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17:2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教学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对高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的质疑
我们在研读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后,发现它们有着较大的差异:从高初中两个阶段的目标要求的基本内容看;从培养目标看;从阅读能力看;从表达能力上看;从现代文阅读方面看;从文言文阅读方面看;高初中语文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有着很大的不一致。从对以上几方面的比较中,我们看到:虽然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但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也可看出其中有些差异环节明显存在“断层”和脱节现象,使初中语文教学和高中语文教学之间不相衔接。
但是,我们学校政治教研组在07年时对高初中政治教学衔接的研读结果,则同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结果大不一样。初中政治将其内容分为四大板块,即“正确认识自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高中政治仍将高中内容分为这四大板块,只不过是在初中内容上的深入和深化,二者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因此,我在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在对高初中语文教材的研究中,对高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表示质疑。我也读过一个从事基层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写的博客,他既多次参加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新课标的研读,接受过专家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以及参与了只有上十人参加的与新课标的制订者面对面的交流,后来又参与了以新课标为依据的教材编写工作。他同样表示了对高初中语文教材脱节,不衔接的不理解和失落。
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写专家不能站在使高初中语文教材统一的高度,编写出一套象政治学科一样,让高初中培养目标统一的语文教材来?而留下一个个遗憾,让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既要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又要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呢。让高中教师还要通读、研究初中语文六本教材,虽还有一些可能;但要让初中语文教师,去通读高中语文教材,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使高初中教学顺利衔接,这却不现实。
对策:看来,与其让高初中语文教师花大力气去解决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不如让专家们静下心来,编写出一套完美的、培养目标一致的教材,更为省事。虽然这样说,但是,编写这样相衔接的高初中语文教材谈何容易,它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甚至可能遥遥无期。所以,处理好高初中教学衔接的责任就落在高中语文教师身上了。
二、高中考的功利性是高初中教学衔接的障碍
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在研究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过程中,我们还在刻意回避一个拦在我们面前的坎,那便是中考和高考。不论推行什么样的课程标准,无论我们如何重视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都不可回避地要遭遇中考与高考。2009年1月,《中国教师报》曾就此问题做过一个专题报道。事实上,高高在上的专家们也许说起来头头是道,但落实到最基层却又未必是那么一回事。人们在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无不屈服于中考与高考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初中教师为了能决胜中考,哪会顾在教学中,为高中语文教学作衔接,作铺垫?学校要的是上了多少个省重、市重;教师们也面临评职称、拿升学奖的现实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又不准补课,各科都嫌时间不够用,谁还有心为高中语文教学,作衔接的尝试呢?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巴不得能在第四期、第五期就学完高中阶段的六本书,哪管是囫囵吞枣,哪管你初中阶段还存在什么问题,高中知识都顾不过来,就是想有多点的时间来复习,以便能在高考中多考几个一两本,这才是硬道理,硬指标。学生考不上学校,学校不高兴,家长的意见,学生不到你学校来读了,校长还会对你委以重任?我们还很难让中考与高考为新课程服务,而最终,我们只能让新课程为中、高考服务。
对策: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确实,高中考的选拔性、功利性肯定会在相当时间内存在。但是,素质教育肯定会取代应试教育。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也出现了就业的多元化选择,新课程改革,实质就是要改变当前的种种状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来。作为工具性学科的语文教学,更应该走在各学科新课改的前列。研究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是高初中教学衔接的星星之火
随着学生人数的变化,多年来创国重、省重、市重等遗留下来的不平衡发展,学校结构布局的调整,各学校的状况已有了很大的不同。有高初中兼办的学校,有纯高中学校,有纯初中学校。各学校的财力、物力也不尽相同。对待高初中语文以及各科的教学衔接研究,培训,动作和力度都大不一样。高初中生源情况的极大差别,也让高初中各科教学衔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各学校变得很不一样。
关键字:高中语文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在我国现存的教育体系中,高中教育作为个人教育历程的关键阶段受到个人与社会化的高度关注。高中语文教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水平与内容受到学生与老师的高度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老师往往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策的探讨又成为高中语文老师的重要职责。本文拟从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两个方面,初步探讨高中语文教学。
二、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其一,教学形式重于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教师的指导和引领缺位,当发现一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者体会不够深入时,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相当比例的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将原来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思想彻底摒弃,最大化地追求学生自主化课堂氛围的创设,并过于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由原来的所谓“一言堂”变成了“万言堂”,而教师这种片面强调个性、忽视及时引导的做法,虽然表面上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但是由于没有正确地引导和评价,对于学生各种层出不穷的见解.教师往往用“很好”等比较概括的词语进行总结,一节课下来,几乎全是学生在说,教师只是在不停地说“好”“很好”“不错”等夸赞之词.而全然不顾其见解与体验是否科学、合乎情理。
其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失当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及应用,对课堂教学效果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推进作用,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融入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主体演示功能,使一些传统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清晰直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它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其三,学生缺乏讨论的热情.缺乏探究学习的需求,缺乏表达的欲。其实这也不仅仅是本课表现出来的,作为高考重要学科的语文,学生对它学习的热情反而很低.数理化课堂上经常出现的讨论激烈的场面-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问就不做: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合作、探究,课堂上产生对话,思想撞击的火花,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三、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策略
首先,遵循客观规律,全面改进教学方法由于单一、一贯的教学模式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厌恶,所以相对来说大的教学变化会让学生们越来越琢磨不清,也不能够形成规律,所以作为教学方法来说,很多时候应当进行不断地思考以及改进,就好像是我们去做饭一样,需要时时更新,这样才吃不腻。教学也是一样,有时候的课堂讲解应当去讲解那些比较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要让形式多样化起来,要进行那些比较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以及练习。
其次,通过研究型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思维,它是一种无形的语言,而语言则是一种有形的思维。语言作为文章思想内容的物质外科,它是一种思想的直接体现,很多时候,语言的运用其实就是思维的运用,如果想要把握好文章的内涵,明确文章的风格,那么就必须抓住文章的语言。在阅读中每一个句子的解释以及所要表达的运用,这些都是思维运用的结果。所以说,作为高中的语文课来说,必须将语言与思维相互运用起来进行训练。
再次,重新解读新课程,返还学生主体真实要义。《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要“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按照这一新理念.“应用、审美、探究”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主题词.同时包含着高中语文教学新的方法和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而言.即让探究的方式进入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从而从根本上克服高中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肤浅平庸之弊.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但是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高中语文教学传统,尤其是以应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与要培养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有着很大的反差。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具有平衡这一矛盾的能力,进一步地说。新课程提倡的探究能力只能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有效培养,而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和思考过程。
最后,正确应用多媒体教学,注重多媒体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信息时代,师生通过网络技术、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消除因地理产生的藩篱,教师的自我培养环境日臻成熟。此外,对于学校而言,应对多媒体应用能力较弱的语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具有较强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能力的教师,一方面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新课标下的新的评价机制,通过正确引导,使得这部分教师制作的课件形式为内容服务。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根本.有效整合多媒体教学与其他传统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设计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要注重内容展示和评价讨论,进行有机梳理与合作,以达到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有赖于高中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一方面,语文教师应有真正的服务于教育的意识,要有奉献精神,要学会正确利用资料,钻研语文问题,积极反思语文教学。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领导要多学学教育理论,要清楚语文教育的复杂性和耗时性,而会创设一个温馨的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环境。此外,我们的教育领导还应多一只“法眼”来管理和监督。
参考文献:
[1]郑晓芳.探讨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常见误区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0(32)
[2]吴建军.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与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2010(10)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4-01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新颖、生动、直观”为特点的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能够丰富高中语文教学资源的收集,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拓展了新的学习平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技术信息的应用,也为广大教师拓展了教学平台,构建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
一、信息技术服务于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
1.教师务必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若想构建实践语文现代化教学模式,则务必首先由教师入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现代化的信息教学平台引入课堂。要求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相关培训,具体由两个方面入手:其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其二,灌输信息化教学思想。教师务必能够熟练操作“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信息技术工具,实现和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2.由“细节”入手,创设信息化教学氛围。课堂上要侧重于学生兴趣的培养,采取“声、像、视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丰富课外阅读,创设知识架构。采取信息教学模式,能将教材散乱的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查阅学习。
4.重视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语文本质是交流的语言,再高端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务必关注与学生的感情互动。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采取信息技术手段,让文本与生活接轨
怎样让高中语文课内的静态文字变得鲜活生动,把本已离我们现实生活非常久远的文本内容和实际生活相接轨,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所需探索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二)采取“信息技术”手段,导入语文课的内容
比如,我在讲授《伊豆的》一课之时,将与伊豆相结合,包括了形形的男女老少,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播放,画面的内容有“一个二十岁的高中学生、一个十四岁左右的美貌、一队乡村巡回演出的艺人”等,然后演绎了一个性情孤僻的高中生,在一次去伊豆的旅行途中,遇到一队乡村巡回演出的艺人,并与之结伴同行。他认识了一个十四岁左右的美貌,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当学生看到这里时,皆好奇地问:“他们两个后面怎样了?是不是也喜欢这个高中生?高中生父母是不是反对?”只是几张小小的课件图片,就激活了课堂气氛,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对文本充分了好奇心。让被动的接受学习,一下子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们还一边看课件,一边主动看课文。此外,我在讲授《伊豆的》一课时,把我在网络上采集到的日本大正时代歌舞伎的那些极其婀娜的装束形象在课堂上进行播放。然后,我问学生:“这舞蹈好看不?这服装好看不?”学生回答:“好看!”“想知道高中生和歌舞伎后面怎么样了吗?”“想!”“那我们接着往下看。”信息技术手段的形象直观,才令导入的语文内容更加易于营造教学氛围,擂响奏响了学习进行曲。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教学内容
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里,让内容繁杂丰富的语文课所有内容最大限度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实现教学效能的提升,这便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拓展阅读。网络的便利,带给我们大量信息,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既增加了阅读机会,又可让阅读的信息量成倍增加。故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模式,以加快教学进程,尽量节省教学时间,以便开展拓展式教学。例如:在讲授《杀人者》一课时,我采取多媒体对作者海明威的信息进行展示,学生在熟知这个具有创作个性的作家的同时,还熟识了同期的其它国外作家。进而促使学生自行利用网络搜索所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相关信息,并让学生课后主动去了解那些帮助作者获奖的文章。如此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培育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若是写作指导空洞,学生便会感到无所适从。信息技术在作文课指导课中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比如:在讲解“如何才能写好人物”的写作指导时,我给出一些未抓住人物特征的“败笔描写”;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展示了杨丽萍跳孔雀舞的瞬间照片,让学生对着照片展开人物写作训练,让本来比较抽象的作文课变得生动有趣。
总之,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学校也应该加大培训力度,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值得强调的是,信息化技术仅仅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我们应该善于把其他先进的教学法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多管齐下,不断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陈容.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的思考[J].教师.2011,6(10):11
教师是课改实验的主力军,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因此,教师要与新课程教学同行,形成有自身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并尽快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一、紧跟时代,把握脉搏,造就博学而进取的语文教师
1.深刻领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从课程性质上说,语文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做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领会语文新课标的基本体系,明确教学性质、地位及作用;二是认识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学科内容;三是根据新课标的基准,时时反思和改进教学中的不足,积极改进语文教学水平。
2.注重更新高中语文教学知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时时关注教学知识的更新,改变不正确、不准确的教学知识,树立强烈的知识更新意识。实践中的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结合新课程不断更新知识储备。
二、提倡争鸣,鼓励创新,塑造开放自由的学术讨论环境
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方面,同样可以认为“独教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教学争鸣”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学经验交流,塑造开放自由的教学讨论环境。实践中,主要的交流研讨方式有:
1.课改交流会
在语文教师之间定期进行课改交流会,集中学习新课改精神,研讨课程标准,探讨教学方法的革新,在教师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当然,也要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多总结经验,积累教学案例。
2.课改论文与专家引领
提倡高中语文教师将源自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反思总结成相关课改论文,这样既可以实现对教学经验的理论概括,同时也可以使更多的老师能够从中汲取思考和启发。此外,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省内外的专家来校讲座,及时将最前沿的高中语文教育信息引进校园。
三、注重教学,关注实践,构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平台
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实践的检验。这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教师的自我实践检验;第二则是来自于学校(或其他教师)的评价检验。下面我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相应论述。
1.自我评价检验
自我评价检验是一种语文教师进行“自省”的过程,这通常很难为外人所观察,而主要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来实现。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的自我发现、自我引导将形成有效的内驱力,从而推动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过程。如许多老师在讲授完一节课后,都会在课下把自己这节课中完成好的环节和内容予以系统归纳,从中找出今后值得发扬的方面,同时也会将完成不好的地方进行梳理,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避免,从中找到最优化的教学方案。
2.他人的评价检验
他人的评价检验是来源于外部的推动力。举一个简单的听课例子来说,有位语文老师在讲解课文《赤壁赋》时预先设定了两个目标,一是要学生理解课文展现的情、景、理的关系;二是知人论世,理解作者豁达乐观的精神。而这位老师在进行课文讲解中却重点概括了各段落的讲述内容,同时画出了一条“喜――悲――喜”的情感线索。有听课老师就对此提出了疑问,认为这样的情感线索虽然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却难以达到预设目标的目的。可见,通过这种他人的评价检验,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师不断发现问题,从而更好的实现专业化成长过程。
四、注重引导,多种激励,激发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
对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激励和引导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
1.开展“自学――反思”式的校本培训
正如上文所说,促进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内驱力的推动。而这种内驱力的形成则离不开教师的自学与反思。在这方面,学校可适当指定部分教师阅读书目,由教师结合教学需要总结心得体会,同时将其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思想认知,并进一步转化为教学中的有用工具。从而改进教学活动,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2.坚持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教改考评
【关键词】高中语文;互动式教学;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展变化的需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参与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结合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互动式教学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受到高考压力以及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无暇顾及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未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互动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为课堂中的互动奠定理论基础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熟悉教材,还要为在课堂上更好地互动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文中的别里科夫的死因是心理问题,教师在上这节课之前应该简单准备一些心理学的相关资料,可以用心理学来剖析一些故事情节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不但使学生学习了文章本身,也拓展了知识面,同时,还要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通过查字典等手段提前解读课本,增加对课文的熟悉度,以便更好得参与到互动教学中去。
2.加大师资力量建设力度,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融洽学校要重视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素质,建设出一股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实现互动式教学培养组织者。因此,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访问、调查、进修等学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不失时机地创造互动情境,从而更好地完成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
此外,教师还应该坚持平等、真诚、尊重的原则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学习,才能推动互动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学生是互动教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视教师为朋友,积极地参与学习,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
3.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互动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问式互动教学因简单容易操作而在课堂中最为常见,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该种教学方法时,高中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选择难易、深浅不同的问题进行提问;同时,还应注意问题的数量,既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深广度。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鲁迅的小说《祝福》一文时,教师可根据祥林嫂的死因按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提问,比如:1) 祥林嫂的死是因饥寒交迫而死?2)祥林嫂听信柳妈的说法去捐门槛,事后大家对她的态度却没有丝毫转变,最终使她绝望而死?3)祥林嫂作为当时社会上穷苦人民的典型,在承受着残酷的封建礼教和冷漠的批判声中,最终瓦解了生命意志而死?在学完整篇课文后,教师先让学生思考祥林嫂的死因,然后有目的地进行提问,再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的深浅和全面性进行引导,这样不但使学生更深入得理解了课文主旨,也调动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
4.以分组的方式进行互动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分组式互动教学,即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内部或者各小组之间的互动完成学习的要求。比如,在学习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罗素的《我为何而生》时,高中语文教师可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再要求学生就“我为谁而生”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先在每个小组中进行交流,然后选择出代表在班级中进行阐述,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学习,不但让学生更多得了解了生命的意义,也使学生掌握了辩论技巧。
5.以比赛等课堂活动进行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高考压力较大,学生一直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比赛式的活动,可使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以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孔雀东南飞》为例,学生对古文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受词义难懂的影响,因而往往抱有抵触心理,也不易记住,教师可在讲完《孔雀东南飞》一文的梗概后,让学生自选角度和题目完成一项作业,写诗歌、散文、对联等均可,之后在课堂上进行才艺展示,同学们可对喜欢的作品进行建议,最终评选出优秀的作品由老师带到其他授课班级进行鉴赏学习。这样的互动不但改变了课堂的沉闷,锻炼了学生们写作创作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总而言之,面对实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法十分有效。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在深入、全面得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过程,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才能使教学过程完整统一,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应配合学校构建互动课堂,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培养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人才共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于瑞华,李志刚.高中语文互动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
>>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对如何提高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应侧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浅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意义探索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析如何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论提高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强化软实力,提高竞争力 针对职业高中学生心理特点的语文教学 强化实践能力培训 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强化高校勤工俭学制度,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问题的思考 关于提高汽修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强化职业高中语文教学 提高学生择业竞争力 强化职业高中语文教学 提高学生择业竞争力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职教语文教学中,把教学目标定位在适应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上,以兴趣为抓手,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用性、实践性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竞争能力,从而拓展职业教育生存空间,振兴职教事业,服务经济发展。 关键词:职业高中 语文教学 竞争力
以往职高语文教学较多注重从语文学科性质出发,沿用普高现成的一套做法,自然使职高语文教学与实际情况产生一定距离。也可以这么说这是导致职高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因素之一。2000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重新编写了职高《语文教学大纲》,并提出职高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反映职业高点,做到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要求,使从事职高语文教学的教师关注职高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笔者对此问题的粗浅思考如下。
一、以字、句为重点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大纲》明确“要进一步提高现代汉字的认读能力,要求能熟练地认读3500个常用字”,如果毕业时,每个学生有近4000字的认读能力,应该是职高语文教学一大收获,如何去完成这一项任务,过去把熟字混’一起抄厄,结果“熟”的不会用,“生”的不会熟,这是一个很沉痛的教训,笔者认为职高字、词教学应该采用集中认读、分散训练的方法,方能提高教学效果,即把字、词训练与平时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训练时仍应把重点放在认读字、词,理解确定意义上,适当地把握一些语境意义的方法。语文基础知识的另一个重点是句子教学,句子的教学应着眼于句子的表达,从不同表达方式出发,学会造议论性句子、抒情性句子、叙述性句子、说明性句子,使学生具有用不同表达方式使用语言的能力。语文教材是按文体构成单元的,所以句子的训练可以以单元为单位,结合单元教学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造句训练,表达思想是造句的主旨,当然也要注意成语、词语的运用,对于句的教学还要加强积累,造成语文的“潜货市场”。有点名句、警句不必甚解,只要求背诵,每一册背诵百余条,四册共背诵近500条,这又是职高语文的一大收获,没有必要挖空心思去叫学生透彻理解。学生大脑里有了大量的语文“潜货”,随着生活阅历增多会逐步理解,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发挥出来,其价值必将远远超过今天学生在语文试卷中准确回答而得到的分数,“潜货”资源越充分,语文能力的发展势头必会更好。
二、以说、写为重点的语文能力培养
听、说、读、写是语文四项基本能力,语文教学当然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这四项能力,但既不能面面俱到,平均使力,也不能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应该用某项能力的良好发展来带动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也不是平均发展,全能全才比较少,从实际情况看,说、写能力比较独立。有文章写得好的语文人才,也有能说会道的语文人才,职高培养的就是这样有特色的语文应用人才。因此把说、写作为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既适合语文教学要求又符合职高培养目标的。
如何进行以说、写为重点的语文能力培养?笔者认为首先要调整听、说、读、写的位置,不妨把原来并列的四项能力,改变为从属关系即阅读为说写服务,阅读教学为说写教学的手段。在培养程序上,推行说、写先进的策略,在说、写这两项能力中,也不能搞一刀切,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发扬其中的某一项。笔者认为职高学生“说”的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训练学生敢说,解决心理问题。所以可以不拘形式,不限时间,不定内容,尽可能让学生放松地说。说自己的事,说周围的事,说开心的事。第二阶段是精说,解决语言问题。要区分不同“说”,讲故事崩叙述:介绍商品用说明:分析情况用议论等等。力求说得有条理,说得集中,有中心。第三阶段善说,解决情感问题,说话应因人、因事、因地说,要用修辞,说透细节,能动人。最后使每个学生能即兴说5―10分钟,并且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使不同对象都能为此心动,做到这样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又一收获。
三、让语文在生活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为择业提高竞争力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赏析、阅读教学,通常都离不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接受,学生将作品中所表达的故事情感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想象进入到作品中,和作者进行思维上的交流。但是目前选入教材的很多阅读作品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上,教材中也没有给予足够的背景资料,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进入课本去理解课文,因此就必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相关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职高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到每一名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在时间和空间、表达形式等方面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尽量涉及到更多的智力领域,这样一来在实践活动中的学生就能够有机会将自己不同的才能展示出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知识,在表现自己才能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充分的运用到实际中来,从模仿到创造,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掌握语文这一工具,也能够在生活中有效的运用。这样在择业的时候,语言表达就能成为其中的一个优势,为良好的企业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达到顺利工作的目的。
还有就是,职业高中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口语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必要途径.职高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训练的途径与方法是打消思想顾虑,鼓励学生参与口语训练;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利用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口语练习机会,这也能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结束语:
把职校学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劳动者,是每一个职教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职业学校赖以牛存和发展的关键。总之,职高语文教育和社会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生活是语文的来源,是语文的根本,生活中时刻都会体现出语文的元素。因此,我们在进行职高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了“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而是要将社会生活当作职高语文教学的动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去关注生活,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任重道远,我们将“上下求索”。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竞岗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顾周洁.职高语文教学如何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0,(01):3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02-01
众所周知,高考是我国社会环境下相对公平的选拔手段。但随着应试教育之风越刮越烈,随着语文分值的增加,高中语文教学渐渐走入误区,陷入了人文性缺失的困境。
1.原因如下
1.1语文教育理念走入误区,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统一、刻板、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阴影下,为了与严格的考试训练相适应,有些高中的语文教学依然偏重知识技能的训练,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使语文工具性特点更加突出;忽视了语文人文教育态度,削弱了它的人文属性,导致语文学科人文内涵及文化底蕴的缺失,使语文这门充满人性之美、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学科,沦为了一种应试的技艺之学。
目前,虽然在形式和理论上人们的认识是比较先进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教学、对话教学等,然而,实际操作却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依然是热衷于归纳总结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和教学模式,轻视道德教化和思想修养;重视智育,轻视美育;重视机械操练,轻视思维开拓;重视短期分数提高,轻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的倾向。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被彻底忽视。
1.2语文课程安排欠缺合理性,人文思想缺失严重。在高中课程的设置中,语文这门学科尽管课时并不少,但内容主要被语言、文法、修辞等"理性"内容和八股式写作技巧的枯燥训练所占据。学生被框在课堂里,框在语文教材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了生活实践。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到:"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作为社会交际工具,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语文源于社会生活,并且运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忽视了生活实践,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
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开放的课程体系,需要由教室的小课堂走向生活的大课堂,唯有如此语文教学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2.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策略
2.1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处于一个主导地位,老师应首先明确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将人文精神置于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观念上的重视反映到教学中就是有意识地进行人文精神方面培育。而要想让语文老师明确人文精神的培养的重要性,必须要对高中语文老师进行教育以及培训。与此同时,高中语文老师本身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成为学生在人文素养提升方面的榜样。
2.2注重教材的人文内。在高中语文教材的制定中应注意增加具有人文精神的内容,高中语文应逐步弱化工具性这样一个职能,而应不断增加教材的人文性、审美性等功能,本着这样的教材制定原则,才能实现教材内容本身的人文内涵。与此同时,高中语文老师应注意对教材内容人文精神的深度挖掘,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应适度进行拓展,将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引申到学生的生活中以及学习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培养功能。
2.3利用美文阅读,实现人文关怀,树立生命意识。美文阅读,虽然是一种审美形式,实际上又包含了深刻的生理学、心理学、哲学的基础。人文阅读当立足这个基础,方能回归阅读的本质。教师应以美文的阅读来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情的感染,沟通心灵的对话,突显人文的关怀。
长期以来不少人忽视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没有认识到自我的重要,尤其是大多数独生子从小在顺境中长大,面对家庭、社会、学校,没有责任感和义务感,甚至因受到一点挫折而轻生的现象也偶有发生。面对感情脆弱的独生子女,怎样才能让他们深刻的意识到人生只有一次,人生易逝,生命可贵?怎样才能让他们懂得终生仰视生命、热爱生命、护持生命是生命的第一要义?机械的说教总是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不失时机的利用美文的阅读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意识。
关键词 多媒体 高中语文 教学 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33;G43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大家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我们需要转变过去的老套教学方式,教育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学生学习上的辅导。
1多媒体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优势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并且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它能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多媒体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的主导力量,将两者进行融合,能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通常都会遇到难以表达的难点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就能将难以表达的问题形象化,将语文课本中枯燥的文字采用生动的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充分使用生动的形象、美妙的音乐、直观的画面来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较快地融入到课本中的情景,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活跃的积极性,避免了枯燥的文字解说,提高课堂活跃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从古至今一直都流传于教育行业中,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里因素。主要采用的是电脑操作,注重的是图文声并茂,具有传播快、信息量大,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立体感、状态效果的不足。同时减少了语文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充分利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讲解有利于学生进步的知识。
2高中语文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分析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是为我们在传统教学方式上面进行教学的优化,多媒体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然而在现实的教学高程中,我们发现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1)多媒体教学只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然而一些学校却作为了主要的教学平台,老师将多媒体教学作为了主要讲课平台,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老师使用屏幕来代替黑板,造成了老师对于教材的研究不深,教学信息量过大,授课过程单一,没有注重学生的兴趣点来进行授课,使学生对于知识没能完全的消化。
(2)在多媒体教学流行之后,为了加快讲课节奏时,补充的信息量过大,造成学生思维跟不上,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全面,难以消化。一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能够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导致每节课都必须是多媒体的,这种过分的认识导致了在教学中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教师失去了主导地位,使师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减少,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
(3)在语文教学中,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文字的领悟能力,在使用了具有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之后,让学生养成了一种惰性,逐渐地失去了对于语音文字的理解。并且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授课的前提就是需要完全了解设备的功能、应用特点,但是由于一些老师的授课理念受到了传统教学思想的约束或者是因为自身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导致对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不够科学。
3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传统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讨能力和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性。如何在新课标下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应做好一下几点:
(1)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需要精细和具有设计性。在进行多媒体课程讲解的之前需要对课件进行制作,课件要务实,将实用性课件打造成多媒体教学的主流,将课本难以解释的东西变为直观易懂的教授给学生,突出教学的重点;并且在采用多媒体幻灯片进行教学时,我们可以采取适量的黑板板书,这样能够对于学生起到一个加固记忆的作用。切记使用多媒体教学时需要仔细地向学生讲解板块内的重点知识,不能一带而过。
(2)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中,老师是直接的操作者,需要具备多媒体使用的技巧,他们对于设备的了解程度和熟练操作程度决定了多媒体课堂发挥的效果好坏,在学校引进多媒体教学的时候需要对每一位教师进行设备专业的培训,同时确保老师在教学时能够将教学内容融洽地加入到多媒体教学中,将学生引领到一个不一样的视野中。
(3)建立互动环节,促进学生的主动意识,多媒体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中枯燥的文字解说,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学习环境。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对于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由于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一些古今名人历史事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教学资源的维护与共享。多媒体不仅在教学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是具有帮助的,在校的教师之间可以在多媒体上创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师们可以将自己对于教科书的见解分享在平台中,促进优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
4总结
高中语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将现代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在多层次、多角度上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媒体教学是中性的,利用的得当对于高中语文起到促进作用;利用不当会导致学生形成惰性。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抓住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高炜.如何运用多媒体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2(3).
如今,媒介传播方式时时刻刻都影响着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形成。语文能力是在母语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语文教育必须形成一个自由开放的多维平台与体系。各种各样的媒介资源融入高中语文教育,可以拓宽高中语文教育的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的信息辨别、筛选与处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品质,形成完善的道德素养,而这些内容和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
一、背景解构
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把课堂作为主要阵地,采取的是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单向流动模式。虽然成立了一些文学社、朗诵社、写作竞赛等课外活动组织,但大部分形同虚设。其实,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与地理、历史等其他学科不一样,语文能力的提升需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媒介(例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递信息,培养语言运用的习惯方法等,来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最近几年,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多种题型都出现过网络热词和批判哈韩、哈日的俗媚文化等的内容,表现出对加强媒介教育在高中语文技能以及道德品质建设中作用的重视。因此,利用媒介素养教育,对各种媒介传递出的文本信息、审美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紧密相连,与高中语文教学一体化,已经成为现在高中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关键内容。
二、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延展和突破
媒介素养作为一个拥有整体性特征的语文素质与能力,应该在常态的高中语文教学基础上融入积极的时代信息和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成果,形成密切联系如今人才培养的需求的教育模式,区别于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封闭性的侧重于语法结构、文字使用和提炼中心思想、关注道德教育的两大重要部分。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学表现为一种融汇我国古代、现代以及当代的各种要素的综合性体系,同时也建立了一种集社会的实效性评价与使用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体系。这便急切的需要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敏锐的辨别能力、恰当的处理能力和合理的运用能力,高中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高中生的语言能力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恰当运用。从实质上来看,媒介素养与高中语文教育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是非常契合的,媒介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当今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中学语文从课堂教学走入生活实践的正确道路。
三、实施原则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要想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必须做到对语言的创造性运用。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分析能力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然而对于媒介信息的筛选整理和再创造,侧重于语言的创造性运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譬如《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学好这一课不仅需要学生全面掌握写作技巧,还要培养学生认知世界、整合信息、提炼论点的能力。因此,我让学生阅读或观看新闻,针对新闻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对培养同学们通过新闻事件提出鲜明观点的能力非常有帮助。当然,所借助的工具不只有新闻事件,还包括街头巷议、稗官野史、趣闻轶事等等。学生借助媒介资源获得了最新最全的信息,锻炼了议论文写作能力,亲身体验了语言再创造的过程,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就是利用媒介素养教育开展一系列活动,接触不同内容的媒介,做出理性的判断。站在不一样的角度、从不一样的深度进行冷静的思考,可以实现语言能力的提高。例如现实生活当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利用不同的媒体,感受影像与图文的区别,判断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媒体上传递出的不同的信息,不一样的人群对同一个新闻表现出的不一样的看法。在对多种媒介信息的筛选归纳与整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学生提炼出一个比较系统的、合理的观点。通过此类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从以前被动地接受媒体信息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对媒介信息进行冷静的思考、客观的批判、恰当的总结,并通过自己创造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出自己的理性与睿智。
(三)自我管理,主动参与
自我管理,主动参与说的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既是让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批评能力的人,又要让他们做到客观的批判、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成为有责任心、有创造力的参与者。英国优秀的媒介素养教育学者莱恩·马斯特曼曾经提到,媒介教育应该激励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活动更加主动地参与,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一起参加到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对自身的学习有一个长久的打算,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培养他们的规划能力。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主动参与的意识,尊重学生的观点,解放学生的天性,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能力,积极参与互动,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开展中学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分析整合媒介信息,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努力对接触到的媒介信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再创造,从而形成积极合理的新信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信息时代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利于我国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四、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应用途径
(-)教师教学。随着教育的深度改革,髙中教学迎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尤其是新课改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己经根深蒂固,使得很多老师在教授知识时,只是单纯的讲课本的知识。但是实际上真正的教学应该要教会高中学生学会学习,教学是为了不再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在语文教师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因为过去传统的观念十分陈旧,很多教师都产生了偏差,有些高中语文教师将教学计划看成教书计划,将教学计划演变成为了髙中语文单元教学时间的分配,对于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途径、语文素养的现状并没有研究,更谈不上将高中学生语文素养作为原点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教材编写。高中的一些教材有些己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很多己经不适合现在的孩子,与新课改相比较而言,教材的编写急需要改革。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和媒介,但是也应该端正这样一个观点,语文教材不是唯一的能够利用的一个教学工具。
(三)课堂氛围。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一定的激情,教师和学生之间还缺少一定的感情交流,再加上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比较乏味、枯燥以及庞杂,缺少趣味,因此,并不是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没有趣味,是因为语文教师没有设计好语文课堂的环节,不能让学生按照教师自身的思路去学习和思考。
(四)应试化模式。目前我国高中教学还是存在十分严重的应试教育的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像高中课本文言文、诗词的学习,很多老师在讲授时,只是注重里面重点词句的解释,因为这是髙考的重点,而忽略了作者的背景,里面故事情节发生的社会背景。
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老师的素质。老师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老师的培训,使得教师能够有比较开拓的思维去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讲授。老师的素质涉及方方面面,不应该单纯的只是重视学历的髙低,对于其教学水平的髙低应该加强重视。
(二)深入挖掘教材。高中语文教学并不仅仅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发掘,更要根据高中学生自身的特点,选取一个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所谓的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就是指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一个文本,必须要用心去钻研,和自己的文本进行对话,和文本的作者进行对话,和知识系统以及编者进行对话,和教师自己进行对话。这同样是对教材进行研读,要求教师必须要反复阅读教材,
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个人生平,仔细琢磨作者在当时写作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讲授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比如像《阿Q正传》和《岳阳楼记》的讲授,一定要将鲁迅和欧阳修生活的年代和他们的生平了解清楚,并且把作者写本篇文章的时代了解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从而掌握文章的感情思路,更好的学习现代文和文言文。这种思路适合于各种文章的学习,对于古诗词也是非常实用的。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培养能够引起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我国的著名教育家朱熹认为,如果教书育人并不能够发觉其意趣,那么,这个人根本不热爱学习。由此可见,没有一个积极的兴趣和态度,学生根本不会去学习。虽然兴趣十分容易使学生感到满足,但是却很难做到持久,更加不利于对学生的意志力进行培养,不利于学生获得系统性的语文知识。高中学生a经到了依靠意志力量来维持很长注意力的阶段,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不能够仅仅采用趣味来吸引学生,必须要使学生知道髙中语文学习所具有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重视起语文科目。在教学实践中,像一些比较枯燥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如:《沁园春.雪》、《师说》和《归园田居》,这些都是属于比较枯燥的需要背的东西。但是为了加强学生们的记忆,完全可以通过相关故事的引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加强其记忆。像《师说》,可以将当时发生的很多小故事,穿插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比如像孔子和孔子弟子之间的很多小故事,都会对课堂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高中语文有效性新课改教学一、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
1.有效性教学的概念
有效教学,顾名思义,有效的教学或指有效的教与学。由此可知,“有效”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
(1)有效果。设定一个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结果与之的吻合程度
(2)有效率。教学效率的高低,一般可以形式化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3)有收获。指教学活动的收益,即教学目标与个人或社会的的教育的需求的匹配程度
传统的教学只是把“教”作为一个简单的给予和接受的知识技能的培训过程,这种教学有助于知识的积累,但是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创新。有效性的教学是扩展性教学,通过有趣的文化生活进行激励,调动积极性,实现了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
2.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1)有效教学促进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循环
有效教学是以有效的“学”为价值追求,以有效的“教”为根本工具,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一种以认知、情感同步发展为媒介的互动伏态,促使学习的过程与结论融为一体、自然转化、相互诱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及涵养。
(2)有效教学符合高中语文的课程标准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为了中华民族之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本思想是而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和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开放性和有效性。高中语文课程的有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体验人文文化,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价值观。
(3)有效教学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需求。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善于思考,陶冶情操,开拓积极向上意识和精神。为此,只有抓住课堂教学才能掌握教育的主动权,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学会独立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与实施
1.教师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设计模式
(1)必须符合语文教学原则,教学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例如,在新授课的内容上,要把握该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把握教学尺度。
(2)必须符合语文课程目标。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所需采用的教学策略不同。高中语文课程要肩负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要满足自身发展的时代性需要。
(3)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能力条件。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特点、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教学中要进行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能有针对的提问,促进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4)必须符合省时高效的原则。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在愉悦的条件下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采取高效策略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优化。
2.倡导新型学习方式,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问题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探究创造能力。高中语文课堂问题生成可以通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效的语文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如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当分析到祥林嫂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的时候,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什么到鲁家做工是受剥削的,祥林嫂反而觉得很满足呢?“祥林嫂对于鲁镇的人们的嘲弄是什么反应呢?”学生疑惑多,说明他们思考的深入。把提问权多给学生,使原先教学过程中单向交流变成双向交流、多向交流。再如,教学《鸿门宴》时,课堂上教师积极引导关于“刘邦和项羽谁是英雄”的问题。以此由表及里,在目标导引下,让学生思考探究,深刻理解项羽的悲剧性格。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采用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而又不降低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学习气氛比较热烈,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学习兴趣就比较容易激发和培养起来。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分组活动,使他们在讨论中体会知识,激发其求知欲,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发展广阔的学习兴趣。如讲解《咬文嚼字》内容前,可以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咬文嚼字的事例。如“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等等,学生分组讨论,踊跃到讲台发言,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进步。教师应该善于捕捉点,组成辩论小组,模仿辩论赛形式,把学生分成正反方,各方派代表进行辩论。
4.利用多媒体技术,努力打造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模式
多媒体技术与学习情境创设的整合,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情感上的感染,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把师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大屏幕,提高教学效果。高中语文课本中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试想如果少了多媒体的帮助,学生怎么能领略其内在的美,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讲授《虞美人》一词时,先放了一曲邓丽君的《问君能有几多愁》,在歌声中幻灯片上渐渐淡出一张张图片。带着淡淡哀愁的歌声与图片,教师动情的语言,使学生进入一个哀愁又动人的意境。试问:这样的课堂氛围本身不就是一种审美的熏陶吗?
5.新课改的教学内容能够与高考考点相融合,更好地与高考接轨
新课改紧紧地抓住了高考考点,在高考考点进行深入地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内容进行改革。例如,高考语文中有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这一项,语文新课改以专题的形式对这个考点加以练习与训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思维能力,而不是直接增强考试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高考的要求,强调学生的文学涵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只有整体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仕凤.对语文新课改教学的一点认识[J].课改在线学术研究,2013,(01).
请简述您对教师角色的理解。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应该代表社会良知。正所谓“教者人心”。教师的处世态度、审美趣味、品格才情等举手投足间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不断修炼自己,厚其德,律其行,增其才,广其识,从而对学生的人生施加积极的影响。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应该定位为:唤醒、激励,帮助学生成人成才的人生导师。教师的生命意义和职业幸福也正体现于“成就学生”的过程之中。
“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训中,您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在教师专业成长历程中,有时候也需要一种痛苦的更新过程。我有幸经历了类似老鹰再生的三年在职培训的痛且快乐着的旅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带着对“教育家”境界的尊崇,我又让自己成了一名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三年中,聆听了全国三十多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阅读教育教学类著作30多部,到上海参观最优质的学校,在苏州中学挂职锻炼三周,和挂职学校的语文同仁共同切磋教学艺术,见识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格局,主持完成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一项,形成了自己对教育新的认知,可谓受益良多。
谈谈您对语文教学现状和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教学生态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不再肢解文本,不再“满堂灌”,而增强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探究的意识,这是令人欣慰的。但现实中,教师自身的阅读视野、创造性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依然是制约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往往只是对教参的解读,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缺失是显而易见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在现实中,一些教师的教学往往囿于教课本上的内容,教师的视域狭窄,无法拓展教学的领域,教学内容就缺乏开放性。部分教师的教学处于类似的被动状态。
学习《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后,我提出了“高中语文主动性教学”的理念。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师主动的“教”带动和激发学生主动的“学”,形成师生教与学的互促共进良性发展态势,旨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并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使学生成为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语文素养,以一个高素质语文人的姿态爱语文、教语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智慧。
语文教师应潜心研究语文教学规律,充分发掘教师自身的潜能,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己之慧,启学生之智,让学生乐学、会学、勤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谈谈您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建议。
■青年教师代表中国教育的未来,换言之,青年教师直接影响中国的未来。我在这里谈四点建议:首先,青年教师要成为读书人,拓宽视野,增长才学。居高方能临远。第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做学科的主人,不做应试的奴隶。第三,了解学科动态,和高手切磋,让自己成为专业上的行家里手,形成自己的鲜明个性。第四,培养兴趣,琴棋书画、文史哲美学等涉猎一二,让自己成为有情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