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

时间:2023-07-31 17:26: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

第1篇

关键词: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进展

围手术期最早出现于约1970年国外文献中,后逐渐被国内医学界所认识[1],围手术期是指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 d至术后7~12 d[2]。阑尾炎多为急性发作的外科疾病,原则上急性阑尾炎,除黏膜水肿型可以保守后痊愈外,都应采用阑尾切除手术治疗[3]。手术后的护理对患者的痊愈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大意义,自引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至阑尾炎手术,多项研究表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增加治疗效果并提高护理满意度[4]。现对阑尾炎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心理护理

阑尾炎切除手术前患者通常会产生焦虑心理,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担心疼痛是否能忍受以及后遗症等,患者的焦虑产生的应激反应使得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5],因此手术前的心理护理也值得重视,研究认为[6]术前医护人员向患者详细的介绍阑尾炎手术的基础知识,让其了解手术治疗的效果,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及成功率,能有效的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增加对阑尾炎手术的信心,以最积极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刘园等[7]的研究表明对59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川效果,得到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2术前护理

2.1配合各项检查,严密观察病情 指导和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例如血型确定、抗生素过敏试验等,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呼吸、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并了解腹痛、腹部体征以及呕吐等临床表现体征的变化,对这些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8]。

2.2术前皮肤准备 清洁切口处皮肤,除去毛发,为手术前做好消毒工作,以减少手术切口的感染。

2.3术前肠道准备 围术期护理中术前12 h禁食、禁饮是常规护理之一,近年来,欧美等国家认为,患者术前6 h禁食,2 h禁水有利于减少手术前患者的饥饿、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反应,此观点普遍被麻醉医师接受。

3术后护理

3.1常规护理 ①,根据不同麻醉方式,选择适当术后卧位[9],如腰椎麻醉患者应不使用枕头平卧6~12 h,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发头痛等不良反应。而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可低枕平卧。②镇痛,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方法显著地减少了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极大减少了术后呕吐、恶心、肠胀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发生[10],阑尾炎切除手术为创性手术,术后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影响患者的睡眠及饮食,应给与相应的护理,转移注意力或音乐疗法等[11],疼痛较重者给予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程度,促进康复。③早期活动与进食,在患者自身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及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肠粘连发生,一般术后进食标准是胃肠道功能恢复、有排气,当今许多学者认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不会产生腹胀、呕吐等症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肠蠕动,维护肠黏膜功能[12]。

3.2持续生命体征监护 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安排监测方式,如患者高血压应密切关注其血压变化情况,对突发状况实施相应护理,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应使用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严格控制输液流速以及必要的吸氧护理。高血糖患者,应及时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在合理正常的范围内,避免这些因素对患者伤口愈合以及出现并发症带来不利的影响[13]。

3.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伤口感染,因手术中污染或术后伤口流血所致,常见于伤口红、肿、热、痛,严重时有脓肿出现,应及时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引出脓肿,使用抗生素,促进伤口愈合[14]。②腹腔脓肿,多为手术残留,未清理干净腹腔内的肠道外流物引起,患者表现为腹痛、发热、中毒样症状,应及时借助B超检查确定脓肿位置,采取引流治疗,术后护理中应密切注意腹部体征的监测,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③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由于体抗力下降,且伴有吸烟史者手术后可能会有肺部感染,需要做必要的协助咳嗽以及排痰护理。

4健康教育

出院前教会患者对自身症状的自我护理与监测,督促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适量活动、合理安排饮食,尽量食用高热量、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保证大便通畅,注意卫生,避免术后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指导教会准确服药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提醒患者出院后的复查[15]。

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涵盖了患者手术前中后的各个方面以及细节的护理,旨在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身体状态配合手术,以及手术后的积极康复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16],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人性化护理的提出,围手术期护理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根据不同的疾病和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实施真正的全程全方位护理,在对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17]围手术期护理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显著,①减少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与不适,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手术成功率,②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大大提升且有效促进患者的痊愈,缩短住院时间。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将越来越广泛,护理手段和方法也将随着临床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南海,杜益平.围手术期护理理念,内涵和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5-6.

[2]张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5):2503-2505.

[3]施鸿舟,石欣,汤文浩.急性阑尾炎发病特点的最新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14,7:040.

[4]曾瑞琳.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0):74-76.

[5]滕廷鹏,张春皎,李胜,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急性阑尾炎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670-2673.

[6]李俊妹.妊娠期急性阑尾炎47例临床分析及心理护理[J].黑龙江医药,2009,4(22):575-576.

[7]刘园,曹雅俊,田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187-189.

[8]刘纯会.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12):2678-2678.

[9]于美华,何丽云,谢玮娜,等.改良侧卧位在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7(33):4009-4010.

[10]刘亚耘.护理干预对普外科大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58-60.

[11]张友根,彭小芳,韶红.音乐疗法的研究现状和趋势[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2,26(9):2401-2403.

[12]燕菊萍.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道手术后肠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922-923.

[13]杨媛媛,苏琳.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4(1).

[14]孙桂琼.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5).

[15]郝树玲,王燕云.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8):148-148.

第2篇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护理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是急腹症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但更多见于青壮年, 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 反跳痛及麦氏点压痛, 此种疾病一旦确诊, 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多数情况下是选择阑尾切除手术[1]。作者选取了山东莱芜市莱城区苗山中心卫生院从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共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 对其给予手术前后的相关护理工作, 效果令人满意, 具体的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从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共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 其中男47例, 女39例;年龄最小的是11岁, 最大的是68岁, 平均年龄是(31.4±5.7)岁;病理类型:急性化脓性患者21例, 急性单纯性患者55例, 坏疽穿孔性8例。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在手术前, 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全身状况,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 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要做好手术前准备, 叮嘱患者术前禁食、水, 告知患者手术前后相关检查操作的重要性, 并协助患者进行术前检查, 以避免遗漏疾病。在手术前,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过程以及需要患者配合的地方等, 排除患者的担忧, 使得患者做好术前心理准备, 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1. 2. 2 在手术后, 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麻醉情况, 为患者选择合理的, 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每隔1 h测试1次, 一直到患者的病情稳定, 注意患者的手术切口情况, 如果切口周围的皮肤出现红肿、触痛现象, 患者有跳痛感或者是涨痛感, 则考虑是切口感染。对此, 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密切注意患者的切口情况, 当发现手术切口发生肿胀、发红现象时, 需要减去缝线, 将切口扩大, 清除脓液, 排除异物, 进行充分引流。如果患者的炎性渗出物比较少, 可以给予患者促使肉芽组织生长的药物, 以促使手术切口的愈合, 缩减治疗时间[2]。

1. 2. 3 在手术后, 等患者的排气之后, 给予患者果汁、米汤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随之逐渐改为鸡蛋糕、鱼肉等半流食以及软食等, 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 禁止食大量牛奶及甜食等, 禁止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避免出现腹胀。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 以促使胃肠蠕动, 避免出现肠粘连, 促使血液的有效循环, 增进腹腔渗出液吸收, 促使伤口的有效愈合。

1. 2. 4 在手术后, 患者容易出现疼痛现象, 特别是麻醉消失后, 此种情况下, 患者经常会出现不良情绪, 严重者则会出现水肿、原发病灶缺血情况, 影响睡眠休息, 进而影响手术切口的恢复。因此, 可以按照医嘱, 针对患者的情况, 给予患者止痛药物, 如果患者手术后3 d仍然表现出严重的疼痛现象, 需要认真查明原因, 注意是否是切口感染, 需及时进行妥善处理。除此之外, 术后, 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排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等心理, 多给予患者关怀、体贴和理解, 使得患者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能得到鼓励与安慰, 减轻患者的思想压力, 确保患者以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促使早日康复。

2 结果

本组的8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 均康复出院, 住院时间最短的是3 d, 最长的是22 d, 平均住院时间是(7.1±2.4) d, 没有出现切口延迟愈合和切口感染等异常现象。在患者出院后, 对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 本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3 讨论

阑尾炎手术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手术, 相对于其他手术来说, 此种手术过程、方法比较简单, 时间短,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 常常不会引起医疗工作人员的重视, 但是, 若处理不当, 容易出现不良的后果, 严重则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最近几年, 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护理与观察, 临床人员深刻体会到, 在以后手术治疗中, 无论手术类型大小, 都要高度重视, 认真护理, 多观察, 多思考, 多和患者沟通, 加强患者的巡视工作,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 给予患者科学的临床护理。

在本次的研究中, 可以得出, 对于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 在手术前, 护理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健康教育, 在手术后, 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同时注意患者的切口感染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 以增强手术效果, 避免出现手术并发症,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秀芳.急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30):51.

第3篇

关键词:阑尾炎;特征;护理

一、阑尾炎疾病特征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逐渐发生的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急性阑尾炎若不早期治疗,可以发展为阑尾坏疽及穿孔,并发限局或弥漫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有1%以下的死亡率,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为5~10%。急性阑尾炎经非手术治疗或治愈后,可以遗留阑尾壁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管腔狭窄及周围粘连,这称为慢性阑尾炎,易导致再次急性发作。发作次数越多,慢性炎症的损害也越严重,可以反复急性发作,在未发作时没有症状或偶有轻度右下腹疼痛,所以也称为慢性复发性阑尾炎。若病人从无急性阑尾炎病史,而主诉慢性右下腹痛,不宜轻易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切除阑尾,应注意排除其他回盲部疾病,如肿瘤、结核、非特异性盲肠炎、克罗恩氏病及移动性盲肠症等,也应排除精神神经因素,否则切除阑尾会遇到困难,即或无其他病变也不一定能消除症状。阑尾炎是腹部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阑尾炎病人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治疗。但是,有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处理不当,则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20-30岁为发病高峰。

二、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

1、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关键在于预防,阑尾系膜结扎确切,系膜肥厚者应分束结扎,结扎线距切断的系膜缘要有一定距离,系膜结扎线及时剪除不要再次牵拉以免松脱。一旦发生出血表现,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

2、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化脓或穿孔性急性阑尾炎中多见。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少见。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彻底止血,消灭死腔等措施可预防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术后2-3日体温升高,切口胀痛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等。处理原则:可先行试穿抽出脓液,或于波动处拆除缝线,排出脓液,放置引流,定期换药。短期可治愈‘

3、粘连性肠梗阻:也是阑尾切除术后的较常见并发症,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切口异物、术后卧床等多种原因有关。一旦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应早期手术,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可适当预防此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病情重者须手术治疗。

4、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 cm时,或者粪石残留,术后残株可炎症复发,仍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也偶见术中未能切除病变阑尾,而将其遗留,术后炎症复发。应行钡剂灌肠透视检查以明确诊断。症状较重时应再次手术切除阑尾残株。

5、粪屡:很少见。产生术后粪痰的原因有多种,阑尾残端单纯结扎,其结扎线脱落;盲肠原为结核、癌症等;盲肠组织水肿脆弱术中缝合时裂伤。粪屡发生时如已局限化,不至发生弥漫性腹膜炎,类似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表现。如为非结核或肿瘤病变等,一般经非手术治疗粪屡可闭合自愈。

三、阑尾炎的护理

第4篇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93-02

急性阑尾炎多发生于青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腹痛开始于上腹或脐部,呈隐形,逐渐加重,数小时(6―8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部分病人也可在发病初时即表现为右下腹痛[1]。急性阑尾炎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熟练技术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亦是决定患者能否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2]。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住院患者共87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6.4±17.8);体温在37.6~39.8℃之间。所有患者均符合2011年卫生部公布的《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且均行阑尾切除术。

1.2 方法:护理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做好急症手术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8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术后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保持舒适的环境,注意病房的空气流通,定时消毒,保持病房内的物品清洁、整齐,这对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十分有利。

3.2 临床生命体征监测:术后48h内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以及心率,并做好相关记录,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适当延长生命体征监测时间并增加频率

3.3 护理:患者在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防治隔下感染。有利于减轻疼痛以及腹腔积液引流,避免唾液进入气管,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3.4 早期活动 术后血压平稳后尽早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增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3.5 饮食护理:排气后方可行进食流质,以易消化温度适宜的食物为宜,少食多餐,食量逐渐增加,在患者没有出现肠胃不适或是腹部的其他症状时,可逐渐改为普食。

3.6 日常活动护理:患者术后24h内应严格卧床休息,之后可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开展适当的运动,以轻微运动为主。下床运动以保证患者不会产生疼痛,且运动量以不出现疲惫感为宜,术后1个月内患者不得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3.7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避免受压,,扭曲或滑脱,并接床旁无菌瓶或引流袋,保持引保管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引流的颜色,性质,量并作好记录,,根据病情变化,在术后48-72拔除,切口乳胶片引流可于术后24拔除。

3.8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8.1 术后出血 少见,常发生在术后几小时至数日内,如病人出现腹痛,腹胀,伴有面色苍白,脉速,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压缩小等失血性休克症状,必须立即进行抢救。

3.8.2 切口感染 较常见。病人表现为术后3-5天后体温有逐渐升高,切口疼痛,其周围皮肤红肿,有触痛,线孔处有脓性分泌物。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3.8.3 腹腔脓肿 由于腹腔残余感染和阑尾残端处理不当所致,常发生于手术后5-7天。表现为体温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腹痛腹胀,腹部可扪及包块。腹腔脓肿可有里急后重感,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护理取半卧位,使脓液流入盆腔,减少中毒反应,

3.9 心理护理:由于阑尾炎发病迅速,腹部疼痛明显,患者常常在短期内经历疼痛和手术过程,手术后部分患者一时间难以接受,容易出现心理负担。因此对于阑尾炎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耐心的解释病因,分析病情,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关怀和体贴,使病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得到安慰和鼓励,减轻思想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争取早日康复。

4 健康指导

4.1术后切口疼痛,咳嗽者,要避免,减少空气、吞入胃肠道引起术后腹胀,避免发生肺部感染。

4.2 指导病人尽早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粘连。

5 结论

通过良好的术后护理,8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因此,做好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阑尾炎;穿孔;观察分析;护理;对策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切除的方式。然而在切除过程中,由于患者体质以及病情等众多原因,很容易发生穿孔。比如在幼儿阑尾炎的切除中,由于幼儿的主诉能力差,往往无法准确的描述自身的病情状况,并且其大网膜还没有发育全,加上盲肠的位置高,往往会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进而诱发穿孔;而老年患者由于器官在不断的衰老,痛觉不是非常灵敏,自身的防御功能就大大降低,如果缺乏对医疗知识的了解,就很容易导致穿孔发生[1]。因此在这一部分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和治疗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阑尾炎导致穿孔的患者的观察分析和护理对策,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44例,本组患者中有23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年龄为9~84岁,平均年龄(54.56±3.11)岁,患者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26例,初中8例,高中及中专4例,大学及以上6例。其中有28例为阑尾炎导致根部穿孔,16例为体部穿孔。

1.2方法 首先是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检查,主要包括腹部平片、B超等等,检测患者的酸碱度及水和电解质是否平衡;检测患者的血压、血糖、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尤其是要注意对腹部症状和体温、心电图的检查,发现有异常则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是在手术过程中观察是否发生穿孔,对于已经发生了穿孔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其生命指标,如果指标不稳定则可以进行引流。手术过程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标准,并坚持准、快、稳、轻的原则,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间,因为时间越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就越高;对于根部的穿孔患者的缝合可采用"8"型,对于体部穿孔的患者可采用间断缝合;叮嘱患者术后要禁食禁饮,通过输液补充营养[2]。

1.3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P

2 结果

通过积极的护理后,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仅有一例发生切口感染,经过处理后感染消失;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d。

3 护理

由于患者在手术过程及手术之后很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首要的是做好患者的病情护理。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尤其是观察有无穿孔发生。查看手术后炎症的水肿情况,并提醒医师进行处理以及严格按照医嘱的操作选择处理方法;比如回盲部吸引和引流等等;患者手术后不宜进行包埋;其次是在手术过程中要尽力控制手术切口污染,比如说在关腹之前应采用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避免切口受到病菌感染而引起宫腔粘连等并发症[3];在手术后可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但必须要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使用药物后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就要停止用药并及时报告责任医师;最后是在患者通气后的饮食护理。患者在通气后第1d可进食少量的流质食品;第2d开始可进食少量的软食,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果没有则可以在第4d进普食,但食物要选择清淡、温和的类型,切忌食用辛辣等刺激性强以及产气多和纤维多的食物;手术后第4d不能灌肠,防止结扎线脱落。

4 小结

综上所述,不同的阑尾炎导致穿孔患者其病情状况和心理状态各不相同,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状况,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反应,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黄圭.腹腔镜对不同类型阑尾炎的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867-1868.

第6篇

关键词:阑尾炎 手术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29-02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发病率在急腹症中占首位,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青壮年为多见,它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和麦氏点压痛为特征,多数患者早期仅有乏力、低热,炎症加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1-3]。急性阑尾炎一旦明确诊断均宜手术,一般采用阑尾切除术。本文回顾我院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59例,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31.8±6.1岁。发病到住院时间为0.5~12h,平均时间5.8h;体温37.4℃~39.4℃。通过血常规检查结果: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白细胞(4.9~14.7)×109/L,中性粒细胞70%~85%。临床诊断均为急性阑尾炎。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例。

1.2 治疗方法及结果:

49例患者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和阑尾切除术,其余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行阑尾切除术。所有阑尾炎在确诊2~4 h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后出院,住院时间6~10d,平均7 d。

2 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措施

2.1.1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安静,调整病房的温湿度,术后去枕平卧4~6 h。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促进血液循环并减低腹壁切口张力。当日输液完毕,嘱其由家属搀扶下地活动,以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同时预防肠粘连。鼓励其住院期间多下地活动,并强调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2严密观察病情 患者一般急诊入院,应常规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详细询问病史,从发病到就诊的演变,确定阑尾炎的性质。同时严密观察患者腹痛的时间、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师。

2.1.3心理护理患者术前一般都比较紧张,顾虑较多,常见症状如焦虑、失眠等,我们应多了解患者各方面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要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预后情况,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必要时,术前晚给予肌注镇静药,以保证休息和睡眠。术前半小时给予肌注镇静、解痉药,以减少术中呼吸道分泌物。

2.1.4饮食护理 麻醉前常规通知患者禁食12 h,禁饮4~6 h。患者入院后需进行血、尿、便等常规和出凝血时间检查,根据病情进一步查明血型,并配血备用。检查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做好药物过敏试验,手术前适当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手术前常规皮肤准备,去除手术区毛发和污垢,为手术时皮肤消毒做好准备,以达到预防切口感染的目的。

2.1.5疼痛护理 减轻或控制疼痛,根据疼痛的程度,采取非药物或药物方法止痛。采取适当卧位,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轻腹壁张力,有助缓解疼痛。对诊断明确的剧烈疼痛病人,可遵医嘱给予解痉或止痛药,以控制感染,达到缓解疼痛。指导病人有节律地深呼吸,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作用。

2.2术中护理措施 护士要认真用生理盐水清洗消毒器械,避免消毒液进入人体内引起化学刺激。手术取仰卧位,注意协助手术医师寻找阑尾以外的病变,尤其在发现阑尾的病变与症状、体征不相符的情况下,应注意探查回肠末端有无病变,右结肠旁沟有无脓性分泌物积聚。在女性患者还要探查盆腔,观察有无积血或脓性分泌物,以排除阑尾以外的病变。

2.3 术后护理措施

2.3.1 术后护理也十分关键,麻醉部位不同,术后的姿势也不同,如腰椎麻醉患者应去除枕头保持平卧,这样可以防止脑脊液外漏。而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可降低枕头的高度平卧。

2.3.2 观察术后出血情况 术后24小时内,应特别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物性质。由于内出血多因阑尾系膜结扎松脱所致,故手术当日除按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外,还应密切观察引流物量、颜色及敷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3.3饮食护理 手术当天必须禁食、禁水,术后第1天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少量流质,第2d可以进软食,在身体趋向正常的情况下,第3~4d可进普食,但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如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进普食。

2.3.4控制感染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和腹腔脓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遵医嘱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以有效控制感染,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定期更换切口敷料。切口部位渗液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被渗液污染的敷料,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和干燥。一般手术后3天体温趋于正常,若术后3天体温仍下降,应检查切口有无红、肿、压痛等。一旦出现切口感染,应配合医师做好穿刺抽出脓液或拆除缝线放出脓液及放置引流等,定期伤口换药,及时更换被渗液浸湿的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2.4.5 健康教育 术后24h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起床做轻微的运动,加速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减少肠粘连情况的发生,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患者在出院后半个月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2.4.6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①腹腔脓肿的预防和护理 采取适当卧位:术后病人血压平稳后采取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内渗液积聚于盆腔或引流,避免感染扩散,防止腹腔脓肿形成。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堵塞等。控制感染:遵医嘱应用足量、敏感的抗菌药物。及时处理腹腔脓肿:若形成腹腔脓肿,应及时做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必要时做好手术切开引流的准备。

②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切口的护理:定期更换敷料,渗液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被污染的敷料,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和干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根据脓液或渗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加强观察:若术后2~3天,切口部位出现红肿、压痛、波动感,且伴有体温升高,应考虑切口感染。及时处理切口感染:应配合医师做好穿刺抽出脓液,或拆除缝线放出脓液及放置引流等。

3 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疾病,阑尾腔阻塞是最常见的病因,在普外科手术中阑尾炎手术较为常见。护理人员要做到勤观察、多思考、常动手、多动口,加强术后对患者的巡视,在医生允许的前提下,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和医学常识介绍,尽最大的努力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 粱宏霞. 急性阑尾炎手术48例临床护理[J].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3):160.

第7篇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护理;并发症

急性阑尾炎较为常见,主要特征为右下腹有固定压痛点、转移性右下腹痛,确诊后需采取手术治疗。随着麻醉、外科技术、护理工作、药物治疗的发展,大部分的患者都得到了较好的治愈效果[1-2]。本文旨在研究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中,15例为女性,23例为男性;年龄在22~66岁,平均年龄为(40.08±2.14)岁。观察组中,14例为女性,24例为男性;年龄在21~64岁,平均年龄为(40.17±2.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遵照医嘱进行护理,对患者的问题进行解答等。在对照组的方法之上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①进行循证问题的设置,总结以往的护理经验,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的研究为依据进行特殊方案的制定。②以循证问题为依据检索相关文献材料,明确循证的依据,确保依据可靠、真实以及可行。③以患者的不同情况为依据进行护理方案的编制,使循证护理个体化,具有针对性。①切口感染:研究称自身感染为导致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营养和血糖状况进行控制,将术前护理做好,术中规范操作,做好消毒工作,在术后执行无菌操作,严把换药流程,降低感染的可能。②下肢静脉血栓:手术之后,因患者血流速度降低,血液粘稠度升高,因而出现血栓。对此,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注意下肢活动,使患者的血液流速得到改善,避免出现下肢静脉血栓。③粘连性肠梗阻:阑尾周围存在脓液、手术损伤、患者长期卧床不活动等都是造成粘连性肠梗阻的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提示患者多翻身多下床活动,保证肠道蠕动,避免粘连。此外,若患者肠道未通气则不能进食,在排气之后饮水,水应少量,确保患者无任何不适后方可食用流质物,以清淡为主,忌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胀气的食物。若患者腹胀,可热敷腹部,或以肛管排气。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情况,并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P

2 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

2.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4.55±0.53)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9.64±1.14)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短,t=14.70,P

3 讨论

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的特点[3]。但经过观察、护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现,重视术前与术后的各项医疗工作,如有异常需及时采取办法进行处理。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疾病治疗的开支。循证护理指的是根据护理研究制定临床护理指南,是新型护理观念,转变了以往以直觉和经验为主的护理行为与习 惯[4]。循证护理的应用使护理人员以科学技术为支持,以理性思考为指导,增强了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要求其具备检索文献、阅读国外文献、评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将实践与科学相结合进行护理[5]。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经过护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4.55±0.53)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9.64±1.14)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对比,P

参考文献:

[1]罗明春.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4):588-589.

[2]胡晓蓉,陈红.循证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抢救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07):1204-1207.

[3]朱秀娴,林素清,陈淑红.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舒适度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2):1841-1843.

第8篇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180-01

2006-08~2010-10我们分别对两组阑尾炎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力求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术后抗感染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阑尾炎患者87例,男54例,女33例,年龄15~54岁。入选标准:(1)以下腹疼痛为突出症状者;(2)经诊断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者;(3)须尽快手术切除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16~52岁;B组43例,其中男26,女17例,年龄15~54岁。按住院先后次序入组。两组性别、年龄、疾病性质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术前准备和阑尾炎术后常规护理,术前1d下腹部及会备皮,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水,增加护患沟通,减轻患者焦虑,使患者充分休息,术后去枕平卧位6~12h,禁食水6h,给予营养液静脉滴注,切口换药,术后1d鼓励、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刀口愈合。

1.2.2 特殊治疗及术后护理 A组患者术后不禁止探视和陪护,病房做好一般清洁工作;常规联合使用头孢拉啶、庆大霉素、甲硝唑液1周,广谱杀菌。B组术后2d谢绝探视,病房平均1~2例/间,由护工作好病室清洁工作,每日晨开窗通风换气,并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消毒空气1次/d;针对引起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肠道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仅使用甲硝唑液静滴。

1.2.3 观察记录 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天数、切口感染例数,拆线天数和住院总天数。体温测量方法:术后3d测体温每8h一次,即:8:00~16:00~20:00。3d后测体温1次/d,即:16:00。切口感染判断标准:术后2~3d体温升高,切口肿胀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等[1]。

2 结果

A、B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x±s)

3 讨论

3.1 良好的病室环境对于手术患者恢复的重要性 清洁整齐是必须条件。(1)空气消毒:保证空气的流通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在有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2)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采用湿式清洁法,并且所有情节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保持干燥。其次,安静清洁的环境能减轻患者的烦躁不安,使之身心闲适地充分休息和睡眠,同时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而言,手术本身即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应激源,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术后如加上不加任何限制的躁声,即会给患者增添新的应激因素,使其产生多种潜在性危害或不良的生理,心理影响[2]。所以严格控制探视、陪护的人数和时间,不仅可以避免空气污浊而引起伤口感染,还可以大大减少躁声的来源,使患者充分休息,促进康复。

3.2 合理使用抗生素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过度,会增加医院内微生物生态压力,加大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危险性[3]。因此,要扭转这种现象,应在查清病因或进行细菌检测和药敏实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在此项研究中,我们针对引起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肠道内的各种革兰性杆菌和厌氧菌)而使用甲硝唑液静滴,这种用药方法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医院感染率为2.33%,和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感染率(2.27%)无显著性差异,既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养活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又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3.3 其他因素 此外,提高护理质量,协助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加强营养等对手术后患者的康复也有很大作用。术后切口换药的质量与切口恢复有直接关系。由于此项操作直接接触易感部位,稍有不慎即可使细菌直接侵入切口处而引起感染。所以严格无菌操作是关键,只有从根源处养活易感因素,才能使控制感染达到最好的效果。手术后协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一般为手术后第1天。早期活动有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6.

第9篇

【摘要】目的:探讨经脐无瘢痕腹腔镜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15例复杂性阑尾炎行经脐无瘢痕腹腔镜治疗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体温恢复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60~80min,术后排气时间10~23h,进食时间24~36h,体温2~3d恢复正常。结论:该术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壁无瘢痕,安全可行,护理有其特点。

【关键词】经脐;无瘢痕腹腔镜; 复杂性阑尾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5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22-01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中的优势已得到公认,但在复杂性阑尾炎中的应用还存在争议[1]。我院小儿外科于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采用经脐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1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 本组15例中男6例,女9例。4岁~28岁,平均12.5岁。阑尾穿孔8例,坏疽性阑尾炎5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术前有持续高热不退等严重中毒症状。常规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治疗。术前留置胃管、导尿管。术后禁食期间采用全静脉营养(TPN)。

1. 2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行经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WLA)。患者取头低左斜20度位。沿脐轮缘各做长5mm、3mm、5mm3个独立小弧形切口,置入相应Trocar。气腹压力10~12mmHg。置入腔镜和改进后的操作钳、超声刀。吸净脓液,分离影响手术视野的粘连。沿结肠带寻找阑尾根部,分离根部后结扎,超声刀切断, 处理残端。逆行游离、裸化切除阑尾,清理局部脓肿和粘连。针对脓液所在区域,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注射液定点区域性冲、吸清洁。经Trocar取出阑尾和粪石(二者过于粗大者经换置10mmTrocar取出)。[2]术后予抗感染治疗。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除按腹部手术术前护理常规外,在护理上重点做好脐部清洁,以及术前排空膀胱、开塞露导便等。

2.1.2 心理护理。由于多为急诊手术,手术准备时间相对较短,加上患者腹痛难忍,进行心理护理时,使用安慰性语言,充分利用术前准备的时间通俗易懂地给患者及家属介绍腹腔镜的相关知识, 消除患者和家属心中的疑虑,取得配合。

2.1.3 术前留置尿管、胃管。对需要留置胃管、尿管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置管成功后固定好,并保持其通畅。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苏醒期的监护与。手术完毕,将患者送麻醉复苏室监护,麻醉清醒后送回病房。注意监测呼吸频率和深度,预防高碳酸血症。术后常规吸氧4~6h。患者清醒平卧8小时后,给予改半卧位,防止形成膈下脓肿,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2.2 腹部体征的观察和脐部切口的护理。术后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腹痛,以及是否伴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剌激征,防止内出血;本术式术毕予金霉素眼药膏涂抹切口,脐眼纱覆盖切口,所以注意观察脐部切口敷料是否固定,有无渗血等情况。术后第二天开始予微波治疗右下腹部或脐部切口。本组病例术后1~3d内出现腹泻有5人,均为解黄色水样便,考虑有残余感染,继续静脉应用头孢菌素或联合应用甲硝唑抗菌、补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2d后,腹泻症状缓解。

2.2.3 术后体温的观察。术后3天内常规每天监测体温4次。有文献报道若术后5~7天患者体温下降后又升高,且伴腹痛、腹胀、腹肌紧张,提示腹腔感染或脓肿。我们观察发现:大多数术前高热患者,术后体温曲线呈逐日下降趋势,2~3d后体温可恢复至正常。

2.2.4 留置引流管的护理。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护士固定好各类留置的管道,防止牵拉或松脱,并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引出液体的性质、量及引流速度。如腹腔引流管引出的液体变清亮,且量少, 可考虑拔管。本组留置胃管和尿管有8例,经脐部切口放置腹腔引流管有5例。腹腔引流管一般 1~ 2d拔除,胃管、尿管一般术后1d拔除,如出现腹胀,未排气,可延迟拔胃管。

2.2.5 术后禁食期与恢复期的饮食管理。由于复杂类型的阑尾炎病程较长, 术前消耗大, 体质相对较差。为此,在术后禁食期间给予患者全静脉营养。以保证患者在术后不能进食的情况下,提高免疫力和促进伤口愈合,平稳地度过危险期。同时,也有助于免除或减轻饥饿、疾病等所致的不安、烦躁等负性情绪。本组病例术后予静脉营养3~5天。胃肠道功能恢复后进流质饮食,次日改为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普食,患者恢复良好。

2.2.6 静脉营养输注的护理。本组病例选用外周静脉进行输注。选择上肢弹性好、管径较粗的静脉,避免使用下肢静脉。因为下肢静脉瓣最多,血液回流最慢,营养液滞留于下肢静脉,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其次注意输液速度。输液时均匀输入,葡萄糖的输入速度应<5 mg/(kg・min),20%脂肪乳250 ml约需输4~5h,停用高营养液前用5%葡萄糖过度。[4],每日更换注射部位,减少刺激,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2.2.7 术后早期活动指导。由于腹腔镜对腹腔干扰小,术后清醒8h后可床上活动,适应后第2d可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并防止术后肠粘连和肺部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残余CO2排出。

3 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60~80min,无需脐外切口辅助或中转开腹。术后排气时间10~23h,恢复进食时间24~36h。5例经脐切口留置引流管,术后2d拔除。术前高热病例,术后体温逐日降低,2~3d体温恢复正常。所有病例术后4~8d痊愈出院。患者满意度均在95%以上。随访2~1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经脐入路腹腔镜手术(TUES)是指经脐部这一人体自然皱褶部位置入器械进行手术,以达到术后腹壁无可见瘢痕,更加美观、更加微创的目标。其技术的优点为较好的美容效果和减轻腹壁肌肉穿透的损伤,从而减轻手术伤口的疼痛。脐部重建后腹部也无可见的手术瘢痕。同常规腹腔镜手术相比,TUES是难度比较大的手术,[5]对手术医师技术要求更高。

4.1 本术式的优势。首先本术式设计脐孔是唯一的手术入路,所以患者体壁神经和肌肉免遭切断, 同时也减少对肠管的牵拉翻转,故患者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 腹腔粘连减少;其次能充分利用腹腔镜视野广的特性, 彻底地吸净腹腔隐匿部位的残余渗液, 做到彻底冲洗及通畅引流, 最大限度地清除了感染灶,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排气时间缩短, 住院时间更短;再者术后切口隐匿于脐轮内,腹部外观无明显瘢痕,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患者易于接受[2];术后切口感染率低。对于复杂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 颜松龄等[3]报道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6%、14.1%,王小林等[4]报道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8%、10.5%。本组病例无切口感染发生。

4.2TPN在复杂性阑尾炎术后机体恢复的作用。静脉营养液是将机体所需的糖类、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营养物质按需要及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由于分解代谢反应在创伤或手术后会大于单纯的饥饿所引起的反应。如果机体未能获得维持生理需要的能量,就会动用储存的脂肪、糖原和蛋白质等来提供热能,从而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修复力明显下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蔡慎等[5]研究表明:使用TPN<5d和5~14d的患者营养改善状况最佳,分别为52.94%和33.61%。本组病例使用TPN≤5d,患者术后恢复快,所以在复杂性阑尾炎术后应用TPN,效果很好。

综上所述,经脐腹腔镜手术在复杂性阑尾炎中的应用,安全可行,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也为临床护理带来了诸多便利, 特别是术后, 患者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而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 田鹏, 王旺河, 张超, 等.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268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18(8): 849~850

[2] 伍端友,黎君君,罗博文,等.复杂阑尾炎经脐无瘢痕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1(15):852~853

[3] 郭羽,许颖,霍晓鹏,等.经外周静脉营养支持并发静脉炎的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29(15):3083

[4] 朱江帆.腹壁无瘢痕手术:微创外科医师新的追求[J].腹部外科,2010,1(23):7

[5] 颜松龄,张道建,吴锦城,等.复杂性阑尾炎术式的抉择[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 13(2): 134

第10篇

1.1患者取仰卧位,在麦氏点反跳痛与压痛处垫上一个软枕,将阑尾充分暴露出来,同时给予约束带对其加以控制。协助患者取左侧倾斜15°、头低足高10°,从而使其他的内脏器官位于低处。

1.2巡回护士配合为了保障阑尾炎手术的顺利开展,巡回护士应当在手术前对所有手术设备与器械的性能进行调试,并为手术医师提供需要的手术器械。巡回护士应将手术间温度调节好,建议保持在23~25℃,湿度保持在55%~60%,在操作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将患者躯体过多暴露在空气中,并注意将被子盖好。还要建立静脉通道,并全面配合麻醉医生将麻醉各项工作做好[3],如果采用腰椎麻醉,患者应取去枕平卧,以预防脑脊液外漏。对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变化进行严密的连续性监测,一旦发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现象,要及时与术者联系,并积极配合术者做好相关处理。

1.3器械护士配合器械护士在术前要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手术涉及到的纱布、设备、器械,提高对手术流程的关注度,钝性分离,递血管钳撑开,麦氏点切口,2把甲状腺拉钩向切口两端拉开[4]。递弯钳2把提起腹膜,并用刀片将其切开,利用组织剪扩大。器械护士要递生理盐水探查,利用S拉钩牵开,将盲肠暴露出来[5]。同时递阑尾钳进行阑尾系膜提夹,将阑尾系膜分离到阑尾根部,距离阑尾根部0.5cm之处的盲肠壁采用荷包缝合,并用4号丝线进行结扎,并递上纱布、盐水对周围切口进行保护,切断阑尾,最后用盐水、75%酒精、3%碘酊进行残端处理,收紧荷包,然后将阑尾残端内翻入盲肠。用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充分吸尽腹腔内的液体,并行止血。腹腔关闭前后要再次清点纱布与器械等,同时配合医生进行创面缝合。

2术后护理

2.1病情观察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取去枕平卧,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充分保持呼吸道通畅,手术后给予常规低流量持续性氧气吸入。

2.2切口护理术后使用氧化氢溶液对切口进行冲洗,同时采取伤口引流措施,提高对引流物量、质、性、色的观察。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观察膈下、切口及盆腔是否发生炎性反应。切口感染主要表现为手术后2d左右体温升高,以及切口压痛、红肿、跳痛或肿胀等,如果出现切口感染现象,应当及时采取排脓、引流措施,并定期换药,可以采用庆大霉素8万U敷贴切口;当炎性渗出物质逐渐减少时,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使切口尽早得到愈合。

2.3疼痛护理疼痛会对患者睡眠及术后康复产生影响,并且会造成血压上升,以及诱发其他类型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播放轻音乐的方式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必要时可遵医嘱采用镇痛药缓解。

2.4腹腔出血护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结扎患者阑尾系膜的丝线脱落,如果出现如腹胀、腹痛以及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时,要在第一时间内与医生联系,并且立刻给予输液、输血治疗,以及做好紧急的手术止血准备。

2.5腹腔脓肿或感染处理该症状多发生于坏疽性与化脓性阑尾炎手术之后的第6天左右,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降反复,腹胀、腹痛、腹肌紧张以及腹部压痛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当主动配合医生给予抗感染治疗及引流措施,并保持引流的充分及通畅,如有必要可配合医生采取相关手术治疗。

3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过程均很顺利,手术时间为40min~70min,平均(60.3±2.6)min;排气时间19h~34h,平均(22.6±0.5)h;下床活动时间8h~14h,平均(10.2±0.6)h,住院时间5d~7d,平均时间(5.4±0.5)d。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占10.98%,对症处理后均痊愈。

4讨论

第11篇

关键词:吴茱萸;敷脐;阑尾炎术后;肠蠕动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但阑尾切除术后,往往由于原发病致腹膜的炎性反应、手术过程对胃肠道的刺激、麻醉的后续效应等因素引起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排气功能障碍,甚至引起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因此,排气功能的恢复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可加速胶原的合成,减轻发生肠粘连的机会。将60例阑尾炎术后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0例,所有观察病例均为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阑尾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粗粉敷脐,共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2~70岁,平均36.4岁;对照组仅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共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0~71岁,平均37.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试验组手术后除常规护理外,2 h内以吴茱萸粗粉末20 g调酒敷脐,持续外敷,6 h后更换外敷粉末1次,连续使用2 d;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时间。(注:术后24 h内每2小时听诊患者左右侧上、下腹及脐区肠鸣音,每个部位听诊1 min/次,若听诊区每分钟有3次及3次以上的肠鸣音定为肠鸣音恢复时间。此外,手术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以获得精确的最早排气时间,且该时间应标示连续性排气开始及患者自觉腹胀不适开始缓解。)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

2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  (,h)组别

例数

肠鸣音出现时间

排气时间

试验组

30

12.80±4.94①

20.73±5.00②

对照组

30

18.83±6.33

27.57±6.31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t=3.908,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t=4.684,P<0.01

3 讨论

如何促进阑尾切除术后患者排气,使患者能够尽快进食,恢复生理状态,是阑尾患者术后护理的重要问题。现代医学一般认为,促进阑尾炎术后排气的方法仅限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而祖国医学认为六腑以通降为顺,阑尾术后,机体内部和谐被打乱,清浊异位,升降失常,气机逆乱,最终导致滞、瘀、壅、塞、闭的临床表现。因此,调整气机是术后恢复胃肠蠕动的中医调护原则。同时,现代研究认为,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晚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内有丰富的血管及大量淋巴管和神经,有腹壁下动脉、静脉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敏感度高,药物易于穿透。有鉴于此,采用吴茱萸敷脐外治疗法调护阑尾炎术后肠蠕动尚未恢复的患者,观察其对肠蠕动恢复的影响。其中,吴茱萸具有温中止痛、疏肝下气、燥湿降逆之功效,能增强胃肠动力、促进胃肠蠕动,同时对改善消化道血液循环有肯定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吴茱萸热熨法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而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吴茱萸具有抗菌、抗炎、镇痛等作用[2]。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等原则,将药物研末,用适当的液体调成糊状,敷于脐部,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吴茱萸敷脐疗法安全易行,且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患者无配合障碍,且能缩短排气时间,恢复早期进食,有利于机体生理功能的恢复,避免腹胀,防止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术泰舒;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粘连性肠梗阻;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015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 阑尾炎术后很容易发生粘连性梗阻, 发生率为20%左右[1]。有效的措施预防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预后的基础[2]。本研究通过对本院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拟探讨术泰舒用于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依据是否术后应用术泰舒进行腹腔冲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 男22例, 女18例;年龄14~75岁, 平均年龄(45.6±15.4)岁;阑尾炎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2例、化脓性阑尾炎14例、坏疽性阑尾炎4例。观察组80例, 男50例, 女30例;年龄14~75岁, 平均年龄(46.7±15.1)岁;阑尾炎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3例、化脓性阑尾炎27例、坏疽性阑尾炎10例。纳入标准:发病时间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通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 手术均通过同一组医生完成, 主刀医生均为同一名, 避免了由于术者手术习惯不同造成的研究结果偏倚。对照组只是术后进行生理盐水的常规冲洗, 如果需要放置引流管, 给予常规放置引流管。观察组通过术泰舒腹腔冲洗, 100 ml均匀散布在右下腹部、盆腔内, 5 min后将过多的液体吸除, 一部分留置在腹腔内。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腹部手术之后粘连性肠梗阻是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约占整个腹部手术的5%, 阑尾炎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则更高, 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影响术后的恢复[3, 4]。引起术后腹腔内粘连性肠梗阻形成的因素主要和机械性损伤、组织缺血、外源性物质植入、腹膜炎等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是否术后应用术泰舒进行腹腔冲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 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提示术泰舒进行腹腔冲洗可以对阑尾炎术后进行彻底清创, 减少炎性渗出, 减少胶原聚集, 具有广谱抑菌效果, 预防感染、粘连, 并且有辅助的止血作用, 另外术泰舒还可以增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 提高纤溶酶活性, 具有很好的组织、黏膜修复能力, 利于术后结构功能重建[5, 6]。

综上所述, 术泰舒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 可以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秀兰, 陈华, 李世荣, 等. 术泰舒生物多糖冲洗胶液治疗褥疮的护理.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 5(2):109.

[2] 张龙, 宋建东. 术泰舒预防腹腔镜术后盆腹腔黏连的疗效观察.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7(2):187-189.

[3] 欧卫权, 程正理, 徐金妹, 等. 术泰舒用于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5, 33(4):442-444.

[4] 林秋燕.医用几丁糖预防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临床效果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3):29-31.

[5] 徐瑞, 金爱红, 徐凤珍, 等.欣可聆预防妇产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的临床研究.中国内镜杂志, 2013, 19(11):118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