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01 17:3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344-01

一、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微课在教师设计并开展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不仅可以为情境创设提供信息资源,还能形成新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及监控的能力。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制作过程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1、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微课程的设计、录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更加精细化的教学设计过程。在教师设计、录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精练语言、知识点,还要对教学设计本身进行重组再设计,这个重组再加工的过程更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更具互动性、针对性的服务。微视频的选题需要将知识点进行分类、筛选,这个过程不仅考察教师对教材、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也能够更好的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微视频的课件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讲课课件,其设计思想从传统的“辅助教师讲解”转变为“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对教师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2、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为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与学过程中,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不断调节的能力。它是教师的独特思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良好的教学实施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教师与学生的协作能力、教学资源的运用能力等。微课虽短小精悍,但其更加注重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资源的重组。微课不仅能够运用于课堂中的导入、新授、总结等教学环节,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查缺补漏。

二、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本研究根据对信息化能力结构的分析,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流程,制定相对应的策略。

1、培训与激励并行,提高教师课前准备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而言,课前的准备工作应包括:课标及教材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策略的选择、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教学过程的初步设计等。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理念,还要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任何一项计划或活动都离不开前期的设计,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是一种参照,更使得教学过程更加规范。教师通过从选题、制作脚本的撰写到最终制作的过程,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通过将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证明,经过不间断的跟踪指导、培训和适时的头脑风暴,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这批优秀教师是专业的领先者,对推动教学改革有很大作用。教师理念的提升不仅要求教师有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渴望,还要通过外部激励策略提升其思想深度,例如可以通过定期、不间断的培训和适时的头脑风暴对教师进行理论灌输,还可以通过计入年终绩效评分等外部激励策略对教师进行督导。

2、技术培训与实践,提高教师课堂实施能力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需要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更多情况,这就对教师的信息化实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课堂的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信息化设备的操作能力以及信息化资源的利用能力。信息化环境下增加了诸多多媒体元素,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有些资源的使用可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甚至引起课堂混乱,这时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管理能力,适时的将学生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更是一门艺术。本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对微课的各种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合理利用,能够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资源利用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头脑风暴等活动形式,共同进行课堂实例的剖析与研讨,不仅对教师的课堂实施有益助,还能够围绕教学实践,提高应用能力。

3、外部激发与内在自醒,提高课后总结能力

不论是信息化教学评价还是教学后的反思都能够让教师对课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通过比较课堂实施前后的反差,教师不断反思教学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外部因素如政策的激励,更加需要教师自身意识的提高。一个自我提高意识强的教师,其专业能力也会快速发展。个人的不断内省,才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不竭动力和保障,能够促使教师在反思中不断增长经验,实现教学能力从模仿到创新阶段的迁移。

三、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必将在中小学兴起一股课程改革的风潮,甚至会对整个教育界产生影响。教育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与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层次整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因此,从个体零散的微课录制,到系统化、规模化的微课资源开发及应用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县农村小学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角色正逐步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走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但是要想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真正让素质教育占领高地,就必须努力与时俱进,强化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能针对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能适时、科学地给学生以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从教师的课堂教学看

1、老师设计的环节多,许多环节值得深入推敲,使其更精湛。教学中老师浅的痕迹比较重,问的问题也多,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不够充裕。

2、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还不是很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够。课堂上,教师唯恐讲得不全,讲得不透,所以,讲得还是多。学生自己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的机会少。

3、重思想艺术挖掘,少写作思路剖析。

(二)从教师的教学理念看

农村语文教师,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由于长时间在农村,信息闭塞,教师走不出去,新的教学理念引不进来,从而导致了农村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部分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识字,就是基础知识训练,缺乏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站在课标的高度,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

(三)从教学管理层面看

1、学区中心教研组管理有待加强,教研活动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创新。

2、农村边远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科教师年龄、知识结构分配不合理,不利于开展教学研究。

3、网络教研工作进展缓慢。

面对我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研究工作情况与成果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我县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紧紧围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实际,务实创新,服务教学,服务师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近年来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强化学习,促进教学理念不断更新。

教研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改革的政策与文件,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探索学科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动向,并认真撰写理论学习笔记,为指导全县小学语文教学积累资源,奠定理论基础。为初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我们通过网络及时传递新的教学信息,帮助各总校、县直小学及教师了解教育前沿动态,明确教学方向,以实现集思广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及时组织教师业务培训,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为使课改健康开展,使教师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近年来的培训工作仍以新课标、新教材、新策略为主,努力使新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1、组织全县语文教师参加教材教法培训活动

年3月,组织全县顶岗实习教师120名,对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进行培训,会上郝晓颖、王英华两位老师分别作示范课,内容是二年级《画风》和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年4月上旬,我们组织全县特岗教师和各学区中高年级语文教师,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培训,会上请薛丽娟、冀月宁两位老师做观摩课,通过教研员评课,教师说课,大家议课,最后达成共识。县级培训后,各学校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乡校级培训。

2、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年8月,组织4名骨干教师到秦皇岛参加河北省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活动,并为教师购买了参赛教师课例光盘,由各学校组织学习。

年9月,我们组织语文骨干教师40余人参加了《语文周报》社组织的“小学语文名师优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会上全国特级教师吉春亚现场作课《临死前的严监生》,课后与全场老师交流互动、解疑答惑。此次活动开展使教师们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

(三)、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不断改进学科教学。

为使全县小语教师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教学,用新策略实施教学,逐步把新的课程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除抓好教师的各种培训外,还重点探索了“研训一体”、“研训结合”的教研思路。

1、制定教研例会制度,促进课改深入开展。

从年开始,我县教研室为促进学校教研工作顺利开展,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学校校长或主任参加的教研例会。汇报交流教研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围绕课改专题,如“如何备好一节课”、“如何上好一节课”等进行研讨,最后达成共识并以教研信息的形式下发。在此期间,我们还制定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促进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2、深入学校课堂,“研训一体”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每周三天深入学校,与一线老师一起摸爬滚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指导教学。近三年来我们先后深入到全县10个乡镇总校两所县直小学共计60余所学校,深入课堂听课近200余节,同时组织听课后的互动研讨活动,培训学校教学领导、教师千余人次。

3、抓好研训基地建设,开展校本教研。

年我们继续抓了研训基地(校本教研试点校12个)建设。与他们建立组织、研究思路,一起开展活动,先后多次与基地校领导教师一起开展课标培训,课例评析、案例反思等活动。并且及时总结基地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经验辐射全县各个学校。

4、组织学科教学评价,促进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评价越来越引起教师关注,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教学评价。在各个年级尝试成长记录袋评价与期末书面测试评价,以及终结性、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等方法。由重点知识、能力向重视“三个维度”综合考察转变,以此促进课程的全面改革。

(四)、以赛促研,促进教师素质提高。

为激励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按照计划我们每两年组织全县青年骨干教师,参加语文学科教学标兵评选活动和教学设计现场答辩比赛活动。比赛活动既重结果更重过程,采取人人参与、层层选拔,由学校到乡镇选拔出优秀者参加县级活动。教学设计比赛采取现场方式进行,规定时间,统一阅卷。今年我们将于5月下旬举办县小学第五届教学标兵评选活动。

另外,我们每年12月,还组织全县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案例分析、反思)评选活动,征集论文百余篇,评出优秀论文,然后参加市级论文评选。

通过各种比赛活动,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使大批教师得到了锻炼,有相当一部分骨干教师逐渐成长起来。

(五)、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城乡教学和谐发展

年4月,我们组织我县语文学科教学标兵,青年骨干教师齐英坤、鲍慧琴、薛丽娟等老师赴山区神南乡、河口乡送教。送教前教研员根据农村教学现状,指导做课教师认真备课,把新课改的理念、鲜活的范例,送给偏远山区农村教师。课后城乡教师相互交流、共同研讨,教研员坦诚评课,为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

第3篇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与生活的处理上,让学生通过对生活进行反思来加强对语文学习内容的理解。

1.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应重点考虑情景模式的应用,对于涉及季节规律的课文可以安排到相应的季节教学,通过实际体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种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理解语文。唯有把学习内容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无论是对教师教学难度的降低还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设置争议,帮助学生探究文本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争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如在讲解《陶罐和铁罐》一文时,可以把学生分为两组,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对课文内容加以阐述,掌握教材内涵,完成教学任务。

3.着重讨论,诠释“困惑之点”

对《我的战友》一文中所写的:“我趴在他的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有的学生提出:火苗不是在呼呼地蔓延吗,怎么会只烧到,而“我”却能安然无恙地在一旁产生那么多的心理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沸腾了!是啊,怎么会这样呢?对于这一问题我并没有马上给出答案,而是指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在下堂课中探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探究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真正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答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语文教学从课本走向生活,再由生活回归课本的过程。

4、扩充想象,补充“空白之点”

《狼和小羊》一课的结尾写道:“说完,狼向小羊扑去……”此处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狼扑向小羊后,结果会怎样呢?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有的说弱小的羊,绝对死定了;有的说狼吃羊的心太急,扑到河里去了;有的说这时候猎人来了,打死了狼;有的说狼一扑,一下子犯了心脏病死了……这无疑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迸发的创造火花,是学生生活经验给语文课堂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二、教学形式生活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这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教师的身份是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来为他们提供服务。

1.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设备,是提高教师对课堂把握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对语文教学内容有效展示的方法和手段。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课堂情景的创设来说,应该重点考虑对学生生活的贴近程度,只有创设的情景贴近生活,才能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自我,积极主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

2.用美的文字折射生活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它凭借语言文字显现物美、景美、事美、情美和人美,让人通过欣赏富有韵味的语句、段落,唤起美感,对事物的认识有质的飞跃。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其中的好词佳句来完成其中的重点内容,再运用上文所提及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必要的情景展示,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桂林山水的具体概念。这样,可以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果。

第4篇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丰光小学 李冲

这次是我第二次参加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培训,通过听专家讲座,看骨干教师上的观摩课,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看了专家的讲座,才知以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理论知识是多么的匮乏;看骨干教师上的观摩课,才明白自己与别人的距离有多远。以下是我这次培训的体会:

一、明确了阅读教学的方向,即课堂上要注重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多位专家老师都提到阅读教学要吃准目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爱语文,爱阅读,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与内容分析式的语文课堂说再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要让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使学生做到真读、真说、真写、真思考、真体验。关于教学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标”(有课标、有教学目标)、“目中有人”(教师目中要有学生)、“心中有材”(心中装着教材),教学目标很重要,教师对每一课教学目标要明确,目标要定得准。目标确定后,整个教学设计就要围绕目标来进行,教学环节要体现目标,要围绕目标来实施,课堂上设计的问题要为目标服务,跟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设计。也就是说,课堂上我们该教的就教,不该教的坚决不教,我们的课堂也许就会变得简约、简朴、高效了。

我有幸聆听专家的现场课讲座,师生们交流愉快,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生们在朗读、交流、表演中体会着文章的主旨,感受着人物的性格。不留痕迹地指导,有趣有效的课堂,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有实效的课?正如老师在课后“说课”中所谈到的那样:今天的语文课不是仅仅有感动就够,要有用、有实效。课堂上师生间的关系应该是自然的、舒服的,而舒服的才是合理的,合理的才是有效的。短短几句话,引起了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深地思考。

二、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话题。我本人是比较喜欢朗读的,自认为水平还可以,但听了老师的讲座之后,感觉自己知识的贫乏和教学上的无法。朗读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是对作品极好的解说,但先提条件就是对文章的理解要到位;其次朗读是一种内化吸收的阅读方式,由于有读者的参与,加入了读者的解读与感悟,声情并茂,增强语感,入境共鸣,陶冶情操。将静态的书面文字活化为栩栩如生的声音。融汇这生活的体验,体味着作品的含义,驾驭者驰骋的想象,饱和着强烈的感情,捕捉着诗文的意境,探索着语言的形象,反复地实践着人声的艺术。这就是朗读。

三、要转变教学观念,做新课程忠实的实践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践行者。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第5篇

关键词:“呛声” 倾听 引导 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1-0071-02

作者简介:邢光花(1983―),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在日常教学或一些公开课中,教师精心预设,努力追求课堂的一气呵成、圆润顺畅。但有时却事与愿违,学生在课堂上也会发出一些预料之外的“杂音”,用闽语中常用的一个词叫“呛声”(意思是叫板、找茬)。对于这些课堂“呛声”,教师感到有些煞风景,影响教学,不是呵斥,就是搪塞而过,结果往往错过了亮丽的风景和不可预约的精彩。

回想笔者曾执教的《在大海中永生》一课,不由觉得课堂上之所以会出现尴尬,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的“顺畅”“圆满”,过多依赖课前预设,反让预设束缚住了手脚,不能发现“呛声’中潜在的教学价值,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使本可精彩的课堂笼上了一层不该有的阴霾。正如一位特级教师在随笔中所写:“我年轻的时候,过分地看中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时,竭力使设计成为‘艺术’,可是一些顽皮的孩子,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不珍视我精心设计的这份‘艺术’,并不‘默契配合’地去共同创造这份艺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一、对课堂“呛声”的呵斥打击,至少会带来以下三个负面影响

(一)剥夺了学生的表达机会

个性发端于尊重,作为素质发展主体的学生,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陪衬。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 如果课堂成了教师展示的舞台,那么无形之中学生的一切发言都必须为教师的问题“服务”,这是本末倒置。课堂上,还是教师在“当家作主”,学生只是陪衬教师的绿叶,失去了自主思考、自由表达的机会,学生能力的发展也就受到了制约,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对小学生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心智的逐渐成熟,在表达方面会显得越来越羞涩。一方面想得到教师的肯定,另一方面又担心回答得不够恰当而遭到教师和同学的嘲笑,在这种矛盾中举手确实需要足够的勇气。而好不容易鼓起的信心遭到教师的呵斥打击,其学习的自信心受挫,更不利于以后的学习。

(三)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现实教学中,老师的提问常常是根据自己的预设提出的,往往只关注自己怎样教,而忽略学生学的实际,尤其是学生思维的实际。于是,所有或是合情合理或是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都随着一声“坐下”不幸夭折了,学生如“笼中小鸟”,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如此下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遭到了扼杀,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不用提灵动与创新了。学生不敢随意表达自己的思维,教师就无法获取课堂上的真实信息,很多没有暴露的问题都转移到了课后,课堂看似进展顺利,实则抹杀了学生的思维个性。

笔者认为,面对课堂出现的意外“呛声”,教者不应该惊慌失措,也无须搪塞回避,而要认真倾听,灵活应对,充分调动自己的课堂机智,使之成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

二、应对课堂“呛声”的策略

(一)倾听甄别,“呛声”之中觅良机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思想和高高在上的姿态,拥有容纳“呛声”的气度,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的成长,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自由表达的空间和可能。课堂上,要通过倾听来进行有效甄别。日本学者佐藤学十分重视倾听,他认为“只有在一个相互协作、充满活力的对话式教室中才存在真正的教学,才有所谓的学习的快乐和教育的幸福”。教师在倾听过程中,对于一些无价值的“呛声”不妨一带而过;对于有价值的“呛声”,可以“小题大做”,从中捕捉教学契机,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二)因势利导,互动生成有方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进行充分对话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单向灌输。面对可能出现的课堂“呛声”,教师要因势利导,灵活应对。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纠正学生错误的观点和不足的认识。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即便“走偏”,其错误中也总是包含着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独特的智慧之光。错误的出现也说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曲折,暴露出学生学习中的障碍,为教师的教学指明方向。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并精于做一名探路的“向导”,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倾听,充分调动课堂机智,灵活生成教学策略,积极启发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在矛盾中碰撞并闪出智慧的火花,成为知识的生成点。这样,说不定就能让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中惊喜地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成就课堂的精彩。

(三)即时点评,积极鼓励添信心

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个性化阅读的根本,让学生张扬个性从而造就创造性的人才是目标。因而,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出自他们独立的思考,我们就要尽可能给予鼓励,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发现其中的教学价值,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要通过真诚、妥帖的表扬鼓励,让课堂“呛声”成为增强学生探究意识,激起学生主动思维,焕发课堂学习活力的助推剂。这样,师生间、生生间就会出现真正的心灵上的对话,才会呈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

总之,万马齐喑、众口一词不是理想的教学生态。课堂上的“呛声”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教学价值,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课堂“呛声”,采用灵活策略应对学生的“节外生枝”,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 “呛声”成为激活课堂思维,促进学生成长的良好契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勇,陈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朱作仁,祝新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第6篇

一、研读文本,挖掘教材蕴含的精彩

充分注重对文本的挖掘,注重对文本中重点内容的讲解、分析,这一点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都无可非议。在正面讲解课文的同时,我们不能让教学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的教学也要关注文本内隐的“精彩”。

1.关注文章的情感曲线

如教师教学《文成公主进西藏》一文时,除了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动人故事的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的理解变得更理性一些。如本文中的“动人”一词,可让学生作进一步的理解:“这段历史真的是如此动人吗?”回顾唐朝的历史,回顾每一个“和亲”的历史,“动人”的背后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情感呢?是酸楚、无奈、迫不得已――没有一个皇帝想把自己的公主下嫁到遥远的地方,没有一个公主能从心底里乐意去偏僻、遥远、举目无亲的他乡定居,更没有一个朝廷愿意去选择这种看似欢喜实则有损国体的“和亲”。带着个人对历史的理解,本文的基调是不是一直“动人”,值得思考。也正因文成公主能以国为重,以藏汉两族人民的团结为重,所以她远嫁他乡的举动才是动人的,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这文本后面内隐的精彩值得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正确理解课文的情感曲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本的重点。

因此,教学设计中可让学生了解一下“和亲”意味着什么,“和亲”有什么政治目的,对“和亲”的女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当学生能初步感知后,再进行文章的教学,感悟文成公主能下嫁西藏的动人之举,进一步突出其行为感人、动人,让学生的情感也能随之产生共鸣。

2.关注学生的理性思维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中的《燕子专列》一文,是通过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教学中有关人们救助小动物的描写,也就成了教学中需要突出的地方。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去爱护小燕子,瑞士政府为什么会做出如此重大的举动,值得学生去思考,这也是人们爱的原因,要不这种爱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反而会让人疑惑。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了解到如果这批迁移的燕子都冻死在瑞士境内,那么会对人类、对食物链乃至对整个动物界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而让学生理性地看待人们对燕子的这种爱,体会人们在冰天雪地里救助燕子时的了不起。另外,南迁的燕子不是留在瑞士国内,是飞往其他国家去捉虫,可是瑞士政府却也能全国动员救助燕子,进一步让学生感悟 “了不起”。如能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变得更理性、更精彩和更能尊重科学了,也是真正对学生负责任的教学。

二、以生为本,留住课堂精彩

在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会在无意中压制学生自主发表看法的空间,从而使可能出现的精彩场面不能呈现。

1.被“打断”的精彩

一位教师上《赵州桥》一文时的教学片段:

师:“谁能说一说赵州桥雄伟在哪里?”

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教师让该学生坐了下去。)

师又问:“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赵州桥雄伟在哪里?”

教师又请另一位学生作了相应的回答。

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既然让第一位学生读了,就该让他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可能瞬间的表达将会是精彩的一幕。而这位教师没有这样做,他让学生的思维在这停止了,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的精彩就此被打断了。

2.被“忽略”的精彩

又如一位教师上《气象学家竺可桢》一文时,有一位学生举手问:“老师,既然竺可桢爷爷非常懂气象,那他为什么不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呢?”这是一个出乎教师预料的课堂中的生成。面对这样一个能提升竺可桢爷爷形象的一问,教师没有引申拓展,而是简单带过。如果此时教师先让该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再让全班学生讨论一下,互相说说,那么竺可桢爷爷的形象将会更突出,而这也将成为本堂课的一个精彩部分,可此时的精彩被教师给忽略了。面对每一个课堂中生成的出乎预料的亮点,我们要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达的机会。只有这样,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快、更好地被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所内化。

三、及时捕捉课堂生成,留下思维迁移的精彩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是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学习有意义的过程。

有了新的教学意识,教师还应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这个空间能让学生自由驰骋,让他们能在其中自由地进行思维的碰撞,摩擦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能运用课堂所学有效地进行思维的迁移,培养他们发散式思维的能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这种理念经常会被教师无心地束缚。

如教师教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对文中的村民说几句话。学生们通过这一课内容的学习,感受很强烈,于是发言也很踊跃。几位学生发言后,教师发现他们的回答都集中到了“小村庄的村民们,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再砍树了”这一观点上。虽然课文中灾难的发生确实是因为过度的砍伐才酿成的,但是文章最终要告诉学生的真的是“不要砍树”,这引起了教师的思考。于是教师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了“不砍树”三个字,同时用较沉重的语气反问学生:“同学们,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如果不砍树,不用树木,行吗?”这一问,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一时茫然。片刻之后,小手举起来了。

生:我认为不砍树也是不现实的,没有树木,我们就没有这课桌椅了。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说了很多不砍树、不用树木是不行的例子。)

师:此时,你想对小村庄的村民们说些什么呢?

生1:小村庄的村民们,如果你要用树,不能去乱砍,不能想砍多少就砍多少,要节约。

生2:小村庄的村民们,你们要砍树,可也要注意保护树木呀!

生3:小村庄的村民们,树砍了,没关系,可是你们也要去种树,要不砍光了就没了。

生4:小村庄的村民们,你们要吸取教训,要合理地开采树木,不能乱砍乱伐呀!

生5:小村庄的村民们,树砍光了,环境也就被破坏了,我们可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啊!

…………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程理念 ;课堂教学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建构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一、改革教学设计的内容,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

一般来说,教师备课,向来是非常详细的,且不说内容的环环相扣,即使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回答,所用的教学时间均在教案中有所体现,若是照着教案“教”下去,那应该是一堂较完美的课。但“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一堂课只有“教”的行为没有“学”的行为,那么学生的“学”就不是真正的“学”,学生的“发展”也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坚持既有“教”的设计,也有“学”的设计,有“教” 的行为,也有“学”的行为,如果遇到实际教学时间、环节与设计的时间、环节不一致时,我常是忍痛割爱,将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的环节充分发展。

二、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改变以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1自主学习阶段,授之以渔,付之以行动,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包括六个步骤:①自选内容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②结合单元总体目标和导语提示自定目标,明确意向;③自读课文,正音释词,编自然段序号;④自主作答,“我认为本文的内容是什么?

主旨是什么?”;⑤参照课后习题再读课文,力求找到答案;⑥归纳小结自主学习阶段的疑难问题,整理在预习本上。此阶段总的原则是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写,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独特体会。

2.2合作探究阶段,设置任务,学会交流合作。

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实现合作探究学习呢?我尝试过二人组合(同桌)、四人组合(前后两排)、随机组合(设置情景,临时调用,如表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教会学生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如记录员、组长、主持人等。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坚持面向所有学生,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在以往的教学中,尤其是在教研活动或赛课中,为了课堂出彩,我常常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优秀的学生,如全班最善朗读的去朗读,最善表演的去表演,最善画画的去画画……实际上只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跑龙套”,支撑整堂课框架的只是为数很少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沉默不语,课堂上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总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刚进校时活蹦乱跳,畅所欲言的孩子在学校呆了两三年后居然连手都不敢举了。“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递减。”有此教训,我尽量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类要求。设计教案时,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有选择地完成,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欲望和可能,使学生感到我也要参加,我也能完成,增强了自信心,从而也留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各尽其材,各得其所。

由此,我领悟到语文教育的确应该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作为语文教师,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我期待着我的课堂能成为全体学生的情感乐园,是激发全体学生想像的肥沃土壤,是学生心中的伊甸园。

四、坚持学以致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至于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辅阵地综合实践活动是联系课内外的纽带,是语文服务于生活的体现,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捷径。所以,我尽量利用各种机会,尽可能地开发课程资源,想尽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从而使学生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近一年来,我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书刊、电影、电视、网络、图书馆、博物馆、布告栏、广告牌等收集资料。开展过以下活动:口语交际(“向你推荐我”、“成长的烦恼”)、演讲会(每日一讲,课前3分钟)、辩论会(不定期)、故事会(“约会名人”)、读书会(设会长、副会长各一人,各司其职)、诗歌朗诵会、小报比赛(“黄河颂”)、竞猜热线(“戏曲大舞台”)、调查报告(街头错字)、焦点访谈(“黄河,母亲河”)、语文知识竞赛(“探索月球奥秘”)。

虽然以上活动并不是每次都精彩,每次都完美,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至少让学生走出象牙塔,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活学活用语文,明白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是最大的收益。

五、坚持教学反思

首先,反思本节课最有创意的细节。就教师方面看,指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理解,新颖的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手段,能维持学生兴奋点的提示或暗号等。就学生方面看,指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体验、领悟,可资借鉴的学法,收集筛选材料的独特视角。

其次,反思本节课中最成功的细节,如新颖独到的导入方式,别具一格的情景设置,层次分明的提问,凸现思维的点拨,标新立异的板书,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衔接紧密自然的巧妙提问,形象活泼的教辅用具,让学生迷途知返的暗号等。

第8篇

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整合研究

媒体电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以电脑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一、明确载体与实体的关系,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课程是教学的实体,信息技术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所运用的有效载体。因此,应当把课程放在整合的重要位置,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课程教学服务。但是,并不是所有课程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宜与信息技术结合,恰当地选择课程整合的教学内容十分关键。通过实践与研究,我发现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选用以下几类课文:具有丰富历史背景、人文景观的课文,如《朱飞回来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圆明园的毁灭》、《革命烈士诗二首》、《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较广涉及其他学科知识以及课外知识的课文,如《看月食》、《赵州桥》、《蝙蝠与雷达》、《爬山虎的脚》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隔较远,缺少感性经验的文章,如《荷花》、《富饶的西沙群岛》、《日月潭》、《黄山奇石》、《美丽的小兴安岭》、《海底世界》等;习作指导和习作修改、讲评课;需要创设情境的一些口语交际课。

二、钻研新课程理念,吃透教材,准确设计教学目标

在确定了整合课的教学内容之后,应当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了解语文课标中教学的根本目标,深入研究教材,进行精心备课,做到备深,备广,备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准确地对本节课进行目标定位。在进行教学目标定位时不能过高、过全,否则难以达到,应当考虑:知识技能领域培养目标,发展性领域培养目标。例如,语文科应重视语言的积累,品悟和实践,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信息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效地进行整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动和创新能力。

三、恰当运用教法,利用媒体网络,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确立后,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应当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知识技能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考虑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网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媒体、网络可以运用于课堂的几个环节:新课导入阶段,通过录像、动画、游戏、故事、拼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运用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主动探究,积极地搜集、筛选、获取、加工信息,解决学习中难点问题;运用于总结提升,拓展延伸环节,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超越教材,达到课内外延伸,知识螺旋上升;运用于评价,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进行网上人机、师生、生生互评。总之,网络、媒体应当运用在恰当之处,达到其他教学辅助手段所不能取代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质疑任务驱动学习、小课题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学习、情境创设学习等策略。

例如,《赵州桥》一课的设计我采用了观看赵州桥录像导入,创设招聘赵州桥解说员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接着学生按照学习的兴趣分为四个导游小组,自主学习,理清课文内容;然后学生针对全文质疑,通过联系课文、网上浏览、合作交流解决疑问,突破难点;接下来请学生做解说员介绍赵州桥,说练结合,积累语言;最后网上浏览我国及世界上的现代化的桥梁,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课后完成说写结合的推荐选择性作业。

四、选择、处理,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巧妙整合

在设计思路基本形成后,主要的工作就是上网搜集有关信息,通过筛选、处理、加工,下载有关信息、设置相关栏目、组建模拟网站,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通过网上搜索,找到了大量有关视频、课件、时代背景资料。针对本课教学目标以及四年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我们将大量的信息进行了筛选,加工,重组,选出了课文录像,的简介,有关时代背景简介,的其他事迹等方面的内容,分别合成链接在“文本视界”、“时代背景”、“视频重现”、“总理事迹”、“讨论区”等网页栏目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在“文本视界”我们又插入了哀乐,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在既定目标下组建的模拟网站和网页内容,从其教育功效来看,是信息网络平台上的教学情境和教育资源,这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

五、坚持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反思与总结相结合,不断提高认识

第9篇

关键词: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知识积累

一、表演活动中丰富语文知识积累: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因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适应学生特点的、富有吸引力的,而分角色表演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教师可以在游戏活动的同时渗透语言文字活动,在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

如:在教材《蚂蚁和蝈蝈》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要目标。一方面,针对课文要求和大部分农民工学生对此类事物比较感兴趣的特点,采用了创设情景和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等多种方法,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想读书的热情,进而主动的要求读书。另一方面,我还根据农民工学生课堂上不爱说话,回答问题不主动等特点,特意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他们初步体验阅读的乐趣,树立起语文学习的信心。低年级段学生本身很喜欢表演,具有表演的天性,在课后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多平时不爱表现的学生相互模仿文中可爱的“蚂蚁”和“蝈蝈”,使抽象的文字活起来了,学生灵动的个性飞起来了,课堂成为表演的舞台,创造的舞台,这是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把作者的语言转化自己的语言,让语言和形象同时走进人们的心中,这是创造的语文学习。总之,语文学科要通过活动再现文本提供的内容、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内容的准确、鲜明、生动,从而丰富孩子的语文知识积累。

二、实践操作中丰富语文知识积累: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也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技能工资”。低年级学生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理解语言的现象,这就是没有很好地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实践时,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又动脑,与要理解的语言相联系。

我认为什么样的说教也不及在实践操作中得到的亲身体验来的有效,教师要有意识的把现实生活中“玩”的过程作为“课本”,让学生用整个身心来感知。如:在第三册教材口语交际训练《买文具》的教学中,按照教学目标上完课后,我布置了一次械化训练,要求学生把自己亲自到商店买文具的经过写下来。之所以安排这种训练是因为凡是上学的孩子都有过买文具的经历,特别是在大多说农民工学生“说得不如做得好”的情况下,只有让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语言框架。

三、创造改编中丰富语文知识积累: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际是引导学生用文化去创造文化。教师应以语文为依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自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长知识、长才干,而改编就是一种创造。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的独特体会,这时,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潜藏着的创造因素,让孩子进行创造改编,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内化语言。

如:教材《水乡歌》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课后要求学生收集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也可选取一项代表性的景物或者景物创编一小节,再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这时,学生们就会产生一种渴望创作的冲动,学习热情十分高涨。部分农民工子女在幼年时期大都同祖辈生活在农村,当学到这一课的内容时,个别学生将课文的内容情不自禁的与自己的故乡美景联系在一起,心中不由得产生了共鸣:这不就是在描写我的故乡吗?于是,在课后他们都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积极地接触语言、运用语言。

四、问题解决活动中促进语文知识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在《的扁担》一课中,整堂课教师只是一个“策划者”,只牵扯了一根线“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下‘记’三个字?让学生把这只“风筝”放飞出去。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有些可能连扁担都没见过,而大多数农民工对这一事物则非常熟悉,我有意识将这两类学生分组安排,引导他们相互带动,分组介绍当时的形势背景,小组可以合作,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然后集合组员的智慧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补充,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该环节是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让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课文的语言为我所用,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在头脑中建立多种多样的意象,加之充满个性的表达,使得学生始终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五、“开课五分钟”丰富语文知识积累:

“开课五分钟“指每次上课铃响后,从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拿出五分钟来进行语文学习的专项学习。教师事先向学生提供各种内容和形式,由学生自由安排、自由组合、准备,在课堂中进行的即兴活动。

第10篇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价值定位

中小学教育科研概括起来说,有以下特点:

以应用研究为主,一线教师的研究不是为了创新、发展教育科学理论,也不是为了建构新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应用已有的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以微观研究为主,往往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走进教师,走进学科,走进课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和听课――自己讲课和别人讲课”是“最紧张、最富有生气、最具有成效的科研工作”;以行动研究为主,通过不断的探索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必去刻意追求“前沿、热门、高端”,而是多一双眼睛看自己,多一张嘴表达自己,是多一次机会改变自己;以校本研究为主,往往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重心下移,阵地前移,从而做到顶天立地。

但是,一些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却误入歧途,看看这些题目:“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模式实践研究”“中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教育科研既可能成为教师成长的法宝,也可能成为教师提升教育水平的障碍,关键在于教师从事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朱永新说:“关注一线的、关注最鲜活的生命和生活的教育科研,才是最有价值和教育意义的”。面对热闹不已的课堂,研究者会反思:热热闹闹、小手如林的课堂是否等于有效的课堂?面对屡次不交作业的学生,研究者是否会反思:什么样的作业更受孩子的欢迎?教师布置作业能否设计作业超市,让学生有所选择?

案例1:改变教学设计,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马鞍路小学晋瑛老师在上《可能性的大小用分数表示》这个内容时,感到学生对概率比较陌生,容易犯错,这次上课时她故意改变了教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概率,她用红球代表男生,用黄球代表女生,让人和球一一对应,并且对每个球列出不同的特征,比如,这是一个帅气的红球,代表某个男孩,再拿出一个勇敢的红球代表另外一个男孩。将7个红球5个黄球一个个放入盒子,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有几种结果呢,学生再也没有说两种了,这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如果教师真正是用研究的状态进行工作,就能让教师获得省思、发现和滋养自我的机会与能力,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才能创造优质教育。开展微型课题研究,让我们找到了一种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范式。

二、微型课题的特点

与微型课题研究类似的名称:小课题研究、小专题研究、草根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田野(田园)研究、质性研究……“微型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它与实践操作或行为改进紧密互动,又有机融合,更注重过程本身;它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较为自由,是一种平民化的研究样式,倡导自主、自立、自为、自用;它服务于教育实践者的日常工作,但又在实践的反思、经验的积累中养成理性智慧,以此指导和改进研究者将来的工作。具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小。即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问题小,问题可以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授课导入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前置作业的设计与检测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活。即灵活,可以一个人承担,或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申报程序不做统一要求。

实。即实在,选题务实,研究过程踏实,研究结果真实。

短。周期短,可以两至三周,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

平。即符合教师的实际研究水平,在常态中研究。

快。即见效快,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不是构建教育理论,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一线教师通过这些研究,解决一个个小问题,从而认识教育,完善工作,提升自我。

三、微型课题研究的操作建议

从学校层面讲,微型课题研究应抓好选题、实施、成果表达、管理等关键环节。

首先是选题要科学合理。一是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问题是我们从事教育科研的原始冲动。教师日常关注的对象往往是教育困惑,教育困惑可上升为教育的问题。某些教育问题可转化成为研究的课题,比如,“教师‘口头禅’现象成因分析与矫治对策研究”“语文课教师语言适切性问题研究”。二是从具体的教育场境中捕捉问题。比如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别的、突发性的矛盾冲突,对具体的教学场境下师生活动的处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与反思等。三是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带给我们启迪。教师在阅读时,要注意把理论与个体自身的经验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比如,读了《从画苹果看中日美三国老师的课程文化差异》,我们肯定会对新课程有更多更深的理解。另外,从老师的相互交流可以发现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四是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让教育科研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案例2:课堂教学中等待问题的研究

我在给某班上课时,提出一个问题,并说:“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看哪位同学能回答。”我看到有位同学似乎想举手回答,但有些犹豫,我就请哪位姓张的同学起来回答,没想到全大部分同学很是惊讶,坐在前排的一个同学小声地对我说:“老师,你怎么请他哦?”我没想太多立即示意他坐下,让另一个同学回答了问题。下课后我曾想: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机会呢?也许他知道呢?但课堂上大部分同学的表情让我很快打消了这个想法,看来大家都认为他很“笨”呀!后来,这个孩子初中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

后来在一次整理资料时,我发现该班同学留下的作业,其中就有那个张姓同学的作业。在所有的短文中他写得最好,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但感情真挚,想象丰富。盯着这有些读发黄的作业本,我的内心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也许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当众朗读他的短文,全班同学会对他刮目相看,也许他能顺利毕业,也许能改变他的一生……这对我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我错过了这样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这成为我教育生涯中永远的遗憾!

有人说,教育是慢的艺术。面对有些学生,如果我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也许一次机会就能改变他的人生,读了这位老师写的教育故事,我们就可以对课堂教学的“等待”现象进行持续关注,从而将“课堂教学中等待问题的研究”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选题方向确定后,应有一个规范科学的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往往决定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一般来讲,课题名称由“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状态)+研究”这几个部分组成,但也可有变式。短语中心语的限制越多,课题越小,比如“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有效性提问探究”。

其次是课题的实施,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要经历“发现问题――寻找策略――探索试验――生成问题――反思提升――再定策略”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过程。

案例3:精彩其实可以预约

杭州一位姓王的特级教师在上公开课《我的战友》,先放了一段视频,画面上,身上着火了,他双手扣进泥土,额头直冒汗,画面定格在此。老师问:“此刻,你有什么话对说?”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有说顽强的、有说伟大的。这时一位学生说:“,你是个傻瓜!”大厅里有上千听众,王老师的脑海中一片空白,空气也似乎凝固了一般,他来不及过多思考,生气地说:“你才是傻瓜,坐下!”下半节课,王老师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稀里糊涂地上完的。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像这样上课,他感觉太失败了。下来后,他不停地反思,如果再碰上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终于有一天,他想出来了应对的办法。他很盼望别人请他上《我的战友》,还盼望碰上那个“傻瓜”。两年后终于碰上了。课堂上,有位同学说:“,你是个笨蛋!”所有听课的老师都等待着。王老师故做沉思状,其实他已经胸有成竹了。等过了十几秒,他语调低沉,亲切地对那位同学说:“孩子,你是不是不希望死?看得出,你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将心比心,我和你是一样的,我也不希望死。但不要忘了,什么身份?战士!如果他暴露了,后果怎样?”学生们随即议论开了,有的说全连要暴露;有的说任务不能完成……这节课上得非常精彩。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精彩其实是可以预约的。面对自身教学中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具有一种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找寻到一种最佳的教学策略。

第三,关于成果表达。教师的研究成果应该建立在“叙事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践活动为中心,以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教学课例、教育叙事等为主的一种实践原生态的呈现,是基于“研究经历描述与解释”的研究报告的表达,是实践活动本身意义的呈现和多元解读,是作为教师“我”的所思所想,从而个性化地表达。在成果表达方面,讲故事是一种适合教师的重要经验总结策略,如果老师们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经历,生成一些让人感动、惊讶、震撼的教育故事,其研究的感觉就找到了,就会感受到研究的乐趣。

第四,微型课题研究的管理。学校应制定微型课题研究管理方案,建立合理的机制,将微型课题纳入学校教学、科研、教师教育管理的范畴,作为学校实施校本研修的主体形式;建立健全微型课题研究的管理机制、支持机制和指导机制,制定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的专题、奖励制度。学校微型课题的管理应体现出以教师为中心,体现“我的课题我做主”。

第11篇

《人民教育》2010年第20-23期上刊登了一系列“如何做课例研究”的文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我们在学校的日常教研中,基本上是以听课为主,听完以后组织大家评课,老师们感觉有收获,但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到底缺少什么呢?经过思考与交流我们发现,老师们更需要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方式的系统化培训,为此我们决定依托相关的理论研究,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开展一次课例研究。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例研究是基于日常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持续地进行实践和改进,直至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研究活动。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一,基于专题,课例研究要立足于确定的专题统领研究的活动,专题性十分突出。第二,持续研究,课例研究要紧扣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持续性明显;并且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后续的研究还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有的结论与观点。第三,见证效果,课例研究要围绕问题的解决达到改进的效果,实效性是实践研究本身的要求。第四,形成成果,课例研究要梳理研究的过程,提炼出结论与观点,形成研究报告,推广性是在其实效性的前提下扩大成果影响和应用价值的后续要求。

2010年12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卫教授到柳州市作了《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讲座;同月,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陆云主任在广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国家级培训班上作了《小学语文有效课堂与有效指导》讲座。两场讲座如同两场及时雨,老师们听后认真学习课例研究相关理论,同时梳理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研究的主题: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三个积极性”(即文本、教师、学生),使阅读教学效益最大化。我们以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泉映月》课例为载体,通过课堂观察的形式,展开了历时两个月的课例研究。在激烈地唇枪舌剑中,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中,大家共同亲历了一次规范的课例研究的全过程。

二、研究的过程

(一)组建“三结合”的研究团队

2011年1月,我们组建了“三结合”的研究队伍。

学科专家――柳州市柳南区教育局教研室戴蓓老师是位有着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专家。戴老师从研究方向和专业研究方法上对我们进行指导,使我们打开了思路,拓宽了眼界,获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学策略,并能细致全面地改进教学设计,将经验与理论有机结合。

合作伙伴――由柳州市飞鹅路逸夫小学、柳州市和平路小学、柳州市银山小学三所学校的语文教师组成。大家充满活力,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乐于钻研,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研究精力。

执教老师――本次课例研究的执教者是柳州市飞鹅路逸夫小学的卢珊老师。她有着10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对教材的深度把握以及课堂教学的驾驭还有待提升。这一亟待提升、发展的教师特点在教师队伍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次课例研究由卢珊老师执教,是希望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对卢珊老师的观察、指导和帮助的过程中,总结经验,获得方法,促进这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依据学科中的突出问题,确立研究的主题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作者(文本)都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心智交汇之中。然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轻率地肢解课文,搞逐字逐句的分析或零碎散乱的对话随处可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弊端,我们将研究主题确定为“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三个积极性’(即文本积极性、教师积极性、学生积极性),使阅读教学效益最大化”。这是基于对语文活动是生命活动和三个主体各自完整的生命体的确认,我们知道,三主体之一一旦丧失其整体性,一旦被割裂,积极性就会随之丧失。

(三)制订研究计划

2011年2月底,整个团队共同商讨,制订了具体的研究计划。

2011年4月9日完成以下工作:①共同协商,确定课例研究的主题。②交待课堂观察的内容,各小组明确分工。③听课。④开反馈会议,提出第二天上课的改进意见。⑤各小组完成课堂实录。

2011年4月11日开展以下工作:①交流第一天做课堂实录的感受,包括对课堂观察技术的看法及对课的感受,提出第二次上课的改进意见。②讨论第二次做课堂实录的改进方法。③第二次观课。④分组完成课堂实录。⑤开反馈会议,提出第三次上课的改进意见。

2011年4月18日进行以下工作:①交流做课堂实录的感受,继续提出第三次上课的改进意见。②谈论第三次做课堂实录的改进方法。③观课。④做描述性研究。⑤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四)团队成员培训学习

为高效地落实此次活动计划,2011年3月初,戴蓓老师逐一走进三所学校,为老师们作了《我们的课堂》《关注师生的发展――如何做课堂观察》课例研究专题讲座,使老师们从理论层面对课例研究有所认识和了解。团队成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王崧舟、窦桂梅等名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摩、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我们选定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泉映月》作为课例开展研究。依据研究主题,我们决定从“学生参与”“目标达成”“教师提问”三个视角进行课堂观察。

(五)“三阶段”+“两反思”的研修模式

本次课例研究采取“三阶段”+“两反思”的研修模式(见附2),由柳州市飞鹅路逸夫小学的卢珊老师连续3次在不同班级上同一节课,团队成员通过观课、评课、诊断、分析,帮助卢珊老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1. 2011年4月9日,原行为阶段:在课前会议上,卢珊老师进行说课,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然后各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明确各自的观察内容,在随后卢珊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课中观察,课后开反馈会议。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情况(见附3):

附3:学生参与情况观察表

(1)“学生参与”组给出的意见是:第一,在参与面上,从观察座位表、学生回答的次数记录看,举手的人数比较多,但回答的面不广。第二,在参与度方面,整节课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分半钟,这样的时间不足以起到训练五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第三,在参与水平方面,从观察表来看,老师没有给学生充分质疑提问的机会,在回答较有创意的问题方面共计15人,师生互动及生本对话较简单,层次较浅。第四,在参与形式方面,整节课教师能有效地运用迁移练习,如“闭眼想象”和通过“三个情境”想象当时阿炳双眼失明的痛苦和卖艺的艰难,这样更能让学生走进阿炳的内心。

(2)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抓住“奇妙”一词,体会琴声的变化及表达的思想感情。③学习阿炳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课堂问题设计与目标达成的关联度(见附4):

附4:课堂问题设计与目标达成的关联度

“目标达成”观察组的观察结果有:学生都能明白学习目标,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设置了较多平台。针对教学目标①,学生在朗读时表情凝重,声音洪亮,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目标。建议目标的设定应与课后习题要求紧密结合,可以尝试增加“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对于教学目标②,在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时,老师引导学生闭眼感受阿炳失明的痛苦,使学生与阿炳的感情交融,突出人文性,但与文本结合不够紧密,建议教师找准突破点,从抓关键词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从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来看:师生能按照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学习,老师能充分利用文本让学生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在朗读方面有特长,课堂上老师显得较为强势,常将朗读包办代替,建议老师将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得以充分展示。

(3)“教师提问”组用数据说话(见附5):本节课能按预设问题进行教学,课中教师共提问16次,但管理性、常规性问题占多数,只有5次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建议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追问。

2. 2011年4月11日,新设计阶段:仍然按照“课前交流、课中观察、课后反馈”环节进行。综合上面的意见,卢珊老师对原行为阶段进行了反思,寻找教学设计与现实的差距。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上做了修改,进行第二次上课。

在第二次听课过程中,由于有了第一次课堂观察的实践,参与第二次课堂观察的老师们显得驾轻就熟,在课后的反馈会议上,直奔中心:

“学生参与”组观察得出:这节课与上节课相比,首先,学生的参与面发生了调整,教师的亲和力为学生营造了和谐轻松的氛围,因此学生的参与面较上一节课广,教师能关注到教室里四个边角的学生,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学生能有效倾听,积极投入教学中。其次,就参与度来说,在本节课中给学生独立思考与自学的时间是两分零三秒,但仍不足,建议老师在处理环境、意境,出示四字词语时,也能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先说自己联想到的词语,老师再抛出词语给学生,这样对五年级的学生也能达到更有效的积累。最后,从参与水平看,学生在朗读、谈体会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目标达成”组认为:要求“背诵第四、第五自然段”这个目标从课堂实施效果来看,目标定得过高,教学环节设计不够完善,建议可以设计一个有坡度指导背诵的环节;指导学生“联系课文,找‘关键词’”这一环节需改进;老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琐碎,建议加以归纳、整理,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教师提问”方面:在本课教学中,老师提问有效度较高,在“有效的提问”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推理性提问”和“创造性提问”,占总提问数的80%以上。

3.新行为设计阶段:随后,卢珊老师对《二泉映月》的教学进行了第二次反思,整合各观察小组的意见之后,在目标的制定及教学行为上进行了整改。经过“三阶段”“两反思”之后,最终形成《二泉映月》一课的课例研究报告。

三、研究形成的结论与观点

《二泉映月》课例研究报告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与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既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又是教学的归宿,还是衡量、评价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是否达成目标。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目标定得过高,难以通过教学达成;目标过低,教学就会失去意义。因此,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在《二泉映月》一课中,卢老师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第一个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

卢老师运用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的雅韵,开课伊始便创设情境,采用“以读带讲,读中感悟”的方法,请学生分层次读。在播放乐曲的开始、、结尾时,全班分角色读,最后全班读,进行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试着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达成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

第二个教学目标: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奇妙”一词,了解阿炳的坎坷经历,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卢老师以“奇妙”一词为互动平台,引导学生找出“双目失明”的阿炳这一悲惨命运的关键词,请学生闭眼体会,学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阿炳孤苦无依,卖艺度日的情景,通过环境、处境这一词串,学生能深入阿炳的内心深处,并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加深感受。接着通过“意境”一词让学生体会琴声的内涵,在音乐中想象,并借助词串背诵第五自然段,让学生真正走进阿炳的生活与情感世界,成为盲人阿炳的知音,从而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

第三个教学目标: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卢老师经过对问题提问方式的整理、调整,如“小泽征尔为什么要跪着听”,让学生从精神、心理等多角度进行回答,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达到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这一教学目标。学生的回答,其实就是对乐曲《二泉映月》最美的理解和最诗意的诠释。

从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来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心激励。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采用问答、讨论等对话形式,运用引导、追问、评价、闭眼想象、感悟等赏识、激励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学生也能有效地倾听老师及同学的问题,从而落实了“老师、学生、文本”这三个积极性阅读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教师对时间的把握不足,课堂教学时间计划为40分钟,超时5分钟。分析原因:一是画关键词、想象体会这一环节时间过长;二是小组合作时间超出预计的4分钟,是因为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学习卡,有感而发,所以超时,但老师没有打断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够时间学生展开想象,这点做得很好。

(二)优质的课堂提问让学生有效参与

优质的提问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提醒作用。教师讲课不能仅靠纪律来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应该用问题把学生的思路紧紧钳住。教师对讲课中的“放”和“收”事先应有所设计。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能用巧妙的提问把它集中起来;当学生的注意力持续地集中在某一点上且产生疲劳感时,又能用问题巧妙地引开,从而使讲课疏密相间、张弛有度,保证了学生听讲的兴趣。通过观察,卢老师的提问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并能较好地控制课堂教学节奏和方向,突出了授课的重难点,起到了较好的主导作用。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难点上,并在众多的信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根据分析的来源体现了三大特点:

1.精选问点:课堂中,卢老师的提问体现了“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卢老师进行了充分的课前预设,并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地设计。

2.灵活有效:本节课中教师提问的形式丰富,共计21次,有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运用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以及评价性提问等。其中有19%的问题涉及知识记忆和呈现一定的深度,有81%的问题关于分析、推理、创造性,提问方向性强,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3.适时引导:课堂中卢老师提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适当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思考。比如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十多年后,阿炳没有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美妙的声音,难道是师父说错了吗?”这个问题对于学生具有较大的难度,于是卢老师又设计了疏导性问题,让学生到第三自然段去找十多年里阿炳都经历了什么?最后通过对一个个关键词的理解和体会,将大问题化整为零,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促进对原问题的解答。比如在朗读指导上:在乐曲内容的描述段展开自读;教师引导;男女生分别读,全班读;看关键词读。

在此次观察提问中,我们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阿炳太孤单了。“饱经风霜”是师父一生的写照,也体现了阿炳的成长与艰难历程;阿炳的现实生活是师父生活现状的再现。可以说,阿炳是师父的翻版,是广大劳苦人民的缩影。因此阿炳第二次在泉边听到的叹息、哭泣……不单是阿炳的心声,也是师父的心声,更是千万劳苦人民的心声。在他身后有师父,有像他和师父那样的人民群众。因为自己超凡的音乐才华,写出了表达自己、表达人民心声的杰作。如果在教学中能把阿炳的一生和师父以及广大群众联系起来,也许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二泉映月》的生命力,对此次教学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从学生的参与面来看:学生回答教师提问42人次。4个组都有分布,可见学生的参与面较广,但回答问题的学生集中在第2组,第1组和第4组坐在中间部分的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机会很少。从参与度来看:教师创设了4次学生独立思考与自学的机会。从参与水平来看:学生的主动提问有3人次,能回答有创意的问题也有3人次,表现在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词语想象画面时,学生的思维打开了,纷纷调动自己的原有认知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之,卢老师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提问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中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不过,对于这节课我们仍然有我们的思考:要使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就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提问,会提问,提好问。在这节课中,我们没有看到学生主动提问,基本上是老师问,学生答。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团队;倦怠;人才培养;制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50;G451.2;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28-02

人才培养靠教师,教师教育离不开专职培训。广东省以2012――2016为年限,制订《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涵养,成了广东省各级政府、各学校热议的话题。湛江市麻章区教育局制订了《麻章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轮训方案》,自己成了小学语文学科一名培训指导老师,主要负责“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这门课程培训工作。通过对第一批学员培训,发现部分学员对教师培训倦怠的表现尤为突出,引起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思考。

一、学员在培训中的表现

1. 思想不重视

目前的教师培训活动随处可见这样一些现象:参训教师在聆听培训者授课后忙于“拷贝课件”而忽略了和培训者的积极对话;参训教师在实地考察、观摩学习中忙于拍照、复制课例而忽略了对自我教育教学环境的思考;培训返岗后急于照搬模仿而不能切合实际变革课堂教学。这种现状延续多年,参训者酿成了根深蒂固的被动学习思想,表现为培训时出现迟到或早退现象,个别老师或者坐着无所事事,或者交头接耳,不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些现象集中反映了目前的教师培训活动过于关注“拿来即用”而忽略活学活用、过于重视培训现场而轻视后续效果跟踪、过于注重理念转变而轻视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求学分,评职称,完成培训任务为主要目的的培训,由于缺失压力而使受训教师思想松动,没能达到培训的目的和学习效果。

2. 学习不认真

学习不认真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在作业方面。全班39名学员来自7所学校(含校区)。针对“培训感悟”一项作业统计发现,六礼校区3名教师参训,有2人作业雷同,1人作业有部分雷同;塘东校区4名教师参训,有2人作业雷同,1人不写作业;良村校区6名教师参训,有2组各2人作业雷同。另外,还有部分老师写作业的做法是拆你的东墙补我的西墙。老师在培训时学习不认真由此可见一斑。

3. 活动不积极

根据课程设置,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主要围绕观课、议课(小组根据议课主题,把“一个亮点”“一个困惑”“一个建议”设计于卡纸上)、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等内容开展培训。在小组议课并设计卡纸时,有些教师的表现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特别是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参训老师表现更被动。已经在前一次培训时明确了教学设计相关要求,还把要求、表格内容保存在公共平台,培训时依然有大部分教师没有带来新课程标准、语文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等备课必备资料,学员“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思想普遍存在。

二、对教师培训的思考

教师培训时的倦怠表现,既与培训者有关,也与参训者有关;既与管理有关,也与制度有关;既与培训环境有关,也与培训内容有关。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调整培训工作,希望能消除教师培训时倦怠的表现,使教师培训工作向着顺畅、高效的方向发展。

1. 要锻造过硬培训团队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培训团队,遴选一线优秀教师所占比例不少于50%。打铁先得自身硬。培训团队,特别是来自一线教师的兼职培训者,心中没有掌握培训“秘诀”,要创造条件为其“修炼”提供保障,使其培训专业水平和思想意识得到提高,才能为高效率开展培训工作提供正能量。推进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建立教师间日常观摩文化,这是美国促进教育理念“下沉”,持续加力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改革创举之一。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克拉克大学与大学公园示范学校(Campus School)的合作取得了公认的成功,揭开了大学――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的新篇章。其采取的成功举措之一就是为受训教师聘请多名合作导师或助理教师,通过观课、课例研究、指导教学设计等多种方式让受训教师得到多维度的专业指导。由于参训教师数量之多,校本层面的培训成为更合理、有效、科学的教师培训形态。可把培训团队先“下沉”到大学、“下沉”到培训基地“深造”提升涵养,是值得借鉴和尝试的做法。

2. 要完善管理制度建设

第一,建立教师激励制度。参训积极性是世界教师培训制度的软肋,引入多样化举措来攻克这一难题是世界各国的现实选择。在美国,国家致力于建立有利于教师有效培训的制度环境,鼓励学区奖励、挽留、提高有效教师培训的举措,激励教师参训的积极性,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够享有有效教学服务。不可否认,以往通过一个文件、招来一批学员、请来一个教师、举行一个讲座的“你讲我听”传统培训模式,缺乏对教师学习实践性特点的关注,忽视了教师作为成人学习的规律,让一些教师形成了培训即应付完成任务、而无用武之地的思想。转变这一局面,与时俱进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积极性激励制度迫在眉睫,还因为只有教师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第二,建立与一线教师联系机制。为了提高教师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逐步形成调研先行、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机制,培训内容务必接一线教师之地气。通过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了解农村教师自身的实际和工作的实际,可以让受教育者对自我能力、工作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及对教师授课方法提出建议。通过课前调研,能比较准确地了解农村教师自身的实际以及他们的关注点、困惑点和期望点,为教学贴近农村教学实际提供重要依据。长期深入一线教师队伍,才能了解教师所急、所需,才能更科学地制定出一套符合农村教师发展的培训方案体系。

第三,建立培训跟踪机制。现在的培训,更多体现在一下课,培训就意味着结束,难于寻觅教师培训后的迹象。对于培训专家来说,很多都是匆匆讲授完自己的一天半天的课程,就又急匆匆地离去,根本没有时间、更不可能去看这些反馈进而对其进行指导。跟进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学员的检测和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反馈来进行下一步的指导,利用反馈完善长期的培训实效评测体系。培训的目的是教师专业发展,所以培训要关注教师行为和态度的改变,关注教师的进步,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关注这些受培训教师对其他教师、对学校的影响,关注培训的长期实际的效果。每一批学员每一期的培训,相关部门要全面关注各方面的情况与变化,然后反过来总结培训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得失。可见,培训跟踪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学员、培训机构互利双赢,不容小视。

第四,健全评价考核机制。教师培训的评价应该是全方位多主体的评价体系。全方位,不仅仅应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价考核,还应对接受培训教师的长期效果进行跟踪评价考核,最后就是对培训专家的评价。对接受培训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返校后的实践评价,延迟结业证书的颁发,督促教师继续学习。对专家的评价,应该制订专门的培训专家遴选机制,国家级的、地方和县级的教师培训师等等,对培训专家库进行淘汰、更新。多主体,就是多方参与综合每一个群体评价的全面评价,学员、专家和第三方要评价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自身评审自己,对学员和专家的评价也是如此。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是促进培训工作和教师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能行之有效地激发参与人员的动力。

3. 要优化培训课程内容

只靠理论本身不能使人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师或教育家。经验和思考、理论和实践、天资和有目的的培养,只有把这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出色的教师和教育家。为了培养当代卓越教师,优化教师培训课程值得潜心研究。

第一,经历与经验分享。在大学,有些教授有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雄心壮志,其历程激励人心。如岭南师范大学的曾茂林教授,他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教育厅,到大学的工作经历,细细听之无不催人奋进。中小学一线教师当中,也有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某方面工作成绩傲人。知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和身怀特技的一线教师都可聘请为讲师,为学员分享其经历、经验,既有文雅之味,又带有浓浓草根味,能给人启迪,能激人励志,易受人模仿。

第二,专题与观摩研讨。要把专题论坛、专题报告与观摩研讨活动融会贯通于一体,是理论与实践熔于一炉的体现。培训课程若“专题”与“观摩”各自为政,专题则缺少活动的论证,观摩活动则缺少理论理念的支撑,皆不完美。以专题理论为舵,展开多种形式的观摩活动,然后由学员研讨、专家点评、专家答疑,既能让学员明确教育教学必须以理论为基础,亦会进一步明确实践是如何用理论当向导的。

第三,取长补短设置完美课程。世界各国都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重视教师培训必定离不开对培训课程的研究。研究国外对教师培训开设的课程,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受到启迪,更有助于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达到优化我们对教师设置培训课程的目的。国外教师培训涉及内容相当广泛,既有职业发展的宏观议题,也有对具体教学技术方法与技能的微观观照;既有教学问题的训练,也有教师的交流技能、家长训练技能方面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国外教师培训领域重视基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而设计培训内容。譬如,职业发展、交流技能训练、教职工发展、学生家长培训等。围绕着“经验和思考、理论和实践、天资和有目的的培养”主题,攫取国外前沿的培训内容,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相信会开发出更出彩、教师更欣然接纳的培训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郝德贤.第斯多惠的教师学习思想对教师培训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5(06).

[2]龙宝新.迈向高效的教师培训改革[J].苏州大学学报,2015(03).

[3]李瑾瑜.有效教师培训须多方关注务实操作[N].中国教育报,2010-04-

09.

[4]李芙蓉.农村教师在职短期培训中的主体性教学探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5]宋岭,汪燕玲.对教师培训跟进指导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