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病人的健康教育

病人的健康教育

时间:2023-08-01 17:39: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病人的健康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病人的健康教育

第1篇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目标

通过护士对病人在留观期间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增强了预防保健意识,改变了病人的不健康行为,减少了因缺乏预防保健知识,而使所患疾病经常复发,加重了心身负担的情况,缩短了留观天数,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特点

2.1通俗性特点:即健康教育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接受。由于病人起病急,情绪不稳定,老年病人较多,及病人的文化程度,背景不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4.2随机性特点:健康教育时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由于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病种不同,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非常注意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4.3短暂性特点:急诊病人的观察期较短,急性病症得到缓解即可出院,门诊随访,而病情较重的病人经过短期的观察后,视病情收治入院或手术治疗,这就需要护士能合理安排工作,既不影响病人治疗,又不延误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

4.4综合性特点:急诊留观病人中以老年病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慢性疾病,责任护士便会向病人传授具有综合性的最新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来消除病人因病重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

4.5强化性特点:针对急诊留观病人中年龄相对老龄化及家属比较多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反复强化的宣教方式,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表情,来判断病人是否明白。

4.6礼貌性特点:针对急诊留观病人的起病急,情绪不稳定,患者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的特点,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表现出对病人充分尊重和友好,真诚相待,耐心负责的态度,决不能自以为是或用说教的语言,切忌生硬等语气。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

3.1病人的权利与义务:主动介绍急诊留观病室的环境,医疗保险方法,便民措施,卫生注意事项,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客制度,并告知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3.2常见的健康教育知识:全面系统的介绍内科、外科、神经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有关防病、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有关化验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出院指导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目前已制定出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内容。示范教育: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病人健康知识的水平及技巧的掌握深浅程度,护士现场对病人进行宣传示范,如帮助长期卧床病人叩背、拍胸,教会病人有效咯痰,指导糖尿病病人测试尿糖方法,插胃管的配合等,每次示范后大家共同讨论、切磋,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每一位护士的示范宣教能力。

通过上述七种系统的健康教育形式,使急诊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系统化保健服务转变,通过与病人不断交流,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使病人满意率提高。

4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

4.1与病人交谈的方式:责任护士、护士长采用与病人交谈的方式了解和检查健康教育执行的程度和质量。

4.2集体交班时提问:在交班时不定期请责任护士介绍所属病人的基本情况,检查责任护士的了解程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第2篇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向病人以至健康人群传授医学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种护理活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展开,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实践中,针对不同住院病人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教育内容

1.1 健康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主要是护士要从收集到的护理资料中认真寻找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确定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如一例胫腓骨骨折病人,我们在与其交谈中发现她情绪低落、不思饮食、睡眠欠佳等,我们要进行健康教育时,将这些问题视为重点,耐心给病人解释,要有良好的心态,增加营养、保证睡眠,为手术创造条件,并经常关心与其交谈。

1.2 简明扼要,使健康教育具有可操作性,一般对疾病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案等病人不易感知的内容少讲,对发病原因、发现及注意事项等,确实需要病人了解配合的内容,则要详细讲解,以引起病人的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主动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2 教育方法

2.1 循序渐进,打破陌生感逐步引入正题,进行健康教育前,可先和病人拉家常或简单地询问生活起居,等病人注意力全部转移到护士身上时,即可进行健康教育,语言朴素、简练,使病人易于接受护士的建议和指导,也便于记住。

2.2 教育内容不能过多,要分次讲解,特别是对儿童或老年人,平均每次讲2~4点内容,为增强病人的记忆,每次指导限于1~2个步骤,如每次功能锻炼的时间与次数等。

2.3 采用小组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对有相同的健康问题和需要的病人将其组织在一起,对相关知识和技巧,掌握的方法、行为进行示范教育,如正确牵引,纵轴翻身,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等,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者,给予正确的个别指导。

3 根据病人不同特点,选择沟通

3.1 文化层次高适应能力强的病人,医务人员应积极地向他们介绍医院的工作时间、生活环境、各种管理制度以及病人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文化低适应能力差的老人、小孩及农村病人,除耐心指导饮食休息,帮助整理室内卫生和床上用物、代购生活用品等活动外,应主动向病人介绍自己的有关情况,如姓名、职务、办公地点、上下班规律,使病人有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对这类病人护士一定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地说教。

第3篇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外科手术会给病人心理、生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外科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非常有意义,向病人及其家属告知手术的必要性、术中的大概情况、术后的恢复情况,使病人及家属充分的了解病情并配合医生的手术,减轻手术中的痛苦,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我院从2007年以来,常规对外科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入院后护理健康教育

入院后责任护士积极热情接待病人及其家属,向其介绍病房的环境,谁是主管医生和护士,详细询问病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可亲,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充分的信任和亲切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术前护理健康教育

2.1一般手术病人:(1)术前责任护士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后,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及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注意事项、功能锻炼、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帮助病人解除术中各种疑虑,争取以最佳的心身状态接受手术。

(2)鼓励病人向医务人员提出自己的问题,针对有些病人缺乏医学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对手术的顾虑大,术前准备不理解,常不能配合,术前护士更应耐心细致地讲解术前的准备程序,各项辅助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皮肤准备、清洁灌肠、手术前禁食与用药,麻醉方法,手术方式等。(3)术前除对病人讲解术后的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外,还需介绍如何早期活动,开始时间,活动程序与活动量。一般采取循序渐进,开始小活动,逐渐增大运动量。

2.2年老体弱手术病人与有基础疾病的手术病人: 对于年老体弱或伴有基础疾病的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时,更要有充分的同情心和细致的耐心,要了解基础疾病对手术的影响和手术对基础疾病的影响。老年人一般多伴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冠心病等,这些对手术的影响都是互为因果的,要根据手术的轻重缓急对基础疾病做好相应的治疗。如慢性支气管炎,要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咳嗽、排痰。高血压病人,术前一般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责任护士要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给病人予以安慰、理解和支持,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并适当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冠心病人,术前要稳定患者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告知患者术后早活动,防治急性心肌梗塞。

3讨论

外科手术病人的术前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和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己的疾病高度关注,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求知欲望明显增高。因此,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医护人员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根据病人的需求,实施有效的教育内容,不仅使病人获得疾病的相关知识,而且能更好地使病人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每个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认真治疗、护理的同时,也应注重病人的健康教育。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136-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常可出现心、脑、肾等多种脏器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正确引导病人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院近几年来共收治糖尿病病人98例,男性53例、女性45例。年龄39~84岁,病程1~20年。其中4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6例并发眼底出血性视力障碍,2例并发足部病变。

2 教育方法

2.1 个别教育

病人入院后,收集病人的病史资料,对全身各系统进行检查,评估其健康状况,进行针对性教育。

2.2 文字教育

将糖尿病及相关知识打印成册,分发给病人,对其家属进行普及教育,发挥家属对病人的监督作用。

2.3 病人间交流

请病程较长、血糖控制较好的病人言传身教。

2.4 实践教育

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学习糖尿病知识,并掌握血糖自测和胰岛素注射方法。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心理指导

病人入院后就要给病人以亲人般的关心、体贴、照顾,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病人说明虽然糖尿病是终身疾病,不能治愈,对健康和生命危害很大,但可以控制,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运动、用药,就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正常地工作、学习、生活。并向病人讲解有关糖尿病知识,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饮食指导

严格按医嘱进食,控制饮食,限制糖的摄入量是治疗糖尿病的必须手段。要认真控制主食量,每日主食以粗粮为主,按要求及个体情况计算每日热量。每日三餐主食定量:根据体力劳动的轻重选择250~500 g,根据胖瘦可略增减,副食以低糖、多种维生素、高纤维素的蔬菜为主,适量蛋白质、脂肪。三餐分配:早餐1/5,中、晚餐各2/5。饥饿者餐间可加食“三煮菜”,即把蔬菜煮三次,将其营养成分去掉,以剩下的粗纤维充饥。用餐要定量,如能少量多餐更佳;形体消瘦时,可适当增加蛋白质食物,平时可用黄瓜、西红柿代水果。禁食糖,忌烟酒和高淀粉,少食煎炸食品,可多食洋葱、南瓜、山药等有治疗作用的蔬菜。

3.3 运动指导

适当的、有规律的运动可增加组织的利用,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指导病人根据自身条件,以不感到疲劳为度,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不可参加剧烈运动,运动时间安排在饭后1 h左右,持续30 min为好,以防发生低血糖。外出活动时,应带上水果、饼干等,以便发生心慌、出冷汗、饥饿等症状时及时使用。

3.4 用药指导

饮食不能有效控制血糖者应遵医嘱口服降糖药物以维持血糖正常浓度。指导病人掌握服用药物与进食时间的关系。

3.5 胰岛素自我注射指导

严格无菌操作,注射前严格消毒皮肤,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用量要精确,使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使用混合胰岛素时,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混合的中效胰岛素。长期用胰岛素的病人,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以每2平方米为单位,不得连续在同一区域多次注射。注射30 min内进食,严防低血糖反应。胰岛素应在冰箱内冷藏。随身佩带联系卡,写明姓名、地址、用药情况、亲人联系电话等。

3.6 血糖、尿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对了解病情进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教会病人及其家属使用血糖仪,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的方法。无条件者教其学会尿糖的测试方法,教会病人识别正常值及识别并发症。

3.7 预防感染

糖尿病病人由于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多种感染,如口腔、皮肤、肺部、足部及尿路感染,且不易愈合,因此预防感染发生是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

3.7.1 保持口腔及皮肤的清洁预防口腔炎或皮肤软组织感染,饭后必须漱口,每日进行全身或局部擦拭,出汗后及时更换内衣,有皮肤瘙痒时切勿抓挠,特别要注意足部的保护,每日用温水泡脚,促进末梢血液循环,防止糖尿病足发生。卧床的病人应预防压疮发生,定时为病人翻身、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翻身时避免拖拉,要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按时更换内衣、内裤,衣服要宽松舒适,避免不良刺激。要戒烟、戒酒。

3.7.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条件时可用紫外线消毒房间,每次30 min或用广威消毒液擦地,每日1次。

4 结果

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获得了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基本知识,了解了糖尿病的治疗除药物外更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长期的血糖、尿糖监测。90%的病人熟练掌握,8%的病人基本掌握,2%的病人略差,其中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病情明显好转,1例死亡;6例视力障碍的病人,4例明显好转,1例略有减轻,1例无变化;2例足部病变的病人,足部溃烂处已愈合,但有麻木感。和实施健康教育前比较效果十分明显。

5 体会

通过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病人较系统地掌握了糖尿病发生、发展及防治等相关知识,建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存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激发了护士对工作学习的热情,护士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这使笔者体会到,糖尿病的治疗、护理和护理人员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所以要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使其走向社区,走向糖尿病病人,切实提高糖尿病医疗护理和保健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正仪.内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林菊英.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0.

第5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6-0077-01

【关键词】老年 肝病病人 健康教育

我院2001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肝病病人406例,对其中162例老年肝病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在406例肝病病人中,经统计,肝癌37例,肝硬化248例,肝炎121例;男311例,女95例;城市病人254例,农村病人152例;60岁以上的老年性肝病病人162例。

2 健康教育

2.1 目标(计划实施) 针对病人存在的知识缺乏、营养失调、潜在的并发症等护理问题给予指导。

2.2 饮食指导 介绍老年病人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在尊重老年人饮食习惯的情况下:(1)指导病人进食优质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脂肪、水果、谷物等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有食管静脉曲张者避免破裂出血,进少渣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多用蒸煮方式烹调;(2)有腹水者限制钠盐的摄入,如含钠饮料、酱油等,以防加重腹水;(3)有肝性脑病者,禁用蛋白质食物。

2.3 心理指导 老年肝病病人的共同特点是担心病情恶化,烦躁易怒,性情怪癖、固执,自尊心强。指导家属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尽可能满足合理要求,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解释情绪激动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使病人保持积极乐观态度,鼓励病人树立信心。

2.4 起居指导 (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通风良好;(2)说明休息的重要性,能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利于肝功能恢复、肝细胞修复和再生;(3)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以促进食欲;(4)病情允许者,可适当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逐渐增加抗病能力。生活要规律,活动要适度。

2.5 行为指导 在162例老年肝病病人中有饮酒史者占93例,对此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讲解酒精性肝病的危害、并发症、预后、防治原则,说明肝病病人为什么必须戒酒。(1)酒精在肠道内吸收很快,90%以上的酒精在肝内分解代谢,被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直接损害肝脏,使肝细胞变性、坏死;(2)多次大量饮酒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等急性酒精中毒症状;(3)乙醇的毒性常影响肝脏对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导致严重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硬化;(4)饮酒是慢性肝炎复发的诱因,鼓励老年肝病病人摒弃不良肝病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2.6 护肝指导 (1)宣传肝炎预防、保健知识;(2)指导病人服用保肝药物,助消化药如食母生、多酶片等;(3)针对老年人肝脏的特点及肝病的存在,故应慎重用药,以免加重肝细胞损害。

2.7 隔离指导 病人因患肝炎、肝硬化,担心自己的病传给家人,因而思想负担重,有孤独、自卑感,应指导病人和家属怎样消毒隔离。(1)各种食具和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或煮沸消毒。接触过的被褥衣服进行暴晒;(2)日常用品(如水杯等)单独使用;(3)家庭实行分餐制或碗筷隔离。

2.8 出院指导 因人而宜,针对不同的老年性肝病病人进行不同的指导,介绍出院后的饮食、休息、用药、活动、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复诊时间等。

3 效果评价

3.1 通过与老年肝病病人和家属召开座谈会、发调查表、设意见簿等,广泛征求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反应,有95%的病人受益,学到了自我保健及护理知识,对多种宣教形式满意,尤其是对“酒精与肝病”的关系认知效果最佳,93例有饮酒史的病人中,自动戒酒者89例;吸烟41例中,戒除34例。自我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见表1。

第6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246-01

众所周知,高血压病是与遗传、生存环境、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体液调节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的疾病而导致动脉血压升高,特别是舒张压升高为特点的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故不能根治将成为一种终身症状,至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求医务工作者要有心理长期性治疗和战胜疾病的心理准备。在此前必须战胜自我,使高血压病人的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坚持不懈。对高血压病人做到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1基础方面的健康教育

一定要给高血压病人讲述本病的发病病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如何进行预防等,定期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便于调整治疗方案。

2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

据统计99%的高血压病人的心理压力较大,一部分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认为不能根治,所以治疗方面态度不坚定,用药方面无规律性,病情严重才觉悟治疗。另一方面,忧心仲仲,想到此病就心烦意乱,激动烦燥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全都出现。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懂得患者的心理,要很快解除他们的内心压力,宣传高血压病对人体的危害性,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让患者在繁忙而紧张的工作之余学会放松自己。

3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

①控制热能,总热量不超过膳食的15%~30%,控制主食及脂肪摄入量,少吃甜食,油炸食品。②限盐,减少食盐用量,6~8g/d,少吃酱菜等腌菜类食品。③限吃肥肉及各种动物性油脂,控制动物脑子、鱼籽等高胆固醇食物,食用油尽量适用豆油。④建议多吃新鲜蔬菜,蔬菜400g/d,尤其是深色蔬菜、水果l00g/d。⑤适当增加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产品类等。⑥提倡禁烟,限制饮酒1~2两/d。⑦控制体重,饮食教育在短期内显效较慢,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血压会有明显降低。

4运动方面的健康教育

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使血压下降,对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的抵抗有利,每天坚持在适度有氧的条件下运动,每周不少手5次,每次持续时向20~60min,如慢步跑,快步走跑,太极拳、骑自行车、体操、跳舞、滑冰、气功(长期运动锻炼可使血压控制较好,减少降压药量,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等于170次/分,要坚持不懈有序、有度的运动,对降低高血压有利。

第7篇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

1 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1.1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的细胞代谢作用缺陷所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其特征是血中葡萄糖含量异常、升高及尿中出现葡萄糖。血糖过高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少,且伴有疲乏无力。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且合并多种感染。随病程延长,代谢紊乱可导致眼、心、肾、血管、神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

1.2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带给患者的不仅是心理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痛苦。很多患者吃不好、睡不好,总是担心自己的血糖升高或者是害怕发生并发症。同时,糖尿病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少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这些现象表明,糖尿病健康教育没有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要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怎样才是科学合理的治疗,应该怎样吃,怎样做。让他们心里有“底”,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应对糖尿病治疗这一持久战。

1.3饮食指导

1.3.1计算热量方法 根据每位患者在休息、轻体力劳动、中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以上的分法。总热量是在25%-30%、30%~35%、35%~40%、40%以上。总热量必须适应生理需要,保证营养供给。要求患者进食定时、定量。饮食总热量的估计应按年龄、性别、身高、计算标准体重后计算(标准体重计算为:40岁以下者:身高(cm)-105=体重(Kg),40岁以上者:身高(cm)-100=体重(Kg);>10%者为超重,>20%患者为肥胖。

1.3.2饮食分配 按患者的不同情况计算分配,较轻体力劳动总热量为60%×30%=1800kcal/d,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百分比符合算过要求,为合理饮食计算其数量,并转化为食谱,将食物分为1/5、2/5、2/5分配于早、中、晚三餐。

1.3.3忌食 限制高脂、高胆固醇,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少吃油炸食物。

1.3.4避免发生低血糖 在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前应注意增加少量食物,以避免发生低血糖。

1.4运动指导 一般Ⅱ型糖尿病早期运动严格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就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依照患者身体情况选择运动种类:慢跑、散步、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球类运动等。最好采用有氧运动,选择在餐后一小时进行。

1.5用药指导 无论患者采用哪种降糖药物都会有相对不同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教会患者正确掌握用药的时间、用法及用量。如:降糖药饭前、饭后服用的不同类型,用药要准确,凡联合用药时更加要小心谨慎,不要过量或重复使用。胰岛素在饭前半小时注射,注射后按时进餐,抽取胰岛素计量必须准确。不管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都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调整药物计量。

1.6预防并发症指导

1.6.1定期去医院进行血糖、尿糖监测。全面了解用药水平和控制水平。在家采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经常测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定期检查眼底,眼压,防止视网膜病变等眼部并发症。

1.6.2鞋袜要合适、卫生、透气,防止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致足损伤,避免使用电热毯、热水袋及热水烫脚等以免烫伤。

1.6.3如出现出汗、心悸、手抖、明显饥饿感等低血糖反应,立即喝糖水和进食。如出现倦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甚至昏迷,诱发酮症酸中毒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2 教育方式

2.1随机教育 利用各种治疗和晨、晚间护理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发药和注射时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和避讳等。

2.2发放宣传手册 在病房和护士站醒目位置,放置宣传栏,放置大量宣传手册。让病人随时拿取。让患者了解掌握有关疾病知识。同时给予必要的解释。

2.3病房小讲课 一般安排在下午,固定时间,地点设置在科室示教室。由科室主任、护士长、资深护士负责授课。将内容制成课件,以电教形式授课。每周1-2次,每次小讲课30min-60min为宜。

3 总结

糖尿病健康教育对象不仅仅是糖尿病患者,还包括普通人群、病危人群、患者家属。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得到个性化、经济化、科学的治疗,保证治疗的经济合理。

参 考 文 献

第8篇

【关键词】糖尿病;代谢性;临床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05-02

1病因与发病机理

据统计,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已成为中老年常见病之一。糖尿病是一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人体内有一种重要的激素叫胰岛素,由胰脏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在人体三大代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多次检测超过正常值(血糖正常值:3.61-6.10mmol/L,餐后2小时不超过10.0mmol/L);同时尿中出现葡萄糖,这造成高血糖危象或糖尿病。在发病机理中,Ⅰ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β细胞损害,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Ⅱ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有缺陷,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糖尿病,在早期的高血糖阶段,由于症状不明显,糖尿病往往不能引起患者重视而出现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引起多个器官的功能缺陷及衰竭,导致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变,出现严重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胰岛素是由内分泌腺胰岛β-细胞分泌,主要是血糖合成糖原和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来降低血糖浓度,调节糖代谢,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影响血糖变成糖原和血糖分解,血糖浓度将增高,当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葡萄糖就会从尿中排出。胰岛素作用或者同时存在的缺陷,可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共同特征,严重时引起急性并发症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成为致残和病死的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

主要是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血糖以及尿糖增高,严重时引起蛋白质、脂肪、水电质的代谢紊乱,尤其脂肪代谢紊乱可引起酮症酸中毒、失水、昏迷等。临床上,本病多见于中年人,青年以及儿童亦有发生,发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

3临床护理

3.1基础护理①预防感染: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各种感染并发症,其中皮肤护理尤为重要。②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对于昏迷患者每日做口腔护理2次,抽搐患者口腔内应用压舌板以防舌咬伤。同时使用湿棉签擦拭口唇防止口唇干燥。③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糖尿病足,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避免袜紧鞋硬,防止血管阻塞而引起环死。

3.2心理护理让患者掌握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耐心向病人做好解释,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和恐惧感,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饮食护理糖尿病的治疗中,有70%-80%的问题与饮食控制的好坏有关,尤其对一些肥胖、老年患者等饮食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应当注意空腹及餐后血糖的测定,在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健康和劳动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饮食护理的关键,是合理评估确定食谱,因人而异灵活掌握,积极督导保证实施。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至关重要。饮食护理要掌握下面几个要素。

3.3.1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了解糖尿病的特点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或两者兼而有之,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什么是糖尿病,正常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糖尿病的症状、体征、分类、诊断标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等。

3.3.2饮食护理与心理疏导控制血糖和减轻症状为重要途径。糖尿病治疗应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其目标是:在给患者以足够均衡营养的基础上,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尽可能地减少胰岛β-细胞的负担,消除糖尿病的症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的健康和活动能力,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调整,达到辅助加强治疗的效果,减轻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悲观、失望、恐惧等心理,甚至产生厌世心理,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但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心理,引导患者走出误区,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另外,患者应戒烟、忌酒,严格限制糖的摄入,同时要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食物宜粗不宜精,三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低盐、低脂肪膳食。多食蔬菜水果和薯类、豆类、牛奶等,还可以进少量鱼、蛋、瘦肉等,少食肥肉和油炸食品。以清淡为宜。因进食食盐后,会激活体内淀粉酶的活性,加快淀粉的消化,从而加速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直接影响血浆葡萄糖的浓度,一般控制钠盐2-2.5g为宜。

3.4运动疗法是通过适当的活动和锻炼来防治糖尿病的方法。首先,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增加摄氧量,它可以降低高血脂提高密度脂蛋白,减低动脉硬化及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改善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组织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力,使肌糖原的存储能力和氧化代谢能力增强,有助于减肥,因为肥胖是2型糖尿病重要诱发因素。运动种类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有利于葡萄糖的代谢和脂肪的燃烧,例如:步行、慢跑、走跑交替、骑自行车、太极拳、游泳等。通常糖尿病患者以餐后运动为宜,空腹运动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运动后的护理:①运动中或运动后要注意饮一些白开水,以补充水分和氧的消耗。②有条件者最好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各测1次血糖。因为运动时血糖降低,有可能发生低血糖。③运动后仔细检查双脚,如发现水肿、青紫、感染等,应及时处理。

4健康教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因此,通过健康宣教,指导病人正确合理控制饮食、掌握治疗疾病用药作用及副作用。并要定时做好自我监测,除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外,还能使患者早期发现糖尿病,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技能,达到提高健康转归和完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5小结

糖尿病是临床不容忽视的疾病,是机体无法根治的疾病,由其不良症状所引发的合并症,有及严重的生命后果而促进死亡。因此,以倡导实施健康教育的为主要的工作环节,主要是根据病人自身情况所控制疾病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已明确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其极易出现伤口不能愈合为主要临床特点。此文挫见,与同仁商榷。

参考文献

[1]郑肖娥.运用护理程序提高糖尿病病人教育质量的临床研究.山西护理杂志,1999,3(3):101.

第9篇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口服农药中毒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30例农药中毒的病人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加一般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健康教育,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配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健康教育组对农药中毒的基本健康知晓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农药;中毒;健康教育

在我国每年报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达5―7万,死亡率占10%,其中自服中毒引起的占80%[1]。而口服有机磷农药患者又常因争吵、经济、郁闷孤独引起,病情具有突发性,使亲属难以接受,又因亲属多来于农村,文化素质较低,对患者常表现出过于关心、指责等不利因素,对医护人员则表现为偏激、浮躁、甚至干扰正常医护工作。他们常常不知道怎样给患者提供支持,使患者正视生命,使自己和患者正确配合治疗护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护理人员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对患者及亲属进行专题的健康教育,并取得了满意效果。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科对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 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0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25例,年龄20―76岁,诊断均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均有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大汗、瞳孔缩小如针、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住院时间在10―14天。两组病人在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2 方法

2.1 分组:将3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加一般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健康教育。

2.2 一般护理措施包括:迅速清除毒物、合理应用解毒剂 、换血疗法[2]、血液净化。

2.3 健康教育

2.3 .1 制定教育计划 根据每位病人的评估报告综合判断病人对机磷农药中毒的认识,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

2.3.2 指导方式 由于每个病人的年龄、个性、文化程度不同,应采用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对文化水平低,语言应通俗易懂,少用或不用专业性语音;而对文化水平较高者可以给予图文宣传或小组形式集体讲解的方式,使其加深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认识。

2.3.3 教育内容 及时向患者亲属详细讲解治疗计划、治疗、护理的配合及注意事项,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解决方法。着重讲解解毒药阿托品使用中的阿托品化、阿托品中毒、中间型综合征、反跳等相关知识及解决方法,发放相关资料,让亲属有一定的医疗,用药概念,鼓励病人,与患者分担痛苦,同时更好地协助医疗护理。对病情危重患者亲属,则要反复说明病情危重性,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让家属有一定思想准备,并向其他亲属转达,也列举类似病例成功的例子,唤起希望的信心,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对病人要及时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充分认识到自杀对个人、对家庭带来的危害性,护士不能歧视病人,要关心体贴、安慰病人,要耐心开导病人,告知病人正确对待人生挫折的方法,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使其出院后尽快适应环境,投入社会。

2.3.4 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及亲属的不良心理。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事发后亲属常有内疚感,加之邻里及其他亲属的指责,会表现出对治愈的迫不及待,同时患者的人为因素,也会使有些亲属表现出漠然态度。前者态度会使亲属的情绪与转归不协调,从而怪罪医护不当,甚至大吵大闹干扰正常医疗,后者态度使患者加重了孤独而影响治疗。护士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要主动与其交流,并给予心理安慰。并使患者耐心听其倾诉,表示理解和同情,保护好患者的自尊和隐私,使其感到自己有尊严,使患者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2.4 统计方法

将所以数据输入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

3 结果

经强化教育后的健康常识知晓率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见表1.

4 讨论

第10篇

如今心理健康问题已是当今世界人群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了治疗病人的重要部分之一。

1 概述

1.1 心理健康的含义: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它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有良好的适应,并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1]。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1.2 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心理健康教育是医护人员针对住院病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运用宣传、教育、沟通等方法,通过态度、语言、行为等有意识地影响病人,使其消除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而进行的一种健康教育。

1.3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病人了解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掌握心理卫生的科学知识和保持心理卫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而达到防病治病,加速康复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 外科住院病人的常见心理特征

2.1 负性情绪反应:负性情绪反应是外科住院病人最常见的心理特征,常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敏感等。

2.1.1 焦虑情绪:病人住院要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医院,要面对一身素白的医护人员,焦虑情绪往往容易加重。其成为病人已经是事实,但是在心理上还没能完全接受这个现实。心理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角色的转换,使其心理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遇见事情容易激动,容易发怒伤感,有时还会与医护人员发生口角冲突。焦虑是病人对疾病造成的危害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常见的表现有心跳加快、四肢及全身震颤、出汗、语言急促、血压上升等等。外科病人大多以皮肤完整性受损伤和需要手术治疗为主,其会对自己的病情和即将做的治疗感到束手无策、焦虑、悲观,高度的焦虑会对治疗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2.1.2 恐惧情绪:由于医院环境比较特殊,许多病人在住院后都会产生害怕。对外科病人来说,他们害怕失去身体的某一部分,害怕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害怕打针,害怕疼痛,害怕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忽视。在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身上,害怕体现得尤为明显,同时会担心医疗费用,害怕会给家人增加负担。为了病人能更好地配合治疗,解除其恐惧情绪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

2.1.3 抑郁情绪:外科病人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有的病人皮肤完整性还会受损伤,一些病人会因为丧失劳动力或因为疾病导致形象的变化变得悲观失望、独行言寡、厌恶社交,产生抑郁情绪,将自己孤立起来,甚至对以后的生活失去了信心,产生自杀的想法。

2.1.4 敏感情绪:病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心理高度紧张,对周围的环境容易出现过敏,如怕光、怕听到其他病人的喊叫声等,只要周围环境发生一点点的变化都会引起自身的不适。尤其对病情的敏感性,只要发觉身体有一点变化,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并不断地向医护人员询问,甚至会根据医护人员的细微表现来猜测自己的病情。

2.2 依赖性和退行反应:依赖和退行是住院病人最常出现的行为反应。病人在住院时会变得对事情没有主见,缺乏自信,变得很脆弱,依赖性增强,事事都要依赖于别人。有些病人则行为会变得幼稚化。

3 外科住院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3.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轻病人不良心理反应: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使心理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应从病人入院开始。作为医护人员应及时为病人安排一个优美、舒适的病房,主动给病人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病房制度等,并给予生活上必要的帮助,使其感到温暖、亲切和信任。热情接待病人,使其简单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从而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通过美好的语言、端庄的举止、亲切的问候同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以心理支持,使其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要尊重病人人格,在工作中要做到“四轻”:操作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这样病人会觉得自己在医院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会消除对医护人员的一些隔阂和恐惧。

3.2 运用沟通等方法指导病人发展健全人格:疾病或外伤不仅影响个体对外界的真实感,而且扰乱病人人格的平衡发展,因此在整个心理教育过程中,发展健全人格是至关重要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个别交谈和暗示的方法,激励病人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使其以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社会。实施教育时,除了启发和引导病人战胜自卑感之外,还要从客观上为他们获得成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特别注意病人在取得进步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着意增加他们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3.3 定时评估记录,了解病人身心状况,以指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医护人员对每一个住院病人均填写一份外科病人入院评估表和医护问题项目单。评估在医护人员与病人第一次见面时就必须开始,直到病人出院才停止,评估内容既包括生理和心理评估,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住院期间的体征、精神、心理、饮食、检查情况以及医护措施、评价效果等。在评估记录的同时,针对各个病人的不同情况,提出医护问题,制定医护措施,并作出效果评价。根据上述的评估、记录和评价,了解病人住院期间身心健康情况的变化,以便引导心理护理工作,从而保证病人顺利康复。

3.4 消除病人的恐惧,调动病人主动性:病人在患病期间难免会有恐惧心理。作为医护工作者,我们要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当病人接受诊治、检查或手术时,病人的恐惧、紧张与不安会加重,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与安慰。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要做到准确无误,以增加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对需要手术的病人,前一日要对其进行心理指导,使其了解自己的治疗措施,以减轻手术带来的恐惧心理,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 医护人员要让病人知道,疾病的康复不仅靠治疗而且还要依赖于病人自己的努力,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持之以恒。

3.5 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病人在患病时会受到家庭的照顾,成为关心、帮助的对象,并且家庭对病人比较了解。因而家庭支持对于病人具有很大的作用。做好家属的工作,通过病人家属良好的心理支持作用,使病人得到安慰和支持,摆脱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汪道之.心理医生[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2.

第11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老龄化的加速,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糖尿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我中心被列为糖尿病综合管理示范点,将社桥社区150例糖尿病人纳入糖尿病规范管理,对他们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全方位的干预,使大多数病人血糖控制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的心情愉快,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了生活质量,也为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

在对社区这150名糖尿病人进行规范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此类病人进行正确的干预和健康教育意义十分重大,下面介绍一下我们是如何对这些病人进行管理的:

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中心纳入规范管理项目的糖尿病人150例,年龄41~83岁,平均65岁,男65例,女85例。

2 健康教育

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健康教育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教育人们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戒除烟酒、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控制体重、调节心态;指导病人监测血糖,了解控制良好的标准:如空腹小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指导家属给予病人精神支持和生活照料,协助病人遵守饮食计划;教会病人和家属掌握足部的护理方法,经常按摩足部,注意足部保暖,选择合适的鞋子,洗脚前先用手试水温,防止烫伤,无论任何季节不可赤足行走,防止外伤;使病人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规范用药、合理的监测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3 社区护理干预

3.1 心理护理:我们通过和病人的沟通,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心里疏导,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过程,告诉他们只要合理控制饮食,配合运动及药物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完全可以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请一些病情控制很好的老病人进行现身说教,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倾诉,调整不良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治疗必不可少的措施,,根据病情、体重、饮食习惯、劳动强度、文化程度、因人施教,帮助其制定饮食计划,做到定时、定量、营养平衡、粗细粮搭配、协助制定多样化菜谱。

3.3 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使人心情舒畅、有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减轻体重、增强体力和体质、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病情制订不同的运动方案,选择安全的非竞赛性的有氧运动项目,如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游泳、家务劳动、太极拳、打网球、跳舞、爬山等,不宜做剧烈运动。运动的最佳时间在饭后1-2小时(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注意:不宜在空腹情况下运动;尽量不要在夜间进行剧烈运动,以免睡觉后发生低血糖。 一次运动30-60分钟,一周运动3-5次, 运动至微汗即止,以不疲劳为度,要做到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完整运动的过程包括5-10分钟热身运动、30-60分钟锻炼、5-10分钟的整理运动。运动前应查看运动场地,避免恶劣天气,防止意外发生。若运动中出现不适,例如饥饿感、出冷汗、心悸、心跳加快,应考虑低血糖反应,及时补糖;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尽快到就近的医院就诊。注意给予充足的饮水,运动后要做好足部护理。

3.4 药物治疗:告知病人各种降糖药的最佳服用时间:如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30分钟服用;非黄脲类促泌剂应在餐前5分钟服用;双胍类药物应随餐或餐后服用;a-葡萄糖甘酶抑制剂应随进餐第一口嚼服;对于用胰岛素的患者可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确定制剂种类、剂量、注射时间、常用部位有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防止硬结及脂肪萎缩,剂量一定要准确,常规胰岛素饭前30分钟皮下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在餐前1小时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先抽吸短效再抽吸长效胰岛素混合后注射,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特别首次用药患者,注意有无低血糖、胰岛素过敏,一旦发现低血糖,可口服糖水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

第12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病人;放射治疗

        放疗:即放射治疗,是利用电离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1],是综合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超过4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接受体外放射线治疗。放疗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又可能造成正常组织损伤,为了使放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在临床中应注意加强对放疗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对放疗副反应的防护,减轻放射反应,从而达到提高放疗效果的目的。

现将本人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害怕癌症治不好,担心医疗费用昂贵造成家庭负担,对射线不了解,害怕放疗的不良反应等。针对这些情况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讲解放疗的必要性,介绍什么是放射线,起什么作用,对身体其他部分有什么影响,在哪里放疗,放疗剂量、时间、每周几次及放疗有关注意事项,并利用小册子、办黑板报、咨询等形式宣传肿瘤及放疗常识,使之对放疗有一定的了解。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治疗信心,消除不良心理,保证放疗计划顺利进行,召开工休会,请康复放疗患者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使患者减少忧虑和痛苦。

        2饮食指导

        由于放疗肿瘤的部位不同,饮食选择也有差异:

        2.1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应多服滋阴生津、清热降火之品,如苦瓜、胡萝卜、番茄、莲藕、海蜇、白菜等,主食以半流质或烂软食物为好。

        2.2胸部肿瘤病人放疗后,可发生放射性纤维变性,肺功能减弱,出现气急、胸闷、咳嗽,故应多服滋阴润肺、补气养血、止咳化痰之品:如冬瓜、丝瓜、香菜、菠菜、核桃仁、白木耳、香菇、燕窝等。

        2.3腹部肿瘤病人放疗后,应多服健脾和胃、养血补气之品,如薏米粥、山楂、鸡蛋、猪肝、清炖元鱼、鲜鱼等。

        3口腔护理

        向病人讲解放疗对口腔黏膜的影响及口腔护理的目的以及出现口腔黏膜改变的危害,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在放疗1~2周后,口腔粘膜出现红肿、疼痛、破溃,出现明显的粘膜炎反应,每日用淡盐水漱口或朵贝氏液涑口,饭后用软毛牙刷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破溃面的感染。随着放疗的继续进行,累积剂量不断增加,口腔粘膜可发生大小不同的片状薄层白膜形成,粘膜糜烂,疼痛加重,可用生理盐水20ml加庆大霉素8万U加地塞米松10ml雾化吸入,每日2次,可达到消炎,消肿,减少感染的发生,并可配合口腔护理,每日2次。为减轻进食疼痛症状,保证病人的营养供应,可在进食前用2%利多卡因10~1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配制的溶液漱口。口服维生素E,能增强局部的抵抗力和修复力,还能直接抑制透明质酸酶,减轻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另外,放射线会造成唾液腺的损伤,使唾液分泌明显减少,口腔干燥,可嘱患者多饮水。

   4放疗区皮肤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应告知患者保持照射野标志清晰,对标志模糊的患者,及时联系医生描画清晰,避免照射错位影响治疗效果;进入放疗室前取下金属制品,如义齿、耳环、项链等,以免增加放射线的吸收;保持照射区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机械或物理刺激,如不穿硬衣服,减少阳光照射、强风、过热或过冷刺激,不刮毛,防止创伤;照射区皮肤不选作注射点或针刺点;未经医生同意,照射区皮肤切勿使用软膏、乳膏、洗剂或粉剂等;照射区皮肤发生干燥、瘙痒等时,可用冰片、滑石粉等,或用喜疗妥、素高捷疗等;有炎症渗出破溃时,可用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或康复新液、湿润烧伤膏等外涂;合并化脓性感染及蜂窝组织炎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湿敷1/5000呋喃西林液,点滴抗炎药,暂停放疗[2]。

        5锻炼

        放疗后的肿瘤病人感觉虚弱和易于疲劳,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休息,注意保养身体和保持营养物质和液体的充分摄入。待逐渐恢复后,可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体操、散步、太极拳等坚持锻炼,天长日久,对身体康复有一定作用。

        6出院指导

        向患者强调出院后仍要加强营养,戒烟、酒。保护好放射野皮肤,适量运动,避免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维持机体良好的免疫状态。同时注意放疗后1年内继续坚持张口锻炼,防止颞颌关节纤维化产生功能障碍;嘱病人放疗后1~2年内不要拔牙[3]。防止感冒,避免因感冒诱发头颈部急性蜂窝组织炎。间断鼻腔冲洗,防止鼻腔粘连的发生。嘱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诊复查。

        7体会

        通过对放疗患者及时正确的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减轻了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了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有利于降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燮渊,俞受程,曾狄闻.现代肿瘤放射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