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3-08-01 17:38: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1篇

【关键词】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数字地球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信息化速度越来越快,地理信息技术己经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应用成为我国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之一。“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修订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内容中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地理信息技术类教学内容,并在课程理念中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在高考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内容有一定的分值。针对高考考点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以期寻找到针对地理信息技术部分内容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经过实践研究,借鉴韩磊老师“高中地理试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思路进行本部分内容的高三一轮复习,实践探讨,教学效果较好。

一、试题原题及出处

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选择题部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忠信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0-11题。

2.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江苏卷)选择题部分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移示意图。回答ll~12题。

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江苏卷)选择题部分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3~4题。

试题分析

考点: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数字地球的含义。

考法:(2011北京卷)本组题考查的是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10题以地理信息技术图为情景,考察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城市交通和城市功能分区。遥感技术只能显示瞬时交通状况、全球定位系统只能做到对事故地点的准确定位,二者属于数据的采集系统,根据题干可知,该图为“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事故次数的统计只能是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的范畴,故选C。11题从图中观察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集中于城市交通干道上,可以看出大致呈环状分布,推断该城市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为城市的主要环线交通快速通道和主要放射状快速通道、普通道路的交叉点上。甲地位于环线,非市中心,也非中心商务区,排除A;乙地为市中心,地价昂贵,不适宜建大型停车场,排除B;对外联系的通道呈放射状,东、西较密集,而不是单独集中于西北,排除C;根据监测点的分布,东部较密集,说明车流量大,商业较发达,得出结论商业网点密度应该东部大于西部,故选择D。

(2010年江苏卷)该题主要考查“3S”技术的各自特点和应用范围或应用领域。要想访问多个国家馆,就要分析各馆之间的距离以及各馆的人流量,分析采用的就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故选择A。

(2013年江苏卷)本组题3题题目较易,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新情境,考查同学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中“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的含义,清楚遥感提供灾区的影像,地理信息系统参与统计灾区经济损失,故选择D。

一、对教学的启示

高考对本内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3S“技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实际应用,难度不大。依据高考试题对应的课标和高考说明的考点,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复习,不局限于课本的知识,预测2014年高考对本内容的考查仍可能以地理信息图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查读图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学关注国土整治、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调查、灾害监测与救援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训练,培养学生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

二、改编依据

1.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2.高考说明要求: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数字地球的含义。

3.学情:

学段:高三一轮复习课

问题分析:一是我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阐述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目标及途径

1.通过读图,获取图中信息-普通道路,交通干道,交通事故和监测点。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图中信息,该图为“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结合“3S”技术的各自特点,事故次数的统计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得出的结论。

3.通过图观察出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集中于城市交通干道上,帮助学生推断该城市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为城市的主要环线交通快速通道和主要放射状快速通道、普通道路的交叉点上。

4.通过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知道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说明审题是得出正确答案的关键点。

四、教学案例

(一)知识铺垫

科学家观测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信息的获取,主要采用了(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2.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技术

【思路解析】本题较基础,学生复习“3S”技术的各自特点,找准关键词“上升”和“分析”,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获取海平面上升的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幅度作出分析预测。

【参考答案】1.B 2.B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结合下图回答3~4题。(限于篇幅,图省略)

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思路解析】找准关键词“监测变化”和“预测趋势”,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北极遥感图像,能够监测北极冰川的发展变化。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资料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并进行空间数据预测北极冰川的变化趋势。

【参考答案】1.A 2.C

6.见我国获得的第一张月球表面形态图。“嫦娥一号”卫星获取月球表面形态信息及处理这些信息主要应用的技术是( )

①RS ②GIS

③GP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思路解析】本题较基础,学生通过读图、读题,找准关键词“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嫦娥一号”卫星获取月球表面信息可应用遥感技术(RS);处理所获取的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参考答案】A

案例分析

例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选择题部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忠信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3题。

图中甲在乙的方位

A.西方 B.西北 C.西南 D.东北

2.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3.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地区

A.甲地是城市中信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设计意图】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方位,提高学生图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3S”技术主要的各自功能:遥感系统是获取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是定位导航。

【思路解析】该题以地理信息技术图为情景,考察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城市交通和城市功能分区。1题图中找到指向标,按照常规解题思路绘出“十”字就可以判定甲在乙的西南方。2题,遥感技术无法测定监测点的分布,故A错;全球定位系统无法预测交通流量,故B错;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故C正确;该图制作与数字地球无关,道路与监测点是确定的,数字地球技术无法将其互换,故D错。3题从图中观察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集中于城市交通干道上,大致呈环状分布,推断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为主要环线交通快速通道和主要放射状快速通道、普通道路的交叉点上。甲地位于环线,非市中心,也非中心商务区,排除A;乙地为市中心,地价昂贵,不适宜建大型停车场,排除B;对外联系的通道呈放射状,东、西较密集,而不是单独集中于西北,排除C;根据监测点的分布,东部较密集,说明车流量大,商业较发达,得出结论商业网点密度应该东部大于西部,故选择D。

【参考答案】1.C 2.C 3.D

例2.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江苏卷)选择题部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见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移示意图。回答4~5:

4.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小亮走进某个国家馆,门口的人流状况电子显示屏主要应用的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设计意图】该题考查“3S”技术的各自特点和应用范围或应用领域。

【思路解析】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多种功能,能够进行线路的模拟及预测分析等,访问多个国家馆,就要分析各馆之间的距离以及人流量,采用的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数字地球都不能根据人的需求而设计出合理的线路,故4选A,5选B。

【参考答案】4.A 5.B

例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江苏卷)选择题部分: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6~7题。

6.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设计意图】本组题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新情境,考查同学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技术的介绍,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空间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思路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中“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的含义,清楚遥感提供灾区的影像,地理信息系统参与统计灾区经济损失,故选择D。

【知识链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缩写为BDS,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起提供连续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

【参考答案】3.D

知识结构与方法归纳

“3S”技术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2.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江苏卷)

第2篇

在传统地质勘查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技术设备以及地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地质勘查工作的数据误差性较大,无法保证数据的精准性,这为后续施工作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隐患,也无法保障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性。在此背景下,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质勘查中,不仅能够有效地采集准确度较高的地理数据,更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对于后续作业的危险系数进行研判,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安全性打下良好的数据基础。

2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其重要性

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展过程而言,该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对相关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并与计算机系统、大数据分析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进行结合,从而给出相应的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报告及三维效果图的一项测绘技术。它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手段来看,无论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还是计算机系统都能够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传统人工地质勘查人工勘测的误差,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的数据精确性。

其次,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测绘手段以及给出的相应地理信息数据来看,该技术也能够缩减传统地质勘查工作的时间,节约地质勘探工作的人力、物力成本。

最后,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来看,地质勘查工作作为许多行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保障数据的精准性及时效性是其核心和关键。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将地理信息实时反馈到计算机系统中,并以计算机系统及相应的信息分析技术为依托进行数据分析,将其转化为地理信息和三维效果图,提升地质勘查技术在行业中的基础性地位,保障后续作业的安全性。

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作为以大数据、计算机系统和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其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

在矿产作业中,有效的矿产勘探施工一方面能够提升后续施工的效率,节约施工中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后续施工作业的安全性,通过准确的数据来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在传统的矿产勘探工作中,勘探工作主要以人力为主,以相应的机械设备为辅助。这一种勘探方式不仅无法做到精准分析相应的地理数据,更有可能对矿产附近的水土环境进行破坏,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除此之外,人工作业也存在着安全弊端。在部分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行人工作业还有可能发生滑坡等危险,不利于矿产勘探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质勘查工作必然会应用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它能够通过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将矿产的深度以及矿产所处的地质图层进行数据收集,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通过相应的信息技术转化为工程人员能够看懂的数据分析报告和三维效果图,对矿产能否开发及开发的危险进行系统性分析。

同传统的矿产勘探工作相比,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①地理测绘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取代传统的人工测绘,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率;②人工成本的减少也能够增加矿场勘测人员的人身安全性,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也能够不断更新更加准确的地理数据信息,为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及矿产的开发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

3.2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在施工工程前期的工作准备中,地质勘探工作是保障工程测绘有效性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而传统的地质信息数据收集需要考虑到天气环境、土壤土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耗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进行多次测量。但是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提升施工企业测绘工作的有效性及数据精的准性。在工程测绘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以测绘技术代替传统的人工多次测量能够通过矢量的方式来保存勘察地区的地理信息数据,并将相关数据上传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析。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数据勘测的精准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加强数据的保存以及分析,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来保障数据分析的精准性,为后续的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制定打下坚实的基础。②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也能够提高数据的精准性。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测量时需要应用到许多精密的仪器以及先进的设备技术。这些设备技术是目前地质勘测领域所能做到的数据误差最小、数据精准度最高的技术设备。因此同传统的工程测绘工作相比,该项技术的测绘成果要更加精准,能够保证数据的精准性。

③在工程测绘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将收集到的地质信息等相关地理信息上传到计算机系统中,并由计算机系统进行三维建模处理,对不同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给出相应的三维效果图,为后续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能够帮助专业人员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到该地区的地质信息。除了工程测绘外,三维效果图还被广泛地应用在交通作业、地质信息收集等场景,它以更加直观、更加便于人们理解、更加精准等的优点成为了人们施工作业中的常见技术之一。

4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

如上文所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测绘、矿产勘探以及地质勘探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搭载的数据分析系统、数据收集系统甚至是三维效果图都能够帮助人们更加精准地识别该地的地质信息以及相关的地质情况,为人们后续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工作的数据精准度,降低工作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正是基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精准性以及数据收集的高效性,本文认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从优势的一面来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不断拓宽其发展领域,拥有较强的发展前景。除了在地质勘探工作外,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还能够用在工程建设、土地开采等领域,为这些领域带来更加精准的数据以及更加高效的工作系统。特别是在土地开采领域,土地开采本身就需要对开采地的土质信息以及相应的地下水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检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先进的设备以及三维效果图等方式令施工人员准确掌握土地地质存在的问题,并在开采工作方案中避开相应的问题,以更加精准的数据为基础开展后续的土地开采工作。除此之外,施工作业、土地开采等领域都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施工人员如果对相应的地质不了解,极有可能发生塌方、水土流失等危险事件,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深入分析当前地质条件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相应技术人员的分析解决该问题,保证后续工程的安全性。

从劣势的一面来看,目前中国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桎梏,为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首先,地理测绘信息技术虽然拥有较为准确的数据收集能力,但是在系统分析、推理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仅仅是用作数据收集,无法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全部效用。中国虽然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该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依旧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国技术研发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研发的科学性以及智能化,保障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应用在更多的行业发展中,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应当积极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政策支持以及必要的财政拨款,保证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在社会中不断发挥其效用。

第3篇

关键词:规划;地理信息;策略

规划部门逐渐引入一些信息技术来规划城市,比如:城市三维仿真技术、烟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城市规划决策之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可是,现在城市规划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层次还不是非常高,还没有健全的系统和明确的发展思路,急需从策略这一角度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竞争能力,进而使地理信息技术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得以显著提升。

一、有关理念的介绍

(一)众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理念

城市规划为具有较强综合性的一门学科,它与生态学、地理学、美学以及建筑学等众多学科间都存在着联系。地理信息学这门学科结合了地图学、遥感、测绘学以及卫星定位技术和通讯技术等[1]。所以,将综合性非常强的地理信息技术用于规划城市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复杂工程。因此,规划城市的工作人员与从事地理信息的技术人员应该互相学习,引进各种学科思想,促进这些学科的融合,建立一个长效的体系,使城市的规划成果更具科学性。

(二)应用多元化的理念

地理信息这项技术有着非常强的技术延伸性以及数据挖掘潜力,应用此项技术的时候应该立足于GIS技术、GPS技术和RS技术,对他们的优势加以有效强化,保持它们所具有的创新性,把地理信息技术贯穿于城市规划的整个过程中,应用新型科技对地理信息的数据平台进行完善。地理信息技术为城市的规划提供了既准确又快捷的服务,使城市规划更具严肃性以及先进性,从而使测绘的产业链得以延伸,从多方面参与到编制和管理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使地理信息技术的多元化应用得以很好的实现。

二、实际要求

(一)从静态转变成动态

我国现在正为经济变革和转型的阶段。城市规划不应该只对城市的繁荣加以关注,还应该对规划城市的动态发展进行重视,增加对地理信息数据方面的要求。因此,信息数据在结构上一定还要具备多层次性,在内容上具有多属性。同时可以实现动态的更新、可以直接观察到,并且还可以进行综合的分析,进而使时间具有现势性、空间具有精准性、数据具有多样性[2]。

(二)从地上转移到地下

我国大部分城市虽然已经完成了普查地下管线工作,可是地下管理的完整性以及现势性还没有达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要求。这就需要管理和应用地下空间和管线、正射影像等数据时,应该通过对数据标准的编制、数据接口的完善来构建数据平台,进而对市政规划进行服务。

(三)从专业转变成公众

现在我国通常都是由专家来对城市规划进行审议,很少有公众的参与,很难将存在于规划中的隐患挖掘出来。对于规划民本和阳光时应该秉承公开、公平以及公正的原则,其中可以对地理信息数据所具有的直观性和快捷性优点进行利用,对规划内容的公示和公告进行展示,使城市规划能够很好的和百姓生活相结合。

三、可供选择的服务方法

(一)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建立

现在,我国众多城市在规划过程中都应用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但为一主要设施,还为促进城市向现代化管理方向发展的一重要技术。在对城市规划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这项技术已经被城市规划这一领域所关注。我市规划决策系统当中,应用空间数据资料对城市规划审批的整个过程进行服务,应用第二节数据库和推层的方法,把一切的现状信息、项目信息以及规划信息都组合显示到一张图上,使城市空间的发展有效地实现了可视化、空间资源的利用实现了集约化以及城市规划的管理实现了精细化,还有促使信息实现了网络化、决策实现了智能化、办公实现了协同化、服务实现了社会化以及政务实现了公开化等众多应用目标[3]。

(二)构建服务社会

作为支撑空间技术的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成熟的应用在了“一书两证”这项规划审批之中,可是在建设服务社会方面依旧还有缺陷存在,因此,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进行服务时还应该在经济建设的近期规划、年度计划以及五年计划方面进行加强。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居民住宅、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可以应用地理空间资源来对近期的建设管理以及空间布局等加以明确。

(三)对难点问题进行解决

从我市目前的规划管理情况来看,应该重点研究城乡统筹和阳光、生态以及民本方面的规划,根据地理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制定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进行城乡统筹的时候,想要在规划编制方面不进行城乡统筹非常的困难,致使乡村与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在生活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存在。可是,如果能够合理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使众多城乡统筹得到大力支撑,比如:为城乡统筹提供卫星定位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在对民本进行规划时,通常会涉及到民享、民生以及民行和民居方面的规划,可以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开放。在规划生态方面,完全可以应用遥感技术来对生态所具有的敏感性进行分析,而对绿地覆盖的分析我们可以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这项技术。在对城市进行精细规划时,可以把将重点不断突出和扩大这一观念作为主导思想,来实施城市的三维仿真规划,同时还可以按照管线可视化以及道路透明化这一规划要求来精细地管理城市管线。

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来对城市规划进行有效的服务,必须以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导方向,对逻辑推演这一思想加以借助,选择众多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相应的完善以及创新,并且还要按照形势的具体发展情况对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促使两者互相协助,一同发展,进而使空间布局更加协调、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公共利益得到很好的维护。

参考文献:

[1]管孝锋.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管理系统建设与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4(10):1635-1637.

[2]雒瑞芳.新课标下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1):116-116.

第4篇

【关键词】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建设征地涉及面广,移民数量大,移民数据信息量巨大,对于移民数据信息管理的要求很高,既需要即时数据,又需要动态数据;既需要属性数据,又需要空间数据。因此,采用常规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方式,难以有效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数据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工作,需要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中,应用遥感解译技术和基于GIS地理信息的移民管理信息技术等新技术。

1 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1)应用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是加强移民信息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国务院471号令移民条例和移民规划设计规范颁布实施后,移民规划设计工作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增加和细化了移民工作程序。二是,移民工程项目设计深度加深,设计阶段前移。应用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能够通过电脑辅助处理移民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应用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是在移民工作领域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在以往移民安置管理过程中,计算机应用率普遍不高,移民档案大多使用纸质介质进行存储,对移民数据的查询、分析、计算、汇总多采用手工操作,各类报表也往往是人工填写,既繁琐,又影响报表时间,还极易出错,不易于修改。尤其在数据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很难对移民安置各环节实施有效监控。这种移民安置管理效率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新条例对移民安置管理的要求,有必要在移民工作领域进行信息化建设。

(3)应用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是移民工作流程、成果形式标准化的需要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大多涉及多个行政区域,各地自然、社会经济情况有所不同,影响涉及的实物指标对象不尽相同。通过应用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移民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规范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成果形式,使不同的操作者实现标准化的移民工作,有利于提高移民工作的管理水平。

1.2 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可行性

(1)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较为成熟、已经产业化

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内外多个工程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土地调查、环境监测、地质灾害评估等,技术成熟。

(2)基础数据翔实,为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提供了强力支撑

支撑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数据种类多、数据翔实、丰富。高精度的基础数据,为在移民工作中应用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用以辅助开展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加强数据处理和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已逐步在一些项目上得到应用,效果较好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发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的移民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应用到金沙江龙开口、澜沧江苗尾、雅砻江杨房沟、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等多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用以辅助开展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丰富了工作手段。

2 遥感技术和GIS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

2.1 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

遥感技术一般在建设征地实物指标现场调查前应用。通过航片解译等工作,获取建设征地区的地形、地类等数据信息,并分析获得宏观的房屋面积、分类土地数量、零星树木数量等,用以辅助开展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工作。

2.2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

遥感技术在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航片解译工作,获得移民安置区的土地信息和分地类的土地汇总数据,用以分析移民环境容量,为科学合理编制移民安置规划方案提供基础依据。GIS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辅助开展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

2.3 建设征地移民补偿费用概算

建设征地移民补偿费用概算工作内容主要为数据的计算与处理,因此遥感技术应用不多。GIS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内容主要为数据的处理,建立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关系。

2.4 移民安置实施管理

对于设计单位,移民安置实施管理阶段应用的内容为设计变更和处理;对于地方政府,移民安置实施管理阶段应用的内容为移民实施的相关数据处理,通过采用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反映不同时间节点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情况,以及数据的变化情况,有助于移民安置实施阶段的管理。

2.5 移民安置评估

移民安置评估注重的是移民搬迁完成后的生产生活水平变化过程,需要对样本户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动态监测。

3 如何应用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

3.1 开发遥感解译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遥感和GIS地理信息技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发遥感解译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信息系统工作平台,通过移民数据信息的录入和数据库的建立,按照不同需求查询、汇总、分析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10年开发完成的移民管理信息系统,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GIS地理信息技术的实践。

3.2 现场工作前利用遥感系统宏观判断,工作中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辅助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移民安置实施时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加强管理

遥感系统是利用遥感技术,对现有的卫片或航片等基础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根据用户需求获得相应资料。遥感解译的成果可以是宏观数据,也可以是微观数据。因此,一般在现场工作前利用遥感系统先期获得汇总数据,用以宏观判断该区域的受影响对象规模、数量,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3.3 现场打印调查表格,改变传统实物指标调查工作方式

传统的实物指标调查工作方式是,现场登记人口、丈量房屋、填写实物指标调查登记表。调查表填写完成后,由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签字认可。外业调查结束后,在室内对原始调查表进行计算、汇总,录入数据库或数据处理文件。传统的实物指标调查工作方式最大的弊端是,增加了内业数据处理和录入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因为人为的因素可能会造成数据处理错误,而且由于内业资料处理是在室内进行的,移民无法参与,因此移民对内业数据处理的过程和成果可能会产生不信任,造成移民工作的被动。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影响 工程测绘

1 信息技术简介

要分析信息技术对工程测绘的影响,必须先了解信息技术的知识。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范畴是非常广的,它的应用也是“万金油”类型,不仅利用与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还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及管理方面,对国家、地区、企业、家庭、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仅就工程技术方面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很常见和必要,它为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硬件设施(即物化技术,如各种测量设备,探测设备,分析设备等)和总结、分析、交流平台(如各类科学技术论坛,统计分析数据库等等),是工程技术知识的运用和分享的可靠媒介,是提高工程技术水平的最佳捷径。

2 工程测绘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现代化的工程测绘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传统的工程测绘技术如大地测量技术、高空摄影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地图制图与制印技术、海洋测绘技术以及测绘仪器制造技术等,它们的一些内容实际上也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只是信息化程度较低,容易导致测绘效率低,误测漏测多,远远达不到现代化工程测绘要求的水平。而现代化的工程测绘,得益于我国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已逐步向信息化时代迈进。现代化的工程测绘,要求我们深入地研究当地地理信息,它既包含了对当地几何物理性质的探讨,也包含了分析这些地理信息如何产生、提取、变换、检测、传递、存贮、识别和处理的过程和方法,而这些工作的开展,都少不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见,现代化的技术测绘,是需要大量结合相应信息技术的测绘,它主要包含通信技术和系统技术,如空间定位、航空和卫星遥感、地面一体化、地理信息库、数字化测绘技术等等,都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现代化的工程测绘技术中的广泛应用。高端信息技术的融入,有利于我们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地理信息资源,使测绘手段现代化、产品形式数字化和信息服务网络化等,同时,这也导致当代的工程测绘技术向着信息化迈进。

3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分析其对工程测绘的重要影响

3.1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测图技术又称为计算机成图技术,主要方式是地面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航测数字测图、计算机地图制图等。与传统的测图技术相比,数字化测图技术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巨大,它能够全面、精确、无损地体现外业测量地形图的高精度,像在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管网测量和房产测量等项目中,数字化测图技术既能够保证高精度,又能够提供简单明了的数字化信息,便于我们建立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首先,我们可以沿用传统测图方法中的大比例尺测图技术,结合数字化、信息化,通过计算机软件的自动计算、自动识别、自动连接、自动调用图式符号等方法,实现自动、精确、规范、美观的数字地形图。同时,这些图形通过3Dflash等技术进行模拟呈现,能够非常形象而生动的反应出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地籍要素,做到不但专业人士能方便地进行研究和分析,没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决策者,使用者都能够通过这些影像方便的作出决策,容易得到使用者的认可。

其次,在图形的编辑过程中,不会受到纸质图纸那样的图面局限性,而且对某一层图形的编辑也是可以单独进行的,这就保证了测图成果的方便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图形的编辑、修改、更新、升级、格式更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举个简单的例子,以Microstation为例,城市规划部门最终需要DGN文件格式数据文件两份,但不同城市规划部门所要求的DGN文件格式数据是不一样的,容易造成规划部门不能接收等麻烦。而数字化科技的飞速发展,让Microstation、AutoCAD等其他成图软件方便的连接,同时能够转化成多种格式,使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3.2 GPS

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它也是工程测绘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起初,它仅用于美国军方,如情报收集、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等。而现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广发的应用,它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的提高,以及体积和重量的减小,使我们在测绘过程中的野外观测变得方便。GPS系统为我们进行全球定位测绘技术提供了硬件基础,对提高测绘效率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常规的测角、测距、测水准、测标高的地面定位技术,因它的出现而逐步被简化和替代,如利用定位系统一次性确定某一点的三维坐标,再来进行常规的测绘工作,大幅提高了工程测绘的速度、效率和精确性,同时,测绘范围也能够全球扩展和延伸。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常规地面测量定位相比,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的地理形态和不利条件,且能够不定时、定点进行全天候连续作业。

3.3 摄影与遥感测绘技术

摄影测量技术虽是传统的工程测绘技术,但它的发展是伴随着信息技术融入的,主要体现在摄影方式、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遥感测绘技术正是基于摄影测绘技术发展而来,它主要是以远距离、几何形态、地理位置等为特征的传感测绘方式,为工程测绘提供分辨率高的测绘影响信息,提高工程测绘的准确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入,遥感测绘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全景式扫描技术和激光测高技术等。遥感测绘技术在立体测图、空中三角测量等方面使测绘分辨率和测绘功能得到改进和提高。

3.4 地理信息测绘技术

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它的要素有数量、质量、性质、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图形的总称。由这些信息可见,地理信息无疑是测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参考因素,而某地的地理信息如果全部通过测量来了解和参考,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容易出现漏测、误测,造成地理信息不全,进而在利用这些信息时出现相应的问题。因此,现代化的测绘技术要求地理信息向着标准化、多维化、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趋势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测绘系统集成平台日趋成熟,它实现了地理信息测绘的通信功能,使得地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更加方便。现今,地理信息测绘技术已经向三维地理信息测绘技术、网页地理信息测绘系统、对象及构建技术等发展。能够实现三维地理信息的测绘功能和模型绘制,或将地理信息测绘系统功能模板上设置多个控件,利用可视化技术的辅助和每个控件的不同功能,完成地理信息测绘。而地理信息在网络上的发表,使得地理信息测绘更加方便和简单。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叙述,应该能够清晰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工程测绘技术的巨大影响。它不但使工程测绘的范围扩大、精度提高,还保证了工程测绘的效率和质量。而随着工程测绘技术向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同时,信息技术在工程测绘技术中一经不可或缺。但是,在我们利用和分享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应充分审视其准确性和适用性,避免盲目利用其带来的不良影响,造成工程测绘的准确性降低。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准确率;遥感技术

中图分类号:T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384-02

现代工程测绘指的是在工程中所需进行的测绘工作,如果在测绘对象的角度对其进行归类,大致可以划分为矿区测绘、水利测绘、建筑测绘以及其他测绘工作等不同方面,无论是哪种具体的测绘形式,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前提【1】。本文笔者结合笔者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当前流行的GIS、GNSS和遥感技术等地理信息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了几点有价值的结论,以供参考。

一、GIS的特点及其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一)GIS的工作原理和发展现状

GIS是一门相对复杂性的技术,其研究所涉及范围很广,在制图、测量、电子、计算机和地理学等方面有广泛涉及,在实际运行中,GIS需要在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载体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数据库管理,并且在各个领域所涉及的知识总不断更新和完善。研究人员在大量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将GIS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了充分的联系,GIS具体工作原理可以解释为空间性原理,在GIS软件上设置了具有空间属性和空间位置的的相应程序,在其技术上体现为地理坐标,在进行科学的算法进行运算后,在从数据的角度进行空间分析【1】。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项技术都得到了突破,GIS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也体现得越发明显,相关研究人员在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和图形的基础上,将各个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练习,得出了现代化的GIS,随着时代的发展,GIS的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二)GIS的功能分析和技术特点

GIS在进行技术处理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着重对属性和空间数据的科学有效利用,其具体应用过程中利用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其主体功能包括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决策方面的具体应用,如果按照地理方面的信息功能对其进行划分,GIS则可以分为数据采集、编辑和检验等几个部分,其中,空间分析和模型等使比较常用的功能,GIS通过将各类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综合运用,有效提高了地理信息定位的的精准度。同时,GIS在进行地理信息采集和信息转换之间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在工程测绘中应用起来比较方便,GIS与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进行充分结合,是一种全新的地理现象和认知方式的体现,在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技术的过程中GIS综合实现了精准定位、快速采集数据的功能。

(三)GIS在工程测绘中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在工程测绘工作中,对各类地理信息有着很高的要求,地理信息必须同时具备空间、时间等多方面的特性,在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时,还要按照有关原则将其各类地理信息进行分类。GIS在进行数据收集时,是建立在现代化的全球定位系统基础上的,在得到科学的地理信息坐标后进行有效的数据处理,GIS的使用能够将工程测绘中产生的地理信息全部存储,结合各个数据之间的联系对数据进行综合有效的处理;在数据采集方面,GIS的数据采集是完全现代化的,它的使用是基于对全球GNSS定位系统的应用,对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在得出地理信息后通过GIS进行处理,与传统的信息采集相比较,GIS有了更大的处理能力和灵活性,数据更加真实可靠。GIS通过技术手段,对地理信息进行了有效的分层管理,实现工程测绘中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在地图特征的表达方面,可以在单一地图符号的基础上,对地图信息分布进行科学的表达,在地图上可以利用不同的颜色对道路等信息进行分类,有效提升测绘工作的质量。

二、GNSS的特点以及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一)GNSS的技术特点和测量原理

GNSS技术的主要特点的高精准定位、观测时间短,不需要通视和提供三维坐标等,在使用过程中,GNSS在工程测绘的应用中,跟其他地理信息技术相比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提升测绘精准度。在测绘工作中, GNSS技术摆脱了传统测量的局限,不受时间、空间和坐标限制,充分运用伪距离测量技术和相位技术,对被测量目标的地理信息进行广泛收集和测量。在伪距离测量方面,GNSS技术主要是通过接受机接收信号,GNSS卫星会将测距电文发送过来,通过发出信号到用户接收信号的时间来计算出卫星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在载波相位技术方面则主要是通过GNSS卫星信号的相位变化来计算距离的。

(二)GNSS在土地检测和工程变形检测方面的应用

GNSS测绘凭借高精准度和高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比传统的平板补测和其他方式有了较大的改进,在工程测绘的实际应用中,GNSS凭借在这个方面的高精准度、高效率和高速度方面的优势,对传统技术进行了合理的改进,这种技术上的改进不但提高了测绘的精准度,还在测绘的效率和技术方式方面节省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在工程测绘工作中,由于受到地壳和其他方面的因素,建筑物会产生较为明显的位移现象,这种工程变形主要可以分为地表沉降、陆地工程移位变形和大坝变形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传统的测绘方法很难把握,使测量的准确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GNSS测量方法在工程测绘中应用后,可以有效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工程变形可以分为地表沉降和陆地工程变形等,通过GNSS可以对各个环节中的监测,机构强度设计和观测时段设计等进行把握,GNSS技术在这些周期中都体现出比较强的作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非常重要。

(三)GNSS在地貌地形方面的具体应用

在对地形地貌测绘方面,GNSS的技术特点是将各个地形进行有效划分,采用动态差分的方法,对现有的土地权属界点进行科学有效测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仅仅需要单个测量员便可进行测量操作,测量员在每个测点上花费的实践很短,在测量过程中通过GNSS技术得到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再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GNSS技术的介入,大大提升了测量工作效率,同时使测量的准确度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三、遥感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工程测绘中的优势

在工程测绘中,传统的测绘方法已经不适合现代工程测绘工作的需要,跟传统的测绘方法相比较,遥感技术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在大面积动态同步观测和实效性特点等方面,遥感技术的大覆盖范围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地形等方面的限制,可以直接获取信息,在信息的质量方面,遥感技术也比传统的测绘技术获取的信息更加优质可靠,跟传统测绘技术相比,遥感技术在测量数据方面更加准确,间隔时间段,上传速度快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在对同一地区的短时间重复测量方面,可以根据对其动态变化的观察,来得出各类动态的数据,是测量测过更加便捷,数据更加真实。

(二)遥感技术在测绘地形图方面的应用

在工程测绘的具体过程中,遥感技术对立体物体的测量方法和立体摄像方面具有较为普遍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遥感技术可以科学准确地对地面的各类三维信息进行有效获取,这是雷达卫星具有不可比拟的功能,雷达卫星不受时间限制,具备全天候的监测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可以对不同地域进行遥感测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雷达会受到噪声和斑点等因素影响,使雷达在运转过程中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随着雷达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地面三维信息的获取方面出现了更多的新方法可以应用,这种测量方式有效改进了传统测量方法中的各种缺陷,为获取地面三维信息和孔径金属提供了新方法,有效改变了传统信息获取技术的缺陷,使得工程测绘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遥感技术在制作专题图方面的应用

在对空间不同规模制图和对象识别过程中,传统测绘技术在识别方面出现很多问题,遥感技术在空间分辨率等方面更加适合制作专题图,遥感技术的分辨率和地图的比例尺之间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由于遥感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平台和传感器问题,使地图信息在形成过程中,所获取的图像信息方面的成图精度和比例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遥感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体分辨率和地图之间的比例尺存在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在使用过程中不同传感器在获取信息和图像时,形成的比例尺也是不同的,在遥感技术使用过程中,要对这个过程中的研究对象和变化周期有所了解,对遥感信息源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把握,以此来快速提高测绘工作的质量。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地理信息进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工程测绘工作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但是在GIS、GNSS和遥感技术等地理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暴漏出来很多问题,要求测绘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地理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各种技术的特点,将其与工程测绘的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科学准确地完成各类地理信息技术的测量,将数据科学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程建设中去,从工程测绘的角度促进工程建筑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称生.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04:206-207.

[2]龚庆.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6:213.

第7篇

1.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地理信息系统,英文简称为GIS。它是一种特定的比较重要的三维空问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相结合,对整个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和描述。与此同时,位置与地理信息不仅是LBS的核心,而且也是LBS的基础。经纬度坐标只可以放置在特定的地理信息中,只有在确定某个地点、标志、方位后,才能够被用户认识和了解。用户对与之相关技术获取到位置信息之后,还需要更多的了解所处的地理环境,查询和分析环境信息,以便为用户活动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对测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信息、数据、参数的分析,来对实物的坐标进行定位,随后根据测绘设施设备的检测结果来绘制图像,从而形成具体影像信息的过程。应该说,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充分的减少了相关人力资源的使用,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缩短了工作时间。 

1.2 GIS的功能分析和技术特点 

GIS在进行技术处理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着重对属性和空间数据的科学有效利用,其具体应用过程中利用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其主体功能包括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决策方面的具体应用,如果按照地理方面的信息功能对其进行划分,GIS则可以分为数据采集、编辑和检验等几个部分,其中,空间分析和模型等使比较常用的功能,GIS通过将各类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综合运用,有效提高了地理信息定位的的精准度。同时,GIS在进行地理信息采集和信息转换之间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在工程测绘中应用起来比较方便,GIS与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进行充分结合,是一种全新的地理现象和认知方式的体现,在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技术的过程中GIS综合实现了精准定位、快速采集数据的功能。 

2 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2.1 对数据采集的技术分析 

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关键,系统正是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才得以将实物性质具体表现在影像上面,因此,数据的采集工作也就至关重要了,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我们常用到的储存方式为矢量与栅格。其中栅格数据包括存储单元的行与列,存储单元放唯一值,可以根据地而单位的网格宽度来确定栅格数据采集的分辨率。矢量存储对实际存在的对象采用几何图形实际的表现出来。同时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获取相应的坐标位置,将输入的GIS系统数据进行处理。在配合摄影机、激光雷达、数字扫描仪等设备,结合航天器和卫星的数据库,最终完成数据采集。 

2.2 转换处理相关数据 

在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转换、处理时,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实物的具体特点、属性进行系统的识别,从而建立一个空间链接,然后再通过相关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测绘。数据采集完成之后,我们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重新建构,用以确保GIS系统可以对采集的信息格式认证、识别,满足地理信息系统对不同信息的兼容,使之成为我们所能用到的信息模式。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理信息系统转换、处理数据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影响测绘精确度的问题,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就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相关的数据、信息有选择性的予以保留或删除。 

2.3 在制作专题图方面的应用 

在对空间不同规模制图和对象识别过程中,传统测绘技术在识别方面出现很多问题,地理信息技术在空间分辨率等方面更加适合制作专题图,地理信息技术的分辨率和地圖的比例尺之间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由于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平台和传感器问题,使地图信息在形成过程中,所获取的图像信息方面的成图精度和比例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地理信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体分辨率和地图之间的比例尺存在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在使用过程中不同传感器在获取信息和图像时,形成的比例尺也是不同的,在地理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要对这个过程中的研究对象和变化周期有所了解,对地理信息源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把握,以此来快速提高测绘工作的质量。 

2.4 在工程变形检测方面的应用 

在工程测绘工作中,由于受到地壳和其他方面的因素,建筑物会产生较为明显的位移现象,这种工程变形主要可以分为地表沉降、陆地工程移位变形和大坝变形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传统的测绘方法很难把握,使测量的准确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GIS测量方法在工程测绘中应用后,可以有效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工程变形可以分为地表沉降和陆地工程变形等,通过GIS可以对各个环节中的监测,机构强度设计和观测时段设计等进行把握,GIS技术在这些周期中都体现出比较强的作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非常重要。 

2.5 空间的处理与分析 

空间的处理与分析过程发生在信息数据的采集以及处理、转换之后。它具体指的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空间信息分析,以及相关的图形信息换算,对空间里的实物进行定量的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处理分析过程是该系统最为关键的一环,空间的处理与分析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较为复杂,因为在具体操作时,它会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技术与学科,一旦适用不当,就有可能会引发一些误判。实际上,空间的处理与分析就是描述空间的现实状态,得到空间信息的效果,以及对现实空间做进一步的预测。在未来,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和范围也会继续提高。 

2.6 显示数据 

一般来说,在地图上描述地理特征,尤其是在对一些大中型城市进行测绘时,我们可以适用点来具体表示该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市民的分布状况,即使用不同密集程度点的分布情况来对其进行直观表达;相同的道理,对于道路、街区,我们就可以使用线来对其进行区别,即使用不同密集程度线的分布情况来表达各区位市民的居住情况。对于以上城市测绘,我们也可以先对每个区位的市民人数进行统计,然后再依据一定的指标,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市民的区位分布,同样,城市的交通、街道也能够通过对相关地区交通量的统计后,使用颜色来对它们进行分类。 

3 结论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独特属性,对测绘测量工作进行了技术上的支持,它更促进了测绘工作的变革,它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解决了在一些测量任务中,地理情况复杂、地形不便而无法进行测量测绘的难题,它的提升和运用,不仅能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还能够有效的解决国家地理上的一些空间区位问题。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逐渐完善和研发,这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应该深化对该技术的认识,加大投入,以此来促进我国测绘工程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肖称生.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04:206-207. 

第8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智慧城市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94-01

智慧城市是依赖信息技术来分析城市综合信息,然后对城市进行科学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缓解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压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出城市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应用测绘地理信息,对于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和地理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1.1 促进了智慧城市的智能化应用

建设智慧城市主要是为了服务人民,实行科学化管理以后,工作人员应做好细节处理工作。因为智慧城市建设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所以要加大信息处理力度,而且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智能化发展可以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比如说人们在出行的时候就可以先查询路线,然后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需求的路径。测绘地理信息是把细小的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分析以后为人们提供最佳选择[1]。在应用测绘地理信息的时候需要结合整个城市的情况,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帮助。智能化城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相关部门要做好各自的工作。

1.2 拓展了智慧城市的智能服务范围

智能城市建设包括很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有交通、电网和经济等环节。智能城市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来的,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引进新技术,这样才能更加凸显城市建设的智能化。为了顺应时展,我国推出了一个地理信息平台,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查询数据就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大力宣传信息平台,让更多领域广泛应用这个平台,从而为建设智能城市提供便利。另外,在建设智能城市的时候,还要广泛应用环保技术,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也要适应智能化城市的建设,积极发现平台在运用时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1.3 便利了智慧城市的智慧决策

在信息时代里,测绘位置服务、时空信息和服务系统是智慧城市中各个部门协同的基础,时空地理信息平台可以为智能城市的决策、管理和服务提供统一标准,使得智慧城市获得智能化空间服务,主要包括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和专题地图等[2]。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还能为智慧城市提供智能决策服务。测绘地理信息的智能化和语音化,让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得以提升,通过卫星定位和遥感影像可以自动对城市要素做出反应,从而为智慧决策提供参考,没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智慧城市建设就无法在当前成为现实。

2.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1 低空z影测量系统

低空无人机是当前我国常用的测量方式,这项技术是由人进行控制的,在低空利用摄像机进行拍摄,然后根据拍摄出来的图片开展测绘工作。在应用的时候,对拍摄机器的分辨率和图片质量有较高要求,而低空无人机的分辨率较高,因此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建设城市三维模型,测绘人员要先熟悉一下三维模型,然后根据拍摄到的数据建立三维空间。三维空间还有可视化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为了方便查看。低空无人机的应用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需要。如下图就是低空无人机使用过程中呈现的画面。

2.2 高分辨卫星遥感

遥感技术是长时间得到应用的一项技术,这种技术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得到应用,而且不仅仅是应用于城市建设,还有农业观察和生活领域。遥感技术可以对地面变化进行分析,让人们对地面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它一般是和地理信息技术和GPS技术一起使用,这些技术的结合可以对农业和交通进行合理规划。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帮助人们掌握地面情况,提高应用质量。

2.3 倾斜摄影技术

倾斜摄影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采集地面信息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技术,它是地面信息采集技术和航空摄影技术结合而成的物品,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两种技术,就可以解决该技术在应用时出现的问题[3]。倾斜摄影技术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拍摄,从而提升拍摄质量,拍摄出来的画面也比较完整和全面。在整理拍摄画面的时候,测绘人员需要在地面建立三维模型。要想扩大倾斜摄影技术的应用范畴,迎合市场的发展,就要对地面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2.4 LIDAR系统

LIDAR系统就是某些传感设备的应用,这种技术主要是分析激光波段,然后对激光回波信息进行计算,并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绘制。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城市内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做好图像信息的处理和应用工作,运用影像加大对光谱的分析。在未来的发展中,我要做好新技术的使用,这样才能让LIDAR系统发挥效用,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的质量。

3.结语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增强是智慧城市建设完善服务的保障,有利于提升智慧城市的服务水平。同时,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来共享信息资源,有利于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能化应用,更好地满足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玺.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7(01):22-23.

第9篇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物流现代化、信息化、集成化的重要标志。从物流数据自动识别与采集的条码系统,到物流运输设备的自动跟踪;从企业资源的计划优化到各企业、单位间的电子数据交换;从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型计算机、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到各种物流信息系统软件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可以说,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一、物流信息技术的构成

物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都属于信息技术范畴,只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而使其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特性,但其基本要素仍然同现代信息技术一样,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一)物流信息基础技术。即有关元件、器件的制造技术,它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基础。例如,微电子技术、光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分子电子技术等。

(二)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即有关物流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它是建立在信息基础技术之上的,是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物流信息获取技术、物流信息传输技术、物流信息处理技术及物流信息控制技术。

(三)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即基于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优化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而设计出的各种物流自动化设备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自动化分拣与传输设备、自动导引车(AGV)、集装箱自动装卸设备、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配送优化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等。

(四)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即确保物流信息安全的技术,主要包括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治技术、身份鉴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备份与恢复技术和数据库安全技术等。

二、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国内外,各种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物流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EDI技术的应用。EDI(电子数据交换)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内部应用系统之间,通过计算机和公共信息网络,以电子化的方式传递商业文件的过程。EDI最初由美国企业应用在企业间的订货业务活动中,其后应用范围从订货业务向其他业务扩展,如POS销售信息传送业务、库存管理业务、发货送货信息和支付信息的传送业务等。近年来,EDI在物流中广泛应用,被称为物流EDI。所谓物流EDl,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方法。物流EDI参与单位有货主(如生产厂家、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承运业主(如独立的物流承运企业等)、实际运送货物的交通运输企业(铁路企业、水运企业、航空企业、公路运输企业等)、协助单位(政府有关部门、金融企业等)和其他物流相关单位(如仓库业者、配送中心等)。

(二)EOS技术的应用。EOS即电子订货系统,是指将批发业、零售业所发生的订货数据输入计算机,即刻通过计算机通讯网络连接的方式将资料传送至总公司、批发商、供货商或制造商处。EOS并非单个的零售店与单个的批发商组成的系统,而是许多零售店与许多批发商组成的大系统的整体动作方式。EOS系统基本上是在零售的终端利用条码阅读器获取准备采购的商品条码,并在终端机上输入订货资料;利用电话通过调制解调器传到批发商的计算机中,批发商开出提货传票,并根据传票同时开出拣货单,实施拣货,然后依据送货传票进行商品发货;送货传票上的资料便成为零售商的应付账款资料及批发商的应收账款资料,并接到应收账款的系统中去;零售商对送到的货物进行检验后,便可以陈列与销售了。

(三)物流设备跟踪和控制技术的应用。目前,物流设备跟踪主要是指对物流的运输载体及物流活动中涉及到的物品所在地进行跟踪。物流设备跟踪的手段有多种,可以用传统的通信手段如电话等进行被动跟踪,可以用RFID手段进行阶段性的跟踪,但目前国内用得最多的还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跟踪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跟踪。

1、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GPS是20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借助一套卫星系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是结合了卫星及无线技术的导航系统,具备全天候、全球覆盖、高精度的特征,能够实时、全天候为全球范围内的陆地、海上、空中的各类目标提供持续实时的三维定位、三维速度及精确时间信息。

我国是一个GPS应用大国,在GPS车辆跟踪系统的应用面和规模上,处于国际的先行者地位。但从目前看,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系统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成熟程度,特别是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应用方面,我们还处在发展初期。

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具有数据采集、输入、编辑、存储、管理、空间分析、查询、输出和显示功能,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GIS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四)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也称物流信息系统(LIS),是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他办公设备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三、结束语

物流信息技术通过切入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对物流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降低经营成本,直接产生明显的经营效益。它有效地把各种零散数据变为商业智慧,赋予了物流企业新型的生产要素――信息,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业务预测和管理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蓝天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树山.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第1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6.

第10篇

关键词:工程;测绘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无论是公路交通、水利水电,还是矿山勘探、建筑工程,都需要进行工程测绘。科学、严谨、精准的工程测绘工作,能够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项目按时完成。随着现代科技在工程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测绘技术逐步被新技术与新方法所替代,使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可靠性均有大幅度提高。现代工程测绘从原来的静态测量发展为现阶段的动态几何测量,并且能够对变化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这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工程测绘技术概述

工程测绘技术是指运用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对工程所在地区的空中、地表、水体以及地下进行勘测与考察,从而帮助工程管理人员、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全方位的掌握工程项目的难度,从而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对重点与难点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实现提高工程质量,按质按时完成工程的目的。

二、现状分析

工程测绘所出具的数据,是工程设计的基础,是工程开展的前提,因此,工程测绘工作对于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有效进行有着重大意义。我们知道,工程测绘工作是一项技术性、配合性、综合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它对于工程测绘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我们在进行测绘的过程中,无论哪一个阶段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规划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建筑企业从来没有放弃过以下几项工作的深化与落实:(1)重视对现有测绘技术的开发与应用;(2)注意对工程测绘所形成的误差进行深入研究;(3)对测绘条件不间断的进行优化与改进;(4)对工程测绘与现场地理特质的结合的探讨;(5)对测绘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卫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使用卫星来对地球进行勘测这项技术已经日渐成熟,比如GIS、RS以及GPS等技术就是基于空间卫星技术而开发出来的,现阶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绘领域,弥补了传统工程测绘技术的不足,拓宽了工程测绘思路与方法,使测绘学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现阶段的工程测绘工作已经由单一的地质勘探与施工放线发展成为了多元化、立体化的测绘方法。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工程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使传统的纸质信息转化成为了能够在电子屏幕上显示的数据信息,这让测绘数据的利用与传递更加灵活与快捷,大大提高了工程测绘工作的效率。

三、未来发展

1.卫星定位技术

目前,卫星定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绘领域,并且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工程测绘事业。测距仪、经纬仪这类传统的测绘仪器会受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发生测量结果偏离实际的情况,其测量精度与测绘仪器所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卫星定位技术则不存在这类问题,它能够有效弥补测距仪与经纬仪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卫星定位技术受干扰较少,精度较为准确。除此之外,卫星定位技术还有以下优势:一是卫星定位技术由于受外界干扰因素较小、精度准,所以大大的提高了测绘工作效率,从而能够减少测绘人员的工作量;二是卫星定位技术在动态放样时,误差的偏差率可降低到厘米级;三是卫星定位技术在对桩位分布进行测量时,同时还能够对桩位的偏心进行检测。在未来短时间内,传统的测绘设备还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卫星定位技术与传统测绘设备结合使用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二者能够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共同推动我国工程测绘事业的快速发展。

2.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数字技术在环境管理领域应用。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展开地理数据收集工作,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这些地理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形成一个三维展示。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发规划与土地整理工作,对于我国测绘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地理信息技术拥有完善的数据管理功能与图形处理再显示功能,它的工作原理是测绘人员按照测绘任务,对数据库中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与分析,然后利用成图软件对筛选出现的信息进行处理,最后形成一个三维图象。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工程测量成图的效率,也极大的增强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在未来,地理信息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并且与其他测绘软件相结合,在降低户外测量任务的工作难度与强度的同时,还会便测量精度大大提高,成图也更贴近实际效果。除此之外,地理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测量成果更便于传送与管理,从而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网络技术、无线电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结合的产物。近二十年来,遥感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基础测绘、地质矿产勘查以及环境监测领域。在未来,遥感技术将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遥感影像技术将会有突破性的发展,随着遥感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将会具有较高的光谱分辨率,而且雷达遥感可以实现二十四小时抓取影像,而且雷达遥感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这必将会我们增强对地观测的能力。二是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将有所改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科学领域将会出现互相融合的情况,比如统计学、神经网络学以及模糊学等学科与遥感技术融合在一起时,可以形成一个复合型的分类器,从而使遥感技术的类数与测量的精度大大提高。三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卫星定位技术能够为遥感提供准时的定位信息,遥感技术则能够为地理信息提供自然环境信息,地理信息技术提高遥感影像处理能力。因此,在未来,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遥感技术的联系将会近一步加强,从而共同推动我国工程测绘事业的发展。

四、工程实例分析

本文选择的工程实例是金沙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此测量是以国土资源厅提供的D级GPS点作为测区首级控制,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已知点分布以及测区规模来进行导线网的布设(如图1所示)。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情况:E级GPS点会选择在房顶之上,或者是道路的交叉口上,平均边长要达到1.5km;每个GPS点至少要有一个通视的方向;一级导线需要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点位的选择要视野开阔,要避开体积比较高大的建筑物,而且要避开强烈的干扰源,要离高压输电线50m。

图1 金沙E级GPS测量网图

五、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测绘技术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项基础性技术,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测绘技术将日渐成熟,操作也更加人性化,特别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三者的一体化发展,必将会使我国的工程测绘事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覃永勤. 浅谈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其工程应用[J]. 广西城镇建设. 2010(05)

第11篇

[关键词]物流 计算机信息技术

物流计算机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物流现代化、信息化、集成化的重要标志。从物流数据自动识别与采集的条码系统,到物流运输设备的自动跟踪;从企业资源的计划优化到各企业、单位间的电子数据交换;从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型计算机、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到各种物流信息系统软件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可以说,物流计算机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一、物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构成

物流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都属于信息技术范畴,只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而使其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特性,但其基本要素仍然同现代信息技术一样,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一)物流信息基础技术。即有关元件、器件的制造技术,它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基础。例如,微电子技术、光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分子电子技术等。

(二)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即有关物流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它是建立在信息基础技术之上的,是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物流信息获取技术、物流信息传输技术、物流信息处理技术及物流信息控制技术。

(三)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即基于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优化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而设计出的各种物流自动化设备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例如,集装箱自动装卸设备、运输管理系统(TMS)、配送优化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四)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即确保物流信息安全的技术,主要包括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治技术、身份鉴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备份与恢复技术和数据库安全技术等。

二、物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EDI技术的应用。EDI(电子数据交换)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内部应用系统之间,通过计算机和公共信息网络,以电子化的方式传递商业文件的过程。EDI最初由美国企业应用在企业间的订货业务活动中,其后应用范围从订货业务向其他业务扩展,如POS销售信息传送业务、库存管理业务、发货送货信息和支付信息的传送业务等。近年来,EDI在物流中广泛应用,被称为物流EDI。所谓物流EDI,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方法。物流EDI参与单位有货主(如生产厂家、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承运业主(如独立的物流承运企业等)、实际运送货物的交通运输企业(铁路企业、水运企业、航空企业、公路运输企业等)、协助单位(政府有关部门、金融企业等)和其他物流相关单位(如仓库业者、配送中心等)。

(二)EOS技术的应用。EOS即电子订货系统,是指将批发业、零售业所发生的订货数据输入计算机,即刻通过计算机通讯网络连接的方式将资料传送至总公司、批发商、供货商或制造商处。EOS并非单个的零售店与单个的批发商组成的系统,而是许多零售店与许多批发商组成的大系统的整体动作方式。EOS系统基本上是在零售的终端利用条码阅读器获取准备采购的商品条码,并在终端机上输入订货资料;利用电话通过调制解调器传到批发商的计算机中,批发商开出提货传票,并根据传票同时开出拣货单,实施拣货,然后依据送货传票进行商品发货;送货传票上的资料便成为零售商的应付账款资料及批发商的应收账款资料,并接到应收账款的系统中去;零售商对送到的货物进行检验后,便可以陈列与销售了。

(三)物流设备跟踪和控制技术的应用。目前,物流设备跟踪主要是指对物流的运输载体及物流活动中涉及到的物品所在地进行跟踪。物流设备跟踪的手段有多种,可以用传统的通信手段如电话等进行被动跟踪,可以用RFID手段进行阶段性的跟踪,但目前国内用得最多的还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跟踪与地理信 息系统(GIS)技术跟踪。

1、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GPS是20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借助一套卫星系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是结合了卫星及无线技术的导航系统,具备全天候、全球覆盖、高精度的特征,能够实时、全天候为全球范围内的陆地、海上、空中的各类目标提供持续实时的三维定位、三维速度及精确时间信息。

我国是一个GPS应用大国,在GPS车辆跟踪系统的应用面和规模上,处于国际的先行者地位。但从目前看,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系统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成熟程度,特别是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应用方面,我们还处在发展初期。

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具有数据采集、输入、编辑、存储、管理、空间分析、查询、输出和显示功能,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GIS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四)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也称物流信息系统(LIS),是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他办公设备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三、结束语

物流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切入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对物流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降低经营成本,直接产生明显的经营效益。它有效地把各种零散数据变为商业智慧,赋予了物流企业新型的生产要素―信息,大大提高了物流领域中的业务预测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树山.物流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6.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信息化;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

水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能为人类创造优美的生存环境,水环境是各类水生物赖以生存的场所,同时水在特定条件下又可能转化为灾害,成为社会发展的约束,甚至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水旱灾害、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退化、水管理相对落后的形势日益严峻,迫切需要科学的治水思路、方法和技术,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理论、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为提高治水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条件。因此,信息现代化,行业数字化,水利信息化,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飞速发展,为水利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指的是软件技术的应用,包括GIS、DB、RS、VR、Web等,或是软硬件结合的信息技术。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防汛抗旱指挥、水情测报、水务管理、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防汛会商、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建设,实现信息技术为水利建设和管理服务。

1 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

1.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十分强大,应用十分广泛,遍及各行各业。在水利行业GIS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有10多年了,并且逐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确定、地理信息展示、行业信息展示、信息统计分析及功能集成等方面。

1.2 数据库技术

应用数据库(DB)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几乎所有的水利信息系统建设都离不开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存贮和管理。目前,已经完成了国家级水情数据库建设,实现了对国家重点关心的降雨信息、水情监测信息和历史水情信息进行查询与管理,流域和省级水情数据库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部分有条件的省市已率先完成了水情数据库建设,制定了国家防汛工情数据库建设规范,正在进行工情数据的入库工作;部分省市正在根据国家规范开展工情数据库建设工作;部分地区根据需要建立了洪灾灾情信息管理数据库,以及根据防汛指挥系统和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建设需要建立了系统专用数据库。

1.3 遥感技术

应用随着遥感技术(RS)的发展,影像识别精度的提高、数据处理能力的增强、影像获取成本的降低,遥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日趋重要。遥感影像的来源渠道较多,有美国、日本、法国、印度等国外的遥感影像产品,也有我国自己的遥感影像产品或者航片,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接收或购置遥感影像数据,确定洪、旱灾害的位置、识别洪水淹没情况和受灾情况、分析旱灾影响范围和受灾面积、评估可能受到的灾情影响,以及根据遥感影像分析河流水质变化和水土保持状况,为防汛指挥、救灾活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提供信息支持。近年来,由于7大流域和部分省市已经建成一定精度的三维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将遥感影像成果与三维平台相结合,不仅直观展示水利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可能的发展趋势,为水利建设与管理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支持。

1.4 虚拟现实技术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R)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现在虚拟现实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日渐广泛。(1)构建防洪工程的三维虚拟模型,如大坝、堤防、水闸等三维虚拟模型,实现了防洪工程三维空间示景;(2)洪水流动和淹没的三维动态模拟,实现了三维空间场景中的洪水演进动画过程,三维场景中洪水淹没情况的虚拟展示;(3)防洪工程规划中枢纽布置三维虚拟模型,包括大坝、泄洪洞、发电厂、变电站等,为工程规划提供直观三维视觉效果场景;(4)云层和降雨效果渲染三维虚拟模型,模拟云层流动、降雨过程等动态效果;等等。

2 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前景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经济在增长,投资在加大,在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信息化建设仍然发展迅速,取得了惊人的阶段性成就,而且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和国家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前景更加美好。

2.1 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更高要求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变加速的进程,安全保障日益得到重视,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指导下,保护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的要求放到治水工作的首要位置。水利信息化建设对防灾减灾、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工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国科学治水水平,建立人与水和谐的社会与环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水利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2.2 信息技术进步为水利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

DB、GIS、Web、RS、GPS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为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和完善提供了技术保障。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是前沿信息技术在防汛抗旱领域的应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成果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环境与生态建设等水利行业的信息监测、传输、存储、查询、检索、分析与展示提供了技术条件,使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成为可能。

2.3 专业模型技术改进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决策支持系统建设,而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是水情、旱情、灾情等信息的分析成果,这些分析成果主要来源于气象预测预报、洪水预测预报、洪水演进分析模型系统、洪水调度模型系统、溃坝分析、旱情分析、水资源管理、水质、环境评估等专业模型系统。近年来,有关专业模型技术得到了逐步改进和完善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复杂的模拟分析计算提供了条件。专业模型技术的发展为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实用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苑希民,万洪涛,刘媛媛,等.全国和七大流域三维电子江河系统建设成果报告[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

[2]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和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北京: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和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200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