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理学科的特性

地理学科的特性

时间:2023-07-31 17:25: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学科的特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理学科的特性

第1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即将进入后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科学学科的发 展日益呈现出交叉化、复杂化和界限模糊化的趋势,作为一门拥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前景 的学科,地理学也概莫能外,不仅地理思维又有了纵向和横向的极大扩展,而且传统的区 域性和综合性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对其的研究分析对于当前中等地理教育的改革将提供一个 有益的思路。

一、从传统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到新时期地理思维的十大特性

    1.从区域性到区域科学 传统的地理思维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 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 的制约关系。在中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以前,地理学家所开展的大量的小区 域研究工作,以及8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的复兴,都表明了区域特性在中国地理思维特性中 的重要地位。

在国外,区域科学产生于半个世纪以前,区域科学对区域概念的表述比地理中传统的区域 概念更进一步。 现代区域科学更强调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和定量分析,把解释和建立模型作为中心任务,无疑是对地理区域思维的一种完善。

2?从综合性到综合地理学 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人文现象之间、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之间均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 只有对所有关联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注意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 响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作为对传统地理综合特性的延伸,综合地理学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综合地理学要求实现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合作与统一,同时要运用和吸取经济学、工程技术科学、生态学 、行为学和政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积极推动区域综合开发、区域系统工程和区域综合问题(如黄河断流、三峡工程和长江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等)的研究。

3?从人地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有人地关系研究的传 统,从地理环境决定论、适应论、二元论、唯意志论到人地协调论,是人地关系演 变的一条主线。吴传钧先生认为地理学应着重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研究它的形成过程 、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向的规律性。近年来所出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涉及人类社会中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人地关系演化序列中一种较为完善的形态。实际上,可持续发展观念与人地关系协调 论的要义不谋而合,从而使得地理学在开展这一专题研究、发挥可持续思维方面拥有得天独 厚的优势。

4.从空间性到空间系统 空间性可视为地理学所特有的属性, 它强调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差异的现象、原因及其规律。现代的空间概念已演绎为空间系统的 概念,并在区域开发与人文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一定区域的“点”、“线”、“面” 综合构成了“空间系统”,而“空间系统研究”则着重考察空间内“点”、“线”、“面” 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机理与相关的政策调控。

5.社会性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而地理学 则着重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以及具有空间属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社会地理学是 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我国的社会地理学是在进入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加快、社会问题愈加 突出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区地理、城乡贫困、犯罪与交通事故地理和乡村城市化等都是 重要的研究领域,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与空间分异、乡村社会空间系统等则属近年新兴的热 点研究领域。

6?实践性 地理学向来重视其实践作用的发 挥,从早期的人民公社规划到农业区划、行政区划、城市和区域规划,再到近十余年所广泛 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各种乡村规划(如集镇规划、乡(镇)域规划、村庄规划)和 土地评估等,无不表明地理实践思维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新时期这一思维特性还有待进 一步发挥。

7?时段性与时空系统 一般人认为,时间是历史学的特性,按这种观点,历史地理学既可算作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可算作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但若论及 长时段思路则非地理学特性莫属。历史学所研究的已知的人类文明史不过是5000年左右,而 自然地 理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则动辄研究10万、20万乃至数百万年以来环境与海平面的变迁、古人类的起源。现代地理学还注重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即从时空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地理现象,揭示 其动态变化特征及一般演变趋向。

8?宏观性和微观性 地理学向以宏观研究见长,强调从大处着 眼,开展系统的体系研究,如城市地理中对城镇体系的研究,就是把城镇看作一个点,研究 一定区域内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包括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组合结构、地域空间结构和网络系 统结构。近年来,地理宏观研究中出现了研究大区域或大系统的宏观问题的趋势,如对地球 科学系统、陆地科学系统的研究。

地理也重视微观领域的研究,如同属城市地理,微观研究则把城镇看作一个面,综合研究 城镇的内部空间。如近年兴起的公司地理研究,探讨地方化与柔性生产网络的作用,研究国 有企业改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微型社区更是典型的微观研究,如对北京“浙江村” 、苏南集镇等的研究,通过微观研究,归纳、衍化类型,从而具有更为普遍的指导意义。

9?学科交叉性 地理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很大一部分缘于其具有极强的学科交叉性,如地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民俗学、人口学、政治、军事、民族和宗教分别衍生出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民 俗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民族地理学和宗教地理学等。尤其是与 计算机处理技术、遥感、数理统计等所衍生出的地理信息系统、地图与遥感、计量地理学等 无不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地理学科获得勃勃生机。

10?决策性 这也是地理思维有待挖掘的一大特性。地理善于区 域研究、综合和宏观论证,客观上为其走向高层次决策领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其实,地理 学完全有可能充分发挥这一特性,进入决策圈。因为,一则,地理学每每走在时代的前列, 具有极大的超前性,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知识经济及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等即可见一斑 ;二则,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空间数据的结合和一系列空间操作与分析 ,为区域规划、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强化了地理的决策思维,也促进了学科的决策化。

第2篇

关键词:体育地理学 理论体系 构建研究

一、前言

体育地理学是一门横跨体育学与地理学的新兴学科,在具有所有学科门类通性的同时,也有着其学科本身的个性。研究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体育地理学的教学实践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概述体育地理学着手本课题的研究。[1]

二、体育地理学概述

1.体育地理学的概念

体育和地理学界的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了体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问题。到现在为止体育地理学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之一,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于竞技方面,对于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这两个研究领域还处在一个不够深刻的层面。

2.体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体育地理学是体育学、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属于综合性的学科之一。根据地理学和体育学本身固有的待殊的性质,既属于人文科学又属于自然科学,所以,体育地理学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性,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限,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区域性是体育地理学与其他体育科学区别的根本点。休育地理学属于地理学与体育科学交叉的学科,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又属于社会科学。起源于地理学和体育学的体育地理学从诞生之时就具有学科综合性特征。[2]

3.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根据体育地理学的特性,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对自然环境和对人文环境的研究两大类。自然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体育活动的主体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活动项目符合当地的,校本的课程资源。如: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差异,地理环境差异等不同的人类生存环境对人类体育发展的制约性,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依赖于生存环境,影响人们的人文环境的研究主要是活动的项目与当地的民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相结合,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发展和传播。不同的地区的人文环境差异很大,有些地区少数民族的人文精神丰富,有些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保留的很好,这就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开发人文环境资源作为体育课程的项目选择。

三、体育人文与地理环境的研究

人类文化形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相联系的,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与地理环境的发展相联系,甚至其依赖地理环境的程度远大于其他文化形态。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形态的一种,当然也深深地,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特质,民族文化又深深地规范着,体育文化的内涵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体育运动的风格、美学观、价值取向都深深地反映着这个民族或地域文化的特征。

目前,关于体育人文与地理环境的内在关系也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郑勤在2012年从文化学的角度,通过地理环境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的关系研究,探究世界体育文化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其原因所在,研究认为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着运动项目的产生、规范着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对体育文化空间扩散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王秋娥从现代体育与人文环境之间进行了相关讨论,认为体育与人文环境有着本质和逻辑上的联系,一方面人文环境是现代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它以内化、同化和默化等多种形式制约人们对体育本体价值的认识水平,进而制约着现代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另一方面现代体育的发展是人文环境优化和净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丰富人文环境内涵最生动最直观的媒介之一。段文彬等以地理视角观察体育文化,对我国体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探讨;文章从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势和地形条件、水域条件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和人体体格、文化背景与民族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差异上探讨了体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朱梅新等就新疆传统体育的人文地理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新疆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与发展的,新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草原体育文化;而绿洲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产生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则呈现出各区不同的特征。[3]

四、体育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及构建过程

该功能主要用于获取体育原始数据,保证体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数值逻辑一致性与正确性等。一般而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占整个系统建设投资的70%或更多,并且,这种比例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变。因此,信息共享与自动化数据输入成为体育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随着扫描技术的应用与改进,实现扫描数据的自动化编辑与处理将是体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获取研究的主要技术关键。我国体育数据库的建立工作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区域性的数据整理工作目前还仅限于部分领域,如体育场地、体育人口等等。例如,国家体育场地设施普查可以得到城市体育场的整体情况,但是,在城市中的具置、交通、住宿、饮食等基本相关信息却基本不再统计之列。因此,今后应考虑建立科学、规范的数据统计体系,编辑数据也要充分考虑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将获取的原始数据按照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进行的各种转化。初步的体育统计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原始数据的格式化、转换、概括。数据的格式化是指不同数据结构的数据间变换,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组织方式,在GIS中数据表示方式主要有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及栅格矢量混合数据。数据概括包括数据平滑、特征集结等。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概括功能极弱,与制图综合的要求还有很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发展。

3.数据存储与组织这是一个数据集成的过程,也是建立体育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步骤,涉及到体育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在体育地理数据组织与管理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融合为一体。初步研究认为,可将二者分开存储,再通过公共项(如编码)来连接。这种组织方法的最大缺点是数据的定义与数据操作相分离。目前,诸如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都在努力解决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五、结束语

通过对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要以其学科特点为基础,深入研究该门学科的精髓。有关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密切结合体育地理学的教学实践,构建出最为优化的学科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严艳,吴宏岐.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内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12):58-65.

第3篇

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促进了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及全球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地球表层开发强度不断加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更加复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矛盾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区域性日渐凸显,地理学科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地理学所固有的与地域事象密切结合的学科特点使地理学科地位不断加强,社会对地理学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地理学的人才结构也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相应的对地理学人才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这不但是地理学科本身的优势,也是时展对地理学本身的必然要求。

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把握区域整体宏观特征的能力

把握区域整体宏观特征的能力是对一个完整区域的总体特征做出明确概括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对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要素有全面的分析、归纳;同时,要有对该区域的尺度层次关系的认知,即所分析的区域在更大区域空间内所具备功能定位的辨识。但是,由于课程设置中“部门”(部门地理)和“整体”(区域地理)授课时数、讲授重点存在偏颇,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建立起区域综合的思维路径。部门地理课时的“缩水”,使学生对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缺乏清晰理解;区域地理的“过繁”,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区域内部结构关系。“树木”和“森林”的关系不能有机融会贯通,学生在面对一个较大尺度的区域特征时,往往不知从哪里入手,提出的观点支离破碎,淡化了区域应有的鲜明特征。

2.解析区域整体结构的能力

解析区域整体结构的能力是对一个区域整体的物质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对某一时空范围内,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结构的空间组合,即反映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在地球表面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进行解析;同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和生态要素各组合类型及它们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对位置关系和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集聚程度等进行解析。面对包罗万象、千差万别的区域表象,需要透过这些繁杂表象提炼、归纳出一般区域整体结构解析框架“定律”,一般而言,区域整体结构框架包括三部分:影响区域发展的条件因素、区域主要物质内容(一般重点分析产业结构)、区域空间格局。不论何种类型的区域,都可从这三部分入手解析。但由于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断裂和“就事论事”的局限,部门地理和区域地理中“地理要素”和“区域”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将各地理要素和区域融会贯通,只学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点”串在一起再从“类”上解析,失去了对区域整体结构解析的路径,即对区域的“结构”认知模糊。

3.分析影响区域整体发展过程综合因素的能力

分析影响区域整体发展过程综合因素尤其是主导因素相互关系和作用的能力实际就是全面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结合。在全面分析影响区域发展过程因素的基础上,具备识别各地理要素相互耦合机理以及主导因素对其它各地理要素的影响能力,这是一种因果机理分析过程。由于在地理教学中,过多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乏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逐渐淡化了探究知识的“兴奋点”;同时,过多地对地理现象进行描述性识记,缺乏深层次的因果机理分析,使学生不能有效把握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阻碍学生判断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或者是,学生只能找出某一种主导因素,忽略了其它对区域整体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因素,致使片面地理解区域发展因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4.认知和辨析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能力

认知和辨析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能力是对大尺度的地域单元空间格局划分和地带特征认知的能力,包括对自然综合体和人文社会综合体的认知。对自然综合体的认知和辨析,是进行自然区划的基础,也是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重要途径,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人文社会综合体而言,地理事物现象、本质、类型结构、状态和过程等空间地域的比较,可以掌握区域特征,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有引导作用。对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认知需要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高度融合和对地带主导因素的把握,尤其需要扎实的地理基本知识素养和综合自然地理基础以及野外考察能力。由于自然地理基础课时减少,综合自然地理间或不开,野外考察因为扩招学生多而时间无法保障,学生的空间感及对空间分异规律的认知能力不断下降。

三、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1.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基础教学

课程结构的调整在于向学生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符合专业需求的知识体系结构,较快地使学生拥有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而课程结构中重点是基础教学课程的调整与完善。部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结构、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影响的地理学分支学科,是地理学基本层次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统称。只有完整和深入细致的部门地理学课程体系,才能使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课程体系设置应符合地理学综合性的特点和各专业的专业特性及发展需求,首先,保证部门地理学课程的门类和课时量;其次,增加地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和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运用的课程,如反映了对空间经济、区域经济和经济地理交叉整合发展趋势的新经济地理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3S”技术等课程,这些都可以作为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地理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第三,高校应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形成自身的学科体系,加强基础教学能力建设,不丢失传统部门地理学的优势,又要反映现代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本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2.衔接知识模块,构建网络结构

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与地理科学内部体系层次息息相关,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是通过地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体现出来的。从地理科学内部体系上,主要体现在部门地理学之间以及部门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相互融会,地理学的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割断了知识点的联系也就忽略了地理学的特性。因此,高校地理教学中,要始终贯穿系统论的思想,把每一个知识点和相关要素、整体联系起来,从各自作用的相互关系入手,理解每个知识点在学科体系中应有的位置和功能。具体到课程就是将要素和部门衔接,将部门和区域贯通。每个“知识点”的拆解为学科体系“链条”上的节点。将部门地理学分析方法和区域地理学分析方法交叉应用,贯穿于地理研究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并运用学科基础知识,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结构,进行人地相关性的研究,并逐步构建自身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3.强化区域地理,搭建分析框架

强化区域地理教学、构建区域分析的一般框架,这是高校地理教学中使学生建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综合体系的必然途径。自然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人文社会地理因素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它的各要素也会使区域地理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构建区域分析一般框架,即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主要区域发展物质内容和空间格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辨识主导要素,揭示区域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区域地理学的实用性,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分析。

4.提倡开放教学,拓展学生视野

第4篇

[主持人语]以祖国历史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历史地理学,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形成以来,便是一门历久弥新、随时展的学科。步入21世纪以来,又取得新的进展,一些以往研究成果寥寥的领域,例如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民族地理,或有了较丰硕的成果,或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在继承老一辈学者用史实说话、探寻科学规律的同时,GIS等新兴的科学技术也逐渐为年轻学者所掌握。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待于思考和解决的新问题。本专栏发表的三篇文章,或分析历史地理的发展趋势与未来走向,或探讨历史民族地理的重要问题,或回顾历史经济地理研究进展,相信会有助于推动历史地理学科向前发展。

本文通过回顾3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未来走向,讨论对学科发展至为重要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科交叉是历史地理学前进的必由之路,历史人文地理与历史自然地理不可偏废,传统研究要与新技术运用相结合,要善于从现实需要探讨历史地理的重大问题,并用科学研究成果为现实服务,并就区域研究的价值与方法提出具体的看法。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发展;未来走向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4-0005-09

吴松弟(1954-),男,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经济地理、经济史和人口史。(上海 200433)

如果以1934年春顾颉刚先生和谭其骧先生发起,以燕京、北大、辅仁等三所大学的教员和学生为基本力量,成立禹贡学会筹务处、出版《禹贡》半月刊,作为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开始形成的标志性事件的话,则1979年6月在西安召开首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会上决定成立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筹办历史地理刊物,无疑是历史地理学进入大发展时期的标志性事件。自2011年开始,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三个最重要的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已迎来或即将迎来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者和三大中心的创始人谭其骧先生、侯仁之先生和史念海先生的百年诞辰,浙江大学也举行了庆贺陈桥驿先生90华诞的活动。许多历史地理学者都在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继承前辈学者的光荣传统,开创历史地理新的发展局面?笔者不揣浅陋,通过回顾3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并展望未来,就这一学科的继承和创新问题,谈一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学科交叉是历史地理学前进的必由之路

1962年,侯仁之先生在《历史地理学刍议》中明确提出:“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时代的地理环境,而且还必须寻找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阐明当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这一研究对当前地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有极大的关系;同时也直接有助于当前的经济建设。”谭其骧先生和史念海先生对侯仁之先生的看法均表示赞同。谭先生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完全一致,仅仅是时间上的不同而已,同时他又多次强调历史地理研究时运用历史学方法和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性。史先生认为,“以前历史地理学还属于历史学的范畴,自然要运用治史的方法进行探索”,“既然(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就该兼用地理学的方法从事研究”。此后,多数学者都认为历史地理学属于现代地理学向后的部分,应该采用历史学和地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加以研究。

然而,关于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的争论,尽管已沉歇一段时间,却不等于已得到高度的统一。2001年,孙天胜等发表《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辨析》一文,认为把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任务放在历史地理学的名头上是有欠思量的,应该称之为“地理历史学”,即从历史角度或时间维度研究地理环境,真正意义上名副其实的历史地理学应该回归于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侯甬坚于2007年著文,认为近代以来历史地理学处在历史学和地理学的相互接触面上而不断求取进步,受此影响它一直保持着学科的最大特点——兼为历史学、地理学发展贡献自身的学科价值。因此个别地理学者近年提出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问题,显系学术史和历史地理学研究情形不熟悉所致。然而,其极力强调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具有积极的学科建设意义,有助于形成新的学科定义。他通过对历史地理学学科特性、近年学术界研究动向、泛历史地理化的分支学科建立方式的详细考察,提出了历史地理学定义的增改意见和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复原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变化过程,同时研究认识人类社会在这一地理舞台上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跨专业学科,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努力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人类与自然的永久和谐相处。

笔者无意加入有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等重要问题的争论,但通过自身研究的体会,感觉到以往将人地关系当成历史地理的主要研究对象的说法似嫌简单一点,如用以下文字加以表达,或许要全面一些: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演变及其发展规律,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多方面的作用,以及人类与自然共同作用下的环境变迁的表现与规律。以上三点中,第一点“地理现象的分布与演变”研究者一般都比较清楚,第二点“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因曾受到不恰当的批判仍为一些人所漠视,第三点“环境变迁”已成为人类社会当前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应予适当的突出。

在人类至今为止的所有的学问中,“历史地理学”无疑是研究面极广,且有着广泛的学科研究对象和属性的一门学科。任何事务的存在,都需要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因此任何一门研究人文活动或自然规律的学问,实际上都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历史地理研究。近10年来先后有学者提出了历史文学地理、历史美术地理、历史商业地理、历史货币地理、历史乡村地理、历史哲学地理等名目繁多的新分支学科名称,它们的提出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从不同角度说明历史地理学科内容的无限性和边界的模糊性。因此,要将历史地理学科的性质,硬性框定在某一个特定的范围,不仅相当困难,而且无益于学术的发展。

第5篇

关键词:生活实际 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学习能力欠缺

一、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高中地理学习缺乏完整的正确性的认识

对于老师们而言,应该善于发现学生们在地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们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推动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当前的高中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对高中地理的学习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地理学科有着极强的综合性与地域性,学生们应该善于抓住地理学科的特性,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地理学科,不利于地理思维的培养。应该在老师的指引下,改变传统的错误认识,积极认真地学习高中地理,不断培养与提升地理思维。

2.思维的逻辑性不强,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目前的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思维能力的欠缺还表现为逻辑性不强,这也不利于高中地理思维的培养。地理这门学科有着纵向与横向的跨度,学生们应该认清这一跨度,不断地锻炼自身在地理学习中的逻辑性,提升地理思维。另一方面就是高中生们的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学生们是能够吸收和运用的,然而这些知识点整合在一起之后,学生们就会一头雾水,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这都是地理思维能力不强的表现。

二、如何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不断提升高中生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1.将地理学习与生活实际充分结合起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的高中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并不高,这对于地理思维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老师们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来促进学生们的地理学习,不断地调动学生们的地力思维能力。学生们之所以会认为高中地理的学习枯燥无味,主要是因为他们面对的都是枯燥的理论知识,不能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因此才会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只有将生活实际与学习充分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地理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讲到地势的时候,只是空洞地讲各种地势,学生们是没有兴趣的,应该结合当地具体的地势来解释书中的知识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们的地理学习。

2.利用生活实际营造课堂氛围,实行“探究式教学”

对于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言,课堂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状况却并不乐观,学生们普遍认为地理教学课堂枯燥无味,并且地理学习十分困难,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巨大障碍。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革教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调动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推动学生们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就是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并不首先抛出要讲授的知识,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主动去探究新知识,推动地理思维的培养与提升。

以我们在课堂上讲到经纬线那一章节为例,在讲经纬线的时候,课堂开始前,可以问学生们中国在哪儿。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然而却没有学生们能够回答上来,这时就可以说:全世界这么多的国家,我们怎么确定中国的地理位置呢?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如何才能确定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然后再抛出将要讲到的内容,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讨论、探究。这样不仅掌握了新的知识点,同时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3.注重学生们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们构建起知识网络结构

对于高中生而言,除了调动学生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采用新型教学方式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们基础知识的掌握。高中地理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又相互独立,因此学生们应该在老师的指引与教导之下形成自身的地理知识网络结构。只有具备了清晰的网络知识体系,才能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得心应手。地理知识点相对于数学等学科而言是较为零碎的,因此建立起自身的知识网络结构就十分有必要,以免在碰到问题的时候遗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同时知识网络结构的构建还应该根据自身具体的情况。

第6篇

一、反思:区域地理教学异化的实质

1.教学程式化

区域地理内容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两大部分,而自然地理可以从区域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要素展开,社会经济区位则可围绕资源、人口、城市、经济、交通等要素分析。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课堂似乎呈现出雷同的课堂实况,无论怎样个性鲜明的区域,都被整合进这个知识框架,使得活生生的区域生态,变成条框式的知识条目。这样的区域地理教学课堂难免出现按部就班的教学程序、了无生气的课堂氛围、颓唐厌学的师生情绪。

2.方法与目的错位

区域地理教学利用一定的分析框架、遵循一定的分析思路本无可厚非,但在现实教学中,这种分析框架及其涵括的具体内容被僵化为全部的学习内容,这种帮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其价值被非理性地扩大。区域分析的框架近乎成为区域地理学习的唯一方法与全部内涵,所有区域都被机械地进行知识分割,然后镶嵌进这个既有框架。区域地理学习,曲解为将特色迥异的区域变成僵化知识框架下的知识记忆与重现。作为分析的框架与思维工具最终成为了学习目标,有方法与目的倒置之嫌。

3.认知单维侧重

“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学地理教学就已经开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成就评价中却一直存在过于注重知识,特别是事实性知识传授的倾向。”区域地理知识被分解为各要素统辖下的知识罗列清单,而这样的知识在呈现方式上是静态文本,在呈现结果上是简单易测的事实性知识,知识存在方式是外在于学生而无法为学生所建构与内化的状态,知识样态固化与割裂,知识价值仅能服务于对“是什么”的提问。“程式化”教学模式下的区域地理学习,最后简化为不同尺度区域各个不同维度的特征记忆。不难想象,由于区域地理尺度不同,区域所能涵盖的范围十分广阔,任何一个区域都要求学生对这些地理特征要素进行记忆,甚至是毫无联系的记忆,如此学习尚无以应对能力为先、创新求变的考试要求,更难以直面变幻莫测、鲜活灵动的现实状况。

二、再认:区域地理教学的价值

1.独特的学科教学价值

地理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虽早期都有一段“尴尬”经历,由于工业发展使环境、资源、发展问题日显紧迫,“地理科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又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基础地理教育的价值,并认识到地理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这些困难和问题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从而意识到迫切需要公民接受高水准的地理教育,提高公民地理素养,以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地理学科独特的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受到不断重视。地理学在知识获得、思维养成、实践应用、伦理道德提升等方面具有自身的教学育人价值,具有难以替代的独特性。

地理学科横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学科门类,在知识内涵上包罗万象,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地理学基础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从生活常识到宇宙奥秘,地理学知识在内容上具有深度与宽度并存、趣味与科学性兼具的特色。地理学致力于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通过地理现象的研究,重在阐释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解释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和演变原理。通过地理学习,让学生的思维穿梭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变换在具体与抽象之间,可以锻炼其思维的各方面与层次。由于地理学知识几乎涵盖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所以地理学的实践性、应用性、生活性、生产性就极为凸显。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学科使命是研究人地关系,地理学通过历史的、逻辑的方式渗透了对学生环境伦理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层面,地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与独特的学科价值。

2.独特的学科领域教学价值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渗透于三册必修之中,独立于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区域地理教学旨在使学生通过区域学习,形成一定的区域素养,这些素养包括获得基本的区域地理知识、形成基本的区域问题研究能力、树立良好的区域发展观念,能够解决与区域发展相关的一些现实问题。获取区域基本知识,包括掌握本区域概况,了解区域位置、分布、特点;区域研究通过对本区域分析、进行区际联系与比较,通过区域发展理念的支撑,构建区域发展的合理设想。区域地理从学生学习的诸多维度满足了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全面发挥地理学科教学价值的诉求。“尽管新课程中已明确强调区域地理教学应从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个角度着手,但当前‘地理八股’式教学模式普遍存在。”

三、尝试:区域地理教学的再思考

1.“问题切入、案例推进”构建区域地理教学新图景

“传统的区域地理课程,以严格的地理界线划分区域,以固定程式展示区域,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得不到应有反映。跳出‘地理八股’学科体系,即突破传统的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给学生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又注意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能力。”“问题切入,案例推进”即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把区域的典型问题、突出问题作为区域地理教学展开的推手,以具体问题作为本区域学习的导火索,充分引发地理学习兴趣、积累学生学习经验;同时,以“案例学习”方式进行区域学习与研究,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注重综合提升学生的知、情、意、行。

在区域地理学习中,按照区域尺度的不同,往往按照大洲大洋分地区、分国家,再进一步细化为一个国家内,再按照不同的区域尺度进行学习。无论是在哪种尺度上,任何一个尺度的区域总存在不同于其它区域且较为突出的特点,“区域”自身在定义上就有这一意蕴。为了说明这种教学尝试的可行性,试例举区域(以国家为尺度)的若干典型问题并加以说明。

表1只为便于说明而提供的参考,区域问题的选择只要符合典型性、可挖掘性、时事性均可作为学习资源。通过对这些国家典型问题的剖析,可有效避免案例学习的局限性,从而体现地理学“整体性”、“综合性”特点,并达到对区域进行连带式的全方位学习。

以日本的学习为例,通过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教师可设问“日本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通过直观看图学生不难概括出“沿海”的特点——沿濑户内海和太平洋分布。教师通过进一步设问“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日本工业沿海分布的趋向”,学生零星能从自然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沿海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等因素回答。通过读图、分析、概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日本发展沿海型经济的原因,既有难以改变的制约性因素(岛国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也有促成性因素(如处在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活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从教师的总结,可自然过渡到“对日本自然地理区位的分析与总结”,这样便由经济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转入自然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这样的知识过渡具有内在关联性,而且可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联系,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拓展新的知识点。这样的问题分析、概括总结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中日问题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历史、现实的角度分析日本窃取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海洋国情教育、国家教育且比单纯地说教更有感染力与说服力,并且放在理性的高度、真实的历史脉络中进行。

2.“区域典型问题切入、案例学习为主导”教学实践旨趣

(1)激发地理学习兴趣。传统的区域地理教学由于总是按部就班地围绕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资源、人口、交通、经济等方面展开,虽面面俱到,但难以触及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且由于区域地理涵括范围大,所含区域层次多,学生学习负担较为繁重。教学模式的固化和教学过程的程序化使区域地理学习过程发生了质变;特色鲜明的各区域,被削除个性后收纳进固定、抽象的框架内;学习者头脑里无法呈现鲜活的区域特色,只是相差无几且僵直的专业术语重复堆砌。区域的典型问题、突出问题作为区域学习的切入口,从具体特点、问题进入区域地理学习,而且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学习过和学生关注的内容作为学习问题的案例,这样使学生对区域学习拥有一定的先在基础,能进一步深入学习。

第7篇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区域性、实用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使地理学研究及学习具有多维、动态等特点,地理学的空间表达方法也是复杂多样的。也正因如此,地理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应被广泛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理学科背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目前的中学地理课程发展过程中,教育计划的推行时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性较差、地理学科不受重视、教学器材不足、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兴趣低下。

1.1教师专业性较差

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工资待遇较低,使大多数教师不愿去农村学校任教,从而农村学校专业地理教师极为匮乏,地理课程由其他专业老师代教。且农村教育资源的落后,老师本身又不进行专研,只是对地理书的内容照读,就当教学任务完成,地理知识功底十分薄弱,创新意识不足,教学经验较少,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地理人才的培养。

1.2地理学科不受重视

如因前几年东北地区地理尚未纳入中考范围之中,使地理这一“小科”更加不受重视。大部分的学校以及老师认为只要上课就可以,不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测试。并且大多时间都留给语、数、外等主科,使学校给地理课程安排的课时过少,使教师急于完成教学进程而忽略学生的接受程度。此外,农村地区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很落后,认为孩子只要把主科学好,小科不重要。从而使学生养成了不重视地理课的观念。

1.3地理教学器材不足

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不重视地理学科的教学与学习,有很多课程需要三维立体化的教具,但乡村地区学校连基本的地图和地球仪等器材都不足,甚至没有,在地理教学器材上的投入较少,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地理教学的开展。

1.4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低下

由于地理课是个相对抽象以及空间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之前没有接触地理的情况下,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再综合以上几点,师资力量差,地理课不被重视,教具也较为缺乏,课堂氛围不活跃,自然调动不了学生的兴趣点。另外,传统教学往往采用“教材+板书”模式,较为呆板、单一,难以捕获学生眼球,教学效果也并不明显,且只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地理课堂失去活力。另外,教学案例较少,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

1.5教学方法刻板单一

很多学校和教师并没有依据新课标要求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主导和主体的教学方法,无法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无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容易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脱节。

2建设共享案例库的意义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些乡村地区因为观念落后等原因,以升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严重阻碍了地理学科课程的深化改革。针对以上乡村地理课程现状,地理学科案例库可以充分解决好教与学的问题,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促进从原来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现在以“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升地理学科教学质量极为重要,有助于地理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共享案例库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创新了教学方式,这种创新,有望成为农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开发建设乡村地理案例库,共享案例资源库,对于实施地理新课程和深化地理教学改革及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1建设共享案例库有利于增加乡村地区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

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提升了地理在乡村学校的学科价值,使地理学科的影响力提高,社会价值进一步加大,进一步改善了乡村学校不重视地理学科的观念,促进乡村学校对地理学科形成科学认知,减小城乡教育差距,对于解决地理课堂教学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2.2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案例库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自己分析、理解、研究具体案例,或者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综合发展。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理综合思维、创新思维、主观能动性以及实践能力。为未来培养综合性地理人才,服务于家乡、社会、乡村振兴奠定了思想基础。

2.3有利于促进乡村地区地理教师基本专业素质的提高

案例库既可以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情景描述,又充实完整了课堂的教学环节,同时也补充了教师欠缺的地理专业知识。对于一些虽具备专业地理知识但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拓展了教学模式与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撑,大大提高了从教技能和教学效率,在科学开展教学方面,也将会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进而促进农村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地理案例是新的教学理念在地理课堂中体现的载体,建立在教师对实际问题的了解,进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案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从而解决地理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学生的旧的学习观念、旧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2.5促进区域间地理案例库的完善共享

推进案例库向全面、综合、完善发展,就要真正树立起“全员共建、案例共有、平台共管、利益共享”的案例库建设理念,在加强校校合作、城乡合作起到了特殊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教育的城乡差距。

2.6对于新课程改革有较大推动作用

新课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地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方向。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分析、思考、探讨问题,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且尊重学生个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案例,使案例库种类丰富,促进科学教学,有助于师生共同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要求。

3地理共享案例库建设与应用原则

3.1遵循科学性原则和地理教学性原则

共享案例库建设所选择的数据和信息必须要确保它的客观性,绝不能胡编乱造、篡改数据、捏造事实,避免学生对地理知识形成错误的认知。为了确保案例及数据来源准确、可靠、客观,要全面的查阅信息,保证论证充分,分析恰当。实施步骤应清晰有度,方案齐全。最重要的是案例要围绕实际问题采集,并展开教学,据此可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特点。案例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符合教师教学水平实际,符合教育教学特点实际,有效针对教学特点,制定并遵守教学原则。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知识繁多复杂,要将案例库建设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兴趣性,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探究的兴趣。中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但认知宽度较窄,且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程度和认知不足,因而教师应秉持教学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案例,在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认知。

3.2符合地理学科特性原则

地理是一门空间性和地域性较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别,这就要求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依据图表进行。因此,案例库的建设要以图表为主,使学生在学习时养成结合图表的习惯,从而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掌握学习地理的技巧,培养和优化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从中探索出地理学科的内在规律。

3.3关注各学科间相互联系原则

各个学科从不同方面阐述知识和理论体系,各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因此,建设案例库时还要关注其他各学科对地理的影响及作用,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析案例,且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案例的选择要兼顾文理思维,使学生建立多方位,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3.4依据课程标准建设共享案例库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反应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应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整体强调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从而顺应地理课程改革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而案例库的建设要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5以乡村振兴为根本开发目的

开发与建设共享案例库应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面向现代地理学为基本战略,服务乡村振兴为主要责任。共享案例库的建设应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利用案例教学提高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整体水平提升,使教学和科技发展有力结合,从而促进乡村教育振兴,阐释新时代乡村振兴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及科技需求,进一步深化中国乡村科学与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

3.6确保案例时效性与实用性

吸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保持案例库不断更新,案例的选择最好为近期发生或当下存在,不宜选择时间过长或历史时间悠久的案例,并保证案例内容的完整与更新的及时,且最好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将真实发生的实际案例引入教学环境,并且对特定案例的背景、发生条件、发生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让学生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情况,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共鸣,秉持与时俱进原则。同时案例要与生活和学习内容紧密相连,加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易于理解,确保知识为社会生产、现代化建设服务。

4地理共享案例库建设与应用建议

4.1加强案例库区域间的共享机制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案例库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就要依靠区域间各学校的交流、合作、对案例的补充,依靠团队的力量,推动建立基于区域共享的教学案例库,增强共享意识,建立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案例间的区域共享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转变,更有利于加强乡村地区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观念交流,从而对乡村教育振兴产生较大影响。

4.2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呈现地理案例库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虽然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先进,但运用形式依然较为单一、呆板,通常只是通过图片形式呈现。案例教学应打破传统模式,多方式、多角度、多元化的呈现地理案例。例如,可借助现流行的短视频平台,通过将地理案例与视频、音乐、图片的结合制成地理案例短视频,增大地理案例的影响力与共情力,拓宽传播途径,从而有利于共享案例库的进一步推广和提高,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3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改革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担任对整个教育活动的领导组织作用,而学生使学习认知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案例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是案例分析、探究的主体,不仅要了解案例的问题本身,还要学会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方法,因此,在案例选择上要与教材紧密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使教师方便讲授,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有力的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探究意识以及协调、组织、沟通能力,完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4.4优化案例库实施过程

建设前,大量收集数据真实案例,丰富案例种类,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建设时,将不同种类案例进行有规律分类,同时进行严格筛选,将时效性较差,违背科学原则案例删除;建设后,积极收取各学校教师及用户的反馈,及时改正案例库中的不足,满足用户需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和乡村产业的振兴,也应是乡村教育的振兴。只有办好乡村教育,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乡村要全面振兴,产业是关键,教育当先行。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人才,人才培养必须依靠教育。农村教育因此要保障各学科均衡发展,促进农村教育振兴,是决策者和教育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办好乡村教育有利于培养乡村产业人才,有利于留住乡村产业人才。地理共享案例库的建设不仅仅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案例库,也是为学生提供素材的平台,更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它的建设不但有利于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平衡各学科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培育地理人才,支撑和引领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朱学尧.基于区域共享的高中人文地理案例库建设[J].教学与管理,2020(11).

[2]张文娟.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D].河南大学,2020.

[3]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刘彦随.新时代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J].地理研究,2019(03).

[5]陈家焱,洪涛,周娟,等.以案例库建设为载体的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9(08).

第8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72-02

对许多刚进入高三的文科学生来说,地理很难,甚至在有些老师当中也会形成这么一种认识“学好地理就等于学好了文科”,地理之难,许多同学会一致推举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册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为什么许多同学会学不好这部分的内容呢。经过连续三年的高三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出现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1 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一般表现

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理学不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地理学科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思维需要转化,对地理问题的认识需要全方位考虑,但长期以来,许多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仅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

1.2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

1.3 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束缚: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

2 运用生活实际 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高三学生而言,由于直接面临高考,而许多高考题目都是全新的,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2.1 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2.2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进入高三复习,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么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已。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2.3 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本人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以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地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用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第9篇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旅游学学科基础研究的背景

不少学者在文章中均探讨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在略论旅游学的理论体系一文中,王德刚提出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是以研究旅游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探讨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所谓的三体说。把旅游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综合层,分支学科层, 在分支学中把旅游分为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开发规划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史学,王德刚先生认为旅游学的基础是经济学,管理学,开发规划学,社会学,史学。在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探讨一文中,翟辅东把旅游分为动力系统层次,主体系统层次,支撑系统层次,在支撑系统层次中提到了相邻学科和相关部门,在提供系统中提出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生态学,文化学和其他,这是一种初级的划分。龙江智在从体验视角看旅游学旅游体验研究一文中,把对旅游的研究分为旅游场管理研究,旅游影响研究,学科共性研究,在旅游体验研究中,分支学科有旅游体验学,个体旅游行为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分支学科有旅游地理学,群体旅游行为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在旅游场管理研究中,旅游企业管理学,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开发,旅游体验设计和管理,旅游规划学,旅游行为管理学,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地形象策划,旅游可持续发展,城市旅游管理学,在旅游影响研究中,旅游生态学,旅游效应研究,在学科共性研究中,包含有旅游史学,旅游研究方法,旅游伦理学,从中我们可以归结中旅游学的学科基础是地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营销学,生态学,史学,伦理学。谢彦君在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一文中,在探讨旅游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以旅游为核心,把旅游分为空间行为,社会交往,商品交换,审美意识,文化交流,身心体验,从而导出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是美学,文化学,心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

(二)从不同的学科视角下考察旅游

与此同时,很多学者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探讨旅游学的学科属性。

在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一文中,陈才借用社会学关于学科属性定位的分析框架,对旅游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分析,认为从学科的认知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软学科,从学科的组织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分野度较高而城市度较低的学科,旅游学这些学科属性的确定,为我们解释旅游学发展现状提供了基本依据,能够使我们明确旅游学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这对于旅游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旅游学研究的时空视角:一种概念性理论框架中,左冰从哲学的视角考察了旅游,提出了“旅游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形式”的思想,旅游表现为特定时空状态下的社会地域活动,从微观层面考察,个体旅游者每完成一次旅游活动即实现了一次旅游体验,从宏观层面考察,旅游系统是人类在旅游活动中同所有涉及的因子或成员组成的一个时空关系统一体。在基于伦理维度的旅游研究综述中,文章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旅游进行了综述,王寿鹏,高天好提出对人文关怀取向的研究加以重视,文章从旅游伦理研究的时代背景、现实问题、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等方成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认为这一新研究范式将改变以往只注重旅游的“事实”方面而忽视价值方面的片面性,为旅游研究注入了人性的因素,有助于旅游研究进一步走向成熟。(王寿鹏,高天好,2011)此外,还有不同的学者从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旅游中出现的某种问题。如在“塌陷”背景下中部旅游发展的地理学透视一文中,马晓龙,保继刚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了在“塌陷”背景下中部旅游发展的问题。在基于管理学视角的旅游规划失灵分析及对策分析中陆相林则从管理学的视角研究了旅游规划为什么会失灵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综上所述,尽管有大量学者探讨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仍然不明朗,有必要撰文来探讨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以备进一步研究之用。

二、浅析旅游与 “体验”的亲缘性

(一)体验的心理学的定义

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印象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觉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二)体验的旅游定义

从体验所具有的性质谈把旅游定义为“体验”的合理性

体验具有如下的特征使“体验”一词运用到旅游定义中的合理性

1、体验的亲历性:体验意味着亲身经历,实地领会,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指出,“皆是就文义上解释,牵附以求,混融凑泊,而不曾就自己实工夫上体验。”从中可看出体验的亲历性。旅游也是必须要亲身经历,用体验来描述旅游恰如其分。

2、体验的真实性:体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自己的亲身经历如何不真实,与此同时,旅游也强调真实性,体验的真实性契合着旅游的原真性。

(三)从旅游的性质谈把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

从性质方面看,旅游的基本属性是文化的,旅游的内核是文化。以前对旅游概念的误区认识,因为觉得旅游离不开经济的支撑,故从表象来看表现为经济活动,但所有的经济性质的东西都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内心需求,而从体验的概念来说,体验的概念首先是在心理学学说提出,体验着重强调人的内心活动,体验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的生物,人在旅游中更多地体验一种文化,故体验一词可以用来体验旅游的文化性。

(四)从旅游和体验的相关性谈把旅游定义为“体验”的合理性。

人从出生到现在也是一种旅游,是一次长长的旅游,这种长长的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用体验一个词来形容伴随人生的旅途,成功或者失败,体验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体验感性与理性的交织的特性,使体验带有超越自我的特性,带着自己的情感,使体验成为自己独特的记忆与经历,带着自己独特的烙印。

三、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把旅游定义为体验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旅游与体验具有相当的亲缘性,由旅游学学科基础研究的背景和旅游学研究的不同学科的视角,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旅游,同时也给我们启发,尝试从不同角度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本文尝试从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和旅游学所涉及学科的重要性来划分旅游学学科的学科基础。

(一)从与体验的的亲缘性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旅游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由于旅游的核心是体验这一说法已得到学界的基本认同,笔者也尝试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由此笔者尝试从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角度来划分旅游学学科基础,从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来看,体验是通过人心来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人们体验到的是美和一种文化,故旅游学研究的重点是心理学,美学,文化学,旅游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旅游的内核,旅游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审美需求, 愉悦需求,上述学科成为旅游学研究的重点是合理的。要满足人的旅游体验的需求,需要扩展到异地与人交往和与物交融,故社会学,地理学出现在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中,在异地交互过程中,从马斯洛的基本层次出发,人需要基本的吃喝以维持异地交往,故酒店,饭店,旅游社出现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带出了旅游的经济性,需要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去支撑这个心理现象。最后再扩展到开发出千奇百态的旅游目的地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从而引致出生态学,景观学,营销学的研究。用图1表示如下。

(二)从旅游学所涉及学科的重要性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从与旅游学的学科基础的重要性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的构成可分为基础,核心,一般,边缘学科。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旅游学也要以哲学为指导,故哲学处于基础学科地位。旅游学是人学,首先研究的是人,故心理学,文化学,美学属于核心,在旅游学的研究进程中,经济学为表象,但人在旅游中又涉及到大量的经济现象,还要进行管理,故经济学,管理学也位列其中。在旅游中涉及到人的空间位移,旅游目的地资源,故地理学很重要。此外,旅游学的研究还边缘涉及到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故从旅游学的学科基础的重要性来划分用图表表示如下。

第10篇

现在的基础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就是不只是注重对传统的所谓主科的基础知识进行传习,而是逐渐的要求学生向综合知识与技能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以来,高考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初级中学更肩负起了向普通高中输送合格的“综合型”学生的重任(即不只是注重学习语、数、外、物、化学科的学生,而是教育部规定的初级中学应开设的所有学科都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的学生)。从我了解到的信息来看,现在的绝大部分学生家长也是希望子女全面发展,这就更加给我们传统的所谓副科教师一副重担:如何去引导学生学习好自己所任学科,具备学习该学科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我们的初中地理就是这样一门“传统中的副科”,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它既不是中考学科,同时也只开设到八年级,因此地理教师的任务就更重了。但是,从我对接触的学生调查情况来看,令学生头痛的是“地理尽讲些他们没去过的地方”,同时有些知识甚至就是必须经过长期的观测才能感受到的,比如说“黄河在开封段形成的地上河”,但学生们可能去长期观测吗?这一点恐怕连我们地理教师也无法办到吧。这就让他们熟练掌握地理知识无疑是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于是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对地理学科“望而却步”。笔者认为 ,许多学生学不好地理关键是没有掌握好一种适当的学习方法,而只是简单地把课本的方案读一读,在教师的要求下去呆板地背一背,这样,学生自然不具备必要的学科技能,其地理素养当然得不到提升。

其实,学习地理,我们是不能藐视地图的作用的。而要学好地理,就更离不开地图了。我们知道,地图和地理知识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是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性(综合性和区域性)所决定的。地图好比地理学科的“骨架”,所有犹如“血肉”的地理知识只有在这些“骨架”的支撑下才能有机组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地理学科体系。就好比你不能把一只鸡颈部的肉硬贴到鸡的脚部去,那不合理。同样,你不能把中国南方的湿热环境特征给“填进”西北地区去。这样,有了地图这副“骨架”,才便于我们去记忆,并引起一系列的联想 ,便于我们理解掌握,从而进一步获得丰富的地理知识。另外,由于地理学科

的研究对象――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分布范围很广,很难直接观察,故学习时必须经常运用地图。这样,一方面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启发我们获得新的地理知识。

具体来说,在学习地理时,要书图结合,“左图右书”(并非严格这样摆放,只是说明地图和书本要同时使用),索象于图,求理于书。要一边看书,一边看图,将地理知识主动地“附着”到地图这副骨架上,更利于我们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助于对知识的自如运用,由此及彼,便于知识的确迁移,做到举一例而反三例。只要养成书图结合的习惯,那些看似复杂的图形、深奥的知识就自然而然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了。此时,无论是图,还是理论知识点,都利于我们记忆。这样一来,就会使传统的呆板的难记忆转变成了图理结合的愉快的容易记忆了。

那么,“书图结合”的重要性在哪儿呢?

由于某些地理知识具有空间性的特点 ,学习的时候“按图索骥”,就能够获得各种地理现象和事物分布的知识,并以此来培养我们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概念。比如:在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时,只按照书本所讲“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而不去阅读相关的地图,那就很难理解和掌握。又比如我们运用地图帮助学习“中国的邻国”知识点,不仅能帮助我们正确掌握这些邻国的相互位置,了解这些国家的大体轮廓,同时我们会更进一步了解它们是与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相邻。这样,就能在我们的脑海中建立起一个“中国邻国”的空间位置关系图。因此,要能熟练掌握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的知识,必须与地图紧密结合起来 ,离开地图,就谈不上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

同时,地理事物不仅具有空间性,也具有各自的大小、高低、形状及不同地理区等特性,而这些特性有的是用文字难以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来的,可地图却能做到这一点。这样,充分利用地图就利于我们形成各种地理事物的观念和概念。比如,我们在学习“七大洲的分布”时,只有在运用地图的情况下,才能直观、明白地理解它们各自的大小形状、相互的位置关系及它们在各半球的分布情况。但是,如果不使用地图的话,在我们的脑海中就很难形成这些直观的印象。

另外,学习地理还要理解地理规律,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想阐明其规律是十分困难的,而地图不仅是联结“地”和“理”的纽带,而且是解开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的钥匙。如在学习“中国夏季雨带进退”这一知识点时,如果不有机地结合实际地图及相关示意图的话,那么,季风的进退和雨带的推移的变化规律、进退位置等知识,我们就很难理解。又比如,中国农业的分布格局可以总结为“南方水田,北方旱地;东部种植,西部畜牧”。只要我们通过学习地图,这句话就不难理解――这与我国的河流、土地、降水和气温等因素的地域差异的关系非常密切。所有这些,地图都有助于我们知识的迁移联系,并且,运用地图学习地理,能更好地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所以,学习地理必须运用地图,而没有地图就无法学习好地理。这也符合中学生的认识规律:以感性的图形表象逐渐升华为有内在联系点的知识体系。作为中学生手中的地图册,我们教师就应理所当然的引导好学生,使它成为我们学好地理的重要工具,成为开启地理知识门户的一把钥匙。

第11篇

关键词:培养;思维习惯;地理素养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养成地理思维习惯?地理思维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怎么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作为职中地理教师的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去教会学生怎么学习地理,告诉他们,要学好地理,就必须养成地理思维习惯,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做简要探讨。

一、学生应具备的地理思维的主要特性

第一,区域性。区域性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在中国,早在20世纪40-50年代以前,地理学家所开展的大量的小区域研究工作,以及8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的复兴,都表明了区域特性在中国地理思维特性中的重要地位。而在国外,区域科学产生于半个世纪以前,区域科学对区域概念的表述比地理中传统的区域概念更进一步。现代区域科学更强调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和定量分析,把解释和建立模型作为中心任务,无疑是对地理区域思维的一种完善。

在职中地理教育当中,有很多知识都涉及到区域结构、区域特征和区域联系的,如中国地图出版社(以下简称“中图版”)出版的《地理必修1》中“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自然带的分布”、“交通线路的选线”等,以及《地理必修2》中“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城市的空间结构”、“工农业的区位”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具备区域性地理思维。

第二,综合性。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另外,地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民俗学、人口学、政治、军事、民族和宗教等方面都有很大联系,自然环境之间、人文现象之间、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之间均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只有对所有关联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注意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不但如此,地理学科和其他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之间也有密切联系,要解决某些地理问题,还要用到这些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在自然地理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具备综合性的地理思维。

第三,社会实践性。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不仅关系到学生平时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而且关系到他们日后从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效率。如当我们在考虑何地找工作、何地购物、何地买房子等问题时,就需要获得、整理、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又如企业和政府的决策,从寻找一超级市场或一区域性机场的最适当位置,到资源使用或国际贸易问题,均涉及地理数据的分析。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性地理思维,不但学不好地理,对将来从事社会工作也有所影响。

地理学向来重视其实践作用的发挥,从早期的规划到农业区划、行政区划、城市和区域规划,再到近十余年所广泛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各种乡村规划(如集镇规划、乡(镇)域规划、村庄规划)和土地评估等,无不表明地理实践思维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新时期这一思维特性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其养成习惯,自然而然地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平时的教学过程抓起。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做法:

第一,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区域性思维。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善于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有效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从地图上发掘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图形的技能,使学生养成图文互换的习惯。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学生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地理框架,养成区域性思维。

第二,养成收集、整理地理笔记和资料的习惯――培养综合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做笔记方面可能会做得比较凌乱。教师可以通过检查笔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课后整理、补充笔记,尤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做好单元知识网络的构建,从中把握主干知识,明确基本知识点,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还可以在分析问题时知识明确、综合、清晰。

此外,宇宙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更不是静止的,都有它存在的环境条件,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因此,要让学生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去探讨它的相关问题,便于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认识。如在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时,通过整理,将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相关知识拉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块,它将帮助学生对风形成一个综合的认识,进而能解决与风有关的各类问题。

第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和分析问题――培养社会实践性思维。地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收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热点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思维更加活跃和全面。在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如“手抄报评比”、“资料收集评比”、“新闻热点播报”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养成收集资料,并把资料用于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

在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帮助他们学习地理的同时,地理学习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比较、选择社会生活环境,进而适应生活环境、保护生活环境、享受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应对未来生活的生存力。

第12篇

关键词 试题分析;地理教育;青海省;高考;主要特点

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自身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地理学科以文科综合的形式出现。分析高考中地理学科的命题技巧、方向和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知识体系分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组成,其中第一卷的1―11题和第二卷的36、37,以及42、43、44中3选一为地理题。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44分,非选择题56分。

1.试题中地理科学要素知识分析

在试卷中的以地图形式出现的知识类型,分别是⒍⒎⒏⒐⒑⒒36题,达到46分,和“气候”有关的是⒎⒏⒑⒒36⑵、36⑶、37⑷题,达到31分,涉及“地球上的水”知识点的是⒐37⑴、⑵,有18分,与“农业”有关的知识点是⒊⒋⒌题,分值为12分,涉及“工业”知识点的37⑶,达到6分,与“人口”的知识点是⒈2题,分值是8分,与“地形地势”相关的知识点是⒍36⑴、36⑵、题,分值达13分。

从试题的类型来看,该套试题与以往有了明显的不一样之处在与有了选做题,这也是新课改实施的情境下所体现的考试内容。

试题的内容是综合的,想要单一的区分出属于哪张类型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一道题可能测试是的是好多个知识点,即当一道题测试多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分别作了统计。该试题的必做题部分主要考核了地图、地形与地势、气候、地球上的水、农业、工业、人口。其中地图、气候知识所占比重高。从中可以看出该套试题抽样考察了知识点,并不强调知识点的覆盖面,重点考察了地理主干知识和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试题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分析

本试题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分值为80分,人文地理知识分值10分。从中该套试题自然地理知识所占比例大。

3.试题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分析

该试题中中国地理占了108分,而世界地理占了12分中国地理知识明显大于世界地理知识。由此可见,本套试卷与区域地理紧密联系,地理试题直接或间接的以区域地理为素材,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

4.试题的地理感性与理性知识分析

表1 试题的地理感性与理性知识分析

从表1可知,该套试题考察了地理感性知识和地理理性知识,感性知识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地理数据。

地理感性知识考查了地理景观、地理演变、地理分布,地理理性知识考查了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和地理特征知识。该套试题测试了地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突出对地理理性知识的测试。

二、试题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

表2 试题对三维目标的考查统计

说明在表5的过程中,加上了选做题三题。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套试题考查过程与方法居多。同时突出知识与技能,涵盖了一定比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要求考生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地理分析、综合、归纳、概况、比较等逻辑方法,解决问题,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立意导向。

试题中对考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的技能进行了重点的考查,突出了地理学科以地图为载体的学科特性。

三、试卷特点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套试卷的特点

⒈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图为基础

本套试题共16个题,其中有7题中是有图出现,分别是1张图表,5张区域图,1张示意图。

⒉重视考察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整套试卷没有一题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而是要求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对知识的迁移,这也是体现新课标的内容体现。

⒊关注社会热点

地理试题联系着日常生活中的热点,如对农业“白色污染”的关注,环太湖泉水的污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