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

时间:2023-08-01 17:39: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

第1篇

日本9.0级特大地震再一次震动了全球的神经。

回首看,本世纪以来的10年时间里,印尼、汶川、海地、智利、玉树、新西兰等系列大地震,带来的山崩地裂和惊涛骇浪以及巨大伤亡,一次次袭击着人类脆弱而敏感的神经,让人类的末日情绪不断升级。

地球到底怎么了?真的到了末日来临?我们来听听地质科学家的解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质灾害研究室主任吴树仁,多年来主要从事活动构造与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吴树仁的办公室是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着“全球构造略图(大洋中脊、活动断裂、火山口)”以及“中国构造体系与地震”分布图。

采访首先从日本此次特大地震发生的原因开始。

日本特大地震是早晚的事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兰迪・科勒说:“智利发生8.8级地震,这是不寻常的事,这种强地震不常发生。尽管如此,地震学家有时会期待发生这样的地震。这似乎听起来有些冷酷无情,但那是地震,在一个地方早晚要发生的地震。”

这个早晚要发生地震的地方,同样也适应日本。“在日本,发生这样特大地震是地质历史中无可避免的事情。”吴树仁主任说。

日本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活动非常活跃。这条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地球上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

所以,智利、日本、中国、印尼和新西兰等国家等都是地震多发国家,也是极易发生强震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发生大地震,都算是正常现象。”

日本发生9级特大地震之后,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中国地质科学院迅速组织有关单位和院士专家,分析这次地震灾害的发生机理,得出日本地震基本情况:日本9级地震的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24公里。震前(3月9日)发生过7.2级前震,震后6小时内发生了14次6级以上强余震,余震最高级达7.1级。地震的能量巨大,相当于我国汶川地震能量的20多倍。

初步资料分析表明,这次地震是太平洋板块沿日本海沟向西俯冲、日本列岛向东反冲产生的逆冲断层型地震,地震破裂长达450千米,影响宽度达150-200千米,自西向东逆冲产生的同震水平位移超过3.9米,地震持续时间约2分30秒;地震断层向西倾斜,倾角小于30°,余震显示地震断层沿倾向延伸约300千米。

由于地震发生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震中距日本宫城县城约130千米,远离东京373千米,地震对日本本土造成的直接灾害并不是特别大。美国地质调查局估算日本宫城县陆域大部分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为7度,东部海岸带及沿海岛屿地震烈度达8度(汶川地震震中烈度为11度)。但由于地震引发巨大海啸,其灾害效应远远大于地震直接灾害。地震对日本核电站破坏极为严重,可能成为世界性灾害。

吴树仁介绍,我们国内发生的地震,大多数也是符合地震带分布规律的。比如云南盈江地震,它发生在我国南北地震带的次级断裂带上,所以震级仅止于5.8级。而汶川就在我们国家最大的南北主地震带上,这里就能发生8级以上特大地震。盈江地震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都与印度大陆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地壳向东滑移存在密切关系。吴树仁说,它们与这次日本地震的发生没有明显关联。

地壳活动相对活跃总体正常

吴树仁研究员给记者展示近100年来,8.5级以上特大地震发生年份和地点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前50年全球强震比较少,地壳活动比较弱。1950-1965年,是一个强震活跃期,共发生7次8.5级以上特大地震,除1次发生在我国察隅外,其余6次均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期间,全球发生9级以上地震3次,分别是1952年堪察加半岛9.0级地震,1960年智利9.5级地震和1964年阿拉斯加9.2级地震。

而本世纪刚刚过去的10年里,已经发生三次8.5级以上强震了,分别是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地震,2010年智利8.8级地震和今年日本的9级地震。

这是全球的基本情况。

在每一个地震带内,又往往表现为自己特有的周期性。如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北带,1915―1933年19年间,发生了一系列7.8级以上的浅源地震,地震相对活跃;1934―1951年共18年间,在整个断裂带上都比较平静;1952―1969年这18年间,地震增多,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

“基本可以断定,目前地球进入了一个地壳活动的相对活跃期,包括地震、火山活动以及相关的构造活动。有人以2004年印尼地震为开端,因为那次地震打破了全球40年来没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平静。我认为以2001年我国昆仑山8.1级地震为开端也是说得过去的。”吴树仁说。

至于这个活跃期能持续多长时间?“我初步推断至少会持续15年左右,这也是基于以往的历史地震资料得出的数字。”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在全世界、一个地区或一个地震带,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多震的活跃期,在另外一段时间内则表现为少震的平静期。这种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就是地震的周期性。

“这种地震活动的周期性现象,是一个地震带的应力应变积累和释放的全过程的表现。”

但是,吴树仁强调,尽管可以说,地球目前进入地震的相对活跃期,但是从百年地震历史来看,当下全球地震活动总体还是正常的,发生地点和强度基本上是在科学家的认识范围之内。

地壳发育很厚,因地震而全球毁灭很难

关于网上盛传日本大地震的原因是日本在海底进行核试验造成地壳变化,吴树仁认为,强大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内部裂变、对流、板块碰撞等造成的,人为因素干扰只能起到一定的诱发作用,这个作用是很有限的。

“虽然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但是并不可怕,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些强大地震几乎都集中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据有记录以来历史地震统计分析,九级以上强震都发生在大的板块边界。”

通常板块边界碰撞发生的地震,尤其是环太平洋地震带,震源比较深,一般都是五十公里以上,但是这次日本地震震源比较浅,这也是造成很大灾害的一个原因。“日本地震之后及时做到了海啸预警,才避免了更大的伤亡。再一个就是所幸发生在初春,海边游玩的人很少,如果发生在夏天,伤亡会更大。”吴树仁说。

目前,从科学家掌握的情况看,地震通常发生在哪里,多大级别,大体心中有数,人类有记录以来大多数地震是符合这个地震带分布规律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还不能准确掌握,这个是世界级难题,即地震预报问题。

“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远远没有对头顶这片天空了解得深刻,人类现在钻探地壳,打的最深的是一万多米,但那也是一孔之见,还不能达到对地壳内部规律的深刻把握。”

提到世界末日,吴树仁笑了,说:“地球在漫长演化过程中,早期的活动很强,那个时候壳层比较薄,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很强、很多。但是到了现在,地壳已经发育得很厚了(平均30km左右),再想出现因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难而导致的全球毁灭就很难了。”

在设防能力上下狠功

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UNISDR)研究,目前全球自然灾害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是与极端气候相关的灾害,如干旱、风暴、洪水,以及寒潮和热浪等;第二类则属于地质灾害,如火山喷发、地震和海啸、滑坡泥石流灾害等。

统计资料显示,在2000年至2010年9月间,全球共发生约3900起国际范围内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直接造成超过100万人死亡,其中地震和海啸死亡678571人,热带风暴死亡173327人,近24亿人受到影响,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约为1万亿美元(EM-DAT统计)。

吴树仁研究员认为,强地震的发生跟人类活动关系甚少,但是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比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却是跟人类的活动有关。

尤其是日本这次核电站的危险,当然是跟人类活动有关。“对我们国家正处在要大力发展核电时期,这是一个很强烈的警示,在强震带附近建核电站,是需要慎之又慎的事情。”

在灾难的分类中,还有一大类就是极端天气带来的灾难。按照吴树仁的分析,造成极端天气灾难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星球本身,目前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全球进入了变暖期,引发极端气象灾难;第二是人类工业化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加剧作用;第三是人类的工程建设活动。

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逐渐移居到一些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灾害危险更高的地区。例如,随着城镇化建设以及重大工程等向荒山野岭开发,一旦发生灾难,伤亡就会非常大。按照这个分析,地震和极端天气引发的灾难,近几年还会发生,但是显然不会像《2012》所描述的那样。

作为大自然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人类如何应对这些从天而降或从地心蹿出的灾难?

第2篇

一、深挖教材,把初中地理课本中的自然灾害内容讲清、讲透

初中地理中有很多自然灾害,但它是零散的,不系统,有时一笔带过,也不是考试的重点,学生根本不了解它是如何产生,分布在那里,会带来那些危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深挖教材,把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分布、危害讲清、讲透。如七年级地理下册中讲到印度的气候为热带季风,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及大危害。学生不知道季风是如何产生、性质如何,如何预防。因此教师在讲到印度的气候时,把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也就是说印度背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对较大的洋印度洋,冬季时陆地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区,海洋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区,即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少;夏季时陆地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而海洋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区,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即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气流湿润,降水多。这时教师在讲什么是季风,季风分为冬季风和下季风,它的性质不同,学生容易理解。紧接着教时讲季风进退规律的反常,也就是夏季风(西南风)进退规律的反常,西南季风强,来的早,退的晚,雨季长,水灾;西南季风弱,来的晚,退的早,雨季短,降水少,旱灾。在画印度季风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印度的水旱灾害,这样学生对印度的水旱灾害理解较深。

二、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带来的危害,最终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如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中讲到日本,活动设计了这样的内容,读图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减灾措施。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找到日本,然后分析日本位于那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容易碰撞、挤压,所以多火山、地震。然后教师展示全球六大板分布图,让学生找出六大板块的边界,看世界的火上、地震多分布在那里,找出世界的两大地震带,分析地震的成因及分布。教师展示5.12地震的图片,让学生自己体验地震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

三、利用新闻联播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危害

近两天,电视台播出台风彩虹最新消息:4日,台风“彩虹”外围环流触发了小尺度龙卷风,截至今天上午十点,共造成6人死亡,215人受伤。龙卷风还导致佛山大面积停电,其中海珠番禺大片街道社区停水停电、交通灯失灵、停车场拥堵。学生通过收听新闻,了解台风,分析台风如何形成,并说出台风的概念,并结合图说出台风的移动路径并分析其成因,造成的危害及减灾措施。主要危害:掀翻船只,拔树倒房,江河决堤,水库溃坝,形成洪灾,破坏海堤、港口,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危害地区:东南亚,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南部。

四、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暴雨、冰雹等自然现象,对学生进行自然灾害教育

每到夏季,商洛就会出现暴雨及冰雹,学生习以为常,并不奇怪,他们并不知道暴雨及冰雹对人类的危害。如果突降暴雨或冰雹后,教师要抓住这以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知道冰雹是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气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越来越大,多了云托不住,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中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摹S绕涫潜狈降纳角?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灾害之一。

五、带领学生野外参观,了解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

第3篇

在世界上的自然灾害中,地震是仅次于洪水和旱灾的大型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灾害之所以严重,与其次生灾害多有关。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堰塞湖溃决、泥石流和水利工程损坏等。例如,地震引发的山崩,可导致河道堵塞、水流壅积、堰坝溃决或冲决,从而引发大的水灾;也可能致使大型水利工程的溃坝、决堤,引发大的洪水灾害;还可能致使煤气泄漏,引发大的火灾等。因此,有时地震次生水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甚至比地震的直接损失还要大。

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1933年8月25日,四川北部岷江上游茂县叠溪发生里氏7.5级大地震,死亡6800余人。地震引发的大滑坡堵塞了岷江,在汶川上游大约100千米的河段形成了大小两个堰塞湖。地震后45天,江水骤涨,叠溪堰塞湖溃决,洪水将沿岸茂县、汶川、灌县(现在的都江堰市)大部分村镇席卷而去。叠溪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水灾,共夺去了2万余人的生命。

1999年台湾地区发生“9·21”大地震,震级为里氏7.3级,引发中部山区发生多处山崩与滑坡现象。地震所造成的崩塌土体堆积形成了10余处大小不一的堰塞湖。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同样也给水利工程造成很大的灾害。据调查统计,“5·12”地震后,仅四川省就有2000多座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堤防破坏长度为700多千米,形成大小堰塞湖100多个,这些堰塞湖和震损水利工程给相关区域带来了次生水灾害风险。

与汶川地震一样,芦山地震也发生在同一个地质断裂带上,该区域内存在很多高山和沟壑,就有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可能性。而一旦发生余震或遇到降雨,则可能会引发次生水灾害。

地震对供排水系统的破坏,以及地震损毁导致新的污染源产生,往往会造成次生水环境污染和饮用水困难。地震带来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使有些地区的地表水排泄不畅和积水,造成水体水质下降,极易发生疫情。

对于地震产生的一系列次生水灾害,人们在历次灾害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降低灾害风险。长期以来,国内外地震专家和水利界人士也一直进行着各种研究,以使地震灾害对水利工程的影响最小。归纳起来,当今水利工程的防震减灾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地震预报。人们可在地震发生前逃出危险地带,就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但由于该问题的复杂性和预报手段的局限性,因此地震预报工作至今仍然是世界上尚待解决的难题。二是工程抗震。为做好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减轻地震破坏及防止次生灾害,水利及水电行业制定有专门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国内外震害情况表明,水工建筑物一般从地震烈度达到7度时开始出现震害。因此,各国都以7度作为水工建筑物抗震计算和设防的起点。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是应急抢险救灾。地震次生水灾往往有滞后于地震的特点,这就为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以及布置救援系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历史证明:应对自然灾害,防胜于抢,抢胜于救。

第4篇

[关键词]山体滑坡 成因分析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12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必然导致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从而诱发种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为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有必要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寻找相应对策,减少灾情。

一、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

山体滑坡是高大山体中的岩块或土块在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影响下整体下滑的一种地质灾害。下图中,当环境Ⅰ变成环境Ⅱ时,极易发生山体滑坡。

概括起来,滑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诱发原因:

(一)地形原因。

在山地丘陵地区,高大山体的岩块或土块往往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有某些因素的影响,即可能沿着其滑动面下滑,形成山体滑坡。山体越高大,坡度越陡,滑坡的概率就越大。

(二)地质条件。

地质稳定,岩石坚硬,滑坡发生概率就小。地质条件越复杂,岩层就越破碎,多断层发育,只要有其他诱因的影响,极易发生山体滑坡。

(三)气候条件。

在降水量大而且降水集中的山区,由于雨水的浸润,土层松软,岩层间摩擦力减小,在其他方面诱因和滑坡体的重力作用下,极易发生山体滑坡。相反,在干旱地区,由于降水量少,岩体或土体相对比较稳定,山体滑坡概率就大大减小。

(四)植被破坏。

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植物的根系更具有固岩固土的作用,所以在森林茂密、植被覆盖良好的地区,山体滑坡发生较少。森林植被一旦受到破坏,岩体或土体得不到保护,在其他因素的诱发下,极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五)工程建设。

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易造成滑坡体的松动,破坏滑坡体原有的相对稳定。在工程建设时或之后,如对滑坡体的固坡措施不到位或不够科学,一旦有强降水或其他诱因的诱发,山体滑坡极易发生。

(六)地震的诱发。

在地震带及其周边地区,由于地震多发,易造成山上的岩体松动,土体疏松,使滑坡体长期处在极不稳定状态,在其他诱因的诱发下,极易发生山体滑坡。

二、山体滑坡的应对措施

(一)防御措施。

1.加强山体滑坡危险的评估。加强区域内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调查和评估,划出可能发生灾害的等级,摸清各可能灾害点诱发山体滑坡的种种原因,并针对可能诱发灾害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灾害防御措施。

2.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滑坡灾害灾前防御措施到位,将大大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但不同地区诱发山体滑坡的原因不同,采取的防御措施也不同。基础设施的建设会不同程度地破坏山体、岩体或土体的稳定性,为此,在工程建设规划时,要尽量避开山体滑坡多发的地带;在工程建设中或建成后必须做好边坡的护坡工作,如在岩体或土体上方开挖排水沟,减少滑坡的诱因,用工程措施加固边坡,在泥质边坡上种树种草等。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在山体滑坡的多发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大大减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减灾措施。

1.制定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必须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并按预案切实做好各自的工作,有备无患,做到灾前能预防,灾中能应急,灾后好重建,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2.加强对滑坡危险区的监测和预报。在雨季,政府部门可通过短信方式向公众进行预报或预警。同时,加强对山体滑坡高危区的监测,专人负责,及早发现问题并向上级部门汇报,以便做好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有利于避灾和减灾。

3.加强滑坡地质灾害的宣传,提高公民的防灾意识。很多时候,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是由公民的防范意识薄弱造成。防灾意识强则有利于公民防灾避灾,可以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相反,则有可能出现大灾有大难,小灾也有大难,损失惨重。所以很有必要加强滑坡地质灾害的宣传。

第5篇

据标准普尔《信用周刊》杂志专题报道,灾难风险模型公司AIR估计,此次日本大地震的保险赔付损失将高达150亿到330亿美元之间。如果该预测相对准确的话,这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保险赔付损失。

这项统计还没有包括由地震带来的海啸和核泄漏引发的损失,而且是剔除了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承保金额的净额。

纵观近年来的地震灾害,我们发现伴随着全球地震带的“短期活跃”,相关赔付金额也动辄以十亿、百亿计。

如1994年加州地震造成203亿美元的损失,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造成了35亿美元的损失,而今年2月新西兰基督城的大地震会造成60亿到120亿美元的损失。

应该看到,此次日本大地震对全球和日本本土的保险公司(主要是财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均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量的赔付损失,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保险行业的衰退,说不定倒是保险业发展的一次机遇。

从大地震后的巨额赔付当中冷静分析,究竟可以得到哪些收获?宏观层面上,透过日本乃至全球的成熟保险体系,可以为中国目前正在酝酿的“巨灾保险机制”提供借鉴;微观层面上,从重大自然灾害对保险行业的冲击中,通过观察影响保险公司信用风险驱动要素间此消彼长的变化,来了解个体保险公司信用综合实力的维护,以及其资本战略管理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实践。

具体而言,启示有三:

一、再保险机制对地震的防护

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和北美的再保险制度已极为成熟,活跃在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中介公司相当活跃,它们与咨询公司、参保企业、评级公司、其他金融机构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头参与、流动性极佳的市场。相比之下,亚太地区的保险市场相对欠活跃。

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由于地震频发,其保险市场机制在区域内相对成熟,再保险机制也被很早地引入本国市场。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发生在1964年6月16日的里氏7.5级的新泻大地震成为两年后构建日本地震保险体系的契机。

当时,日本政府意识到,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如果单凭财政的实力,或是私人保险公司的实力是很难在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如何让纳税人满意,同时又不至于让保险公司纷纷破产,这是考验日本各界智慧的命题。1966年,日本政府出面发起20家国内财险公司共同成立了日本再保险公司对地震损失进行承保,由保险业和政府分担或将发生的损失部分。具体的赔付安排借鉴了国际上再保险公司常用的分多个防护层支付的赔付体系:这套赔付体系的最高限额为5.5万亿日元;发生灾情,由地震再保险公司首先赔付其中的1150亿日元;付完后,第二层支付机制启动,由保险业和政府共同承担11226亿日元;最后一层,仍然遵循分层原则,由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共同赔付。

我们可能很快就意识到理赔此次灾害损失的复杂性。由于地震、海啸和核辐射泄漏在投保的保单中分属不同的保单和豁免条款,涉及到此次地震灾害的大部分相关险种是为民居投保的地震险,地震火险保险和为相关商业险与工业险的延伸地震担保。

由于日本的财险公司普遍倾向于将地震的大部分承保风险向国际再保险公司进行再保险分出,而且大家普遍关注的核辐射泄漏部分对财险公司影响不大,因为原子能责任保险并不覆盖地震和海啸相关损失。此外,日本农业互助保险协会(ZENKYOREN)的保险项目覆盖了一部分的农业损失,所以财险受损部分要低于预期。

二、个体保险公司信用风险驱动要素的变化和影响

总体而言,评判一个市场或者全球保险公司的信用实力,不仅要参考触发赔付大型事件的负面影响,也要兼顾之前公司整体的财务实力,而且要动态地分析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走向。从过往背景来看,全球保险业近年来资产负债表的增长还是很强劲的,但随着越来越频发的地震灾害,对保险公司尤其是再保险公司的损害不容小视。乐观来看,短期内尚不足以对大型、实力雄厚的公司资本构成实质性损耗。

从标准普尔的评级标准来看,保险公司的保险额收入是否充沛、涉保地域及产品是否多元化是衡量保险公司尤其是财险公司业务竞争力的核心部分。而保险额的可预测性及稳定性会在“地震短期内相对活跃”这种示范效应下得到增强,而非削弱。同样,保费来源的持续性会得以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增强财险公司信用的有利因素。

从现金流的因素来看,一方面,赔付支出加大了保险公司赔付的负担,从而严重削弱了其整体现金的流动性。另外,伴随着赔付支出的增加,投资收益的减少,现金流入占现金流出的比例会下滑得比较厉害,这些甚至对资本构成了实质性的损耗。

另一方面,由于投保人对今后灾害增加的预期,对保险公司而言,保费增加的可能性也大增。对于再保险公司来说,这一点格外重要。投保人预期改变带来的保费增加可以部分抵消赔付削弱现金流动性的巨大不利因素。

对于资本充足率而言,一个好消息就是,灾害对再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尚不足以构成实质性的损害,但资本管理的门槛可能会就此提高。

三、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

全球领先的保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对资本充足率的管理及自身清偿能力一向予以高度重视,这点从他们对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推出的旨在维护保险及再保险公司资本清偿能力、颇为严苛的Solvency II的积极响应就可见一斑。

第6篇

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后,全球最大的三家保险和再保险集团在国际股市的股价连日大幅下挫。全球证交所保险股价走势变动,反映出市场对保险业面临日本地震巨额理赔损失的担忧。

理赔预期估值过百亿美元

日本是个保险密度很高的国家,在地震发生之后,保险业和再保险业都将面临巨额的赔偿。不过,目前要准确估算这次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还为时过早,官方估算数据可能尚需数月后才会公布。尽管市场对日本地震中保险业即将承担的理赔损失还是个未知数,但保险业已在悄悄地做粗略估算,纷纷掂量着各自的潜在损失,特别是那些不久前在新西兰地震以及澳大利亚洪灾中刚刚遭受重创,有的甚至已经掏空了本年度自然灾害保险金支出预算的保险公司,面对因日本地震带来的巨额理赔损失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据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灾难模型研究评估公司AIR Worldwide最新预测,日本东北部遭受强震区域距海岸3公里范围内的投保资产约为240亿美元,其中1公里范围内的投保资产约为50亿美元。另据瑞士再保险集团市场部人士披露,目前瑞士再保险在日本市场自然灾害再保险方面占有很大份额,数额大约为6.88亿美元,其中4.69亿美元则为承接的财产保险,而目前全球主要再保险业发行在外的非人寿类灾难债券规模约为121亿美元,这次日本地震可能影响到的灾难债券规模约占这一市场的12.5%,全部理赔要求据现阶段估算可能在100亿~250亿美元之间。

不过,这位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尽管有估计显示,瑞士再保险可能将会遭到高达20亿美元的理赔损失,但瑞士再保险此前已通过发行灾难债券来降低日本地震可能造成的风险,且瑞士再保险集团目前自有资本缓冲比监管机构的要求还高出100亿美元。因此,有充足的资金应对灾难,并为灾后承接新业务留有较大空间。

全球保险业面临业绩下滑

此外,日本这场强震因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而减少了保险和再保险业的理赔损失:

一、日本建筑设施基本具有较强抗震能力。日本地震区域的建筑施设的防震能力都很强,房屋建筑的抗震级别也很高,尤其是那些高层建筑,通过在地震中的弹性摇摆还可以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因此仅仅是地震还不至于给日本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这次地震给予日本带来的经济损失主要是强震后引发的海啸以及该国核发电施设遭到破坏所造成的损失。

二、日本强震级别虽高,但震源距离地表远且较深。据已公布的最新信息显示,日本这次地震震中位于距仙台市东部130余公里的海上,距离地表24公里。因此,日本这场地震与新西兰地震相比已经从相当程度减弱了经济损失面。

第7篇

四川地震捐款倡议书: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7.8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看着无数无家可归的人们,看着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看着受灾现场的残垣断壁,心中都会涌起无限的哀思和捶叹,伸出我们的双手,献出我们的爱心,以捐款方式为受灾人民提供援助,帮助四川汶川县灾民度过难关!

我们充分理解他们的心情,因为我们对生命有着共同的尊重,更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五金·中国及全体网站会员,向在四川汶川县地震中遭遇不幸的罹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受灾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我们相信四川汶川县人民一定会战胜这次地震带来的困难,重新建立美好的家园!

灾区人民需要我们的无私帮助,灾区人民需要我们的温暖爱心。自然灾害突然其来,地震无情人有情,请伸出我们善待和谐的双手,献出我们善待和谐的爱心,让我们与灾区人民携手同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抗震救灾,早日重建和谐家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看到满目疮痍的灾区,看到摆满遇难群众遗体的广场,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为响应各级政府号召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奉献爱心。

涓滴之水,终能汇流成河,捐赠不论多少,善举不分先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哪怕仅仅是一元钱,我们的爱心善举,也一定能够汇成爱的暖流,流进灾区群众的心田,让我们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舟,心手相连,共渡难关!

第8篇

雅安地震演讲稿900字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雅安加油!还没有走出汶川地震创伤的四川,又早到了地震的侵袭,雅安,一个动听的名字,一个很美的地方,昨天还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一坐繁荣昌盛的城市。一场突如其来的雅安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毁成一望无际的废墟。数百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一命呜呼!那美丽的一切突然从天堂变成了地狱。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然而地震留下的巨大损失还在延续。灾区人民没有吃,没有穿,没有住。

一场地震带来了很多,现实的、心灵的,感触所致,挥笔而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博大,改变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甚至很多独立的个体也肆意的改变自然,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在人们毫无预知的情况下发生,无意在告戒人们,自然的奥妙无穷无际,适当的顺应也许会更好,适合的改造才能显现自然的魅力。今天的地震是纯自然的,但过于藐视自然,明天的灾难也许就带有认为的色彩了,珍爱自然,珍爱环境吧。

灾难来的很突然,我们应对的也很神速,的快速到达,第一次尝试的高空跳伞,现代化作业设备的快速投入,来自各界的踊跃捐款,我们的国家、人民做出的第一反应,足以让世人竖起大拇指,在面对巨大的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是面对,接受,承受,我们没有逃避,群情激发,毫无犹豫的与其斗争,尽最大的努力把灾难降低到最小,不难看出我们是团结的、奋进的、互助的。但是反思一下,为什么只有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才值得称赞,为什么平时的中国人就那样松懈,为什么我们的办事效率赶不上世界,为什么我们的社会福利做的不如发达国家,为什么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要用汉字写者“请不要随地吐痰”,如果你仔细想想,会有那么多的为什么,那为什么我们不在灾难中反思,让此时此刻的精神经久不熄,永远留传,让平时的中国人也能显现出此时的精神,那样,中国前进的步伐会急速加快。

有很多人活的很平凡,但逝去的却那样能够的伟大,无论是展现伟大母爱的那位母亲,述写亲情的那个姥姥,刻画人民教师的神圣的谭千秋,还是那可亲可爱的,更或是那种种催人泪下的感人英雄,也许他们是平凡的,甚至是默默摸无闻的,但是在这一刻,他们却是那样的伟大,他们的名字、事迹将会永远载入史册,活在雅安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心中,他们会影响一个甚至影响一批人的人生。他们诠释了英雄的真谛,带着满身的光环走的,值了。

四川加油!雅安加油!中华儿女与你们同在!

谢谢大家!

第9篇

、政府公关危机的类型、危机管理计划的内容、意义等方面对政府危机管理作出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受益匪浅。结合“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事件,本人试用熊教授的理论阐述,就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原则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作为参加本次培训学习的一个检验。

政府公共危机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在危机发生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一个国家要减少危机的发生,降低危机的损失,提高网政府应对危机的效率,必须建立系统的危机管理机制。系统的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的预防与应对。事实证明,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能够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人一个有序、规范、条理的轨道中,保证政府在危机发生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下面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事件为例,谈谈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原则。

(1)团结一致法则。要求政府在灾难发生后要镇定、有信心、有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更能协调中央各部门之间关系,军队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确保中央地方军队三者合理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也就是说在多军种的调遣,社会各种资源的整合,国家各专业部门间的协调都要做到快速有序。

在这次灾难面前中国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迅速采取了行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组织救灾,充分向全世界表明了全力抗震救灾的能力和水平。

(2)以人为本法则。就是要求居庙堂之高者,不仅仅要忧民之心,而且更是身先士卒,体察民心,体恤民情,顺乎民意。民意就是天意,顺之者昌,逆之者弊。

这次灾难政府完全做到以人为本,使得灾区民众和全国其他地区民众在国难当头,“悲伤而不愤懑,痛苦而不压抑,无奈而不绝望,更使得整个中华民族的国民心态在瞬间变得如此成熟”,华夏儿女变得空前团结。

(3)绝对领导法则。缺失权威必然引发混乱,所以政府应在危机乍现之时便应该对事件立即做出回应并稳定社会情绪,同时迅速调动力量组织处理,政府应该将灾难救援放在突出的位置。“绝对领导”法则强调的是“统一指挥”。

在这次事件发生后,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证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在数小时内赶往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随后的应急措施都显示统一领导的重要性。

(4)事先预测法则。“防火”胜于“灭火”,当危机发生以后,对公众利益的伤害和企业组织形象的损失往往已经造成。地震,作为目前人类无法精确预测的一种自然灾害,往往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后果是瞬间的,但是地震带来的间接影响却是长久的。

政府建立了系统的危机管理机制,对各种自然灾害进行预测的监视,对社会危机进行监控。

(5)迅速反应原则。从危机事件本身特点来看,危机事件爆发的突发性和极强的扩散性决定了危机应对必须要迅速、果断。

抗灾救援,兵贵神速。下面列举了地震发生后国家采取的措施:

14:28地震发生

14:46国家网站--新华网消息,及早向外界信息

15:50总参谋部应急预案启动,军队参加救援

16:00因通讯中断,两架直升飞机派往灾区了解受灾情况

17:00国家总理紧急赶赴灾区,指挥救灾

18:28派出武警四川总队和驻川武警某师的2900名官兵参加救灾

18:44、武警四川总队和驻川某师5000余官兵紧急赶赴汶川地震灾区参加救灾

19:20军区先遣指挥组已经进驻灾区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救援非常及时,同时从速度上可以看出国家危机应急管理已经趋于完善。这几乎已经达到了启动国家应急预案和部队快速部署的极限!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国外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和媒体迅速制定救灾对策,冷静克服大型灾难,给西方媒体记者留下深刻印象。”而一天之内调集2万部队,中国政府所组织的救援行动是超常规模的,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为迅速的救援行动。

在对外沟通方面,速度第一原则显得更为重要,及早向外界信息既体现出组织对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姿态,又可以平息因信息不透明而产生的虚假谣言,赢得公众信任。同时,在危机发生后第一时间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公关,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分解组织的外部压力,有利于危机的妥善解决。可以说谁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谁就掌握了主动。

(6)坦诚沟通原则。是指处于危机中的政府要高度重视做

好信息的传递并在组织内外部进行积极、坦诚、有效的沟通公关,从而为妥善处理危机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达到维护和重树政府形象的目标。

这次地震发生后的几个小时之内,有震感的十余个省市自治区政府,都通过电台、电视、短信平台等渠道,及时了“此次地震对本地无大的影响,请市民不要恐慌”的消息。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权威媒体,从地震发生起,持续滚动直播地震新闻,第一时间跟进地震最新动态。中国几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地震专题,除滚动更新地震新闻外,及时“应对地震紧急措施、地震时的自救办法、地震相关科学知识”等实用信息。一切灾情信息及时、恰当地公开,真理跑在了谣言之前,避免了社会的恐慌。这表明大灾考验下,我们的政府在行政公开法制建设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进着。《澳大利亚人报》报道说:“国家电视台打断正常的节目播放,直播四川地震的最新情况。平时晚上连播的电视剧也被采访灾区居民和幸存者的节目代替。”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昆廷•萨默维尔赞扬说,这是他在中国所看到的媒体对紧急情况报道最快速、最公开透明的一次。英国《卫报》评论说:“官方新闻机构不断最新报道,提供最新的死亡人数。援救行动、失踪儿童和倒塌医院等情况的细节也没有被掩盖。”

(7)必要时寻求国际援助法则。在严重社会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正确对待国际援助和主动寻求国际援助,是一个国家现代国家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具备整合国际资源能力和方法的体现。因为人类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相互援助是国际社会一种常态,体现一个国家开放程度和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

第10篇

档案馆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是指从风险管理角度,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运用相关技术和手段,系统地分析档案馆建筑所面临的风险,评估灾难事件一旦发生可能对档案馆造成破坏的范围、规模、强度等,提出有针对性的防灾对策和应对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自然灾害自古以来就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认识的加深及对防灾减灾课题研究的深入,探讨和关注“风险”问题已形成一种明显趋势。人们发现,原先侧重于灾后应对以及灾后救助的灾害管理机制,缺乏对灾害以及灾害所带来的风险进行前瞻性预测,使社会对灾害只能进行被动式反应,具有很大盲目性;而带有前瞻性、宏观性和多样性的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因为更多考虑灾害动态发展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灾害最终结果,所以能更好地对灾害的发生及灾害造成的破坏进行有效预测和预防,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人们的观念也从“减轻灾害”逐渐转移到“减轻灾害风险”,风险评估也就成为采取成功减灾政策和措施的必要步骤和基础环节。

档案馆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性

1.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起点和基础工作大部分档案馆建筑都或多或少存在安全风险,如部分老旧档案馆建筑采用的是砖木、砖石结构等墙体承重体系,抗拉抗剪强度较差,延性差,抗变形能力小,容易造成结构破坏;部分档案馆建筑在雨水、日照、风化等自然因素侵袭下,结构出现老化和损坏情况,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下降;部分新建和已建档案馆建筑因为节约成本或改扩建等方面原因,构造标准在设防烈度以下,安全存在重大隐患;部分档案馆建筑的灾害应急系统不足,缺乏对档案库房等重要部位的保护机制;部分档案人员缺乏灾害应急知识,灾害应急能力不足等。由此可见,档案馆建筑安全应该是档案安全的基础。2.是实现档案馆建筑安全持续性和动态性的保证风险评估贯穿档案馆安全体系整个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实施、维护直至废止,都要保证安全的持续性。同时,由于各阶段安全需求不同,使得风险评估结论和对策也有所不同,实现安全的动态性。因此一切安全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风险评估基础之上。3.是正确评估档案馆建筑各种风险的前提通过建立档案馆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明确评估标准,规范评估程序,能有效地改变凭主观印象随意评估的现象,从而实现对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对风险的影响进行科学预测,动态地反映内控措施与风险隐患的关系,有利于采取最适当的控制措施,使风险降到最低。4.是确保档案馆建筑安全适度保护的需要所有建筑安全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风险评估根据相应的安全等级、存在的风险做出科学判断,并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从而既不会出现保障不力,也不会造成过度保护。5.是强调档案馆建筑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的要求档案馆建筑安全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只有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相结合,才可以建立真正的安全体系。

档案馆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技术指标

目前公共建筑的安全防灾体系建设已逐渐成为国内建筑发展的新热点,汶川地震后,国家出台了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已开始对不符合新的防灾设计标准的档案馆进行风险评估和改造,如天津市档案馆进行的消防系统改造项目、保定市档案馆进行的抗震达标改造工程。2000年国家档案局与原建设部联合修改、颁布的强制性标准《(JGJ25—2000)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含七度)地区应按基本烈度设防,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档案馆库区建筑可按七度设防”,同时要求“档案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GB50223—20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特级、甲级档案馆,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特级档案馆为国家级档案馆,甲级档案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馆,其使用年限要求在100年以上。”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GB50413——200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把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抗震设防标准、城市用地评价与选择、抗震防灾措施应根据城市的防御目标、抗震设防烈度和《(GB5011——2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国家现行标准确定,列为强制性条文。

档案馆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内容

1.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估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它的形成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自然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包括三个方面的评估内容。致灾因子的强度评估。一般根据自然灾害的变异程度(如地震震级,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以及对受灾对象造成破坏的程度来衡量(如地震烈度,表示用地震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的大小)。致灾因子发生的频率评估。一般根据一定时段内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来确定。对于具有规律性的致险因素(如台风等),可以通过检索相关部门的有关数据获得其年发生频率;当一个特定事件的年发生频率没有办法获取的时候(如地震等),可以根据一个统计时段(如五年、十年)内的灾害发生总量,除以统计年数,得出灾害发生频率的年平均值。一般来说,致灾因子的强度与其发生频率是紧密相连的,某种自然灾害的强度越大,发生的频率就越小。致灾程度综合评价。是把致灾因子的强度、致灾因子发生的频率及致灾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档案馆建筑所面临的某种自然灾害的危险性程度等级。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课题组在汶川地震后,提出档案馆灾害预防机制,建议绘制一张全国地震带档案馆建筑防震标准示意图,标注各地区档案馆建筑防震标准,同时规定强地震区的档案馆,应将特别珍贵的档案备份或寄存于弱地震区的档案馆。

2.档案馆建筑承灾体脆弱性评价

第11篇

1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性质

要明确农业巨灾管理制度的运行主体,首先要了解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性质。只有明晰了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性质,才能明确政府与市场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具有以下4种属性。

1.1强烈的政策性

农业是我国经济生活产业的支柱之一,可以说,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是第二产业乃至第三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还表现在其是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起点和重要根源[3]。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波动的原因在于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与工业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但在面临巨大的自然灾害时,相对于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非生产性产业来说,农业生产恰恰是最脆弱的,其自愈能力也是最差的。正是由于农业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基础地位的矛盾,决定了政府应当采取政策措施,对农业加以保护和扶持[3]。政策性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政府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而实施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之下,推行政策性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以维护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有其特殊的政策意义。首先,依靠国家财政和社会力量逐步为脆弱的农业生产经营建立可靠的风险保障、灾害补偿制度,有利于减轻农业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威胁,从而稳定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生活,提高农业经济的稳定性,保障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其次,国家可通过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系统对农业产业布局进行宏观调控,通过风险管理的手段鼓励农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促进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再次,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未雨绸缪,也可在灾害风险发生之时及时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理赔,降低国家财政在救灾时筹措资金的财政压力;最后,通过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可避免在发生巨灾时农产品价格的剧烈上扬,最大限度地消除灾害风险给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维护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通胀率,维护社会稳定。

1.2准公共物品性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具有强烈政策性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其准公共物品的特性。经济学按照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作出了分类,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因其具有较大程度的正外部性等特性而介于两者之间,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以农业巨灾保险为例,虽然在直接购买农业巨灾保险这一保险产品及灾害发生之后的保险理赔中,未购买保险的农民在巨灾发生之后不能与投保人一样获得相应的理赔,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特征。但在农业巨灾保险这一保险产品的消费过程中,由于其利益外溢性,同一地区未购买保险的人可借助他人购买保险的行为免费获得利益,因此造成了大量“搭便车”现象的存在。如保险公司为了预防干旱,及时为购买保险的农民进行了人工降雨,从而有效减少了旱灾的发生,但该地区没有买保险的农民虽未支付保险费用,但同样因为保险公司防灾防损的行为获得了灾害次数减少、灾害程度下降等利益。对投保人来说,其购买农业巨灾保险得到的部分收益并非具有排他性特征,未购买保险的人同样可以获益,这也会造成农业巨灾保险市场上的逆选择。

1.3社会公益性

从表面来看,农民支付保费购买了农业巨灾保险,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其自身的财产权益免遭流失,但真正能够在农业巨灾保险中获得利益的并非投保的农民本身,也并非经营农业巨灾保险的保险机构,而是广大的农产品消费者。投保人所能获得的个人利益要远远小于农业巨灾保险所能提供的利益总量,农业巨灾保险的实施更深层次上是维护了社会公众的利益。社会其他成员未支付任何费用,却能“利益均沾”,享受着农业稳定、农产品价格低廉、国民经济稳定的益处[4]。正是出于维护社会利益和提高社会效率的目的,政府和社会应当给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风险保障。

1.4市场失灵性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在商业运作过程中的不成功,也在另一方面促进了其走向政策性保险的道路。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实践经验表明,由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高风险性、高成本性、在投保过程中易出现逆选择及高赔付率,使得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积极性缺失,商业保险机构的纷纷退出导致了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市场上的供给严重减少。而在消费市场上,尽管不少农民具有投保的愿望,但由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高损失率和高赔付率所带来的高费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主动进行投保的积极性。较低的财产保险渗透率、巨灾风险意识的缺乏以及低收入者无力支付保险费用等原因,共同破坏了巨灾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5]。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和经济政策的引导,农业巨灾保险市场很难维持下去。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本身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以及其风险承担成本与所获收益的不对等性,共同导致了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市场上保险机构与投保人“双冷”的局面。面对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市场失灵,为了实现社会效率,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应当选择公私合力的模式,通过其政策性的手段给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市场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政策、法律、财政保障,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来应对农业巨灾所带来的风险。

2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巨灾风险管理

制度及启示(以巨灾保险为例)一些国家与地区已建立了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笔者认为,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属于巨灾风险管理下属的一个概念,学习研究国外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对建立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根据政府在巨灾风险管理制度中的参与程度,大体可将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划分为4种模式。

2.1新西兰模式:政府独资设立的特别保险机构

新西兰所受的主要巨灾为地震,其政府于1945年设立地震保险委员会,以应付因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居民住宅损失。其法律依据是1993年《地震保险委员会法案》,该法案于1998年就自然灾害基金运用部分作了小幅修正。根据1993年法案第18条规定,新西兰地震保险以强制方式附加于住宅火灾保险单上,即只要居民购买住宅火灾保险,就默认购买了地震保险。地震保险费由保险公司收取,经扣除2.5%的管理费后,交给地震保险委员会。地震保险委员会设立自然灾害基金,其资金来源于被保险人所缴纳的保费。此外,地震保险委员会为降低风险,向国际市场购买再保险。当地震灾害发生,如果自然灾害基金和再保险无法填补损失时,赔偿不足的部分由新西兰政府承担清偿责任。依据该法案,为了降低巨灾发生后政府的赔偿责任,新西兰地震保险的投保保险金额有限制,房子的保险金额为10万新元,动产的保险金额为2万新元。

2.2法国模式:政府的再保险计划

法国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较为独树一帜。1982年经法国国会投票通过的《自然灾害保险补偿制度》是该保险制度的基本法律依据。根据法国保险法典,只有那些由超强度的自然风险所造成的不可保险的直接物质损害,而采取正常的措施又无法避免这些损害时,才能被认定是一起自然灾害,才能由政府支持的这一自然巨灾保险制度来加以覆盖[6]。目前承保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地震、海啸、雪灾、旱灾、飓风和冰雹等。法国中央再保险公司是一家国有公司,依据法国1982年第82~706号令,授权其在《自然灾害保险补偿制度》中提供由政府担保的再保险合约开展自然灾害再保险业务。法国的保险公司在向公众承担自然灾害保险责任后,可要求法国中央再保险公司进行再保险,以减少承保自然灾害险的风险。法国自然灾害保险为附加强制投保,即要求投保“火灾”、“其他风险”、“营业损失险”的所有资产和陆上机动车辆都必须购买巨灾保险[7],这使得自然灾害保险制度迅速在法国普及。法国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强调国家与私营保险公司的合作,由私营保险公司与以国家为后盾的法国中央再保险公司共担风险,这避免了私营保险公司在碰到巨灾时,因承保自然灾害险而破产。

2.3智利模式:政府主导的商业保险体系

智利是一个地震和火山灾害频发的国家,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智利已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由政府支持的多层次的商业地震保险风险分担体系。其中,市场化的保险机制在智利的地震救灾体系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灾后的救济补偿中,大部分的经济损失由保险业承担。巨灾保险的市场失灵在智利未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政府的大力支持(智利政府对地震保险业务提供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客户在购买财产险时,一般都要额外购买地震保险),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智利完善的再保险系统。“国际主要的再保险公司,如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等都在该国设有子公司,地震等巨灾风险的大部分都转移给了再保险公司,再保险人再通过巨灾证券、巨灾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转移到北美及欧洲等发达资本市场。截至2009年9月,智利财产和意外伤害保险业的准备金和股本分别为13.0亿和6.2亿美元,扣除向国际再保险企业转让的金额外,智利保险行业的净损失依然维持在可控的范围内[8]”。

2.4中国台湾:巨灾基金

台湾地区地震频发,为满足社会公众关于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需求,台湾政府在2002年开始建立住宅地震保险震保险共保组织(由办理住宅火灾保险业务的财产保险公司与中央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实施和管理住宅地震强制保险。若发生地震,住宅地震保险共保组织承担20亿台币的赔偿责任。住宅地震保险共保组织成员所承担赔偿份额的依据是各成员过去3年平均住宅火灾保险保险费收入的占有率比例。若20亿台币不足以赔偿地震带来的损失,则由住宅地震保险基金承担380亿台币的赔偿责任。其中住宅地震保险基金自身承担180亿,其收入来源主要是住宅地震保险分配的纯保费与管理费用,以及投资收益;此外,剩余的100亿,住宅地震保险主要通过向国际市场购买再保险,由再保险机构承担。若地震带来的保险赔偿数额超过400亿,则由政府承担100亿台币的赔偿责任。

2.5启示

综观已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国家与地区,政府均作为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管理者。在新西兰模式中,政府通过独资设立特殊机构来运行巨理制度的管理者。在新西兰模式中,政府通过独资设立特殊机构来运行巨灾风险保险制度,市场几乎没有参与,巨灾的风险主要由国家承担,政府为了降低风险,对保险金额进行了限制。但这种制度设计不利于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当巨灾发生时,不足额保险无法弥补被保险人因灾难带来的损失。法国模式的特点是充分实现了公共部门与私营公司之间的合作,充分尊重私人保险公司的自主选择权,政府只是安排法国中央再保险公司需要开展自然灾害再保险业务,其他保险公司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是否要求其对自然灾害险进行再保险,以共担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损失。市场的调节作用使得私人保险公司与以政府为后盾的法国中央再保险公司共担风险,减轻了巨灾发生后政府的赔偿责任。智利模式中,政府对地震巨灾保险给予了强大的政策支持,积极推动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和有关巨灾强制保险制度,形成了政府政策主导、商业保险体系为辅、全球再保险市场分散风险的巨灾保险保障模式,使保险将其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的优势充分发挥。台湾模式中,政府承担的责任较小,如果毁灭性的地震发生,500亿台币不足以赔偿被保险人的损失。但政府只需承担100亿台币的赔偿责任,超过部分则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这不利于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此外,正是因为市场在巨灾保险调节中的失灵,巨灾保险才需要政府的参与,台湾模式却十分注重市场调节的作用,主张巨灾风险由保险公司、被保险人自行承担,政府只承担有限的一部分,这样的制度设计不利于住宅地震保险制度的开展。

3政府与市场在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从各国的巨灾风险管理实践来看,由于巨灾所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任何私人组织均无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政府都是巨灾风险管理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者。目前,应当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来应对农业巨灾所带来的风险已在学界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但在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发展模式应当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这一问题上,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有学者认为,商业主导的模式可减轻国家财政的压力,因此我国应当发展商业主导型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9]。政府的过度介入,将会排除市场主体交易的灵活性,带来交易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降低。我国国土面积大,若政府专门设立一个机构来管理农业巨灾风险,该机构需在地方设立多层级的分支机构,在这种情形下,机构的运行费用将会很高。此外,多层级的政府运行机制必然造成效率的低下。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应当由政府主导。巨灾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多数农民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意花钱购买农业巨灾保险;此外,若发生巨灾,政府在事后或多或少将会进行救济。因此,农业巨灾保险在我国不一定有市场。不仅如此,市场在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中会失灵。农民比保险公司更了解自己的情况,处于高风险状况的农民购买保险,而处于低风险状况的农民通常不会购买保险,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自愿原则,必然导致保险公司的高赔付率和亏损。因此,保险公司不愿开展农业巨灾保险这项业务。所以,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应当由政府主导。笔者认为,我国应当采取政府政策主导,商业保险运作为辅的模式。具体理由如下:第一,只有政府强制推行农业巨灾保险,才能让绝大多数农民投保。若政府不出台鼓励政策,农民出于侥幸心理,多数农民将不愿为农业巨灾投保。若投保的农民过少,保险公司出于利益上的考虑,将不愿开展农业巨灾保险,这将使得农业巨灾保险无法持续稳定地发展。第二,农业巨灾保险收益低,风险大,保险公司以营利为目的,一般不愿承保该类险种,只有政府对开展农业巨灾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给予政策性支持,并分担部分风险,保险公司才会愿意开展该项业务。第三,巨灾带来的损失很可能会超过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承保农业巨灾险种的保险公司很可能会因一次巨灾的发生而破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来减轻保险公司的风险。因此,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实施应当首先由政府部门的强有力的政策主导作为保障。第四,当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市场出现以上种种缺陷,通过市场经济已无法有效调节时,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市场应当纳入经济法的调整范畴之中。在如何实现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市场上需求与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均衡状态,提高效率和促进宏观经济稳定与增长方面,政府应当通过法律及政策导向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干预指导作用。无论是私人或公共的风险管理项目,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使已被确认和量化的涉险对象得到积极的管理,从而使损失最小化甚至避免损失[10]。公私合力对农业巨灾风险进行管理,其直接的社会效果是减小受灾农户的损失,更深层次的效果是实现社会的实质公平,促进国计民生的稳定发展。私人保险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农业巨灾保险的强制购买性、便利性、更富效率性以及社会期望,共同组成了政府应当参与农业巨灾保险运作的原因[11]。但不容忽视的是,市场风险分散的作用对维护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仅凭政府之力,并不能从根本上为农业巨灾风险提供保障,反而只会为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通过市场的作用来分担风险,符合经济法追求社会效率的价值观。根据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如何以最少的立法及实施成本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是国家宏观调控过程中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通过农业巨灾风险机制的实施,能够实现政府、保险人、再保险人、被保险人在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上的共同参与和风险损失的有效分担。笔者认为,在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智利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较大,我国应当着力于改变目前巨灾救济体系中政府承担责任占较大比重的现状,充分重视市场的风险分散作用,利用资本市场上金融衍生工具实现风险对冲,在巨灾风险管理的实践中充分重视资本市场运作,一方面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促进农业生产健康良性发展,为国计民生提供坚实后盾。

4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构建建议

4.1制定相关法律为实现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完善的法律规范对促进农业巨灾风险分担的市场机制的生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应当制定《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法》,明确农业巨灾保险的性质、承保机构、承保范围(洪涝、干旱、地震等我国发生较为频繁的自然灾害)、承保方式(由于我国农民目前的风险管控意识并不强烈,因此,农业巨灾保险应当采用强制投保的方式)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同时,应当明确提出政府能够提供的政策支持,其中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国家再保险等。此外,还应明确规定农业巨灾风险的风险转移机制,如巨灾风险证券化等,以及农业巨灾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以及保监会等应出台配套的法规规章,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

4.2建立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目前,我国拥有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国家只需设立一家再保险机构,不用专门设立多层级的巨灾风险行政管理机构,巨灾风险由保险公司承保,若保险公司认为风险过大,可要求再保险机构进行再保险。同时,允许再保险机构通过巨灾证券、巨灾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向资本市场转移风险。这不仅解决了政府参与巨灾风险管理将会排除市场主体交易的灵活性问题,也降低了巨灾风险管理的成本。

4.3政策支持第一,对开展农业巨灾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政府对其应给予政策性优惠,如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正如有学者提到的,国家介入农业保险的主要方式是为农业保险计划提供财政扶持[12]。第二,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农民投保农业巨灾保险,如对投保农业巨灾保险的农民进行补贴,或者由全国各地的村民委员会统一投保农业巨灾保险,村民委员会投保后,向村民收取一部分保费,剩余部分的保费由国家进行补贴。政府应当为本国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财政保障与政策支持,允许保险机构将农业巨灾风险通过证券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向资本市场进行转移。若经过保险机构和资本市场的风险转移,仍然存在部分风险超出市场承受能力时,应当由政府出面充当最后买单者的角色。

第12篇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旅游 影响 对策

四川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使旅游 业成为四川省的优势产业。2007年,四川省旅游总收入一举突破了千亿元大关,站上了一个新的起点,全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217.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8569.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179.9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0%和24.3%;接待入境游客170.8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1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1.8%和29.6%。四川旅游收入已超过四川省总收入10%以上,旅游业已真正成为四川的支柱产业。在2008年4月,四川省提出了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发展。但是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给四川旅游带来严重的打击。因此,分析这次大地震给四川的旅游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寻找恢复和发展四川旅游的对策成为当前非常迫切的任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的影响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是中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较多的省份,都江堰、青城山、剑门蜀道、贡嘎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四川现有世界遗产4处(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4A 级旅游景区1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 国家级地质公园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座。旅游业发展很快,2008我省原预计旅游收入超过700亿,而我省的GDP大概7000亿,旅游收入占到10%的地位。从一般产业地位确定习惯来看,四川旅游是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确定了。

但是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1.景区方面的损失。

这场浩劫不仅使震中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更使汶川周边的景区遭到重创。据了解,截至5月20日,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旅游业损失达624亿元,相当于去年四川省全年总收入的一半。据四川省旅游局数据显示,在此次汶川地震中,四川省4000多个旅游景区被损坏了568个,累计损失达278.40亿元。四川两处世界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卧龙景区受到了严重的损坏。都江堰景区二王庙等大部分古建筑倒塌,而通往卧龙景区的所有道路全部断裂受阻。还有很多景区在此次地震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彭州银厂沟、什邡欢乐谷、平武猿王洞、北川小寨子沟和安县千佛山等景区。

2.旅行服务性企业方面的损失。

据了解,在这次汶川地震中,四川省旅行社损失累计达2.83亿元,宾馆饭店损失达95.35亿元,旅游城镇接待设施损失99.14亿元。如在著名风景区九寨沟附近的“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目前几乎没有住店游客,空出1000多间客房,与过去5月旅游旺季时酒店需要提前预定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由于省外和境外各大旅行社暂停了所有赴四川的旅游线路,此前报名的所有成都团队也全部取消,全省旅行社遭遇大规模退团,绝大多数旅行社关门歇业,40余万直接从业人员中,至少有30万人处于无事可做状态;旅游景区除城郊未受损的乡村旅游点外,基本歇业关停;灾后一周内酒店平均入住率不到25%,特别是重灾区酒店基本关门。

3.交通方面的影响。汶川是重要的旅游交通点。汶川东部和南部与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和大邑县接壤,是前往“熊猫之乡”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干道,也是前往九寨沟、黄龙寺这两个世界级“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的旅游公路九寨环线中线的必经之道。县城距成都市146公里,距都江堰90公里,距九寨沟也只有289公里,是非常重要的四川旅游交通点,这次汶川地震,造成山体滑坡,桥梁、道路中断。这给旅游的交通环节带来重大的影响。

4.游客心理的影响。这次汶川地震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让人触目惊心,加之地震时有游客受困,这无疑使人们对汶川、对四川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以上柱性形图是根据华西都市报联合新浪网推出“复兴四川旅游 未来的路我们一起走” 爱心倡议及灾后四川旅游调查活动统计数据作出的。数据截至6月1日,共有2139人参加调查。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突如其来的5.12地震灾难,是否打乱了你近期赴四川旅游的计划”的选项中,选择是的占到78.29%;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因素,是否影响到你出游四川的信心”选项中选择是的占到56.92%。笔者也在第一时间对外地的同学、友人进行了解,他们大多表明在短期内不会考虑到四川游玩,主要对余震以及后续产生的自然灾害的担心。可见地震对游客的心理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对震后四川旅游发展的对策思考

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我们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重新打造四川旅游,争取在未来四川旅游的发展能上新的台阶。具体的设想如下:

1.对四川旅游短期恢复发展的对策思考

(1)加强对四川旅游全面信息的,恢复四川旅游市场的信心。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损失是局部的,但影响是全面的。这次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破坏,主要集中在龙门山脉沿线的21个重灾区县,其旅游业收入仅占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的11%左右; 然而,地震所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四川旅游安全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受到重创。出于安全考虑,地震发生当天国家旅游局便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组织赴四川地震灾区或途经灾区的旅游业务。加之由于对灾区的人们的关爱和报道,让很多人对灾区的情况扩大到整个四川,这种“放大效应”迅速扩散,似乎整个四川都处于危险之中,严重影响了四川旅游安全目的地形象。而事实上,九寨沟、黄龙、峨眉山等主要景点及成都主城区、乐山等主要旅游城市,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因此,全省旅游基本面并没有受到大的打击。因此,四川省政府、四川旅游局应该在此时进行大力的旅游安全信息的披露,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省外、乃至国外的游客认识到四川还有大部分的旅游景区是安全的和有吸引力的。

(2)通过“爱心”行动,吸引游客前往四川旅游。“汶川大地震”对大家来说是一场可怕的灾难,但是在这场灾难面前,也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中国人的大爱精神。在四川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候,全中国人也包括许多的国际友人均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慷慨解囊,或亲赴灾区。许多人因为别的原因不能前往灾区而遗憾。在这个时候,通过一些公益的宣传,告诉他们到四川一些安全的景区来旅游这也是对四川灾区的一种支援,而且也让灾区人民生活得更好、更体面,因为他们不愿意不劳而获。

(3)全力对四川旅游进行营销。在产品方面,推出安全旅游线路,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项目。如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及东部、南部广大安全区域。在价格方面可以一定的降价策略,这样吸引部分游客前来旅游。短期内不考虑赢利,游客本身来证明这是一条安全之旅。在渠道方面,可以加强景区、旅行社、酒店等合作,共同推出相应的旅游产品。同时在促销方面可以利用现在媒体对四川的高度关注,在大家都非常关心四川经济的重建问题时推出相应的新闻报道、谈话栏目来吸引游客到四川旅游。四川的旅游首先还是应针对四川本地区的短线旅游着手,采取降价等促销活动吸引本省游客,以维持旅游相关行业的生存。因为四川本地区对地震的状况是非常了解,许多人经历后,会感到许多地方是很安全的,这样有游客会借旅游促销之机而外出旅游的。同时借助媒体 宣传和报,以告诉外地游客以旅游安全的信息,从而吸引游客。

2.对四川旅游长期发展的对策思考

“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的打击虽然很大,但是这也是四川旅游发展的一个契机。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不仅仅是恢复,而是应该重新打造四川的旅游。重新进行旅游的规划,进行更加合理、科学的产业布局。

(1)政府高度重视,将旅游作为灾区重建的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

政府应对受灾地区进行统一规划和产业布局,将旅游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来发展。应该将旅游项目建立在高规格、高起点的基础上。为此,政府财政拨款和招商引资相结合,加大对旅游的投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

(2)推出地震灾难主题旅游线路,带动相关景区的发展。

四川可将这次地震地区的景点重新打造,跳出旅游业被动恢复的思路,主动打造一条世界级、独一无二的地震灾难主题旅游线路,将地震遗址与传统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推动灾区经济发展。四川大学灾后重建联合调研组的旅游博士专家团向省旅游局递交的《打造汶川地震旅游环线,带动地震灾区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比较可行。该报告指出:拟设的环线是:成都――都江堰、紫坪埔――漩口、映秀――汶川――茂县――北川――江油――安县――绵竹――什邡――彭州――成都。在这条自成一条标准环线的旅游线路上,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震主题,包含了地震旅游体验的众多要素。这个计划还包括一些以前不是景点的景点。

(3)建立高抗震的立体的交通网络。这次“汶川大地震“也给了我们这样的感觉,那就是交通条件很差。因此,为安全起见,今后的道路修建应该将安全因素放在第一位,同时应该加强机场、水路的建设,形成立体的交通网络,为旅游的安全、快捷打下基础。

(4)提高景区住宿安全性能,建立快捷、有效的应急机制。在景区的住宿设计上,应该考虑由于地处地震带上,提高建筑的抗震性,并将住址选在一些空旷、宽敞的地带。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地方,可设一些临时性、抗震性好的平房。同时建立快速反应的应急机制,建立好应急机制的流程,并进行演练,如可对游客进行地震演习等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四川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打造四川旅游品牌。四川省的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四川旅游并没有真正打出旅游品牌来。配合这次旅游重建,政府出面大力宣传,比如和“同一首歌 ”等有影响的节目进行合作,以四川旅游的恢复重建为主题,进行全世界范围内的宣传,同时配合旅游发展的相关环节的改进,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四川旅游品牌。

我们相信,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的旅游业一定会渡过难关。国内外都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泰国在东南亚海啸这后,美国在“9・11”事件之后,云南在丽江地震之后,都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统筹规划,优先发展,并取得了成功。特大灾害后,对作为‘眼球经济’的旅游业发展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和机遇,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参考文献:

[1]约翰.斯沃布鲁克著 龙江智 李淼译:《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省略 2008.06.02

[3]四川新闻网,200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