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

时间:2023-07-31 17:25: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

第1篇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一般是从静态角度来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资本、技术等存量状况,进行比较优势分析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区域在某些范围内所具有的差异性及有利因素,有利于区域挖掘和利用本地区优势,增强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2]。其次,文化产业以文化资源为依托进行,文化资源是一种动态的、非独占的、可再生的精神财富。一方山水,一方人文,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都遵循市场运行规律,所以比较优势理论可以作为区域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第三,文化产业大部分集中于知识型和技术型产业。传统文化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动力,文化创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比较优势理论能够对区域发展文化产业进行科学指导。第四,文化需求是文化产品生产的原动力。各个区域的经济水平和发展方向不同,所以产生的文化需求也不一样。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各地需求状况,了解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可以避免目前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同质化现象。

二、池州市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池州市拥有156万人口,占地面积约8272平方公里,地处长江经济带,是安徽“两山一湖”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市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相比,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资源优势

(1)丰富的自然资源。池州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芜湖市、黄山市、安庆市相接壤,是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同时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城市,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池州市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河湖交错,堪称华东沃土、江南奇葩。池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建立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和升金湖。池州市是安徽重点保护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有罕见的植被物种,例如红豆杉,香榧、黄山木兰、猬实、银鹊树等,全市境内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全省的77%。池州市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其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深厚的文化资源。池州市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积淀,其设州置府始于唐武德四年,迄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池州历史文化丰富多样,个性鲜明。一是诗文化,池州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李白、苏轼、杜牧等众多文人雅士都曾驻足寻芳,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脍炙人口的诗篇。二是宗教文化。九华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它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拥有僧尼千人,寺庙百座,是著名的国际性佛教道场。三是多彩的戏曲文化。青阳腔、罗城民歌、贵池傩戏、石台目连戏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尤其是贵池傩戏,始于母系社会,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色。另外还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其中以九华山佛茶、石台天方茶叶最为有名。

(3)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能够顺利运行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只有人力资源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虽然池州市具有良好的文化资源,但是人力资本明显不足,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资本。池州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均衡。党政人才学历结构本科大约占27%,大专占51%,尤其在企业单位,本科学历的人才只有10%左右。另外,高校毕业生也纷纷通过各种途径留在外地工作,导致池州的人才大量流失。从以上可以看出,池州市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创意、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比较缺乏,这也是制约池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技术条件

迈入社会信息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池州市工业化水平低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化的传承。虽然池州市现代技术水平不高,但是在传统技术以及表现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池州市是历史名城,传统的技术水平相当高,区域性的民族特色也非常明显,例如青阳农民画,以其独特的构图与选题,秉承了中国画艺术基本特征,具有丰富的欣赏价值。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池州的文化产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还必须与创意、技术结合起来。因此,在技术方面,池州市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以此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3.消费需求结构

池州市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实现GDP417.45亿元,人均29471元,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尤其是近几年,池州市居民消费的热点不再是生活必需消费,文化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加。2012年,池州市农村人均收入87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85元,年均增长13%。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也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另外,池州是一个生态城市,环境优美,旅游消费需求旺盛。2012年池州市国内旅游收入达261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104.2万,增长34%;2012年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4768万美元,增长57%,接待入境旅游人数约43万,比上年增长23%。池州市巨大的消费潜能,为池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通过上述对池州市文化产业比较优势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池州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是池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但同时人力资源的短缺、技术条件薄弱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程度,关键就在于创新、管理能力的强弱。因此,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就必须要结合本地区特色,优先发展优势产业,重点提高人才素质,发展本地区经济,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三、池州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举措

1.扬长避短,优先发展优势产业

池州市是历史名城,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地域特色浓厚,但是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比较薄弱,资源整合力度需要加强。首先,池州市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以旅游业为文化产业主导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依赖度比较高,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人文自然资源是吸引消费的主导力量,例如池州市灿烂的“诗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佛教文化”都为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也提供了保障。其次,池州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是现代人们休闲度假的圣地。池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而且还具有强力的政策支持,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后,文化旅游产业能够有效地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可以有效带动池州的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池州经济还不发达,只有通过文化、生态的独特性来凸显区域城市优势,避开池州比较劣势和短板,拓展池州文化、生态优势,使池州优势最大化,进而实现池州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2.树立文化品牌,增加品牌知名度

文化品牌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通过有力的制作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建立属于池州的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体现池州的文化精神,扩大池州文化的影响力,推动池州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纪录片《大黄山》,展现了黄山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扩大了黄山的品牌影响力;电影《阿诗玛》则通过撒尼族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与优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使云南石林家喻户晓。历史和大自然赋予了池州厚重的自然文化资源,经过多年开发与经营,目前,池州拥有三大文化品牌:一是因佛教圣地而蜚声中外的“九华文化”;二是因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的池州“杏花村”;三是以优美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池州市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优势,重点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树立池州的文化品牌。例如,正在筹备的大型山水实景表演“印象•九华”,将旅游与文化完美结合,会大大提升池州的文化品牌,扩大池州的影响力。

3.积极引导消费,扩大文化市场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民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一个地区的需求层次结构同这个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有关。文化需求是高层次的需求,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精神愉悦的需要。池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几年来呈现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生活基本消费已趋于饱和,文化消费市场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池州市政府应积极引导消费者进行文化消费,一要充分利用池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消费向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展,拓展旅游者在池州消费的时间与空间;二要加大在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配套服务,拓展本地区居民的消费领域。

4.整合资源,合理规划文化产业

池州的文化资源,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经营状态,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另外,由于缺少资金投入,资金和资源没有形成合力,许多艺术还处在璞玉混沌阶段,也没有形成支柱型和旗舰型的文化产业。池州市在区位、资源、交通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首先要充分发挥池州市优势条件,重点发展池州市旅游文化产业,以旅游业为核心,构建旅游文化产业链,辐射和带动池州市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品市场需求大,产品增值价值高,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点。第三,池州市应积极打造民俗文化产业链和创意文化产业链,结合资源条件和人文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创新模式,探索科学合适的文化产业开发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同时,文化产业化也是树立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致力于池州以文化名市的战略实施。

5.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人力资源优势

第2篇

关键词: 文化魅力; 文化产业; 政府作用; 社会效益; 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08-02

一、天水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天水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天水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是极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

古代丝绸之路上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荟萃和扩散传播使天水文化具有了开放、兼容的优势和极强的渗透性与包容性。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演变过程中,孕育和形成了极富特色的人文地域气息。

(二)天水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其深厚

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文化;宋以来的农耕文化、以及以麦积山为代表的石窟文化等构成了天水独具特色的文化现状、更有丝绸之路上曾经的辉煌。为天水赋予了丰厚的人文积淀和非凡的神韵。

(三)天水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气候宜人

天水地处我国大陆腹地几何中心,居陕、甘、川三省之要冲,有陇海铁路穿越全境,G30、G310国道、G316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一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26.5%是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

二、关——天文化自古以来有着相近的民俗民风,为天水文化产业在区域合作中奠定了基础

从天水自身的发展优势来看:一是天水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良好的资源条件。二是全球竞相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形势以及中央、省、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天水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三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区域间的发展关系来看:1.关中、天水两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成就了享誉世界的黄土文化。历史上的关中和天水,民俗民风相近,贸易往来频繁、文化交往密切,秦腔是区域间文化底蕴沉积的典范。2.国家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后为区域内的文化、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为进一步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步伐,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宝鸡、西安、天水、咸阳、渭南、铜川、商洛和杨凌示范区在我市签订了《关中——天水经济区“七市一区”文化合作与发展战略框架协议》,内容包括七市一区组成项目运作联合体,共同打造文化精品,塑造八方共同的演出品牌,加强区域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整合“七市一区”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要素整合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如何发挥天水文化产业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推进区域文化合作需要三方面的共同作用——政府、企业和文化人才。政府出政策,企业出资金,文化人才出成果。“关中——天水经济区划建设”提出:“要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展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为天水的文化产业规划了宏伟的发展蓝图。

(一)政府紧抓机遇,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为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意识形态多元化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不确定性要求我们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有步骤的推进。

1.政府要搞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用战略的眼光整体统筹,全面把握天水文化产业在区域中的位置,应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实践证明,几千年的华夏文明文化的自制力对社会的经济、政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认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性。

2.要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的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理想信念空洞、道德败坏、诚信缺失等现象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增加社会纠纷,激化社会矛盾。因此,迫切要求通过文化发展,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文化建设氛围。

(二)吸引文化企业入驻天水

天水由大地湾原始部落文化、伏羲文化、秦国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石窟艺术文化等构成的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特色显著,以伏羲庙、麦积山、仙人崖、大像山、水帘洞、南郭寺、兴国寺、诸葛军垒、天水关、街亭等为代表的旅游景点,文化丰富、风景美丽。但由于文化观念、文化体制、产业规模等诸多原因,天水文化优势强而产业弱,传统多而创新少,分散广而规模小,文化产业发展还十分落后。政府要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挖掘文化深层次的底蕴,尽快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着力推动文化大市的建设。政府可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吸引文化企业入驻天水。如:

1.放宽文化准入、降低文化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模式的共同经营,以激活文化产业经营机制,促进文化产业的兴盛。

2.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市场竞争。文化企业遵从市场的规律,政府不能强加干涉,为文化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制定法规,强化监督。天水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市场还在建设阶段,需要从多方面予以调控,政府要出台一些法规制度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4.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比如每年举办的公祭伏羲大典暨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不仅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盛会,也推动了天水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创办于2009年的“陇右讲堂”,通过邀请全国及省、市著名专家学者解读时代文化,弘扬民俗、民族文化,打造了市民大讲堂的文化品牌。伏羲文化节和“陇右讲堂”一个让天水和天水文化“走出去”,一个让知识和时代思想“走进来”,“一来一去”既促进了天水经济的发展,也为文化发展积累了经验。以品牌拉动文化建设,以精品繁荣文化市场,这是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以人为本,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发扬人文天水的的人格魅力

1.进一步解放思想。天水地区民风质朴,土地贫瘠,长期以来人民群众迫于生存压力,在心理和文化观念上趋于封闭和保守。浓厚的家族、小农意识,重农轻商、淡泊内向的价值追求根深蒂固。在民俗文化中家庭作坊在天水地区很常见。因此,文化产业要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2.加强天水本土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文化自觉,加强文化的凝聚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天水有着独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天水皮影、西路秦腔、天水夹板、武山旋鼓、甘谷武术等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是对包含着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是将传统引导到现代;天水地毯、天水草编、甘谷麻鞋、甘谷脊兽、武山玉器等文化产品是天水文化产业的骄傲。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以创新的精神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当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充分发挥本土文化的人格魅力,加强文化的继承和文化传承人的培养。

第3篇

文化如果与产业结合可使产业富有灵性,为产业的竞争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从而促进区域发展。长沙县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体会,近年来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其中就有文化产业的卓越贡献。

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要素,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把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素,定位于区位交通优势,政府投资力度和财税政策的倾斜程度,因而人们往往只注重于上述问题的研究和环境的改造。其实,上述条件不可或缺,但还须着眼于对文化产业的挖掘和积累。

湖南省长沙县在区域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日益美化,2004年突破20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评估中已位列百强县的第53位。长沙县的成功在于她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同时又高度重视文化对产业的支撑,文化渗透层面较深。如湖南星沙湘绣城是2003年初经艺术家倡议并组织“星沙湘绣文化产业发展论证会”后筹建起来的,他们的所属企业2003年产值才2000万元,2004年一跃到4800万元,2005年l至10月达1.6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00万元。

区域经济与文化共荣

火药是战争的专利品,湖南浏阳人却把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与光彩、造型、声响、节奏、韵律和纸张文化与工艺融合,构成了情境、意象与市场广褒无垠的花炮文化产业。如今它成为年产值逾50亿元、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奇观。浏阳花炮不仅成为主宰浏阳县域经济的产业,还催生出一大批工艺美术大师和文化科研成果。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沙人就以针当笔,以线润色,将传统的绘画、书法、金石等多种艺术与刺绣工艺融为一体,创造了绣艺精湛、手法传神、图案精巧的湘绣工艺美术,并把工艺美术品开发为人们欣赏和生活消费的商品。如今湘绣产品远销国外,成为长沙文化产业出口的“拳头”产品。精明的台湾儒商何国庆先生和韩国高丽会社林起大社长都掷巨资来长沙开发这一工艺美术产业。

长沙人善于种茶,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到长沙品味当地产的绿茶,见形态、汤色、味感神奇,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朝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长沙县人一直追求茶叶的经营和效益,近年来,长沙县提出茶文化与产业的嫁接,2003年首次成功举办“茶节”;2004年转办为“星沙茶集和茶文化艺术节”;2005年组织作家、书画家到产地茶艺风。金井的“金茶”、“湘丰茶”相继获得了国家生态有机茶和农博会金奖等殊荣。2003年全县茶叶产值达5000万元,2004年达1.2亿元,2005年将达2.8亿元,其产值连年翻番,其品质不断优化,正朝着到2010年产值过10亿元台阶的目标迈进。

打造文化产业平台

文化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低成本、无生态污染,可重复开发的相对独立的产业,又是一门由众多产业多元组合的整合性产业。它把文化生产系列化、标准化,精细化。把文化消费大众化、市场化、经济化。让文化产业化就必须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构筑发展平台与教体。

为此,长沙县在“一区带六园,园区带全县”的经济发展核心区规划中,规划了12平方公里的“黄丰”轻工文化产业区,用以发展轻工工艺美术和文化产品加工业,同时还规划了东八线以东3000亩用地的群众文化艺术馆等四馆四中心和生态公园;规划了滨湖路以北,捞刀河以南2万亩松稚胡民俗风景文化区;规划了用地300亩的星沙湘绣城;用地500亩的卡通,茶艺产业基地。在安沙、开慧、北山发展民间湘绣基地,在春华,高桥、会井打造茶园,茶艺走廊,在跳马、黄兴、干杉建设花木园艺和衣家乐基地,实行政府组织,市场运作,分期开发,梯度推进,为文化产业发展拓展有形的空间。

湖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亦是多民族的省份。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湖湘子民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创造丫极富内涵的湖湘文化体系,创作了商周青铜器“四羊方尊”(宁乡)、“人面鼎”(亍乡),汉代帛画、漆器、陶瓷,创作了1919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的“浏阳石雕”,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湘绣绣像,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1986年在摩纳哥、1992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数次艺压群芳,连连夺魁的浏阳花炮,还有瑶族桃花裙、龙山土家织锦、江永女书、民族山歌、花鼓戏、目莲戏、棕编、抽纱、蜡染,木竹雕刻、剪纸、卡通动漫等等。每一个工艺都浸润着文化与创造,每一类产品都可以开发出一个红红火火的大产业,每一位艺人都应当找到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为此,在星沙湘绣城内,筹建一座省内民间艺术博物馆,拟以此为载体,作为湖南省内民间工艺美术家们切磋技艺,展示才华、留存业绩、鼓励后人和联谊活动之家,成为工艺美术节和民间工艺美术论坛的稳定场所。

湖南省内外的工艺美术专家、经营业主凡来长沙县投资开发文化产业,都将按照对外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凡到“黄丰”轻工工艺美术小区办厂的,土地价格按照工业用地和协议供地方式子以优惠优先;凡到星沙湘绣城投资兴业的均享受政府已经出台的龙头市场的税收扶持政策;凡生产在外地、经营公司来长沙县注册办公的,可享受政府已经出台的楼宇经济的优惠政策。

第4篇

一、铜仁民族文化产业化的自身优势点分析

民族文化产业化是一项少投入少污染可持续深入开发的产业化经济项目,区域经济在对民族文化产业化过程的主动引导是文化产业化的一大选择。在国家经济富足发展的前提下,对文化产业化的大力挖掘,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扬是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铜仁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在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首先依托自身的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来促进经济的发展。铜仁境内以山区丘陵地带居多,近几年在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的陆续通车后,更加大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坐落在江口县辖区的梵净山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山脉。其天然的山脉风光每年吸引相当多的外地游客前来观光,特别梵净山上的金顶与蘑菇石景点的自然风光让人赞叹膜拜。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民族文化产业的一方面。铜仁自身的优势还在于其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全地区居住着2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整体文化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挖掘潜在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并结合铜仁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是区域引导发展的重要方面。除此外,铜仁地处武陵山脉西段,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有自然的野生资源与矿产资源。结合科技的手段与文化的因子,引导开发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区域经济开发引导的主要方面。特别在利用自身的有用资源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艺术产品、文化产品、美食产品等都是区域经济开发的重要方面。

二、区域经济与铜仁民族文化产业融合的双向选择

区域经济的引导作用主要在于结合铜仁本土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与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特别在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引导。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引导下,区域经济如何主动选择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是关键,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工业产业及生产加工产业有很大不同,区域经济在对民族文化产业的引导需要整合本土民族文化的内涵进而进行融合与延生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需要结合本土区域经济的二度发展,一方面由于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所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与铜仁本土经济发展张力的展现。民族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双向选择以两者分开挖掘经济动力,意识形态的分散发展为普遍现象。铜仁本地区以“梵净山”为名的产业分布在各行各业,包括旅游企业、学校、食品加工、培训机构等;而这些机构在文化意识形态上几乎没有联系,除借助其影响力外毫无文化内涵的延伸。民族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重要不同点在于其生产和消费的不是带有消耗性质的物质产品而是虚拟的又无法估量的精神产品,其精神与外延价值就在于如何开发及引导其与本土区域经济的有效融合,特别在民族文化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的品牌产业效应后,其附加的价值便提升到另一个层次。民族文化产业的经济形态首先是无形的,其产业的价值在于历史的沉淀,又在于民族的发展,其价值来源于人类自我追求的沉淀,同时又被人所消费,从来有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兴荣。就铜仁本土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以江口县所在的梵净山旅游为窗口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为本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创收。铜仁本土区域经济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双向选择不仅存在于民族文化产业的衍生产品上,同时还在于对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培育上,铜仁梵净山以其自有的天然独特优势为铜仁在全省乃至全国标记了梵净山旅游的标签,进而为区域内经济发展在其他产业的开发上打开了门路。以“梵净山”命名的各行各业的产业蓬勃发展,桃园铜仁,梵净山脚下的民族文化产业进而打开市场。有如在食品加工行业有一定份额的“梵净山跑山牛”牛肉干,一方面其产品品质优良,一方面又依托梵净山的品牌效应,在本土区域经济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双向融合上做到了典范运用。民族文化产业的内因与外延伸展都有待于对文化内涵的构建,梵净山品牌以其原生态历史悠久以及佛教宗教圣地的内涵因子为品牌定石,外延产品如何利用和发扬这种品牌意识是民族文化产业外延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本区域引导民族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

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当下的重要探索领域。利用人类物质文化成果与当代经济发展结合发展一方面是本土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是培育和发展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重要方面。铜仁地处全国的内部,因为其天然的地理原因,相比沿海城市在经济上要落后,但正因为如此其天然的优势也同时抚育出原始的民族文化产业的腹地。区域经济如何引导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尝试。其一,认清本地域民族文化产业的具体存在,产业的方式将民族的文化以最好的姿态展现给世人。铜仁本土在文化产业自身发展上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旅游文化产业在运用,其次在于其少数民族文化的体验旅行以及农家乐等的消耗产业。将梵净山旅游的名片推向全省全国乃至推向世界是一方面,同时培育其他民族旅游产业是区域引导的重要方面,铜仁市区大明边城及周边的大峡谷及其他较小的景点开发不仅要以民族的东西为中心来开发,同时又要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融入现代的元素。其二,立足民族文化产业本身,注重衍生产业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自身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但同时又能带动区域内其他经济的繁荣。区域经济在为民族文化产业做好大力准备及服务的同时,为其衍生产业打开通路是关键。譬如铜仁市区的大明边城及民族风情园每年都会举办大型演唱会等节目,在节目举办的同时一方面带来了大量的人气,同时就带来了大量的消耗资源,餐饮、出行、观众装备、以及纪念产品等的经济值。如何配套的将这些消耗产品整合则带动了民族文化产业的次生产业发展。其三,树立民族文化品牌意识,打造本土民族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产业发展基石,同时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培养一个本区域的民族文化品牌需要多方面的要素助力,一方面文化产业有足够的内涵建设基准,一方面有政府的区域的扶植。近阶段,铜仁以梵净山的品牌价值尤为突出,如何为梵净山的品牌做好其内涵建设的产业发展的重要思考环节。梵净山本身的旅游文化产业是以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为基准,佛教论坛的开办的品牌内涵的一部分。除此外以梵净山命名的各大行业的衍生产品特别是食品业等品牌意识还稍显薄弱。树立整合概念的品牌意识和品牌价值累计区域引导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四、区域自主搭建民族文化产业经济平台

依托铜仁本土自身文化要素发展文化产业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因,类比于产品加工行业有原始生产资料进而加工生产出消费品的过程,将原有生态的民族形态的文化资料包装整合,从而带来文化旅游消费,以及文化体验消费的方式是民族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发方式。同时,在本区域活动范围内结合国内国外先进的活动形式,打造一批与本土文化相关的产业经济平台是区域经济引导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新动因。美国的好莱坞、迪士尼等文化产业大品牌在本来没有过多历史文化积累的基础上开发出具备消耗资源的文化产业是值得借鉴的模式。培育有一定资源能力的活动平台是区域经济引导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方面。国内近年在自主搭建文化产业经济平台上,培育有一定作为的产业行业论坛峰会、旅游节等有一定文化基因为底料的产业活动平台多有作为。论坛峰会或旅游节等一般以一年一次为界限,峰会或节庆期间从准备到召开的过程中可以大量的融入对本地区文化经济和民族意识形态的宣传,对文化产业的外延拓展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在论文或峰会的举办期间,带动的资源流动亦是对资源整合的有效措施。每年在铜仁本土有类似的活动又如“梵净山佛教论坛”、“铜仁市旅游产业大会”等的举办都在一定程度上集聚了资源的整合利用。区域经济引导民族文化产业的方向与民族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双向选择是对资源的整合利用的有效利用,民族文化产业是现行阶段发展的可持续投入的朝阳产业,铜仁本土区域经济如何整合文化产业的无形资源与有形的可再生的工业技术与数字技术来提升产业的发展是创造价值的大门路。民族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有赖对本土资源的自身利用,同时又可以向有型资源的工业生产与数字生产借鉴其产业生产模式,民族文化产业的最终经济动力来源于经济基础的活力,有效地结合当地的经济动因,整合国内国外的先进文化取向是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双向盈利重要形成模式。

作者:刘勇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第5篇

灵活的利用文化导向的方法,深入的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更新已开发的旅游产业,进一步的吸引投资推动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

1、促进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形象更新

旅游区往往是拥有景致较好或是赋有文化底蕴的地区,因此,旅游区的整体的形象不仅是一个视觉形象的问题,而是蕴含了更多的历史、文化、政策等因素。然而,文化导向能促进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的形象更新,维持各区域间的自然、文化、人类生活的环境稳定平衡的发展,使各个区域间的旅游目的地拥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辨识度。更新旅游文化产业的目的在于吸引投资新的投资者,加快已有产业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开发和服务业水平。依靠政策打造和重新包装企业形象,为文化企业树立专业化和品牌化形象。以此扩大区域间产业规模,增加就业和社会福利,拉进民众与政府间距离,使政府得到拥护,政策更有利的实施。

2、促进区域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增长

创意产业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基于文化之上利用人类的智慧创造出物质的财富、产业的更新,带来社会经济的繁荣。创意产业也因此成为了后工业时代重要的产业,并且迅速成为了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新型的创业和发展模式带来新的就业,为社会经济带来持续的发展与繁荣。文化导向下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表现为引导一批具有创意的设计人才,整合区域内文化资源,设计充分体现出区域文化的原创性特色产品,且产品具有一定的辨识度。吸引生产投资方,将原创性的作品生产出来,同时也可以增加地区的就业、消费。建设能吸引旅游者的宜居环境、休闲场地、特色饮食及公共服务设施。为旅游区居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素质和教育环境。只有这些环节有效的链接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地区旅游文化产业价值创造的乘数效应。

3、文化导向下的旅游文化产业价值的溢出效应

文化导向对旅游文化产业具有价值溢出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区的实体经济的增值,形成旅游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经济与实体经经济之中的价值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向社会提供旅游产品,达到增加了社会福利总量的目的,形成了社会文化福利的溢出效应。文化产品的全球性的快速扩展迎来各区域新的旅游文化产业价值的发现历程,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宏观战略构建和实现,提供了另一个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然而,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不能只停留静态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开发不仅仅是基于资源本身价值利用,也不是仅局限于门票所创收的的价值积累。而是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本身价值开发与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形成中实现了整个区域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倍增。文化导向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形象更新,刺激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增长,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的内在结构趋于完善,各环节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达到旅游文化产业价值持续累积。这必定开放区域内的产业系统,激发各个产业领域的更新和创意的出现以及扩增,引起区域内产业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二、文化导向下的区域旅游文化产业活化与再生路径

利用文化导向的方法合理构架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促使区域旅游经济活化与再生。

1、深化旅游文化产业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角色

旅游文化产业改变了重资源开发传统旅游发展,为区域整体经济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依靠在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旅游规划的实施力度。文化导向下的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在区域旅游规划中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使旅游规划走向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具体表现。市场的经济规律使旅游发展成为一种企业行为,从而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承担更多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2、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品牌形象构建

产业品牌化,是企业发展和立足的根本。利用文化导向的形式打造和重新包装企业形象,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意开发,实现高端化和精品化的服务。建立文化企业和机构的品牌化,避免文化品牌的低端化。

(1)针对性的细分客源及市场,实现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差异性

清晰地了解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特色,针对不同的旅游客体的需求来细分客源及市场。根据不同的旅游体验群体,针对性的开发旅游产业,扭转我国目前的产业园盲目的跟风性发展状况。重视地域资源的差异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也是其品牌化方向发展的依据。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选择性的发展具有特色差异性的文化产业。如曲江根据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和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唐为主的盛世文化主题,建设了多个旅游文化主题公园和公共文化项目,成功的打造了一个系列的旅游文化体验线路,树立了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

(2)政策引导,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政府对文化产业园的盲目规划,加之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需求,导致产业链的缺失。因此,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做到避免类似的情形,则要求政府以服务为主,建立健全的监督实施和跟踪制度,以优惠的投融资政策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技术创新。以政策规范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创意设计者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3)鼓励开发创意产业园,开创创意旅游产品及服务

文化导向方法中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增加产业发展潜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定吸引一群具有创意思维的艺术家或企业家的投资。艺术家的创意设计和企业的产品开发,为旅游者带来视觉的享受的同时,还能满足旅游者的文化体验需求。尤其是针对自然文化资源缺乏的区域,创意产业园能带动地区经济的繁荣和活跃。创意产业园为旅游产业提供创意产品及服务形式,从根源上避免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模式化和开辟了新的旅游形式。如北京的“798”艺术区,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利用废弃的工厂,来展示自己的创业构思和产品,吸引艺术造访者和旅游体验者,将其成功的打造为北京都市文化新地标。

3、加强整体规划,从空间及组织上整合文化产业集群

重视全面的旅游规划,做到“旅游、景观、生态”三位一体合理规划。打造专业化的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园,需贯彻三位一体的规划理念。通过良性的竞争来淘汰和兼并发展潜力弱的产业园,增加大型文化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例如深圳华侨城的文化园的集群建设,企业为主导以高科技娱乐技术打造现代休闲地,修建了一系列主题文化园,还拥有和管理多个艺术场所。区域文化产业的合理规划,优美的城区环境打造,时尚文明的管理模式,使得华侨城成为一个富有生机的产业聚集园。

4、以特色文化产业增加社会福利,带动公众参与

文化导向能促进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文化的价值最大化。然而,旅游文化产业的根本是应该服务于文化的体验者,为提供旅游文化体验的载体和企业带来收益。区域内的文化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就业和创业机会,增加了社会福利,提高了居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小结

第6篇

关键词:特色文化产业集聚规模效应

近年来, 在金融全球化、信息数码化、产业集聚化、消费娱乐化的强大潮流冲击下, 出于全球化分工协作和市场交换的考虑, 从伦敦、柏林、新加坡到上海、香港、北京, 许多中心城市都在快速地发展一些新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它们显示了各种各样的形态,有的就是一栋楼宇, 有“楼宇产业园”之称,如上海多媒体产业园;有的则是生态性的村庄,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设计之家,如北京的宋庄;有的是在旅游胜地, 集聚了一批演艺项目, 成为旅游演艺之园,如浙江横店影视城;也有的利用旧城的改造, 成为别具一格的文化工厂,如北京的798艺术园区,上海的1933和深圳的F518时尚创意园。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各地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迅猛,,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培养,文化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十二五”已经启幕,在推动文化产业新一轮增长的战略布局中,如何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度,充分发挥园区的综合效益,是决策部门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认识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集聚的动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将有利于促进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合理推进,发挥特色文化优势,进而带动区域经济更好的发展。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定义

所谓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价值,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引领社会消费潮流的新兴产业,它既具有一般的行业属性,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而本文所论述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外影响较大、与其它区域相比具有独特或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其特点是产业开发价值高、发展潜力大、难于复制、不可替代。

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是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使区域内的人们强化对特色文化的感性认识,扩大它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包括影视制作、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策划、游戏动漫等多种类型。集聚布局倾向在专业人才集中、具有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主要利用工业遗址、存量农居和历史建筑等改造形成。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特点

近些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已经有了较快推进,突出表现是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目前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表现出了如下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开始形成新的增长点。从目前国内出现的一些文化产业园区看,呈现出了数量多的特点,园区的增长速度开始赶上经济整体的增速,如北京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北京798艺术园区、深圳大芬油画村、上海田子坊等等,都是以发展特色产业文化为主体的。

二是运营模式多样化。从园区的运营模式来看,既有民营资本投资,也有政府参与投资,或者由一定的协会组织对园区进行管理。并且许多地方政府也把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纳入到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中。

三是产业关联度较低。主要是资源和精品项目缺乏市场开发和相关产业的联动,未能形成有效产业链。集聚区内专业化分工不够,生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园区的业务单一性很强,未能形成一个融合各产业链的文化企业集团。

四是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不高,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不少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分散。

五是特色文化品牌优势不突出,缺乏品牌竞争优势。许多城市建立产业集聚区,是为了树立本地域的品牌。一定的地域品牌总是与一定的经济文化特色联系在一起,是该地域的信息载体,成为一种无形资产。作为地域品牌的产业集聚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是城市的一种身份象征。在目前国内外引资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塑造地域品牌特别重要,已成为聚集投资者、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培育策略

一是要资源集聚化。特色文化资源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和依托。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每一个区域都有很多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色文化。但是,在这些特色文化中,有的文化价值高、发展潜力大、可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而有的作为产业开发价值不大,发展前途较小,只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掘和保护。因此要依托区位和人文优势,充分发挥城市的开放性和兼容性,通过挖掘、嫁接等方式,最大限度整合、开发和利用好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形成文化资源聚集效应与合力,推动文化经济跨越发展。

二是要产业链条完善化。积极推动集聚区产业链上游项目向下游延伸,下游项目向上游拓展,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链。在集聚区的同一产业内,由制造、再加工环节向设计、研发、销售、配送等附加值高、最能体现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上下游环节拓展,培育文化产业价值链内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相关产业间,通过产业联系和文化的外部效应,依靠原有传统行业优势,发展面向传统行业的创意设计等高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整合、优化产业链,实现与创意设计产业的互为推动发展。放大项目带动作用,实现竞争力的最大化,加快产业整体发展。同时,依托区域特色的产业基础和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实现两个高端产业链的完美对接。

三是要产业差异化。积聚特质、形成特色,避免趋同化、防止一般化,不能成为某个地区产业发展的“翻版”和“复制品”,而要做本地文化产业的样板。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介,强化区域特色文化。突显文化优势,刺激、引导需求,从而使人们形成自觉消费特色文化的习惯,使区域内外的人们对特色文化产品的需求形成一种偏好和追求。并且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使集聚区品牌成为区域文化代表。维护好品牌要在特色文化产业内部形成龙头品牌企业,避免小而散的简单扎堆现象,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影响力、提高品牌力。

四是要产能规模化。特色文化产业的规模越大,特色文化产品和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由于国内开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的时间不长, 缺少规模化、实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导致很多地方的特色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因此,要坚持“增量优选、存量优化”的原则,在集约式发展的同时,注重量的扩张。政府应高效运用金融杠杆、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和帮助有潜力、有影响力的优质企业、园区做大做强,增加产能,形成规模,实现高增长、高效益。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主编. 现代区域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 0 0 6

[2] 任东峰 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0(05)

[3] 姜长宝 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动因及其培育[J]-商业时代 2009(22)

[4] 梁军. 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5(2)

[5] 张长立.产业集聚理论探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4(12)

[6] 陈汉欣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与集聚区浅析[J]-经济地理,2009(5)

[7] 孔建华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J]-文化建设,2008(2)

第7篇

广告产品与产业结构

传媒业的另一市场,广告市场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说,产业结构情况决定了区域传媒发展的命运和前途。对于民族文化传媒产品转化工程来说,其所属媒体尽管可以通过售卖该内容产品获利,但真正的经营收入依然是广告市场。媒体通过售卖民族文化传媒产品,最终目标是扩大自身的受众群,增强影响力,吸引企业的广告投放。对于市场主体来说,并不是所有产业中的企业都有广告投放需求,大多数是集中在第三产业,所以,对于某个区域的媒体来说,区域产业结构情况决定其广告需求量。本地传媒的地缘性、接近性更容易获得当地受众。不难理解,一个地区生活资料生产企业越发达,其传媒业也越发达。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是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的几个地区,生活资料、生产企业的广告需求量自然很大,这几个区域的传媒经济实力也大大领先于其他地区。民族文化传媒产品尽管具有通适性价值,尤其是影视等视听媒体,可以减少文化差异与地方差异,吸引尽可能多的受众,但还是无法摆脱本土化的力量,依然受制于本土广告市场需求。[4](P104)当然,新媒体技术的无疆界使地方化束缚得以突破,且对生活消费品广告的依赖得以减轻,互联网上的分类广告日益增多,有利于突破传媒广告结构的单一化。然而,产业结构对传媒产业的影响依然起决定作用。那些处在产业结构低级阶段的区域,包括新媒体在内的整个传媒产业实力依然与高级阶段的发达地区相差悬殊。所以,尽管一些区域的文化资源可能较少,但由于其广告市场的先天优势,可以凭借强大经济实力,利用其他区域文化资源,顺利推进民族文化传媒产品转化工程。所以,不论是内容产品也好,广告主品也好,或者得益于文化资源优势,或者得益于生活资料消费品广告企业优势,或者二者兼具,这三者中不论具有哪一个基础,都有可能实现民族文化传媒产品转化工程。尽管新媒体技术使产业结构对传媒的发展束缚得以减轻,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将决定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的前途。

文化产业主导区域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过程,不但要有量的提高,更要有质的提高。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二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三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PhilipBoland致力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政策层面的问题,强调在这个过程中,学术咨询机构将对区域发展政策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学术咨询产业正在兴起。在日益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下,区域经济发展部门十分渴求新的观念与发展模式,以增强其竞争能力。[5]RonShaffer等人对社区经济发展进行了再思考,认为应当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去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他们建立了一个新范式,包括资源、市场、金融机构、社会团体、决策和空间六个因素,有利于从理论方面解释和指导区域经济发展。[6]CaseyJ.Dawkins对区域发展理论的概念基础、经典成果与最近发展作了回顾,强调了三个主题:即随着时间推移,地区人均收入集中与差异的理论预测性;内部与外部经济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重要性的假设;在营造区域劳动力市场产量方面,空间的作用。[6]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现象和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日显重要。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创意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加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创意产业是集文化、科技、信息高度融合的高附加值产业。二是创意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推进要素资源的整合实现的。三是体现在区域资源的魅力增加。创意产业的基本要素取之于区域资源,区域资源为创意产业提供了长袖善舞的舞台。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需要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所谓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一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主导产业,应当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主导产业的选择也不同,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地区,一般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服务业中选择。以传媒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世界各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不等,美国是25%左右,日本是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韩国高于15%。2011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479亿元,占GDP比重2.85%。一般而言,某个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超过5%,就可以视为支柱产业,也就是说,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欧美国家、日本及韩国的文化产业比重大大超过这一数字,说明了这些国家产业发展的趋势,文化产业是其绝对的主导产业,代表其产业发展的方向,表明其已迈进了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主导主业,契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并能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文化产业是精神性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其消费者非常广泛,全世界的人民都有可能成为其受众。比如,2012年全球电影票房排名前十位作品均由美国囊括其中,《复仇者联盟》更以15.1亿美元的吸金能力稳坐冠军之位,这显示了文化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其次,文化产业是高新技术的产业。文化产业不仅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且还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传媒产业来说,其本身就是传播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全球新技术发展的风向标。雕版印刷、电子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无不是某个时代的最前沿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还将延续,成为传媒产业长盛不衰的永动机。就传媒具体类型产品而言,动漫制作、影视拍摄、各种新媒体类型如QQ、博客、播客、微博的出现,无一不是技术不断更新的结果,这也促使传媒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使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同时文化产业也大力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的发展,会把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在提高人民收入的同时,也培养并提高了其文化素质,并且,文化产业尤其是传媒业的知识传承与教育功能,会催生更多有文化知识的群体,从而提高区域人们整体素质,促进整个社会文明。区域文化产业结构决定了民族文化传媒产品转化工程的成功与否,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传媒内容产品与广告产品两个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下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它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结语

发展传媒文化产业,基点依然是内容产品与广告产品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对此两者影响重大。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区域,发展文化产业是其必然选择,因此,其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传媒内容产品,由于民族文化的通适性价值,此内容产品能够获得国内国际尽可能多的受众。文化资源缺少,但生活资料消费品产业大的区域,有利于培育传媒的广告市场,提升当地传媒的经济实力,可以利用区域外的文化资源,生产丰富的资讯与娱乐内容,也能获得发展的机遇。文化产业契合了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要求,则有可能成为支柱产业主导区域经济发展,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作者:巩昕頔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第8篇

为推动滨海新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依托现有文化产业资源、着眼创新发展新业态、整合规划产业布局的原则,逐步建立滨海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拟建设1个综合集聚园,8到10个专业集聚园。通过发挥集聚园的产业聚集效应,催生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进一步提高滨海新区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同时依据《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新区实际,制定《滨海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一区多园”专业集聚园认定和管理办法》。

“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在新的文化发展观指导下,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以深化广电、报纸等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文化产品需求为目标,以发展文化用品制造业、影视动漫业、广告会展业和设计创意业等为产业重点,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和多个文化产业专业聚集园为载体,以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文化内容产业化为特色,与科技、金融、旅游、现代工业相结合,按照高起点、新奇特、示范性发展成支柱性产业。争取到2015年产业增加值力争占地区生产总值6%,打造10个以上文化产业专业聚集园,设立每年1亿元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促成2至3家上市文化公司,资产过10亿元的文化企业力争达到20家,培育10个以上国内外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名牌文化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产业发展排头兵。

二、文化与经济并轨,建立区域发展新引擎

1、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切实整合天津文化资源。通过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服务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高附加价值。同时,以现代服务业建设,改善、提升天津人居环境、产业环境、商务环境。主打服务牌建设环渤海经济带的商务会展贸易中心和休闲度假中心。

2、加强亚洲文化及文化产业交流,吸引先进的文化产业资源、文化产业经验与管理技术。使天津成为亚洲文化贸易交流中心、亚洲文化交流中心。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文化产业基地既能拉动环渤海经济圈,又能与北京、上海错位,确立天津在环渤海,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文化贸易一线地位。

3、建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交易中心。现代国际关系中,文化交流是最主要的主要方式。文化成为国际形象、经济地位、城市形象的体现。在国际文化的竞争中,文化产业是竞争的主要载体和力量。天津应该把握机遇,建设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出口和文化对外交流的桥头堡、生产基地和信息技术中心。

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功能

1、利用文化产业进一步拉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做好区域服务和区域品牌。天津文化产业建设首先要从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方面着手,打好“服务牌”、“中华牌”,发挥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滨海新区既是天津的新区,也是环渤海的新区、全国的新区。因此,更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宽广的视野统筹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区域发展、服务区域发展、推动区域发展,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好地体现滨海新区的引擎功能。滨海新区在未来服务和带动环渤海经济振兴中,将发挥出五大功能作用: 一是制造研发功能;二是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功能; 三是滨海休闲旅游功能;四是改革创新示范功能;五是宜居生态功能。文化产业中的创意制造、文化贸易、娱乐演艺、娱乐休闲等文化产业是实现上述功能必不可少的产业支持,建设文化产业园区,进行产业链式开发,能够更加高质高效地完成产业建设。文化产业的集团化、品牌化已是文化产业不可阻挡的趋势,势在必行。

四、促进文化产业进出口贸易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既是京津冀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交汇点,也是“东中西”板块与“南中北”板块在环渤海地区的连结点,可以接东部,可以辐射西部。在对外贸易关系中与蒙、日、韩、新、港、台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个港口型外向型的城市和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工业城市,天津应该借此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和文化交流。

向内整合东西部文化资源,向外积聚亚太文化资源。学习日韩文化产业技术和经验,创建中国亚洲文化交流中心。近期成立的亚洲文化联盟为天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进出口提供契机。借此成立的打造亚洲文化产业园区,为天津确立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至高点奠定良好的开端。

五、核心项目建设——亚洲文化产业园

滨海新区亚洲文化产业园以天津文化区位的地缘优势,借亚洲文化联盟成立为契机,建设亚洲文化交流基地与北京定位不同。天津滨海新区以亚洲文化交流中心为主要定位,背靠三北,面向东北亚,辐射亚太文化及文化产业交流。

1、以亚洲文化合作与交流为核心,促使天津及滨海新区形成规模化的亚洲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基地。通过动态体验性与互动性为主的活动经济项目,打造现代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链条,拓宽滨海新区旅游资源的深度和广度。

2、形成软硬件配套设施齐全,研、产、学、贸一体化的环渤海文化产品集散地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通过数字/信息产业、网络科技、活动经济、文化创意等跨媒体经营的手段,完善现代化“多媒体超级走廊”的软、硬件设施,加速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工业制造产品的高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文化工艺产品和民族文化商品出口基地。

第9篇

关键词 区域文化产业经济 组织 复杂性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区域文化产业经济已通过赢利性的文化基地产业的形成一个体系。经济学家,地理学家,文化政策学者等学科学者对文化产业的运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我国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快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主要目标之一。如何构建文化产业体系转变生产方式,成为地区发展和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文化产业的规模,特征、整体的绩效并不能完全超越区域经济的整体规模。除了传统的定义界定以外,文化产业能容纳的就业能力仅仅是区域经济就业人数的较小部分,雇员大部分并不直接从事文化具体的工作,超过50%的文化工作者都是个体经营,并不能计算到就业统计之中,然而他们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具有本地化和外向化,创造了大量可观的收入,许多文化工作者为非文化产业服务,许多生产面向当地市场以便获得来自国家和当地政策的支持,同时在区域消费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研究文化产业。区域研究文化产业的结构、目标、运作系统。这个理论假定文化产业的经理、文化工作者、艺术家和文化产业政府管理者,非盈利的文化团体在组织、引导、规范、服务于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的经理收益来源于公益机构推荐过来有熟练技能的文化工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家们从各个经济部门形成聚集。艺术家们被假设为在各个行业有着不同的经验,但是他们能利用这种独有的个人经历进行独特创造并获得较好收益。

作为文化经济产业研究的框架补充,职业分析是用来追踪文化工作者获得技能和其它区域其他产业组织的协调。这个理论调研了北京和广东的的大量艺术家,尽管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在商业领域比其它部门收入多,但他们也会花费相当部分的时间在非盈利组织上。

二、文化产业的界定争议研究

近二十年来,地理学者、经济学家、政府决策对文化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化产业被定义为社会生产的一种模式。文化产业被界定为影视、电台、摄影、新闻、杂志和书籍出版,唱片业等等。但是这些界定忽略了文化工作者和非盈利文化产业对社会文化丰富以及价值创造。

文化产业的巨大的包容性不能完全在区域文化产业进行统计,但是这些研究都显示了这些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少数的员工从事文化工作。艺术家只占5%,在广告公司文化创造的职业人员只占有10%。文化产业雇佣者有许多行政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如果把文化的内容解释为整个产业的存在显然是不成立的。

更为严重的歧义是文化产业是区域文化经济的一种表征,北京45%的艺术家是个体经营,只占整体区域经济就业统计的8%,因此,统计并没有显示在雇主为基础的职业就业统计。许多艺术家也在为其他经济产业工作,并不包含在文化产业里面。在经济统计年鉴里几乎是被低估了。北京的艺术创作者自我就业率往往低于广州统计的艺术者的就业率的22%。

通过以上分析,以艺术家为核心的文化人员的只构成区域文化经济的一小部分,有很高比例的艺术家是自我雇佣,而非文化产业的就业者更依赖工作行业和就业市场,而这些文化生产这更愿意与文化产业公司进行松散的合作关系,基于职业分析的角度,生产的艺术产品更具有广阔性,地方政府也希望从文化绩效上与其它地区进行比较。在一个国家中如果仅仅只按照文化经济统计的就业人数来分析文化经济产业的规模,那么显然艺术家和他们的文化产品和收入是被远远低估了。

三、 基于区域经济的文化结构分析

职业分析重点关注创意人员的行为,理论化了文化经济的动态。在多个文化经济产业区域中,艺术家可以选择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在哪里生活和创作自己的艺术形式,花多少时间投入到创作

,becker (1982)指出艺术家的创作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关系网络,包括艺术公司老板、分销商、评论家和专业的购买者。这些因素区分了商业组织、非盈利组织,公众和公共服务部门。在这些部门中文化活动受法律、文化、经济的发展演变,文化活动往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活跃反映。

(一)盈利性文化组织结构。

商业部门包括盈利性企业雇佣艺术家,企业为他们的服务签订合同,购买他们的产品,包装,和市场分销,这些公司在文化产业中比重较小;许多非艺术公司也雇佣艺术家帮助进行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员工关系维系。这些商业部门也包含在艺术市场(画廊,艺术展览,在线网站)和以营利为目的的艺术场所(戏剧,音乐俱乐部,餐厅),使艺术家与他们的观众直接交流。许多视觉艺术家直接在因特网上出售他们的艺术创作。同时,艺术家可在培训机构、工作室里进行教学。商业文化活动受经济微观主体的驱动。艺术家、中介机构、画廊业主、公司经理构成微观经济体组织进行生产并对营销的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进行考虑。商业公司面临直接盈利的需求,那么收入必须超过支出费用。基于资本运营理论,他们要有良好的资产负债。此外,至少每五年一次,他们在有盈利的情况下,才能冲销成本与税收。商业艺术企业面临着在同行更成功企业的业务竞争,这也是一种商业组织化。

文化公司同其它区域企业一样也有成本意识和时间意识,许多公司挣扎于生死边缘,除非保持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产品质量,营销也是商业经营中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有更大的财务灵活性和良好的现金储备,可以使它们承担风险和损失而不至于使公司陷入资金恐慌。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意味着在相对复杂组织系统工作的工作,生产受到严格管理,他们的工作则更强调技能和专业流程化,几乎缺乏创新的空间。

因此,在商业领域的艺术产品是缺乏创新和特色的,但却能迎合消费市场快节奏的变化,而显得有利可图。商业市场艺术作品市场是高度细分的,许多文化传播公司因为一个项目损失导致整体公司的破产,资源分散到其他部分也是导致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二)非盈利文化组织结构。

非盈利的文化产业组织,往往比盈利文化产业组织在税收、法律有优惠倾斜。这种组织模式让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有宽裕的创作空间和税收上的优惠政策,比如国家扶持的博物馆、乐团,歌剧院。非盈利的艺术工作包括宗教礼拜活动,非盈利的演出等。

非营利性的文化组织和盈利性组织可能面临困境有较大区别。非盈利文化组织往往由较高声誉的志愿者领导,而不是通过由业主或董事会成员领导,组织成员包括各类的艺术家、专业爱好者和慈善人士。它们的运营成本仅仅包括场地租金,艺术家和其他组织正常开销,艺术活动和表演,专业老师的工资支付,以及宣传费用等等。非营利性的文化组织成本比商业文化组织成本更低因为几乎很少的税收,而仅仅只需要5%-10%的资金回报率。

非营利性的文化组织资金回报率低,管理需要艺术家和领导具有非常专业的管理技能和专业的生存技能,如何应对融资、组织的大小;编制管理服务费用的收入支出平衡,除此之外,还要应对未来舞台科技的发展的挑战包括更贴近观众的新技术,增加多媒体的使用。

没有了短期高额收益的压力,非盈利文化只注重艺术质量和社区宣传发展,资金投入只能支持那些生活紧张的艺术家和行组织生存发展。更多的志愿者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补贴自己的生活费用。

一些专家认为,非营利文化组织可以提供艺术自由和长期稳定性,因为它厌恶风险,因为较高的社会声望能弥补市场盈亏的担心。虽然非营利文化组织并不关心资回报率,但他们必须在服务于社会时,获得满足生存的收入,除此,还可能面临资助者的考核或者非营利文化组织可能改变原有的发展。

(三)非正式文化组织结构。

非正式文化组织结构是由演员组成的非正式的、民间的、盈利或非盈利的文化活动。以社区艺术家为对象的前沿研究分析了这第三个领域,包括变化特征,以及产生的非正式收入。它包括涂鸦和其他公共艺术、青年文化活动、非正式的社交网络等等,许多艺术家通过交流学习开始了他们艺术气质的发展。这种社区艺术活动,没有规范的盈利设置,也不容易被法律所规范。总的来说,非正式文化组织的活动是无正式

化工作的人进行组织,活动没有连续性,也不需要正式的场所。

同样,这些非正式文化组织也面临资金的困境,人格冲突、松懒、管理的缺失都会使这种活动无法维持可持续性。

第四类组织是政府或公共部门。在中国这些艺术家在文联或画院,他们达到资格才能被国家和地方政府录用,获得稳定工资收入。这个部门不同于其它三个部门。但是艺术家的就业和收入来源于政府,根据文化统计方面的年鉴可以知,被规范为非盈利部门进行会计归类。

四、建议与启示

本文的研究报告表明,政府决策者应该深化对区域文化经济的认识,把培育文化产业经济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应该组织培养全方位人才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利用非文化产业,非营利基金,教育机构,文化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等,来构建一个区域文化生态圈和培育产业群体。文化产业的发展能提高地方的文化声望,对于地区政府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资金的供给决定上,政府决策者可以权衡区域文化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各个领域的贡献。在公共和非营利艺术空间,投资一些些艺术中心,艺术家的创造基地,以便于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者:西北民族大学2012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林宪生,曹静静.海南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思考.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1):108-112.

[2]杨泽喜. 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支撑与对策创新. 社科纵横,2013(1) :24–27.

第10篇

【关键词】长吉图区域;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整合;问题

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使长吉图地区在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和开发中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在具体开发中,依然存在大量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对长吉图区域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和开发调查资料中,重点对所存在的问题加以详细论述,从而为今后长吉图区域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与开发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一、长吉图区域各种文化产业资源需整合

(1)民间艺术整合。在长吉图地区,其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但是,大多数都处在各自为战状态中。因此,我们要将把同一类民间艺术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重新组合,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整体竞争力。为使提升民间艺术品的品味,使其发展成为特殊的文化产业,扩大根雕艺人合作和交流,从而将各种信息、资源等进行共享,扩大它的影响力。(2)历史文化整合。在长吉图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例如:在敦化、安图等地区,都有渤海遗址与遗迹。为使这些文化遗产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除对各地区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外,还必须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将其形成一个文化带,可以说,这对进一步提高同类文化遗产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3)自然文化整合。在对自然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时,除需要对同类自然文化进行整合之外,还需要将自然景观文化资源和人文景观文化资源结合在一起,实现整体开发的目的。(4)民族文化整合。在长吉图地区,所生活的居民其是来自多个不同民族,因此,此处的民族文化资源十分的密集,因此,在对各个民族文化资源整合和开发时,特别对各个民族文化资源的属性加以合理化区分,要把同类文化资源加以整合,从而收到良好的开发实效。

二、长吉图区域文化资源开发不均衡的几点表现

在对长吉图区域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其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开发不均衡现象十分严重,其中,对于自然文化资源开发偏多,而对人文文化资源开发则是非常少的,对短期且见效快的项目十分重视,而对见效慢且长期的项目开发则容易被忽视。(1)文化资源开发思路狭窄。在对长吉图地区各种文化产业资源开发中,某些地区政府部门只是看重自然资源所具有的开发价值,而却没有看到文化资源潜藏的价值,这样一来,在对文化产业资源进行开发时,容易出现开发失衡现象。因此,科学、合理的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能为长吉图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然而,若将不同地区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紧密相结合,那么其效果则会更好。只有善于借助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才利于开发,不断进步,赋予自然景观旺盛生命力。(2)未对特色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当前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才是做好长吉图区域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在长吉图地区,大多数特色文化资源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其开发价值未凸显出来,因此,它应有的作用也未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在未来对长吉图区域文化产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对特色文化的深入挖掘引起高度重视。(3)文化资源开发资源没有及时落实到位。开发资金未及时落实到位,成为影响文化资源正常发挥的一个主要因素,例如:漂河烟曾经为清朝朝贡的主要特产。据有关史书记载,从清朝开始,漂河镇便开始大量种植晒烟,至今已经有400年发展史。在当今社会,有很多喜爱烟草文化的人,例如:蛟河市李怀珠,几十年来自费收集有很高收藏价值的烟具与资料,他筹建一关东烟民俗展览馆,其主要目的是为进一步扩大其影响,但是,因资金不足,最终未能建成。

总体来说,近年来,尽管长吉图地区在区域文化产业资源开发中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在开发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及时解决的不足,我们不仅要看到已经取得的进步,同时还要正确看待存着的问题,科学进行统筹,认真进行规划,使长吉图地区区域文化产业资源得到均衡发展,确保长吉图先导区各项建设项目和谐发展下去。与此同时,又能够对加快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 考 文 献

[1]郑喜淑.长吉图战略与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研究[J].满族研究.2012,9(4):66~68

第11篇

起初,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由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共同创作的《启蒙的辩证法》的书中,其指出“,文化工业”是凭借传播媒介技术和商品化的推动,面向人民大众消费的一种文化生产。此后,此概念逐渐演变成了“文化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外开始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研究。总而言之,文化产业就是运用市场运作的方法,产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和模式,挖掘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人类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各行业门类的总称。为了适应全球化的整体环境,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文化创新俨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文化产业的本质要求必然是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只有发展创新,才能创造出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然而,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高。中国文化产业必须要加强创新,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之路。

二、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辽宁作为文化大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目前,辽宁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打造不同特色、不同内涵的文化产业区域。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多区域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辽宁省文化产业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杂技、话剧、美术等艺术门类在全国享有盛誉;出版、旅游、广播电视等主导产业在全国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辽宁体育事业亦是发展壮大,屡创佳绩。辽宁演艺市场日益活跃,文化产品创作显现出巨大活力,精品力作迭出。

2.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辽宁文化产品出口成绩显著,辽宁芭蕾舞团、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等演艺单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演出大获成功。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重点打造“走出去”品牌产品线,相继创作《稻草人》《寄小读者》十余部优秀童书,并成功输出到韩国市场。

3.文化旅游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辽宁文化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区结合当地特色和资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了辽宁文化产业的多样发展。沈阳市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大连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美的海洋自然风光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1.资源配置不完善、挖掘力度不够。

近年来,辽宁各地区的文化资源整合不完善,成果不显著。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如资本、信息等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配置和整合,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受短期利益的影响,一些文化产业缺少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出现了一大批低俗、庸俗的文化产品。

2.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水平低。

辽宁文化产业规模数量大,但是质量上有待提高。一些新兴产业如网络服务业等发展速度缓慢,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广播电视等产业缺乏自身特色,科技创新能力低,制作水平低,模仿痕迹严重,呈现的节目产品质量不高等。

3.区域发展不均衡。

辽宁文化产业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首先,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文化生活环境差,设施不健全,发展缓慢。其次,经济发展的好坏影响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快慢。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从而制约着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要解决辽宁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应深入挖掘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区域。

4.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经营管理人才。自我培养能力不足,缺乏吸引优秀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动力,导致辽宁优秀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大量缺失,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定消极影响。从辽宁省来看,大学生占绝对优势的城市是沈阳市、大连市,其他城市的大学生数量较小。

5.相关政策需要完善。

政策因素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各部门对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宣传力度重视程度低,人们对政策普遍认知较低,使投资文化产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出台政策并不能及时解决相关配套问题,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亟需完善相关政策。

四、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1.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就是要在全社会加强对文化产业重要作用的充分认识。社会各部门各成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弘扬中华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文化观念还要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观。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力支撑。

2.政策与制度创新。

当前,文化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及实施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政策指导,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开创新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坚持以市场为主体,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动文化资源多元化整合,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内容与形式创新。

加快文化产业的内容与形式创新,积极开创文化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快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提升文化竞争实力。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开发出具有本国文化特色和品位的文化产品,不能一味地效仿,而是要推陈出新。相对辽宁省而言,应充分挖掘辽宁的特色文化资源,发挥辽宁的比较优势,培育文化品牌和文化基地,促使文化产业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4.人才管理创新。

人才是文化创新战略的根本,发展文化产业目前最短缺的要素就是人力资本。吸引、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和方法的高级人才,是短期内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在高等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培养策划、经营管理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结语

第12篇

一、东北文化产业发展与冰雪主题公园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3]。十报告指出“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4]。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已将文化产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注重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和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依靠文化“软实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了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虽然文化产业可以提升区域性经济水平,但我国各地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文化资源有差异,这就使得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文化产业进行发展。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各项指标较低,但东北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特有的冰雪文化、悠久的外来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东北文化竞争力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因此,立足东北地域特色,夯实冰雪文化产业基础,整合区域文化产业资源,发展“冰雪主题”公园成为东北地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超过2500多座,但其中,一些主题公园仅靠机械游乐项目添充,缺少独特的主题和文化支撑,以致亏损。鲜明、独特的主题永远是主题公园成功的灵魂。鲜明的社会主题,准确的文化定位、独特的地域特色、有序恰当的艺术渲染与诠释,是成功的主题公园永恒的元素,也是成功的保障。东北地区源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发展“冰雪主题”公园成为区别其他区域主题公园的优势所在。

首先,冰雪是大自然的馈赠,发展“冰雪主题公园”的原材料相对天然、便宜。从1963年,哈尔滨市首次举办冰灯游园会到现在以冰雪大世界、冰灯公园和太阳岛雪雕公园为依托的三大冰雪主题公园,哈尔滨冰雪文化集中区域基本建构完成,每年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推动了哈尔滨经济的发展。如果东北三省能联手打造冰雪主题公园的文化产业群,形成有效的文化产业传播链,势必会极大推动东三省的经济发展。其次,完善接待设施,打造服务品牌也将扩大经济收入。一个成功的主题公园除了拥有独特的主题,接待设施不可或缺。主题公园内别致的咖啡厅、特色餐饮店、货真价实的旅游纪念品商店的建立不仅能满足游客的休息、购物等需求,而且也可以兼具创收、宣传等功能。因此,把握消费心理,打造服务品牌,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不仅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而且还可以带来除门票之外的附加收入。

二、东北冰雪主题公园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虽然,在东北冰雪主题公园的建构中,哈尔滨三大冰雪主题公园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纵观近年来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推进东北冰雪主题公园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化地域民族特色,加强民俗文化表达东北地区由于地处边疆,很多民俗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以黑龙江省为例,如能巧妙地以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作为艺术造型创作元素建立冰雪民俗馆和体验区,着重展示少数民族的文化形象并开发意向剪纸、石雕根雕、各种皮质工艺品、植物编织制品等相应的文化产品,不仅会为冰雪主题公园注入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而且可以形成相应的文化产业链增加旅游创收。

(二)注重文化演艺产品开发,刺激游客体验参与冰雪主题公园的材料表现以冰雪为主,再加之室外零下30多度的气温,使很多游客感觉冷上加冷,难以抵抗。因此,冰雪主题公园可以加入以传统民俗为核心的歌舞类巡游演出进行热身,如龙江剧、二人转、阿城金源文化的大型历史歌舞剧,赫哲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的民族歌舞表演等。这些歌舞类巡游不仅能展示宝贵的文化遗产也能增加互动,使游客加入巡游队伍,增加游客个性化体验。

(三)跨地区统筹战略,建立互利共赢机制为回避东北三省的恶性竞争,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我们应建立跨地区统筹战略,构建黑、吉、辽三省“三点一线”的大东北文化产业群,发挥集聚效应。三省的冰雪主题公园以各自省市的文化为主导,展现多元东北。如果在实施过程中,组织者能统筹布控、科学调配、整合文化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管理机制、适时调整经营方式、注重文化艺术创新,那么,建立一个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首屈一指的东北冰雪文化产业园区,并不是梦想。

作者:匡石单位: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