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妇科疾病健康教育

妇科疾病健康教育

时间:2023-07-31 17:26:03

妇科疾病健康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妇科疾病;中医;预防保健;生活质量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保健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妇科疾病一直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妇科疾病种类繁多,有些疾病治疗过程复杂,且较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近年来笔者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妇科疾病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妇科疾病健康教育预防与保健,丰富了妇科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断加深了中医知识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和理解的能力,自觉地在健康教育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宣教和普及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有效降低了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现小结如下。

1.应用中医理论进行女性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的意义

中医学在数千年医疗护理妇科疾病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保障母子健康、防治妇女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理论与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符合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至今仍为人们乐意接受。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等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导,结合预防学、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的框架下,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过程,使妇女更好地自我护理和保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获取中医妇科相关健康、疾病及预防的知识,使之能正确理解自身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觉地在情志调理、生活起居、饮食调整、疾病防治等方面积极配台,在促进妇女健康、防止发病、疾病痊愈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

2.1体现中医的整体观,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竞争压力、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女性的妇科疾病发生很大改变,特别是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反复流产、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病是以整体观、辨证观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并结合现代先进的诊断技术,根据疾病不同的证候、个体的体质、不同的时令、地域等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选用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全面调节机体脏腑功能,使气血流通,脏腑功能协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体现治未病的预防观,开展女性妇科疾病保健教育指导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变。笔者通过对不同疾病不同证型患者具体的生活起居、生活调摄、饮食护理,精神养护,服药护理等方面指导,使之掌握防治妇科疾病就要避免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使患者从被动治疗变为向未病先防,预防为主的方向努力。平常注重保健,在疾病初始阶段,积极治疗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范,防止疾病的恶化和传变。发病后期,以扶正的方法增强体质,提高对机体的抗衡能力,使机体完全康复,并预防疾病复发。

保健教育指导主要有:(1)加强妇女健康知识的教育,定期进行妇女健康的专题知识讲座,增强妇女的健康观念和意识;(2)要注意合理的饮食,日常要保证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各种物质的摄入要适量,以保证机体健康正常的营养状态,可以减科疾病的发生;(3)加强妇女的保健,要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卫生,内衣要经常换洗,在经期要勤换卫生垫,如有感觉异常,要早期就医和检查诊断,以早期弄清楚原因,对症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重要的保健措施。(4)根据不同女性的年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求知的需求,不同疾病阶段,不同治疗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

2.3普查普治与专项查治密切结合

开展针对女性妇科疾病的普查,要抓住计划生育指导、疾病普查普治、产前检查、医院门诊等一切有利时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结合计划生育指导和疾病普查普治工作,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多式多样,如面对面的卫生知识教育和行为指导,开展专题讲座讲解妇女的普遍性问题等。结合产前检查,可进行孕期卫生保健、用药知识、胎教、母乳喂养等指导。还可利用妇科、儿科等门诊或病房对就医或带孩子就医的妇女进行健康咨询。

全面普查普治常受人力物力条件所限,故可以针对高危人群进行。例如性传播疾病可对职业有关人群,如舞厅工作者,保幼人员进行全面严格查体。有症状者,如白带多、外阴痒患者及年纪大绝经后出血或出血者等也应作为危险人群。普查结果并不能只以防癌为主,一般性妇科病的治疗也深受女性的欢迎。治疗要注意患者的承受能力,不要使治疗成为过重负担,只有这样,常见病防治才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保健内容,并且才能有利于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病率。

3.结语

加强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在针对疾病治疗的同时,定期做体检,学习保健知识,进行妇科保健,不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可以防治常见的妇科疾病,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第2篇

(湖北省黄石市武钢大冶铁矿医院药剂科湖北黄石435006)【摘要】目的 掌握和了解矿山企业单位女职工身体健康状况,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我国妇女健康水平。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武钢大冶铁矿17个单位的女职工来我院进行妇科病普查的资料(包括常规妇科检查、妇科B超及乳腺彩超等体检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妇科病普查总人数2735人次,妇科疾病检出率为83.36%,共检查出乳腺疾病20.07%、子宫疾病44.36%,阴道炎23.4%、附件疾患8.26%。结论 矿山企业女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大力开展妇科病普查和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水平。【关键词】矿山企业女职工;妇科病普查;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13-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体检知识的普及成为早发现、早诊断和预防疾病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体检结果的信息收集,进行健康管理,开展风险评估,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女职工妇科病的普查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现将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对矿山女职工妇科病普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目前矿山女职工妇科病分布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妇科病普查的女职工资料共计2735份,被调查妇女年龄在21~55岁之间。平均年龄34岁,其中<30岁408例,占14.91%,30~39岁1405例,占51.37%,40~49岁896例,占32.76%,≥50岁26例,占0.95%,机关女职工682人,占24.93%,生产岗位女工2053人,占75.06%。1.2 方法。所有受检对象都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宫颈涂片检查、妇科B超及乳腺彩超检查,同时视具体情况给予病理活检。2

结果2.1 2735名普查者的妇科疾病检出率为83.36%,有2280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各种妇科常见病,其中有部分人同时患有2―3种疾病,共检查出乳腺、子宫、阴道、附件等方面的疾患2938人次,见表1.表1 各年龄组女职工常见疾病情况2.2 不同职业人群妇科病病种分布见表2。表2

不同职业人群妇科病病种分布3 讨论3.1体检结果分析:(1)本次妇科普查资料2735例,患1种以上妇科常见病的2280例,占83.36%,宫颈糜烂、慢性宫颈炎、宫颈纳氏囊肿的患病率高达42.26%,阴道炎患病率23.40%,乳腺疾病患病率20.07%,生殖道感染是威胁育龄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宫颈炎的患病率比珠海市的报道(40.98% )[2]略高,比深圳市报道(63.06% )[3]低,与此前上海、福建等地报道[4]的慢性宫颈炎、阴道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一致。因此加强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是当前妇女保健面临的主要任务。(2) 不同职业人群妇科疾病患病率存在差异。本组资料显示,一线女工宫颈炎、阴道炎患病率高于机关女职工,究其原因是生产岗位女工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加上工作性质的原因(长期久坐、久蹲,如天车工、卷扬工、焊工等),养成憋尿的习惯,不愿定期活动,一工作就是几个小时不停歇,自我保健意识差,致使生殖系统感染几率增加。有时患病也不及时就医,致上述疾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即使得到治疗,也不能坚持,治疗不彻底,使之复发。乳腺疾病机关女职工明显高于生产岗位女工,与机关女职工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致内分泌失调所致。另外从中医角度认为,本病是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气滞痰凝血瘀,凝滞于,日积月累而成。有研究报道,其发病率高低与工作压力及生活的节奏成明显正相关。本次对象大多在单位是骨干、在家庭是主妇,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容易导致身心的疲惫,情绪易于波动,造成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从而引起乳腺增生病的危险性加大。(3) 不同年龄人群妇科疾病患病率存在差异。在此次受检对象中30―39岁组中患病率高达42%,其次为41―55岁组,达31.45%。此两个年龄段为社会和生理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长期应用避孕工具、避孕药物等,以及保健品、抗生素的应用使阴道的正常生理环境发生改变,导致患病率居高。此外,中青年女性都希望永葆青春而服用了大量含有激素的食品及保健品,导致自身激素水平失调,诱发乳腺增生病,应引起高度重视。3.2 健康教育对策:(1)通过本次体检发现,矿山企业女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处于青中年阶段的妇女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妇科病普查和生殖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才能促进行为改变,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2)学会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不断进行自我调节,职业女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学会自我心理“减压”,尽量放松身心,单位也要为职工们创造条件,如开展工间操活动、定期组织女职工进行健康知识讲座等,进一步提升女职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3)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成立“健康小分队”,深入生产一线岗位,多渠道为女职工送知识,送健康。“健康小分队”定期到一线生产岗位进行健康知识宣讲,括性生理卫生、生理知识、科学避孕等,告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对预防妇科疾病的重要性,纠正生殖道疾病“无所谓”的态度,提高一线生产女工的自我保健意识。(4) 对41―55岁组妇女的健康教育重点为围绝经期的保健,此阶段多发妇科恶性肿瘤,大部分妇女有月经紊乱的情况,因此宣教时着重讲解何为阴道异常流血和妇科异常不适,以及激素替代疗法的相关知识等。(5) 建立健康档案的。妇科病普查建立、健全系统,完善个人资料十分重要,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便于管理和查阅,有利于工作进一步开展和总结。参考文献[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 [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2-624[2]温晟珠.珠海市34686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2, 17 (9): 543[3]蔡 虹,孙振亚.深圳市城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现状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9 (1): 54[4]郑桂华,黄秀容.企业女职工生殖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福建医药杂志,2004,26(4):112作者介绍: 苏,女,1967年出生,副主任护师,大学本科,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

第3篇

【关键词】新生儿 疾病筛查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503-0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 但是临床上每一百个新生儿中约有4~6 个有先天缺陷。出生缺陷的发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1]。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儿童残疾的三级预防措施, 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一些严重危害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施行专项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儿童保健技术,是我国目前立法要求需逐步开展的筛查项目。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CH )和苯丙酮尿症( PKU)是引发儿童智力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CH 和PKU患儿在出生时往往缺乏疾病的特异表现, 一般要到6月龄才逐渐出现固有的临床症状, 并日趋加重。然而,一旦出现了疾病的临床症状,表明疾病已进入了晚期,即使治疗,智力低下也难以恢复。

我省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于1997年6月在卫生部“中―芬技术合作项目”的促进下起步,期间一度停滞不前。2006年在我省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预下,对全省医疗机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大力推行新筛健康教育,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实施对象主要为全省的育龄妇女和孕妇以及家属。

1.2 方法

1.2.1 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讲座:在孕妇学校针对孕妇(以孕中晚期孕妇为最佳)及其家人的新筛健康教育讲座每年至少开展6次,医院应提前对外公布讲座时间和地点。每次以60分钟为宜,原则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20分钟,听力筛查20分钟,健康教育师与孕妇互动为20分钟。讲座内容为国家关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法律、法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的基本知识;新生儿疾病筛要性和筛查疾病危害性;如何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如何对筛查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进行防治。

1.2.2 健康教育方式

1.2.2.1 在医院产科产前门诊、产科休养区、孕妇学校、儿保门诊、由医护人员或健康教育师对孕妇及其家人进行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在门诊产科候诊区循环播放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音像资料。

1.2.2.2 个体咨询指导:在咨询服务时由产科或健教、新筛中心、儿保医护人员等专家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咨询,对准妈妈及其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1.2.2.3 在孕妇生产后住院期间,由主管护士采用口头宣传教育,再次强化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使新生儿的父母能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1.2.3 效果评价: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以及筛查阳性召回率对比,评价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的效果。

2 结果

2.1 筛查率 2006年~2012年共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3060290人,由2006年的24.63%提高到2012年的82.52%,见表1。

2.2 筛查阳性召回率由2006年的60.30%提高到2012年的89.05%,见表1。

2.3 苯丙酮尿症(PKU)发病率为1/34385,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发病率1/2252,见表1。

表1 2006年-2012年湖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表

3 讨论

对新生儿进行PKU 与CH 筛查已获国际公认, 并成为预防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措施[2]。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集组织管理、实验技术、临床诊断和公众教育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3]。中国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同于多数西方国家,在欧美国家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是全国遗传学会、儿科学会等学术团体在推动, 而我国主要是国家卫生部和各省市卫生厅在主导和推动,以三级妇幼保健网为基础, 与各医疗单位的产科、儿童保健科建立起系统的筛查网络, 并承担病人的诊治、随访与评估等, 同时也承担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工作。从2000 年开始, 卫生部邀请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专家, 已先后制定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低诊治技术规范》等,有力地推动与规范了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4]。据统计,2009年全国新筛率达57%,但存在极大的地域差异,东部省市近100%,中西部有的省则不到10%。其原因是:还有相当数量的公众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缺乏基本认识,未主动选择和接受新筛,需要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公众对新生儿疾病筛要性的认识,主动选择和接受筛查,实现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关口前移,推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我省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力干预下,于2006年开始在全省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全面推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使筛查率由2006年的24.63%提高到2012年的82.52%,筛查阳性召回率由2006年的60.30%提高到2012年的89.05%,使89例PKU患儿和1359例CH患儿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防止其发生智力低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可疑阳性及阳性患儿的复查召回,直接影响到能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甚至疗效的好坏。

PKU 在我国的发病率约1 /11180,而且北方高于南方[5]。湖南省从2006年~2012年共筛查新生儿3060290人,诊断PKU患儿89例,发病率约为1/34385,符合南方地区发病率低的规律;确诊CH患儿1359例,发病率约为1/2252,与江剑辉等人报道的广州CH 发病率1/2856[6]基本接近。

参考文献

[1]朱丽萍,施东华.出生缺陷与产前诊断.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10: 12-15.

[2]顾学范,王家军等.筛查新生儿苯丙酮尿和先天性甲状腺机能减低症的成本效益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34 (3):147-149

[3]叶文芸,黄莺.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的实施.天津护理,2007,15 (1):44-45

[4]赵正言.新生儿疾病筛查在我国的发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2):97-98

[5]顾学范,叶军,等.新生儿疾病筛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138-155.

第4篇

 

结果:接受健康教育之后,掌握了更多的与生殖健康有关的知识,发生妇科病的几率也更低。对150名已婚妇女开展健康教育,接受教育之后,性生活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比接受教育前更加满意,对教育前后之间的情况进行比较属于统计学,具有积极意义。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教学,可以让社区的育龄妇女掌握更多与生殖健康有关的知识,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率,对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对身体的健康也加强了重视。对社会群体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产生,避免因不好的生活习惯而危害到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虽然目前我国所开展的健康教育已经获得了不少的成效,但在生殖健康这方面,受传统落后思想的影响,相关的健康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阻碍。

 

近几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开放,对生殖健康形成了正确的认知,加上国家颁布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决定》等一些政策的支持,生殖健康的相关教育工作也在慢慢发展起来。我国各城市的社区中,妇女保健是卫生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积极开展生殖健康的教育对育龄妇女的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的了解社区内生殖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具体情况,笔者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社区内,建档的育龄妇女有1400名,运用电脑来从中随机抽取了300名作为研究对象,在这300名育龄妇女中,从年龄状况看,处于15-19岁的为70名,所占比例为23.3%,处于20-29岁的为90名,所占比例为30%,处于30-39岁的为80名,所占比例为26.7%,处于40-49岁的为60,所占比例为20%。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妇女为150名。从学历状况看,文盲为10人,小学为60人,初中为90人,高中为40人,大专及以上为100人。从工作情况看,科技人员为60人,教师为80人,金融行业为40人,在家待业为30人,其他职业为90人。

 

(二)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中包含三部分内容:生殖健康有关知识、生殖健康的状况、妇科疾病的检查情况,可以从日常卫生、性病防治、解剖生理、性生活质量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着手,对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300名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中,一题为两项,答对一项为1分,全对为2分。对150名已婚妇女性生活的质量进行调查,将具体的满意度情况记录在调查表中。在调查的同时,社区积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健康教育,向研究对象发放与生殖健康有关的手册,对其干预持续一年时间。

 

(三)观察指标

 

从研究对象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意外怀孕、妇科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产生的医疗费用等方面着手,研究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并详细的记录下来。对已婚妇女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并将数据记录在调查表中,进行统计。

 

(四)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置为α=0.05。

 

二、结果

 

(1)将接受健康教育前后所做的问卷调查中获得的成绩以及意外怀孕的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后,问卷中获得了更高的成绩,意外怀孕的人数也比之前少了很多。

 

(2)将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育龄妇女发生妇科病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示,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前,发生妇科病的为150人,之后变为了70人。

 

(3)将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育龄妇女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可以得知,在这150名已婚妇女中,原本整体上对性生活的满意率是60%,接受健康教育之后,上升为80%,明显超过了接受教育之前。

 

三、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性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以往开放了很多,但与此同时,也导致很多育龄妇女患上妇科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发生生殖道感染疾病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危害生殖系统,甚至是全身心的健康。相关研究表示,与健康妇女相比,发生生殖道感染的育龄妇女更容易患上性病。以往很多的社区中,将卫生教育的重心放在对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进行预防和治疗方面,对社区中妇女生殖健康不够重视,导致越来越多的妇女患上生殖道疾病。

 

国家和社会应该对生殖健康引起重视,加大与医学领域的合作,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提供保障,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加大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生殖健康的重视,尤其是育龄妇女,要让她们知道妇科病发生的原因,对性器官有全面正确的认知,从根本上减少育龄妇女感染妇科病的几率,指导她们养成卫生的、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生殖系统,维护身心健康。

 

开展健康教育,可以让育龄妇女掌握正确的方式来做好避孕,避免因避孕不当而意外怀孕,从而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做好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国家、社区以及个人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才能获得成效。作为社区的护师,要形成正确的服务观念,努力为社区群众服务,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开展健康教育之后,患上妇科疾病的妇女明显减少,对生殖健康有关的知识也有了更全面、正确的了解,对性生活的满意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满意度逐渐提升。育龄妇女们积极改变了以往生活中不好的习惯,开始注重生殖系统的保护。健康教育的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效,值得加大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区内开展生殖健康相关教育具有积极意义。社区应对生殖健康加大重视,通过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发放手册等等方式来做好生殖健康的预防工作,帮助育龄妇女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遭受妇科疾病的困扰,也减少妇女意外怀孕的几率,保护好她们的生殖系统,并更好的享受性生活,促进妇女身心健康发展。

第5篇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 妇科健康普查; 生殖道感染; 白内障; 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1.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206-01

3126 cases of married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analysis and intervention of Dongxiaokou town

CHEN HongyanLiu JingfangZhao YajunZhaoXuewuGuo Meimei Ma Jun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mmunity of Dongxiaokou local married womenthe status of reproductive health,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to carry out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communities . Methods3126 cases of married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B ultrasound, infra-red breast, gynecological, ophthalmic, and laboratory tests. Results The reproductive health of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against many diseases, the prevalence was 61.26%. By disease category,the incidence of breast disease highest, followed by the reproductive tract.contracted diseases (RTI), cataracts. ConclusionMarried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status is poor, Inspection of the disease is women' s common diseases,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

Therefore, prevention measures must be strengthened to protect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the body and mind Health. Particularly in rural married women ,reproductive health issues needactive intervention.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ensure the health of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s significant.

[Keywords]married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gynecological health screenings;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cataract;interventions

已婚育龄妇女(RTI)是困扰妇女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也是妇科多种病变的主要诱因。在全国3.5亿育龄妇女中,生殖道患病率高达50%以上,严重危害着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已被列为国家计生委“三大工程“之一。有研究提示[1],影响生殖道感染发生原因不仅限于生物学因素,很多社会、文化、行为等因素有着极大的关系。为了有效地对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进行干预和控制,我们对2010年4月11日至2010年6月14日期间东小口地区进行健康检查的3126例已婚妇女的妇科、眼科普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分析争取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道疾病、白内障干预措施提供帮助。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受检对象是本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共3126例。年龄20~50岁,平均34.8岁。通过镇政府、街道计生专干的宣传与组织。计生专干根据掌握已婚育龄妇女的底数发放体检预约通知,同时发放奖励机制,采取自愿的原则进行检查。

1.2方法

由本所专业人员对每位受检者进行问卷调查、逐项登记、发放体检表、B超检查、视力、红外线乳腺检查、妇科检查、宫颈刮片,并取阴道分泌物检查,可疑行TCT检查,最后作出临床诊断。所有检查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采用统一诊断标准,《妇产科学》(第6版)的诊断和分类标准[2],资料由专人负责录入电脑。

2结果

2.1本次总计3126名已婚育龄妇女参加了免费妇科健康普查检查。结果共检出存在危害育龄妇女(RTI) 2744例,患病率61.26%。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患病率68.35%,社区已婚育龄妇女患病率52.43%,其中50岁以上800人次接受视力检查发现白内障302例,患病率37.75%,农村与社区有明显的区别。

2.2本次检出的疾病类型、按照病种依次排列,以乳腺疾病患病率最高,为53.42%(包括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等),生殖道感染45.41%、(包括宫颈炎、各种阴道炎、盆腔炎等),未检查出(包括性传播疾病如: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淋病、梅毒等),盆腔肿瘤14.21%(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息肉、肥大、纳囊等)

表1疾病的类型、及患病情况

3讨论

本次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妇科健康普查检查结果,从患病率来分析,农村与社区存在很大差别。由于妇女生理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加之传统思想观念意识、生殖健康的知识缺乏 、不良生活习惯、习俗的影响,使已婚育龄妇女处于亚健康状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普及不够,妇女(RTI)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疾病,严重地危害着已婚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 此次患病率为61.26%,如何做好社区的妇女(RTI)保健工作。 避免诱发癌变、优生优育防止胎儿畸形疾病,是一个挑战性的工作,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因此,健康宣教、干预是社区医师的责任。在中国,有数据显示临床诊断的生殖道感染检出率很高,一些地方达69%[3]。

3.1患有妇科疾病,(如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尿道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一定要抓紧治疗。应勤换内衣,注意清洁,内衣一定要单独洗,防止交叉感染;平时要多喝水,均衡饮食;多吃些鱼类、肉类、蛋类、豆类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和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治疗技术目前已相当成熟。除传统的开腹手术外,目前先进的腹腔镜微创技术、宫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技术可以以很小的创伤解决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疾病。

3.2干预措施此次调查表明,天通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RTI)患者3126例,占61.26%,说明该地区妇科病防治工作需要加大力度,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开展(RTI)的防治知识宣教,增强育龄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减少(RTI)、白内障的发生。这与其社会角色及年龄有关系。她们承担着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双重角色,工作负荷较大,同时还要承担母亲、妻子的责任,对身心健康有较大影响,由于繁重工作和家务,没有时间去医院,使疾病延误成慢性,由于封建的传统观念,有病后觉得难为情,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用药或默默承受。

3.3加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宣教是一重要的环节 :①利用多种渠道,各种宣传媒体,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普及基础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性生活。②根据不同职业特点,进行专题性讲座,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③要重视定期健康普查工作,特别是对高危人群的普查,使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3.4白内障是晶体代谢障碍而引起的眼病,是世界上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因此白内障病人的筛查工作尤其重要。WH0与美国中国眼科研究所诊断标准 1982年WHO与美国中国眼科研究所提出,视力

3.5加强防病治病的意识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最近估计,每年我国女性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3.15万人,约有3万名妇女死于宫颈癌。因此,宫颈癌已对广大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健康对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对宫颈癌进行定期检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已被公认是恶性肿瘤防治中最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措施。因此,开展普遍性的妇女宫颈癌检查是关注公共卫生和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Adrienne Gerrmain, King K Holmes, Peter Piot.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M]. Plenum Pubiishing Corporation,1992:1-55.

[2]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8-262.

第6篇

方法:在县内对妇女进行疾病普查。

结果:①812例妇女中202例患妇科病,患病率为24.87%。②24~40岁组患病率为29.83%,41~56岁组患病率为15.93%,存在着明显差异。

结论:卫生部门及各宣传部门应该加强妇女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定期去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各种疾病,以提高妇女的身心健康水平。总之,女性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以防止妇科病和各种疾病的发生,并应该尽早进行治疗。

关键词:妇科病普查妇科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05-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女性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生殖健康。根据统计,宫颈癌和乳腺癌是在妇科病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疾病。为了更好的掌握妇女常见妇科疾病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作出对江西莲花2013年812例妇女的体检情况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普查对象。812妇女,年龄24~50岁,均为非月经期、非妊娠状态。

1.2方法。妇女病普查内容:常规妇科体检、乳腺检查(包括触诊、红外线、钼靶或B超)、阴道分泌物检查、妇科B超、子宫颈脱落细胞检测,包括宫颈巴氏刮片、液基细胞学检查(TCT)。

2结果

2.1妇女病普查情况和患病情况812例中患病人数为202人,患病率为24.87%。

2.2妇科常见病的患病率见下统计:

慢性宫颈炎:患病人数是15人,患病率7.78%。

急性宫颈炎:患病人数是4人,患病率1.83%。

阴道炎:患病人数是12人,患病率5.95%。

乳腺良性肿块:患病人数7人,患病率3.72%。

子宫肌瘤:患病人数5人,患病率2.56%。

卵巢肿瘤:患病人数2人,患病率1.10%。

江西莲花妇女病患病率前6位是: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乳腺良性肿块、子宫肌瘤、急性宫颈炎及卵巢肿瘤。

2.3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顺位顺位为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

3讨论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保护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措施,它可以检查妇科病的发病情况,提供研究预防妇科疾病的重要资料。对妇科病普查的意义:有利于妇女常见病的防治;有利于降低癌症死亡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和存活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宣传妇女卫生科普知识,增强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做到最大限度地保全妇女的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生活水平。提高整体妇女的健康水平,维护妇女的利益。

2013年江西莲花妇女常见疾病按照顺位依次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乳腺良性肿块、子宫肌瘤、急性宫颈炎、卵巢肿瘤。急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由淋球菌和(或)衣原体感引起,与性生活比较频繁、性卫生习惯不良、自身免疫力差等原因有关。现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性意识的开放和性传播疾病有所增加,导致阴道炎发生率增加。

4措施

4.1加强对性传播疾病的筛查和治疗。通过体检资料汇总发现,在妇科疾病中阴道炎和急性宫颈炎发病率居于前列,这需要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妇女人群中,对以上疾病实行重点检查,及时治疗,提高妇女的生殖卫生健康水平。

4.2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江西莲花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对女性卫生知识和生殖保健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彻底,因此妇女保健工作的重点应面向全体和基层妇女。通过健康知识的宣传和讲解,使广大妇女了解生殖健康知识懂得生殖卫生重要性,采取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

4.3在基层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妇幼保健知识。通过单位的讲座、电视、报纸、宣传册等各种形式来宣传女性卫生保健知识,满足妇女对这些知识的需求,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对各种妇科病的预防意识,来降低妇女病的发生率。宣传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知识,防止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和蔓延。对一些精神压力过大的妇女,提倡她们多参加户外运动和娱乐活动,与朋友家人多多交流,在情况严重时可以向心理医生求助,来缓解自身压力。

4.4针对宫颈癌的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要做到提前预防、提前发现、提前治疗,一方面加强性卫生知识教育,例如注意性卫生;选择有效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术,避免各种损伤;另一方面有效治疗宫颈糜烂,防止其向宫颈癌发展;此外,还应该积极开展HPV检测,来协助宫颈疾病的诊疗。总之,预防宫颈癌,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迫在眉睫。

4.5注意防治乳腺病妇女的工作。必需加强对妇女健康教育,提倡妇女们母乳喂养;倡导妇女采取合理饮食,限制过多脂肪摄入;提醒妇女们不要滥用女性激素药物,保持生活和谐,情绪稳定;提倡妇女坚持适度体育锻炼,保持内分泌平衡;提倡妇女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乳腺疾病发生。对乳腺恶性肿瘤注意预防,提倡妇女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导致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从而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4.6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保护妇女身心健康。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宣传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对妇女的健康保护。加大财政投入,为改善当前的妇女健康状况提供资金,人力物力协调到位,以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

5结语

综上为812例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思想开放,外来新鲜事物的冲击,妇女思想已经逐步解放,但是妇女的卫生安全问题不可小觑。面对着眼前的妇科疾病情况,国家应予以重视,妇女们自身更应该加强对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能掉以轻心。遇到妇科疾病不应讳疾忌医,应一发现就及时去医院治疗。总之,对妇科病进行普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应该免费对不同年龄的妇科病进行检查,对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加强妇科病普查的力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妇女的健康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方向明,金秀丽,沈晓云.上海市卢海区妇女病普查现状及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1998,13

第7篇

【摘要】目的

探讨江门市罗坑镇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情况,为做好农村妇女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江门市罗坑镇2 000名农村妇女,接受常规妇科疾病检查、问卷调查,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 000名农村妇女中,1 066名患有妇科疾病(53.3%),其中504例阴道炎、344例宫颈炎、72例子宫肌瘤、66例盆腔炎、52例宫颈息肉、28例其他疾病。20~35岁年龄段的农村妇女患病率最高。农村妇女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知度较低,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结论江门市罗坑镇农村妇女的患病率相对较高,应加强妇科健康宣教工作,提高妇科疾病的防治水平。

【关键词】农村妇女 健康情况 调查分析

妇女的健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也影响着下代子女的健康和成长[1]。本研究中,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江门市罗坑镇2 000名农村妇女,进行常规妇科疾病检查、问卷调查,分析其患病情况,为做好农村妇女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江门市罗坑镇有15个村,两个社区(陈冲社区、牛湾社区),全镇妇女(20~60岁)有8 537人,其中35~60岁5 375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本院对全镇2 000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健康体检妇科疾病筛查,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5±6.0)岁,其中20~35岁920例、36~45岁612例、46~60岁468例,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40例、初中240例、小学1 120例、文盲600例。

1.2方法

每年都联合镇妇联对全镇妇女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检查的项目有常规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彩超检查子宫及附件,乳腺,宫颈基液细胞检测等。以自愿参加调查方式,由专业人员组成调查人员组,所有实验室指标及刮片标本均有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广州达安检验中心检测,还对子宫及其附件进行彩色超声检查。针对一般情况、妇科疾病、自我保健等相关知识,通过填写调查表方式,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表,必要时,可由调查对象口述,调查人员。检查结果及统计资料由专人审查。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对象患病情况

2 000名农村妇女中,1 066名患有妇科疾病(53.3%),其中504例阴道炎(患病率为25.2%)、344例宫颈炎(患病率为17.2%)、72例子宫肌瘤(患病率为3.6%)、66例盆腔炎(患病率为3.3%)、52例宫颈息肉(患病率为2.6%)、28例其他疾病,包括12例宫颈癌、7例乳腺癌,以及9例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总患病率为1.4%。

2.2不同年龄段妇女患病情况比较

20~35岁年龄段的农村妇女患病率最高(568/2 000,28.4%),其次为36~45年龄段(282/2 000,14.1%)、46~60年龄段(216/2 000,10.8%),各年龄段患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调查对象宫颈刮片检查结果

2 000例农村妇女全部接受宫颈刮片检查,其中巴氏Ⅰ级346例、巴氏Ⅱ级920例、巴氏Ⅲ级734例,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巴氏Ⅱ级构成比明显降低,巴氏Ⅲ级构成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农村妇女疾病认知度及依从性调查结果

2 000例农村妇女对于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广播、电视、健康讲座等,多数源自医务人员及报纸的宣教。2 000例农村妇女中,几乎都不能做到每天清洗外阴、内裤,即使清洗外阴者,也不能做到一人一盆,一人一巾。2 000例农村妇女中,出现妇科疾病时,及时就诊480例(24.0%),严重后再就诊820例(41.0%),不好意思就诊600例(30.0%),没钱就诊180例(9.0%)。

3讨论

2 000名农村妇女中,1 066名患有妇科疾病,其患病率为53.3%,这与国内报道的农村妇女平均患病率50%基本一致。1 066名患有妇科疾病中504例阴道炎、344例宫颈炎、72例子宫肌瘤、66例盆腔炎、52例宫颈息肉、28例其他妇科疾病,结果表明阴道炎和宫颈炎是主要的妇女常见疾病,这可能与女性生理结构,以及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经济状况、自我保健等因素有关[2-3]。近年来,女性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过早性生活、多次人工流产等因素,造成宫颈炎、阴道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一般情况下,经济条件差、文化程度低、自我保健意识差的农村妇女,其患病率相对较高。应针对农村妇女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工作,降低妇女常见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宫颈息肉、其他作为妇女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也相应提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做好妇女疾病情况调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妇科恶性肿瘤,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本研究中,20~35岁年龄段的农村妇女患病率最高,其次为36~45年龄段、46~60年龄段,各年龄段患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20~35岁妇女患病率最高,这可能与该阶段的性生活频繁有关,而46~60岁妇女随着年龄增大,其卵巢功能减退及生殖道抵抗能力降低,以及个人卫生习惯较差,导致其患病率也较高,这也是导致巴氏III级构成比明显增高的主要原因[4]。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可知,该镇农村妇女对妇科常见疾病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发病后就医率也不高,治疗依从性也较低,这可能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较低、自我保健意识相对薄弱、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等因素有关。近年来,虽然农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收入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多数农村妇女都是到了疾病不能耐受程度后再就医[5]。

总而言之,针对江门市罗坑镇农村妇女患病率较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完善农村妇女常见疾病的普查制度,加强健康教育[6],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真正做到农村妇女疾病的防治,使农村妇女受益、农村家庭受益、社会受益[7-8]。

参考文献

[1]吴雪燕,罗永祥.台州市路桥区 24 868名妇女妇科病普查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6):722-723.

[2]赵祖昌,刘美芳,杨锋.都昌县10 000名农村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及干预措施[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270-2271.

[3]刘爱容, 曾雪红,廖房添.广州市农村地区高中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J].现代医院,2013,13(11): 148-150.

[4]段松茵.18 073 例妇女疾病普查结果分析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6): 476-478.

[5]陈杰,惠爱玲,王雪莉.2011年豫东地区部分农村妇女妇科疾病患病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3,19(9):653-655.

[6]罗艳,王若虹,徐芸.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0):118-119,137.

第8篇

[关键词] 妇科疾病; 普查; 生殖健康

[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285-01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妇女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甘肃省计划生育系统开展了“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我乡为提高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意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并整合资源,信息共享,计卫联合,为我乡育妇普查普治,建档建卡。现对武川乡育龄妇女的妇科疾病普查、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0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接受妇女病普查的女性1110人,年龄最小20岁,最大51岁,平均35.5岁,均为已婚育龄妇女。

1.2 方法 使用甘肃省计划生育系统统一制作的“生殖健康进家庭”行动健康检查妇女病普查表,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按要求填写,妇科疾病诊断标准参考《妇产科学》第6版(1)。

1.3 检查项目 检查(触诊、红外线乳透仪)、B超检查、妇科检查、白带常规、细胞学检查(巴氏法)及体格检查六项检查。普查后将全部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审核统计。

2 结果

2.1 患一种以上妇科疾病 1110例妇女病普查患一种以上妇科疾病42例,占3.78%。

2.2 查出疾病前5位 宫颈炎(宫颈肥大及息肉、宫颈糜烂),盆腔炎和附件炎,乳腺增生,阴道炎,附件包块。

2.3 妇女常见疾病患病率 1110例育龄妇女中:宫颈肥大及息肉153例,患病率13.78%,宫颈糜烂137例,患病率12.34%,盆腔炎及附件炎126例,患病率11.35%,乳腺增生90例,患病率8.11%,阴道炎85例,患病率7.65%,卵巢囊肿33例,患病率2.97%,子宫肌瘤13例,患病率1.17%,不孕症25例,患病率2.25%,其它妇女病100例,查出妇科疾病764 例,患病率为68.82%,治疗754例。

2.4 细胞学检查(巴氏法) 1110例育龄妇女中:细胞学检查巴氏I级501例,占45.13%;Ⅱ级588例,占52.97%;巴氏Ⅲ级21例,占1.08%;巴氏Ⅲ级均建议上级医疗部门进一步诊治。

3 讨论

3.1 妇女病普查普治意义 妇科疾病普查普治是维护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措施,是掌握妇女常见病、多发病、顺位和发病年龄段的一种科学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所以,其一,妇女病普查普治是社会需求,也是计划生育工作方向的定位,以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节育措施的顺利落实;其二,对危害性较大的恶性肿瘤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三,有利于妇科常见病的防治;其四,通过妇科病普查,使育龄妇女了解健康的真正含义,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疾病,还包含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因素。

3.2 农村妇女病高发原因 (1)特殊的生理结构,又经常受到与妊娠有关的人流、引产、分娩及上取宫内节育器等宫腔操作的影响,易致感染。(2)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及生殖健康知识的贫乏,使部分妇女不注意性生活卫生,患妇科病后,需要配合治疗的,丈夫不配合治疗或配合不佳,致使妇科疾病常治常发,难以治愈,最后造成更大的妇女身心痛苦和家庭经济损失,也使妇女失去治疗的信心。(3)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也使我所在的武川乡缺医少药,妇女有了妇科病,有的用土办法,有的就是硬扛着,结果小病拖成了大病。如宫颈炎等疾病,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就增加了癌变的几率。

3.3 加强妇女病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从疾病排顺看慢性宫颈炎发病率依然最高,这与有些相关文献一致。其中,宫颈糜烂与身体激素水平过高,性生活不洁,多个,多次做流产、分娩等因素有关,而且更重要的是从防癌角度来看,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关系密切。有关防癌普查资料显示,有宫颈糜烂者宫颈癌的发病率较无宫颈癌者高5-10倍。说明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并针对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保障女性健康及防治宫颈癌有重大意义。另外,在普查中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多数是在经前期症状明显,因知识的匮乏,有的心理恐慌,无形中加重病情;而有的又不重视,不管不治,贻误病情。因此,教妇女学会正确的自查的方法,早期发现疼痛不适,包块,及早就诊,对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生有重大意义。普查中,子宫肌瘤13例,发病率1.2%;卵巢囊肿33例,发病率3.0%,子宫肌瘤多发于35-50岁之间,以40-50岁妇女多见,说明处于生育期、绝经期的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高风险状态。虽然在整个妇科病普查中发病率不是很高,但药物治疗效果已不是很理想,其中有一部分还要手术治疗,增加了身心及经济负担。所以,关注妇女的生殖健康,加强性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宣传,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断增强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以达到妇女病普查普治的真正目的。

3.4 解决农村妇女生殖健康问题的建议 加强宣传,提高农村妇女对生殖保健知识的了解认识。加强基层计生技术服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医疗水平。加强乡计生服务所在开展环情、孕情服务、计划生育手术的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更新硬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使更多的农村已婚育龄夫妇享受到避孕节育、优生生育和生殖保健等各方面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妇女健康教育;妇女保健工作;应用效果

保健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宣传教育手段或活动等,使人们不良生活、工作等模式得到改善,进而增强人们保健的意识,消除或控制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最终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1]。本文主要研究妇女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数字随机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体检并进行健康咨询的妇女90例,根据不同保健方法进行分组,其中,施行基础保健的43例为对照组,本组年龄在19-59岁之间,均值(36±1.24)岁;已婚32例、未婚1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11例、中专24例、大专及以上7例。另施行综合性健康教育的47例为研究组,本组年龄在19-58岁之间,均值(35±2.12)岁;已婚35例、未婚1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13例、中专23例、大专及以上11例。比较2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施行基础保健,包括:嘱咐患者定期进行生殖保健的教育;让妇女详细掌握自身健康状态及其每项身体检查结果、意义;给予妇女针对性心理疏导。研究组施行综合性健康教育,包括:(1)建立健康档案:医护人员应首先与体检者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详细了解其身体情况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为体检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告知其不良生活、工作方式极易引发哪些疾病,有意识地培养体检者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进而提升其保健的意识。(2)提升体检者自我防范和保健意识:医护人员应适时地开展生殖健康和保健教育,告知体检者妇科常见疾病、发病机制、预防和保健措施等,以提升其自我防范和保健的意识。(3)强化体检者心理教育:医护人员应科学评估体检者心理状态,并适时给予其心理教育和疏导,进而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压力和情绪,并告知体检者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等膳食营养和保健方法等。(4)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于体检结果正常的妇女,医护人员可向其讲解避孕、节育的知识或经期调理方案;对于孕妇,医护人员可向其普及相关妊娠的知识、自然分娩的优势、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好处、各类育儿的知识等等;对于更年期妇女,医护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更年期症状、日常保健的方法等,并嘱咐其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以度过更年期[2]。(5)开设保健咨询热线,认真回答妇女不同健康教育问题,并给予其健康教育。

1.3效果评定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两组对妇科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满分为100分,分数在90分及以上为全部知晓;分数在70-89分之间为部分知晓;分数不足70分为不知晓;总知晓=全部知晓+部分知晓。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妇女本次满意度情况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用软件版本为SPSS19.9,计量资料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构成比(%)表达。客观对照分析2组入选对象临床数据,如果对照结果有差距,表明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妇科疾病知识知晓程度

经不同保健教育后,研究组47例中全部知晓26,部分知晓19,不知晓2;对照组47例中全部知晓16,部分知晓18,不知晓9,研究组对妇科疾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知晓率79.07%,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对本次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评分(96.39±1.29)分,对照组(84.59±2.18)分,研究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第10篇

高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山西晋城 048400

[摘要] 目的 探讨妇女常见疾病和多发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某地区的妇女病普查结果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病情变化特征与防治。结果 此次疾病普查人数为3 000人,其中有2 230人患有不同种类的妇科疾病,患病率高达74.33%。调查结果还显示宫颈炎、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阴道炎等为妇科高发疾病;目前,乳腺疾病、妇科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疾病高发人群为30~50岁的中年妇女,其中30~49岁的妇女较易患宫颈炎、乳腺小叶增生,40~49的患者多患子宫肌瘤、阴道炎等。结论 通过此次普查,发现妇女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必须加强妇女病的防治,尤其要重视生殖道感染和乳腺小叶增生的防治。加强妇女病的健康教育,促进妇女增强自我保健防范疾病意识,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降低妇女病患病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

关键词 ] 妇女;常见疾病;多发病;发病情况;干预

[中图分类号] R1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054-02

[作者简介] 李荣琴(1973-),女,山西高平北城办城西村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科工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女病的发病率也呈递增的方式提高。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进而影响下一代的孕育水平。进行必要的妇科疾病普查是了解妇科病特点,进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的重要途径,以此改善妇女生存质量,提高妇女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为探讨妇女常见疾病和多发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干预措施。该文2010年6月—2013年10月间通过对某地区3 000名妇女的普查,了解妇科病以及其多发病的状况,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妇女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地区的妇女妇科疾病检查的病例3 0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3 000名妇女中有2 230名妇女患有妇科疾病;其中年龄均在20~80岁,平均年龄(43.52±2.35)岁;其中30~39岁的患者有1 220例,占总调查人数的40.67%,40~49岁的患者1 080例,占总调查人数的36%,50~59周岁的患者有450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5%,>60周岁的患者有205例,占总调查人数的6.83%;患者的职业为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待业人员等;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上1 435例,高中及其以下的患者为1 500例,文盲65例;所有患者均没有产褥期和重病。

1.2 方法

1.2.1 健康检查方法 首先由专业人员对接受调查的妇女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按统一的健康检查表进行全面的询问,并认真记录患者的婚姻、生育状况以及既往病史等。按照妇科常规检查方法,对妇女的生殖系统以及乳腺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1.2.2 检查项目 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妇科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各种B超、阴道临床检查、白带常规检查、乳腺X线检查、宫颈刮片检查、乳腺临床检查(视诊、触诊)以及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等。

1.2.3 普查工作人员 参与检查的义务人员均由统一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诊断标准按《妇产科学》统一检查,并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

1.2.4 妇女病预防措施 妇科疾病的预防首先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接受检查的妇女在检查前集中起来进行妇女保健知识培训,对每个受检妇女建立一个健康档案,把体检的结果反映到当地妇联机构,对需要复查的人员进行定期复查。对于患病的妇女要进行积极的治疗,根据她们的病情特点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及诊断方法进行积极的干预。

1.3观察指标

对近3年普查人数、患病人数以及患病率进行统计,观察近几年该地区妇女的患病趋势;然后对检查情况进行统一分析、总结;给予宫颈癌患者进行定期的复查及随访,并分析宫颈癌的患病率与死亡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的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

2 结果

2.1患病情况分析

对该地区近3年的妇女病患病情况进行总结,接受普查的妇女人数在不断的增多,说明女性疾病的普查得到了广大妇女的支持,2012年患病率与2011年的患病率稍有下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常见疾病情况

经过检查,接受普查的3000名妇女中,比较常见的病依次为宫颈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盆腔炎、乳腺炎、乳腺癌和子宫颈癌。其中,子宫炎、乳腺癌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而阴道炎、子宫肌瘤以及盆腔炎等疾病的患病率逐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者宫颈疾病患并情况分析

宫颈疾病是妇女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患病者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0~49周岁,宫颈疾病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宫颈管炎等。此次普查中的宫颈疾病情况见表3。

3 讨论

目前,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严重。各种生活用品以及保健品、化妆品的化学物质的成分超标较多,这些都可能是妇女病逐年升高的原因。预防妇科病首先要做好保健工作,妇女病普查是维护妇女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掌握和了解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等情况的一种科学方法。普查的作用是通过大面积的普查,了解常见病情,并对其治疗进行研究,做好预防工作,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保护女性的生殖系统。

3.1生殖道感染和乳腺小叶增生的防治

通过此次普查显示,妇科疾病、乳腺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而且患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患病范围多发于30~49周岁的妇女。在各种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是宫颈炎,概率几乎达到50%左右,宫颈炎中宫颈糜烂的比率比较高。在30~49岁的宫颈炎患者中,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的内分泌、炎症、创伤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年龄段的妇女处于性生活活跃期以及生育旺盛期,宫颈炎的高发性可能与日常性生活习惯有关,比如不洁性生活、异性包皮垢以及性刺激源增加致使的内分泌改变等,可能还与人流、手术等创伤有着直接的联系,另外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宫颈病变可以转变为宫颈癌[2],所以应该特别引起人们的关注。宫颈癌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早期发现病原,完全可以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目前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期进行液基细胞学(TCT)筛查,较之传统的巴氏涂片法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和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敏感性高,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应大力推广。如果条件限制不能进行TCT筛查,建议利用宫颈病变筛查的“三阶梯”(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组织学检查),真正使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防癌的目的。

乳腺小叶增生的患病率为28.45%,也是妇女比较容易发生的疾病,此病的发生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30~50岁为它的高发年龄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人体内分泌失调有关。此年龄断的妇女工作、生活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再加上生活环境的破坏,使用含激素的保健品、化妆品等非常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从而导致乳腺小叶增生病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医务人员应该多进行必要的卫生宣传,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普及妇女的健康知识,建立自查—普查—专科查—治疗的服务体系,提高早期发现率,如果发现不适和可疑包块应该尽快咨询医生,降低乳房疾病的发生率。

3.2 生殖道感染的预防

生殖道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妊娠结局,如自然流产、胎膜早破、早产及低体重儿以及死产,还可通过母婴传播给新生儿,一旦发现要尽早预防。其中阴道炎是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疾病形式,发病率为5.79%,高发期为40~50岁。阴道炎的发生可能与妇女不良生活习惯、频繁性生活、多个伴侣以及阴道清冼不合理等因素有关[2]。阴道炎因为种种原因,细菌、病毒、真菌、滴虫以及传染性疾病等使妇女患病率提高,引起宫颈病变,因此医务人员要积极对广大妇女进行健康生活的教育与宣传,减少患病率。

针对该市妇女病普查情况提出如下建议:①建立妇女病普查长效机制,坚持进行每2~3 年1 次的普查。②不断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普查人员的培训,规范各项操作技术,保证普查质量;加大设备投入,不断提高诊断水平,强烈建议婚后妇女定期进行宫颈检查,提高筛选准确性,提高疾病检出率和治愈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6]。③进行以生殖健康保健知识为主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

该次调查发现妇女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必须加强妇女病的防治,尤其要重视生殖道感染和乳腺小叶增生的防治。加强妇女病的健康教育,促进妇女增强自我保健防范疾病意识,加强男性避孕措施使用意识,从根本上减少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发生;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降低妇女病患病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

参考文献]

[1] 宫玲,李新华.忻州市妇女疾病普查健康状况分析及干预[J].当代医学,2014(18):157-158.

[2] 陈安利,黄伟红,李辉.湘潭地区常见妇女病的调查研究护理[J].实践与研究,2010,7(11):3-5.

[3] 谷爱真,汤现印.3809例已婚妇女健康查体结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5):54-55.

[4] 陈小梅.本地区2012年度已婚妇女常见疾病普查情况分析和防控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105-106.

[5] 娄丽翠.对1225名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状况分析[J].大家健康,2014(8下旬版):236-237.

第11篇

【关键词】 农村妇女;妇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妇科健康状况

为进一步了解及预测本地区未来妇科疾病的发展趋势,为落实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我们调查我县农村妇女常规妇科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1月~2011年3月为1121例阳高县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年龄25岁~75岁,其中,25岁~30岁270例,31岁~40岁345例,41岁~50岁356例,50岁以上150例。

1.2 方法 医生填写询问调查表及妇科普查表,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性生活状况、避孕方法、经带胎产情况等,做妇科检查,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行宫颈刮片,阴道分泌物滴虫、霉菌、清洁度检查,并行内诊检查、妇科B超检查。

2 结果 检出妇科疾病4类共728例,检出率64.94%(见表l)。

2.1 疾病分类序位及其年龄分布(见表l)。

表1 妇科疾病年龄分布 例(%)

注:不同年龄组4类疾病的分布情况比较,x2=54.793,差异有显著性(P

表2 主要的常见病年龄分布 例(%)

注:子宫肌瘤在41岁~50岁的发病率高,与其它年龄组比较,x2=9.415,差异有显著性(P

2.3 统计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和Z检验。

3 讨论

3.1 本次妇科体检1121例农村妇女中,发现728例患有妇科疾病,检出率达64.94%,与文献报道较为一致,41岁~50岁组患病率高于群体水平。

3.2 疾病患病率与各年龄段罹患因素的分析及防护对策

第12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70-02

[摘要]目的:了解和促进妇女生殖健康水平,维护妇女生殖健康权益。方法:2008年巴马县妇保院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生殖健康/妇女病常规免费普查,检查项目为妇检、红外线乳透和彩色阴道B超、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炎行聚焦超声波治疗。结果:疾病顺位前五位依次为生殖道感染、宫颈炎、乳腺增生症、妇科常见肿瘤、宫颈癌。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对早发现、早期治疗各类妇科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是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率的重要措施,当前农村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发病率偏高形势令人担忧,加强农村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干预措施,提高广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是当前妇女保健面临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生殖健康;妇女病普查普治;干预措施

为了解与促进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高妇女生存质量,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的资助下,于2008年4月至12月间对全县范围内的已婚妇女进行免费妇科检查、红外线乳透检查、阴道B超检查、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对筛查出有异常者需要取宫颈活检者,在电子阴道镜检查下取活检、并送总医院进行病理检查。本文就本县2008年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普查对象:全县范围内已婚妇女。

1.2普查方法:全县4.7万例生殖健康检查对象进行妇女病免费普查普治,项目为妇科检查、红外线乳透检查、阴道B超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

1.2.1普查前:参加生殖健康/妇女病普查对象,由乡政府、乡卫生院、县妇女病普查普治中心负责组织,发放《巴马县已婚妇女生殖健康体检表》,并要求普查对象按规定时间到乡卫生院普查时限进行免费检查,个别对象可凭《巴马县已婚妇女生殖健康体检表》到县妇女病普查普治中心进行免费检查。

1.2.2普查时:参检对象按普查项目逐项进行检查。医师在检查时先将发现的一些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以书面方式告知受检对象,然后填入《体检表》,同时对一些疑难疾病进行指导,并提出建议患者复查和科学医治。

1.2.3普查后:《体检表》保留在县妇女病普查普治中心,等液基细胞学筛查结果出来后,随时进行疾病分类汇总留底与反馈,并将《体检表》统一存档保管。需病检和比较严重疾病的对象,由妇女病普查普治中心人员督促诊治或继续随访跟踪服务与反馈治疗信息。

1.2.4诊断标准:按照《妇产科学》的方法进行。各项检查由专人进行,检查结果由专人填写,体检表交总检专家复核后,作出诊断并出具疾病诊断证明,并提出治疗建议。

1.2.5统计资料:所有《体检表》由专人按统一设计的疾病分类登记表进行汇总分析。

2结果

2.1妇女病发病情况:2008年巴马县有已婚妇女47107人(自治县统计局提供),此次普查实检人数20191人,受检率为42.89%,是建国以来我县受检人数最多的一次普查。该次生殖健康普查未见异常有有9728人,患病人数10463人,患病率51.82%。普查发现常见妇女病有:外阴湿疣6例,外阴白斑39例,子宫下垂7例,各种阴道炎4957例,宫颈轻度糜烂4137例,宫颈中度糜烂1238例,宫颈重度糜烂607例,宫颈纳囊493例,宫颈息肉284例,子宫肌瘤798例,宫内腔息肉16例,宫腔异常回声109例,节育环下移31例,附件炎209例,盆腔炎1633例,输卵管积液67例,盆腔积液2795例,卵巢囊肿361例、畸胎瘤39例,附件混合性包块48例,乳腺增生症5613例,结节或包块59例(其中乳腺癌1例),乳腺纤维瘤97例。进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3560例,筛查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68例,未能除外高度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51例,低度高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1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5例,宫颈细胞学异常检出率为7.44%(265/3560)。对106人行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反馈有鳞状上皮肿瘤(CINⅠ-Ⅱ-Ⅲ)21人,宫颈癌4人,乳腺癌1人。各种主要疾病的发病率详,见表1。

2.2妇科疾病与年龄的关系以及常见疾病患病率,见表2。

2.3妇女病普查情况在妇女病普查20191例中,发现比较严重的宫颈重度糜烂、较大子宫肌瘤、畸胎瘤、附件混合性包块、乳腺结节包块、乳腺癌、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等需要及时手术或严密观察随访的对象有384例。据对普查对象的了解,有70%以上的普查对象尚未参加过妇女病普查。

3讨论

3.1农村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发病率偏高,巴马县妇女病免费普查结果显示,当前农村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发病率偏高形势令人担忧。农村已婚妇女下生殖道感染、上生殖道感染和各种常见肿瘤的患病率分别达58.03%、9.51%、6.65%。生殖道感染明显高于全国[1]平均水平(10%)和宁夏报道(36.19%)[2]。同时也发现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年轻妇女明显高于年龄大的妇女,发病原因可能该年龄组妇女性生活频繁,且多经历怀孕、生育、人流等生育过程。因此,加强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是当前妇女保健面临的主要任务。

3.2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广大已婚妇女病普查率明显偏低,她们的生殖健康保健意识与能力比较欠缺,患病不能及时科学就医诊治。如在普查中发现有70%以上的普查对象尚未参加过妇女病普查,距离已婚妇女每两年接受一次常见妇科疾病检查的80%目标有很大差距。说明在当前农村农民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条件与妇女健康水平还是相对比较落后,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保健意识与能力相当欠缺。

3.3本次调查显示宫颈炎患病率为33.48%,均高于国内文献报道的15.70%和9.59%[3,4],宫颈糜烂是由于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侵犯宫颈粘膜所引起,也可能由于分娩、流产和手术损伤宫颈所致。另外沙眼衣原体、淋病奈氏菌均可感染宫颈管柱状上皮[5],引起感染。近年来随着性疾病传播的增加,宫颈糜烂亦呈增加趋势,已成为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宫颈糜烂的发生与生殖道感染的知识密切相关[6、7],提高健康教育、提高妇女及配偶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是降低宫颈炎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3.4乳腺增生症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本质是一种生理增生及复旧不全造成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8]。本组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其患病率27.80%,高于国内平均患病率(10%)[9]。乳腺增生症患病率与年龄有关,本组健康检查≤50岁及≥50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有资料报道[10],乳腺良性疾病癌变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理研究证实,乳腺良性疾病经导管上皮一般增生,不典型增生发展为原位癌和浸润癌,是乳腺良性疾病癌变的重要途径[11]。据相关报导2%-30%有发生恶变的危险,因此对可疑患者应注意随诊观察,对单侧病变范围局限者尤应提高警惕。

3.5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年龄是相关因素之一,好发于40-50岁妇女,本组健康检查结果与之相符。子宫肌瘤严重者出现贫血、不孕不育、甚至休克,少数患者可发生恶变,故应定期随诊观察,必要时微创手术治疗。

3.6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第2位。其患病率与年龄无关。宫颈癌的发病与多产、多次人工流产、患尖锐湿疣等因素相关。故往往高发于50岁左右妇女,目前发病者年轻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