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影艺术发展

电影艺术发展

时间:2023-08-01 17:39: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影艺术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影艺术发展

第1篇

电影告别了自己技术杂耍的丑小鸭阶段而成为艺术的白天鹅时候,还处在电影艺术的默片时代,然而就在这默片时代,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天才的电影艺术大师们就创作出了永载史册的电影艺术精品。后来形成的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个系统的电影美学理论——蒙太奇理论,可以说主要就是这种默片时代电影艺术的美学表达和理论自认。那么,这默片时代电影艺术的本性或本体是什么呢?如果参照后来巴赞的纪实主义电影美学关于电影艺术本体的表达方法(巴赞把电影艺术的本体概括为“摄影影像”,亦即著名的“摄影影像本体论”)[1],则可将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本体概括为“蒙太奇”。也正因为这样,“蒙太奇”一词才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艺术方法和技巧存在,而甚至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然而电影的这样一种本质或本性存在了多久呢?最多不过20年。然而当声音技术的进步冲破包括几乎所有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大师的习惯与成见的阻碍而终于挺进到电影艺术中来的时候,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无疑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影“蒙太奇本体论”把电影的全部艺术可能性都归结为电影画面(影像)之间的自由组接,即蒙太奇上,甚至对用来进行这种自由组接的画面本身都认为是次要的,无关宏旨的。至于声音因素则根本未予考虑。即使在声音因素已经进入到电影艺术中来之后,在这种蒙太奇本体论的理论视野之内,也一直被作为一种次要的因素而附带涉及的(直到艾柯、麦茨等人的符号学电影理论阶段,也仍有这种情况。麦茨的组合理论就基本上没有考虑电影的声音因素)[2]。而事实上如果说运动的电影较之静止的绘画和摄影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个运动的维度的话,那么拥有了声音的电影较之默片也是实实在在地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声音的维度。电影艺术在本体构成上的这一重大变革,其意义究竟有多大,其实直到现在也难以概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变成了视听结合的艺术[3]。无论如何,仅就这一点来讲,虽同样被称为电影艺术,而此电影已决非彼电影。在人类的五种感官当中,最重要的是视听,而且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艺术也无一例外都是诉诸这两种感官的(李泽厚称之为充分“人化”的感官),非此即彼。而至此为止,电影艺术独自以便捷的方式占据了人类接收外部信息的这两大频道。

此后的色彩技术以及光学镜头和感光胶片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和进步虽都程度不同地给电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一些影响,但基本上都没有触及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也就是说在声音进入电影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电影艺术的发展进步是处于一种量变的积累过程中,真正给电影带来一次新的本体性变革的是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电视技术的出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媒体存在的。而一旦当电视作为艺术形式出现时,正像声音因素被电影艺术习惯力量视为异己一样,电影艺术也把电视艺术看成是自己的敌对势力,在美国就爆发了持续十年之久的电影电视大战。而事实上在各国都曾程度不同地发生过类似的影视大战。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家当时没有意识到声音的出现是不可阻挡的,它必定要进入电影并使电影艺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前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家们也同样没能及时地意识到电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强势媒体对于电影艺术的深刻意味。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电视技术给电影艺术带来的深刻影响的话,也许有一个说法是便捷的,那就是使电影艺术进入了电视时代。在探讨并努力准确表述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的本体存在或者说本性的过程中,有一个广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那就是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异同的探讨和争论。直至目前仍有人致力于电视艺术特殊性阐释和论证,即将电视艺术视为电影艺术之后的人类的又一种新的基本艺术形式,而努力收集归纳其有别于电影艺术的特异之处。然而笔者始终认为,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差异,充其量只是同一类艺术形式内部不同种属之间的差异,而非人类基本艺术形式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主要的是一些量的、暂时性的、技术性或经济性的差异,而非艺术本体上的差异。也就是说,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在艺术本体上是一致的,相同的。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异和分野正在和已经消失和弥合。“电视电影”这个影视艺术的新品类的出现与存在,清楚不过地向人们昭示了这一点。[4]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宣布,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主要的和根本的意义,并不是在电影艺术之后、之外,使人类拥有了一个新的基本的艺术形式,而是使电影艺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视时代。其间变化之大,以致于事实上使我们已不便再用电影艺术这样的词语来意指人类的这一迟来的基本艺术形式,而应选择并习惯于影视艺术或影像艺术之类的新词汇、新概念。不仅电视时代的整个影像艺术之内涵已非电影艺术一词所能涵盖,即使单就电影艺术本身来讲,在电视时代的一系列新生与扩展,如在制作与播放以及观赏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都已使电影艺术变得越来越不那么纯粹,不那么像电影了。大约是由于原有思维习惯的作用吧,人们只注意到了电视技术生长出了电视艺术这一重要事实,而且也许是吸取了历史上曾长期无视电影的艺术属性的教训吧,人们不仅一下子便认同了电视的艺术性质,而且似乎把全部的注意力和精力都用来发现和发掘电视作为艺术的区别于电影的特殊性,并急不可待地宣布电视是继电影之后的人类“第八艺术”。结果却忽视了另一个同样重要或者说更重要的一个事实,那就是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在美学本体上的一致性,更忽视了电视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所给予电影艺术的深刻影响。如果把这种深刻影响所包含的发展趋势也考虑在内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做出下面的结论:进入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即使还可以称之为电影艺术的话,也已基本上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即以光学成像为基本技术与手段的电影艺术了。

人类社会确是以加速度的形式向更高的文明发展进化的。就在电视技术的发展进步正在深刻而有力地刺激并推动电影艺术向新的深度与高度发展迈进,其势方兴未艾的时候,又一种新的电子技术——电子数码信息技术又勃然兴起于世,并给予电影艺术以及整个影像艺术以更为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场变革的来势之迅猛与内力之深厚,使人们真真正正地感到了绝对的应接不暇与别无选择。它既不像声音技术那样允许人们有一个怀疑、反对、认同的过程,也不像电视技术那样给你一个进行十年抵制大战的时间,而是在电视技术已经与电影技术趋于融合的基础上,一下子便出现在电影艺术的内部构成因素之中,它可以在你对其所知甚少或根本处于无知的状态,甚至根本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出现与存在的情况之下,就一下子从里到外全方位地包围并渗透于你了。

电子计算机成像(CGI)技术的发明是在60年代,进入70年代即开始应用到电影制作领域。1975年乔治·卢卡斯创建了专门为拍摄电影提供电脑技术服务的特技王国“魔光实业”(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简称ILM),这已清楚地意味着又一个电影艺术的新时代即将来临。1991年,柯达公司“数字化视觉效果处理系统”简称(INEON)的诞生,宣告了数字技术支配电影技术的时代的到来。而2000年,美国最大的电脑网络公司——全美在线(AOLI-S)与美国第二大传媒集团——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的结盟,则最终标志着最新的电影艺术新时代——后电影时代(Post-cinema Era)的来临。[5]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呢?

从技术层面讲,这一次的电影新技术革命,不是某种单一的技术变革,而是以电脑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包括电影、电视、电脑硬件与软件、电话、自动化工程、机器人等等新技术长期发展融合的集中体现。从电影特技制作能力的空前提高(已没有什么影像是不可制作的),到电影制作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电影已可以不是拍摄的,而是“合成”的),再到各类新兴娱乐产品、产业的产生(如电脑游戏,实真经历,互动娱乐等),再到全新的发行展示渠道的创建(如只读记忆光盘、数字光盘、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互联网等),这一切不仅无一不直接引发着电影艺术的本性变革,更以集体的合力最终将电影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后电影时代”。

从艺术层面上讲,在后电影时代,电影艺术在艺术本体上发生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电影特技制作能力的空前提高,使电影艺术的奇观本性得到突现,超越了电影艺术的纪实本性而明显处于前景位置,直到产生所谓的“效果美学”[6]

纪实性与奇观性是电影本性的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在巴赞时代,电影艺术的纪实本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高扬,“纪实美学”也因之而成为电影艺术美学原则的主旋律。而当电子计算机成像技术、特别是电脑数字技术一经应用到电影特技制作领域,就使电影特技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意义而具有了美学内涵。从《星球大战》(1976年制作完成,电影史将这一年称为“特技效果的新生”)到《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年),从《终结者》(1991年)到《侏罗纪公园》(1993年),从《阿甘正传》(1994年)到《勇敢者的游戏》(1995年),从《玩具总动员》(1995年)到《泰坦尼克号》(1997年)……电脑特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真正匪夷所思的人间奇迹。[7]在20世纪最后10个年头里,电影也正是凭借这种对于传统电影技术来说几乎永远无法实现的银幕奇观的表现而重新定位了自己的大众文化坐标,并再一次战胜了画面小、影像差和音响弱的电视的。而当这种“追求技术魔力”、“致力奇观呈现”的“效果美学”成为时尚、甚至主流时,就不仅悄悄地改变了观众的观影经验和观影期待(从对电影叙事真实性的认同转移到对电影奇观和技术的欣赏),而且也悄悄地解构着电影艺术本身,将其融入到一个更为广泛的传媒体系之中去了。

(二)电影制作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使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的电影理论趋于解体,并将最终改变电影本身的本体存在

虽然就全行业来讲,电影业仍然是一个“胶片”行业,但以卢卡斯“魔光实业”(ILM)为代表的数字化新技术正在排除电影拍摄放映的老式机械装置,电脑合成的数据人物和影像处理的仿真场景已经预示着电影工业成为“无胶片”行业的可能。就是说,电影已可以不是排演拍摄成的,而完全是电脑合成的。如果说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局限在于它的每一个艺术想象的实现都受到制作技术与条件的限制的话,而随着电脑数字技术支配电影制作,则最终完全超越了人类有限的想象力。它可以合成任何现实的、非现实的视听影像,只有你想象不出的,没有它制作不了的。这样一来,影像与物质实体之间的联系就变得非常脆弱了,影像本身不再保障视觉的真实性。再简单地讲就是,电影已不再是“记录”(Record),不再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语),而是“合成”(Graph),是“实在的非真实”(Virtualirreality)。显然,当观众已清楚地知道任何影像都可以是数字化地制造出来的时候,人们对电影真实性的确信也必将终结。 (三)新兴媒体新兴娱乐产品的建立和新的传媒体系及发行展示渠道的创建,已经形成人类全新的“视听文化”,亦使电影艺术发生根本性变革,直至消失在新的系统之中

随着电视的出现,以及其后电脑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新兴媒体及新兴娱乐产业层出不穷,并逐渐形成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局面,电影不仅丧失了“大众艺术之王”的地位,更重要的电影与电视、电脑、多媒体和网络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电影正在汇入更大的视听媒体洪流之中,这一媒体洪流从摄影化走到电子化,现在又到了网络化新阶段。

在这些新兴的娱乐产品或方式中,有两种产品或方式对电影的影响或者说改造最为深刻。其中一个是“互动娱乐”(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s),及由之而生发出的互动电影。这种互动电影为观众(用户)提供了这样的可能:从一个音像数据库选取素材,建立多种不同的电影叙事走向,事实上就是构造观众(用户)自己的故事。另一个是“实真经历”(Vivtual-Reality Experienes,简称VR)。“实真经历”是对真实的全方位(视、听、嗅、味、触多种感官的信息来源及其综合)人为仿造,并企图最终达成与真实的完全一致。“实真经历”的用户或者说参与者,或游戏者,可以进入一个电脑合成的人为环境,在那里自如地活动,与物体、人物和事件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叙事的结构和发展过程。传统的“视窗展示”方式和静坐式观影方式,让位于“活动中心”(activity center)式的“入门探寻”;被动的观看者,让位于能动的参与者。当电影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种水平或阶段时,即便我们仍然将其称为电影、看成电影,也不难理解和想象它同此前的、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已相去甚远,太远了。从内在的叙事内容与方式及结构到外在的展示方式、场所及观众的“观看”方式直到“观众”——用户由之而获得的艺术体验及审美感受都已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正如有些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互动电影”与“实真经历”与传统电影的最重要的区别之点,在于其对于经验的强化和对用户控制力的赋予。而一旦用户拥有了这种控制力,则无疑意味着对叙事可能性悬念的摒弃,同时也就意味着对观众的观影欲望的摒弃,因此,单从这一点来讲,已决定此类新电影要保持或形成观众——用户的新的引力或欲望,就必须构建自己的新的电影语法。

虽上述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电影艺术本体性变革尚处在开始阶段,许多新的设计和创造还处在初期和试验的水平上,还存在许多有待定型、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但其发展趋势已是如日东升。1997年第一部互动电影《黯淡》已制作并发行;“实真经历”也已进入实验试制阶段;网络电影更是早已出现,网民完全可以像电台点歌一样,上网“点看电影”。不仅如此,世界的高科技巨人们正在联手研制被称作“蓝牙计划”(blue-teeth)的可以将所有装置(电脑、电话、电视、音响、家用电器和各种数据库等等)共享的联动终端。其目的是只要动一动手指头(甚至动一动意念),你就能得到、看到和听到你想要的一切。届时,不仅人类的视听文化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就是人类文明也无疑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新阶段。

这是一场正在悄然行进中的电影技术与电影美学革命。经历这场革命之后的电影,即使不是烟消云散,也已是面目全非。而且确已可以看到或感受到使电影走向终结的新事物、新力量。

安德列·巴赞认为,人的潜意识中有一种所谓的“木乃伊情结”。其含义是说,人们总是倾向于把经历过的生活尽可能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仿佛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之免于腐朽,如木乃伊一般。[1]电影诞生之后,由于其所具有的对于视听信息的方便而直观的呈现能力,便成了这种情结最理想的承载方式。于是巴赞在1946年便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完整电影神话”的概念,认为“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全景。”[1]进入后电影时代之后,我们发现,这个“完整电影神话”即将和正在成为现实。电影的完整再现与电子游戏的人机互动作为两个向度的理想追求,即将和正在最后阶段实现融合。代表这种融合的就是“实真经历”技术的出现和走向完善。“实真经历”既代表人类真实完整地记录自己生活这一探索轴线的运动极限,也代表了人机互动的仿真追求的运动终点。在“实真经历”的时代,我们将会和正在看到,我们不仅可以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而且我们将无法区别这再现的现实(虚拟的现实)与实有现实的不同(进入“实真经历”过程的“用户”由于不仅接受了“实真经历”技术所提供的从视听到嗅味直到触觉的全面的虚拟的仿真信息而且被隔绝了全部的现实真实信息,因此直到“实真经历”结束,将根本无法分辨这种虚拟真实与真实的现实);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发现,我们不仅生活在实有的现实中间,我们也同时甚至更多地生活在虚拟的现实中间(比如我们不仅为现实生活中亲人的健康而欢乐,也为艺术虚构中的古人的痛苦而流泪)。其实很久以来或者从来就是如此的,只是今天恍然大悟罢了。更有甚者,我们还将看到,虚拟的现实与实有的现实不仅越来越难以区别,而且处在一种密切的相互渗透与影响的互动状态之中。总之,对于现在特别是未来的人们,虚拟的现实将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甚至将构成他们的人生。

于是在事情的最后阶段,我们终将发现,人类从完整再现现实的艺术追求出发,最后又走回到了创造现实的生活本身。正如作为心理学家的电影美学家爱因汉姆所预言的那样,与现实不同的才是可以审视的艺术。如果与现实完全相同了,则是现实本身,而不再是艺术。因此,“实真经历”的出现,正预示着电影艺术的终结。[8]

引力与加速度的等价使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那么,虚拟现实与实有现实的等价又将意味着什么呢?到那时,也许终结的不只是电影艺术,整个人类思维与哲学都将发生目前还无法预想的深刻变化。

短短一百年,电影却经历了如此多的变化,以至即将走向终结。回想它曾给我们带来如此巨大的、长达百年的欢乐,一时确实很难接受,而理智应当告诉我们,如果放在足够长的历史长河中考查,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这也就是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先于本质”。所以,天才的巴赞才只用一个问句——“电影是什么?”来命名自己的文集。

【参考文献】

[1]安德列·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2]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4]王佳泉.电视不是第八艺术——再论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异同[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

[5]游飞,蔡卫.电影新技术与后电影时代[J].当代电影,2000,(4).

[6]虞吉.电影的奇观本性[J].当代电影,1998,(5).

[7]王群.科学时代的电影[J].当代电影,1998,(5).

第2篇

到了“”期间,体育电影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几乎处于完全停滞的局面。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逐渐形成了变化而多元的电影艺术格局,丰富的体育题材的电影让群众对体育事业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能够凸显出我国积极参与到国际体育事业发展之中,依靠体育来实现外交的策略。这一阶段出现了以《乳燕飞》《沙鸥》《战斗年华》等电影为代表的体育电影,1979年拍摄的《乳燕飞》是为了向建国三十周年献礼的影片,这个作品有着浓郁的青少年生活气息。电影《沙鸥》曾经获得了我国文化部颁发的优秀电影奖,观众们能够从排球运动员沙鸥经历的挫折但不断顽强拼搏的过程中,看到我国民族精神的自强不息。这一阶段的电影《神秘的大佛》开创了我国武术动作片的先河,在随后的类似的体育电影层出不穷。1982年拍摄的电影《少林寺》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反响,这让全国人民对于武术的热情重新高涨并增强了关注。在这一时期同样优秀的武术电影还有《武当》《少林寺弟子》等电影。

90年代是体育电影的转型时期,这一阶段的体育电影既要能够顺应政治主流思想的趋势,也要能够顺应市场的需求。1993年的电影《来吧,用脚说话》讲述两个国家足球队的运动员在退役之后训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故事。1997年的影片《黑眼睛》讲的是盲人运动员丁丽华通过社会的关怀与自身的努力,进而努力拼搏取得了世界残奥会的佳绩。在1999年拍摄的《冰与火》主要是以我国90年代著名的冰上项目运动员叶乔波的典型事迹为创作原型,在电影中展现了运动员面临重重阻碍敢于突破的动人事迹,用自己超出凡人的毅力来投入到比赛与训练之中。这一时期同样优秀的作品还有《我的九月》《挑战》《女足九号》等。

在现代的21世纪,我国的体育电影取材更为广泛,尤其对于体育精神的渲染更加注重,例如《隐形的翅膀》《梦之队》与《闪光的羽毛》等影片。《隐形的翅膀》中讲的是关于残疾运动员励志的故事,在故事中展现出运动员身残志坚,用自信、开朗的性格来积极地面对挫折的人生。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的是建国前我国运动员刘长春历经了千辛万苦代表中国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感人故事。在电影《买买提的2008》中讲的是在新疆的一个村落里有许多爱好踢足球的孩子,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北京看奥运会”而努力训练足球,这些村民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汇集起来努力建设家乡的故事。

阻碍我国体育电影发展的因素

第一,我国电影市场发展不够活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增多,让大众逐渐降低了对电影的关注度。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我国电影行业发展较慢,因此让电影事业停滞不前。在上个世纪末,我国的多数电影院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也影响了我国电影的生产。随着当代影视技术的发展,创作者对于电影的要求逐渐增加,因此制作的电影场面也越来越大,投入的成本提升,这让小公司都难以承受,导致体育电影数量减少。

第二,创作者对现代体育电影创作思路不够开阔。一直以来,我国的体育电影创作主题都是围绕“体育冠军”而进行的,对于体育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大加赞扬,对群众的热情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人们的思想开放,我们不能只是局限在这个主题上进行创作,我们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思路。

第三,体育节目分散了观众对体育电影的兴趣。现代传媒的发展,让体育节目能够直接报道运动员的事迹,也会注重对心灵的描述,许多手法本应在电影中体现的出现在节目中,因此取代了观众观看体育电影的兴趣。

对发展我国体育电影的思考与对策

第一,突出竞技主题。在当前的体育竞技中的目标是为了能够赢取锦标,因而引来了诸多竞赛、训练、合作等社会内容,与欧洲的社会主流文化精神相吻合。在另一方面,一些社会阶层的群体能够通过竞技体育来建构新的社会结构,而这种新型的结构组织完善了,也可以将社会矛盾转移,而这种竞技体育也能够与民族国家的概念相吻合。由于受到传统电影的概念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的体育电影并没有将竞技体育作为主体的体系形成。我国体育电影中,除了以《沙鸥》为代表的少数电影,多数体育电影在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上都遭受沦陷的命运,可以说大部分电影都没有机会展现给观众,在艺术价值上乏善可陈。

第二,加强对我国体育电影创作主题思想性的深入挖掘。在创作体育电影中,需要多个角度对于体育活动进行创造,展现事件与人物的真实性,在深层次上揭示体育文化内涵,需要超过传统的体育报道中对于人与事的描写。例如电影《黑眼睛》与《隐形的翅膀》,对主人公的“健全”与“正常”进行着重刻画,我们虽然看到残疾人比正常人在某些方面欠缺,在体育训练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只要有着健全的心理与正常人的心态,就能够获得成功,而我们在社会中关心残疾人的过程中也要平等”地对待残疾人。在当前我国体育电影中大部分是展现运动员能够勇于拼搏与克服内心恐惧的故事,虽然这种励志主题的电影需要我们大力宣传,但是我们体育电影需要更多展现出一些精彩的方面,例如体育队伍的合作精神、奋发向上的精神等。我们可以将体育作为电影中表现情节与人物命运起伏的手法,主人公能够通过体育活动探寻生命的内涵与价值观,进而吸引观众来热爱体育与生活,对体育电影深层次进行挖掘,是实现体育电影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三,提升体育电影制作人员对体育运动自身的驾驭能力。我国的体育电影制作队伍对于体育竞技运动不够熟悉,因此在拍摄电影过程中,对于一些体育项目的驾驭十分生疏,明显抄袭了一些体育电影。不真实的体育场景并不像体育电影,反而类似动画片或者科幻片,这阻碍了观众欣赏电影的质量,让一些体育迷们感到哭笑不得。在近几年,我国的一些体育明显加盟了多部电影的拍摄,也有在自己领域取得成功的明星,例如世界冠军田亮、刘璇等,也有许多没有站在中国体育顶峰的运动员加入到我国的电影行业中来。例如曾经有着十年花样游泳经历的小陶虹,曾在1996年拍摄的影片《黑眼睛》中饰演女主角,她的表演十分出色。由此看来,体育电影的创作人员需要有着良好的体育知识素质,避免闹出笑话,尽最大可能来保障体育电影的质量。同时也要选取有经验的演员,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些演员曾经的经历能够帮助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理解,进而实现体育精神的深层次表达。

第3篇

当电影告别了自己技术杂耍的丑小鸭阶段而成为艺术的白天鹅时候,还处在电影艺术的默片时代,然而就在这默片时代,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天才的电影艺术大师们就创作出了永载史册的电影艺术精品。后来形成的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个系统的电影美学理论——蒙太奇理论,可以说主要就是这种默片时代电影艺术的美学表达和理论自认。那么,这默片时代电影艺术的本性或本体是什么呢?如果参照后来巴赞的纪实主义电影美学关于电影艺术本体的表达方法(巴赞把电影艺术的本体概括为“摄影影像”,亦即著名的“摄影影像本体论”)[1],则可将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本体概括为“蒙太奇”。也正因为这样,“蒙太奇”一词才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艺术方法和技巧存在,而甚至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然而电影的这样一种本质或本性存在了多久呢?最多不过20年。然而当声音技术的进步冲破包括几乎所有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大师的习惯与成见的阻碍而终于挺进到电影艺术中来的时候,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无疑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影“蒙太奇本体论”把电影的全部艺术可能性都归结为电影画面(影像)之间的自由组接,即蒙太奇上,甚至对用来进行这种自由组接的画面本身都认为是次要的,无关宏旨的。至于声音因素则根本未予考虑。即使在声音因素已经进入到电影艺术中来之后,在这种蒙太奇本体论的理论视野之内,也一直被作为一种次要的因素而附带涉及的(直到艾柯、麦茨等人的符号学电影理论阶段,也仍有这种情况。麦茨的组合理论就基本上没有考虑电影的声音因素)[2]。而事实上如果说运动的电影较之静止的绘画和摄影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个运动的维度的话,那么拥有了声音的电影较之默片也是实实在在地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声音的维度。电影艺术在本体构成上的这一重大变革,其意义究竟有多大,其实直到现在也难以概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变成了视听结合的艺术[3]。无论如何,仅就这一点来讲,虽同样被称为电影艺术,而此电影已决非彼电影。在人类的五种感官当中,最重要的是视听,而且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艺术也无一例外都是诉诸这两种感官的(李泽厚称之为充分“人化”的感官),非此即彼。而至此为止,电影艺术独自以便捷的方式占据了人类接收外部信息的这两大频道。

此后的色彩技术以及光学镜头和感光胶片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和进步虽都程度不同地给电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一些影响,但基本上都没有触及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也就是说在声音进入电影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电影艺术的发展进步是处于一种量变的积累过程中,真正给电影带来一次新的本体性变革的是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电视技术的出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媒体存在的。而一旦当电视作为艺术形式出现时,正像声音因素被电影艺术习惯力量视为异己一样,电影艺术也把电视艺术看成是自己的敌对势力,在美国就爆发了持续十年之久的电影电视大战。而事实上在各国都曾程度不同地发生过类似的影视大战。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家当时没有意识到声音的出现是不可阻挡的,它必定要进入电影并使电影艺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前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家们也同样没能及时地意识到电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强势媒体对于电影艺术的深刻意味。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电视技术给电影艺术带来的深刻影响的话,也许有一个说法是便捷的,那就是使电影艺术进入了电视时代。在探讨并努力准确表述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的本体存在或者说本性的过程中,有一个广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那就是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异同的探讨和争论。直至目前仍有人致力于电视艺术特殊性阐释和论证,即将电视艺术视为电影艺术之后的人类的又一种新的基本艺术形式,而努力收集归纳其有别于电影艺术的特异之处。然而笔者始终认为,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差异,充其量只是同一类艺术形式内部不同种属之间的差异,而非人类基本艺术形式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主要的是一些量的、暂时性的、技术性或经济性的差异,而非艺术本体上的差异。也就是说,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在艺术本体上是一致的,相同的。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异和分野正在和已经消失和弥合。“电视电影”这个影视艺术的新品类的出现与存在,清楚不过地向人们昭示了这一点。[4]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宣布,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主要的和根本的意义,并不是在电影艺术之后、之外,使人类拥有了一个新的基本的艺术形式,而是使电影艺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视时代。其间变化之大,以致于事实上使我们已不便再用电影艺术这样的词语来意指人类的这一迟来的基本艺术形式,而应选择并习惯于影视艺术或影像艺术之类的新词汇、新概念。不仅电视时代的整个影像艺术之内涵已非电影艺术一词所能涵盖,即使单就电影艺术本身来讲,在电视时代的一系列新生与扩展,如在制作与播放以及观赏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都已使电影艺术变得越来越不那么纯粹,不那么像电影了。大约是由于原有思维习惯的作用吧,人们只注意到了电视技术生长出了电视艺术这一重要事实,而且也许是吸取了历史上曾长期无视电影的艺术属性的教训吧,人们不仅一下子便认同了电视的艺术性质,而且似乎把全部的注意力和精力都用来发现和发掘电视作为艺术的区别于电影的特殊性,并急不可待地宣布电视是继电影之后的人类“第八艺术”。结果却忽视了另一个同样重要或者说更重要的一个事实,那就是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在美学本体上的一致性,更忽视了电视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所给予电影艺术的深刻影响。如果把这种深刻影响所包含的发展趋势也考虑在内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做出下面的结论:进入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即使还可以称之为电影艺术的话,也已基本上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即以光学成像为基本技术与手段的电影艺术了。

人类社会确是以加速度的形式向更高的文明发展进化的。就在电视技术的发展进步正在深刻而有力地刺激并推动电影艺术向新的深度与高度发展迈进,其势方兴未艾的时候,又一种新的电子技术——电子数码信息技术又勃然兴起于世,并给予电影艺术以及整个影像艺术以更为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场变革的来势之迅猛与内力之深厚,使人们真真正正地感到了绝对的应接不暇与别无选择。它既不像声音技术那样允许人们有一个怀疑、反对、认同的过程,也不像电视技术那样给你一个进行十年抵制大战的时间,而是在电视技术已经与电影技术趋于融合的基础上,一下子便出现在电影艺术的内部构成因素之中,它可以在你对其所知甚少或根本处于无知的状态,甚至根本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出现与存在的情况之下,就一下子从里到外全方位地包围并渗透于你了。

电子计算机成像(CGI)技术的发明是在60年代,进入70年代即开始应用到电影制作领域。1975年乔治·卢卡斯创建了专门为拍摄电影提供电脑技术服务的特技王国“魔光实业”(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简称ILM),这已清楚地意味着又一个电影艺术的新时代即将来临。1991年,柯达公司“数字化视觉效果处理系统”简称(INEON)的诞生,宣告了数字技术支配电影技术的时代的到来。而2000年,美国最大的电脑网络公司——全美在线(AOLI-S)与美国第二大传媒集团——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的结盟,则最终标志着最新的电影艺术新时代——后电影时代(Post-cinema Era)的来临。[5]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呢?

从技术层面讲,这一次的电影新技术革命,不是某种单一的技术变革,而是以电脑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包括电影、电视、电脑硬件与软件、电话、自动化工程、机器人等等新技术长期发展融合的集中体现。从电影特技制作能力的空前提高(已没有什么影像是不可制作的),到电影制作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电影已可以不是拍摄的,而是“合成”的),再到各类新兴娱乐产品、产业的产生(如电脑游戏,实真经历,互动娱乐等),再到全新的发行展示渠道的创建(如只读记忆光盘、数字光盘、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互联网等),这一切不仅无一不直接引发着电影艺术的本性变革,更以集体的合力最终将电影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后电影时代”。

从艺术层面上讲,在后电影时代,电影艺术在艺术本体上发生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电影特技制作能力的空前提高,使电影艺术的奇观本性得到突现,超越了电影艺术的纪实本性而明显处于前景位置,直到产生所谓的“效果美学”[6]

纪实性与奇观性是电影本性的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在巴赞时代,电影艺术的纪实本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高扬,“纪实美学”也因之而成为电影艺术美学原则的主旋律。而当电子计算机成像技术、特别是电脑数字技术一经应用到电影特技制作领域,就使电影特技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意义而具有了美学内涵。从《星球大战》(1976年制作完成,电影史将这一年称为“特技效果的新生”)到《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年),从《终结者》(1991年)到《侏罗纪公园》(1993年),从《阿甘正传》(1994年)到《勇敢者的游戏》(1995年),从《玩具总动员》(1995年)到《泰坦尼克号》(1997年)……电脑特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真正匪夷所思的人间奇迹。[7]在20世纪最后10个年头里,电影也正是凭借这种对于传统电影技术来说几乎永远无法实现的银幕奇观的表现而重新定位了自己的大众文化坐标,并再一次战胜了画面小、影像差和音响弱的电视的。而当这种“追求技术魔力”、“致力奇观呈现”的“效果美学”成为时尚、甚至主流时,就不仅悄悄地改变了观众的观影经验和观影期待(从对电影叙事真实性的认同转移到对电影奇观和技术的欣赏),而且也悄悄地解构着电影艺术本身,将其融入到一个更为广泛的传媒体系之中去了。

(二)电影制作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使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的电影理论趋于解体,并将最终改变电影本身的本体存在

虽然就全行业来讲,电影业仍然是一个“胶片”行业,但以卢卡斯“魔光实业”(ILM)为代表的数字化新技术正在排除电影拍摄放映的老式机械装置,电脑合成的数据人物和影像处理的仿真场景已经预示着电影工业成为“无胶片”行业的可能。就是说,电影已可以不是排演拍摄成的,而完全是电脑合成的。如果说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局限在于它的每一个艺术想象的实现都受到制作技术与条件的限制的话,而随着电脑数字技术支配电影制作,则最终完全超越了人类有限的想象力。它可以合成任何现实的、非现实的视听影像,只有你想象不出的,没有它制作不了的。这样一来,影像与物质实体之间的联系就变得非常脆弱了,影像本身不再保障视觉的真实性。再简单地讲就是,电影已不再是“记录”(Record),不再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语),而是“合成”(Graph),是“实在的非真实”(Virtualirreality)。显然,当观众已清楚地知道任何影像都可以是数字化地制造出来的时候,人们对电影真实性的确信也必将终结。

(三)新兴媒体新兴娱乐产品的建立和新的传媒体系及发行展示渠道的创建,已经形成人类全新的“视听文化”,亦使电影艺术发生根本性变革,直至消失在新的系统之中

随着电视的出现,以及其后电脑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新兴媒体及新兴娱乐产业层出不穷,并逐渐形成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局面,电影不仅丧失了“大众艺术之王”的地位,更重要的电影与电视、电脑、多媒体和网络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电影正在汇入更大的视听媒体洪流之中,这一媒体洪流从摄影化走到电子化,现在又到了网络化新阶段。

在这些新兴的娱乐产品或方式中,有两种产品或方式对电影的影响或者说改造最为深刻。其中一个是“互动娱乐”(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s),及由之而生发出的互动电影。这种互动电影为观众(用户)提供了这样的可能:从一个音像数据库选取素材,建立多种不同的电影叙事走向,事实上就是构造观众(用户)自己的故事。另一个是“实真经历”(Vivtual-Reality Experienes,简称VR)。“实真经历”是对真实的全方位(视、听、嗅、味、触多种感官的信息来源及其综合)人为仿造,并企图最终达成与真实的完全一致。“实真经历”的用户或者说参与者,或游戏者,可以进入一个电脑合成的人为环境,在那里自如地活动,与物体、人物和事件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叙事的结构和发展过程。传统的“视窗展示”方式和静坐式观影方式,让位于“活动中心”(activity center)式的“入门探寻”;被动的观看者,让位于能动的参与者。当电影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种水平或阶段时,即便我们仍然将其称为电影、看成电影,也不难理解和想象它同此前的、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已相去甚远,太远了。从内在的叙事内容与方式及结构到外在的展示方式、场所及观众的“观看”方式直到“观众”——用户由之而获得的艺术体验及审美感受都已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正如有些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互动电影”与“实真经历”与传统电影的最重要的区别之点,在于其对于经验的强化和对用户控制力的赋予。而一旦用户拥有了这种控制力,则无疑意味着对叙事可能性悬念的摒弃,同时也就意味着对观众的观影欲望的摒弃,因此,单从这一点来讲,已决定此类新电影要保持或形成观众——用户的新的引力或欲望,就必须构建自己的新的电影语法。

虽上述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电影艺术本体性变革尚处在开始阶段,许多新的设计和创造还处在初期和试验的水平上,还存在许多有待定型、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但其发展趋势已是如日东升。1997年第一部互动电影《黯淡》已制作并发行;“实真经历”也已进入实验试制阶段;网络电影更是早已出现,网民完全可以像电台点歌一样,上网“点看电影”。不仅如此,世界的高科技巨人们正在联手研制被称作“蓝牙计划”(blue-teeth)的可以将所有装置(电脑、电话、电视、音响、家用电器和各种数据库等等)共享的联动终端。其目的是只要动一动手指头(甚至动一动意念),你就能得到、看到和听到你想要的一切。届时,不仅人类的视听文化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就是人类文明也无疑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新阶段。

这是一场正在悄然行进中的电影技术与电影美学革命。经历这场革命之后的电影,即使不是烟消云散,也已是面目全非。而且确已可以看到或感受到使电影走向终结的新事物、新力量。

安德列·巴赞认为,人的潜意识中有一种所谓的“木乃伊情结”。其含义是说,人们总是倾向于把经历过的生活尽可能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仿佛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之免于腐朽,如木乃伊一般。[1]电影诞生之后,由于其所具有的对于视听信息的方便而直观的呈现能力,便成了这种情结最理想的承载方式。于是巴赞在1946年便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完整电影神话”的概念,认为“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全景。”[1]进入后电影时代之后,我们发现,这个“完整电影神话”即将和正在成为现实。电影的完整再现与电子游戏的人机互动作为两个向度的理想追求,即将和正在最后阶段实现融合。代表这种融合的就是“实真经历”技术的出现和走向完善。“实真经历”既代表人类真实完整地记录自己生活这一探索轴线的运动极限,也代表了人机互动的仿真追求的运动终点。在“实真经历”的时代,我们将会和正在看到,我们不仅可以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而且我们将无法区别这再现的现实(虚拟的现实)与实有现实的不同(进入“实真经历”过程的“用户”由于不仅接受了“实真经历”技术所提供的从视听到嗅味直到触觉的全面的虚拟的仿真信息而且被隔绝了全部的现实真实信息,因此直到“实真经历”结束,将根本无法分辨这种虚拟真实与真实的现实);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发现,我们不仅生活在实有的现实中间,我们也同时甚至更多地生活在虚拟的现实中间(比如我们不仅为现实生活中亲人的健康而欢乐,也为艺术虚构中的古人的痛苦而流泪)。其实很久以来或者从来就是如此的,只是今天恍然大悟罢了。更有甚者,我们还将看到,虚拟的现实与实有的现实不仅越来越难以区别,而且处在一种密切的相互渗透与影响的互动状态之中。总之,对于现在特别是未来的人们,虚拟的现实将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甚至将构成他们的人生。

于是在事情的最后阶段,我们终将发现,人类从完整再现现实的艺术追求出发,最后又走回到了创造现实的生活本身。正如作为心理学家的电影美学家爱因汉姆所预言的那样,与现实不同的才是可以审视的艺术。如果与现实完全相同了,则是现实本身,而不再是艺术。因此,“实真经历”的出现,正预示着电影艺术的终结。[8]

第4篇

[关键词] 电影艺术;审美心理;秩序感

“秩序”是事物存在、变化、运动、发展的一种规律,即有序性。处于人们身边的秩序现象随处可见,无论是事物的结构、形态还是事件的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都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秩序性,这种秩序性结构是平衡态的,在形式上容易使人联想起秩序的存在。“秩序”表现了人的审美心理趋向和形式要求,阿恩海姆曾经论述:“人所具备的认识能力(其中也包括艺术创造能力)寻找的是秩序。科学的使命是在多样化的现象中提炼出有规则的秩序,而艺术的使命则是运用形象去显示出这种多样化的现象中所存在的秩序。”[1]贡布里希在其撰写的《秩序感》一书中曾经提出:人们在观察事物周围的外界环境时,还应该参照它最初始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和运动规律所作出的预测,来判定其接受到信息的最终含义,人们将这种事物所谓的内在预测功能称为秩序感。可见各种形态的艺术形式在视知觉的建构过程中都具有秩序化的特点。电影艺术的“秩序感”属于视觉审美心理学的范畴,是人们感知和创造电影艺术形式美的过程,并且体现于视知觉的建构过程中,具有规律性和平衡感。

一、电影艺术“秩序感”的产生

在电影艺术中人们所体验到的美以及对秩序的感受是联系在一起的。贡布里希认为,我们应该把意义上的知觉与秩序上的知觉区别开来。其中意义上的知觉具有理性的成分,来自于人们有意识的思维活动。而秩序上的知觉则与人们生物活动体能相联系,更多的来自于人们体内有序的参照系,即人的知觉。所以,有秩序的发展过程是任何事物必须经历的变化过程。随着行为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行为逐渐掌握了规则的、系统的传达形式,而这种形式则可以使用数学的关系进行表达,通过人们头脑的衍变将极其复杂的感觉刺激转变为有序化,同时能够针对众多数学形式的理解作出选择和判断。以上说明,人类拥有着极为强烈的秩序感和对秩序的喜爱。在这里所说的秩序感,就是人对秩序的一种基本感受,是人们基于生物性基础上的一种感受。

(一)电影艺术审美过程中视知觉的基本特性

在电影艺术的“秩序感”中所指的感觉,已经包括了感觉与知觉这两个方面。托马斯•L•贝纳特指出:感觉是人们将周围环境的刺激信息传入头脑中的手段,而知觉则是人们从汇聚众多刺激的信息中整理、提取出于自身有用信息的过程。[2]波普尔也曾经提出:首先是在儿童或动物的身上观察到了一种对于规律性的强烈探求,然后在成年人的身上也发现了这种需求,促使人们不断地积极探索各式各样规律的存在。[3]电影艺术则是人们进行这一系列探索的成果之一。这里所提到的针对客观规律性的强烈探求,其实就是对事物发展“秩序”的一种需求,人们外部的文化机制和所存在的生物机制是这种需求的主要来源。电影艺术的视知觉中主观性探求是普遍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视觉心理的反应以及视觉感受的不同,其所拥有的视知觉反应则取决于电影艺术在传递什么信息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心理趋向。只有当电影艺术的视觉感受与人们的心理知觉取向相一致时,才能真正引起观众的共鸣。

对电影艺术元素充分、恰当的运用,体现出了视知觉的特性影响电影艺术的审美过程。通过对受众的心理结构和视觉感受的分析,不断锤炼电影表现元素与艺术语言的每个细节,从电影剧本的创作、分镜头的切换运用到摄影空间的巧妙搭接,使得电影中每个表现元素都能够充分融合于有限的镜头画面上,从而在观众心理上产生反射,促进观众和电影作品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不断深化电影的艺术内涵。

(二)“秩序感”存在于电影艺术语言表达之中

贡布里希在著作中指出,人们应该仔细分辨事物周围的环境,参照其初始对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所作出的预测,以确定人们最终所感受到的信息的含义。并把这种存在于事物内在的预测功能称为秩序感。电影艺术中各种镜头和表现风格都具备不同的艺术特点和情感信息,灵活运用电影镜头语言并与电影风格表现一致,能够使得电影画面语言传达呈现出某种可延续的规律性,这样在电影艺术的视知觉传达上就有了“秩序感”。

秩序感是有机体在为自身生存所进行的抗争中诞生的,在知觉活动的框架下,秩序感存在的总体环境是有序的,以此作为从规则中进行分辨有机体偏差的参照。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证明这种关系:人们观看电影时,会伴随着音乐或画面的突然响起或中断而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从而产生迭起的艺术效果,这正是打破原有的秩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进而使人们产生听觉或视觉的特殊感受,而这里的特殊感受则是电影音乐和镜头画面的艺术趣味所在,也就是说电影艺术所表达的图像秩序生动地反映了人的审美心理秩序。电影艺术中产生的“秩序感”和视知觉的建构不分先后关系,几乎是同时进行的。秩序感使得人们能够联想到生活中的体验或视知觉经验,同时视知觉经验也能引导人们去感受秩序感,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当人以往的视知觉经验、心理取向与电影艺术中的“秩序感”呈现一致时,人们认为这种“秩序感”则是美好的、真实的,可以使人获得一种审美乐趣。因此人们的视知觉经验对电影艺术“秩序感”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以此作为电影艺术的基本创作原则。

二、电影艺术中“秩序感”的特性分析

贡布里希认为,作为客观存在的“秩序感”,是人们与生俱有的适应和感知秩序的生物遗传的本能,能通过主体对存在客观秩序的感受来传达出对周围世界的认同感。电影艺术的“秩序感”是人类自主地选择和适应周围客观存在的秩序的结果,依据电影艺术的视听传达特点,决定了其艺术语言中的“秩序感”具有均衡感和规律性的审美心理特征。

(一)电影艺术“秩序感”的规律性

电影艺术“秩序感”的规律性主要体现于故事安排、构图画面、色彩风格、音乐音效以及镜头空间布局的剪辑与排列组合上,它们之间可以是相对静止而有序的规律,也可以是不断变化、发展运动的规律。贡布里希的理论在这里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他要求把周围客观存在的有机体视为具有能动性的机体存在,其运动、发展和变化是在其内在秩序感的指导之下进行的,不是盲目的活动,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在电影艺术中经常看到,电影中人物的审美心理秩序与镜头画面形式秩序的安排进行同构的过程,最终使得电影作品得以完成。而这里所说人物的审美心理秩序,则是指人类自身生物体存在的秩序性和对客观秩序的存在主动地去感应、适应以至偏爱。从电影艺术的审美角度看,有的镜头拍摄按照镜头画面语言的特定规则灵活多变,富有愉悦灵动的秩序;有的电影艺术语言则安排得丝丝入扣、严谨规范,具有一定的理性秩序;有的电影色调风格赋予一定的情感意味,使得电影艺术的情感与秩序感紧密相连,较大面积持续地运用冷、暖色调对于营造电影的整体气氛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发观众的情感反应。视听语言本身也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写实的影像体现与音乐、音效的同步发展是秩序感自然性的体现,是人们的听觉与视觉所包含的内在的规律性所形成的视听效果。

(二)电影艺术“秩序感”的平衡性

作为电影秩序,本身具有一种平衡美,是一种艺术的形式秩序,因此平衡感是电影艺术秩序感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通过人们大量的审美实践证明,所谓电影艺术的桥段是来源于介于理性化、规范化和冲突跌宕之间的故事情节安排和画面语言的表现。简单的故事情节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力,而太过于起伏动荡、冲突迭起的剧情安排又容易让人产生因知觉超负荷而带来的厌烦,使得观众停止进行欣赏。从电影艺术中审美的角度来理解,将平衡感进行理性的安排,是通过镜头的运用、色彩衔接、图像处理、音乐剪辑等要素的互相搭配体现出来的,能够拥有极佳的审美舒适度,使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到所需的信息,并与之融合达到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三、“秩序感”对现代电影艺术发展的启示

“秩序感”是先于电影艺术之前就客观存在于人们的视觉经验里的,因此,电影的秩序化也就有了一定的规律可循。其中电影艺术审美内在的尺度是秩序,而这种秩序则是和谐、变化、发展的统一,始终是与平衡性、稳定性相联系的。秩序就是人类有序化能力的体现。例如,电影秩序化的代表作品《盗梦空间》,其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是它将秩序与哲学和艺术进行充分的融合,是艺术秩序与秩序艺术同构的最佳代表之一。剧本的科学化、理性化安排,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的发展,神秘的色彩搭配和时空的纵横交错组成奇异的视听画面,里面没有任何表现性的成分出现。对于主观意识、镜头画面、音乐等的排除,使得观众主动地依照电影所需秩序表达的形式语言进行作品解读,让观众将艺术理性的形式秩序之间的互相交错进行联想。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这部作品以艺术秩序化的形式来表现电影的艺术特征,为了使电影语言容易让观众接受,作品尝试以观众的视角去创造时空、角色活动以及处理视知觉的平衡,电影艺术表现语言可以理性地理解为知觉与视知觉的重构、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以致观众所察觉到的秩序感是一种因精神作用而不是知觉作用引起的秩序类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电影的艺术形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电影艺术的审美观念在人们心中悄然变化着,新媒体、新媒介以新兴技术的姿态广泛介入人们的生活。面对新媒介技术的挑战,对现代电影视听艺术表达进行研究与探索,是我们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利用“秩序感”的自然属性――对秩序感的欣赏和认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电影艺术的审美秩序和视觉规律进行把握,是发展现代电影艺术的一条有效途径。电影艺术在未来的创作发展中,要做到电影艺术的心理定向和视知觉经验、形式和内容、节奏与平衡等关系的统一,才能真正促使观众和电影之间进行情感交流,进而体现出电影艺术的整体美。

[参考文献]

[1] [德]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美]托马斯•L•贝纳特.感觉世界――感觉和直觉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3] [央]EH贡布里希.秩序感[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第5篇

[关键词]电影;美术;艺术关联

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具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其与美术艺术的发展历史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电影艺术的发展源于美术艺术,美术艺术可以说是电影艺术的母体,电影与美术艺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美术将自己的风格、流派等融入电影,电影吮吸着美术艺术的精华,很多电影在美术艺术的滋润下得到永恒的发展。因此说,一部杰出的电影必定是电影艺术与美术艺术的和谐统一。

一、电影艺术与美术艺术的关系

美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美术是随着人类的生产而产生的。美术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其涵盖万千,诸如绘画、工艺以及雕刻等。美术将线条、色彩以及结构作为基本元素,通过使用物质媒介的二维空间或者三维空间,将场景、人物以及事件以静态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人们则需要通过联想、思考来体会作品意境。电影艺术与美术艺术相比,其属于崭新的艺术。人类的视觉在极短的时间内有着短暂存留的天然功能,而电影艺术就是采用了这样的原理,它将运动中的相互关联的画面通过影像的手段呈现在人们的视觉之中,从而形成了画面在视觉中的运动感。可以说电影艺术根本属性应该是动态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将所有相关的画面以运动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使它们相联系,这就形成了电影。

美术是电影的母体,电影是吮吸着美术的营养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与此同时,电影又使美术艺术得到了升华。它们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美术具有二维或者三维的空间性,是用静止的图画串联起来从而表现主题的一种艺术,而电影是用可以动的画面来表现主题,具有空间四维性。电影的空间四维性特征对电影美术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熟悉剧本,而且要具有良好的造型基本功,同时要能够将导演在影片把握方面的意图进行形象化与具体化的艺术处理。

电影和美术这两门艺术是相通的,都是具有观赏性的,并且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都是人们通过视觉来感受到图像中的信息。美术是电影的基础,电影要通过美术来创作完善自己,换句话说美术就是电影的养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电影作品实际上就是十分珍贵的一个美术作品。电影艺术离不开造型和光影效果与色彩配置,等等,然而,这些都是美术中的要素,一部成功的电影都是创造性地把这些美术元素进行调用组合,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从而使得电影具有良好的观赏性。正是由于电影和美术具有相通的特性,所以使得这两门艺术之间的交融越来越大,现在很多的画家也加入到电影拍摄过程中,比如,杜宇、汤晓丹以及国外的普多夫金、柯静采夫等。并且,现在一些优秀的电影就是根据美术作品而拍摄的,比如《东京爱情故事》《水浇园丁》等都是根据连环画或者漫画改编而成的。正是由于电影和美术之间的独特的关系,使得美术中人物在电影中很容易塑造,自然美术也逐渐地融合到电影之中 。

二、美术艺术在电影中的应用

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同时也是一部成功的美术作品。美术在电影中有着任何形式都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可想而知,没有美术艺术对电影艺术的润色,电影的主题思想就不可能得到充分表现,电影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它谈不上能够使观众得到审美的愉悦。所以每个优秀的电影导演对于美术艺术在电影中的应用都是十分重视的。在电影中恰当地应用美术艺术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和美术作品的优劣有着极大的联系,可以说它能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影的手法越发成熟,然而,美术在电影中应用这个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这是永恒的规律。美术艺术在电影中应用的三要素是:结构、线条、色彩。它们在电影艺术之中表现为电影的色彩、造型以及光影等。

(一)造型在电影中的应用

造型艺术是形体创作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造型艺术也是美术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存在形式。运用某些物质材料对艺术形象进行艺术塑造,是美术设计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展示客观事物的精神面貌,换句话说造型在电影中的应用实际上是造型在人们对审美意识进行物化过程中的艺术处理,从而使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情感得到全部彻底宣泄。美术艺术可以采用静态的艺术手段来呈现所要表达的典型形象,并且将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和触觉上的审美感受通过在电影的造型艺术之中表达出来,充分体现出造型艺术在电影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电影艺术是对造型艺术的升华。它的存在方式是以动态和立体形式表现,并且与时间上的惟一性相结合,形成了在空间上的三维性。造型对影片来讲十分重要,要求也很高,特别是对于3D电影来讲,造型必须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电影造型必须使用美术的艺术手段对其进行创作,它不但能够使虚幻的艺术形象得到呈现,还能够呈现以往的艺术形象,并且还能够对将来的艺术形象进行预测。所以说,电影艺术不仅给美术艺术提供了发展平台,而且还针对美术艺术的要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场景造型和人物造型是电影造型的两个最基本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对塑造电影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意义。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就应用了写实的美术手法,美术造型为这部动画片带来了很大的成功。再如《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影片中传统的建筑结构、传统的布景造型以及形象的人物特震撼,都为这部影片的成功助了一臂之力。

(二)色彩在电影中的应用

在电影中色彩元素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手段,电影一旦缺了色彩的应用,电影作品的生命将不复存在,可见,色彩应用对于电影来说意义重大。色彩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在对电影的主题和典型形象的情感表达方面往往能够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巨大作用。导演将色彩在电影中恰当地应用能够使自身的情感世界得到充分表达。色彩可以对典型环境的气氛和典型人物的性格进行烘托,从而使受众产生强大的共鸣,比如象征轻松、愉快和活跃、稚嫩等常常使用黄色;象征热烈、温暖和激情等常常使用红色;象征安宁和平静等常常使用绿色。在电影中,通常会采用统一的基调来提高电影的整体艺术效果。比如在张艺谋的电影中,通常都会科学合理运用色彩,将色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比如《红高粱》这部电影,就是色彩运用的典型作品,其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唯美的红色世界,象征着顽强的生命意志,体现出了一种敢做敢为的态度。影片中的红色冲击着广大观众的视觉,给观众朋友们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再如黄土地、红高粱这些具有我国特色的东西,都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三)光影在电影中的应用

光影是电影美术师通过研究观众对光的敏感度,并通过光源调整创造的电影意境,通常能够起到令人感动或者令人害怕,甚至是令人恐怖的效果。电影中的光影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如果能够科学利用,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电影美术师通过利用光影不仅能够烘托出一种特殊的气氛,而且还能够实现导演创作意图。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光影在电影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影对于一部电影能否成功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了。因此,电影离不开光影艺术的应用。特别表现在影片后期制作中,光源的调整,意境的创设,都促进了电影风格的多样化发展。诸如将白天设计成漆黑一片,将酷暑转变为严寒。例如《英雄》这部电影,色彩以红、白、黑三种色调作为基本色调,而调和色使用灰色,使用这样的光影艺术对电影情节进行烘托,使情节更加波澜起伏,从而使整部影片色彩和谐、典雅。光影在电影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色彩、情节和画面的融合,而且能够将故事人物的性格烘托出来,使得艺术效果大为增强,将美术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意义彰显出来。

三、电影艺术对美术艺术的作用

(一)电影促使美术作品得到多角度的欣赏

电影美术师将美术作品通过艺术处理以后应用于电影之中,从而使美术作品达到电影艺术化。通过艺术加工以后的美术作品明显不同于普通美术作品了。电影美术师经过了摄影与剪辑工作之后,美术作品就从静态转变为了动态,而且能够实现画面在运动过程中的时间控制,并且呈现出二维绘画实体至三维空间实体转化,这就是电影中的造型元素。美术艺术从静态画面转变为动态画面,从空间转变为时空,而且能够实现任意组接。此外,美术艺术在经过电影创作组的创作之后,成为二次创作的产品,同时经过了摄影组的工作,又成为二维画面,这便成为电影中美术艺术的独特元素,实现了观众的多角度欣赏。

(二)电影对美术作品起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美术作品的存在往往是独一无二的,惟一性特征明显。但是由于受到了诸如时间、保护方法、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美术作品的惟一性往往经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纪录片来说,尤其是那些美术纪录片,它的产生为美术作品提供了更为崭新的存在形式。因此, 电影对美术作品起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例如影片《毕加索的秘密》,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它对美术作品进行了保护。这部电影属于美术纪录片的代表作,它使用特殊的艺术手法将毕加索创作的详细过程进行了记录,尽管这部影片中的绘画没有惟一存在,但是复制品也可以说赋予了原作品一种新的存在形式。也正是因为如此,《毕加索的秘密》这部电影成为法兰西的国宝级作品。

四、结 语

美术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将结构、色彩以及线条作为基本要素,通常采用静态方式表现动态场景,与美术艺术相比较,电影艺术是崭新的,电影艺术属于动态艺术,通过画面的运动与时间的引入形成电影,其不仅具有四维空间性,而且还具有流动性与造型性。电影和美术的内在联系是天然存在的,美术是电影的母体,为电影的产生、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的营养和动力,可以说美术是电影的生命,同时,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电影从多方面欣赏美术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美术在电影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霍九江.电影美术与电影的辩证关系解读[J].电影文学,2011(14).

[2]于丹.浅谈电影与美术[J].电影文学,2012(10).

[3]单伟.美术与电影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J].电影文学,2012(21).

[4]顾永鑫.谈美术对电影的作用[J].世纪桥,2010(17).

[5]陈安健.张国辉.美术与电影的艺术交融[J].电影文学,2011(05).

[6]秦婕.当代美术与电影的辩证关系解读[J].电影文学,2011(24).

[7]詹小英.电影与美术的艺术联系探析[J].大舞台,2012(09).

[8]吴鹏.电影美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刍议[J].电影文学,2011(20).

第6篇

通过将电影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对比可以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电影艺术在视、听的融合性所带给我们的视觉与心理上的影响。就传统艺术中的绘画艺术而言,其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画面来实现的,但是却缺乏基本的音响效果;而就音乐艺术而言,则由于画面的缺少而造成了没有形象感。电影艺术的出现,尤其是有声电影的出现极大地融合了以上二者所存在着不足的现象,使艺术具有音响与画面的高度融合。电影与戏剧相比较而言,尽管二者都强调动作性,但是在电影艺术中更多的还是强调视觉的动作性,而戏剧则是强调言语方面的动作。电影艺术不仅善于汲取绘画的特点,还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音响和画面的高度融合性,使得形象更为真实、丰满、立体感。

现代电影中声音早已不仅仅限于对话、音响和主题歌,而且成了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以日本影片《军阀》为例,在该电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美国军队正在四处搜索躲藏在山洞里的日本军人,银幕上一片黑暗,除了能听见微弱的声音以外,什么也看不见,就在这个时候,在人群中忽然传来一个婴儿的啼哭声,接着便传来了一个严厉的斥责声:“闷死他,闷死他!”随后,在黑暗中又传出了婴儿的窒息声。在这整个过程中,虽然我们什么也没有看到,但是我们却非常清楚在黑暗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便是声音给我们塑造形象的一种功能。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声音塑造形象的表现力比影像更强。这一点,已经为当今的广大电影艺术家所共识,因而,创造更加完美、表现力更强的听觉艺术形象,也成为当今电影艺术的追求。

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分析

钢琴音乐作为听觉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描绘出如画的自然,还可以真实地表达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我们既可以用钢琴中美妙的音符来表现波涛惊骇大海的声响,也可以用其来表现抽象的画面。这种表达的实现正是建立在钢琴音乐对音调运用的基础上而实现的,也正是通过这一手法的运用使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钢琴音乐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之处。钢琴音乐艺术之所以有独特的魅力,其关键是在于其具有丰富的蕴含及情感表现,能够用其特有的精神指引我们走入梦想的世界。在音乐中可以使欣赏者充分感受到钢琴音乐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的情感,激起欣赏者的想象空间。因此,正确地看待与分析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语言中的作用也就成为我们研究二者结合的重要动因之一,整体而言,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情感方面而言,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情感的表现。众所周知,电影作品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人物的塑造来讲述故事、表达情感,并通过情感的表达来实现“以情动情”的效果。而钢琴音乐所具有的抒情性特点恰恰符合电影中人物和电影主题中所蕴含的情感。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使钢琴音乐在电影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其次,则是从电影艺术中意境的营造方面而言的。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不仅能够表现出作品的唯美性,而且还能够加深我们对作品的认识。而意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情与景的融合。目前,在电影艺术中,对意境的营造中,钢琴音乐的运用便是典型的案例,这一类在中外很多的电影作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原因,在很多电影作品中都选用钢琴来渲染、烘托剧中的气氛,从而为良好氛围的营造做好铺垫。

从以上两点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的重要体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呢?我想这一点更多的应该从钢琴音乐自身的优势中来谈起,下面就围绕着其重要性进行简要的分析。

1.钢琴音乐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广泛的运用,主要是由于钢琴自身所蕴含着的悠久的历史文化溯源与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所决定的。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内涵为电影艺术的视觉和听觉提供了一个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支撑点。而就音乐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而言,已经不仅仅体现在音乐是电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体现在音乐能够以自身独特的形式来深化人物形象的作用,从而为电影艺术提供了隽永的意蕴和深厚的文化韵律。

2.众所周知,欧洲是钢琴音乐的发源地,并被人们冠之为欧洲古典音乐,之所以被称为欧洲古典音乐,主要是要区别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的古典音乐,人们对钢琴音乐的喜爱主要体现在他的百听不厌、永久不衰,在对钢琴音乐的欣赏过程中不仅能给予我们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化与精神修养。作为欧洲古典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钢琴艺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充分汲取了欧洲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内涵,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艺术内涵才能表现电影艺术中完美的钢琴艺术魅力。

电影艺术与钢琴音乐结合的内在平衡点分析

从电影的概念我们可以发现,电影不仅是画面的连续性的一种组合,还是一种音乐的艺术。正是这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才使现代电影的表现更加具有内涵与特点。在电影中,如果说画面的主要功能是表现生活的内涵的话,那么音乐则是为人物性格的渲染、剧情的深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毋庸置疑,钢琴音乐天生便具有融合以上二者的优势,他不仅能够很自然的和电影艺术融合在一起,而且还能够为塑造出符合电影艺术自身要求的艺术形式。虽然,电影艺术和钢琴艺术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两者选择同一个主题时,会出现音画合一、音画平行、音画对立的局面。试听的综合感受主要是把电影画面和音乐的音响相结合形成的统一体。把画面和音乐同时展现给观众。众所周知,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表现是受到影片的限制的,这其中既包括了剧情的需要,而且还包括视频分段叙述对其造成的影响。以作品《海上钢琴师》为例,在这部影片中钢琴音乐始终用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牵动剧情,引导着情节的发展。在该作品中,便通过钢琴音乐的运用成功实现了延伸剧情的作用。影片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具有钢琴天赋的孤儿所经历过的磨难,成功塑造了一个集喜怒哀乐于一身的伟大的主人公的形象。而音乐则贯穿在整个影片的始终,特别是涉及二战的画面时,钢琴音乐在其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荡气回肠之情通过柔肠煽情的钢琴音乐巧妙地表现了出来,成功的衬托了战争所带给人们的痛恨之情。当衣衫褴褛的主人公出场的时候,音乐的定位则选择了柔和动人的曲调,而当剧情处在悲怆的时刻,通过称叹叫绝的钢琴音乐则又把影片推向了。此外,2006年出品的韩国电影《为了Horowi-tz》也是电影艺术与钢琴音乐结合的一个典型的作品之一。#p#分页标题#e#

该作品主要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钢琴老师金智秀与音乐神童尹京民之间的一种无法割舍的亲情般的音乐故事。电影中质朴、温馨的画面展现了师徒之间充满坎坷但却炽热的情感。真挚朴实而不失震撼的故事发展情节中渗透着细腻的情感笔触。真实而丰满的人物,富于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片中钢琴音乐的运用更是成为导演独具匠心、精心设计的一个“妙笔”,从对该部电影的欣赏中我们也会发现钢琴音乐与电影艺术内在结合给我们充分展示了艺术的独特魅力。

第7篇

关键词:艺术创作;微电影;叙事特征;视听语言特征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闲暇时间也越来越“细碎”;“快餐文化”也随之应运而生。[1]这也促使微电影在仅数年间,便在网络、新媒介的推动下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中国,其影响力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电影和广告。微电影受其门槛较低等因素影响,导致剧本创作、角色塑造、拍摄技巧、后期制作等方面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进而也导致目前微电影的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在艺术创作方面,尚存在作品制作粗糙、无深意以及一些基本的影视语言、叙事手法等的运用均不理想的情况。[2]本文则结合相关理论来对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进行系统的阐述,以期为我国微电影艺术创作及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 微电影艺术形式剖析

微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其给予受众群体的第一印象就是形式,只有形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受众群体才会去关注、聚焦微电影的内容。微电影与电影是相关的,其都是通过形式与内容来吸引受众群体的观看行为,这也是传统影视艺术的最终目的。因此,微电影创作者只有了解、掌握微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将真正的创作意图在微电影中表现出来。微电影的艺术形式可分为内在形式与外在形式。

首先,微电影艺术的内在形式。微电影艺术的内在形式就是其创作内涵的最高要求;也是其塑造、形成微电影艺术的价值与精髓所在。因此,微电影艺术的内在形式也就是引发观众心理活动并引起情感共鸣来表现出微电影的主旨、内涵以及社会价值。[3]

其次,微电影艺术的外在形式。微电影艺术的外在形式就是借助影视艺术形象来传达、表现的技术手段、语言特色以及结构技巧等。由于艺术作品本身往往是内外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自身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其内涵的,微电影也同样如此,因此微电影艺术的外在形式主要涵盖了微电影的艺术结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表现体裁等几个方面。

2 微电影艺术创作方法

2.1 艺术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众所周知,传统电影的艺术创作方法是迥异的,是因人而异且多样化的。同样,微电影艺术创作的手法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受微电影特征的影响,其艺术创作方法也尚无具体的、统一的创作规范,更没有具体的创作模式可以遵循,只能“借鉴”他人;这也是我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独具的创作模式和规律之间的差异。目前,我国微电影的门槛较低,平民化发展势头强劲,其创作者的创作思维、创作能力、艺术水平良莠不齐,同时,其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创作方式、表达技巧也不尽相同,这也直接导致微电影艺术创作方法具有多样性;其在微电影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与艺术技巧往往差异巨大。

2.2 艺术技巧的个性化

微电影创作者往往是立足于自己的艺术修养之上,运用适合于自己的创作技术与方法进行微电影创作;因此,微电影创作艺术技巧也具有较强烈的个性化风格,这既与微电影创作者自身的理论修养、艺术修养、创作技巧、实践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其选择的创作风格有着直接关系。另外,微电影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既要对生活原素材进行艺术升华,又要让微电影作品的表现内涵高于生活,使之可以对原素材的表现得到更高层次的艺术升华;这种高层次的艺术升华则与微电影创作者自身对生活、对素材的理解能力有关。正是这种“理解能力”的差异,也直接导致微电影创作者在微电影整体艺术创作、处理过程中,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技巧出现了更大的差异化,进而也产生了更多的艺术效果。

3 微电影的叙事特征

叙事是微电影的核心。由于微电影与其他文本类叙事存在差异,微电影利用现代媒介材质运用光与影刻画出的光影运动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多维;其叙事也是一种多时空的综合运动艺术。因此,微电影的主要叙事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3.1 叙事方式

不同类型的微电影其体现出来的叙事方式也不尽相同;而不同的创作者所选择的叙事方法也是迥异的。同时,由于微电影的叙事方式既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标准,也没有严格意义的规律,这也直接导致微电影在创作实践以及叙事方式选择上可以不断地创新。

微电影势必要以“内容”取胜,其叙事内容往往也具有“较高”的碎片性与海量性。由于微电影的叙事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微电影更适合“开门见山”的叙事方式。另外,一些微电影的创作者还借鉴了传统影视的叙事方式,如以一个简单却没有结尾的故事为叙事铺垫,进而引出微电影所欲表达的主旨。也有一些微电影创作是按照主题、思想去进行叙事的,以进一步突出、提示主题内涵。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叙事方式,均要求微电影的创作者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来突出主题、思想,让受众群体可以明确微电影的主题与思想内涵,并在创作过程中发挥出个人风格或艺术风格。[4]

3.2 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就是用于叙述故事(或事件)的角度。微电影创作者的叙事视角的选取则完全取决于微电影创作者的个人意愿,而并非是受众群体的意愿。因此,从人称角度而言,在微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其叙事视度的选取,可分为创作者自身视角、受众群体视角以及旁观者视角进行叙事。

第8篇

关键词:钢琴音乐;电影艺术;独特的魅力;文化渊源

钢琴音乐以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画面。电影画面也是多姿多彩情感画面,但是它需要一种辅助形式来使电影更加的多姿绚丽。钢琴艺术和电影艺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这样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钢琴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架起了一座由电影通往观众的的桥梁,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也是一种艺术的倾向。

一、钢琴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钢琴音乐以多姿曼妙的音调,来演绎自然界的一切有生命的、充满灵动气息的物体。使自然界的景观、和声响通过音乐来表现其独特的魅力,钢琴音乐构筑了属于自己的空间范畴。钢琴音乐可以描绘出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也可以诠释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可以用音符来表现波涛惊骇大海的声响,也可以写实方法来表现抽象的画面。钢琴音乐艺术之所以有独特的魅力,其关键是在于其具有丰富的蕴含及情感表现。用其特有的精神指引人们走入梦想的世界,展示给人们的是丰富的画面,一次次情感的体验。人们可以感受到音乐中包含的的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将自己置于画面中,其心理反应和音乐的真实效果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欣赏者的心境紧随着音乐的走势。

二、钢琴艺术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1.钢琴音乐之所以备受青睐,是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溯源及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能为电影艺术的视觉和听觉提供了一个超越时间、空间的理想的助推器。音乐对电影而言不仅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使其纵深感能够延伸到电影的剧情当中,以独特的形式深化人物形象。用本身特有的音符、旋律、声音、节奏及色彩等要素,为电影提供了隽永的意蕴和深厚的文化韵律。

2.钢琴音乐源于欧洲,被人们视为欧洲古典音乐,主要是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的古典音乐区别, 注重强调的是它的永久不衰、百听不厌,常常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使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有所提升。钢琴艺术作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主体, 汲取了欧洲历史和艺术的内涵。拥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蕴涵艺术美感的钢琴艺术正是电影艺术的完美钢琴艺术的魅力。钢琴艺术汲取了欧洲历史和艺术的养分。拥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蕴涵艺术美感的钢琴艺术,正是电影艺术的完美配偶, 声与影、音与画的完美结合更加彰显出电影音乐中钢琴艺术的魅力。

三、钢琴音乐与电影的融合

1.钢琴音乐主要是根据影片的剧情、视频分段叙述的影响下出现的,受影片的限制。为了剧情的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内用来深化剧情。试听的综合感受主要是把电影画面和音乐的音响相结合形成的统一体。把画面和音乐同时展现给观众。电影音乐并不是单纯的时间艺术,把画面与音乐结合起来共同塑造一个具有综合性试听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观众的审美观念构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形象。

2.现代电影是画面与音乐的有机统一体。画面主要是表露生活内涵的艺术,电影音乐则是以音乐的形式渲染人物性格,深化剧情的。电影艺术和钢琴艺术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两者选择同一个主题时,会出现音画合一的、音画平行、音画对立的局面。然而,钢琴具有独特的魅力,很自然的就会与电影融合在一起,并且可以为其塑造其所需要的艺术形式。

3.优秀的影片常与音乐相结合。在电影作品中有很多是通过钢琴音乐来表达的。在《海上钢琴师》这部作品中,为了延伸剧情,就大量运用了钢琴音乐。影片中描述了一个具有钢琴天赋的孤儿一生所经历过的磨难,塑造了一个集喜怒哀乐为一身的主人公形象,音乐一直贯穿着影片始终,特别是在涉及到二战画面时,与音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种荡气回肠的画面通过钢琴音乐的柔肠煽情来具体表现。在主人公以衣衫褴褛的形象出场的时候,用柔和动人的曲调加以衬托。在剧情悲怆的时候,一首让人称叹叫绝的钢琴音乐使影片达到。在这部影片中钢琴音乐始终用自己独特的魅力牵动剧情, 引导着情节的发展。

结束语:

钢琴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应用到电影艺术中去,不仅增添了电影艺术的蕴涵,而且也为钢琴音乐本身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钢琴音乐主要是为了渲染和刻画电影画面的,而与电影艺术的结合是现代电影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袁科.论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3).

[2]赵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想象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3]刘琉.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和魅力[j].教育艺术.2010.(02).

第9篇

奥斯卡金像奖:也称奥斯卡奖,原名学院奖,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设立于1927年,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该奖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的奖项,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

奥斯卡金像奖不仅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和成就,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关键词] 电影美学;理论元素;实践元素;中国元素

电影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它诞生伊始,由于受当时物质媒介发展水平的限制,由视听记录功能不完备、黑白无声片开始,这门年轻的艺术便着力在拍摄的大量影片中体现出艺术家各自不同的美学观点。至20世纪20年代初,德、法等国先锋派运动兴起,电影艺术始有自觉的美学探索。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影艺术有了重大发展。1928年有声片的出现和1936年彩色片的出现,物质媒介的视听记录功能趋于完备,通过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总结,建立了具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电影。人们对电影美学的探究臻于成熟,物质媒介视听记录功能日益精密,从总结“二战”后以及电影史上不同流派的电影创作,运用当代人文科学研究的成果,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电影美学流派,并且建立了不同哲学基础的电影美学体系。

一、电影美学的理论产生

有人说过:“电影美学是对电影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思考方式。学习电影美学的目的是掌握这种思考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影艺术创作和 欣赏的自觉性。”①所以说,电影美学作为一种电影理论形态存在着。其中要求我们针对这种理论进行学习与研究,进而将其不断完善与发展。

电影理论发展至今已将近百年,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相应的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那么我们说电影理论到底想要研究些什么?研究的核心又是什么呢?考察任何一种电影理论,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各种观点或命题,其次是概念,最后才是框架,尽管这三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并且不是相互孤立的。我们也许可以说,任何一种电影理论的建立,它的基础就是概念,即从概念出发,通过观点,走向体系。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电影理论研究的 核心问题都是概念、观点和框架。也就是说,不研究概念,探讨观点,考虑框架,就不是在进行电影理论研究。电影理论需要对概念进行探讨。其中有一些是基础性的概念。文化、审美、感受、美学、审美形态、艺术、纪录、叙事、历史、语言、电影、文字、数字等,是至关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概念。

概念是电影理论大厦的砖瓦和基石(或者说建筑材料),是构成任何一种理论的最为基础的结构单元。德鲁兹把哲学、科学和艺术看做人类思考的三大形态,并认为哲学创造了概念,科学创造了函数,艺术创造了感觉,是很有道理的,甚至应当说是相当正确的。②概念理所当然是电影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最重要的方面。在概念问题上要注意的是,概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专用概念,一种是通用概念。

任何一个研究领域的确定,都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体行为。研究领域的确定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的社会群体的社会,简言之,是某种社会共同体行为。而且,即使是一个比较狭窄的研究领域,理论研究的方向和角度也是几乎无限多的。在这里必然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你究竟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和角度,你依据什么来做出这种选择?除了个人的爱好以外,就只能是这种研究的实际意义。

尼克•布朗曾指出过:“在现有的电影理论内容中,即艺术问题、特性问题,正在发生着一种从艺术向语言的转移。从卡努多(1909)和瓦奇尔•林赛(1915)起,电影与语言(一般作为象形文字)的类比就在电影理论的探索中开始了,虽然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占据起支配作用的框架是美学而不是语言学。电影与艺术的类比和电影与语言的类比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米特里总结的传统中占有根深蒂固的地位,但是麦茨把它颠倒了过来。语言不再是隐喻,语言被引为一种方法论框架。诚然,语言学的理论使用后又让位于之精神分析关于‘机器’的概念。”③电影美学作为一种电影理论形态的特殊重要性就在于,它体现了电影与美学以某种方式的结合,或者更准确地说,把美学作为方法论及学术视角来对电影进行研究的电影理论形态。

二、电影美学的发展派流

在发展的过程中,电影美学主要有两大派流:

一是蒙太奇(或称技术主义)传统;一是纪实性(或称写实主义)传统,二者的歧义源于电影同现实的关系。电影美学是电影审美意识的抽象和升华,它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电影艺术的创作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具体内容包括:电影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审美特征;电影艺术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及其形象描绘过程;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电影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兴替嬗变过程;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鉴赏电影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和方法等。

三、电影美学中的实践元素

正如本雅明所说,现代社会的艺术生产者必须首先面对市场要求从事艺术生产。它意味着,从事艺术生产的人必须先了解市场需求,了解大众流行的趋势,并为自己的艺术产品寻找卖点。这就是说电影不仅意味着审美生产,也意味着审美消费,换句话说,就是不仅要将作品作为艺术生产出来,也要作为产品消费出去。

在各地电影的创作作品中,有些人注重视觉的美学、有些人过分地注重形式上的变化,追求一种纯艺术式的电影美学,还有就是考虑的实践效应的问题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可以从三方面来说。

(一)视觉凸现

视觉凸现是指影像对公众的强烈冲击,它不同于视觉的再现与表现,意味着影像既不旨在再现现实,也不力求成为主体情感的象征,而只追求视觉展现本身,从而对公众视觉造成强烈的冲击。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奇观本身”,而不是叙事因素和主体情感,让眼光快速闪过一个破碎的形象世界,享受视觉盛宴,满足欲望并再造欲望。例如观众在观看《英雄》时,已经不再注重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而只是在影像的凸现中进入强度的狂欢状态。看电影不是看情节,情节是为精彩的打斗和奇幻的特技作铺垫的或者说叙事成为推动奇观的动力。就让充满欲望的眼光在屏幕上快速闪过,领略精彩镜头的无限风光。《英雄》的镜头依次闪过秦王宫殿的宏阔场面,秦军列阵行进的肃杀阵容,无名进王宫时的卑微身影,大殿的空荡与黑沉,如骤雨飞降摧枯拉朽的箭阵,辽阔苍凉的戈壁大漠与渺小的个人,秀奇的山水与飞动的身姿,书馆内曲折而幽暗的楼道……视觉凸现满足了消费时代观众“本我”及其视觉快乐原则。

(二)奇观拼贴奇观电影淡化了叙事电影的因果逻辑,而是由从各个方面分离出来的影像群汇成一条共同的河流,这样的统一不可能被重建。重新将他们拼贴成为新的整体的、关于现实的片段的景色,只能展现为一个纯粹静观的、孤立的伪世界。拼贴消解了深度模式,导向了平面感,真理被搁置不顾,它只在一个浅层次上玩弄能指、对立和文本的概念,从本质走向现象,从深层走向表层,从真实走向非真实,从所指走向能指。历史意识消失产生断裂感,告别了诸如传统、历史、连续性,在非历史的当下时间体验中去感受断裂感。诸如《英雄》中选景的考虑决不限于真实的历史上赵国疆域(山西河北一带),而是以奇观的视觉效果本身来考虑,因此诸如四川九寨沟、内蒙胡杨林,甚至广西桂林等,均被作为外景拍摄地。这种选景的考虑足以说明在奇观电影中,场景的视觉效果比故事历史空间真实性更加重要。奇观就是一切,用奇观制造“震惊”,以刺激更好的消费,这就是奇观电影的意义。尼采说“美学不是别的,而是应用生理学”,这似乎和奇观电影所产生的“震惊”的电影美学有着内在逻辑的相似。

(三)消费趣味如前所论述,奇观电影是大众文化时代的宠儿,既然是应对消费性社会的影片,首先必须取悦大众。所以奇观电影的故事往往通俗与浅显,是为了在横向上尽可能地拓宽观众面,博取更大的商业价值。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了审美生产和消费的进程。毕竟在这个充满风险的现代社会里,投资一件艺术品也就意味着承担相当的风险,有谁愿意花费大把的钞票赔本赚吆喝呢?

四、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发展问题。有人形容目前电影生产的现状是“悬在空中”的――既没有上天堂像在做梦,也没在大地上贴近生活。可以看出中国的电影还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快速发展下去,那我们不妨从理论到实践结合的研究上开始寻求发展。中国的著名大导演谢晋,可以说他是树立了一种电影美学,一种带有深厚中国元素的电影美学。谢导展现出的是海派艺术家独有的气质,他懂得一些规则,却又善于为己所用。“他成功地嫁接了好莱坞艺术手法和中国的意识形态”。例如谢导的作品《天云山传奇》。“这部电影的先进性、新锐性是无可替代的,它涉及诸多人性的东西,但是从人的角度切入。”“从《天云山传奇》到《芙蓉镇》,他完成了四部作品,仅凭这几部作品他就足够被称为大师。”至于谢导晚年的一些作品,周黎明表示尽管看似平平,但不能用现代的审美标准来衡量早前的作品,毕竟“他在作品里发挥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所有优势”。他的作品在美学方面是中国导演里做得最典型的,他的电影从艺术手法上,很贴近好莱坞电影,他也恰当地嫁接了好莱坞的叙事技巧和中国的意识形态,“称他为划时代的人物,让他代表一个时代,这些提法只有他才当得起。”

电影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据说始于20世纪50年代,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追求与实践,中国的电影美学似乎也在经历一段要与世界发展同步的跨越。中国的电影市场借助“入世”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不能妄自菲薄,看外国影片也应如此。近13亿的人口,有很大的市场,中国有8亿农民,一部电影光打开农村市场就不得了。我们可以在电影美学的发展史中再融入一些中国的元素,把实践与理论再次完美地结合一下,可以是一些很好的民族电影,反映民族生活的影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注释:

① 《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② [日]筱原资明:《德鲁兹:游牧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第142-143页。

③ [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78页。

[参考文献]

[1] 李立.影视艺术批评与鉴赏[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 刘新生.二十世纪中国电影艺术流变[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 [法]米特里.电影美学和心理学[M].

第11篇

一、电影艺术现实

首先,电影艺术所表现的真实并不是客观的真实,而是经过创作主体加工后的艺术的真实。这一点是在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都存在的。但由于电影艺术可以更加真实地还原客观实在,因此,如何削弱这种客观真实感便成了历代电影工作者所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乔治·阿尔培特·斯密斯发现了电影的“分镜头”原则,到卡梅隆通过3D技术创造了一个足以与现实世界相抗衡的“潘多拉星球”,从电影蒙太奇技术到如今高度真实的3D技术,历代电影艺术家从电影语言本身到拍摄技术的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尝试,力图创造一个足以区别于客观现实的电影艺术的现实。其次,是主观真实的塑造。由于电影艺术的表现主体多是客观拍摄对象,而拍摄对象所具有的客观真实性在电影艺术发展早期,是不易被视为赋予了主观性的艺术真实的。因此,电影语言,即蒙太奇的运用,在发现之初,便成为了电影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有声电影和彩的出现,蒙太奇语言日趋完善,由“隐喻蒙太奇”和“杂耍蒙太奇”为代表的表现蒙太奇被观众所熟悉,电影审美欣赏能力的提高,电影工作的重心随之转移到了创作主题的主观想象上。这也决定了电影在此之后,走向了不同的两个侧重方向,技术性的强调和故事性的强调。技术性的强调便是强调对拍摄对象的处理,也就是强调观众感官上的感受。这一概念的引申与发展经过了模型特技、机械特技、计算机特技等几个阶段,直至《阿凡达》的出现,为电影创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同时,随着电视、家庭影院、便携式DVD等越来越多的观影手段的出现,使得原本强调叙事性的电影在影院中发展到了瓶颈,影院电影因此而日渐衰落。随着“后阿凡达”时代的到来,新的观影体验也使得影院电影重获生机。

二、《阿凡达》的艺术现实的塑造

电影《阿凡达》在讲述了一个经典好莱坞式的故事的同时,将我们带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异星世界,3D技术的运用将“潘多拉星球”这个卡梅隆想象中的世界,几近真实地呈现给观众。观众在摘下3D眼镜后许久,意识才逐渐回到现实中。卡梅隆及他的团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别于客观现实的艺术现实,使观众可以在三个小时的影片中,脱离现实,这是卡梅隆的成功,也是新科技的胜利。电影作为一项科技产物,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它的艺术性之后,仍不能脱离对于科学技术的依赖。新的科学技术总是能对电影艺术的创新产生影响。《阿凡达》的成功也是电影技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才得以实现的。无论是电脑成像技术的应用,还是后期特效的处理,或是3D建模的应用,《阿发达》的创作都是在这些已有技术的基础上的改良与发展。但《阿凡达》创作团队本身技术上的创新,才是开启电影“后《阿凡达》”时代的关键。为了能够在《阿凡达》中产生全新的3D视觉效果,卡梅隆以及他的公司花费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新的数字虚拟拍摄系统,其中包括“面部表演捕捉还原系统(Facial Performance Replace-ment)、现实摄影系统(Reality Camera System)、The Volume‘能量’虚拟摄影棚、Simulcam协同虚拟摄影机、面部捕捉头戴设备(Facial Capture HeadRig)、台词自动采集还原系统(Automated DialogueReplacement)等”。[1](P213)这些新的电影技术的使用,保证了《阿凡达》中由电脑制作出的纳威星人可以最高程度地还原演员在蓝、绿幕前的表演,甚至是表情,而高达60%的数字特效镜头使得“潘多拉星球”这个奇异世界足以得到更加逼真的表现。除了电影技术本身的因素外,“潘多拉”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倾注了大量的创作者的主观想象。卡梅隆在1997年拍摄《泰坦尼克号》之前,就已经有了对于《阿凡达》的构想。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完美地实现卡梅隆对于潘多拉星球构建的设想,一直推迟了12年。在这12年中,卡梅隆不断完善对于“潘多拉星球”以及“纳威星人”的设计,从自然风光到人物形象,从文化传统到“纳威星语”,卡梅隆为《阿凡达》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架空世界。虽然这种架空的现实世界的概念并非首创,但当其与最高水平的数字影像制作技术相结合时,展现给观众的便是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以《阿凡达》为代表的“异世界”类电影的一个共同宗旨便是借助电影手段,创造一个艺术的现实。由于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工作者构筑出的这样一个虚拟世界变得更加逼真。这种对区别于客观现实的“真实”的追求,是所有艺术的审美要求,更是电影艺术审美性存在之所。巴赞在《摄影摄像的本体论》一文中,论述了艺术的“木乃伊”情结,即“复制外形以保存生命”,[2](P190)认为“绘画在两种追求之间徘徊:一种属于纯美学范畴———表现精神的实在,在那里,形式的象征含义超越了被描述物的原型;而另一种追求是仅仅用逼真的模拟品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愿望”。[2](P191)而电影的出现正是平衡了这两种追求,用一种“我们不得不相信被摹写的原物确实存在”的真实性来将一种并非客观现实的艺术现实强加给观者,[2](P193)作为“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因此,巴赞在最后说道:“摄影术使我们既能欣赏到直观上未必惹人喜欢的原物摹本,又不妨碍我们去欣赏不必以大自然为参照物的纯画作。”[2](P194)科幻题材电影则更是直接抛开了现实摹本,将想象中的形象尽力逼真地塑造出来,沿着创造更虚假的真实这条道路,运用更新的科技手段,发挥创作主体更强的想象力来实现这一目的。而《阿凡达》的出现,正是在这样一条探索之路上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三、电影艺术虚拟现实的自我确证的实现

相较于其他的艺术形式,由于电影艺术拥有更强的客观现实的再现性,相对地也更容易使观者在观赏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确证,与观者自身产生共鸣。但“后《阿凡达》”时代出产的强调虚拟现实的影院电影,从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对自我确证实现的潜在威胁。这种威胁首先体现为对于技术手段的过度强调。随着《阿凡达》制作技术的曝光,越来越多的幻想类(科幻、魔幻、奇幻)影视作品借用了《阿凡达》所采用的3D技术进行制作。在这些作品中不乏为了体现强烈的视觉效果而忽视叙事性和戏剧性的作品。而观众在习惯了3D效果所造成的视觉冲击后,必定会将视线转回电影故事本身。那些存在于乔治·梅丽爱的电影中为了技术而技术的“杂耍”气质,如今也体现在一些游乐园中所谓的4D电影。这些电影除了视听感觉外,还增加了可摇动座椅、随着影片出现的雨滴、在座椅中提前存放的气体等,试图从人的全部感官入手将观众带入影片。这样的电影显然是具有游乐性质的,可以满足感官上的刺激,但却缺乏电影艺术的审美性。无论如何,电影技术的运用仍然只是作为电影语言的组成部分,而非全部。如果将这个重心搞错了,运用不当,只会使电影艺术回到最初作为“科学的视觉杂耍”的窘境。对于技术的过分强调导致了电影创作的叙事乏味、情节单调。创作者试图通过视觉上的满足弥补电影本身审美性的不足。这类电影在我国的大制作电影中比比皆是。随着3D技术的普及以及观影群体对3D电影的观看热情的高涨,一大批蹩脚的3D电影涌上院线。而此刻国外电影则已注意到了这一不足,重新注重故事性的完善,甚至有的优秀作品已将3D技术同传统优秀电影侧重内涵与哲思的审美诉求相结合。其次,自我确证的不易实现还会由于创作者在创作影视作品时,过分强调影视形象的奇异性而导致。这方面的影响在传统电影中,即使是科幻题材的电影中并不强烈。无论怎样奇异的虚拟世界中总是能看到现实的影子,就连动画形式的电影也不例外。在迪斯尼的动画电影《泰山》中,泰山在丛林的树枝上穿行的动作在现实中是不可能见到的,而在动画中却可以流畅自如地表现。当其导演谈到这段的创作时,坦言泰山的滑行动作的原型便是现实中滑滑板的形象。因此当观众看到这样的情景时,并不会感到奇怪,反而会觉得做出这样的动作是理所当然的。这正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早已见到这样的动作,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当创作者所创造的艺术现实是与观者的现实经验毫不相干的时候,观者能做的只有将影片当作一种奇异见闻来对待。3D影片的出现使得这种构建出来的异世界更加逼真,也更加脱离现实生活。观众在观赏影片的时候所能感受到的只有视觉的新鲜感与奇异感,与早期的异国风光影片如出一辙,在那里,电影仅仅作为记录的手段;而新时代的“异国风光”影片,则将舞台搬到了由人的想象所创造出来的异域。异世界的新奇永远只能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这里没有实现自我的空间。缺少了自我确证的这类影片,使得观众的人文诉求成为游离于电影现实之外的虚妄。无论是心灵的慰藉还是精神的升华,都无法从影片中获得。而《阿凡达》的成功,除了率先运用逼真的3D技术将“潘多拉星球”的奇幻世界呈现在世人眼前之外,还由于它将塑造的虚拟世界与其影射的现实意义恰当地结合。无论是对高科技时代人与自然存在状态的反思,还是对侵略战争的隐喻,甚至是最浅显的对跨越种族的真挚爱情讴歌,都使观众在观看影片之余,在饱览了潘多拉星球的奇幻景观回到现实之后,在现实世界可以回味无穷。之后无论是具有哲理思辨意味的《盗梦空间》还是最近上映的具有伦理宗教性质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是将最新的电影数字技术手段同电影叙事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代表。电影艺术对于虚拟现实的构建随着《阿凡达》的出现,迈进了历史性的一步。而电影艺术对更加真实的艺术现实建构的步伐仍在继续。虽然不知道未来电影艺术可以将艺术的真实性达到何种程度的呈现,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与科技联系最为紧密的电影艺术,必将在将来的某一天,追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为人们提供更加多姿多彩的审美感受。

作者:徐允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第12篇

1.光在摄影艺术中的效应造型用光是电影摄影艺术的核心和灵魂。没有造型用光的渲染和烘托,电影摄影艺术的效果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光线可以构造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使物体呈现出鲜活的立体感,细致刻画物体的微妙变化。光在摄影艺术中的视觉效应可以通过调节画面明暗配置,构造视觉反差,突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丰富剧情表达。对于摄影家来说,创新光在电影摄影艺术中的应用,就如同艺术家描绘精彩的书画作品,通过对造型用光规律的摸索和光线特征的把握,充分传达造型用光的视觉语言。

2.光对摄影艺术造型的表现力造型用光是构造影视画面层次感、立体感,并形成视觉冲击力,增强画面层次效果表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电影艺术创作中光线方向与太阳照射物体方向的差异性,可以从顺光、侧光、逆光等三个不同采光方向探索造型用光对摄影艺术的表现力。这几种光的组合和演变,使作品呈现了各具形态的艺术效果。如顺光以物体受光面的均衡多层次、多维度地再现物体的质感和艺术效果。侧光表现出鲜明的反差、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空间立体感和层次感比较强。逆光侧重于对空间深度和环境气氛的烘托,偏向于对物体轮廓的勾画。

3.光对色彩还原的要素光在色彩传达中的再现与还原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彩色世界。根据造型用光的特点,可以将光对色彩还原的要求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光的属性特征。不同的光在影像效果和色彩表达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如自然光和人工灯光的区别,成像效果也截然不同。从光的来源方向来看,直射光和散射光在影像摄影过程中的造型效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直射光无论是线条还是影调都比不上散射光柔和;顺光与逆光的差异,顺光拍摄物体光线较为均匀,但缺乏相应的空间纵深感和画面质感。逆光曝光不充分,但在特殊的摄影场合,这种摄影手法反而更能表达摄影效果。从造型用光的光线强弱来看,强光有利于烘托画面的层次感,制造出绚丽的画面,弱光摄影往往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电影摄影创作中造型用光的技术处理和艺术表现

造型用光在影视创作中有着特殊而又关键的作用。光源在被拍摄物体的外观、立体空间、彩色构成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运用。因此,在拍摄过程中应通过光线调节和搭配,尽量呈现出被拍摄物体的艺术性和视觉美感,巧妙运用不同性质的光线,合理搭配自然光和人工光,深度融合到画面的意像中。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要智慧与技巧并存,巧妙构思,灵活运用,把握好造型用光的影像效应与“光感”,结合被摄物的影像特征,调和好画面气氛,增强被摄物的空间深度感和画面层次感,灵活运用大自然赋予的丰富自然光彩。造型用光的完美技术处理,既要求摄影师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和一定的专业水平,又要求他们能够发挥创意,创新造型用光在摄影创作中的巧妙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艺术造型效果。影视创作因为有造型用光的灵活运用,才会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摄影作品中传递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认识,体会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为了渲染影视作品中这一主题的表达,就需要确定好光线方位、光线强度、光线性质等综合效果的处理。当作品中的光线、色彩等达到一定比例时,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宛若仙境而又难以言表的视觉美感。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一般都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创作理念。

加大造型用光技术处理在电影摄影创作中的应用,将会推动电影摄影创作艺术的发展,并将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富有艺术气息的作品。电影摄影创作中造型用光的艺术表现是丰富多彩的。在影视创作中拓宽造型用光的艺术表现,有助于丰富影片的故事情节并提升影片的艺术价值。如电影故事情节中合理运用光线可以使画面的内涵和意义表达更充分,更能渲染出故事情节和环境气氛。人物形象的刻画中巧妙运用造型用光技术,可以充分传达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挚的情感表达,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造型用光在摄影创作中的运用也可以做为重要的情节因素,通过造型用光的动态展现和运动韵律营造出或紧张、或欢快、或恐惧的环境气氛,进面渲染故事背景,丰富故事情节。造型用光还可以提升人们的艺术审美效果,影视创作中摄影师引导被摄者调整姿态或笑容,或创造性地运用光线,让观众产生美的享受,阐释艺术美的主观认识。

三、促进电影摄影艺术与造型用光的良性互动

1.将电影摄影艺术视觉节奏与造型用光有效结合电影摄影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能够超越地域、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电影摄影艺术在构思、用光、色彩等方面的改进和提升,有助于增强画面的视觉语言,产生足够的视觉冲击力,让欣赏者产生实实在在美的享受。而光是调节摄影画面效果的调和剂,将造型用光与取景构图、画面处理、题材创新等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出或精彩绚丽,或动感有力,或意境十足的美丽画面。有人将造型用光看作是摄影艺术的生命,事实确实是如此。造型用光可以渲染出影视作品的画面气氛,突出画面的质感并不断提升画面的艺术造型水平。真正的摄影师都是善于全天候运用造型用光的集大成者,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总能够在复杂的光线环境中创造出优秀的摄影作品。将电影摄影艺术视觉节奏与造型用光的有效结合,还要注重画面的影调与色彩之美,通过调节画面中明与暗的布局比例以及色彩的搭配,产生或具有强烈对比度,或柔和平缓的影调变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将造型用光与电影摄影艺术视觉节奏结合起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维度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从而使艺术作品富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2.创新造型用光技术,增强电影摄影的艺术性影视作品中造型用光的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空间位置等都会对摄影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为创新造型用光技术提供了可能。电影摄影中造型用光的应用和创新,不仅关系到影视画面的效果,而且关系到整个影视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达。如在塑造一个冒险者从黑暗的山洞中穿梭而过时,由外到里,由浅由深,由明到暗等,冒险家的身影由清晰变模糊,欣赏者或观众的整个身心随着画面的上动态光线变化而变化,神经也开始逐渐绷紧。这种环境气氛的渲染,画面立体感和层次感的呈现、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都高度依赖造型用光并成为影响整个影视画面效果的核心要素。如果对造型用光技术加以创新和改进,就可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难以言表而又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