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3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手术护理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5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09-01
最初剖宫产是为解决高危产妇及难产,挽救母婴双方生命的一种现代医疗措施[1],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剖宫产。随着选择剖宫产的产妇越来越多,其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因剖宫产术而产生的创伤和并发症,从而提高母婴的安全和健康。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材料来源于本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剖宫产产妇63例。这些产妇年龄在20―40岁间,初产妇50例,经产妇13例。这63例产妇中,有8例产妇患有高血压等并发症,有18例是胎位头向下,有22例是高龄产妇,有10例是产妇骨盆太小,有5例是产妇生产时,胎儿在子宫内缺氧。这63例产妇都是根据产妇的需要或者产妇自己意愿,做的剖宫产手术。这63例产妇,手术后有61例单活胎,2例双生儿。
1.2 手术方法。手术时,都对产妇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切口方向都是在产妇腹部横向切开,刀口大约十四厘米长。手术后,先将子宫肌肉层缝合,然后将子宫折腹膜缝合,最后缝合子宫筋膜皮下脂肪及皮肤。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因为手术前,产妇都有害怕心理,这样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所以护士应多与产妇沟通,细心地向产妇讲明剖宫产手术使用的方法,麻醉方式,手术中的注意事项等,让患者保持愉快、平静的心情,避免过分的紧张和焦虑,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2 术前准备。手术前,要对产妇进行常规产前检查,量血压,测尿,检血等。对于高龄产妇,或者有高血压并发症的产妇,要降低她们的血压,给她们通过利尿的方式进行治疗,当她们血压正常后,再手术。其次,术前饮食尽量多吃些高蛋白、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增强抵抗力和组织的修复能力。术前禁用呼吸抑制剂,当日清晨禁食,留置导尿管,密切观察并记录胎心音变化,做好新生儿保暖和抢救工作准备。术前30分钟备皮,做好腹部、外阴清洁,特别是肚脐窝部位的清洁。同时将血液准备好,以备手术中需要输血的需要。
3 术中护理
3.1 术中体温过低的护理。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产妇嘴唇和四肢末梢的色泽和温度变化,手术室的湿度值要控制在45%~65%范围内,手术室内温度要控制在24℃~27℃范围内。手术过程中对冲洗液、纱布、纱垫等要用温盐水清洗、浸泡,以此来保持对产妇体温的持衡,让她的体温控制在37摄氏度上下,以免受寒。
3.2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与预防。对胎儿宫内出现窘迫的孕妇,待产妇进入产房时,要及时给产妇罩上氧气罩供氧,对上肢做好静脉通道,进而及时地供应血液和氧气给腹中的胎儿。对刚出生的婴儿要做好充分的抢救措施包括药品、抢救台、复苏器具的准备;当婴儿出生后,要及时清掉咽部、鼻腔、口腔的分泌物,一直到婴儿啼哭;如果婴儿还是没有啼哭,要把婴儿的两小腿轻轻提起再轻轻拍打屁股。假如上面的方法都不行的话,就要对婴儿的复苏进行气管内吸氧等的抢救措施。
4 术后护理
4.1 生命体征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手术后的二十四小时内,护士要细致观察和记录好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对血压的测量,刚开始时是间隔十五分钟到三十分钟内测量一次血压,直到血压稳定状态。待血压稳定状态后,每隔四小时测量一次并连续测量两天。往后改为每天测量三到四次,直到正常状态。要预防好产后出血,对病人的阴道和伤口要细致观察其出血量[2]。
4.2 切口的护理。术后为了减少腹部切口的渗血,可予切口敷料上置沙袋压迫6h;切口每日更换敷料1次。
4.3 导尿管的护理。由于产妇体内留有导尿管,所以每天要对病人尿道消毒两次,不要拆除、挤压导尿管,以免导尿管受到阻塞;并细致观察尿液的颜色变化和尿量多少。二十四小时后拔出导尿管,外阴要保持清洁,每天准时冲洗外阴两次。要开导和鼓励产妇下床活动、在床上稍微做翻身运动。
4.4 呕吐及腹胀的护理。对术后有微呕吐的产妇可以不需处理,只需将产妇的头侧向一边,在其嘴里放好接管,让呕吐物及时清掉,并及时漱口,保证产妇口腔干净。对于严重的呕吐者,要及时跟主治医生联系,并嘱咐主治医生给予用药治疗。对手术后腹胀患者要对其进行安慰,以免患者产生慌乱、紧张的情绪,在没有排气完成时,劝说患者暂不要进食甜品以及奶制品,以免加重胀气。
4.5 哺乳的指导。产妇经过剖宫产术后,身体的切口会非常疼痛,在刚手术后,一般要卧床休息。这对于产后哺乳来说,是个难题,所以护士要对产妇如何进行正确地哺乳作指导。一般,对于剖宫产产妇的哺乳方式,选择让产妇坐着,将婴儿环抱进行哺乳,这样可以防止婴儿压在产妇的腹部而导致产妇腹部伤口产生疼痛。
4.6 术后饮食注意事项。手术6h后可进清淡的流质饮食,第2天可进半流质食物,早期进食对产妇的顺利康复至关重要。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食物,忌辛辣、过甜、煎炸食物以防肠胀气影响切口愈合。
4.7 出院指导。当产妇出院时,细心嘱咐她们,保证8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嘱托产妇要多活动,活动时间应该逐天增加的方式,但活动力度,要在产妇身体承受范围之内。手术后42天内,产妇不能过性生活,7周后,产妇到医院进行一个全身检查。出院后保持外清洁,落实避孕措施,至少应避孕2年。鼓励符合母乳喂养条件的产妇坚持母乳喂养。
5 结果
63例经过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护士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身体都恢复良好,孩子的情况也非常健康,所有产妇顺利出院。
6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要求不断更新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建立全新的护理观念,激发学习的热情与自觉性,对于不同的患者要做到恰到好处的护理。我院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有效减轻了产妇的不适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00/10万。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1〗。本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们对1000例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舒适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为帕金森手术患者1000例 男600例,女400例,平均年龄65岁,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观察,发现不舒适的原因,认真倾听主诉,通过语言及非语言因素等手段获知,收集资料,制定实施护理措施后施以评价。结果 通过运用舒适护理,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情况均有改善,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达98%。
2 术前舒适护理
2.1 心理舒适护理
2.1.1 帕金森病人患病期间通常可以发现病人在情绪平静时震颤减轻,而情绪紧张、激动或窘迫情况下,肢体震颤加重,甚至精神因素可使病情恶化〖2〗,所以应向患者讲解术前治疗,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根据患者的提问及引起恐惧焦虑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开导,耐心回答其提出的问题,并介绍同类手术成功患者以使患者以最佳心态迎接手术。
2.1.2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积极运用爱心细心耐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通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增进患者的心理安全感。
2.1.3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按照护理程序实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度与实施。以亲切自然热情开朗的态度来满足患者被尊重的需要。
2.2 术前准备的舒适护理
2.2.1 食舒适护理 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忌暴饮暴食,术前12小时禁食,4h禁饮。
2.2.2 皮肤及其他准备舒适护理 术前1d让患者洗澡,清洗手术区域皮肤,给患者备皮动作应轻柔勿损伤皮肤,根据需要在术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500mg减少患者的紧张程度及不适感,增加生理舒适度。
3 术后舒适护理
3.1 心理社会舒适护理:因术后各种不适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会影响疾病的恢复,应耐心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指导家属帮助患者减轻不适的方法,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计划。
3.2 卧位不适的舒适护理:帮助患者选择正确的舒适,枕头需柔软,枕头高低满足患者的习惯,经常协助患者翻身,改变,使身体各部交替受压,卧位姿势应维持良好的解剖位置,避免过度伸展使肌肉紧张与牵拉,使患者感到舒适。
3.3 翻身困难的舒适护理:术后患者怕疼痛,担心刀口疼痛,不愿意翻身,应鼓励帮助患者翻身,第1.2天协助患者翻身,第3天指导患者自行翻身,并下床活动。
3.4 排尿困难的护理:术后早期患者紧张、焦虑易引起尿潴留的现象,指导患者放松情绪,按摩腹部促进排尿,必要时给与导尿。
4 社会舒适护理
适当陪护,定期与患者家属、朋友、单位沟通,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精神、情感、经济上的支持。多给与安慰与鼓励,满足患者爱与归属的需要。定期召开休会,病友联谊会,帮助患者从新的人际关系中获得舒适感。
5 讨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帕金森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使其感到了舒适和亲人般的温暖最大限度满足其安全、自尊、爱与归属的需求,又使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过程中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并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医疗护理活动,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真正落实到实处,强化了护士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丰富了整体护理内涵。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儿童;斜视;全身麻醉;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1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37-02
1 临床资料
全身麻醉下行儿童斜视矫正术患儿83例,其中男37例,女46例;年龄5-12岁,共同性内斜视38例,共同性外斜视26例,先天性麻痹性斜视19例。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由于环境的变化,且多数患儿为初次手术,焦虑和恐惧反应是对手术患儿造成心理威胁的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这些因素导致患儿不能很好的配合术前准备。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主动关心患儿,耐心向患儿及家属讲解斜视相关知识及手术目的、麻醉方式、配合方法及预期效果等,给予患儿安慰和鼓励,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消除他们对手术的恐惧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儿及家属都能积极配合检查、手术及护理。
2.1.2 术前配合医生做好患者全身检查及眼部的斜视专科检查以确定手术方案。应注意检查患儿全身有无手术禁忌证,特别是心肺功能方面。
2.1.3 术前4-6h禁食水,防止患儿在全身麻醉过程中胃内容物反流误入气管,并于患儿入手术室前再次核对禁食水情况。向患儿家长详细解释禁食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触家长思想顾虑,使其积极配合工作。
2.1.4 术前遵医嘱常规用抗生素滴眼液点眼,并教会患儿家属正确点眼药水的方法,点眼时注意避免污染瓶口。术前常规行双眼结膜囊冲洗。
2.1.5 遵医嘱按时给予术前用药。术前一晚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以保证患儿充分睡眠;术前0.5h按医嘱给予阿托品0.01-0.02mg/kg肌内注射。
2.2 术后护理
2.2.1 全麻护理 术后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肩下垫一小枕,使头后仰至全醒,防止患儿舌后坠堵塞呼吸道,注意清洁口腔分泌物、呕吐物,防止误吸。全麻未完全清醒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兴奋、躁动等症状,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巡视,告知家长加强看护,防止出现坠床等情况发生。根据情况给予必要地约束措施,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取得理解和配合。由于斜视手术中牵拉眼外肌及物影响,致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使胃肠蠕动加速,导致部分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此时应耐心向家长解释发生此类情况的原因,缓解家长的紧张情绪,取得家长理解,若患儿呕吐剧烈,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常规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备好急救物品,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2.2.2 术眼护理 术后眼垫包扎双眼一天,嘱患儿卧床闭目休息,减少术眼运动,以免引起伤口疼痛,影响伤口愈合。术后观察敷料有无渗液、渗血及有无松脱。观察患儿有无哭闹不止或自诉眼痛现象,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术后第一天换药,观察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及视力、眼位及有无复视等情况。
2.2.3 饮食护理 全身麻醉患儿术后6h禁食水,6h后方可给予半流质饮食,部分患者因术中牵拉眼外肌可出现眼-胃肠反射引起恶心、呕吐,恶心、呕吐剧烈者应暂停进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术后次日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适量增加蛋白质,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多进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因排便用力导致腹内压增高引起眼部伤口裂开或眼内出血。
2.2.4 心理护理 由于术后患儿双眼遮盖包扎,其对黑暗可能产生恐惧,可指导家属通过为患儿讲述故事,陪伴身边等方法给儿童以安全感,告知患儿黑暗只是暂时性的,疏导患儿心理的恐惧。对于全麻清醒后疼痛较明显的患儿,应给予安慰和鼓励,鼓励患儿战胜暂时的疼痛。对于术后出现复视的患儿,应告知患儿及家属术后复视只是暂时现象,表示患儿恢复了正常视网膜对应,有希望恢复立体视功能,鼓励患儿主动去看清晰物象,不要刻意寻找复像,一般一周后逐渐消失,缓解患儿及家属的紧张情绪。
2.2.5 用药指导 遵医嘱给予静脉滴注或口服抗生素及滴眼药。向患儿及家属详细讲解术后用药的名称、目的、用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儿及家属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遵医嘱用药,点滴眼液时应动作轻柔,不要压迫眼球,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对年龄小的患儿在哭闹时难以局部给药,即使予强行给药,眼药也会随泪水流失而徒劳无益,所以对难于合作的患儿在睡眠中给予眼药最佳。
3 出院健康教育
指导患儿或家长掌握正确点眼药水及涂眼膏的方法,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给患儿点眼药,使用时避免污染药品,正确保存药品;注意术眼卫生,一个月内避免游泳,避免脏水入眼,预防眼部感染;进行适量运动,避免术眼外伤,注意劳逸结合;术后伴有弱视的患儿应行弱视治疗,术后伴有复视者患儿要做融合训练;告知家属遵医嘱定期复诊。
4 结 论
儿童斜视可以导致弱势和无立体视觉,但是只要做到早期手术,通过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全身麻醉斜视手术患儿都获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因此,全面、优质的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洁,沈伟.儿童眼病住院病人临床统计与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7,7(1):23-26.
[2] 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915.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心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71-02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社会模式中,心理护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救治手段,整体护理广泛应用于临床更显示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医务人员有着家属亲友所不能发挥的权威作用。心理护理是计划生育手术的关键,也是手术顺利、圆满成功的重要环节。我们面临的对象多数是农村妇女,手术可能给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出血、疼痛的风险,为消除受术者的顾虑,须做好心理护理,使受术者心理平衡、情绪稳定,愉快的接受手术,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这十几年的工作,谈谈计划生育手术的心理护理体会:
1受术者的心理
1.1焦虑恐惧紧张心理:多数病人在手术前会有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多数为初次,只听别人说如何疼痛,如何紧张害怕,又不许家人陪进手术室,与手术者陌生格外恐惧,导致心理障碍,严重者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四肢发凉发抖都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他们担心的问题有:①疼痛,这是所有手术病人担忧的很多手术者首先担忧的问题,特别人流、放环、取环等是在没有麻醉下进行的,更令人害怕。②出血的问题,担心出血多,影响身体健康。③手术失败,怕手术过程出现意外,手术出错,担心医生技术水平不高做不好手术。④担心手术后遗症及并发症,担心减退影响夫妻感情,担心术后激发不孕等。这些恐惧焦虑的心态多数由于他们缺乏医学知识,部分人受以往手术或心理创伤有关,此外医护人员的态度及医疗环境变化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1.2担心依赖心理:受术者顾虑手术中的疼痛、手术后是否有并发症、后遗症,能否影响夫妻感情,希望手术中有人陪,得到手术者的同情、安慰、关心、体贴、重视,能用短时间来完成手术,减少疼痛。
1.3消极悲观心理。这种心理的多见于生女户或忧郁性格的人,这类受术者对手术有抵触情绪,表现冷漠,不愿答话,对医务人员的治疗工作表现无动于衷,配合较差。
1.4逃避愤怒心理。少数受术者认为计划生育手术不公平、不合理,是强迫性的手术,因而引起强烈不满情绪:想方设法逃避计划生育工作,不愿配合医务人员做术前准备,呈激惹状态,发脾气,见解偏执,拒绝别人意见,这类人是最难对付的。护理时要认真听其倾诉,减少其心理紧张情绪,让其明白不及时放环一旦意外怀孕会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使其主动自愿的接受手术。
2心理护理措施
2.1术前教育。术前往往有以下几点影响受术者的心理变化:①对手术不了解,例如害怕疼痛或躯体损伤,担心医技水平和术中意外;②是否影响外观和功能恢复及夫妻感情;③陌生的医务人员及陌生的环境;④患者自身的情况,是否影响生活和工作。针对以上情况,术前应主动向受术者及家属宣教,计生手术大多是安全和基本无痛的。术前教育对减少恐惧忧虑,增强自信心,促进组织修复、机体恢复有显著作用。详细解释手术的目的、意义、方法、预后使受术者对手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指导家属对手术者给予鼓励和支持。
2.2心理指导。术前受术者的心理应激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适当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对患者进行沟通,以缓解患者的紧张,通过心理指导,使患者保持平静而乐观的情绪,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必胜的信念,指导受术者进行放松训练,使其情绪稳定,肌肉松弛,增加对手术的耐受力。
2.3医务人员应热情和蔼。医务人员应亲切和善、热情待人、说话和蔼,视受术者为“上帝”,创造一个轻松、和蔼的就诊环境,减轻其心理负担,缩短了医患之间的距离,有一种温暖如家的感觉。热情诚恳,耐心细致消除受术者对手术的抵触情绪。
2.4受术者的疑问、咨询应耐心解释,思路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2.5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态度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取得别人的信赖,让受术者有信赖和安全感。
2.6手术前检查动作要轻,不粗鲁,制定好医疗保护制定。手术中疼痛刺激增加了受术者的恐惧,应用转移注意力,让助手与受术者说点轻松的事,如握住受术者的手,帮其擦汗,指压内外关穴等,这样既能减轻心理负担,又增加了医患感情的非语言交流。对乱动、哭叫应适当制止、安慰,不能斥责。手术后扶受术者到观察室,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眼花等及时处理。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不怕脏与累。端上一杯热开水,为受术者收拾呕吐物,擦一把汗,均使受术者非常感动,视其为亲人、无微不至地照顾受术者。术后告知受术者手术顺利完成,其配合很好,协助其整理衣物,护送入观察室休息,及时评估心理生理的需要,对术后不适时解释,详细解释术后注意事项:注意常规休息一般1―2周,禁止性生活1个月,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保暖,避免冷水浴;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盆浴;如阴道流血量多或持续不干净应及时复诊;直到无任何不适和疑问,离开观察室。
术前、术中、术后三期的护理工作是围手术期护理的范畴,可为患者提供全程护理的一种方式。本院自实施整体护理后于2000年创新地对手术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将实施如下。
1 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
无论医院社会背景、医疗制度、医院环境、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有何不同,对于医院服务满意度评价和标准大致相同,在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私立和公立医院、各大医院、各级医院互相竞争的今天,如何满足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是护理管理者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本院从转变护理理念入手,在整体护理的理论和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围手术期的护理交接班的制度,设立了交接班本,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体系,通过护士对整体护理的理解,对患者细心周到,尽心尽责的护理,再加上围手术期的护理交接班的制度的严格执行,为手术患者提供了全程优质的服务。
2 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
2.1 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需求调查中,发现患者强烈要求了解哪位医生为其手术,哪位医生是主刀,术前检查的注意事项、各种检查的内容目的、手术的危险性、预后等情况。为此责任护士在 术前应深入病房,向病人介绍手术医生和手术的大概过程,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意义、目的、术中的感受、术中如何配合医生。并可介绍患者认识同类手术的康复者,通过病友的交流,可了解更多的问题,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减少患者的恐惧担忧。另外根据术后的需要,向病人演示术后活动、方法、目的,教会床上大小便、呼吸、咳嗽、翻身拍背的方法。对于急诊住院的患者,除做好以上工作外,当班的护士需及时安抚好患者因突发事故造成的恐惧情绪,让其尽快转换角色,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细致地解释,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接受手术。
2.2 建立严格术前签字制度 责任护士除按规定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外,为确保手术如期进行,术前一日,应检查手术患者的各项术前检查报告是否齐全,生命体征变化,尤其老年患者有无脑梗死的征兆,血常规、心电图是否正常,患者血型报告单,家属是否已签字,如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限剧麻药精神病类用药同意书。护士是否已准备手术安全核对单,术前指导是否执行情况。护士长下班前要根据围手术期的护理交接班要求,检查术前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术日清晨,夜班护士在测量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置管及做好术前各种治疗后,再次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各班护士在执行或检查术前准备后均需签名,如发现异常及时告诉医生做相应妥善处理。
2.3 建立术前访视制度 由手术护士术前一日到病房,按不同手术患者进行不同的术前访视内容,介绍手术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成功的例子,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并了解病情,给予心理疏导,讲解手术室的环境,术前用药的目的,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手术大概多长时间,手术的基本过程,手术的部位和,麻醉的部位和方式,术中各种导管的意义和使用,全麻醉病人苏醒后的护理饮食,气管插管后患者的注意事项。让手术病人尽快了解自己的手术方式次日手术的情况,让患者尽快地适应手术环境,并告诉家属在不违反手术安全制度的情况下,术中护士会尽心尽责的满足患者的要求,从而减轻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和莫名的恐惧不安,消除了因恐惧不安带来手术的负面影响,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使手术更顺利的进行。
2.4 建立病房护士和手术护士交接班制度 责任护士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交接班本随病历一同带入手术室,要求巡回护士和责任护士严格检查核对术前准备情况,应该交接患者及病情,还有患者带入手术室的随身物,交接后签名。
2.5 延长巡回护士的工作时限 改变巡回护士的工作局限,巡回护士除做好基本护理职责外,还要关注手术台上的患者,是否舒适的和肢体压迫耐受的能力,必要时按摩,松约束带,记录并观察生命体征、出血、输血、补液、尿量及各种管道的引流放置通畅情况,随时做好应急突发病情变化抢救准备工作。并为病房护士提供术中参数,并跟踪随访48h,使患者得到贴心优质的服务,减少术后病情变化。
2.6 术后宣教 在积极开展术前指导,使手术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应广泛开展术后卫生知识宣传,督促患者早期活动,各种术后的,患者饮食,教会特殊患者的特殊护理,还有各种管道不能随意牵拉和拔除。指导康复训练,叮嘱患者出院后的回访日期,出院带药的使用和用途,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出院后有延续的治疗和护理。
3 围手术期的护理作用
3.1 完整“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体系的整体护理模式 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使患者在术前得到护士针对性指导,从而大大的消除了患者和家属的顾虑和恐惧心理,为手术安全顺利奠定了基础,通过手术各阶段的查对制度,规范了病房护士与手术护士之间的交接班手续,使护理工作责任到人,责任到位,有效地避免了围手术期的护理缺陷,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内容,使手术三期护理得到延续和发展,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使患者家属满意。
【关键词】 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中国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041-01
外科是医疗活动中一个最主要的技能科室,多数患者都需要经过“刀光剑影”,甚至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消除病痛,逐渐恢复健康。在这一特殊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为此,作为医患间的重要媒介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更有义不容辞职责。笔者现有意对我院2011年6月-11月156例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于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后续的患者心理护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56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6月-11月收治的外科手术病例,男性71例,女性85例。年龄为1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1岁。其中普外112例,骨外44例。
1.2 影响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因素调查 ①术前紧张、恐惧。这是多数患者均存在的共性特征,这不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各个体紧张、恐惧严重程度不一。文化程度高、社会阅历丰富的患者对自身疾病能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所以,都能积极配合,并对自身疾病的治疗有足够的信心。而文化程度低,平时又很难生病的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微。这些人一旦需要行外科手术都表现异常紧张、恐惧。哪怕是小小的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都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包袱。②术前焦虑。无论是急诊手术,还是择期手术,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是不可避免的。焦虑的主要焦点是:谁给我手术、麻醉,水平如何?术中有没有特殊情况?切口是否疼痛?术后能否恢复到正常状态?医护人员是不是需要意思意思?等等。③术后疑虑、烦躁[1]。术后患者迫切想了解手术进行得如何,是否顺利、成功,担心手术效果,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准确信息,再加上术后身体虚弱、伤口剧痛,会令患者感到烦躁不安。④自怜、伤感[1,2]。术后的不适以及功能的受限,给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程度带来很大影响。是造成患者自怜、伤感主要原因。特别是老年患者生怕术后不能自理给儿女带来麻烦。
1.3 心理护理与对策:术前:①建立健全人性化责任护士接待制度,打造一流的人性化接待患者的软环境[1,2]。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热情接待,主动自我介绍,并合理安排床位。详细介绍病区环境、膳食安排及经治医生。积极主动地和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尊重和理解患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患者排忧解难。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来拉近护患关系,使得自己能走进患者的心里,把握患者的顾虑,为化解患者的顾虑做好解释和正确引导工作。使得患者感觉温暖、信心和希望,相信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携起手来一起战胜病魔。②区分不同患者心理特征,采取合适的护理模式[3]。通过医师提供的患者信息和患者及其家属的交谈,我们护理人员能对患者的基本病情和心理状况有一个清晰认识。但各个患者因年龄、性别、性格、职业、社会阅历、文化修养等不同,可能会出现各种奇特的心理焦虑问题。对此,护理人员必须耐心的给予解释。运用通俗易懂语言与患者讲解疾病的成因,手术过程和术后康复情况。在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拿病区内与之疾病相同并康复较好的患者做参照物。鼓励患者相信经治医师,会全心全意为患者做好手术,更不需要什么意思意思。对特别焦虑的择期手术患者可在术前口服一些拮抗药物。以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和足够的睡眠,使患者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来接受手术。术后:①术后应在患者意识稍清醒时第一时间把手术成功的喜悦告诉患者,让患者把术前不必要的焦虑一下子抛到九霄云外[4,5]。此时,我们护理人员更应顺势而上,用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和鼓励,建议相信医护患三方众志成城、密切合作一定能完善后续的康复治疗工作。②普外和骨科的患者术后主要近期伴随症状是切口疼痛,这一不可避免的“门槛”也常能诱导患者焦虑不安、情绪激动,对家人或医护人员乱发脾气。这一点我们护理人员应给与充分的理解,在不违背原则时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要说服家属要在这段时间内予以忍耐。③恢复期护理人员要主动督促和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5,6],特别是骨外科患者,有些人害怕疼痛或害怕发生二次伤害而不敢锻炼,为此,我们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讲解锻炼要点,必要时可陪伴患者锻炼一段时间,给患者一个适应过程。
2 体会
现代化医药护理模式的转变,说明人们的求医问药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解决肢体病痛,而更深层次的要求给予心理沟通、理解、同情、安抚及支持,这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先进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磨合的新生产物。实践证明这种新生产物将会有无穷的发展空间,它普及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近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衣食饱暖的美好现状。但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愈发脱离其自然属性。如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的污染、生活压力加大、人们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社会关系复杂或突发事件的发生等因素,常导致一些人心理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这种亚健康状况是不以药物或物理干扰能解决的,它必须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安抚和调理才能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有些患者进入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就立即产生一种高度紧张、恐惧的心理,这种应急性或一贯性亚健康表现,应当隶属于亚健康定义的范畴。这种亚健康症状甚至能一直贯穿于肢体起病到疾病治愈全过程。对疾病的诊治、康复带来非常大的威胁,所以,我们护理人员不但要担任患者肢体疾病的护理员,更应义不容辞担任患者心理健康的咨询师。按照服务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启迪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自我护理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为患者的肢体病痛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努力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对患者合理的需要应尽量满足,与患者多交流、多沟通,用我们诚意和热心感化患者,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护理工作,适应我们的工作步骤,把患者心理护理与肢体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完善各项护理程序。
本组156例外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经过我们精心的心理护理,没有一例出现心理过激反应,各患者的肢体康复都较顺利,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我们认为外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是肢体疾病康复护理的基础,是一种高效催化剂、一种无价激励剂,是药物所不能达到的特殊疗效,对患者的肢体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欣,高殿信.普外科手术患者480例围手术期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2):87-88.
[2] Pugliese P, Perronel M, Nisil E, et al. An integrated psychological strategy for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J]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2006, (4) :9 .
[3] 张献忠,梅喜庆,张瑞华.肠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2006,12(14):1383.
[4] 李娟.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2006,12(20):2054.
关键词:剖腹产;腹部切口;护理体会
剖腹产腹部切口治疗法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创伤性手术,我院据此对2013年10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展开研究,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将其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70例患者年龄自20~55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糖尿病患者8例,贫血患者7例,合并肥胖者5例,体质消瘦患者6例;将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3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更为全面的、人性化的、专业的护理。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2.1术前护理要点 手术前,护理人员做好安全宣讲工作,讲明手术注意事项,对合并症患者展开有针对性的术前治疗,积极调节她们的血糖水平,纠正贫血现状;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做好肠道、阴道等相关事宜准备。饮食上,护理人员要依据患者的自身状态,提示患者术前少食多餐,坚持遵循低脂肪、低膳食纤维饮食原则,计算出每日所需热量并严格执行,供给患者所需的基本营养。
1.2.2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使用电刀时,应该保持相对应的温度和强度,尽可能减少皮肤与电刀的接触次数和时间。缝合之前要及时使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冲洗,选择适应于患者的切口缝合方式和缝合材料,分割还是注意把握力度和松紧度,保证间隙适当、切缘相对齐[1]。
1.2.3术后护理 术后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常规低流量吸氧,术后24 h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加以严密监测,观察电解质平衡状态、尿量等,准确把握换尿管的时间。依据麻醉和手术形式选取,对于全麻患者,不能使用枕头,保证平卧头朝一侧,随后对其进行口腔分泌物引流。可适时采用半卧位,注意抬高床头15°~30°,给患者双膝下垫上小软枕。
切口护理要点: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的药物,观察切口处有无渗液渗血现象,对术中出血量大的、手术时间长的患者和合并症患者要展开重点观察[2]。对合并症患者可使用红外线照射伤口,减少脂肪液化可能。一旦发现脂肪液化现象,应及时通知医师对其展开治疗。
饮食:手术后禁止患者进食;术后6 h之后可进食流食,等患者肠气畅通之后,再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的营养物质,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精神畅快[3]。
术后,医护人员要适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护理,具体讲解科学起坐、床上大小便的注意事项;介绍腹带的使用方法,建议患者控制好松紧度;引导患者适量运动;引导患者双手按压住切口两侧,向内部用力,进行有效咳嗽,以防切口开裂[4-5]。护理人员应建议患者出院后,2个月内不要搬动重物,腹部肌肉的能力锻炼应当有序展开,手术后1~3个月避免盆浴和性生活。此外,院方还应定期进行术后的宣教,提示患者观察阴道排液的状态,提示患者4 w后进行复诊[6]。
1.3统计学处理 此次试验所得数据通过软件SPSS 13.0专业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和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数据如下:切口开裂患者:对照组8例,观察组1例;切口感染患者:对照组6例,观察组1例;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对照组10例,观察组2例。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排气时间、患者住院时间等都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结论
实施全面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减小剖腹产手术中腹部切口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建立更为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7]。
参考文献:
[1]于宝萍.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1).
[2]乔莉生.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2).
[3]田会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术后护理[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06).
[4]宋孟霞.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32).
[5]张文艳.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09).
[关键词] 颈椎外伤;前路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颈椎外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由于车祸、高空坠落伤等引起。其发生后非常严重,常合并脊髓高位损伤,出现截瘫,其中颈1~3损伤致残、致死率非常高。颈椎外伤使患者遭受严重的身心创伤。对于颈椎外伤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前路手术是其常用的方法,由于手术风险大,所以对医生的手术技术和护士的护理要求很高。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做好围术期的护理,相当于颈椎手术已经成功了一半。现将我院对颈椎外伤经前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回报如下。
1 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所收治的颈椎外伤的43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从19岁~54岁,平均年龄(36.8±7.4)岁,其中车祸伤31例,高处坠落伤10例,其他因素所致外伤2例;颈椎骨折37例,脱位6例。采用术式均为颈椎前路的开放复位+钛板螺钉内固定+自体骨移植融合术。
1.2护理方法 在围术期内根据治疗的进展进行护理,分为术前、术后的护理。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因为受伤部位的特殊性,容易造成瘫痪甚至死亡,患者往往有较严重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应安抚患者的情绪,耐心地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及相应的并发症,并介绍以往手术成功病例的恢复情况,增加患者的信心,使患者能够平静心情来接受治疗及护理,明白良好的心态可以促进机体的应激及恢复。
1.2.1.2气管及食管的推移训练:进行前路手术时,必须将气管推移,并过中线,这会使患者感到呼吸不适,出现呛咳甚至呼气困难,所以手术前应做推移训练,适应手术。告知家属用一只手的四指轻柔的将气管推向非手术切口的一侧,并使气管与食管推过中线。在手术前3~天开始练习,每天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
1.2.1.3手势语言的训练:由于手术的部位,对患者术后一段时间的说话有一定影响,交给患者用简单的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愿。
1.2.1.4颈托的训练:术后因需要颈托固定,术前应给患者选好合适的颈托,并适应佩戴颈托,以达到限制颈部伸曲活动的目的。
1.2.1.5床上大小便的训练:术后一段时间要制动,使患者适应在床上大小便,以减少术后便秘及尿储留。
1.2.2术后护理
1.2.2.1病情观察:手术可影响呼吸中枢及循环系统,可以使患者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氧分压降低。应24小时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致病情平稳
1.2.2.2呼吸道的护理:术后帮助患者恢复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的可能,并应用α-糜蛋白酶2000U、庆大霉素8万U,加入20ml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可以减轻术中对气管推移所引起的水肿。[1]
1.2.2.3预防感染:术后严密观察切口敷料及引流管情况,告知家属注意刀口情况,发现渗出增多及患者体温升高,及时告知医生。
1.2.2.4功能锻练:告知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同意。讲解功能锻炼的相关程序,清醒后,注意保护颈托,四肢可在床上活动,1周内,患者可以采取床头为60度的高半卧位,可有家属协助患者四肢关节屈伸活动,病情平稳后可适当下床活动,恢复肌肉功能;术后颈托应佩戴2个月,防止颈部过度活动,并进行精确活动的恢复,如握拳,持物等。[2]
2 结果
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因护理不当而造成的植骨块移位、肢体瘫痪以及术后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均病情平稳后出院继续功能恢复锻炼。
3 讨论
颈椎前路手术这种方式具有安全系数大,方法较为简便,对术野的暴露充分,可以彻底的减压的特点,更可以谁颈椎的正常的序列及椎间高度得以恢复,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而手术只是患者得到治疗的一部分,对于围术期的护理则是患者可以成功接受治疗并且得到较好的恢复的前提。[3]
在术前,与患者沟通与交流,可以降低患者对疾病本身及手术的恐惧,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及护理,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更加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各种术前的训练可以提高病人对手术所带来的负效应的耐受,更快的是病情平稳。
在术后,积极观察生命体征、刀口情况及预防感染,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术后不发生危险,或者出现并发症,才能证明手术的成功,[4]同时,又降低了患者可能面对的未知风险。帮助患者功能恢复则能看出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身心负担及家庭负担。
综上所述,对于颈椎外伤经前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更应该全面、细致的护理,使患者可以更好的接受治疗,更快的恢复,更早的出院,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春燕,陈书勤,尹锐峰.颈椎前路减压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5,19(2):23.
[2]杨玉金,刘素云.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6l例[J].实用临床医学,2005,6(6):121.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术 心理护理 护理体会
本文对服务中心开展无痛人流术以来,护士在与医师、麻醉师共同进行严格的的监护措施以及手术前、中、后加强整体护理的工作中,使患者在无痛中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现将近几年来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2011年收治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00例,妊娠40~80天,年龄16~45岁,无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呼吸及肝肾功能不全,均无药物及过敏史,术前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凝血常规、心电图、B超等。
方法:术前8小时禁饮食,入室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患者面罩吸氧,开放上肢静脉通道后由麻醉师人工缓慢推注物,即可按常规患者人工流产手术,全麻醉将时间约6~8分钟完成手术后,受术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并能活动肢体时送回休息室,继续观察。
观察结果:术中观察受术者,芬太尼用量,无痛效果,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测量宫口的松紧度,术中出血,子宫收缩情况,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
护 理
术前心理护理:人工流产术是妇科门诊的一种小手术,如果在无麻醉下操作,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操作时疼痛及不适使受术者难以忍受,严重者可因扩张宫颈和宫颈内操作的疼痛刺激使患者出现面部苍白,四肢末梢冰冷,血压和心率改变甚至恶心呕吐等人流综合症状,尤其是曾经做过人工流产手术者,极易产生恐惧心理,由于机械刺激可导致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痉挛,心脏传导功能障碍。告诉患者及家人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生育条件的可权衡利弊,决定是否手术,在交流中注意使用安慰性语言,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降低其焦虑,恐惧的程度[1]。
术中配合:由于无痛人流是在全麻的状态下进行手术,需要手术医师,麻醉师以及护士紧密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手术中护士应积极配合麻醉师,并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为医师提供最便利的手术条件,避免影响手术中医师操作及损伤发生,工作中要备好急救和品,以保证手术进行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并能够采取及时的抢救措施,同时注意用药的不良反应及手术中患者无意识的躁动,给手术带来不便。护士及时协助固定,以防子宫损伤。
术后护理:由于无痛人流所有的品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无体内蓄积代谢快,毒性小复苏迅速等特点[2]。停药3~5分钟,受术者能被唤醒,自行睁眼,生命体征平稳后,将患者移至休息室,本组手术,护士陪伴在床边,使受术者增加安全感,并随时观察有无不适以便及时进行处理,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待患者无特殊情况。无头晕、恶心、呕吐方可在其家属的陪同下离院。
讨 论
无痛人流手术是指对早期妊娠妇女人工流产术时采用的镇痛方法实施的手术,其手术的整合、观察及护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手术过程中护理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手术前应根据实际情况解除受术者恐惧紧张心理及忧虑烦躁的心情,通过术前宣教,使患者了解该手术对身体的利弊和对健康的影响,应积极配合手术,并向患者宣教如何注意术后问题,如身体有不适及时上医院进行复查,并向患者宣传如何做好避孕知识及其本人身体状况的避孕方法。
由于无痛人流手术是在麻醉作用下,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患者无疼痛,效果确切,解决了广大早孕妇女的疼痛和恐惧问题,而且术后无任何后遗症,药物迅速排泄,并且受术者清醒前完成手术,具有简单,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同时术中平稳,减轻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无痛人流手术中护理工作应做到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术后认真护理,发现异常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受术者在最佳的生理状况下接受治疗,因此此项手术深受医师与患者的欢迎。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急腹症;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70-01
急腹症主要是以急性腹痛为突出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而复杂、需要紧急处理的特点[1],因此,急腹症患者的预后与治疗的及时与否有很大关联,而急腹症患者的护理则第一时间反应患者病情变化,对其治疗至关重要,因此提高急腹症患者的护理水平,不仅可以阻止病情恶化、消除病因,对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43例,年龄4-75岁之间,平均年龄32.3岁,其中胆石症伴胆道感染31例,急性腹膜炎10例,急性阑尾炎19例,消化道溃疡穿孔8例,泌尿系结石4例,肠梗阻6例,急性胰腺炎2例,宫外孕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安定患者情绪 急腹症患者及家属往往心理极度恐慌,不知所措。护士在接诊时应备加关心,给患者同情及适当的语言安慰,并安抚家属,尽快安排床位,主动通知并配合医生诊断,对病情危重者,须24小时守护其身旁[2]。
2.1.2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急腹症患者常常病情危重,病因复杂,发展迅速,需行心电监护,了解生命体征变化,某些严重情况如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理,会危及生命。因此首诊护士在接诊中的作用异常重要,不仅思想上高度重视,更需要宽广的经验和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需要详细询问病史,细心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不能单纯以临床表现来判断病情的轻重,有时,病情发展出乎意料,必须有一定的预判能力,把握住病情的发展方向。
2.1.3 腹痛及腹部体征的变化 对急腹症患者,特别要密切观察患者腹痛情况,其姿态、等常可反映腹痛大概的性质及原因。如溃疡病穿孔者常弯腰屈膝,并有急性腹膜炎等征象;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症状都是典型的,在小孩、老年人、肥胖者或病变部位深或病情较重者,体征常较实际病变轻,这种患者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动态观察。对有伴随症状的患者,对有呕吐、腹泻者一定要注意观察其量、性质、颜色、气味等。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及大小便情况,女性患者一定要详细询问其月经生育史[3]。
2.1.4 术前准备工作 由于急腹症多有手术可能,在患者入院后即应协助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必要时协助医生抢救病人,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一定要熟练,心理素质一定要过硬。
2.2 术后护理
2.2.1 继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由于大多数急腹症患者都是急诊手术的,术后较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加强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应给予高度重视。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24小时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计出入量,持续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静脉畅通,因为患者术后一般以静脉输液维持营养。
2.2.2 观察腹部情况 有无肠蠕动或排气,若有排气及肠蠕动,为停止肠外营养的参考,可考虑进食,协助病人改变,并鼓励患者多翻身、活动,早期下床锻炼,防止长时间卧床,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改善肺部气体交换,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预防肺部并发症[4]。
2.2.3 引流管的护理 急腹症患者大部分术后都需要各种引流管引流,如氧气管、胃管、导尿管、“T”型引流管、腹腔引流管、造痿管、静脉输液管等,不同的引流管其作用是不相同的,如“T”管主要是减轻胆道压力,腹腔引流管其作用一是为了引流腹腔液体,减轻腹腔压力,利于切口愈合,二是为了减少毒素吸收,病人术后返回病房时,护理应接好各种引流装置,做好各种引流管标志并妥善固定好。保持引流通畅,并记录各种引流物的量、性质、颜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4 呼吸系统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监护状态氧饱和度达到满意状态,鼓励患者自行咳嗽,以利分泌物排除,不能咳嗽或分泌物多时及时吸痰等促进排痰,对术后昏迷患者及时吸痰。痰多、黏稠时,在吸痰前注入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5]。
2.2.5 手术切口的护理 对于术中确定为感染性原因引起的急腹症,术后护理操作时,一定要注意无菌原则,避免切口的感染而引起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给予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一定要按时更换引流袋,更换伤口敷料,发现辅料渗出,及时向医生回报,避免感染。
2.2.6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2.6.1 继发性出血 不同的手术其术后出血的几率不一样,但均可通过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及持续时间,术区敷料有无渗血等来初步判断患者术后有无继发性出血,同时结合患者血压、心率等临床表现不难发现是否有继续性出血,出血量少时,可压迫止血。但是当出血量大或有活动性出血时,需再次手术止血,并改善引流。本次研究病例中,有5例发生术后活动性出血而行二次手术止血,当发现腹腔引流管引流异常,同时心率快或血压下降,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6]。
2.2.6.2 切口感染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相对还是比较高的,若发生切口感染,一要安抚病人及家属,告知这是正常现象,不用惊慌,根据切口敷料情况,每天更换敷料1-2次,有切口流脓或线结反应时及早拆除缝线并放置引流[7]。
3 讨 论
综上所述,由于急腹症患者病情重、变化多、进展迅速,处理不当对患者危害极大。因此接诊护士不仅需要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够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斌全,赵晓云.护理诊断的发展[J].护理研究,2008,22(10B):2725.
[2] 段爱娟.急腹症手术患者927例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0,32(7):1084.
[3] 罗远玉.外科急腹症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6):778.
[4] 宋小苑.外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4):109.
[5] 韩玫.老年急腹症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5):559.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034
腰椎骨折是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且常合并脊髓损伤及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对于该类损伤的护理,尤其需要周密的护理计划和科学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本科在8年中,共手术治疗158例腰椎骨折患者。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8例,男132例,女26例;年龄18~65岁,平均49.2岁;合并有不全或完全性下肢瘫痪118例。
1.2 方法 腰椎骨折在治疗上,需要患者避免负重而采取强迫性的卧位。因此,要根据这一特殊要求,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
1.2.1 术前心理护理 截瘫造成患者心理严重挫伤,均有紧张、恐惧的心理,另一方面又担心手术不成功,因此需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的目的及意义,介绍成功病例,使其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1.2.2 术前准备 (1)患者入院后绝对平卧硬板海绵床,检查背部皮肤是否完整,监测各项生命体征。(2)协助完成心电图、X线摄片及实验室检查。(3)常规应用抗生素、止血药物。(4)术前备皮,留置导尿、清洁灌肠,并嘱禁食8~12 h,禁饮4~6 h。
1.2.3 术后护理
1.2.3.1 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后睡硬板海绵床去枕平卧6 h,每小时测BP、P、R 一次,冬天注意保暖,但要避免烫伤,注意意识状态的变化,观察双下肢的感觉及运动情况,静脉补液,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维持体液平衡。
1.2.3.2 切口的护理 保持切口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受压、扭曲、打折或滑脱,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如术后3 h内等于或大于300 ml应及时报告医生妥善处理,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一般术后24~48 h,如未再有引流液即可拔管换敷料,术后11~14 d切口愈合良好后拆线。
1.2.4 预防并发症
1.2.4.1 截瘫平面以下感觉减退或消失,长期平卧骨隆突出处及切口均易发生褥疮,要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无渣屑,血压稳定后,每4小时翻身并保持脊柱在同一直线上,避免扭曲,并用5%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
1.2.4.2 用0.1%新洁尔灭棉球每日消毒2次尿道口,并以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每日冲洗膀胱2次,每4~6小时开放导尿管引流尿液1次,这样可预防泌尿系感染和膀胱萎缩,减少菌尿发生,有利于训练膀胱反射或自律性收缩[1],鼓励多饮水,每日4000 ml左右,每日更换尿袋,注意无菌操作。鼓励患者做扩胸、深呼吸运动,预防肺部感染。
2 结果
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因护理方面的原因而产生不良并发症,患者均获得了良好或最大程度的功能康复。
2.1 患者心理适应能力 90%以上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突变所致的伤害。
2.2 褥疮发生率 首诊入住本科患者,无一例发生褥疮。5例入院已形成褥疮,2例为骶尾部,3例为足跟部,经创面护理而愈合。
2.3 肺部感染 除3例在伤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出现了肺部感染外,无继发肺部感染病例出现。
2.4 泌尿系感染 8例出现泌尿系感染的并发症。
3 讨论
3.1 胸腰椎骨折患者多系青壮年,在家庭中担任重要角色,意外事故使其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突然下降。患者大多担心预后、顾虑重重。医护人员及家属要耐心细致协助其各种生活所需,同时加强自护知识指导,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尽快恢复一定自理能力。护理人员应以尊重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做好有关疾病的解释工作,同时以娴熟的技术,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患者的信赖,使患者尽快康复。
3.2 胸腰椎骨折时常引起胸、腹部脏器合并伤。术后应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同时注意神志面色的变化。如出现面色苍白、肢体冰冷、脉搏细速、血压偏低、尿量减少时,应尽快输液输血并吸氧,严禁搬动患者。同时尽快查清病因,及时正确处理。休克长时间得不到纠正者,应快速探查止血。胸椎骨折患者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同时床边备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2-3]。
3.3 腰椎骨折后常因腹膜后血肿刺激内脏神经而引起腹部胀痛,轻者可用棉签蘸松节油涂擦,同时配合腹部热敷。腹胀满较剧者,采取留置肛管接负压瓶。并可配合针刺中脘、梁门、气海、足三里等穴,以加快缓解腹部胀痛症状。多食清淡,含丰富纤维素,能理气、健脾和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红枣或核桃米粥、蜂蜜等;忌辛辣、肥甘厚味及易产气之类食品。多喝开水,每日晨起饮用淡盐水一杯,防便秘。服用理气活血、通便之中草药或服三七片或果导片,使瘀血行、气滞消、腑气通。
3.4 指导患者行腰背肌和下肢的功能锻炼,不能自主锻炼者,要定时按摩下肢肌肉和做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防止进行性肌萎缩和关节僵硬,告知患者功能锻炼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做好生活护理、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民的护理[2]。
参考文献
[1] 贺爱兰.实用专科护士从书骨折分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146.
[2] 方俊喜.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118例术后护理体会[J].淮海医学,2001,19(2):45.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02-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多见于青壮年,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1]。急性阑尾炎确诊后通常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先进医疗器械的应用,绝大多数病人均能早期就医、早期确诊、早期手术,取得理想疗效。为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10月我院确诊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其中男62例,女24例;年龄37~69岁,平均(49.33±3.2)岁。手术病理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2例。全部病例均于确诊后2~4h内行阑尾切除术,腹腔脓液较多者置管引流。
1.2 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顺利,经精心细致护理,住院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住院5~21d,平均8d。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术前给予患者必需的心理支持,责任护士首先应对患者文化程度、心理状况和疾病知识需求情况进行整体评估[2]。护士可利用解剖图片等资料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耐心、细致地向其解释病因,分析病情,举例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及乐观的愈后,减轻患者因躯体疾病产生的恐惧、焦虑心理,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来接受手术。
2.1.2 对症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高热者采用物理降温;腹痛明显可按医嘱或适量的镇痛剂给予解痉剂以缓解症状;便秘者禁止灌肠后使用泻剂,可采用塞露,防止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神志清醒程度及腹部体征(含腹痛程度、压痛范围、反跳痛等),如病情有加重迹象,应及时通知医师行急诊手术。
2.1.3 胃肠道准备:嘱患者入院后禁止饮食,必要时可行胃肠减压,防止胃肠胀气影响到手术视野暴露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监测:患者手术后在外科监护室进行麻醉复苏,该期间内应安排值班护士,防止坠床,完全清醒后转回观察病房。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酌情接好氧气管、输液管及引流管,病室室温调至25~26℃左右。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每隔0.5~2.0h测量记录呼吸、脉搏、血压1次,直至患者病情彻底平稳定。
2.2.2 基础护理:患者转入观察病房后注意按患者术中不同的麻醉方式安置,全麻取仰卧位,腰麻、硬膜外麻醉取侧卧位,待患者血压稳定后酌情改为半卧位,以促进引流,防止炎性渗出物流向上腹部[3]。患者术后术后24h可起床活动,如病情较重无法独立下床者,应在护士或陪护亲属的协助下被动活动,以刺激胃肠蠕动,防止肠粘连、深静脉栓塞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切口愈合。住院期间,急性阑尾炎排便不畅或合并有便秘的患者可在术后按医嘱口服轻泻剂,但忌术后3~5d内灌肠或使用强泻剂,以免由此高度刺激肠蠕动,致使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与手术缝合伤口破裂。
2.2.3 饮食护理:患者手术当日禁食,术后有排气提示肠蠕动恢复后,可于次日恢复流质饮食,如未出现异常情况或不适症状,可逐渐给予半流质饮食、普食,通常第3d时可进软食,第3~4d可进普食。饮食忌生冷辛辣、油腻及胀气食物,含粗纤维素蔬菜水果如芹菜、苹果等,宜少食或不食。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应嘱其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如患者同时合并有弥漫性腹膜炎,应酌情行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直至胃肠蠕动恢复后再恢复饮食,术后1周内忌摄入可致胀气的食品如牛奶、豆制品等,防止腹胀[4]。
2.2.4 术后并发症护理:应掌握并及时发现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特殊症状,协助处理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部分患者术后未按指导卧位休息,依照日常休息习惯平卧以致肺容量降低,加之手术后切口疼痛及麻醉影响,极易引发肺部感染或切口感染。腹腔出血: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并伴有脉搏加速、腹痛、血压剧降等休克症状时,应立即使患者平卧、吸氧并,静脉输液,联系值班医师处理。卧位指导:向患者讲解科学卧位与引流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取半卧位休息,以利于炎症分泌物或腹腔脓液流入盆腔,缓解中毒症状。
3 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手术是普外科的常见手术,尽管该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但由于患者解剖和生理的不同,护士仍应密切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内病情,以及时发现异常并通知医师,力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结合本组病例的护理情况,笔者认为,对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人员应当消除麻痹思想,在术前术后均应加强护理服务。充分的术前准备可有效减少麻醉、手术应激等因素对手术风险的影响;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可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手术治疗;术后护理的重点在于加强监护与基础护理,注意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危险性,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并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保证切口愈合。总之,在围手术期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对于降低手术风险、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0-251
[2] 李秀琳.浅谈急性阑尾炎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9):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