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治理理论研究

社会治理理论研究

时间:2023-08-01 17:39: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理论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治理理论研究

第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核心理论;实务应用

一、引言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让财务管理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各行业企业都非常关注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将财务管理理论应用于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升华,推动财务管理理论发展。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不断创新,在许多课题方面得到了进展。但与此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方面,财务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往往超出了现有理论解释能力;另一方面,资本市场运作的不匹配问题会导致上市公司筹集资金困难等。这些具有特殊经济背景的现象很难直接获得发展,导致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如何能加强财务管理的核心理论在实务中的应用,本文φ庖豢翁饨行了研究。

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提出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思想是在9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为: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传统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做好固定资产的投资工作,加强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投资工作,做好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等领域工作,丰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内容,与社会生活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在发展中,一般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是否进入稳定发展轨道,要综合考虑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情况,对财务管理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完整合理的理论框架。

三、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在实务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应用脱节。近年来,中国金融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并有大量的论著出版,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下金融管理理论有了较好的发展,市场经济下的金融管理理论观点和方法在理论界得到了普遍认同。随着财务管理系统的改进,很多学者发表了大量的财务管理理论论文,很多学者提出新的主张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的关注,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狭窄,限于传统资本管理,财务管理不能从企业经营的整体情况入手,财务管理决策效率和准确性还有待加强。

2.财务管理的环境还不完全成熟。我国企业成立时间普遍较短,与发达国家上百年历史的企业还有较大差异,我国企业尚未成熟,金融管理水平有限,在财务治理结构方面还有许多要提升之处,企业财务管理中缺乏多元化股权融资制衡依据,一些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不依据理论管理,依靠行政干预的问题,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使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财务管理理论未能作用于企业的实践发展,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进程。

3.财务管理中过于重视对资金的调度管理,而对企业内部管理不加重视。当前我国市场机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经营者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对资金运作调度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认识还不足,很多企业管理者重视企业规模化发展,不断拓展生产规模,追求多元化发展,以期追求更多的利润,但一些企业管理者在追求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内部管理,在财务管理内控方面存在一定风险。

4.在当前学者对财务管理的研究文献分析中可看到,大多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了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研究方面。由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上市公司多为区域经济的领头羊。鉴于此很多学者重视上市公司的发展,而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较少,而大多的中小企业虽规模较小,但数量众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财务管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对科学实施组织管理、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方面的管理经验不足,对财务管理等系列问题研究不足。

5.很多学者在财务管理中喜爱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财务问题的研究。财会管理核心理论研究中使用了大量复杂的数学模型,由于很多财务人员在实务中对复杂模型的应用能力较弱,很多财务人员运用公式计算解决财务实务问题的能力要高于使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财务管理的核心理论研究中,对数学模型在实务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或应用能力要有一定的把控能力,要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解决复杂的财务问题。

6.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仍比较薄弱。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比较注重企业发展性问题,而对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不到位,不能做好基础性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充分有效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企业在发展中对基础管理工作不重视,对企业财务内部结算价格体系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夯实财务管理基础。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会计信息严重扭曲,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相当多的企业对成本控制的管理仍处于比较落后状态,配额标准较低,信息反馈不足,责任制不健全,对财务管理的事前控制和预防工作较弱。

四、财务管理的核心理论在实务中的应用分析

在财务管理的核心理论研究框架基础上,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做好财务管理的核心理论分析研究工作:

1.在财务管理的核心理论研究中,要做好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财务管理环境的营造工作,以此为研究前提,做好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理论应用工作,结合我国国情,营造良好的治理环境,以财务管理的核心理论研究为基础,创新发展思路。从当前的发展环境看,财务管理的发展要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基础,做好财务管理内容的把握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推动企业发展。要做好各环节把控工作,基于高效市场假说和理性经济人假说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以构建符合企业管理的体系,形成重要的研究基础。公司治理涵盖内容广泛,对企业来说做好各环境因素下公司层面的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财务管理与公司治理之间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公司在财务管理工作与公司治理工作有所区别,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做好财务管理的核心管理工作,以发挥重要作用。

2.在财务管理的核心理论研究中,要以价值为导向做好企业财务决策工作,通过优化财务管理工作以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环节。在财务管理研究中,要做好公司管理工作,平衡公司企业价值问题,做好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加强对财务管理核心理论的建设工作,基于财务管理核心理论体系基础上,做好公司治理工作,对影响企业财务决策的问题加以分析,在企业实务工作中做好财务管理核心理论的应用工作,以推动企业财务实务工作发展。

3.做好财务管理的核心理论构建工作,加强无形资产管理与分析工作,对无形资产的理论框架和模式加以构建,以推动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构建起无形资产的理论框架和模式,做好企业资产构建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要做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工作,提升企业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做好企业价值增长工作,一是调查我国企业对决策安排管理情况,对企业财务管理与资本管理决策行为进行规范;二是要建立起无形资产模型构建工作,构建起合理的指标体系;三是基于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理论,做好研究成果的工作,以完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理论,建立人力资产投资收益模型,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和评价;四是根据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规模有剩余索赔和比例,协调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确定具体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方式;五是明确人力资本在绩效评价和激励中的重要地位,构建起企业激励机制,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加强财务管理的核心理论在实务中的应用。

4.要从集团公司和单个企业角度考虑,深入做好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工作,结合中国特色,从企业资本管理控制角度入手,做好资本控制工作,推动中国体制改革发展进程,做好资本市场内部控制工作,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以推动组织形式变革,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要做好企业改革创新发展工作,推动财务管理核心理论发展工作,做好控股股东权力的控制工作和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工作。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不同金融主体之间的控制和现金流权利和资本配置的分离工作,将财务管理理论工作应用于实力工作中。一是在资本结构研究中,可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制度背景,做好公司主体控制工作,分析成员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融资行为,做好企业整体内部资本市场策略构建工作。二是在投资水平上,对内部资本市场条件下的企业重审行为加以规范,构建企业内控制度,做好内部资本市场的控制工作。三是从股利分配研究工作入手,做好内部资本市场条件分析工作推动企业政策特征及利益流动行为。

5.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做好控制工作,以推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构建工作,促进企业金融理论发展。我国财务管理研究要增加金融理论分析工作,不断提升金融理论内涵。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内部资本市场能力。二是在投资管理理论研究中,控制与投资行为的选择因果关系,借助行为金融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三是作好分配管理理论的构建工作,做好股利优化工作。

6.要做好企业的现场调查工作,重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借鉴财务管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做好创新实践发展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对案例方法加以研究,构建有效的金融理论,以推动财务管理体系发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构建财务管理发展模型,以开发适合我国特殊环境的分析模型。

五、结论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工作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对很多课题进行了创新,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发展中,也暴露了较多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中,很多企业不断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实务应用水平,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要不断对财务管理理论进行变革和创新,推动财务管理核心理论的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将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要不断完善,加强创新,让财务管理核心理论适应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王棣华.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比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3:40-44.

[2]刘岳华,魏蓉,杨仁良,张根红,李圣,肖力.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基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的调研分析[J].会计研究,2013,10:51-58+97.

第2篇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区建设 社区治理模式 社会管理体制

一、社区治理的转型与演进

“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转变,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过渡过程。我们平时所说的当下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指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根据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在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1]可以想见,作为中国社会的两种基本组成部分的城乡社区必然发生了巨变,它们的治理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一)治理模式的转型

(1)城市社区的治理――“社区制”的导入。现代化转型首先冲击的就是城市社区,城市社区的建设问题比农村来得突出和迫切,一方面是因为城市人口的高度异质性,这是快速城市化和大量的流动人口导致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单位管理体制变革和由此带来的城市社区管理失序。国内学者借助美国学者安德鲁・G・华尔德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社会管理是通过单位制、街居制来实现的,单位制是城市管理的主要手段,街居制是补充,补单位制管理之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单位制逐渐解体,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方式也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型。

(2)农村社区的治理――共同体的失去。相对城市社区的面目全非,农村社区似乎仍保持着“原貌”。由于进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之前的生活工作共同体因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改变而遭到破坏,原来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不复存在,农村里的“家”反而不如城市里的“工作场所”更令人亲切,乡村中原有的差序格局被现代社会的契约型的交换关系瓦解。传统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建基于共同体的社会基础,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以及社会声望、民间权威、民间组织等把全部成员关联到一起,形成联动,最终实现对农村社区公共事务的提供。但是,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使我们农村的共同体成分一再缩减,中国传统村落中以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关系建立起来的生活共同体已经淹没或正在淹没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中。失去了共同体这一基础,传统的农村社区治理也就难以为继,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农村社区治安、环境问题严峻,搭便车现象无法解决,社区陷入混乱状态,学界称之为“共同体的失去”。失去了共同体成分的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情况非常相似,我们可以看到,在实践中农村社区的治理模式一步步向城市社区靠拢。

(二)治理模式演进

从理论上可以将现代社区治理的完善看成是三种模式的演进。宏观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基本上是政府还权于民的一个过程,政府从包揽一切经济与社会事务的“全能”政府向承担必要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有限”政府转变。

而以时间进程划分,社区治理理论的研究在中国兴起至今,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各个阶段表现了不同的特点[2]:

第一个阶段是从理论的兴起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个时期对社区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中原有社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转变社区治理方式的探索,找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治理方式。对西方社区治理理论的引进并不断中国化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社区治理置于城市化进程这一大的背景之下研究,首先便表现在理论上的相互借鉴和融合,学者们不再囿于自身学科领域,而是试图通过学科间的综合来寻找新的解决良方;另一方面,中国的特殊国情加上社会转型带来的发展速度,导致西方国家的现有理论无法完全与中国的实际吻合。

二、社区治理的发展趋势

(一)社区治理的研究方向

(1)作为主体的人。任何制度的实现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发展才是一切社会活动的终极目的。因此,人的价值理应终于制度本身,即便一个良好制度的建设困难重重。我们研究的视野不应局限于政府与社区组织,居民也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之一,研究逻辑应该是包括居民在内的政府与社区组织三者的互动。在社区治理的有关研究中,政府、社区组织和政府与社区组织两者关系的研究不在少数,但是社区治理中居民的地位,不同构成的居民情况对社区治理的影响和居民与其他两者如何互动的研究却不多见。有关居民的研究应该成为未来社区建设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理论整合。前述分类的研究方法在社区治理理论研究的肇始阶段具有很大的便利性,但是当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进行内部整合时就比较困难,特别是现实的情况纷繁复杂,各种类型社区的情况差别较大,统一到一个理论框架内难度很大,但我们也应看到固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弥合,却缺少社区治理理论上的指导,今后理论研究的冲破口或许就在这里。

(3)虚拟社区。虚拟社区根据是否有真实社区为依托分为“互联网虚拟社区”和“网络化社区”,前者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网络空间中相互交流而形成的具有共同目标的群体关系总和,[3]后者是指现实社区中的虚拟社区是指以现实生活中的某个社区为基础,在互联网上形成的群体,在这些群体中,人们经常就现实社区的共同话题展开讨论,进行社区事务交流,从事网上或网下活动,共同参与现实社区治理。[4]互联网虚拟社区为社区治理开辟了新的空间――互联网,而网络化社区也给社区治理送来福音。

(二)实践中社区治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1)法治化的社区治理模式。现代社区治理要走向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有待加强。一方面要做好社区立法工作,明确划分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的职能、责任、权力,明确执法程序,完善组织建设,加快制定适应各个不同类型的社区治理的具体条例;另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法治意识,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法与情的兼容,体现执法的艺术。

(2)多元与开放的社区治理模式。多中心治理理论传入中国已有10年,但是在实践中效果并不明显。实现社区的多元化发展或许是一条实现多中心治理的路径选择。由居民自主选择符合本社区条件的发展方向,把本社区成为某方面的专业社区,如民族特色社区、军民共建社区、文化型社区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公权力机关在这些特色方面的知识、经验缺乏弱化公权力机关的权威,从而为建设“多中心”治理铺路。

(作者单位为南京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晓林.“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述评(2000-2010年)――以CSSCI检索论文为主要 研究对象”[J] .公共管理学报,2012(01).

[2] 郑杭生,黄家亮.“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12(06).

第3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历史沿革;创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107-02

一、概念界定与文献掌握情况

财务管理理论系统从内容上可以划分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本研究所综述的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主要指财务管理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基本范畴、财务管理方法、价值观念、市场效率和治理结构等。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财务管理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随着现代财务管理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也在不断的演化,已经形成了较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和较为规范的理论体系。对其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文献综述,可使研究者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发展形成明确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近三十年来的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密切相关的研究论文约为700余篇,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学术研究专著。为系统梳理中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和最近研究进展,本论文重点对2007—2012年近六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出于对其代表性和可行性的考虑,将视线集中在相关学科的核心刊物和CSSCI来源期刊上。

二、中国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的历史沿革与文献述评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经历了从缓慢积累到繁荣发展的过程。从哲学的观点看,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概括和抽象,对实践具有指导和预测的作用,财务管理理论也具有这样的哲学逻辑。本研究将中国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历史沿革划分为三个时期,并对其代表性文献进行综述。

样本文献统计与文献综述表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在1992年之前相对比较薄弱。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渐渐引入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并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这一现状引发了中国研究者的研究热情,如毛付根教授(1995)在《财务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中分析了财务管理思想的起源以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分水岭,分析了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和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发展与变革的基本脉胳[2]。1995年之后,相关的理论研究逐步出现并呈现积极发展趋势。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理财环境出现了重大变迁,中国财务管理的地位、作用、目标和使命都出现了重大变化,直接促成了财务管理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逐步健全,财务管理研究得到了更深入的探索和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研究主要以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构建或构想为主,如王化成、陈兴述,汤谷良等学者在这一时期深入探索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理论体系的构建等[2]。这一时期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经典的理论观点,如王化成教授(2001)总结了20世纪财务管理的五次发展浪潮[3];陈兴述(2001)从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两方面论述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创新[4]。

在知识主导的21世纪,传统财务管理已经表现出与当今理财环境的不适应,中国迎来一个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并重的理财阶段,迫切需要构建或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郭泽光等(2002)基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环境,提出财务管理理论必须进行全面创新,包括建立企业财务理念体系、确立新的财务管理目标和拓展财务理论研究内容等三方面[5]。随着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大量引入,如资本结构理论、投资组合理论、企业并购理论、企业股利分配政策等,及其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使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

切合中国企业所处的新兴经济环境,张兆国基于知识经济的背景,提出财务管理创新应集中在观念的更新、目标的重组、内容的调整与拓展三大方面[6]。魏明海提出从公司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道德风险、交易成本和所有权成本、人力资本等理论方面研究公司财务理论的新视角[7]。朱明秀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化的影响和资本范围的重新界定,提出财务管理的内容、理念、方法和主体将发生变化,同时支撑财务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也将调整[8]。李心合基于对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贫困化的分析,提出财务管理理论在内容结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三大方面的出路[9]。近年来,一批年轻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积极展开对不同组织的财务管理的分类研究,如企业集团、证券公司、非营利性机构的财务管理理论等。

三、中国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趋势

关于中国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或发展趋势的研究,中国学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前期成果,观点各具特色[10]。本文结合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趋势,提出如下可待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的创新

中国传统经济理论所运用的基本是宏观的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微观的和定量的研究相对较少。就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方法而言,需要在进行规范研究的同时,下更大的力气开展实证研究,以增强研究的可靠性。随着运筹学、数学等为财务管理提供基础工具支持的学科的发展,从而为企业理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量化财务模型提供了支持,如定量预测、滚动预算、风险决策及不确定性决策等。特别是当跨国资本经营目标确定后,财务管理就要运用价值管理的方法,将经营目标进行分解、量化,作出实现经营目标的规划,为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与融资,优化跨国资本存量和流量,防范与控制外汇风险提供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此外,旨在防范风险、提高效率的财务控制方法和包含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指标在内的财务分析方法等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满足新的环境对于财务管理的要求。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1.绿色财务管理理论问题研究。党的十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在保证企业盈利的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应成为财务管理的出发点。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包括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耗费、资金回收、资金分配等各项活动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导入环境因素。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外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都已较为成熟,国内学者进行研究对此也有所介绍和借鉴,主要涉及绿色财务在中国应用的意义、概念、目标、内容和体系设计等基础理论。绿色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应成为未来研究创新的重点。

2.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财务管理理论问题。人力资本产权化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以人为本既是中国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也应成为现代企业的理财理念。人力资源作为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的载体,拥有对其所具有的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占有、使用、分配、控制和索取等权利。人力资本无疑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传统财务管理理论集中于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研究,是以“物”为本的财务理论,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化和人力资本的产权化,未来应该重视人力资本财务理论问题的研究,人力资本应作为企业资本参与到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分配管理中。

3.关于供应链企业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面临的前沿课题,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将供应企业、制造企业、分销企业、零售企业以及最终用户连成一体的多企业网络结构,其强调合作而非竞争,追求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将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主要形态,而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则主要集中于单个企业财务理论的研究,因此应该重视供应链企业财务理论问题的研究,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研究相关财务理论[11]。

参考文献:

[1] 王化成.财务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汤谷良.当前财务管理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悖论[J].财务与会计,2003,(8).

[3] 王化成,等.关于开展中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J].会计研究,2006,(8).

[4] 陈兴述.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创新[J].财会月刊,2001,(18).

[5] 郭泽光,李颖.新世纪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3).

[6] 张兆国,桂子斌,张新朝.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创新[J].会计研究,1999,(3).

[7] 魏明海.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新视角[J].会计研究,2003,(2).

[8] 朱明秀.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影响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J].当代财经,2004,(7).

[9] 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会计研究,2006,(7).

第4篇

关键词:营销伦理;营销道德;营销伦理失范

一、营销道德评价的伦理学研究

(一)我国传统商业道德思想。我国传统商业道德源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儒家文化,儒家伦理中的义利观是其主要思想基础。“义”指道德规范,要求人和企业自觉做合乎情理的事情;“利”则指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所谓“义利观”,即如何来认识和妥善处理义与利问的关系或矛盾,应用到商业领域就是“见利思义”的商业经营理念,“取之有义”的商业行为准则,“先义后利”的经商战略和“重义轻利”价值判断。总结我国传统商业道德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的顾客观,讲究货真价实,买卖公平,一诺千金;勤俭敬业的自律观,讲究勤奋节俭、敬业自律;以和为贵的竞争观,讲究和气生财、办事不成仁义在;乐善好施的社会责任观,讲究乐善好施、扶贫济困。

(二)西方道德评价的一般理论。西方伦理学家依据结果或过程的标准,将道德评价分为功利论和道义论。功利论是19世纪西方颇有影响的伦理学观点,从启蒙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开始,经过人的本性是利己还是利他的长期争论,由英国哲学家威廉·葛德文和切勒米·边沁系统地建立了其思想体系,最后由约翰·斯图阿特·穆勒进一步完善而成。其核心思想是以行为的后果是否给大多数人带来幸福或效用来判断行为的道德合理性,其强调把行为的后果作为判断行为道德与否的依据。与功利论相反,道义论认为某一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取决于该行为本身内在的正当性。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创者伊曼努尔·康德、英国哲学家威廉·D·罗斯及美国哈佛大学哲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等。道义论强调评价行为的道德与否是基于行为本身而不是行为引致的结果,而行为本身的道德与否取决于该行为是否遵守了义务,这些义务是由人们的直觉和经验归纳出来的。

(三)西方营销道德评价的具体理论。西方三大营销道德判定理论主要包括显要义务理论、相称理论和社会公正理论。英国学者罗斯在1930年出版的《“对”与“善”》一书中,系统提出了关于“显要义务”或“显要责任”的观念。所谓显要义务,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人们自认为合适的行为,主要包括六条基本的显要义务,即诚实、感恩、公正、行善、自我完善、不作恶。加勒特于1966年提出相称理论,认为应从目的、手段和后果三方面综合判断营销行为是否道德。目的指从什么出发点来行事;手段指使目的得以实现的过程及此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后果指行为所引起的结果,包括行为人意欲达到的结果,也包括不为行为人所期望但能被行为人预料到的结果。社会公正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在1971年提出,该理论从一种称作起始位置的状态出发,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公正系统,这一系统所适用的伦理准则是力图使弱者利益得到增进,或至少不会因强者的剥夺而使弱者变得越来越弱,并认为正当的行为就是重视和尊重人的各种基本权利或与自由的正义原则相一致的行为。

以上有关营销道德评价的伦理学研究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分别从各自角度提出了企业营销道德的评判标准及应有的社会责任等道德观念,不仅成为早期商业伦理的主要评判准则,更为现在的企业营销伦理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思考基础。

二、营销伦理本身的综述性研究

(一)国外营销伦理理论综述。国外学者对营销伦理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研究同实证分析相结合,侧重从伦理角度分析营销战略与决策,研究的方法主要是综合应用伦理学、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等多门学科的方法。美国乔治顿大学的N·克瑞奇·史密斯与哈佛大学的约翰A·奎里奇于1993年合作出版的《营销伦理》一书系统分析了营销中的伦理现象,并收集了大量的案例材料。欧洲学者相关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于1989年由豪斯特·斯特曼和阿尔彻特·卢安编辑的由30位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写的《企业伦理学》及英国西蒙·韦布利的《公司原则和企业伦理章程》。另外,国外学者还建立了许多研究企业伦理及营销道德的研究机构,并在学校开设了营销伦理的相关课程。

(二)国内营销伦理理论综述。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现代企业营销伦理的研究。谢建明于1994年最早呼吁企业加强营销道德建设,甘碧群教授也于1994年提出应当重视对企业营销道德的研究。专门探讨营销伦理的论文约有100多篇,有影响的专著有六本:《宏观市场营销研究》(甘碧群,J994)、《企业营销道德》(甘碧群,1997)、《市场营销伦理》(王淑芹,1999)、《企业营销中的伦理问题研究》(寇小萱,2001)、《营销伦理》(王方华,周祖城,2005)和《道德营销论》(高朴,2005)。我国学者对于营销伦理的研究,主要从营销伦理失范现象的表现、营销伦理失范的原因及营销伦理失范行为的治理三方面进行探讨。在营销伦理失范现象的表现方面,寇小萱(1999)早期研究认为营销不道德现象主要体现在商品生产及销售中的假冒伪劣现象,竞相降价带来的恶性竞争及欺诈消费者等行为。近年来国内学者大都认为营销组合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失范现象,赵银德(2004)就提出了营销策略组合中的伦理挑战。另外,郑冉冉(2005)重点强调了市场调研方面侵犯他人隐私、弄虚作假等营销伦理失范现象,刘秋民(2006)认为在产品售后服务中同样存在道德问题。在营销伦理失范的原因方面,周利国、毛瑞锋(2006)经过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营销伦理失范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重要原因是市场竞争体系和政策法规环境不健全,社会文化基础是文化环境和企业文化建设,主观原因是企业领导者个人的道德素质低下,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为营销伦理失范准备了土壤。朱丽叶(2006)进一步将以上原因分为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及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在营销伦理失范行为的治理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以下几种方法: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新闻媒体、行业监督作用;树立社会市场营销理念;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等等。另外,阎俊、陶平(2003)从政府、行业、社会、企业四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较全面的提出了治理营销伦理失范行为的具体措施。三、营销伦理的应用研究

国外营销伦理的应用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研究范围拓展到新兴的服务营销、绿色营销和一些特殊行业的营销领域,如保险营销、银行营销、医疗营销、药业营销等,研究方法注重实证研究,为规范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支持。九十年代营销伦理向跨学科的研究方向发展,多个学科的新方法和新理论也被引入到对营销伦理的研究,由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新营销伦理问题的出现,学者又将其扩展到跨文化营销、网络营销和数据库营销等领域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营销伦理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营销、保险营销、跨文化营销、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及产品包装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刘向晖在2003年分析了网络营销伦理失范的负面影响及产生根源,并提出遏制网络营销中不道德行为的对策,2005年他又提出网络营销伦理水平的两维模型并探讨了企业网络营销伦理战略的不同选择及企业制定网络营销伦理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陈璟菁(2006)对保险营销伦理失范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建立了保险营销伦理决策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提出我国保险营销伦理建设的对策措施。何伟俊(2001)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营销的反伦理现象并提出跨文化背景下建构市场营销伦理体系的对策。张喜民、(2005)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市场营销的道德问题,并提出如何约束和规范跨国公司在华营销行为的设想。冯巨章(2006)主要从跨国公司营销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形式来分析跨国公司在我国营销伦理失范现象。田剑(2006)重点分析了跨国公司营销伦理问题的成因。施祖军(2005)结合绿色营销的定义及特点,阐述了绿色营销三个主要的伦理涵义。李珂、李纲(2006)对体验营销中的伦理冲突及其诱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体验营销的伦理意义。刘安民、罗秋明(2002)提出产品包装应反映市场营销伦理道德思想的要求。韩晓莉(2006)详细论述了违背产品包装道德的危害并提出符合营销伦理道德的包装原则。

四、营销伦理研究现状的评价

第5篇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渐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该时期,市场导向意识、市场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服务意识不足等都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有效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就需要对行政法进行全面思考与实践,转变以往的政府治理模式与决策模型,推行一种新的行政法模式,以期全面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合作行政”这种新模式出发,对行政法的实践进行思考。

 

一、合作行政之社会维度——软法与合作

 

(一)软法概念

 

法理学认为,“法”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其出现同阶级之间具有较密切的联系。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较,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的。软法作为人类社会行为规范的一种模式,早已存在于世界各国,在以往软法主要体现在国际法领域中,在其他领域的涉及比较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公共治理的兴起,软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发,如环保、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工权益保护等。对于软法的认识,我国法学界有很大的争议,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软法本身界定困难,国内法学界对软法的研究没有统一的认识,加上软法的包容性很强,内涵十分广泛,从而引起争议。从客观上看,软法是一种特有规范,保障实施依靠强制力程度较硬法弱,软法主要是对硬法的模糊地带进行调整,从法与软法的关系看,软法也是一种法律,只不过软法有自己的合法性基础、立法程序、调整对象、救济措施等。也就是说,软法也是法的一种,主要用于调整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关系,是依据团队意志、社会舆论等非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二)软法与合作的本土解读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软法的大量出现,软法的中国本土意义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新环境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使得相应的规范层次也有一定的差异,而传统的道德、法律难以全面覆盖整个社会区域,因此,在中国特色的法治社会体系中,急需软法来调整相应的社会关系。在我国软法的价值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相辅相成的,基于只有处理好民生关系,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民族的文明、和平、平等,因此,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领域为软法的主要调整对象。软法的规制是平缓、柔和的手法,也更加符合和谐社会的构建需求,是对我国本土法治资源的整合。

 

伴随社会化发展,人们之间越来越注重合作,且个体走向社会群体的觉醒为社会化的本质。同时,社会规范本身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对于软法,蕴含着合作的内在精神,软法呼吁更多的主体参与到社会公共行政、公共治理中,这意味着,更多的资源需要整合,更多的主体需要加强合作,可以说合作本身就是软法的一部分。软法和合作对我国当前发展现状有极大的作用,在新型社会主体中,彼此之间的利益相互交流,不同利益团队的空间结合越来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依靠合作精神软法将各个主体逐渐的紧张关系变成合作精神,以此全面解决中国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矛盾。

 

二、合作行政之法治维度——法理与行政

 

(一)法律社会化进程的影响

 

法律是在社会化进程中产生的,是人类规范文明的发展及演变,也是精神与肉体的实证选择,法治的变化是社会化进程的一种体现,社会状况对法学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在社会化进程中,应加强人们之间的合作程度,指引个人主义逐渐发展为社群主义。在社群主义中,不仅仅是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加强,同时还体现在原有行为模式的转变。合作体现在更多主体的出现,在法治社会中,权利的行驶权不再仅仅依靠国家,而是通过更多的法治主体参与。在软法兴起的背景下,行政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同时其相对应的理论支撑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社会化进程中,不管是管理论,还是控权论,或是平衡论,都是人们对公共体制结构的社会化定位。在社会化进程中,法制化的目标更加符合公共行政转型的理论指导,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公共治理理论的兴起

 

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一场以弹性市场为基础,通过商业化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全面改革公共部门的行政管理改革,公共治理理论的兴起与经济学领域有很大的关联,经济学家敏锐的发现了当时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的不足,通过经济模型对公共行政进行改革,其理论体系主要有:

 

1.公共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激励机制会对理性人的行为进行支配和引导,公共选择理论看到了传统官僚体制的弊端,认为其改革的最佳路径在于加强选择与竞争。

 

2.委托——理论,该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从基础法理的角度看,委托——理论是一种契约关系,为公共选择理论激励机制的一种真实模型,同时,也是公共选择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3.交易成本理论,该种理论采用简单成本效益方法进行计算,最终得到之前公共领域低行政模式效益和高成本的结论,为公共行政的独立化经济学考量。

 

(三)行政法基本理论的转型

 

对于行政法基础理论的探究,大体上有管理论、控权论、平衡论三大理论共识,在中国行政法发展史上,有很多基础理论认识,对整个行政法的发展史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法律与行政法的发展、人们意识的进步、政治理论的变迁有很大的关联,对于传统的行政法基础理论,意味着行政法的两条发展途径,一是行政法发展的实证主义,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联,二是人们对权力的认识,即人们对权政府持乐观、中庸、怀疑的态度。事实证明,社会公共领域的崛起和多元化公共主体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对面这种情况,必须在理论上寻求突破,为公共治理提供新的理论支撑。“管理”、“平衡”转变为“治理”,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行政领域新模式,与之相对应的“软法”逐渐成为和“硬法”共存的治理规则,而合作行政则是软法治理的最佳行政路径。

 

三、合作行政值哲学维度——软法与治理的契合

 

(一)软法与治理契合的必要性

 

通过研究显示,软法必须同治理相契合的原因包含以下几点:

 

1.社会现实的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转变,上述转变彰显了我国步入社会转型期。我国经历“市场社会”之后,出现反向运动和社会市场,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改变了自身角色,从接纳逐渐转变为引导其他社会主体治理社会公共秩序。伴随社会主体的逐渐增加,相应的也应该寻找一个合理的法治模式进行规制。

 

2.理论研究的滞后,在时代的要求下,需要不断的创新理论发展,但是在实际上,我国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我国公法学界对于软法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外国著作进行翻译的阶段,十分滞后,因此加强软法和治理的研究十分重要。

 

3.软法与治理的契合内在一致,对于软法与治理契合的内在一致主要体现在多元化主体、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物质基础、行政法价值理念和法治行政法发展等一致性。

 

(二)合作行政的核心理念

 

立足于价值观,合作行政为管理上升到治理。所谓的行政管理是是传统上对行政机关的定位,是指行政学领域基本认识行政主体活动。在这种认知下,使得行政法的主体只能处于对立的状态,而治理理论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种现象。治理原则上是改变以往单向的管理理论模式,使每一个主体既具有相应的权力,也有被监督的义务。行政法的新伦理在于合作,合作是一种具有独特内涵的新型行政理念,从行政法的内在秩序规则看,合作能让更多的行政主体遵从命令,从而更好的约束习惯行政主体行为;从行政法的外部秩序规则看,合作是行政法时代的标志,也是行政法的一种对外模式。对于个体而言,更加趋向于社会性和自利性,对于不同的行政主体,在面对相同的社会利益时,所采用的方式会有很大的差异,合作行政的主体多样性体现出了其对于其他行政模式的进步,合作行政将不同主体整合在一起,通过达成共识、构建共同社会目标来实现整体发展。

 

四、总结

 

对于合作行政是实现行政法新时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突出我国法治和谐、平等的重要路径,在新时期,我国的法制机制还需要不断完善,一个民族只有拥有完善的法制体系,才能更好的传承其文明,才能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新环境下,应该注重合作行政这种行政法新模式的实施,以此促进我国公共行政的实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第6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 治理评价

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纵观公司治理研究的历程,无不是由于实践的需要而引发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并反过来指导公司治理实践的。公司治理评价,是根据公司治理的理念、原则和制度,结合各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文化价值观念,设计与制定一系列指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效益进行考核与评价。研究公司治理评价是对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一种发展和探索,是将公司治理理论引向公司治理实践的研究,对于公司治理实践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发展方向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国内外公司治理评价的现状

(一)国外现状

1.标准普尔公司治理服务系统。国外最早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是1998年美国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所建立的公司治理服务系统。标准普尔以《OECD公司治理准则》、美国CALPERS等提出的公司治理原则以及国际上公认的对公司治理要求较高的指引、规则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把公司治理评价分为国家评分与公司评分两部分。前者主要评估一个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侧重于关注宏观层次上的外部力量如何影响一个公司治理的质量,侧重于外部治理机制,从法律基础、监管、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市场基础四个方面予以考核;后者则主要分析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及相关人互动的有效性,主要集中于内部治理结构和运作,侧重于内部治理机制,包括所有权结构及其影响、金融相关者关系、财务透明与信息披露、董事会的结构与运作四个维度的评价内容。综合考虑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是该体系的特色之一。

2.戴米诺公司治理评价体系。戴米诺(Deminor)则以《OECD公司治理准则》以及世界银行的公司治理指引为依据制定指标体系,从股东权利与义务、接管防御范围、公司治理披露以及董事会结构与功能四个维度衡量公司治理的状况,重视公司治理环境对公司治理质量的影响。戴米诺评价体系特别强调了接管防御措施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也十分重视国家分析的作用,国家分析提供了一个分析公司的基准。国家分析侧重于对公司治理有关的法律方面的分析,以及对各国公司治理的分析,反映了各国蓝筹公司的公司治理实践。其评价体系包括70多个指标,并不断更新。该体系在欧洲机构投资者中得到较广泛的认同,拥有众多机构投资者用户。

可见,标准普尔和戴米诺的两个评价体系在主要方面是相似的,即都重视一国公司治理的法律环境和达到的总体水平。股东权利、透明性和董事会是共同强调的方面。这与他们依据共同的公司治理原则(如OECD、世界银行等公司治理指引)有关。

3.里昂证券(亚洲)公司治理评价体系。里昂评价系统则从公司透明度、管理层约束、董事会的独立性与问责性、小股东保护、核心业务、债务控制、股东的现金回报以及公司的社会责任等八个方面评价公司治理的状况,它注重公司透明度、董事会的独立性以及对小股东的保护,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里昂证券(亚洲)的评价体系包括57个指标,评价结果给予0-100的评分,评分越高说明公司治理质量越高。

(二)国内现状

我国公司治理评价较早的有北京连城国际理财顾问公司,于2002年推出的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考核指标体系,涉及经营效果、独立董事制度、信息披露、诚信与过失、决策效果五个方面。它主要从董事会治理效果角度对董事会治理进行评价,不考虑董事会自身的状况。同时,国内也有其它一些机构或学者对公司治理的评价进行了研究,但都不系统、不全面。

目前国内较为系统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是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于2003年提出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CCGINK)”。该体系以治理指数的形式来评价公司治理的状况,对“好的”和“不好的”公司治理加以反映,对公司治理水准加以量化,为开展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平台,也为证券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投资者的正确投资以及上市公司自我诊断与控制提供有力的工具,填补了我国公司治理状况评价研究领域的空白,但该评价体系并未涉及到公司的社会责任,值得进一步研究。

公司治理评价的现实意义

(一)对公司融资的作用

公司要从外部获得股权和债权融资,需要得到融资方的认同,最基本的是要使得融资方意识到他们的权利能够得到合适的保护。只有在此情况下,他们才愿意以合适的价格提供资本。公司治理评价就是证明公司对融资者能够提供这种保护的一种“显示信号”。公司治理评价可向投资者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公司治理水平的信息,对于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投资者会增强愿意以更高的溢价购买公司的股份。

(二)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公司治理评价可以作为投资者对公司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依据。对投资者来说,公司治理评价可以使投资者比较不同公司治理水平的差异,从而了解公司运行的方式、了解内部人(包括经理层和控制性股东)如何对待外部股东特别是少数股东、了解公司如何对待债权人、了解公司财务透明度,从而把握对公司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于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来说,公司治理评价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因为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组合中占多数的股票都是流通市值较大的公司,这类公司的治理水平对公司持续、稳定的经营和发展以及股票的市场价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机构投资者一般是长期投资,所以更加关注公司的经营稳定性。

(三)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公司治理评价的结果会受到公司现有股东、外部投资人、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密切关注。公司治理评价高的公司的股东会提高持有公司股权的信心,继续持有或增加持股,外部投资者会选择这样的公司作为投资目标,银行等债权人更愿意为这样的公司持续提供贷款,供应商、经销商更愿意扩大与公司业务,带动公司经营业绩的上升,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推动公司股票价格和公司价值的上升。而公司治理评价低的公司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四)对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机构的作用

证券监督机构和证券交易机构需要对公司治理水准作出客观的判断来决定对公司的监管和指导。公司治理评价,为监管机构提供了重要的监管依据。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客观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上市公司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而公司治理评价一般是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其评价不会受到权力干扰和关系、利益等因素的影响,评价的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公司治理评价,为监管机构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可以量化的客观标准,有利于监管机构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指导。特别是对那些治理评价较低的公司,更应该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

(五)有助于企业建立和实施公司治理战略

所谓公司治理战略就是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中远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和为此采取的相关行动,一个公司之所以需要治理战略是基于对公司治理对公司作用的深刻认识。公司治理战略的目标包括公司准备在近期和远期所要达到的公司治理水平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在各个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公司治理评价体系,通过对公司治理水平的现状与理想水平的差距的分析,为公司制定和实施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不仅有总体的目标,还有各个方面的细致内容。公司治理评价同时也是公司自身改进治理水平的需要,通过客观的公司治理评价,不仅使公司自身从总体上把握公司治理的水平,还能够从公司治理评价的分析报告中详细了解影响本公司治理水平的因素及主要问题,从而明确建立公司治理战略。

目前公司治理战略已经成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有许多专门为企业设计和实施公司治理战略的专业性咨询公司。企业可以通过公司治理评价认识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主要问题,为改进公司治理明确方向。

参考文献:

第7篇

公司治理理论最初建立在公司的传统法律模型之上,强调股东权利。这种理论被称为股东中心理论(Shareholder-focusedTheory)(也称为“股东优先理论”(ShareholderPrimacy)或“股东控制理论”(ShareholderSovereignty)。随着理论研究及公司实践的发展,公司治理理论出现了突破和扩展的趋势,产生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应加以扩展,而不仅仅限于股东;所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都应拥有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和收益权。公司治理模型的发展,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模型

利益相关者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后果具有利害关系的群体或个人。对企业而言,其利益相关者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股东和公司资本的主要供应者),产品市场利益相关者(公司主要顾客、供应商、当地社团和工会),以及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所有公司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每个利益相关者群体都希望组织在制订战略决策时能给他们提供优先考虑,以便实现他们的目标,但这些权益主体的相关利益及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存在很大的差别,且往往互有矛盾。公司不得不根据对利益相关者的依赖程度作出权衡,优先考虑某类利益相关者。“股东优先”的治理模式正是因此而产生的。

然而,随着人们对企业行为社会效应的关注,利益相关者理论被提了出来,要求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兼顾各类利益相关者。

为使社会期望与企业行为达成一致,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政府管制或社会调控。但这种方式的效果是不令人满意的,一方面因为管制成本过高,另一方面也因为管制的可行性或效果有限。出现后一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企业的社会效应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尚未完善。传统的评价方式如利润的现值评价,由于无法计算企业导致的社会成本增加,包括对人们健康和财产的损害、对公司的调查研究和费用等,已越来越不可靠。此外,由于股票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的只是反映了经济和市场的短期模式和一般水平,或者受到人为操纵,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本身的绩效,因而通过股票市场同样无法作出充分评价。

鉴于社会管制方法的失效,人们提出将政府管制或社会调控内生于企业治理结构中,以内部调控替代外部调控。其方法是采用一定的组织制度设计方式逐步向企业内部渗透,这种组织制度方式就是重组企业的治理结构。

二、利益相关者模型与股东中心模型的比较

与传统的股东中心模型比较,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型在各方面发生了变化,表现在:

(一)所有者的定位

股东中心理论认为,无论从收益上还是从对公司的控制上,公司剩余索取权的所有者非股东莫属。利益相关者理论则认为公司的所有者不仅仅是出资人,而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层、职工、债权人、供应商、顾客、消费者、政府等。

(二)治理的目标

从公司治理理论的渊源看,问题是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因此,在股东中心理论看来,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是监督和制衡经营者,实现股东的资产收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则认为,在公司营运过程中,不仅会出现经营者败德行为,而且也会出现股东滥用有限责任、从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道德风险,如过度操纵、出资不足、欺骗等行为,公司治理的目标是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关注公司经营所造成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三)决策模式

在股东中心模型下,公司决策主要由所有者和经理作出,其他人的作用相当被动。而利益相关者模型中,公司决策是由多个利益相关者合力参与、共同形成的。

(四)思维逻辑

股东中心理论的推导很简单:股东必然争取股东价值最大化,在良好的规制环境下,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满足其他索取权的利益,从而使社会效率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则是通过直接考虑相关者的利益,从而达到社会效率的最大化。

(五)对企业绩效评价方式的影响

与股东中心模型相对应的是基于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而利益相关者模型显然要求从更广泛的角度进行评价,不仅包括财务绩效等经济指标(针对股东),还包括社会责任指标(针对其他利益相关者),与此相配合,评价方法也由静态到动态,由短期到长期,由定量或定性到定性定量结合,由主观或客观到主客观结合,等等。

以上看来,两种模型之间存在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理论上,利益相关者模型似乎存在更多的优越之处,但如前所述,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从短期来看,并不具备一致性,甚至存在明显的冲突。尽管从长期来看,两者间能够达成一致,但我们生活的世界更直接地受到一系列短期绩效的影响,而财务分析家、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更加强了这种对短期绩效的压力。这就对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可行性和效果提出了质疑。

三、利益相关者模型评价:支持论与反对论(一)支持论

1.理论依据:系统的内在平衡性该理论的倡导者和支持者,其支持观在一些角度存在不同:

(1)合法性、权威和责任的平衡。RobertsA.C.Monks和NellMinow认为,民主社会中公司享有巨大权利,实践中,公司对政府产生的影响已至少同政府对企业的影响一样大。具有政治言论权的公司“市民”,对影响它的法律已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比如,它可以说服政府,通过立法设置竞争壁垒或减轻负债,帮助他们应付自由竞争。但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否则就失去合法性和可信任性。因此,公司在“合法性、权威和责任”之间必须达成平衡。

(2)制度系统的内在平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的特征和方式要受到制度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公司治理属于一种制度安排,它同样要受到历史文化、法律规章等制度环境的影响。制度因素(包括法律环境、产业规则等)对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中的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因为,正如Powell(1991)指出,制度模式影响了什么是合法的行为,道德合法性与一套宽泛的、社会的、标准化的判断和价值观紧密联系,这些判断和价值观能增进道德合法性,并推动社会福利。这样,随着社会环境对道德合法性的关注,组织需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地位,以提高其对社会道德标准的认同。

(3)组织(企业)系统的互动和开放式网络。以RussellAckoff(1974)为首的系统理论研究者探讨了利益相关者分析。Ackoff是把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放到组织系统内部来加以论述的,他认为将利益相关者置入组织系统内部,来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安排,可以形成一个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和开放网络,从而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以上几种,虽然在着眼点上存在差别,但其理论实质是相同的,都是将组织置于一个更大、更为开放的系统中来考虑问题,从而对企业行为有了新的要求。

2.实践依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股东至上模式是因为股东提供了公司所需的资本,它遵循着这样的观点:由于股东拥有公司的产权,因而有权要求通过运用这个产权使其利益增值。但利益相关者模式的支持者指出,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发展到“知识社会”,经济正在从“规范有型且在生产工具和消费之间有缝隙的东西的生产”转向“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其核心经济活动是提供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更为融合的知识服务”,首要的资本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即从“你所拥有的”转向“你所懂得的”(RichardCrawford)。事实上,30年来在人力资本上的总投资已超过物质资本,员工地位和利益必须受到更多的关注。

在当前的改革浪潮中,俄罗斯等国私有化的失败,从反面提供了证据。简单地将所谓的“私有权”转移给私人所有者,其他利益相关者被抛弃在资源重新配置之外,自然会采取不合作态度,如地方官员的掠夺、雇员的消极怠工行为。在中国,经营者腐败的事件目前屡有发生。实际上,他们的合作是公司在新环境中进行重组所不可或缺的。与此相应,股东只是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收入权,对引导公司重建有效机制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私有化在改革中只起到一部分产权的作用,并不能替代利益相关者模型所起的作用。

此外,支持观认为,由于转轨时期信誉机制和法规的强制力量都很脆弱,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为此,应尽量保留现存的社会资本,并着手建立新的社会资本,建立广泛认同的社会契约,而不是向个别人转移巨额财富。否则,社会资本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对于转轨经济国家,利益相关者模式尤其适用。

总的来说,利益相关者模式的依据比较充分,其理论思路也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不谋而合,顺应了经济和市场环境变化的趋势,但经过近几十年的孕育、讨论,总体上进展甚微。看来,该模式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对此,一些反对者对该模式的不足和缺陷作了讨论。

(二)反对论:模式的不足与缺陷

利益相关者模式的反对者认为,该模式在理论上存在固有的缺陷,实施条件也尚未具备或完善。

1.理论缺陷如前所述,传统的企业理论假设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是一元的,即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而利益相关者模式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定义为多元的,其中既有社会性的、政治性的,也有经济性的。这样的企业实际上是一个政治经济目标合一的组织,带有很强的公益色彩,其结果必然引起企业经营效率的损失。

这样便会导致一个两难困境:任由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对社会造成负外部性,从而提高社会成本、造成社会福利损失;采用各类管制手段,包括通过外部调控方式和如上利益相关者的内嵌方式,虽能部分地解决市场失效或降低企业活动的负外部性,但会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尤其是后一种方式,经济效率的损失仍然不可估计。

2.实践应用中的问题利益相关者模式的反对者认为,该模式涵盖的权益主体过于宽泛,不便于实际操作。比如产品市场的利益相关者,虽与企业之间利害相关,但因其数目众多,很难组织起来采取有效行动。因此,与其通过这种“内嵌”方式,不如还是通过国家或司法干预方式来维护其合法权益、或是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成本更低一些。利益相关者模式在理论上无疑是富有新意的,但就目前而言,其有效性尚缺乏实践的检验和相应的实证研究的支持。而且,调查表明,企业圆桌会议和经营者阶层对该模式普遍持反对态度。

第8篇

财务学作为我国一门新兴学科,从对西方财务学简单介绍开始,到借鉴西方财务学的基础上融入我国经济、制度、文化等因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学理论体系,不过三十多年的历史。对于三十多年我国财务学的发展变化,国内学者已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侧面对其进行回顾和总结。如,王化成等从期刊论文角度,系统梳理了我国财务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现状和最新进展,从财务学研究范式、研究创新方面,回顾了我国企业财务学理论的情况;王跃武、曹越从产权视角,总结我国制度财务学发展的逻辑主线。也有学者对我国行为财务、非盈利组织财务等不同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任何认识都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任何理论都是系统化的认识。财务学是人类在长期财务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财务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财务主体与财务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对此,笔者从财务学的客体与主体视角,对我国财务学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回顾,以期对我国财务学发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我国财务学研究提供借鉴。

二、基于客体角度的我国财务学研究发展

财务学的客体即财务学的研究对象,影响着财务内涵、目标和功能。财务学的客体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其经历了最初货币和资金,到后来本金和资本,以及现在价值、财富和资源之说。

我国早期财务借鉴苏联模式,是依附于国家财政体系的一个基础性环节,因而财务也就是对其“货币”这个客体进行收支管理。在对苏式财务客体继承基础上进行批判和创新,邢宗江等(1964)提出了财务学以“资金”为对象,而王庆成(1988)又发展了“资金”观点,并认为财务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这一时期资金作为财务客体观点占据主导地位,筹集资金、垫支资金也成为当时财务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财务面临新的环境与地位,郭复初(1993)提出了“本金”之说,并定义财务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从财务学历史演进来看,相对货币与资金论而言,本金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受西方财务学的影响,尽管由于传统上寓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批判的,而讳言“资本”,但资本仍然进入我国财务学的范畴,又被称作财务资本或金融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本金”主体来源不清的缺憾。有学者便认为财务学是人们在不确定的市场经济中, 对财务资本的筹集、投放、支出、收回及其跨时间配置从而创造价值的学问,其功能是发现价值、保障经营过程有效运行和创造价值(2008,孙建强)。价值是知识经济时代财务学的研究对象(罗福凯,2001)。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背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财务学是研究如何创造价值、发现价值和整合价值的一门学问。李心合(2001)在《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一文中,也提出了由硬资源和软资源组成的财务资源概念,在传统硬财务资源基础上加强财务软资源的研究,拓展了财务学研究对象的范围。此时的财务视为通过合理的财务制度安排、财务战略设计和财务策略的运作,有效培育和配置财务硬资源和软资源,以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和协调化,维持理财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从广义财务学角度,苏万贵(2010)把财富作为财务客体,认为财富包括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及二者结合物,财务的功能便是取得财富、 使用财富和积累财富。不难发现,财富与泛财务资源作为财务客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注重非物质(软资源)的对象研究。

随着财务客体的不断变迁,我国财务学目标经历了从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目前公认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三、基于主体角度的我国财务学研究发展

相对财务客体而言,财务主体的研究相对复杂得多,理论界争议也颇多。财务主体曾有一元论、 二元论、 多元性等观点, 对此王跃武(2009)详细分析了几种观点, 认为不同观点的产生是由于对财务行为主体和财务产权主体混淆不清所导致。 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形成, 财务主体是由财务行为主体和财务产权主体构成(如图1), 财务行为主体是独立进行财务活动, 展开配置其拥有或控制财务资源使之增值的主体(一般指企业或组织), 财务产权主体是财务资源的所有者, 是对财务行为主体活动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主体。从财务主体看, 我国财务学业务理论得到快速的发展。

从财务行为主体看我国财务学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财务行为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财务学也由主流公司财务向国家、广义财务等纵向发展;二是公司财务学继承传统财务理论的基础上向多领域综合交叉发展。

在我国财务学发展的三十多年历程中,改变了以公司为唯一财务行为主体的局面,涌现出很多非公司财务学领域。(1)国家财务学。国家财务学理论是由我国著名财务学家郭复初教授(1986)提出的,认为国有资本的运行是否健康,是关系到国有经济运行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对于国有资本的管理、营运及其监督进行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重要意义。随后郭复初教授对国家财务的逻辑起点、内涵和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国家财务学的提出,改变了国家只有财政的传统观念,厘清了财政与财务的区别,彰显了财务学的“宏观性”一面。(2)发展财务学。依据经济学按国家经济学发展程度不同可分为传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郭复初教授(2006)将财务学分为传统财务学和发展财务学,并构建了发展财务学的理论结构。(3)非营利组织财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推进,非营利组织成为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部分学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进行研究。(4)广义财务学论。苏万贵(2004)提出了广义财务学,认为财务存在于所有组织和个人当中,通过各种财务现象,找出财务的共性,进一步认识财务的普遍规律。不管是国家财务学、广义财务学,还是发展财务学理论,都为我国财务学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我国公司财务学发展至今,既在传统公司财务管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因受经济、 制度、 环境影响而向其他分支学科发展。我国公司财务管理方面发展体现在: 筹资理论方面主要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对资本结构、 融资顺序、 资本成本、融资方式的选择、控制权收益、 融资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投资理论方面既有对传统投资理念进行革新的观点探讨,也有紧贴企业投资实际的实证性分析; 分配理论探讨较多的是股利分配和管理者激励; 财务管理其研究方法由规范研究为主向实证研究为主转变,这与财务学科是一门应用科学, 因而其理论、方法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需要开展实证研究的内在要求保持一致。 我国公司财务学多元化交叉方面的发展,伴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也有学者提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财务(冯巧根,2003)、 公司软财务(茅宁,2007);金融危机的爆发,针对现有公司财务基于阳态经济条件下,提出了公司阴态财务学(李心合,2009); 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公司可持续发展财务(施平、2010)、公司自然灾害财务学(郭复初、干道盛等)应运而生。目前, 我国学术界在公司行为财务、公司集团财务、跨国公司财务等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由于财务学不像会计学那样,受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也有学者提出了公司相机财务。

从财务产权主体看,我国学者运用产权理论对现代财务理论进行了研究,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理论成果――财权理论和财务治理理论。(1)财权理论。汤谷良(1994)开创性地从产权角度来思考现代企业的财务问题,并提出了财权是由原始产权派生而又独立于原始产权的一种财产权的概念;随后,基于财务“价值”层面和“权力”层面,伍中信教授提出了“财权”=“财力(价值)”+“(相应的)权力”的全新理念。“财权”这一科学论断提出后,实现了价值与权力、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的高度融合,弥补了传统财务学重财务关系而轻财务活动的缺陷。在财权理论基础上,引出了财务分层理论的研究。谢志华(1997)从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角度将财务分为终极出资者财务和中间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干盛道(1998)从现代企业制度角度提出了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2)财务治理理论。以财权理论为基础,不断挖掘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而形成了财务治理理论,主要是通过剩余财权的“流动”与“分割”,旨在释放财务治理效率,从而提高公司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超越了以静态范畴研究为主的财务治理(曹越、伍中信,2011)。财权理论、财务治理理论,突破了西方财务学单一的价值主线,对我国资本市场弱式有效和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解决公司财务监管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我国财务学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从客体上看,财务学客体的研究顺应了我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化。就目前而言,财务学客体研究存在不同的观点,必然形成不同的财务内涵、功能和目标,进而导致人们对财务没有逻辑上一贯性的认识,这对我国财务学发展产生了不利条件。财务学是创造价值的财务,由于资本的增值性,在大多数财务活动研究中仍以资本特别是财务资本或金融资本作为客体对象,但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泛财务资源的财务客体,这就导致现代财务学发展的“科学困境”中一个明显的问题在于研究配置时忽视财务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李心合,2009)。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废气过度排放以及空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等许多环境问题,导致大量社会成本产生,这是源于财务客体范围研究的局限,从而导致财务行为的不适。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存在价值得到共识,而且其价值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有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这些变化只有在财务学领域及时体现,才能使财务学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面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必须拓展财务学客体的范畴。因此,笔者认为现代财务学应以资源为研究客体。资源理念其实早已进入财务学者研究的视线。著名财务学家罗伯特・莫顿教授(1997)认为,财务是人们研究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间配置的学问。我国伍中信教授(1998)也提出资源配置是现代企业的基本职能。财务学客体“资源”是一个广义资源概念,即包括传统财务资源(资本)、实物资源、知识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各种资源的综合。财务客体研究中既要考虑不同资源创造经济价值,还要考虑创造生态价值,同时还要考虑不同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的财务关系。因此,将资源作为财务的客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务学发展中的困境。以资源为客体的财务是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对资源的筹集、投放、支出、收回及其跨时间配置的学问,其功能是培育和利用资源,其目标是资源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和协调化,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客体与主体整体关系看,对财务主体的研究要远远多于对客体的研究。我国财务学改变了以公司为唯一财务行为主体的局面,涌现出很多非公司财务学领域, 公司财务学也向多领域综合交叉发展。 而最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财务学的产权主体研究,将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 价值流和权力流高度的融合,增强财务学的社会性。正如著名的行为财务学家卡托纳(George Katona)等人认为,现代财务与传统财务的最大区别在财务活动的立足点上发生了根本变化,“物的财务”为“人的财务”所代替。从唯物哲学范畴看,主体和客体是在实践基础上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是在实践中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辩证法的统一。但遗憾的是,学术界至今都没有用客体与主体辩证统一的思路来思考与审视财务学研究,以至于对财务客体漠视,远离生态问题, 又成为了现代财务学发展的困境。因此,从客体与主体辩证统一的关系视角研究我国财务学问题,有利于财务学发展走出当前的迷局, 促进财务客体与主体协调发展,有助于形成人与物共同财务的理念,维持财务学的可持续发展。

五、基于客体与主体关系的我国财务理论框架构建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都需要一种概念框架作为统一推理的依据。我国财务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财务客体方面和财务主体方面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就。但迄今为止,我国财务学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和规范的概念框架或理论结构,这严重阻碍我国财务学的发展。对于我国财务理论框架研究,李心合教授(2001)提出了财务概念框架由财务环境理论、财务基础理论、财务战略理论、财务运作理论四个层次构成;王化成教授(2006)建立了以财务环境为逻辑起点,以传统财务理论研究的效率市场假说和新兴的行为财务理论为分析前提,以公司价值为落脚点的财务理论框架;也有其他学者认为财务学理论框架由起点论、基础理论、目标理论和运行理论构成(陈兴述、冯琳,2005)。本文继承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以财务客体和主体的关系构建我国财务理论框架(如图2),对我国财务学研究做有益的尝试。

从我国财务学发展历程看,财务环境对财务客体和财务主体都有着全面的和直接的影响,因而仍将财务环境论作为基于客体与主体关系构建我国财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财务就是物质的客观性和意识的主观性统一,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财务客体和主体的具体范畴会发生变化,因而形成相应财务客体论和财务主体论,构成了财务学整体框架两条逻辑主线。

世界是物质的,财务的客体属于物质范畴,决定着财务的本质,因而在客体理论指导下形成财务基础理论,有助于财务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标几方面达成统一的本质认识。随着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运用到财务学领域,财务学不仅关注财务活动(价值流)的研究,还要注重财务关系(财权流)的研究,因此对体现财务关系的产权主体和体现财务活动的行为主体研究作为理论框架的一部分是未来财务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社会分工程度的提高和分工结构的优化,决定着财务行为主体具有多样性。对于私人家庭、社会组织、公司和国家来说,公司是经营财产效率最高的经济组织,因而公司财务是财务学的核心行为主体,但由于其他非盈利组织对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从财务行为主体方面需要构建公司财务学理论和非公司财务理论。公司财务是主流财务学,随着资本网络化的发展,要形成广义筹资、投资、分配通用业务理论,而在通用理论的基础上,公司财务又向集团财务、跨国财务、环境财务等多分支发展,以后还会有新的分支学科出现。同样,在公司通用财务理论的影响下,非公司财务学也向多元化发展,未来还将会有其他组织财务呈现。

从财务客体与主体关系构建我国财务学理论框架,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财务客体与主体辩证统一、协调发展,更好地指导财务实践活动,形成对财务学的统一认识;另一方面,将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价值和权力融合,更是价值表现(客体)、价值创造(行为主体)和价值权力(产权主体)三者的整合,有利于形成人与物共同的财务,维持财务学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201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基于财务学视角的矿产资源问题研究”(11B06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化成:《关于开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会计研究》2006年第8期。

[2]王化成:《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1年第12期。

[3]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

[4]罗福凯:《财务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创造》,《会计研究》2003年第3期。

[5]张兆国、刘晓霞、张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会计研究》2009年第3期。

[6]王跃武:《财权、财权主体与财务治理:我国制度财务学发展的逻辑主线》,《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第9篇

现代化迅速发展背景下,知识创新等日益崛起,使得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急剧上涨。对此,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力图将教育事业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让教育事业带动其他行业优速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教育管理理论的现代化发展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为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们力图通过分析教育管理理性化发展这一主题来发现并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目的在于让教育管理理论更完善地去指引我国教育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

关键词

教育管理;教育现代化;教育法制建设

1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和技术指标等物质标准上的现代化,还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和人的观念、心理、人格上的现代化,而管理现代化就是把管理工作信息化和最优化。①教育管理现代化内容应该包括思想现代化、组织现代化、方法现代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我国教育管理领域的现代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30-40年代,我国一些崇尚民主与科学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指出教育管理要致力于达到民主性、科学性和专业性阶段。第二个阶段为以后,在学习了苏联先进教育理论、办学经验后,进行了多次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第三个阶段是以来,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大众、面向将来的号召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也进行了改革,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些发展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教育管理现代化由注重功能管理转变为注重学校效能管理,由优化单部门管理转变为整体优化的管理,由重过程监督转变为对教职工的热情、责任心等的激励式管理,由制度、严谨的管理转向权变、灵活的管理方式,是制度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教育管理理论的现代化发展既产生于现代社会,也是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管理理论实践等基础上的新发展。

2教育管理的理性化特点

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活动是社会中人所特有的一种行为,是人的理。教育管理人员在制定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设计教育改革方案以及进行教育质量评估和检查的时候,总是先有理性思考,后有管理行动。也就是说,教育管理人员的行为是以过去自己或群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作为管理行为的参照系。教育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拥有与社会管理相同的特点。其中教育组织是以相对应的社会环境为生存空间的,并受各个因素的影响;同时资源是教育的前提保证,而教育所需的各种资源分别来源于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的投入;教育管理者要正确处理好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进度等关系,以保证教育事业内部的和谐、平衡;作为教育的先决条件,正常的工作秩序以及合理的规章制度的完善是迫切要求。教育管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优化育人环境是服务好教职工和学生的前提,学校内一切章程制度、工作条例、各种活动方案等都要富有教育影响,其次每个教育管理者既是管理人员,又是教育者,激励教师的积极精神和创造力是教育发展的关键,而教育管理重点是对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矛盾进行协调。

3我国教育管理理论成果

3.1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

我国近期教育管理理论研究进展情况可简单概括为:在研究数量上,研究成果大幅增加,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如专门研究教育管理及理论的论文数量是前20年总和的约3.5倍;在研究主题上,范围和领域分布较为广泛,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逐年增加,其中,理论研究大体概率是21%,实践总结及历史研究大体是17%,会议综述大约为5%,其他约8%;在研究方式上,以思辨、定性研究为主,但呈逐年下降趋势,综合研究方式呈逐年上升态势,这里面定性研究方式从2001的78%急降到2011年的51%,综合研究方式从18%上升到39%;在研究队伍上,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导、年轻研究者及博硕士为后备的成熟的研究梯队,一大批高水平或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中青年教师加入研究队伍。

3.2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及新进展

教育管理学在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及体系架构上从相互争鸣到渐趋认同。对于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从众说纷纭到逐渐认同几个比较主流的观点;对于教育管理学科属性,相较于之前有了明显的进步,为人们认识真理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从重“思维”到“实践”倾向的多元化综合方式。努力形成适合我国本土教育管理学的“理论范式”,拓宽单一的研究方式,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理顺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是今后教育管理理论研究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教育领导问题上从隶属地位到独立与交融。在近几年,教育领导问题研究取得了明显进步,成为教育管理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经历了从介绍国外理论到形成本土的学校管理特色,逐渐使教育领导成为一门系统学问的过程;使教育领导从隶属于教育管理学的地位,逐渐发展成与教育管理学相互交融但又相对独立的体系。教育管理组织发展及体制变革研究则从宏观政策分析变为组织内部诠释。改革开放以来,研究人员充分认识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之间的紧密关系。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对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从以往较多的政策分析转向从组织内部去诠释改革的背景、思路等,寻求组织健康发展的道路。

4教育管理理性化发展中的问题

在近年的发展中,教育管理学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推动该学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责任还很重大,有许多问题还亟待解决。

4.1理论运用不完善

经验总结与现状描述居多,对规律的探寻及概括程度不高;研究成果在运用于实践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研究范式还处于稚嫩的起步阶段,且范式意识不强;历史研究及比较研究仍然较为不完善;仍然较为注重思辨、解释,而轻实证、批判与反思;不少研究中视角的狭窄导致学科体系架构及学科定性难有重大的突破。此外,不少研究中显得急功近利,在还未弄清基本问题的情况下,急欲跨越阶段发展。

4.2理性中人的因素处理不当

在教育管理中,政府、学校、教师、社区等主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教育理论性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受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教育管理学家更加关注教师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要求教育管理者要适时激发大家的工作激情、奋斗心和责任心;为每个教职员表现才能提供机会;凝固组织团结力量,消除彼此间的矛盾;要精准研究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和谐校内外人际关系。这些都要求教育管理者拥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极高的管理能力,但是由于管理工作所处的复杂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复杂性,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如所想的那样顺利进行。

4.3权力运用不善

教育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赋予了教育管理部门相关的管理权力,使得相关部门能够有理可依地去管理教育现象等,而权力的运用是权力拥有者的意志的一种体现,因此教育管理权力在运用中难免会出现滥用权力等现象,这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5解决教育管理理论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5.1努力完善地方法规

进一步改善地方法规体系,尽力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事。地方法规及规章制度是规范行政行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5.2积极推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院校要高度重视普法教育工作,及时调整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健全机构;健全学习体制,使学习宣传工作能够常规化、制度化。

5.3贯彻落实实施纲要

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强化依法执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纲要》的贯彻落实,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加强机关法制教育,提高公务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严格依法管理,改变政府机构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制度。

5.4保证依法治校,促进规划办学管理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教育体系中的具体应用,也是构建现代化学校的要求。具体可以做到:制定依法治校工作运行和建立典型校舍的暂行条例,统筹规划依法治校工作;逐渐完善学校章程制度;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方案,建立优秀典型,以一带多,促进现代学校的构建和完善。

5.5强化监督系统,促进教育作风建设

经常性开展执法检查与监督是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依法治教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要在党领导下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执法与监督活动,通过采取阶段性、重点性和专项性等方式的检查和监督,切实制止和纠正违规事项,促进教育法律法规的落实。

5.6强化综合管理,塑造好的育人环境

各地教育行政、各院校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下,强化综合管理,塑造好的育人氛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教育需求。要加强校园文化创建,构建浓郁的文化氛围;坚持法制化教育融入政府、学校、民众;结合主题任务和时势形势展开专题法制教育活动;联合专职兼职等,促进学校教育法制化;增加社会实践性,提升师生法治意识;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强化综合治管理,维护校园稳定协调。

6总结

教育管理理论发展为我国政府、学校管理教育事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使教育能够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社会中的各种条件背景都是变化的,一些理论在发展中受到了质疑和挑战,这些众多的理论也存在各种不足之处,给教育、学校、政府、教师等实践带来了挑战。由于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思维和观念也会发生改变,所以任何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探索后必然会受到一些人的质疑,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必须在以后的发展研究中,从整体出发,从实践出发,不断改革完善教育理论,在不足中不断发现新的解决方案,不断推进教育管理理论的新发展。通过积极实施各种有效方案来避免或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管理事业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作者:梁榕乘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注释

①王岩,帅相志.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6(13).

参考文献

[1]陈晓斌.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5,75.

[2]张伟坤,黄崴.近十年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2):26,30.

第10篇

近日,国家安监总局颁布了《“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详细阐述了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主要任务。我们要围绕这个规划,不断开拓,踏实工作。

1、将安全生产理论创新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基础。

我们要以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在安全生产社会科学基础、安全科学基本理论、安全行为理论、矿山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典型工业事故发生机理及其各自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理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安全经济及安全管理理论等方面开展研究,为国家安全生产宏观管理、企业安全生产微观管理和安全工程技术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2、将隐患治理技术和应急救援技术研发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重点。

要针对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灾变因素和危险源特性,开展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监测与控制及治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根据矿井动力性灾害及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重大火灾、重大交通事故、大电网事故等事故灾难特性,进行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应急响应、应急信息交换、共享与集成、人员定位和搜救、应急抢险等方面的应急救援技术与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将事故隐患治理技术和应急救援技术研发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重点和主体。

3、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核心。

要树立创新观念,以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的核心,培养高水平的安全科技人才,形成有利于安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技术手段创新,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供科技保障。

4、将科技示范和推广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动力。

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工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

5、将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支持。

要组织、规划和协调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从事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研究,形成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分析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程存在的问题,开展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以及事故应急救援、职业危害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相关部门要跟踪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行标准建设情况及其发展动向,推动我国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与其接轨。

第11篇

    关键词:财务治理 利益相关者 财权配置

    目前,我国公司的制度安排受经济转轨时期的影响,透过一些问题公司事件,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公司的问题往往表现在财务方面,如:财务报表的粉饰造假,募股资金的随意挪用,委托理财行为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单纯从财务技术的角度已无法解释,必须考虑公司形成的财务契约的过程及其制度环境,重视公司赖以存在的治理基础,转而从定性方面、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即着重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已成共识,财务治理就是规范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确保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公司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和诺斯等开创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它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引入契约、不对称信息、成本等基本分析工具来分析企业问题。根据分析工具和侧重点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划分成以下理论分支。

    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哈特等人直接提出了企业合约不完备的论点,将契约规定外的权利即剩余权利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而且把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所有权。“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就推导出了控制权”而完全契约理论却忽视了“控制权”、“权利”等范畴,这些恰恰是企业问题当中的关键所在。

    委托理论,指出企业是一个存在个人相互抵触的利益冲突的契约关系。因此,必须设计某种制度:一是通过财务治理来明确各级委托人和人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委托人欲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必然要采取某种方式对人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监督。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签约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存在逆向选择,它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道德风险,它既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也包括隐藏行为的问题。

    财务治理应该保证财务信息的畅通流动和财务权利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执行,使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落到实处。正是高昂的成本配合不完全的契约促使人们关注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因此是财务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公司治理理论

    哈特提出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在合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治理结构确实有很大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制度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其实质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一种状态依存的控制权结构,不同状态下的企业应当由不同的利益要求者控制。杨瑞龙则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财务治理在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必然借鉴、遵循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拓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三)公司财务理论

    本金理论,是财务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理论,财务治理就是对本金流向、流量的合理协调、控制;是对本金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等权能的合理配置。

    财权流理论,汲取了“价值流”的优点、考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挖掘了价值背后的本质力量——权力、注重了“价值”与“权力”的高度结合。

    财务分层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在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的三篇论文,分别从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阐述了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的架构、内容、特点等财务理论问题。后经不断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观点:财权分属所有者和经营者,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之间划分。

    公司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一)财务治理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概念众说纷纭,尽管概念描述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科学决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耦合。

    (二)财务治理的主体

    财务治理的主体是指在财务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确定财务治理主体,关键是“考虑参与财务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利”。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财务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参与主体不可能太多,只能择其要者来规范调整他们的关系。应将政府包括在内,在公司财权配置和制衡关系中,政府对公司的财务政策和财务行为进行规范,是不可避免的,撇开政府研究财务治理问题,难以保证财务治理结构合理,在实践中会带来不利后果。作为财务治理的主体倾向应为目前主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

    (三)财务治理的客体

    财务治理的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对财务治理的客体研究,不应只停留在“价值流”的层面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价值流的“权利”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以“财权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是现代财务的主流。作为财务活动的财务治理的客体就是“价值流”与“权力流”相结合的“财权流”,即财权在财务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配置。

    (四)财务治理的目标

    随着公司治理的创新,“股东至上”理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质疑。尽管都没有否定股东在企业中的决定性地位,但动摇了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风险承担者的假设,因而使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收益享有者的制度安排的合理存在疑问,利益相关者理念应运而生。现代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的“契约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构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会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谋求一种对利益关系的平衡、制衡机制,遵守效率、公平原则。因此,将财务治理的目标定位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体现了财务治理效率性目标与公平性目标的有机耦合,是一种现实选择。

    (五)财务治理的核心

    财务治理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分配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权能。合理配置财权可以增强控制的广泛性和渗透性,减少失控区域;可以有效地防止人的败德行为,遏制利益流失;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

    (一)财务治理机制

    财务治理机制,就是要有效运用财务手段,解决有关因素在相互关联和制约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一个完善的现代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应该是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财务治理信息披露机制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体。

    财务治理机制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分层配置的财务决策机制的建立居于财务治理机制的首要位置;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提升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内容,利益相关者需要利用公司披露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进行相关决策;而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健全有效则是财务治理机制的核心,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以协调各权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财务治理的目标。

    (二)财务治理模式

    现代企业是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联结体,为使契约得以顺利履行,必然要求各主体能够平等、独立地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拥有与特定经济地位相一致的财权,进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的制度安排成了必然的选择。但这不是也不可能是平均分配公司财权,重点在于强调“参与”。当然,这也只是公司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治理机制,体现了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为确保公司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帮助受损的利益相关者,必须有一套制度设计安排来确保对控制权的适时适度、有序有效转移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这套制度安排就是相机治理。基于传统的单边治理模式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并在内外部压力下走向共同参与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但各种财务治理模式理论也仅是提供了分析研究的基本框架,鉴于各种内、外在客观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财务治理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治理模式。

    总的说来,关于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基本上缺乏总体架构的认识,系统性的理论成果不多,本文试图为财务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第12篇

    所谓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是指所有的企业都处于一种较为公平的环境里进行一种有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竞争中取胜靠的是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和服务等市场手段;非市场手段如、钱权交易、行政性行业及地区垄断等受到有效抑制。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会计有关理论、技术方法的失效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经济环境的变迁。经济环境的变迁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企业的外部需求与竞争环境及内部的生产制造组织系统所发生的质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整个市场环境和制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的日积月累、买方市场的日趋成熟,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心理和习惯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市场需求环境表现为多样化、个性化、易变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组织方法如高级制造技术(AMT)、电脑辅助设计与制造(AD/CAM)、以及适时生产管理系统(JIT)等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在此背景下,20世纪50年代形成并广泛运用的管理会计的有关理论与技术方法,如成本计算与控制系统、业绩评价系统等所依托的较为确定的外部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内部生产系统在许多行业已不复存在。传统管理会计的某些理论与技术方法在新的环境下出现了应用危机。

    这种环境变迁导致在不同背景下产生和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局部或大部失效,需要人们对原有的管理会计理论、技术方法进行有选择的扬弃与保留,发展与新的环境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技术方法。

    2、新的管理理论的运用。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及其推广运用总是源于企业实践的需要,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相应地,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也会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这是因为管理理论的变迁,必然导致适应原有管理理论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所产生的信息,不能满足新的管理理论的需要;新的管理理论必然会对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原有的管理会计理论、技术方法在新的管理理论的背景下失去了效用,需要有新的管理会计理论及技术方法作必要的补充才能满足新的管理理论实践的需要。战略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高度重视与推广。企业管理的目标不再只是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和效益,而是更注重长远的目标与发展,重视竞争优势的发现与培养,这就要求企业更加重视外部环境信息的获取与分析。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如果仍然停留在过去只注重企业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注重为提高企业短期效益服务显然已不能适应企业新的战略管理的需要。

    3、理论运用的错位。管理会计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演进往往与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管理理论的转变相适应。但不同的企业在相同的社会大环境下,因所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行业背景等的差异可能导致各企业具体的外部需求与竞争环境及内部生产组织技术系统处于一种梯度结构的不同层次之中。新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技术方法可能与处于较高层次结构中的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相适应,用在处于较低层次结构中的企业未必合适;同样,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技术方法对处于较低层次结构中的企业可能仍然适用,用于较高层次结构中的企业可能失去效用。所以,如果将新的管理会计理论、技术方法用于处在较低层次结构中的企业,或将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技术方法用于处在较高层次结构中的企业以及盲目地将一种新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技术方法推广运用于所有企业,其结果都可能产生理论运用的错位。

    4、理论研究的“溢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呈现繁荣昌盛的局面,其间许多创新学派的代表人物如罗伯特。卡普兰、托马斯。约翰逊、赫伯特。西蒙、D.表格雷戈等,主张尽量采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如何预测前景、参与决策和规划未来等。其结果是一方面大量的数学方法与模型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被引进到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中,促进了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数学模型及其他相关学科在理论上看似合理在实践中却很少能有用的现象,致使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脱节。许多这一时期产生的新方法如资本预算折现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法、利润和投资中心的剩余利润考核方法、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机会成本法、规划与控制问题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信息经济学理论、理论等对实务操作的影响较少(张鸣、刘华,2001)。就是在今天,许多复杂的数学模型在实践中也较少能采用。这种理论研究超出当时实践能力与需要的现象,笔者称之为理论研究的“溢出”。

    二、非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失效

    所谓非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是指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国家,其市场经济建设还不全面,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法规建设相当落后,计划经济思想、行为及其影响还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企业并非处于一种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平等的竞争。企业在竞争中取胜,除了可以依靠市场手段外,还可以采用大量的非市场手段取胜。在这种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失效除了前述四种原因外,还有以下原因。

    在非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一方面,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所遗留下来的行政性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及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存在,这些受到保护的垄断部门或企业无需在管理上下大的气力就能获得稳定的垄断利润,从而失去了强化内部管理的革新动力。在旧有“路径依赖”的牵引下,这些部门或企业,其管理的战略目标就是如何保护已有的垄断地位和既得的垄断利润,或获取新的垄断政策,取得新的垄断资源。企业管理的创新及管理会计的运用自然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而少有人问津。

    另一方面,在各级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部门由于握有招标项目以及政策制定权,如果预算软约束,法律、制度建设滞后,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就会发生权力寻租,并可能蔓延。在此背景下,企业采用非市场竞争手段如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可能比采用市场竞争手段更容易取得订单、项目和优惠政策,管理会计的应用也就自然失去了应有的魅力。

    再者,在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大量存在的情况下,由于多级制实际导致的企业所有者缺位,人共谋、内部人控制、共同谋取私利的情况,在监督、约束机制不力的情况下时有发生。管理者“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一些企业在采购各种原材料、设备时发生内部人权力寻租。

    以上种种情况时常导致市场交易中非市场竞争手段驱逐市场竞争手段,“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管理会计的应用失去了环境的依托,应用效果因非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而弱化。

    三、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特有问题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建设还不完善,管理会计应用难,还有自身的一些特有原因。

    1、管理水平落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目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虽然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许多企业运行机制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低效、混乱仍是我国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企业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基本信息系统的建立、更新与维护上仍然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和持久性。这一切都给管理会计的推广运用带来了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