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时间:2023-07-31 17:26: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1篇

【关键词】矿产资源 矿山环境 问题 破坏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2

矿产资源开采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烛光,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却造成了矿山环境的破坏,尤其是部分省、区露天煤矿的开采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矿山地质环境恶化,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束缚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透视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环境的破坏问题,旨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循环经济原理,指导矿产资源综合开发,促进延伸矿产资源产业链,实现固体、液体和气体废气物的零排放,通过长期的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重建进而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整治双赢的目的。

矿山环境问题,是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各类环境问题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矿产资源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而相伴而生的大量矿山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社会安全。

1 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矿山环境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即采矿活动破坏了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采矿使矿区水均衡遭受破坏,产生各种水环境问题;矿山开采中废气、粉尘、废渣排放,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采矿破坏自然地貌景观,影响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据2004年度《

3 治理矿山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积极开展了一些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基础资料还很欠缺。由于我国的矿山种类比较齐全,矿点分布广,采矿企业众多。针对同一矿种,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成分的采矿企业在采矿水平和采矿方式上相差很大,对环境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调查难度极大,从而导致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基础资料还不完善。

第二,矿山恢复治理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但投资主体仍然还是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社会资金的投入还有待加强。

第三,在治理项目管理上,除了参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外,还无其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办法出台,给项目的组织实施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由于缺乏一套成熟、可行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规程和一套适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预算定额标准,治理项目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各项目技术工程手段与费用定额还亟待规范。

4 进一步加强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对策措施

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历史遗留下的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因露天采矿、开挖和各类废渣、废石、尾矿堆置等,直接破坏与侵占大量土地;矿山开发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有增无减;采矿疏排水破坏了地下水系统,井泉干枯,人畜饮水困难。这些都严重影响矿区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也使得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十分艰巨繁重。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持续、稳定的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将持续增加,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强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进一步加强矿山环境治理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和科技三部委联合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矿山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努力提高矿山环境治理水平。同时坚持“强化法治,综合治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基本原则,“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第二,加快编制《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鉴于目前我国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为科学、合理地指导和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全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必须着手开展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要根据确定的目标,按轻重缓急提出与治理的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包括:对矿山开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矿山开发利用的“三废”处理、矿山土地复垦、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及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等。

第三,明确重点。在目前国家财礼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实施重点突破以起到示范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进来。目前,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一大特点是历史欠账太多,治理工作要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为重点,提出具体的包括矿区损毁土地复垦,矿产开发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和地下水位下降、边坡失稳、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防治,矿山废石、矿渣、尾矿等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及矿山环境监测等在内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

第四,加快全国范围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努力摸清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家底”。

第五,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和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进一步拓宽矿山恢复治理产业化以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

第六,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规程》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预算定额标准》的建设,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各个恢复治理项目的工程质量。

解决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必须明确指导思想,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延伸相对资源产业链;全天实行矿山生态经济管理,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矿产品综合开发;要把矿山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决策管理,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最终实现矿山废渣、废气、废水的零排放;积极进行矿山环境整治,高标准立体式复垦、恢貌、绿化、美化被破坏污染矿山,达到资源开发效益明显和矿山环境双赢。

第2篇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未来发展

1概述

1.1水资源概述

大部分人对于水资源的概念存在着模糊性,他不仅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可以利用开发的天然水源,它也包括存在的自然界里,可以被利用的水,如:大气水、再生水、大陆水和海水等,同时也分为液态、固态和气态。关于合理配置的水资源,主要具有可持续利用的特性,其水质和水量可以满足现在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可为将来创造可持续利用、生生不息的水资源。

1.2合理配置

按照国家的规划技术大纲,其中有关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定义,其主要内容为:通过对公平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的遵循,并在特定的区域范围或流域内,按照相关的资源配置规则和市场经济规律,采用对生态环境质量予以保护和改善的措施,和对有效供给予以保障,对过度需求进行抵制的手段,对可利用的水源进行合理、科学地调配。合理配置水资源可以对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予以保证和促进,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存在着不合理,在地理空间、生产力布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以及地区和部门之间存在着竞争,都是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相关理论和技术应用

2.1相关理论

合理配置以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即不仅能够满足当下的资源需求,同时对后代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不造成危害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会对水资源泉起到有利的保护作用,但同时也会消耗一定的水资源,因此必须从以往的对生态用水生态环境用水不予以重视的情况,向优先保证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从传统的给水配置模式转变为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需求进行统一合理配置转变。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研究主要采用的有大系统理论、不确定性理论,多目标规划理论以及动态规划理论。因为此研究课题具有不可试验性,同时具有动态过程的多变性,因此存在着不少的限制条件。在大系统理论中运用系统动力学,复杂的系统问题进行研究,只具有较大的和潜力;在不确定性理论中,通过应用模糊优化模型的方式,对水资源的最佳分配方案进行确定,并通过动态层次分析法,对水资源的系统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多目标管理模型对,系统态势,目标间的竞争以及冲突性进行了总体的把握和规划,对社会水资源,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进行联合优化,最终确定最佳的配置方案;动态规划理论运用地下水量和地表水的模型,采用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模拟技术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2.2技术应用

资源的合理配置技术主要有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决策支持的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支持的决策系统共同组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对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问题进行解决;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分析和计算的能力运用,有利于水资源管理的定量研究,目前主要应用于数据存储、查询、获取、管理等初级阶段,其应用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3存在的问题

3.1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忽视

根据目前的水资源情况分析,水质恶化带来的问题超过了水量匮乏的问题,目前水量问题还可以通过河流水位调节来解决,而对水质进行优化配置的难度较大,因此必须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护和改善,资源利用实现良性循环。

3.2水资源动态规划的忽视

在配置中没有充分应用动态规划原则,可利用的水资源具有动态变化性,如果进行水量分析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没有进行动态协调,则确定的可供水量存在偏差,可能对区域发展规模存在着低估的情况,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3.3大系统理论应用的忽视

但对水资源的规划利对水资源泉系统的自身开发利用更为重视,没有运用经济规划、社会研究等方面手段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传统的方式的有效性未予以重视,造成了对产业发展的制约,配置规划方案与社会、经济系统不能互相融合,缺乏实用性。

4模型的实用性缺乏

通过研究方法制作出来的模型,对于决策者的愿望不能真实的反映,只利用高新技术以及数学公式,追求模型的结果,但是却无法保障其实用性和可行性。

5发展趋势

目前针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未来发展,国内外相关人士都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从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四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的层面,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予以提高。面对现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对原有的合理配置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进行合理配置时不仅要对水资源的生态价值予以衡量同时还要对经济价值进行权衡,将社会、自然、经济作为复合生态系统,进行关注和分析,对其发展的极限和程度予以科学的考虑,按照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率。目前使用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在预测预报、空间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方面还缺乏先进的技术应用,GIS具有信息化、高度综合化、计算机化等功能可以实现预测、分析、管理、评价等辅助决策功能。随着此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应用方面的深入,使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以及人工智能得以更广泛的应用,使水资源系统的动态、科学化,随机、智能化管理得以实现。在合理配置管理系统中,多目标、大系统、多级优化的整体研究集成管理模型是针对非线性、复杂性高的水资源系统的有效解决方案,比如模型间的通讯可以通过交互技术予以实现。另外具有动态跟踪和不受线性约束的系统动力学方法也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寻找有效的途径和机会对系统进行改善,同时不追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可以在多方案中,通过对相关参数的修改,选择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对资源、人口、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予以清晰反映,所以此研究方法在未来的合理配置研究中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3篇

关键词:露天开采;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有色金属开采及应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国防军事建设中所起的重要战略意义非比寻常,有色金属露天开采作为重要开采方式之一,近年来开采规模猛增,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露天开采过程暴露的环境问题是当今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还要避免出现后续的环境问题。加强开采过程中的制度管理,改进开采方式,促进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些多会对由露天开采矿山而引发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1当前露天开采矿山存在的问题

使荒漠化频发:在露天开采矿山之前,建设单位往往做不到对开采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不能将开采的方式和流程进行有效规定,这就会使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出现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及过度的开采都会使矿山周边的绿色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出现水土流失,演变为荒漠。缺乏资金和技术落后:对露天开采矿山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及先进技术的支持。而缺乏资金和技术落后这两点因素也是制约露天开采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企业对矿山周边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并且对于生态环境的相关的监管并不是很完善,在发生了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的相关问题之后,并没有与之相关的专门的基金可以作为资金支持,所以不论是之前引发的生态问题还是现今面临的可能会休闲的生态问题都亟待解决。也就是说要想促进我国露天开采矿山事业的发展而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就要及时有效的解决资金的问题。另一方面,露天采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对隧道进行构筑时,只是仅仅将土层与矿体进行简单的分离。采矿的过程中山体自身平衡会被破坏,而引发山体滑坡和崩落或者是泥石流。往往矿产企业在进行开采时,会出现矿渣随意堆放的情况,当没有进行相应的维护时,矿渣的重量随着时间的累计就会超过了山体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引发山体滑坡[1]。当遇到暴雨天气就会引起泥石流。大气遭受污染:在矿山的露天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颗粒,当这些颗粒随着时间的累计越来越多的时候,由此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就会体现出来。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开采的过程中大量使用炸药,使空气中的悬浮物质增多,周边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不能进行空气净化或者这些净化作用十分弱,不能达到更好的空气净化作用[2]。

2露天开采矿山对应措施

进行植被恢复:对露天采矿而产生的废弃矿渣要进行合理的处置,对于一些有利用价值的矿渣可以选择将其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合理安置,而对于那些没有了利用价值的矿渣也不能随处堆放,要进行挖坑掩埋。另外,在露天开采矿石之后要及时对矿山周边的绿色植被进行及时的恢复,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要确保有专人进行看管,以保证被破坏了的植被恢复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将由露天开采矿石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同时避免泥石流等的发生[3]。多元化筹措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资金:作为由政府主导的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的监管与治理工作是政府性质的公益性的事业,因此,这项工作的资金支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收入,资金的来源途径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为更好的解决由露天开采矿山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就要求将用以治理的资金筹集方式多元化,适当的加大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以满足对于治理的设备等的需求。不仅仅是国家,地方的政府也要将加大对矿山环境治理作为工作的中心,将基础性的资金与保证性的资金的投入增大。分派专人管理资金,做到严格分配,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将责任落实到户,对各个阶层分配好任务,使谁开发谁治理。露天开采矿山常常会出现地质灾害,当灾害来临后的治理工作中要将管理的界限分清楚,在对其进行相关的治理时,要先进行资金的预算,以最合理的方式将资金投入到治理工作中,并且确保资金能够及时确实投入到治理工作当中。同时,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专门的管理,监督治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人,以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针对症状,改善矿区环境:以改善矿区的环境质量,避免发生地质灾害为主要目的矿区环境治理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矿区的相应的特点进行综合考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由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矿区及其易发生大规模的地表坍塌,这不仅使地表的耕种遭到破坏,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矿区的治理工作中,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重新填充坍塌及低洼地带为手段积极治理。这不仅使在建造过程中产生的肥料得到合理的利用,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解决了由于露天开采而造成的地表坍塌问题。露天开采矿石可能会引起地质灾害,例如泥石流或是山体滑坡等。这不仅会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到极大的破坏,使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还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所以,对于矿区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对于遭受破坏的绿化进行及时的恢复,不断强化绿色植被的对于环境的滤过功能,达到发展与治理同步进行,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到达经济利益与环境发展的同步。

3结语

对于由露天开采矿石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进行整改工作。矿业企业自身要不断加强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工作,不过度采矿,不在生态脆弱的矿区采矿,在采矿之后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积极维护。同时,采矿企业也要积极进行整改,制定更加合理合法的采矿方式进行采矿工作,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另外,不论是当地政府还是中央政府都要对采矿业经营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避免非法采矿。作为我国国名经济的重要支柱的采矿业要积极改革,对环境保护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以积极的姿态将露天采矿业推倒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建平,张春雷.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的意义[J].科技与企业,2014(7):148.

[2]姜全果,蒙阴县汇泉峪石灰岩矿区矿山环境治理方法与生态修复技术[D].山东大学,2013.

第4篇

[关键词]矿山地质 自然环境 绿色地球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P6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211-1

目前,环境问题在人类日益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变得愈加重要,并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在快速消费的社会经济发展时代,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还制造了大量的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一旦进入到生态环境中,就会对周遭以及相关的地区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不仅如此,还严重的占用和消耗着区域生态环境容量。追本溯源,要治理好这一生态环境问题,要先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本质,然后找出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合适的对策。

1当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虽然在近几年内,我国在矿山地质保护方面的力度正在不断的加大。然而同时我国在对矿产紫竹院的开发方面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加上一些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矿山环境问题突出。就笔者工作实践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极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出现

就目前来看,目前我国矿山的地质灾害种类较多,而且随着开采量不断的加大,正逐步从矿山地面转移到地下,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例如沉陷、沉降以及地裂缝等等,这些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铜、铁等金属矿场和磷、煤等非金属矿床的开采中。由于漏填开采而引发的地质灾害则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这些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建材类矿山之中。

1.2三废问题仍然严峻

三废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一是存在许多矿山将没有处理的废水直接的排放,这些污水的排放,不仅会对周边的环境带来污染,还会导致附近的水体受到污染,甚至流入河流之中,久而久之加重水资源污染的程度;二是我国矿山企业每年生产的尾矿梁和废石总量十分惊人,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空间,还严重污染了附近的生态环境;三是由于采矿而产生的烟尘、废气、一氧化硫、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使得空气污浊,扩大了酸雨区,最严重的是不利于在当地工作和居住的人们的身体健康。

1.3占用和毁损土地

矿山企业的疯狂作业,没有合理的规划的结果就是占用了大量的可利用土地,毁损了许多可利用的土地。

1.4导致地貌景观被破坏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很多企业为了经济效益,导致资源环境被大量的破坏,尤其是露天矿的开采之后遗留下的大量垃圾对地貌景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进而影响原始的生态环境,诸如基层严实、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繁殖能力不再等等[1]。

2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导致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指资源开发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部门的监管不力,对于环境问题所导致的惩罚力度不彻底。客观原因主要有立法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有待完善。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缺乏有效的监管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关工作牵涉到多个部门,其中主要有国土局、环保局、林业局、水利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等。然而,对于大多数的矿山开采,很多地区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监管体系,并没有真正落实矿山地质相关工作的责任到人的体制,结果时很多被开采的矿山地区出现了采空的现象。

2.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一直以来,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质量有关的了法律法规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独立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而只是散见于其他大条规的下属范围中。这样使得很多企业会钻法律的空子,从而开采矿山就会变得更加没有约束,愈加肆无忌惮。

2.3矿山开采技术落后

现在我国大多数开采矿山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还是采用原始的开采技术,征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不致力于如何通过转变技术来提高开采效能的有效途径上。这使得现在我国大多数开矿企业的开采水平总体较低,而治理由开采而产生的方案也很单一,没有创新。

2.4资金投入不足

导致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由于历史原因沉积下来的,有的是由于地方政府没有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职责,有的是因为企业在治理方面所投入的资金很少。

3对策与建议

3.1加强地质环境监管力度,落实责任到位

3.1.1调整产业结构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需要通过整合、整治等多种手段来实现矿产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地质矿产的丰富资源开发必须与矿山地质的环境保护相协调,以此来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率和利用率。

3.1.2合理科学规划

必须严格执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等一系列规章上的硬性要求,还要严格把关矿山换证许可条件,特别是企业环评准入关。

3.1.3注重日常检查

根据每个地区的矿山地质情况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的年度和季度的检查制度,并准备不定期抽查制度,实施一系列的严厉的惩罚措施,严格贯彻落实矿山闭坑验收制度。

3.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紧密结合现行法律法规的先关规定,联系当地的具体情况,逐渐建立起符合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情况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一法规体系应当是覆盖整个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法规体系,将矿产日常开发监督的管理与矿产开发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物等治理工作紧密结合;将矿业权的审批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的设计紧密结合;将矿产地的回复与土地复垦的监管紧密结合[2]。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面前,我们应当深切地认识到繁荣的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正如现如今的矿产地质行业的发展一样,不仅要认识到地质矿产行业所具有的前景,还要意识到矿产地质背后所潜伏的巨大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不仅要严格执行现行在地质环境保护方面所设立的法律法规,还要不断创新,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系统的独立的完善的地质环境保护法,更新开采技术,提高开采率,是矿产地质行业朝着有序繁荣的进程前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 结合 技术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136-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村经济呈持续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然而在受到“注重生产发展,轻视生态环保”的思想影响之下,尽管农村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可农村生态环境情状却每况愈下,甚至不少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并威胁到人民生命健康的恶劣现象。因此,要利用现代高科技的环境检测技术,对污染地区进行及时科学的治理,并对易受污染的地区进行实时的预防,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环境安全提供保障[1]。

1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最新检测报告显示,我国农村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安全标准的有3亿多,其中有9000多万人因为水污染而造成饮用水不安全。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大量使用化肥、生活污水长期污染其主要饮用水源—— 地下浅水层及地表水。另外,畜禽养殖也是造成农村饮用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2]。

土壤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在重庆市有关部门对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的调查中显示,重庆市稻米及蔬菜的铅超标率高达46%和60%,七氯和异狄氏剂醛及硫代硫酸盐的检出率均在85%以上。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化肥的应用,导致大部分化学元素渗透到土壤环境之中,严重破坏了土壤生物的多样性。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日益扩大。伴随农膜使用量的日益增加,非降解农膜破碎部分大量残留在土壤及地表,又由于生活垃圾的随意丢放、倾倒和排放,畜禽粪便未设置污染治理措施等等,导致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日益扩大[3]。

2 环境检测技术在解决目前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重要作用

环境检测技术通过及时的采集和分析数据,可以对水土流失、水源污染及五种多样性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监控和检测,从而能够让相关专家根据对其检测的数据的详细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及措施,以便起着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构建环境检测技术,加大对农村污染排放的监督,从而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一方面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投入环境检测技术的硬件设备;另一方面对环境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加以培养,建立对农村环境检测工作及其污染治理的技术支持机构,加大对农村污染排放的监督。同时为了避免重大灾害事故发生,还要构建环境监测技术预警体系,并将信息自动化引入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当中,实施环境的实施在线监测效果,从而更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以便能更好地保护农村环境[4]。

环境检测技术能够对不同的生态问题加以监控,从而帮助人们及时提出最佳的解决措施。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的不同污染点进行监测,帮助人们找到污染源,以便能够及时地对污染排放加以控制。由此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源排放,使得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改善,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利用环境检测技术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是,可以利用该技术对不同年份及季节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这些数据并从中发现规律,从而制定出一些有效的改善水水土流失的措施。

3 环境保护和环境检测技术的有效结合

将环境保护和环境检测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环境检测工作,能够很好地为环境保护指明方向,从而为人们科学地评估农村环境质量情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供地坚实的依据。

要将环境检测技术与环境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首先,需要充分整合并创建一个综合协调环境监测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当前区县级等相关部门现有的环境监测资源。包括农林、卫生、畜牧、环保等部门的专业设备、交通设施及技术人员等。将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并明确环境监测分工,令小组人员之间相互密切配合。

依据当地的环境质量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明确检测目标,并制定出农村地区环境监测切实可行的方案,如确保供应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所需的财力、人力、物力等,组建一支能机动、快速地进行环境监测的专业队伍;重点选准一些与农村群众生活生产等密切相关如饮用水源酸碱矿化度、畜禽排放污水的COD等相关环境项目进行监测。

确定并采用合理的采样地点、采样频次及采样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样品处理化验分析方法和期限加以明确规定,以便所得到的监测取样的化验分析及时并准确。同时,还要作出相应的监测分析报告。

对环境监测分析数据的方法渠道进行妥善合理的安排,并对各地群众在日常生活如何注意防患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加以科学指导,从而有效地预防因环境问题而给群众生活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5]。

结束语:构建环境检测技术体系,有利于我国农村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同时也是贯彻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另外,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发展及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才能令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得到满足,从而实现资源、环境及人口三者之间关系的良性循环。因此,要利用现代高科技的环境检测技术,对污染地区进行及时科学的治理,并对易受污染的地区进行实时的预防,从而有效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靳红海.浅析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保护措旌[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11):135-139.

[2] 周丽莉.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农业装备技术,2012(1):158-166.

[3] 林万成.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举措—— 以河南省为例[J].新农村(黑龙江),2011(3):134-136.

第6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制度;现状;经验;政策建议

1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1 生态环境破坏者违法成本低,警示效果难以提升

现阶段,环境法治制度难以完全适应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要求,没有对生态环境破坏者形成严重的打击,生态环境破坏者累教不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提高。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现行环境法律处罚力度偏轻,生态环境破坏者违法成本低,难以遏制他们的破坏行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体制、职能以及相应部分的管理制度在环境法律中并未得到明确的细化,由于违法惩罚力度偏轻,一些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就会在建设过程中进行环境评估报告,环境保护评估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也助长了部分企业违法环境保护制度气焰,部分企业污水排放并为达到排放标准,这对生态环境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司法手段并未与环境保护制度有效结合,环境民事赔偿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在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之后难以获得相应的赔偿,环境保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1.2 环境保护制度执行效率低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唯GDP的政绩考核机制普遍存在,资源消耗、环境损害以及生态效应尚未纳入到经济社会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还未形成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和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很多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感,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形同虚设,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质量低,另一方面,环境保护领域利用市场手段不足,难以体现生态服务和自然资源价值的市场机制和制度的重要组员,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难以解决,这导致很多企业对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错误的意识,公民环境权益缺乏有效的保障。

2 建立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国内外经验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比较长,随着工业化进程环境保护问题逐步显现,西方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并优化了环境保护制度,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在不同阶段通过制度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因此,我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国家优秀的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2.1 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

从西方国家生态环境问题制度经验可以看出,污染物控制是环境保护部门基础工作,也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核心手段,在生态环境制度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开展污染物控制工作,必须重视污染控制与质量改善的对应关系,将污染控制的各项制度与环境质量联系起来,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控制,进而真正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质量控制的全面改善。

2.2 环境信息公开、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

西方国家环境保护工作中,对公众参与度极为重视,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公众意识觉醒和公众有效参与,充分展现公众的监督的重要作用,维护自身的环境和健康权益。通过信息公开,可以有效提高信息透明度,能够为公众环境知情权、环境监督权以及环境健康权提供充分的保障。将公众参与作为改善国家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核心,有效提高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对解决环境问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 建立我国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政策性建议

3.1 源头严防制度

首先,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环境保护目标体系、统计体系以及核算制度,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以及环境效益纳入到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加强国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联系,增强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其次,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对于一些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企业要及时叫停,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停产处理、淘汰和推出,修订完善的高耗能、高排放以及资源型企业市场准入条件,促使企业能够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制度,并按照相应标准进行生产,从而最大限度解决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最后,改革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健全社会风险民意沟通以及利益诉求机制,对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们能够意识到破坏环境的社会风险,增强社会公众参与度,通过公众参与最大限度解决环境问题,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工作过程中建立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3.2 过程严管制度

第一,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增强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意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建立统一公平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企业生产排放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通过制度约束进一步减少污染物不合理培养对生态环境形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监管以及行政执法制度,对工业源点排放的所有污染物进行统一监管,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探索出符合标准的环境保护机制,推动建设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质量。

3.3 后果严惩制度

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刑事责任追究制,强化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追究,对于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加大违法违规成本,明确环境权益机制,准确确认环境污染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确保环境侵权受害人能够及时得到赔偿,使责任人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通过惩罚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将这种意识贯穿到生产生活,可以有效降低生态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的关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国家经济发展中关注的焦点,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严格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制度,规范社会生产行为,结合我国国情对环境保护制度不断改革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充分的保障,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永亮,俞海,夏光.等.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现状、经验与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

[2]卢现祥,许晶.不同环境保护制度的绩效比较研究――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J].贵州社会科学,2012(5).

[3]周迪.论环境行政法律关系的重构--以法国工业分类环境保护制度为例[C].//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2013.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3O年以来,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共同带动了农村的快速发展。其主要特征是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7%;农村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2006年的22.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5.0%以上,2007年达到了4140元。农村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五”期间农村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

但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生态资源为代价取得的,产生了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农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客观上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首先分析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进行创新。

1农村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辨析

1.1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城乡环境二元结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近年来正逐步成为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指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出现了新的特征:大中城市的环境逐步改善,而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可见,与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相对应,我国也存在着严重的城乡环境二元结构,即不断改善的城市环境质量与逐步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这也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在城市环境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城市环境质量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普遍呈现恢复转好的态势,一些大中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例如,在水污染控制方面,有些城市近十年来COD降低了近一半。截止2006年已经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51个、国家生态示范区116个,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等日益增多,可见,城市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崭新面貌。而在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农村工业污染、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生态资源退化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威胁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农村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是: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农村生态资源退化由局部向更广阔的区域扩展,概括起来主要是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和农村生态资源退化。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不仅类型多样,而且来源广泛,表现为日趋严重的复合型污染特征。从污染类型来看,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同时存在。水污染方面,2005年我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I~Ⅲ类、Ⅳ~V类和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32%和27%;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V类和劣V类水质的湖(库)分别占l8%和43%,其中太湖、滇池和巢湖等我国重要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土壤污染方面,酸雨污染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重金属污染面积至少2000万公顷,农药污染面积约1300~1600万公顷,据第二次全国1403个县土壤普查来看,84.7%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空气污染方面,伴随着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以及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气污染也更加普遍和严重。从污染来源来看,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农村工业污染。农村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烟尘、废水中COD和固体废弃物严重污染和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2003年农村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世界银行已经将我国农村工业污染列为三大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之一。②农业面源污染。据调查,我国集约化农区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现象非常严重,而利用率低下,仅在30%~35%之间,同时每年近20亿吨的畜禽粪便和100多亿吨的养殖污水有90%以上未经过任何处理或简单处理后直接排人河流、湖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在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和中部的重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已经远远超过工业点源污染。③农村生活污染。近年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均在逐年增加,污染加剧,仅2000年的垃圾产量就达1.4亿吨,并继续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10年垃圾产量约达2亿吨。另外,据陈敏鹏、陈吉宁等(2006)测算,农村生活产生COD、TiN、TP等污染的年排放量分别达到了5.29、1.36和1.02万吨。生态环境严重退化,主要表现为生态资源尤其是关键资源存量减少和质量.下降,并逐步由局部向更大的范围扩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大量减少,1996~2003年间共减少耕地826.7万公顷,年均减少1l8万公顷,其中86.7万公顷是灌溉条件良好的优质耕地;森林资源总体质量呈下降趋势,生态功能较好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不足30%;草原生态目前仍呈“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全国已有退化草原面积1.3亿公顷,并且每年还以2万平方千米的速度蔓延;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分布在陡坡山区和黄土高原。据统计,西部12个省(市、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93.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比例达到82.5%?。

2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2.1农村发展模式粗放及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农村经济增长的特征是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和利用率低下,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2.1.1农业生产当前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对农药、化肥等物质投入的依赖性还很大?,农业产量至少有四分之一是靠化肥等化学物品取得的。我国农业增长伴随着化肥、农药和地膜使用量的急剧增加。以化肥为例,2005年我国化肥施用量达到了4766.2万吨,占全世界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化肥施用强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安全上限。过量的农药、化肥投入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并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粗放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对致污性农药、化肥等过度依赖增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①种植结构的变动。不同种植业结构表现为不同的土地利用覆被,通过“源”、“汇”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作用,控制或导致养分流失。我国种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动,1961~2005年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连续下降了1717万公顷,而经济作物,特别是蔬菜、果树和花卉等种植面积增长显著,最近l0年中中国菜果花种植面积增长了近3倍,常年播种面积已超过3×10公顷。种植结构变动导致了施肥总量和施肥结构的变动,传统的粮食作物施肥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很多新兴的经济作物(如菜果花等新型产业)已经成为化肥消费的主体和化肥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化肥施用水平和化肥流失率具有正相关性,可见,种植结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潜在危险。②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畜禽养殖在农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并且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由于设备落后,不能及时、合理地对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和废水进行处理,造成大量养分流失,带来严重的环境压力。③盲目的调整行为造成外部不经济。受比较利益的驱动,态脆弱地区的大量林地、草地向耕地转化,但这些土地并不完全适合耕作,可能引起土地退化,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附在其中的营养元素也可能随之流失,造成水体污染;另外,林地、草地大量减少也会致使农村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其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大大降低,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和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扩散形成面源污染。

可见,我国农业发展及其结构调整已逐步形成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的农业发展格局,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

2.1.2农村工业我国农村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经进入生态环境与经济的敏感时期。农村工业增长是一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水平和污染水平均明显高于城市工业,例如,单位产值的废水排放量为城市的2.55倍。

因此,一定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农村工业经济总量越大,自然资源的消耗越快,环境污染排放越多,施加于环境的压力越大。另外,农村工业结构的不合理也增强了整体污染水平。在工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量污染产业和新增污染工业大都在广大农村地区“安家落户”,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严重。从农村工业结构来看,即使在农村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呈现出明显产业结构偏重的格局,重工业增长相对于轻工业呈现加速趋势。重工业是大耗能、耗材、耗水、大污染型产业,同样的工业规模中,重工业比轻工业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更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农村工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农村工业大都是以浪费资源、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为特点的企业。农村工业重型化与低端化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2生态环境管理和政策设计的二元化

与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相对应,生态环境管理政策设计也呈现二元化,主要表现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设计和政策工具供给严重滞后于城市,污染防治投资绝大部分投放在城市,农村环保设施非常少且利用率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长期处于“没法(律)管”、“没人管”、“没人能管”的局面,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态环境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缺乏明确、权威的机构,地方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农户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模糊不清,并最终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效率不佳。另外,农村生态环境政策也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主要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不同于城市污染、工业污染的特点,而我国的环境管理中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防治而建立的,主要是“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防治”的污染控制模式,不适应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无法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中发挥作用。

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法制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环境立法很少涉及农村生态环境。目前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但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却很少涉及,基本上被排除在立法之外。②环保执法力度不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比较滞后,执法主体不明确,环境执法部门没有执行权,执行力度远远不够,影响了法律效力。

环境法律的有关规定操作性差,对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强,禁则多,罚则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工作的进行,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严重不足。John和Pecchenino的计量结果表明只有当需要用于环境改善的投资充足时,环境质量恶化才会停止。环境保护投资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真正用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的却是非常有限,每年占GNP的比例还不足0.1%,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环保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足。另外由于疏于管理、投资结构不合理等原因,非常有限的污染防治设施利用效率非常低下,大部处于闲置、停运、报废等状态,共同造成环境污染防治速度远远赶不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可见,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不适应性、法律体系不完善、资金不到位、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缺乏等导致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效率低下,并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2.3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同时存在

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如果相应的经济体制有利于调动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积极性,有利于农民、农村工业企业等经济主体高效利用资源,这样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也相对容易解决。市场机制将在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农村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但必须看到,市场机制在环境资源配置上出现无效率,其主要原因是外部性的存在和市场机制不健全。

农村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外部性,过量使用的农药化肥造成水体污染构成的面源污染,农村工业生产中污染物的排放破坏生态环境等是典型的负外部性。使用农家肥或者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无公害的有机食品,保护了环境,但可能减少产量;另外农村工业生产中使用先进的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典型的正外部性。在外部性存在的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价值没有通过市场得到体现,并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当一个经济主体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完全忽略外部性对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效益影响时,这可能使生态资源配置不当,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对于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或者行为,生产者并没有将其视为生产成本,造成生产者的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之间的差异,而生产者按照自己对成本的预算和对收益的预期来安排生产,这就使得负外部性的生产过剩,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的过度产生,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较为负面影响。对于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或者行为,可能带来收入和产量的减少,造成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之间的差异以及投入与收益的不对等,如果生产者按照自己对成本的预算和对收益的预期来安排生产,可能导致良性产品的供给不足,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环境资源使用成本扭曲,不能真正反映其成本。当生态资源低价或免费进入生产领域,根据生产资料相互替论,就会用低价的生态资源替代其他生产资料,造成对生态资源的过度消耗。综上,外部性的存在造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可能会使环境资源处于一种无效或低效运作状态,导致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负的外部性的存在,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污染物过度排放。正外部性很强的农村生态保护环境行为,使生态环境保护这种有利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严重不足,甚至出现零供给的局面。当市场机制不健全,生态资源的价值不能得到应有反应时,可能出现生态资源对其他生产资料替代,造成生态资源的过量消耗。

生态环境因素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属性,具有外部性,为了维护和扩大它的正外部性,减少和消除它的负外部性,需要实行适当的政府干预,这也是传统的、效果最为直接和明显的生态环境保护途径。但如果干预不当,也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现行的农村生态环境干预体系难以应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激励错位等方面的缺陷,存在较为严重的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态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且不具有可执行性、农村环保机构数量有限,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2.4社会机制不健全

社会机制作为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机制补充,主要是通过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宣传教育等方面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社会机制还处于萌芽阶段,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社会机制有效运行的生态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培育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其次,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不能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第三,公众参与程度有限、形式单一,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大部分限于宣传教育层面,难以影响政府决策,再加上公众的力量有限、层次不高,没有形成整合的集团力量,参与效果不明显;第四,政府对于公众参与的重视程度不够,营造的氛围不够,公众参与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健全。这些限制了社会机制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作用的发挥,不能遏制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创新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是:构建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农村发展中;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决策与管理体系。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以期通过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政策、规制的调整和改革缓解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改变城乡环境二元结构、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提供有益参考和理论依据。

3.1适时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进行战略定位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显得非常必要。发达国家成功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其共同点是:非常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视为环境管理的重要部分,非常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因此,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实践中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重新进行战略定位,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作为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和核心部分,并纳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加强对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重点区域农村工业污染状况的科学评估,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监测监控体系,将环境检测结果作为制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可执行和有效性。

3.2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因此,关键问题是通过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来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和农村工业生产过程的差异性决定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差异。

目前我国农业正面I临着农业资源紧缺与农产品需求急剧增长的矛盾,同时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日趋明显。在这双重压力之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经验和大量研究表明,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Blackburn认为,种养结合和种养平衡可以通过土壤原始的循环,更好地利用各种畜禽废物和作物残留,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持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健康。可见,解决农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和恢复中断的农业内部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的链条,减少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失。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思路正好与之相吻合,能够形成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系统,为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应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循环农业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利用”的要求,从投入端、中间过程、输出端三个有机的过程构建农业发展模式。并通过新的组织安排和政策、适当的产业链、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创新把专业化的种植活动和养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种植和养殖两部门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区域性的种养平衡,减少环境污染。

对于农村工业来说,应将减少农村工业污染做为农村工业增长方式转变考虑的重要因素,纳入到经济决策过程中,在农村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是优化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以及提高科技进步水平。在农村工业污染对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的背景下,应转变经济发展理念,通过机制和制度创新走新型的农村工业经济增长道路。未来农村工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逐步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结构,并实现农村工业的适度集中,实现集聚经济和基础设施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产生量和污染治理成本。

3.3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复杂,来源广泛、分散,种类繁多,表现为复合型污染,因此,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必须影响众多行为者,以减少相对小的、不能观察到的污染量。这就需要构建完整的政策体系,并通过“连锁”

机制来激励相关行为主体减少污染排放。结合我国实际,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公共政策体系重点包括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产权制度、价格政策、税费政策、财政政策,对政府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环境准入门槛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环境管理的政策工具是多样的,包括市场交易机制、补贴、教育、激励和行为标准等,经验研究表明,不能简单地判断哪种政策工具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最有效,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的选择取决于环境质量问题的性质、管理机构获得有关农村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之间关联关系的信息可得性以及关于由谁承担治理成本的社会决策。因此,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不能仅仅依靠一种政策工具,需因地制宜地综合利用税收一补贴政策工具、命令一控制政策工具(主要是法规/标准)、教育与技术推广工具等,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制。

第8篇

摘要:分析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一并境污染给农村、农业造成的严重危害,论述加强农村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小城镇,改善和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

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尽管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表现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居住、工作和生活在城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但就实质而言,农村小城镇建设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联系与组合发生不断变化,是农村产业系统的不断优化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一、农村小城镇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系统论来看。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域上集聚的结果,会割裂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些既存的联系。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来解释,农业生态问题可以理解为“流”的问题,即农业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人口流高度密集。如果系统外界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地流入系统,而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向外界输出过少,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滞留或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就会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如果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流向系统外,而系统外的物质流、能量流向系统内输入过少,系统得不到应有的物质和能量补偿,将产生严重的资源和能源耗竭问题。农村小城镇建设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更多的是缘于前者,即“流”的过分集中。一般来讲,城镇化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人口的聚集所引起的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生态系统的循环存在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由于城镇建设使农村人口聚集于城镇,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及其他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这样就割断了有机排泄物及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联系,从而生成两个环境问题因素:一是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废弃物的集中,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有机物污染,如目前各种类型的城市共同存在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具体表现:二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物减少,为了保持生态系统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就必须用各种替代物如化肥等替代有机物投入。而农田大量注入化学肥料,必然会形成生态问题。

(二)农村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城镇建设的形成。农村小城镇既是农村居民相对集中的场所。又是农村工业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基地。受乡村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略了环境规划和治理。工业废水、废气、废品等随意排放。致使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农田污染等,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当前,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不少小城镇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情况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恶化趋势加重。突出表现是:

(一)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农田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耕地化肥施用量约每公顷375kg(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约每公顷200kg)。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过量的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

(二)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改革开放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乡镇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农村工业中从事汞制品、砷制品、铝制品、铅制品等产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直接危害群众健康。许多水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危害。

(三)农村工业企业占用和毁坏了大量农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人地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自1979年以来,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1亿多亩。如农村砖瓦业就是占耕地的大户。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而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为农村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

此外,由于城市环境污染的严厉制裁,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了郊区小城镇,从而使其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大城市中心区。总之,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面临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三、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的若干有效举措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由之路。而通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解决农民的出路是其中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如果不重视环境问题,势必出现农村环境污染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的局面,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不相吻合的。因此,对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尽管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不能做到零污染,但使其对环境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即降低到自然环境系统本身能够承受,并良性运转的限度,是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准则。

(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传统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经济系统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没有特别考虑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影响。这个系统未将资源环境因素包含在内,很容易对生态环境形成忽视甚至损伤。如果生产者为了产出最大化,可能会不顾资源的更新和环境的吸收能力而增加生产,形成粗放型经营模式。协调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要把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建立在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这样,引入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后,经济系统就成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

1 产量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非农产业对耕地的占用面积还会持续下去。据统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每年还将净减少耕地300多万亩,到2010年,人均耕地占有量将不足1亩。这意味着,我国今后要以更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生产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所以,产量目标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2 收入目标

产量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农民的积极性状况,而农民收入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积极性。另外,农民的收入状况还是农村市场容量的主要部分,只有不断增加收入,才能使农村市场(消费品市场和资本品市场)充满活力,为工业和劳务产品提供不断扩大的市场。因此。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过程不能忽视农民的收入问题。

3 环境目标

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农村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小城镇建设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所谓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是指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从实物、价值和质量等方面,在真实统计和合理估价的基础上,统计、核实和测算其总量和结构变化,并反映其平衡状态的工作。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这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系统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非常必要。必须尽快组建专门负责全国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的机构,规范核算项目;从统计人手。调整和增设农业自然资源统计项目。并将农业以及农村自然资源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完善报告制度,逐步实现定期化、规范化、公开化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报告制度。

(四)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三个: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是我国过去在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中使用较多的手段,但是,行政命令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规范不够、约束力不强、缺乏经常化和制度化的检查与监督等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加强。

经济手段包括收费、补贴和排污权交易等几个方面。收费制度和补贴制度我国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排污权交易,即释放污染量低于政府规定的排污标准的经济活动主体,可以把它的实际排放与允许排放问的差额卖给另一个经济活动主体,买者因而可以排放高于自家排放限制的污染物,这种交易可以在市场上广泛进行。排污权交易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只要规定了整个经济活动中允许的排污量,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将根据生产经营的控制成本曲线,确定生产与污染的协调方式,社会总控制成本的调整将趋于最低。二是与排污收费制相比,排污交易权不需要事先确定收费率,也不需要对收费率作出调整。排污权的价格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整。排除了因通货膨胀影响而降低调控机制有效性的可能,能够提供良好的持续激励作用。三是污染控制部门可以通过增发或收购排污权来控制排污权价格,可大幅度减少行政费用支出。

法律手段是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以规范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使其与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致。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已颁布实施了一批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还必须强化,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农村环境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我国生态农业基本理论认为,生态农业既不同于完全依靠内部封闭或内部物质循环的有机农业,也不同于主要依靠外部大量投入商品能量和物质的工业化农业。不是单纯的自然循环,而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首先要积极发展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立体种植生态模式,即在半人工或人工环境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种植。它有机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与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其次要大力发展白色农业,白色农业是以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综合利用组建的工程农业。白色农业是利用至今尚未为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的地球上三大生物资源之一的微生物资源宝库,应用科技进行开发,创建微生物工业型的新型农业。因此,发展微生物工程科学,创建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工业型白色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9篇

关键词:乐业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S75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乐业县的林业生态环境已经在逐步地改善,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需要乐业县的全体人民正视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1 乐业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乐业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云贵高原的东南麓,多中山地貌,山岭连绵,早期是百色地区的一个林业大县,森林的覆盖率高达89.5%,但是在60~80年代曾经遭遇毁林开荒,大量的植被被毁。自然恢复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森林覆盖率一度降到41.3%。随之而来的洪灾、旱灾、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森林植被的恢复。

90年代以后,乐业县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一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改变了恶性状况。如封山育林、造林灭荒、赶玉米下山等,取得了一定成效。2000年以来,乐业县更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活动,努力培育森林资源。2000~2009年,全县累计造林17441.4hm2,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67%提高到2009年的76.4%(见表1)。

森林的覆盖率提高了,但是单位面积的蓄积量不足。所以,不但要积极造林,更要科学护林。

2 乐业县林业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乐业县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很脆弱,主要是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炼山造林毁灭植被,只重视造林,却轻于管理造成的。

2.1 靠山吃山,意识薄弱

乐业县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一个县区,百姓依然抱着“靠山吃山”的思想。目前,百姓的“燃能”来源依然是砍树伐薪,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作为薪柴。村民只顾眼前的利益,环保意识薄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根本意识不到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因此过度的砍伐造成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2.2 炼山造林,毁灭植被

“退耕还林”的造林政策是好的,只是林农为了追求造林的经济利益,多采用“炼山式”造林,对立地植被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极大的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健康。造林的同时也在变相的破坏灌木丛类的低矮植被,这是很多林农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2.3 注重造林,轻于管理

面对荒山,人们急于追求造林的速度和数量,忽视了对林木的选择和管理,导致树种和林种趋于单一化,导致病虫害严重,不但经济效益降低,生态功能也在退化。因为管理不善,自然灾害对森林的影响也比较大。

有统计表明:1999~2009年,全县森林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灾害面积为3946.2hm2。其中,病虫害受灾面积为10.6hm2,占0.3%;火灾受灾面积为16.9hm2,占0.4%;气候灾害受灾面积为3918.7hm2,占99.3%。气候灾害是引起森林灾害的主要因素。

2.4 自然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认识

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在短期内效果不够明显。所以人们对自己的乱砍乱伐行为的后果认识不足,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认识不够。

3 乐业县林业生态环境问题解决

3.1 加强宣传,健全森林法制

乐业县相关部门要对林区百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教育百姓要有长远的眼光,认识到森林生态效益的重要性。对毁林开荒、滥砍滥伐、乱占绿地者,要严格按照《森林法》、《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林业政策法规执行。

对于《森林法》也要不断健全,对于新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出相应措施。对于热点、难点的纠纷要做好调解,尤其是要加强对森林火灾肇事者的惩罚力度。严防火种上山入林,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火灾;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的指挥体系和扑救预案,以应对自然火灾的发生。

3.2 退耕还林,加快生态林的建设

与1999年相比,2009年全县各类土地面积归纳为八增五减。由表2可以看出八增是林地面积、有林地面积、乔木林面积、竹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宜林地面积增加;五减是区划总面积、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被占用林地、辅助生产林地面积减少(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乐业县林地新增面积为19986.6hm2,净增率13.8%。林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为:2001年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使林地增加;一些石漠化裸岩地等封育造林,逐渐转变为林地。

3.3 混交营林,防治病虫害发生

混交造林比纯种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混交营林植被种类多,可以为鸟类和有益的生物创造有利的生存环境,有效阻止了病虫害的蔓延。乐业县的混交林有杉木和马尾松,毛竹和桉树等,一般选择针叶林和阔叶林混交。混交林能够充分利用光照、水分和养分,生长迅速,有实践证明混交林的生长速度比纯种林要快20%~45%。混交林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省造林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的森林蓄积量,提高生态效益。

3.4 发展沼气,改变农村燃能方式

目前,乐业县百姓燃能的主要来源是烧柴、农作物的秸秆和一些干草,或者是上山砍伐林木。每年都会因为“伐木为薪”而毁坏大量的林木。因此,改变燃能方式也是“护林”的一大举措。

如大力发展沼气池,应是比较实用的节能方式。农村里用来发酵沼气的原料比较多,像人畜的粪便、农作物的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密闭在沼气池内发酵,就可以产生沼气用来燃烧。沼气用途很广,除了用来烧水做饭,还可以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只要沼气池建造合理,沼气的利用率很高。经过发酵的沼气废渣还是营养丰富的肥料和饲料,可以重复使用,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完全可以代替薪柴和秸秆作为燃能利用。

3.5 开源节流,调整采伐的结构

森林资源的管理要实行领导责任制,把林业经营列入干部政绩考核中。调整森林采伐的结构,严格实行限额采伐,凭证采伐,促进森林的生长量与消耗量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努力经营好现有森林,大力发展工程造林,以便扩大森林面积。

3.6 全民造林,营造生态公益林

植树造林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森林的生态效益人人享受,那么人人都有责任为我们的绿色家园出一份力。乐业县的全体人民,如果能够每人每年一棵树,统一规划,人人造林,那么乐业县的生态环境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将是一座“天然氧吧”。

4 结语

生态环境的保护关键是人们的意识问题,如果大家都能时刻想着环保,自觉做到环保,那么生态环境的改善就是很容易的事。当然,这一思想觉悟的提升还需行政手段来推行,法制手段作保障。等人们的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就不再是奢望。

参考文献

[1] 黄有念.试论乐业县生态环境评价及保护对策[J].大众科技,2009(09):(223).

[2] 李桂珍.简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4).

[3] 汤家礼.呼唤绿色技术革命[J].海洋世界,2011(08).

第10篇

1.在施工期间废水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是依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实施工程队没有在设计之前实地研究施工当地的生态环境,没有准确的勘探当地环境可以接受的废水排放量和排放浓度,施工队往往是根据自身以往的施工经历在实施过程中任意的进行废水排放,这样极容易造成当地水污染,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2.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工程设计实际与工程实施情况不一致。

我国水利工程设计的可行性较低,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水利部门做了一个初步的决定:将原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相结合形成真正的有效的可行性方案,取消以往初步可行性的设计阶段,力争将工程设计与真正实施的时间同步。

二、水利工程环保设计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大型的工程建设在其施工建设期间必须要考虑到生态环境问题,这也是日后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发展要求。而在目前我国的发展阶段水利工程的建设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方面环保型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水利工程在设计上体现环保意识是水利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之一。设计理念注入环保观念就是要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都要注意到环境问题,将不利的环境因素降到最低。这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筑建堤坝的水流的流动方向是非连续化的与自然河流相一致,因此河流的生态系统是相对静止的,它的自然条件会在不同的环境程度中发生相应的变化。

2.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而设计的,在设计方面没有考虑到自然河流的一些生态系统,这将会对自然河流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当河流受到污染后产生了退化现象又将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们的利益造成影响,因此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一定要事先想好环保措施,在设计的同时具备环保的意识能够将环境的破坏给人们造成的威胁减到最低。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水利工程的环保设计在整个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三、水利工程环保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水利工程在设计中更要反映出生物环境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水利工程在施工阶段最需要重点的保护对象就是河流,河流中存在着各种多样的生物和植物,而且河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河流生态环境的重视是施工阶段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于人为的施工建设造成对河流以及河道的破坏致使目前很多天然河流逐渐变成渠道式河流和非连续河流,极大的影响到了河流中的生物生存,同时,也会影响到河流附近依赖河流的生物,河流的各种生态环境将会随着人为的各种施工建设而逐渐的退化。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着重注意环保环节可以有效避免对河流的生态破坏,避免河流的渠道化和非连续化,为河流中的生物物种提供更加天然的生存环境。

2.水利工程的环保设计要遵从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

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不仅要符合自然的一些规律,也要符合生态学的一些原理。在施工过程中要配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等原理来实施施工建设以确保施工时的安全等问题。而且在现阶段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也要充分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施工前提,这犹如“杀鸡取卵”是非常不实际的施工手段,不想破坏环境的重要前提就是在工程设计方面提前进行必要勘探工作,树立新型环保型的施工理念,结合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要求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生态工程方案。

四、总结

第11篇

1.严格计划用水

严格执行《计划用水管理办法》,XXXXX局严格按照规定申请、核定、调整和下达取水计划,向各州管取水户下达了《2021年度取水计划的批复》,同意XX省XX县XXX电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3家取水户2021年度取水总量884432.09万立方米,其中,发电用水84432.09万立方米(水电用水不计用水总量)。

开展取用水年度统计工作。根据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安排,开展XX州用水统计调查工作,根据前期摸排调查,录入的取水用户自行在水利部政务服务网上注册账号填报取用水信息。正在组织取用水户填报1-2季度用水量。

对XX州2020年国家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在的取水单位超许可取水问题,及时将问题清单反馈至各县市水利部门和取水许可单位,按照整改措施督促各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已完成4项整改,剩余7项正在按照要求进行整改。

2.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完成XX州2020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自查,2020年全州用水总量4.0308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4562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36.1立方米(当年价),较2015年下降55.8%(当年价)。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2.6立方米(当年价),较2015年下降59.2%(当年价)。。

对XX水利委员会关于XXX大河边断面最小下泄流量不达标情况的通报,我局下发了《关于督办大河边达标泄放生态流量的函》,要求XX县水利局和XXXXX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大河边电站立即进行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了复核,并以《XXXXXX局关于唐崖河大河边电站生态流量泄放情况的整改报告》向XX省水利厅。

二、节约用水管理

根据《XX州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完成了我州年取水量50万立方米及以上的所有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单位及具有管理机构的大型、5万亩以上重点中型灌区州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目录建立工作。

为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治水方针,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工作的通知》(水节约〔2019〕92号)精神和《湖北省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实施方案》(鄂水利函〔2019〕142号),我局对XX市水利局等6家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情况进行了复核验收并进行公示,认定XX市水利局等6家单位达到水利行业节水机关标准,并将我州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成果上报XX省水利厅。

严格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按照《XX州节水行动方案》部署,XX市作为21年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县市,将建成并验收,按照批复的《XX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我局对其建设情况进行技术和业务指导,确保2021年度完成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对接湖北省XX学院,积极促成该学院作为XX州2021年度节水型高校建设。

三、环保督查整改

我局共承担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共17项,目前已完成15项整改任务,并向州整改攻坚指挥部提交了相关材料,达到序时进度2项;我局承担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整改任务共6项,已完成2项,达到序时进度4项;我局承担第一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共11项,已完成9项,达到序时进度2项。按照州推进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指挥部的工作要求,分别报送了第一、二季度的整改进度情况。

针对省第三环保督查组通报我州“退出类”小水电清理整改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了小水电清理整改督察整改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州小水电清理整改存在的问题;局党组书记、局长XX,副局长XX、XX,先后赴XX、XX等地现场对小水电清理整改进行督办,推动了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

第12篇

[关键词] 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问题;逆生态环境;全寿命周期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8-0114-03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资助项目“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问题的循环经济研究”(批准号:W08215002);四川省教 育厅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卢明湘,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讲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西华大学项目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管理学。(四川 成都 610039)

目前,我国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项目的计算期一般为几十年,那么对于计算期之后水能资源开发项目该做如何考虑?目前国际上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工作正在逐步展开,而我国水能资源开发项目也将面临这一问题。但是,目前在大力开发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时对退役问题考虑并不多,在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并没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等角度考虑项目退役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问题的探讨,完善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分析,目的是为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有效开发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推动水能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的原因

我国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存在着防洪标准偏低,工程老化失修等诸多问题,形成了大量的病险水库,必须面临退役。目前,我国及国际上的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工作也在逐步展开,从退役工作开展的角度出发,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大坝安全、经济效益、环境保护。

1.大坝安全因素。目前,一些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带病带险运行,水库功能逐步萎缩、甚至丧失,大坝超设计寿命运行,运行风险增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已对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经济效益因素。目前,我国许多水库大坝的服役期已达到40-50年,而且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这些大坝的经济效益日益衰退,工程的运行成本及维修费用不断上升,致使工程的运行难以维持。因此,当大坝的除险加固费用远超过继续运行所发挥的效益或拆除所需的费用时就面临退役问题。

3.环境保护因素。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关注,全球环境意识的急剧增长,水能资源开发项目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有关部门开始从大坝建设转向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对在役大坝也提出了十分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就成了那些效益日益衰退的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的原因。

二、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方式评价

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是指包括项目从停止发电到完全拆除工程,恢复天然状态所做的一切工作。根据水能资源开发项目拆除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部分退役和完全退役两种。部分退役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仅退役发电设施,保留大坝和其他建筑物;另一种是部分工程设施退役,不仅退役发电设施,还要降低坝高甚至是拆除大坝等。目前对大坝是否应该退役还争论不休。究竟水能资源开发项目是不是应该退役以及如何退役,我们应该通过对大坝的退役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包括安全评价、技术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等,以便对工程的继续运行或退役以及选择哪种方式退役作出选择。

1.安全评价。在水能资源开发项目是否退役以及是选择部分退役还是完全退役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要进行安全评价,即需要考虑防洪标准和溢洪道泄流能力、大坝的结构安全问题、洪水和地震及其他地质灾害导致的大坝安全问题和库区山体安全问题、大坝安全带来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和经济生活安全问题,并考虑是否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大坝坝体和库区的山体进行加固,否则应该选择部分退役或全部退役方案。当需要选择部分退役或全部退役问题时,大坝拆除过程中的导流安全问题、大坝拆除后因地下水位降低引起的地质灾害问题也是必须进行考虑的。

2.环境影响评价。项目退役后将面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坝址区附近的生态环境恢复建设问题、库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建设问题、地下水位下降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地下水位上升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库区泥沙处理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在进行项目退役决策时,应充分考虑不同退役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项目退役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选择改善环境投资费用少、对流域环境影响小的退役方案。

3.技术经济评价。通过安全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后,无论是选择加固还是对大坝采取部分退役或全部退役方案,都应该对加固、部分退役或全部退役等方式的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分析、比较和评价。首先,对可以通过加固继续发挥效益的项目,应提出不同的加固方案,并对各加固方案的投资费用和加固方案带来的效益进行分析评价,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加固方案。当加固方案带来的效益或拆除大坝的费用小于加固方案的投资费用时,应考虑大坝的退役问题。其次,对必须选择退役的项目,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安全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大坝退役的不同方案,对各退役方案的投资费用进行估算,并对不同方案下对流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选择投资费用少、对流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退役方案。

通过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术经济评价,对不同退役方式的安全性、环境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退役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进行量化并纳入到经济评价中,从而决定究竟采取哪种方式退役。

三、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产生的问题

水能资源开发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综合项目,它的退役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并且牵扯到很多部门和行业的利益问题,所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带来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技术方面的问题、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1.技术问题。在确定了项目退役的具体方式之后,需要考虑退役面临的技术问题,包括大坝、电厂设施、辅助设施部分或全部拆除、拆除过程中的施工导流、机械和电气设备的拆除和处理、废弃物的拆除和处理等技术问题;库区泥沙淤积问题的处理技术、泥沙下泄对下游水质和鱼类的影响的处理技术、库区地下水位降低带来的地质灾害问题的技术处理、下游地下水位上升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的技术处理等。技术问题的处理不仅存在方案的比较,还存在技术处理带来的一系列投资、费用的预算及施工计划等问题。

2.生态环境问题。大坝拆除后流域水环境将面临由水库的静态水状态回归到河流的动态水状态,这与建坝时流域水环境由河流的动态水状态变成水库的静态水状态相反,我们称之为“逆生态环境”。项目退役面临的逆生态环境问题,将给库区和下游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大坝的拆除会破坏刚刚形成的水库生态环境的平衡,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惯都会被打破,面临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大坝的拆除可能会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库区水位下降后,原来库区淹没的大量土地释放出来,形成大片的荒秃山地和湿地,如果不加以治理和利用,会产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库区泥沙淤积的处理问题及泥沙下泄给下游动植物和生产生活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大坝拆除对坝址区附近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恢复建设问题;大坝拆除后大量原筑坝材料的堆放问题及有害物质的处理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将给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环境问题的处理不仅存在方案的比较,还存在环境处理带来的一系列投资、费用的预算及施工计划等问题。

3.经济问题。一方面,项目退役对流域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项目的退役直接使发电效益降低或消失。其次,依托水电形成的产业链的效益丧失和减少,比如原来库区利用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水电站提供丰富清洁无污染的水电能源相结合,积极发展形成了大批企业,而项目的退役将直接打破水能资源与矿产资源的“黄金组合”优势,导致矿产资源开发和高耗能产业失去动力来源,直接影响这些项目的效益。第三,依托库区形成的产业链的效益丧失和减少,比如大坝的拆除将对依托库区形成的渔业和农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项目的退役将严重影响当地依托库区发展的旅游业,打破当地依托库区形成的旅游业的链条,使当地旅游业失去载体;另外,项目的退役对供水、防洪、航运等的效益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项目退役本身需要巨额的投资,具体有:①对退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论证,最终选择确定退役方案的费用;②大坝、发电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拆除费用;③库区泥沙处理、坝址和库区生态环境恢复的费用;④流域地质灾害处理的费用等。

四、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机制的建立

面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对技术、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全面统筹考虑,从安全、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考虑,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退役机制,从而有效开发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

1.建立安全评价机制。水利部2003年7月1日起实施的《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对降等与报废的水库大坝必须进行严格的论证和审批,并分别给出了符合降等或报废的条件。该办法是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一个延续和深化的阶段,是一种科学对待病险库的管理态度。建议在此基础上完善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建立安全评价机制。首先,对已建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定期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及早发现和排除水能资源开发项目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目的是尽可能地发挥和延长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寿命,使其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从技术、经济和环境的角度论证对项目设施进行除险、加固的可行性。当除险、加固等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和环境上不可行时则需要进行退役研究,建立退役评价机制。其次,对新建项目不仅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定期进行安全评价,更重要的是在项目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等环节考虑安全因素,进行安全评价,及早排除安全隐患。

2.建立退役评价机制。当安全评价确定该项目必须列入退役计划时,必须建立退役评价机制。首先,从技术、经济和环境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决定具体采取部分退役还是完全退役方案。在退役方案的选择时,不仅要对不同方案从技术上进行论证、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进行论证,更重要的是从退役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逆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论证,确定因恢复新的生态平衡所面临的技术和经济问题,通过多方案的论证,选择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上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其次,对被列入拆除计划的项目建立拆坝许可证制度。拆坝许可证制度包括国家、地方政府的拆坝许可证,其根本目的是要保证被拆除大坝的安全、被拆除大坝对河流及洪泛区带来的影响最小。拆坝许可证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放弃或取消其发电功能的注册资格,对申请拆除的大坝需通过国家环境保护评价、开展濒危物种评价和国家历史文物保护评价,获取政府颁发的有关水质证书和水土保持管理证书,以保证拆坝不会影响水质及流域的水土保持,建立流域防洪的新方案,获取为拆除大坝而需建设的设施建设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证等。第三,对新立项项目应将退役带来的技术、环境和经济等问题纳入项目的前期决策中,优化项目决策。

3.建立资金筹措机制。目前,除险加固和退役所需资金主要以公共投入为主,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建立相应的专项治理资金。但是,由于项目退役所需要的投资资金量大,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建立针对项目退役问题的资金筹措机制,广泛筹集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除险加固和退役所需资金。首先,对于新建项目,应该对各水电开发企业和受益的防洪、渔业、农业、工矿业和旅游业等企业,从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产生的效益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提留部分资金作为项目的退役基金,作为项目退役的主要资金来源,提取基金的比例应该根据项目退役所需要的资金来确定,如果未来退役基金中的资金不足以解决项目的退役问题,则需要由各开发企业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自行解决项目的退役问题。其次,对于已建项目,我们认为应该对各水电开发企业和受益的防洪、渔业、农业、工矿业和旅游业等企业,从目前开始对项目以后各年产生的效益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提留部分资金作为项目的退役基金,不足的部分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进行解决。而对于项目除险加固的投资,建议根据除险加固的现状和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融资政策。因为项目除险加固后能产生新的效益。因此,除险加固的资金不应该以项目的退役基金作为来源,而应该采取以项目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包括贷款融资、发行债券融资,在防汛责任制得到切实落实的前提下也可以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方式融资。同时,应在项目除险加固后产生的效益中继续提取项目退役基金,为项目的退役筹集资金。

4.建立全寿命周期分析。类似人类和动植物一样,水库大坝也有生老病死这样一个过程,应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应该通过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退役问题进行研究,将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面临的技术问题、逆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纳入到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前期的开发决策中,在水能资源开发项目中建立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加固――退役”的全寿命周期分析和全过程管理。首先,对新上项目,不仅为项目建设带来的技术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进行考虑,同时为项目退役带来的技术问题、逆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进行考虑,通过完善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分析和全过程管理,为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有效开发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推动水能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对已建项目,尽管未将项目的退役问题纳入项目前期决策,但是可以将退役问题纳入项目的事中评价,从而为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美]P・麦卡利,著.周红云,等译.大坝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卢明湘,何高,张燕,等.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水能资源开发的探讨 [J].电力技术经济,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