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17:25: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绿化管理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 管理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规模空前扩展,与此同时,人们对城市绿化的思考也在升华,城市绿化建设已由最初的园林观赏为主过渡到环境保护,再过渡到目前的生态建设。城市绿化的功能也正从传统的美化、观赏、休憩、防护等方面转向自然景观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综合过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社会共识和人们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可以说城市建设正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作为城市生态主要因素的城市园林绿化,却远远落后于城市建设的发展。为此,有关专家一再呼吁: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步伐,实现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走一条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道路[1]。
1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不到位
(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缺乏长远性与科学性。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绿化的质量,而园林绿化的质量又取决于城市园林绿化进行科学的布局即规划设计。通过规划设计,要使园林绿化地在整个城市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在各类建筑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从而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和巩固,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规划设计也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园林绿化建设费用和园林绿化施工的依据,也是对园林绿化建设检查验收的依据。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是政府管理城市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它决定了城市的格局和发展方向。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首先要落实在城市绿化规划管理上。
(2)还有一些城市至今仍未形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由于没有较为稳定、长久的规划系统来指导绿化规划,在进行城市园林管理时没有可靠依据,导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与规划实施的脱节。常常出现规划绿地经常受到一些单位和个人的侵占和吞噬,各类绿地数量严重不足,大大滞后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及市民游憩出行和生态环境防护的要求。居住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公共绿地比例严重失调,在老的建成区,绿地更少。因此必须尽快编制、调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优化城市园林绿化布局[2]。
1.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1)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在本质上仍未从根本上消除计划经济时代管理的运行痕迹和框框,政府挑着经济与社会两副重担,明显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管理机构的设置有背于强化公共管理职能和精简高效的原则。
(2)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目前,许多地方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各自为政,如:各开发区、各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的园林绿化管理,自成体系,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体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事件时有发生,随意伐木毁绿事件更是屡屡发生。有些城市由于管理力度不强城市整体绿化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2.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不同的城市对园林绿化系统的规划要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园林绿化的规划布局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文、地形等方面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城市性质、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如:北方城市应多考虑防风带的建设,南方的城市要以遮阳降温为主等。
2.2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绿地的基础上搞好城市的普遍绿化,要与工业布局、居住区详细规划、公共建筑分布、道路系统规划密切结合。
2.3均衡分布,形成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
不同的绿化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时,应注意将公共绿地均匀分布,做到点、面相结合,以面为主,点线穿插,以小为主,中小结合,使各类绿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最大功效。
3提高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3.1政府实施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
城市人民政府依法律授权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体现为依职权的主动行为和依申请的控制、引导行为。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规划,组织编制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以使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从而可以付诸实施操作。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及信贷等筹资手段,直接投资于某些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如城市公园建设与改造、城市街路与广场建设与改造等,以体现其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和职能。
3.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要法治化
(1)坚持“以法治绿”的原则。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必须强法和执法,管理法规要完善,并要严格执行,依法办事。管理监察队伍,要知法、执法、守法、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各级管理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克服“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的倾向,从人治转向法治轨道。
(2)要加快出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加强管理,走依法治绿之路。“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初步形成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的、比较完善的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规、规章框架,形成和进一步完善严格、规范、文明的执法制度和依法行政的工作程序及监督机制。
3.3提高全体社会成员对城市园林绿化环境效益的认识
政府有关部门要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城市绿化管理的浓厚氛围,通过宣传、教育,有效地调动全民参与绿化的积极性。广大公众要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园林绿化管理当中来,要做到城市园林绿化人人有责,要树立全民绿化意识。
4结论
总之,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系对于改进和加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城市园林; 园林绿化; 绿化管理; 问题; 建议
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社会原因, 如实际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体制原因, 导致主管部门追求政绩和短期效益;决策者和专业人员知识和审美取向的局限性;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制定规划时缺乏统筹考虑等, 使得园林绿化发展速度虽快, 但效果并不理想,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不到位
1.1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缺乏长远性与科学性
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绿化的质量, 而园林绿化的质量又取决于城市园林绿化进行科学的布局即规划设计。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城市虽已编制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 但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要求。 比如对城市绿化格局的规划,就需要按照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对于城市的气候、 水文、 地质及绿地格局进行认真分析, 依据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 同时结合整体用地性质确定。
1.2 还有一些城市至今仍未形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
由于没有较为稳定、 长久的规划系统来指导绿化规划, 在进行城市园林管理时没有可靠依据,导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与规划实施的脱节。常常出现规划绿地经常受到一些单位和个人的侵占和吞噬, 各类绿地数量严重不足, 大大滞后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及市民游憩出行和生态环境防护的要求。
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2.1 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 协调的管理体制
目前, 许多地方园林绿化规划、 建设、管理, 各自为政, 如: 各开发区、 各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的园林绿化管理, 自成体系,缺乏全局性、 系统性、 规范性的管理体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事件时有发生, 随意伐木毁绿事件更是屡屡发生。 有些城市由于管理力度不强城市整体绿化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2.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薄弱
尽管已实行政务公开制度,但监督制度本身具有缺陷和信息不完全透明是客观事实。在我国, 很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都未建立监督、 考核机制, 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监督和考核,甚至未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之中。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在政府工作议程上排不上号, 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后劲不足。
3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不完备
有法不依,管理者法制观念不强, 在执法上存在着执法不严或某种程度的谋私问题;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以罚代管和以罚代法的倾向。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不够,管理不力。 因此, 必须提高各级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领导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尤其是许多地方性的园林绿化法律法规、 行业标准、 技术规程亟待健全。五届四次会议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精神、 国务院颁发的《城市绿化条例》 等, 但许多城市未能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城市绿
化工作的方针、 政策, 相应制定一些地方性配套的绿化法规, 因而,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 显得力不从心, 根本无法进行依法行政管理。甚至一些城市的绿化工作出现玄虚现象,造成城市的绿化目标不明确, 扩绿无计划, 绿地不落实。尤其是城市绿化设计、 施工混乱, 无证照设计、 施工十分普遍, 《园林绿化技术规程》 根本无法实施, 造成不正当竞争, 质量低下, 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城市园林绿化执法不严, 社会绿化问题较多, 单位附属绿地、 小区绿地, 都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城市绿化制度不健全, 法规不配套, 政策不落实, 未走上依法治绿的良性轨道。 因此, 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才能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4 城市园林绿化意识普遍不高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起步较晚,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迟缓的严峻局面。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许多城市政府对园林绿化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总体建设不协调。城市在规划建设中, 绿地预留面积比例不足,大面积、大手笔、 高质量、 高标准的绿化景观很少; 城市园林绿化过分强调草坪, 缺乏高大乔木。应提倡建造乔、 灌相结合的复层群落。树种选择偏重花色树形, 忽视其他抗空气污染的树种。 开展各项经济活动, 口头上讲生态环境是 “生存之本,重中之重” , 可在实施中, 却片面追求眼前利益、 暂时利益。由于城市园林绿化不能像其他产品一样短期内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它的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也很少有人真正关心、 认识。城市绿化在人们心目中,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只有当洪灾、 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真正造成危害的时候, 人们才可能想到绿化的重要性。
5 鉴于以上在我国城市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
建议
5.1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一般程序
5.1.1 初步设计出城市园林绿化系统
在调查与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园林绿化指标, 初步设计、 形成本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 包括: 人均公共绿地、 绿化覆盖率、 绿地的结构组成、 相应的防护林带、 生产绿地及专用绿地。
5.1.2 计算各类绿地的新增面积
各项绿地指标是依据城市环境目标确定的,按照指标要求逐项
计算新增绿地面积。
5.1.3 编制绿化规划
根据前面计算的新增绿地面积和新增公共绿地面积,汇同园林部门制定具体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目标实施措施即绿化规划对策。
5.1.4 绘制绿化规划图和绿化设想图根据绿化现状和绿化对策, 分别绘制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图, 近期园林绿化规划图和远期园林绿化设想图。上面所述四点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一般程序, 但实际操作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程序是复杂多变的, 因此, 必须灵活把握。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园林绿化管理的原则与程序,才能有效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水平。
5.2 要遵循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 应根据城市不同的特点, 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并选定各项主要绿化的用地范围, 合理安排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作为指导城市的各项绿化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应考虑以下因素:
5.2.1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不同的城市对园林绿化系统的规划要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园林绿化的规划布局应根据当地气候、 土壤、 水文、 地形等方面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城市性质、 规模、 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 综合考虑, 因地制宜。如: 北方城市应多考虑防风带的建设, 南方的城市要以遮阳降温为主等。
5.2.2 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绿地的基础上搞好城市的普遍绿化,要与工
业布局、 居住区详细规划、 公共建筑分布、 道路系统规划密切结合。5.2.3 均衡分布, 形成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不同的绿化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时, 应注意将公共绿地均匀分布, 做到点、 面相结合,以面为主, 点线
穿插,以小为主,中小结合, 使各类绿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最大功效。
5.2.4 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
一、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内涵
园林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和艺术的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环境和游憩境域。城市园林绿化主要研究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各类绿地的功能与有关定额指标及分布原则、园林绿化和园林事业的管理理论等。
二、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问题表现
2.1不合理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进入大发展时期的人们总是向往新生事物,不喜欢旧的东西,规划部门也同样如此,把一大批优秀建筑和园林拆了,代替的是没有特点的高楼大厦和配套绿化,这些配套绿化只是为了绿化而绿化。绿化大部分在建筑的背后,没有阳光,植物生长势差。有的老城区,因规划的不合理,原址是漂亮的花园或绿地,古树参天,新的项目建设后,花园拆了,基地标高抬高了,有些古树虽然进行了保护,但是地势低积水等原因,古树日渐衰落。有许多优秀的园林小品、绿地消失了。
2.2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花园大多建于解放前,由于居住人口密度一直居高不下,集中绿地和开放空间比较缺乏,很多搭建建筑更是插建于的花园绿化内,占有了原有的开放空间和庭院绿化,改造成厨房间、卫生间或菜园,古树名木和大树生存状况恶劣,有的甚至被建筑包围。许多公园和公共绿地建成已有几十年,总体上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建设的公园绿地因建设总量较少,总体发展速度较慢,前期时间较长,大都布局合理,骨架良好,植物茂密。但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标准较低,大都陈旧破损,功能上与现今开放式的游园需求不相适应,景观特色消褪。虽然这几年逐步得到改造,但仍有相当一部份公园绿地有待进一步调整改造。
2.3消极的维护状态
由于缺乏维护经费及相关政策支持,园林绿化和古树长期处于欠维护状态,以至于风貌损害日趋严重。即使保护改造,不太考虑现在与未来,在保护与建设中,对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总体发展不重视,在实际操作中也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此静态的“消极保护”状态使得一些园林绿化的保护仅仅限于形式上的保护,缺少实际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性。
2.4不合理的建设
园林绿化一般都处于城市中心地段,在城市土地供应日益紧张、地价一涨再涨的大背景下,园林绿化在处于保护与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极低甚至为负的尴尬境地下,面对大规模拆迁和土地批租所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诱惑,土地管理者、政府部门、国有单位极有可能为追求经济和政治利益而将保护建筑和其园林绿化出让、批租,使其面临“拆落地”消失的厄运。
2.5精品意识不强,缺少文化品位
在城市休闲绿地中,文化内涵这一隐性构成要素扮演着重要角色,现代景观设计更加强调精神文化,更加注重“意”的体现,力求创造某种氛围。因此,要创造优秀的园林景观,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这样的环境才能让人在满足视觉观赏之后产生某种共鸣,受到感染,引起一定的遐想,从而令人回味无穷。
三、加快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对策
3.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要规范化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制定一方面要具有综合性、权威性、前瞻性、阶段性、区域等特征。另一方面要依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来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系统要充分反映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要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要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基石。
3.2绿地规划要有前瞻性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中,制定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根据城市的特点,瞄准国内先进水平,高起点制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工作还要体现新城区和老城区、市区和郊区、城市和农村环境的建设的平衡发展。
3.3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与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实施
经批准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的纲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实施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也关系到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等方方面面的根本利益。所以,实施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3.4积极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手段
主要采用:遥感技术,运用遥感技术建立城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掌握准确的城市绿化指标体系;统计分析技术,对采集的数字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用预测学回归分析方法推测某一指标的实现将会达到的效果;景观生态理论应用,对研究的量化指标应用景观生态理论进行分析并评价。
3.5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要法治化
(1)坚持“以法治绿”的原则。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必须强法和执法,管理法规要完善,并要严格执行,依法办事。管理监察队伍,要知法、执法、守法、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各级管理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克服“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的倾向,从人治转向法治轨道。
(2)要加快出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加强管理,走依法治绿之路。我们要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初步形成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的、比较完善的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规、规章框架,形成和进一步完善严格、规范、文明的执法制度和依法行政的工作程序及监督机制。
3.6强化植保工作
加强树木病虫害的疫情预测、预报工作,特别是加强对日本松干蚧疫情的调查和预防工作,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强调查员、检疫员的业务培训;加大病虫害防堵力度,划定无疫情保护区。同时,加强对市内寄主树木的药物防治,确保绿化成果。
参考文献:
1.康少邦、张宁:《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
2.谭跃进:《定量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关键词:城市绿化;环境产业;管理趋势
1产业化和权益平衡
1.1城市绿化是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
(1)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出现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招来投资者、旅游者,繁荣了经济。有的城市计算建设投入与产出之比达到1∶5的高值。一次投资长期受益,走上了环境与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道路。有远见的建设者、开发商,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注重环境选择“择绿而居”的时尚,自觉地投入土地、资金兴建绿地,成为决策的热点。因为有了绿色的环境而房价上升,楼盘热销,绿化与物业市场出现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波澜”。
(2)城市绿化形成的“经济波澜”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绿化建设,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地区进行“拆房建绿”,对国家和建设单位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是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首先是提高了环境质量,提升了地区的物业价值,改善了居住条件,造福人民;拉动了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装潢市场、建材市场、劳动力市场、搬运市场等。除了投资者直接受益以外,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只要进行综合核算,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由于经济效益的诱导效应,提高了投资主体的“绿化觉悟”,推动了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1.2权益的平衡问题值得探讨
城市绿化所形成的环境效益,不受疆域的约束,无论投资者还是非投资者,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自然空间里均衡地得到享受,由此形成了环境效益普遍性的特点。市民作为纳税者,享受绿化的环境效益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当某些经济实体因城市的绿化环境使他在经济活动中受益时,他不需要通过市场付出代价,又形成了绿化经济效益外部性的特点。对那些没有依法负担应有的绿化建设任务或没有达到法定绿化数量的单位来说,实际是他们占用了社会的环境资源。对这类单位应该以环境评价、计量为标准,他们应该向社会做出补偿。把外部化的经济成本转向内部化,才能从利益驱动的高度,调动其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样,某些依法进行了环境绿化建设达到或超过法定指标的单位,他们投入了土地、资金,对城市绿地系统做出了贡献,他们是城市环境质量的生产者。政府对这类单位在税费负担方面给以优惠才比较合理。
但是,目前对绿化的环境效益,还处在有认识无评价或有评价无计量的状况。多数单位对绿化的效益还停留在从概念到概念的水平上。现在有一些先行单位,对绿化的环境效益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计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绿化管理法制化
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增加“依法治绿”迫切性,需要以法制保障绿化事业的发展。目前应该清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城市绿化条例》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修改与市场经济和“入世”不相适应的法规、条例。至少应该研究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1)面对绿化事业社会化的特点,确立绿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社会各方的职责和权益;
(2)面对绿地面积增加、质量提高的现实,确立全社会发展绿化和维护绿化的法律保障;
(3)对新兴的、发展中的绿化产业,要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相应的中介机制、监管机制。3管理策略
3.1加强维护“绿线”的严肃性
“绿线”的划定是实现绿化规划的前瞻措施,维护“绿线”比划定“绿线”更重要。当今实施的“拆房建绿工程”,对当代人来说是个大成就,但需要以数倍、数十倍的投入进行环境重塑。前车之鉴不容忽视,以多少无奈吞下历史的苦果,不要因现在的宽容给后人留下隐患。应该严守规划,从法制出发,像维护“红线”一样,维护“绿线”的严肃性,控制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制订土地转让、土地借用、房屋拆建等的法制措施。
3.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协调绿化发展
当今,城市绿化是涵盖城乡的系统工程,近郊、远郊都纳入了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取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措施、开展多种经营,是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发展绿地的基本措施。回顾人类的生产历史,绿化、植树从来就是谋求生存、富民强国的手段。为农业生产者开辟生产致富的道路,是发展绿化的必由之路。在法制建设和绿化管理中,应该研究解决资金投入、合作经营以及土地使用、农业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3.3养护管理法制化
城市里的一切绿地、树木,不论所有权属于谁,都是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做好所有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使其茁壮生长,是发挥绿化效益、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与发展具有同样意义。我国法律、法规已经规定,即使是绿地、树木的所有者,也不准损坏树木、侵蚀绿地。绿化事业发展到目前的水平,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把绿地、树木、养护、管理列为所有者的责任。国外在城市绿化管理中,不乏这方面的先例。需要制定不同的养护质量标准,把养护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市民中去,建立赏罚法规。同时,兴办绿化养护企业,开发绿化养护市场,实行集约化经营,为社会绿化养护服务。
4市场导向
关键词:城市绿化;环境产业;管理趋势
1.时代特征
当今绿化事业的实践,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不但出现了量的增长,而且形成了质的变化。由于绿化事业格局的演化,形成了如下新的行业特征:
(1)绿地功能由以休闲、游览为主,转向以环境功能为主;
(2)管理范围由对行政系列内单位的管理为主,转向涵盖城乡面对全社会绿地树木的管理;
(3)绿化建设的投资由政府单一渠道,转向投资主体多元化;
(4)绿化生产由计划管理,转向市场运作;
(5)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由行政指挥,转向依法调控;
(6)绿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和建设事业处于相辅相成的地位。
2.产业化和权益平衡
2.1 城市绿化是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
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境保护为主。城市对园林的需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基础设施;二是作为休闲设施。前者应当由市政当局作为公共产品共给全体市民,后者则可以由法人实体作为法人产品提供给部分市民。
2.2 权益的平衡问题值得探讨
城市绿化所形成的环境效益,不受疆域的约束,无论投资者还是非投资者,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自然空间里均衡地得到享受,由此形成了环境效益普遍性的特点。市民作为纳税者,享受绿化的环境效益是合情合理的。
3.几个管理策略问题
3.1 加强维护“绿线”的严肃性
“绿线”的划定是实现绿化规划的前瞻措施,维护“绿线”比划定“绿线”更重要。当今实施的“拆房建绿工程”,对当代人来说是个大成就,但需要以数倍、数十倍的投入进行环境重塑。前车之鉴不容忽视,以多少无奈吞下历史的苦果,不要因现在的宽容给后人留下隐患。应该严守规划,从法制出发,像维护“红线”一样,维护“绿线”的严肃性,控制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制订土地转让、土地借用、房屋拆建等的法制措施。
3.2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协调绿化发展
当今,城市绿化是涵盖城乡的系统工程,近郊、远郊都纳入了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取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措施、开展多种经营,是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发展绿地的基本措施。
3.3 养护管理法制化
城市里的一切绿地、树木,不论所有权属于谁,都是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做好所有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使其茁壮生长,是发挥绿化效益、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与发展具有同样意义。我国法律、法规已经规定,即使是绿地、树木的所有者,也不准损坏树木、侵蚀绿地。
3.4 绿化效益的技术保障
城市绿化效益来源于功能,功能来源于绿地的数量和质量,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都是以植物为基础的。过量建造亭、台、楼、阁,堆砌假山,搞豪华的硬地铺装,其后果是投资与效益成反比。在当今绿化建设高速发展的时候,应该制订绿量指标、建筑物限制指标,从技术政策上保障绿化的实效。
4.市场导向
仅以“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为例,要达到其基本要求,需要投入的土地即接近城市土地面积的1/3,城市中任何行业都没有这样多的土地投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设中,对绿化的投资,都占有相当比例。城市绿化产业正蒸蒸日上地活跃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全社会对绿化建设的投资,以及市民对绿化的消费,都是通过市场实现的。
从事绿化行业的法人成千上万,分布在各个专业、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所有制和经营方式。他们的经营成果是社会经济成果的组成部分。他们的诚信经营、生产质量、技术水平,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城市绿化的质量、造价等诸多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各个法人进行直接管理。。
5.体制改革中的两个热点
5.1 公益事业与企业化管理
国家兴建的公园和各种类型的公共绿地,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所有权属于国家,其建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质量,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以社会效益为一切经营活动的准则。公民是纳税者,理应获得公益事业的服务。
公园、公共绿地等事业单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国家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经营者以企业法人的资格,承担公园、公共绿地的养护管理任务,按照约定的工作数量、质量和费用定额,核定养护、管理费用投资。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确定承担养护、管理任务的企业。承担养护管理的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这与公园、公共绿地的事业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容混淆。至于养护管理资金的来源,理应主要来自地方财政。至于资金核拨的依据,应改变过去那种按人头拨款的局面,将“以费养人”改为“以费养事”,这在绿化管理体制上是一大进步。
5.2 转变政府主管机关职能
转变观念是转变职能的关键。要清理行政管理的旧观念、旧方式、旧习惯,按照政企、政事分开的原则调整管理制度,摆脱那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务。由侧重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把主要精力用在绿化规划的制订与实施上,绿化市场的监控和引导上,绿化法规的制订、修订和实施上,以及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上。
6.结束语
城市绿化的综合效益,最显著的是由其公益性特性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绿化建设的成效来看,得益最大的是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的这座城市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广大市民。这完全符合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时,由绿化建设带动起来的旧城改造、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绿化环境的改善对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产生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景权 谈西宁的生态园林建设 生态园林论文集续集
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发展不同步,无长远规划,侵占绿地、滥伐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些城市的规划绿地被挪作他用。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使得成年树木被大量砍伐,砍了栽、栽了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绿地结构单纯,生物多样性体现不充分。一些城市绿化树种虽然较多,但植物景观单调,在色彩、季相上无多大变化,缺乏生机活力,难以体现其园林艺术风貌。如常绿乔木和常绿灌木,仅占全树种的15%,不能实现季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目标。另外,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绿量不足,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单调,如树种单一,乔木、灌木、草坪的比例搭配不恰当等。
3、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倾向性。不考虑当地的实际、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和树木生物学特性,盲目引进外地树种和重名贵品种轻乡土品种,重人工造景轻自然景观,重草轻树,造成引种失败和病虫害大发生。
4、管理水平低。忽视了“三分建,七分管”的园林绿化建设原则,无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措施,粗放养护管理,技术含量低。该修剪而长期无人修剪、该除草而长期无人除草,致使花园、绿地杂乱无章,病虫害无人防治,并且许多该间苗的苗木因没有及时间苗,导致种植密度过大,树木严重生长不良。单位、居民法制观念淡薄,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着如城市园林执法队伍不健全,管理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景观造景技术,管理手段滞后,赏罚不明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目前落后于城市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主要原因。
5、绿化格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有有害生物的结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园林风格不断传入我国,植物配置和种植方式更加多变,如疏林草地、规则绿化等,打破了我国传统园林格局。园林植物种类、数量经过引种,外来物种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改变了城市中原有有害生物的种类、结构和危害程度。如今,蛀干害虫、食叶害虫(如蚜、螨、蚧、粉虱、蓟马)和生态性植干病害已成为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病虫害。另外,绿化植物的不合理配置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害虫与寄主、天敌在长期进化中,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不合理的种植结构打破了这一比例关系,破坏了生态平衡,外来生物无天敌,致使病虫害严重发生和蔓延。
6、城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气候异常等促进了病虫害的发生。城市环境是由人工建造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而地上部分城市空气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光照条件不足以及人为破坏严重;地下部分往往是填埋的建筑垃圾,土壤坚实、透气性差、土质低劣、缺肥少水、生长空间狭窄,这些直接导致树木生长势减弱、抗逆性降低,为有害生物的大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养护管理又长期跟不上,园林植物病虫害容易暴发成灾。此外,气候异常导致的冻害、抽条、旱灾、涝灾、烟尘、酸雨等自然灾害,会使林木生长势减弱,导致病虫害暴发成灾。据国家林业局报道,1999年柳树烂皮病大发生,2003长春大面积树木死亡以及2008年发生在云南省、贵州省等地的冻害,都是由灾变性气候引起的。
7、园林植物检疫环节薄弱,外来病虫害猖獗。随着国际、国内植物的频繁交流,由于进货方式不同,园林植物检疫不能照顾到方方面面,致使侵入型病虫害不断传入我国的不同地区。这些侵入型害虫比我国本地害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如近年从国外传入的毁灭性食叶害虫美洲斑潜蝇,严重危害我国100余种花卉植物,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就遍及我国22个省区。黄斑星天牛原先发生在华中地区,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蔓延到我国十几个省份,对我国杨树类植物造成严重危害。这些都是由植物检疫环节薄弱和引种不当引起的。
二、城市园林绿化的改进方法及发展趋势
1、绿化管理法制化
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增加“依法治绿”迫切性,需要以法制保障绿化事业的发展。目前应该清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城市绿化条例》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修改与市场经济和“入世”不相适应的法规、条例。应该严守规划,从法制出发,像维护“红线”一样,维护“绿线”的严肃性,控制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制订土地转让、土地借用、房屋拆建等的法制措施。
2、养护管理法制化
养护管理是中小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保障。只要是城市里的绿色园林,就是绿化系统的一部分,而其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并不重要。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随意损坏树木、侵蚀绿地,其中包括绿地的所有者。只有做好养护管理工作,才能使城市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真正发挥出来,也才能使中小城市绿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使绿化成果得到珍惜和巩固。因此,为了中小城市园林绿化能够更好的开展,养护管理的法制化是当前非常迫切的、重要的任务。
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协调绿化发展
当今,城市绿化是涵盖城乡的系统工程,近郊、远郊都纳入了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取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措施、开展多种经营,是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发展绿地的基本措施。回顾人类的生产历史,绿化、植树从来就是谋求生存、富民强国的手段。为农业生产者开辟生产致富的道路,是发展绿化的必由之路。在法制建设和绿化管理中,应该研究解决资金投入、合作经营以及土地使用、农业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4、加强景观建设,营造和谐氛围
生态化园林要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融通,继承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在保持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创建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其次,园林设计要达到人性化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人们不再是要看到单纯的绿,而是丰富的、高品质的、宜人居的景观,因此现代园林设计也提出了人性化设计概念。这使现代园林设计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进而对园林设计师的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城市管理 思考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T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2101
一、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规划也显现出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主导,更是体现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规划,而城市建设规划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同环境保护规划同步落实,城市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等诸多问题,这些诱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制约着城市发展的步伐,对城市化的进程也存在阻碍作用,经济发展还需要城市规划的合理配合,为此,城市规划的严谨性、科学性是很重要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城市稳定发展的关键。
城市规划中几个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城市规划的处罚和违法行为不符,导致无法对违法的当事人进行合理处罚,法律法规没有严格的介入,完善对城市规划的监督机制,城市规划的各级管理部门多,在不同层次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这种缺乏法律保障,民主监督的城市规划,很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背离城市规划目标,最终受害者是人们群众。其次,城市规划未形成系统。没有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很容易在规划中产生漏洞,引发争议。规划的思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考察不够仔细,出现很大重建、修建的浪费工程。同时,规划实施没有按照合理的时序来进行,造成城市建设的集约性下降、土地浪费及城市的远期发展受到制约。最后,在城市规划管理上存在权限分散现象,由于市城建局、市建委、各区有不同区域范围内相平行的规划建设管理权限,编制各自不同的规划,执行各自不同的管理程序和收费标准,导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无法形成统一,同时大量违章建筑破坏了城市合理布局,影响城市总体质量。
对于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也要以有关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为依据,对违背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行为要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建设生态城市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让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不过度破坏植被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建立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建立符合人们生活的自然景观,让城市规划更多的体现出一个城市的人文景观,体现出当地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
二、城市管理出现的问题及政策
城市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位三个方面;而城市管理则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是城市环境的建设,是城市的形象、政府的形象,也是城市市民的形象。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当前缺乏完善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不对称,缺乏对违法建设直接当事人的处罚,另外地方性法规不完善造成规划权威性受损,同时规划行政处罚权分割,影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行政程序立法不完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化。还有就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规划受政府和规划部门双重领导。负责城市规划管理各个部门在不同层次不可避免存在利益冲突,由此所制定的政策,就难免会影响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城市管理包罗万象,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的衣食住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管理面临的新课题越来越多,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加强科学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规划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保证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让城市规划管理在法律的保证下得到协调发展,抓紧法制建设工作,确保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城市规划技术达到标准化和严密化。同时加强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督促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城市规划违法活动,及时发现纠正,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出现的问题细节。设计合理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设计的城市规划要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其体现出更多科学性,在城市规划法规有其合理的程序监控,防止各种行为发生。
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的本质就是要在城市范围内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坚定不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承认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发展模式,发展中的环境损失被要求从收益扣除并用以对环境进行补偿。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城市管理,走法制化的道路,依法行政,就是追求城市管理的法治化,是城市管理的方向,它要求管理主体依照法律管理城市的各项公共事务,同时也包括对管理主体的法制约束。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管理的优劣关键在于其功能的完善。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不断加大城市建设管理法规宣传力度,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市工作的基础,众多的城市建设管理法律、法规只有被熟悉、掌握和运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首先,要注重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上狠下功夫,力求突破。重点是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各项事务的能力整理。其次,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建设,重点是提高他们依法行政的自觉性,逐步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局面。要加强检查监督力度。加强市政、园林等基础设施的管理。抓好绿化、净化、亮化工程,持久有效地开展城区绿化活动,切实改变仙居城区绿地率低下状况,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之达到不低于30%的指标。做到设施完备,绿化完好,街头整洁有序,夜色多姿多彩的城市风貌,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努力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结束语:城市是一个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是一个物质文化高度集中地地方,城市与环境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政府为保证城市各项功能高效运转及各项活动有序进行采取的必要的调控行为,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不可缺少的要素。从以上城市建设规划中存在问题和对策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建设更应该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不仅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严格要求设计,更要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建筑在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协调及统一,不断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城市规划设计完善保障城市规划顺利实施,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宋子龙 张谦.当前形势下我国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中国住宅设施》.2010 第6期.
[2]苏冠鲁 朱逢春,郝桂文.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存在问题与改革思路.2010 第21期
关键词:城市; 园林绿化; 问题; 措施;
前言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园林绿化,而是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步伐,实现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走一条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道路。
一、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分析研究
1、减少粉尘污染。城市中每年要沉降大量的烟尘。据统计,许多工业城市每年每平方千米降尘 500 余吨,个别城市甚至达到 1 000 t 以上,由于园林绿化植物对灰尘具有滞留、吸附、过滤等作用,因而能有效地减少粉尘污染。
2、减少气体污染。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然而城市中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大气中氧气大量被消耗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却严重超标,从而大大危害人们的健康。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另外,植物能吸收有毒气体避免其积累到有害的程度,达到净化大气的目的。
3、净化水体。树木花草还可以净化水体。吸收污水中的各种有毒物质,还可以消除水中的病菌,使水体得到净化。
4、减弱噪声。随着城市交通运输量的增加以及城市土木工程与工业建设的发展,噪声污染已成为一种城市公害。而用树木组织起来的绿化带与防护带均有利于吸收声能,减弱噪声。
5、美化环境。树木可以很好地把建筑物和四周的风景协调起来,起到缓解人眼视觉疲劳的效果。街旁绿地是构成城市整体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城市中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设计则更是与建筑景观相映成趣、和谐统一。
二、城市绿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研究
园林绿化水平高低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象征,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1、城市绿地结构趋向单一,重草轻树现象严重。植物物种多样性是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基础,也是园林绿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中,还存在着 铺草皮即等于绿化 观念。实际上,不科学的铺设草皮是一种假绿化,目前有些城市铺种的草皮不能真正植根于土壤中,不能在环境中自我生长产生良性的生态循环,因而导致草皮反复死亡,这样的绿化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会带来浪费资源、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负效应。
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仍未从根本上消除计划经济时代管理的弊病,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伐木毁绿事件时有发生。另外,绿化队伍良莠不齐,缺乏规范管理,正规专业素质人才齐全的队伍少,缺乏懂栽培管理且实践经验丰富的园艺师。
3、园林养护配套设施不健全。养护管理是城市园林绿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保障。然而我国许多城市园林绿化中注重栽培而忽视养护现象比较突出。刚完工时绿化效果好,但缺乏后期管理,草坪逐渐杂草丛生,树木又显得杂乱无章,病虫侵蚀现象严重,观赏效果大大降低。
4、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观念落后。园林绿化的质量取决于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科学的布局和规划设计。目前,我国有的城市建设规划中,往往只注重建筑物,未将园林绿化纳入,有的城市虽已编制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但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要求。
5、忽视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目前,很多人还抱着 草坪就是观赏的 这样的传统观念不放,对绿化的认识仅停留在观赏阶段,而忽视了绿化的生态功能。近几年的草坪建设,并没有把城市中人们接近自然的愿望给予尽量的考虑。
三、城市绿化建设发展中问题建议与对策
1、革新观念,发挥绿化的观赏功能,更应发挥绿化的生态功能。在这方面国外许多大城市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国外的公园中都有两类草地,一类修剪得整齐、低矮而开阔,供人们在上面自由休闲活动,当然,这种草坪要耐旱、耐踏、不需过多养护。另一类是完全不修剪,随季节的变化而自然变化,任草地长高,供鸟儿和其他小动物栖息,因此用围栏拦住,不让人们进入。在这些公园中,人和动物都有权利使用草地,并互不干扰,使生态回归城市。
2、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必须完善管理法规并要严格执行,依法办事。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贯彻《森林法》《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等各种法规,及时制订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商业标准、法律法规和采伐制度。应加强绿化管理,管理跟不上,就会使绿化成果毁于一旦。管理监察队伍,要知法、执法、守法、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实行绿化养护管理责任制,提高绿化植物的存活率,并多渠道筹集资金,健全配套设施。
3、拓宽绿化树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植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园林绿化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植物景观的营造要依赖多样化植物来实现。拓宽绿化树种,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应保护城市中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植物群落,乡土树种是构成地方性自然景观的主角; 另一方面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拓展植物种类。当然要在保护乡土树种及区域性稳定植物群落组成的基础上,有节制地引种,形成色彩丰富、多种多样的景观。
4、 进行科学规划,提高园林绿化水平。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要创建 园林城市 ,必须编制高起点的总体规划,加大园林绿化的长期投入,既要制定长远的规划,又要有短期的实施步骤。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控制指标偏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城市绿化建设的要求,应大幅度提高,从而将 生态优先 的规划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5、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我国森林覆盖率不大,想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绿化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现有条件下,应积极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尽可能的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从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来看,垂直绿化和屋面绿化作为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的手段之一,可在我国城市生态建设中积极推广,使其成为防止大气变暖、节省能源、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的一种综合性手段。在进行城市绿化的规划布置时,应注意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地,使各类绿化植物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和稳定的植物群落,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最大功效。
四、结语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为了保护生态平衡、维护自然环境,但现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不消除认识和建设方面的一些误区,生态城市建设必然受到挫折,甚至有可能影响城市的正常建设和发展。专家提醒,不要出于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目的,简单地增加绿地,以免适得其反,陷入“生态城市”建设误区。因此,必须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与质量,使其通畅、高效、和谐,更有力地支持城市系统的有效运转。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建设规划;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urban construction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is very necessary, people on the demand of urbanization not only stopped in spatial layout, the space of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bu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rban planning how to create a good city life and production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people to the pursuit of material culture, and enjoy the life of the mind. And city planning work also has certain problem, to the city construction obstruct the existence, take positiv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is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social economy.
Keywords: the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发展的同时,城市规划也显现出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主导,更是体现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设计规划,而城市建设规划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同环境保护规划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发展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等诸多问题,这些诱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制约着城市发展的步伐,对城市化的进程也存在阻碍作用,经济发展还需要城市规划的合理配合,为此,城市规划的严谨性、科学性是很重要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才是一个城市稳定发展的关键。
一、城市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首先,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城市规划的处罚和违法行为不符,导致无法对违法建设的当事人进行合理处罚,法律法规没有严格的介入,完善对城市规划的监督机制,复杂城市规划的各级管理部门多,在不同层次不可避免地存在既得利益冲突,这种缺乏法律保障,民主监督的城市规划,很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背离城市规划目标,最终受害者是人们群众。其次,城市规划未形成系统。没有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系统,多个需要编制的专项规划尚未编制,很容易在规划中产生较大误差,引发争议,规划的思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市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考察不够仔细,出现很大重建、修建的浪费工程。然后,在城市规划实施的上与规划设计不符,往往受到一些局部利益的影响,以致造成个别地段的规划与实施脱节。同时,规划实施没有按照合理的时序来进行造成城市建设的集约性下降、土地浪费及城市远期发展受到制约。最后,在城市规划管理上存在权限分散现象,由于市城建局、市建委、各区有不同区域范围内相平行的规划建设管理权限,编制各自不同的规划,执行各自不同的管理程序和收费标准,导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无法形成统一,同时大量违章建筑的存在破坏了城市合理布局,影响城市总体质量下降。
二、城市建设规划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城市规划的法规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规划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保证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让城市规划管理在法律的保证下得到协调发展,抓紧法制建设工作,确保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城市规划技术达到更为标准化和严密化。同时加强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督促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城市规划违法活动,及时发现纠正,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出现的问题细节。
(二)设计合理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
设计的城市规划要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其体现出更多科学性,在城市规划法规有其合理的程序监控,防止各种行为发生。对于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也要以有关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为依据,对违背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行为要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三)建设生态城市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让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不过度破坏植被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建立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建立符合人们生活的自然景观,让城市规划更多的体现出一个城市的人文景观,体现出当地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
结语:城市是一个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是一个物质文化高度集中地地方,城市与环境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针对以上的城市建设规划中存在问题和对策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建设更应该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不仅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严格要求设计,更要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建筑在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协调及统一,不断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城市规划设计完善保障城市规划顺利实施,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宋子龙,张谦. 当前形势下我国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国住宅设施》.2010 第6期.
[2]苏冠鲁,朱逢春,郝桂文.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存在问题与改革思路. 《中国水利》. 2010 第21期.
[3]冯现学.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耿毓修.城市规划实施.三联出版社.2010.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Abstract: Green space is the only life producer in the city ecological system, ecological, beautification, recreation services, emergency, science education and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other integrated functions, is an irreplaceable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to maintain good growth 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landscape green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importance, and in the light of these links to specific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landscap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绿化技术设计人员的设计规划,并严格按设计划线图进行绿化种植,达到预期景观效果。但光是种植栽苗还不够,如果种植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绿苗不久就可能因缺水、生病等原因会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算全部白做和浪费,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实际上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最好的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种植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和监督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只有在全方位全过程中重视了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体现;苗木成活率高了,园林绿化工程的费用才能降低;景观也达到预期的效果。
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养护管理法规及规范健全度不够,已有的法规制度对养护管理工作的涵盖率不足,缺乏相应的约束和参考依据,导致了园林与养护工作检查与考核机制的搁浅,对此就要制定一系列的法规制度、规范性文件和管理标准,使得其养护和管理工作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比较完善的质量考核体系;其次是养护管理的系统构架不够完善,管理模式单一,且缺乏专业性,对此就要建立专业素质过硬的队伍,增加有经验的、有水平的管理养护工,并定期的培训,提高养护管理的总体能力;第三就是在科技上的攻关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对于后期的养护和管理的技术开发和资金投入都要全面跟进,全面建设,从而保证后期的绿化养护效果,最后就是在对待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上的意识不够,认识不到位,这就要从全部的园林绿化工作者甚至是广大市民出发,提高大家养护管理、惜绿爱绿的意识,以巩固园林绿化成果,促进绿化建设。
3.目前绿化养护滞后的主要原因
3.1对绿化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一个绿化工程美不美,是否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地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只有实施良好的养护,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效果,才能给人以愉悦的心情、美的享受。
3.2绿化养护经费不足
绿化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因素。由于财政比较紧张,加上一些个人和部门对绿化养护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几年许多城市的绿化养护经费得不到较好地解决,经费严重不足,造成绿化养护技术装备落后,绿化养护措施不到位,绿地景观效果差。
4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
4.1草坪的养护管理
草坪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草坪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①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②旺长阶段,指植后2年~5年,也叫旺长期。③缓长阶段,指植后6年~10年,也叫缓长期。④退化阶段,指植后10年~15年,也叫退化期。
4.2树木的管理
4.2.1肥水管理
施肥的方法是: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3年以上高大的树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4.2.2施肥方法
环状沟施肥法:秋冬季树木休眠期,依树冠投影地面的外缘,挖30~40厘米的环状沟深度20~50厘米(可根据树木大小)将肥料均匀撒入沟内,然后填平:放射状开沟施肥法,以根部为中心,向外缘顺水半根系生长厅向开沟,由浅至深,每株树开5-6条分布均匀的放射物,施入肥料后填平穴施法:以根系为中心,挖一圆形树盘施入肥料后填土。也有在这个圆盘内隔一定距离挖,一个大树盘挖5-6个:施入肥料后填平全面施肥法:即整个绿地秋后翻地普通施肥。
4.2.3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错落有致,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圆球型、方型、扇型、蘑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锥桩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狮子滚球”、“孔雀开屏”等让灌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
4.2.4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4.3花卉的管理
4.3.1地栽花卉的管理
植株高大的地栽花木,不能露根,适当培土,可防止倒覆。修剪覆盖,在生长中要及时剪去干枯的枝叶,另外在夏秋季节进行地表覆盖,可保湿防旱和抑制杂草生长。病虫防治,每月打一次杀虫药,在修剪后或暴雨前后喷一次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藤本花卉管理的不同之处,是要树柱子或搭架,使之攀延生长。
4.3.2盆栽花卉的管理
盆栽花卉是经过两个阶段培育而成,第一个阶段是在花圃进行培育,第二个阶段是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值或开花前后,摆放到室外广场(花坛)、绿化景点中。花圃培育盆栽花卉,首先选择各类各种时花和阴生植物,进行整地播种或扦插,盆栽花卉第二阶段的管理,由于摆放分散,重点做好三防:防旱、防渍、防冻。盆栽花卉由于分散,通风透光好,病虫较少,但要细心查看,一经发现,要用手提喷雾器逐盆喷药。
5.结束语
在国家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园林绿化实践“资源节约型”之路,但其核心价值是以质高量多的园林绿地创造出生态、景观、文化、经济、社会俱佳的综合效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宜居宜业”和谐友好的生存环境。实现这一核心价值的基础是绿树长存、永续利用,而关键点就在于有始有终、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养护管理好,这一核心价值自然“增值”,反之则必然“贬值”。所以,尽一切可能促其“增值”,是最大的资源节约。而“增值”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科学的养护管理。
园林养护管理一直随着整个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但它与园林绿化所担当的城市生态建设重任还难以匹配和适应。因此,养护管理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熊桂芳.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探析[J].城市绿化技术,2010(11)
[关键词]园林;管理;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239-01
前言
最近几年,创建生态城市一直是城市建设的目标,人们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烈,城市园林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为城市增添美感,同时,又为出行的人们提供了休憩、玩乐的场地。然而,我国的城市园林管理却不尽如人意,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园林管理机制。对于城市园林的建设,不能空喊口号,如果不付诸于行动,那么建设就会成为一纸空谈,园林的管理建设需要科学理论的参与,管理者必须运用先进的理论、高质量的技术来规划管理城市园林,让园林绿化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它的作用。
1.园林管理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城市园林管理就是对城市绿化区域的管理,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园林绿化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城市建设的基础就是园林建设,园林绿化的水平与人们的生活水准息息相关、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我国,园林管理虽然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但是改革情况却差强人意,缺少相关的配套设施、园林绿化结果不理想等问题使得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因此,对城市的园林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2.园林管理在城市建设中的现状
2.1 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比较晚,在思想的先进性上本身就有所缺乏,再加上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城市生态建设的迟缓等问题,使得很多城市的园林建设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又因为城市在园林规划上所投入的资金极其有限,最终导致了城市的环境一成不变,甚至是生态环境反而因为园林建设遭到了破坏。另一方面,有一些城市的园林管理者仍然没能充分的认识到园林建设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导致他们的思想意识淡薄,对园林管理工作的忽视。
2.2 规划统筹欠缺
城市建设中的园林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所关系到的内容十分广泛,是一项工作量庞大的工程,而面对如此复杂的工作程序,对其管理需要科学理论与技术的支持,需要统筹规划后才可实施,确保园林布局合理才能够实现良好城市环境的构建。然而纵观现实,城市的园林管理工作大多都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不能顺应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
2.3 管理机制不完备
就目前情况来看,各个城市的园林管理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工作管理系统,城市之间不能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操作,这种现象就会造成相关部门无法在园林管理工作中发挥其协调作用的协调的现象。另一方面,园林管理也缺少一套完备的监管体系,绿化带被人们践踏、植物被折毁以及树木的滥砍滥伐现象时常发生,这使得城市的园林建设蒙受了极大的损失。
3.城市园林管理的改善措施研究
3.1 城市园林管理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体制
首先,对于园林管理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在管理中要坚持科学化和高效化,要建设协调统一科学合理的园林管理体系、园林建设体系以及园林规划体系等等。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园林建设的管理,在对其进行管理时要注意,不论是开发还是利用绿色资源,都要以生态环境为首要考虑因素,这样一来才能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园林管理工作人员要处理好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开发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物力、经济以及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让建设和生活能够和谐统一。总而言之,林园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应当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维护人民的利益,以实际行动促进林园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3.2 树立城市园林管理意识
城市园林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积极向上的管理意识,他们所谓的园林管理就是为植物浇水、除草,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园林管理工作一直停滞不前。事实上,园林管理工作并不简单,相反它是一种比较复杂比较系统的工作。因此,城市园林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的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与思想上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让他们树立高度的管理责任心,提高管理技术水平,让园林管理人员可以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3.3 发动群众参与园林和加强法制相结合
城市园林建设是一项公共事业,有着一定的社会性与群众性,离开群众的园林管理工作是不可能行之有效的。对于园林的管理工作,应当充分的发挥群众力量,让每一位城市公民都参与到园林管理的工作中来,相关部门应当用多种方式积极的宣传园林建设知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使群众们自觉执行。更重要的是要出台相关政策,让企业、个人都能够管理好绿化建设。对于园林管理工作的实施,离不开法制的支持,相关法律部门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园林管理法规条例。城市园林管理应当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管理工作,让法律成为园林管理的保障。现阶段,我国关于园林管理的相关法规还有待完善,特别是要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对于园林管理的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等行为进行处罚,并建设信用制度,对管理人员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价管理。拿起法律的武器整治园林管理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建设中的园林管理工作是城市绿化的保障,园林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绿化质量,还能够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园林管理的工作质量对城市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只有提升自身管理意识,并且依据相关规定规范管理行为,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城市建设的园林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为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林广思.我国城市建设中园林管理法规现状及评析[J].中国林园,2008(07):25―28.
一、围绕品位,抓创建
坚持把“三城联创”作为推动城市管理上台阶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做好工作。一是切实抓好绿化建设,让城市绿起来;二是切实抓好亮化工程,让城市亮起来;三是切实抓好市容市貌,让城市美起来;四是切实抓好市政维护和车辆停放,让城市畅通起来。确保“三城联创”工作目标的如期实现。
二、围绕基础,抓项目
一是续建公园项目。完成公园绿化和园路工程建设。在县城规划区面积10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内开展,初步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完成各业务系统的建设以及系统集成的前期工作。
三、围绕实效,抓管理
1.健全法制保障。加强对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针对城管执法工作中机动车停放难、城区建材加工、汽车维修、洗车站点、废品收购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从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政府尽快出台《城区划行规市管理办法》,为日常执法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2.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
一是建筑工地整洁。所有工地一律按规范建设车辆冲洗平台,运输建筑材料和余土车辆一律安装防撒装置,做到车辆封闭运输,不带泥土上路和跑、洒、滴、漏。同时工地围挡设施做到整洁美观。二是户外广告整治。拆除各类违规广告牌,规范准入审批程序,对城区主要街道店面招牌进行改造,对新区建筑物店面招牌设置严格监管审批,禁止使用喷绘材料,做到“一店一牌、大小统一、白天美化、晚上亮化”。三是违章占道整治。开展出店加工、车辆维修、废品回收、占道洗车、流动摊点等专项整治行动。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实施长效管理。四是市场秩序整治。取缔占用市场通道摆摊设点,拆除市场内乱搭乱挂遮阳挡雨棚,切实做到划行规市,秩序井然。五是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卫生死角,铲除乱堆乱放建筑材料(垃圾),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建立清扫保洁责任制度,做到清扫保洁全覆盖、常态化。六是车辆停放秩序整治。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规范停车秩序,协助县交管大队做好大型货车、农用车、小汽车等停放秩序的管理,同时规范摩托车和自行车的停放秩序。
3.加大市政、环卫、路灯和市场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力度,完善执法巡查机制,加强对占用、挖掘、损坏城市道路设施、桥梁设施等行为的日常管控和查处,保障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完好率达到98%以上,路灯亮灯率达到98%以上。
4.加大公园绿地建设,严查损绿毁绿行为。巩固城市绿化成果,对已建成的公园、广场、游园按要求提档升级,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和改善植物配置,丰富内涵,提升品位;对“损绿毁绿”行为,发现一起严处查一起,真正使城区绿化景观得到有效地保护。
四、围绕素质,抓教育
一是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结合《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运用多种宣传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制意识,为城管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二是通过公益性广告、建筑围挡、印发宣传单、网络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三是通过公示栏,曝光台等形式,确保每周电视有图像,对违规人员进行警示和告诫,强化市民的主体意识和监督意识。四是注重口头宣传,对违规者宣传教育在先,处罚在后,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他们认识错误,服从管理、支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