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笔记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笔记

时间:2023-08-01 17:39:28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笔记

第1篇

论文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任务决定的,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是紧密相连的。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能力是掌握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谈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查,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的创新要求,这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注重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促进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学能力是指个体对相当明确的目标进行学习,并达到所学目标的主观条件。具体的说,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阅读,理解其精神实质,积极主动地从各方面获取知识,有不断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的能力。目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形成自学能力的条件,他们在学习上的兴趣性、积极性、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力、注意力、思维、概括、理解、分析、记忆等心理机能进一步发展,开始能领悟各门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并且,他们为探究新知识已经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既是需要,又有可能。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动力。WWw.133229.Com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就学科而言,学生一般对理科颇感兴趣,对文科文史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利用兴趣的迁移性特点,从旁的学科入手,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思想政治课中来,并在此过程中揭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

学生对数学很有兴趣,于是可以在高中《思想政治》第一册(哲学常识)前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数和形这些抽象概念的来源,使学生们认识到无论“数”还是“形”都来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数学这门极其抽象的研究量的科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实践,而这种认识观点就是哲学中唯物主义,数学中的每一个原理都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哲学道理。学生对物理也有兴趣,我们可以用牛顿研究“第一推动力”的悲剧,说明正确的哲学理论在科学世界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对于这样的教学,学生们觉得很新鲜,不枯燥,有收获。

学生需要是多方面的,有近期的也有远期的,学生最主要的需要应该是升学、就业、成才。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有助于升学、就业、成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课程的性质及学习的意义。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明白,学好《思想政治》课,就能使自己拥有了“哲学(智慧)头脑’丫‘经济头脑”和“政治头脑”,这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与《思想政治》课有关,从而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变成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增强社会责任感来深化和提升这种需要,这样学习就有了真正可行的动力。

二、加强指导是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培养和提高能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

1、坚持平时训练,掌握自学的一般要求

阅读能力是自学的首要能力,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中,要适量的安排阅读并进行一般指导。首先,“读书要用笔”。阅读时用笔在书上作各种帮助记忆和理解的符号,动笔在书上作旁批、眉批,动笔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其次,“读书用多问”。学问即学又问。注意表扬提问题的学生,并将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交大家讨论。再次,“读书要多思”。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惘”。要求学生动笔,实质要求学生动脑。动笔则不能不思。不思则无问,也无法问,思考得深才能有价值的问题。

2、认真组织课内和课外阅读,精心设计课堂讨论和讲授

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快速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制定全新的教学策略是提高政治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背书是高中政治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让许多高中学生头疼的环节。倡导有效的记忆策略,让学生轻松背书,轻松记忆高中政治学习内容,是帮助学生减负的重要方法。加强有效记忆主导策略的实施,有利于简化高中学生政治学习过程。文章以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有效记忆的主导策略为主题,展开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活动;记忆;主导策略;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070-01

政治学科具有特殊性,要促进学生掌握足够的政治知识,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科学记忆。背书,是许多学生不喜爱高中政治学科的原因。大部分学生不愿意背书,而政治学习离不开背书,这就影响了他们的政治学习积极性。传统意义上的背书是一种机械化记忆,在教学创新的今天应讲究背书的方法,组织学生轻松、高效地学习,有利于政治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以知识体系构建为基础进行记忆

高中政治考试的题型无论怎样变化,答案都是课本中的内容。高中政治考查的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试题目的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但是,许多学生都只是对课本学习内容照搬照抄,不会自主归纳,使学习内容不能合理地用在考试中。因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本知识,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哲学,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知识体系十分明显,学生只掌握哲学原理与内容是没有用的,只有将哲学原理与具体事例结合起来分析,才能让哲学知识的价值体现出来。讲解哲学知识时,每讲完一个单元,教师最好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原理及其对应的方法论。学完哲学部分后,再引导学生从唯物论、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角度建立知识体系,让每个知识点都在知识体系中处于正确的位置。举例来讲,辩证法主要包括联系、发展及矛盾这三大方法论,其中矛盾涉及普遍性、特殊性、二者关系、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等知识点。在长期的总结与归纳中,学生会意识到利用知识体系记忆知识点,让记忆的思路十分清晰,也有利于政治知识的应用。学生以知识体系为基础进行记忆,看到相对应的题目时,就会锁定相应范围内的知识点,活学活用。

二、以

关键词 为载体进行有效记忆

关键词 ,是提高学生记忆效率的重要凭借。许多高中学生都认为历史知识点比政治知识点要好背得多,相比于历史学习内容,政治知识点较为分散,且没有明显的联系,看起来很难背。对于学生在政治知识点记忆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用

关键词 记忆法背书。每次学习政治知识点,教师都要求学生拿着笔,将要背的内容圈出来。将大长段中的

关键词 画出来,利用

关键词 去缩句。先将知识点的主干记下来,再利用常识为其“添砖加瓦”,就很容易将大长段的知识点背下来。例如,学习有关于国家与国际组织的知识时,这部分的知识点较多,且内容复杂分散,成为许多学生的学习难题。又如,引导学生记忆英法两国的政体差异时,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总结、区别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圈出政体、议会权利、国家元首、政党制度、国家权利重心、内阁稳定程度等

关键词 ,利用

关键词 将大问题拆分成几个小问题,有利于记忆效率的提高。

三、以图表形式有效记忆知识点

高中政治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哲学三大方面,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内容,其知识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知识点图表进行记忆,将知识点组织成一条条脉络,说到一个知识点,就想到另一个知识点,促进记忆有效性的提高。例如,背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知识点一起记忆,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执政方式等。记完表面联系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政府的知识点,再针对这一知识点图表中的性质、原则、宗旨与职能等进行记忆。同样的记忆方法可以用于不同的知识点记忆。除了政治方面的知识点可以用图表记忆法,经济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这样高效记忆。又如,引导学生学习宏观调控的知识点时,可以组织学生回顾有关财政的知识点,通过对比发现财政对宏观调控工作的重要性。利用政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成个性化的记忆图表,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政治知识联系在一起,加强记忆效果。

四、以生活实例为载体进行有效记忆

教育事业的改革与进步,极大地拉近了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高中政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政治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能够用课堂所学内容去指导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正是因为如此,生活事例就是政治内容的重要载体,生活事件或社会案例都可以成为学生记忆政治知识点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过于关注试卷上的题目,忽视了生活中的事例。分析题目中的案例时,教师会引导学生划出含有政治知识点的句子,并将知识点写在句子旁。其实,对这种课堂讲解方法进行转化,就可以产生有效的记忆方法。教师让学生反过来去记忆包含诸多知识点的事例,有利于快速记忆。例如,讲解消费观的知识时,教师让学生去记忆正确的消费观与消费原则可能比较困难,学生很容易记不全面。如果教师针对每个原则给学生一个事例,则可以让政治知识变得更加形象,而且可以简化记忆。如“不攀比”这一条,就可以跟学生分享这样的事例:小林家庭条件不好,班上一些同学买了流行电子产品,他一定要父母买同样的电子产品。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去否定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自然能够记住“不攀比”这一消费原则。同样,讲解哲学中的联系原理时,教师可以给出蝴蝶效应的例子,让学生具体认知政治知识点。以生活实例为载体的记忆,相比于单纯的知识点记忆,记忆时间更长久,记忆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高中学生解决政治学习中的背书问题,会大幅提高学习效果。关注政治知识体系、

关键词 及图表等手段在记忆中的作用,倡导科学合理的记忆方法,有利于更新学生的学习观、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有效的记忆策略,让学生的政治学习变得简单,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盛士辰.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高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154-155.

[2]刘晓惠.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方法分析[J].学周刊,2014,(11):90.

[3]谢以洪.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114.

第3篇

回到具体的现实环节,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怎样切实地达到这些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笔者觉得教师需要拥有以下两种认识和坚持五种做法。

一、两种认识

第一,政治课原理,不论其深奥与浅显,都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的结晶。因此,政治课理论只有回归到社会生活中,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增强知识与学生的亲近感,从而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习。不论是经济常识的价值规律,还是哲学常识的唯物论、辩证法等,它们都来源于对生活现象的思考与科学的总结,就是说政治理论皆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对社会生活与知识原理之间建立了联系,学生才能感之深,如此才能使政治课回归社会生活,让生活更为精彩地阐释政治课理论。

第二,社会生活是使政治课生动鲜活的最好注释。社会生活是政治原理的来源,社会生活会使政治理论丰满而有血有肉。离开社会生活的政治理论对于任何人来讲,都会是遥远而无聊、枯燥而乏味的,因为孤立的政治理论使人坚信,它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只有政治理论的来源――社会生活,才会使政治课理论丰满、生动、鲜活、实用。

二、五种做法

第一,政治课本的许多事例因为课本更新周期长、选例大而远等,使学生感到空而虚,说教味浓。因此,作为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搜集生活中、学习中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内的、离学生近的、学生感受实实在在的相关资料,用生活来阐释政治课,让政治课回归实际生活,使之鲜活生动。如在学习“矛盾”的知识时,可引入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管理、学生与学生食堂等关系,让学生从矛盾的两个方面全面地看问题。既使哲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显得生动鲜活,使学生切实地感到知识“有用”“贴近”“实实在在”,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思想上的一些问题,真正使政治课知识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让生活更为精彩地阐释政治课理论。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政治课知识关注社会生活。许多人文学科的知识其实离我们很近,就是因为我们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的这种联系、关系,因而使政治课显得枯燥无味。如高一政治课中多年的高考考点――调整产业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研讨身边的工厂、企业、村组、个体以至学生个人家庭的收入、经营结构,使学生清楚什么是结构?什么是产业结构?为什么要调整?调整会怎样?不调整会怎样?随后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业结构进行分析。这样既学了知识,又学会这种思维方式,同时使学生感到知识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和相关的。另外,对于某一社会生活和现象的小社会调查、小研讨、小搜集、小论文等都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生活的好方法。如教学中哲学部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时,笔者通过引导学生,使他们对易于混淆的知识深切理解。笔者问:“班上一个学生感冒了,是班级的特殊性还是普遍性?”“10多个同学感冒了呢?”“班级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还是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呢?”这部分的一个教学难点在与具体生活联系中会迎刃而解,且学生会终生牢记与理解。因此,通过关注社会生活,就能更好地理解、阐释理论,使理论有血有肉、鲜活生动。

第三,鼓励学生多交流。身边事、家中事的交流,既沟通了信息,又使学生丰富了知识。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他们就各有异于别人的生活认识、生活感受。交流的过程既是陈述与阐释的过程,又是思考的过程。

第四,挖掘地方历史、思想资源,让政治课回归实际生活,让生活阐释政治课理论。每个地方的历史和思想都与本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心态紧密联系,更是学生的易兴奋点和易关注点。同时,这个历史与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本身就是一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最好的阐释。

第五,挖掘智慧的中华文化资源。中华文化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俗语、成语、哲理故事更是这种智慧的精华,用这些智慧的精华来阐释政治课会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有豁然开朗之感。如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会形象生动地使学生感受到普遍联系的观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使学生在感知实际生活的同时对政治课理论原理的理解更为生动和形象,也更富启发性。

第4篇

关键词:幽默艺术;兴趣;激发

老子说“大辩无言,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对待幼稚顽皮、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春风化雨的教育胜过电闪雷鸣的批评,而能化雨的最有效的莫过于运用极富哲理性、批评性、趣味性、娱乐性的幽默语言。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现在美国评价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之一就是要有幽默感。有幽默感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教师恰当运用幽默可以增添师生的生活乐趣,消除师生教学时面临的困境,减少不愉快的情绪,可以使学生精神放松,使教学气氛更加轻松融洽,教育教学更富成效。

当前,政治课教学,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因此造成教学效果低下,使新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课新的课改要求即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难以实现,这已成为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面临困境的政治教师若不改革课堂教学,政治课的实效将难以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样才能开阔思维,体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和提高能力带来的快乐,在浓厚的兴趣中完成学习任务。

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幽默艺术,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生动风趣的幽默艺术,可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良好的幽默感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要使政治课真正受学生欢迎,政治教师除提高自身素质外。笔者认为教师若能适当地运用幽默的艺术以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能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幽默漫画,煽动学习激情

艺术作品中的幽默,为我们政治课的教学提供了幽默源泉,例如,笑话、漫画、歇后语、小品、相声、寓言等,都充满了幽默艺术。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拿来主义”,便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述什么是形而上学时,跟学生讲个笑话:“形而上学”极“左”年代,造反派不仅行动上“先进”,思想上也想拔拔高。某头头问被改造的“老九”:“什么是‘形而上学’?”“‘形儿上学’是一个哲学术语,指看问题观点直观……” “说什么‘哲学’,你就说‘上学’吧” 老九索性信口道:“就是有个小孩叫‘形而’,背着书包去上学,小孩看问题当然直接又简单,所以,‘形而上学’就是指看问题简单化。” 造反派头头很满意:“这才符合人民群众的事情。”学生在笑声中认识了什么是“形而上学”及其特点。又如,在讲授偷税、漏税时,出示“税收工作人员追赶开车明星”的漫画。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明星等高收入人群在躲避依法纳税。明星等高收入人群开着名车逃避税款而税收工作人员在后面追税,这就是所谓的“追星”即催税,从而说明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典型案例:这次可是笔者自找“麻烦”。在讲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时,很多学生都记不住划分二者的根本标准。于是笔者只好举一个稍微俗一点的例子,并且在课件中使用了两幅非常可爱的猪漫画,笔者解释道:“因为你是猪,所以我才说你是猪,那么这人就是唯物主义者;如果有人说,因为我说你是猪,所以你一定是猪,那么,这人就是唯心主义者。”话刚说完,立即就有一个“刁钻”的学生问道:“老师,你是宁愿被唯物主义的人说呢,还是宁愿被唯心主义的人说?”当然,笔者吃了一个“哑巴亏”,肯定是下不了台,一紧张,笔者指着漫画中的两头猪吐口而出:“你的想法不错,因为猪也是这么想的”。满堂大笑,笔者一身冷汗,不过可喜的是,自此学生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二、巧用幽默生活,帮助学生理解

生活中幽默。如教师、学生和周围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轶闻趣事和出现的形象比喻、俏皮话、顺口溜、打油诗等。对于这些活的幽默素材,教师应独具慧眼、善于发现、精心运用,尽量把学习材料搞得生动、形象、新颖,把学习过程搞得活跃、有趣、新奇。把某些学习材料编成便于记忆的故事、歌诀,或赋予其具体直观的形象,带来全面的兴趣。如在讲述我国宗教信仰这一课的知识点时,可以把宗教信仰政策编成一首顺口溜,如“宗教信仰有政策,八个自由别弄错,信与不信都保护,限制范围和场所”。如果我们使用顺口溜进行教学,就可以充分刺激大脑,利用其记忆的规律。顺口溜具有幽默诙谐、轻松欢快的特点,它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在教学中,对那些内容深奥、理论性强的知识点,巧用顺口溜,就能使学生容易地领会和掌握其精髓,做到深入浅出。另外,顺口溜亦是师生感情联络的桥梁,教师如果能以顺口溜作为途径赢得学生的认同,可以创造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增加师生感情,学生在记忆顺口溜时既掌握了知识,又激活了自主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避免了教师“唱独角戏”、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积极配合教师搞好教学工作,增强教学效果。

典型案例:有一课,在讲到节约资源时,笔者让大家举些事例。比如:用淘米的水浇花,可以节省用水等。学生回答的都很好,有些同学的答案还很新颖。正当笔者要结束这一环节时,听见一个同学说“洗脚水用来拖地”。周围的同学都大笑起来。这个学生平时就非常活跃。笔者没有发脾气,也没有批评她,只说了一句话,大家都笑了,她也尴尬地笑了。笔者说:“别把你家的事情都说出来,家丑不可外扬!”一句幽默的话有时比一句严厉的批评更有力。这个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没有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政治课从内容上看本身就比较枯燥,如果教师一味的批评犯错误的学生,就会更加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政治课堂更需要幽默。

三、巧用幽默寓言,帮助学生理解

思想政治课的许多观点深奥抽象,而寓言典故则具有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因此,在剖析观点时,适当地引用一些寓言典故,能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乐。例如《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课,可以引用幽默寓言《富翁借牛》:从前有个富翁目不识丁,却喜欢自附风雅。有一次,富翁正在屋里倍客,有人送来一张借柬,向富翁借一头牛去耕田。富翁拆开借柬,口中念念有辞地看了一遍,对借客点点头说:“知道了,你小待片刻,等一下我亲自来好了。”旁边的人听了,都捂着嘴暗暗好笑。按客观规律办事,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懂装懂,不知为知,难免闹出笑话。

典型案例:在学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引用寓言典故《挤牛奶》:从前有个人因事要请客,准备挤些牛奶用于招待。转而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段时间,如果每天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多了,不便保存,容易变质,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一下吧,到请客时再一次挤出来,又多又新鲜,岂不更妙。主意打定,主人便把母牛和那只还在吃奶的小牛隔离开来,牛奶也不挤了。请客的一天到了,客人们纷纷光临。主人把母牛牵出来派用场,却什么也挤不出来,牛奶全部干掉了。本想得到又多又新鲜的牛奶,但结果却是一点牛奶也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只看到了牛奶容易变质、不易保存这一面,而没有看到牛奶不挤要干掉的另一面。任何事物自身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也就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样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教学效果。

四、借用幽默比喻,促进学习兴趣

比喻俗称为“打比方”,是一种文学修辞方法,也是语言表述的一种艺术。比喻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假设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空洞说教,照本宣科,势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但如果教师在注重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同时,巧用生动贴切的比喻,不仅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而且可以让学生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典型案例:在讲到资本家由于采用新技术获得了更多剩余价值时,有的学生提出“新的机器设备能创造剩余价值”的观点。对这一观点的理论说明较抽象,也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剩余价值概念,明白剩余价值来源之后,反问了一句“如果刘××用水泼湿了张××,你认为泼湿张××的是水吗?”许多同学心领神会,不禁大笑。这一比喻既新奇又恰当,幽默风趣,揭示了问题的实质。可见,在政治课教学中巧妙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启发学生产生联想,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实现教学效果。

五、用幽默复习旧课,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教师只有自觉树立幽默意识,才能去刻意地追求和创造幽默,改变政治课“庄严”有余而“诙谐”不足的状况。在复习课中,笔者大量收集俗语、民谣、歌诀、笑话、俏皮话等来制造幽默,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重复记忆。在哲学复习课中,笔者编了好多段对口词。

典型案例:笔者当甲方,让学生当乙方。如甲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乙马上答道:“按照规律向前奔。”甲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乙立即对上:“主观主义是祸根,唯心主义害死人。”甲说:“对症下药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乙对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种幽默的复习方法,化抽象为形象,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在复习按劳分配原理时,笔者利用俏皮话来启迪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拿粉笔的不如掌勺子的。”在批判当今的腐败现象时说:“一桌饭一头牛,一盅酒二斤油,屁股底下一座楼。”辛辣的讽刺富有哲理,深受学生欢迎,幽默非常自然地帮我们架起了教与学的桥梁。

幽默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只有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把握,只有挖掘、积累幽默素材和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幽默,并恰如其分地加以运用。幽默是智慧的结晶,只要教学中充满幽默,课堂上就会有笑声,教学也就更增添了艺术魅力。学生学习活动中就有了欢快的情趣。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倾注对课堂、对学生的爱,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幽默语言风格,从而优化教书育人的环境,最终达到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灵的目的。幽默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艺术。愿有更多的教师把幽默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充分发挥幽默在教学园地里的神奇般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1.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第5篇

宁乡一中:彭惠才

[内容概要]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中学教育教学当中,在升学考试当中,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做法。笔者如实地反映了这些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以期引起各方关注,自中学阶段开始,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更好的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

〔关键词〕中学教学 哲学社会科学 发展繁荣

问题 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意见》指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意见》的这一论断,把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高度,有利于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教研,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

中学教育教学有没有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和义务?答案是肯定的!现行中学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的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学艺术、伦理学、哲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能否教好这些内容,学生能否学好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他们今后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和态度。可见,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对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起着奠基石的作用。

但是,中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的状况又如何呢?在此,笔者抛开成绩看问题,如实地说,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状况,令人堪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副科”地位难以动摇

中国对待哲学社会科学,自近代史开始,逐步形成两种极端的认识。至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仍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代表“格物”的自然科学知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认为是“末业”。当时读书人学习自然科学技术,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体现。鲁迅在《<呐喊>自序》对学业的选择及其母亲的态度,便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这种思想。同时,一方面由于西洋人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打破了晚清政府“大清帝国”的美梦,屈辱之中政府主导的洋务运动开启了西学之路;另一方面,中国留学生看到西方工业革命所取得的巨大物质成就,对自然科学的伟力顶礼膜拜!他们回国后,不断向国人宣传西方的物质文明,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自然科学逐渐取代了“经世之学”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统治地位,成为“本业”。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喊出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更加体现了自然科学在人们心目中的主导地位。当代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又为“理科至上”提供了外在而有力的注解。又由于哲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技术那样直接创造物质文明成果,哲学社会科学也就变成了不少人们心目中的“副科”!总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不少人心目中的“副科”地位根深蒂固。中学生选择文理科时,选择文科在不少人心目中是无奈的选择。

二、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

教学中,哲学社会科学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以文字为载体,表现形式较单一,不象自然科学那样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试验、实物、公式、定理等多种途径来表达和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表现形式的单一性,既难激发教者的施教兴趣,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严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把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当作纯知识教学和学习,忽视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和思考,弱化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伦理道德、思想政治、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功能。

三、升考“指挥棒”,削弱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中学、社会上的地位

目前,高中文理分科,高校分科录取的招生体制,直接影响中学教育教学的理念、选择和行为,也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的理念、选择和行为!升学考试“指挥棒”作用决不亚于科举制度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影响。高中文理分科时,学文学理人数比例的依据直接受制于高校录取文理学生的比例。这个比率大致在文理1:2左右,因此,文理科的班数比例和人数比例也大致如此。这种分科,强有力地影响整个中学教育教学。初中,由于高中招生考试中,升考的主要课程是语、数、外、理、化,政、史、地要么干脆不考,要么考而不计入总分,要么计入总分而所占比例极低,导致这些科目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用武之地,主动放松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学生也自然放松了这些课程的学习。高中,“升学率”的高低更是学校存亡的关键,是考查学校领导政绩重要砝码,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各科的课时安排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置国家课程开

设计划而不顾。上述问题,影响了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影响了学生学习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积极性,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笔者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中学政治教师,对此深感痛心和忧虑!为此,笔者建议各方,从以下几方面致力于中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打下扎实的基础,开辟崭新道路。

一、 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具有先导性、革命性、指引性。特别是在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这种作用尤为突出。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社会学这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潮,无情的揭露了教会的腐朽,把人们从封建教会的精神桎梏中解放出来!继文艺复兴之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继续对封建神学统治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深入的批判,对未来社会作出了许多天才般的构想,进一步掀起了整个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人文学者的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建设,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程!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像黑暗中照亮人们心田的太阳,像瓦解封建神学统治的利剑,像指引人们不断前进,冲锋陷阵的旗帜!他们的光辉思想,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不仅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当今社会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指导之下的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科学,不仅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彻底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而且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不仅影响、指导改造着中国,而且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个世纪末英国多家媒体通过网络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得票数雄居榜

首。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其伟大的主义,以其对人类历史的巨大、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之无愧地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由此观之,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巨大而深远的,是自然科学不可替代的。在此,作者并无意否定自然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旨在唤起我们对中学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关注与重视。

二、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热情是兴趣之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一方面来自学生本身对学科的认识和爱好,另一方面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科的正确的评价和引导。人非生而知之者,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一开始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我们这个社会,在教育子女、教育学生、教育青少年的问题上,带有太多的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色彩!不可否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金钱指挥棒”的影响和导向。青少年不大喜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这些学科将来不能给自己“一技之长”,不能给自己带来高收入。我们在重视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科学学科学习兴趣和爱好的同时,也要把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学习上来。这里好有一比,自然科学知识好比人的躯体,社会科学知识好比人的灵魂,二者不可偏废!只有躯体,没有灵魂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其实,许许多多的自然科学家,不仅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越,而且其人文精神之高尚可与日月同辉,诺贝尔、爱因斯坦、钱学森便是典范。他们研究成就的取得,本身就是与他们有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与对人类、对社会的高度献身精神密不可分的。我们要明确的告诉学生,要想在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学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使自己拥有一个高尚的灵魂!

三、培养大批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敢于开拓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师

振兴中学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培养和造就一支年富力强、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勇于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中学阶段,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师大多是“门外汉”,兼课的现象比较严重。据报道,有一所初中,20个教学班,教政治的老师就有18个!这些学科自然被“边缘化”了!思想政治课,名义上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说起来重要,可在实际工作当中,具体操作起来,就不重要了,成了其它学科教师的“搭头”!为考试而教学,教导学生标标划划,死记硬背就是兼课教师的天职!有其师必有其弟子,学生也就成了死记硬背的机器,这些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也成了死记硬背的学科,只注重其知识的记诵。一句话,老师与学生都忽视了这些学科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失去了教的兴趣和学的兴趣。笔者每接到一届高一新生,都要花很大的精力和很长的时间来矫正学生对学科的错误认识和错误的学法。笔者认为,中学阶段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首先必须重视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专职教师。再次,作为教师自己,也必须不断加强自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上成学生喜爱和欢迎的课程。

四、改革考试制度,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考查力度

第6篇

有两种哲学家。一种人把哲学当作他的职业,即谋生的手段。另一种人把哲学当作他的生命甚至是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智者属于前者,用苏格拉底的话说,他们是“智慧的出卖者”;而苏格拉底自己则堪为后者的典范,他也许是哲学史上因为思想而被定罪并且为了思想而英勇献身的最早也最著名的一位哲学家了。

苏格拉底的经历和他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孔子之于中国有某种相似之处。他们生活的年代相近,两人毕生都以教育为主要事业,在哲学思想上都重人生伦理而轻形而上学,分别成为中西人文思想的始祖。

我发现,直接用政治的分野来判断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往往不得要领。苏格拉底诚然是在雅典民主派当权期间被处死的,但这并不能证明他站在贵族派一边。事实上,无论在民主政体还是贵族政体下,他都曾经甘冒杀身之祸,独自一人与民众大会或寡头政府相对抗,以坚持他心目中的正义。对于苏格拉底来说,还有比当时奴隶主两派的政治更高的东西,这就是他的哲学所追求的合理的人生。

现在,人们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希腊哲人,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谟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确实是自觉地把哲学对象限制在人生问题范围内的第一人。他在法庭申辩时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在我看来是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哲学家是一些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人,他们一生孜孜于思考、寻求和创造这种意义,如果要他们停止这种寻求,或者寻求而不可得,他们就活不下去。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就是“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克力同》)。所以,当法庭以抛弃哲学为条件赦他的罪时,他拒绝了。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

商务印书馆最近相继出版了柏拉图的《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和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的中译本,为我们了解苏格拉底其人和其思想提供了方便。研究者们一般认为,前者有把苏格拉底理想化的倾向,后者更符合历史事实。我倒觉得,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比作为军人的色诺芬,更能理解他们的这位哲学家老师。在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更像一位哲学家。在色诺芬笔下,苏格拉底却显得有些平庸。例如,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即美德,这在前者笔下突出的是理想人格的锻造和心灵的自我享受,在后者笔下则往往把美德归结为节制,又把节制归结为获取最大快乐的手段。又如,苏格拉底之所以从容就义,色诺芬举出两点非常实际的考虑:免去老年的痛苦以及死后的声誉。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则以他特有的机智方式作一番推论:死后或毫无知觉,如无梦之夜一样痛快;或迁居彼界,得以和古来志士仁人相处,不必与为思想而杀人者打交道,实为无限幸福。他的结束语是:“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哲学家的幽默和达观,跃然眼前。

我并不主张对苏格拉底哲学作过高评价。他把哲学的注意力移向人生,诚然是一大功绩,但他进而把人生问题归结为伦理道德,视野又未免狭窄了。其实,人生意义问题的提出,是以绝对为背景的,哲学的智慧不在于就人生论人生,而在于以绝对为背景对人生意义作出说明。赫拉克利特说,智慧不等于知识,智慧在于认识,即绝对和永恒。苏格拉底却把智慧与知识等同起来,又把知识与美德等同起来,尽管他强调的是“关心自己的灵魂”,但是,如果像他那样把对于绝对的渴望从灵魂中排除出去,视为无用无谓之事,那么,灵魂就不成其为灵魂,而智慧也降为一种道德知识和处世之道了。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苏格拉底比起赫拉克利特来又是某种退步。不过,尽管如此,苏格拉底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仍不失为至理名言,是一个真诚的哲学家应有的信念,只是我们应该以更加广阔的眼光去省察人生。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资中筠,女,(1930― )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专业之外旁涉中西历史文化,近年来关注中国现代化问题,撰有大量随笔、杂文,并翻译英法文学著作多种。

读《五人墓碑记》,我们多把注意力放在了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身上,多把注意力放在了写作手法与特色的赏析上。其实,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张溥,是周顺昌,是“买五人之头而函之”的贤士大夫:吴默、文震孟、姚希。这些“士大夫”身上体现的正是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的品格。

然而,自古以来,在专制时代里思考生命意义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处境却是非常尴尬矛盾的,其命运也多悲壮。从明末到五四到今天,知识分子不断地对此进行了反思。借助人类文明的镜鉴,人们的思路逐渐地清晰起来。

资中筠先生的这篇《国家兴亡,匹夫无责》,独辟蹊径,为解决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提供了思考的新颖角度。在时展到知识分子摆脱对权力的人身依附成为可能的时候,我们便应懂得:国家之上,还有天下;俗世之外,还有道统。

第7篇

【关键词】 立德树人;哲学;意识形态;人文素养;精神境界

“立德树人”是我国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在高校从事“育人”工作的教师,应深刻认识和领会“立德树人”的深层意蕴,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任,不仅要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精神,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立德树人”之重任出谋划策。本文认为,哲学对“立德树人”活动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立德树人须加强和改进哲学教育。

一、“立德树人”何以要加强哲学教育

所谓“立德树人”就是以“德”树人。“树人”是目标,“立德”是前提和基础。没有“德”,一个人就很难立身于社会,更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正如所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时下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时髦的顺口溜:“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才有德是真品”,说明了“德”与“才”的关系以及“立德”对于“成才”的重要性。实际上,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德与才的内在关联,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人历来都非常重视道德教化,把成就“德业”看成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

今天,党中央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针对当前我国教育界普遍存在的重知识而轻道德、“育分”胜于“育人”的弊端和错误倾向,强调学校教育要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向善,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拥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和鉴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历史重任,党中央和教育部要求要充分发挥学校和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向广大学生大力宣传和普及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系列讲话精神,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武装学生的头脑,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公民道德、民主法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凡此种种都是非常必要的、正确的和可行的。但在笔者看来,除此之外,更为根本的是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哲学教育。因为,哲学本质上是“成人之学”,它对“立德树人”能起到“培根固本”的作用。

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即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所以,“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他又言:“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1]既然“某种人”就是从事某种职业或扮演某种角色的人,那么,你要做好“某种人”,就得掌握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比如,要做好一名医生,你就得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要成为一名好的律师、检察官或法官,你就要学好法律知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哲学并不给人传授某种具体的知识,因而它不能教人从事某种具体的职业。职此之故,一般人认为学习哲学没什么用处的。而在冯友兰看来,这恰恰是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的根本所在,哲学是使人“成为人”的学说,简言之,“成人之学”,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立德树人”之学。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人都得学习哲学。

哲学何以能“成人”?是因为哲学能塑造人的灵魂。何为“人的灵魂”呢?以笔者之见,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人生信仰就是一个人的灵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人的信仰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是一个人行为处世的航向、目标和指南。在一定意义上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的人,他将来能够成为什么样子的人。众所周知,在所有的学科中,惟有哲学是最集中最系统地思考和探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问,因此说,哲学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学说,它对一个人的成长能起“奠基”或曰“固本培元”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北宋哲学家、关学创始人张载才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豪言壮语和宏伟志愿。“为天地立心”就是“立人”(《礼记》曰:“人者,天地之心也”),而“立人”的实质乃是“立思”,即确立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生民立命”就是为芸芸大众提供精神家园或曰信仰。由此可见,张载所言的“立心”、“立命”实际上就是“塑魂”。换言之,正因为哲学能“塑魂”,所以哲学家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通过学习哲学,人们就可以懂得“何以为人”、“人为何而生”的“大智慧”和“大道理”,并以此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和价值尺度。古人曰:“人极立而道术正”,人们只有依据这种“人之为人”的根本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衡判生活的意义,才知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进而才能活得心安理得、心旷神怡!

然而,当今社会是一个功利主义大肆横行的时代,受此影响,整个教育界都在致力于给学生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技能和本领,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从而使当今社会工具理性过度膨胀,价值理性迷失,最终使现代社会出现道德滑坡、意义失落、人格扭曲等现象。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材,而非制造高档器材。”“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大学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高级工程。忘了人的灵魂,教育也丢失了自己的灵魂。”[2]因此,他呼吁要加强人文教育,认为人文教育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退、人格的高低、思维的智愚、言行的文野、事业的成败。在笔者看来,在加强人文教育当中,尤其要加强哲学教育。因为,哲学是人文学科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尤其是在今天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活动中,如果缺少了哲学的教育,人们就难以明了“做人之道”,遑论“成为人”!但我们看到,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冲击,哲学在今天日益被边缘化,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就连教育领域也存在着这种情况,比如,哲学由原来的单独的一门政治理论课,变成现在的“原理课”的一部分,讲授的内容和课时越来越少。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要实现“立德树人”的重任,必须加强哲学教育。

二、“立德树人”还须进一步改进哲学教学

实现“立德树人”重任不但要加强哲学教育,还要进一步改进哲学教学。

毋庸讳言,我国历来还是比较重视哲学教育的,比如在中学和大学的政治理论课中,哲学始终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但在笔者看来,我们过去乃至于今天在哲学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导致哲学的作用非但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还出现某些偏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把哲学简单化、庸俗化、政治化。所谓把哲学简单化就是把全部的哲学史或哲学理论归结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冲突和斗争的历史(或理论);简单化的结果就是庸俗化,所以,所谓哲学的庸俗化就是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冲突和斗争来解释全部的哲学史(或理论);所谓哲学的政治化就是抛开哲学的理论内容和理论性质,完全把哲学的派别冲突看成是一种政治冲突,给哲学的派别贴政治标签,例如,凡是唯物主义就是正确的、先进的、进步的;凡是唯心主义就是错误的、落后的、反动的。

第二,把哲学完全意识形态化。哲学的政治化也就是哲学的意识形态化。在以往的哲学教学中,我们把哲学仅仅当作一种意识形态来传授,所以哲学就只是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来看待;在实践中,哲学只是作为一种为政党进行政治辩护的工具。与此相适应,以往在对哲学的理解和传授上,只注重哲学的阶级性,或者说,把哲学的派别冲突仅仅归结为阶级性,认为进步阶级必然遵循唯物主义,反动阶级必然搞唯心主义,没有认识到或者说根本不理解哲学还具有人类性、时代性、民族性、反思性、超越性等特性,从而对哲学的理解过于褊狭,哲学的许多功能被遮蔽。

第三,由于把哲学完全政治化,并从意识形态性的角度选取哲学讲授的内容,因此,在以往的哲学教学中,不仅把哲学放在政治理论课中去讲,而且,其讲授内容也只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从事的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各级各类高校,理应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的头脑,故而在哲学的教学中,只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未涉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内容。然而,如此一来,哲学讲授内容过于狭窄。

第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世界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哲学学科以及哲学教育的处境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当时代已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时期,经济建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以往那种“政治化的哲学”必然会因“不合时宜”而遭到人们的拒绝和排斥。人们由对“政治化的哲学”的拒绝,进而拒绝一般哲学,这是当前哲学被“边缘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要改变上述状况,我们必须要对哲学本身进行深入、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哲学教学,使哲学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正确的充分的发挥。

不遑缕述,哲学不仅仅属于意识形态,它还属于人文科学、思维科学和形而上学,因此,哲学不仅具有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政治性、阶级性、党派性等特性,还具人文科学所具有的民族性、时代性、文化性等特性;具有思维科学所具有的客观性、规律性、工具性等特性以及形而上学所具有的思辨性、普遍性、抽象性、超越性、终极性等等;由此决定了它对人们不仅具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构和导向功能,还具有思维范式、精神境界的建构和导向功能[3]。因此,学习哲学对我们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它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确立理想信念;其次,它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觉悟,坚定政治立场;再次,它能锻炼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水平;最后,更重要的在于它能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等等。

凡此种种无疑对实现“立德树人”的重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前所述,由于我国的哲学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妨碍和制约了哲学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立德树人活动中,我们首先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哲学教育,比如,把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课程开设,并且要加大课时量;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所改进。我们必须强调,实现立德树人的重任仍需要发挥哲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因此,在哲学教学的内容中,一定要讲清、讲透哲学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坚决反对当前一些人完全抛弃哲学的意识形态性或者将之虚无化、弱化;但另一面我们要坚决反对以往那种把哲学完全意识形态化或政治化的做法。以笔者之见,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重任中,就哲学而言,在发挥它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上,尤其要大力发挥它作为人文学科和形而上学所具有的功能,以此为抓手和着力点,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就此而论,哲学教学的内容就不应当只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以及印度哲学中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成果都应包含进去,特别是中西印三大哲学传统中的有关人生价值、人生意义、人生境界以及人性、人的本质、人格、人的存在等方面内容,应当成为今后讲授的重点。

总之,哲学对“立德树人”具有独特的作用。当前应加强和改进哲学教育,除了继续发挥哲学的意识形态功能之外,应着力发挥它的人文教化和境界建构与导向功能。职此之故,应把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授内容不能仅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应包括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乃至印度哲学中的人生论、价值论、修养论、境界论以及生态伦理等方面的积极思想。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 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2-4.

[3] 童鹰.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第8篇

在当前高中教育环境下,为了应对高考的压力,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学习方向就变得非常功利和明确。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有一个非常尴尬的现实摆在政治教师面前:政治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但学生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它,尤其是哲学。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对我们个人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学生都应该学好哲学。但就怎样学好哲学,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疑团。

在哲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想获得一个好的效果就必须端正学习哲学的态度,改正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下面笔者就高中生在哲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简单归纳。

首先,没有正确地认识什么是哲学以及哲学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看到“哲学”这个词语,大家都会觉得神秘、抽象、思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因此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哲学是空洞、无用的理论,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实际意义,对哲学采取的态度是漠然视之。

其次,忽视了哲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知识联系。高中生由于社会阅历有限,无法完全理解哲学的作用,因此他们就在他们的理解范围内给哲学下了一个定义:哲学与其他学科没有任何的联系。所以上课时他们只听相关材料却不去学习重要的哲学道理。

最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就要依靠自主学习,但大多数高中生仍然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在哲学知识的学习上,不能自主学习就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成绩也就不理想。

针对高中学生在哲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有个正确的解决对策,才能让他们走出误区,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出改变。

第一,充分认识学习哲学对中学生的学习与个人成长的作用。大多数学生认为哲学是非常模糊、遥远的东西,认为它是哲学家应该研究的事情,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哲学的作用。哲学虽然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但它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像所说:“哲学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语言。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省许多事,就会少犯许多错误。”所以哲学不仅会指导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而且会对我们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大的帮助。因而面对这样的问题:“哲学是枯燥的吗?哲学是丑陋的吗?哲学是令人生厌的东西吗?”我们要大胆地说“不是”,我们要用哲学来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塑造智慧的人生。

第二,正确把握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有些学生认为哲学是独立的学问,与其他学科没有任何的联系,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哲学就它的产生而言,就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哲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能为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提供帮助,尤其是在语文的写作中。历年语文高考题中都会涉及相关的哲学知识,所以在哲学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达到知识的灵活应用。

第三,教师要改进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在高中哲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的情况,尤其是高二的理科生。因为他们面临的仅仅是学业水平测试,所以在学习哲学时会抱“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因此有学生在课堂上看小说、做理科作业、睡觉……对此,教师必须改进教法,针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群体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文科班可以细讲、精讲,理科班只要梳理知识结构就可以了。在教学的具体方法上,可以采用讨论、演讲、阅读等以激发他们学习哲学的热情。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使用,用相关哲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第四,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绝大多数文科生在学习文科知识时,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就是背。我们认为学习文科知识的确该背,但不能“死记硬背”,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学好哲学,首先,课前一定要预习。只有提前预习了,才知道课本上有什么、讲的是什么,哪些地方自己会,哪些地方自己搞不懂,为课堂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上课认真听讲。这是一个核心环节,能达到释难解惑的目的。最后,要重视课堂笔记的整理以及课后的复习和相关练习题的巩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掌握所学知识,为成绩的提高创造条件。

总之,学无止境,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断探索有益于教学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走出误区,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哲学的学习中寻找快乐。

第9篇

 

贵州省政治会考主要考查学生高中阶段的政治知识。在贵州省会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自2013年起,贵州省会考的各门学科考试题型发生了较大变化,试题更具时政性和综合性,更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鉴于会考的复习内容杂而多、周期短,笔者以近年来对会考的复习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近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特点

 

近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都是本省自主命题,结合近三年的试卷分析,会考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试题考查方向稳定,题型变化较大。会考考查范围仍主要涉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四个必修模块,其中“经济生活”占25%,“政治生活”占20%,“文化生活”占20%,“生活与哲学”占25%,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占10%。从2013年开始,政治学科的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其中的单项选择题主要由时政题和基础知识题构成,而对不定项选择题的考查已取代前几年的主观性试题。总体来看,试题考查方向及难度等相对稳定。

 

2.试题倾向于重基础、突主干、强化理解运用。会考重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因此试题内容大多是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属于A层次;部分知识则是考查理解和运用,属于B和C层次。研究近年的会考真题发现,在题型变革后的2013~2014年的试题中,考查点源于教材,但对B层次和C层次知识点的考查力度加大,这说明会考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3.试题贴近生活,时政特点突出。政治和其他科目不同,时政性较强,在考试题型变革后,整套试题的设置大多都会以时政为材料背景,尤其是单项选择题的前5个,题目都来源于年度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备考期间要督促学生加强时政学习。

 

二、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备考策略

 

1.仔细研读考试标准,考点复习有的放矢。由于会考的教学内容多,任务重,复习周期短,《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就显得尤为重要,《考试大纲》对不同知识点的复习有不同要求,大体分为ABC三个层次,每年考查的知识点所要求的层次变化不大,教师在复习课之前一定要认真梳理《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在教学的时候,注意结合教材,分层次给学生讲解,新增的考点要格外重视。笔者在以往的复习中,主要依据《考试大纲》要求,整理所有知识点,以便后期的复习有序进行。如果后期有空余时间,还需继续研读《考试大纲》,强化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

 

2.重视真题,传之技巧,辅以训练。高效的复习需要一定数量的习题做基础,但要避免盲目的题海战术,否则不利于教学相长,笔者认为最好的习题就是以往的真题,教师一定要精选真题,用好真题,一定要在复习的最后一个阶段运用真题,会考前夕可以利用针对会考的模拟题。在讲解习题时,最好对应《考试大纲》找到相应的考点,这样可以强化对该考点的理解。

 

通过笔者的研究,政治学科选择题比较实用的方法是排除法,要想把排除法用好,主要学好“两步”,第一步是学会识别错误的选项,第二步是排除无关的选项。对于后者,很多学生容易犯错,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题目的中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快速找题干、抓中心,比较快捷的方法就是勾画关键句子,不受错误选项的干扰,从而快速选出答案。

 

例如:(2013年贵州省会考第8题)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在创建平安城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监控探头的作用,市场对监控探头的需求量大增,视频监控设备生产公司扩大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这表明:A消费决定生产 B生产决定消费 C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D生产反作用于消费

 

解析:本题以时政材料为背景,考查生产和消费的有关知识,AD表达均错误,根据题目中“市场对监控探头……满足市场需求”的表述,强调的是消费的反作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是C。

 

3.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伴随新课改的发展,会考的复习应贯彻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了让学生认真记忆知识点,笔者近年来都是以划分学习小组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学习小组会根据学情划分,落实责任制,组员对组长负责,组长对教师负责,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其积极性。

 

会考是检测高中政治教学成果的基本标杆,其成效与备考策略紧密相关,要想实现会考检测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学习的高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第10篇

【关键词】政治课堂 教学情境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73-01

很多人一提到思想政治学科,出现在头脑中的就是“枯燥”、“死记硬背”这类的词汇。在很多学生看来,学好政治学科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只要愿意下功夫死记硬背就可以,而在很多教师看来,教授思想政治学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只要在上课的时候紧紧抠住知识点,监督学生把这些知识记在头脑中,再经过反复的题海战术,这样,就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以上种种的观念事实上都是应试教育思想在作祟。事实上,与人们对于思想政治学科的普遍印象不同,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充满活力,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只要用心,政治课堂完全可以是生动而有趣的。那么,怎样才能够一改传统的政治课堂面貌,彰显政治学科的魅力呢?那就不得不提到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政治课堂上,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把知识溶于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加符合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们一定要重视课堂上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利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

音乐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在不同的场合往往会播放各种各样的音乐。音乐能够有效的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透过音乐可以传达出很多的情感和信息。因此,在政治课堂上,利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往往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给学生上到《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时,就在上新课之前先给学生播放了几段不同民族的音乐代表作品,让学生分辨一下这些音乐分别属于哪个民族。当美妙的音乐声一响起,班级中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每个学生都竖起耳朵听音乐,纷纷猜测每一种音乐所属的民族,整个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听完音乐以后,教师开始进行总结:前面我们听到了不同民族的一些音乐作品,很多学生一听就能够分辨出来音乐作品属于哪个民族。学生之所以能够分辨出来这些不同的音乐,是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征、民族文化。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如何让这么多各具文化、民族特色的民族在中央统一的领导下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国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呢?这种民族政策的实施效果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些问题。就这样,在音乐的感染和教师的总结下,学生进入到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从而给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漫画创设教学情境

漫画是一种兼具幽默讽刺和深刻哲理的艺术形式,很多严肃深刻的道理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但显得浅显易懂,同时还兼具幽默风趣的优点,在人教版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就穿插着很多漫画在其中,这些漫画不但丰富了政治教材的内容,也使得教材内容显得更加轻松活泼。在政治课堂上,利用一些有趣的漫画来创设教学情境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这节的内容时,就给学生展示了一组漫画,漫画的大致内容说的是,一个学子经过寒门苦读终于做了高官,在当官以后,无数别有用心的人纷纷围了上来给高官送了各种各样的礼品,于是这位高官每到节假日就呆在家里等着人上门送礼。又到一年春节时,高官又像往常一样坐在家里等人上门送礼。不一会儿,门铃声响起,高官兴奋的奔去开门,当门一打开,一副明晃晃的“银手镯”展现在高官眼前,原来前来“送礼”的是反贪局的工作人员,就这样,高官瞬间沦为了阶下囚。漫画的内容很普通,但是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显得别有趣味,一方面学生被幽默的漫画逗得哈哈直笑,另一方面,在笑过以后,学生也领悟到了漫画中的深刻涵义,就这样,借助于这组漫画所创设的轻松的教学情境,教师顺利地揭开了今天的课题:“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

三、利用典故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很多的知识都是经过高度概括得来的,带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起来往往具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必修四《生活与哲学》部分。这时候,教师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化,以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为了解决知识的抽象性问题,很多教师会选择利用一些典故来阐述深刻的哲学知识,这样,通过简单易懂的典故,学生往往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深刻的哲理。所以说,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利用典故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策略。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主观符合客观”时,就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了一个“画家画牛”的故事:宋代有一个著名的书画收藏家杜处士爱好搜集各种名家的书画,其中最为他喜爱的一幅作品是唐朝大画家戴嵩所画的《斗牛图》。一天,杜处士在家中欣赏《斗牛图》的时候发现画上有一个霉点,于是把画拿到外面太阳下晒一晒,刚巧一个牧童经过,指着《斗牛图》说画家画错了。牧童说,两头牛在相斗的时候,会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角上,把尾巴紧紧夹在两条后腿之间,但是这幅画上的两头牛在相斗的时候尾巴却是摇着的状态,因此画家画错了。就这样借由一个有趣的典故,就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主观符合客观的重要性。

在政治课堂上,教学情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主动地从情境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处于一个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状态,从而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政治课堂上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让政治课堂在有趣的情境下展现出自身的学科魅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出于喜爱地去学习政治学科,学好政治学科。

参考文献:

[1]于洪林.情境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2期.

第11篇

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是作者的阅读札记,广泛涉及西洋文史中的多个领域。如此广泛而具有启发性的议题,自然不能在此一一谈及。对笔者而言,最具启发性的是,书中对船作为国家的隐喻,对浪漫主义的批评及关于隐微写作的讨论。因此,此篇阅读札记的写作,将主要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隐喻式的理解和表述,广泛存在于理论言说及日常话语中,甚至在科学词汇中,也时有隐喻的痕迹。关于隐喻问题,在当代英美哲学中多有讨论,包括考虑隐喻的实质是什么。在陈嘉映看来,隐喻虽是一种特殊比喻,但不仅仅是一种比喻。因为,隐喻之奥义在于,它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像”,而主要是一种“是”。这里的“是”,意为以隐喻的方式,连通已成形和未成形的经验,用成形的表述未成形的。在《说隐喻》一文中,陈嘉映说得明白:“隐喻就是借用在语言层面上成形的经验对未成形的经验作系统描述。我们的经验在语言层面上先由那些具有明确形式化指引的事物得到表述,这些占有先机的结构再引导那些形式化指引较强的经验逐步成形。”

林国华在《船:一个古老的国家隐喻》一文中写道:“以‘船’隐喻‘国家’,以‘大海行船’隐喻‘统治’国家,以‘航海术’隐喻统治国家的技艺、知识乃至秘密,这在古代希腊文史与政治文献中屡见不鲜。国家被视为一艘脆弱的船,凭借着卑微的航海术在大海上航行。”这样一种源于古希腊的国家隐喻,事实上也已进入中文语境,比如“”时期广为流行的语句:大海航行靠舵手。但无论如何,船之作为国家隐喻,主要涉及社会―政治实践问题。

事实上,船之隐喻还关涉到人类认知问题。这一隐喻的现代表述,是由纽拉特完成的,他在《记录陈述》一文中写道:“我们无法建立完全可靠,完全清洁,用以作为科学起点的记录陈述。在这里,不存在一尘不染的白板。我们就好像这样的水手,他们无法在干船坞里把船拆散,并用最好的材料重新建造它,而不得不在公海修复他们的船。只有形而上学才会彻底消失。不精确的‘语词簇’总是以某种方式构成船的部分。假使不精确性在一个地方减少了,它很可能会在另一个地方以一种更强的程度重新出现。”

纽拉特在此,主要讨论的是科学哲学中观察句的问题。意义的证实论者认为,原始的观察句是对实在的忠实记录,因此可作为可靠的科学起点。但纽拉特认为,这一思路是行不通的,因为观察句的精确性无法保证。由此,他对意义的证实论持一种批评态度。接着,他将科学事业比作在大海中行船,而作为水手的科学家,只能在既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而无法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一片干净敞亮的空地上漂亮地建起一座美轮美奂的知识大厦。纽拉特的这一立场,大致可归属于科学哲学的整体主义。奎因曾在《语词和对象》一书中,将纽拉特的话作为开篇引语。

在谈到船之作为国家的隐喻之后,又提及纽拉特著名的船喻,是因为在我看来,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在社会―政治实践问题上,总是以某种知识论的预设为基础。因此,将认知与政治实践问题联系起来,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重要隐喻。但这里的着眼点,仍在于政治实践问题。

以航海术隐喻统治国家的技艺、知识和秘密,引伸出的问题是:谁拥有这样的技艺和知识?如何获得这样的技艺和知识,以及如何保证它的可靠性?这样的技艺和知识,其性质如何?它是一种整体性知识,洞穿历史烟尘,为一个国家指明大方向;还是如纽拉特所言,不过是零碎的小知小识,修修补补聊以度日?

整个航船之上,如果只有舵手一人,拥有足够多统治国家的技艺和知识,那么毫无疑问,舵手将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唯一力量。但在哈耶克看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舵手的大脑是一台配置极高的超级计算机,也不可能拥有统治一个庞大国家的所有知识。从这个角度看,极权主义的知识论基础,完全是错误的。如此一来,极权主义之所以能够运行,其秘密是什么?唯一的秘密,是将舵手进行神化,而神是全知全能的。但我们又知道,人无论如何超拔,始终无能为神,因此,极权主义的统治不可能长久。

国家之船有没有一个最终目的,或所谓历史的大方向?林国华写道:“柏拉图认为,国家这艘航船终归是要驶过凶险的大海,最后到达某一处美好乃至神圣的港湾,而霍布斯则认为,这艘船没有目的地,因为大海无涯,从来就不存在什么港湾。这就是某些‘现代人’和某些‘古代人’争吵的前提。”以柏拉图的眼光看,国家之船有其终极目的,且是一无限美好的所在。而在霍布斯看来,这船并无终极目的,不过是在大海上漂浮。这样一种漂泊无依的状态,自然也就称不上完美。

从纽拉特的知识论立场出发,无疑霍布斯的看法更有道理。欧克肖特亦认同此点,他在《人文学习之声》一书中写到:“在政治活动中,人们航行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既没有避风的港口,也没有停泊的陆地,既没有始发站,也没有指定的目的地。我们的事业是在船上平静地漂流;大海既是朋友,又是敌人;驾驶船舶的技艺在于使用传统的行为方式的资源,使每个敌对的场景都成为自己的朋友。”在这里,我们看到欧克肖特通过船之隐喻,引伸出政治保守主义的结论。即在政治实践当中,应充分尊重传统行为方式,因为它是我们唯一可资凭借的资源。

林国华在书中对浪漫主义的批评相当有力。在《“雪花飞舞后面的繁星”:博尔赫斯的东方遐想》一文中,作者引用博尔赫斯话说:“‘文化’一词与种庄稼的农夫有关,‘文明’一词则与城市有关。”在笔者看来,这段话极为重要。因为我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理解和追求,事实上是建立在城市的范型之上的。而浪漫主义的错位之处在于,他们对于诗人、儿童和精神自由的歌颂,事实上是对一种农夫式的生活方式的赞美,而这恰恰是非政治性的,或者说是一种极端的政治不成熟。如此一来,其对政治所能造成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卢梭是这一路思想者的先驱。林国华在《卢梭的人生和作品》一文中写到:“凭借愤懑、尖刻、愁苦和阴郁等混乱的激情去守护所谓一种理想,这是一种非常现代的现象,在所谓的‘现代抒情诗人’中间广泛流行。这种感伤的滥情风尚旨在以疯狂的手段标榜一种疯狂的观念、信仰,甚至是错觉,并且在这种疯狂所许诺的虚假的绝对独立中自我陶醉,这就是卢梭在孤独的漫步中所体会到的‘存在感’的本质。”抒情诗关于自我的浪漫想象,严格讲不过是一种青春期的未成年状态,事实上无关理想,也根本不值得赞美。但浪漫主义的危险在于,他们刻意将一种未成年状态视为对至高理想的捍卫,从而拒绝走向精神成年,拒绝承担对世界和自我的责任。

浪漫主义有其深刻的思想史背景,罗蒂在《真理与进步》一书中写到:“自拜伦和歌德以来,男人已经把写诗看做创造性的自我,避免必须以某人的父母、教师、雇主和统治者所使用的术语来界定自己的最好的方式之一。自1820年左右以来,一个青年男子已经具有把他自己界定为诗人,在写作的方式中发现他的道德特性的选择。”而且,“成为一名具有诗人天赋的年轻男性就是能够以英雄的术语描绘某人自己”。但是,以英雄般的术语描述自己,并不意味着抒情诗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无力承担起对世界和自我的责任,而只是扮演英雄的行为,则不过是在对世界撒娇的同时,进行一场没有任何收益的自我欺骗。

抒情诗赞美儿童,标榜纯真,表面看来极端美好,但实质上是缺乏自制,甚至是在制造精神暴君。而精神暴君,时时有可能转化为肉体、政治意义上的独裁者。一面是天真的诗人,一面又是血染双手的杀人者,这样的例子我们并不陌生。更要命的是,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多具备宣扬自我的本领,因此在一个动荡社会中,成为政治统治者的概率颇高。但即使成了统治者,亦无法掩盖其精神不健全的实质。林国华在《洛克:洁净的源头与审慎的人》一文中写到:“在每一个暴君身上,每一个暴徒身上,我们不是都能依稀看到一个哭闹不休的孩子的身影吗?”

歌颂精神自由,是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路的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极深,为此我们甚至遗憾于没有俄罗斯知识分子那样深厚的作为精神支撑。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看,林国华认为这一路的思想事实上是反政治的。他在《灵魂世界的装饰品,政治世界的缄默者》一文中写到:“……通常所谓的‘受苦的俄罗斯灵魂’,它其实是粗野的斯拉夫民粹思想、精致的东正教末世论神权政治狂信以及古老的日耳曼极端二元论神秘神学的大杂烩。‘俄罗斯灵魂’从‘受苦’中诞生,最后以‘受苦’为崇高归宿,它滋养了一个没有‘政治文明’的民族,蔑视‘服从’,也不获‘保护’,它津津乐道的是似是而非的‘精神自由’,但却无往不在身体和灵魂的枷锁之中,从索洛维约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别尔嘉耶夫,一直到布尔加可夫、舍斯托夫、梅烈日夫斯基以及发明了典型的俄罗斯式‘撞墙哲学’的安德列耶夫,莫不如此。”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至少可以认识到,审美意义上的崇高,并不能替代对政治文明的思考。

关于隐微写作,是近年来政治哲学中讨论颇多的一个问题。我对此关注不多,因此只能发表一点儿或许不甚恰当的浅见。如果说因为政治迫害的存在,而在写作时有所隐晦,我想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所在多有,也许并不值得特别提出。但事实上,关于隐微写作的讨论,有其特定的题旨和涵义。

林国华在《古代诗与奥古斯丁》一文中写到:“‘隐秘写作’的命题是一个纯粹的无神论命题,其缘起与凡人对神的知识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具体而言,主张这一命题的人认为,少数哲人洞悉了一个可怕的真理,那就是神并不存在;这一真理与政治共同体的道德根基相左,宣扬这一真理不但危及大多数人的生活秩序,而且也置哲人于危险的境地,于是就出现了‘隐秘写作’的传统,这种写作往往使得哲人的作品模棱两可,莫衷一是。”

从林国华的表述看,隐微写作其实是古典政治哲学一个特有问题。因为将政治共同体的道德建立在神法之上,是古典政治的特有思路。而且,这样一种思路认为,在认知意义上,哲人有一种超乎普通人的特异能力,因为只有他才能洞悉神并不存在这一可怕“真理”。但从现代知识论角度看,这样一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认知方式,很难得到有力辩护。

在此之外,隐微写作的提法,还隐含一个区分少数人和多数人的题旨。吴雅凌在《迫害与写作》一文中说得明白:“隐微写作归根到底是一种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政治哲学传统。古典哲人们相信,哲学从根本上是‘少数人’的特权。公民宗教与个人宗教的区别因而隐含着社会与哲学的对峙,其实就是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区别。”有了这样的区分,一个“自然”的引伸是,在政治实践层面上,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是自然正当的。这是一个相当极端的思路,正如罗蒂所谓民主优先于哲学,在相反的方向上极端一样。

我们即使从最善意的角度考虑,也只能认为,在古典政治哲人中,只有一部分倾向于隐微写作,而绝不可能是全部。林国华指出:“声称自己在古典作家那里发现了‘隐秘写作’的学者并没有足够深刻地去体味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他们发现的‘隐秘写作’是一种内敛的、辩护式的、富有教派性质的写作方式,这仅仅符合一部分古典作家的风格;对于那些尤其具有立法意图的作家而言,这类观察显得非常狭隘,并不适用。”

第12篇

一、一枝红杏出墙来――用古诗名句导入课

清朝人李渔曾经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新课用古诗名句导入,“诗化哲理”,必然先声夺人,设计出愉悦的教学情境,用“课伊始,意境即生”的艺术效果,让学生获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愉悦感受。从而拨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的传统教学顺序是先讲“矛盾特殊性”的概念,再阐述“矛盾特殊性”原理,死板呆滞,空洞枯燥,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深刻内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就在情理之中。如果打破常规,采用古诗情境导入,效果则大不一样。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在优美的轻音乐背景下朗读“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然后体验、感受这古诗所表达的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意境。接着,笔者又补充朗诵了描绘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不同景色的诗句,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等,让学生在诗句的聆听、欣赏中体验不同季节的景色美,激发起积极、愉快的学习情绪。此时,教者顺势启发:“从哲学上看,诗人对北国风光、江南春色、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景色的描绘如此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富有个性,让人印象深刻、不能忘怀。这些诗句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功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

可见,教师恰当地运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古诗名句导入新课,不仅能借助诗句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利用其蕴含的哲学思维魅力更好地解析所学哲理,为新课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二、动人春色不须多――古诗名句说哲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抽象地讲解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力,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才能把政治课上得绘声绘色,让学生入耳入脑?笔者认为,动人春色不须多,运用古诗名句说哲理,效果就很好。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具有丰富的语言美感和艺术魅力,能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抽象的理论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哲学深刻的内涵,丰富人文素养和知识底蕴。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之一,为了使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它的哲学意蕴,讲授时笔者选用了苏轼的有名哲理诗《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制作成多媒体放映,组织学生集体朗诵。然后问:“悦耳的琴声从何而来?这首诗蕴含了什么哲学道理?”激发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活跃的思维。在学生分析、归纳、感悟的基础上,笔者点拨:苏诗所言琴声既不存在于“琴”上,也不存在于“指头”上。琴声是“琴”与“指”两个事物“合”的结果,若“分”开,“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没有任何效果。诗句充满了辩证法的道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无法理解。通过引入古诗名句,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深刻地呈现了出来,使学生对“普遍联系”这一哲学原理的理解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具体、生动、形象。有人说,哲学和诗,在灵魂深处相通。的确,短短一首《琴诗》,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哲理的启迪,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不同的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却是不同的,究其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讲,除了立场、观点和知识结构的不同,人的情绪、修养和志向的不同也是重要原因。为了说明这一点,笔者引诗析理:借酒能否消愁?曹操认为:“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却认为:“借酒消愁愁更愁。”生死离别是难还是易?南唐李煜悲叹:“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商隐却感慨:“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样,通过不同古诗词的寓意对比,加深了学生对形成不同意识原因的多角度理解。

三、古诗名句结豹尾 ―― 回眸一笑百媚生

俗话说:“编筐织箩,重在收口;描龙画凤,贵在点睛。”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有序的过程,既要有“凤头”,又要有“豹尾”,耐人寻味的结尾给学生以无穷的美感和艺术的享受。笔者认为,在结尾处引用富有哲理的古诗名句,能再次留住学生的目光和思维;一个绝妙精彩的结尾与令人钟情的开头有机结合,似锦上添花,使课堂教学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反之,虎头蛇尾的教学结尾,很难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甚至会使已达成的教学效果付诸东流。在哲学教学中,选取一些古诗名句作为课堂结尾,恰似“回眸一笑百媚生”,令人萦怀难忘、回味无穷。

例如,讲授“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当整节课的内容进入最后的环节――结尾时,除了对这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笔者引用了北宋刘的既写静又写动、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一体的诗《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好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用来概括总结“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那样的贴切:一切事物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正如王夫之所言:“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用这首诗结尾,既突出重点、升华主题,更因“诗情点睛”,产生了“余音绕梁”、课断思不断、语断意不停的教学效果。

再如,“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关系”是学生感觉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哲学原理之一。为了化解难度,在教学结尾处,笔者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晚唐诗人杜荀鹤写的一首哲理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让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味其中蕴含的哲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对立统一,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就与教材在本课开头安插的漫画《你敢吗?》遥相呼应,有诗有画,诗画相伴,既夯实了基础,又突破了难点。

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引用古诗名句结课,不仅能使学生保持并发展对所学内容业已形成的兴趣、记忆、技能和思想感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还能使学生进一步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和提升能力。

四、古诗名句入练习 ―― “鱼”与“熊掌”皆可得

多年来,无论是全国统考卷,还是各省份卷,政治高考试题中常有以古诗名句入题的。以古诗名句入题,不仅使高考题增加了意境美,也向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改进教法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如能充分地挖掘“古诗名句”的有效“元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串联、整合相关知识,既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掌握知识;又能让学生通过对古诗名句美的欣赏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美人格,在不知不觉中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鱼”与“熊掌”兼得。

用诗训练,夯实基础。抓好基础,既能保证高考中占80%的基础题、中档题的得分率,又使能力提高成为可能。古诗入题,强化训练,是夯实基础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教学“量变质变”原理之后,笔者编制了如下一道题供学生练习。

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着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 )

A.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此题引用了八组古诗名句,涉及原理(或方法论)有5个之多: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抓住时机促成飞跃、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等,于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继而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以诗探究,升华情感。新课程教材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它们既是教学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以诗探究,是“探究活动”综合知识、强化观点、净化心灵、完美人格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哲学与生活》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的教学中,笔者布置了如下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课后查找并对比着赏析李煜的《虞美人》和夏完淳的《别云间》,然后探究思考:同样是身陷囹圄,李煜和夏完淳在诗词中表现出怎样不同的理想和人生态度?你认为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