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时间:2023-08-01 17:4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典型案例;原因分析;理性思维;企业选择

一、前言

我国自1978年以来,国家开始了伟大的转折,已有三十多年了。实事求是地讲,我国从一个计划经济的国家,转型来搞市场经济,也仅有三十多年;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亚洲的一些不算太大经济体,比如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等,搞市场经济,时间比我国长,经历的事情,无论好坏,也比我们多,经验和应对的方法或措施也比我们更为丰富。单讲一个人的成长,从哇哇啼哭的婴儿到童年,再到风华正茂的少年、青年,步入中年,最后直至老年和暮年,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很多事情,其中不乏挫折和艰难,甚至险境,这才是完整的人生。人,往往是在吃亏中长大,在困难中前行,在磨难中成熟,大家常讲:不曾清贫难成人,未经打击老天真,就是这个道理。同样,一家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生存,谋得一席之地,必须具有抗风险能力;而一个国家,遭遇到比如天灾,就像我国前几年的地震、洪水、雪灾;人祸,像战争、大型事故,像2003年爆发的非典,当然也包括经济风暴,都必须具备应急机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当前,面对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人们在想什么,企业应该做什么,什么才是理智的思维,明智的选择呢?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论结出来的是“硕果”还是“恶果”,要想剖析它,必须追本求源,从“种子”植入土壤中的那一刻开始。

前面已谈到,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发展了上百年,经历了多次经济风暴,用他们的话来说:都习惯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性加剧,金融危机不断在一些国家出现。笔者重点谈谈在墨西哥、东南亚、俄罗斯及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

墨西哥自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不断恢复,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道理,但1994~1995年不幸爆发了金融危机。危机爆发前,墨西哥在政治上陷入混乱,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1994年12月之前,国内政治形势混乱,外国投资者信心不断动摇,资本开始大量外逃,墨西哥货币新比索的贬值压力加大。为维持对美的汇率,墨西哥政府开始动用国际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但形势并未改观,而国际储备则大幅减少。至12月22日墨西哥政府被迫宣布允许新比索对美元自由浮动。同时,墨西哥股市也出现剧烈动荡,出现大幅下跌。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开始向墨西哥提供援助,美国推出了500亿美元的援助贷款计划,但援助方案并未立即奏效,新比索对美元汇率继续大幅下跌,达到了53%,股市也下跌了40%,股市与最高水平时相比则最大下跌超过了70%。

二、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1.宏观经济失衡。它主要表现在国际收支的持续逆差、引进外资的结构失衡及经济泡沫成分增加等。

2.货币可兑换与政府有限的干预能力之间产生的矛盾。1994年墨西哥完全开放了国内的资本市场,并实施了货币的可自由兑换。居民将本币转换为外币减弱了政府动用储备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

3.过分依赖外币短期债权投资造成流动性风险。1994年墨西哥美元短期债券迅速扩张,总额达到240亿美元,占政府债务总额的50%,而随着新比索的大幅贬值,以新比索计算的外债总额所占比例上升到了66%,加剧了债权人对政府偿债能力的怀疑,从而拒绝在短期债务到期时进行续购,进一步限制了政府的融资能力,形成恶性循环,使危机进一步加重。

1997年,东南亚发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最严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波及了亚洲许多国家。东南亚金融危机始发于泰国,人们把由泰铢贬值所引发的货币危机作为其起点。但在此之前,危机已经显现。首先,1996年泰国股市达到顶峰,到1997年初股价已经下跌了40%;其次,金融机构的筹资出现困难,国际投机资本利用了这些弱点。1997年5~6月,由于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投机活动的不断增强,泰国货币泰铢贬值的压力不断增大,投机者不断抛售泰铢、购入美元。为了稳定泰铢对美元的汇率,泰国政府动用大量的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投机冲击,迫于压力,泰国政府宣布放弃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体制,泰铢对美元实行自由浮动。这引起了东南亚外汇市场的连锁反应,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印尼盾相继受到投机冲击,也被迫放弃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并大幅贬值。此后,泰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协议,后者提供172亿美元贷款援助泰国,然而形势并未好转,东南亚金融市场继续动荡。泰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到1998年1月则分别贬值51%、80%、47%、41%。投机资金还在股市、期市进行大肆投机。之后,金融危机蔓延到了韩国,并加重了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经开始的危机。

三、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失衡。20世纪80年代泰国经济的年均增长达到了1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但经济的快速增长掩盖了其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失衡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竞争力下降,经常贸易项目出现巨额赤字、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证券、房地产过热并聚集了大量泡沫等。

2.金融结构不合理。20世纪90年代以后,泰国经济泡沫化倾向加重,大量融资很大一部分资金流向了房地产、证券等市场,造成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随着投资不足的出现,以及因经济结构失衡而逐渐丧失的经济发展动力,泡沫逐渐破灭。

3.金融国际化过程中缺乏保障机制。1991年泰国取消了经常项目的汇兑限制,1992年放宽了资本项目的汇兑限制,并开放了本国的资本市场。在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的条件下,这引起了国外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入,而政府又没有加以正确引导,这些资金中的大部分流向房地产及证券市场,对经济泡沫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缺乏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机制,虽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其基本面的原因,但其却是由国际投机突然触发的,并没有预先的征兆,或者说是有可能通过国内的主动调整而避免的,这也是危机发生后,当时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痛斥国际投机资金毁掉了东南亚国家多年来经济成果的原因。

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于1998年5月。到1997年,经济出现了1992年后的首次经济正增长,但东南亚金融危机也对俄罗斯金融形势产生了巨大压力。

1998年5月27日,俄罗斯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三”, 俄罗斯货币卢布对美元的汇率跌破1美元对6.2卢布,超过了俄罗斯中央银行公布的美元对卢布的汇率上限,同时引起其他市场的剧烈动荡。至8月中旬俄罗斯股市更是暴挫55%,国债收益率也大幅上升到160%,有的甚至超过300%。9月4日俄罗斯中央银行被迫宣布外汇汇率自由浮动,卢布对美元降至1美元兑21卢布左右,比危机前贬值70.5%。与东南亚金融危机不同,国际投机资金在东南亚套取了巨额投机利润,但在俄罗斯,由于其宣布暂停支付内、外债,造成投机资金特别是对冲基金的巨额损失,自此一蹶不振。

四、导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1.俄罗斯长期以来生产效率低下,结构严重失衡。俄罗斯经济结构的缺陷是重工业比较发达,而轻工业则比较落后,产量不足,处于长期短缺状态。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进一步加重了生产率的下降及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2.金融体系严重不稳。俄罗斯中小银行较多,资本薄弱,金融监管不严,金融秩序混乱,整个金融体系孕育较大的风险。

3.政府财政出现危机、债务负担沉重。俄罗斯税制改革不畅,税收收入无法满足财政需要,外债总额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5%,大幅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加重了债务负担,削弱了债务偿还能力,限制了国际筹资,财政和债务危机进一步加重。

4.国内资金大量外流。由于改革混乱,俄罗斯经济转型初期造就了许多超级富豪,他们将其财富大量转移海外。财富的大量外流,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

美国次贷危机始于2007年下半年,波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并已演变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各国实体经济。美国的次级房地产贷款是美国房地产贷款提供商为了扩大市场而向不完全具备信用条件的次级贷款人发放的次级贷款。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次贷问题开始显现。2007年8月起危机开始集中爆发,许多与次级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投资基金宣布出现巨额亏损,一些金融机构因此倒闭,美联储进入新的“降息周期”;2007年底至2008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世界著名金融机构也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破产,市场开始显现流动性不足,美联储被迫联手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进行干预,并向市场注入巨额资金,同时一次降低联邦基准利率75个基点;2008年7月美国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陷入困境,美国政府再次注入巨额资金,随后接管了两家公司,同时这一时期美国股市也结束长期的上升趋势,开始大幅下挫。至此,危机因次贷而起,但已经不局限于次贷领域,股市的大幅下挫使信贷规模加速收缩,市场流动性更加不足;2008年9月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股市开始加速下滑。

五、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房地产次级贷款人违约的增加,导致住房贷款的大量坏帐。但深层的原因在于不适当的金融政策和金融监管。2001年初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年降息后,联邦基准利率仅为1%,达到近5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种极为宽松的货币带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仅此可能并不会导致此后的危机,但美国的住房贷款机构为了扩张市场,开始向缺乏足够还款能力的消费群体提供大量次级贷款,并且由于贷款对象包含大量的次级贷款人,美国贷款者为了分散风险就在世界范围内发行次级券,而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又极大地促进次级债券的发行规模,这促使房产价格进一步泡沫化。当次级贷款人因支付能力开始大量违约时,这些金融创新工具又成为危机最迅速的传播渠道。除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外,美国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当也是造成次贷危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实际上,美国此次发生的次贷危机也是有可能避免的,只是在20世纪90年末,当时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虽然对股市的泡沫提出了警告,但其对于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所可能导致的后果却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在一些人士对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使用表示担忧时,格林斯潘也拒绝对此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督策略,而金融创新工具正是导致次贷规模极度扩张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当危机爆发后,现今人们对创造了20世纪90年代货币政策奇迹的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质疑的原因之一。此外,次贷危机能够演变为格林斯潘所谓的“百年一遇”的世界范围金融危机,还在于期间股市大幅下挫,造成金融机构资产的进一步大量损失,进而导致世界范围严重的流动性不足。

综上所述,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其共同的经济背景就是长期的经济持续增长,培养了人们过于乐观的市场预期,而信贷资金的流入使股票价格的上涨进一步超出了理性范围,当泡沫无法为继的时候,危机也就不可避免了。中国目前出现了相似的经济背景,因而对于今天的中国就有了现实的借鉴意义。

金融安全是一国金融的良性运转及对于其国内金融的有效控制。因此,其表现的是金融体系的运行状态,这种状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人们也往往从可能导致金融不安全的方面考察金融安全的形势,金融安全同金融风险即有密切的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区别。金融安全首先应当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金融、国内金融环境,应具备“应对”能力的状态;其次,金融安全是基于各类经济及金融信息的不断反馈,采用特定的应对机制及政策措施,并在维持金融体系良好运行的基础上的动态均衡。金融资产相对于实物资产的高度流动性,使金融体系成为经济领域中最容易受到冲击的部门,而其他行业的风险最终往往汇集于金融,因此较之其他企业,在风险冲击面前更显脆弱,从而引发金融安全问题,即金融体系本身包含固有的脆弱性,银行业脆弱性、金融市场脆弱性、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金融体系脆弱性是其具体表现。在墨西哥、东南亚、俄罗斯、美国及世界其他地方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也不断提醒人们应对本国的金融安全形势保持足够的警惕。

一般来讲,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景气循环”的周期现象:大体上,每5到7年,有一个周期,称为“主循环”;每10到15年,有一个周期,因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火车头,能够带动很多行业,故称为“建筑循环”;而在经济发展中,则每20到30年,会有一个“拐点”。在很多年以前,经济风暴一来,往往伴随着破产、自杀、动乱,甚至战争等混乱现象。可毕竟市场经济发展了这么久,各国政府的积极应对措施也逐渐变得老练和成熟。

六、企业遇到金融危机或经济衰退的选择和做法

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就像我国传统的阴阳文化,要从两边来看,很多事情,好与坏,要看不同的角度和时间,要到最后才知道结果。2003年,香港爆发非典,进而传播到内地。作为一个自由港,香港的贸易一落千丈,大多的公司都接不到订单。可是,有个精明的香港商人看准时机,把生产线迅速改制成生产口罩和防毒服,并大量产出预防非典的中药剂。公司的经营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超出非典传播前的业绩。故而,“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归根结底,还是看人的智慧和谋略,此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市场经济是无情的,但无论是“洗牌重组”也好,还是“大浪淘沙”也罢,我们应该从正面理解它的意义:危机过后,市场产销秩序可以恢复理性,停止了恶性竞争;而国家的资源可以更为有效地集中利用;优质的企业可以更好地正常发展,比如在技术、品牌、客户方面;薪酬、土地、原材料的成本可以下降;还有,企业可以趁机网罗人才,兼并弱者,并打进以前没有机会的地盘等。

一个聪明的企业家,应该把问题看做机会。当经济风暴来临的时候,有个美国企业家不但没有忧愁,反而欣喜地对下属讲:“诸位,我们的机会来了!”的确,经济风暴也同时带来了很多好时机:同行关门倒闭,竞争对手少了;可以引进失业高手;低价购买资源,投资原材料工厂;趁机兼并;整顿公司内部等。一个优秀的企业,风暴来临时,应争取做最后一个走下滑路的;风暴过后,又争做第一个回到高峰的。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不如发达国家的影响大,毕竟我国是一个生产面较大(占70%),而金融面较小(占30%)的出口导向的国家。应对危机,我们政府拿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当然,要看到投资的效果,还要假以时日。事实上,我们应有所侧重,先投资那些能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行业,比如钢铁业、机械业、电子业等。我国政府还可以趁机聘入那些高端的国际人才,投资国外资源等。

当市场衰退时,企业要保持体力,储备能量,及时进行内部调整,对以下的各项产品首先剥离:对公司的收入或利润贡献很小的(小于5%);占市场份额的比例很小的(小于2%);本公司掌握的技术很有限的;在预期的未来成长很有限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是负担的。还可以对产品线的结构进行调整:以效益、设备、仓储来考量,宽度不要太大;以装备、维修、市场来考量,深度不要太长;以技术、资源、竞争来考量,关联度不要太小。凡事不符合的,就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对于规模大一些的公司,企业管理者可以考虑对下列分子公司、网点、部门进行裁撤或重组:不好监管且补给线太长的;效益不好,无竞争优势的分子公司;相距太近,造成市场重叠的网点。还有,降低位阶,没有必要设立太多的高管、经理,让他们拿高薪,规模缩小,可用物流来支应。

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01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可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随着经济全球化成为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跨国商品、服务商贸、流动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规模和形式增加,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频繁,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这也使得金融危机在全世界或多地区爆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近年来金融危机呈现出多种形式混合的趋势。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和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地冲击,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秩序在这两次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因此,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影响和危害,从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启示,适当调整国家的经济政策和金融秩序,对减弱因金融危机产生的危害,维护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金融危机与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

(一)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运行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又有挑战。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发展中国家也遭受影响。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资本依赖性很高,对外币市场的依赖性也很大,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发达国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从发展中国家撤回资金,从而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流动性紧张。此外,发展中国家是国际市场的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给国,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使得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下滑,外汇收入缩水。此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也因金融危机的原因减少或搁浅。这些原因造成了2009世界经济首次出现自二战以来负增长的一年。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发展中国家及时调整国内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金融危机也促使了国家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一段时期内,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达国家经济也会出现增长,但是增速不会太快。

(二)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外资、投资等方面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高、经济和金融实力不强的问题,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较高。目前,发展中国家已然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加工厂和原材料供应地,出口商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变缓,受到直接影响的是国际贸易,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收入效应和影响相对汇率水平的价格效应。

二、金融危机与我国国家金融开放现状

我国的金融开放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遵守《服务贸易总协定》以及申贸之前的承诺,逐步对银行、保险和证券业采取市场准入,但是还存在着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层面开放度较高,实际开放度较低的现状。在资本账户方面,总体上看我国资本账户管制的程度还很高,导致了我国金融市场效率较低和金融机构缺乏真正的活力和竞争力。此外,在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出口产品只是产权和科技含量较低以及人民币离岸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尚存在众多的限制因素。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危机开放的启示

(一)加强、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扩内需、保增长

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保证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其中包括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信贷投放,同时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增加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依靠国内需求的增长来拉动经济发展。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确定国家金融观念,保证银行、证券、保险业在金融开放中中资金融机构处于主体地位,加强金融监督力度,使金融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实行有限度的竞争。

(二)实行金融业务为主、自营业务为辅的模式

金融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作为中介为实体经济提供并购、融资和理财等服务,而自营业务则是金融机构依靠自有资本金从事业务经营的模式。金融行业诞生之初就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实体经济的客观需求,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水平还不高,这就要求我国金融业应该以业务为主,避免以自营业务为主时出现的行业内部逐利而舍弃金融业服务宗旨的本质,防止虚拟经济过度反应和经济泡沫现象的出现。

(三)加快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业的国际化和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

金融体系效率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总量和规模,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结构和效率,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我国金融体系效率不高,金融服务业和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当前,我国应该加快金融业开放程度,转变和深化我国同世界各国的贸易投资关系,提高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时代,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开放金融市场,在创新和开放中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即开放和保护的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能够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得到一些启示,在不断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发挥金融行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素华,胡胜德.对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自由化的思考.商业经济,2011(04).

[2]吴浩.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借鉴意义.科技信息,2011(29).

[3]黄方亮.金融危机、金融开放与金融产业的规范发展.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10(01).

第3篇

对于金融危机的成因,通常认为包括以下几点:房价的下降、利率上升、抵押贷款条件过于宽松、贷款者的过度借贷以及监管不力等。在所有这些因素中,贷款者的还款能力超出自己的收入水平是个最基本的原因,而贷款者还款额超出自己能力的原因除了还款数目过高外,能源价格上涨造成的贷款者支出扩大也是个重要原因,因而能源问题与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最近几年能源价格总体大幅上涨,而随着能源价格上涨,能源消费在总的消费中所占比例大幅上升,2002年美国个人消费总支出为73507亿美元,其中能源商品与服务支出占4.51%,2007年这一数字升至6.03%,能源消费的增幅为76.8%,而消费总支出的增长比例只有32.1%。能源消费因而成为美国人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果再考虑到能源价格上涨是这些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那么能源问题对消费者收入的销蚀作用就更大,能源问题成为除过高的房贷负担外,又一个造成贷款人无力还贷的主要原因。

美联储提高利率被认为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线,这也表明能源问题与金融危机具有内在的联系性。自2004年以来,随着能源价格大幅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这导致美联储在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间连续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至5.25%。同时由于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的形式,随着利率提高,贷款人还款数额也大幅增加,最终导致贷款人无力还贷。制止能源危机的政策却导致了金融危机,这表明二者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并且在政策上也是互相关联的。

能源问题与金融危机的解决措施及其效果

尽管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政府陆续出台多个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然而金融危机仍然不断恶化。这固然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政策的效果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而2008年以来能源价格暴涨也是金融危机恶化、政策难以奏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入2008年以来,能源价格暴涨,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从2008年1月份的每桶92.97美元升至6月份的133.88美元,所有等级汽油零售价(含税)2008年1月份为每加仑309分,6月份升至411分,居民用天然气由每千立方英尺12.12美元增至7月份19.83美元,居民用电由1月份每千瓦时10.2分增至8月份11.9分。能源消费在总的消费中所占比例继续上升,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能源商品和服务占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为6.33%,2008年第二季度这一数字升至6.69%,多支出517亿美元,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能源价格上涨造成的,如果把食品也计算在内,则能源和食品消费支出在这半年内增加了1082亿美元;对于所有商品和服务而言,通过计算可得2007年第四季度到2008年第二季度的CPI上升了大约3.36%,即在2008年第二季度仅要维持2007年第四季度的消费水平就要多支出3300多亿美元。与此相对,2007年全年的CPI涨幅只比2006年上升了2.85%,物价的过快上涨导致更多人收入缩水及无力还贷,恶化了宏观经济形势并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美国救市计划本应具有的作用,因而金融危机的恶化和油价暴涨几乎同时发生决不是偶然的。

另外,解决金融危机需要扩张性的财政、金融政策,而解决能源价格上涨则需要实行紧缩政策,处理不好,则可能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引发或加重另一个问题。事实正是如此,金融危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实行紧缩政策的结果,而2008年以来的油价暴涨从某种程度上也是美国为应对2007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而实行扩张性政策的结果。目前,美国仍在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但扩张性政策会导致流动性增加,可以预见,如果美国经济状况得以改善,大量资金将涌入石油期货市场从而推动油价迅速上升,反过来又导致经济的衰退。由此可见,能源问题的存在加大了解决金融危机的难度,如果在解决金融危机与能源问题二者之间无法取得平衡,美国经济有可能陷入复苏—油价上涨—衰退这样的恶性循环。能源问题与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向

随着陷入金融危机,美国许多经济指标都在恶化。在私人国内投资总量中,除了住宅建设大幅下降外,固定资产投资也连续出现下滑,非住宅建设增幅出现下降,使2008年第二季度私人国内投资总量下降达11.5%;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大幅下降,2008年第二季度降幅达2.2%,是2006年第一季度以来的首次下降,并且是1989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大降幅;与此同时,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却大幅上升,2008年第二季度增幅达6.2%,每小时实际收入自2008年以来连续下降;制造业国民收入自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一直在下降,到2008的第二季度降幅达7.89%;物价持续上涨,2008年上半年美国城市消费者CPI增幅为4.24%,远高于2007年同期1.02%的增幅,2008年8月份制成品的PPI同比上升9.69%,而2007年8月同比只上升了2.34%;失业率也不断上升,2008年8、9两个月的失业率均高达6.1%,2008年9月份美国共损失15万9千份工作,是5年多来就业机会减少最多的一个月,也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来就业市场的第二大单月降幅。

当前金融危机已蔓延到实体经济,其解决尚需时日。这些指标还表明,能源问题对经济的影响也在日益加深,比如在各产业GDP的变化中,汽车生产从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连续下降达25.7%、14.2%和33.8%,成为拉动GDP增幅下降乃至负增长的主要因素;2008年上半年与2007年上半年相比,除食品和能源外的其他商品CPI增幅只有2.35%,这表明食品和能源对CPI上升的贡献达45%,而2008年8月能源类制成品的PPI同比涨幅高达27.4%,远远高于制成品的平均涨幅。目前油价已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从而使油价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所削弱,同时,随着美国政府承担起更多的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责任,金融体系将重新获得稳定,金融机构也将得以正常运转,由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国金融体系混乱局面将逐渐结束。

然而由于金融危机已蔓延至实体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并不表明金融危机的结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将会持续存在,市场信心难以在短期内恢复,美国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也阻碍着经济的复苏,美国经济困难局面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同时能源问题持续存在,并且由于美国经济的任何复苏迹象都可能带来油价的迅速上涨从而使美国经济重返困境,能源问题将因此而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能源问题,金融危机最终将会转化为能源危机。

结论及启示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在金融危机与能源问题二者中,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偶然性和暂时性的历史事件,能源问题则更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能源问题引起了金融危机,并影响和制约着金融危机的发展变化,就象能源问题引起粮食危机那样。这是因为能源是世界经济的基础,能源领域的变化是根本性的变化,必然要求对世界经济进行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如果人类不主动进行调整,经济自身就要进行调整,在当前就表现为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目前调整仍在进行之中,未来世界经济还将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因而必须高度重视能源问题并采取措施应对,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世界经济困难局面将会持续更长时间,过程更曲折,代价也更昂贵。

金融危机对中国有一定影响,但相比之下,能源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全面、更深刻、更具有根本性。因此在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消极影响的同时,更需要关注能源问题,并采取诸如严格厉行节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能源利用强度、积极开发新能源等措施积极应对这一挑战,从而使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欧债危机,区域一体化,亚元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进入到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阶段。从拉美债务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到爆发于本世纪的次贷危机、美国债务危机以及欧债危机来看,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政府债务规模是治理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关键所在[1]。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国家普遍出现了高额的公共债务和财政赤字,以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希腊四国尤为严重,其中希腊于2009年12月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一场波及多个欧元区国家的债务危机开始不断的发酵和蔓延。目前,欧债危机问题就成为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焦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关于在亚洲成立最优货币区以及亚元的呼声不断高涨,甚至在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以前,许多金融专家和学者认为欧洲是亚洲可以借鉴的模式,这次爆发于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来欧元货币体系的一系列缺点,为亚元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欧债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于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国家高额的财政赤字是欧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余永定(2010)认为,欧元区国家之所以会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主要是源自欧元起国家长期以来比较僵化的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福利体制导致的财政赤字过高,同时当这些国家发生财政问题时,由于欧元区内部的经济治理机制不完善,并缺乏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再加上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比如德国和法国迟迟不愿伸出援手,最终导致了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2]。

    (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下调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是欧债危机起着助推作用

    据imf统计,美国、日本以及英国的财政赤字率均和希腊12.8%的财政赤字率水平相当。但是为何仅有希腊爆发债务危机?我们认为正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降低了欧元区国家的信用评级,导致这些国的融资能力下降和融资成本上升,最终导致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徐明祺(2010)认为,正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调低希腊的信用评级,导致希腊市场融资能力的降低,才引起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3]。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难以形成科学合理和客观公正的信用评级,助长了全球信用风险的积累和资源的严重错配,由此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

    (三)欧元区经济制度缺陷与欧元区内部经济结构不平衡是欧债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许多学者认为欧元区经济制度的缺陷是主要原因,即货币政策统一,财政政策不统一。费尔德斯坦曾经预言,欧元区的这种缺陷有利于长期处于财政赤字的国家,但最终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其内在逻辑是:欧元区内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统一,财政政策归各个成员国所有,货币政策归欧洲央行所有。但是,在当前的国际经济中,不管是经济主权完全独立的国家,还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国家的最基本利益仍是民族利益[4]。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首要目标,但在欧元区,欧洲央行的首要目标是维持物价和汇率稳定。因此,当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不一致的状况时,部分成员国必定会出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错配。

    此外,欧元区内部的经济结构不平衡也是欧债危机爆发的主要内部原因。这主要体现在:首先,欧元区并不具备蒙代尔(1961)所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条件。蒙代尔(1961)认为,在一些商品、劳动力和资本一体化,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经济政策比较一致的国家和地区可以组成独立的货币区。在这个货币区内,各个成员国可以实行统一的货币和货币政策,对内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对外采取浮动汇率制度,这样可以实现各个成员国的内外部均衡。但目前,欧元区各个国家之间的通货膨胀率、经济结构、经济周期以及劳动力成本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欧盟各个成员国也具有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们对原材料的进口和依赖程度也有所不同,再加上各个国家之间具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国家之间的劳务和产品

价格竞争趋势依然存在。其次,欧元区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实力呈两极分化的态势[5]。主要体现在欧元区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经济体系差距不断拉大以及经济结构明显失衡,同时核心国家不断向外围国家出口并输出贷款,外围国家的负债比较严重。

    (四)僵化的劳动力市场以及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欧债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首先,欧洲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缺乏必要的弹性。虽然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建立促进了国家之间商品和资本的流动,但由于文化和语言方面的障碍,以及社会和教育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流动性,再加上欧盟内部普遍存在的工资刚性也限制了劳动力自由流动。此外,劳动力在工会组织强大的保护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比较困难。其次,欧洲国家相继建立了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扩大了财政支出,也推高了政府的债务,并使其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逐渐丧失了区位优势。

    二、欧债危机对区域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而言,如果说欧元区处于金字塔的顶部,那么北美自由贸易区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而东亚地区仅处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因此,从欧债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得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借鉴,从而对亚洲地区货币金融的合作前景进行分析。

    (一)建立区域范围内的金融监管和救助退出机制从而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

    在目前的“清迈协议”框架下,各国财长在同意建立共同基金的同时,还倡导成立一个对各国经济金融形势进行监测的支付系统。但东亚地区内各个国家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也有可能出现类似欧元区的“道德风险”。因此在建立这种监管与救助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一种退出机制。

    (二)扩大共同基金的规模,积极推动区域间货币与金融合作

    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演进可以看出现有的国际经济组织和货币体系不足以有效地解决东南亚的区域性问题。从欧债危机、迪拜以及冰岛的债务危机可以看出,在区域间建立共同货币基金才是有效的解决区域间金融风险的途径。在欧债危机爆发以后,由于区域内缺乏共同基金,而基于各个国家独自的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区域内的德国等成员国未能实施及时救助,从而导致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扩大。因此,加强区域内的货币金融合作,利用区域内共有的金融资源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可能产生的金融危机。

    (三)加强经济合作和政治对话,稳步推进区域间货币金融合作

    目前,货币合作共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元化;二是类似欧元区的共同货币。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欧元区的货币合作模式更像是政治合作的产物,而美元化才是市场化的结果,正是由于欧元区的这种非市场化的合作方式才导致目前危机的产生。因此对于东亚区域一体化而言,如果强行通过政治合作来推动,区域内各个成员国经济条件和经济政策的差别可能会给区域一体化乃至货币区的稳定带来重大挑战。

    (四)建立独立的信用评级体系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美国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一直扮演着推波助澜作用。美国正是通过对国际评级长期话语垄断权来保持自身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因此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建立属于自己区域内的信用评级体系,有利于维护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金融稳定。

    三、欧债危机对建立

    亚元的启示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关于推出“亚元”的呼声不断,但亚洲各国的政治合作意愿、经济发展水平等差距预示着推出亚元的道路还比较漫长。欧债危机的爆发更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亚元的前景,并为构建亚元蓝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要统一欧元区统一

    的货币政策和独立的财政政策是欧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亚洲,由于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亚洲各国间的隔阂和差异更多,对主权看得更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施一体化的货币政策,在缺乏必要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当类似欧债危机的事件发生时,亚洲各国面临的压力和威胁将更大。所以,如果要推行亚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统一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二)政治和经济要相辅相成

    虽然超主权货币是一种革命性的创建,但欧洲货币联盟毕竟是在缺乏政治联盟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导致危机爆发后,救助措施寸步难行。这要求亚洲各国在推行亚元时,必须首先考虑政治联盟。虽然亚洲的历史发展表明,在亚洲实行政治联盟是一件非常困哪的事情,但这次欧债危机充分说明,只有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相辅相成,才能有利于陷入危机的国家迅速恢复经济。

    (三)构建亚元要稳定推进

    在亚元的推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最优货币区的理论条件,即只有各个国家在要素流动性、经济互补性、市场一体化、经济开放度以及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趋同的情况下,组建最优货币区才能带来最大的市场红利。如果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勉强加入,就有可能得不偿失。亚洲各国应以欧债危机为借鉴,循序渐进地推进亚元,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决不能强行推出亚元,否则就会陷入比欧元区更加严重的危机中。

    (四)增加货币金融合作的透明度

    相对于欧元区,亚洲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要求亚元必须要在一个货币金融合作更加透明的环境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投机者的供给。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具有更多话语权、信息高度透明以及交易比较便利的金融稳定组织。这个组织的建立也需亚洲各国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总之,当前欧债危机还没有完全结束,欧元未来的命运也很难判断。亚洲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欧元的动态,积极研究欧元在运行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吸取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为区域一体化及亚元的构建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安国俊.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的反思[j].中国金融,2011(18).

    [2]余永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及中国面临的挑战[n].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月报,2010(6).

第5篇

但是,当我们回首却惊奇地发现,对于亚洲为什么爆发金融风暴,如何避免下次危机的发生,人们似乎并没有在价值观上达成共识,更多的只是技术层面的探讨。而当世界经济一体化把地球变成平的,亚洲新的危险已经来临。

药方与疗效

上世纪90年代,亚洲经济迅速崛起,引起世人瞩目,被称为亚洲经济奇迹,学者和政客开始讨论东亚模式,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光环之下,制度性、体制性的缺陷被遮盖了,直到金融危机以总爆发的形式,暴露出制度、体制所长期积累的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是东亚发展的转折点,历时一年多的这场危机,不仅使泰国、韩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受重创,同时因为国内矛盾的空前激化也使国家政权陷入动荡,泰国和印尼政府更替,日本首相下台,俄罗斯则在一年之内更换了6任总理。

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很多学者作出了探讨,内因主要是:房地产业的长期过度发展、投资过度、对短期外国基金的过度依赖、过高的固定资产价格、外汇储备不足、筹措使用外债外资不当、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对外开放金融市场但监管不力、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等。外因则是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商利用东亚国家的这些弱点进行攻击。

但究竟是什么导致亚洲国家形成并一直忽视这些制度漏洞,才是形成危机的根本原因。一场金融危机,引发了这些国家对自身发展的反思,从而引起一场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们已经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除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之外,还要有相应的社会政治体制的配套发展。

金融危机爆发后,首先是头痛医头,各国开始健全金融体系,马来西亚修改了银行的破产法规,泰国建立了专门的破产法院,韩国简化了公司破产程序,印尼实施了简化银行破产的规定等等。随后,新一轮民主化浪潮开始席卷东南亚,印尼、泰国、菲律宾都加速了民主化步伐。

在民主进程中走得最远的是印尼。在苏哈托执政的30多年时间里,印尼实际上一直处于军人政权统治2-T,在苏哈托的集权统治2-T,印尼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家族统治、贫富差距等社会矛盾并未得到解决,而是愈加突出。亚洲金融风暴直接导致了苏哈托威权体制的,印尼从此走上民主化进程,这个民主化进程是痛苦的、颠簸的,印尼民众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民主化没有逆转,以2004总统成功直选为标志,民主制度在印尼基本固定和成熟。印尼的经验似乎预示着亚洲国家的转型模式很可能是危机导向型的,而不是威权领导层所主导的强制型变迁。

韩国则以金融危机为拐点,完全改变了原本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从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就着力于培植财阀集团,逐渐形成政府掌控财阀、财阀引导市场的体制,韩国的产业政策主导是国家,通过企业、政府与研究单位产官学三者的合作,研究出涵盖全球竞争大方向以及实际可行的政策,由企业着手执行。这种高压政治加市场经济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一度创造了令人炫目的韩国经济奇迹。却不料正是这一模式导致韩国在这次危机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韩国金融危机始于企业倒闭,企业倒闭的原因是负债过重,资不抵债,而企业负债过重的原因是经济急于求成,政府干预过度。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两年内,韩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经济结构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

泰国是执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救助方案最全面和彻底的国家之一。IMF有个很简单的模型:每个面对危机的经济有两个逆差,即贸易赤字与财政赤字。改革药方是货币贬值、提高利率、加税、减少财务开支,以及最大限度私有化。

与其他国家实施的所谓IMF型策略不同,马来西亚采取了当时被指责为逆时代潮流的资本管制措施。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受灾国”2_--,但也是它们之中恢复最快的国家。危机发生后,马来西亚政府迅速而果断地切断危机通过金融系统向国内产业体系传导的途径,以严厉而有效的资本管制阻滞资本外逃。从遭受危机的打击到目前基本恢复,马来西亚经济经历了持续的调整,但实际上基本发展趋向并没有大的变化。政府采取的危机治理措施没有改变经济结构的基本格局,对外依赖仍是马经济的主要特征。

虽然亚洲经济危机后,东亚各国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尤其在改革金融制度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韩国改组了银行体系和家族公司制度,印尼和泰国建立了更加稳定的金融产业等等。但是,和马来西亚类似,亚洲金融危机后,除了韩国,许多亚洲国家基本没有对本国经济结构做过根本性的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上,只有印尼建立了民主制度,也因国内政局动荡,尚无力顾及经济体制的调整。日本则因缺乏政治意愿而基本维持旧的经济体制。而随着亚洲经济的恢复和再度崛起,危机刚发生时引发的思考和改革锐气已经逐渐淡去。1O年后的今天,东亚发展模式似乎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东亚模式与华盛顿共识

金融全球化受到各个方面的青睐,特别是受到IMF以及财经媒体等机构的推崇。在80年代的债务危机之后,金融自由化的进程进一步得到推动。针对拉美国家爆发的债务危机,美国学者威廉姆森1989年提出了“华盛顿共识”,其核心思想就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加上财政稳定化,首先是放开重要商品的价格,然后是拆除所有影响市场发挥作用的壁垒,通过启动市场机制,国家经济就会获得稳定的增长。而东亚发展模式比较明显的A是政府较强的干预,多是威权建立了行政引导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

也正因此,东亚发展模式多为西方学者所诟病,特别是新加坡的威权主义,已经到了西方完全无法接受的程度,但正是这样的亚洲模式,造就了这些亚洲国家“惊人的经济成长”。英国花58年,美国也花了47年,才把个人平均产值增加一倍,但日本在33年就办到了,印尼只花了17年,韩国11年,而中国则只用了10年。亚洲经济奇迹不断挑战西方学者的思维,也在不断嘲弄着“华盛顿共识”。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西方学者及媒体终于找到了充足理由纷纷指责“亚洲经济成长模式”的谬误,但是,通盘研究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亚洲金融危机不仅证明了亚洲模式的谬误,同时也证明了华盛顿共识的错误所在。

在这场危机中,人们习惯于把受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但其实东亚各国发生危机的主要原因不尽相同。泰国等国家危机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被索罗斯们攻击,

因为本国货币被高估,又要维持和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这个明显的体制缺陷是索罗斯们所喜欢的。当时亚洲国家货币普遍存在高估现象,包括中国,但中国并没有被攻击成功,不仅因为中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更因为中国没有放开资本项目,货币不可以自由兑换,使金融投机家无法对人民币进行攻击。不顾本国发展情况过度市场化,这是泰国等国家在攻击下溃败的主要原因,造成过度市场化的,正是华盛顿共识。

而韩国危机发生则主要是因为内因,因为国家资本主义的模式走到了尽头,即使没有外界的攻击,危机也终会爆发。因为威权体制或后极权主义的政治体制和政府对经济的强力干预,在东亚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政权这只“看得见的手”成为现代化的策划者、推动者与组织者,虽然推动了现代化进程,但也造成了诸多弊端。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印尼的体制非常明显,苏哈托政权甚至通过内务部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把所有的政府公务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拉入自己控制的“专业集团”。泰国的政商关系也日趋紧密。韩国更是主要靠国家扶持大企业发展。马来西亚则出现了执政党大办公司、政府大搞巨型工程以及政府加强对市场的“指导”等现象。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难解难分,获取超额利润,很大程度上是东亚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东亚金融危机后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这场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是“东亚模式”直接或间接引发金融危机并导致相关国家经济与社会的持久动荡。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民主化浪潮席卷东南亚的根本原因,他们认识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当被有效限制。

如何处理政治民主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政府应该摆在一个什么位置,尤其是权威政治体制对政治民主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影响,对于许多东亚国家来说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体制的焦虑

华盛顿共识和东亚模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但这两种方式似乎都不同程度地被证明失败,当各国经济发展已经密不可分,我们需要一种超越于这两种方式之外的新方式。亚洲金融危机刚刚爆发的几年,对于亚洲如何发展有过各种争论,但是,随着亚洲经济的再度崛起,这种争论渐弱。

世界银行名为《危机十年后》的报告称,东亚新兴经济体已从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复苏,成就令人触目。数据显示,东亚新兴经济体去年的增长速度高达8.1%。报告中指出,亚洲金融危机10年后,东亚各经济体不仅更富有,而且在全球扮演比过去更重要的角色。报告列举的数据显示,日前东亚新兴经济体的总产值已超过5万亿美元,经济规模比金融危机前扩大了一倍以上,人均实际收入增加了75%。和10年前一样,这样的经济奇迹再度让世人兴奋,一度被人质疑的东亚模式中的弊端已很少被人诟病。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近期的一份名为《2007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经济和社会概览》的报告中指出,最可能因资金大举撤出而重演金融危机的国家分别是印尼、韩国、泰国与菲律宾。这4个国家正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受创最深的亚洲国家。除了马来西亚外,上次受到危机肆虐的相关各国,去年开始又浮现危险的端倪。

有专家公开表示,1997年金融风暴之后,亚洲国家并未有多少根本『生的改革,关于国际金融架构改革提案的声音也正在点滴淡去,至今并未促成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也没有巨额的资金来协助解决危机国家的货币流动性问题。亚洲一切的基本面、管理组织与规则都未有实质性改变,与10年前相比,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因素今天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加重了。

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亚洲各国一个共同的明显的改善是,大力储备外汇,以备不时之需,但正是这点造成了更大的危机因素。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目前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已远远超过了用于防范目的的最佳水平。报告认为,大量外汇储备可能产生不良副作用,例如引发信贷过度扩张、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上升或资产市场投机泡沫等。

现在,东亚的新兴经济体大多成为债权国。截至今年2月,东南亚国家的外汇储备总量已经达到3.28万亿美元,较1999年初增加了2.49万亿美元。在大多数东亚经济体中,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为4:1或5:1。虽然在危机之后大量积累外汇储备似乎是个合理的保障方式,但如今的水平看来过高了。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抵押贷款;信用评级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058-02

引言

本文对导致当前金融危机的基本原因进行了评估。有关金融分析表明,由于金融理论的假设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在没有得到规制的市场上,使用理论模型对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往往是错误的。当大量的住宅抵押贷款违约时,信用违约会出现连锁反应,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8年的金融危机损失巨大,即使用天文数字的资金来解决危机问题,都难以应付。救助资金已经由国会批准的就有7000亿美元,美联储计划动用大约1.3万亿美元的资金来拯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这些资金将投资于各种风险资产,包括对一些破产的机构以及持有抵押支持债务的机构提供贷款(Morris,2008)。

一、金融危机的起因

(一)传统原因

1.美联储的长期低利率政策。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为这一轮杠杆泡沫的形成输送了廉价资金。较低的资金成本压低了美国国内住宅的抵押贷款利率,降低了贷款购房的成本,经济的繁荣使美国居民收入大幅度上升,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对住宅的强烈需求。贷款买房又无须担保、无须首付,且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2004年7月,美国经济一反之前走势而进入加息周期,美联储连续加息。与此对应的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从2005年开始走低。在加息和房地产市场走低的双重压力下,住房贷款市场上的还款违约行为也频频出现,这一切直接诱发了次贷危机,进而演变为美国金融危机,造成了巨大损失。

2.监管机构的监管低效。在美国,金融系统是多头监管的,美联储负责货币政策和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监管;而美国的证券监督委员会(SEC)负责证券业务的监管;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监管机构是美国联邦住房企业办公室;美国的保险业务是由联邦和州政府专门的机构负责的。形成了多头监管的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发放的抵押贷款,由于当时金融市场的借贷利率非常低,住房价格又高,所以住房抵押贷款是贷款机构的一项优良资产。另外,银行将这些贷款出售给两个联邦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以及投资银行雷曼和贝尔斯登,对商业银行来说这是资产出售,而不是贷款,因而规避了有关商业银行贷款的规制。两房为这些贷款资产购买了违约保险,即信用违约互换,同时将这些债权债务打包证券化予以出售,资产的质量被认为是合格的,所以美国证券委员会认为这种交易符合规定。

然而几年前,金融机构的监管者已经对一些市场上的严重问题提出警告,但是因这些金融机构在国会进行了成功游说,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今这些金融机构或破产或由政府基金提供救助(Associated Press,2008)。例如,像陷入经营困难的两个联邦机构Fannie Mae和Freddie Mac(房利美和房地美),在2005年之前Freddie Mac就投入了200万美元来游说国会,成功地使国会免除了对其在高风险抵押资产方面的投资限制(Yost,2008)。同样,这些中介、银行和其他机构也为了证明自己借贷行为的安全,就提供了以前安全的历史数据(Assoeiated Press,2008)。这些行为都影响了监管机构的独立判断。

(二)非传统原因

1.金融机构的行为市场化和不充分的公司治理之间不协调。五大投资银行为推进世界金融体系的市场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其公司治理没跟上,五大投资银行原来都是合伙制,到了20世纪90年代纷纷上市,上市之后合伙制的基本功能没有改变,但它建立的有限公司及其风险已经改变了,在这样的一个金融机构里,金融和风险严重脱节,因而造成从业人员从自身利益出发,推进冒进式的创新,只管自己经营,完全不计后果。绝顶聪明的华尔街精英们为自己设计了天价薪酬方案,失衡的激励机制使他们对市场和系统风险视而不见,终招灭顶之灾。

2.规模巨大的信用违约互换的错误定价。信用违约互换定价错误是金融危机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信用违约互换或者债券保险合同中,提供保险的一方没有初始投资,但可以获得信用风险溢价补偿。当然,这个补偿必须包括违约风险溢价和系统风险溢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实务者纯粹地利用数学方法来估计信用风险和所要求的信用风险溢价(Glantz andMun,2008)。因为这些数学模型仅仅是对历史数据的拟合,忽视了人类在做出判断时有许多不可量化的信息,因此进行预测时产生了大量的误差,Rajun,Seru,and Vig(2008)对这些大量的预测误差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这些模型对现代银行业来说是无用的而是更糟糕的(NewScienfist,2008)。对于许多虔诚地使用模型的机构来说,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3.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不独立以及评级方法存在问题。评级机构应当是中立性的组织,独立于证券市场的发行者和承销者,具有独立出具评级报告的权力,以保证其客观性与公正性。而事实上,评级机构评级费用是由评级的对象来支付的,因此,评级机构就有可能被评级对象所引导,会不顾事实而做出有利于发行人的评级。为了拿到评级对象的业务,评级机构往往有可能高估评级对象的信用等级。

实际上,信用评级机构所采用的评级模型也存在一定问题。这些评级机构对债券进行信用评级的主要依据是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可能忽略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因素(Woellee andKopeeki,2008)。已经有人指出这些模型需要改进(NewSci-entist,2008),纯统计模型不能把所有的可能因素包括进来。另外,统计模型容易在变量之间产生伪相关问题,而当变量的数目增加时,伪相关问题变得更严重。

4.建立模型时没有考虑到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溢价。债券的投资者通常要索取系统风险溢价,因为系统风险是无法被分散掉的,在市场处于衰退时,投资者必定受到损失。现代金融理论的假设是不现实的,诸如没有交易成本以及存在连续分布的收益(Merton,1974)等。因此,尽管资产定价数学模型的准确度是完美无瑕的,但是其理论结论往往是失败的。

投资者能够利用信用违约互换对他们在债券和贷款方

面的投资实行套期保值,并且降低风险的套期保值成本非常低,这样,低价的信用违约互换造成了信用泡沫。由于这些被保险的债券和贷款给人的感觉几乎和美国财政部的债券一样没有风险,所以这些风险资产风险溢价就下降,降到了信用违约互换成本的水平。导致了公司债券和财政部债券之间的利差非常小,特别是垃圾债券的收益率非常低。

二、对中国的启示

1.要在中国大力发展金融创新。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看起来好像是金融创新造成的,实际上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金融创新。只是由于金融从业人员的贪婪而对金融创新没有节制造成的。金融创新的思想很有合理之处,由于美国低利率政策和房地产的次级抵押贷款,美国的房地产业出现了繁荣景象,带动了美国经挤增长。这样将流动性很低的住房转化成流动性很高的有价证券,同时为市场的融资提供了低利率的资金,降低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层次还是非常低的,不能因为美国的金融危机而不允许在中国进行金融创新,而是应该借鉴美国先进的金融思想和方法,加快中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金融业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2.金融监管贴近市场。金融深化发展之后,交易风险、违约风险越来越高,监管方也会重新制定一些规则来规范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美国历次金融危机不仅没有停止金融发展,反而使其继续深化,是因为金融需求持续存在,并随着经济结构和收入的变化,强化了人们对金融证券市场的依赖度。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原因是美国的金融监管实行多头监管,在金融业务各个环节好像都有监管机构在起作用,但是对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就没有监管机构起作用。另一方面,美国金融机构过于相信市场的作用,对于信用评级机构以及投资银行的行为监管松弛也是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因此,对中国来说,金融监管当局不能限制一切的金融创新,但是应该对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予以跟踪,对金融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3.应该慎重使用数学模型。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这次危机过程中,那些对数学模型崇拜有加的公司损失惨重。这是因为模型的假设和现实是有很大差距的,同时模型应用的环境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所以在使用模型时会产生偏差。还有,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着一些不能量化的信息,这些信息就不能进入到模型中去,但是这些信息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面对着利益的诱惑时,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的人员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些信息忽略掉,而这些信息可能对于模型输出的结果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数学模型就被有意或无意的操纵了。

参考文献:

[1]Boni L,2006.Strategic Delivery Failures in U.S.Equity Markets.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 9:1-26.

[2]B.Jameson.“The Blunders that Led to Catastrophe.”NewSclentist ,September 27,2008.

[3]G.Morgenson.“Behind Insurer's Crisis: Blind Eye to a Web of Risk.”New York.Times(September 28,2008).

第7篇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引入、取消、再引入的曲折过程。而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会计备受质疑,美国议会甚至要求SEC暂停使用公允价值。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梳理,对争论爆发的原因、公允价值在应用中的问题以及公允价值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人们不仅在微观的层面上对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具体应用产生怀疑,而且在宏观层面上,还对公允价值所产生的顺周期效应提出批评。会计历来都具有经济后果,这就促使我们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上探讨公允价值如何估计,还要在战略层面上思考如何规避公允价值可能带来的系统风险。

二、争论爆发的原因

人们之所以将目光聚焦在公允价值上,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公允价值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传染效应;二是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

海等(2010)从传染效应的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遭遇批判的原因。政商两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群起而攻之不外乎是由于采用了公允价值会计,导致证券资产的减值信息迅速向银行资本金和实物资产传递,进而市场也就陷入了恐慌,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但是以此种思路探寻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不免有舍本逐末之嫌。

郑鸣等(2009),黄世忠(2009),王守海等(2009),刘红忠等(2011)对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进行了研究,一致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之所以成为争论的焦点,原因在于银行以公允价值计价的资产和利润呈现出顺周期的特征。不可否认,公允价值会计的确具有顺周期性。但于永生(2009)、李文泓(2009 )认为顺周期效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公允价值会计不是直接诱因。G20(2009)也已经认识到,从危机前的金融体系状况来看,此次危机与过去的多次危机并无本质差别。此外,海等(2010 )认为投资者心理恐慌也可能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世界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性也是金融危机爆发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分析,以公允价值会计可能导致的金融市场传染效应和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作为否定公允价值会计的理由并不充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只是美国金融体系很小的一个方面,单纯地进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修订并不能减轻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不能阻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三、公允价值在应用中的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公允价值并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然而,任何会计方法的采用,都有潜在的缺陷。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着以下几种缺陷:

郑鸣等(2009)、黄世忠(2009)、蒋燕辉(2009)、海等(2010)指出由于国际金融动荡,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使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严重丧失了会计的一贯性。应考虑当“很难发生的突发事件”(比如金融危机)发生使得“有序的交易市场”假设不能满足时,可以暂时放弃公允价值,选择一些替代的计量方式。

蒋燕辉(2009)、海等(2010)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严重降低或化解了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王建玲等(2008)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调整额缺乏增量价值相关性;周明春,刘西红(2009)在对比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优缺点后,提出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缺乏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公允价值并不易推广应用。

实际上,公允价值应当是在一个完全健康的市场环境下使用的,这个有效的市场必须具备灵活的调控机制和健全的政策体系。由于公允价值会计涉及众多复杂的问题,中国应首先检测将公允价值全面用于信息披露是否可行,再考虑是否将公允价值会计全面用于会计核算。

四、公允价值的最新发展

在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信息披露方面,徐晟(2009)、王守海等(2009)、葛家澍(2009,2010)、郝振平等(2010)鼓励更多的表外披露,充分发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性较高的优点,并注意提高其信息质量。

在应对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方面,潘秀丽(2011)认为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当通过限制使用计量选择权、提供金融资产计量操作指引等措施来减少转换过程中有可能面临的问题。黄世忠(2009)指出会计层面的对策本质上属于权宜之计,而监管层面的对策具有标本兼治的性质。

在会计理论的构建方面,任世驰等(2010)认为公允价值与按“目标导向”路径构建的当代会计理论存在冲突和矛盾。必须基于公允价值基础重构科学的会计理论,并以该理论指导公允价值会计实践。

历史上每一次金融危机和大的经济波动都会带来会计的改革与进步,此次金融危机也不例外。会计学术界在回击外界对公允价值不“公允”的质疑的同时,承认公允价值存在的缺陷,并对微观的会计处理以及信息披露等和宏观上的顺周期效应做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立基于公允价值基础的科学的会计理论任重而道远。

五、结论

本文对与近期公允价值论战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回顾梳理。总的来看,政商两界对公允价值的种种责难大都经不起推敲,指责公允价值为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更是完全站不住脚。但不可否认,会计准则的执行具有经济后果,公允价值导致的市场波动性和顺周期效应是其主要缺陷。此次金融危机以极端的方式暴露出公允价值的缺陷,虽然使公允价值遭受质疑,但也为公允价值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契机。未来公允价值会计在技术层面上应该向估值科学化、披露全面化的方向发展;在战略层面上则需要完善监管体系,在会计与金融之间构筑一道“防火墙”,从制度安排上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旭东,逯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源起、争论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9(10):18-23.

[2] 黄世忠.金融危机触发的公允价值论战[J].中国金融,2009(15):35-37.

第8篇

 

金融危机不是新生事物,自十七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主要有: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至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现代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在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中,金融无时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金融化”。银行、保险、股市、汇市等在运营过程中不断累积风险,而金融创新、经济金融化又将各类金融风险叠加、放大,一旦出现局部动荡,就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出现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涵义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资本外逃、股市暴跌、偿债困难、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并且金融危机越来越以混合形式呈现出来。

 

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往往正值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时期,国内普遍过度投资,信贷快速增长,金融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而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整个经济社会就会遭受重创。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剧增,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区域内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规模缩减,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出现停滞、倒退。人们对未来的经济预期更加悲观,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是二者有区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与“消费”和“生产”相对应。“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金融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其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又有联系。从历史上看,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通常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消费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止,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当这种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出现时,生产过程就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降,导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

 

据测算,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游资,这些游资又被称为“热钱”,是在市场上流动迅速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基于纯粹投机盈利的目的,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就会以各种形式入境,通常会进入易于产生泡沫的经济领域,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二)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过于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弱化时,这些国家为了保持增长速度,转而通过举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内在的经济发展乏力,还债能力不足,经济泡沫导致银行贷款的坏账剧增,不良资产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三)“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

 

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可以提高一国经济的开放度,也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生产成本会提高,成本优势逐渐降低,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众多国家不约而同采用出口替展战略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恶性竞争乃至相互挤压;三是该战略也要与时俱进,尤其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必不可少,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无法长期保持竞争力,但许多国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迅速,商品、信息、服务、资本、技术在国际间频繁流动,金融活动也趋于全球化。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是自发性的,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也蕴含着高风险,蕴藏着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当国际信贷和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不可调和,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最薄弱的环节爆发。

 

三、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经济思维进行创新

 

一是建立最基本的社会福利框架,废除泛福利化体制。二是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三是调整经济结构,鼓励实业投资。

 

(二)积极扶持金融机构

 

一是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二是把妥善处理银行坏账,将银行的坏账打包、切割剥离。待银行复苏后再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则由政府出面埋单,将坏账清零。三是维护银行正常秩序,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出现挤兑现象时,及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帮助银行渡过难关,增加社会信心。四是解决“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仅要解决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更要解决经济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

 

(三)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是实施产业振兴计划,扩大内需,培育市场主体,帮助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渡过难关,降低税收,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促进对外贸易,由于从事进出口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通过增加出口退税,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提高出口竞争力。三是松动银根,降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

 

(四)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其间几经变迁,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后,尽管美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欧元、日元实力逐渐增强,但是美元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而从宏观上看,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积弊也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次贷危机、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也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重构适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货币体系势在必行。中国应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加国际货币新体系的构建。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是美元、欧元、亚元(以人民币和日元为主的亚洲货币)三大世界主体货币三足鼎立的新体系。三大货币之间实行相对稳定的浮动汇率,各国货币与三大货币挂钩。

第9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效率;SBM模型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8-0065-05

一、引言

2008年9月发生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的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更大,国外许多银行陷入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的境地。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地抑制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促进了包括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稳定与发展。当前,距金融危机爆发已有四年多的时间,研究比较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变化,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所产生的影响,探讨效率变化的原因,对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学者对危机爆发前后银行的效率做了一系列的研究。钟赟、陈涛(2010)运用DEA超效率模型,对我国15家商业银行金融危机前后两年即2006 年、2009 年的经营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2009年的超效率值比2006年有所下降。周杰(2011)以2007—2010年间12家银行的数据,对金融危机前后的综合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等做了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在金融危机期间整体呈现明显下降的状态,进入后危机时代效率恢复并超越金融危机前水平。安普帅(2011)以我国16家主要商业银行2006—2009年的营业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进行了度量,并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我国银行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对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较大并且为负面影响,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较小。里昂尼和罗梅乌(Larissa Leony和Rafael Romeu,2011)研究了金融危机对韩国银行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影响了贷款资金的质量和流动性,长期来看信贷紧缩将会对商业银行的运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述研究对金融危机前后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对比,但是这些研究忽视了银行会产生不良贷款等非期望产出这个问题,导致计算出的效率有失偏颇。有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将不良贷款纳入效率分析中,如王兵等(2011)、张进铭(2012)研究了以不良贷款作为非期望产出约束下的银行效率。这些学者的研究一般将贷款资产质量等级中的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作为不良贷款,但结合我国实际,次级类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较小,可疑类贷款也只会发生部分损失,只有损失类贷款是真正发生损失的贷款,所以将全部不良贷款作为非期望产出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考虑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选取了不良贷款中的可疑类和损失类作为非期望产出,使选取的数据更加接近实际损失值,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对金融危机前后的银行效率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以及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二、模型的构建

本文采用SBM模型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第一,银行的产出不仅会产生像“净利润”这种所期望的产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良贷款”这种非期望产出。而SBM模型是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基础上来测算效率的,这样计算出的银行效率值更加符合实际。第二,银行的经营更加重视“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传统的CCR模型主要考虑的是投入与产出比率的最大化,而SBM模型更加考虑投入、产出的“利润”最大化。第三,SBM模型是一种非径向、非角度基于松弛变量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它可以克服当存在过度投入或产出不足的非零松弛时径向的DEA测度高估DMU效率的问题,同时也克服了忽视投入或者产出的某一方面的DEA测算所导致的效率不准确问题。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考虑到北京银行部分数据的缺失,本文最终以包括平安银行(000001)、浦东发展银行(600000)、华夏银行(600015)、民生银行(600016)、招商银行(600036)、兴业银行(601166)、宁波银行(002142)、南京银行(601009)、中信银行(601998)、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交通银行(601328)在内的13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区间为2006—2012年,以2008年为分界点,将区间划分为金融危机以前和金融危机以后两个时间段来做对比研究。

考虑到商业银行的特点,本文以固定资产净值、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利息支出作为投入变量,以净利润作为期望产出,以不良贷款中的可疑类和损失类之和作为非期望产出来计算效率值。所有数据来自国泰君安数据库和各银行的年度报告,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

(二)商业银行金融危机前后效率评价

根据SBM模型,运用MaxDea软件计算得到2006—2008年以及2009—2012年我国13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二)实证结果分析

1. 银行总体分析。金融危机前,上市商业银行平均效率呈上升的趋势,平均值为0.721,金融危机发生后,2009年的效率均值下降为0.739,而后银行总体的效率均值又呈上升的趋势,平均效率值为0.824,但在2012年效率又有所下降。总体来说,金融危机后的效率值比危机前有所上升,但最近的一年又有所下降(见图1)。

由图1中各大银行每年的效率均值可以得出,金融危机前,各大银行的效率均值呈递增的趋势,由2006年的0.648上升到2008年的0.787,由表3可以得出这主要是由于在投入稳定增加的情况下,作为期望产出的净利润较大幅度的增加和非期望产出的不良贷款的减少,再加上作为投入的固定资产净值在2007年有所减少,从而使得效率提高。而2008年9月金融危机的爆发,使2009年效率均值迅速下降为0.739,这主要是受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亏损严重,再加上经济主体预期比较悲观,各种投融资活动减少,使得银行净利润增长幅度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而不良贷款几乎没有下降,在其他投入稳定增加的情况下导致了效率的下降。在2010年和2011年银行效率均值又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我国推行4万亿投资政策,使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好转,从银行的投入产出指标值看出随着投入指标的增加,期望产出的增加幅度更大,而作为非期望产出的不良贷款下降,使银行效率得到了提高。而2012年效率的均值出现了下滑,这主要是由于不良贷款的上升导致,这可能是4万亿投资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同时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并没有好转。预计2013年上半年的银行效率均值还将呈现下降的趋势。

2. 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对比分析。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均值来看,由图2可知,股份制银行的效率均值的变化趋势与银行总体的变化趋势一致,都是在金融危机以前效率呈上升的趋势,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效率均值由0.822迅速下降为0.700,在2009年以后效率均值又开始上升,直到2012年效率均值有了略微的下降。由图3国有银行各年的效率均值变化趋势可知,国有银行的效率均值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0.615一直上升到2008年的0.709,在2009年国有银行的效率均值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到了0.828,而后效率均值继续上升,在2011年达到了0.922。与股份制银行、银行总体的效率均值一样,在2012年国有银行的效率均值也下降了,降为0.873。这说明国有银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这与安普帅(2011)研究的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与本文考虑了非期望产出的不良贷款因素以及国家大规模投资对国有银行更加依赖有关。

由表4可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在2008年以前呈递增趋势,主要原因是该期间恰好处于经济繁荣期,作为期望产出的银行净利润逐年增加,作为非期望产出的不良贷款逐年减少。2009年在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以后,经济下滑拖累效率降低,这是因为在投入稳定增加的前提下,净利润增加的幅度非常小,不良贷款减少的幅度非常小,从而导致了效率值的降低。在2009—2011年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值又呈递增趋势,这是由于净利润较大幅度增加的影响。2012年不良贷款比以前明显增多,从而导致了2012年效率开始下降。国有商业银行效率在2006—2011年间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净利润逐年增加,不良贷款逐年减少,而在2012年效率开始下降,这主要是与不良贷款在2012年开始增多有关。

四、结论

2008年9月发生的金融危机对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的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效率作为衡量银行业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能很好地反映出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本文对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从总体来看,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了影响,带来了效率的下降,但是在我国大规模投资政策的带动下,其效率值迅速恢复并进一步上升。金融危机前在投入稳定增加的情况下,作为期望产出的净利润增加的幅度更大和非期望产出的不良贷款减少使银行总体的平均效率呈上升的趋势,金融危机发生后,2009年的效率迅速下降,而后我国推行4万亿投资政策,使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好转,银行期望产出的增加幅度变大,非期望产出下降,又使得银行总体的效率均值呈上升的趋势,但2012年后随着前期扩张型政策投放的不良贷款开始显现并增多,使得商业银行效率开始呈下降趋势。

股份制银行效率均值的变化趋势与银行总体的变化趋势一致。在金融危机前,作为期望产出的净利润逐年增加,作为非期望产出的不良贷款逐年减少使得效率呈上升趋势, 2009年在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以后,受净利润增加幅度较小的影响,银行效率值降低。而后,在大量信贷投放的带动下,银行净利润大幅度增加而不良贷款变动较小从而带动效率开始上升,但2012年后随着不良贷款开始增多,银行效率开始下降。国有银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由于从国家大规模投资政策中获益较多,其效率均值在危机期间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但在2012年后,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严峻,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均值开始下降。

参考文献:

[1]安普帅.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湖南大学, 2011.

[2]杨宝臣,刘铮.商业银行有效性评价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1999,13(1).

[3]魏煜,王丽.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一种非参数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0,(3).

[4]王兵,朱宁.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1,(1).

[5]张进铭,廖鹏,谢娟娟.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

[6]钟赟,陈涛.基于DEA超效率模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研究——金融危机前后的对比研究[J].时代金融,2010,(424).

[7]Sherman.1985.Bank Branch Operating Efficiency[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8]Fotios Pasiouras.2008.Estimating the technical and scale efficiency of Greek commercial banks:The impact of credit risk,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and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J].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

[9]Roberta B. Staub,Geraldo da Silva e Souza et al.2010.Evolution of bank efficiency in Brazil: A DEA approach[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第10篇

长期以来,英国拒绝加入欧元区是有其内在原因的。这些原因不仅包括最为重要的经济原因,还包括政治、历史文化,甚至地理原因。但英国加入欧元区事实上是一项投资决策,当经济上的收益效应远高于成本时,政治和文化原因就会自动退居次要地位,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恶化,英国经济倍受打击的时期,经济利益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并且经济危机未必是坏事,货币当局可以利用经济危机作为契机,改善经济系统中的不平衡;也正是这次危机,让英国重新并且更为慎重的考虑加入欧元区的问题。对于欧洲来说,当全球实体经济走出危机后,欧洲央行更应关注的是世界货币体系的未来,更应关注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而在这种大背景下,英国加入欧元区势在必行。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本文讨论的加入欧元区的原因在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存在。金融危机仅仅发挥了一个导火索的作用,让本来就存在的问题更为激化。英国经济的走衰与欧洲经济的发展势头在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有所展露;英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早已积累到需要释放的程度,金融危机也只是加速了其破裂;欧元区统一市场的优势更是长期以来加入欧元区最大的优势,金融危机只是让这种优势更具吸引力。虽然英国如今重新考虑加入欧元区与金融危机不无关系,但其根本原因并不在次债危机上。这种导火线作用却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的分析英国加入欧元区的几点考虑。

一、英国经济的重创与欧洲经济的强劲势头

长期以来,英国拒绝加入欧元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英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与欧洲经济的低迷形成了鲜明对比。自1997年首相布莱尔上台以来,英国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一直稳步增长;到2004年第四季度,英国已经实现了连续49个季度的持续经济增长。此外,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维持在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相比之下,欧洲经济从2002年第四季度以来,特别是进入2003年以后已陷入停滞状态。欧元区成立十年来的年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徘徊在2%左右,这一水平不但难以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也长期低于英国的平均水平。除此之外,欧元区内部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也是英国持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英国2007年第四季度之前一直保持“恒温”增长;而自2007年末至今,英国经济却呈现了明显的衰退,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相比之下,虽然欧洲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却展现了欧洲中央银行以及欧元在稳定金融体系方面的强大优势。并且从欧元推出以来运行的历史数据来看,在经历了几年抑扬波动的变化过程之后,欧元已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强势地位。正是上述这场严重的衰退,使得英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加入欧元区的问题。

但事实上,英国经济早在金融危机在国内蔓延之前,便已经有了衰退的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英国的房地产泡沫也累计到需要释放的程度,而银行体系还持有大量的以美国房地产为抵押物的证券资产,于是开始金融资产减值和计提,导致英国银行业资本严重不足,整个实体经济为之拖累。金融危机在英国经历的这场风暴中仅仅是扮演一个催化剂的作用,真正的症结在于经济体过于依赖金融,因此易在大范围的银行危机中受到攻击。

换句话说,即使没有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英国经济也将面临经济疲软甚至停滞的局面,重新将英镑加入欧元区的议题提上日程只是时间问题,金融危机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因此,英国加入欧元区寻求一个稳定的货币体系,刺激经济增长才是根本原因。

二、具有吸引力的统一市场

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的十年无疑是完善欧洲统一市场,促进成员国间贸易最实质性的一步。欧元问世消除了区内国家的汇率风险,降低了其跨国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欧元区国家商品和资本市场的融合。目前,在欧元区全部对外贸易中使用欧元计价和结算的比重占50%,在准备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和欧元区国家的邻国中,半数以上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欧元计价和结算。

除了降低成本,欧洲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互补作用也是促进欧元区内贸易的另一重要因素。欧元区四个主要经济体中,对外贸易情况的差距很大。由于技术上的优势和产业链全球化的持续,德国的贸易顺差逐步扩大,而法国、意大利在全球化的步伐上显得踌躇,而西班牙由于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贸易逆差扩大可以理解。因此,把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实施统一的贸易和产业规划就显得更加符合长期的欧洲利益。具体讲,农业补贴政策、高新产业扶持政策,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环境保护政策,都可以在欧元区层面上建立金融协调框架。

而对于英国来说,随着欧盟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强大,英国与欧洲大陆各国的经贸关系也日益密切。我们可以从2007年的数据中看到,英国是除丹麦,瑞典外与欧元地区贸易关系最密切的非欧元区经济体;另一方面,英国与欧盟的进出口总额基本高于与任何非欧盟地区进出口数额的总量。因此,欧元区具有互补作用的统一市场对经济严重首创的英国来说无疑是促进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好选择。

除了促进贸易增长,加入欧元区的另一好处在于吸引外部投资。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英国财政部就有调查发现英国的生产能力已经因长期投资不足而后退。不管是否加入欧元区,吸引新投资都是英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目标。欧洲货币联盟可以通过更低的长期利率以及进入更大的金融市场来降低资金成本,这些举措对小公司尤其有利,而且将通过改变目前的长期投资不足,鼓励加班和跨国界直接投资,反转分流到欧元区的投资基金来提高生产能力。

2009年第一季度数据表明,投资是所有宏观经济指标中降幅最大的,因此欧元对于欧元区国家间的跨境证券投资和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对于现阶段的英国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

三、欧元区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庇护作用

在2008年第二季度,当美国金融市场由于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而做出极其强烈的反应时,英国的金融市场也同步出现了剧烈的波动。然而令人惊异的是,欧元区金融市场却仅仅做出了象征性的反应,并没有在短期货币市场上表现出明显的流动性危机和信心崩溃的现象。这无疑体现了欧元区经济整体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作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甚至对世界经济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作用。就此次金融危机来说,我们不妨想象,如果没有欧元,欧元区16国的经济在美国次货危机的冲击下,又会如何?或许破产的就不只冰岛了。冰岛金融市场近十多年来超常发展导致经常项目赤字扩大、银行过度扩张及流动性短缺,这或许代表了欧元区内大部分的小经济体都会面临同样的尴尬。而对于英国这样的大经济体的困境会反过来加深全球的经济危机,如意大利,可以想象,在全球资产减值的大背景下,其货币会更多幅度贬值,国民财富显著缩水,实体经济大幅度衰退。

所以,欧元区稳定的金融系统正是英国现阶段急需寻求的市场信心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正如欧盟主席巴罗佐所说,此次金融危机使英国认识到欧元的价值。而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也公开表态,称英国政府保持加入欧元区这个长期目标是正确的。

四、英国与欧洲经济的趋同性

对于趋同性的研究主要基于最有货币区理论。具体来说,英国加入欧元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成本就是丧失货币政策来对经济进行调节。由于欧元区有统一的央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各成员国失去了独自刺激经济的手段。失去财政政策体现在政府不能再随意对货币进行贬值,改变经济体中的货币量,甚至改变短期利息率。最优货币区(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理论主要关注加入欧元区的成本方面,尤其是蒙代尔模型(Mundell1961),更说明了丧失货币政策在遇到非对称经济冲击(asymmetricshocks)时成员国将面对的巨大损失。

一种观点认为,行业间贸易会拉近成员国间的经济形式,而一体化进程会进一步同化各国间的经济结构,减少非对称性冲击。相反,另一种观点认为,一体化进程会加剧规模效应,增加非对称冲击发生的可能性。事实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合理的,但是在欧盟地区,实证分析说明第一种观点所描述的现象较第二种更为有效。也就是说,当成员国间经济结构更为趋同的时候,非对称冲击发生的几率越小,最有货币区的成本越低。

毋庸置疑,英国与欧盟各国在劳动力市场,法律体系,经济增长,财政制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但英国在客观上已基本满足了马约规定的预算、通胀及长期利率的趋同标准。通过对1992―2006年15年间,英国与欧元区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产出缺口占潜在产出比率这四个经济指标的变化进行直观比较,从而对二者经济的趋同程度进行评价。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自1992年经济萧条后,英国比欧元区国家经历了更高和更稳定的GDP增长,英国与欧元区GDP增长率在1996―2000年,2004―2006年趋同程度较高。其次,英国与欧元区通货膨胀率在1995―1999年间最为接近,2000年经历了巨大差异变化后,两者呈现出不断趋同的态势。再次,1994年后英国失业率一直低于欧元区,比较英国与欧元区失业率的变化路径,发现在1992―1993年,1997―2001年,2003―2006年二者逐渐趋同。最后,在1996―1999年,2001―2002年以及2004―2006年三个时间段上,英国与欧元区产出缺口占潜在产出比率的差距趋于缩小。总之,尽管各宏观经济指标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各指标在2003―2006年的发展演变趋势都清晰表明近年来英国与欧元区趋同程度在不断提高。

五、结论

2009年是欧元区成立十周年,也是英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最为惨淡的一年。但在这种大背景下,金融危机却不是英国重新考虑加入欧元区的根本原因,而只是作为一个导火索甚至可以说是催化剂,更清晰地显现出英国加入欧元区的种种利益和优势。

本文从四个角度分析了这种利益驱动,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金融危机重创下的英国,昔日稳健发展的势头不在。从GDP增长率来看,欧洲发展势头强劲,受金融危机影响较英国相比更小;从失业率水平来看,英国与欧元区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英国所谓难以容忍的高失业率已经有所缓和,所以加入欧元区更具吸引力。其次,欧洲是英国最主要的进出口市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英国希冀通过推动这种货币一体化进程,来更好的融入统一贸易市场,以此来刺激低迷的经济,吸引外部投资。第三,欧洲在此次危机中显现出的金融系统稳定性使英国认识到欧元的价值,而这正是英国现阶段急需重塑的市场信心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第四,不断提高的趋同性指标更加清晰的指向了欧洲货币一体化前景。

第11篇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结合当前环境,从资金,人才,市场和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经营管理对策,确保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安全过冬。

由于受到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我国中小民族企业普遍存在的经营管理基础薄弱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我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些没有了订单的外资中小企业相续撤离,而对于中小民族中小企业来说,却仍要面对诸多问题。国家在加大对中小民族中小企业扶持的同时,中小民族中小企业自身也要相应的作出调整。才能增加就业和再就业,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实现GDP8%地增长。

1、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

1.1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受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压力逐步增大,外贸出口受阻、内销下降、效益下滑,亏损上升。大部分中小企业受到自身规模的限制,无法承受这样的冲击,经营面临困难,甚至出现倒闭的情况。

1.2中小企业融资难

融资难、担保难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主要原因首先是中小企业自身,中小民族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和欠缺科学的财务管理往往达不到银行规定的标准,而且还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自身信用观念淡薄。其次是体制上的原因,中小企业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的不同,造成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距离,市场体系不健全,金融环境不完善,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1.3中小企业成本负担过重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其他费用如行政性收费、中介机构费用等在中小企业成本中所占比重增加。但中小企业产品的价格没有改变,使中小企业的产品失去竞争力,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2、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2.1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无法正常运转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在任何情况下资金的流动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融资困难,资金的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者要妥善处理好资金使用问题,来帮助中小企业度过这个资金困难时期。面对产品的需求减少,中小企业可以适当的降低价格,尽可能多地销售产品,实现资金回笼。资金只有这样流动起来才能实现其价值。一方面,现在大多数的银行都推出了现金管理服务,中小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服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资金流动性,而且还可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债券收益和利率呈反比,在央行降息后债券类产品风头劲升,当前不少人放弃低迷的股市而进入了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反而高涨起来了。值得注意的是,购买债券,切不可逆市操作,要跟着趋势走。另外,关注与自身关联的上下游中小企业,随时了解他们的资金情况,适当地给予帮助,同舟共济。

2.2优化人力资源

经济危机的到来同样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定位。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尽力减少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必须尽力挖掘员工的潜力。经济危机一爆发,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普遍采取裁员的做法。这在当前形势下确有必要,但是不能仅仅为了减少成本而盲目消减人员。应该有选择性地裁减对企业没有作用的人员,同时可以适当增加能给中小企业带来真正价值的人。也就是说,可以把金融危机转变为中小企业进行人员优化的一个契机,是一个重新储备人才的时期。为了避免大规模的裁员,可以适当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实行浮动工资。等到经济复苏,市场需求增加以后再让员工恢复原先的工作量。

2.3转型市场和调整产品结构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环境变化都很快,各层面的消费者的消费特征、消费偏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而言,既是风险,同样也是机遇。中小企业如果找准产品定位,提前进行产品规划,也能实现高利润高回报。现在亚太地区是我国对外出口的重点,金融危机中,中小出口型中小企业应该找准这些目标,加大开拓力度,以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例如:由于欧美市场购买力的下降,去年1到7月浙江义乌玩具中小企业在海外的销售额下降了两成。义乌玩具中小企业迅速投向了中东、俄罗斯等国外新兴市场,并且针对当地的民俗相应作出了调整。随着这些市场采购高峰的到来,义乌玩具中小企业不仅没有出现亏损反而盈利了。同时,中小企业应该利用国家通过启动了四万个亿的投资计划来扩大内需的机会,明确国家投资结构的变化,适当调整市场定位和产品结构。例如以生产中低档电饭煲、电磁炉的华丰电器公司,由于出口受阻,企业及时调整了经营策略,在国家电器下乡政策的引导下,把重点转移到了农村市场。企业针对农村特点,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并根据顾客需求随时调整产品结构,使得企业销售业绩增长。

2.4技术创新

除了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金融支持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帮助中小企业渡过严冬根本所在。靠拼能源、耗资本来推动经济增长不是长久之计,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才能实现持续的增长。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作为中小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我国著名的家电制造业中小企业海尔集团从德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加以创新,生产出我国乃至亚洲第一代四星级冰箱,创立了海尔冰箱品牌。海尔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大企业的长久发展都是如此,一个要想长久发展的中小企业就更必须依靠于技术创新。现在我们的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太少。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技术研发投资大,见效慢。中小企业家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技术投资对于中小企业长久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莉,张锦红.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J].科技信息,2007,(4):109.

第12篇

【关键词】人民币 汇率 贸易差额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

(1)1994年,人民币取消了汇率双轨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一2005年间,这个阶段人民币保持较缓慢地升值。1994年在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后,此后的3年时间人民币汇率保持升值的趋势。然而,亚洲金融危机于1997年爆发,各国的经济面临严重的挑战,各国为了保证自己本国经济的发展,都纷纷采取了本币贬值的措施以保证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减少。但是中国作为大国,为了稳定亚洲地区的经济,承诺我国坚决不实行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政策,因而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非常稳定的状态,始终在1美元兑换8.28元人民币上下小幅波动。

(2)2005年人民银行宣布,自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汇率改革开始,人民币汇率大致的经历为:2005年7月-2006年7月的缓步升值。人民不由2005年七月的1美元兑换8.1100元人民币升值到2006年7月1日的1美元兑换7.9910元人民币,一年内累计升值1.49%,总体而言,该时期人民币兑美元保持稳定,升值和波动幅度都不打,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破“8”,1美元兑换7.9982元人民币。截止2006年7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一美元兑换7.9897元人民币,汇率改革一周年累计升值1。51%。2006年8月-2008年6月的加速升值。2006年8月份开始。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06年,全年人民币升值3.11%。截止2007年12月底,人民币汇率全年升值5.73%,自汇率改革以来累计升值10.08%。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2008年4月,人民币兑美元破“7”,报收6.9920元人民币/美元。截止到2008年6月底,自汇率改革以来已累计升值17.59%。2010-2012年人民币开始新一轮的升值。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过后,经济逐渐复苏,但金融危机之前的汇率变动相比,幅度较小,说明虽然经济已经逐步复苏,但还是没有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二、中美贸易发展

2013年6月4日,《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十年》中文版报告在北京。报告预计,中国到2022年将成全球最大进口国,中美两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届时中美双边贸易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报告预计,美国到2022年对华出口将超5300亿美元,达目前规模的3倍以上,中国将取代加拿大和墨西哥,成为美国商品最大的进口国。而中国对美出口也将达8050亿美元。

(一)中美双边贸易迅速发展

自1979年两国建交三十多年来,中美贸易发展迅速,现今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1979年两国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仅24.51亿美元,2012年达到4846.8亿美元,33年间增长196倍多,两国商品流通更加通畅,市场需求不断增大。

下图给出了1978年到2012年间中美贸易的进出口额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来双边贸易额总体呈现快速的上升趋势。其中,曲线在2009年有一个突然的下降,这是因为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双边贸易额下降。

(二)中美贸易失衡持续扩大

中美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贸易失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993年中国对美贸易首次实现顺差62.7亿美元,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近5000亿美元,顺差达到2003亿美元。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从2000年起,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三)汇率与贸易差额

美国以贸易保护者为首的一些专家学者和政客纷纷将近年来巨大的中美贸易顺差归因于中方,认为是中国采取了不公平手段并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因此,中国出口的产品在美国市场频繁受到诸如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的政策,保护知识产权政策及劳工保护政策等的制约。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调查数高出许多,自1995年起的十年间,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有61起,占美国对所有进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16.7%。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在给国会的报告中声称,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的人民币相对美元的低值,第二个原因是中国采取重商主义的产业和国外直接投资政策,第三个原因是人为造成的中国工人的低工资。他们认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已经造成了制造业工作的流失和阻碍美国失业复苏。

三、结论

长期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根本原因是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问题,外商直接投资(FDI)这个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使这种双边贸易格局最终形成。另外,双方统计上的差异、服务贸易统计的遗漏和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等因素也强化了这种格局。试图单独以汇率机制作为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参考文献:

[1]赵江林.中国内外资企业出口结构比较[R].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