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17:26: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教学建议及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地理教学;困境;教学效率;师资队伍;教学条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24-01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容易面临教学效率低下的困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认真分析可以看出,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改教研以及教学空间等息息相关。本文研究当前地理教学困境与对策。
一、当前地理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地理学科教学效率低下与多个方面因素有关,作为学校管理层及地理教师,要细致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1)地理教师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在部分县级以下初中学校,地理专业师资力量的配备相当薄弱,很难做到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都是地理专业出身,有些学校甚至一名地理专业出身的教师都没有,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地理教学工作。甚至有的学校将地理学科教学岗位,当作照顾年纪较大、身体不好人员的岗位,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些影响。
(2)地理教学条件相对较差。有些学校虽然近年来加大了教学投入,但主要用于教学场所建设、塑胶跑道添置等方面,而对地理教学所需的一些演示器材、教学课件却投入不足。
(3)地理教研改革不够深入。在部分学校,语、数、外等学科教学改革研究开展得轰轰烈烈,而地理、历史等学科平淡无奇。平时的教研活动局限于读一些教研文章,做一些教研记录,而更有价值的示范课、观摩课则开设得较少,没有创造更多参加各级教研活动的机会,导致地理学科教研力度不足。
(4)地理教学空间狭隘封闭。有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局限于课堂、受制于教材,没有将地理教学活动向学生的生活延伸,也没有将地理教学空间向课外拓展,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地理教材、培养地理综合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制约。而狭隘封闭的教学空间,也难以充分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二、补齐短板,夯实措施,有效推动地理教学工作开展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学校及地理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弥补缺陷,推动地理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1)多措并举提升师资建设水平。一支业务精湛、有敬业精神的地理师资队伍,是地理教学工作走出困境的基础与保障。各学校应当强化地理师资队伍建设,除了坚持专业对口之外,还应当强化在职教师的培训与素质提升。无论是否地理专业出身,都要制定岗位门槛标准,通过跟班学习、在职培训、在线培训等方式,让更多的地理教师走出去充电。在校内建立激励机制,让广大地理教师勇于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为更好地履行地理学科教学职责奠定良好的基础。
(2)多元投入改善地理教学条件。各地区在教育投入方面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一定要做到均衡,做到有所侧重。特别是地理等长期以来投入不足的学科,更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投入。例如,在每学期的教学投入中,确定一定比例用于购置地理教学演示器材、添置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等,保证地理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要积极向上级教育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同时学校也要想方设法开源节流,为地理教学条件的改善创造更好的条件。实践证明,只有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渠道,才能够在短时期内尽快改善和提升地理教学条件。有了先进的丰富的教学演示器材和信息资料,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就能如鱼得水,学生的地理学习也会更加投入。
(3)扎实抓牢地理教学改革工作。教研是影响地理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地理教师要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到地理学科教学研究中。首先,要经常阅读地理教学刊物,上网浏览地理教学网站,汲取地理教学改革第一线的各种精华经验,为自身更好地履行教学职责奠定扎实基础。其次,教师要善于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学校应当经常组织各类观摩研讨活动,在校内形成浓厚的地理教学研究氛围,还要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有条件的还要到重点学校跟班学习。此外,学校对教学研究工作还要做到统筹安排,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活动的方式、内容要纳入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学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4)有效拓展地理课外活动空间。首先,将地理教材中涉及学生生活感知的内容单独提炼出来,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生活感知,寻找生活中的印记。无论是自然地理风貌,还是人文地理影响,都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充分感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地理学习内容的理解。其次,针对一些社会关注的地理热点,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例如,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水土流失问题、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本地区的地理现状、发展趋势具有清醒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议或意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地理教学困境的成因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教改力度以及教学空间等方面息息相关。各方面应当加大工作力度,解决这些问题,助推地理教学工作上一个新台阶。面对当前地理教学的困境,地理教师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创新与探索,逐一突破难点,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294-02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界定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2]。新课改下的课程将不仅仅是学科的总和,它是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的有机统一体。故而在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中,只要有利于地理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标准和达到地理教育目的的一切资源都可以称为地理课程资源。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内容,还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探究学生生活中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因此,本文中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指的是:学生所在的学校乃至社区的一切自然的、人文的地理要素,包括家乡的基本地理知识、民风习惯、传统文化、生产生活经验等。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相关研究
200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课程资源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途径。此后,有人对课程资源的目标与要求、知识与理论、过程与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论述。第八次课程改革之后,对“地理课程资源开发”进行研究的人很多,有进行理论研究的,也有进行实践探讨的。这些研究在明确地理课程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包含的内容以及教学意义等,并认为我们应重视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实践性。实践方面,一些课程专家、学者、一线地理教师纷纷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在实践中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但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却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国内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研究主要是针对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湖南师范大学尹耀武基于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把澧县地理课程资源做了分析,并通过调查澧县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上存在的问题,给学校、老师、社会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周顺心则从“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相关概念、研究理论入手,探究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从教材方面来谈如何开发地理乡土课程。此外,他还实地调查了我国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网络分类,认为我们可通过“博客”和“网络”平台来进行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另外,在张碧秋和焦洪霞的文章中,她们都认为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十分必要,她们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还不能自成体系。针对这种现象,她们总结出了一些原则、提出了个人建议,以促进我国各地区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教育界研究“乡土地理”,一般是从教材编写、地理教学入手,但有关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广东省是最早开始新课程改革的地区之一,因此笔者选择深圳市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三、深圳市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以初中地理教师为对象,用抽样调查法对深圳市的初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主要分“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相关概念及理论的了解、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认识、所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配备、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四个方面,情况分析如下:
1.教师对有关概念及理论的了解
调查发现:只有8.5%的教师比较了解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概念和相关理论,23.6%的教师不了解,其余教师只是听过并不清楚,这与很多教师没有参加过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训有关。
2.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的配置
“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是指间接作用于地理课程中的教学素材或来源,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地理课程的认识情况。”[3]为了了解深圳市初中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的配备情况,本文的调查主要涉及:多媒体教室、地理实验室、地理标本室、地理图书室以及相关参考书的配备。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73.5%,为地理教师订阅或购买相应参考书的只有35.2%;而地理图书室、地理标本室的拥有率却只有12.5%,地理实验室、地理标本室的拥有率仅9.6%。可见,深圳市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配置不足,是制约初中地理教师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之一。
3.教师、学校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认识
绝大多数一线地理教师支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并肯定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有96.9%的学校没有地理课外活动小组,87.5%的学校没有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校本教材。由此可知,对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绝大多数的学校仍缺乏应有的开发利用意识,对此并不重视。虽然我国施行了三级课程体系,但对于国家课程的关注远超过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方面还存在巨大漏洞。
调查表明,在初中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目的方面,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这只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及部分“知识目标”,却相对缺乏“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由此可见,初中地理教师还没有形成多元化、科学化的地理教育目标。在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上,绝大部分地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
4.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具体情况
由调查可知,88.3%的教师没有调查过当地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58.3%的教师只是偶尔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学校附近自然、社区地理课程资源;而经常收集并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用于教学的教师只有17.5%,另有10.7%的教师想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但不能将其很好地制成教学课件。这说明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部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还很低,这些都制约着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不利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此外,教师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上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没有资料、课时不允许。究其原因在于地理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因而学校、社会不重视初中的地理教育。
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1.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利用技能
教师素质的高低对课程资源范围的识别、利用的程度及效益发挥的水平有决定作用,因此在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时,要把提高教师素质始终放在首位。各级教育部门要把教师培训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利用技能,使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真正主动地参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此外,学校要有针对性地选派地理教师定期、不定期地外出进行交流学习,把“新课程、新思想、新教法”带回来。教师个人也要积极地发现和接纳新的对教学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能。
2.完善考核制度,改善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
“建立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是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完善初中教育质量检测机制。通过完善考核制度来增强各界对初中地理学科的重视。
此外,要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地理图书室、地理实验室、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开发校本课程等。也可以多校联合共同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选派地理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由骨干教师带头组织收集优秀教学案例,定期进行资料汇总,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网站等,实现校际资源共享。
3.注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缺少乡土地理教材、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式主要是融入平常的地理课堂教学,常见的方式有“新课导入、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补充和丰富地理教材内容等”。所以,教师平时要自觉地收集乡土地理资料,分析调查学校周边可利用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并结合相关章节内容,把“乡土、乡风、乡俗、乡情”等直接或间接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爱国爱乡的情感。
4.注重乡土地理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地理活动
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材应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实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乡土地理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收集日程生活中的地理小常识、趣闻,开展地理辩论赛、乡土地理知识讲座,制作海报、手抄报、展板等,也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等编排小栏目、播放自排节目……这些方式更精彩灵活、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论
尽管深圳市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很大问题,但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新课改下的必然趋势,也有利于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对此,笔者建议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初中地理教师的培训落到实处,提高他们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与利用技能;完善考核制度、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积极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注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课外的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让广大师生都参与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来。
参考文献:
[1]张碧秋.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9.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研究
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普遍面临课堂效率偏低的困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有莫大的关系。所以作为一名高中一线地理教师,我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并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突破。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高中地理教学具有理解难度大、知识点记忆量多、信息涉及面广等特点,容易引发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动力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有效推动因素,教师应始终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重要抓手。如果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必然导致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兴趣不高,使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要性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不能形成浓厚的学习探究欲望。
(二)地理学习效率低下
有些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虽然时间花的不少,态度也非常认真,但实际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和他们没有能够抓住学习要点、学习的方法较为单一、不够实用高效等因素有关。有些学生始终抱着死记硬背的态度开展地理学习,虽然记住了一些内容,但是在理解的深度、运用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导致地理学习实际效率低下。
(三)课堂学习氛围单调
地理教师如果走进课堂,完全采用讲解的方式,从头到尾“一言堂”,学生只需要带着一双耳朵听、用一双手记,思维的有效性就很低,甚至有些内容根本不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教师就已经将全部答案揭示出来。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参与探究的欲望没有得到较好的满足,导致课堂学习氛围非常单调。
(四)教学拓展延伸欠缺
虽然高中地理教学时间有限、进度紧张,但是地理是一门来自于生活与自然的学科,在教学中需要和生活联系的内容很多,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教师如果在教学拓展方面流于形式,没有将生活中一些丰富的内容整合起来、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延伸割裂开来,就会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以创新的理念全力突破地理教学困境
面对以上高中地理教学中遇到的诸多困境,我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深入分析,结合我日常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较为有效的突破方法。
(一)以丰富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面广量大,导致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容易引发消极负面情感。对此,我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感受到趣味性,增强学习的快乐指数。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在教学中会以丰富的地理知识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准备一桶水。所以在备课时,要做好更全面的准备,例如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一课中,我从网络上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海洋资源的类型、目前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方面的资料,并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进行生动演示。当图文并茂的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对海洋资源这一相对抽象的概念有了更加丰富的理解,对海洋中蕴含的如此丰富之宝藏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样的教学信息量的补充可以为学生地理课堂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而且丰富了学习内容,使他们理解掌握得更加牢固。另外,我还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要求学生在某些新课教学之前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拓展信息,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也丰富了课堂信息容量,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以方法技巧的指导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影响高中生地理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们在学习中不得要领,完全按照死记硬背的陈旧模式开展学习,要么前记后忘,要么呆板记忆不知运用。所以,我尝试在教学工作中以方法技巧的指导为抓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认真分析了目前地理教学的内容、重点难点、薄弱环节,搜集有关这些重难点突破的良好学习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授,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技巧程度。例如对比理解记忆法,指导学生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对比理解的方式辨析其异同点,达到巩固理解的效果;图解记忆法指导学生学会将图与文字结合起来,在脑海中形成更加直观形象的概念框架,避免机械生硬背诵概念和相关知识词条的乏味性,让学生在脑海中形象的记忆;再比如在地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感知印象结合起来,以及鼓励学生将地理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进行论证或服务生活,这也是增强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良好手段。另外,我还重视总结推广先进的学习经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技巧交流,讲出自己在地理学习中总结的技巧,其中有价值的稍加改造就可以推广,有效提高了记忆的效果,降低了记忆难度。
(三)以师生互动的模式营造浓厚教学氛围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不应当是被动讲授的关系,而应当是互动探究共同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针对灌输式教学模式单调、氛围单调的现状,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深入思考、主动探究,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对学生而言既可以提高学习的参与程度,也能够更好地训练综合能力。例如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课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两组,季风水田队和商品谷物队,请两队的同学利用书本资料和我提供的信息,分别讨论探究其中一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区位条件、生产特点等基础知识,再向另一队的同学进行介绍讲解,并相互提问进行考查。学生依靠合作小组的力量完全可以自主完成这些内容,而教师主要在过程中侧重于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有效增强了学习探究的欲望,相互研究的过程也集聚了智慧、拓展了思维。通过这样的独立思考,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有效完善了思维成果,在师生互动中进一步增强了学习效率,整个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四)以课内外结合方式拓展地理教学空间
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一定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得到提升,在课外论证中加深理解,达到巩固效果。例如GPS全球定位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这一内容,我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重点针对GPS运用于汽车行业进行调查。学生分成几人一组,独立搜集有关GPS运用的现状,通过座谈走访、问卷调查、上网搜集等多种形式,了解GPS在当前汽车制造业中的普及程度,了解广大群众对这一技术成果的熟悉程度。学生撰写出来的调查报告切入点不同,选择的角度不一,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状态。有学生在调研报告中提出了要增强运用,提高社会治安管控成效的建议。也有的学生针对GPS设备良莠不齐,应当制定规范化标准等内容提出了建议,体现了对学生思维拓展的促进功能,也让学生在课外拓展活动中增强了理解,巩固了课堂学习成效。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困境,只要我们高中地理教师愿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敢于打破传统,勇于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定可以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学会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一、主题鲜明,与时俱进
2009年学术研讨会围绕“新时期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主题,下列与会代表作了大会专题报告。
“转型时期:高师地理教学论发展路向的思考”
(李家清)
“地理科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改革与创新”
(袁书琪)
“强化教育见习、实习、研习质量管理探讨――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为例”(段玉山)
“地理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徐宝芳)
“国际地理教育动态――以卢塞恩可持续发展地理教育和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为例”(王民)
“地理考试的研究与思考”(夏志芳)
2010年学术研讨会围绕“创新,让地理教师更具专业水准”主题,下列与会代表作了大会专题发言。
“均衡教育下的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
(袁书琪)
“创新地理教学模式,培养优质地理师资”(李家清)
“课程改革中‘差异化’理念的思考”(段玉山)
“将学科特色作为地理教学继承与发展的生长点”
(林培英)
“地理教学论核心课程的深化改革”(李晴)
“转型时期高师地理教师教育课程重构的几点思考”
(仲小敏)
“基于地理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改革探索”
(刘兰)
2011年学术研讨会围绕“前沿・理性・责任: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改革与创新”主题,下列与会代表作了大会专题交流。
“修改后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阐述”(夏志芳)
“走向发展性的地理教学论”(李家清)
“数字星球系统实验室与地理教师教育”(徐宝芳)
“转型时期高师地理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衔接的思考”(仲小敏)
“关于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教学技能训练问题的思考”
(胡良民)
“高校地理教育学系列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黄京鸿)
“地理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李晴)
“中学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杨新)
“以命题为抓手,提高地理教师教学水平”(刘恭祥)
“基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地理教学论》若干问题思考”
(王向东)
三届学术研讨会的专题发言与广泛交流,不仅直观反映了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在学科建设、理论构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系统思考与持续探索实践的成果,也生动体现了他们孜孜以求、认真执着,坚持改革创新和继承发展的精神。
最近传达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生学习理念,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科学设置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以及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积极开展实习支教和置换培训;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重视塑造未来教师人格魅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支持高校教师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等。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举措,无疑为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广阔平台,当然也对地理教师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二、内容丰富,成果显著
三届学术研讨会内容安排丰富,学术氛围浓厚。每届会议提交学术论文几十篇,老、中、青三代地理教育工作者踊跃参与。会议多由大会学术报告、分会场专题讨论和自由发言等环节组成。在大会报告及对话、分会场交流发言及分会场代表汇报和自由发言等活动中,还对高师地理教育跨区域的科研合作、结合课改指导中学、各类型师资培训及新人帮扶、地理前辈对高师地理教育的贡献及宣传、网站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并欣喜地看到,一大批从事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年轻博士、硕士崭露头角,成为地理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生力军。
三届学术研讨会除主要进行主题研讨和学术交流外,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地理考察。2009年会议安排了参观蒙牛工业园区、内蒙古师大盛乐校区和博物馆,考察希拉穆仁草原,库布其沙漠和成吉思汗陵等活动。2010年会议组织参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东北师大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费游览长白山等。2011年会后进行了西宁市区和互助县土族风情考察,自费游览青海湖、日月山等,为外出考察机会相对不多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提供了亲近大自然,感受各地不同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的机会。
伴随着学术研讨活动的日益活跃和高师教师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三年里有关地理教师教育方面的教研获奖、教研论文、教研课题和教育专著及教材等教研成果不断呈现,这里仅展示部分学术著作及高校教材的代表性成果。
《地理学科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9
(胡良民、袁书琪、关伟)
《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张继红、夏志芳)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李家清)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林培英、马贺山)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王民)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李家清)
《地理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王民、仲小敏)
《高中地理教科书的文本比较研究与编写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林培英,杨国栋)
《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段玉山)
《地理教育实践与理论》,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徐宝芳)
《新课程地理教学论》,西南师大出版社,2011(黄京鸿)
《中学地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李晴)
《中国地学书鉴》(地理教育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宫作民)
三、凝聚团队,展望明天
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隶属于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长期以来,其学术研讨会每隔四年或两年与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一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东、西、中、南、北的高校教师,出版社或期刊代表以及广大中学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商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荟萃了地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展现了广大地理教师的时代风貌,这也为高校地理教师提供了极好的学习与交流机会。然而,高师学科教育领域长期以来未受到高师院校应有的重视,实际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极大地挫伤了从事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与研究教师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阻碍其发展与提升,他们也十分渴望和期待在全国综合性学术会议之外,有一个更加紧密联系的专业组织或平台可以倾诉、交流、展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艰辛与寂寞、快乐与成功。20世纪80、90年代,全国范围内曾举办过多次高师学科教学论或学科教育学学术研讨会,语、数、外、史、地、生等学科教学论教师热情参与、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相得益彰,曾取得积极有效的学术研究成果。但由于人数规模、经费紧张等具体原因,未能持之以恒。进入21世纪后,在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的热情关怀和爱护下,在全国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委会李家清、夏志芳、徐宝芳等主任委员的精心谋划和不懈努力下,在全国各高师院校广大地理教师的积极支持和热忱响应下,一年一度的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术研讨会如期举行,为深化学术研究、深入课程改革、凝练科研成果、凝聚育人之心、加强交流协作、加快事业发展提供了阵地和平台。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术研讨会还应开阔思路,寻求拓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以共同申报规划项目的方式作为科研基础。目前教育规划项目或专项项目占有一定比例,可由重点师范院校或本领域学科带头人领衔主持申报,其它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合作参与,共同推进教育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也可为学术研讨交流奠定基石。
以学校地理课改的紧迫课题作为应用目标。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已推进十个年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不少现实问题急待解决,可以深入中学地理教学第一线,积极开展紧迫课题的改革试验,更切实有效地服务于基础教育。
以承办单位为案例作高师课改实证研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都是为了加快提高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高师地理课程教学论改革持续不断,也各有特色。
以出版单位为合作伙伴发表学术成果。期刊、报社和出版社等,不仅为地理教师科学研究搭建平台,也为展示学术成果提供阵地。学术研讨会可与出版单位紧密合作,有主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及时推出地理教师教育研究最新学术成果,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以教育均衡为宗旨选择学术交流与考察地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对教师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而我国东、中、西部师资力量和培养存在差异,加强学术研讨和交流,有利于相互学习、资源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关于如何利用时事新闻进行地理情感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利用时事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结合相关时事新闻用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地理实例来讲解各种地理理论基础知识,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使理论内容更加形象化,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授《中国的民族》的时候,正是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俗称两会一节)举行之时,我就布置学生们收集良庆区以及壮族人民的民俗风情(民族节日、民俗活动、民族服饰等),给学生们机会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分析以及角色扮演等。学生们很有成就感地畅所欲言。关于他们信息的获取途径,有的说是亲自参与活动,有的说是网友传递,也有的说是通过和家里人聊天;关于成果的收获,有展示亲自拍摄到的图片的,有哼唱嘹啰山歌的,还有扮演财主、阿牛哥、刘三姐对歌的……总而言之,课堂气氛是相当的活跃,学生们收获颇丰。事实证明,充满时代感的时事新闻是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动力,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利用时事新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地理教学中适当地引用时事新闻,让地理教学充满时代感和活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地理基础知识。如在讲授中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这个内容时,正好新闻报道了浙江省遂昌县北界镇苏村发生了山体滑坡,我就提前布置学生们分成小组,查找滑坡的原因、滑坡的过程、滑坡造成的后果、滑坡发生时如何自救与救援。从学生们上课的汇总分享可以了解到,学生们收集这些资料的途径多种多样:有看报刊的,有听车载系统广播的,有通过电视看新闻的,有去图书馆翻阅的,有访问互联网站的……在查找老师布置的那些任务的时候,学生们顺便收集到有关北界镇苏村的其他知识:地理位置、基本概况、行政区划、基本设施、人文遗址、特色产业……通过它的地理位置,学生们懂得了这里易发滑坡的原因;通过人文遗址,学生们知道了苏村人多是历史上“三苏”的后代,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通过认识当地多处保存完好的明清宗祠,学生们了解了明清农村建筑的特色,充实了自己的建筑知识;通过特色产业,学生们还知道了红提、毛竹、小竹笋等原生态绿色食品生长的条件、种植的范围、管理的过程、对病虫害的处理、营养成分、功效等,对农产品的知识得到了普及,树立了健康理念。通过对时事新闻报道的事例进行收集、分析,共同探讨与学习,学生们巩固理解了北界镇苏村的地理基础知识,开阔了视野,一起分享的优秀品格也得到了培养,并且学会了检索图书馆的地理信息,拓展了获取地理时事新闻的渠道,对地理时事新闻的收集、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团体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三、利用时事新闻,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存环境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在雾霾、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多發的今天,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是全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6年9月28日17时28分左右,浙江省遂昌县北界镇苏村发生了山体滑坡。抓住这个事件,我主要是让学生们了解到山体滑坡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并了解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如何进行自救和救援,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中,自然原因是浙江位于东部沿海,地形起伏较大,受台风“鲇鱼”
的影响,降雨甚至于暴雨的时间较长,雨水在斜坡上渗入土体或岩石缝隙中,岩石和土体的强度降低,从而导致滑坡的发生。针对自然原因,建议的措施有加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灾害隐患区的排查和预警,提前防范明显降雨可能再次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人为的原因,有开荒毁坏植被,也有城镇化过程的过度开发。针对人为原因,建议的措施有保护好植被,做好开发的计划,协调好人地关系。滑坡发生时的自救,最主要的是观察泥水流动的方向,尽量向高地跑去;滑坡发生时的救援,听从当地政府抢险救援指挥部的指挥,奉献爱心,尽自己的能力协同当地政府全力参与救援捐款,捐救助物资,做好受灾群众的转移、疏散和安置、安抚工作,并做好灾后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宣传以及家园的重建。让学生们认识到,保护环境不但要从自身做起,而且要从保护环境与自身身体健康、消除安全隐患的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周边的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大力宣传。学生们保护环境、热爱环境的思想意识得到了培养,从而产生了社会责任感。
四、利用时事新闻,促进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等情感的升华
2016年9月“两会一节”
在南宁市举行,我首先要求学生们把“两会一节”的概念弄清楚,然后分项收集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2016年第18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题、内容、亮点及取得的成就等,明白这是一个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的交流盛会,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在我们的首府南宁举办,要求学生们探究这个国家级国际性的“两会一节”在南宁举行的原因,以及它们的举行对南宁乃至整个广西的文化、经济、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学生们逐渐地了解了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纷纷表态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了解了中国在社会中的地位,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爱国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总之,当今时代,媒体、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师作为当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想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须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新闻,利用这些具有浓厚时代气息、与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的时事新闻,在地理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教学补充,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品德,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地理 实验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高中地理教学主要面对的是人类生活的客观地理环境,可以说整个地理环境其实就是一个地理“实验室”。长期以来,我国的地理教学都基本处于静态,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很难掌握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开展地理实验有利于开拓学生学习的环境,使得地理教学更加的活泼生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一、高中地理实验内容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验内容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及社会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要让学生切实能够感受到、体验到,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意义。高中地理教材中主要设计了模拟热力环流实验、农作物品种调查、地球自转及公转运动的演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绘制、调查人口迁移情况、观察、测量初步分析城市自行车及机动车路面使用情况等10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建议的实验内容主要有13项,其中需要联系当地的相关情况的一共有6个,比如,利用当地人口资料,绘制合理的统计图表,探究人口发展模式及迁移特点、观察本地水文地质地貌情况、对当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主要的保护治理措施等等,需要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的一共有4个,比如大气温室效应模拟、气压带风带移动情况模拟、水循环模拟、洋流模拟。由此可以看到,新课标背景之下,多媒体教学工具在高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频繁,对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除了教材、新课程标准列出的一些地理实验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存在的比较抽象的地理知识自行的设计一些实验,比如模拟季风的形成、模拟气旋与反气旋、模拟暖锋及冷锋天气、开展沉积物分选实验、自流井模型制作、断层形成模型制作等等。通过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地理理论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
二、地理实验教学设计
地理实验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科学性、可操作性、典型性、可接受性、活动性及探究性五个原则,要切实能够正确的反映某一地理过程中内在规律,实验过程中的所有的细节都必须具有科学性;要始终从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为出发点,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在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的前提之下确保实验的效果;实验内容要能够体现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各种地理概念,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防止学生对知识产生负迁移,影响其学习效果;地理实验必须要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水平,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能够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利用自己的感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亲自的操作,从而获取知识,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活动性。探究式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设计实验内容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探究性,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取到相关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设计沉积物分选实验时,首先明确实验名称“沉积物的分选”,然后选择实验用器材“水、随时、粘土、玻璃瓶、粗砂”,其次设计实验过程“将相同比例的粘土、碎石及粗砂均匀混合后放置在玻璃瓶之中,三种物质的体积不得超过玻璃瓶容量的一半。然后将玻璃瓶注满水,拧紧瓶盖后剧烈震荡后将玻璃瓶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静置沉淀,观察各种沉淀成分的排列顺序”,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之后可以得到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选择的实验材料及其沉积过程与大自然中实际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可以明显的发现,颗粒较大的物质沉在下部,粘土细颗粒则主要在上部”。该实验过程是通过直接实验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间接模拟实验的方法模拟自然地理事物对象的演变过程。模拟实验由实物模拟和计算机模拟两种手段,实物模拟主要是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使用实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比如利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地球的运动情况,实验过程中用手电筒发出的光代表太阳光,分别从地球仪北极及南极上空打开,用手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自转。
结束语
实验对于高中地理学习非常有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开展地理实验,通过直接实验、计算机模拟、实物模拟、演示实验等多种实验方法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的理解各种地理概念,从而提高地理实验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就高中地理实验的内容及教学设计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分析,希望能够对高中地理教师的实验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蕾、陈晓. 例谈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方案的设计[J]. 地理教学,2013(14).
[2] 费月.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1.
[3] 史利杰、徐宝芳. 积极开展中学地理实验与实习教学活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中学地理教育;应用;新课标
一、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况
所谓3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的总称。因为三者常常集成为一个综合的应用系统,GPS进行实时定位,RS进行数据采集更新,GIS进行空间分析和综合处理等。其实三者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3S在农业、工业、国防、交通、环保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不断拓展应用范围,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是当前IT界及相关应用行业的热门技术之一。
1.GPS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最具开创意义的高新技术之一,因其全球性、全能性、实时性、全天候的连续高精度导航定位、测速、授时等功能和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遥感(RS)是在高空或远距离处,利用传感器接受物体辐射的电磁波信息,经加工处理成可识别的图像或电子计算机用的记录磁带,揭示被测物体的性质、形状和变化动态。遥感具有感测范围大、综合宏观的特点;信息量大、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动态监测的特点;用途广、效益高的特点。
3.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用以输入、编辑、分析、储存及显示空间及其属性的地理资料系统。GIS能把图形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克服了数据库和图形系统各自固有的局限性,而且使二者的优势相联合,优势更加突出,功能倍增。
二、中学地理课程中进行地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3S技术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等重大地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技术。因此,《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新的高中地理课程在必修、选修模块中必须介绍有关3S的知识,这是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与升级。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都成为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革的深入,使得地理信息技术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样也使其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辅工具。目前,中学生普遍不喜欢地理课,《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监测报告》显示:在七门学科当中,地理仅排在物理之后,居于第二难学课程,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地理课程教学手段落后,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偏重如何辅助学生记忆,其手段仍然是以地理挂图和幻灯片等作为辅助工具,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使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将信息技术引入地理教学,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中的高端3S技术用于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
三、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无论是新课的开展,还是练习中都会遇到很多地理信息数据老化,数据缺乏的问题。很多时候教师和学生都能发现使用的地图中有很多给出的信息已经和实际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一般地图无法满足我们的应用需求。而解决这些问题正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强项,我们可以借助与此相关的软件工具辅助地理教学,轻易地解决在地理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难题。陈述彭院士曾说过:“如果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代语言,那么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地理学的第三代语言。”
比如,我们在对地理基础教学中对地形部位的讲述中常常难以用语言表述,而常用的等高线地形图缺乏对山峰、山脊、山谷、鞍部等这些概念的直观形象的表达。而利用GIS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模块来创建数字高程模型,就能直观地让学生对各种地形部位进行观察,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上机操作,加深体验。这种教学就能明显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地形部位的特征的理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们在对某些人文地理课程的实践中,还可以利用MapInfo软件对某个区域的某些地理数据进行专题地图的制作,如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通过将某区域的交通、资源、人口等数据输入,进行可视化表达,可以分图层查询,显示或叠加相关信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2.遥感(R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RS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应用得最多的还是对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的这一部分内容。
利用遥感技术能够监测自然灾害的发展变化,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最常用的遥感影像图就是每日气象预报的卫星云图。利用这些处理后的遥感图像我们能够对气象灾害进行预测、预报,并能够适时地采取应对措施。
利用遥感技术能够监测河流水质、土壤的利用状况、作物的生长情况等,帮助我们分析环境的变化,还可以通过遥感影像图辅助讲授环境变化的整体性与变化过程。
3.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GPS的辅助作用并没有GIS和RS广泛,但是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应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技术,因为学生对它相对的更加熟悉。比如说学生经常用手机发送动态的时候经常可以在动态后可以看到他们的具置。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利用某些软件,比如Google earth软件中的GPS定位,模拟飞行器等来提升课堂的气氛。比如,在讲述某个地理区域时,让学生上机定位,带领大家先领略当地风光。通过“旅行”,他们发现了那些地理环境要素特征。带着兴趣走进地理课堂,不失为一个新颖的导入方式。
四、对于自身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我们的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信息技术仍只是作为辅助工具来使用,在现行的新课标教材中也只是被作为一种背景资料来引用,没有做详细的介绍。而且,地理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我们的学生的素质,加上教师本身对这门技术性课程的技术掌握不够纯熟,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就缺乏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只能作为提高数据资料的辅助工具。
为了更好地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我们的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中去,我个人认为自身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习和探索。需要不断加强自己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只有自己能对这门技术充分掌握和吸收,才能促进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改;乡土地理校外实践课;开放式学习kuan dao;自主探究;生存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07-03
一、乡土地理“校外实践课”开设的必要性
1.地理新课改的要求。在最新出台的2011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不仅首次把乡土地理作为必修课(以前都为选修课),而且再次强调:“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至少应安排一节野外(校外)考查或社会调查。”1]这是用规定必修课时的形式来强调地理校外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到实地去多调研、多考察。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拓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掌握地理实地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学会用地理科学的办法来改善我们的生活。这是乡土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将成为新课改中学生实践能力考查的重要途径.
2.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了解家乡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和途经,懂得如何协调好家乡的人地关系,了解家乡经济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树立为家乡、为祖国做贡献的雄心壮志。并通过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1]树立“家乡兴则国家兴,国家兴则全球旺”和“从家乡发展做起”的理念,让学生在为家乡做贡献的活动中,体会成就感,拥有自豪感,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3.学生智力发展的需要。在实地考察中,学生通过不断地观察、思考,提高了地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并在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地理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步形成并得以提高。地理校外实践课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提高创造力最为有效的途径。
4.学生自身生存的需要。地理实践课内容,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它们就在学生身边,学生时常接触,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学生因关心身边的事而积极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增强了学习的内动力。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考察、抽象思维,学生逐步具备了解决家乡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然灾害突袭之时,能够及时、正确地运用地理技能实现自救或互救,减少损失。通过实践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建设好家乡,更懂得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保卫家乡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符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的新课改要求。这是地理新课改最核心的能力要求。
二、乡土地理“校外实践课”开设的迫切性
1.乡土地理教学的实践性尚未充分体现。虽然乡土地理教学开展了好些年,我们也有本省、本市乡土地理的材,但多数学校也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进行书本知识的理论教学,野外考查或社会调查等实践形式的教学还很少,或因为客观条件、教师水平、教材内容等原因,教学实施还很不成熟、规范,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仅仅愿意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多出力,只有满腔的热情,而对野外考查或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法和过程以及作用并不十分了解,心有余而力不足!广大学生极其缺乏地理实践的机会和经验,也缺乏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更缺乏应对突发灾难的生存能力!
2.各地灾难频发,全民缺乏应变能力。就中国而言,2012年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465人死亡,97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73.8亿元。7月份,又造成全国402人死亡,9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55.2亿元。其中,8号台风“韦森特”给华南沿海一带带来连续强降水,造成11人死亡。7月21日北京、河北两地的罕见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112人死亡,21人失踪。8月初,台风“海葵”势力极强,致华东4省市6人死亡。……全球各种自然、经济、文化、社会问题的困扰愈加强烈,严重危及人类自身的安全!
3.地理“校外实践课”应当迎头赶上,肩负起历史重任。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些灾害中相当部分是可以用地理学科的方法预先控制的,地理学科正是研究、预防并控制这些灾难发生、发展的应用科学。只要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实践技能,就可以把地理科学知识所具备的内在价值,转化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实用价值,3]更好地为乡土建设服务。如果前面二三十年我们就要求地理实践课为必修课,从小学做起,并且基本落实到位、发展成熟的话,那么,现在全民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用地理科学的方法来防灾、减灾、抗拒自然灾害的应变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害,我们会提前做好应对,今天的损失会小得多!
因此,新课标规定全国所有中学都要把地理校外实践作为必修课,给予了每一位学生校外实践的大好机会,让学生在校外广阔的空间中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发动各地学生努力挖掘本乡本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发现现存的严重问题,并通过地理专业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具备关心家乡、认识家乡、研究家乡未来发展、保护和建设家乡的情感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能够真正培养出拥有真实技能、建设家乡的有用之才,实现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的双重功效。这条规定真是雪中送炭,是及时雨!
三、乡土地理“校外实践课”教学内容选定的原则
地理“校外实践课”教学内容选定的范围十分广泛,往往难以确定,依据以下几条原则,就能抓住关键,选好课题。
1.科学性原则。乡土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是一门开放性、科学性很强的课程。由于地理科学涉及的领域很广,开放性强,增加了其调查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调查过程的复杂性,调查结果的不确定性。而调查结果又直接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更应该尊重科学,通过请教专家、申请专业部门技术鉴定等多种方式,得出正确的结论。要求学生学会用地理专业术语科学、准确地表达出调查结果。切勿未经认真细致地考察、取证,凭感觉就轻易地作出判断。否则,不仅不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乡土地理知识,反而会带来严重恶果。如附近有化工厂排放污气、污水、废渣隐忧状况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向化工厂技术人员咨询、请有关专业部门抽样化验或请专家分析讲解等形式,对其展开科学、全面的调查,再得出结论。就可以避免像2011年2月,江苏响水的近万名群众,因看见化工厂冒出白烟,听信“化工厂要爆炸”的谣传而纷纷连夜大逃亡,造成4人死亡的惨剧发生。
2.探究性原则。开展乡土教学实践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学生事先对所考察项目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并没有详细、准确的结论,而是围绕所设立的课题,通过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从参观、访问、观察或调查中搜集第一手资料,经过自己的分析、归纳,作出判断,得出结论。有一个不断探究、不断发现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在校外考察中自主探索、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学会利用地理方法表达研究成果、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培养学生观察地理事物、获取地理信息、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践考察中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在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中,自主掌握地理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的方法和程序,逐步具备运用所掌握的地理技能改变家乡、保卫家乡的能力。如发现饮用水中有杂质、有异味,又是食道癌和喉癌等癌症高发的村庄,附近学校可以针对沿岸工厂排污状况、饮用水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等方面,开展水质污染状况调查,探究工厂污水与癌症发病种类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原则。“开展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实践活动”。这一新课标要求:选课题时应该以改善身边的环境质量为首要任务,尤其注重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应注重优先选择那些即将或正在危及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又难于解决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激励学生认真分析家乡在利用自然资源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不利影响。提高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的实践能力,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1]。同时强调,不光要立足于现在,要用开放的、动态的眼光把家乡置身于为了国家、为了全球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关注家乡主要环境问题的改善情况,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逐步具备应对未来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如针对今年7月北京地区特大水灾死亡77人,附近学校可以从地形、气候特征、植被覆盖率、房屋结构牢固度、居民接受防御自然灾害教育的普及率等方面开展实地调查,分析房山地区受灾严重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今后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以报告的形式完成实践课作业。对其中探讨深刻、确实有建设性建议的观点,应及时向相关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以便其采取相应措施时作为参考。也许师生的一次普通的实践报告中的一条建议,就能避免当地未来巨大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这体现了地理校外实践课开设的真谛!
4.典型性、代表性原则。教师首先要全面收集自己家乡的有关资料,找出其中最能反应当地地理特色的,具有典型性、独特性的,人们最为关心的地理事例,作为地理校外实践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如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建筑艺术的奇葩”——福建永定土楼群附近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对土楼建筑的科学性、艺术性进行考察,针对其所选的地形、所在地的气候、土壤质地、植被和岩石材料、易经八卦的建筑格局,以及防风抗震、冬暖夏凉、安全隐蔽的建筑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找出这样建筑的原因和特色。培养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学习习惯和热爱家乡的情操,激励学生传承家乡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5.从身边的细微处入手的原则。新课标“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学生最关心自己身边的事,调查起来也比较方便。学生头脑灵活、对事物敏感,善于发现问题,通过收集学校周边的地理信息,经常、细致地观察,发现人们不注意的、还没有得到重视的细节,敢于大胆、及时地提出自己的假设。通过“校本乡土地理”校外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我们既可以利用身边的小事就地改善我们的生活,更可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尽早地避免一些重大危害的发生。如在泥石流多发地段,可以开展对危险岩体裂缝大小、倾斜角度的定期跟踪测定和植被覆盖率、夏季暴雨状况观察,以及附近居民人口状况调查,分析并判定其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趋势,以及附近村民安全居住的范围,提出防灾、减灾的有关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有益建议。
6.学生感兴趣原则。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这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动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轻松高效。从选定课题、准备材料、采取方法到开展调查,交流调查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来把握,学生占据主动,积极性高涨。如南京六合区横梁镇的雨花石乡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就地进行六合区“天赐瑰宝”雨花石资源的源头溯源考察、开发利用及保护现状调查,包括六合国家地质公园和雨花石博物馆的使用维护情况和雨花石市场状况调查。学生既可以了解、宣传家乡的雨花石文化,认识雨花石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感受雨花石千变万化的天然神韵之美,又能及时发现雨花石开发中资源破坏、流失的问题,使雨花石资源得到及时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学生也为能够保护家乡美丽的“玛瑙”而感到自豪!
7.因地制宜原则。乡土地理实践课的教学,不能拘泥于内容有限的、缺乏亲身经历的乡土教材,也不能局限于全省或全市统一使用同一本教材,更不能全市统一到同一个地点去野外考察或统一形式做社会调查。课题的选择应该广泛、多样、灵活,要根据学校附近的各自特色,就地把握,不要雷同,才能及时地发现并灵活地解决学生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地震高发区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开展民间的地震测定方法的调查,一旦发现有简便易行又准确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于生活之中,就发扬传承,为预防当地的地震灾害出一份力。
8.时事性原则。选课题时还应该考虑选择那些与时俱进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案例,尤其是人们关心的当前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这样,不仅教育效果更佳,而且对当地人民今后的生产生活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如今年8月台风“海葵”肆虐,浙江受灾最严重,为何伤亡人数极少?当地学生可以以“台风来袭,我做了哪些贡献”为题开展社会调查,探讨针对当地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应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在南京,针对“海葵”猖獗,致使市中心一棵大树倾覆砸死1名路人,可以开展行道树安全状况调查,一旦发现倾斜、枯死的大树,及时向园林部门申请整治;并通过小区橱窗展示、印发小报等形式,开展台风防范措施宣传教育,为当地人们的防灾、抗灾尽一份力。
乡土地理校外实践课可选的内容十分广泛,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案例作为考察或调查内容,应该本着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利于国家乃至全球发展的原则。由于地理中考、高考的应试教育体制长期的束缚,师生精力不济,许多学校缺乏实践经验,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该立即肩负起研究、上好地理校外实践课的重大责任,不断探索、创新,逐步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突出实践性、强调探究性的乡土地理校外实践课的教育体系。[2]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雷.探究式中学乡土地理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教学措施;教学质量;改革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134-02
国家十分重视教育质量提高,因为教育的发展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提高国家的整个教育体系的教学质量利于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国务院在2010年就21世纪头2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尤其是优化本科教学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要深化改革并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更是要积极主动地担当起教育一线工作者的重任,将这些教育改革的措施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
自上世纪末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出现了极大的变革,科技推动经济的腾飞。就人文地理方面来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但是,全球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发展并不平衡,而且,生态环境背负着经济增长带来的后果,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自然资源出现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日渐显著。人类社会发展至20世纪后半叶,不仅出现人口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增长、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人文社会问题,而且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资源匮乏等重大环境问题也开始显现,成为各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在科技革命不断向前推进的大趋势背景之下,怎样实现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之间的和谐则是国际地理学界现在正在面对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学院作为人文地理专门性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高校要主动肩负起这样的社会责任,积极建设重点学科,提供专业性人才的培训阵地。就在地理类、资源环境类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来看,《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两个比较重要的基础类课程,其中《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该课程从人地关系的理论出发,对不同的人文现象、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在的地域结构构成和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该过程会涉及到对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学习和探究,总的来说,是一门内容丰富,极具社会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特点的学科。该课程涉及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的特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人文地理教学方面的教学实践将在下文中从如何提高人文地理教学质量的问题出发,简要探讨开展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几个重要环节的改革,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今后的人文地理教学提出相应的参考性意见。
一、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人文地理学是以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涵盖社会、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俗、城市、政治等诸多内容,且涉及现实中许多热点与焦点问题,如文化现象、、经济发展等。所以如何能让学生多领域、多学科、多方位地去了解和学习知识,主动拓宽视野,以及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综合动态地分析事物的能力,是人文地理学教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真正传达人文地理学思想理念的深层意义。如今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充分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要按照针对性、效率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正确、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组合,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才是提高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
1.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人文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单一的教师授课方式会加深学生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教学授课方式由单一性授课转变为启发式授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会更加增强。教师在人文地理教学的时候就要认真地设计好教学内容,通过实例启导学生深入到课本的理论知识中去寻找答案,然后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由此帮助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知识的同时拓展学习的思维,积极地创新和探索。
启发式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积极地发挥其主导性作用,教师为主导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例如,在学生通过自由讨论活动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质疑的时候,教师不是直接为其解释和答疑,而是要引导学生利用手中可以利用的课本和资料,通过参加学习小组、活动团体等方式积极地交流来实现自己对问题进一步理解,这样一来,教师在做知识的分析和总结的时候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了。合作性的探讨有利于学生深入地获取新的知识,教师的引导性问题有利于对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做进一步的指导并及时地对其知识的理解做出评价和纠正,有利于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进程的观察实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思路。
2.运用多媒体引导教学。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这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课程的内容设置一般都比较多,涉及到的知识包含各种方面,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觉到抽象难懂,此时,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PPT、音频、视频等形式将具体的人文地理情境真实地再现,学生通过这种能够刺激感官的逼真学习环境能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带动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
3.合理采用对比式教学。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一般包括地理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状况、生态环境、人口分布、民俗文化、经济状况等,区域之间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有其具体的差异存在。要让学生对地理区域的人文地理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就需要一个分析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差异性和相似性的对比分析,因为针对特殊的差异一定有一些历史的人文和地理相关的深层次的原因。例如,教师可以做一个分析城市间地理差异的PPT文件,提供比如香港和澳门两个城市的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从每个城市的不同人文特色判断其所在城市,再比如对比东、西部人们的饮食习惯,同学们可以从不同地理区域人们对于酸辣甜咸等口味的偏爱进行判断,并针对这样的口味偏好进行其自然元件、民俗习惯等方面的特色的了解。教师采用对比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来思考问题并探索其中的原因,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图教学法。地图,宏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地图教学。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若是用语言进行描绘的话会比较烦琐和抽象,而图像比较直接而客观,地图教学法是一种形象的讲解法。运用地图案例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色,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复杂而抽象的知识可以通过图像形象、直观地获得,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和思维的拓展。例如,岩石的变化、地壳的运用、星体的运行等知识的讲解就可以通过版图、版画讲绘等方式将地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展现出来。又如,人文地理中涉及到的人口、民族、宗教等都可以通过其分布图轻松地掌握。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媒介,通过读图获取知识,再通过用图将所学的地理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很重视地图教学法。
5.教学手段、风格与技巧改革。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载体或设备,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具有动态性、交叉性、综合性等特点。而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符合此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是教学活动个体化的重要表现。教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学风格就得注重教学技巧的学习:首先是发挥好教师的导向作用,每个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和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其次是要提高查阅文献能力,阅读是扩展一个人的知识和生活领域的重要措施,学生要获取知识就得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积极地扩大阅读量,独立地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科学地运用相关知识。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交代实践部分的布置分析、研究工作内容后,采用查阅文献指导法,给学生列出一些查阅文献的任务,让学生能通过阅读和写作,完成自己的实践报告、论文等任务。
教态的完善。教师教态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形体动作以及教师的语言、语调、面部表情的综合体现。教师的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别注重教师的教态,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配合默契,课堂气氛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在进行人文地理教学时,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将这几种教学手段紧密结合、衔接一致才能达到人文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真正达到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才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及创新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地理教学 创新教学
由于大量使用燃料矿物等能源,地球上的碳排放不断增加,出现了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水源枯竭、空气污染、物种减少等严重环境问题。人类的高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自然生产力有走向衰竭的危险。面对残酷的局面,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的同时兼顾经济的稳定增长的经济模式,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气候的变化成为了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标。当前,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生态文明国家是政府的追求,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学生是传播低碳理念与实践低碳发展的生力军,学校是进行低碳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利用学科教育增强学生的认知意识对于提高全民族的低碳意识意义重大。地理学科是一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课程,应该在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上大量渗透节能减排的知识。在提倡“低碳经济”的今天,如何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低碳意识,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根据职高地理教学的特点,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提出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的建议。
一、教材内容的提炼与整合
在地理教学中低碳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相关的地理知识的学习,整合有关气候变化与人类经济活动、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低碳意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一)学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篇章,强调自然大气环境、陆地水和海洋环境、岩石圈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受到相关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对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无节制地占用农田和抽取地下水,对矿产资源采富弃贫,滥采滥用,造成全球性的气候恶化、土地沙化、地面下沉、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等严重的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发生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产生危机感和责任感。
(二)通过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学习“人口、城市与环境”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低碳消费、低碳文化、低碳城市、低碳生活方式等概念,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如介绍到水资源时,可以介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人口稠密,经济发展不平衡,使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非常突出,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江河水体污染日益恶化,很多河流污水熏天,鱼虾绝迹,严重影响了沿岸人民的生产生活等。
(三)在学习“人地协调发展”内容时,进一步强调低碳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深刻理解低碳意识形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教师要用身边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四)通过区域差异的学习,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区域开发的经验加以学习,如荷兰虽然地域狭小,人口稠密,资源匮乏,但该国通过发动“清洁和能效项目”,提出到2020年减少温室气体6%的目标,整治环境,国家有效治理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之一,该措施成为低碳生产、低碳经济的典型范例。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地理教学更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低碳意识培养需要以学生参与为基本前提,民主的、开放式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受教育过程。在地理教学中,除了讲授气候、水、土壤、生物、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与城市、人类与环境等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外,还要充分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在活动中渗透低碳经济意识。
(一)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通过请环保专家到学校作环境科学的专题讲座,普及低碳经济知识,组织以低碳经济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和以低碳经济为主的知识竞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二)组织学生参与以低碳环保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等时,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了环境问题与我们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感知中得到了理性的提高。
(三)学校每年可举办如“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知识讲座”、“演讲比赛”、“辩论会”和“手抄报”比赛等以全校性的低碳环保为主题的活动。并成立在地理教师指导下的课外实验小组和宣传小组,向公众宣传有关环保的政策条文、法律法规,使环境意识渗透到整个社会中。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善,让节约、绿色、环保等理念入心入脑,树立“低碳”意识,进而打造绿色课堂、绿色校园、绿色社会。
三、交叉学科的渗透与借鉴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深挖和借鉴哲学、语文、化学、语文、政治的知识,积极渗透节能减排的技能和“低碳”观念。
(一)哲学学科上的“物质决定意识”知识点,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国情决定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节能减排。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增强珍惜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识点要求资源的合理、高效和循环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化学学科中如对大气中各种污染物(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一氧化碳等)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学习,会使学生从人体健康的角度认识到“减排”的重要性。
(三)高中语文课文《天山景物记》、《让藏羚羊续说“生命”的神奇》和《长江三峡》等课文都蕴含着很强的环保意识。又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以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那“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自然秀丽的田园风光,体味诗人宁愿弃官归隐返回自然的愉快心情,从而让学生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在政治学科中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消费观念,科学发展,经济全球化”等知识点的学习说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存在着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就必须优化资源配置,重视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地理学科和政治学科的交叉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增强发展协调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发展“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需要;发展“低碳经济”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并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我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四、学生日常的参与与体验
(一)引导师生建立新经济发展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始终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成为文明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号召学生开展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低碳生活可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少喝一瓶饮料,少用一个塑料袋等日常行为做起。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体验,通过小故事、小窍门、小发明、金点子或者以全新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宣传低碳和环保理念,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如通过交换、捐赠、改造多余废旧品,将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少用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具,节约用水用电用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出行方式等实际行动参与低碳生活。
(二)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学校可利用课堂教学和家长学校,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浪费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让广大师生把低碳意识引入生活。
(三)结合各类环境纪念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并落实到行动中。
(四)结合污染严重的化工厂、造纸厂、水泥厂等具体的环境时政新闻,师生共同讨论空气污染的危害,分析原因,探寻解决办法,促使学生经常性地关注环境现状,充分意识到树立低碳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座谈和采访,进一步认识到企业只有发展循环经济、环保清洁生产过程,才能从源头杜绝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共创资源节约型社会。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文根据职高地理教学的特点,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提出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教材内容的提炼与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善、交叉学科的渗透与借鉴、学生日常的参与与体验等四个方面实现创新教学的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地理 区域 灾害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13-02
目前,国际灾害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很多国家致力于将灾害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中,而我国对灾害教育重视不够,学生的防灾减灾素养较差。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亚热带中南部,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地貌类型复杂,河网密度大,常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台风、旱涝、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尤为突出。由于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的特征,区域灾害教育应成为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中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课为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提供了优势和可行性,而结合乡土地理案例进行渗透教学、开发本地区的区域灾害教育校本课程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家乡的热爱,还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地区常面临的自然灾害,增强本区域灾害意识和防灾素养,体现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只有少数文献中有提到区域性灾害教育、乡土灾害教育等说法,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概念。
(一)区域。区域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地理学,指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学科领域的拓展,区域的概念和意义也在不断变化。
1.地理区域。地理学家哈特向认为,“区域”客观存在的实体。他提出,一个“区域”是一个具置的地区,在某种方式与其他地区有差别,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之内。刘俊杰认为区域是具有一定地理位置、各要素间内在本质联系、外部形态特征相似且具备一定功能的可度量实体。盛叙功认为区域是包括自然和人文在一定地域上相结合的表现,即地域性或地区性。
2.经济区域。经济学家熊义杰将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的定义为:“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文化的积累和居民机器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美国区域经济学家Hoover E M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察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中国经济学家程必定认为,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政治区域。政治学家崔功豪认为区域是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即地球表面上任何按照行政标准划分的地区,它既包括一个国家或国家之下的行政单元,也包括几个国家组成的地区范围。政治区域是有政治组织、一定数量的人口和地理区域三个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综上,笔者认为区域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可以是有明确的边界,如行政区;也可以是过渡性的边界,如干湿区。本文界定的区域主要为有明确边界的行政区域,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灾害教育。
(二)区域灾害教育。结合上述界定的区域和灾害教育概念,笔者尝试提出:区域灾害教育是为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以培养公民具有区域灾害意识、区域防灾素养为核心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正确看待本区域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掌握一定关于灾害本身及防灾、减灾、救灾和备灾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树立正确的灾害观,正确地进行相应防灾、减灾、救灾和备灾活动。
二、高中地理区域灾害教育研究现状
研究者谭秀华、王民、张英通过对国外地理课程中学习的灾害类型进行比较后指出,各国要求学习的灾害类型中,根据其本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对灾害类型的选择有不同的侧重,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李景霞、张英指出,实施灾害教育应结合乡土地理教学,将研究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发挥乡土地理的优势,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以及把感情转变为学习动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丁运超认为区域性灾害教育应成为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他指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进行区域性灾害教育能较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包括选择性地选取本地区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采取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引用本区域典型案例组织教学;并且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区域性灾害教育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新课程终极目标最好诠释。
综上可以看出,高中地理区域灾害教育是灾害教育的有效补充,结合乡土地理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家乡的热爱,还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地区常面临的自然灾害,增强本区域灾害意识和防灾素养。
三、高中地理如何落实区域灾害教育
由于灾害教育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各个方面还有待完善,无相应的课程和课程标准,缺乏相应的课程资源更是让教师力不从心。以下提出三点建议,希望能给广大一线教师些许启发。
(一)运用渗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选用渗透式教学法来落实区域灾害教育,既能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新课标理念,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
例如,在讲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课时,可结合2014年7月18日9号台风“威马逊”的案例进行渗透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乡土案例了解台风“威马逊”使广西332.91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6.46亿元,共有11市52个县(市、区)出现严重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1201.64千公顷,倒塌农房2388间,农业损失达33.59亿元。通过这些数据资料,学生深刻体会台风对广西的影响,加深了对台风的认识,引发学生对区域灾害的重视。又如,在解释“风暴潮”这一水文灾害时,由于学生较少接触而难以理解和重视。但广西属沿海省份,风暴潮灾害对广西沿海地区破坏巨大,仅2005年至2007 年风暴潮就造成受灾人口为116.59万,农作物受灾面积 2.08 万公顷,海水养殖受灾面积7.66 万公顷,损毁房屋2260间,损毁海塘、海堤为 75.5千米,直接经济损失为 8.17 亿元。运用乡土案例能更为直观让学生理解这一水文灾害,同时能让学生对本区域常发生的灾害给予重视。
(二)开发校本课程。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堂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从教学和课程的关系上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地理课程中如何把握课程标准与充分挖掘灾害教育内容应该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而地理课程改革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鼓励地方及学校开发适合本地区或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包括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积极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不仅能丰富课程资源,更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知识,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广西是全国自然灾害比较多的省区之一,其自然灾害特点包括类型多、分布广、频率高,且常出现几种灾害同步迭加、连续重复发生的情况。其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最为显著,这里笔者尝试以广西气象灾害为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广西气象灾害校本课程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广西台风灾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极端天气(热浪、寒潮)、强对流天气(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和高科技防灾减灾方面的应用(“3S”技术、自然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其中每部分内容分别从灾害的特点、灾害的影响和危害、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进行补充,使该校本课程更为系统化。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区域灾害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体现了“在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
例如,开展“拿什么来应对你:区域气象灾害――南宁市气象灾害教育科技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参观南宁市气象局,围绕着南宁市洪涝灾害和寒潮灾害的主要成因、南宁市洪涝灾害和寒潮灾害的发展历史、时空分布规律及特点、在农业方面和经济方面对人类造成的影响、防洪涝和防寒潮的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防御工作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收集相应数据和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讨论,最后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自己对家乡防灾减灾的观点和看法,提出相应防灾减灾的措施和建议,通过班会、海报、黑板报、演讲等形式展示成果,同时向其他学生和教师科普区域灾害知识,达到提高学生和教师防灾减灾意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08-144
[2]刘俊杰.区域地理学学科价值与体系建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3]盛叙功.泛论区域地理学的复兴与改造[J].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2)
[4]熊义杰.区域经济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15-17
[5] Hoover E M.区域经济学导论[M].王翼龙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0:220-226
[6]程必定.区域经济学――关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探讨[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7]崔功豪.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3
[8]谭秀华,王民,张英. 国外中学地理课程中灾害教育目标浅析[J]. 地理教育,2013(S2)
[9]李景霞,张英. 中学的灾害教育[J]. 城市与减灾,2008(2)
[10]丁运超. 区域性灾害教育应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J]. 教学与管理,2009(1)
[11]陈宪云,刘晖,董德信,等. 广西主要海洋灾害风险分析[J]. 广西科学,2013(3)
关键词:学生;地理教学;人生观;价值观
什么是人生观、价值观呢?它的内涵很丰富,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关注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在学习中成长的快乐,这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下面针对我在地理课堂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体验,对地理课堂教学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作一些分享,希望广大同仁指教。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切体验地理,感悟人生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的课题,也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保持生态环境的意识。在平常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我除了注意探究教材外,还注意身边环境的变化,让学生在感悟课本上地理知识的同时,也直接感悟身边环境变化对你我的共同影响,从中产生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例如:在学习高中必修二《农业区位选择》一课后,我就充分利用我校农村学生多的优势,让学生分析我校周边农业用地的变化:
(1)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及以前的水稻种植区位优势。
(2)21世纪头十年的蔬菜种植区位优势。
(3)现在为了增加蔬菜的产量,周边农民采取怎样措施,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问题抛出,接下来的课堂是可想而知的,讨论非常热烈。不过在总结时,学生是还是感受到了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周边环境的变化:从秋季田园的稻浪滚滚(自然区位优势选择的必然)贵黄路、清黄路、贵安大道的通车(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发展郊区农业) 田间地头土壤的板结(为了增产过度使用地膜、化肥等)。这些变化让我们不得不审视人类走过的历程,努力寻找一条人口、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能够协调发展的道路。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战略植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之中,并将“美丽中国建设”首次写入规划建议。作为新型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只有保护了生态环境,才可能有人类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把全面小康建成“美丽小康”。师生共同讨论,产生共鸣,共同接受心灵的洗礼。我相信这种环境保护意识的成长会逐步升华为每个学生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学生情感成长的过程,我认为不能全靠灌输,只能由学生在学习过程自我体会、自我发现,反思后而成,故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让不同的观点互动交融,从而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到高中必修二这本书快结束时,就有学生发现了这本书的“秘密”,即主要探究了地理事物的区位状况。那天下午我就用了一个连堂课和学生一起讨论,除了课本中关于区位的地理知识外,还意识到:
区位其实就是关于选择的学问。在人生的道路中,我们也难免要面对许许多多的选择,让学生理解选择的意义,正确对待选择中的得与失。高中阶段学生面临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选择,实现大学梦之后是留在外地发展还是回乡创业呢?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但是也很无奈。而地处黔中大地的平坝区,现在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依托贵安新区的优惠政策、强大的产业集聚优势不正是莘莘学子回乡创业的大好时机吗?“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正诠释选择 的学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