前,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难得的机遇:党和国家关于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精神和区域推进教育发展的战略举措等,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区域功能定位的不断明确以及城镇的建设推进,使得地区的发展潜力更加凸显,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社区居民对学校发展的期望越来越强;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学校开放办学提供了很大空间。

当然,学校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布局调整以及教育改革的新任务,给学校发展带来挑战;办学成果的总结不够,宣传不够,社会对学校的了解不够广泛,社会的认可度尚需提高;学校个性化发展思路尚未形成,办学特色不明显;开放办学程度不高,家长、社会参与学校管理不够广泛,没有充分发挥学校在社区文明素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社区资源来促进师生的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学校要采取内部综合改革和开放办学相结合的途径,丰富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努力为学生提供适合成长的资源和发展机会,打造追梦学园。学园是现代学校的开端,是柏拉图最早在古希腊创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置多种课程,培养各种智慧人才,让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发展,让每个生命自信绽放。

二、明确学校办学愿景和发展目标

是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趋向

学校继承“创和谐校园,促师生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让每个生命自信绽放”的办学愿景,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激发每个人发展的潜力,通过实现每个人内心的自我和谐追求校园内的整体和谐。弘扬“诚毅敏信”的校训精神,立德树人,培育人文精神,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和生命品质。坚持“人文化理念、内涵式发展、现代化育人、开放式办学”的发展思路,把学校建设成为点燃梦想、实现梦想的追梦学园,让学校成为每个孩子一生发展中的生命驿站。

在文化建设上,学校本着人性化、人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原理,遵循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突出特色、面向未来的规划原则,进一步挖掘学校环境文化主题定位,指导规划室内外环境文化,形成学校的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人际文化、制度文化等,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办学中涵养文化,用文化浸润心灵。

生态永远是让学校持续生长的重要力量。校园是一个适合生命成长的生态园,而滋养生命成长的沃土就是文化。结合山区寄宿制学校的实际,坚持尊重差异,内涵发展,激发活力,促进发展,努力提供适合成长的教育,加强生活化、多样化、生态化学园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生社团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进一步改进教师培养方式、学生培养方式、师生发展评价方式,使学校更有朝气,让教师更加智慧,让学生更加幸福,让校园更加优美,让教育更具创造,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优质寄宿制学校。

教师永远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教师培养目标制定上,学校坚持培养树德、求真、自省、创新的智慧教师。树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行统一,美德统一;求真:尊重规律,追求真理,科学育人,务实高效;自省:原点思考,系统思维,自我反思,改变自我;创新:观念创新,方式创新,培养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

学生永远是学校成长的最关键指标。在学生培养目标制定上,学校坚持培养崇理、尚学、健美、阳光的幸福学生。崇理:崇尚做人的道理,做品行高尚的人;尚学:会学,愿学,乐学,学会。健美:体魄健康,品质高雅,生活有美感;阳光:生活阳光,心态阳光,生命自信绽放。

开放办学是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积极探索开放办学,积极构建立体式办学协作体,充分挖掘各种资源以促进学生发展;让教师和学生走出学校,让社区资源和家长走进学校,开展学校与社区、家长合作办学的合作伙伴关系;逐步实现与区域内外的优质初中建立办学联盟,充分吸纳各种优质资源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努力发展国内外交流,推动学校走现代化、开放型的道路。

三、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必须体现为

学校文化建设目标的具体化

1.进取的精神文化

学校的精神文化主要凝聚于办学愿景、核心价值观、校训、校徽、校歌、教风、学风等方面并通过这些元素呈现出来。学校精神文化的确立不能仅仅是校长的自我认知,必须依靠全体教师和学生的群策群力,既要有学校领导团队的顶层设计,也要有广大师生自下而上的参与。学校精神文化的涵养,既要有对学校优良传统的继承,也要有面向未来的发展与创新。例如,针对山区矿区学生普遍缺乏自信以及自信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我们确定办学愿景是“让每个生命自信绽放”,把自信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坚持立德树人,结合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校训:诚(诚信、志诚)、毅(毅力、弘毅)、敏(敏捷、敏学)、信(自信、信念)。结合教育领导力的内涵和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我们确定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为尊重、信任、合作、共享。

2.精美的环境文化

立足学校实际,充分挖掘环境育人的作用。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着学校办学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让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设计精美的图案呈现出来,从而起到对学生身心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学校环境文化主要体现在校训雕塑、环保建筑、教学楼门厅效果图、楼道效果图、校刊、橱窗专题教育、校园之星图、消防提示标语、多功能外墙效果、食堂墙壁效果、美术教室效果、舞蹈教室效果、校门内两侧墙效果、学校文化墙的设计等方面。

3.特色的课程文化

第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结合农村学生特点,研发微课程和跨学科课程,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探究性、应用性和生活化。例如,探索将基础性化学内容前移到八年级,探索通过开设动画英语加强学生的英语听力和表达等。

第二,地方课程渗透式落实。落实好地方课程,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加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深化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将部分地方课程的内容渗透在历史、地理等学科中。

第三,校本课程学园式建设。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依据教师资源、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和学生资源,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包括学生社团),满足山区住宿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需求,提高学生在校生活的幸福指数;充分利用校园的植物资源,以学生会为主体开展美丽校园征文活动,评出校树,学习校训精神,进行爱校教育;依据校训建设国学园,引导学生围绕校训精神参与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开展“读国学、知校训”活动,提高学生素养,评选诚信之星、弘毅之星、敏学之星、自信之星;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把传统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建设艺术园,弘扬民间艺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开设系列社团,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展示学生特长,让学生更加自信。

4.分享的教师文化

在开展教师培训“走出去”的基础上,主要立足学校自身,挖掘教师身边的优质资源,积极开展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引导教师进行原点思考和系统思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合作分享,用研究的方式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切实开展分层培养的教师研训模式,分时分层实现教师发展目标:利用导师团队,加强高端培训,培养山区名师;通过骨干教师工作坊和班主任沙龙,培养校区骨干教师和班主任;依据数字校园资源共享平台,创建学习共同体,开展教师大课堂,打造智慧教师团队。每周开展以教研组和年级组为单位的校本研修共同体,盘点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问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诊断问题,改进提高。

5.人本的学生文化

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开展“三心教育”,即用心照顾学生生活,精心呵护学生身心,倾心关怀学生成长。学校首先改善了学生在校的生活条件,着力解决好家长和学生对寄宿制学校最为迫切的睡眠、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关心和期待;进一步改革学生培养模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在学生身上积淀并呈现,培养出品行高尚,敏而好学,体魄健美,心态阳光的幸福学生;组织成长社团、班级文化建设峰会、点燃梦想论坛,引导学生个性、多元发展;梳理并完善学校序列性的典型教育活动,形成学生德育的活标本;开展“家长走进学校”、“家长学校开放日”、“家长学校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家庭联盟,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学校文化、家庭文化和学生文化交融,有效落实三结合育人目标。

6.生成的课堂文化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生命在课堂上自信绽放,建设尊重、平等,民主、开放,互动、探究,和谐、生成的课堂。引导教师用原点思考和系统思维开展研究式课堂教学,深化分层教学,着力改变课堂学习方式,构建分年级分学科的问题引入―互助探究―诊断评价―点拨跟进―练习巩固双主体互动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生活中健康和谐发展;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开展互动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初步探索翻转课堂和慕课,用现代技术手段助力学生学习。

7.和谐的人际文化

在尊重、信任、合作、共享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建立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传递正能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关系和睦、相互理解、互相帮助,建立合作互助的班级文化、合作共享的教师共同体文化、家校合作的沟通文化、学校与社区的共建文化。

8.人文的制度文化

第11篇

在2007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社区信息化论坛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王金华表示,社区信息化正成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支撑手段,成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到社区的有效手段。

与此不相适应的是,目前有些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资源不能整合,信息不能共享。我国社区信息化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向共享努力

社区功能不断扩大,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没有统一的信息化规划,根本不可能完成其任务。王金华认为,政府各职能部门不断把工作下沉到社区,每个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都要求社区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其结果是社区信息系统建设孤立分散,信息共享困难。对此,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内务社区居委会主任郑红强深有同感。他说,社区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社区资源底数不清,难以有效发挥社区资源的作用。社区居委会对居民基本信息、实际需求等不甚了解或不清楚。其结果是,社区工作只能局限于机械式、盲目处理日常事务当中。

为此,王金华强调,我国要以区(市、县)为单位集约建设社区信息平台。这个平台要覆盖社区各类业务,以社区综合数据库为支撑,渠道界面统一,能全面支撑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市、区两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协同建设社区信息平台,避免盲目建设。对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要进行优化整合,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向集约化社区信息平台迁移。社区应依托信息平台,统一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向街道、社区延伸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和交换接口标准,促进信息共享。

劳动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翟燕立认为,通过共享,数据要向上集中,服务要向下延伸。数据向上集中就是支持上一级的宏观政策,数据逐级向上提供,一直提供到中央;服务向下延伸,就是让老百姓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的成果,便于他们享受到各种就业和社会保险服务,向下延伸,一直延伸到街道社区。他认为,社区信息化还要做好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工作,比如劳动保障、卫生之间做好接口标准。

标准推动

社区信息化要实现信息共享,必须进行标准建设。民政部和信息产业部社区信息化标准工作组副巡视员钟世龙表示,标准体系对于建立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共享运用机制至关重要,一方面需要标准规范统一已有系统和社区信息库的规范,规范条线系统与服务流程对接;另一方面标准也是社区综合处理、分析决策的基础。目前社区信息化只有部分标准列入国标和行标,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有关部门必须继续加强标准体系的研究,充分发挥标准体系的指导作用。

钟世龙介绍,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社区信息化国家标准制定计划启动。目前,信息产业部工业标准研究所、宁波市信息产业局、深圳市信息办和杭州市信息办等单位已经完成数据元素字典、数据交换格式、评价指标体系、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等行标草案的编制工作。

除国家标准外,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纷纷加强了标准建设。北京市制定了两项地方标准:《社区管理信息分类与代码》和《社区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广州市制定了《电子政务系统社区接入规范》,部分街道或社区制定了自己的标准规范,如越秀区大塘街制定了《社区计算机管理规范》和《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社区管理信息化应用技术规范》等标准。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技术与信息标准化研究所博士刘颖强调,社区信息化和标准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应注意一些问题。她认为,各地过于侧重基于社区的行政性标准,基于社区的公益性、市场性相关标准需要加强。标准制定不能只针对单一地区、单一信息系统,标准要有推广性和整体规划。在标准选用、使用等方面需要指导,如某社区的技术规范中有些代码标准采用了已经废止的国家标准。

要解决好标准制定中的问题,必须做好标准的需求分析工作。刘颖认为,标准制定要以社区业务为对象,围绕互操作视角、及时视角和管理视角进行分析。互操作视角侧重于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技术视角侧重于支撑社区应用所需的网络、信息安全环境等支撑技术方面,管理视角侧重于保障社区应用所需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机制。

精彩言论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副处长李伟:

在社区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城区级的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欧洲联盟委员会驻华代表团信息社会与媒体司一等参赞Alison Birkett:

政府应使网上服务能被每个公民使用,即便他们教育程度较低。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王金华:

公共服务覆盖到每个社区,要让每个群众分享到改革的成果。

民政部和信息产业部社区信息化标准工作组副巡视员钟世龙:

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统一的标准。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技术与信息标准化研究所刘颖博士:

社区信息化标准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劳动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翟燕立:

对社区有很多描述,我很欣赏一句话: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

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郭震威:

通过社区信息化,我们可以做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工作。

中国-欧盟信息社会项目欧方组长Chris Brown:

建立社区服务平台的目的在于使社区管理更加有效率。

赫尔大学博士生导师戴修殿:

赫尔市政府统筹安排该市社区信息化项目,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才有:

如果社区医生可以得到医院的支持和指导,就可以吸引很多病人到社区看病。

上海市卢湾区信息委主任张中立:

我们要实现社区中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得到任何服务。

伦敦金融城政府财政及业务支持总监Steve Atkins:

最令人担忧的是,数字鸿沟的弱势群体恰恰是需要政府服务的人。

第12篇

1、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有哪些?

陈鹤琴先生在其活教育的三大纲领中阐述“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意喻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要贴切儿童的生活实际,凡是与幼儿生活相关的、对幼儿成长有利的、信手拈来的,都可以成为教育的资源。幼儿园周边的资源其实很多,只要有心挖掘,就能获得无尽的宝藏。

资源一:为幼儿园管理提供创意与建议的人群:

资源二:为幼儿园教学提供实践资源的场所:

资源三:为幼儿园人、财、物提供具体帮助的单位、个人。

2、教学中社会资源的利用。

幼儿园的家长、家长所在单位、幼儿园所属社区、幼儿园周边单位,都是幼儿园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本地区有影响的风景名胜、著名建筑、民俗活动、重大活动,都是幼儿园直接的社会实践资源场所。我园从1993年起,结合单元教育课程的需要。与13个单位、机构签定了社区教育资源协作协议,协议约定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提供社会教育资源的单位加强了计划性(接待者、时间流程、介绍重点等),增强了社区资源利用的实效。我们还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不断增添、替换新的社区教育资源。如通过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感受先烈的伟大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组织大班孩子拍摄明城墙来感受家乡南京的古城文化:通过参观长江二桥、农科院感受科技进步带给人们的喜悦:与小区物管共同开展了“小娃娃走进大社区”的系列活动。

对社会资源的提供者,幼儿园一定要有回报与感恩。虽然社会各界有义务关心教育,但毕竟幼儿园在享用社会资源的同时也给资源提供方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解决资源提供方子女人园、利用宣传报道赞誉资源提供方、为资源提供方提供育儿教育咨询、合理付费,都是回报与感恩的好方法。

3、管理中社会资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