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

时间:2023-07-31 17:25: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全国经济发展状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

第1篇

目前,我国有国家级高新区113个。为便于从整体上把握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有大致的了解,需要对这113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分类,而聚类分析法就是最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所以,本文对各高新区进行聚类分析,了解其整体发展状况。根据国内外研究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权威的指标体系,选取高新区企业数、年末从业人员、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上缴税、净利润、出口总额等7个指标,利用聚类分析法对这113个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发展突出的是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高新区,发展好的是西安、武汉等7个高新区,发展良好的是无锡、苏州等15个高新区,重庆高新区属于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但在中西部各高新区中综合实力较强。

二、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出其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上述所选7个指标作进一步分析。在多因素分析中,因子分析法是比较客观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尽可能保留原有数据所含信息的前提下,将多个指标的问题简化为少数指标问题,达到简洁明了地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本文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因子1是和各高新区企业经济规模有关的综合因子,因子2是和各高新区企业效益有关的综合因子。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31名,虽然与中关村、上海张江、西安、成都等高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如中关村、上海张江有政治、经济上的优势,西安、成都有地理区域上的优势。所以,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较好的。把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各高新区在排名上发生了细微变化,但是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所属类别是相同的,这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度量,明确了重庆高新区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

三、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

为了找出重庆高新区相对其它高新区的优劣势,分析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水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排名结果,从113个高新区中抽取了20个与重庆高新区具有可比性且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各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作进一步分析:

(1)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工业总产值/企业数;

(2)人均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

(3)企业生产效益,上缴税/工业总产值;

(4)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总额/工业总产值;

(5)创新型企业技术转化能力,毕业企业数/在孵企业数。为了便于比较,对各值采取无量纲化处理。考虑到以上5个指标越大越好,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处理:Zij=yij/yjmax,式中yij表示第i个高新区的第j个指标,yjmax表示所有高新区(113个)中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Zij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第i个高新区在第j个指标上的值。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看出,重庆高新区除了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外,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尚可,在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和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因此,重庆高新区在这三个方面还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重庆高新区建区以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较好。就中西部地区来说,重庆高新区的综合实力落后于成都、西安等高新区。从表3中不难看出,重庆高新区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企业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企业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尤其是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和企业生产效益差距较大。

2.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产业体系的形成。重庆高新区企业平均经济规模较差,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因此,重庆高新应以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为目标,结合已有产业布局,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选择最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加以重点发展,建立起上中下游关联密切的产业链。

(2)转变发展观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重新认识高新区的定位和职能,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不能单纯以GDP增长速度和招商引资数量来考核园区管理者的政绩,应该更加重视产业配套要素及配套企业的聚集,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应把更多精力投入环境产业发展,把重点放在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规范竞争秩序、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上。

(3)改善软硬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第2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东旅游产业发展状况的省际比较、省内比较和国际比较,探讨了广东旅游产业在全国和亚太地区的定位,并据此对广东旅游产业的发展得出了几点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假日经济迅速升温,对旅游业产生强烈的需求。我国短缺经济的基本结束,也使各地将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视野由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广东旅游产业因其强烈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区域性旅游资源优势和良好市场条件,被确定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起全省的普遍关注。对广东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作省际、省内和国际的全面比较分析,无疑有利于正确认识广东旅游产业在全国和亚太地区的定位,推动其健康发展。

一、旅游业发展状况的省际比较

根据笔者完成的广东省旅游局的“广东旅游产业定位分析”研究课题,各省市的旅游增加值比重与五个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密切相关。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的发展,而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又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使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由于全国仅统计旅游总收入而没有统计旅游增加值,我们按广东旅游消费剥离系数估算了全国19个省市旅游增加值。广东旅游增加值占GDP的4.53%,仅小于新疆和海南0.32、0.15个百分点,在被统计的19个省市中居第三位。考虑到划一的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新疆和海南的旅游增加值的高估因素,广东省旅游增加值比重与其差距应更小。1996年,广东旅游增加值占广东GDP4.53%,高于全国平均值2.73%1.8个百分点。在广东GDP占全国GDP的9.65%的背景下,广东旅游增加值占全国旅游增加值的比重高达16.03%。1997年,广东旅游增加值占广东GDP的4.6%,比全国平均值3.21%高1.4个百分点。广东旅游增加值占全国旅游增加值的13.61%,远高于当年广东GDP占全国GDP的9.51%的水平。换言之,全国旅游服务产品(增加值)的七分之一是广东提供的。这说明广东的旅游发展的相对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了广东不仅是一个经济大省,而且是一个旅游大省的地位。

二、旅游业发展状况的省内比较

按旅游增加值的比重,广东省不同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大致可分为三种状况。

1.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地区:珠江三角洲。旅游增加值为283.15亿元,占当地GDP的5.4%,高于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0.8个百分点;旅游增加值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84.1%,比当地GDP占全省的比重高12.3个百分点。这说明,珠江三角洲旅游业在全省中的地位,高于该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地位。

2.旅游业发展中等水平地区:粤北。其旅游增加值为7.71亿元,占当地GDP的3.88%,低于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0.7个百分点;旅游增加值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2.25%,低于当地GDP占全省GDP的比重0.5个百分点。这说明,粤北地区旅游业在全省的地位,略低于该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地位。

3.旅游业发展低水平地区:粤西、粤东。其旅游增加值分别为20.60亿元和24.42亿元,占当地GDP的2.85%和2.2%,约为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的一半;旅游增加值分别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6.12%和7.3%,大大低于当地GDP占全省GDP的比重(9.96%和15.5%)。这说明,粤西、粤东地区旅游业在全省中的地位,大大低于该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地位。

按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排序,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旅游高比重市(4%以上):穗、深、珠、清远、汕尾、东莞。其中,广州、深圳和珠海,提供全省旅游增加值的58.6%,旅游总收入的64.9%,与其他市相比呈压倒优势。

第二层次:旅游中比重市(3-4%):湛江、云浮、河源、肇庆、潮州。

第三层次:旅游低比重市(2-3%):中山、汕头、韶关、阳江、江门、惠州、佛山。第四层次:旅游甚低比重市(1%以下):茂名、揭阳、梅州。

三、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

1.广东入境旅游业在全国的地位比较。近年来,广东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表3展示了广东入境旅游在全国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和外省口岸的增多,来华游客从广东口岸入境的比例由1980年的93%,下降到九十年代中期的80%左右。同期广东接待入境游客占从广东入境游客的比例由16%下降到7%左右。1991-1996年,广东(旅游系统)接待入境游客占本省入境游客的比重由8%下降到6%,广东接待入境游客占全国入境游客的比重由6.7%下降到4.9%。

2.广东入境旅游业在亚太地区的比较。1995年广东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入境旅游市场中约占1.4%的份额。广东接待入境游客数约是朝鲜的10倍,蒙古的10倍,文莱的2倍,柬埔寨的5倍,老挝的17倍;大致相当于中国(大陆)的1/18,中国香港的1/9,中国澳门的1/4,中国台湾的1/2,新加坡的1/6,马来西亚1/7,泰国的1/6,日本的3/5,韩国的1/3,印尼的1/4,菲律宾的3/5,越南的4/5,澳大利亚的1/3,新西兰的3/4。

3.旅游消费结构的国际比较。如果我们以加拿大旅游消费作为国际旅游消费的参照系,通过分析加拿大统计局1994年的《旅游卫星报告》,就可以大致了解广东与国外旅游消费结构的异同。

广东旅游增加值构成体现了国际旅游业的共同特征,大约30%-35%是物品性消费,65%-70%是服务性消费。差别在于加拿大的旅游消费中饮食和长途交通比重大大高于广东。其航空、宾馆和餐厅服务消费占旅游业总收入的45%。饮食消费比重高于广东4.5个百分点,高于中国5.6个百分点,长途交通消费比重高于广东12.5个百分点(国际旅游)和18.7个百分点(国内旅游)。这些差异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1)饮食消费比重的差异可归因于中国农产品便宜和人工成本较低,使人民币的食物购买力较高。(2)长途交通服务的差异反映了中国和加拿大人出游交通方式的不同:加拿大乘飞机或私家车出游比较普遍,使旅游活动半径扩展到国外和洲际,旅费明显上升;中国乘火车或汽车出游相对来说比较普遍,旅游活动半径主要限于国内。这又由两国的收入水平的差异造成。

四、基本结论

通过对广东旅游业的省际、省内和国际比较,可以得出如下5个基本结论:

1.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与人均GDP密切相关。广东旅游产业的比重所以居全国前列,主要原因是广东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广东省的旅游大省是由经济大省的地位确定的。旅游业只有依托国民经济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各地在“十五”发展计划中规划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目前和将来达到的水平(本地的和旅游产品销售地)为基点。旅游产业超前或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都是不可取的。

2.旅游产业与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互为因果,互相促进。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关注这些互补性行业的配套发展。针对广东目前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实施广东服务环境大变工程,通过规范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市场,组建第三产业各服务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对服务业实行行业管理,大张旗鼓地开展”有法必依,严格执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等方法,改善广东旅游产业的软硬环境。

3.旅游服务产品的占有量与人口绝对数量相关程度低,与人口的经济收入和购买力水平相关程度高。由于广东省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且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因此,希望在短期内打破省内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是不现实的。旅游资源相对密集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地区(如粤北地区),难以形成以本地人为销售对象的旅游服务市场,应以经济发达但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为旅游服务的主要销售市场。为此要特别重视发展外向型旅游服务业,重视服务输出。这应是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向。因此,广东省各地确定旅游产业的布局、结构、重点,要有全省“一盘棋”的观念,避免发展那些从局部看是可行的,而从全省看具有强烈消费替代性的旅游服务产品。

4.广东省的入境旅游业在亚太地区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其接待的入境游客总量多于5个国家(或地区),超过8个国家(或地区)的1/4。要正视广东省作为入境旅游过境地的地位上升,作为入境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下降的原因,一方面要重视利用入境游客数量在亚太地区所占的一定优势,以吸引过境游客扩大旅游消费为着力点,设法延长过境地游客在广东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利用珠三角“72小时免签”的有利条件,吸引在港澳地区入境的游客(占亚太地区18%)顺道来广东游览消费。

5.对广东与加拿大旅游消费结构的分析表明,交通消费是制约广东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交通业的规模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将使广东旅游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广东要把加速发展现代交通业,作为培育旅游产业新经济增长点的重点来抓,通过发展省内高速公路网和轻轨交通,为广东人游广东,为过境客多游广东,为港澳入境游客增游广东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发展航空业务促进海外游。

第3篇

关键词:人口系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最终归宿,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及其变化的状况,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决定人口发展。尽管如此,由于发展之间的关系千差万别的,不同地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主要针对人口和经济协调发展展开论述。所谓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果既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实现了充分就业,又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实现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的同时,保持社会经济的适度增长,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

一、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与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分层评价模型进行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根据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分别选取了经济指标(作为逆指标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gdp、人均gdp、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等正指标)与人口(包括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与平均教育年限等正指标,总人口、人口密度等中性指标和自然增长率、婴儿死亡率与总抚养比率等逆指标)指标等一级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二)指标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

由于本文采用的指标数据具有不同的单位,这可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无量钢化处理,使其波动范围缩小到0和1之间。最常用的方法是极差标准化,其公式如下:

正指标计算公式为:

经济这种标准化所得新数据的值越大越好。

(三)协调发展系数计算

协调发展系数强调两子系统的协调情况及发展水平。在文中先用协调系数来评价两系统的协调状况,其公式为:

cij=exp(-k(ui-uj)2)

其中:cij表示第i系统与第j系统的协调系数;ui表示i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uj表示j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k=2/s^2,s^2为ui和uj的方差均值。

即使协调系数能反映两系统的协调情况,但不能反映系统当时所处的发展水平。当ui=0.7,uj=0.7时,i系统与j系统的协调系数为1,而当ui=0.9,uj=0.9时,系统i与系统j协调系数也是1,但是后者两系统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前者。所以本文还引入了协调发展系数指标。其公式为:

d=(cuiαujβ)1/2

其中:d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发展系数;c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系数;α,β为权重,且α+β=1,具体到人口与经济两系统,设为α=β=0.5。协调发展系数是一个正指标,数值0和1之间,值越大说明该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越好。

二、我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评估分析

本文利用2007年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截面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作综合评价。因为,反映人口发展水平的三种指标较难取,本文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钢化处理时用最佳状态值1。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利用林凡元文章中所用的专家打分结果,根据ahp方法分别构造出了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判断矩阵,然后通过计算获取了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分别为3.095195和3.038711。人口与经济指标的特征向量如表1所示。

(二)人口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与协调发展评价

本文选取我国各地区2007年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指标数据,首先根据正指标、逆指标不同,进行数据无量钢化处理人,其次根据加权平均法,将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指标无量钢化数据与各指标对应权重值乘积来表示,其公式为:

本文运用matlap软件以上两矩阵相乘得全国各省市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然后根据协调系数和协调发展系数公式求得全国各地cij和dij值,即具体值与排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全国各地区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中,人口系统综合得分均高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这可能由本文在无量钢数据里面人口密度、婴儿死亡率和平均人口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引用了最佳引起的。c与d值前七位分别为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和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后四位是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主要原因是在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力资源比较丰富,人口素质较高,因此东部地区人口与经济比较协调发展,而在其他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程度较低。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人口增长率较稳定,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但是各地区发展区际差距比较明显。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系数均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区协调发展系数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发展综合得分与经济水平综合得分较接近,协调性好,并且人口与经济发展整体实力较强。我国其他地区在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得不协调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存在严重的不协调性,协调发展系数都排在后面,从表2中最后一列可以看出一种共同特点,即人口水平排位在经济发展水平前面。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原因是人口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经济计量学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李慧京.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城市规划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规划局对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各项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政府通过对城市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来对经济进行引导和调控。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探索出城市生活和生产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市场产业水平和经济发展效率。

城市经济发展并不单单指城市经济水平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还要关注到城市环境方面的发展状况。城市经济发展要考虑到整治、环境、经济等各方面,要进行科学的生产和发展,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绿色发展。要想实现这种绿色、可持续的城市的发展,就必须要制定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的指引下,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一、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城市规划可以使城市的功能结构发生改变,能够开拓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城市规划可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就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如城市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规模以及经济指标、产业布局现状等等各种因素。经济发展的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重点,几乎全国所有城市都完成了上一轮规划的内容和目标,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做了充足的准备。

2、城市规划可以有效的推动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优势。发展以新型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将是国家城市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城市规划的制定中会特别注意对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进行引导。注重将销售、供应、办公、服务、娱乐、文化等活动联系起来,使各个场所得到相应的、最适合的发展和市场效益,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力,建成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引入国际资本。

3、城市规划可以在长时期内,合理有序的引导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从整体上对城市今后几年的发展做出长远规划,同时也会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目标进行具体化,使得规划期限与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一致兑现。城市规划的计划性、长远性、具体化,都能真正发挥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此外,城市规划的不到位和不科学、不合理也将会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为城市规划属于政府经济职能管理体系, 它是政府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特殊需要。但如果城市规划没有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也没有调查城市市场的发展结构和体系,它也将阻碍城市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

1、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城市规划制定的方向,成为城市规划的依据。如果对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的不清楚、不真实,将会导致城市规划具有误导性和阻碍性。所以,在制定城市规划之前,一定要对城市企业的规模大小、地理位置以及城市的地质水文、地形地貌都调查分析清楚。

2、地区经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规划执行起来的速度和质量。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城市规划得以顺利执行的条件和基础。经济基础好的地区使得城市规划的进程加快,效率提高,最终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反之,则会影响甚至阻碍城市规划的执行和实现。此外,由于地区企业分布状况以及发展状况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制定速度和难易程度。

三、将城市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发生作用的。城市规划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指向标和动力,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的条件和目标。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两者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将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城市规划的制定和执行要依据城市中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潜力。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据调查资料显示,城市规划目前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农业在城市化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要重视城市中的第一产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此外,还要进行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拓宽城市发展新空间。

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要按照城市发展规划的大方向和具体步骤来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指向标,所以,城市经济发展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中的各项发展指标,例如要力行环境的保护,绿化工程的建设等各项标准。按照城市规划的步骤脚踏实地的走,就能够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结语:

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都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中包含着城市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而城市经济发展又能够有效的提升城市规划制定和执行的速度和质量,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在实际城市建设中,一定要将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毛广雄. 浅议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21) .

[2] 范围,李国庆.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4) .

[3] 奚江琳,钱七虎. 中国大都市地下空间后发优势探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03) .

第5篇

[关键词]入境旅游;影响因素;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1―0041―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目标,至2006年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把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入境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国入境旅游虽然发展迅速,区域差异却很大。东部沿海省区入境旅游发达,而中西部各省区相对落后。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但各省区入境旅游发展状况与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也不协调,中西部部分省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独特,人文底蕴深厚,但是入境旅游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各省。为解释这种现象,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敖荣军、韦燕生通过1990―2003年国际旅游收入数据泰尔指数分析,认为我国人均国际旅游收入的区域差异非常大,东部地区内部人均国际旅游收入的省际差距对全国人均国际旅游收入区域差距的贡献份额最大;在此基础上,假设地区经济发展不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用区域截面数据构建了回归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区域国际旅游收入的决定因素主要是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水平,基础设施的影响并不显著,区域差异与旅游资源禀赋呈负相关。刘长生、简玉峰从需求方面分析得出影响中国入境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入境游客在中国旅游的成本。陈秀琼、黄福才认为中国入境旅游省际差异逐渐缩小,地带内差异是构成省际差异的主要因素,并验证发展入境旅游可以起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郭为利用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绝对距离等,发现这些因素对解释变量具有明确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绝对距离和经济发展水平。

以上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国际旅游收入差距分析,对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要么用截面数据以全国为对象进行宏观研究,要么是从需求角度研究,作为各省制定入境旅游发展政策依据过于粗略。本文选取我国1997―2006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同时考虑时间与截面信息,以取得更多的信息与有效控制个体差异,从收入与市场两方面,分析影响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发展的原因和决定性因素,从而为各省区政府制定入境旅游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数据说明与变量度量

本文选择1997―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入境旅游发展状况从收入与人次两方面反映:第i省在第t年的国际旅游收入(记为SRit,亿元),入境旅游人次(记为RCit,万人);第i省在第t年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记为GPit,亿元)”表示;第i省在第t年的对外开放程度以“进出口总额(记为KFit,百万美元)”反映;第i省在第t年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交通设施等状况分别以ZYit、FWit、JCit表示,通过相关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度量得出;突发事件用D表示。由于各变量的量纲不同,通过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记为lnSRit、lnRCit、lnGPit、lnKFit、lnZYit、lnFWit、lnJCit。1997年-2005年相关数据来源于1998―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旅游年鉴》;2006年数据来源于国家及省统计局、旅游局、对外贸易合作厅等单位的统计报表。为剔除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利用物价指数(以1997年为100)对SRit、GPit、KFit进行变换,转换为1997的不变价格;采用Eviews5.0软件处理数据。下面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与突发事件等变量的度量进行必要说明。

(一)旅游资源条件(ZYit)

我国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世界遗产、旅游区、历史文化名城、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级别。这些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游览价值、历史人文价值与科学价值,对入境旅游者会形成不同的吸引力。世界遗产是经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遗产,是中国旅游资源的精华所在,有绝对的独特性,其旅游经济价值极高,是高品位的全球顶级旅游资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确定的,是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综合界定,是从事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国家旅游局对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是对旅游区资源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的综合反映,包括了世界遗产在内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与主题公园等。因此选取世界遗产级旅游区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等类型的旅游资源作为度量指标。

由于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旅游资源产生的入境旅游吸引力不同,采用赋分法计算各省区资源条件得分,计算公式为ZY=∑XjWj,其中:Xj表示省区的j类型旅游资源的数量,Wj表示第j种类型旅游资源的分值,其值见表1。

(二)基础设施水平(FWit)

省区基础设施尤其是区域交通设施是入境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衡量目的地可进人性的基本指标,另外特色交通本身也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因此选择铁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内河航道密度作为参考指标,由于不同类型的交通设施对入境旅游的作用不同,同样利用赋分法计算各省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分。计算公式同前文所述,W分值见表1。

(三)服务设施水平(JCit)

饭店是旅游业的重要服务设施,星级饭店是入境旅游经营活动的物质条件,其规模与数量是衡量 区域入境旅游接待能力的重要指标,饭店服务本身也是构成吸引入境旅游者的要素。因此,选用星级饭店作为评价区域旅游服务水平的指标。由于不同规模的星级饭店具有不同的接待能力、服务质量以及吸引力,同样利用赋分法计算不同规模星级饭店得分,不同规模星极饭店分值W见表1。

(四)突发事件(D)

为了使研究模型更加符合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用虚拟变量D反映突发事件对中国入境旅游影响。D=1表示2003年的“非典”的影响,其他年份取0.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使得中国的入境旅游受到极大冲击。

三、建立模型与实证分析

(一)建立模型

时间序列/截面数据(面板数据,Panel Data)包含有截面、时间和指标三维信息,利用时间序列/截面数据可以构造比单独使用截面或时间序列更为真实的方程,可以对经济现象更深入的分析,从而使得参数估计结果更为可信客观。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分3种:联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与变系数模型。利用协方差分析检验法可以确定与样本数据相符合的模型类型。由于各变量的量纲不同,构造对数线性的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

lnSRit(SCit)=C0+Ci+C1ilnZYit+C2ilnGPit+C3iNFWit+C4ilnJCit+C5iInKFit+C6iD+uit

对上述模型进行协方差分析检验。从检验结果可知,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模型,又因样本数据包括了研究对象的全体,不存在估计推断问题,因此,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作为分析基本模型。

lnSRit(SCit)=C0+Ci+C1ilnZYit+C2ilnGPit+C3iNFWit+C4ilnJCit+C5iInKFit+C6iD+uit

考虑到基本模型中的某些变量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这会导致回归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因此,根据基本模型回归结果,要对检验结果不显著(P值大于0.05)的变量进行逐步剔除,直到剩余变量的T检验全部显著为止,并将这些变量构成的模型称为分析模型。

应用基本模型回归分析,按上述方法,利用分省份面板数据,分别建立了1997―2006年的全国范围及中东西部三大地区的回归模型,分别对全国及中、东与西部地区的方程不显著的变量进行逐步剔除,得到定性分析的分析模型,回归弹性系数及相关检验结果见表2。

(二)实证分析

表2中各个区域回归模型调整后的R2(Adj-R2)值都很高,均在0.9998以上,表明各个模型数据的相关度拟合效果很好。所有方程的F检验值(F-Stat)均通过了显著水平为0.5%的F检验,表明模型整体的拟合度也较高。所以表2的回归结果适合于分析。

首先利用模型回归结果,分析1997―2006年突发事件、旅游资源与服务设施对入境旅游发展影响。

1.突发事件 全国范围及中东西区域突发事件对入境旅游市场与国际旅游收入有负面显著影响,在全国范围、中部、西部均大于其他因素的影响系数,只有东部(0.2750、0.2905)小于开放程度影响(0.5151、0.4581),显然,突发事件在全国及区域成为显著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反映了我国入境旅游的脆弱性,自然灾害、疾病与战争等不利因素影响会对入境旅游产生巨大冲击。2003年年初,突发的“非典”使我国入境旅游受到重创。此外,弹性系数值依东中西次序梯度增大,只有东部小于全国水平,说明区域入境旅游脆弱性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增高而降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入境旅游脆弱性最小,低于全国水平。这也正是2003年以来东部特别是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省摆脱“非典”冲击,入境旅游迅速恢复并取得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对入境旅游的影响除中部M-RC外均显著,其值比其他因素影响系数小(其值在0.1左右),说明,旅游资源是我国区域入境旅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入境旅游发展的客观基础,但其影响程度小于经济增长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等的影响。这与入境旅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和国际旅游收入中游览收入所占比例较小有关,如入境旅游市场按目的可分为会议,商务、观光休闲、探亲访友、服务员工、其他等5类。以自然人文景观作为主要吸引物的观光/休闲游只是入境旅游中的一种,况且其吸引力的发挥又受其他因素的制约;而入境旅游收入包括长途交通、游览、住宿、餐饮、商品销售、其他服务等,仅游览收入反映旅游资源条件,如2006年观光/休闲入境游客与游览收入分别占入境旅游人次与国际旅游收入的51%与17.6%。因此,省际入境旅游收入与人次差异受旅游资源的影响较小。

3.服务设施 出人意料的是星级酒店服务设施水平影响仅对中西部的入境旅游市场显著,而对全国范围、东部入境旅游市场、国际旅游收入及中西部国际旅游收入影响不显著,说明服务设施不是我国省际入境旅游发展影响的主要因素。这与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星级宾馆的重复建设有关。20世纪80-90年代,不仅住宿接待设施建设长期快于入境旅游发展,导致进入新千年后,星级饭店处于供大于求状态,而且,星级饭店在区域上的布局也不平衡,使得部分地区星级酒店无法发挥蕴藏的经济优势。如我国星级宾馆入住率最高的是上海,2006年的五星、四星、三星级住宿率分别为72.59%、66.74%、60.02%,在其他省区则更低。2006年全国三星、四星、五星级宾馆的平均住宿率为59%。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旅游资源是入境旅游发展的基础,突发事件的巨大冲击反映了我国入境旅游的脆弱性,星级宾馆的重复建设致使其经济优势无法发挥。下面从全国范围与区域层次考察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与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

表2中SR、RC模型显示,从全国范围内看,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统计 显著,弹性系数在0.2031―0.2662之间,总的来说,这3个因素影响程度差异不大,共同构成省际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状况的决定因素,反映了区域入境旅游的综合性,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合作,才能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对国际旅游收入与人次弹性系数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交通基础设施(0.26620)与区域经济发展(0.2371)。说明省区交通条件是省际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旅游交通不仅缩短了游客对目的地的感知距离,而且其发展决定着入境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目前加强各省区交通基础建设会明显促进地区的国际旅游收入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对入境游客吸引力最大,成为最大吸引物。说明入境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依赖性,其发展必须具备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决定当地旅游供给水平,经济发展本身也对游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表2中E-SR与E-RC模型显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区域省际入境旅游发展影响统计显著,说明对外开放程度是本区省际旅游差异的决定因素。东部是我国优先开放开发地区,也是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最早和最好的地区,一直是我国入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最多的地区。本区入境旅游发展接近成熟期,交通、服务等基础设施健全,扩大开放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后入境旅游发展的关键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将入境旅游和国际会议、国际商务考察相结合,使入境旅游和其他类型的外向型经济相互促进,吸引国际上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和著名品牌进入,借鉴发达国家旅游发展模式,适当发展以满足特殊游客群体的高消费旅游项目,促进入境旅游业的整体素质提高。

表2中M-SR与M-RC模型显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与对外开放程度是中部地区省际入境旅游发展的决定因素,兼有东西部特征,有明显的过渡性,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收入与人次的弹性系数(0.5089、0.5839)最大,起关键作用。本区经济落后于东部,旅游资源丰富,距离我国主要入境客源国都不太远,旅游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目前关键是健全交通设施建设,扩大开放。

表2中W-SR与W-RC模型显示,区域经济是西部地区省际国际旅游收入的决定因素,而入境旅游人次增长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设施水平共同决定。反映出西部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无法支持入境旅游的发展,宾馆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因此,本地区应根据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将入境旅游看作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适度发展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接待服务质量。

四、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本文基于1997―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实证研究了旅游资源、区域经济、对外开放、旅游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突发事件等因素对省际入境旅游发展状况影响。结果表明:

1.省际入境旅游有明显的脆弱性,但区域差异大

突发事件是影响省际入境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灾害、疾病与战争等不利因素会对入境旅游产生巨大冲击。脆弱性依东、中、西部梯度增大,东部经济发达各省区入境旅游脆弱性最小,低于全国水平,西部地区入境旅游发展最不稳定。

2.服务设施不是决定因素,旅游资源有基础作用

服务设施对入境旅游的发展影响不显著,大规模的星级宾馆重复建设导致目前星级饭店处于供大于求状态,无法发挥其蕴藏的经济优势。旅游资源是发展入境旅游的客观基础,旅游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发展,但它的作用小于区域经济与对外开放的效应。

3.入境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对外开放与交通设施有高度依托性

在全国范围内,入境旅游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省区国际旅游收入的关键,区域经济成为最大的“吸引物”。在各区域层次上,决定因素不同,东部地区省际入境旅游的决定因素是对外开放,中部省区是由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交通基础设施三个因素决定的,而西部地区则是区域经济起决定作用。

第6篇

【关键词】荣成市 商业地产 甲级写字楼 需求

荣成市作为县域经济体的代表,经济实力稳步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当以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顾问咨询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和繁荣,甲级和超甲级的高端写字楼的兴起也蓄势待发。近几年全国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受到重重阻碍,而以写字楼为突出代表的商业地产市场却逆势上扬。荣成市小型低档写字楼市场竞争激烈,由于供应量大,面临很大挑战。但高端写字楼市场比较宽裕,目前称得上大型的写字楼有嘉华实业开发的财富大厦,还有由住宅改造而成的盛悦酒店,整体上竞争压力较小。由此可见,随着县域经济体的腾飞发展,甲级写字楼必将随之出现。

一、荣成市概况

荣成市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处在日韩与胶东半岛的交通枢纽上,是山东半岛上的一个黄金区位点。交通便捷、物产资源丰富,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十五”期间,荣成市加快推进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为重点的调整与改革,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市场机制发育逐步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2006年“十一五”施行以来,尤其是后半期经济危机爆发后,荣成市经济发展更是一路看好,2010年市内生产总值达到636.2亿元,年均增长13.65%,在总量不断膨胀的同时,效益水平大幅提升。2010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0亿元,两税总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6亿元,年均增长17.68%,占GDP比重达到4.9%,两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提高到54%。荣成市经济增长连续20年位居全国县(市)第一,并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示范区和科技兴海示范基地。

二、国内写字楼市场现状

(一)国内一线城市写字楼市场逆势上扬

2011年以来,国内几大一线城市写字楼市场与住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投资额增加,租金也大幅攀升。在住宅市场受到压抑最明显的北京,写字楼市场的发展最为迅速,成为国内甲级写字楼租金最高的城市,直至2012年上半年底同比增长46.8%。在全国租金排行表上,北京的最优租金为每平方米每月318元。DTZ戴德梁行公布的2012年第3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数据显示,本季度,由于北京写字楼市场持续突出的供需矛盾,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继续下行至历史新低,为2.18%,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

(二)县域经济体商业地产(一般写字楼)发展状况良好

目前中国有2000多个县域经济体,占国土面积的93%,占人口的7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荣成为首的县域经济体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经济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大城市商业投资的门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陆续进驻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行业。办公楼市场作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在整体经济包括金融、咨询、外贸等行业不断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必将大大增加市场对办公楼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整体市场的发展。住宅限购令在一定程度上将促使商业地产翻盘。长期来看,写字楼销售和租赁市场将呈现平稳向好趋势。

县域商业地产的低门槛引来许多投资散客,而面对市场上火热的投资需求,这无疑成为了许多开发商眼中的另一个大商机。实地调研甲级写字楼在县域市建立的区域优势、市场潜力、风险及挑战,从而论证小城市建立甲级写字楼的可行性,旨在通过对影响商户选择入驻写字楼的因素(如办公区域、商业地产配置、租金售价等)的研究,在新时期将甲级、超甲级写字楼推广到发展中的县域城市,这将为城市规划及房产开发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县域经济体存在高端写字楼需求

甲级写字楼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环境,建筑物的物理状况优良,建筑质量达到或超过有关建筑条例或规范的要求等特点,其收益能力与新建成的写字楼建筑相媲美。甲级写字楼无论是从区位、交通状况、建筑规模、装修标准、设备及办公空间、配套设施、客户情况都比传统低端写字楼具有明显优势。

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按“扩大城市、提升城镇、缩减农村”的思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和区域功能定位,形成人口产业集聚、设施配套完善、镇村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协调的城乡空间布局。良好的城乡规划进程使荣成市区面貌焕然一新,一个具有地标功能的甲级写字楼必然将推进城区的繁荣发展。另外,荣成市小型低档写字楼市场竞争激烈,由于供应量大,面临很大挑战。但高端写字楼市场比较宽裕,目前称得上大型的写字楼有嘉华实业开发的财富大厦,还有由住宅改造而成的盛悦酒店,整体上竞争压力较小。

三、总结

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能否成功,其区位优势的强弱固然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这个项目的主题定位是否符合事宜,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地产项目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而地处各国边贸焦点位置的城市,经济都得到了迅速而长足的发展,在中日韩、东盟等自贸区框架和协议日益清晰的情况下,作为东北亚的桥头堡,荣成必将成为未来商业巨头投资的热土,符合荣成市经济发展状况的高端写字楼的建设与发展也将迈出新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常华.2011年北京高端写字楼市场逆势上扬[J].科技智囊,2012,(1).

[2]李瑜华.县域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调查[J].金融与经济,2006,(5).

第7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新疆;对策

改革开放后,新疆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县域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经济结构在调整中优化,县域经济的地位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当前,新疆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新疆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壮大新疆的县域经济,对于新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县域经济的概述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其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职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实现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的重要环节。

二、新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新疆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同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比较来看,差距还很大。新疆县域经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1.发展的不平衡,区域间差异明显

从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在全国省区市的分布情况来看,就全国而言,百强县(市)依然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其中浙江、山东、江苏三省占据大部,而新疆只有库尔勒入围;在疆内,各个地区之间的县域经济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区域间差异明显。具体的来说,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不平衡发展状况。其中,中间部分指天山北坡经济区和东疆经济区的一些县(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两头指南疆西南部经济区和北疆西北部经济区的县(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差。其次,县域间经济发展呈轴、带状的两极分化。沿轴线位于交通枢纽和交通干线上的县(市),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远离交通干线的沿边地带,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低。

2.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强

在第十一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在西部十一个省市区的分布上,新疆占有11个。较之以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经济总量比过去有大幅度增加,经济结构得到一定的变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得到了优化。但同沿海地区的百强县市相比,新疆县域经济总量较小,规模不大,竞争力较弱,发展相对滞后,无论从县域GDP总值,还是从人均GDP来看,与沿海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处于全国中下等水平。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还比较低,没有发挥出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综合竞争力不强。

3.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低。各县(市)间的经济结构中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低,产业结构趋同。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第二、三产业不发达。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例相对较大;第二产业中,主导产业不突出;第三产业中,服务业发展滞后。不少县(市)缺乏主导产业,特色经济没有形成规模,工业项目少、规模小、效益差,县域各种资源不能有效的组合,资源优势不能得到很好发挥。产业整体层次偏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已是制约新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要因素。造成这种相似的经济结构,一方面是由于各县(市)有着基本相似的经济资源,发展相似的产业,同抢一个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经济效益很难搞上去。此外,对土地资源依赖性较大,种植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有些县(市)政府仍然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方法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对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缺乏认识,在发展经济中往往不考虑市场需求,盲目的攀比,造成资源的浪费。

4.生态环境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海洋湿气不易进入,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省区之一。虽然新疆土地总面积有16648.97万公顷,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但绝大部分是高山、沙漠和丘陵,适合人类居住的可耕作土地面积较少。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能力相对低下,使得新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5.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

部分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本的高投入和资源的高消耗,单位GDP的能耗较大,县域工业产值大都来自对产品的初加工,忽视了对产品的深加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恶化趋势不断加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

三、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统筹城乡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树立全局意识,打破行政区划束缚,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必须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调整城乡关系,以全局的意识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以科学的态度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认真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把城乡一体化建设摆在战略位置,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引导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和扶持力度,赋予县域单位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以机制体制的创新来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统筹规划建设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区位优势,有效改善县域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2.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新疆县域经济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县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就是要解决新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失衡问题,重新协调好各产业的主要比例关系,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农业经济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生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工业经济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经济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3.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发展县域经济.就要立足当地优势,依托优势资源,围绕“特”字做文章.倡导特色经济,突出区域特色。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竞争力,应该把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略,从全区和全国产业分工体系中明确自己的产业定位,发挥资源优势、比较优势,积极发展特色鲜明的特色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纵观全区乃至全国的县域经济,像绍兴的纺织业、寿光的蔬菜业等,都是特色变优势的实证。就新疆的县域经济来说,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做大、做强特色经济。特色经济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发展特色经济要注意克服“贪多求全”、“一刀切”的倾向,避免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老路。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常规的思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综合因素,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开辟适合本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发展县域经济,应抓好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要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其中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限制人类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的一种手段。新疆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重大。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于促进新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首先,要整合城乡的工业资源。加快县域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整合资源,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淘汰生产能力不强,经济效益差的企业,积极把生产要素资源引导到经济效益好的关键行业、重要部门集中,要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发挥其稳定县域经济的作用。其次,加大金融、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应该设置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要加大对农、林、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瑞娟,李雪艳.新疆县域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2004(5).

[2]宁聪慧,张远大.新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新疆财经,2008(1).

[3]沈利平.新疆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J].新疆社科论坛,2004(5).

[4]苏日娅.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J].北方经济,2010(2).

第8篇

Abstract: Commercial and trade circul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rculation industry. Its competitive strength directly reflects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social prosperity. Commercial circulation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dustrial cycle chain. Taking Shanghai commercial circulation indust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关键词: 上海;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Key words: Shanghai;commercial and trade circulation;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159-02

0 引言

近年来,商贸流通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他反映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进步程度,上海作为中国的第一大繁华城市,其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力为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商品过剩的今天,商贸流通业在商品生产、销售、消费这一系列环节中扮演一个连接的职能,担负起了提供消费渠道,刺激生产的职能,在当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途径提高商贸流通业竞争力,不仅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发展,也能带动整个经济的飞速发展。

1 什么是商贸流通业

商贸流通业是执行流通商品的那些行业,这里主要包括:餐饮业、物流业、批发零售业等等,这些行业既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渠道,提供了便利,又刺激了企业生产,带动了经济发展。

商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本地区内的商业辐射力,以及对产品的集散力,提高产业在某一地方的地位,并使本地区企业获得优势的竞争力。

2 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评价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力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仅要多方位衡量这一产业的现实状况,还要对其发展以及能力做出综合评判,在这基础上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确凿的整理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对竞争力加以评价。

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评价标准体系要秉承多方位、多角度、体系性和实用性等基本要点,还要特殊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着重调查当地商贸流通业的覆盖规模,它是特殊的规模性产业;其次,要重点关注业态与营业方法的创新,其中业态发展水平直观地反映了当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状况;再次,商贸流通业属于第三产业,所以在评价时一定要和当地经济发展环境尤其是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紧密联系起来。

流通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体现出流通现代化的内涵而且还要体现出全局商品流通领域的效率变化,甚至流通各个行业、企业的发展情况,建立起不仅能进行国际比较,而且符合我国国情的流通现代化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流通状况跟踪监测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要本着全局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的原则,下面以上海市为例,建立一个反应地区流通业竞争力的科学评价体系,展示出了影响流通业竞争力的四大主要因素,十四项指标。

2.1 建立商贸流通业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首先,商贸流通业属于第三产业,所以,评价其竞争力要参考当地经济的发展;其次,商贸流通业评价指标主要选取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等商品流通行业;再次,一个地方流通业的发展程度与其流通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决定某一行业发展的重要决定力量,甚至可以说企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到流通业的兴衰,所以,流通企业的发展态势也体现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中。

2.2 合理探析评价指标 上海市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总体覆盖了区域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里所选择的指标具有典型特征,能代表性地说明流通业的发展状况,由于市场集中度、流通业态结构这两项在相关指标的选择比较麻烦,很难进行定量分析,然而,企业资本运营能力是企业内部竞争力的研究,应该由企业自身去分析解决,所以,本文从流通业全局发展的角度出发,着重讨论了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以及做出的巨大贡献,现选择四个主要一等指标和十四个具有典型特征的二等指标。

接下来要对四个一等指标以及所覆盖内容加以分析:

首先,市场环境指标主要关注本地市场发展的诸多根本条件,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对外发展程度等等,以上这些都是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有利因素。

其次,规模指标主要反映行业发展状态和营业方法的创新,能够体现出区域流通业的发展状况,例如: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这些行业的经济增长数量,在这一行工作的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的数量等等。

再次,贡献指标主要衡量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这其中含有对GDP的发展所作出的成就,以及对当地就业人数上升所做出的成绩,以及对增加政府税收所作出的贡献等等。

最后,成长与效益指标主要考察本地流通行业的发展规模、发展动向和趋势以及长期的发展潜力,例如:流通业的发展的经济增加值、企业发展的利润率以及流通业就业增长水平,这些反映出了流通行业发展走势,流通业的利润指标,以及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

3 上海市发展商贸流通业的有利条件

首先,上海市商贸流通业存在一定的规模优势,其规模范围已经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这种规模优势主要表现在商品交易量方面,上海市历年的商品交易总额在全国范围内都名列前茅。在以绝对量为重要评价标准的规模,国际化程度和社会经济水平三个准则层上,上海市都达到标准。

其次,消费需求旺盛,最近几年全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业发展势头良好,零售业总额持续稳定增长,例如:在08年消费品市场销售火爆,整个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1.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9%,从行业构成来看,批发零售业持续增长,餐饮业发展连续火爆,营业收入增幅明显超过其他行业,始终保持领先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大量外来人口积极涌入上海市,由于生活需求,大大增加了对消费品的需求量。

再次,善于运用优势地理位置,是上海市商贸流通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上海处在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巨大的经济辐射作用,都使上海市成为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商业中心,以内陆经济腹地为依托,加强海外交往,都大大带动了上海的批发零售业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从长期目标来看,上海将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经济辐射使更多的周边城市收益,进而带动整个中国商贸流通业的繁荣。

再次,上海市从扩大商贸流通业规模,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开发市场潜力,提升商贸流通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地商贸流通业竞争力发展,上海市地区城镇人口远远高于农村,所以,导致上海市整体购买力比较高升,上海市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也使上海市超级市场火爆盈利,商品快速畅销。所以,一定要采取手段切实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流通业服务质量等方面来切实拓展上海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最后,规范整顿市场秩序,创造健康市场环境,要想整顿市场秩序就一定要加强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法的产品生产企业,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商贸流通环境,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买的放心,用的舒心,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同时,上海当地经济发展持续高速,形成了长江三角洲这一著名经济中心,其流通商品的品种之多,样式之全,服务方式的多元化,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销售方式的不断创新都成为上海商贸流通业竞争力飞速提升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上海是全国科技最发达的商务中心,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流通速度,上海拥有高级人才资源,他们懂得丰富的专业知识、精通国内外贸易投资规律,又懂得连锁经营,这些都有效促进了上海商贸流通业的迅速发展。

4 总结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上海市商贸流通业在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上的发展上都大大超越了全国平均水平,新型业态占据较大比重,批发零售业迅猛发展,餐饮服务业持续火爆,上海已经成为全国商贸流通业的重点与核心,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流通环节多,战线长,效率低下等问题,要想使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就必须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水平,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合理调整战略结构。

参考文献:

[1]张名举.主成分分析在小城镇经济辐射区研究中的应用[J].经济地理,2006(5).

[2]董黎明.中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地域差异及分等研究[J].地理学报,2009(1).

第9篇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服务全社会的公共事业。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电力经济数据是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放大镜”。研究我国电力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对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电力经济运行特征和意义

 

(1)电力经济运行特征。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先行性,电力经济是一种典型的规模经济,是现代社会的公共产品,电力经济运行具有价格弹性特征,电力价格波动影响电力需求量,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变化,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电力价格升高时,居民就会减少电器的消费需求;电力价格下调时,居民就会增加电器的消费需求。电力价格波动对以电为动力的工业生产线不会造成直接影响,但对生产产品市场需求有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着生产线的运行。

 

(2)电力经济运行意义。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电力经济数据是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放大镜”。电力经济运行既反映供电能力,又反映用电需求,电力供需关联度非常大,弹性相互影响,唇齿相依,电力需求增长速度直接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电力弹性系数反映了经济发展效率,如果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就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就存在不健康因素,需要从宏观上及时调整。反之,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就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出现电力紧缺就要拉闸限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就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也需要从宏观上及时调整。

 

2 电力经济运行现状

 

(1)发电量逐年增长。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电力投资力度,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一起上,促进了国内电力发展,北方地区开采地下水发电,南方地区上马大金嫩油机组,大大增加了我国电力发电量,有效缓解了我国电力紧缺困难。

 

(2)需求量快速增长。我国是世界上第二电力消费大国,电力需求增长过快,经济发展和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火电在电源中占绝对优势,电力供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电力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

 

(3)电网初步实现全国联网。我国优化电力资源跨区配置,使用多种电量交换模式,部分电网长期大功率跨区域、跨省送电,电量交换频率日益频繁,全国联网初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省市电力供应困难。

 

3 电力经济运行中问题

 

(1)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电价可以指引和调节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电力市场高效运作。长期以来,我国运用计划经济手段,政府干预电价,人为均衡电力供需,电力价格不合理。我国运用新能源发电技术不够成熟,电力生产主要依赖煤炭,煤炭成本不断上涨,导致电价上涨幅度较大。新建电力项目所需资金很大,导致通过调整电价,缓解用电矛盾,也导致电价机制不合理。

 

(2)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完善。电力企业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省级电网经营企业,政企不分现象比较突出,政企职责不明确,政府掌控电力资源分配权利,间接干预供求关系,电力企业经营效率低下,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3)电力市场规则不完善。没有建立有效的电力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没有出台激励电力经济高效运行政策,如投资者、消费者在电力市场中的进出规则,电力生产和电网经营者公平竞争规则,电力调度、交易和结算规则等等。国家各部门出台的政策都涉及实施环保、调节经济、可再生等内容,政策一致性和科学性较差,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增加电力企业资金投入,电力配置成本升高,导致电力经济调度与企业效益冲突。

 

(4)盲目上马小电厂。我国存在电力供应满足经济增长需求误区,目前各地不顾主客观条件,不综合考虑一次性能源生产运输、原材料供应能力、设备制造能力、水资源条件、大气排放等多种因素,一味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纷纷上马小电厂,电力建设存在大起大落忽冷忽热风险,影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5)电力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华中和四川等地经常出现超负荷高峰期,影响电网安全运行,不得不实施拉闸限电,供电紧张影响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在经济发达地区,也时常出现限电情况。

 

(6)电力经济运行标准混乱。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电力系统建设标准不同,电力定价存在地区差异性,也存在行业差异性,一些改善政策的措施也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加大科学管理难度,一些用户钻管理漏洞,电力应用率大大降低,造成能源浪费。

 

(7)电力系统建设技术落后。电网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的系统工程,覆盖全区域电网系统要求技术水平高,管理更加精细,人工智能化程度更加高。而我国外部自然环境恶劣,特别在偏远地区,地形地貌奇特地区电网建设难度非常大。同时我国电网建设队伍人员素质严重滞后,影响电力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后,信息反馈不及时,电力信息化平台建设缓慢,亟需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能吃苦能战斗的一线人员。

 

4 电力经济高效运行对策

 

(1)建立电价形成机制,发挥电价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我国现在正处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电价改革必须积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电价形成机制,及时调整电价资源结构,积极采取措施保障电力经济高效运行。政府要综合考虑影响电价因素,要充分考虑电力价格成本因素,包括电力规划、生产、销售成本,要充分考虑电力价格市场因素,包括市场结构、需求数量和强度、市场竞争状况,要充分考虑电力不可储藏、具有季节性和需求弹性等自然因素以及税收政策、政府定价等政策因素。政府要用资产利润率来控制电价总水平,运用电力弹性系数,控制和优化超前发展成本,确定分段电价水平,对电力超前发展进行科学决策,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2)实行水电调节基金办法,对火电调峰有效补偿。水电调节基金就是政府把水电生产企业多年生产电力的平均量作为基数电量,水电企业发电量超过基数电量部分,政府实行免税政策,并把这部分收入作为输电基金来管理。这种办法是政府对水电企业以丰补歉,同时也是政府通过电网经营企业对火电调峰者进行经济补偿,达到水电互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之目的。

 

(3)建立跨区域调电影响地方财政收入补偿办法。跨区域调电将减少调入地发电量,增值税及其相关地方税收也将因此而减少。当减少达到一定量时,地方政府将会对电网经济调度进行行政干预。因此中央与地方政府要建立跨区域调电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补偿办法,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地区间电力资源调剂,积极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合理避免用电高峰期,缓解用电压力,强化电力运行效率,积极支持电网经济高效运行。

 

(4)打破省间壁垒,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电力市场。重新认识省为实体的含义,省为实体是指省电力公司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不是以省为界进行发、用电自我平衡,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电力市场。政府将电力资源按照经济需求进行优化配置,打破区域界限,打破省间壁垒,积极调整电力调度规则,实现电力调度坚持节能、环保、经济化原则,高效、低污染、可再生机组发电优先,建立按照资源发电顺序,优先安排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以及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资源发电,其次是核电,再次是天然气发电,包括煤层气发电、煤气化发电、热电联产,最后才是燃煤、燃油发电,最大限度地依法依规减少调度电力资源受地方保护行为影响。

 

(5)做好电网网架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科学规划电网,做到电力输、配网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电网运行优化。加强用电需求预测,对电网经济运行进行分析论证,提高电网规划、建设、管理的预见性、经济性和高效性,使电网真正做到:应多发时能多发、想多送时能多送、要多用时能多用。

 

(6)有效地运用电价杠杆,充分发挥经济调度潜力。我国坚持分类指导原则,以时间段为主体,建立合理的电费标准,综合考虑电力生产、电网运行及电力消费三者利益,以电价为杠杆,在资源应用上,电力企业确定的电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居民用电可以自由选择,发挥大电网的水火电调剂和跨流域水电水文补偿优势,充分发挥电力经济调度的潜力。引入竞争机制,优先调度上网价较低的电厂或机组,实现购电成本最低化。对新建电厂,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开展上网电价预测,如果预测上网电价超过同类电厂或机组的平均上网电价标准,则应确定该项目为不可行项目,避免不必要投资建设。

 

(7)电力企业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通过“网厂分开”电力改革,现行电网市场由国家和地区电网共同组成,电网输配和电价的确定是以省为单位进行管理控制,电价以省域分区,省级电网经营企业政企不分现象比较突出,与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和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符,严重制约电力资源的规划和建设管理。电力企业要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和心理素质。要加强成本控制,科学管理成本,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措施和战略抉择都要追求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争取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市场化程度越高,成本管理领域越宽,企业管理水平就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越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建立各项成本考核办法和目标成本管理责任制,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具体项目、落实到具体岗位,实行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体系,保证完成既定成本目标。

 

(8)构建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我国要建立健全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系统具有多领域和系统化特点,内容涉及电力行业整体发展状况、电力能源生产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等。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可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可防范电力行业的潜在风险、可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及时调整和完善本地区产业布局,尽快完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及时发挥电力资源配置辅作用。在构建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要优化电力市场发展环境,消除一切影响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政府要运用宏观调控职能,合理引导和规划国内电力行业发展布局,形成完整的电力经济发展产业链条。政府在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优质服务,专业监测机构也要定期及时各项监测数据信息。电力企业自身也要充分利用电力经济运行效果评估机制,并根据机制反馈数据,对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外部投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策略进行科学决策。电力企业系统内部也要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坚持平等协商和效率优先的原则,适时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跨区域跨所有制的新型发电公司,在发电环节实现开放、有序、健康的竞争。

 

5 结论

 

总之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电力经济数据直接反应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基本保障了全社会的用电需求,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我国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加以研究解决,切实降低和化解我国电力经济运行风险,保障我国电力经济运行健康可持续。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英语;区域经济;关系;改革策略

1.前言

就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已经形成了“区域经济圈”、“地方经济体”、“经济发展城市群”等形式,并且每种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国际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尤为紧密,因而这样的发展状况对于高级英语人才的需求无疑是非常迫切的,同时高级英语人才对于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其作用日益得到凸显。因此,对于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对其进行有效的培养已经是高校英语教育密切关注的问题。

2.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之间的关系

2.1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英语教育的影响

首先,某一地区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随之会带来企业的技术化和信息化,并且能够不断促进企业与国际的接轨步伐,因此,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会涉及到各种国际业务的开展以及外贸经济的发展,这样会使得企业需要一些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高素质人才,因而这样的人才需求势必会影响到高校英语的教学方向、目标等的制定与改革,使得其能够朝着更为实用的教育方向发展。因此,居于区域经济片区的高校应当非常注重采用实用型的培养方式。其次,从全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来看,我国主要形成的经济大格局主要包括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部持续发展。在国家进行开发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区域核心经济的发展也已经随着高速铁路网的快速发展进入到了多元化的调整阶段,比如一些正在兴起的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带、长江三角区经济区等。这些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吸引着外资外商,因而为使得相关外语的高素质人才的严重匮乏。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也使得很多企业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大规模转变,这对于英语专业的技能人才而言,其需求量无疑会更大。这样会使得高校英语教育在招生以及教学上为了能够与社会发展相匹配而做出更为有利的调整措施。

2.2高校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不断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全球发展的大浪潮之中,经济一体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因此为了能够加快区域经济对外发展的步伐,需要我们做好面临各种挑战的准备,使得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占据有市场开发、技术创新与管理等方面的优先权。而语言无疑成为了对外发展的奠基石,语言在对外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反映出一知识差异、文化差异、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差异等,因而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高校的英语教育问题,从而冲破对外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需要对专业英语给与足够的重视,比如机械工程英语、工程管理英语、医学英语等,使得这些专业性人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技能,在本专业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从而不断促进区域经济的告诉发展。其次,高校英语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外贸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地区其经济的发展都可以分为国内经济与外贸经济。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会对学生进行更为系统与全面的英语培养,让学生能够更为细致地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以及贸易习惯等等。如此教学能够为市场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高素质英语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外来技术引进以及资本引进等等都会有所帮助。最后,高校英语教育能够促进区域文化的繁荣。整个经济区域的外语教学需要高校英语教育的有效带动。因此,高校英语教育能够为人们的发展带来新思维、新文化,因而非常有利于促进外贸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外贸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外商,这样会使得区域之内与外商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频繁,从而使得这样的频繁而日益密切的交流逐渐渗透到区域的生活与情感等领域,从而不断促进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最终实现区域文化的繁荣发展。

3.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的策略

3.1与区域实际紧密联系

高校英语教育想要更为贴合区域实际发展的要求,首先即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对区域的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这就需要高校英语教育应当以市场运行的要求与体制为导向,结合学生自身的英语素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标准与学校体制。对于不同区域而言其经济发展状况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因而这也会导致不同区域的教育发展水平因区域而呈现了较大差异。因此,只有将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够使得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能够不断满足区域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英语教育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来培养人才,因此,高校英语教育应当能够按照市场运行即是以及市场要求来进行开展,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学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3.2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可以说,英语应用能力贯穿于英语专业乃至非英语专业的教育之中。高校英语教育中英语是基础课程,有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培养,同时英语作为语言应用技能课程值得是翻译与写作等。学生可以通过英语基础课程不断积累英语方面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而英语作为语言应用技能课程可以使得学生的推理、判断、分析以及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因此高校英语教育应当结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英语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教学内容。比如相对于发展旅游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在高校中开展外贸英语、饭店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会显得尤为必要。这样会使得学生在学习具体英语运用的过程中还能够学习到更多与经济市场体系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增加更多与英语相关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增加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也能够使得英语学习不至于过于机械化。因此,如果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那么在踏入职场之后也会更快、更为灵活的熟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从而使得自己的所学能够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得到有效发挥,得到社会的认可与肯定,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3.3实现校企联合

如今高校所主张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尽管有些专业的设置以及教学会主动寻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中却很难做到。随着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因而对于高素质的英语实用性人才的需求也正在不断加大,学校英语教育如果不科学的寻求改革势必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对实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校可以建立起相关的联合实际训练基地,将企业相关行业的专家与高校英语教师融入在一起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学校也可以积极邀请一些企业的专家对学生进行资源共享的教育,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从而实现校企人才共育的目的。这样的校企联合能够在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使得企业也能够在人才的应用上更为得心应手。

总结

总而言之,高校英语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高校英语教学目标及模式的调整。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只有相互促进,才能够实现协同发展。因此,对学生而言,高校教育应当不断转变教育观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不断进行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企业也应当能够密切配合学校的英语教育工作而实现校企联合。我们知道知识就是经济,知识就是力量,因此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只有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立足于现如今的发展状况,与时俱进,使得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英语人才,才能够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颖.浅谈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2期.

[2]王涛.浅谈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教育界》,2015年6期.

[3]张粉丽.浅谈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14期.

[4]方敏,梁亚军.高校英语教育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思考.《科学导报》,2015年19期.

第11篇

国内学者对中国股市的波动做了一些研究,其基本结论与经验判断证明,目前我国股市仍然是“政策市”,推动股票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源仍然来自相关政策。也有一些学者利用1990—1998年的沪深股市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股市的运行特征,认为我国股市目前已经初步具有了成熟股市的基本特征,股市运行曲线基本上与宏观经济运行相吻合。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活动可以发现,GDP增长率、GNP增长率等反映经济基本状况的指标呈现周期性特征,同时零售物价指数也在短期内表现为周期循环。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必然会对股市产生影响,从而使得我国股市与其他发达市场一样,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运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二者有着某种长期均衡关系。

2.无论是短期抑或长期,经济增长对股票市场都存在着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3.就长期历史平均而言,中国股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态势;但就短期历史动态而言,并未达到可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程度,甚至出现了背离宏观经济的现象。

二、实证分析

1.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1998年-2006年的GDP值、上证指数以及二者之比:证券化率。

证券化率(securitizationratio)作为衡量一国(或地区)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测度了证券市场在该国(地区)经济中的重要性,当证券化率越高,证券市场在该国(地区)经济体系中越重要。一般,发达国家(地区)的证券化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证券化率较低。尽管短期或许存在不稳定性,证券化率仍不失为权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关度的较好参考指标。

2.对反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数据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

①主成分分析:第一个主成分(以下称实体经济主成分)可以解释固定资产投资年度累计、进出口总额年度累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工业增加值这四个变量,是和实体经济相关的指标,称之为实体经济主成分;

第二个主成分(以下称金融市场主成分)可以解释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M1、金融机构存款总额、金融机构贷款总额这四个变量,是和金融市场相关的指标,称之为金融市场主成分;

第三个主成分(虚拟经济主成分)可以解释收盘价、上证指数、股票总市值这三个变量,是和虚拟经济相关的指标,称之为虚拟经济主成分。

本文只研究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也就是第一类主成分和第三类主成分)各自的发展规律和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对于金融市场方面我们在这里不做研究。

②建立ARIMA模型,以显示虚拟经济的变化规律:

可得出虚拟经济变动规律方程式表示为:

Xt=-0.131+0.077Xt-1

依据方程式(1)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虚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宏观方面,其预测结果分析可以减少股市不规则波动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一定程度上避免股市的大幅度波动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微观方面,预测结果也可以作为投资者们进行投资的一个参考。

③GDP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分析:

可得出GDP变动规律方程式表示为:

Xt=64.863-1.002Xt-1-0.973Xt-2-0.951Xt-3

依据这个方程式(2)我们可以对GDP发展趋势进行简单预测,其预测结果分析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经济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④滞后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的总体走势与其国家的政治环境及经济景气状况的变动周期是高度相关的,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走势的预期心理会首先从股市上反映出来,因此人们称股票市场为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但是股市预测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

所以,我们选取股票总市值作为虚拟经济的一个代表指标,GDP作为经济发展状况的代表指标,检测股票总市值变化反映GDP变化的滞后性。

三、研究结论

第一,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虚拟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总市值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实体经济的一些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额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解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显著相关的,虚拟经济指标的变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实体经济的变动。

第12篇

关键词:证券公司;区位因素;回归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110-03

前言

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证券市场。证券市场不仅具有天然的融资功能,还是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重要手段,它的某些指标还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投资者信心的晴雨表,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政策亦往往通过证券市场反映其效果。

证券公司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各种金融创新业务也加快了步伐。但从整体上看,经纪、自营、以承销业务为主的投行仍是国内券商的最主要业务内容和利润来源。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其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威胁。为促进我国证券公司更合理、更有序、更健康地发展,学者大多从如何评价和提升证券公司的竞争力,制约证券公司发展的因素,证券公司的风险监管制度、治理结构、经营模式、营销能力、人力资本等角度进行研究,对证券公司区位的研究相对较少。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适于证券公司发展的区位因素进行了探讨。

因为证券公司总部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证券公司在国内的发展,所以,每个证券公司在选择总部的区位时都会做一番思量。但是究竟何种区位因素能够有效促进公司的发展并不十分清楚。本文以拥有证券公司总部(以下简称证券公司)的22个城市为对象,结合城市内证券公司的发展情况,探索影响证券公司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区位因素分析

1、资本规模

随着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国际投资银行逐渐介入,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规模普遍偏小已经成了威胁其生存与发展的因素之一。资本数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证券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开展业务的能力,公司所在区位拥有的资本数量多有利于公司扩资、融资,促进公司发展。

2、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态,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其基本特征有:依附性、动态性、私有性、波动性、群体性、创造性、层次性、潜藏性。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本的天然载体。与其他行业相比,证券业的经济效益更加依赖于人力资本的经济效益产出。证券公司的员工是知识型员,所以,证券公司应落户于有人力资本优势的区位,有利于提升公司人力资本的经济效益。

3、科技实力

区位在科技实力上的优势能给予证券公司的运作更多技术支持,同时区位内的大学、科研院校、企业研究中心等是证券公司员工的很好来源,此外,科技实力强的区位,拥有的潜在个人投资者也多,这就增加了对公司的业务需求,有利于公司发展。

4、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基础设施发育的完善与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活跃度、开放度,是吸引外部稀缺资源和整合内部资源的基础性要素,电力、邮电和交通构成区域发展的基础性环境。证券业所需的技术、信息及其产品主要依赖于现代通讯和网络设备,证券公司与客户,以及客户与客户之间主要通过网络等设备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此外,证券公司与外部的交流也需要发达的交通设施,所以说区位的基础设施对证券公司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5、社会区位优势

社会区位优势指证券公司所在区位的政治文化区位优势,不同的区域在国内的政治文化区位是不一样的,这体现在区域的行政中心等级和科教文中心等级两个方面。我国证券公司无论在总部的选址或是营业部的选址时都会选择所在省份的中心城市或是直辖市,这种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类地区的社会区位优势高。

6、经济发展状况

个人投资者、机构和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前提是拥有一定量的资本,所在地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影响潜在股票需求者和供给者的数量,同时,一个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越多,说明企业发展状况越好,企业数越多,潜在的需要上市融资的企业数量也就越多,所以经济发展状况也是影响证券公司发展的区位因素。

二、实证检验

本文用证券公司所在城市的特定指标表示对应的区位因素,构成计量检验中所需的七个解释变量,并选取变量对城市内证券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量化,构成被解释变量,利用Eview3.0计量经济学软件将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一一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并对其t值及模型的异方差性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检验变量的选取

证券公司发展的好坏不能简单的用某项经营业绩指标来表示,公司发展的好不仅指公司规模大,还要考虑公司的风险控制情况等。王晓芳、王学伟(2008)选择证券公司经营中的18个参考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全面反映了我国证券公司的综合实力,以排名的形式对我国证券公司2006年度的经营状况做出了全面、客观的评价,本文中采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用其数据构造实证检验中所需的被解释变量。2006年,我国共有104家证券公司,但是公司的规模存在很大差异,为了更加客观,只采用前50家公司的综合得分,剩余64家不进行考虑。前50家公司的总部分布在全国23个城市,用每个城市的证券公司的平均综合得分表示证券公司在该城市的发展情况,这就得到了检验中所需的被解释变量。

为了得到检验中所需的解释变量,需要选取变量来量化六个区位因素。为了得到检验中所需的解释变量,需要选取变量来量化六个区位因素。本文从《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选取了资本数量指数、人才竞争力、科技实力指数、基础设施竞争力、政治文化区位优势指数这五个指标依次量化前五个区位因素。另外,经济发展状况这一区位因素,用城市的GDP与人均GDP两个变量表示。

2、样本数值

对上述各变量的样本值进行整理,现列表如下。

3、回归检验

利用表2中的样本资料,将前五个解释变量分别与被解释变量――证券公司的平均综合得分,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并记录斜率项的t检验值。将地区GDP与人均地区GDP这两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记录t检验值及F检验值。本文采用了截面数据做样本,对于这类计量经济学问题,由于在不同样本点上解释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差异较大,往往存在异方差性,所以,本文对回归模型的

异方差性做了White检验。并给出了与各模型相对应的怀特统计量。回归结果见下表。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20的t分布的临界值为t0.025(20)=2.086,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20的£分布的临界值为t0.05(20)=1.725,因此,前六个解释变量的参数都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人均地区GDP的参数未通过检验,但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其参数也通过了检验,且给定显著性水平a=0.05,查,分布表,得到临界值F0.05(2.19)=3.52,又11.8>3.52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即地区GDP与人均地区GDP确实对证券公司的平均综合得分产生显著影响。从怀特统计量的值及其伴随概率看出,每个模型都不能拒绝同方差性这一原假设,即不存在异方差问题。

4、结果分析

通过回归检验,发现七个解释变量都对被解释变量产生显著影响,根据t值的大小,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变量依次为:人才竞争力、政治文化区位优势指数、地区GDP、资本数量指数、基础设施竞争力、科技实力指数、人均地区GDP。基于上述发现,得出以下结论:六个区位因素对证券公司的发展有着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有着些许区别,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力资本、社会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状况、资本规模、基础设施、科技实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