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景观设计教程

城市景观设计教程

时间:2023-07-31 17:25: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景观设计教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景观设计教程

第1篇

【关键词】 城市建设 水景景观 适宜性

1 城市水景景观

1.1 城市水景景观简介

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城市水景即以水为重要视觉对象的城市景观。在进行水景营造时,应注意结合场地气候、地形及水源条件。南方水源充足地区应尽可能为市民、居民提供亲水环境,北方地区,应注意实际情况,遵循适宜性原则建造城市水景,还需考虑结冰期的枯水景观。

1.2 城市水景景观分类

城市景观(cityscape)可以分为自然城市景观和人工城市景观。由此我们将城市水景分为城市自然水景和城市人工水景。城市自然水景,如某些城市的滨海景观。这些由大型海面组成的城市水景,是历史积淀的自然景观,人类很难操控,这类景观自然而独具魅力,完全呈现出自然景观的伟大与壮观。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人为可以操做的的城市人工水景,即指那些人为设计操作完成的城市水景,有的是建立在原有自然水体的基础上开发而成,有的是完全人工开凿地下水,甚或是直接买水而成的水景,这类城市水景景观体量相对小,但确是城市水景的主流。

《现代景观设计教程》将水体设计大体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的设计方法。从水力学的范畴,水分为静水—静水力学和动水—动水力学。从景观的视觉角度来看,水景的形态也可分为静态与动态。静态水景的特点就是宁静、平和。它可以扩大观者的视觉,对环境有净化、调解、生态等作用,还可以划分空间、增加环境气氛。静态水景如园林水景,与周围环境相映成辉,或平滑如镜亦或波光林立;又如池沼、湖泊等,清平如镜,微风细波,荷塘月色。城市静态水景大者如杭州西湖,小者则为一池一潭。动态水景对观者有引导、暗示作用,有时也是一种听觉感受。水在自然状态下通常是遵循“水往低处流”即重力流的原则。通常把动态水景分为三类,即流水景观、跌水景观和喷水景观。水体形成各种各样溪涧,漩涡等总称“流水”它可以随形而变。水体因重力而下跌,随着高程变化形成各式各样的瀑布、水帘等总称“跌水”。“喷水”是运用压力技术通过喷头而形成水景,造型的自由度较大,变化多姿,有喷泉、涌泉、喷雾等。

1.3 城市水景现状及问题

中国水资源并不丰富,面临当前如此多水资源灾害问题的发生,似乎大家都还没有完全警醒,仍旧按照各自的审美观在大张旗鼓地设计大型城市水域景观。新闻报道如是:“在水资源紧缺的华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来出现大造城市景观水之风。有的城市‘拦河筑坝’,把河水‘圈’ 在城内有的城市耗巨资‘挖地造湖’,人为制造水域景观。据调查,黄河流域正在打造水域景观的大中城市已有16个。”

2 城市水景景观发展的适宜性原则

面对当前我国洪涝灾害频发、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并存的现象,相关专业人士可以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来应对这些普便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保水设计原则

近年来,我过许多南方多雨地区,每逢台风季节,就开始提心吊胆于泥石流灾害、洪涝灾害,城市淹水等问题。故而在这些地区进行城市景观建设时,更加应该注重景观的保水设计,也就是说采用一种保水、渗透、贮集的治水对策,也算是一种较为生态的防洪方式。

只要降低城市内非透水性的建蔽率10%,会使周围夏季尖峰气温下降约0.14~0.16℃,相当于减少了空调用电的0.84%~2.76%,可见透水环境对于调节气候的功能。城市透水化在许多先进发达国家已经展开,如在德国许多地方政府规定建筑基地内必须保有40%以上的透水面积,甚至规定空地内除了两条车道线之外必须全面透水化。

而在城市水景景观建设中兼具景观和贮集渗透之双重功能的就是“景观渗透水池”(图1),其做法通常就是将水池设计成高水位和低水位两个部分,低水位部分底层设置为不透水层,高水位部分四周则设计成以自然渗透土壤为主,如此,下大雨的时候,可以贮存高水位与低水位之间的雨水,然后让其慢慢渗回土壤,景观水岸周围通常种满各类适宜的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坚固土壤,增强渗水性,还丰富了城市水景景观,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性。

现阶段已有许多遵循此原则建设的城市水景景观,如阿姆斯特丹的ABN银行总部的生态景观水池,其景观水面与岸面高差约有一米,通常情况下其功能就是一个兼顾生物栖息生存的生态水池,但在大雨来临之时,则可涨水到高水位处的溢洪口,形成一个可以吸纳城市洪水的渗透性调解的城市水景景观。

2.2 生态节水设计原则

城市水景景观,是人类“耗水型文化”的大帮凶。例如北京国家大剧院所设计的35000 m2的露天大湖,对于严重缺水、地下水位以每年2~3 mm速度沉降的北京而言,简直是一种讽刺。然而,这种讽刺在水资源紧缺的华北、西北并不陌生。又如山东省聊城市,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207m3,亩均占有水资源量150m3,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0,全省人均占有量的3/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m3的绝对缺水标准。就是这样一个城市,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却仍旧坚持要打造“江北水城”。

在进行城市水景建设时,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考虑城市自身条件,适宜建设何种水景。在营建过程中,应考虑城市水景与雨水、中水相结合,利用天然水景景观作为截流雨水、净化中水的暂储空间,还可以削减雨水的地面径流量,进而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并且雨水、中水还可以作为城市水景景观水的来源;或者在进行城市水景景观设计时,考虑结合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作为水景动力,以带动景观水的循环流动,避免景观水质恶化;还可以将人工湿地与水景景观有机结合,通过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以净化水质,不仅可以为城市水景景观提供水资源,甚至还有可能反补给城市中的天然水系。如此,不仅兼顾了城市水景景观本身的优化城市环境,活跃城市气氛、丰富城市空间等功能,而且还体现了城市水景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3 结语

对于理想的城市人工水景观环境,从可持续的角度讲它是水环境的一个良好单元;从水处理方面讲,它可以实现该区雨水、中水净化利用以及补给城市水系;从节能角度讲,它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能,利用可再生能源补给系统运转;而从生态系统来说,公共环境人工水景观不但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样也为其它生物提供和谐共生条件。在进行城市人工水景营建时,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条件,进行适宜性城市水景营建,并应考虑通过相关技术将景观与雨水、中水的管理相结合,考虑结合自然能源,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应妥善利用生物和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减少水体污染。以实现城市水景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宪德.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M]. 北京:中国筑工业出版社,2007.7:116

[2] 金儒霖. 人造水景设计营造与观赏[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