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消防基本方法

消防基本方法

时间:2023-08-01 17:39: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消防基本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消防基本方法

第1篇

【关键词】铁路;消防管理;实训课程

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是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治安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学校铁路公安特色课程。课程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为我国铁路公安消防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及其新型大型枢纽站的大量修建,铁路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和要求。越来越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水平的铁路公安消防人才。所以作为我国“铁路公安的摇篮”,探究目前铁路消防管理实训课程的现状,查明课程的优缺点,践行公安教学练战一体化,便成为了学校、专业最为急迫的事情。

一、铁路消防管理(专科)课程现状

1.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现状

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是1980年我校迁建郑州以来长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经过长期的积累、总结和探讨,该课程的课程建设如教学目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配置等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现专科阶段,课程只对本校治安管理专业开设,共34课时,其中讲授26课时,实验实训8课时。

课程基本思路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安部、铁道部规章及有关的文件规定为依据,通过对铁路建筑及环境、设施及列车燃烧规律的讲解,总结铁路消防工作实践经验,结合建(构)筑物消防设施、电气、运动空间防火原理及相关消防科技的先进成果,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铁路站场、线路、房屋建筑、列车等防火原理,特别是熟悉铁路车站、列车等公众聚集场所、重点行车场所、物资集中场所、机车、车辆存放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的防火理论知识。

消防管理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授课内容不能拘泥于对实际工作和应用的概括,应力求原理性解释和对本质的揭示。因此,铁路消防课程将铁路消防原理同物质燃烧原理、建筑防火原理、电气防火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铁路消防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中。既强化了铁路消防课程的理论性,又突出了铁路特色。授课具体内容见下表。

2.铁路消防管理实训课程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校主要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课程及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所以教育部在2012年公布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高专类学校实践教学比重不少于50%。而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是铁路公安教育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所以在实训课程设置时加强了实训课程的比重,目前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及场地条件,安排实训课程8学时。具体内容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目前铁路消防管理实训课程主要涵盖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两个方面。灭火器使用、逃生及疏散训练属于基本技能,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自救、逃生技能。灭火设施及建筑防火检查、消防法律文书制作属于专业消防技能,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消防业务警察必备的基础专业技能,也是公安机关消防监督执法活动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技巧。

由于实训对象为治安专业专科学生,所以实训整体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为指导思想,在实训内容设置上紧扣“如何做”这一核心标准,在实训形式上力求贴近实战。使学生在实训中独立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即培养学生的实战技能,又锻炼了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

虽然通过实训,学生基本掌握灭火设施器材的使用,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掌握消防监督检查的程序及方法;了解火灾现场和建筑火灾的特点,并能够根据火场情况正确使用避难器具逃生自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铁路消防课程实训仍有一些不足。1.课程特色不突出。本课程为铁路消防管理,全课程突出铁路特色,并且毕业生也多就职于铁路公安,消防管理工作也以“站、车、线”为主。虽然理论课程详细讲授了铁路消防管理的相关内容,但是由于实训场地及列车种类复杂性的限制,目前在实训课程设置时未能安排列车或车站的消防检查相关内容。2.实训对象相对单一、落后。由于课程时间及教师人数限制,目前实训课程还仅限于校园范围内开展。因此不论建筑防火检查,还是灭火设施器材检查,检查对象均是校园内部建筑。但是目前校园建筑相对简单并且建设年代相对较长,所以实训对象不具广泛性,未能充分反映当前消防设施现状。3.实训未能紧贴实战。在实训课程设置时,虽然设置了灭火器使用及逃生、疏散训练等基本技能的相关内容,但是作为一名公安干警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了解这些基本自救技能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掌握火场指挥,火场救援及基本医疗急救等救援技能。但是由于课时量及师资力量不够,所以未能开展准备些实训科目,因此未能做到紧密贴近实战。4.学生动手练习不足。在灭火器材使用及逃生、疏散训练等一些器械配合性实训科目中,由于器械数量有限,因此只能分组进行,致使一些学生只能近距离的感受,不能实际操作。

二、实训部分在铁路消防管理课程中的地位

铁路消防管理作为治安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有普通警务管理课程的特点,也包含一部分理工科专业的特点。这是因为课程管理的对象为铁路消防,而铁路消防是典型的理工专业,并且只有充分了解掌握管理对象,才能更加高效、安全、全面的进行管理。因此铁路消防管理课程应当更加注重实训部分,使学生在必要的实训中掌握管理执法的程序,理解铁路消防的基本知识。

1.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深度延续

在课程体系上,实训教学是课堂课程的补充、延续。课堂教学多是传授学生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这些理论、知识、方法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较多的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通过必要的、合理的实训才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堂教授的基础理论,更扎实的掌握课堂讲授的基本知识,更熟练的使用课堂传授的基本方法,做的“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所以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深度延续。

2.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联系纽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知识的讲授,多把系统知识、方法分割成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样虽然在讲授时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每一个单元,但是独立化、片段化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的知识应用。所以只有通过必要的实训课程,才能帮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单元化的知识,再一次系统的纵向串联起来。另外在实训中往往也涵盖其它课程的知识和方法,所以实训也可以帮助学生横向的串联以往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联系纽带。

3.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考核标准

掌握知识的标准,依次为知识是否被记忆,是否被理解,是否能应用。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以书面考试的形式或以问答的形式均可以进行有效的考核。但是对于考核知识的应用,实训是最有效、最直观的考核方法。并且实训在考核知识应用的同时,也可以对知识的记忆及知识的理解进行考核。因此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考核标准。

4.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最终目标

任何知识的学习,最终目标都是要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各种形式的应用,或用已学到的知识学习理解新知识,或用已学到的知识进行工作、创造价值。而实训正是这种应用在教学中的体现,即实训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将已学到的知识进行自主融汇贯通后,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并从中熟练相应的技能与知识。因此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虽然铁路消防管理(专科)实训课程,在整个课程和专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课程在执行时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实训方法,便成为了下一步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克建.公安院校消防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警察实战训练研究,2010,(4).

[2]郜阳.公安专科院校消防管理课程改革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32).

[3]高锦田.关于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5(02).

第2篇

关键词:网络化;人员调配;消防战训;管理平台

消防战训作为基层消防指战员进行灭火救援和灾害事故处置的基础教育,在消防救援队伍整体规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2018年11月9日公安消防部队转制后,消防救援工作不断趋向于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标准,这对于新时期的消防队伍战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化管理,作为21世纪的新型管理方式,在人员调配上具有速度快、面积广、辐射范围大的特性。不同于单纯的网格化管理,网络化管理通过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将原本分散的单体通过技术手段组建成一个网络进行管理,在信息采集方面具有更加开放的性质,直接接收互联网个体、传统电视媒体、电子信息网络介质等多方面的情报,并将其汇总分析,在人员调配和管理上能够发挥巨大的实际作用。本文着重综合叙述了目前消防战训的主要方法,并搜集了一些已经实现部分网络化管理战训保障的地方消防救援队伍案例,将两者对比以论证普通网格化管理在事件处置、统计分析、数据查询、系统管理、其他功能五个方面上的不足,突出网络化管理的优越性。然后,粗略总结了目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可以采用和推广的较低成本配置的网络化管理技术,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期完成网络化管理视域下消防协同战训策划方案的制定,让消防战训更好地适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新时期管理平台架构。

一、网络化管理在消防战训工作上的重要作用

(一)网络化管理在消防救援人员训练上的应用。消防战训工作在个人方面上,体现为一名消防救援人员在灭火战斗和应急事故处置之中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实行网络化管理,对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目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主要训练科目包括体能训练、队列训练、消防基本业务训练、消防业务理论学习、消防专业业务训练、消防基本情况熟悉和预案演习和适应各个地方特色的其他训练科目。其中,开展频率最高的是体能训练,通常与消防基本业务训练结合开展,主要目的是提高队员灭火战斗时的反应效率和综合战斗素质;其次是队列训练,为整齐划一的队容风纪和宣传方面的对外展示打下基础,是所有消防救援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训练科目。以上几个方面的培训,同时包括训练相对较少的专业业务训练和适应地方的特色训练,在经过一年试用培养期后,消防指战员基本能够完成要求指标。目前在全国各地方基层中队已经具有较高标准的教育水平,除了体能训练在科学无伤施训方面仍有提高的余地,其余已经基本达到新时期灭火救援工作的要求,“人对人、班对班”的管理方法也可以应对这些较为简单的科目。但是,其余两类的训练,特别是消防基本情况熟悉和预案演戏,在目前的建设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了救援工作的一些被动。在消防火灾扑救时,提前掌握灾害类型,深入了解建筑物或者燃烧区域的信息,能够为快速扑灭火灾争取到宝贵的时间,这与提前规划和了解是分不开的,而消防业务理论学习、消防基本情况熟悉和预案演习两个科目联系相对紧密,与消防防火关系较近,同属于难度较大的科目,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不断学习和实践,这些战训培训工作相对较少,造成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个别中队管辖区域面积较大,无法对整个辖区的火灾多发地段都进行实际操作预演,在事故发生时造成ABC类火灾分类不明确,出动车辆装备以及应急处置方法不得当;二是消防指战员业务知识学习全靠记忆,到达火场无法应用,大部分仍然依靠经验解决问题,火灾处置方法灵活性不足。相比于人力获取网格的信息单元,网络化管理在这两个方面战训准备具有突出优势。以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设计的广东省火灾隐患举报平台微信小程序为例,其在2020年10月14日共收到9次举报,在将信息汇总后,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将出现问题的地方反馈到各支队,经支队系统传达到大队,由大队进行统一调配,当日所有问题都被调查,89%的火灾隐患和消防通道堵塞问题被解决,这对消防基本情况熟悉方面工作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帮助。在预案演习方面,一般的基层中队内纸质材料过多,面广,资源提取速度慢,细节把控不到位,一些地方研制的系统也能较好解决这些问题,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首个“智慧消防”项目,将每个调查结果整理成为预案,在火灾发生时调出数据,直接解决数据调用速度慢的问题。同时,巡检人员可以利用带NFC功能的手机进行每日防火工作,系统提供标准化的菜单检查,并可以通过拍照上传,解决了一线巡检人员不会查的问题,确保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真实性,实现对建筑消防设施设备和对消防安全人员的巡检流程的检查管理。(二)网络化管理在直接灭火战斗协调上的应用。自2015年沈阳消防研究所提出“智慧消防”建设总体框架以来,智慧消防建设在《消防信息化"十三五"总体规划》等政策指导下获得了长足发展。《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消防信息化要做到“精准防控、协同共治、服务实战、服务民生、警地融合”。服务实战,则是按照“信息互通、快速便捷、辅助指挥”的原则组织战训工作。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依托三维建筑信息模型(BIM)平台打造的综合应用平台为例,相比于以人力为主无数据支持的网格化管理方式,此平台通过添加消防数据模块,整合消防设备、建筑构件、周边环境和人员流向等信息。基于BIM的建筑消防数字化管理平台与以往的各种消防应用系统相比更高效、更安全、更精细。全国范围内诸如此类的3D云控平台还有很多,如甘肃省消防总队大数据运维中心、广东省消防灭火救援实战化指挥云平台等,都在灭火救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三)网络化管理在重点危险区域监控上的应用。在消防危化品监控方面,目前完全配备直接监控的地区较少,但是经过实践检验,此类系统在火灾预警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如南通支队运用DCS化工监测预警系统,在原先基础上丰富和完善已有的“城市消防设施巡查联网监测系统”“消防隐患随手拍系统”“三合一预警系统”,实现了多维度分析预警、多层次数据共享、全方位扁平指挥,预警12起三级火灾隐患判断,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内的消防安全。

二、网络化管理视域下消防协同战训优化措施

在事件处置方面,网络化管理能显著够加快处置效率。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主要可以采取的网络化管理技术包括支队层面的web终端报警装置和云控信息处理平台,通过web终端接入来自用户的信息,云控平台监测信息的实时变化,转化为图表化、模块化形式分别对各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实时展现及下一步深度挖掘。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除了可以采用传统的人工接警汇总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设计价格相对低廉的微信小程序和单线程手机app,建立每个消防员的账号,购置电话专门在车辆上接收信息,简化web端口和处理信息传送到救援地点的过程。在统计分析方面,网络化管理能够充分掌握多元信息。具有数据支持的化工监测预警系统可以把传统消防中的重点监测单元,如水电、感烟、危险区域等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直接用树状图和折线图等两种以上直观方式体现出来。在数据查询方面,网络化管理技术能够准确备案消防事故。备案后的事故处置方法在下一次发生火灾时,可以被迅速抽调出来,为扑灭重大火灾事故提供借鉴。在系统管理方面,网络化管理技术能够将接收信息和指挥战斗结合起来。相比利用电话设备,消防救援队伍支队层面的网络系统能够解决大大增加人员调动的效率。在其他功能方面,网络化管理技术能够有效保障后勤等侧面基础性工作。技术范围一般包括车辆出库监测、火灾蔓延模型、区域火灾风险动态评估系统,主要对火灾扑救前的一些物质保障和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计量。

三、结语

要想建设一支具有国际顶尖救援能力水平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必须要建立全方位、高覆盖的网络化管理的消防协同战训。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网络化管理技术高效调度平常性战训工作,依然是消防救援队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杨朝磊,谢明.知识管理及网格化管理在班组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20,22(08):66-68.

[2]秦世杰.浅谈网络化管理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4):106-107.

[3]肖帆,罗博华.基于网络化的消防火灾联动报警管理系统研究[J].通讯世界,2017(19):91-92.

[4]潘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网络化的作用[J].消防界(电子版),2017(05):44.

[5]吴迪,唐佳庆.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36):21.

[6]张清发.消防网络化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62-63.

[7]肖方.消防重点单位档案管理网络化[J].上海消防,2001(08):42.

[8]丁国锋,何军英,林廷圻.工业消防安全网络化信息管理及监控系统[J].测控技术,2000(10):31-34.

[9]聂欣.江苏南通“智慧消防+“治理新模式提升化工风险管理[DB/OL].中国安全生产网,2018.

[10]骆小骆.BIM案例|BIM技术在消防领域的应用[DB/OL].北京:浦东BIM,2016.

第3篇

【关键词】消防;训练;一体化

消防“一体化”训练,是在队伍教育训练改革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能较好地解决了“一刀切”,好坏“一锅煮”的状况,提高了训练的积极性,减少了训练差距,缩短了训练周期,有利提高训练质量。所谓“一体化”训练,就是将灭火技术、战术、理论、责任区“六熟悉”、体能进行组合,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综合性的开展训练。

一、“一体化”训练的基本内容

(一)战术训练。战术训练是对战术指导思想、战术原则、战术方法、不同类型火灾的发展规律以及灭火战斗行动的研究,使队伍熟知单(部)位基本情况、工艺流程、消防设施、火灾危险性、灭火方法、熟练使用各种消防器材装备的训练。战术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单兵战术训练。对单兵进行的在各种火场情况下进行攻和防御动作的训练是单兵战术训练。主要包括火情侦察、阵地选择、灭火剂的选用、水(管)枪、炮的操作、水带铺设、救人与自身防护、破拆、登高、疏散或保护物资等方法的训练。

2、班战术训练。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在不同火场情况下进行攻和防御动作的训练是班战术训练。主要包括战斗准备、战斗展开、火场救人与自救、供水、抢救物资、控制火灾等不同火场、不同装备、不同任务情况下的多兵相互默契配合和一个目标实施多种战法的训练。

3、中队战术训练。中队根据本中队执勤力量和现有的器材装备在不同作战对象、不同车种、多班情况下的战术配合训练是中队战术训练。主要包括接警出动、战斗准备、战斗展开、控制与扑灭火灾、救人、疏散物资、水剂供给、车辆编程合成和其它后勤保障的训练。

4、多中队联合战术训练。两个以上消防中队多队、多车协同作战的演练是多中队联合战术训练。它是根据选定的对象,由大队业务部门组织,来验证制定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检验队伍的实战能力和义务消防队员之间的配合能力的一种训练。

各种战术训练,通过理论学习、课堂授课、战术研究、想定作业、实战演练等形式来进行具体实施。

(二)技术训练。技术训练分为:

1、基础技术训练。主要是对个人装备器材、车辆技术性能、通讯器材、消防供水设施、灭火剂性能等的掌握和实际操作方法的训练。

2、应用技术训练。主要是个人的消防基本功、各类装备器材、灭火设施及灭火剂在不同情况下进行实施地应用训练。

(三)体能训练。是指按照公安消防部队《消防体育竞赛规则》进行的一种体能训练,采取合理组训,常训不断线的方法,以便增强指战员的身体素质,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为开展战术、技术训练,夯实基础。

(四)消防基础理论教育。主要是指对消防法规、工作概述、物质燃烧常识、器材装备性能、灭火剂性能、不同类型火灾的特点、火场供水、注意事项和辖区保卫对象的性质、特点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教育。

(五)“六熟悉”训练。是指在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和演练灭火作战计划,使指战员按照各自在灭火战斗中的职责分工,熟悉保卫单位名称、数量、位置;熟悉重点单位的建筑状况;熟悉重点单位的水源道路;熟悉重点单位的生产、储存及火灾危险性;熟悉生产的工艺流程;熟悉灭火措施。只要做到情况熟、对策准,才能确保重点单(部)位的消防安全。

二、“一体化”训练的实施方法

(一)训练程序

1、训练准备,包括体能准备活动和器材、场地的准备;

2、科目下达,包括集合准备,宣布训练课目、目的、内容、方法、时间、步骤、指标及训练过程中的安全;

3、分步施训;

4、训练讲评。

(二)分步施训。也就是“五步教学法”。

1、讲解示范; 2、战例研究; 3、分段细训;

4、考核验收; 5、评教评学。

(三)认真开展“四会”(会讲、会教、会说、会做示范动作)教练员活动。要认真按照公安消防部队下发的《训练大纲》执行,保证训练工作的落实。

(四)标准化操作。就是按照体能、技能、战术训练规范,用标准化、规范化动作在训练现场体现出来,能够充分做到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确保训练实施中的安全。

三、“一体化”训练中应注重抓好的几个环节

(一)要根据执勤灭火的不同要求,针对性选择训练课题,正确选定训练内容是提高执勤灭火能力的关键所在。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计划,科学施训。在具体实施中,注意抓好“六个结合”,即:

1、训练课目要与灭火战例和灭火抢险救援预案相结合;

2、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相结合;

3、实际操作与理论讲解相结合;

4、单项课目与适应性、实战性训练相结合;

5、系统消防知识与责任区基本情况相结合;

6、消防业务训练与体能训练及练作风纪律相结合;

通过“六个结合”,使各项训练课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保证年度训练计划的全面落实,使其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二)合理组训,打牢基础。

科学练兵,科学用兵,突出重点,打牢基础,是提高训练效果的基本保证。在训练中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1、科学组训,评定升级。由于参训人员年龄不同、身体素质等不同,在训练时应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可采取以下形式:①分年、月度、岗位进行评定升级;②岗位专业组训;③重点攻关组训。

2、突出训练重点,打牢技能基础。消防训练,从对象上讲主要是以干部、班长、骨干为重点。从内容上讲,以灭火执勤、业务训练为重点。强调以灭火执勤、业务训练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视技术、战术和共同科目的训练。基础是达到目的的前提,我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打牢基础,练好技能。只有苦练加巧练,才能更好地提高训练效果,才能打牢基础技能。

3、改革训练方法,完善训练设施。训练方法是强化训练内容,提高训练质量的主要条件。要利用沙盘、投影、多功能训练塔等先进设施,进行模拟训练,充分调动广大指战员的积极性,同时,要有计划、重点施教,使队伍训练方法有一个新的突破。

4、坚持“两严”方针,大力提倡勤学巧练。提高训练质量,要在实际训练中,敢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气候的条件下摔打磨练队伍,只有把勤练和巧练结合起来,才把训练做的扎扎实实。

第4篇

关键词:消防燃烧学;考试;改革

消防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公安消防部队建设和业务工作需要,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公安消防部队从事消防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基础课消防燃烧学的传统考试方法存在的弊端使其不能适应消防高等教育的目标,因此,我院从2012年上半年起对消防燃烧学课程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历时三个学期,面向消防两系,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原考试方法存在的问题 消防燃烧学课程原考试方式主要包括三部分,闭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分别占80%、10%和10%。这种考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考试形式单一,缺乏对课程考核的过程管理,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二是知识考核多,能力考核少,课程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教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 1] 。因此,很容易造成一考定成败。

二、考试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实施 考试方法改革的目的是使消防燃烧学课程考试真正成为评价和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 2]

(1)考试内容组成多元化。新考试方法在原考试方法基础上增加了探究式作业、课程论文,共由五个部分组成。闭卷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8%,探究式作业成绩占6%,课程论文成绩占6%,实验成绩占10%。

(2)闭卷考试更加注重考核综合运用能力。其除了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记忆能力外,还调整了主客观题的比例,增大了考核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题目的比例。在简答题中设置了实际火灾案例分析题,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平时成绩注重过程跟踪。以往消防燃烧学课程的平时成绩主要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确定,改革后,平时成绩除作业完成情况还包括上课状态、参与课程建设情况、参与课程相关的科技制作及科研项目等情况。

(4)制定了详细的探究式作业和课程论文的评价标准。本着科学性、可操作性、客观公正的评估原则,从学习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与合作、取得的成效等多方面考查探究式作业完成情况。对于消防燃烧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以实际火灾案例为背景拟定题目,让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参照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制定了课程论文的评价标准。

三、考试改革的成效

(1)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由于学习全过程都纳入考核范围,学习风气大大好转。有60余人次先后参与到课题组老师的青年教师计划项目、公安部科技强警等项目中来。有86人次参与了课题组老师的科技制作项目,其中获省部级奖励两项,院级奖励3项。

(2)考核全面,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改革后考核方式既有理论知识考核又有能力考核,卷面考试前三道题分别是概念题、填空题和选择题,这些题考核学生较低层次的知识水平;而第四题是论述题(包含综合分析和应用题),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3)更新了试题库。更新了消防燃烧学试题库,增加了75道综合应用题。从题库中随机抽题,实现了教考分离,更加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

(4)探究式作业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探究式作业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掌握了解题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5)课程论文开拓了学员思维。课程论文撰写需要学员弄通教材基础知识,查阅资料,进行论证。在完成论文过程中,学生的归纳、综合、分析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6)学员成绩明显提升。和改革前相比,学员的整体成绩明显提高,不及格率平均下降了30%,平均分数提高了3~5分。

总之,考试方法的改革实现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对于培养会学习、能思考的创新型消防专业人才起到了促进作用,转变了考风、教风和学风。

参考文献:

第5篇

 

 

   消防演练心得一

   通过这次对消防法规和消防实用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把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十八个字是_同志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至今仍是消防安全治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预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校园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由于有些工作涉及到易燃易爆化学品等高危险物质,校园内部对火灾隐患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治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

   第一是要“抓重点”。涉及到易燃易爆设备和物品的部门除了定期的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组织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不仅可以及时扑灭前期火灾,更重要的是通过义务消防队的组织,将消防意识和技能深入到重点部门的各方各面。

   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轻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和生产安全隐患不同,后者只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但前者却可能出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是要“抓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轻易引人注重,如老化的绝缘材料、放错了位置的废纸篓等。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重”、“不小心”引起的,这些轻易被忽略的细节很轻易成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

 

   消防演练心得二

   为了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升员工应急防护自救和逃生能力,强化消防意识,做好厂区的消防安全工作,公司于20__年7月7日下午15:00—17:00举行了“消防应急演练活动”。整个活动包括现场模拟火灾疏散急救、初期火灾灭火演练二个过程,共历时2小时,车间现场作业人员及相关部门领导共计580余人参加了演练。通过此次消防演练,为应急人员提供了一次实战模拟训练,使大家熟悉了必须的应急操作,进一步增强了员工消防意识和应急逃生自救的能力,为真正的事故应急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保证,同时还掌握了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消防栓的操作使用步骤及方法。

   领导高度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其规模日趋扩大,随之而来的重大事故也不断发生,火灾、爆炸、毒物泄露事故等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健康。随着公司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应急演练工作引起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这次消防演练工作从演练策划、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到正式演练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公司领导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为“消防应急演练活动”的成功演练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演练目的明确,预案策划周密

   根据应急预案演练的要求,从公司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本次消防演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一次火灾事故的应急演练。其主要目的是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改进;使每位参与者能学会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火场逃生基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化解风险自救能力。在演练前期,经过认真研究,拟定了“2018年消防应急演练方案”,公司安环办针对本次消防演练,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安排。

   通过演练,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参与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所增强,对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有所提高,现场演练人员能有效组织、迅速地对火灾事故警报做出应急反应,为今后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演练前组织的消防基本知识培训,使参与演练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事故发生后逃生技巧都得到了提升。

   演练过程中,参与人员都能遵守纪律"一切听从指挥",团队凝聚力得到提升。

   安全工作组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应变能力也受到了锻炼。

   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客观评价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找出弥补的措施,对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并完善预案,为下一次演练提供参考,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通过这次的消防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员工的防范意识和自救的能力,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技能,以便在事故中达到快速、有序、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能力。

   今后我们将经常性地开展训练或演练工作,以提高我公司员工的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确保公司安全、健康、有序的发展。

 

   消防演练心得三

   为了加强消防知识的普及,让学生更加体会到消防知识的重要性,我校于5月25日上午进行了应急消防疏散演练活动。

   消防演练的目的是让我们在火灾来临时能够更好地、本能地、镇静地去应对,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次的锻炼和为生命在演习。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安康,透过这次消防演练,我看到了生命的延续,无私无畏精神的体现,更加体现出我们的本质,在慌乱中有备不乱的逃生,这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肯定和爱护。

   安全职责大于天,生命诚可贵,在生命面前我们要重视自己的职责,安全为自己的生命竖立一道坚固的堡垒。将不安全因素阻挡在外,将萌芽扼杀在摇篮中。为了生命而奋斗,为了家人和自己而去践行安全准则。

第6篇

今年11月9日是我国第12个“119”消防日,也是我省第八届“119”消防日,做好今年的“119”消防日宣传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消防安全工作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关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抓好消防安全工作,宣传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我们要紧紧围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这一主题,切实掀起“119”消防日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公安、广电、教育、文化、工商、消防等部门,以及总工分、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和单位要密切协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公众媒体和举办各种培训、撰写专题文章、张贴宣传图画、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使消防安全知识讲学校、进家庭、进单位、进社会,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懂得预防火灾的基本知识、灭火的基本技能和火场逃生的基本方法,以不断提高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逐步建立起“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风险自担”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成为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今年119消防日宣传活动期间,我县要重点开展好以下活动:

1.集中进行一次标语、横幅宣传,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宣传氛围。11月8日全县各乡镇在主要街道和中心地段张贴、悬挂宣传标语和横幅,县城城区各单位悬挂过街横幅不少于20条。

2.消防重点保卫单位开展“四个一”活动,广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即开展一次灭火逃生演练,观看一次消防宣传电教片,办一期消防宣传栏,悬挂一条消防宣传横

幅,提高本单位干部职工的消防安全素质。

3.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为期一周的消防知识讲座。

4.县消防中队向社会开放一次。11月9日上午,请县直各单位领导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城区部分中小学师生参观消防中队,体验消防官兵生活,观摩学习防火灭基本知识和火场逃生基本常识,观看消防业务汇报表演,将我县的“119”消防日宣传活动推向。

同志们,冬季已经来临,冬春之季是一年火灾的多发季节,希望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忧患意识,牢记同志“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教导,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组织力量,成立专班,深入、扎实、持续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对重点行业、场所进行专项治理,加强对火灾隐患的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改,切实做好今冬明春的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火灾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消防安全万元一失,为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第7篇

(一)观念较为陈旧

一是教育思路缺乏创新。尽管年年开展活动,却难以见到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发生实质性改变。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不连续,一些大型活动轰轰烈烈几天后就销声匿迹、没有下文。至于有多少群众参加、参加群众获得多少教育、获得教育又有多少真正能够存记于心并转化为消防安全素质,往往无人关注和保证,以至于消防安全教育难以稳步奏效。

二是教育模式缺乏创新。有些地方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实施模式主要是上级机构制定下达教育措施和实施方法,然后由本地消防部门按照统一模式在某一规定时间段内组织实施,不能做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缺乏创新,往往是照抄照搬、年年一样。

三是教育制度缺乏创新。与消防工作面临的迫切形势不相适应,不少地区消防部门仍然存在着“上级催一催抓一抓、出了问题抓一抓”等消极被动的情况,缺少主动抓、主动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广东全省各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发部来看,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存在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无具体的长效宣传机制;存在推一下动一下的现象,上面没有文件通知要求,宣传工作就立马停滞不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消防安全工作社会化的发展。

(二)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落实不到位。目前消防安全教育主要由消防部门组织实施,处于“孤掌难鸣”的尴尬境地,国家对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缺乏统一的强制性要求,特别是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尚未纳入国民教育序列,造成学生群体的消防安全教育效果落实不好。就广大务工人员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广东作为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大省,人数超过3000万,约占全国的1/4,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简陋、生活水平不高、文化素质偏低,加上流动性强,难以接受系统的消防安全培训,逃生自救基本常识缺乏,一旦失火,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二是教育不规范。社会消防培训组织机构不健全,培训内容不系统,缺乏标准化、规范化教材,消防安全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培训经费短缺,制约了教育效果。消防部门的培训多采取以会代训、监督检查代训等形式,培训时间短、内容少、效果差。

三是积极性不高。一些企事业单位以生产和工作繁忙为借口,不愿安排专门时间让员工学习消防知识,使得这些单位职工消防培训没有有效开展起来。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消防安全教育大多流于形式、难以持久。一些学校虽然成立了消防安全教育组织机构,但未把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列入计划,缺乏系统性、经常性;一些学校热衷于搞形式,轰轰烈烈走过场,缺乏实效。

(三)内容不够全面

一是内容不完整。表现在政策法规、消防常识方面缺乏有深度的引导性、警示性、监督性、娱乐性、趣味性内容,针对性不强,满足不了社会不同层次成员的需求。

二是安排不合理。教育内容多以灭火、逃生为主,内容过于单一,形式缺乏创新,难以引起教育对象的兴趣。应该根据教育客体职业、地域、年龄的差异,恰当安排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因材施教,突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方法缺乏创新

一是方法手段较为简单。目前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形式大多选择在空旷场地拉条幅,用扩音器进行宣讲;又如在节假日开展突击性街头宣传教育活动,张贴悬挂标语、条幅、口号,彩旗飘飘,锣鼓阵阵,发传单,作讲话,很难吸引年轻人的注意,来的多是一些中老年人,貌似轰轰烈烈,实则效果有限。

二是现代科技运用不够。目前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多采用传统的宣传形式,形式单一,活泼性、趣味性、直观性不足,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难以激发其接受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电子灯箱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能给受教育者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产生较深刻的印象,这是传统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新兴媒体的优势,弥补传统宣传教育方法的不足,以提高教育效果。

(五)教育力量薄弱

一是专业力量“分身无术”。消防部门是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主导机构,在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中处于重要位置。但是按照目前的消防部队编制,负责社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人员支队级单位一般也只有1~3人,大队级单位一般不设固定人员。消防部队忙于以灭火救援为中心的各项救援救助工作,工作压力和负担比较重,往往无力抽出时间和精力从事系统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因此,消防安全教育专业力量薄弱,与社会消防安全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很突出。

二是社会力量相对薄弱。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不仅仅是消防部门的职责,更重要体现为政府的职责和全社会的责任。当前,应充分挖掘社会单位和人员的潜力,弥补现役消防安全教育人员数量的不足,充分调动社会中愿意而且有能力从事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的力量,让他们加入到教育队伍中来,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现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体系既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也缺乏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弊端是把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看成是单一的政府和消防部门行为,宣传、教育和培养等工作全部由政府组织与实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责不清、权限分割、基础薄弱等现象,导致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思路单一、缺乏联动、力度不够、效果不佳。

二、我国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消防安全教育是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的教育。消防安全素质是人们应对火灾突发事故时确保人身安全不受威胁、财产不受重大损失所需的素养和品质,是公众消防法律意识、消防安全自觉需求意识、防火常识、灭火技能及疏散逃生能力的具体综合体现,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就必须对影响我国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一)教育主体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是构成教育活动的最基本要素。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是教育主体通过自身努力,借助一定手段、运用一定方法去影响教育客体。一般来说,公民通过接受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接触丰富的消防安全信息,这些信息或深或浅、或强或弱、或正面或负面地对个人产生影响刺激,当公众接触到这些消防安全信息所产生的情景时,就会产生自我机体、心理、思想、情感诸多方面的反应,从而使人引起注意、理解、对抗或接受。教育主体是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包括领导者、教育者和辅助人员,教育主体是影响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认识和态度。教育主体特别是领导者的思路和态度决定了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程度,教育主体认识程度高,就会重视消防安全教育,给予必要的时间、经费、资源等投入;教育主体认识程度不高,往往会忽视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不能正确处理消防安全教育与生产、工作之间的关系,把消防安全教育看成是不必要的负担,认为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无关紧要,口头重视,但是缺乏实际行动;或者对消防安全教育认识不足,不愿组织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或者敷衍了事,这种态度会给教育客体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导致他们产生轻视和厌烦心理。在走访座谈中发现,很多人反映从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消防安全教育,不懂得最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主体缺乏对消防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必要认识。特别是在一些机关、学校、企业中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重视消防安全教育的情况,关键在于这些单位的领导没有树立正确和必要的消防安全意识,导致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不得力,员工的消防安全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二是素质和能力。教育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消防安全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教育主体知识面宽,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就能根据教育客体的具体特点,深入浅出地采用适宜的方法和手段,增强教育的效果。相反,如果教育主体的素质不高、能力不足,言之无物或照本宣科,就不能把握受教育者的特点,必然流于形式,使受教育者难以产生触动,必然降低教育效果。

(二)教育客体

教育客体是与教育主体相对应的概念,一般是指受教育者。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既有与国民教育相似的一面,又有其特殊的一面,这就决定了教育客体具有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文化程度。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低决定了人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能力,从而影响安全意识的培养。教育客体的消防安全意识与其受教育程度有关,良好的文化素质对教育客体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教育客体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获得信息的途径少,而且大部分人生活水平不高,生存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因此对于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以及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很少,甚至有些人对消防安全工作态度冷漠、毫不关心。

二是生活阅历。生活阅历是影响消防安全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阅历、经验丰富的人对消防安全教育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接受程度也较高,容易调动教育客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教育效果就会比较好。相反,阅历简单、经验缺乏的教育客体往往对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甚至有抵触心理,教育效果就会比较差。

三是职业差别。调查结果显示,一般来说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正规企业对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认识程度较高,消防设施较为齐全,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落实也比较好,导致其成员整体消防安全素质比较高。相反,松散组织从业人员,例如个体经营者、农民工、社区退休人员等是消防安全教育的盲区和薄弱环节。

(三)教育方法手段

教育方法和手段是联系受教育客体与教育目的的桥梁和纽带,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比较容易达到教育目的,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在选择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方法手段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趣味性。消防安全教育方法手段要讲究趣味性,确保容易接受,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讲授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讲究趣味性就是通过对教育内容的加工,针对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用形象、生动、丰富、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将不同的听者、看者、体验者的注意力都聚焦于教育内容上。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主体应注重掌握趣味性的讲授方法,使所讲授的内容对听者、看者、体验者具有吸引力,使人想听、想看、想体验,达到启发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此外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对象是广大民众,向他们传播的消防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必须通俗易懂,其形式也必须是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否则就会影响教育效果。

二是针对性。当前群众普遍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除了群众本身原因外,也与当前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内容过于空洞、形式过于单一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进行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很多时候是在追求“热闹”的效果和轰动效应,缺少教育的针对性,造成教育效果不好。同时,在消防安全技能培训方面时间较少、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总体来看,在消防教育安全知识和技能传授方面既缺乏对教育客体情况的深入了解,也缺乏对教育客体特点的深入研究,教育方法手段缺乏针对性,造成教育效果不好。消防工作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和重点,不同季节、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消防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进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时要注意区别这些不同特点,紧紧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有重点,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三是创新性。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火灾发生的特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内容也应当相应地随之变化,才能适应新的需要和要求。在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立意和形式上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吸引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兴趣,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四)物质投入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离不开一定的经费、场地、人员等物质因素的投入,物质投入是决定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人力。专业人才是完成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的根本力量,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就无法保证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质量,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目前既缺乏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更缺乏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和参与者。仅仅依靠消防部门来完成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来完成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这就需要加大对消防安全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在专门的大专院校设立相应的专业,培养专业的消防安全教育人才,同时制定和完善各种政策机制,鼓励和支持相关人员特别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和消防部门转业官兵积极投身到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战线上来,不断充实和增强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人才力量建设。

二是资金。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开始和初创时期。例如,各地目前所建消防安全教育场馆投资少则五六百万元,多则一两千万元,这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资金投入应该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特别是应列入教育经费财政预算,以相应的比例对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进行投入。此外,还应以中央政府专项资金的形式对经济落后地区进行适当扶持,地方政府应按相应的比例进行配套追加,从而保证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资金的投入,弥补历史和现实发展中的“欠账”。

三是设施。目前,教育基础设施匮乏和不均衡是影响公民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还有数量不少的省、自治区特别是广袤的中西部地区普遍缺乏专门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设施。这些地区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仅仅依靠消防部门一家进行组织,由于消防部队本身在体制、资金、师资、器材、场地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导致在这些地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开展较少、方法单一,接受教育的群众数量较少,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影响非常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消防安全教育的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民整体消防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提升。

三、加强我国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对策

素质教育是社会最基本的教育,公众消防素质的高低不仅是影响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影响火灾危害程度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制定规章制度、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改革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体制,规范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客观而论,我国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思路,以此形成消防安全教育人人有责、人人需要的良好氛围,营造和建立政府和群众关注社会安全、消防安全的和谐氛围。

(一)以树立科学观念为先导,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行动的灵魂。强化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必须首先从树立全民观念、法制观念、效益观念和市场观念入手,理清思路,解决各级政府的思想认识问题,从根本上增强对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认识,树立“防火重于泰山”的观念。广大群众也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认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树立科学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二)以充实教育内容为载体,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对象是每个公民,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所需要和所能接受的消防安全知识也不同,因此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也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据不同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消防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学历层次和职业特点完善教育内容体系,分阶段、分层次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内容体系。

(三)以探索方法手段为突破,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近年来,社会消防安全教育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与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目标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所面向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各异,开展宣传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同、场所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不同,此外不同地区消防部门自身条件(资金来源、专业实力、人员配备、制度等)也不同,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要根据具体宣传教育任务和活动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具体来说包括运用媒体、移动电话、固定媒介、发放宣传材料、培训、讲座、授课、参观体验、开展实践活动等形式。只有根据不同教育客体,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手段,才能取得最佳的消防安全教育效果,提高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效率。另外,消防部门还应结合工作实际和条件变化,探索更新更好的消防安全教育形式。

(四)以完善教育机制为重点,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消防安全教育效果,必须探究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追根溯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治本办法。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出现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一整套能够充分调动有关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宣传教育机制。机制是社会组织以及其中个体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方式方法,机制科学有效,系统就能高效运转,得到理想的系统输出;相反,如果机制不科学,系统运转的效率就会降低,系统输出也就不会理想。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也是如此,为了切实提高社会消防教育有关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从创新机制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系统协调机制、奖金保障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

(五)以健全教育队伍为根本,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第8篇

关键词:建筑消防;给水施工;质量问题;应对措施

1 消防给水设施施工的主要问题

目前,建筑设施安装工程当中主要在消防给水管网、自动喷水灭火和消火栓系统等三个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下文就分别对这个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一些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1.1 消防给水管网方面

在整个建筑消防系统中,消防给水管网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也被称为该系统中的“动脉血管”。但是,目前我国的很多建筑施工单位都没有对消防给水管网给予足够的重视,部分企业甚至连最基本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都不熟悉,这就在消防给水管网方面引起了很多的问题。许多工地上没有根据设计制定的施工消防方案安装消防必备的设施,举例来说,在消防给水管网试压方面,正常的情况应包括试漏检修和强度试验两个基本的部分;其中试漏一般是在常压的条件下进行运作,而强度试验则完全不一样,它的运作通常包括了两个部分,即为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

1.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方面

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方面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该系统的感温喷头设置间距明显不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很多火灾都是因为感温元件布置的距离太远而无法及时运作,从而耽误了消防系统喷水的时间,最终火灾无法得到有效地控制。

2)在喷头类型选择方面,部分施工企业的工作做得不够合理。根据相关的标准规定,直立型的喷头应当用于没有吊顶的地方,而垂型或吊顶型的喷头则一般应用有吊顶的场所。而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对喷头的使用明显不合理,部分施工队伍对有些后期改变使用功能的房间,没有安装相适应的喷头,这无疑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没有安装防晃支架。有的施工现场为了节约成本,采用普通的吊架代替防晃支架。这显然无法达到国家规范的基本要求,这样安装的吊架完全无法保证喷水管道的稳定性。

4)屋顶消防水箱安装不达标。很多的施工单位都会忽略生活用水和消防水两用水箱的基本技术设施要求,无法保证水箱最少的存水量。此外,有的甚至没有安设防止加压供水进入水箱的设施。

2 维护的对策

对于建筑消防给水设施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入手,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2.1 可行的治理措施

首先,应该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切实提高各方面的防火意识,特别是火灾的源头,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发生火灾的概率。同时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规定安装消防设备,并维护消防设施,使其可以正常运作,一旦出现问题,就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只有从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施工到维护等多个阶段进行严格控制,才可保证消防的安全性,杜绝消防事故的发生。此外,我们应当从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入手,建立起良好的法制消防环境。与此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需要强化对消防工程的监督管理,禁止对不具备条件的单位进行报批。

2.2 加强消防现场检查

对于建筑消防工程现场的检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需要对各项消防类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对于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严格查办,对相关生产责任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减少消防工程管理不当的行为。可以采取定期检查,责令限期整改不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发挥消防法律法规的作用。同时,对那些消防验收合格的项目,应当督促其做好日常消防安全的维护工作,切实发挥消防设施在发生火灾时的关键作用。

3 结 语

随着当前建筑工程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应当树立强烈的消防意识,以期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必须不断总结建筑消防给水设施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切实提升自身的消防安装工程水平,提高建筑工程防火防灾的能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此外,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技术标准,维持好建筑消防给水设备正常的工作性能,以备不时之需。

参考文献

[1] 林媛 . 建筑消防给水设施施工问题探讨 [J]. 科技创新导报 , 2012(20): 59.

[2] 方波 . 浅谈建筑消防给水施工、维护的问题与对策 [J]. 工程与建设 , 2006(05): 482-483, 485.

[3] 高玉民 . 建筑消防设施施工中产生隐患研究 [J]. 武警学院学报 , 2007( 6): 27-29.

[4] 劳 结 成 . 建 筑 消 防 给 水 探 讨 [J]. 四 川 建 材 , 2007(6):320-321.

第9篇

关键词 小型店面;消防安全;整改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026-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区在不断的扩大,沿街小型店面也不断的增多,然而沿街小型店面普遍存在火灾隐患多、管理混乱、消防安全条件差等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火灾频有发生,其消防安全的现状令人担忧。如何加强沿街小型店面消防安全已经成为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难点,笔者结合本地区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沿街小型店面的消防安全谈谈几点浅薄的体会和建议。

1 沿街小型店面的定义

所谓沿街小型店面主要是指小餐饮、小宾馆、小商铺、小医院、小生产、小学校(幼儿园)、小发廊、小网吧、小娱乐等场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九小场所。

2 沿街小型店面的消防安全现状

2.1“三合一”现象普遍存在

这类场所往往都是家庭式经营模式,常常是集住宿、经营、生产、储存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这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状况十分复杂。同时,由于这类场所人员十分密集,是一个易发生亡人事故的场所。

2.2装修材料燃烧性能达不到规范要求

多数店面内部装修使用的材料通常耐火等级较低,大量使用可燃甚至易燃材料进行装修,完全达不到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发生结构破坏及坍塌,而且还会产生大量浓烟、有毒气体等,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2.3用火用电量大不规范

这类场所自己用电或液化气做饭,而且多以木炭或者电褥子、电暖气、散热器等取暖,这都大大增加了火灾荷载。此外,这类店面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大部分商户未对电线进行穿PVC阻燃管保护,将电气线路铺设在隔层基板与吊顶之间,一旦发生电器线路问题,极易引发火灾。

2.4安全疏散不通畅

这类场所的安全疏散隐患较大,有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够、宽度不足,疏散门开启方向错误,且设置有门槛、门帘及台阶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有的是室内疏散通道宽度不足或没有疏散通道。日常经营中,堆放大量杂物,占用、阻塞、封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大多数与其它场所混用、不能直达室外且多为一个安全出口。

2.5消防设施配备不到位

吉安地区相对欠发达,很多沿街店面建设年代都比较久远,建设初期就未考虑设置消防设施的问题。而新建的沿街商业用房在建设初期按一层进行设计,其消防设施的设计也按一层进行考虑,内部加了隔层后,隔层楼面未能及时安装或引入原消防系统及消防设施,造成隔层楼面消防设施存在盲区。有些业主在消防投入上能省则省,连最基本的灭火器、应急照明灯都未设置。

2.6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这类场所的经营业主大多文化程度比较低,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淡薄。大多数业主、员工都未接受正规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对存在的火灾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对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未能完全掌握,甚至不懂得如何报火警。他们不会使用灭火器材,逃生自救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比较差,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等火灾事故的发生。

3加强沿街面小型店面的消防安全的措施和手段

3.1建立跟踪制度,把好源头关

公安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必须应将沿街面小型场所纳入消防监督之中,加强日常消防监督检查,要从源头上进行把关。对新改建、扩建、内装修的场所要严格审批程序和消防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监督人员应适时开展检查,对施工所需材料要进行抽样检测,严禁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要从源头上防止火灾隐患的产生。对已经存在的场所,只要经过整改基本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就应充许其继续营业,对经过整改仍不能达到基本消防安全要求的场所,或能整改却逾期不整改火灾隐患的场所,要坚决予以停业整改。

3.2严格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公安消防机构监督人员少,任务重,要积极发动、指导派出所民警开展监督检查,将民警纳入监督队伍。对辖区内沿街面小型店面要进行“网格化”管理,开展“地毯式”检查整治,确保不留消防安全死角、盲区。对未配备消防设施器材或消防设施器材未保持完好有效的的要一律督促整改,对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店面场所,要依法责令停止使用,对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在人员密集场所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拒不改正的,依法强制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火灾隐患,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3.3加强部门配合,形成执法合力

公安消防机构要主动与行业主管部门联系,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开展行业专项整治。按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方针,拓展和延伸消防安全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今年以来,我县已利用此方法与安监局开展了烟花爆竹经营网点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与教育局开展了幼儿园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与文化局开展了小网吧、小游戏厅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与治安大队联合开展了宾馆旅馆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通过排查,全面掌握沿街面小型店面的数量、分布等情况,切实消除了一批火灾隐患。这样真正做到了行政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互相监督,责任同担,从源头上控制沿街面小型店面的火灾隐患的产生,确保沿街面小型店面良好的整体消防安全环境。

3.4强化宣传培训,提高消防技能

公安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要加强消防宣传的力度,向沿街小型店面发放各种消防宣传资料、组织消防安全培训等手段,让消防知识走进各沿街店面,提高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素质。要经常组织开展对沿街小型店面的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使沿街小型店面经营者、从业人员掌握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逃生常识、安全疏散常识,做到会及时报警、会扑救初期火灾、会引导顾客逃生、会宣传教育,从根源上杜绝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此外,要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等媒体,针对沿街小型店面发生的火灾事故进行警示教育,播放温馨提示,切实提高业主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通过新闻媒体,将一些火灾隐患的场所进行曝光,通过社会舆论和发动群众监督的作用把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10篇

关键词 加气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 引言

近年来,由于天然气汽车具有廉价、环保、高效的优点,燃气汽车产业在世界各国不断地发展壮大,尤其是在两次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及代用燃料汽车研究会及展览会的推动下,在我国国内掀起了一股燃气汽车的改装热潮,相应修建的加气站更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由于燃气具有爆炸浓度范围宽、点火能量低、爆炸危害大等危险性,消防安全工作要求较高[1]。对加气站进行消防安全评价,建立科学的消防安全监督体系,深化管理效能、强化管理力度,使之实现科学监督,科学管理。

2.消防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是对系统的安全性和预防事故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与科学评估的一门综合技术,它是实现系统安全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评价基于实际安全性和绝对安全的相对值,利用以往的事故教训,以及专业人员对某一因素与事故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在预测、评价系统的安全性时,认为危险性不超过可接受的危险水平时,系统就是安全的。消防安全评价就是评价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条件,它是现代消防安全管理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它有助于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国家各级消防监督部门对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实行宏观的指导和管理。

从系统的分析角度把一个单元视为一个系统,即人―机―环境系统,系统的输入,为消防安全投入,包括在人力,物力和科技方向的投入,系统的输出为消防安全程度和火灾事故率。一个单元的消防安全水平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评价消防安全状况,必须全面考虑影响消防安全的各因素,对于每一个因素对于消防安全的贡献综合到一个指标体系中,根据某一指标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要程度确定权重,进行综合定量评价。

安全评价的数学模型较多,鉴于加气站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线性加权的数学模型进行评价。假设影响消防安全的因素有n个,x1,x2,x3……xi……xn,每个因素的权重为wi,整体消防安全值为:

E(x1,x2,x3……xi……xn)=∑wi

3. 加气站消防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对加气站的消防安全进行评价,首先必须综合分析影响消防安全的因素。跟据有关规范及加气站实际情况,影响消防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气站的选址及布局

3.1.1加气站的选址

因为加气站的安全受一定环境因素的影响,加气站的位置影响其消防安全程度。例如,加气站应根据区域交通和地理环境,以及液化石油气汽车天然气汽车发展的需要,宜设置在工厂和居民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选择在通风良好的地点,防止危险气体的聚集。另外加气站与相邻消防站的距离、周围交通道路等方面的因素也影响其消防安全状况。

3.1.2 防火间距

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各种安全间距主要包括站内设施间的间距和站内设施与外部设施问的间距。如贮罐与站外其它建、构筑物间距,贮罐的布置,贮罐与机泵房的间距,贮罐与加气岛的间距等。从投资看,总希望布置紧凑以减少投资;从安全看又希望加大间距以减少偶然事故可能产生的灾害及影响。加气站的储罐与周围建(构)筑物,交通线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关规定。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必须符合规范的规定。违反规定,设计不合理,防火间距不符合要求,危险等级就会升高,安全等级则相应降低。

3.2 加气站的消防设施

加气站应配置必须的消防设施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包括必要的安全附件、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器、消防水系统、灭火器配置等。如果消防设施数量不足,发生意外事故时不能及时发现、报警;如果灭火器的型号不符合要求,发生小火后不能得到及时的扑救,则必然造成更大的损失。

3.3 加气站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就是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减少人为的危险因素。很多火灾事故如果发现的早,处置得当,可以在火灾初期得到有效控制,不致发展成灾。企业的员工处于生产现场,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事故,扑救初期火灾的最佳人员就是他们。同时,火灾事故发生时,他们也处于最危险的境地。较强的自救意识可以使他们采取适当的和自我防护措施,如果具有较强的自救能力,一方面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管理措施到位,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高,加气站的消防安全状况就会提高。

4. 加气站消防安全评价方法

4.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分值的确定

加气站的消防安全由整个消防体系决定,消防安全的影响因素较多,评价时必须综合考虑。根据以上对汽车加气站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建立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消防安全影响因素罗列出来,编制出消防安全检查评分表,然后对表中的检查内容要点按火灾爆炸危险性和危害性大小确定相应的评判分数,在检查中根据实际检查情况判给适当的分数值,填入检查评分结果栏目内,最后按照判给的总分数多少,对照安全指标要求进行消防安全评价。

通过前面对汽车加气站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把分数主要分配在两方面: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消防设施是保证加气站消防安全的硬件条件,完善的消防设施对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具有积极的作用,火灾在初起阶段积蓄能量少,燃烧范围小,若能及时发现和扑救,火灾损失将大大减少。例如,加气站中浓度检测仪的设置,在危险发生前可以及时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扩大,故其拟定应得分值应该比较高,我们取5分。

只有合理的管理才能使消防设施发挥作用,保障加气站安全。如加气站的消防组织制度,只有健全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安全工作的持续开展,必须首先得以确认,我们拟定应得满分12分;在消防力量落实情况上,消防器材的管理、定期检查和保养维修是消防设施正常工作的基本保证,拟定应得满分为5分。

4.2 评价方法

在对加气站进行消防安全评价时,必须综合考虑各因素对加气站的安全影响大小,参照相应的规范规定,依靠安全技术人员、消防保卫人员、操作人员共同研究,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给出恰当分数值。

根据各项实际检情况判给适当分数值 填入检查评分结果栏目内,利用线性加权多因素评价模型,将各项所得分数相加,最后按判给的总分数多少,对照安全指标要求进行安全评价。本评表评价方法所用的安全指标百分数值表示,即总分为100分。定性评价方法:评判总分90--100分为先进,表明该加气站消防已经达到安全标准,应予以肯定,表彰奖励;80 --89分为合格,表明该加气站已经基本上达到了消防安全要求,安全工作基本合格;70--79分为不合格,表明该加气站没有达到相应的安全指标,防火工作不过关,应予以警告,令其整改;69分以下为严重不合格。表明该加气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停止营业、马上整改。为保证汽车加气站安全评价的准确性,要求监督部门制表时必须正确合理拟定分数,检查时必须公正合理。

第11篇

关键词:汶川救灾 消防战士 心理创伤 二级预防

重大灾难事件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会导致个体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如沮丧、紧张、焦虑、恐惧等[1]。汶川大地震惊心动魄、景象十分惨烈,灾难给人们带来严重的打击,此次参与抗震抢险的广大、武警、消防官兵,目睹灾难造成的大量人员被压埋,大面积房屋倒塌或成为危房,道路受到严重破坏不通畅,在恶劣的环境中高强度工作,他们自身的心理和精神卫生状况,自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处理他们的心理应激、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医务工作者、心理学者义不容辞的工作,因此,我院第一时间成立心理干预小组为参加灾区救援从第一线返回的部份某部消防战士进行系统、定期的心理干预,为今后制定重大灾害救援官兵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广东省某消防部队参加汶川大地震救援返回的消防战士33人设为研究组进行心理测评,配比抽取33名未参加救援的消防战士设为对照驵,心理干预一年后,研究组资料完整者31例。研究组年龄19-31岁,平均年龄(23.85±3.39)岁。受教育水平:大专12人,中专6人,高中12人,初中3人。婚姻状况:已婚7人,未婚26人。入伍年限:不足3年10 人,3~5年9人,6~10年4人,10年以上10人。对照组为配比抽取该部队消防战士33人。两组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和入伍年限等方面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a.症状自评量表(SCL-90) [2],该量表90个项目,包括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可以评定一个特定时间(通常是1周)以来的心理健康状况,分为5级(0~4级:0为从无,1为轻度,2为中度,3为相当重,4为严重),该量表包括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与常模比较,高于常模为异常。b.焦虑与抑郁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和抑郁自评量表(SDS)[4]等做为评估工具。c.睡眠质量评定: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1],评定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该表由表及里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其中18个条目组成7个因子(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夜功能障碍),每个因子分0、1、2、3、4级,累积得分为PSQI总分(0~21分),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PSQI≥ 8被视为睡眠质量差。d. 心理干预方法:对研究组运用集体心理辅导、小组心理辅导和一对一心理辅导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方式为认知领悟技术、情绪理论稳定技术、放松训练等;一年后对研究组重新进行心理评估。e.统计方法: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量表指标如果方差齐采用t检验,如果方差不齐则用非参数检验。

2、结果

2.1研究组的睡眠状况分析 研究组在返回一周内的睡眠状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显示,其研究组的睡眠质量与睡眠效率较差;研究组通过心理干预一年后,其睡眠质量与睡眠效率明显好转(P<0.05),睡眠总分为5.18±1.56,表明研究组睡眠状况已经恢复,见表1。

2.2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心身状况评定分析 研究组在返回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与闪回,情绪低落,持续时间为1~3周。另外,出现注意力下降1 人,记忆下降3人,睡眠严重不良5人。研究组在返回一周内的心理卫生状况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显示,个别人有抑郁、闪回,轻微、适时的焦虑与恐惧体验。经过一年心理干预后,抑郁、闪回症状基本消失,焦虑、恐惧体验等迅速缓解,心理卫生健康度得到增强,见表—2。研究组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 与对照组无差异,研究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定(49.48±8.70)虽然高于对照组(46.29±8.77),但无统计意义,P<0.05,说明研究组尚没有符合抑郁的个案。

3、讨论

灾难能够给人造成心理创伤是众所周知的,不及时治疗,会让人痛苦一生,个别人可有性格改变、极端行为或暴力等。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他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我们从三个方面为救援者进行了心理干预:集体讲座、小组心理干预和个体治疗,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对部份消防战士进行了多次小组治疗,个别消防战士进行一对一心理干预。通过认知领悟技术、稳定情绪技术、放松训练等方法进行心理干预,使消防战士感受良好,基本解除了灾难惨烈现场出现的急性应激反应(恐惧体验、焦虑、抑郁、闯入、警觉和睡眠障碍)。研究显示,对消防战士在救援过程中的心理创伤、心理边缘问题的早期干预已有显著成效。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5],心理健康和个性同时受到环境和影响,环境直接或通过个性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6],江氏报道:“中国张北地区受灾人群3个月和9个月后的PTSD发生率分别为18.8%和24.4%[7]”,救援人员自然是心理创伤的高发人群,防范与治疗救援人员心理创伤的发生、发展意义深远。通过我们的心理干预,一年后救援人员的睡眠质量与睡眠效率明显恢复、睡眠紊乱显著改善;抑郁、闪回症状基本消失,焦虑、恐惧体验等迅速缓解,心理卫生健康度得到增强。部份救援的消防战士还在救援工作中体验到了幸福感、自豪感,我们又在一年后随访,无一例PTSD发生。

参加大地震的救援人员存在情绪减低、闪回症状,个别有轻微、适时的焦虑与恐惧体验。经过一年心理干预后,情绪减低、闪回症状基本消失,焦虑、恐惧体验等缓解,阶段性工作显示,对救援后的心理创伤、心理边缘问题的早期干预有显著成效。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消防战士渡过二级心理创伤,减少灾后刺激因素对其心理的不良影响。心理干预帮助消防战士渡过心理创伤危机恢复正常生活与心理健康维护具有重大意义。

(注: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基金项目 基金号200808021)

参考文献:

[1]潘集阳.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1,特刊:104-106.

[2]吴文源.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1,特刊:104-106.

[3]吴文源. 焦虑自评量表(SAS).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1,特刊:104-106.

[4]吴文源.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1,特刊:104-106.

[5]冯正直,张大均.中国版SCL-90的效度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2001,23(4):481-483.

第12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消防;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消防领域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能够实现对城市、资源及人员的远程监控。因此消防部门要提高重视,充分应用物联网技术,这样可以加强对人员、资源的动态管理,有效减少消防事故,消除消防隐患,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1物联网技术在防火中的应用

1.1智能楼宇系统

智能楼宇系统主要将芯片植入消防设备中,为建筑物建立数据库,管理人员能够利用无线手持设备读取各消防设备的信息。并将传感器安装在重点部位,故障发生后可实现自动报警。将具备发射功能的芯片植入报警系统中,报警器检测到报警信息后,能够将其发送给管理人员和消防部门。智能楼宇系统不同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即能够管理报警设备,还可以管理灭火器、消防栓及消防应急灯,同时带有独立管理单元,管理上更加灵活。

1.2智能消防器材管理系统

厂家在生产出消防器材后,会同时把电子器材安装其中,里面主要包括与器材相关的性能参数、生产日期、使用寿命以及标号等信息。在日常巡查中,检察人员可以通过无线终端设备扫描器材上的芯片,采集相关数据信息。然后由系统对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并就最终巡查结果做出详细的报告,并通以往巡查数据进行比较,将分析结果提供给消防部门,方便对消防器材的管理,让整个检查过程更加智能化。

2物联网技术在灭火中的应用

2.1建筑物身份系统

该系统在建筑物外设置有电子标签,主要内容包括建筑主体结构、消防设备器材、楼道通道等信息,能够帮助消防工作尽快展开。消防人员在到达火灾现场后,能够利用终端设备读取信息,快速掌建筑基本情况,从而合理部署到场的消防力量,减少消防队辖区“六熟悉”的时间。温度传感器可以将建筑温度信息及时转到手持终端,有利于灭火指挥员快速找到起火点位置,为及时控制火灾争取了更多时间。

2.2智能消防水源系统

将城市室外消火栓、水源分布等植入电子标签内,主要内容为水源位置、流量信息及水源压力等。消防人员赶到火灾现场后,利用这些信息可以了解水源状况,为后续灭火工作赢得时间[1]。同时还将消防车性能参数、器材配备以及水泵性能参数植入到压力传感器中。指挥员利用终端快速掌握现场车辆装备性能,同时利用压力传感器对消防车工作状况进行监控,这样指挥员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部署消防力量。

2.3消防员生理信息监控系统

很多时期需要消防人员到建筑物内部灭火,危险性极大。所以将这些消防人员植入生物传感器,对其生理信息进行实时检测。在消防人员生理指标发生异常后,火场外监控器会报警,指挥员据此组织撤离和安排营救,有效保障了建筑内部消防人员的安全。此外,其他传感器还能够收集火场烟雾浓度、环境温度以及消防人员位置等信息,并实时传送给现场指挥终端,有利于在全局上掌控火情,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

3物联网技术在消防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3.1智能人员装备管理系统

主要在电子标签中植入所有器材装备,里面包括器材装备的购买时间、使用方法、维修保养方法、编号以及基本工作参数等基本信息。进行交接班时,管理人员可用手持终端扫描电子标签,获得消防器材设备信息,避免出现设备丢失、遗漏等问题[2]。此外,所有消防人员都备有电子标签,里面包含编号、日常训练信息以及健康信息等,扫描后能够实现迅速点名。特别是对于灾情特别严重、混乱的情况而言,可以尽快清点好人数,自动对比记录的信息,能够清楚查询到不在位人员的级别、年龄和姓名等信息。

3.2智能消防车辆管理系统

该系统应用了微机系统技术和无线射频技术,对消防车在库情况进行监控,主要内容为车辆和器材设备情况,以及日常维修和管理等。通过应用智能消防车辆管理系统,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管理消防车的出库和入库,同时为火灾现场指挥员提供相关信息,方便其指定救援计划。此外,还能够对消防车出镜情况进行监控,主要为车辆行驶线路、是否运行正常等。在火灾现场,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消防车的工作状况,如供水压力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只会终端都能及时报警,指挥人员根据报警信息作出相应调整。如此一来,对消防车辆的管理也更加智能化。

4结语

总之,当前物联网技术在消防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物联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集成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但是,当前网联网技术在消防领域应用的并不成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消防领域中要重视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俊.物联网在建筑消防报警管理上的应用[J].中国公共安全,2013,(17):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