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17:26: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非常重视地理实践教学,强调“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在课程内容的活动建议中提出许多初中地理实验的教学和内容建议。初中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一条高效途径,也是地理教师进行直观教学和提供感性认识的重要方法。笔者发现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存在诸多困难,急需解决。
一、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近期对初中地理教师实验教学的调查发现,58.25%地理教师“只讲述实验”而“不做演示实验”;21.20%地理教师只是简单地播放实验录像、动画等;13.40%地理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验能力,在地理课堂上演示过一些简单的地理实验;7.15%地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地理小实验。
初中地理开展实验教学的困难有:初中学校几乎没有地理实验室,实验器材短缺,学校现有实验设备无法满足实验教学要求且使用率极低;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时间不足,7、8年级共安排140学时,可以安排实验教学的学时很少;初中地理实验没有一个独立的教材体系,实验内容不成系列地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的活动中;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课程资源短缺,地理实验的教学课件偏少,模拟动画较少,动手操作过程的视频更少,导致实验教学的课程资源二次开发难度加大;初中地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不强,个别学校由非地理专业教师兼任,没有经过实验教学专门培训;为了考试,地理教师简述实验,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的过程,实验教学过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脱节。学生对初中地理实验内容不熟悉,只能面对教材和教师枯燥的讲解,凭空想象着地理实验过程的各种实验画面,很多学生失去了地理实验的兴趣。当前,由于实验条件和时间等的不足,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从初中地理课程特点看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地理是纯粹的社会科学,既然不是自然科学就不需要地理实验的教学过程,这种认识非常不利于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地理是一门自然和社会综合的学科,自然地理内容抽象且时空跨度大,初中学生难以感性认识;人文地理内容重于体验、分析和感悟,人地关系又是地理学科研究重点,基于地理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必须坚持开展初中地理实验的教学。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在大尺度的空间上分布和在漫长跨度的时间上演变,学生无法直接感知,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把学生认为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演变过程深刻、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2.从初中学生地理思维特点看
初中地理实验以模拟实验为主,全部用虚拟的动画模拟实验替代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没有经历自主真实实验环节的学习,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对实验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认为做实验与不做实验结果都一样,学生对地理科学探究的兴趣就逐渐弱化了。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间接来自好奇,这是难以持久的。初中地理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面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处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为主的过渡阶段,需要借助地理实验来化解初中学生抽象思维的难点,以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满足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需求。
3.从初中学生地理学业水平看
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下,地理思维处于低级水平,实验基础技能薄弱,实验动手能力差,怕出错就不敢放手操作,不能主动、大胆地进行自主实验。为此,必须加强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地理实验教学功能,为学生在地理实验实践中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地理实验演示中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在地理实验操作中感知地理知识和获得鲜明的知觉形象;在地理实验参与中高效地解决学习重点难点;在地理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地理创新思维和良好实验探究习惯。
4.从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资源需求看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不重视校内外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实验课程资源不能满足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需求。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能为地理教师提供多样的实验教学素材和丰富的实验教学案例,充分利用学生自己实验素材资源和课外地理实验课程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对地理实验的兴趣。这有助于提高地理教师实验教学水平,以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
5.从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效果看
目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侧重于教师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演示实验替代学生自主动手实验现象普遍存在,学生观察的距离较远,无法看清楚实验全过程,重复观看演示实验没有条件,自己动手实验操作却没有时间和教师具体指导。即使安排了学生动手实验,往往被教师设计成验证性的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方法,都事先做了具体的规定,学生被动地完成整个实验,缺乏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初中地理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快乐地学习地理的平台,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地理实验的技能,锻炼了创新精神。
二、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1.教师示范演示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
教师通过课堂实验示范演示、现场指导学生代表动手演示、播放实验的微课视频这三种方式,要求学生能模仿并按照实验规范进行操作,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必须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全过程,适时启发学生发现演示实验中出现的错误操作,把这作为最好的实验教学资源。教师示范演示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注重实验操作的过程评价,以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实验探究习惯。例如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实验总共有四组对照小实验,教师预先制作实验的微课,根据学生学业水平选择其中一组拍摄自己演示实验过程视频,在初中地理实验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验参考。学生(小组)设计自主实验方案,动手完成自主实验,绘制实验过程示意图并进行课堂展示。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小组)做四组对照实验并拍摄实验过程,制作成学生自主实验视频(见图一),作为实验学习素材和学习成果进行在线展示,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线进行实验评测。
2.动画模拟演示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越来越普及,尤其是针对一些空间尺度大和时间演变长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则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直观的动画模拟演示,期望辅助学生感知、理解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但是,仅仅用纯粹的虚拟动画进行实验会让学生产生怀疑,因此动画模拟演示要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例如海陆的变迁需要模拟板块运动,首先利用动画模拟2亿年来世界海陆的地质演变过程,解决了学生认识板块运动空间分布上的宏观性和时间演变上的漫长性的困难。然后进行板块运动,学生自主演示实验(见图二),是学生(小组)设计自主实验方案,动手模拟演示实验。实验过程准备脸盆、水、吸管、泡沫板,用泡沫板制作联合古大陆的各板块,拼接后放在装有大半脸盆水的水面上,吸管一端插入古大陆水下,嘴对吸管另一端吹气,观察并描述联合古大陆分离开来的过程,探究海陆变迁的原因,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动画模拟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创新 思维。
3.课外实践活动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新课程 初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006-02
新课程标准公布以来,很多学科都尝试将实验教学方法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在此种方法的实践下,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在相关学科上的观察力、想像力,帮助学生形成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推动了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培养。另外一方面,实验教学方式讲究实验现象与理论知识的相契合,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地学好各门功课。
一、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可行性探究
(一)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公布以后,初中地理课本要求的必修内容中有很多需要演示教学、模拟实验教学、观察教学以及野外参考教学的内容,还有很多知识点要求学生充分结合图表、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适当报告,还有一部分知识点需要学生利用社会调查以及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充分的互动。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地理要求学生主要掌握三种内容:第一,掌握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二,掌握研究型学习能力;第三,适当拥有自主学习能力。
大家都知道,初中地理课本中所讲述的自然部分,是整个地理学习当中最基础的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内容:一年四季的分别;太阳照射角的计算;几大气候带的分布等。这些现象和规律都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充分积累的经验,经过了人们长期的观察、计算、推导、猜测、验证以及总结。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保证学生接受这些常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周围的条件来验证这些现象的真实性,从而加强学生们对这些自然现象的印象,进而帮助他们更为深刻地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开阔了他们的思维,也满足了他们的动手欲望。此外,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也有利于他们内部形成团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教学的内容
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在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学生在自然学科上审美情趣的培养,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德育等方面素质的综合提高。为了积极倡导学生们自主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启发式学习,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可以将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如下:第一,演示性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实验现象讲述地理知识,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可观可感的实验现象来充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爱;第二,家庭实验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要求稍高,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庭小实验;第三,综合性课外实验,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在充分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前提下,在地理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
(三)实验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实验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学生需要充分的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数据记录、数据分析以及实验结果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要设置好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步骤,保证课堂学习的效果;另外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引导学生在思维习惯上建设起地理学习的思路,让他们形成对地理的热爱,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进一步开展好问题解决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
二、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原则
(一)开放原则
实验教学环境是充分开放的,需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我们需要以现行教材作为教学工作的载体,但与此同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上不要局限于教材内容,尽量从生活中充分挖掘地理实验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
在传统实验课中,一方面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讲授课本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授课的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其根本其实还是填鸭式,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互动作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也仅仅限于课本知识单方面传授,只不过是将课本知识用实验仪器以及实验方案代替而已。这样的传统实验教学方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长此以往,不利于初中生在创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上的培养。
我们所倡导的开放式原则要充分体现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在课堂中,让老师充当辅导的角色,引导并帮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配置实验过程,将教育重点放在学生自主设计和操作实验的过程上,而不必过分在乎实验的最终结果。如此一来,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实验的原理,更为深刻地理解基础概念,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课堂兴趣,相较于传统实验课,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起到了良好的培养效果。
(二)科学原则
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科学性原则。教师在课程内容的安排,实验内容的安排上要勤于思考,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一方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更是启发学生思维方式、带动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领路人。
(三)可操作性原则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尝试实验教学方法,一定要充分考虑实验内容的简单性和可操作性。实验教学拥有很多优点,但是并不强调实验内容的难度,重点在于地理学科的认识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一些很有难度,在操作上冗杂的实验大可不必在地理实验教学中出现;而一些耳熟能详、简单易行的实验案例可以被充分选用到实验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案例学生很容易接受,并且结合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体会,很容易加深他们对于实验内容的理解。此外,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及横向思维,地理学科是兼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学科,学好地理,对于学生在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上的培养都大有裨益,所以在地理实验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原则,以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的公布,为初中地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本文探究了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可能性,并分析了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原则,结合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实验教学在初中地理科目教学中具备重要的必要性并且拥有很大的可操作性的结论,希望能够为广大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孙军.浅议初中地理教学[J].当代教育,2010.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实验教学部分在整个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于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且教学方法较为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还能有效扩大实验效果,轻松化解实验难点。基于此,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能,并且彰显出以往常规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而言,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1.运用多媒体,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
初中物理实验囊括演示实验、探究式实验、分组实验及课外小实验等多种形式,其中不乏危险性太大、实验效果不佳、实验时间过长的实验,这些实验操作性不强,不仅会耽误大量时间,甚至可能会发生危险。但若不进行实验教学,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又更加困难。而多媒体技术凭借声画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可以对相关操作性不强的实验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展示,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例如,在演示220V电压下,短路和过载造成保险丝熔断现象时,由于实验危险性较大,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家庭电路中的各种现象和故障,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不仅实验效果逼真,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变得容易起来,摆脱死记硬背“理解”实验的窘境。
2.运用多媒体,模拟宏微观世界规律
受空间和实验材料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很多实验是无法清晰、直观地模拟的。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想象,是很难掌握相关知识点的。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进行直观、形象的实验模拟,这样远比口头讲述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以模拟宏微观世界规律。例如,在演示电压、电流相关实验时,由于电流、电压概念比较抽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因而学生在理解相关概念时存在一定阻碍。这时,教师可利用FLASH制作相应的课件,把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过程,电流强度的大小用不同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类比法将电流和水流,电压和水压进行类比,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变得容易起来,开展相关实验也更加得心应手。
3.运用多媒体,提高物理实验清晰度
初中物理试验中,很多的实验现象都是一瞬间发生,学生并不能对实验进行详细的观察,导致无法正确理解实验原理与步骤。此外,很多演示实验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学生观察极其不便,若安排学生轮流观察,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同样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放大微小现象,放慢宏观情景,进而清晰、直观地展示出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方便学生对实验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以提高物理实验清晰度。例如,在演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时,不依靠多媒体技术,学生无法对演示效果进行有效观察。此时,教师可以把铁屑盒放在投影仪上,再将不同形状的磁体放在铁屑盒中,用手指轻轻地弹动铁屑盒,铁屑就会很听话地排列起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进而能够有效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又如,在皮球落地能量转化过程实验中,皮球与地面接触瞬间即分离,实验过程快,形变如何发生无法观察。此时,教师可以利用flas模拟整个过程,放慢皮球落地时的状态,让学生清晰观察到:皮球落地时越向下形变越大,达到最大后反弹恢复原状,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4.运用多媒体,增大实验教学的容量
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在传统物理实验教学前,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这就导致实验时间被进一步压缩,教师无法对学生实验的开展情况进行有效观察与评价。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事先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好制作成PPT进行展示,从而节约大量的时间,有效增大课堂的容量,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实验情况,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以增大实验教学的容量。例如,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前,教师可先将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等通过PPT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的相关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实验,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5.结语
多媒体所具备的多感临境性、构想性、交互性是其它教学手段难以比拟的优势,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也使学生更易于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点。但是,在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不要让多媒体课件成为课堂的中心,否则就有可能喧宾夺主,失去应用多媒体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慧.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4):133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措施
生物作为一门传统的自然学科,实验是我们最基本、最形象、最有效的探索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初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有些保守,它们往往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有悖素质教育的要求。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本文总结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对策。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1.忽视假设实验设立
实验教学的设立是为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能够更为充分地说明问题,验证生物理论,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但是,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的实验观念落后,教师不够重视,学生乐得轻松。其实,为了更科学、更有说服力地论证假说,生物实验常设置一些假设实验,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假设设置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2.实验时间难度限制
初中阶段学习任务较重,时间也较紧,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于生物实验的时间就更短了。有时,还会因为理论教学的时间较紧,挤掉一小部分的实验课。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验时间不足,学生没有进行仔细观察的机会,往往会针对实验内容,对照教材结果草草了结了实验活动,这样的实验是不符合科学探究理论的。
3.忽视实验结果分析
生物实验的结果需要不断地验证、调查,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做出调查报告,但是目前初中生物实验的调查报告就是完成了基本的记录而已。这种情况不符合科学探索的规律,学生也很难形成探究能力。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1.重视假设环节
具备探究精神的科学实验应该包括这样几方面:实验题目的确定;提出假说,即对可见现象提出一种推测或解释;实验,即根据实验目的和提出的假说,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期,即在检验一个假说之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观察实验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推理;交流、评价等。这些环节的完成在初中阶段的实验能力培养上至关重要,但是教师往往更为重视实验过程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等,却忽视了假设环节的设计。为了转变这种情况,要培养学生勇于猜想、敢于假设的能力。例如,教学苏教版生物《实验――学习制作临时装片》时,基本的教学目的是要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如果教师直接给出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这样的安排过程毫无新意可言,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无从发展。因此要改进教学设计:(1)提出问题: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2)小组提出假说,让学生探索实验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教材进行实验用具的分析和探索。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假设如何制作更为有效的临时装片。总之,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与假设。
2.重视分析观察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不能研究学术。”初中生物实验也要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大胆提问、大胆设想、大胆选择、大胆创新,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自由。而为了解决实验时间较长的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更为灵活、有条理的观察方法。(1)先整体后局部。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做好记录后再进行细节部分的观察。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整体形态,然后再针对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行局部观察。(2)对比观察。对比观察要设立对照组,然后进行观察分析,更为准确地找到实物的特征。例如,在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丙组: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空白对照)(3)重复观察。实验探究过程是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重复实验,这就要开放实验室,学生在小组组长的指导下就可以进行小组生物重复实验。例如,苏教版课本七(上)P96探究种子在萌发时是否会产生较多的热量的简易设计方法是:将蚕豆或大豆等种子装入保温瓶内,放入一些清水,用打孔器在软木瓶塞上打一个小孔,将温度计插入其中,塞上瓶塞,该装置就制作成功。24小时后,对比室温,得出结论。如果学生有了新的想法,想要再进行实验也可以对不同的种子进行重复实验,进而验证种子在萌发时是否会产生较多的热量的结论。
3.开展实验后调查
生物实验教学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最终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基于这种情况的思考,生物实验的结果必须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1)详细记录实验结果。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2)根据实验结果对照教材内容,设立调查问题。例如,撰写调查报告,报告题材的选择要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可来源于书本知识的心得体会。如“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我国森林绿化的现状”“传染病的预防”“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等。调查研究的设立是为了让学生对实验结果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目前初中生物教学缺乏这方面的探索,也是忽视实验结果分析的教学现状影响的,必须要尽快转变,尽快改进。
4.自主设计实验
素质教育环境下自主设计实验内容能够保证让学生拥有探究能力,拥有创新思考的能力。自主设计实验的途径包括:(1)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实验。教材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设计实验内容。如教材中有关吸烟危害人体健康的内容只是提供了一些文字说明,如“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3000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等文字信息。但是这种文字说明不可能让学生有本质上的认识,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网络查询,然后设计实验内容和步骤。如用一个U型管,在U型管的一侧插上香烟,另一侧放入一些棉花。点燃香烟,用洗耳球在另一侧吸气。本模拟实验中,棉花模拟人的肺,结果发现棉花变成黄色,这种实验就更有说服力。(2)挖掘课外实验,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课外实验是对课内实验的延伸和补充,学生利用生活用品替代实验仪器完成家庭小实验,利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装置改进,能培养学生探索化学奥妙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
上文是笔者在一线教学实际中结合新理念对现行生物实验教学的一些改进意见。总而言之,实验是我们探索和学习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所以它必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理念的更新而不断改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改进初中生物实验要基于教材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保证生物实验全面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千万不要为了改进而改进,将创新当作形式,那样只能耽误时间,不得要领。
参考文献:
[1]丁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顾凤秀.拓展初中生物实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J].中学生物学,2011(9).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现状;改进
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过程是没有设置生物课程的。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课程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陌生的学科。但是,国家对这门学科应该完成的内容、涉及的能力的规定并不含糊。初中生物主要应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生物知识,让学生了解生物、认识生物;另一个是培养中学生的实验能力,使他们在实验中学到相应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生物实验教学便成为生物教学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所有学校都应该开展实验教学,重视实验教学,完善原有的实验方法,引进先进的实验器材,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对初中生来说,像生物这样一门新接触的学科一定具有丰富的系统知识,具有相应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有一些困难的。如果有些学生认为这些抽象的生物知识很难,就会对他们失去学习兴趣。以此同时,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降下来。但是,生物实验的存在恰恰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学生通过实验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认为生物是形象生动的、贴合实际的、简单易懂的,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该通过生物实验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认为学习生物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并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他们所应该学得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没错,发现问题是问题有无的质的差别。我们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实验解决问题,也应该让学生得知如何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因此,我们要通过实验培养出中学生的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我们在研究“消化”时提出假设“细胞膜只能允许小分子物质穿过,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是无法直接穿过的,只能先转化为小分子物质,然后再通过”,这个假设看似简单,但是通过实验推论出的假设。只有先拥有了这些假设,有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进而去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实,初中生物学习过程的实质是探索过程与实践过程的结合,也就是说先直观发现,再抽象思维,再反馈回现实的过程。通过初中生物中的实验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积极动脑的能力,反馈回来后,他们会积极地动手参与这些生物实验,进而实践得知结果,最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抽象的生物知识。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近些年来,虽然学生也可以做相应的某些生物实验,但是效果确实微乎其微的,总结探讨之后,得知如下这些现状是收效甚微的原因。
(一)观念陈旧,缺乏对中学生物实验重要性的认识
虽然生物教材中有大量实验内容,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有的教师讲课时并没有真正利用到这些实验内容。又因为应试教育体系,很多学生并不会去真心实意地思索这些实验,他们仅仅是依照某些方法去死记硬背,而不是运用这些实验去理解、去记忆。这些教师和学生因为缺乏对生物实验重要性的认识,不能正确面对和理解生物实验。
(二)实验安排不合理
生物实验本是一门通过实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理解到生物知识的课程,但是很多学校对实验的安排并不合理。探究性实验的课程少之又少。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动手自己去探索一些生物问题,对实验结果能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实验的内容。如若探究性实验很少,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不能起到让他们清楚记住生物知识的作用。
(三)只求结果,忽视过程
有的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的时候,只是一味地去追求应该拥有的结果,而忽视了实验过程中那一步步的探究结果的过程。这样,会使得他们并不是真正地记住了理解了实验内容,只不过是死记硬背式的记住了结果,当追其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的原因时,这些学生往往无法正确地解答。
(四)评价机制和监管机制存在问题
有的时候,并不是学校提供的教学设施不足,也不是学生不愿去学习,而是由于教学评价缺乏监管,有的教师并不会无私奉献般地去为学生讲解、演示教学实验,也会为了省事,不让学生进行过多的实验。这种危害是巨大的,不仅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使学生无法真实的深入理解到教学内容之中去,影响学生的成绩。
三、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一)实践中重视实验教学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已经清楚地得知了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每个人都不应该忽视生物实验教学,而是应该充分地将实验教学加以重视并利用起来,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去改变以前忽视实验教学的错误方法。将生物理论教学与生物实验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生物,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一个实验过程,是我们发现、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一个合情合理的实验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生物知识,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多增加探究性实验,就可以让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让他们感受生物实验的魅力,使他们更加热爱生物,更能学好生物。
(三)过程与结果并重
初中生物实验是一门基础的实验性教学,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结果不论过程如何,也不能只注重过程不论结果好坏,而是应该过程与结果并重。这样,我们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学得更多的知识,培养出更强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改善教学评估与监管机制
一个良好的教学评估和监管体制,不仅是对教师负责更是对学生负责。它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完成自己本应该完成的工作,又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满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
(五)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都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例如,在实验之前,师生都应该明确实验题目、目的、内容、工具、步骤、结果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对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完成实验,达到生物实验的教学目的。
总之,初中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一种的重要的方式,是初中生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重视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生物教学,为祖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作者:姜翠梅 单位:山东省海阳市发城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翟如侠.浅谈初中生物课的实验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0).
【关键词】实验 初中 物理教学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虽然没有高中物理复杂困难,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对其难以提起兴趣,其接下来的学习将会受到极大的阻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今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渴望在课堂上学到更多有意思的,不是一听就知道答案的东西。为此,实验教学应运而生。利用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让学生学会合作,懂得如何去自主探讨解决问题。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还能更直观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现象。本文就将来探讨一下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法。
1 激发兴趣是前提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培养学生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逐步转化为因果认识兴趣和概括性认识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除借助于生动风趣的语言,有趣的神秘的物理现象、伟大的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上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积极动机和主动探索物理问题的习惯,以使学生长久地保持对物理的兴趣。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要求学生对比沸腾前后气泡的大小变化,并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水在沸腾前气泡先大后小,没到水面就消失了;而沸腾时气泡先小后大,到水面处破裂开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从而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兴趣和能力。
2 学会合理安排实验课内容
初中物理课本上安排了不少小实验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自动跳过这些内容,而应该将实验环节纳入到正常教学计划里。实验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做实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其学习兴趣。想象和亲眼见的差距有时候很大,如同在现实中见到明星和在报纸杂志电视上见到明星的感觉不同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穿插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内容,如瓶吞鸡蛋等。通过实验内容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上课所讲的内容。
3 学会用小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首先是因为绝的它好玩,有趣。除了普通的教学激励法,教师还可以运用实验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一下结晶过程,将一枚晶核放在冷却的溶液里,让学生观察记录一个晶核是如何一点点庞大变成一个结晶体的。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演示一下有关压强的实验,如将一张燃着的纸扔进瓶子里,在瓶口放一个鸡蛋,鸡蛋因为瓶子内部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的缘故就会掉进瓶子里。再者,教师在讲解有关力的内容时,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做有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实验,让学生学会动手实验,学会如何规范实验操作,如何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拉力。不在专门的实验室很多实验没法进行,但是通过小实验的演示,也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实验课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到亲自动手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4 教师要多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
物理学上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凭空想象理解,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众所周知,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的实验名噪一时,但学生还是很难理解一片羽毛和一个铁球如何能够在同一个高度落下,然后同一时间落地。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模仿该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演示。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斜坡,斜坡下放一块较长而且表面光滑的木板,理论情况下,一辆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去,只要木板越光滑,它就可以滑得更远。还有专门的气垫平板,平板两侧都安装着弹簧,弹簧中间有一个小球,如果气垫上的摩擦系数足够小,小球做的来回匀速运动就可能永远不停下。除了力学实验,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演示一下电路连接实验,许多学生很难将实物图和简化电路图连接起来,甚至弄错接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不了解线路中电流运行的路线,不明白左右接口的区别。尤其是讲到滑动变阻器,串联并联电路的时候,滑动变阻器的安装问题也让学生困惑不已。这时教师可以将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拿来给学生进行演示,告诉学生如何连接实物图,如何使得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亮起来。通过这些实验演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了解物理运动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重难点,提高其学习成绩。
5 学会帮助学生划分学习小组,让其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当今素质教育永恒的主题,而在有限时间内,有些实验一个人完成势必会影响课时安排,影响学生完成实验的质量。如一节普通的电路连接实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需要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需要花一部分时间讲解实验安排,告诉学生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告诉学生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才让学生进行实验。如此一来肯定会浪费大量时间。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不同小组竞争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效率,让其在竞争中实现双赢,在合作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利用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行之有效的,学生不仅能够在实验过程中了解具体的实验原理,还能感受到物理世界的奇妙。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帮学生规划安排实验,帮学生划分学习小组,让其学会与人合作,良性竞争,从不断提高其动手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而这种能力正是将来成为合格劳动者技能素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莉萍.提高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33(2):43-44.
摘 要:物理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实验可以说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甚至是生命。物理学上的概念和规律大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注意实验的应用与指导,更要在实验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多媒体
物理作为义务教育的基本学科,初中物理的改革也不可忽略。物理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实验可以说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甚至是生命。物理学上的概念和规律大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注意实验的应用与指导,更要在实验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也要善于利用新的条件,在新环境下寻求物理实验教学新的发展。
一、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老师只是把书上的理论讲过之后,再通过实验展示出来。由于条件和课堂时间的制约,老师一般只做一遍实验。学生往往来不及仔细观察便已结束,再加上学生没有亲身动手实验,他们没有办法将理论与实验结合起来,所以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公式、理论便无法理解。按照这样的方法,学生的物理成绩便很难提高,对物理也提不起兴趣。随着多媒体在学校的推广,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当下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手段。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用动态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再现实验过程。即使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但利用多媒体的图像可以非常全面而又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对于实验教学可谓帮助颇多。
二、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
现如今的教学环境相比十年之前好了不只一星半点,但在有些经济不那么发达的二三线城市以及偏远地区,他们的教学环境连一线城市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有些地方的实验器材破损严重,而有些地方甚至连实验室都没有。就物理这门学科而言,实验是其基础。没有实验的支撑,理论就显得空洞乏味而又枯燥。所以,老师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为学生创造条件,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实验。而我们的学校也应当在这一方面多下功夫,修建学校的物理实验室,开设物理实验课,不要一味地只让学生在书本里学知识,要让学生将书本里的知识同实验结合起来,让他们真正地理解电路电流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等。
物理实验教学不能纸上谈兵。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探寻物理的奥秘,他们才会对物理的学习产生兴趣。理论不能脱离实践,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支撑。让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对学习保持持之以恒的动力和决心,这才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本职以及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生活实际;初中物理;实际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奠定学生坚实的物理基础至关重要,物理知识的逻辑性较强,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生活的经验讲解实际的物理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促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并利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结合生活实际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许多原理知识晦涩难懂,因此,许多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并不热衷,学习兴趣较低,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对物理学科的成绩造成影响。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使书本上的物理知识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其实就在身边,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的距离,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效率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即使有实验器材的辅助,教师在讲解一些比较深刻的知识和原理的时候,也时常感到无从下手,有的知识点在讲解之后学生还是不能够听明白,这就大大降低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辅助教学,将复杂的原理、理论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或者事物换一种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理解,大大提升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初中物理教学应当遵循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一些和物理息息相关的例子,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物理实验,并讲述这个物理实验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以此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途径
1.实验情境结合生活实际
创造贴近生活实际的实验情境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学生熟知的、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生活内容融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以及与物理相关的实际问题都可以成为创设物理实验情境的资料,教师可以播放生活中的一些视频,让学生寻找其中的物理原理,也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以增加学生对物理的直观感受。
2.实验设计结合生活实际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书本中设定的实验内容以及实验形式改成生活化的实验设计,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定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验设计,以此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实验设计结合生活实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来源于生活;二是实验器材来源于生活。例如,在讲到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进行实验设计,选择铅笔、橡皮、纸张等物品进行浮力的对比实验,讲解浮力的大小到底有哪些影响因素。
3.实验过程结合生活实际
实验思路要符合学生特点:教师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设定在知识层次上符合学生特点的实验过程。实验过程要有探究意义:教师在设定实验的过程中结合的生活内容要有一定的探究意义,要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到惯性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由于车辆惯性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作为实例,并设计两个不同质量的车辆模型,设计实验过程,研究其惯性大小的不同,以此告诉学生质量是影响惯性的因素。
4.实验应用结合生活实际
实验结论生活化:教师在学生做完物理实验、讲解最终结论的时候要结合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应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把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在讲到浮力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利用浮力知识的一些现明,如船只、热气球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利用生活材料自制物理器具:实验教学的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教师应当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借助生活材料独自制作一些物理器具。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玻璃自行制作三棱镜,并通过学生制作的三棱镜讲解光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齐玉香.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以物理实验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279-280.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引导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目标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的,而因学生知识、经验的限制,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而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从而了解并掌握生物知识,教师的指导就不可缺少。
一、诱导——激发兴趣
很多生物实验是枯燥而单调的,而过程又极其乏味,目标又有一定难度,这自然让学生失去了实验的兴趣,如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效率可想而知。也正是如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的让学生按要求做的模式,以诱导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如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过程中,因煅烧骨过程中会有难闻气味,而浸泡骨的过程中又要用到稀盐酸,稀盐酸也会产生刺激性气味且具有腐蚀性,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在实验中,教师可“身先士卒”,再从实验方法和技巧方面加以引导,并以小组竞赛方式来诱导,通过活动转移,学生的心理从恐惧到愿意参与,从抵触到乐意,较好地完成了实验,且效率较高。
二、疏导——化难为易
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已经习惯了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知识的方式,一旦参与到探究活动过程中思维受阻或出现操作偏差,很容易气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疏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并将有恒心去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如在“显微镜使用”的实验中对物像的寻找,对于不能一时寻找到的学生,教师要耐心指导,引导其掌握技巧并把握要点。
三、引导——化死为活
虽然很多生物实验“钻不得空子”,但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如果学生依旧按照教师的方法“循规蹈矩”,虽然学生在实验中也较为积极,实验过程中也较仔细,但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到位,对结果分析不透彻等因素,往往得不到想要的实验结果。针对这种情况,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避虚就实,针对具体的实验将实验过程进行简化,提出关键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进行探究,并在探究后总结,由死学变为活学。以“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教学为例,实验中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教师可用如下问题进行引导:小肠的内壁是否光滑?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好处?食物必须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完成消化,小肠内有哪些消化液?进入小肠的食糜如何与这些消化液混匀?小肠绒毛的结构特点在哪些方面有利于吸收?试验后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总结,不仅能深化对实验过程的理解,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实验结论的掌握。应该说,在实验过程中,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是最常见也是较为有效的方式,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而提出层次性的、区别性的、引导性的问题,同时,要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及时进行实验策略调整。
四、指导——学会会学
“学会”只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懂得了”知识,而会学则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主动地、积极地“构建”知识。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会学”。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探究,尤其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好学生,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这样的实验才会是有效的实验,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实验。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因材施教,大胆改革实验教学方可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辉荣.怎样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01).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和思考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需要进行理论教学,也需要重视实践教学,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以感性学习为主,也就是通过对于外部世界的接触来进行科学文化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用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思考,最终实现物质与认知的统一,因此,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1.教学时间紧张,教师没有充分把握
目前,在我国的国家课程计划中,对于初中化学的课时要求是比较合理的,一般学校每周安排3课时。但是,由于化学课是在九年级才开设的,因此,当化学课教授完成之后,学生就只剩下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复习,然后就参加中考了,在这种压力下,教师被要求安排各种化学实验,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进行课堂知识讲授和课下巩固等,因而会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很多教师就暗自更改了课程内容和课时,就造成了一些该进行的实验没有进行,该进行的演示没有进行,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相关的教学资源,更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学校的实验设备落后,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
有一些资金力量比较薄弱的学校并没有足够的财力添置学校的实验设备,对于一些老旧的设备也没有能力进行更新和维修,还有的实验室存在实验材料不足和过期的现象,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变差,对理论课成绩也有间接影响。
3.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对于化学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试验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探索能力,然而,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之下,很多化学教师仍然觉得理论课才是最重要的,化学实验可有可无,甚至有一些教师把实验课的时间分配给理论课,这就造成了理论和实践无法相结合的尴尬情况。
4.教师太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
有很多条件比较好的学校,都为教师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然而,多媒体教学设备是为了帮助教师讲课的,而不是帮助教师偷懒的。有一些教师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把多媒体设备变为代替化学实验的工具,他们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化学实验视频,然后让这些视频代替学生的实际操作,这就造成了学生动手能力低下。不通过现场实验,学生就不能真实地感受物质的变化,无法体验实验中的光、味、热和声,这对于他们的知识理解也是极为不
利的。
二、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途径
1.优化实验教学评价系统
实验教学对于化学教学至关重要,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师应当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多加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因此,必须要优化实验教学评价系统,评价系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事物,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卷面测试、创新评比和实验考察等。
2.完善相关的实验基础设施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实验体验,我们必须要督促各级部门加强对于化学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从而让教师能够购入化学实验课程所需要的实验设备,与此同时,也需要加强实验仪器的维护工作和检修工作,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设备损失。最后,学校应当组织教师进行技能培训,让教师具备高端的化学学科背景知识和过人的动手操作能力,保障化学药品的安全性和实验开展的正确性。
3.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
思想是方向性的东西,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教师才能保证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要想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就必须要躬身实践,从实践中发现化学教学的特殊性,并获得独特的教学感悟。与此同时,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反思自我,改革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并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中,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4.合理使用多媒体工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级学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教学隐患。虽然多媒体视频能够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作用,但是实验视频并不能完整体现出实验过程,尤其是一些现场的感觉,这是只有经历现场试验才能获取的东西,因此,教师应当有选择性地进行多媒体教学,对于那些有很大危险性的实验可以采取视频的方式,对于那些没有危险性且简单易行的实验就应当让学生实际操作。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化学教学而言至关重要,教师一定要深入探索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从而为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方法
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初中物理的教学既要重视对有关物理原理和定理的讲解,也要重视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使得学生获取有关的物理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验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进行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学生细心谨慎的良好习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或者是小组合作实验,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结束后,通过总结实验的步骤、归纳有关知识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通过做物理实验,学生在物理实验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愉悦,使得学生能够获取物理学习的兴趣,并不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水平。
一、转变教学观念
学生完成好物理实验,关键还是需要教师来引导。没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很难顺利进入物理实验的大门,并在其中获取学习的快乐。因此,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关键是要改变观念。
所以,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观念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在物理学习中的地位。有不少教师的物理教学观念不太恰当,不少教师是先告诉学生一个结论,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这样的一个方式,使得很多学生会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去达到教师提出的结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就缺少了一个自己思考、观察和探究的过程。这样看起来似乎实验很顺利但是实验的真正的目的并没有实现。
所以,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转变自己的观念并不断的注意方法技巧的运用,务求让学生在每一次的物理实验中有所得,有所获。
二、善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现在的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不少学校也都为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要学会使用多媒体设备,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从而使得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兴趣得到激发。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可以借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近距离地接触到一些物理实验。
当一些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可能并不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时,就可以借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实验短片。如,“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这一实验,因为用肉眼对自己的实验过程学生可能并不能得到一个较好的实验体验。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通过屏幕看清楚“射入的角度和反射出的角度大体是怎样的,有些怎样的关系。”还如“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若光线逆着回射,光线的路径会和入射光线一致吗?”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这个实验需要探究的地方。而学生在观看实验的过程中,通过仔细观察能够比较直观准确地得出结论,并发现有关的规律。
这样借助多媒体设备观看实验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的观察、总结归纳能力的一种培养。
三、鼓励学生动手实验
物理实验教学可以观摩总结,但是有些实验是必须要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才能够获得准确认识。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学生会触摸到物理实验的神秘,会感受到实验的乐趣,能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强化已有认识并获取新的直观认识。这些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如,进行“连接电路”这一部分的实验,学生只有自己参与到实验之中,才能够更好地认识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学生通过实验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串联与并联的区别,学生通过实验才能够更多地发现电路中的短路和断路是怎么回事,学生通过实验,也能够更加简易地画出电路图。
通过实验,学生对连接电路这部分知识才能够有一个更加清楚直观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消化这部分的知识,而不会产生畏难情绪。
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做实验,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使得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高,而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也得到提高。
四、进行总结归纳
做完一个物理实验,并不表示整个过程就结束了,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收尾环节。因此,在学生的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进行总结反省。总结实验的规律和特点,反省自己在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并反省自己在实验中犯的错误。通过总结反省,学生获得提高,并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结语
初中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从心底里重视物理实验,并不断在这个过程中探究出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丽群,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育科学·教学研究[J].2011(1)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挖掘教师与学生的潜能是创新生物实验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生物知识点,还能够加深对生物知识点的印象。教师在生物课堂中进行生物实验可以避免多余的阐述,直接用实验来证明理论的成立。本文主要针对创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挖掘师生潜能进行探析。
一、鼓励参与,强化学生的实验体验
在以往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是实验操作的主体,学生只是旁观者。而创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挖掘学生潜能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例如,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实验的模型、标本与实验物品。在部分实验操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动手做。例如,《细胞吸水原理》、《根吸收水分》等实验可以挑选几位学生先做,然后在课堂上让其对自己所做实验的过程进行阐述,这样不单单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相对于学生来说,自己同学做的实验可信度更高,也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他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的兴趣明显高过教师操作的实验。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分组操作实验,例如《导管的疏导作用》等实验比较适合学生们分组操作进行。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组长,每组组长首先要开会,明确小组实验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教师再发放实验材料,让小组组长记录小组实验的过程,然后将实验结果进行反馈。小组组长在协调组员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要让每一位同学都拥有操作实验的机会。
二、鼓励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如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或者对实验结果分析得不够准确就会导致实验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教师不单单要让学生学会做实验,更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结果来认识更加深层次的理论。例如在《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得出叶片照光的地方是存在淀粉的、遮光的地方是没有淀粉的结论。但是,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选择天竺葵这一植物进行遮光处理?在完成遮光处理后为什么又要进行3-4小时的照射?为什么光照部分就是有淀粉存在呢?教师在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们进行了记录的讨论,通过探索与分析,学生们讨论得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条件是光照与叶绿体的结论。
三、鼓励操作,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动手实验。这一行为不单单可以强化学生的实验体验,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对生物知识点产生好奇。由于学生的生物水平与实验操作技能不一,因此在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与教材中不符的各种结果。进而学生就会对教材中得出的结论进行怀疑,进而更加有欲望来开展进一步的探索,进而对探索获得的知识更加印象深刻。在学生怀疑教材结论的过程中,学生敢于向书本挑战,勇敢探索,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质疑精神。例如,在进行《胰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消化》实验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做出来的实验效果是相反,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在经过多次反复的重做之后,结果依然是相同的,因此,大家开始怀疑书本上的结论。直到学生们向老师询问之后,才得知没有出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实验时间太短,所以现象没有出现。虽然大家进行实验的最后还是发现书本上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这一次实验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学生对实验结果产生质疑的时候,教师切忌马上否定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并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与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四、鼓励多样,帮助教师成长
要创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就必须要求教师也一改常态,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密切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以及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尤其是在生物实验的教学中,需要对生物实验进行透彻的理解与掌握,明确每一个生物实验的教学目的,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形式的生物试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了一个有心人,用爱心和智慧来进行生物实验教学,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生物实验已经成为了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不单单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切实地理解生物知识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创新实验教学能够充分挖掘教师与学生的潜能,让教师与学生都一改以往的常态,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与学习中,对待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更加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