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

时间:2023-08-01 17:39: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教师教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79-01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广泛性、区域性、动态性和实用性。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理学科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搞好乡镇中学地理教育是提高我国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础教育中,虽然教学计划明确地规定了地理教育的学科地位,然而,在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下就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做一些分析。

一、地理教学现状

(一)地理学科师资队伍不稳定,主导作用难以发挥。专业地理老师奇缺,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绝大部分是其它学科教师转教或兼教,他们中的很多人地理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且缺乏科学的教法, 他们认为教地理把一本书念完就了事,故要让他们传授更多地理知识给学生,简直是强人所难。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系统、广泛地认知地理知识。

师范院校的一些地理专业毕业生认为农村位置偏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脱产进修不行、在职培训不便、向专家名师学习机会难,使得毕业生毕业分配时千方百计“跳槽”,同时也承受不了城乡之间的强烈反差,都不愿回到农村学校。

(二)教学设施配置差。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农村中学无法添置齐全的教学仪器设备,欠缺教学挂图、资料、模型、标本,更不要说配备完整的图书室、实验室。教师备课手头上也只有课本和教参,因而教师靠板书,学生靠笔,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即使有一些地图、挂图,也是多年以前的,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同时,教师本身在这方面的素质和技能也较低,能运用多媒体、电化设备上课的极少。

(三)地理教学水平低。大多数地理教师上课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图文不能有机地结合,偏重知识的传授,欠缺能力的培养,无法挖掘思想教育的因子,方法比较呆板,在启迪学生的智能、发展个性方面都显得很薄弱,特别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很不够。部分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出现知识性错误、口误、笔误。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上课抓不到重点,不能化解难点,把握不准教材的深度,广度,很难达到教学要求。

(四)对地理学科价值认识不够,导致重视不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对现代地理学的教育价值还缺乏应有认识。许多人认为地理只是知识的“大拼盘”,只讲述山川名胜、物产、交通、城市等的学科,学习地理对升学无用,学了地理也不能用于种地、发家致富,因而有的学校地理开课不足,平时都上数理课,到年末统测时,抽出几节课勾画考试重点应付考试,在大多数农村中学的地理学科教育上都进行着这种“压缩饼干”式的教育,这极大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环境教育的正常进行。

(五)教学教研活动较少,教师水平难以提高。地理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人数少使得学校无法开展地理教研活动,基本上是讨论公开课,而教师评议公开课时,一般都是无意义空谈几句,吹棒一番散场,对教改诸问题提不出什么建议性的意见,而且校际之间信息交流极少。时间长了,地理课堂失去活力,教师没有新鲜知识输入,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地理越来越难学。

二、建议及措施

(一)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地理教学中除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外,可以尝试着将一些地理知识有针对性的故事化、音乐化和诗化。还可以通过地理拼图、编制地理谜语、吟唱顺口溜等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把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之中,以地理科学知识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培养他们对地理科学的热情,使学生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学的独特魅力在于它的综合性、广博性、趣味性、实用性。地理科学的魅力还在于有不少未解之谜,这是吸引学生的素材。

(二)地理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学习相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促进观念的改变,以适应开放式地理课程。我们要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因此要不断提高地理教师素质,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选送教师进行地理函授、进修,鼓励教师在职业余进修和脱产进修,对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不为时代落伍;不断拓宽、丰富相关知识;提高地理调查、实践与教学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地理教育理论水平、方法与技术手段及地理教学科学研究水平。

(三)各级教研部门及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地理教研工作,靠学科教研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原先的“承传型”角色转变为“研究型”的角色,将教学与科研熔为一炉,边实践边创新边总结,这样既推进了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学期初在听课中要求教师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要求学科教研组共同参与学科听评课。听课后认真评课,对教案设计、上课中的优点与不足互相切磋,听评课活动必将促进广大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2篇

一、整体把握教材,树立全局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只有树立了全局性的概念,才能有条不紊,厚积薄发。高中地理教学切勿将关注点仅仅集中在某一个知识点上,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和水平,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才能促进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组织架构,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潜力和学习主动性,关注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才能理清知识脉络,达到学以致用。思维导图正是吻合了高中教学的这种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梳理知识体系,灌输全局理念,理清知识架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材是极为重要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将地理教材具体化,充分发挥地理教材的指导性,从全局出发,挖掘学生潜力与其对知识的渴望,寓学于乐,学有所成。

二、制定教学计划,规划教学进度

高中地理教学中,制定严谨的学习计划,规划合理的教学进度是地理教学成功与否的直接因素。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认真研读地理教材,仔细分析学生整体水平,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思考,才能有效提高整体的地理教学水平和效率,才能走向正确的地理教学方向。进行教学计划时,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将所有课程内容及相关关键点进行合理的梳理和整合,这是树立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关键步骤。这样的教学计划才会更清晰,更明了,才能让人更直观地了解到教学的具体内容,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调整,大大提高备课与授课水平与效率。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是整体的方向和目标,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学计划的明晰,有助于让老师和学生深切地了解到整体的教学进度,有助于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步骤,这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三、设计教学流程,明朗教学步骤

高中地理教学中,还需要注意教学流程的设计与教学步骤的规划,在讲授地理课程的时候,有效利用思维导图,简明扼要地提取主要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有助于师生加深印象,重点记忆。明朗教学步骤,不仅有助于老师有条不紊地展现自己所学,还能够让学生接受起来多而不乱,更容易提高学习与记忆效率。此外,在设计教学流程中,板书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精设简洁课堂板书,构建主干知识体系,有助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点、线、面有序进行,构建起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调动起学生课堂上的整体关注度和认真度,在互动中求发展,在平等中求进步。

四、促进角色转换,建立和谐平等

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师生间的角色平等,不仅重视教师知识传授的水平,更关注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传统的地理课堂,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老师的作用由讲授变为指导,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学习者,同时,老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进度,并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整体缺陷,以便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五、简化课堂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虽然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打造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使地理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一、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高,有部分学生甚至放弃了地理这门学科,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观念过于陈旧,只知道采用“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还会让课堂气氛非常枯燥,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知道照本宣科,给学生简单地讲一遍课文,并没有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引入一些生活元素,导致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降低,教学效果不理想。(3)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而是一概而论,给全班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这样只会让成绩优异的学生感受不到挑战力,而对于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作业的难度让他们无从下手,长此以往只会让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失去自信心。

2.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学生没有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为自己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2)学生没有一个合适有效的学习方法,只会对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既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还会使学习效率不高。(3)学生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心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都是在教师的计划下学习,从不主动地参加课堂活动,更没有一个较强的自我创新能力,只会等待教师的答案,也不会合理地安排学习任务。

二、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学生的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并没有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以及学习能力是否提高,这种教学观念完全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实际的教学内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同时,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并指导学生独立创新和主动地进行学习,只有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例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读,将课文中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以便让教师进行解答,对于部分知识,学生可以在课本上轻松获得教师不必重复讲,其主要应该是给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是什么,有哪些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可以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通过采用自主导学的教学方式,既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由于地理知识过于抽象,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式。如,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支持,因该技术可以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用一种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以便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所以,教师可以把多媒体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去。例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一《地球的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地球运动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地球的运动。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或者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要想更好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制定出更合适有效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目标,还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更应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4篇

地理教研组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期学科教学特点,强化常规教学,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充分落实以研兴教,以教兴研的思想。在地理教学中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大胆探索、创新教法,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二、工作内容及具体要求: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认真学习新大纲、新教材、地理高考考试说明和高一地理会考标准;3、任课教师按要求拟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集体讨论确定教研组工作计划;4、抓好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除坚持每月一次教案、作业检查;还做到随时检查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5、组织教师从各种刊物上选取先进经验文章进行学习;6、开展以研究教法、教材、教纲等为主题的学科专题讨论;7、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举行一次野外考察活动;并举行以此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小论文评比活动;8、开展学科讲座二次,其中针对高考一次,会考一次;9、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刊出三期黑板报;10、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组织公开课教学;积极组织教师相互听课、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11、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心得,积极撰写教学论文;12、加强教研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教研环境;13、加强与其它学科教研组的教研联系及合作。      三、教研工作日程安排:

    项目

时间

教     研     活     动     内    容

第1周

讨论确定教研工作计划,检查教学计划的拟定情况。

第2周

对新教材、新大纲的学习,落实公开课教学。

第3周

公开课说课(张小刚),集体备课。

第4周

公开课教学,集中评议;作业、教案检查。

第5周

 野外实践活动安排、开展。

第6周

组织刊出第一期学科黑板报。

第7周

学习会考标准,进行会考专题讨论。

第8周

组织高一会考知识讲座(王传礼);作业、教案检查。

第9周

进行野外实践活动的小论文评比,并总结经验。

第10周

学习经验文章(2)篇。

第11周

组织刊出第二期学科黑板报。

第12周

学习教学大纲,撰写教学论文。

第13周

学习地理高考考试说明,高考复习专题讨论。

第14周

组织高三学科知识讲座(姚思勇)。

第15周

学习经验文章(2篇)。

第16周

组织刊出第三期黑板报,作业、教案检查。

第17周

检查本期教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第18周

学期材料收集,对教学、教研工作进行部结。

 

 

第5篇

【关键词】社区资源;地理实践教学;反思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践、地理调查”,新课标的内容标准也在多处提出地理实践和地理观察的建议[1]。从地理学科的性质和新课标的要求看,完善的地理教学是很难完全在课堂上完成的,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然而中学阶段大量开展实践活动课程又不切实际。发掘校园周边社区地理资源,从生活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合理安排实践活动,逐步深入分析,最终在实践中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以笔者协和中学所在的西村为例,西村是广州城西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区域,地区面积3.27平方公里,经历了从农村到工业区再到现在的商住区的变迁。水泥厂搬迁、住宅小区不断涌现、人口不断增多,人口素质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变,当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城区环境污染、部分商业萎缩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基础薄弱等问题,这都为我们学习地理提供大量典型素材。合理的挖掘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利用社区资源,在正常的地理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开设地理实践课,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增进教学效果。

一、制定地理实践项目和教学计划表

一般在新学期开始,根据该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拟定实践项目(参考表1)。

实践项目参考表(表1)

实践名称

相应课程内容

课程开放重点

人口与居住情况调查

人口的变化

获取和处理信息,合作交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交通状况调查调查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生态环境调查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实践

河流的作用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水泥厂搬家了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探究地理事物、现象和原理

埗村公园越野赛

地图

学生室外读图、定位能力

埗村公园平面图绘制

地图

处理数据和绘图能力

每一次活动要明确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教学目的、活动实施方法、所需材料、实施的路线(场地)等。制订学期地理实践教学计划表(参考表2)。在拟定计划表时可以根据具备的条件尝试与多学科的教师合作,吸纳与地理实践主题联系紧密的学科教师参与,共同开展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教学计划参考表(表2)

周次

主题

内容

教学目的

实施方法

路线

(或场地)

材料

备注

15

水泥厂搬家了

水泥厂搬迁的原因

结合实例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及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阅、搜集资料;水泥厂原址参观;周边环境质量调查;周围居民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原始资料整理等。

学校水泥厂社区学校

记录本;调查表;相机;DV;

穿运动鞋

二、组织与实施地理实践教学

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和要求,划分活动小组,每个小组6到15人为宜,确定组长,由各组长实际负责工作。申请学校得到批准带领学生外出后,与相关地方组织机构(如居委会)联系,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出发前由指导教师布置工作任务,提出目的、方法和要求,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分发必要的物品,到达指定活动区域后各自展开活动。

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督促与指导,适时合理地进行诱导和答疑,提醒学生按照预定方案实施,保证实践的成果得到及时的记录和保留(实践报告的内容、模式参考表3)。成果检阅和归档工作是地理实践活动是否完成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实践报告的模式参考表(表3)

小组成员

时间、地点

实践课题

实践目的

实践原理

实践用品

实践内容和步骤

问题与讨论

分析与结论

实践成果

反思

成果检阅方法很多,可以请专家领导作专题报告或现场观摩指导,指导学生将实践成果撰写成论文参与竞赛,组织学生实践活动作品进行展览,开展与地理实践相关的专题知识演讲等等。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可剪贴保管收藏,学生在活动中写的小论文可以整理成册,好的文章可以推荐交流;有用资料及时归档保管及输入计算机,以备查用;有条件的可以将活动过程进行拍照或录像保存。

三、使用恰当的评价方式

为倡导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调查记录表、实践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照片、音像等原始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为鼓励竞争、体现个性,以小组单位,评价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个性化。个性培养离不开个性化的评价,个性化的评价也有利于保持学生参与地理实践的积极性和自主性[2]。根据学生学习态度、个人能力、收获等各方面综合表现,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成绩量化具体到个人,并按适当比例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达到有效激励学生完成实践活动的目的。具体评价可以从学生个体参与活动的态度、参与实践活动的合作精神和行为表现、学生地理学习基本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衡量。

地理实践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教师应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断得到提升。下面是本人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反思:

1.基于社区资源的地理实践教学可操作性强

在地理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如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考虑安全因素致使活动场所受限,学生基础水平差异影响活动的开展,缺乏资金支持,家长重视不够,社会支持不足等等[3]。而依托校园周边社区资源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有其特有的优势和可行性,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距离较近,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活动时间可以更为灵活,安全隐患降低,资金需求减少,更大程度上获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等,操作起来方便、可行。其成果可应用于发展性课程、研究性学习,为社团活动、学校大型活动、课外活动提供活动选择,还可以抽取相应部分单独组织,为校本课程的编写,校园周边地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大量、可行的资料。

2.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

增加地理实践课,能很好地发挥教材的开放性特征,真正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达成互相合作的关系,既能优化地理学习环境,也能为正确评价学习效果提供条件新的教学环境,但对教师各方面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能灵活地运用和重组教材,并通过对地理实践教学的设计,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教师自身要有较强的信息搜集和整理、分析的能力,要善于发现与课程相关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并通过各种手段达成一个初步的分析结果,才能很好地做好地理实践教学设计,才能在地理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引导;整个地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联系,除了组织好学生安全顺利地进行地理实践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也是地理实践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堂组织良好的实践课,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创设基于师生、生生合作交流的和谐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优势,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查阅、运用、参考文献的能力;通过深入探讨的研究氛围,不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情感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创设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在实践课的开展和进行中,重视学习用过程评价法,评价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过程、研究方法等,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定位可以更准确,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

一、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

1.课程与课程资源概述。

有关课程的定义有很多,总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计划说”,这种学说强调“教什么”和“学什么”,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二是“经验说”,这种学说认为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三是“活动说”,这种学说把课程视为教育者给学生安排的各种活动。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是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力和人力。

2.地理课程资源的概念。

地理课程资源包括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条件,是地理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教师、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能够提高学生地理素质的各种资源都是地理课程资源,地理课程资源既是地理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地理课程实施的媒介。

3.地理课程资源的分类。

地理课程资源的分类就是把众多的地理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和依据归类到一起,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们。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地理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本文主要根据空间分布,对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探究。

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与传统地理教科书相比较,地理课程资源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形象、直观,它能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1.丰富地理教学内容。

过去我们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其实教材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根据新的教育理念,课程资源除了包括教材以外,还包括学生生活中以及学校、社会和自然界中一切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同时,教师还可将乡土地理、生活地理等课程资源引入教学,为学生提供能够促进认知与能力发展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2.达成地理课程目标。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地理W科素养和人文精神。这些目标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来实现。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地理课程资源,并对其进行优化重组与合理配置,以便用最有效的资源去促进地理教学,为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

3.促进师生发展。

新课改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全新的眼光和视角去审视教学、看待资源;要求教师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广泛的兴趣爱好,更好地识别、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三、滁州市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1.校内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内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师、班主任、学生,以及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等学校风气。教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要素,既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又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力军。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评价 艺术

新课改的背景下,一名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不能再仅仅从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等许多传统的版块改善自身的教学质量,还要把教学评价这门教学艺术纳入到提高学生学习的队伍中来。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的教学评价模式有三大类:一、诊断性评价;二、形成性评价;三、终结性评价。本文,将就如何成功合理运用这三大评价方式以及有关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四大方面,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的艺术来展开讨论。

一、诊断性评价的教学艺术

诊断性评价指的是在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之时,或者一段时期新的课程内容开始之时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评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俗称“摸底”。教师可以采用小测试的方式对学生学习之前的现有水平进行测验。目的是掌握学生的现状,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制定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教学方式方法,做到灵活有效的教学安排,因材施教。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充分了解这一评价方式,在刚刚接触学生的时候,出一些小的测试,考查学生的地理水平。这些试题不宜过难,因为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水平和基础能力。一旦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一评价方式,教师就能够启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相反,如果试题过难,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使学生对地理这门功课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的出题应当认真、准确、富有技巧性。比如,在教授高二学年的气流相关知识之前,出一些比较简单的暖风冷风相关选择题,测试学生对于气流有没有基本的认识,从而根据学生实际的常识储备情况合理计划下一步地理教学的重难点安排。

二、形成性评价的教学艺术

我们常常说,教师在传授具体高中地理知识之前既要有战略性的规划,也要有适应性的策略。所谓战略性的规划,就是宏观的全面的全局性的视角下对课程知识的总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安排。而适应性的策略就是在战略性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与时俱进,随机应变。形成性的教学评价就是一种适应性策略。在教学的中途,我们给学生安排一些小的测试,测试的内容是前一时期刚学过的知识。通过测试,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清楚学生们的掌握情况。比如,在教授地理区域划分一单元时,我主观认定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学生的掌握肯定不成问题。但是通过形成性评价的常规测试,我发现学生掌握的并不好,于是,我就及时地认真地重新讲解了这一课。第二次讲解之后,也是通过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这次是真的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所以,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想要成功运用这一评价模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值得每位教师钻研的教学艺术,因为它既要求教师有随机应变的技巧,也要求教师所出的试卷的题目准确地把握好各知识点的重难点。

三、终结性评价的教学艺术

终结性评价,顾名思义,指的是最后一段时间的教学评价。它的进行通常是在一个较大的学习阶段,比如一个学期或者是一学年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评价,目的是学生一段时期的发展与学习做出最终的准确地评价。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地理测试,可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求得学生的一个地理成绩,而并不对试卷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子,就并没有真正利用好这一次测试的机会,只是知道学生的最终分数,而对于学生不会的习题,以后仍然还是不会,或者一知半解,并没有任何的提高和改善,这一点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反思的。而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终结性评价就是来改善这一困境的,终结性评价的全面性和发展性,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有一个科学的认知。然后教师对于下一阶段的教学重点,甚至是下一届新生的教学重点都有深刻的掌控和明确的教学新一轮计划安排。这就是教师教学评价经验的积累。所以,每一次大的地理测试之后,我们要根据教学时间合理安排讲解试卷,进行有效的终结性评价。客观条件允许时,我们还要尽可能的对全体学生的知识盲点,进行一一交流,以期帮助所有学生提高其地理成绩和学习地理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

第8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典型问题;对策研究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现在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资源越来越少,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现在全世界都注重三者关系,让三者其协调发展,广大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出更多的地理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解决高中地理课堂低效率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兴趣,培养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

1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单一

现在高中有高考压力,高中地理教学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反复练习,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地理知识基础不同,学生智力因素,性格品质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学生之间差异会越来越大,学生整体素质不平衡,促使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压力越来越大,慢慢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会对地理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传统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创造性起到阻碍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能具有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不注重课堂互动。

教学内容更新无论对学生高考,还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都是很必要的。教师的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大纲,及时变化,去掉一些过时的知识,及时补充一些新的地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积极的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去认识、发现解决地理知识。也没有给其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会严重局限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也不利于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放低姿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探讨与交流,在学习交流过程中耐心的听取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思想感情,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学生及时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提出问题让教师解答,教师留一些参考题目,让学生之间讨论,注重课堂互动,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本方法,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系统掌握地理知识,能利用相应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具有解决问题能力。

2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策略

2.1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情况采用分层教学,教师在地理课程开展前,要对每位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出详细的了解,并且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然后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计划和方案的科学制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分层教学有助于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高层次学生在系统学好高中地理知识,主要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地理知识应用技能。中等学生主要掌握高中地理知识基础上,能系统的掌握高中地理理论,系统的理解高中地理知识。最后层次的同学,重点应该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学好基础知识。

2.2增加课堂教学互动。

加强课堂教学互动,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能有针对性的去讲解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与学生交流互动学习。怎样的互动方式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要将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的结合,还要很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爱好,以及学习方式和习惯进行互动。

2.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科协学习方式是终身受益的,科学的学习方式也是最简单学习方式,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课中要积极参与知识分析,课后要经常复习。这三点学习方式,也是最科学的学习方式,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是最有效的。总之,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一些问题,典型的问题就是在高考的压力下,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素质教育应该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以新课改为契机,全面改革高中地理教学,引进先进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想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华,周卫平,杨维.搞好问题导教提高教学效率——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2]纪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课程教学研究.2014(02)

[3]尤金洁.例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现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

[4]黄云凤.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3(26)[5]蒋溢,向松.新课改下通江县高中地理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信息.2011(35)

[6]吴元春.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7]吴万宁.突破高中地理教学的思维定势[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8)

[8]马祝敏,周申立.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0)[9]赖在铎.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反思[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03)

第9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资源整合

一、正确认识地理教学资源和教学资源整合含义

(一)地理教学资源。地理教学资源就是指在日常地理课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对完成教学目标和顺利实施教学有利的意识和物质。其中意识形态部分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师生行为、师生间关系等等。教学物质包括所有无生命的客观物质,如:课本、地图、模型、黑板、测量工具。同时也包括有生命的物质,如:参与课程教育的老师和学生。总而言之,在地理教学中只要是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的因素和条件,都囊括在地理教学资源的范畴内。

(二)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就是指重组、调整、协调并优化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使每份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的利用。具体来讲,就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将教学资源的物质和意识部分进行创新的、科学的和系统的转化。

二、地理教学资源整合运用的基本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课的种类有很多,包括复习课、新授课练习课、自习课和辅导课等。但是,每一节课程大多有一个主题,所以为了贴近课程教学的主题,教师在整合运用教学资源时必须要有针对性,使得教学资源的利用重点突出。例如,教师在讲授水库这一课程时,应在遵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所用能够利用的到的教学资源向学生讲解有关水库的知识,包括:文字、图片、影音视频等,多角度的将水库的历史、形成、构造、地形逐一的展示。

(二)科学性原则。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的过程中必须秉持着科学性的态度,以一种严谨的工作观念面对教学资源的运用。在新出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以弘扬科学精神为教学目的准则,因此科学性的原则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整合的前提。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科学性的原则,要对教学资源客观深入的掌握,以及进行严谨的研究。杜绝一味迷信教科书,对教科书中不合理的地方要用于批判和质疑。另一方面,科学的运用教学资源,以学生身心发展程度和帮助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去选择教学资源,并运用到教学中去。

(三)联系性原则。在地理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中需要遵守的联系性原则是指:教学资源与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知识点的多方面的联系。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1.课上知识点的讲解,要相互联系,让学生记住其中一点就能联想到另外一出知识点。2.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寻找与老知识点的共同之处。3.在讲授国外地理内容时,可以以国内相似的地理内容为例,加快学生的理解。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在既满足当下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又不能削弱后代需要的发展资源。这里强调的是持久性的发展,是满足未来发展前景的公平平台。在地理教学资源上来讲,其是一直存在一种消耗的状态,无论是物质、人力还是意识形态。因此,为了不使高中地理教学资源持续的枯竭,相关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就必须要充分的剖析教学资源的潜在力量,适时的对教学资源补充。

三、高中地理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几乎全部的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均由教师决定,教师在其中起到绝对的主导作用。正因为如此,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将最大限度的影响教学资源的运用效果。以下几点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措施: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新时代的到来之际,伴随着新的知识和理念的发现,以及更高水平人才的涌现。作为教书育人的一线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的鞭策自己进步,积极的参加各种培训教育活动。2.注重专业知识的研究。因地理学科高度综合性的特点,任课教师在地理研究范畴内要不断的扩展知识面,潜心的研究专业知识。

(二)合理的配置教学资源。教学资源首先要在地区间做到合理的分配,然后在本校内做到教学资源的公平分配。同时,合理化的教学资源还要做到将现代的教学资源融入到传统教学资源之中,使课堂教学更加紧凑。

(三)文本教学资源的整合。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文本资源就是地理教科书,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教科书,要深度的发掘教科书上的资源。做到以下几点:1.利用其他资源对教科书进行补充。例如:使用杂志、报刊、论文和互联网平台。2.针对教科书内容设置课后作业。教师以巩固课上知识点和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有选择的布置作业。可以给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帮助学生自己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

第10篇

1.1地理教学资源

地理教学资源就是指在日常地理课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对完成教学目标和顺利实施教学有利的意识和物质。其中意识形态部分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师生行为、师生间关系等等。教学物质包括所有无生命的客观物质,如:课本、地图、模型、黑板、测量工具。同时也包括有生命的物质,如:参与课程教育的老师和学生。总而言之,在地理教学中只要是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的因素和条件,都囊括在地理教学资源的范畴内。

1.2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

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就是指重组、调整、协调并优化教学资源,最大程度的使每份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的利用。具体来讲,就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将教学资源的物质和意识部分进行创新的、科学的和系统的转化。

2.地理教学资源整合运用的基本原则

2.1针对性原则

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课的种类有很多,包括复习课、新授课练习课、自习课和辅导课等。但是,每一节课程大多有一个主题,所以为了贴近课程教学的主题,教师在整合运用教学资源时必须要有针对性,使得教学资源的利用重点突出。例如,教师在讲授水库这一课程时,应在遵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所用能够利用的到的教学资源向学生讲解有关水库的知识,包括:文字、图片、影音视频等,多角度的将水库的历史、形成、构造、地形逐一的展示。

2.2科学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的过程中必须秉持着科学性的态度,以一种严谨的工作观念面对教学资源的运用。在新出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以弘扬科学精神为教学目的准则,因此科学性的原则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整合的前提。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科学性的原则,要对教学资源客观深入的掌握,以及进行严谨的研究。杜绝一味迷信教科书,对教科书中不合理的地方要用于批判和质疑。另一方面,科学的运用教学资源,以学生身心发展程度和帮助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去选择教学资源,并运用到教学中去。

2.3联系性原则

在地理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中需要遵守的联系性原则是指:教学资源与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知识点的多方面的联系。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1)课上知识点的讲解,要相互联系,让学生记住其中一点就能联想到另外一出知识点。(2)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寻找与老知识点的共同之处。(3)在讲授国外地理内容时,可以以国内相似的地理内容为例,加快学生的理解。

2.4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在既满足当下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又不能削弱后代需要的发展资源。这里强调的是持久性的发展,是满足未来发展前景的公平平台。在地理教学资源上来讲,其是一直存在一种消耗的状态,无论是物质、人力还是意识形态。因此,为了不使高中地理教学资源持续的枯竭,相关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就必须要充分的剖析教学资源的潜在力量,适时的对教学资源补充。

3.高中地理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的有效措施

3.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几乎全部的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均由教师决定,教师在其中起到绝对的主导作用。正因为如此,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将最大程度的影响教学资源的运用效果。以下几点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措施:(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新时代的到来之际,伴随着新的知识和理念的发现,以及更高水平人才的涌现。作为教书育人的一线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的鞭策自己进步,积极的参加各种培训教育活动。(2)注重专业知识的研究。因地理学科高度综合性的特点,任课教师在地理研究范畴内要不断的扩展知识面,潜心的研究专业知识。

3.2合理的配置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首先要在地区间做到合理的分配,然后在本校内做到教学资源的公平分配。同时,合理化的教学资源还要做到将现代的教学资源融入到传统教学资源之中,使课堂教学更加紧凑。

3.3文本教学资源的整合

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文本资源就是地理教科书,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教科书,要深度的发掘教科书上的资源。做到以下几点:(1)利用其它资源对教科书进行补充。例如:使用杂志、报刊、论文和互联网平台。(2)针对教科书内容设置课后作业。教师以巩固课上知识点和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有选择的布置作业。可以给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帮助学生自己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

第11篇

关键词:研究学习 实验活动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03-01

研究性学习,是人们对于有意义及发现式学习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所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1]。在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增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在中学的教学领域,掀起了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热潮。实施研究性学习,给发展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必要性及要求

1.1 地理学科中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在地理学科中,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从社会和学习生活中,将研究的专题进行选择并确定,通过对地理科学的研究方式进行模拟,去获取地理的信息,运用地理的知识及技能,分析地理信息间的因果关系,并将解决地理问题的建议和方法提出来。它要求学生广泛地与社会进行接触,在社会的课堂中,进行全面地发展。地理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在本质上,有一定的区别。它虽然也是一种学习,但是,它强调和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研究性学习对于创新实践及主动探究的精神比较重视,强调的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和知识。

1.2 地理学科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地理的理念是,既要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进行学习,还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最高的境界就是学以致用。研究性学习,是从社会和学习生活中,进行选择且确定的研究专题,然后,将对地理问题进行解决的建议和方法提出来,适应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地理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注重培养,课程的灵活性比较大,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以及教学相长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局限在获取知识上,在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上,使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索性主动学习[2]。研究性学习不但重视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高低,还重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归纳整理,还要学会对反馈信息的处理,并且对于研究的过程更要重视。在整个的高中阶段,地理研究性的学习课程,无论对于学生地理学科素质的完善,还是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高中地理的教育改革,也是必然的趋势。

1.3 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1.3.1 对教师的要求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不但是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新世纪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不断地深入,无论对于地理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突破,还是自身角色定位的偏差,都是一个推动,教师不断地对知识领域进行拓宽,将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体系形成,对教育教学的方法进行大胆地改革,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地建立起来。

(1)研究性学习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强调地理教师需要将学科知识体系的封闭性打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相应的多元化和开放式的知识体,将自身素质的局限进行突破,将社会对地理教师要求的知识体系逐渐形成[3]。学习内容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主要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传统和新兴学科,还有科自然和人文科学,以及单科性和多学科的综合,同时,还有偏重于社会实践和文献研究及思辨等。

(2)研究性学习具有探究和实践性,以及社会性,强调地理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进行调整,不但要将单纯的知识传授及结论教学定势进行改变,还要将教学只是了服务考试的思想观念进行改变,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调查研究能力,要重视和培养。

1.3.2 ρ生和家长的要求

学生需要对传统的学习观念进行转变,在多元化学习环境中,相信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不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还会提升综合的能力。

对于教师的工作,家长要进行配合,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空间。学生在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参与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认为没有用,甚至有些家将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代劳了,还有的家长认为这不是学习,是学生在放松自己等。这些情况对于研究学习的的进展都是一个阻碍。家长不应该干涉学生,应该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

2 研究性学习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2.1 取得的可行性成果

在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进行缩短的方面,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成效十分显著,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新理念,帮助学生进行了深刻地理解,某高中一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以后,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也相对活跃了,一些创新观点也逐步地提了出来。

2.2 存在的问题

2.2.1 耗费时间太长

对于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每次需要的时间很长,因为条件有限,每个学期都不能太多地利用这种方式。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在消耗的时间上,与应试教育体制的课程表时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2.2.2 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建立

地理教师的课时比较多,若全员都去参与,不仅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也很难达到。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评价,与应试教学教育评价存在一定的矛盾。

2.2.3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难度大

很多学生在对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时,都不够深入细致,只是通过图书资料和网络,来进行拼凑,还有的学生热情虽然比较高,但是,无论从资料的选题、收集和分析,还是最后论文的形成,都没有将自己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还有的学生全部过程都是家长代劳,将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削弱了。

3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创新,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洁.结合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第12篇

实施合作学习前应选择恰当的地理教学内容。教师要认真研究地理教材内容。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了较丰富的教育内容,我们广大教师要“吃透”整本地理教材的内容。老教材客观性的内容比较多,实际让学生动手能力的章节很少。目前,正在试用的新编教材很好地改变了以往死板的教学内容。新编教材的核心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观察的好习惯,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内容,把课本带进我们的生活中去。现在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有的省份雾霾天可以持续半个月。我们一定要倡导学生爱护环境,这不只是对我们自己负责,更主要是的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蓝天白云和纯洁的水资源。因此,广大教师要认真研究地理教材,合理科学地把课本内容传授给广大学生。

二、营造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指挥者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和考虑问题。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师高弟子强。”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地理教师是地理教育目标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地理教师应不断自我完善。有的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这位教师而教的课程,这正是教师的个人魅力所在。

三、个体尝试

在地理课教学中,利用信息教育技术搭建互动平台,有助于增大互动的频率,增加课堂容量,进而拓宽交流互动时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内容时,由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比较复杂,所以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屏幕用不同的颜色,通过闪烁来逐一展示十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同时显示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这样,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在短时间内掌握十种气候类型的大致分布;然后,通过对比显示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来加以区分辨别。同样再将容易混淆的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对比显示出来加以区分;同时显示对比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异同来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这样,运用信息教育技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增加了互动的频率,不仅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组内合作,感受合作学习的意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还要让学生从根本上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能利用自己的主动性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性,教师可以从旅游景点的介绍、各个地方不同的特产等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使他们能以高度的热情来进行互动。地理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思考,只有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在面对地理问题时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随着学生地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分析能力,这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地理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使学生口头表达对地理问题的看法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在对地理问题进行阐述时也能用文字有条理地写出来。例如,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长江大堤上的“万寿塔”塔基为何要“建”在九米多深的地下?你知道原因何在?从中可以揭示哪些相关的地理知识?这个问题刚一提出来,学生都感到疑惑,地理课上怎么会给出塔的问题,万寿塔和地理知识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能使学生快速地对课堂教学充满好奇,提高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他们积极地讨论之后,得到了如下答案:万寿塔的塔基原本是在高出河面数米的江堤上,因为长时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并超过塔基,为了保护塔身免受江水浸蚀而在四周筑土叠砖,年复一年,四周越来越高,塔基便“越陷越深了”。那么,这个原因本身又是怎样形成的?这就可以联系到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点植被情况:长江上游多穿行高山深峡之中,水流湍急,落差大,植被情况相对较好,即便有泥沙入河,也因流速快而不能沉积。中下游河道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使流速减缓,必然使泥沙沉积,抬高河床。通过“万寿塔”塔基低于地面这一普通现象,引发学生进行地理方面的逻辑思考,从而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

五、通过学生反馈信息反思自己教学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负责知识的输入,学生负责知识的接收,属于单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的传输。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完全了解。在没有针对性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属于盲目性的,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全面发展全民素质的同时,对学生的素质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使他们能有效地获得知识,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反馈调控。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利用课前小测验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真实有效的反馈调控,教师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和强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表情来对学生形成信息反馈,从而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