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

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

时间:2023-07-31 17:2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

第1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危机救助;预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30.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76X(2009)09-0071-0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金融危机(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5年日本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人们认识到,预期在金融危机形成、发生以及扩散和传染的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那些看似偶然的金融事件、政策变动等,正是通过导致公众预期变动,最终诱发金融危机;而在危机的发生过程中,正是预期起着加速、深化、扩散和传染危机的作用。金融危机与预期密切相关,对金融危机进行救助离不开对预期进行管理和调控。那么,在金融危机过程中,预期能管理吗?谁是管理预期的合理主体?通过哪些手段才能管理预期?本文试图在把握现代金融市场中的预期及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在次贷危机救助的经验和教训,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信息、不确定性、理性与现代金融市场中的预期

预期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词,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认识。预期首先是一个心理学范畴,即指对未来的预测,并期待未来按照预测的结果发生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预期最早也是作为一种外生的“主观心理现象”被引入到经济分析中来的。首先明确提出预期概念并将其应用到经济学分析中的经济学家是缪尔达尔,他认为人们的决策行为发生在经济活动初期,但据以决策的经济信息中的一部分是属于未来的,人们不可能确切地洞悉未来变动的情况,最多只能近似地加以估测。这种基于当前和未来的信息,对未来条件的估测就是预期。凯恩斯将不确定性和预期的关系作为其宏观经济模型的基础,他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作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三个重要的“基本心理因素”之一,从而确立了预期在经济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穆斯(1961)及其后的卢卡斯等人从对预期的形成机制的分析出发,将经济行为的理性与预期的概念相联系,区分了“理性预期”和非理性预期。由此可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预期是一个与信息、不确定性和理性密切相关的概念,它是指具有特定心理特征和有限理性的经济当事人或经济行为人基于当前的信息对与决策相关的不确定的经济变量和经济形势(如价格、利率、利润、收益或风险等)在未来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的一种事前估计。

现代金融市场中金融交易都具有跨期特征,即当前金融交易的收益和风险要到未来才能实现,不确定性因素很多,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对未来收益和风险的预期进行决策。此外,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美问题更加普遍,市场参与者的有限理性问题也更加突出,这使得预期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现代金融市场中,预期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1.预期的主观性

预期本身是一种心理现象。虽然这种心理现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先验的,而是客观经济活动的反映,它的形成过程也是一种客观过程,但是预期不能脱离作出预期的个人或决策者而独立存在。从形成机制来看,预期机制发展经历了静态预期、外推法预期、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等阶段,此外,在外汇市场分析中存在合理预期的观点,但在现实金融市场中,市场参与者由于获得信息、信息分析能力和偏好的差别,其采取的预期方式是不同的、比如市场中存在图表技术分析法,其核心便是适应性预期,即通过过去的数据来预期未来的市场走势;而基本因素分析法的核心却是理性预期,即获得一切能获得的信息来预期未来的市场走势。从这一点上说,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它是某个特定人物、基于某种特定的机制所作的个人判断。

预期的主观性决定预期具有非同质性和不确定性,前者主要是指市场参与主体由于性格、偏好、立场、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预期可能不同;后者主要是指市场参与主体随时可能根据自身偏好或其他心理因素以及新的信息情况修改预期。预期的随时调整意味着预期很容易波动,这种预期的波动性就是预期的不确定性(希克斯,1939)。

2.预期的惯性和自我实现性

预期一旦形成就会促使人们朝此方面去思考,引导人们继续形成此方面的预期。预期能够自我实现、持续存在,这就是预期的惯性。在没有新的冲击产生的情况下,预期一旦形成,就会具有无限期持续下去的发展趋势。当然,金融系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冲击,如形成获利投资或投机机会的发现,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都会使预期发生变化。

3.预期的传导性和趋同性

由于信息的获得和相互交流,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影响,人们的预期是相互影响和学习的。它最初是由个体产生的一种独特心理活动,通过信息途径进行传播最后由个体的心理行为活动变成了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即由单个个体的预期变成为市场的预期。现代金融市场是一个机构投资者主宰的市场,这意味着少数人(资金量大的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的预期对市场的实质影响力越来越大。市场其他参与者(资金量较少,但人数众多的)的理性做法成为预期少数机构投资者的预期。当机构投资者的预期较为明朗时,市场的其他参与者便会迅速修改自己的预期并与之趋同。

二、预期、信心危机与金融危机

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预期是经济行为主体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与特征,对预期的理解无论对于描述个体行为、解释宏观经济波动,还是理解金融市场运行都显得十分必要。克鲁格曼认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种信心危机。所谓信心就是金融市场参与者对市场走向趋好的预期,即乐观的预期。如果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普遍向好,金融市场趋于繁荣,“过度自信”则可能导致金融市场泡沫;相反,如果市场笼罩在一片悲观预期中,就会出现市场信心的丧失,从而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引发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一个从危机孕育到危机发生再到危机扩散和传染,或者说从泡沫到恐慌和崩溃再到蔓延(金德尔伯格,2001)的过程,而预期在整个过程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1.预期是金融泡沫的放大机制

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前期投机泡沫破灭的结果。泡沫形成的一般过程是,某些事件(如新技术的发明)的发生增强了市场的信心,导致市场盲目乐观,确信未来经济会繁荣,利润增加,因此,人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投资,结果金融机构接受了理性环境下一般不会接受的流动性较低的负债结构,经济开始扩张,并不断繁荣,直到产生过热。罗伯特•希勒在利用“反馈环理论”分析了投机泡沫的形成过程,在反馈环理论中,最初价格上涨导致了更高的价格水平出现,即过去价格上涨产生了对价格进一步增长的预期,从而产生一个自然形成的“蓬齐过程”――过去的价格上涨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及期望,这些投资者进一步抬升股价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种循环不断进行下去,因此造成对原始诱发因素的过激反应(罗伯特•希勒,2004)。由此可见,尽管预期不是引发投机泡沫的原因,但预期的传导性和趋同性以及自我实现机制使得预期成为放大外部冲击,扩大泡沫的决定性因素。

2.预期转变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投机性泡沫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不可能永远扩大,当这种需求停止时,价格上涨也会停止”(罗伯特•希勒,2004),即泡沫的破灭。金德尔伯格明确指出,在金融危机爆发和泡沫破灭的阶段“预期从对将来充满信心转变到缺乏信心这一过程却十分关键”,市场预期变化的速度和变化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泡沫破灭速度和危机持续的时间。克鲁格曼的“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在一个多重均衡模型中分析了预期变化引发金融危机的作用机制:资本项目的恶化需要相应的经常项目的改善来弥补,这只能通过本币真实汇率大幅贬值,增加出口或者产出减少,进口需求下降来实现,而两种途径在资本已经发生逆转的情况下极易引起市场预期的变化,引发市场信心的丧失,进而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由此可见,在克鲁格曼看来,预期是形成多重均衡关键,预期变化则是导致均衡变化,并引发金融危机的关键。

3.预期是推动金融危机深化扩散重要动力

预期通过反馈环放大金融泡沫,同样在预期发生转变泡沫破灭后,预期同样会产生放大效应推动金融危机的深化扩散。反馈环理论“可能意味着发生负泡沫,即反馈向下发生――最初的价格下滑使投资者失望,引起价格的进一步下滑”(罗伯特•希勒,2004)。这是因为,预期能够在自我验证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一旦循环开始,一部分人的预期将会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如果不人为中断循环,预期可能使得少数人的非理导致毁灭性的金融崩溃。预期的这种天性使其在金融危机中具有“杠杆”功能,即经济基本面的微小变动都可能“撬动”不成比例大的市场反应的变化,从而推动金融危机的深化扩散。

4.预期是金融危机传染的主要渠道

传染性是当前金融危机的一个典型特征,如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5年拉美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次贷危机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导致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原因,提出了金融市场的示范效应、避险效应、中心模型、板块联动效应等一系列假说来解释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原因。这些模型和假说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预期的重要性。

三、金融危机救助中的预期管理

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对危机的救助就必不可少,这是因为在预期的推动下,危机往往是自我验证与自我加强的,这意味着由于预期的存在,依赖市场自主调节只会将危机带入深渊。短期内,市场失灵成就了“金融危机救助”这种外部干预的存在;预期在金融危机形成、爆发以及扩散和蔓延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决定预期管理应该成为金融危机救助的核心。

但经济学家有关预期究竟能否被管理尚未达成一致。格林斯潘认为,“没有一种工具能够有效地改变人的心理和性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倾向于随着市场投机的进退迅速地替换自己乐观的或者悲观的情绪。”金德尔伯格认为,在预期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集团之一――政府。其言下之意是,政府是可以影响和改变市场预期的。香港金管局任志刚认为,“预期管理对政府寻求达致其政策目标越来越重要,在政府参与程度较低的自由市场,这种趋势特别明显”。笔者同意金德尔伯格和任志刚的观点,在金融危机形成和发生的过程中,预期管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是因为虽然预期是市场参与主体的心理活动或判断,但预期是在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并采用特定的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政府和监管当局可以通过改变预期赖以形成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改变信息的传输手段、速度和质量以及引导正确的预期方法等措施影响和改变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但必须看到,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对预期进行管理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危机中预期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非常复杂,一方面是因为危机中的预期常常体现出随机性和易变性,任何危机管理措施的政策效果本身难以预期。因此,任何有效的预期管理措施都依赖于对特定危机中预期形成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深刻理解。

基于上述判断,笔者认为预期是可管理的,本文所谓的金融危机救助中的预期管理是指,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或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不可避免的时候,由政府、国际金融机构等公共部门在对市场预期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深刻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对预期形成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减弱危机冲击力、控制危机蔓延、降低危机对经济体的破坏力的行为。要理解金融危机救助中的预期管理必须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预期管理的主体

预期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府、中央银行、多边国际组织,如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BIS(国际清算银行)等,以及其他能够发挥最后贷款人功能的公共部门;不包括参与金融市场的私人部门,如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个体投资者。这是因为:首先,预期管理要求管理主体能够深刻把握市场预期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这就要求该主体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并且拥有充分的信息,能够从宏观上把握预期赖以形成的制度环境和经济金融运行环境。其次,预期管理要求管理主体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能够在金融危机发生和扩散的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打破预期自我实现的“反馈环”。这就要求该主体具有较好的信誉和强调资金调动能力。最后,预期管理要求管理主体必须能够从公共利益出发,而不是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因此,预期管理的主体只能是那些能够深刻把握市场预期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市场影响力,并从公共利益出发的公共部门。在国内金融危机中,预期管理常常是具有较强信誉的政府部门,如财政部和中央银行,或者多个政府部门相互配合;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预期管理不仅需要多国政府的协调配合、联手干预,而且需要强有力的国际最后贷款人。

2.预期管理的层次

从管理的对象和目标的角度可将金融危机救助中的预期管理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预期管理是指,在政策措施制定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市场预期因素对该政策措施的效果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救助政策的效果。这一层次的预期管理实际上把预期作为外生变量看待,把市场预期因素作为救助政策制订和执行的外部环境或约束条件。

第二个层次预期管理是指,预期管理主体在对市场预期形成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政策参与市场预期形成的过程,从而引导和改变市场预期,有效防止金融风险的积累,防止金融风险的集中爆发以及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

第三个层次的预期管理是指,在对金融危机进行救助的过程中相应的政策不仅要求引导和改变当前的市场预期本身,而且需要通过制度建设长期内改变金融市场预期形成机制,防止下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

3.预期管理的手段和工具

预期管理的手段和工具是指面对潜在危机或已经发生的危机,预期管理主体应该如何选择政策工具以及政策的时机和力度,以迅速控制和引导市场预期,防止危机爆发或扩散,减少危机对经济的影响。由于每一场危机预期形成的原因和机制都尽相同,预期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很难总结一套普遍的预期管理规则。因此,这里主要结合现代金融市场中预期的性质以及国际上金融危机救助中预期管理的经验,对相关的政策工具进行分析。

(1)信息披露

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美是预期推动危机深化扩散的前提。加强信息披露就是要求提高现有的信息披露程度,改变市场信息的对比状况和规范信息披露,是当局进行预期管理防止危机爆发和蔓延的重要手段。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说过,“如果政府比投机者了解的情况更多,那么,解决危机的正确方法就是由政府公开披露或者说明它的经济预测,从而帮助市场了解信息”;哈利•约翰逊也认为“如果政府知道一些投机者不知道的事情,那么,它应该公布这些信息,消除人们对投机的担心”。

信息披露作为一种预期管理手段和工具,预期管理主体在进行操作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把握信息披露的时机;二是把握信息披露的程度;三是选择合理的信息披露方式。从披露的时机来看,正如金德尔伯格所指出的“一方面要宣布得足够早,以利于市场向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应宣布得足够晚以使其更为可行,更引人注意”。从披露的程度来看,充分的高质量的信息是市场参与主体形成良性预期的基础,应正确披露当前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对于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不应该一味隐瞒,而应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引导市场参与主体的预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披露得越充分越好,尤其当处于危机威胁中或陷入危机较浅时,此时合理的信息披露有利于避免危机的深化,而不当的信息披露只会适得其反,直接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恶化其对于未来的预期,进一步加速危机。从披露的方式来看,常用的方式有警讯、道义劝告、研究报告等,这些披露的方式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是预期管理主体与市场参与主体长期博弈的结果。

在金融危机救助的实际操作中,上述三个方面任何一个处理起来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从这个意义上看,作为金融危机救助手段的预期管理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

(2)提振市场信心

“面对危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而信心来源于乐观的预期。在对金融危机进行救助的过程中,强调提振市场信心就是强调预期管理。国际上金融危机救助的经验表明,并不存在提振市场信心的固定法则。下面以美国对次贷危机救助中的预期管理为例对此进行分析。在次贷危机救助的过程中,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提振市场信心的政策措施,如针对市场流动匮乏问题的大规模的流动性注入;针对金融机构偿付能力不足问题的注资和担保;针对存款人信心不足问题的扩大存款保险限额等。此外,美国政府还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大规模投资计划,这些政策的直接目的在于刺激经济增长,但客观上起到了阻止预期进一步恶化,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3)主动实现预期

当悲观的预期已经主宰了市场,以至没有其他措施能控制其作用时,危机救助中能够采取的一种预期管理方法是采取措施结束预期自我验证、自我加强的过程,从而将危机置于控制的范围内。与其他预期管理手段和工具一样,主动实现预期对金融危机救济的有效性强烈地依托于预期管理主体的操作技巧:需要准确衡量实现预期的成本和收益,确定预期实现的最佳时机等。

四、从预期管理的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救助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缓解其对美国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的救助措施。在对次贷危机的救助中,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救助的态度经历了从一开始相信“市场的弹性”采取不干预的做法,到政府干预经济,再到加强国际合作联手干预市场,提振市场信心的转变。这里主要从对市场预期影响(即预期管理)的角度分析这些政策得失和启示。

一是自由放任,使得市场过度自信和过度创新,导致房地产和次贷泡沫的积累。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许多经济学家已经指出美国房地产市场和信贷市场上都存在巨大的泡沫,但当时这种呼声并没有得到政府重视。人们相信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贷款利率继续底位运行的情况下,贷款买房就是可行的,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发行次级债券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证券化产品就是有利可图的。而这种预期正是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由此,这次危机是一种典型的预期自我实现机制推动的危机:市场过度自信推动的金融创新和泡沫的发展,而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风险的分担机制,并使得预期赖以形成的信息结构更加复杂,更加剧了预期的盲目性、助长了市场过度自信的发展

二是错误的货币政策操作,导致预期的突然转变,进而导致泡沫破灭和次贷危机爆发。2004年6月起,美联储一改2001年以来的利率政策,连续17次加息。将短期利率由1%提升至5.25%。提升利率对美国房地产产生了多方面的降温作用。有效抑制了房地产信贷消费,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挤压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美国新房销售连月出现下降,美国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得到遏制,房地产泡沫破灭。此时,原来通过次级抵押贷款购买房屋的消费者,在房价下跌而利率又不断升高的双重夹击下,已无力偿还贷款,违约率逐渐上升,市场预期发生急剧的变化,并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爆发。

三是创新金融救助手段,稳定市场信心,使得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金融危机救助措施。改善市场流动性状况方面,美联储创新流动性支持工具,推出了定期拍卖工具(TAF)、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等一系列创新型流动性支持工具,满足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家庭的融资需求。改善金融机构偿付能力方面,美国政府采取向金融机构直接注资以及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担保等措施,防止市场信心崩溃,特别是美国政府直接注资接管“两房”,向美国国际集团注资400亿美元,同时为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提供担保支持,向美国国际集团提供850亿美元贷款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体现了美国政府在对金融危机进行救助的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信心使得危机得到控制。

四是放任雷曼兄弟破产,导致市场信心崩溃,使得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深化扩散。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这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破产案。但这一事件对市场的影响绝非一个公司的破产,它使得市场对美国政府对危机进行救助的意愿和能力产生了怀疑,从而导致市场信心的崩溃。15日凌晨雷曼兄弟破产的消息一经宣布,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期货立刻打挫3.6%,美元与欧元比价大幅下跌,世界股市随之打跌。雷曼兄弟破产使得危机由次贷危机向全面金融危机发展,由美国国内危机向国际金融危机发展,并使得危机由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蔓延,它成为此次金融危机深化扩散过程的一个重要节点。放任雷曼兄弟的破产也因此成为美国救助次贷危机一大败笔,其原因可能与美国政府对雷曼破产对市场预期的影响估计不足有关。

五是加强国际合作,联手救市,提振市场信心。雷曼兄弟破产后,次贷危机开始向全球蔓延,并逐步对美国和世界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实质性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依靠单个国家的力量已经难以控制危机的扩散和蔓延。2008年9月18日,美联储联合西方主要国家央行共同向全球美元短期融资市场注入流动性,9月19日,欧央行与部分国家央行联手行动,对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400亿美元。IMF、世界银行、金融稳定论坛、G20欧盟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提出危机应对建议并实施相应的救助措施,旨在提振市场信心,防止由于危机在预期的自实现机制作用下继续蔓延。

尽管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的最终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但从目前可以观察的效果来看,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市场预期的影响,只有那些能够引导市场预期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政策才能起到防止危机深化和扩散的效果,相反,那些导致市场预期恶化的政策往往是危机积累、爆发、深化和扩散的原因。

五、结 语

本文强调预期在金融危机形成、爆发及其扩散和蔓延中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说预期是金融危机中决定一切的变量,更不是说金融危机完全是由预期惟一决定的。笔者认为预期是导致金融形成、爆发以及扩散和传染的重要因素和变量之一,它的作用和影响是通过改变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体现出来的,只有将市场参与主体行为放在市场参与主体预期与金融市场运行的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实际中,才能理解预期在金融危机过程的作用,才能理解金融危机的实质。同样,笔者强调预期管理在金融危机救助的核心作用,但并不是说预期管理是金融危机救助的惟一内容,而且应该看到,在危机当中预期体现出随机和易变的特性,对预期进行管理和控制却是异常困难的。总体来看,本文对金融危机救助中预期管理的研究是初浅的,对这一问题探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赵静梅.金融危机救济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 江世银.预期理论史考察――从理性预期到孔明预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 J.F.Muth.Rational Expectation and the Theory of Price Movements[J].Econometrica,1961,(29):315-335.

[4] Krugman Paul.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ments Crises[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79,(11):311-325.

[5]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第四版)[M].朱隽,叶翔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第2篇

关键词:金融系统性风险 金融危机 金融稳定 内在联系

一、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内涵

系统性风险的研究(Masson,1999等)起源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又以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前者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传染性和金融脆弱性(Dungey et al.,2007等)。Rampini(1999)将系统性风险定义为银行违约的相关性。系统性风险可从狭义和广义理解。狭义的核心在于传染性,广义在狭义的基础上还包括了同时逆向、广泛地影响许多金融机构或市场的系统冲击(system shocks)。广义系统性风险并不强调导致金融系统性整体功能丧失的原因,而狭义系统性风险则突出强调了整个金融系统中的个别或几个金融机构的失败所产生的负外部性对整个金融系统功能的影响(包全勇,2005)。

2008年金融危机后,FSB,IMF&BIS(2009)把系统性风险定义为金融系统的整体或部分减值而产生的、可能给实体经济造成潜在负面经济后果的金融行业崩溃的风险。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对系统性风险的界定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性风险是对整个系统功能的影响,而不是单个机构,它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第二,系统性风险使不相关的第三方也卷入其中,并付出一定的代价。第三,系统性风险具有较为明显的传染性和放大效应,个别风险如果不加防范最终可能升级为系统性风险,破坏金融稳定,引发金融危机。

二、金融稳定的内涵

金融稳定是金融市场所呈现的一种平和的状态。大多数作者发现定义金融不稳定比定义金融稳定方便的多(刘郁葱,2011),理解了金融不稳定就可以从反面来理解金融稳定。金融不稳定假说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Veblan)提出的,而明斯基则做了系统阐述,他认为金融不稳定使得金融机构经历周期性的危机和破产倾向。吴念鲁等(2005)认为金融稳定包括币值、资金借贷信用关系和秩序、资产价格、汇率等的稳定及金融体系内部各系统协调等内容。

三、金融危机的内涵

(一)金融危机的内涵。学者们(徐璐,2007;吴念鲁,2005;石俊志,2001;霍再强,2004等)对金融危机引用较多的定义包括以下三种观点:

1.《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金融危机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这一定义强调了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有突发的、迅速的恶化。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金融危机的界定。金融危机是对金融市场的严重破坏,其损害了市场有效功能的发挥,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3.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1998)认为,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金融市场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不能将资金输送给拥有最佳投资机会的资金需求者的一种状态。

我们认为,即金融危机是泡沫经济超出系统承受能力,也就是金融系统性风险达到极值时,金融稳定状态被打破的一种状态。

四、金融系统性风险、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

金融稳定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保障,而金融风险(主要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却是破坏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学术界的研究也较为丰富。

(一)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

两者描述的都是金融系统呈现的一种状态。关于金融稳定,前文在介绍其内涵时也指出了金融不稳定的学说,金融不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对立面,在理解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时也可从金融不稳定状态说起。金融不稳定与金融危机属于金融体系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不稳定属于前期阶段,如果在前期进行较好较及时的金融监管,使金融不稳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金融危机在较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吴念鲁等,2005)。但是如果忽视对金融不稳定的监管或者防范不及时,金融不稳定积累到一定程度,金融危机就爆发了,而其中关键性的变量就是系统性风险。

(二)系统性风险与金融危机

张晓初(2010)认为,系统性风险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表现为一个连续变量,而金融危机就是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到达一定程度超过临界值的爆发状态。

那么系统性风险转为金融危机到底经过了怎样发酵、升级的过程呢?张晓朴(2010)给出了系统性风险典型的演进过程,初期经济主体对盈利预期乐观,偏好风险,加大投资,风险扩大,债务压力加大,系统性风险也不断升级。不断升级的系统性风险在扩散过程中使得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价值大大缩水,正常的融资渠道也受阻,再加上紧盯市价的交易规则,就会形成价格下跌、市值缩水、抛售、价格再跌的恶性循环,投资者心理恐慌更加剧和扩散了这种循环,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关于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温博慧、柳欣(2009)等发现对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原因的各种解释可被统一归结为资产价格波动。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金融风险积累是转化为金融危机的前提,而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其中突发事件往往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促使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危机。

(三)三者内在机理

金融系统在起初处在一种比较均衡的状态,主要表现是货币供求金衡、资金借贷关系均衡、资本市场关系均衡、国际收支均衡(石俊志,2001),从而使得整个金融体系处于稳定的状态。但是由于金融风险的存在,尤其是不可分散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藏在金融体系内部,不断累积,形成泡沫经济,金融体系出现不稳定。这时的主要表现是,资产价格出现波动、资金流动性吃紧、债务压力加大、投资者出现信心危机。系统性风险膨胀到极限,这时某一突发事件如金融机构倒闭、货币政策改变等都会产生连锁反应,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参考文献:

[1] 石俊志. 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 [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 霍再强.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 吴念鲁,郧会梅. 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再认识 [J]. 金融研究,2005,(2).

[5] 徐璐. 金融危机形成的理论模型[J] . 金融经济, 2007, ( 18): 95??96.

[6] 骆钰,黄孟强,沈谦试. 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研究,1997,(5).

[7] 张洪涛,段小茜. 金融稳定有关问题研究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06,(5).

[8] 温博慧,柳欣. 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与传导机制--基于资产价格波动的研究评述[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6).

[9] 张晓朴. 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 演进、成因与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0,(7).

[10]〔美〕威廉姆斯等. 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

[11] 包全永.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模型研究 [J]. 金融研究,2005,(8).

[12] 安辉.现代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及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8).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外商直接投资 传导机制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传导机制

金融危机的出现通常发生于国家与国家及市场与市场之间,是资本市场、经济贸易中所存在的短期作用状态。近年来,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的世界金融危机也如出一辙。在美国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如同狂风巨浪,迅速波及全球。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作用是指金融危机的跨国扩散和传播使更多的国家同时遭受金融风暴的威胁[1]。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是贸易关系密切、金融交往密切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接触性传导,同时也是贸易溢出的直接后果;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也包括贸易关系及金融交往并不频繁的国家间所产生的非接触性传导,导致此类非接触性传导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各国在共同的冲击中会形成“季风效应”,同时受到投资者预期改变的影响而产生的自我多重平衡,即传染效应。

(一)贸易溢出效应

贸易溢出效应(Trade Spillovers Effect)是指一国投机性冲击所造成的货币危机,导致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交往频繁的国家经济恶化的宏观基本层面,从而可能使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受到投机性冲击的影响[2]。贸易溢出效应通常可以分为以双边型为主的直接贸易关系和以多边型为主的间接贸易关系。直接贸易关系是在交往密切国家间产生的贸易合作,其也是直接的贸易合作伙伴;间接贸易关系是指贸易交往密切的多个国家,在同一国际市场的彼此竞争中形成的经济联系。贸易溢出效应通常是将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作为基础,即在一国形成的货币危机所引发的货币贬值不仅能够提升其相对于贸易合作国的出口价格竞争力,同时还能够通过减少国民收入而刺激本国的国内市场,进而降低对于贸易合作国的进口数额。图1说明了金融危机从A国到B国的传导路径。

图1 金融危机的传导路径

(二)季风效应

20世纪末,Masson最早提出了季风效应(Monsoonal Effects)的概念,他把由于共同作用而引发的传导效应统称为“季风效应”,即一国在面临经济危机所做出的经济调整,可能导致与该国存在密切经济联系的国家面临经济困境的全球性效应,包括由于一些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主要商品价格发生波动等原因而引发的市场经济资本流入流出以及国家货币危机[3]。

(三)传染效应

由于市场的关联程度异常显著,往往会使现代金融危机显现出强大的传导性,并具有迅速传播的特性。在一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影响了投资者对于与该国家具有相似性国家的投资信心和心理预期,导致了对其“自我实现”的负面投机攻击,并形成了传染效应。传染效应的传导途径是通过投资者心理渠道为传导基础,同时也是传染项目的核心。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引起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发生变化

自美国次贷危机导致金融风暴发生以来,花旗银行、美国国际集团、华盛顿互惠银行、房地美、房利美、美国银行等国际著名企业都面临着金融危机的窘境;美林证券、雷曼兄弟、摩根斯坦利、贝尔斯登、高盛等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在数月间被迫转型,也使得投资银行主宰华尔街成为历史。根据美国金融服务业领导者道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8年10月,道富全球投资者的信心指数已降为58.2的历史最低水平,较2007年12月的65.9还低7.7。其中欧洲和北美的投资者的信心指数也分别降低至79.6和50.5[4]。据国家统计局在《中国经济景气月报》的报道,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和全部利用外资水平在总资产投资中的比例都有明显的降低,特别是从2008年的下半年起,我国融资数额持续走低,江苏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降速最为明显,为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比下降超过四成,合同外资总量自2月份以来同样持续降低,且趋势愈加明显;广东省的21个市中只有4个市合同外资尚未降低,而其余17个市的外资数额全部下降,其中6个市的下降幅度大于50%,最高下降幅度已逼近75%。2008年前九个月份,我国新设立的外资企业量较上年下降27.26%,也成为2002年3月以来的首次下降。从其他各省来看,湖南、安徽、重庆、广东、浙江五省的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分别下降30.4%、47%、31.6%、21.2%及40%,其合同外资额分别下降12.3%、30%、20%、18.9%及16.6%。

(二)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商投资者的集中撤资

外商投资者的非正常性集中撤资是指外资企业在未进行债务清算或申报破产的状况下,不依据正常的法律程序而进行的集中撤离行为,其会导致中方企业遭受非常重大的损失。2008年12月31日是瑞银(UBS)持有中行H股锁定期限结束后的首日,瑞银完全从中国银行退出,并将在中国银行持有的H股全部清空,直接套现金额近8.08亿美元。同时,那些同瑞银一样锁定期刚刚结束的外资银行也都纷纷从中国银行退出,2009年1月7日,美国银行减持了建设银行56亿股的H股,同时以每股3.92港元销售出去,持股比例由最初的19.1%降低至16.6%,套现金额约为28亿美元[5]。与此同时,李嘉诚基金会也将中国银行H股中的20亿股份悉数出尽,套现金额为5.24亿美元。1月14日,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也将在中国银行所持的108.09亿股进行出售,套现金额近24亿美元。2008年8月7日至2009年1月9日,高盛旗下子公司对西部矿业的持股数量降至5%,用8000万股的减持数额进行套现。摩根大通在2009年年初进行的前两个交易日中,分别减持了中国石化、招商银行及中国铝业三只中资股的港股股份,套现金额为8.75亿港元。同年11月,英国石油公司(BP)也终止了与金风科技子公司北京天润的合作,并暂停了与之共同开发的内蒙古达茂旗风电项目建设,并撤回在我国风电业务的全部投资。同日,日本株式会社原弘产也将湘电股份所控股的湘电风能公司20%股权完全撤出。2008年12月,德国诺德巴克-杜尔公司也决定将所持股份的40%转移至西航集团下属的西安西航集团航空航天地面设备有限公司。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对我国技术发展、经济贸易及就业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经济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加速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播。始发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并纵身于全球。此次金融危机具有波及范围广、危害程度深、影响范围大、出现的情况难于处理等诸多显著特点,对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地冲击。同时,中国经济也在这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滋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贸易发展、科技进步与就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6]。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战略调整对策

(一)加速政策调整,打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

金融危机直接导致外商在我国投资水平的持续降低,外资在我国套现退市的程度明显加剧。由此看来,我国对此现象要保持极大的敏感度,同时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避免因外商临时撤资而采取大幅的行政干预手段。外商往往更为重视投资对象国的长期政策稳定、更为透明的法律及制度建设,而非短期的优惠措施。不难看出,我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策略,提升宏观经济水平,通过良好的经济发展和优惠政策吸引并稳定外商投资。近年来,为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数个限制外商投资的政策,但随着目前投资形势和国内经济的变化,企业面临着难以发展、失业人数增加的窘境,因此,此时就应及时调整投资政策,否则必然会出现经济大幅回落的现象,并使宏观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

(二)建立预警性监管机制,加强对外商集中撤资的管理

外商集中撤资现象的发生不仅对我国经济利益造成了极大地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国家的双边经济贸易交往和地方经济发展。为降低外商集中撤资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要加强对其资金的控制和管理。一方面,我们要在引进外资时增强信心,并树立正确吸引外商投资的理念。资金的流动方向应当是自由和开放的,我们不仅要将着眼点放在吸引外资方面,同时也应在引资的同时关注外资的质量;不仅要看到吸引外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应重视资金引入后的自然竞争能力和淘汰规则。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外商投资企业所拥有的权利,尽量简化合法撤资行为的监管和审批程序。要正确看待并尊重外商企业的股份转让权益和投资权益,外资企业在面临资金短缺和经营亏损时,被迫关闭企业、解散企业,或被迫转让企业及股份的,相关管理部门要依据事实情况予以妥善处理;面临关闭企业或解散企业的,要按照相关法律及时清算资金。同时,还应加大对外资企业经营能力的监管,对外商集中撤资的行为应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由此看来,在外资撤离集中发生的状况下,过程监管尤其是预警性监管机制已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对金融企业的监管,提升银行资产质量

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进行研究表明,一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都要借助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作为基础。因此,一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对本国金融体系的监管程度和运行能力。政府为了改善对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运营状况,减少市场经济中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饱和度,降低国内金融机构对国有银行的依赖程度,加快资本的流通速度,实现我国的汇率及利率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常态化,政府可以提高对财政的把持力度,适度调整税收政策,提高国内及国外资金入股的吸入水平,并以此来增加银行资本金,促使银行对专业设施和服务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改进,并与国际标准相适应,从而促进银行资产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本文研究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在外商直接投资传导机制中所受到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提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战略调整方式及策略。到目前为止,国际金融危机对FDI的影响是一个至今没有确定结果的研究课题,本文只是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谨希望能对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具体到企业和各个行业,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地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晓西.亚洲金融危机实地考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安辉.现代金融危机生成的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D].2003年7月

[3]王鹏.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D].2007年5月

[4]李天德.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应对思路[J].决策咨询通讯.2008(6)

第4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形成原因 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国际经济体系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

(二)国际货币体系秩序失衡。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那么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呢?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发展转变。

宏观调控力度不当、房地产市场失衡、金融机构推波助澜等问题也是造成全球性金融风波的重要原因。我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到现在为止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只是下调,这次下调绝不是短期的,这对我们的出口影响就很重大,所以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中国的第二个影响是相关银行的损失。从媒体公布的有关资料和金融上市公司的有关年报可以看出,工行、建行、招行和其它不少银行购买了美国的“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和雷曼公司的债券;第三个影响则是潜在的危险,因为我们持有的国际外汇储备对外公布的数字是18000多亿,其中美国国债大概5、6千亿的样子,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们持有的美国债券实际上应该是有一些影响的;第四个影响则是由于国外资金流出导致的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加剧。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涉及的都是一些大的投资银行、老牌银行、大的投资中介商等重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像刚刚破产的雷曼兄弟已经有158年的历史。而全美500家银行中,到现在已经有117家面临破产。

二、在金融危机面前,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保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资本市场,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就目前形势看,次贷危机对中国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但受国际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居高不下。央行对此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7年3月起连续6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希望降低通货膨胀率。2008年中国应该继续将治理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在治理通胀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寻找平衡。

要正确分析和认识美国资本市场对我国产业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制造业市场的影响,采取一些相应的支持和保护措施。防止影响的深化带来制造业的过快下降。防止出现一个滑坡现象引起的就业下降以及企业大规模的亏损。更重要的是政府方面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快相关制度改革,包括新股发行制度、上市公司的分红再融资制度、市场的投资者管理制度、相关的政策信息披露制度等。在银行层面来讲,应该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要预见、了解监管银行重大的金融活动。

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享受国际资本市场和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种种好处,又同时防范和化解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风险就成为中国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给中国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挑战。对此,我们只有早做准备才是正确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我们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健康、顺利地实现经济的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国次贷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刘辉.杜淑一.风险管理.

[2] 《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李若谷.冯春 平.时评.

[3]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陈雨露.庞红.蒲延杰. 全球望.

第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

(一)区域金融的扩大及深入发展

现今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种形式。虚拟经济的扩张又主要与金融相关,包括金融秩序、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等(这些金融表现又正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加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连通性,推动着实体经济(制造业、采掘业、加工等工业)的发展。西方的政治经济学家曾提出过“将廉价的虚拟经济转化成实体经济”与“经济一体化”双赢的美妙构想,那么,多年之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世界经济一体化,也将有达到双赢的可能。

(二)成员国之间各行业横向分工水平程度相当,是一体化得以发展的基础

产业的国际分工,在发挥各国专业化优势的同时,又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益。以此为基础的区域集团不易破裂,具有内部凝聚力的比较优势,当遭受全球性的危机时,各国承受的压力相当。同时,若成员国的产业水平较低,其遭受风险的危险就越大,相反,若产业水平较高,其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稳步发展的几率也就愈大。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内部成员国总体劳动水平较高,生产成本较低,且与世界最低生产成本相距较小

一体化的形成通过贸易转移带来利益。若成员国形成同盟后,与同盟国的贸易往来成本高于非成员国的贸易成本,那么,集团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将受到相当大的制约,也就缺乏巩固的基础。

(四)成员国内部的供应与需求弹性要求比较高

一体化的组建,撤除了各种障碍,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和消失,大大减低商品的价格。若成员国的昂;需求弹性较大,那么需求会大幅度的上升,从而出现贸易创造,增加社会福利。同样,若生产弹性较大,生产障碍消除后,可迅速增加,替代从非成员国的进口,提高社会福利。从另一角度看,当金融危机卷入区域体中时,因起源国的本币贬值而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若需求弹性大,从国际贸易转移角度分析,其创造的福利也能保持正值。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

金融危机的是怎样传播,以至全球蔓延?其主要是以“溢出效应”为传导机制。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的流通是其主要渠道。贸易溢出是指一国投机性冲击造成的货币危机恶化了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可能导致另一个(或几个)国家遭受投机性冲击压力。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的,即一国金融危机造成的货币贬值一方面提高了其相对于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国内经济(国民收入减少)而减少了向其贸易伙伴国的进口。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导致的本币贬值使得该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损坏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基础;本币贬值使得贸易伙伴国向其进口的商品、劳务价格水平下降,导致贸易伙伴国的价格水平下降,消费价格指数的下降使得其居民对本币的需求量减少,于是本国居民兑换外币数量增加,导致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减少,贸易伙伴国的竞争力下降,失业率上升(尤其是出口部门),若政府期望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缓解国内失业压力,就可能诱发投机性冲击。另外,本币的贬值,损害了本国经济,使本国国民收入减少,对贸易伙伴国商品、劳务的进口需求减少,从而使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量下降,贸易收支恶化,诱发对它的投机性冲击。投机性冲击的诱导,导致货币危机,造成其市场流动性不足,迫使一个市场上的金融中介清算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在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上的资本大规模抽出者,在此国的大量资本的外逃,从而造成另一个市场对流动性不足,即金融资本的溢出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样的“溢出效应”,并非仅存在于两个联系体之间,而更多的是产生连锁反应,影响第三国或更多的经济体。

三、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一)从静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益的影响

1.贸易效益

金融危机产生的贸易效应危机,主要在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一体化集团。以东盟国家为例,在此次危难中,身处全球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美欧日市场多年来一直是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的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其国内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出现下降,甚至还有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可能。海外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出口急剧下降,将东南亚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拖入泥潭。

2.福利效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会产生福利效应。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初的几年间,墨西哥的就业率增长了17%,新增加了150万个就业职位,加拿大的就业率增长了15%,新增了230万就业职位,美国就业率增长了12%,新增加了220万就业岗位。而在当下,美国顶级机构的破产,自身失业人口创历史新高。失业人口向他国流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社会福利水平受到影响。再者,各国政府积极拨款救市,使用于福利的资金减少,加重了效益的负担。

3.投资效益

投资创造效应是区域集团经济效应的重要部分,其来源包括区内成员国相互投资的增加,何区外非成员的投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即使是已有了联合关系,也会以因资金的短缺而引起投资来源枯竭或现有资金抽逃。另一方面,为补救金融市场,各国政府的大规模救市,扩大内需,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这将造成需求的增加,但因缺乏资金,生产滞后,造成供需不平衡,原本应有的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二)从动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的影响

1.利于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体制出现

此次金融风暴背景下,各大政府救市背后,孕育着新的经济政治体制革新。欧盟以图改造自由经济模式,推崇国家集权经济模式。这样的形式不难看出,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试图改变战后至今,一直以美国为主导的局势。重病之后寻求治病的方式,世界各理性经济体也一样。主体国家的利益不同,地位权重不同,新体制争鸣局势的出现成可能。这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各集团内部成员国宏观调控影响度加深,一体化区域的相互影响控制加强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技术不够成熟,进入监管秩序失衡,房地产业的泡沫经济引起全球总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能力的供给的过剩,是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那么,各联合经济一体化主体国家,必须扩大自身与关联方共同市场的监管与控制力度。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内部成员间及与其他发达的第三经济一体化主体,也会加大合作和技术创新的吸收,力求改变实体经济受虚拟金融的强大牵制。

3.对以实体制造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也带来一些机遇

实体业的受限对于发展中的经济一体化集团是其发展受阻的因素之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以欧美为主的金融风暴的席卷,在其投资难度加大,各投资商必将寻找新的投资出路,这就有可能对出口制造业为主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一种“到逼机制”。这样,迫使企业升级发展,加快追进步伐,并且,从长远看,世界范围内,大量资金寻找投资机会时,会避开因金融危机处于动荡中的发达经济体,而选择高增长发展中经济体作为新目标市场。同时,对于后者而言,还有吸纳国际高端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的机遇。

4.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6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形成原因;我国的应对策略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那么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呢?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发展转变。

    宏观调控力度不当、房地产市场失衡、金融机构推波助澜等问题也是造成全球性金融风波的重要原因。

    我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到现在为止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只是下调,这次下调绝不是短期就可以过去的这对我们的出口影响就很重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中国的第二个影响是相关银行的损失。从媒体公布的有关资料和金融上市公司的有关年报可以看出,工行、建行、招行和其它不少银行购买了美国的“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和雷曼公司的债券;第三个影响则是潜在的危险,因为我们持有的国际外汇储备对外公布的数字是18000多亿,其中美国国债大概5、6千亿的样子,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们持有的美国债券实际上应该还是有一些影响的;第四个影响则是由于国外资金流出导致的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加剧。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涉及的都是一些大的投资银行、老牌银行、大的投资中介商等重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像刚刚破产的雷曼兄弟已经有158年的历史。而全美500家银行中,到现在已经有117家面临破产。

    二、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应采取的策略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保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资本市场,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就目前形势看,次贷危机对中国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但受国际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居高不下。央行对此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7年3月起连续6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以期降低通货膨胀率。2008年中国应该继续将治理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在治理通胀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寻找平衡。

第7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金融规范会计规范审慎政策融合

经济一体化、经济金融化及虚拟经济比重过大的价值结构是形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后金融危机时代仍将持续。健全的金融规范可减少银行风险、防止金融危机的出现,会计规范对企业业绩、银行经营、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也对金融规范的实施起决定性作用。为适应后金融时代的环境,消除金融规范与会计规范的不匹配、改进会计规范等银行和政府的调整政策与预防措施必不可少。

一、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的价值结构

金融危机通常指短期利率、资产(股票、不动产)价格等与金融相关的所有指标或大部分指标超过正常循环在很短的时期内急速恶化,企业无法支付债务、金融机构发生破产。全球同时金融危机,不仅危机规模大,一些金融机构发生破产或有破产可能,更重要的是由此引发整个国际金融体系遭到破坏、实体经济受到重创。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Post Fi-nancial Crisis Era)就是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指从金融危机时期的低谷到缓慢地回升到下一个经济繁荣期的到来之前。这一时期,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解决,世界经济仍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后金融危机时代仍具有金融危机时代的特征,世界经济的价值结构还是一座倒金字塔型(见图1)。

金字塔底层是在经济总量中占很小比重的物质和知识产品,其上是商品和真实的商业服务贸易,再往上有复杂的债务、股票和商品期货,最后位于倒金字塔顶端的是数量巨大的衍生期货和其他虚拟资本。这种实体资产与虚拟资产倒置的结构形态,使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在后危机时代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十分模糊,导致各类资本不愿意在周期较长的实体经济领域投资,更倾向于可以快进快出的虚拟经济领域,或者进行某类资产或资源产品的投资炒作。比如我国近年来大蒜、红豆、绿豆的炒作,房产的炒作,贵金属的炒作等。热钱及大量资本流向虚拟经济和特定资产、资源、特定产品炒作,相比之下,实体经济反而缺乏资本支持,生存困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直为理论界所探讨。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当然,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还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失当、金融机构贪婪扩张、金融评级机构缺乏自律、金融监管能力弱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位于倒金字塔最顶端的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不断积聚和扩散。危机前,各金融机构大力提倡金融创新,而大部分金融创新模糊了金融机构的界限,具有货币派生能力的金融经营机构越来越多,使传统货币控制方法难以奏效。同时,自1998年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直接金融相对于间接金融发展迅速,资本流动大量通过资本市场而不通过信贷途径,使监管更加复杂、困难。从外部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剧了资本的跨国界融合,企业并购形成的跨国集团化经营越来越普遍,使得危机迅速蔓延到全球,世界各国都被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金融风暴之中,遭受了严重损失。金融危机本身又被动地加快了全球化进程,如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年之内的三次G20峰会被国际社会视为应对危机的最重要机制,即多国联手才使得这次危机得到了缓解。

但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的补救措施主要是超发货币,无论发达国家的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我国莫不如此,这必然导致全球性通胀或通胀预期。当前,中国的通胀上升势态及通胀预期已经迫使大多数人必须考虑怎样让自己的资金、资本战胜CPI,这种心态对房地产、黄金等的炒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类资产其实已经泡沫化,如果再吸引大量资本,必然产生恶性循环。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反思,能否从各国以及跨国金融规范及会计规范上寻找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能否从金融规范和会计规范人手降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提高金融危机的事前控制水平呢?

二、金融规范与会计规范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危机或者银行风险的管理手段涉及金融规范和相关会计规范,其金融规范要达到采取持续和有效措施应对金融危机、控制风险的目的,其会计规范要达到描述和及时反映金融危机及其风险的目的。我国的金融及会计规范比较特殊,由于改革初期的法制不健全、金融体系带有深刻的计划经济烙印。

一般金融规范的实施,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监管部门通常要考虑到个别金融机构的健全性和流动性,使其机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成长。由于金融规范具有金融机构或金融系统内相继发生的连锁性特点,所以金融规范不仅针对单个金融机构,还要针对整个金融系统进行约束和实施。金融机构或金融系统与经济紧密相连,其实施带有政策性或政治性色彩。所以广义的金融规范的一部分由央行负责,至少在形式上隔断了与政策、政治的关联。中国人民银行担当央行角色,在1987年以《会计法》(1985)和《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为基础,制定了《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

为适时推出适用的规范,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监管部门需要了解单个金融机构或金融系统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信息的大部分是会计信息。考虑到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往往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监管部门自身便成为制订面向金融机构的会计准则的制订机构,这些机构就此会计准则的颁布与运用握有实质的权力。如我国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基础上,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并实施。至2006年财政部了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四项是针对金融机构的会计准则(说明我国的会计规范也进入以准则为主的年代)。这些针对金融机构的会计规范与我国经济环境变革紧密相关,尤其受国内金融市场高速发展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日趋一体化所驱动。

从会计影响经济的过程来看(如图表2所示),会计准则、金融危机、资本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等

存在联动关系。金融危机情况下金融商品等虚拟经济产品价格普遍下跌(或期望利润空间减少)后,按现行公允价值计量体系要求以市价为基础计量,下跌部分计入损失,影响企业利润降低。从企业角度看这会引发股价下跌,继而扩大资产减值等隐含损失;从银行的角度看,向企业的贷款收回的可能性降低,形成滞账或呆账,银行如果按照会计规范采取提取准备金等措施,加大银行的费用,严重影响银行的经营业绩。此恶性连锁反应的直接结果是银行不贷款给企业,造成企业融资难,经营不利,进而导致整体股市下跌、影响经济景气循环恶化,最终影响整体国民经济滑坡或内在质量降低。

金融规范与会计规范在约束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常有不相对应的“交错”现象。金融规范中典型的或者成为最实际有用的是规范自有资本比率。由于此比率关系到是否符合上市标准,关系到跨国结算业务的开展,所以在金融业已实施多年,我国的银行也很重视,业内议论得已经比较充分,从国际结算银行BIS规定银行的自有资本不得低于8%的一般比率,到4%的核心自有资本比率,体现了从重视“量”到重视“质”的飞跃。然而,自有资本比率计算公式中的隐含利润的计算,按照会计规范所确定的推断标准不一,以及实务中恣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现实,确实使得自有资本比率的计算说服力下降。即会计规范有时使得原本为业内认可的金融规范乏力,改变这种金融规范与会计规范的“交错”状态,需要双方面的改革,主要还是现行会计体系的改革。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政策调整与预防措施

金融风险不可能完全计量和控制,不存在完全的风险管理。原因如下:

一是金融风险的多样性和多数性。金融机构的融资方和投资方的事件种类不同,量又很大,即便金融机构在摸索典型风险案例和风险规律,并进行计量,开发驾驭手法,培养专门人才,但其作用十分有限是不争的事实。

二是金融环境的变动性。作为给金融机构的融资方和投资方带来风险或者影响的经济性要素和环境,经常变化,比如股价、市场利率不断变化、变动,可能导致股价或利率进一步变化。这样的原因要素与环境,个别金融机构是不能控制的。

三是金融市场的政策性。与市场环境及指数并列,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及经济政策,也反映某时点或时期的状况而(不同)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事态的产生,大都来自于政策失败,与其说市场失败不如说政府失败更为恰当。

总的来说,形成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还是资金的需求或者供给的不匹配所致(还可以细分为需要在先型和供给在先型,本文不做讨论)。但从会计学角度来看,形成金融危机上的原因是会计制度改革的滞后性。不管是微观还是宏观供需关系都存在不匹配,即会计信息没有得到及时传递或者难以传递。

在危机防范手段上,除上述自有资本比率的金融规范修订外,属于政策调整的审慎政策(Prudence policy)的采用备受关注。审慎政策属于风险控制领域,按照控制风险的时间可以分为事前控制措施和事后控制措施。前者主要通过银行健全的安全的经营体系,将银行破产防患于未然,具体措施通常有自有资本比率规定、流动性比率规定、价格竞争规定和非价格竞争规定、可出售不动产规定、大宗融资规定、分红率规定、外汇保有额规定等。后者主要防止由于个别银行倒闭引发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发生,让存款者及银行的交易方减少担心,具体措施主要有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破产救助措施等。审慎政策还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具体差异可以参见表1),所谓微观审慎政策把个别银行的经营危机救助作为中层目标,最终目标锁定在作为消费者的投资者和存款人的保护上;所谓宏观审慎政策不限于个别银行经营危机的救助,把防止金融体系整体危机作为中层目标,最终目标锁定在经济社会成本的降低上。

银行或金融监管部门在实施审慎政策时离不开会计准则与财务信息,微观审慎政策中用到的财务信息基本上属于个别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政策中用到的财务信息基本上属于金融行业的以及国家整体的,大都为个别金融机构的信息汇总而成。审慎政策的建立和实施、监督都是金融规范内容,它对会计规范及实质性的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应用产生重大影响,也说明金融规范与会计规范不仅有“交错”,还有“融合”,这些金融规范反映出与会计规范的关联度应引发规范制定机构的足够重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资本很容易跨越国界移动,因而,金融危机更容易形成全球危机,克服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也日益重要。在这一背景下,金融及会计政策的跨国统一十分必要,也是必然的。过去只需发达国家G7或G8组织达成协议即可解决的,眼下非包括发展中国家的G20乃至G28组织通过不可,这是世界经济实力分散的结果,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崛起国家经济实力增加导致政治地位提高的必然结果。无论将来何种国际标准机构制定金融以及会计规范标准,应该把金融规范和会计规范统筹考虑、整合运用,解决金融规范及会计规范的“交错”问题列在首位。

后金融危机时代应该出现的超发货币、通胀等经济现象正在我国上演,政府的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等反应对策或者紧缩、审慎的调控手段也已不断推出,但原有资产的贬值,可动用资金的减少,支付利息成本提高,产业转型带来的贷款风险判断难度加大,再加上外资银行纷纷进入内地使行业竞争加剧等等,对于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来说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这要求我们制定政策时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审慎考虑:在调整金融规范的同时加大考虑会计规范的力度,如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与会计主体监管过程相结合,金融行业准则体现金融(实施)与会计的结合;为了增强不同行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保持金融会计准则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使不同金融机构销售的相同或者类似金融产品采用同样的确认计量标准;正确理解公允价值的市场性以及把公允价值计量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使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确认计量的口径一致;加大准则修订力度,尽量降低会计准则的选择性和压缩职业判断空间,将有利于金融机构在实务操作中执行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星野一郎:会计规制与金融规制在规范金融机构上的交错,《国际会计研究学会年报》2009年度。

第8篇

1.传统银行和证券化的银行。2007年~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市场的混乱被看作是自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是一次系统性的银行挤兑现象,与以往历次不同是因为它不是发生在传统的银行系统,而是发生在证券化的银行系统。传统的银行是以银行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通过发放贷款,并持有贷款到期为主要业务,传统银行的挤兑是由存款者引起的;证券化的银行是以打包和出售贷款为主要的资金来源,证券化银行的挤兑是由回购合约的挤兑引起的。证券化的银行业务大部分都是投资银行经营的,例如贝尔斯登、雷曼兄弟、摩根斯坦利、美林等,但是商业银行也会少量涉及以作为对传统银行业务的补充。

2.证券化程度不同。美国的金融创新是以资产证券化为主要特征的。为了降低风险,银行创造出被称为抵押债务凭证的结构化产品。创造过程为:第一步,形成分散化的资产组合,这些资产包括抵押贷款、其他形式的贷款、公司债等;第二步,将这些资产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把不同等级的资产卖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通过证券化,银行从资本市场获得了大量的短期资金,使负债的期限大大缩短,银行的杠杆率大幅度上升。

3.金融危机发生的市场环境。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低利率的环境,这不仅是因为大量的资本从国外流入美国(尤其是亚洲国家),而且美国政府本身采取了低利率的货币政策。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亚洲国家通过购买美国的证券盯住美元以增加本国出口。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以后,中央银行担心经济增长放缓,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二、这次金融危机时的几个显著特征

1.流动性和市场枯竭。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在金融系统中起着调剂银行间流动性余缺的重要作用,也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媒介,因此,该市场的功能的完善对金融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显得尤其混乱,不少学者对同业拆借市场的无效率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新的研究,主要有———Allen,Carletti和Gale(2009)认为,当银行不能够冲销总体流动性风险以及个体流动性风险时,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会因此产生过多的价格波动性。但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固定短期利率,中央银行能够缓解价格波动的程度,并且达到有约束的帕累托有效。Acharya,Gromb和Yorulmazer(2008)指出,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同业拆借市场具有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垄断等一系列问题。他们认为,在危机发生时具有多余流动性的银行相对于流动性不足的银行具有更高的议价能力,为了诱导流动性稀缺的银行低价出售自己的资产,流动性盈余的银行会战略性地向同业拆借市场提供较少的流动性,这样资源配置就处于一种无效率的状态。为了使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中央银行的角色就是使流动性稀缺的银行可以有更多获取流动性的渠道。Freixas和Jorge(2008)研究了金融市场的不完美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他们的模型中,公司面对流动性冲击并且从银行筹集外部资金。公司受到外部冲击后会产生对信贷的需求,而银行间的流动性冲击可以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解决。同业拆借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扰乱了流动性的有效配置,如果中央银行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流动性较少的银行就会被迫缩减它们的贷款。受这次金融危机的启发,一些学者也试图解释流动性和信贷的枯竭现象。Diamond和Rajan(2009)认为信贷市场枯竭与银行对非流动性证券过剩有关。当市场中资产的数量很多,但是买方数量有限时,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冲击可能引发资产的折价出售。资产未来折价出售的可能性压低了资产现在的价格。在他们的模型中,银行更倾向于冒着资不抵债的风险持有非流动性资产,而不是卖掉非流动性资产以确保在未来能够持续经营。这样就创造了持有现金和流动性资产的高预期回报,进而减少了定期信贷的数量。Acharya,Gale和Yorulmazer(2009)指出滚动式债务市场的枯竭,例如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市场,依赖于有关资产质量信息的实现方式。若每一期“坏消息”的实现概率是个常数,并且在没有坏消息的情况下,资产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相比之下,若每一期“好消息”的实现概率是个常数,并且在没有好消息的情况下,资产的价值非常低。在第二种情形下,资产的融资能力在基本面价值以下,并且随着清算成本和滚动频率的增加而减少,在极限情况下,若滚动的次数趋于无穷,即便对于非常小的违约风险,资产的融资能力也趋于零。市场枯竭的另一种解释依赖于信息不对称,HoerovaandHolthausen(2009)分析了当同业拆借市场存在非对称信息时该市场的功能。当银行面临个体流动性冲击时,流动性盈余的银行可以通过同业拆借市场临时贷款给那些流动性短缺的银行,这是同业拆借市场的一个重要角色。然而由于长期投资时有风险的,银行间的信贷有可能不能够被偿付,这样就产生了对手风险。对手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同业拆借市场的价差,在极端的情况下可以导致整个市场崩溃。Bolton,Santos和Scheinkman(2008)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研究了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的问题。在他们的模型中由于中介机构对他们自己持有的资产质量相对于其他中介机构有信息优势,所以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这样,中介机构要想卖出资产,必须有个折现率,并且资产的期限越长,折现率越大。如果中介机构受到流动性冲击,要么他现在以折现价卖出资产以获得流动性,要么不卖资产努力度过危机。第二种做法的危险性在于,如果危机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那么中介机构将必须以更低的折现价出售资产。Brunnermeier和Pedersen(2009)区分了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反映了通过出售资产(而不是以资产作为抵押)获得资金的能力;交易者提供市场流动性,他们提供流动性的能力依赖于他们资金的可获得性。相反,交易者的资金,即他们的资本和保证金需要的数量,依赖于资产的市场流动性。他们指出,在某些条件下,保证金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并且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相互加强,最终导致市场流动性螺旋式下降。

2.脆弱性和传染。大量文献指出,金融系统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一个小的冲击,起初可能只影响某个地区或部门或几个机构,能够变成系统性的危机并迅速蔓延到整个经济。次贷危机之前,有关传染的文献主要集中于检验金融机构间资产负债表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文献包括:Allen和Gale(2000b);Freixas,Parigi和Rochet(2000);Leitner(2005);Eisenberg和Noe(2001);Lagunoff和Schreft(2001);Cifuentes,Ferrucci和Shin(2005)等等。次贷危机之后,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不同的联系方式对金融系统脆弱性的影响。Allen,Babus和Carletti(2010)在具有信息外部性的条件下,金融机构为了分散化自己的个体风险,通过互换投资项目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网络结构,即集聚网络结构和非集聚网络结构。如果机构进行长期融资,那么两种网络结构的福利是一样的。相反如果机构进行的是短期融资,那么福利就与网络结构有关。随着金融机构未来违约的信号的到达,投资者更新他们对机构可清偿性的预期。如果他们的预期比较低,那么所有的机构都不会进行滚动融资(RollOverDebt),整个金融系统面临系统性风险。Babus(2009)研究了银行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决定的,即金融系统中网络的形成过程。Zawad-owski(2010)指出,通过对冲合约联系在一起的银行不能够内部化自己破产带来的负外部性。在他们的模型中,如果市场参与者没有几个大的交易对手,他们不会对低概率的对手违约进行保险,即使这种保险是社会最优的,因此,单一市场的崩溃会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崩溃。Boyson,Stahel和Stulz(2010)利用对冲基金1990年~2008年的数据,证明了对冲基金之间存在很强的负外部性。Castiglionesi和Navarro(2010)研究了金融(银行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各个银行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具有不确定性,网络的存在能够对这种不确定进行相互保险,所以金融网络对各个银行是有益的。然而,由于银行具有用存款人的钱冒险的激励,网络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一家银行的破产对与之联系的其他银行有负的影响。模型证明无论是有效的金融网络还是分散化的网络都具有边缘结构特征。然而,两种网络结构的联系程度不同。在不允许银行资本转移的假设下,他们指出如果对手风险充分小,这两种网络是一致的。同时证明了银行资本转移不能够避免无效金融网络的形成。此外,也有很多学者研究了金融创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Parlour和Winton(2008)分析了当银行想冲销信贷风险时所面临的两个选择,即信贷违约互换(CDS)和出售贷款资产。若选择信用违约互换,始发银行仍然具有贷款的控制权,但是不在具有监管的激励。若选择出售贷款资产,贷款的控制权转移到贷款资产的买方,这时候买方有监管的动机。该模型认为,当资本成本不高时,出售贷款是占优的,然而当资本成本很高时,信用违约互换和贷款资产出售同时存在。Shin(2009)研究了证券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因为证券化使整个金融系统的杠杆率上升、信贷膨胀,这样很可能降低信贷标准,使金融系统更加脆弱。Allen和Carletti(2006)也指出,信贷风险转移为目的的金融创新会使个部门之间相互传染,进而降低社会福利。

在系统性风险的测量和配置方面。Adrian和Brun-nermeier(2009)提出了一种CoVar测量方法,他们定义每个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为,金融机构处于困境时的CoVar与金融机构处于中间状态(MedianState)时的CoVar。他们通过对能够被观察到的金融机构的CoVar估计,量化了各个特征量,例如杠杆、规模、期限错配等,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大小。此外,他们指出,预测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是逆周期的。Huang,Zhou和Zhu(2010)创造了一个系统性风险指数,这个指数基于信贷违约互换(CDS)价格,用发生系统性危机的保险价格衡量。Acharya,Pedersen,Philippon和Richardson(2010)关注高频率的边际预期损失作为系统性风险的测度。然而,这些测度并没有很好的强调由于同时期风险测度所引起的顺周期性,忽略了风险是在经济繁荣时形成的,在危机时实现的事实。还有些文献扩展了CoVar方法。例如Fuss和Gropp(2010)利用分位数回归,研究了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金融机构之间的溢出风险。Zhou(2009)利用多变量极值理论提供了一种预测Co-Var的方法。

三、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

1.宏观审慎监管和系统性资本充足率。尽管一些学者早就指出,金融监管体系的设计应该着眼于整个金融系统,而非单个金融机构(Borio,2002;Gauthier&St-Amant,2005),但是目前的银行监管仍然基于单个金融机构的视角,而没有考虑任何外部性问题,即单个金融机构面临冲击时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的影响。次贷危机之后,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尤其是资本充足率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Gauthier,Lehar和Souissi(2010)比较了目前文献中提出的将系统性风险分配到各个金融机构的方法。他们用一个明确包含了金融机构的传染外部性问题的模型预测总的风险,并利用加拿大银行系统的数据指出系统性的资本配置不仅减少了单个银行的违约概率,也大大降低了整个金融系统出现危机的概率,因此,系统性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可以有效的提升金融系统的稳定性。Huang,Zhou和Zhu(2009)提出了一个测量金融系统中系统性重要的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的分析框架。基于一个结合的宏微观模型,他们的压力测试技术充分考虑了美国的主要重要金融机构的健康与宏观金融系统安全问题。HartanZingales(2009)针对那些具有“太大而不能倒”特征的金融机构设计了一个全新的资本充足率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易于操作,具有很强可实施性。为了保证大的金融机构不会违约,模型要求大的金融机构持有一个资本缓冲账户,该账户持有的资本要足够的多,以保证他们的信贷违约互换价格在某个临界值以下。如果信贷违约互换价格在这个临界值以上,金融监管部门就要求其增加股份,直到信贷违约互换的价格重新跌倒临界值以下,如果该金融机构在实现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发生股份,监管部门就会直接干预。他们指出,这种机制能够保证大的金融机构总是有偿付能力的。Kashyap,Rajan和Stein(2008)通过对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指出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问题以及过多的短期杠杆是造成2007年~2008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并且这两个原因是相联系的。他们设计了一种保险合约,这种合约可以在发生系统性危机时增加风险资本的可获得性。Acharya(2009)在一个多期的一般均衡模型中指出银行的有限责任和一个银行的失败对其他银行产生的负外部性导致了系统性的风险转移激励,使得所有的银行从事具有较高相关性的投资项目,进而增加整个经济总的风险。这样,如果银行破产政策以及资本金充足率等监管方式仅仅基于单个银行自己的风险,那么总的系统性风险转移激励将会加强,实际上会增加系统性风险。稳健的金融监管应该同时考虑银行与其他银行的联合相关风险和其个体风险。Danielsson,Shin和Zigrand(2009)也指出基于银行的个体最优风险的的监管规则可能不是最优的。

第9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信息不对称 市场摩擦 流动性冲击 放大机制

金融经济周期是指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 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Mishkin,F.S,1999)。对于如何解释货币冲击或股市崩盘导致的短期经济剧烈波动,传统周期理论已然不具备说服力。而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从委托-问题切入,为人们认识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蔓延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视角,同时对现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理论回顾

Bagehot最早正式将金融因素引入经济周期模型,并尝试建立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他指出,当银行家手中的可贷资金余额全被借光,将会刺激真实经济扩张, 拉动真实利率和商品价格上升。在繁荣阶段过后, 整个经济结构就变得十分脆弱,这将导致经济扩张的结束(宋玉华、李泽祥,2007)。

Fisher(1933)等人提出的信贷周期理论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Fishe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指出在信息不对称、存在金融市场缺陷的条件下,经济繁荣阶段的“过度负债”与经济萧条阶段的“债务清算”及“困境抛售”等外生冲击,是生成信贷周期的重要原因,银行信贷是经济周期的重要传导渠道。

由于“货币中性论”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导致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迟缓。到20世纪80年代,Bernanke等人对货币和证券“中性论”进行了批判,认为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运行影响显著,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理论从委托-问题切入,认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市场摩擦会放大金融冲击,解释了货币或资产价格冲击导致经济短期剧烈波动的现象。“借款人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是金融经济周期里两个最重要的放大传导机制,通过市场摩擦发生作用(Campello,M,2003)。金融市场上起初较小的冲击,被这两个机制不断放大,致使流动性加速收缩,影响企业的融资条件和投资水平,从而导致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

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危机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或由不完全市场和合同造成的不可证实的信息会产生市场摩擦。市场摩擦使得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金融市场上的市场摩擦一方面限制了最优风险分散,另一方面阻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即资金流向具有投资机会的投资者。这些投资机会可能是真实项目,也可能是由于金融资产定价错误造成的市场套利机会。

比如次贷危机发生前的美国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比较严重。由于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产品和市场变得日益复杂。一些金融产品,特别是结构性产品,其价值依赖于违约事件的相关性结构,这本身就难以估算。对资产抵押证券定价也很困难,其打包抵押的资产池里包括抵押贷款、学生贷款等资产,要准确定价就必须对资产池里每一项资产的质量核实、估价。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专业化导致金融市场进一步细分,能对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给以正确估价的投资者越来越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专业投资者和非专业投资者之间变得格外严重。

市场上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恶化。各种金融衍生品从“贷款发起到最终证券化销售”链条上涉及很多环节和机构,美国分散的监管体制使得没有一个机构能全程监管并负责整体风险状况。美国非银行金融部门(影子银行体系)在危机发生前几年发展迅速,但美联储对结构投资载体(SIVs)、投资银行等重要市场参与者缺乏有效监管,未能实现金融安全网的全面覆盖。而市场监管者又过于信赖新型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管理能力,对金融机构放松借贷标准的行为没有及时制止。这样的监管真空把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推向深化。

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市场摩擦阻碍了市场自我调整,限制了市场套利活动。套利的速度因为受到套利者资金和知识的限制而降低,专业投资者需要时间去筹集资金,非专业投资者需要时间去理解如何投资复杂的资产,因而市场摩擦本身消失得很慢。当市场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市场摩擦的长时间存在阻碍了价格修正,并且成为流动性冲击放大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流动性冲击与金融危机的互动关系

(一)危机前后的流动性变化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变化会贯穿于整个金融危机。通常在危机以前信贷条件宽松,流动性充裕,筹措资金容易。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根源其实早已存在。美联储认为科技泡沫的破裂和9/11事件对经济的冲击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因此及时应对,在2001-2004年期间为经济提供大量流动性。当成功地化解了这些外部冲击后,美联储没有及时收回流动性,过多的流动性继续留在货币市场,导致市场实际利率长时间处于低位,以致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泡沫,从而产生危机。Berger和Bouwman(2008)研究发现银行危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危机之前都会有不正常的正的流动性创造。这一特征完全符合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反映了危机之前资本积聚和借贷标准的放松。

在危机发生后,市场上流动性骤然逆转,从流动性过剩变为流动性紧缩。而流动性紧缩状况迅速蔓延,最初出现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的情况恶化扩散到杠杆融资和与抵押贷款有关的结构性信贷市场,并传递至全球货币市场,随后影响到从低信用等级到高信用等级的公司信贷市场,并影响到优质居民房屋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最后威胁到新兴市场资产。当流动性紧缩情况继续恶化,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时,货币当局开始干预市场,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对受困的金融机构和相关市场参与者提供流动性,保证金融体系稳定和其职能的正常运行。

第10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了实体经济层面。从雷曼兄弟破产到通用公司的破产危机,随着这场危机的发展,人们对公允价值的质疑呼声越来越高。2008年10月1日,美国60多名议员联名致信美国证监会,强烈要求监管者立即暂停公允价值计量。而在10月3日众议院通过的《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中,第132条授权美国证监会可以在其认为必要的情况下,有权停止执行157号准则等规则。

本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经济问题而并不是会计问题,是信用消费监管不力、金融衍生工具滥用等诸多因素相加的结果。公允价值计量只不过提供了及时的价值衡量的方法,捕捉到了目前的市场波动。公允价值并不是导致市场波动的原因,但在金融危机情况下,公允价值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仍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2公允价值以及公允价值信息的特征

迄今为止,有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也是不尽相同的。IAS32和IAS39中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自愿当事人进行资产交换和负债清偿的金额。FASB关于公允价值的最新定义是在SFAS157中,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假设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可收到或转让一项负债应支付的价格。这两个定义在表达上虽有不同之处,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暗含着公允价值是一种以市场输入变量为参照基础的估计价格。

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信息具有如下特征:

2.1公允性

公允价值是由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自愿形成的交易价格,以这样的价格进行会计计量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对企业各方利益关系人来说往往是最公允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金融机构利用会计计量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掩盖问题贷款。由于未能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导致众多投资者判断失误,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发生了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从那以后,美国金融界就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使得投资工具价值得到公允的体现。公允性是公允价值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特征,公允价值的公允性特征来源于公允价值形成的重要前提——公平交易。公平交易的基本条件包括:(1)买卖双方为平等自主的交换主体;(2)交易双方从事与财产转移和劳务提供有关的活动时,应按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进行等价交换;(3)交换的目的出于正常的商业考虑,不包括关联方交易和企业清算;(4)交易双方均熟悉市场行情,且自愿而非被迫地进行商品交换。

2.2假设性

假设性指在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后续计量的过程中,公允价值是建立在假设交易基础上的交易价格。SFAS157建立了公允价值估计分为三个层次:Ⅰ级估计:在活跃市场上有相同的资产和负债报价信息时,所使用该报价信息所估计的公允价值。Ⅱ级估计:在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这种相似的报价可用来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但应调整相同和相似之间的差异。Ⅲ级估计:既无同类市场也无类似市场,当出现这种情形时,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估计所用方法是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3金融危机下对公允价值应用的重新审视

(1)定义假设的不充分性。

此次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中也暴露出公允价值定义的一些缺陷。公允价值定义中假设所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存在着一个有序的交易市场或公平交易市场,但在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运用的这一假设前提并不成立。如花旗、瑞银等投行之前发售的标售利率型证券(Auction-RateSecurities,下称ARS),ARS市场在2008年2月之前的总市值约为3300亿美元,而从2008年2月至今这个市场已根本不具备流动性。

(2)估值技术的不完备性。

公允价值分为3个层次,第1和第2层次的公允价值,只要存在活跃交易市场,关于公允价值的可观察参数能够随时获取,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是可以保证的,其可靠性毫不亚于历史成本。但对于第3层次的公允价值,因其估计需要大量的估计和判断,可靠性可能会低于历史成本。SFAS157中对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必须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结果的主观性,从而影响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3)公允价值监管不完善性。

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对公允价值的监管不力,造成公司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利润粉饰的后果。《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9号—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选择》的规定,企业可以自己决定哪些流通在外的债券、贷款或其他负债采用市值计算公允价值。这给金融企业提供了粉饰利润可操作途径,2007年一年中美国金融机构在信用水平下降的情况下居然“获利”120亿美元。对于公允价值的会计监管却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对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启示

(1)积极学习掌握国际最新的公允价值研究及相关领域成果。公允价值确定技术的运用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和规则的约束。目前我国涉及公允价值的相关准则较为普遍,但是分布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指导公允价值理论和实务的公允价值准则和框架体系。理论界应积极学习和掌握国际上最新的公允价值研究成果及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着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和公允价值计量框架体系,以更好推动理论研究和指导会计实务的发展。

(2)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完善会计准则。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严格规范利用会计计量操纵利润行为的界定,尽力避免给那些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舞弊者留下操纵的空隙,并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净化会计环境。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选择空间造假,提供虚假会计报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造假成本过低,如果在建立完善会计规范的同时,加大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企业会计造假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范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标准操控利润的行为发生。

第11篇

上个世纪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认为:当因金融体系本身而非实体导致的经济危机引发的极度通缩,造成在某个临界点上,投资者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偿付债务,投机性资产的损失促使放贷者收回贷款,从而导致资产价值崩溃。这个临界点即明斯基拐点。2008年9月15日以来,美国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再一次验证了明斯基的科学预测。这场金融危机究竟对美国经济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它的根源是什么?我国应采取哪些防范对策以避免“明斯基拐点”出现?这是当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明斯基拐点”的现实影响

2008年9月15日“明斯基拐点”出现,标志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对其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收入锐减,财政赤字巨大

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09年3月份的财政收入为1289.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788,2亿美元,同比减少498.6亿美元。2009财年(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上半年财政赤字达到9568亿美元,逼近万亿美元大关,而在2008财年前6个月的财政赤字只有3127.5亿美元。另外,2009年3月份新增赤字就达到了1922.7亿美元,超出市场此前预期的1600亿美元,为连续第6个月出现财政赤字。导致美国财政赤字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给财政税收造成了严重影响,以及政府用于救市和刺激经济措施的开支巨大。奥巴马政府此前也预计,本财年美国财政赤字将会达到创纪录的1.75万亿美元。不断膨胀的政府财政赤字成为奥巴马进一步推行扩张性政策的隐患。

(二)股市暴跌,虚拟财富大幅缩水

2008年7月11日,由于陷入财务困境和投资者的高度担忧,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的股价出现了“腰斩”式暴跌――跌幅均超过50%。2008年9月15日。由于受次贷危机影响,雷曼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申请破产保护。同时,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AIG陷入困境。9月15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504.48点,报收10917.51点,跌幅为4.42%。道指创自2001年9月17日以来单日最大下跌点数与跌幅,当日标志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到2009年3月9日,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至6,547.05点,创1997年4月14日以来最低水平。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盘至676.53点,该指数较2007年10月创下的纪录收盘高点下跌5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盘至1,268.64点,创2002年10月以来最低收盘水平。

(三)银行信贷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信用卡是美国消费市场最主要的信用工具。由于储蓄偏低,美国居民大多依赖消费信贷或分期付款支付消费,加之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过去数年纷纷涉足或加大从事信用卡业务,以极为优惠的条件和高信用额度向消费者发行信用卡,美国信用卡市场得以不断扩张。然而自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以来,信用卡违约率急速上升,从2006年第一季度的3.1%升至2008年第三季度的5.6%。截至2008年底。美国持有信用卡家庭的平均债务约为1.06万美元,债务总额接近万亿美元。而随着金融危机爆发,还款率直线下降,由此产生的信用卡坏账已经增加了18%,总额超过9.61亿美元。有机构预测,到2009年底、美国信用卡违约率可能上升到前所未有的9%。

尽管与次级贷款市场相比,信用卡市场的每笔金额普遍较小,但由于账目数量大,因此市场总规模仍然不可轻视。特别是在银行业自身融资困难的时候,信用卡违约率大幅上升的副作用更是被严重放大。另外,美国信用卡违约早已通过衍生中介进入了投资组合工具,深入金融市场每个角落,假如信用卡市场崩溃,整个美国银行业都将受到波及。据了解,美国信用卡市场中风险最高的银行包括美国银行、汇丰控股和花旗集团。随着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对信用卡市场形成的负面影响仍将继续,并令银行金融体系本身的状况“雪上加霜”。仅2009年头两个月时间,美国就又有14家银行倒闭。已超去年倒闭总和一半。随着金融危机持续发展,美国银行破产倒闭案明显增加,据统计,美国2008年共有25家银行倒闭,超过此前5年的总和,而2009年以来银行倒闭数量则急剧上升,从2009年初到5月4日,美国已经有32家银行倒闭,这远高于2008年倒闭的25家银行。

(四)就业问题日益严重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2008年7月。华尔街就业人数就已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万多人,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的当天,纽约州州长戴维・帕特森说,华尔街眼下正经历“最糟糕时期”,大约4万名员工可能因企业破产、出卖等问题失业,如果把针对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服务行业也包含在内,失业人数高达12万。据统计2008年1到9月份,美国共损失了760000个就业岗位,9月份失业率达到了6.1%,与8月份同为5年来的最高水平,而到了2009年3月份的失业率已攀升至8.5%,创25年来的新高。由于金融形势不稳,企业和消费者对经济的预期变差,生产和消费的行为趋于谨慎,影响到了就业。失业率处于高位使许多美国人生活在困境中。

三、“明斯基拐点”出现的深层原因

如果说本轮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主营房贷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导火索是“次贷”危机、罪魁祸首是无限发展的、多度膨胀的金融衍生品。那么“明斯基拐点”出现一即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金融危机从表现形式上看,是一个债务偿付危机问题。但实际上是长期潜伏着的综合性社会、经济、政治矛盾和问题的总爆发。明斯基对经济波动的分析和诠释,建立在“过度负债终将导致急剧的通货紧缩”这样一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他指明,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不仅仅是实体经济的毛病,更是金融系统的问题,事实上金融部门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最不稳定的,从源头来讲这种不稳定性是内生的,无法根除,而金融业的内在不稳定性必定会演化为金融危机,进而把整体经济拖垮。明斯基深刻指出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具体来说。“明斯基拐点”出现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富高度集中

目前美国居民债务高达42多万亿美元,政府债务达11多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3亿人口平均每人负担着14万多美元的债务;第二个情况是,美

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拥有巨额财富,美国社会财富集中度极高。经济规律显示:生产和消费互为前提,消费停止了,生产最终也将陷入停顿。历史上规律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反复证明了这一点:财富高度集中必然影响消费,使得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动荡,金融危机只是一个表象,它所反映的本质矛盾是财富高度集中所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矛盾。这一现象说明。财富高度集中是这次“明斯基拐点”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高消费、低积累消费模式

2003-2007年这轮全球经济周期是典型的高增长、低通胀。同时呈现的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穷国是高储蓄、低消费。作为富国的美国是高消费、低储蓄,是寅吃卯粮的经济。在商业周期的上升阶段,美国内在的不稳定性被经济增长的乐观期待所掩盖,人们在风险行为屡屡得逞的刺激下,不断拔高举债杠杆率,而信用的扩张也提供了额外支付手段。经营不断冒进,交易不断扩张、扩张到非借新债难还旧债利息的地步。到了某个临界点。盛宴突然。当投资者的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偿付债务,不但本金、连当期利息也无法偿付时,投机性资产的损失恐惧会迫使放贷者急速收回贷款,流动性资产顿告枯竭。清偿债务的压力迫使债务人大幅降价求售资产,导致资产价格的整体崩溃,“明斯基拐点”出现。从2007年的流动性泛滥到2008年的流动性枯竭,这场危机充分演示了“明斯基拐点”的全过程。

(三)虚拟经济造成价格虚高

21世纪以来全球虚拟经济发展远远超过了生产和服务的发展,使经济与金融运动的性质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与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显著增大。虚拟经济的崩溃在于它本身的特性,作为收益的要求权,虚拟资本(证券)增值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关。但它又不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其在交易过程中可直接为持有者带来货币收益,这种收益的大小仅与市场资金投入、虚拟资本的供求关系和交易者的客观预期相关。这就决定了它特有的风险性。首先,虚拟资本价值的膨胀造成账面财富的迅速累积和虚假繁荣,刺激个人和金融机构将储蓄和货币资本大量转化为虚拟资产。形成全社会的资本投机狂潮,加速金融与实物经济的分离,形成泡沫经济。其次。虚拟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扭曲了市场价格系统,改变了价格形成机制,使指导市场资源配置的价格信号严重失真,市场运行混乱。研究表明,虚拟资本和普通商品一样,最终要以货币(价值)实现为目的。如果膨胀的虚拟资本不能实现其利润或增值,当支持其膨胀的资金来源减少或停顿,虚拟经济也会自行崩溃,导致资产价值崩溃。“明斯基拐点”出现。

四、我国防范“明斯基拐点”出现的主要对策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明斯基拐点”多次出现。金融危机多次爆发。1997年7月泰国金融危机,几乎席卷整个东南亚地区,并波及世界经济,使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从4.1%下降为2.1%。还有俄罗斯金融危机、日本的金融危机以及此次美国金融危机。虽然我国因成功地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及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避免了亚洲金融危机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为防范“明斯基拐点”在我国出现,当前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点:

(一)“三驾马车”消费为主

总需求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组成,我国自1998年到2008年,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出口对GDP的贡献已接近40%,在我国增长速度过于依赖出口的条件下,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对我国出口的需求急速下降,从而使得我国过度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遇到了问题,我国增长速度随着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下降而开始急速下滑。2008年增长速度下滑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即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得不到国际市场的支持而出现问题。从中国长期的利益出发,作为一个大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附于别国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要靠中国国内广阔的消费市场。走内需道路过去是政府文件号召,这次已不是文件的号召,而是严峻的现实“逼”着我们必须想尽办法发展中国的消费市场,这样才会有长久、可持续的发展。这次走内需道路是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逼着我们走内需为主的道路,而且在内需拉动方面,要更加注重消费,因为仅仅靠投资拉动,就会转向投资拉动型,投资拉动型与出口导向型一样,都容易出现问题。因此要尽快扶持国内消费市场,国内消费市场既要重视房子、汽车等需求的启动,更要重视农村需求的启动和服务需求的启动,使中国的服务需求占到应有的比例。

(二)“无形之手”监管为主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用“无形的手”来比喻市场如何在理想状态下保证资源的有效分配,但现实情况经常是不理想的,市场不是万能的。无形之手表示人类社会中自然存在着的必然性,或者说自然之中孕育着必然。在人类社会的现实中。自然的必然性皆以无意之归结展现。无意之归结表示诸多人类社会现象的产生皆是当事人无意之中的意外结果,无意之归结是自然的归结。哈耶克认为:斯密为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但并非自由放任主义者。凯恩斯指出:“在亚当,斯密的著作里。无从寻觅自由放任一语”。即使是斯密本人也认为要有条件自由交易,从《国富论》看,斯密所承认的不能自由交易的有四项,其中一项是:在金融领域里,“主张以法律限制银行活动”。

这一次美国金融危机使中国银行业更加认识到要坚持严格的金融监管。加强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补偿机制,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金融危机往往是金融风险积累的结果,事先监控和控制潜在的金融风险,防患于未然极为重要。建立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如存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要保持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的适当隔离,发挥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之间的防火墙作用,防止风险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相互传递。构建稳健运行的经济金融体制和机制,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特别注重法制层面建设、金融体制建设和微观组织制度建设。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改革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大爆发。以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为起点,迅速蔓延到美国的金融、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金融海啸以美国为中心,随着全球经济链条迅速扩展到全世界各地。接下来欧洲,亚洲金融市场也出现严重的震荡,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世界经济增长衰退,消费萎缩,失业率大增。全球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以不同方式拯救经济。到2009年第二季度底,全球经济基本止住了下滑的态势,有企稳的特征。此时,各国政府,经济理论界开始从深层次角度研究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各种原因。目前各国公认的是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内部管理机制失误造成的。

因此从2009年初的G8会议、4月份的G20峰会,7月份举行的首届中美经济战略对话,都对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改革,完善各国金融监管体系达成了一些共识。本文试图从当前各国及国际组织对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思路、方案出发,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金融监管的现实,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一、美国的金融危机原因分析及金融监管改革方案

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美国金融系统,无论是发达程度、透明度、监管力度,还是融资规模、金融产品多样化等都堪称世界之最,暴发这种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原因有:

(一)金融监管放松,缺位及衍生品的滥用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开始放松了金融监管。同时美国各金融机构推出了许多金融衍生产品,这对繁荣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衍生产品太多,加大了投机风险而与此有关的风险预警机制及防范措施却未能跟上,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美国本轮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进一步延伸的结果,而次贷危机则与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过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有关。

(二)金融大机构产生系统性风险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美国诞生了一大批金融银行控股公司,同时进行投行,商业银行业务。这些混业经营的大型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已经不仅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更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健康。在美国的监管体系漏洞下,大量金融机构均使用高杠杆,高风险衍生品,所产生的风险危及整个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生成了系统性风险。

(三)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的是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针对以上,2009年6月17日美国启动了自大萧条时期以来规模最大的金融监管改革,以全面修复美国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监管大型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及弥补在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漏洞三个主要内容。第一项内容,将授权美联储监管所有可能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风险的机构。美联储将对这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为主的银行控股公司(如高盛公司)、保险公司(如AIG)等实施监管。美联储有权利要求他们维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限制做出高风险投资、过多地提高杠杆率等。学界和市场普遍将该项提议视作确立美联储为SRR(系统性风险监管者)的方案。第二项改革内容是计划新成立一个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A),对按揭贷款、信用卡等消费信贷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将对金融机构发行的消费者信贷产品进行监管,有权设立新的标准、行业规则,并对违章银行实施惩罚。第三项改革内容,着眼于弥补监管漏洞,主要是强化资产支持证券(ABS)和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

美国政府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表明改革的框架。虽然并没有对金融生态改良方面,评级机构改革方面作出制度安排。

二、G20峰会,欧盟及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

G20伦敦峰会在2009年4月20日公告中表示,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业的重大衰退和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监管者没有及时识别风险、金融体系中一些重要环节游离于监管之外,是美国次贷危机蔓延、深化的重要原因。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监管合作平台成为应对危机之策。根据G20伦敦峰会的公报,G20峰会中诞生的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下称FSB)承担起全球金融体系监管改造、宏观审慎风险监测等重担。

欧盟委员会2009年4月也出台改革方案,试图设立一套泛欧金融监管体系,加强欧盟层面上的金融监管,改变目前成员国条块分割的局面。这套改革方案由宏观和微观两大“支柱”组成。在宏观层面上,改革方案建议设立一个由欧洲中央银行牵头组成的“欧洲系统性风险理事会”,负责监测整个欧盟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并在必要情况下建议采取何种措施。在微观层面上,欧盟将强化现3个专门委员会的角色,以保证各国监管标准一致。这3个委员会均由成员国监管机构代表组成,分别负责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协调。

作为世界第二大金融市场的英国,在10年前开始了一场引起全球广泛注意的金融监管改革,成为全球首个实行统一金融监管的国家。英国金融监管官方对这次金融危机原因分析认为:第一,大型投行在信贷证券化发展下承担了类似商业银行的角色,而监管对与这种新形式的信贷业务未能跟上。第二,投行和从事一些投行业务的大型商业银行在进行自有交易时,没有足够的资本金和资本约束。并且通过各种表外业务绕过监管。

在英国,英国金融监管局是超级监管者,集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等监管者角色于一身,其优势就是针对某一个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整体监管其风险,针对这次金融危机,作为监管者的英国金融监管局,在以下三方面加强了监管。

第一,对于商业银行的自有交易行为规模和对应的资金储备,直接加以限制和要求。以高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达标,尤其是进行自有交易行为的银行,保证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服务的角色不变,而不是变为专门的市场交易者。

第二,在跨境监管金融机构方面,提高国际合作,加强监管者之间更多交流,得出整体结论。地区层面关注当地银行的资本充足与流动性水平。对大型跨境银行总体上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因为这些银行相对于地区性银行,其复杂性以及可能遭遇问题的几率都更大。

第三,在宏观思路上,通过和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共同分析合作,英国金融监管局可以提供对个体机构的了解,央行和金融监管局合作得出整体思路,即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问题,如何反周期的提出资本金要求,在局面失控之前刹车,做出前瞻性监管要求。

三、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

自从我国确立“一行三会”分业监管金融监管体制以来,各监管机构在应对相关业务机构实行“审慎监管”,化解各行业存在的金融风险。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基本原则是严格的审慎监管。在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我国的金融机构没受到大的冲击,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有限。

但我们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在我国以前相对封闭,相对低层次的金融市场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经过近几年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特别是经过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后,现有的监管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要从现实出发,前瞻性地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完善。

(一)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

以前我国金融监管的指导思想是加强管制。通过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范围,限制金融创新,控制金融价格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表面上的金融安全实际上是以金融市场的发展滞后为代价。所以我们要转变思路,在监管部门可控的前提下,即宏观审慎监管,微观上逐步渐进地放松管制,鼓励金融创新。通过强化金融市场的竞争,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与金融业的发展。在管制逐步放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监管部门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监管水平,来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

(二)分业监管体制下混业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大体适合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虽然随着全球混业经营和混业监管的趋势,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方式开始出现,但规模和比例目前都比较小,较快转入混业监管体制也不符合现实。

从目前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看,现实的方案是改造央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强化央行的金融稳定局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监管。更好发挥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审慎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的作用。

(三)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强化资本约束的普遍性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形势看,2009年上半年,为了配合保增长,4万亿的刺激内需计划,我国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对推动经济企稳起到了重要作用,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和冲动放贷、粗放经营的倾向有所抬头。造成部分资产泡沫。当前,金融监管机构要对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提高和收紧,特别是银行以发行次级债充实资本金的做法更要收紧,从而控制银行的经营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因此,收紧商业银行以发行次级债充实资本金的监管措施是为了减轻商业银行对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的依赖性,亦缓解商业银行互相持有次级债可能造成的系统性风险。

(四)加强与国际及地区金融监管当局合作交流

国际间金融监管部门配合,首先可加强与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母国监管当局的联系,对外资金融机构母国经济状况和本部信息进行交流。其次能够加强与G20峰会中诞生的FSB沟通与协调。FSB将承担起全球金融体系监管改造、宏观审慎风险监测等重担。还应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金融监管组织重点合作,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危机风险发出预警,并采取必要行动解决这些危机。

参考文献:

1、赵渤.中国金融监管―风险,挑战,行动纲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李增新.美国金融监管:革命还是改良[J].财经,2009(13).

3、吴莹.先行者的启示:英金融监管局主席谈时下金改[DB/OL].财经网,200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