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时间:2023-08-01 17:39: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质量 素质 技能

语文教学一直受到学校、社会、家庭的高度重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在初中教学任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已成为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视自己的主导地位,在师生互动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多包容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对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在归纳当中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出发,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课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起来。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情需要,伺机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也得以提高。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古人云:“技长者以为师。”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促进者,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然后再通过言传身教,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模范榜样,用以身作则的教育教学方式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语文教学应该建立在师生平等、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基础上,教师要用爱心、耐心去包容、关爱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秩序的教学活动。另外,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首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语文教师首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钻研教材,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媒介。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钻研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反复研究教学方案,只有将其研究透彻,才能制定出可行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期教学计划以及符合学生学情和学生认知规律的优秀教学方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为自己充电,更新学科知识,通过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优化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其次,提高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文字教学,对教师的语言驾驭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能够流利清晰地表达交流。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播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它对教学工作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善于表达的教师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教师可能会使教学课堂显得沉闷枯燥,教学内容显得贫乏,导致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拥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往往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良好的语言表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保证语言生动形象,尤其是语文教学,教师一定要声情并茂、充满感情。

三、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指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等。新课程改革也曾谈及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培养其高尚的精神品质。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平时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完成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任务。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重视这一点,通过学习研读,努力寻求实施方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积极渗透这一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重视在实践中应用锻炼语文能力。此外,汉语作为我国母语,传承记载了我国悠久的文化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课本中的文化内涵,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然而据有关人士调查,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仍较为严峻,教学模式还是以前的“满堂灌”,教师的权威仍然神圣不可侵犯,学生还是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面对如此的教学现状,教育工作者该做出反思,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此,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就应该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出发点,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提高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中必不可少,而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平台就是课堂,它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环境,课堂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有若干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各个环节细节,教学就不能有序进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预设教学过程中的突况,以便在课堂中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学问题。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课堂组织教学的重要性,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总结,努力找出提高课堂组织教学能力的方法。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想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就必须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宏观调控好教学课堂,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莉.初中语文高效愉悦型课堂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10.

第2篇

一、教学相长,共求进步

很多人在学校求学时,会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可从事工作之后,除了教授知识之外,就已经没有学习欲望了。在这种心态下,往往就只记得对学生说,要努力学习,要以优秀的同学为榜样。殊不知,身为他们的老师的我们才是最影响他们的榜样啊。我一直在思量一个问题:我班学生的性格,处事方式怎么越来越像我了。这时才突然意识到,我的一言一行无形地影响着他们。身处孩童时期的学生们,模仿能力是惊人的。因此,为了我们的同学们能有一个良好的模仿对象,时刻提醒自己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与学生们共求进步,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时候与朋友一起吃饭时,家长总会带着笑意地说上一句“人多吃饭香一些”。当我们在班会课上提要求的时候,也会说上一句“要努力为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比如,同桌在上课时开小差、说小话,在这种诱惑之下,势必会引起另一个同桌的关注和参与,紧接着就是下一个,这其实是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在源头处就要注意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消除。这个时候“严于律己”,这几个字就相当重要了。只有每一个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学习,整个班的班级建设和管理,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这其中当然包含了语文教学。

三、与德育同行

现阶段,学生们也许很容易就可以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但是成为一个有好的德行的人却需要更多的努力。当学生成为一个懂得什么叫做责任的人之后,再来进行教学工作,也许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比如说,在四年级下学期的《将心比心》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效果一定会更好。而且这种受益是长久的。因为当学生懂得了什么叫做将心比心之后,就会在家中替家长的苦心着想而努力学习;在课上,就会为老师的尊严着想而认真听讲;在课后,就会为同学的进步着想而严于律己。久而久之,也就能促进学生形成一种自觉的、有效的、科学的学习习惯。而我们常说“优秀就是一种习惯。”其实,习惯来自于好的品德教育。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

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趣事。因为,它本身就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单一的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生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事物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正因为生活的多样化,也就决定了表现生活的语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比如,五年级下册《草原》一课,要让学生体会草原的美景,如果单纯地由老师用各种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即使再加上老舍先生传神的描写,我想,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原因何在?老师的讲解只能算是一种铺垫,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才是根本,此时利用多媒体带着学生去游草原,看草原的白云、蓝天、牛马成群,一碧千里,再配上一曲藏族民乐,作为老师此刻已经是多余的了。唯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去享受草原的美。待欣赏完,就是有感情地朗读、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灵活转换。又如,五年级下册的相声《打电话》,相声是什么?相声的语言特色是什么?对五年级学生说这些深奥的知识,很明显,老师不好说,学生也不好理解。这个时候,先让他们自由看,觉得相声挺有趣的,就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什么有趣?分角色读,原来是语言挺幽默的。那么怎样的语言才能算幽默呢?试着不看书演一段,怎么和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呢?口语化的这个特点又浮出了水面。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打电话的人呢?目的是为了讽刺那些没有公共道德的人,教育我们要讲公共道德。这个时候还不能结束,为什么?相声的娱乐性还没完全体现出来。录音机先播放这一段相声,更深一层地体会语言特色,然后,多媒体播放去音表演,让学生来配音。最后就是请学生,找搭档,进行表演。整节课在这一刻达到了。

五、阅读不容忽视

很多学生都在为自己的语文水平而烦恼,尤其是口语交际和作文,这两方面都要求学生学会表达,即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我们是否发现,那些令大家羡慕的演讲者们或辩论者们,之所以如此有魅力,其原因之一是我们总能从他们那听到一些新奇的,或有力的观点和事例。正是有了这一条件,他们才能在各个场合从容不迫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吸引住对方。他们那些新奇的,或有力的观点和事例从哪来呢?其重要途径——阅读。那么,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重要的不是老师对他们大谈开头如何,中间怎么写,如何结尾,而是应让学生去阅读,从生活和书籍当中去阅读,搜集材料。因为只有积累了素材,老师教的方法才能派上用场。比如,要学生表达一下春天是什么样的。如果没有阅读的前提,就来写或说,绝对会出现一大堆的“鸟语花香”“小树发芽了,花儿开放了”之类的词语,这样一来,也就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锻炼目地。但是如果鼓励学生去广泛地阅读春天,并用心去体会春天,这样从生活中的阅读,到书籍里的阅读,再到心灵里的阅读,我想春天的色彩一定是丰富的、美丽的。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目的;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175-01

作为高考科目之一的语文,可以说面临让人忧虑的现状:一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滞后,二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三是学生学习语文非智力因素的缺失等,这些涉及到学习语文兴趣、习惯、效率等方方面面,无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无不影响语文科高考分数。每一位教师,面对语文教学令人尴尬的局面,可谓在泥泞中挣扎,笔者思考之余作了些尝试,试图在实践中改变语文教学投入多见效慢,甚至出力不讨好的局面。试图让语文之舟驶向广阔的海域。现将想法和做法论述如下。

一、切合实际的计划、安排、组织是实施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

语文面广,知识点繁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前首先面临的就是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长期以来,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在埋怨语文让人老虎吃天无法下抓,尤其是面对平时四平八稳的课堂教学和突如其来的各种考试,两种反差极大的情景,使教学双方感到了空前的迷茫和无奈。原因何在,就是我们没有站在宏观的角度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作为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明白教什么,让学生明白学什么,然后还要让学生清楚所学内容对自身成长进步及最切身利益高考的作用和意义,即为什么学,那么紧接着的是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便将语文教学导入了正确的轨道。其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要通读教材,确定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

只有教师把教材通读后才会作到胸中有教材,有知识结构,明确重难点,激活自己的思想头脑,产生引进教材相关的课程资源并整合教材的想法。不仅明确了教学目标任务并且有了实施教学目标任务的思路和做法。

2、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要开展好教学,计划十分重要,近者一学期,远者三年,必须要有长远的打算。这是实施教学以及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工程体系。计划可分以下几部分:课堂教学计划。重点是理念更新和传统模式的改变问题,以及课堂结构的优化问题。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必须要有详细的计划。且要安排详细重点讲授内容和研究性内容等。第二课堂计划。这里将课堂以外统称为第二课堂。其包括作业的种类及要求。落实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渠道和做法,学生语文成绩测试的方式以及活化语文知识的活动安排等。这些计划的制定,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运作。因此要十分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3、安排组织是关键

如何落实计划,安排组织是关键。重点是安排学校规定的时间,如早读、课堂、辅导三块时间的安排。笔者是这样做的。为了细化语文教学任务,且保证任务落实到位,本人给自己所带的班级成立了学科委员会,其成员根据语文任务项目而定。这些成员必须是在语文学习的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如:笔者按早读、课前三分钟演讲、作文、随笔、测试六大块,分别任命了六名同学为语文学科委员,这六个人负责每一项任务的安排布置、督促、落实,并及时上交相关作业,反馈信息。每一天提前通知全体学生,指明时间、具体任务、完成时间等,要求十分具体。比如演讲负责人,必须提前两天通知演讲者,准备相应的内容,提出要求,并在中途检查了解情况,确保演讲质量。比如负责随笔的学生要收交随笔还要按我所制订的评定标准统计随笔质量,并及时通报给学生。平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科委员开会,布置任务,并指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促进工作。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落实语文教学的关键。

1、要坚持不懈的致力更新自己做人理念和语文教学理念

理念带动一切。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我的第一因素是理念的更新。只有不断开创新的自我才会创造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比如自己的理想追求,个人情感态度、思想精神领域的革新,耳闻目睹的一切都将影响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那么新的理念,自主、创新、研究、合作等学习方式自然会成为自己语文教学的成分。

2、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打破陈旧的模式

语文教学要坚决摈弃一讲到底的模式,要一改学生听、老师讲的单一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适时引导、点拨的方式,打破以往简单单一的结构模式,要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形成动态的结构,拓展语文学习面,真正使语文课堂教学激情洋溢。

3、注重语文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语文能力的落实,本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口语训练。二是课堂上注重启发提问学生,重在问为什么,以此锻炼学生的思辩能力。三是注重诵读能力的培养,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感。四是注重情感氛围的渲染,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目的。

三、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第4篇

我们每位教师都知道, 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生命线;怎样提高教学质量? 是我们教师应该考虑的热点。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构建新的内容, 这本身就是充满变数的复杂的过程。汉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作为语言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把握汉语文教学的规律. 掌握它的特殊性, 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找到正确的方法。根据平时的教学, 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才会勤奋努力,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学习兴趣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和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冲动等。一个人的动机,总是同他满足自己的需要密切相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从对学习汉语厌烦感转为感兴趣。汉语学习者的兴趣是直接推动他学习汉语的内在动力,是其在汉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有兴趣的汉语学习,其效果就好,而无兴趣的汉语学习,则把学习看作为一种负担,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汉语学习活动本身就是学习者所追求的目的,如:求知欲、好奇、兴趣、爱好或为了表现自我等。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天生具有追求知识的愿望,并会不断地追求其意义和去理解周围的万物。

因此,在汉语教学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识发生根本性变化。学习者愿意学习他认为很有价值的语言,并力求把它学好,取得好成绩,反过来取得好成就后又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成就动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我认为激励学生的最佳方法是教师组织的汉语教学要生动、有趣味性,要以各种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比如讲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的话题,让学生自编对话,或者让学生用汉语说见闻等。还要注意教师所教的东西对学生要有价值,如果教师所教教材对学生不适宜,就会降低、挫伤学生兴趣。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落实汉语文教学的关键

明确了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下一步就是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方法很多,但要落实到主阵地――课堂。老师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他是将师生个人汉语文学习公开化、透明化,是师生交流汉语文学习心得,互相学习汉语文学习方法、切搓技艺的舞台,其不仅包括方法技术的演练,也有个人情感、态度、思想、言行、习惯的熏染。其产生的效应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课堂教学是提高汉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2.1要坚持不懈的致力于更新自己做人理念和汉语文教学理念。理念带动一切。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我的第一因素是理念的更新。只有不断开创新的自我才会创造汉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比如自己的理想追求,个人情感态度、思想精神领域的革新,耳闻目睹的一切都将影响汉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那么新的理念,自主、创新、研究、合作等学习方式自然会成为自己汉语文教学的成分。

2.2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打破陈旧的模式。汉语文教学要坚决摈弃一讲到底的模式,要一改学生听、老师讲的单一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适时引导、点拨的方式,打破以往简单单一的结构模式,要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形成动态的结构,拓展汉语文学习面,真正使汉语文课堂教学激情洋溢。

2.3注重汉语文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汉语文能力的落实,本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口语训练。二是课堂上注重启发提问学生,重在问为什么,以此锻炼学生的思辩能力。三是注重诵读能力的培养,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感。四是注重情感氛围的渲染,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目的。总之,更新理念,改变方法,重视能力培养是汉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课堂教学务必落实之。

3.注重关系,加强感情

这里所说的不仅是指要提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更主要的是提升学生对汉语文学科的感情。汉语文教学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汉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可以说,学生是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作为汉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扎实渊博的知识和灵活生动的授课方法,以获取学生的信任。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关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学生的共鸣,才能为授课和交流提供感情基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汉语文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汉语文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字魅力,积极改变学生对汉语文的情感,教师应通过调动汉语文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来唤起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只有这样,汉语文才可能成为最灵活、最有趣、最有吸引力的学科,汉语文老师也才可能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

4.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204-01

语文是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的学科之一,往往让孩子对学好语文缺乏了信心和耐心,因此如何让小学语文水平提高,解除小学生对语文的“恐惧感”,不再望而生“变”,是值得老师研究和探讨的。下面就是我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见解。

一、合理备课,避开误区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背景下,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语文老师的培养和指点,因此如何让小学生提高小学语文水平,老师的备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要想保证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备课。然,在老师进行备课当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则直接影响到备课的好坏。例如老师自身的修养观念有偏差,在教学当中,并没有充分理解新课改观念,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而造成实际授课中的教学方式有异于教案设计;再如有的教师虽有详细的教案,却不能根据具体状况做灵活处理,还如有一些教师完全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创新教法的意义,这些备课误区不仅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更间接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兴趣的培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备课,进而避开这些备课误区。

二、合作互动,创建和谐学习氛围

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小学生健康心里的表现,是时展的需要,更是当今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合作学习”的最好阐述者当之无愧是“小组学习”。所以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成立学习小组已成为孩子们必不可少的一个交流与表达的平台,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形成语感、培养合作精神的肥沃土壤,还是让学生做回了学习的主人,改变了历来“叫我学“为”我要学“的尴尬场面的重要因素。而语文学习小组要如何开展呢?例如:1、合作学习生字。在课堂上组织小组之间的孩子们互相变化形式朗读生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如开火车,齐读,两两读,这样学生既不感到枯燥,也为能力弱的孩子提供了帮助。2、合作朗读课文。在指导朗读课文时,如果课文人物对话多,老师可以建议孩子们分角色朗读,读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除此之外小组成员还可以在一起推敲人物语言,心理,还可以互换角色,互相学习。合作朗读课文不仅让那些胆小,不爱读书的孩子在小组里锻炼了胆量,还能从别人那儿学到朗读的技巧。3、合作表演课本剧。从语文书上挑选出适合表演的课文来给各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来品评,让入情入境的表演来培养出学生自己的个性,胆量和动手能力。而且经常表演课本剧,会让孩子们越来越自信。4、合作写习作。小组之间常以合作的方式讨论习作要求,写完之后互相批改,这样既能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小组之间的合作互动不仅和谐了学习氛围,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

三、培养良好习惯

常言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习惯贯穿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所以,不难看出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语文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99-01

新课改目前已在全国各中小学如火如荼的推广,新课改理念就是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更新理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必然也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使之适应形势的需求。为此,本文特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作如下探讨:

1.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备课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接触教学的时候,我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平时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通过实践,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2.从思想层面触动学生心灵,使学生找到共鸣

好的文章能净化人的心灵,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以此感动读者。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亦是如此。 初中语文教材大都由文学作品组成,而文学是最能感染人的一门艺术,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是决定语文艺术魅力发挥程度的决定因素。事实上,教师要让学生从文章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获得共鸣,就必须要从学生的思想层面着手,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文学艺术魅力的洗礼,让心灵得到净化与充实。如在学习《理想》这篇文章时,教师如果只是从文本出发,分析文章内容及思想,那很难让学生真正进入课堂语境,也很难以此获取学生的共鸣。因此,从学生个体出发,挖掘学生与“理想”之间的深层联系,才能将学生的情感转移到文章中,然后再有文章升华到个人理想的王国。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突破以往的导入模式,不以“积极”面出发,而从“消极”面出发,以“我们都有理想,但是我们的理想有多少能实现呢?”从这一主题出发,让学生回忆自己儿时的理想,并讲述自己那些至今仍未能实现的理想。通过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对“理想”产生共鸣,让学生为理想的“遥远”而奋斗,从而再过渡到课文当中,让学生对个人的理想和作者的“理想”进行对比,并得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课堂的学习气氛才能更融洽,而不是教师教,学生听的被动模式。

3.运用知识效果激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之上。就是说,学生学习有愿望、有行动,但如果行动结果没有满足感,就难以产生兴趣。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归结到底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要用所学知识的效果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取学有所得的满足感,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表现自己。如:听说训练、演讲、读写竞赛,在活动中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并开辟专门栏目,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作业,让学生看到所学知识的效果,体会成功的欢乐,产生成就感,强化其学习动机,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使其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倡导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

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相有互协作的互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大家在互相学习中不断地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从而拓宽思维、深化认识,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导作用,研究和发现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规律,探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体性特点,并通过一定的教学媒体,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传输教学信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以减少备课过程中的重复性劳动,使教学活动更趋于优化。其次,鼓励小组式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一个深化和巩固单元学习重点的过程。讨论的基础是倾听,听取反对的意见,讨论的关键是寻找证据。教师在教学中可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一定的人数编成学习小组,并引导学习小组对那些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第7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质量;对策

前言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之一。语文作为高职院校当中极其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当中不容小觑的一个组成部分。

1、高职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1学校育人观念的短视

由于高职院校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在观念和认识方面存在纰漏和问题,很多学校在对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错误的理解,误解了实用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有的高职院校领导和专业课教师都将技能的培养作为学生来学校的目的,认为语文课程的开展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就不断地缩减语文课程的时间,加大专业实训的投入。如此一来,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就必然会使得学生轻视这门学科,上课的时候也往往只是敷衍了事,使得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挫伤。

1.2教师教学手段落后

尽管高职教育改革呈现出不断推进的趋势,但是很多教师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较为原始的状态之下,甚至丝毫没有发生转变。在这种旧观念的影响之下,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是极其落后的,教学内容单纯停留在对于字词的解释上面,缺乏人性的教育方式,学生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除此之外,教师队伍的波动也是较大的,很多骨干教师都不愿意再重操旧业,而是转向其他相关的领域当中。

1.3学生语文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当中,学生的语文水平普遍偏低,这也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除此之外,学生的入学起点存在差别,文化和专业素质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说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对象的结构是极其复杂的,水平参差不齐,也不容易去管理和控制。并且在中学阶段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也时时提不上来,其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都难免会差强人意。

2、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2.1转变教育观念

不少教师认为高职教育的重点所在就是帮助学生培养一种技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职教育又可以成为技术教育,这种说法显然是片面的,因为它忽略掉了新时期的教育本质。高职院校的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培养技能,更是对他们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是他们明白做人之道,进而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而在高职教育当中,最能够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就是语文这门学科,它能够对学生起到强有力的熏陶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当转变教育观念,将崭新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始终在教学活动当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较强的引导性作用,培养一批具备人文素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极其必要的。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水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尤其是对于一些文科类专业来说,打造精干的人文师资队伍能够推动这类学科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和加冕。打造良好的师资队伍,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资金投入,也需要高校自身为语文教师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其能够在良好的氛围当中不断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3改进教学方式

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并不予以全盘的否认,我们要承认其中的确有精华所在,在此基础之上,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开展一些和语文学科相关联的活动,譬如说朗诵、演讲和情景剧表演等,充分显现出人文性的灵活的教学模式,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学的语文知识,并扩大其视野和知识面,教师要立足于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并融入寓教于乐的形式。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还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将重点知识传授给同学,鼓励同学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然后整理成发言稿,运用到课堂讨论环节当中,以此来调动课堂气氛。事实上,灵活的教学方式完全可以依靠教师的经验和想象力来进行创新,这一点是没有特定的限制的,只要能够让学生热爱语文这门学科,并且愿意融入其中,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结语

总体来说,想要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贯彻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根本思想,大力实行改革和创新,以此来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在观念上面发生转变,还应当注重方法上的铃铎,体现出教书与育人之间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高职语文教学才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许芬.动兴漫谈 乐学勤思――动漫专业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09(35)

[2]. 李顺仁.语文教法改革之我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

[3]. 张兰.浅议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J].今日科苑.2007(16)

[4]. 夏芸.新形势下改革职教语文教学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7(04)

[5]. 兰新华.职高语文教学课堂效率提高策略[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

第8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一、小学生易于接受的课外活动方式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教育中也逐渐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当的拓展课外活动,采用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受到小学生们的喜爱。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大作用。

1.教材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承

引入的课外活动形式,最好采用与教材有一定联系的,较为直观易于感知的,不要搞环节较多的。因为小学教学的内容较为简单,大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对景物、事情、人物的描写也不复杂,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所以采用的课外活动形式,也一定与这些生活场景相接近,以此来加深小学生的印象,更好的利于小学生的学习。

2.转换思路,开展多元化教学

教学方式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给小学生带来新鲜感。在活动的内容方面,可以拓宽一下思路,不单单局限在课文内容之中,可以把教学内容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往往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例如学习书信方面的课文时,可以在学生学习了书信基本要素的情况下,组织学生给妈妈写一封信活动,并在课堂上朗读,老师对此进行指导,学生不仅学习了如何写信,还表达了对妈妈的爱,这样会有助于教学质量的飞跃。

3.如何拓展语文课外活动

(1)明确教学内容,开展竞赛型教学

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作为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原则,在组织活动的同时一定要由教学配套设施出发,完善并补充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成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根据教学进度的不同进行多类型的学科竞赛。如写字竞赛、朗读比赛等,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一些学生基础不扎实的可在每单元结束后,开展识字游戏或是默写的比赛,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进行朗读等,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把握教学基准,开展情境化教学

为了可以切实提升教学的质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不可单单依靠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在教学组织内容与环节当中,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则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对于这种现象,在课外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应该要主动创设情境,对过程进行理解、深化。

二、分析课外拓展活动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积极意义

1.引入课外活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

开展课外活动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的完全以课堂内书本内容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学生的要求,所以要积极引入课外活动,进行育教娱乐一体式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易于接受,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有效对课堂内容进行延深,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语文知识,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2.引入课外活动是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必经之路

由于旧有教学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原因,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式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语文的学习谈不上兴趣,只是当做一个任务来学习。引入课外活动后,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会在实践中逐渐引导学生去主动地学习,把学习的知识放到实际生活中去体会。并能够提出一些问题,锻炼学生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加强对事物的探究能力,从各方面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真正把被动性语文教育变成主动性语文教育。

3.引入课外活动是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谓的知识有很多,除了课本内的知识,走出课本放眼看去很多都是我们不知道的,所以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增加课外学习体验,可以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然后,再与课本内的知识相对照和联系,互相可以相辅相承,互相补充,让学生认识问题更加全面。增长见识的同时,对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也会起到很大作用,更利于培养一个综合素质优秀的小学生。

三、结束语

小学生语文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有创新了才会发展,只有教学方法发展了,教学质量才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积极拓展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正是在这种新的教育环境下,蕴育出来的新型教学形式,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学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只有开展灵活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才能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教学质量才有可能发生一个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电教化教学

1.电化教学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我们知道,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吸收信息,而这些,大脑起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结构上几乎分为结构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大体说来,大脑左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即所谓的学术学习部分。大脑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大脑的这两个部分“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的信息连接起来”(《学习的革命》)。不可否认,教学中,严密的理性分析有助于左脑的发挥,然而,长期下去,右脑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忽视。所以,我们应该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那些直观的、形象的、活动的而又带有思辨的现代化媒体引入教学,充分发挥右脑的功能,通过直接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同时开发学生左右脑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2.电化教学的初步尝试

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其中更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描写山川景物等自然风光,抒发作者的赞颂之情;有的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反映社会的风貌,从而激发人们的同情、赞美或憎恶。文学作品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美的对象,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体验、欣赏、鉴别作品的情感和艺术形象,使其语言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步提高。

任何作品都离不开语言。文学语言具有独特的特点,即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含蓄性。优秀的作家,正是通过对声、色、形、情等方面的描绘,来感染读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更好地突出语言特点,强化其作用,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利用语音手段,辅助教学。茅盾先生的小说《春蚕》中,描写小轮船的汽笛的声音是:“呜!呜,呜,呜──”,只用了四个字,三种标点符号。如果我们把它单纯作为科学语言来看,则启发读者的感官,让其联想,具体说明了老通宝被第一声汽笛从沉思中惊醒,随即他又听到了两声短促的汽笛叫声。再进一步分析,这四个字,三种标点符号,反映了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经济渗透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的农村,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社会现实,揭示了老通宝以及千千万万个劳动人民贫穷落后的根源。学习这一段时,教师请同学们朗读,并录下音,反复比较,然后再进行分析,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再如白居易的名诗《琵琶行》,其中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里边十四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四弦一声如裂帛”──,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调动了人的视觉与听觉。这里,作者不仅表现了再现音乐的才华,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述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学习这首诗,有的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描摹理解不深,但我们如果借助CSC备课系统的多媒体朗读,便可使学生进入到一种放松的状态中,进行联想、比较,学生理解起来就方便多了。

利用幻灯片、录像片,辅助教学。鲁迅先生的《药》中,描写一群人观看杀夏瑜的场面时,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对这群看客,要是制作一张幻灯片:一边是一只被手提着的鸭子,一边是一群伸长颈项的人。制作时再夸张一些,教学中一放,不用教师多讲,学生就会有一个形象而深刻的印象。

孙犁的《荷花淀》第二段:“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制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这一段描写,如果不深入分析,轻易地忽视过去,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这段文字,前半部分描写了白洋淀水乡的辽阔无垠以及盛产芦苇的富饶景象;而后半部分却是通过大家对白洋淀席的赞誉,表现白洋淀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理解到这个程度还是不够的,还要深究此处的描写同表现作品的主题以及展开情节的关系。因为,水乡是这样的美丽富饶,白洋淀人民又是这样的勤劳智慧,那么,当日本鬼子的铁蹄践踏这块美好的土地、威胁着这些勤劳勇敢的人民的时候,只要稍有一点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人,能不奋起斗争、保家卫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和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斗吗?以水生为代表的年轻人的参军,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年轻妇女们在斗争中的锻炼成长,都是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出现的。这里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突出作品主题、促进情节发展的作用。学习时,如果先放一段录像,既能给学生一个生动形象的印象,又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各种教学软件的开发、推出,大大方便了教师与学生。把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如学习《风景谈》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计算机制作六幅画面,借助声、像的巧妙结合,更好地理解作品。如“沙漠驼铃”一幅画面,先推出自然风光──辽阔、平坦、空旷、寂静、燥热、单调的沙漠;然后,推出人的活动──驼队出现,声色俱备,顿时使荒原充满生机,从而突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

当然,其它文体的课文、不同的课型一样可以利用以上手段。例如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中,制胎、掐丝、点蓝等工序,如果借助计算机,学生很容易理解。这里不再赘述。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 创造性思维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诸多成效。然而,从最近几年的教学效果来看,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一些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不够系统,基本功不扎实;学生在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方面较弱。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对《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贯彻落实,而且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各行各业都已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向时间要质量,向时间要效益。课堂教学的改革,无疑也是要提高单位时间效率,提高课堂质量。因为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地方。提高教学质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如何踏改革浪潮、走发展之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界人士努力探求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在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以便与大家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统一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的脑力劳动必须始终与学生的脑力劳动协调一致,但最终目的还是学生积极开展的脑力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摆正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置。即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学习的兴趣就在于进行紧张有序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更在于教师本身所具备的特殊吸引力。教师必须具备一种宝贵的品质,一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热爱、学习和渴求知识的引路人,传授知识不是唯一目的,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敏感性,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就要对自己所教的科目和学生倾注极大的热情,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选择最佳的教法。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情景交融、情理兼备的好作品,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作品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并将其内外为长久的兴趣和执著的追求。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着力凝聚炽热的情感,率先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并根据自己的体验,生活和知识来丰富和补充作品的形象,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满足感和为学习语文进行力所能及的紧张思维活动后的有益的疲劳感。

2.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读者,加强人文关怀

高品位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求异求同思维的辐射与聚合,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读者。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才会有更高更深层面的创造性,即不仅反映事实的静止性,而且反映文学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区别。既然如此,语文教学在源于教材的同时,适当地高于教材、异于教材是创造性学习兴趣的触发剂。创造性学习能撞击出真知灼见的火花来,只有学生的思维经过活化、实践、辐射三个阶段,提出创新的说法且同时具有创新的价值,才能成为有.思想的读者。只有如此才能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兴趣的火花勃发强劲奔放的生命活力。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学习过程中总是交织着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协同活动,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问疑、质疑、探疑和释疑。

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鼓藤学生精思多问,何况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的惊奇过程。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课程缺乏兴趣,他们的思维活动势必浅尝辄止,反映表象,不可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也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学习。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有思想的读者,就必须突破捌材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记倒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更不可使他们草率地作蚓结论,尤其不可搞所谓的标准答案。语文教师为一提高所谓|的全科合格率依然照本宣科.学生从此便失去了自己的矧达机会。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原本充满了人性美,人嘲美与语言艺术美的风光蕴藉的华章,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积极地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文学作品带给人的崇高的审美趣味和愉悦的审美感受力,必将加速学生精神自由的回归,加快人文价值体系包括理想道德.个人信念,审美趣味的回归,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感等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3.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艺术的提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大催化剂

初中学生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易兴奋的特点,容易对某些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又常常使学生进入极大的激动状态之中,表现在学习过程中或者对某些感兴趣的学科特别注意,或者对某些老师“情有独钟”,他们带着满腔热情愿意学习他们所喜欢、钦佩的教师所教的学科。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活动,极大的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课前准备 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 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其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程度、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呢?对此,笔者认为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只有在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实际,才能保证课堂教学高质量地完成。

1.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

2.研究教材。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直接关系到其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和联系,明确本节课在整本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做好本节课的研究,对教材进行分析,掌握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研究学生。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能都一样,不同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不相同,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不同情况,才能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确保人人都能获得发展。

二、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教师的引导、启发。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提高语文素养。

1.精心设计导入。良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正如一本故事书,故事情节开头的引人入胜,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之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故事情境中。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导入这一重要教学环节,采用多种趣味性导入方法,引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荷花》一课时,我运用了谜语导入法,课前让学生猜一猜“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盘上”是什么?这种导入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很容易就猜到“荷花”并兴致盎然地进入课文的情境。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回忆联想式”“游戏导入法”“实物演示法”“释题直入式”等多种方法去导入课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教师,就会喜欢上他所教授的学科。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形成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的环境中快乐学习。课上,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放下权威的架子,走进学生,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共同探讨、解决各种问题;课下,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以真诚的心面对他们,倾听他们的烦恼,和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课堂氛围变好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被激发出来了,就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设计,使之结构合理,逻辑严密,重点突出。具体来说,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目的明确。教师所提问题不能模糊,一定要明确是为了什么而提,如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能力而提。只有目的明确,问题清晰,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思考,更轻松地掌握语文知识。二是要有深度。教师所提问题一定要能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而不能仅让学生回答“是”与“不是”,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深入思考。三是要有层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教师所提问题必须符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文水平。如难度较高的问题可以安排优秀的学生来回答,需要进行一定思考的问题可以安排中等生来回答,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可以安排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回答,从而使所有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

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较之以往的传统学习方式更加开放、自由。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学生间互帮互助、取长补短,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因此,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那么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合理分组。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按照四人、六人等分为一组,让他们进入学习情境。这种分组方式有利于以优辅差,促使学生共同进步。第二步,布置学习任务。教师应根据本节课内容布置学习任务,让各小组成员自行制定学习计划,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做不同的分工,有所侧重。第三步,交流、讨论。小组成员既要多做交流,共享学习成果,也要针对不能达成一致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第四步,汇报。小组代表应将各小组最后得出的结论,汇报给教师,然后师生一起探讨,共同做出评价。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袖手旁观,要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拨,以确保学生的思维方向始终正确。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其教学质量,我们只有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寻求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使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全面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崔庆波.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1(1).

第12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本文结合笔者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质量

一、引言

为了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实现初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接下来,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中,都包含着美的教育,教师应该在挖掘教材内在美的基础上,通过展示美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感知美、领悟美、创造美。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音、播放多媒体幻灯片等方法来让学生去认真地品读课文,感受文章的美的意蕴和气势。通过这种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峡》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让初中生通过图书馆、报纸、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各样的渠道来查找三峡的风土人情、三峡的地理位置、三峡的自然风光、和三峡有关的神话、和三峡相关的诗词、三峡水电站等一系列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初中生就可以感受到三峡的美,从而对《三峡》这篇文章更是赞不绝口。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将课前通过U盘或者其他的方式搜集整理好的丰富的三峡资料和三峡图片,在多媒体幻灯片上展示出来,并且让初中生之间互相共享自己搜集的三峡相关的资料,让初中生真正体验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三峡为什么会有如此美丽的风光,有如此湍急的水流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初中生踊跃回答,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三、运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提高初中语文阅读写作课的质量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运用诵读、默读、写作、抄写等等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深入地挖掘教材中隐含的要素,让初中生领略到文章的亮点,领悟作家创作的独到之处,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活跃度和写作水平。

比如,教导初中生通过不断诵读课文,体会作家善于捕捉生活中“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亮点。要求一个年约十来岁初中生写出惊世绝伦的创意大作,仿佛有点不切合实际。其实具有创新性的文章并非是难以高攀的,我们相信“世界上并不缺乏美,而且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创新性的文章并不都是与众不同的另类作品,而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一个平凡的话语,在某一个情景下都会引发了每个人细微的思绪波澜。如果初中生学会把握了这些细微感悟,并善于用文字细腻地表达出,这也是一种创新性的文章。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在学习课本景点范文的时候,有意识地点化一下同学。比如说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每个同学都看过无数次父母的背影,但是为什么偏偏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却如此令人感动呢?我们知道,朱自清这篇《背影》的文字极其朴素无华,描写的站台情景也是非常一般。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无需过多地用理论解释《背影》的艺术魅力,而是用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法——诵读,让初中生自己在不断的诵读中,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自主地领悟个中的艺术魅力。

四、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法,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性

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引下,初中生围绕着某一课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初中生的主人地位,教师从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教师在进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下面的这种研究性学习法:教师在课前让初中生查找资料,搜集陶渊明的基本情况和《桃花源记》相关评论资料,把不懂的词句记录下来。课堂上,教师组织初中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研究的主题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存在吗?存在的话,它在哪里?不存在的话,陶渊明为什么要说谎呢?讨论的主题要尽量设计得开放一点,任由初中生进行发挥,自由地提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可以参与他们的小组讨论,从中给与他们适当的指点。然后,由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到讲台陈述该组的讨论意见,最后教师给与每组和全班讨论结果一定的总结和提议。通过这种方式,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每一节课都让初中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初中生自主学习能解决的问题,自主学习解决,没有必要合作讨论;初中生难于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解决。在形式上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灵活运用,最主要的是在学习内容上使初中生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让初中生在短暂的时间中获取实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几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真正有利于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主导作用,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让初中生能够具备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以便真正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建峰.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 学周刊, 2012,(11) .

[2] 陈宏芹.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教学[J]. 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 2011,(05) .

[3] 杨士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04) .

[4] 靳长影. 全面创新语文教学理念,全力提升语文教学质效——谈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 考试周刊, 2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