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17:25: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专生 艾滋病防治知识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376-0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对象为扬州市邗江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900名。
1.2方法
随机抽取该校31个班级在校学生900名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问卷调查,现场收回问卷,然后对全校学生发放《中专生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宣传单,并组织每个班级放映艾滋病防治知识VCD宣传光盘。一周后对被调查的学生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并现场收回问卷。试卷参照《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调查问卷》,采用自行设计为《中专生艾滋病基本知识调查问卷》以匿名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本次调查使用Excel数据库,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信息
扬州市邗江区中等专业学校900名在校生,均为汉族。平均年龄18.2岁,最小16岁,最大20岁。其中中专一年级学生占37.56%(338/900);二年级学生48.55%(437/900);三年级学生占13.89%(125/900)。男生684人,女生306人,男女性别比为2.24:1。居住城市学生占13.22%(119/900),居住农村或乡镇占86.78%(781/900)。
2.2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前后问卷调查比较 见表1
900名中专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前后问卷调查比较结果可见表1,宣传前后各发放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897份、895份。在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一栏中,宣传前知道艾滋病主要三个途径的分别为604人、578人、564人,所占比例分别为67.34%、64.44%、62.88%;宣传后分别为786人、690人、726人,所占比例分别为87.82%、77.09%、81.12%;在日常生活中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非传播途径一栏中,宣传前认为“与艾滋病人一起吃饭”、“ 被叮过艾滋病病人的蚊子或昆虫叮咬”“ 与艾滋病人发生无保护性”会传播艾滋病的分别为208人、503人、667人,所占比例分别为23.19%、56.08%、74.36%;宣传后为65人、131人、805人,所占比例分别为7.26%、14.64%、79.94%。在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一栏中,宣传前认为“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 “ 坚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不发生非婚”能预防艾滋病的分别为710人、505人,所占比例分别为79.15%、56.08%;宣传后为817人、697人,所占比例分别为91.28%、77.88%。据上述统计,在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后,被调查者的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与宣传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
2.3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问卷调查相关内容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对患艾滋病的病人有歧视感的被调查者占总数的6.92%;认为对艾滋病的病人应关心、同情的占75.2%;愿意帮助艾滋感染患者的占68.72%。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和报刊,分别占56.2%和57.65%;学校健康教育占40.33%。73.85%的被调查者认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与性健康教育相结合,71.06%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应担负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见表2。
3讨论
本次被调查对象大部分自农村或乡镇,男生较多,主要为中专二年级学生。宣传后对艾滋病三种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上升了30.13%、17.82%、30%。“与艾滋病人一起吃饭”、“ 被叮过艾滋病病人的蚊子或昆虫叮咬”、“ 与艾滋病人发生无保护性”宣传后知识知晓率分别上升了20.75 %、93.91 %、 20.69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 坚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不发生非婚”宣传后知识知晓率上升了15.07%、38.02%。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在宣传教育后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与宣传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宣传教育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偏低,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歧视和恐惧现象,这主要与调查对象大部分居住地为农村或者乡镇、信息来源较为局限、年龄偏小、知识了解不全面等因素有关。调查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信息主要来源为电视和报刊,而学校内对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力量较为薄弱,仅占信息来源的40.33%。70%以上的青少年希望能通过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减少对艾滋病的认识误区,提高预防意识和技能。
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危险的杀手之一,在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大约占三分之一[1]。因此,学校预防艾滋病的健教工作应该得到加强,通过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艾滋病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我国目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2]。建议将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宣传纳入学校常规健康教育课程。不仅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强防病意识,提高防御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之成为预防艾滋病的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健康知识;知晓率;社区;健康教育
2009年7~8月期间, 对江北区的城区居民进行了健康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 以了解居民对健康知识、慢病相关知识、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个人行为、健康知识接受途径、愿意接受的形式等情况。探讨对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有效模式, 为制定社区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宁波市江北区白沙街道、中马街道抽取4个居委会。在每个居委会中抽取若干个楼栋的18岁以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 共抽取800人, 回收问卷784份, 回收率98%。其中男性326人(占47.5%), 女性458人(占52.5% )。18~30岁136人(占17.3%), 31~45岁228人(占29.1%), 46~59岁257人(占32.8%), 60岁及以上163人(占20.8%)。公务员36人(占4.6%), 企事业224人(占28.6%), 工人139人(占17.7%), 个体62人(占7.9%), 外来务工114人(占14.5%), 退休183人(占23.4%), 其他(家务)26人(占3.3%)。
1.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基本知识、慢性病相关知识、传染病相关知识、自我管理的方法、预防措施以及主要通过哪种宣传形式获得健康知识、最喜欢参加社区组织的哪种健康教育活动等。调查由辖区责任医生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执行。
1. 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应用率的χ2检验, P
2 结果
总体上看, 对健康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在性别上对健康知识回答的正确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对健康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慢性病相关知识、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愿意接受健康教育活动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
2. 1 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况 从统计的数据看,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对健康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均在50%以上(除外来务工人员外);慢性病相关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回答正确率逐段提高。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在50%左右(P>0.05)。按职业分, 公务员、企事业、工人、退休人员回答的正确率较高, 而个体、外来务工以及其它人员对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P
2. 2 健康知识获取的情况 从统计数据看, 公务员、企事业、退休人员的健康知识主要从报刊杂志中获得。其次是广播、电视及录像和医务人员宣传、知识讲座。而工人、个体、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知识主要从广播、电视及录像中获得。其次是张贴画(小册子)和医务人员宣传、社区知识讲座。相同职业不同年龄获得的健康知识途径没有明显差异, 但年轻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来自网络。
2. 3 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接受情况 从统计数据看, 不同的年龄对健康教育咨询、讲座认同度为最高(P
3 讨论
近几年来, 健康教育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社区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 正在被广泛开展, 也逐渐被广大医务人员和居民认同, 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1]。但由于社区居民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不同、个人的性格特征不同、社会背景不同造成对健康的理解、要求不同, 对生活的质量追求也不同[2]。因而对社区健康教育成效的取得形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让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成为今后居民防病治病,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指路灯。查找一些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薄弱环节, 对不同人群需要进行不同方位的健康教育, 逐渐提高社区居民无病防病、三级预防的意识[3, 4]。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社区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要符合群体的需要, 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直观互动的教学手段, 使健康教育内容适合宣教对象, 易被群众接受和理解, 把良好的健康观转化为社区居民的生活理念, 并在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居民提供固定的健康信息交流的场所是提高健康教育有效途径之一。如健康教育馆、某种疾病俱乐部、健康工作站等。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课堂及医务人员义诊、咨询门诊, 逐渐把健康教育模式转变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传授、自我保健和社区与居民互动、专家与居民互动、居民与居民互动、居民与仪器互动的运作模式。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着薄弱环节。其实健康教育应该从幼儿开始, 在中、小学时期得到巩固与加强, 使其从小形成影响一生的健康行为, 如从小养成吃少盐饮食、不食或少食腌制食品。对其成年后的慢性病的预防和保健具有重要的作用。成年女性在社区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后, 对家庭成员的卫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帮助, 具有促进提高家庭卫生保健的作用。故成年女性成为健康教育重点人群之一。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不同对象所关注的健康内容不一样, 故因按照不同对象不同需要开展健康教育。比如0~3岁科学喂养、学龄前儿童健康、家庭健康、青少年校外健康、老年健康、更年期健康、妇女卫生保健健康、弱势群体健康、心理卫生、心理调适等, 形成一套系统化、规范化、实用性强、可操作的“健康链”, 使健康教育在实实在在在社区不同人群和不同人生阶段都能发挥作用。使健康教育真正成为缓解社区医务人员与社区居民的医患关系的催化剂, 增进彼此的信任感, 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稳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7.
[2] 胡晓云, 陈新, 毛宗福, 等.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现状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1(1):53-55.
【摘要】目的:在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学习需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研究健康教育与血糖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本院内科抽取正在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36名,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并与此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的30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单次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糖尿病;教育护理;血糖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以往护士常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的内容比较简单,达不到患者及家属的学习需要。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广泛调查后,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调整和扩充,使其更有针对性,有助于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减少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在本院内科就诊的II型糖尿病患者36人,年龄46~71岁,职业和文化程度不一,病程都在3年以上,已经使用药物治疗,其中7例使用了胰岛素制剂。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住院23例,门诊13例。均有家属陪同。
1.2 针对性健康教育:在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调整和扩充。对患者的宣教包括10个方面: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有效的治疗方法、用药知识、饮食知识、休息与运动知识、诱发因素、并发症、血糖理想控制指标、快速血糖仪的使用、中医中药治疗知识。对家属的宣教包括8个方面: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有效的治疗方法、饮食知识、快速血糖仪的使用、家庭护理方法、血糖监测时间、低血糖的识别、预防保健知识。由同一组责任护士进行一对一宣教,对患者宣教时间不少于45分钟,对家属宣教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3 对照组:选择本院2007~2008年在本院内科住院治疗的II型糖尿病患者30人,本组患者年龄、性别、患者情况与研究组基本一致。此期间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记录单上5个项目的常规健康教育,基本上未对家属进行宣教。
1.4 血糖检测:检测所有患者就诊时血糖、就诊后1周血糖、就诊后1~3个月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1~3个月内多次检查者取最后一次结果。观察组血糖数据均由空腹静脉血生化检查取得。部分对照组患者1~3个月血糖由快速血糖仪测得。
1.5 统计学处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单位为mmol/L,用Х±S表示,采用SPSS10.0统计包进行组内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检查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血糖情况及控制达标人数
组别
就诊时就诊后1周就诊后1~3月内
血糖值达标人数血糖值达标人数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达标人数
观察组(n=36)14.61±7.3307.03±3.02249.66±4.186.19±3.0315
对照组(n=30)16.08±8.1109.51±6.111710.20±9.107.81±3.4610
P值(血糖)
2.2 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自行进食后症状消失。对照组在3个月内有2例因发生糖尿病酮症再次入院。
3 讨论
3.1 目前,糖尿病的防治重点已经转向社区和家庭。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掌握越多,血糖将控制得越好,并发症发生较轻、较迟,生活质量和寿命也越长。因此,近年来,对糖尿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较深入的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
3.2 我们认为,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来医院就诊,特别是住院治疗,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最好时机之一。按原有的健康教育记录单,护士对患者的教育比较重视基本知识,内容比较宽泛。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②,患者最感兴趣的内容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保健知识,而家属最感兴趣的内容是饮食知识、血糖检测方法和并发症的观察。根据这一调查,我们修改了原来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记录单,对住院患者和有条件的门诊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3.3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对II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与以往常规健康宣教对比,患者1周后复查的空腹血糖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首次就诊及病程较短的患者差异更为明显。较长时间(1~3个月)复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示,这种差异仍然存在,但有所缩小。同时,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也有所减轻。
3.4 由于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反复宣讲,巩固效果,我们将出院患者转回所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后,辅导社区护士继续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及尝试采用远程血糖监测等新技术、新设备,进一步落实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终身不间断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68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5-02
在我国艾滋病(HIV)呈现多层面、多渠道、快速度的中度流行趋势,其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并由高危人群扩散与普通人群,局面十分严峻。面临艾滋病性病疫情的严峻局面,研制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应对模式是全球(尤其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当今,以预防艾滋病为目的宣传教育模式多种多样,但在大学校园实施青春健康教育的模式国内外都很少见。本文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我校529名在校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前与青春健康教育后的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校自愿参与青春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的4个年级段的在校大学生529名,分别于青春健康教育前与青春健康教育后发放调查问卷。529名大学生中男311名,女218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为21岁。
1.2方法在实施青春健康教育前与青春健康教育后,分别对529名大学生发放问卷(采用本市青春健康教育项目设计组所设计的问卷),以只标明性别、年龄,不记名方式独立完成问卷,问卷内容主要为:与生殖避孕相关的一些知识、对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艾滋病性病的预防知识和来源、有关性行为的一些态度等。
1.3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以P
2结果
2.1实施青春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对传播艾滋病的三大途径、日常一般性接触不会导致艾滋病传播、发生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可使艾滋病传播几率降低等知识的正答率与实施青春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明显,P
2.2施青春健康教育前后大学生性观念的比较见表1。
2.3施健康教育前后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态度比较见表2。
3讨论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Effect evaluation survey of Influnza A H1N1 prevention health education in Shaoguan City
Deng Guang-huiWang TingZhang Zhi-wei
Shaoguan Institute for Health EducationShao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Shaoguan 51202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basic knowledge and psychological and health behaviors that are affected by Influnza A H1N1 amo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in Shaoguan City, aiming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Using th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e selected 601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of two counties (city) in Shaoguan City. During the survey, the respondents were provided with standard questionnaire. Results:The average awareness rate about the basic knowledge ofInfluenza A H1N1 was 53.35% amo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62.4% am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in Shaoguan City. 83%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95%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thought that Influenza A H1N1 affected their daily life. 54.6%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75%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thought that they are more concerned their about Influenza A H1N1 now. 56.3%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48%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were more worried about suffering from Influenza A H1N1 now. There was a great increase in the formation rate of health behavior amo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he occurrence, confirming the obvious effects of health education. Conclusion:The awareness rate about the basic knowledge of Influenza A H1N1 was not high amo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in Shaoguan City , suggesting that more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systematization and scientificity of knowledge spreasing in developing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Compared with the situation when Influenza A H1N1 was new to them ,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had great psychological changes in Shaoguan City.Besides, urban residents and secondary students were relatively rational. while rural residents and primary students had a fear of it. This completely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health education ,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mpted u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Influenza A H1N1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evaluation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为了解掌握韶关市城乡居民及中小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和心理及行为改变情况,为今后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韶关市健康教育所于2009年11月在该市随机抽取了二个县(市区)开展防制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效果调查,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南雄市和曲江区城乡居民和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县(市区)随机抽取一个城市社区、一个行政村、一所中学、一所小学。每个城市社区和行政村抽取18-70岁常住居民100人,要求以10岁为年龄段,各年龄段人数相近,男女各半。中学抽取初中二年级学生50名,小学抽取四年级学生50名,男女各半。
1.2 方法
采用省健康教育所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甲流防制基本知识了解情况、甲流发生前后心理和行为变化情况。调查人员经过专门培训,调查方法采用面对面询问、学生当场答卷、市健教所人员现场督导,以及采取二级质控即平行调查员质控和市级质控,确保问卷填写无空项、错项和逻辑错误。
1.3 统计方法
问卷经质控后,统一录入由EPIDATA建立的数据库,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01份,其中城乡居民401人,占66.7%;中小学生200人,占33.3%,男性300人,占49.99%,女性301人,占50.08%。
2.2 甲流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城乡居民和中小学生甲流基本知识知晓情况详见表一。从表一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和中学生在回答“感染途径、传染期、报告部门、预防方法,正确做法”五项基本知识方面,正确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和小学生。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2.3 甲流发生前后心理与健康行为变化情况 城乡居民和中小学生甲流发生前后心理与健康行为变化情况见表二。从表二可见,有83%的城乡居民和95%的中小学生认为甲流对日常生活有影响;有54.6%的城乡居民和75%的中小学生现在更加关注甲流;有56.3%的城乡居民和48%的中小学生更担心自己得甲流。其中城市居民和中学生相对理性,即关注较多而担心较少。而农村居民和小学生则表现出恐惧心理,其担心自己得甲流分别占78.6%和60%。甲流发生后,城乡居民和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增加比例在15-98%之间,甲流发生前后城乡居民心理变化和健康行为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韶关市城乡居民甲流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5.35%,中小学生为62.4%,表明该市城乡居民和中小学生对甲流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并不高。而城市居民和中学生知晓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和小学生,这可能与城市居民总体素质相对较高,获取甲流信息渠道较多和中学生知识水平较高,理解能力较强有关。在对甲流五项基本知识掌握方面,只有“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二项掌握较好,知晓率在70%以上。而对甲流的传染期知识掌握最差,知晓率在31~41%之间,这可能与传染期这个概念本身的定义过程在不断发展有关(最初认为是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这就提示我们在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要重视知识传播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男女性别方面差异很小,说明男女对甲流这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和理解程度相差不大。在年龄方面,城乡居民甲流知识知晓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这可能与年龄越大者,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使用通讯和交际工具以及获取甲流有关信息途径较少等有关。在文化程度方面,城乡居民甲流知识知晓率随文化程度升高而上升,这可能与文化程度较高者对甲流相关知识理解程度较高,以及文化程度越高者对自身的健康关注较多,主动学习和了解甲流相关信息也较多有关。
3.2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与甲流刚传入我国时相比,该市有83%的城乡居民和95%的中小学生认为甲流对日常生活有影响;有54.6%的城乡居民和75%的中小学生现在更加关注甲流;有56.3%的城乡居民和48%的中小学生更担心自己得甲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市城乡居民和中小学生对甲流的心理变化还是比较大。其中城市居民和中学生对甲流的认识相对较为理性(即关注较多而担心较少),而农村居民和小学生的心理变化程度较大,甚至出现恐惧心理。这可能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心理素质较差,获取甲流信息渠道较少,以及小学生对甲流这种新生事物敏感性较高,心理不成熟,客观和理性判断力较差等有关。这就充分显现了在发生甲流这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示我们在开展甲流健康教育工作中,尤其要重视加强小学生和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教育。
3.3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甲流发生后该市城乡居民和中小学生6项健康行为形成率较发生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就充分表明开展甲流健康教育成效明显。不同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增加比例不一,其中“咳嗽、打喷嚏时的正确做法、勤洗手、开窗通风、减少外出”4项健康行为增加比例最大,可能与这四种健康行为容易改变有关。该市城乡居民健康行为增加比例随文化程度升高而上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这主要与文化程度越高,在甲流的冲击下,对不健康的行为认识越深刻,作出改变的动力就越大有关。而年龄越大者,受传统观念和习惯影响,既有不良行为改变难度相对较大等有关。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2-0126-04
Based on PBL teaching on health education fordiabetesmellitus in community for postgraduate
SHANG Lizhi CHEN Xiaohui JI Shu ZHAO Chuan LIU Tan ZHANG Jing LI Jinjing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4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ode of PBL on health education for diabetesmellitus in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city community,for postgraduatesand diabetes patients to master basic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n diabetes.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3 to July 2015,graduate students played the role of researchers, teachers, doctors to help the teacher,60 diabete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0) and control group(30) randoml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but observation group with PBL,a diabetic patient was selec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s a cas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as evaluated by theoretical examination,questionnaire and laboratory testing.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fasting blood glucose[(6.77±1.52) vs (8.66±2.23),P
[Key words] Postgraduate; Teaching methodolog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Diabetesmellitus; Health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慢性疾病[1]。糖尿病及其所引起的并发症给个人、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病在社区居民中治疗率、控制率、知晓率均低,除使用药物外,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是全面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关键方法之一。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可促进居民对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相关基本知识的掌握,愿意配合药物治疗、主动监测病情、控制饮食、坚持运动、调整心态等。本文从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的作用、需求、模式、内容、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适合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基于以“问题”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方法[2-4]。PBL的基本要素:①以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为起点,学习内容围绕问题展开;②“问题”一定是学习者在“真实世界情境中”遇到的、学习者不知道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与路径;③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习者能发展能力和协作技巧;④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偏重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⑤在每一个“问题”完成时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在社区健康教育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教师和研究生调动社区学员主动地参与病案的讨论,鼓励学员积极探究未知,解决实际问题[5]。克服了以老师满堂灌讲授为主的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PBL教学法既能训练学习者的思维,又能有效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技能[6-9]。
本课题组依据多年对郑州市社区健康教育的实践,以社区糖尿病患者为学习主体,教师和中医学院研究生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的教练,以任选一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为案例,尝试在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引入PBL教学法,从真实案例中发现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促进康复。结果显示在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中,PBL教学法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讲授法,现就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中PBL教学法进行探讨,研究生全程参与,扮演调查员、教师、医生的角色,协助老师完成组织分组、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实验报告分析和宣讲、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抽样2013年9月1日~2015年7月31日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郑州市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之间在之前的糖尿病知识测试成绩、平均年龄、性别比例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团队组建 观察组被分成3个团队,10人/团队,每团队由学员自行推选出1名主持人;对照组30人,集体听课。
1.2.2 应用内容 包括调查问卷、糖尿病基本知识教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2次理论课,2学时/次,共4学时。(1)问卷调查 参照(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0]拟定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家族病史以及糖尿病健康教育需求等。由统一培训的课题组教师、参与该课题的硕士生和护理本科生实施调查与数据处理。(2)糖尿病基本知识教育 包括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代谢改变、表现与诊断、综合防治,25个选择题,每小题4分。(3)体格检查 测量体重、腰围、身高、臀围,肥胖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为超重或肥胖(全身性肥胖);腰臀比(wasit-hip ratio,WHR)男性>0.9,女性>0.85为腹型肥胖。(4)实验室检查 测定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
1.2.3 应用过程 (1)课前 统一培训参与授课和调查的护士、硕士生和指导教师。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和对照组由同一教师授课。(2)PBL教学过程 首次课堂,指导者(老师、硕士生)先介绍本次的教学目标是促进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教学重点是提高居民对糖尿病的认识。选出观察组内的一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简单自我介绍,有无家族糖尿病病史,罹患糖尿病过程中自我感受的异常感觉,各种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和治疗的经历,自我评价和在糖尿病知识、护理、治疗、生活方式等方面希望得到哪些帮助,引导学员进入临床情境,由社区学员提出疑问,如人为什么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为何表现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有效降血糖的方法有哪些?除药物治疗外,还有哪些辅助疗法?之后展开讨论,能解决的问题当堂逐一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利用课下时间通过查阅文献、讨论、咨询专家等多途径找到答案。教师和硕士生作为引导者,始终把握讨论方向,避免离题,必要时提问,让所有学员都积极参与,适时插入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下一次上课,大家分享课下自学成果,继续讨论,最后学员完成一份学习心得和讨论报告。下课前指导教师对整堂课进行点评和总结。
1.2.4 教学效果 教学结束后,以调查问卷、糖尿病理论知识考试、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评价教学效果,理论考试中采用病例分析的形式,题型为标准化选择题;以理论考试成绩、病例书写、社区学员对研究生服务和宣讲的评分作为对研究生评价的依据。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P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6.77±1.52)mmol/L vs(8.66±2.23)mmol/L,P
2015年7月对部分社区完成阶段性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生参与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PBL教学过程。与培训前比较,研究生对糖尿病理论知识(满100分)掌握得更扎实[(95.52±2.45)分 vs (50.56±3.28)分,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病因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的慢性病。本调查问卷发现80.2%的患者希望了解糖尿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及综合性治疗措施。由于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欠缺,有些患者只服药不监测血糖,还有人无症状就自行停药;希望掌握糖尿病日常护理常识和应急措施的患者占46.7%。75.4%的患者除坚持用药外,还希望通过远离不良生活方式、控制饮食、运动等非药物控制或逆转病情,但不懂得实施,希望得到帮助。62.7%的患者希望得到心理引导,帮助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健康教育是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科学的身心教育。本研究将PBL法应用于糖尿病健康教育,教师和研究生全面系统地进行以下内容的宣讲:①饮食疗法,糖尿病患者在满足机体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应定时定量进餐。主食应以粗粮为主,辅以含优质蛋白的瘦肉、蛋、禽、鱼、乳、黄豆。限制脂肪的摄入,以花生油、豆油、玉米油为宜。戒烟酒、咖啡及浓茶;禁吃食糖、糖果、糕点、蜂蜜、蜜饯、果酱、白薯、冰淇淋等高糖食物;老年患者应增加钙与铁的摄入,补充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食疗是中医治病的重要特色,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膳食材颇多:生地、知母、黄芩、天冬、玄参、党参、沙参、麦冬、黄芪、葛根、五味子、山药、茯苓、石斛、附子、山萸肉、枸杞子、早莲草、、女贞子等。②运动疗法,有氧运动是控制血糖有效的方法。每次30~60 min,每周3~5次,以运动后有轻度疲劳感、稍微出汗、但不气喘、心率约120次/min为宜。③自我管理与心理疗法。长期的对糖尿病结局的担忧,使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和情志异常。首先进行基础治疗,辅以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宣讲,对糖尿病的治疗要有长期的(甚至终身)、有计划治疗的心理准备,需树立乐观主义精神。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病情变化特点及治疗过程,树立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如果患者症状较重,心理治疗无效,则加用抗抑郁药。保持情志平和,制订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制度。其次,业余生活要丰富多彩,如参加舞会、听音乐、跳广场舞、做体操、旅游等。使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系统调和舒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④并发症的监测,如果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造成足部感觉迟钝或丧失,应检查足部,加强足部治疗与护理。⑤穴位注射、针灸法辅助治疗糖尿病,选心俞、肺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或相应夹脊穴、足三里、曲池、关元、三阴交、太溪。选(2~4)穴/次,以黄芪或当归注射液,或用小剂量的胰岛素进行穴位注射,每穴位0.5~2 mL。通过实施糖尿病综合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激励患者自觉积极参与维护健康,坚持长期有效的规律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改善、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11],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探究许昌县某校碘缺乏病(IDD)健康教育效果。方法:于2016年1-5月,按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法,从许昌县抽取1所小学,再对抽取的120名4~6年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20名调查对象干预后的总体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7.2%,明显高于干预前的39.4%(P<0.05);干预前,学生和家庭交流IDD知识占12.5%,干预后占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学校中根据学生特点继续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并使之更具有针对性,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碘缺乏病,并向全社会辐射,以扩大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
学生;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教育效果
人体缺碘会导致碘缺乏病(IDD),该症常会损害人的智力和健康,故此消除IDD对提高国民体质,保障国民健康尤为重要。中部地区是我国消除IDD的难点地区,也是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地区。为了解IDD防治健康教育效果,并及时发现健康宣教中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指导今后的教育活动工作,本文将对河南省许昌县某校学生开展IDD防治健康教育,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1-5月,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法,从许昌县各中小学随机抽取1所学校,再于该校4~6年级全体学生各抽取40名,共计120名,将其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学生年龄9~12岁,平均年龄(10.5±0.7)岁;男65名,占54.2%,女55名,占45.8%。
1.2健康教育方式
(1)通过班会的形式,开展防治IDD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及互动游戏。(2)学校每学期安排4~8个学时,于健康课中开展IDD防治健康教育课,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测试,并要求学生把所学到的碘缺乏相关知识传递给家庭成员。(3)学校每学期出1~3期IDD防治知识墙报或举办作文竞赛。(4)学校利用家长会发放学生家庭食盐情况调查,同时,发放IDD科普知识手册或DVD影像资料。(5)组织学生入户宣传,以达到学生对社会、家庭的传播作用,以转变学生家长不健康的生活行为。
1.3问卷调查
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前后,对调查对象开展IDD知识健康问卷调查。采用《全国IDD监测实施方案》[1]中推荐的IDD知识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IDD基本知识、IDD预防知识、IDD知识交流。本次干预前后各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均导入到SPSS19.0软件包中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学生对IDD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干预前、后抽选的学生对IDD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39.4%、87.2%,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后的IDD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9.2%,明显高于干预前的33.8%,且IDD预防知识知晓率为85.7%,明显高于干预前的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学生对家人IDD知识交流情况比较
干预前,学生和家庭交流IDD知识有15名,占12.5%,干预后有86名,占7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时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碘缺乏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了逐年递减的趋势,但是并没有完全消除[2]。近年来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在IDD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向人们普及IDD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并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以此才能持续有效地控制IDD发生[3]。许昌县为了更好地实现碘缺乏疾病的消除目的,近年来组织多项健康教育活动,其中学校是主要的开展场所之一,在学校中,通过安排相关防治教育课程、班会、举办作文竞赛等活动,很大限度上让全校学生更为重视碘缺乏的防治,在加深了自身记忆的同时,达到进一步提升此类健康教育影响作用的目的[4];与此同时,通过学校与家长互动,利用家长会发放学生家庭食盐情况调查,在对学生宣教的同时,使家长也参与到IDD防治教育中;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与家人进行IDD知识交流,以增加家长对IDD防治的重视[5]。本文观察结果显示,干预前对学生IDD知识普及度不高,致使对IDD知识总体知晓率仅为39.4%,对该校学生开展健康教育之后,IDD知识总体知晓率明显提高至87.2%,表明小学生因IDD知识相对较为贫乏,没有接受全面的健康教育而使得IDD知识知晓率较低,通过对小学生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IDD健康教育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对IDD的基本知识和预防知识的认识。此外,在调查学生对家人IDD知识交流情况中发现,干预后学生与家人交流率为71.7%,明显高于干预前的12.5%,提示通过学生与家人交流,可进一步扩大健康教育工作效果。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可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IDD的危害及预防手段。为此,今后在学校开展IDD健康教育中,需根据学生独特的特点,需更加系统和针对性地开展这类工作,采用形式多样、效果显著方式,让学生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有更为广泛、深入的了解,并向全社会辐射,以扩大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
作者:庞会平 余艳丽 单位:河南省许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寄病科 河南省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
参考文献
[1]杨娟,刘军,廖敏,等.2007-2011年广西重点人群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应用预防医学,2013,19(2):121-122,75.
[2]王莉,王宇.2013年全国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5,34(7):526-528.
[3]时学花,陈伟,靳玲,等.2007-2011年度西安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干预效果评价〔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4,33(4):450-454.
【关键词】高血压病 健康教育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342-02
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病是心脏血管病的诸多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据统计,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以高血压及并发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的医疗费用也以每年17.7%的速度递增[2],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国内外关于如何控制高血压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高血压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对人群采取适当的干预,可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系统的健康教育是一种良好的干预手段。本文通过对81例高血压病患者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随访追踪一年,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81例高血压病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A)及我国新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51例,女30例,年龄(47.1±10.2)岁,Ⅰ级高血压50例,Ⅱ级高血压20例,Ⅲ级高血压11例,曾有吸烟饮酒史者54例,单纯吸烟者8例,只饮酒者10例,合并脑血管病者12例,冠心病者15例,糖尿病者8例。
1.2 方法 先行认知缺陷问卷调查,在对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知、信、行”健康教育[3]。具体地说,就是先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状况和基本的情况评估,然后形成诊断,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效果,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不定期的医学讲座,定期出宣传板报,赠送宣传画页或小册子,组织看录像、DVD及定时组织高血压患者进行座谈讨论等。内容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对一咨询,主要包括:①介绍血压测量的基本知识并教会患者家属测量(测量结果记录入健康手册)。②合理膳食,限制钠盐摄入(每日<6g),为动态观察膳食结构的变化,给患者发放日历,记录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③戒烟限酒。④控制体重,适量运动。⑤心理指导,保持患者平和的心态,缓解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压力。⑥讲解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等基本知识以及降压药物的服用常识,对医嘱依从性的重要性等。在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让家人接受干预。健康教育的患者每月电话或上门回访一次。
1.3 评价指标 患者入选前和干预满1年后,均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检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共50个题,内容涉及高血压防治基础知识,相关行为和自我管理技能等方面。答案均为二项选择,答对率60%以上视为合格。相关检查为测量血压、体重指数(BMI)、抽血查血脂等,血脂紊乱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1.4 资料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Foxbase数据库,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t检验,x2检验等。
2 结果
2.1 81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压控制情况 见表1
2.2 81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卫生行为构成情况 见表2
2.3 81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的发病,除遗传因素外,主要与人们过多的摄入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高盐饮食、吸烟、酗酒、肥胖、久坐、精神过度紧张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从多方面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是国内外公认的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健康教育干预是指导患者掌握有关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而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的系统健康教育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包括持续循环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对高血压患者来说,系统的健康教育更加有针对性,医务人员与患者保持经常性接触,缓冲病人的紧张情绪,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对策,能达到知己知彼,缺什么补什么,对症下药的目的。因而对病程进展的控制有较好的效果。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血压下降幅度较大,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危险因素和防治等方面有较好地认识,在配合药物治疗的目的,能认真做好非药物治疗,即改变相关行为,做到较好的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提高遵嘱服药的依从性。相关行为转变例数干预前后自身对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血脂紊乱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在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后,控制效果良好,从而减缓病程进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关于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由于高血压的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临床上应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应积极推广到社区,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服药率、控制率,最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总之,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帮助高血压患者掌握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表1 健康教育前后血压比较(x±s)
注:经t检验,教育前后比较:p
表2 教育前后卫生行为构成情况[例(%)]
注:经x2检验,教育前后对照:p
表3 教育前后危险因素的变化
注:经t检验,干预前后对照:p
参考文献
[1]杨江柳.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干预.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10(6):250.
【关键词】胃溃疡穿孔;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perforation.Methods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surgical treatment,drug treatment and routine care,the Study Group on this basis,receive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are.Results Through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tudy group in all respect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hrough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has good results
【Key words】Ulcer perforation;Health Education;Psychological Care
作者单位:635000四川省达县人民医院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传统的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但缺乏相应的健康知识与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以使患者病情恶化、反复或加重[1,2]。本研究对研究组胃溃疡穿孔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旨在探讨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作用,为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在临床应用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9月至2009年10月来我科就诊的胃溃疡穿孔并首次住院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20~73岁,平均(35±7.4)岁,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全部病例均由消化内科医师诊断,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均符合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3]。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溃疡穿孔程度及位置等各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接受常规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即提醒患者要遵医嘱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1.2.1 健康教育 由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师根据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情况,用患者可以理解的语言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胃溃疡穿孔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注意事项及其日常预防保健等基础知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多提问题,并对患者较重视的问题进行合理解答并集体讨论。
1.2.2 心理护理 由护理人员与研究组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为其解决心理问题,避免患者过度紧张、焦虑,督促患者听音乐并与他人多交流,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疾病保持正确的心态,确保良好的睡眠质量、生活有规律,保持良好心情。
1.2.3 常规手术和药物治疗 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进行胃溃疡穿孔修补术,并应用相同的抗生素。
1.3 统计学方法 对定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6.4±2.7)d,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9±1.7)s,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经检验,两组住院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有56人治疗效果较好,4人治疗效果不明显,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中23人治疗效果不明显,治愈率为61.67%,经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52,P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CL-90差值比较(分,x±s)
研究组对照组总值P值
总分80.12±7.9.5632.74±4.1815.09
躯体化0.78±0.210.23±0.0912.33
强迫症状0.83±0.250.15±0.048.67
抑郁0.74±0.180.12±0.039.33
焦虑0.73±0.260.24±0.126.72
精神性食欲丧失0.61±0.120.39±0.147.21
2.4 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对胃溃疡穿孔基本知识知晓率的比较(见表2)。
表2
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对胃溃疡穿孔基本
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组别例数
入院时出院时
知晓人数知晓率(%)知晓人数知晓率(%)
研究组602846.6760100.00
对照组602948.333253.33.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胃溃疡穿孔是一常见的身心疾病,有研究显示,胃溃疡穿孔患者常存在明显焦虑、抑郁等情绪,且在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缺陷[4]。因此不能仅通过传统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疾病知识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差等方面开展基于临床路径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本研究显示,通过对胃溃疡穿孔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患者的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平均住院时间亦明显缩短,患者在出院时胃溃疡穿孔的病因及诱因、服药方法、饮食知识、如何保持良好情绪等各方面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胃溃疡穿孔的基础上,辅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使患者掌握自身疾病相关知识及日常生活、饮食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5],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Wells KB,Golding JM,BumamMA1Psychiatic disorders in a sample of thegeneral population with and without chronic medical conditions.AMJ Psychiatry,1988,145:976-978.
[2] Fischer P,Simanyi M,Danielczzzy KW.Depression in dementia of theAlzheimer type and in multi-infarct dementia1AMJ Psychiatry,1990,37:999-1004.
[3] 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中华消化杂志,2008,7(28):418-420.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为1%-2%。[1]该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它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健康及生存质量。由于医护与患者交流不足,患者普遍对糖尿病知识缺乏,致使糖尿病患者急、慢性并发症不断发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基础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使患者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知识和危害性,接受正规治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尤其对2型糖尿病人必须强化健康教育,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内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初步探讨其对糖尿病患者生活及血糖水平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4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在50-75岁,平均年龄61岁。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26例,初中:15例,高中以上;8例。均为社区2009年6-10月的老年人查体中查出的2型糖尿病人,皆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用糖尿病药物治疗,同时对他们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22例,只用常规药物治疗,未接受健康教育指导。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方面无显著差异。
1.2健康教育内容
1.2.1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使其对糖尿病病因、影响病情的因素、病情控制方法及预后等有关知识了解。
1.2.2心理护理指导由于病人都是偏远农村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认识不足,表现为满不在乎,不注意饮食,不坚持用药。针对此种情况,认真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定义、并发症,及不坚持治疗的后果。与患者家属交谈,争取得到家属的配合与支持。
1.2.3饮食指导向患者强调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是饮食治疗,必须重视规律饮食,严格控制饮食,合理调节饮食结构,放弃不良生活方式。
1.2.4休息、运动指导为患者制定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运动计划,运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可选择步行、慢跑等。运动时可携带一些糖果、含糖食品,若出现饥饿、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服用,如症状不缓解应请求救护[2]。
1.2.5用药指导对病员及家属进行用药指导,使其了解降糖药的种类、正确服用方法、剂量和可能发生的副作用等。
1.2.6糖尿病自我监测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建议患者购买血糖仪,教会每位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定期检测餐前、餐后血糖,认真记录结果,并及时反馈给医生。
1.3健康教育形式与方法
1.3.1内科门诊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对32例2型糖尿病人进行身体状况、社会心理状况评估,根据评估所得的资料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1.3.2社区糖尿病患者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年龄较大,在门诊就诊时间有限,获取糖尿病相关信息少,对知识需求量大,健康教育小组的人员,每月两次进入社区集体授课、操作演示,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给患者查血糖、尿糖,掌握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
1.3.3开通糖尿病知识咨询热线,随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
1.3.4发放有关饮食种类、数量的图片,把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印成小册子,让病人随身携带。
1.3.5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自我管理的技能,对患者做出瞬间评估,懂得患者的迫切需要,及时评价教育效果。
以上措施,护理教育小组人员持续进行了5个月。
1.4评价标准①糖尿病有关知识≥60分为及格。②血糖、尿糖监测结果按糖尿病控制标准规定:血糖以空腹血糖为准,按定量进行统计,尿糖按定性统计。优:空腹血糖8.1mmol/L,尿糖(+++)以上。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比较(χ±s),见表1,显示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糖尿病 宣传 健康教育 干涉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国外给它的别名叫“沉默的杀手”,是血管、肿瘤、艾滋病之后致人死亡的疾病之一。目前,中国已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中国糖尿病发病率6.7%,已高过世界平均水平6.4%。近几年,糖尿病患者在全世界以一种增长的态势逐步增加。为此,糖尿病患者要想得到自身的控制和自我管理,就需要患者们多多的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健康的知识学习有利于自我控制和管理,经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配合医生做出正确的医疗决定,通过自我病情的完善,实现正确的自我护理。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及难点
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伴随终生心里很难过,表现为精神抑郁,心情不畅。社会的帮助占有重要的地位,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认知的误区,恐慌、焦虑等心理反应,即使是第一次入院治疗,患者也会有否认愤怒焦虑恐惧悲伤的心理应激过程,这种心理反应会加重病情的延续,致使血糖继续升高,为此,纠正患者对此病的正确认识,讲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以解除其精神压力,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最佳效果。
糖尿病饮食护理: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疗法,它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蔓延,所以不能忽视饮食控制疗法,加强饮食教育极为关键。生活中均衡营养对于我们的健康很重要,均衡营养是饮食健康的关键,强调不要大量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速食,以及各种精加工或半成品食物,忌讳多吃甜品,应该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及其他未加工和粗加工的食物来合理控制血糖。加强控制饮食对远期达标和预防并发症有着战略意义。必要的饮食控制不是什么也不吃,我们每天都需要从各种食物中摄取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纤维素这4种常量营养素,所以,什么都要吃。什么都吃才是真正的均衡。控制食物的总热量是必要的,患者和家属应该协同医生共同制定饮食方案,合理控制饮食。
糖尿病运动指导:糖尿病患者适量的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减少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疾病,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运动可保持理想体重,以减少对胰岛素的抗拒性;运动还可以提高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避免或延迟各种并发症。但是运动要经过医务人员专业的指导来做。和正常人一样,糖尿病患者运动时也应遵循一定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严格体检检查,是否有禁忌证,为此决定合理的运动方案。运动方式千奇百态,接合自身和医生的指导来进行,运动强度要适中,慢慢来,不能一步到位,平稳呼吸,运动过后,应进行放松整理活动,使心率和血压慢慢下降,对于出现不适应反应,应该及时停止并采取措施。注意运动时间,1型糖尿病患者在餐后30分钟最差,餐后60分钟为好,餐后90分钟运动降糖效果最好。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没有限制,适中的运动方式可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老年人更应该严格遵守运动指标。
健康教育的方式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一,是一种基本的治疗形式,是治疗的基础。如果没有糖尿病健康教育,患者就无法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我们要通过医护人员的宣传教育,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采用不同的教育理念。有以下3种情况:①个人交谈,个人交流方式一般以口头教育为主,也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例如,对于刚刚发现疾病的患者,就需要与病人交流病情,处处需要进行个别教育;对于病情严重患者,或者触碰到患者本身的隐私就更需要个别交谈。②宣传资料的发放,糖尿病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汽车广告、电视、电台广播、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体现,发放些糖尿病宣传资料,如症状分析,如何治疗,饮食规范,运动指导。通过宣传可以让大家多多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及健康教育,及时获得信息。③病房讲课和社区授课,授课者必须是具有专业知识及专业资格证书的医师,根据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讲坛,使得患者更有机会直接与医师进行交谈,方便沟通。
糖尿病的心理教育
糖尿病基本知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前提 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有关本病的基本知识,使其对糖尿病的病因、影响病情的因素、病情控制的方法及预后情况有概括的认识,并向其讲明只要认真和医生配合,改善患者对糖尿病“无知”状况,减轻患者悲观、紧张心理,并取得患者的自觉配合,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保证长期治疗严格执行,并获得满意疗效。培养健康情绪 让患者明白一个人情绪的好坏,对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不断的护理加强针对性教育。
讨 论
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通过早期干预,让患者多多了解糖尿病知识,改变悲观态度,及时有效的控制自身血糖和情绪,加快治疗效果。自己的努力会直接影响到病情的好坏。往往糖尿病患者一经被确诊为糖尿病就一定要进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情绪极为不好控制,导致血糖急剧上升,此时必须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如果不及时治疗,轻者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重者会导致死亡,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心理护理极大的程度上帮助糖尿病患者脱离痛苦,缓解心态。另外,糖尿病护理干预小组,使糖尿病患者在疗养期间能较好地掌握糖尿病自护能力,并受益于今后长远的生活中,提高生活质量,合理的调理患者用药剂量,对老年患病者更有帮助,同时血糖的检测可及时有效地控制掌握病情指标。故有效地预防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必须要有良好的情绪控制,才能减少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孕期保健教育 新生儿健康 影响因素
孕妇保健教育干预影响着孕妇的健康状况,而且对胎儿以及婴儿的生长发育产生长期的影响。本文主要以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孕期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来研究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提高本地区孕妇的健康水平和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奠定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8年4月至2011年7月,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210例孕妇,年龄在22~35岁,平均年龄(27±6.87)岁。且这些孕妇在职业、生活水平这些条件上比例均衡,且无慢性疾病,无妊娠并发症等。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4个部分:①基本情况,即年龄、孕期、孕妇及配偶的文化程度、孕妇及配偶的职业等;②孕妇的行为习惯,如穿衣、饮食、饮水、卫生习惯等,并对其赋分,分值越高,行为越健康;③孕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如关于性生活的知识、卫生知识、对胎儿有影响的因素的相关知识等,并对其赋分,分值越高,保健知识掌握越好;④获取孕期保健知识的途径,分为书本媒体获取和亲朋好友获取两大。
1.2.2健康教育内容
孕期健康教育每次孕检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孕妇讲解,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健康教育的咨询服务。孕期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影响出生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孕妇并发症。孕早期讲授受孕过程及影响因素,使孕妇正确认识孕早期卫生保健并及早补充叶酸。孕中期讲授妊娠注意事项、孕期合理营养、乳房保健、胎教知识、孕妇自我监测(胎动计数、测量体重、测量宫底高度、听胎心)和定期产前检查的必要性,告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孕晚期让孕妇做好迎接分娩的身心、物品准备、使其了解并掌握分娩的先兆及入院待产的指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食用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肥胖患者应限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预防便秘,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消除孕妇对孕期的恐惧心理和过重的心理负担。告知其积极调节心态,消除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
1.2.3健康教育方法
由专人负责对入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周一次,并且每个出院病人都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通过发放宣传单及面对面讲解等形式继续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随访结束后发放调查表,了解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行为变化以及对疾病相关基本知识知晓率的变化。
1.3质量控制
根据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孕期保健教育的特点,科学设计调查表,注意问卷调查的方法、质量及保密性。所有数据均输入电脑进行分析,数据录入时,要统一计量单位,数据录入后随机抽取10%的调查表人工检查一遍,核查是否存在数据录入错误,以确保录入的准确性。
1.4统计学处理
选取拟分析的因素,分别予以分级和数量化。将问卷调查内容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统一录入计算机,建立SPSS数据库,通过计算机逻辑校对和抽样复核确保资料录入的准确性。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包括正态性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孕期行为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变化
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孕期行为与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1)。
表1、教育前后行为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变化比较[ 例(%)]
表示与教育前相比P<0.01
2.2 新生儿健康水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为分析几种因素与新生儿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首先将所要分析的因素进行量化,具体量化方案见表2。将各种分析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新生儿健康水平影响的影响因素是妊娠阶段与健康保健教育。具体数据见表3。
表2 新生儿健康水平影响因素量化情况
注:带下划线者为哑变量的对照
表3 新生儿健康水平影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孕妇健康保健教育
孕期健康教育[1]是以孕产妇为服务对象,对孕产妇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其掌握有关孕期生理、心理和保健知识,促进孕产妇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顺利渡过围产期,最终促进母婴健康。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孕妇在进行孕期健康教育之前,多数缺乏对保健方面基本知识,通过我院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孕妇行为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对促进孕产妇的顺利分娩、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做好围产期保健有着重要作用。
3.2影响新生儿健康水平的因素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优生优育的观念逐渐增强,因此孕期健康保健教育开展就显的越来越重要。有调查发现[2]:大部分孕妇现有的孕期保健知识来源主要是书本知识,占79.2%,孕妇对孕期健康教育需求牢高达81.2%。我国调查表明[3]:妇女最希望获得保健知识的前三种方式依次为医生咨询、书刊、电视广播。说明孕妇知识来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务人员,同时多渠道、持之以恒的健康教育对孕妇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这次研究所分析的可能因素有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妊娠阶段,孕期健康保健教育以及吸烟和饮酒的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在这些因素中,影响新生儿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孕妇的妊娠阶段和健康保健教育。可以看出,妊娠阶段在13~27周的OR值为5.521,健康保健教育的OR值为13.720,说明为孕期健康保健教育的有无的孕妇对新生儿健康水平影响较大,提示良好的孕期健康教育,可能起到维护新生儿健康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唐思,黄飘,陈火明.综合性医院孕期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健康月刊,2010,29(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