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异同

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异同

时间:2023-08-01 17:4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异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异同

第1篇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

前言

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 语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2篇

(一)价值观念不同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影响人行为的主要因素。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价值观是深层次影响因素。中方价值观重视道德伦理层面,崇尚和谐与中庸,鼓励个人服从集体。而西方价值观重视法律和契约,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重视个人自由与个人意愿。

(二)思维方式不同

思维方式在商务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重点表现在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两个层面上。西方思维方式偏向逻辑思维,而中方思维方式偏向辩证思维。逻辑思维明确区分了主观思想和客观思想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利用科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世界,探索和发现符合逻辑推理的自然规律,重视推理和思维过程,追求客观有效性。而中方思维方式属于整体思维、感性思维和螺旋型思维。

(三)语境文化不同

语境文化是语言环境,其中包含地区的人文特征和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及长期形成的文化沉淀和文化心态。语言环境与语体风格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民族独立的语境文化,是文化的基础。东方文化是典型的强语境文化,人们在交谈中更注重意会,对语言环境和前后表达非常敏感。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是典型的弱语境文化,不重视环境,重视“言传”。

(四)不同

中国的比较复杂,民间流传着多种宗教,主流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道教和佛教为主体宗教的宗教体系。而西方国家多数是以基督教为核心的宗教体系。中方宗教文化体系主张“仁”“和”“义”,人们的行为方式更注重道德伦理、和谐、中庸。而西方宗教文化体系追求平等、自由、博爱,人们的行为方式更注重实践和个体存在,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力。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礼仪的影响

(一)称谓语与问候语差异

首先,在称谓语上。中国人习惯在姓后面加上对方的职衔,以表示尊重。但是,在英语中却很少有这种用法,例如,在中国“刘老师”是一种尊称,但是,在英语国家,TeacherLiu绝对不是一个尊称。其次,在问候语上。中方习惯问“吃了吗”“去哪了”,但是,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这样的问候会显得不合时宜,不仅违反对方的文化习惯,甚至可能会侵犯对方的个人隐私。

(二)礼貌文明语差异

恭维语和谦虚语及其他礼貌用语的使用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比较普遍和重要。但是,在恭维和谦虚上中西方也有着明显差异。中国人崇尚谦虚,在周易中对“谦”的解释是“亨,君子有终”。但是,在西方国家,谦虚不仅不会成为一种美德,还会引起别人对你能力的误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人和朋友一般很少说谢谢,造成麻烦也很少主动道歉,因为这样会显得生分。但是,西方国家则不同。西方人有强烈的个体主义导向,即使接受家人的帮助也会道谢。因此,在商务活动中要注意礼貌词汇的应用,尤其是道歉时,要直截了当,以免造成误解。

(三)见面礼节差异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无论是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商务谈判的双方在见面时都要进行问候,问候也属于一种语言行为。除问候语外,还伴随一些肢体语言。东方国家的人喜欢握手、鞠躬,而西方国家则更习惯拥抱和吻面。因此,面对不同客户,要使用不同的肢体语言。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一)价值观念不同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由于价值观念不同,中方在商务活动中注重人际关系建设。在商务活动中,中方与谈判对象合同确定更多的是代表双方以后要开展长期合作。但是,在西方核心价值观里,主张谈判双方的平等和自由,注重个人主义,重视谈判的直接结果和利益再分配。因此,他们更加追求公平合理的谈判结果和谈判双方均衡的利润分配。对谈判中的具体条款,西方人习惯利用数据进行报价或提出明确交易条件。而东方人在谈判过程中,并不重视谈判双方利润的均衡划分,且缺乏平等意识。

(二)思维方式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思维方式也是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在地区文化差异影响下,形成不同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差异,最终形成思维方式差异。中方偏好综合思维,而西方偏好分析思维。在商务谈判过程中,中方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先建立谈判框架,然后再谈细节,是一个由大到小的过程。一旦原则框架确定,就不会再让步,但是,细节部分有很大灵活性。而分析性逻辑思维让西方人把整个谈判过程分割为不同模块进行谈判,一旦确立模块就算完成。但是,中方谈判人员习惯系统地看问题,不愿把整个谈判过程分割。也许谈判进行到一半,整个谈判就结束了;也许谈判进行到最后,谈判的核心部分尚未结束。但是,西方人谈判进行到一半,就是谈判已经结束了一半。西方人在原则问题上比较宽松,不受原则框架限制。喜欢从具体事物入手,通常认为细节是问题的本质,与整体相比更重视个体。

(三)沟通风格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沟通风格差异对谈判过程有重大影响。前文提到,中方是典型的强语境文化,人们在交谈中更注重意会,对语言环境和前后表达非常敏感;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是典型的弱语境文化,不重视环境,重视“言传”。在强语境环境下进行商务沟通和谈判,不但需要理解对方语言包含的意义,还必须结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和对方的神态、表情、肢体语言等进行判断。例如,与中国人谈判时,因为儒家文化倡导和谐中庸,所以中国人在表示相反意见时,不会直接提出反对意见,而是用沉默来表达,但在西方,沉默表示认可,这就容易造成对谈判结果的误解。与此相对,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很少利用语言环境、表情、态度、肢体语言等语境因素,而是直截了当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会因为顾虑双方的面子或友谊,而做出违反利益的行为。

(四)时间观念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时间观念。中国人认为,时间不是一个线性概念,而属于一个系统和循环概念。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中方代表通常会用系统性和统筹性的眼光来看待谈判中遇到的问题,可能在谈判活动中从谈判基础的确立直接到谈判结束,也可能从谈判细节直接回到谈判原点。但是西方代表,特别是美国人,在商务谈判中更加注重谈判的速度和效率,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中国人注重大局,在谈判中需要用较长时间考虑谈判系统的完整性,而美国人在谈判中则是雷厉风行。

四、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合同的影响

文化差异同样会对商业合同的书写产生影响,尤其是国际商务合同。因为双方有截然迥异的文化背景,而且其价值观、思维方式、沟通风格也不相同。所以,在国际商务合同签订过程中,要利用并综合考虑谈判双方不同的文化差异,确保双方理解并明确表达出各自的意见。在中国,受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合同起草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如“bythetwosidesthroughfriendlyconsultations(经双方友好协商)”的表达,但是,西方人认为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本,会在合同书写过程中直奔主题,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语境因素,真正理解合同要表达的意思,以选择合适的词汇。

五、结语

第3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原因;表现

文化差异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各自文化截然不同。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而西方社会,在经历了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政治改革等重要阶段之后,逐渐形成现代文明。

一、中西文化差异出现的原因

从地理方面看,中国封闭的大陆性环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的思维倾向于内向型,而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内敛、自省、知足常乐的性格。中国人推崇中庸之道,思想较为保守、缺乏创新、进取、开拓精神,且对未知事物缺乏好奇。而西方国家大多是处于开放的海洋型环境中,其航海、贸易、商业发达。这一开放包容的地理环境特征,塑造了西方人热情、奔放、创新、开拓、进取、乐于探索未知的个性。

经济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小觑。中国经济是农业经济的典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社会占据主导地位。这造成人们比较安分保守、求同求稳、知足常乐的性格。西方国家属于海洋经济,所以西方人性格较为外向,喜欢探索未知。西方国家较早爆发工业革命,这使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拼搏意识。

思想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占据着主导的统治地位。中国人向来尊崇儒家学说,“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儒家学说精髓部分,儒家学说要求人们以大局、集体为中心,反对过分表现自我。这就使得中国文化以群体性为主要特征。对西方价值观影响最大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主张发展自己、表现自我。所以西方文化以个体性为主要特征,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

总而言之,地理、经济、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习惯及风俗。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以群体性为主要特征。这种群体性文化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一切,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中国人强调遮掩锋芒和中庸之道,讲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思想较为内敛、保守、中庸。这种保守、中庸的性格体现在科学层面上则是中国人更相信前人的经验,较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探索精神,且思维较为感性。在科学发展进程中,一直在模仿前人,故中国科学体系建设较为缓慢。

西方文化以个体性为主要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极力推崇个人主义,认为一切行为应当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故西方人性格较为争强好胜,更重视个体利益,崇尚自由,强调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西方人勇于探索,重视实践,且思维趋于理性,体现在科学层面上则是不迷信权威、勇于挑战,故而西方国家最终较早的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2、社会交往

中国人性格内敛,讲究辈分、长幼关系等,故而在称呼方面,等级、亲疏关系明显。在中国,叔叔、伯伯、姑父、姨夫是不同的概念,而在西方社会,这些人都叫做uncle。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只有比较熟悉、亲近的人才能直呼其名;而西方社会则较为开放,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多以朋友相处,对老师、长辈、上司都可以直呼其名。中国人尊老敬老,认为老者是智慧、威望的代名词,所以就有了老张、老李这样的称呼,而张老、李老更透着尊崇、尊敬;在西方社会,这样的称呼是不被接受的,西方人通常将老和 “老而无用”联系在一起,所以,这样的称呼在西方社会是引人反感的。

民族性格的差异也体现在社交方面。中国人的整体民族性格是内敛,而西方人则是开放。例如“小意思,不成敬意”,“东西不好,请笑纳”等是中国人送出礼物时爱讲的话,如果西方人听到诸如之类的话语,会认为你看不起他们,拿了不好的礼物来送给他们。西方人更倾向于在送出礼物时说“我希望你能喜欢(I hope you'll like it.)等客套话。在收到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会先表达谢意,等客人离开之后再拆开礼物查看,而西方人则会当面打开礼物并表达谢意。面对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会说“哪里”“不才”等话语,以表谦虚,而西方人则会直接说“thank you”“I am happy to hear that.”。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问“您贵庚?”“您在哪儿高就?”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熟人之间见面则喜欢问“你吃了吗?”“你去哪儿?”等问题以表亲近。在西方社会,与人交谈时,年龄、婚姻、收入、等私人问题是不能问的。西方人对此类问题非常反感,他们认为这种问题是非常不礼貌的,有窥探别人隐私之嫌。西方人更倾向于谈论天气、新闻、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等话题。

3、日常生活

饮食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用料考究、制作复杂、菜系繁多、口味多样。中国人在烹饪过程中强调色香味俱全,其中尤其注重对味道的追求。煎、炸、炒、炝、爆、焗、焖等众多烹饪方法,将食材加工成丝、块、条、片、丁等多种形式。但是,其加工过程中的“煎、炸、炒、炝、爆”,都会使食材的营养成分被破坏,在追求美味的同时,忽略了对营养的需求。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中国简单,对食物色香味的要求不如中国,但西方人重视食物的营养,他们讲求各种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得当,营养成分是否能被充分吸收。西方人在饮食上重视营养,与西方社会历来重视科学是密不可分的。

禁忌的不同,也是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中国人的禁忌、偏好,多与谐音有关。中国人喜欢数字8,因为8与汉字“发”谐音,象征着财源广进;中国人喜欢数字6,数字6象征着”六六大顺”“一切顺利”;中国人则认为数字4不吉利,因为4与“死”谐音;生意人忌讳出门看到蛇,因为蛇与汉字“折”谐音,会有亏本、入不敷出之嫌。西方人忌讳“13”这个数字,因为最后的晚餐中,出卖耶稣的犹大正是第13人,夏娃给亚当吃禁果之日就是13日。所以,西方的很多大厦没有第13层楼;有些航空公司没有13号班机。西方人也把星期五视为凶日,因为传说夏娃偷吃禁果适逢星期五,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也是星期五。如果13日恰逢星期五,那这就是“不详中的不详”。所以在13日星期五,许多人不出门,许多舰船不出航。

文化差异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在对动物的喜好上。在中国俗语中,狗是个绝对负面的词汇。狗腿子、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中国人对狗的鄙视,由此可见一斑。而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第一狗”和总统、第一家庭、第一夫人都是新闻媒体追捧的热点;在英语中也有很多和狗有关的词汇,例如“lucky dog”代指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 ”译为“凡人皆有得意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而在西方社会,龙是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被视作恶魔,甚至在有些地区还有“打龙节”。文化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三、结语

由于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的原因,使得中西方在文化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强,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语言背后文化的学习。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定位文化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尊重其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积极提高自身文化适应性,使中西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杜艳如.浅议中西文化差异[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04).

[3] 李雪梅.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J].理论导刊.2006(06).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4篇

关键词 丧葬礼俗 跨文化 文化融合

一、引言

死亡是生物自然的淘汰,而丧葬是人类特有的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它受人们思想观念的支配,属于民俗文化和民族习俗的范畴。《礼记》中记载:“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的葬礼都包含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色,特别是受宗教传统的影响,中西方的丧葬礼俗有着很大不同。中国的葬礼突显了亲人的悲伤,而西方葬礼却诠释着死者的尊严。

二、中礼之宗教起源

人类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多万年以前,而丧葬遗迹的出现据称在距今4万年前。由于对于死亡的不理解,原始人类产生出诸多的恐惧,他们相信有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操纵着自己和同伴的生死,于是幻想出了灵魂甚至鬼魂这样虽不可感知而又令人恐惧的东西,认定死者有着和活人一样的世界来继续他们生前的日子。死了的人具有强大的能量可以祸福于人,所以活人要象崇拜自然力量一样去崇拜死者,象照顾活人一样照顾死者。正如孔子所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道教、佛教的出现以其自身的教义信念影响着中国的死亡文化。宗教的融合体现在丧葬礼仪中,那便是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丧葬礼仪的出现。丧葬礼仪中繁多的礼仪都是为了表现儒家的孝义。在西方,基督教兴起之前,欧洲宗教属于自然神信仰,即崇拜太阳神宙斯,因此在死亡文化上倾向于回归自然的葬法。而在基督教兴起之后,西方的葬礼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注入基督因素。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

三、中礼之典礼仪式

葬礼的核心部分是典礼仪式。由于中西文化的鲜明特征,中礼的仪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出现了丧葬礼俗。1933年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墓葬的遗存。中国的葬礼仪式在周代定型,而到了唐朝就十分完备。据《仪礼》、《开元礼》、《政和礼》、《书仪》、《朱子家礼》和《明会典》等典籍记载,一套繁复的中国古代官定丧仪流程,从人将死之时为其换内外新衣的“初终”之礼,一直到丧家去丧服的祭礼“禫”,最多者要完成66个仪式。民间葬礼虽然没有这么细致繁琐,也必须至少完成“报庙”、“送汤”、“出殡”和“圆坟”四个步骤,而这其中也包含了“搬铺”、“沐浴”、“更衣”、“饭含”、“覆面”、“招魂”和“送魂”等表达敬孝之意的必备仪式。葬礼中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道场仪式”。作为民间葬礼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场仪式在整个丧葬仪式中起着为往生者超度的作用。道场仪式体现了对逝者的孝,更反映出一个家庭的财力是否雄厚。进行道场仪式的目的是希望超度亡灵早登极乐世界,或者尽早投生到更好的去处。这和西方葬礼中的“洗礼”异曲同工。中国葬礼中大量的纸扎和祭品也体现出中西文化的不同。受佛教的影响,中国丧礼的主色调为白色,据说在佛教中白色代表“水”寓意清净解脱。所以,死者脸上的面衣、孝子所穿的孝服甚至庭院的装饰都是白色的,这可谓是中国葬礼尤其是汉族葬礼的一大特色。

西方葬礼由于基督教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其广泛的影响,葬礼讲究非繁就简。西方殡葬仪式也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等程序。西方的哭丧无论是在初终时还是在教堂里,直至最后下葬,亲友都不能大声嚎哭,只能默默流泪小声啜泣,这是因为西方人认为人死之后摆脱了一切罪恶灵魂到了一个美好的地方,不应嚎淘痛哭以打扰死者灵魂的安静。下葬时与中国葬礼大量纸扎不同的是人们只是随土撒入一些花瓣,墓前立上十字架再摆上一束鲜花。而对于祭文,西方葬礼也会由牧师介绍死者生平,也会有众多亲友上台回忆逝者在世时令人难忘的片断,而内容生动有趣、甚至令人捧腹,台下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大家都沉浸在短暂的美好回忆中,心中充满了愉悦和敬重。这“笑”与中国葬礼的“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死亡的态度。正如一位逝者的女儿说:“我们也十分悲伤,但心中的哀泣不能仅兑现于一种简单的外在形式。逝者己逝,最好的怀念就是快乐的生活,这才是对逝者最高的尊重和真正的缅怀” 。参加西方的葬礼必须身着黑色衣物,包括男士的领带也最好是黑色。这是因为黑色在西方是肃穆的象征,是丧葬的色彩。

四、结语

中西丧葬礼仪的诸多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文化习俗、道德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观的影响。生与死是人类生存轨迹无法逃避的规律。正确对待生命的终结才能让人们对生命更加珍惜和热爱。作为人类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同时也是最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的一部分,丧葬礼俗往往是特定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以及特定精神世界的最集中,最生动的反映。对于中西丧葬礼俗的研究在文化多元的当今世界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华文化信奉“天人和—”的宿命论与西方文化“人本位”的思想交融和互补,这样才能让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灿辉,程式化进程对葬礼的影响及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48-50

[2]龙江,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17-19

[3]潘文一,葬礼中的中西文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4): 110-111

[4]时,徐西胜.丧葬习俗与殡葬文化[J].东岳论丛,2001(3):75-77

[5]田茉云,从丧葬礼俗看中西文化差异[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 95-98

第5篇

[关键词] 英语影片;译名;翻译方法

一、 影响英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因素

(一)票房因素

每一部商业影片制作的目的都是为了赚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许多经典的大片都是耗了巨资拍摄而成。如果因为译名失败,可能会导致影片的票房过低,损失惨重,所以影片的发行必须考虑到市场。观众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影片的片名,无疑影片片名在吸引观众眼球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颖别致的译名会使观众耳目一新且经久不忘。统计资料显示,最成功的影片译名并不拘泥于源语的意义表达,相反这些译名都体现出了貌离神合的共同点。不仅充分表现出可读性的特点,还激发了观众观看的欲望。票房目的性可见一斑。比如影片Speed,《速度》的直译完全索然无味,让观众联想到的只是竞速比赛,而《生死时速》这个译名则紧紧扣住了主人公面临的生死考验的情节,深受观众喜爱。又如影片Ghost,仅其译名《人鬼情未了》就让观众如痴如醉,而且还为观众提供了对这段阴阳交错、凄美绝伦的爱情的无限想象空间。再如影片The English Patient,其直译的片名为《英国病人》,这样的译名会让中国观众不知所云,更不要奢望让其产生观看的欲望。所以译者将此影片片名译为《别问我是谁》,这个译名不仅紧紧抓住了观众好奇的欲望,而且还准确地扣住了追寻这名病人身世的影片情节。很多奥斯卡经典影片的译名都让人过目不忘,如Waterloo Bridge的译名《魂断蓝桥》。

(二)文化差异因素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体,它包括了知识、艺术、信仰、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影片片名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其所属文化的特征,由于影片片名翻译并非纯粹语言间的活动,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过程,因此具有文化特色的翻译也是最难的翻译内容之一。如影片The Third Man曾被译为《第三者》,这个译名极易引起中国观众的误解,认为这是一部反映婚外恋的。而该片中的“the third man”其实是一起案件的第三个目击证人。这就是翻译中译者没有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忽视了语言意义本土化的要求,创作出了一个失败的译名。再如影片A Space Odyssay,由于影片原著本身就含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加上具有“一段艰险过程”意义的非主流单词Odyssay,这对于非英语学习者会造成理解上的困惑,如果在片名翻译中完全割裂中西方文化的联系,只是一味地以翻译为目的,那么不仅不会有好的译名创作,而且也会使影片作为展现西方文化、传播西方文明桥梁的作用大打折扣。当然如果在翻译片名时关注到其所承载的文化积淀,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影片Lolita是由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名著改编而成的作品,讲述了一段忘年恋的故事,其中文译名《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是文化译名中的精品,该译名出自中国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苏轼对其一位朋友老来纳妾的事情用诗句进行了调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显而易见,“海棠”暗指美艳漂亮的少妻,而“梨花”则暗指满头白发的老夫。慢慢地,“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演变成了老夫少妻的代名词。该译名将影片的主题内容和中国古诗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形象地概括了影片的内容,而且很好地对接了差异巨大的中西方文化。

(三)艺术价值的因素

翻译是一门艺术,影片片名的翻译也是艺术创作。好的译名会传递出“美”的信息,常引起观众无限的遐想,产生先睹为快的强烈愿望。而且美感功能是影片片名的三大功能之一,美感功能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片名,给观众以美好的享受。而信息功能、美感功能都是为了祈使功能服务的。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都有一种好奇心,见到新鲜、奇异的事物都会感到兴奋,乐于知晓,易受感染。祈使功能正是通过片名,感染观众的情绪,吸引观众。在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就是“意境美”,而“意于言外,含蓄温蕴”的朦胧美则是意境的核心。相反,西方美学的核心思想则是追求“写实”,即个性与共性的相符和偶然与必然的相成。在英语影片片名的翻译中,怎样创造出一个精美绝伦的译名艺术品是需要译者灵活且严谨对待的。既要尽量保留英语片名写实的特性,又要体现出中国传统“意境美”的美学核心。包惠南指出,影视片名的英语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这也要求影片片名的译者要创作出的译名一定是一个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既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又要带给观众浓浓的韵味。观众不断提高的审美水平让观众不再满足于片名简单的信息传递功能,而是要求影片译名具有让人共鸣的艺术欣赏性。所以很多影片的中文译名采用的都是四字结构,不但传递出了强烈的信息,还被赋予了浓郁的中国文化的艺术韵味。如影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等。

(四)思维习惯的因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由于自然环境、 文化传统、 生活习惯和生产劳动等背景的不同,各民族在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方式、 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语言与思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思维以一定的方式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中。思维是语言的思想内容,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所以在影片译名翻译中要从英汉思维差异入手,通过对比英汉思维形成及其在词法、 句法上的表现来分析,以力求获得准确得体的影片译名。传统的思维习惯让中国人更讲究题目的归纳概括性,如影片译名《逍遥法外》《情定巴黎》《冰海沉船》等。而西方人更喜欢用简单明了却又富含丰富信息的词汇作为片名,如Speed,Titanic,Hackers等。

二、英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方法

(一)从“入乡随俗”的角度进行翻译

从交流的角度讲,英汉翻译正是异域文化移植,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但是由于交流内容都是英语代表的异域文化以及异域的事情,那么很多信息就很难用所谓地道的汉语展现出来,所以怎样才能使影片译名保持原名的意义,还可以让中国观众对译名有亲切的熟悉感,需要译者做到文化的“入乡随俗”。也就是指源语言被翻译成目标语时,放弃外族文化现象,寻找对应或者相似的本族语文化现象,如遇冲突,则站在本族文化的立场上和价值观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在翻译文化色彩较浓的影片片名时,应考虑到中国的文化风俗以及中国观众的艺术审美情趣,最大限度地融合中西方文化。如影片Home Alone的译名为《小鬼当家》,其浓浓的中国文化情调远比直译为《单独在家》精彩得多,更为中国人所接受。在中国,人们常宠爱地称聪明顽皮的孩子为“小鬼”,而“当家”一词又能够带给观众最大的好奇――一个顽皮“小鬼”要如何当家?对观众是一种不可抗拒地吸引。又如影片《修女也疯狂》(Sister Act),修女给人的形象是虔诚、清苦、庄重而严肃,具有这些特质的修女怎么会和“疯狂”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就成为观众们心中急切想了解的疑问。再如影片《龙兄鼠弟》(Twins)、《笨贼妙探》(Blue Streak)等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从简练的角度进行翻译

电影片名一般都是对电影内容的高度概括,仅仅以“忠实”准则要求译者显然不够,这时“简练”原则就显得更加突出了。“炼”字讲求音美,讲求精当,言简意赅。译者通过节奏、音调、韵律,使片名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既传达了情感意义,又增强了审美效果。汉语是声调语,以音调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构成抑扬顿挫、高昂洪亮的音乐美,准确地表达丰富细腻的感情。也在客观上要求影片译名简练、整洁,让译名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内容。如影片Singing in the Rain中文译名《雨中曲》、Courage Under Fire 的译名《生死豪情》都体现出了这样的特点。另外很多英语影片的片名较长,异于中国影片片名简单的特点。因此在进行片名翻译时要做到简单明了,如影片《爱与死》(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Die)、《欲言又止》(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o Ask)等。

(三)从汉语语言习惯的角度进行翻译

四字格是汉语表达形式中的重要而且传统的结构之一,以“四字格”为其主要的结构形式,无论是形式的固定、音节的和谐,还是雅俗兼顾、对立与统一共存一体,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四”这个数字处于中间的位置,这也说明“四”这个数字在中华民族的心理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从表达意义的完整和准确要求来说,两字不足以表述意义,三个字的如“拍马屁”“开小差”等则具有典型的口语特色,不够文雅,而四字结构庄重、典雅、稳定有序,而且字面形式稳定、好看,符合人们避俗求雅的审美需求。其稳定的结构所透露出的丰富的艺术内涵,更加容易让人们欣然接受。由于汉语中的四字格具有较强伸缩性和朗朗上口的特点,多为人们所使用,而且在影片译名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翻译影片片名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如影片《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碧血黄沙》(Blood and Sand)、《廊桥遗梦》(Madison Country Bridge)等。

三、结 语

电影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影片片名的翻译既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功底,又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片名翻译不是简单中英文的词汇对应,需要把握影片的内容,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以及观众的接受心理,使其既能传递影片的信息,同时又能体现出浓浓的艺术韵味。因此,译者不仅要熟谙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转换方法,更应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在深入了解片名字面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基础上理解影片的内容和风格,揣摩措词用语,力求准确把握源语与译语的表层意义和联想意义。翻译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只要态度严谨,充分考虑到中西方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一定可以把英语影片译名精雕细凿成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参考文献]

[1] 肖陆锦.英语影片名汉译技法探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03).

[2]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 冯广艺.语境适应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 孙迎春.“意境”译法探索[J].中国翻译,2002(05).

[5] 聂大海.试论民族间语言的相对性[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04).

第6篇

一、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尽管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但是由于教学指导方针模糊,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英语学习的职业性,出现了重视语言教学轻视文化素养培养现象,甚至将文化教学看作是语言教学的一种附属品,致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培养,其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1]。 

1.教师重视度不高,学生认知存在局限。就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由于高职院校教学为三个学期制。所以,遵循当前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实现。但是由于广大高职教师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高,缺乏统一的认知,加之教学任务繁重,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此外,还有很多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存在局限,被动式地应付教学活动的开展,导致其教学成效偏低。教师自身的中西文化观缺失,在实际教学中无法有效权衡英语和母语文化之间的平衡,这就导致实际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局限[2]。 

2.教学框架不完善。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学题材和历史内容逐渐减少,跨文化交际知识较为混乱,缺乏系统性。跨文化教学目标模糊,教材内容不完整,即便其中部分内容是讲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这些内容也不过是从商业角度上来提醒学生职场上用餐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未能深入文化背景层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可信性和公认度,导致高职英语教中学框架不完善,严重影响了高职英语的教学成效。 

3.受到传统思维定式影响,教学方法单一。在学习英语时,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语言结构差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明确两种语言的特性[3]。由于长期受到汉语思维定式的影响,在英语理解中可能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偏差和失误,影响到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对于学生语言思维培养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很多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时,更多地是从汉语角度进行思考,影响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现有高职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跨文化教学流于表面,未能起到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地来制订教学方案。这种方法尽管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但是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无论是教学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不足,更多地是通过板书和课堂讲解方式来完成的,利用信息技术或网络视频系统讲解的情况还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4]。 

二、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策 

高职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框架不完善,所以在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客观阐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加以引导。 

1.协调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学习关系。语言和文化之间是密切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语言无法离开文化单独存在,而文化则是日常生活面貌和信仰的总体。但是,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语言教学、轻文化教学的现象。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执行者和推行者,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语言和文化关系,能够从多元文化视角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现代英语教学中,其中含有大量隐喻修辞手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5]。诸如,在“It's no skin off my nose if the company is going to invest in high-end goods market.”其中“no skin off my nose”如果是从字面上来理解是由“皮肤从鼻子上脱落”的含义,但是结合实际情景却是指“此事同我毫无关系”的含义。所以,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需要充分结合英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深层次地理解与掌握英语知识。 

2.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长久以来的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工作经验来看,教师需要充当跨文化交际的传播者和推广者,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英语文化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基于此,运用中西方文化对比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一反三,获得更为可观的教学成效。诸如,在讲解地址内容时,英语和汉语的描述方式正好相反[6]。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了解不同文化的交际行为、交际规则和思维方式,从而挖掘文化之间的异同点,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文化冲突现象。 

3.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长期坚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差异,把握跨文化交际教学规律和目标,加强课堂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为可观的教学成效。诸如,对于英美国家而言,对于年龄、收入和婚姻状况均属于个人隐私,而在中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则是可以接受的话题,并非是需要回避的话题。如果不了解跨文化交际内容,在同外国友人交流中直接谈及到隐私话题,可能造成对方的反感,致使交流变得不欢而散[7]。 

此外,高职院校应该同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实训基地,促使学生可以拥有实训机会,切身感受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教学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需要充分发挥出其自身专业教育的优势,为社会输送更多应用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嘉贤.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2,31(5):5-6. 

[2]孟宪英.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2014,6(3):114-115. 

[3]刘佳.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1(23):145-146. 

[4]周群.多元化需求分析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电大理工,2014,14(4):55-56. 

[5]廖丹璐.中外合作办学中高职旅游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2):19-21. 

第7篇

【关键词】服务管理 经营宗旨 服务理念 服务模式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人这样分析: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现代文学翻译巨匠傅雷先生也曾阐述过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想异同:“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

大概而言,中国人重整体,西方人重细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也表现在管理包括饭店管理上。

为什么中国的饭店业整体来说都还是比国外的饭店业差一大截,稍微做得好一点的饭店(集团)大多得益于西方成熟的饭店管理经验,包括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除了改革开放和政策的因素之外,国人思维方式的某些习惯也极大的阻碍了中国饭店业的发展。

服务,本来就是一个不太容易说得明白的词。中国的饭店,很多年以来,都停留在接待、招待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服务。如何提升饭店服务?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要将管理和服务精细化,关注细节,包括硬件的细节、服务的细节、程序的细节,关注客人,关注客人的细微需求,把客人的细微需求、甚至客人潜在的未明示的需求都能发现,并满足客人。这种思维应贯穿在整个服务的全过程。只有这样,中国饭店的服务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提升。现代饭店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上的核心是顾客满意。

一、经营宗旨

饭店的经营宗旨对服务模式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国外许多饭店经营宗旨是把顾客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里兹―卡尔顿饭店的最高使命是使顾客得到真正的关心和享受舒适: “我们承诺向喜爱温馨、轻松、高雅环境的客人提供最佳的环境与设施。客人在里兹―卡尔顿饭店的经历必定是充满生气, 愉快幸福的, 会得到一番喜出望外的体验。”也就是说, 客人的满足是企业的最高宗旨, 一切服务管理, 组织设计, 人力资源配置都应以客人满足为基本依据, 以提高质量来赢得顾客忠诚。我国饭店企业的宗旨不甚明确, 至少可以说没有把顾客的利益放在企业经营的第一优先。中方饭店的职工较外方饭店职工服务意识弱。“顾客至上”意识差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许多中方饭店的经营宗旨不明, 有些饭店的实际经营宗旨与高悬的经营宗旨相差十万八千里。饭店企业经营盲目性的另一个根源是许多饭店尚不是真正的商业饭店, 还带有浓厚的政治接待性质。饭店经营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政治服务, 对上服务而非对顾客服务。因此, 一部分饭店管理者把大量工作放在满足上级上, 而非改进服务质量、满足顾客、赢得利润。

二、服务理念

服务不仅仅是需要员工来做的事情, 它需要从上到下的参与。在一个致力于服务策略的企业中只有两种员工, 即那些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员工和辅助那些为顾客服务的员工的员工。那种总经理位于顶端, 然后依次是各等级人员, 而顾客被置于底部的金字塔式管理等级制度在这里被倒置。顾客位于顶部, 处于最底端的总经理对顾客负责并管理着那些为顾客服务的一线员工和辅助他们的二线员工。这种模式提倡一种更为简单的结构, 强调团队精神, 并赋予清理客房的女服务员和洗碗工与总经理同样的重要性。管理者的首要作用是监控和保持服务的质量。管理者必须保证没有任何事情或人会妨碍服务产品的实现。

三、服务模式

饭店服务模式的建立与一个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环境、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西方的服务模式已经完成了从商业饭店时期的标准化服务模式向现代新型饭店时期个性化服务模式的转变。所谓个性化服务是指为顾客提供具有个人特点的差异, 以便让接受服务的客人有一种自豪感、一种满足感, 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并赢得他们的忠诚而成为回头客。个性化服务是从尊重人的个性需求出发, 是人性化的体现, 是当今人们倡导的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豪华饭店时期。赛萨・里兹为满足顾客需求不惜做出巨大努力,在伦敦Savoy Hotel 主餐厅里, 为了创造一种威尼斯水城的气氛, 他曾在一楼的餐厅里灌进水, 摆上平底船, 请来船夫唱歌助兴。里兹这些富于个性的服务满足了顾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个性化服务的实施、保持需要良好的保障机制。客史档案的完善和积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客人信息, 都将被整理成文字加以处理、保存。相关工作人员在每天查阅预订客人名单和已入住的客人名单时, 要做到熟悉的客人姓名一出现, 相关资料就及时反馈, 相关服务就及时实施。这一系列工作的完成不仅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 更有赖于饭店全员的服务意识。提倡个性化服务不能单纯片面地理解为只是为少数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而是要让每一位客人都感觉到自己是在享受着为自己所特别安排的服务。与西方饭店个性化服务模式悠久的历史相比,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标准化服务模式向个性化服务模式过渡时期。虽然个性化服务这一理念在饭店业越来越流行, 但是我国国内的饭店还是说得多, 做得少或者只是做了些皮毛。因此, 个性化服务要真正体现在饭店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之中, 不仅仅是表现在某一个具体的项目, 一个规章制度, 或者一个口号上, 更要从经营战略角度出发, 切实做好饭店软硬件建设, 软件建设是重中之重。第一, 应转变服务观念, 增强饭店全员服务意识。第二, 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力度, 为饭店的需要选好人, 用好人。使饭店出售的特殊产品不断增值。第三, 从服务心理学出发, 提供超期望值服务, 建立忠诚顾客群。第四, 实行授权服务, 增强服务人员的归属感、自豪感、成就感, 从而增强服务意识, 转变服务理念, 提高服务质量, 创建具有中国内涵的个性化服务模式。相信, 富于东方情结的个性化服务模式是实现中国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饭店作为服务型企业,产品的核心是服务,建筑、装修以及设备设施这些硬件的价值都是在对客服务过程中得到实现的。一个成功经营的饭店,不仅要能提供完善的功能设施,更要能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产品。这里的高品质不仅指个性化、创新化,更要始终如一。

第8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时间隐喻;时间观念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2)02-0267-08

前言

全球化浪潮席卷下,各文化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我国跨文化交际的新纪元已经到来。为了增进相互了解,有更多的机会与世界各国的人们进行商务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我们有必要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避免因认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引起文化冲突,导致交流失败。

跨文化的时间概念

当代跨文化理论认为,时间观念是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理查德・E.波特[1:7]提出,跨文化交际产生的障碍是受八个文化变量的影响:态度、社会组织、思维模式、角色、语言、使用和组织空间、时间概念和非语言表达。其中时间概念是一个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重要的文化变量。同样,爱德华T・霍尔制定了跨文化领域三个重要的文化变量――语境,时间和空间。在他的《无声的语言》一书中,他指出,不同的文化导致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不同。

在中西方文化中,由于感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人们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往往会大相径庭。时间感知方式会影响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并继而影响其言语表达及行为方式,反过来,一定的言语表述及行为方式又反映出独特的时间观念。正因为如此,时间观念不啻是一个隐秘的向导,无形地制约着人们的言语行为。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时间有助于我们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有助于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因此时间观念的差异对交际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中西文化时间观念的差异

时间是永恒的哲学话题,它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联。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观念,它们的不同在于价值观放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根据萨姆瓦[3:168]的说法,注重过去的文化如英国,希腊和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因此,他们强调传统,习俗,历史和宗教和强烈相信之前的事件,过去的经验教会人们如何活在当下。注重现在的文化如菲律宾,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对当下一样重要。在他们的眼中,未来是未知的,现在真的存在。人们的这种文化可能更冲动和自发的,喜欢更轻松,更休闲的生活方式。注重未来的文化把重点放在有意义的未来。美国属于这一类,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是无需回顾过去,努力工作准备未来。它们的不同在于价值观放在过去、现在和未来。

单向时间和多向时间的概念是由爱德华・霍尔提出。单向时间观指:时间是可以量化的和有限的商品,因此有必要使人们懂得使用时间和节省时间。它被认为是最有效地一次做一件事或在一个时间等待一个人。人们不应该让突发事件干扰他们的计划。多向时间观指:时间是无限和无法量化的。人们似乎不太繁忙,他们很容易改变时间表和期限。人们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情况可以频繁调整。中国倾向于多向时间观,通常可以在同一时间处理一些事情在同一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倾向于单向时间观,宁愿在一个时间里做一件事情。

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

西方传统的时间观侧重于研究自然科学中时间的哲学问题。西方文化的时间观受牛顿运动法则的影响。西方文化时间呈线性,意味时间溜得很快,一去不复返。西方人倾向于朝前看,崇尚未来。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历史上由于地理位置和军事力量,它们嗜好扩张地盘,向外延伸,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文化人打交道,他们求变求新,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

美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和工业革命影响,重视时间观念。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因此人们没有历史感,很少关心历史。在他们眼中过去代表过时,无用,守旧的概念。相反他们认为将来很重要,充满希望。只要他们努力,把握未来就一定能成功,就能找到幸福。这是美国人的梦想。

美国人看待时间如水、石油一样宝贵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能节省,花费或耗费的有形商品。在日常生活和商业往来中他们不喜欢相互寒暄浪费时间,喜欢切入正事。在美国,“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有极强的时间观念,注重霍尔所说的“正式时间”。美国人重视制定作息时间表,合理地统筹安排时间以便规划好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正如霍尔指出:“讨论西方的时间观时不要忘记如果没有时间表的话,工业社会将不为人知,微不足道。”[4:136]美国的效率与时间紧密相连。高效率工作意味着他们生活、工作节奏很快。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便利店、快餐店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孕育而生,帮助人们节省时间,迅速完成工作。众所周知,美国人称自己是钟表的奴隶,所以他们分秒必争地珍惜时间。

中国文化中的时间观

中国人的时间观不同于西方的时间观。中国传统哲学认为时间进程不仅是线性而且是循环性。[5:51]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表示时间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

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很重视时间的“过去”,通常把过去当作现在生活的指南因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因此就有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姜还是老的辣”,“人心不古”,“古人云”“世风不古”等习惯用语。

为什么中国人在表示时间的“上、下”词汇比英语丰富,蓝纯[6:97]解释说,中国人有祭拜祖先,崇尚数千年文化的传统。祭总是放在祭坛的顶部,人们跪在地面向上来祭祀祖先。于是汉语中出现许多跟“上”和“下”有关的时间词如“上半年,下半年;上辈子,下辈子;上次,下次;上午,下午;上旬,下旬”等。

中国人侧重循环性的时间观表明人们相信生命有轮回,人类的进程是按周期运行。因此就有“轮回”、“转世”、“周而复始”的说法。

冯友兰[7:213]在他书中指出农民为了农活就必须特别关注太阳、月亮的活动及四季的交替。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过去土地对人们来说十分重要,他们不喜欢搬家,离开土地意味着失去一切,因此他们觉得时间够多,事情可以慢慢做,逐渐养成了慢节奏的生活习惯。乡下的农民――他们的一天通常是按自然规律行事,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时间是金钱”。由此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像“慢走”,“慢用”,“慢慢来”,“慢悠悠”,“三思而后行”,“来日方长”等惯用语。

在农业发展中国家,多向时间观支配人的生活,人们可以同一个时间做几件事情。因为中国人喜欢回顾过去、尊重历史和传统。在中国人眼中时间不是稀

缺商品,很容易就能获得。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吃“大锅饭”的现象普及,人们不重视效率。再加上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陈旧观念根深蒂固,大家的时间观念不强。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时间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现代社会要求时间的严格性和准确性,时间成为世界上宝贵的资源。

新浪网曾进行了一项题为“中国人到底有没有时间观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时间观念正在改善。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3757名被调查者中,77%的人认为时间就是生命,10%的人选择时间是金钱,8%的人认为时间就是幸福。而仅有5%的人认为时间。对时间的珍惜和重视,表明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效率生活,“与时俱进”的时间观念大大增强,有助于中国社会发展。

概念隐喻理论下的时间概念

中西方哲学家,物理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甚至小说家和诗人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过时间的概念。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时间范畴又以空间范畴为前提。其原因是,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发生于具体的空间,空间能为人的知觉器官直接感知,而时间则是无法感知的抽象概念,因此后者必须借用前者来加以认识和表述,也即要借事物、运动、空间方位等概念以隐喻的方式进行表达。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实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于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是隐喻的。”[3:3]按照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是人类概念体系的基础,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面镜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概念隐喻主要有三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将不同的概念域作为始源域来认知时间这一目标域,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时间隐喻。因此,时间隐喻即是将其它概念结构投射到时间概念结构上的隐喻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所使用的成语典故、习语谚语及文学作品都能反映出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时间隐喻概念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以下从跨文化视角探讨时间隐喻理论,借助分析中英文时间隐喻文本研究来挖掘不同文化时间观念异同及重要性。

时间隐喻在文本中的解读

一般来讲,大部分小说按时间顺序来编排叙述。读者能从小说中深切地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和节奏感。比如: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中时间就是按照四季的更替和事件的发展来体现,而马克,吐温的名著《哈利贝克・芬历险记》中惊险故事在漫长的夏天一个个展开,让人体会到时间缓慢地流淌。

下面从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乱世佳人》和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丹尼尔,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小说中译本撷取几个片段,加上一些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习语、谚语,通过文本研究来感知时间隐喻所赋予的语言震撼力。

1、时间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将涉及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我们的许多活动,如辩论,预算揭示时间隐喻的本质。“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和“时间是一个有价值的商品”都是隐喻概念。他们都是隐喻性的,因为我们使用的是我们的日常经验与金钱,资源有限,和有价值的商品概念化时间。莱考夫和约翰逊称这种隐喻结构隐喻[9:133]多德指出:北美人觉得时间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可以被用来使用,购买,浪费,节约,花费,并以其他方式操纵[10:146]。“时间就是金钱”拥有许多类似隐喻表达方式,时间可以安排、节省、耗费等。近年来“时间就是金钱”理念在全世界越来越盛行。例如以下文本分析:

例(1):她终于理解了他,他们俩的心终于撞击在了一起。这珍贵的时刻决不能轻易错过,不管事后会带来怎样的痛苦。

――《乱世佳人》中译本[11:1166]

例(2):他在亚特兰大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现代女郎酒馆楼上赌钱,或是在贝尔,沃特林的酒吧里跟那些有钱的北佬和提包客密商赚钱的计划,使得全城的人愈加觉得他比他这些朋友们更可恨。

――《乱世佳人》中译本[11:849]

例(3):我在所有的铁器中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铁皮,花了一星期的功夫,总算做出了一把铲子。

――《鲁滨孙漂流记》[12:43]

例句(1-3)属于时间结构隐喻。受“时间是金钱”隐喻概念的支配和影响。时间被看作是有价值的商品(如:拥有,失去、花费)。例如,例(2)中“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赌博室……”,金钱是喻体,时间是本体。

例(4):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例(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例(6):光阴一去不复返。

例句(4-6)是中国人常见的谚语。人们喜欢用“时间就是生命”来告诫人们不要浪费时间,要是浪费了时间就再也找不回来。“光阴”在汉语中表示时间。“光和阴”的变换预示时间的流程。在中国传统上人们习惯把时间比作金子,一种昂贵的东西,时间是可以珍藏的。这种惯用语耳熟人详。而在西方“时间是金钱”隐喻深入人心,但近几年在中国流传得很快,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时间如金钱一样宝贵。

这种时间隐喻在中英文上存在差异,基于不同的价值观,传统和生活环境。在过去,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价值,因此这种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就出现了像“一刻千金”,“寸阴尺璧”等成语。然而,西方国家主要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人们重视工作效率和时间。如以上已经说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不同的时间隐喻。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时间就是金钱”的比喻是典型的西方式表达,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比喻是典型的中国式表达。

2、时间本体隐喻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分析,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人们将抽象的概念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这就派生出了本体隐喻。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具体有形的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本体隐喻”又可分为“容器隐喻”和“拟人化”。例如以下文本分析:

例(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在这岛上已经生活了二十三年了。

――《鲁滨孙漂流记》[12:75]

例(8):是啊,时光如流水!二十多年前我种的那些用来做围篱的树,现在已经变成大树了。

――《鲁滨孙漂流记》[12:147]

例旬(7-8)属于时间本体隐喻。时间被看作金钱或移动的物体。当时间被比作移动的物体,我们可以用不同动词描述在时间域运动过程点及运动状态。同样时间也被描绘成流动的水,时间一去不复返。已成为普通的日常语言,且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一般情况下人们已意识不到它们的隐喻性,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用熟知的具体事物来思考、谈论抽象的事物。由此可见,隐喻性的思维方式和其他感知一样已成为人们组织经验、认知世界和自身

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除了上述例子中,仍有很多例子的本体隐喻。在中国时间被描绘成流动的水。当我们想强调时间飞快,我们可以说时间如离弦之箭,像风疾驰,表示时间在我们观察者面前来来去去,例如:“任时光匆匆流去”、“似水流年”、“时光飞逝”、“光阴似箭”英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表达。

例句(9)岁月不待人。

例句(10)如果时间允许的话。

例句(11)有了时间和机遇,一切秘密都暴露。

例句(12)岁月流逝,脑子善思,最大的痛苦也解除。

例句(13)时间是伟大的发现者。

例句(14)时间能创造奇迹。

例句(15)时间能教你学会一切。

――沈一向,沈超英[13:411-413]

例句(9-15)属于拟人化范畴,画线的词都是拟人手法。例句(9)选自陶源明的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告诫人们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年华。例句(10-15)摘自英语谚语辞典。表明时间过得飞快以至于人们抓不住它。时间不等人提醒大家充分利用时间。

例句(16):时间就是生命,懒人消磨时间就意味自杀。

例句(17):时间在飞逝中仍然带给她更多的真理,而且在偷走她的青春时给予她智慧。

――爱德华,摩尔[14:202]

例句(16-17)是英文格言。“杀死时间”动词“杀死”字面上的意思是“造成一个人死亡”,但这里“杀死”的宾语是“时间”而不是“某个人”,表示“悠闲地打发时光”。像这种类似的英文表达还有很多如“愚弄时间”、“欺骗时间”、“谋杀时间”、“偷取时间”等。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喜欢用表达拟人化的时间隐喻,这是典型的英汉语中由于文化差异而不同。

3、时间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隐喻从“进出,上下,前后,开关,深浅中心一边缘”等表示空间的具体概念域向非空间抽象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这些隐喻跟人的身体构造及认知世界的方式有关。[9:133]

李国南指出[15:85]在英汉语中有着相似的方位隐喻。由于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英汉空间隐喻是相似的。例如:“去,往,现,前,来”用来指空间的概念,后来他们成为表示时间的词素,构成方位隐喻如“去年,去岁,去冬,以往,过去”、“现在,当前,现时”、“将来,未来,来年”、“回首,回顾,回忆,追忆,追溯”等时间词。以下文本分析:

例(18):“我现在不去想它,”她重又祭起了自己惯用的法宝,狠狠地想道。“如果我现在还去想失去他的痛苦,我就要发疯了。我明天再想吧。”

――《乱世佳人》中译本[11:1312]

例(19):“这一切等我明天回到塔拉庄园再考虑吧。到那时候我就能够忍受了。明天我要想出个办法来重新得到他。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

――《乱世佳人》中译本[11:1313]

例(20):望着那渐渐离去的岛屿,我心中顿时涌起了无限的遐想,让我想起了当初的岁月,想到了现在和未来……

――《鲁滨孙漂流记》[12:162]

例旬(18-20)中“过去、现在、将来”属于方位隐喻,呈现出典型的美国将来为中心的时间观文化,美国重视未来,因为预示着希望、前途和期望。女主人公斯嘉丽把“明天”当作她的“法宝”。每当遇到困难她就鼓励自己明天是崭新的一天,希望的开始,相信自己只要做好准备一定能成功。俗话说“好时机就要来了”说的就是苦难是暂时的而前途是光明的。斯嘉丽有足够的把握重新赢得瑞特的心,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中西文化隐喻的相似处来自人们隐喻思维的相似,但不同种族、文化、习俗和年龄在交往中会产生不同经验,不同的联想。

第9篇

关键词:会计;双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289-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而会计的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西方优秀会计教材与案例分析,熟悉与掌握西方会计与我国会计实务的一些异同点,对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运用英语处理涉外企业会计实务的能力,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学双语教学模式解析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科目知识来达到增强该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

双语教学模式是把双语教学作为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民族多元文化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并在不断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它涉及到双语教学的定位与教学模式,双语教学的课程选择、课程教材的选用,以及双语教学方法的选择、教育理念与思想等诸多问题。

加拿大和西欧国家(例如比利时、卢森堡等)的一些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实践证明,双语教育能够比较省时、省力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第二语言的能力。香港一些高校(如香港中文大学)的实践对此也证明,通过教学语言可以获取语言能力的提高。在中国,双语教学不是国际上的“双语教育”概念,它是对单一文化的学生进行两种语言混合式的专业教学,不存在文化影响因素。我国内地大学双语教学具有教学的一般性质,但同时又与其他国家存在明显差异(如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不同的目的与模式)。同时,“双语教学”主要是指由教师传授学生学习组成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指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它比教育的活动范围窄得多。

会计学双语教学作为会计学专业一种新教学形式,亟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途经和培养学生的有效方式。因此,对于会计学双语教学模式研究和探索是极其必要的。会计双语教学同样涉及到如会计学双语教学的定位与教学模式和会计双语教学的课程选择、课程教材的选用以及双语教学方法的选择、教育理念与思想等诸多问题。

二、目前会计学双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中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环境等存在的差距,使中西方会计存在很大差异。如中西方会计循环或程序的差异、作分录与日记账设置方面的差异、讲述会计流程所用企业类型的差异、会计科目的详细程度的差异等。这些专业知识差异以及双语教学形式增加了会计学双语教学难度,也带来以下诸多问题。

(一)双语教学与专业外语的关系认识模糊

目前,许多老师、学生甚至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两者各自的定位不十分清晰。认为会计双语教学等同于会计专业外语,或者在实际教授的过程中采用会计专业外语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教学的人不占少数。专业英语是外语教育界为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而进行实用性语言教学改革的产物,它侧重于语言教学的方法,教学过程以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为主线。但在双语教学的情况下,主要是在用第二种语言讲解某一专业知识时,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尤其是听和说)方面的能力。如何正确区分其与专业英语的关系将影响到教师如何开展双语教学、学生采用何种态度对待双语教学、学校如何管理双语教学这一连串的问题。

(二)双语教学管理不到位

在教学行政部门的管理中,首先,一方面使用的是外国原版教材,一方面又要遵从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使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过程中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其次,在课时安排上,针对同样的教学任务,会计双语教学比一般教学需要更多的学时才能完成(目前仅有约50左右学时),因为既要用英文讲述又要用中文解释和讲解。再者,管理部门缺少科学的管理手段保证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师生英语运用能力欠缺与教学高要求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会计双语教学对教师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口语和写作能力要求十分高,但是目前的授课教师很少能达到这一要求;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大学生公共外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四、六级外语通过率不断上升,但就整体而言,学生外语水平仍参差不齐,特别是听力、口语和写作方面能力的欠缺仍为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由于英语基础较薄弱,在双语课学习中,许多同学表现出抵触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不灵活、考核形式单一

会计双语教学要求在课堂上大量使用专业英语,加之针对学生听力理解普遍滞后的状况,教师往往会采用增加黑板板书的方法来弥补,某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还需要重复讲解等,但在讲解与展示内容的过程中,受教师讲授与学生理解能力、讲授内容的难易程度等条件约束,未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双向性、突出启发性,以更直观、更生动、更快捷、更利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如使用手势、形体语言、图形、动画、录像等)进行。考核手段也基本采用一般课程的考核方式与分值结构安排,没有充分考虑到双语教学目的、双语教学定位、教学内容等对考核形式与效果的影响。

(五)教材选取的困难

选择原版英文教材可保证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包括专业词汇使用的准确、专业内客表达的地道、西方的专业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序,真正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客上都能够与世界主流技术和思想接轨。但往往在国外原版教材中难以找到深浅程度相当的教材,即使找到一本较为满意的又可能因有的是标准或规范不相同而不能使用,或者有的是教材编写的风格和秩序上的大相径庭而不合适。

三、会计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建立

建立双语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培养学习研究能力为导向,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多个方面。首先,要确立教学目标。在双语教学中,要变知识教育为能力培养,其教学目标应是通过双语教学提升学生第二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听和说的能力)。其次,教学大纲设计要与教学计划相一致。再次,设计教学程序。教师要将教学材料进行合理的编排,把教学的内容按照相关性、学科发展的先后或难易程度等依次展开,逐步将学生引至学科发展的前沿和重大攻关课题。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多种语言表达形式改善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画面清晰、色彩明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视觉带动其听觉,有助于提高其听力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因此,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如重复性可替代语句的使用、夸张的手势和体语、设问、图画的使用、多媒体技术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时,才易于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取得的成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

(三)改革考核办法,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能力的提高

设定的制度将通过影响人的行为而影响目标的实现,因此,要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使学生从应试教育中只注重死记硬背转变为注重研究能力的提高,就必须改革对学生的考核制度。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而非在期末考试中,因而对学生成绩的考评不能太注重期末考试的成绩,而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例如,平时讨论、学术论文写作的成绩应占总评成绩相当的比重。期末考试要考出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合理选择教材,搭建教学资源平台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双语教材要内容新颖、难度适中。为掌握国外会计准则、国外管理理念的内容,应尽量选用原汁原味的原版教材。

此外,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教学资源平台。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工具收集本学科发展的最前沿资料,下载供教学使用;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国外的财经网站,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上的信息与教材的内容相结合,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可以围绕一门课程设立一个专门的网站,及时提供最新的补充材料和教学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课程交流平台,供学生交流课程学习体会、提出课程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并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通过教学平台的建立使教学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结语

会计双语教学需要在教学管理、理念、实践、方法等各个方面统筹安排、合理规划,需要按照系统观原则建立合理的会计双语教学模式,并加以实践,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过程逐步完善双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运兰.双语教学采用西方会计教材差异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1,(2):118-119.

[2] 向友君,徐向民.香港理工大学双语教学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12):74-75.

[3] 孙鹏云.会计专业双语课程的教学体会与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4).

[4] 余志君,张黎.国内近年来双语教学研究评析[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6):66-68.

[5] 于侃.双语教学方法探索[J].华章,2012,(5):165.[责任编辑 李 可]

收稿日期:2012-05-30

第10篇

关键词:概念整合 认知解读 价值观 

    1、概念整合理论及其认知模式 

    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概念整合看作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并结合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概念整合的认知模式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一个是说话人所构建的心理空间,另一个是写作所构建的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共享一个框架结构,即两个思想家的不同观点、表达方式、表达语言等。然后把1、2两个心理空间的元素在第三个输入空间即类属空间里对接,最后把相互对应的元素有选择地输入到第四个空间——整合空间合成,具体合成大体要通过三种方式运作:配置、匹配和发展。配置是把每个输入空间的信息元素投射到整合空间中去。包括来自输入空间的各信息元素的“融合”。匹配是将输入空间的信息元素与长期记忆中的信息模式、背景和知识相互配合。输入空间的结构一经与长期记忆中的信息模式建立联系就会产生新的概念,使话语(文章)得到解释。 

    2、概念整合理论对英汉语言现象的解释及广泛运用 

    语言学家胡文仲指出:“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它是文化中相对稳定的部分…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因此,研究语言不能脱离价值观。通过概念整合对英汉词语的比较,可以我出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所在,从而进一步挖掘出英汉民族价值观的共同性与民族性。 

    概念整合理论具有强大的阐释力。通过四个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认知运作,能充分解释各种语言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价值观念是文化中的一部分。文化不同导致价值观念的不同,对语言的影响也随之不同。因此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对英汉二种不同的语言现象的解释,从而可以更明确地反映出英汉民族价值观的异同之处。下面我们以英汉死亡委婉语这一语言现象为例,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对人们理解英汉死亡委婉语的解释过程,从而反映出英汉民族价值观的异同点。 

    3、中西方相同的价值观念对词语的理解 

    对于英语死亡委婉语“paassed away”以及汉语死亡委婉语“去了”有着相同的意义,请看例句,“这个老人昨晚去了。”当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立刻就会明白其意“这个老人昨晚已经死了”。通过概念整合网络,可以解释人们理解这句话的认知过程。输入空间1中,是有关“人死”的认知域,其中包括了“人,出生,长大,死亡,不可能复活”等元素。输入空间2,是“旅行”的认知域。其中包括了“人、启程、路程、目的地、不再回来”等元素。类属空间中的结构决定了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相互映射以及向合成空间选择性投射的可能性,其内容包括了“开始、过程、目的地、结果”等元素。在合成空间中。通过“组合”的认知过程得到一些新型的对应关系,这些新型的对应关系是两个输入空间里所没有的。“人死”和“旅行”的认知域触发我们的认知机制,激活已储存的相关背景知识,这帮助完成了概念整合的“完善”环节。在新组合和激活的相关背景知识投射到合成空间后,合成空间按照自己的层创逻辑进行运作从而产生新的意义解读,完成概念整合的最后一步:扩展。因此,“人死亡”结果同样在“人启程”的结果之间起作用。

    4、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对词语的理解 

    4.1例如:天崩vs.hit the rocks(撞暗礁) 

    (1)天崩

  同样,在此有二个不同的输入空间:输入空间1(一个帝王死了)和输入空间2(天塌了,天崩了)。输入空间1包含的元素有:“帝王”、“至高无尚的权利”、“死亡”、“统治国家的灾难”等。输入空间2包括“天”、“主宰万物的权利”、“崩塌”、“人类的灾难”等元素。类属空间包含了施为者(帝王,天)、主体特征(皇权、主宰万物的权利)、行为(死亡、崩塌)、行为的后果(统治国家的灾难,人类的灾难),等实体。这些由两个输入空间共享的元素决定了两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 

&n

bsp;   合成空间的元素:帝王死亡的后果=天崩的后果。其中新型的对应关系包括:“帝王”和“天”相对应,“至高无尚的权利”和“主宰万物的权利”相对应,“死亡”和“崩塌”相对应,“统治国家的灾难”和“人类的灾难”相对应。这就完成了概念整合的第一步:组合。元素“帝王”和“天”触发我们的认知机制,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完成概念整合的“完善”环节。在新组合和激活的相关背景知识投射到合成空间后。合成空间按照自己的逻辑推理进行运作从而产生新的意义解读,完成扩展最后一步:“天崩意指帝王死亡”。这种意义的解读就在合成空间里产生了。该委婉语暗指帝王的死亡犹如国家的灾难。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即封建等级制度下重身份的价值观。中国人历史上一直很重视人们的社会等级身份。儒家的“礼”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价值秩序,其核心是严格的等级制,早在周代,便把人分为“十等”。《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供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2)hit the rocks(撞暗礁) 

    在四个心理空间中,类属空间中的结构是“施为者、行动、后果”。输入空间1是有关人的认知域,其中包括的元索有“人、难以预料的灾难、死亡”,输入空间2是有关航海的认知域,其中包括“船、撞暗礁、沉入海底”。类属空间中的抽象结构决定了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中的元素一一对应,比如:“人”对应“船”,“难以预料的灾难”对应“撞暗礁”,“死亡”对应“沉入海底”。这就完成了整合过程的第一步:组合。关于“船撞暗礁”以及“的背景知识,连同新组合,共同投射到合成空间。完成了整合的第二步:完善。在扩展中构建了新的意义:船撞暗礁后消失=人遇到灾难后死亡。 

    西方人的价值观强调人人平等,公民享有最高权威,平等的商业社会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因此英语“死亡”委婉语中有许多源自各种职业的术语,这些词语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现了英语国家的行业文化。比如,本例句中源自航海用语的一些“死亡”用语,如hit the rock,launch into eternity,under sailing orders,slip one’s ropes/cable等。源自通讯领域的“死亡”代用语,如be cut off,ring off/out等。来自金融和会计界的“死亡”代用语有pay the debt of nature,pay one’s last debt,close up/set one’s accounts,cancel one’s accounts等。戏剧界和电影界也产生了不少“死亡”代用语,如black out,switch out the lights,drop the curtain,bow off/out,fade out,fold(up)the final curtain,the curtain call等。 

第11篇

关键词 早期驻外使节 日记专著 测绘技术 地理思想 地理学团体

中图分类号:K825.89 文献标识码:A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地理学从传统到近代的转换是从以后的西学东渐才真正开始的。长期以来,中国人所抱持的地理观念是以所能识见的区域为世界空间、以自身为圆心自我为半径的华夏中心论。以后,这种观念得到了彻底的冲击,而有识之士则开始尝试突破原有的壁垒,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引入西方地理学知识,有意识地转变传统的地理学观念。在这一过程的初始阶段,有两类人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其一是西方来华传教士,他们带来了近代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其二是中国走出国门的一批知识分子,尤以长期留驻国外的使节为最,他们深入考察世界地理环境,学习近代地理学的应用技术和理论知识,对比中西方地理学的差异,倡导地理学的专业教育与研究,为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萌芽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往此类研究中往往只关注传教士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影响,或者提及张相文、竺可桢等更晚中国学者的作用,而对早期驻外使节的贡献,或少有提及或语焉不详,这显然对叙述中国近代地理学初期转变发展的过程和形态是不足的。

早期驻外使节出使期间(1876-1894),正值西方近代地理学体系基本完善之时。而地理学知识在近代中国是所有西方科学中对中国士人最早具有启发性的,因为只有认识了外部世界,才能更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地理学中寄托了他们经世匡世的苦心,并标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早期驻外使节正是在这样的思想震荡中,逐渐开始了解世界,改变传统的地理观念的。他们在出使以前,就基本上摆正了地理认知的心态,而出使以后,他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在面临着新的地理情况,世界地理环境和西方近代地理学知识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考察对象。在此过程中,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对西方地理学知识的本土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1出使日记与地理著作流传于世

以后,《四洲志》《》《瀛环志略》等地理书籍的问世,使国人眼界大开,方知地球之上有五大洲四大洋。但无论是林则徐还是魏源、徐继畲,都没有走出国门,其所编著作也均是凭借二手资料汇辑而成,缺乏实际观感。早期驻外使节出使西方以后,大多写有出使日记,对所历诸国的风物胜迹、关山形胜、工农物产、民情政教等都记录颇详,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出使日记缺乏严格的系统性,不能算作地理学专著,但是却有较强的准确性和实地观感性,其所记录的内容对于后世学者编著世界地理学书籍具有较为客观的借鉴作用。正如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跋语中所言:“尝议续《瀛环志略》,分饬随员,翻译泰西地志,已十得六七,而摘其大略于日记之中。”可见,薛福成将其所记录的地理知识绝大部分都放入了其出使日记之中。这种情况在其他使节的日记中同样多有体现。

除了出使日记,使节还著有大量专门的地理著作流传于世。黎庶昌在欧五年撰著了《西洋游记》七篇、《欧洲地形考略》、《由北京出蒙古中路至俄都路程考略》、《由亚西亚俄境西路至伊犁等处路程考略》等,另有在出使日本前所撰《丁亥入都纪程》一文。钱恂因参与中俄的边界交涉,对于俄国的无理要求愤愤不已,于是作《帕米尔分界私议》以作清廷与俄人谈判之依据,终于使中国在较为平等的协议上签字,而且“界址地名自我开示,则固前此未有之事”。许景澄则对中国的西北地理较为关注,驻外期间广泛汲取西人研究成果,著《帕米尔图说》和《西北边界地名译汉考证》两书,对诸国详加考订,所用地图多为中西方最新版本,“博访众本,先施甄择,工绘既毕,次第校译,其间搜稽掌故,审析方言,酌称名之异同,究届址之起讫,辩山川之脉络,征部落之存亡,乙削再四,然后写定”。另外,由许景澄译出的俄国人伊鄂诺弗和康穆才甫斯基、英国人杨哈思班和戈登的游记以及《阿富汗布哈尔二国交界记略》等地理学资料,对于清廷了解英、俄两国在中国帕米尔高原的行动也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驻日使馆参赞姚文栋,其驻日六年期间针对日本著有《清国兵要地理》而对中国了若指掌这一状况,他汲汲然“考求日本地理”,终著成《日本地理兵要》一书。该书全面介绍了日本的地理要塞,军事设施,使之成为“中文日本地理最早之本”, 1882年由同文馆刊印成书。

这些地理学专著多带有地理考辨的痕迹,语多凿实,客观科学,不仅反映出中国传统舆地之学的诸多特征,而且实为中国近代地理学著作的先声之作,为国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和周边地理环境提供了详实的材料。

2引进西方地理测绘技术为我所用

与中国传统的舆图测绘方法相比,西方的经纬法更为科学、精确。虽然早在康熙时期,清政府已经在制作舆图时使用西方的测绘法,但却并未普及开来,导致到了光绪年间,许多清代地理学者对此尚不了解。而在此时,驻外使节在参与边界谈判的同时,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绘图法的局限和西方近代绘图法的先进。如薛福成就探讨了中国测绘之学不如西方的原因,认为“其故有三”,即“测绘之业,无如西人之专”、“测绘之器,无如西人之精”、“测绘之法,无如西人之详”,并感到中国地理学的不足:“近六十年中,西人译述其书(波斯文《元史》),今乃得假途西文,裨我掌故,始知《朔方备乘》等书,都非可信。……中土于舆地一门,长于考古而短于知今,详于中原而略于边外,绘图测地狃于开方计里之说,斫圆为方,万里之遥便不能合。”许景澄则经过实例对比,分析了西人地图和测绘方法优越的原因。如关于山脉之测绘,他谈到“中法绘山为旁视形,能状高下,而不能得广狭,而西法绘山为平视形,其占地体积暨干支巅麓纵横分合,无不晰具”。在考证俄国人所称的“色勒库尔山”时,他也发出了“非用西法测绘,安能脉络明晰如是乎”的感慨。他还指出实地考察对于地图测绘的重要性,“近时西人之精测量,游帕地者岁不绝迹,所撰图多得自亲历,愈后愈确”,“西人游历不惮深阻,其所测绘皆由身履,虽曰凿空,足裨考订”。对于这两点,跟随薛福成出使英法的随员钱恂也有所认识。他在其所撰《帕米尔分界私议》一书中认为如果想了解详细情形,“证异同,订讹舛,则非身履其地者不能,亦非通西国测绘精法者不能也。”可见,经过对西方近代地理学的考察,驻外使节认识到先进的测绘之法和亲身的实地考察对于地理分界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一些使馆的专业人员开始尝试学习西方的测绘技术,并将之为我所用。随刘瑞芬出使英国的使馆随员邹代钧不仅首次根据以地定尺原则,以法国一米为三尺来制定中国之尺,而且将中西测绘方法结合起来,独创出系统的测绘理论。据说一日邹氏闭户究心地学,“潜推度里相差之所以而憬然有悟,谓:‘以尺量地,尺有差地亦随之而差。以地定尺,地有准,尺亦随之而准。以地定尺,是谓迈特(metre),迈特者,法兰西之尺度名也。一迈特为四千万分地周子午圈之一,以吾华一尺与迈特比,为一万二千九百六十万分与四千万分之比,华之一尺,适等于百万分迈特之三十万又八千六百四十二。’遂以此率制中国舆地尺,而图绘乃有准绳。”邹代钧的测绘理论,是在其随使欧洲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形成,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上会典馆书》和《湖北测绘地图章程》二文中。具体来说,其测绘理论主要包括测量和绘图两部分:在测量方面,他主张通过测天度以定州县之部位;测地面以定州县所辖之各地;在绘图方面,他认为绘制地图,首明分率(即确定比例尺),再布经纬。他的这套理论对于晚清《大清会典舆图》的绘制起到重大作用,而依据其法所测绘的《湖北舆图》、《湖南舆图》在当时各省地图中,均属上乘,时人称之“实能荟萃中西之法,言之凿凿”。

3丰富中国近代地理学思想

通过实地考察,薛福成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看法。一是在西行途中观察到气候于人文的关系,“大抵地球温带为人物精华所萃;寒带之北极,则人物不能生;热带之下,人物虽繁而不能精。而温带近寒带之地,往往有钟毓神灵、首出庶物者,则以精气凝敛之故也”。这很明显是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二是注意到地球物产枯竭的问题:“余闻西土之精矿学者称,地中之金、玉、银、铜、铅、铁、锡、煤等物,多系太古以来所含孕,非若五草木之随取随产也。余于是知宇宙间开辟日久,人民日多,攻取日繁,千万年后必有销竭之时。”他以中国的木材、玉、金、鹤等动植物矿产古多今少为例来说明:“若宝物之稀,盖因中国开辟最早,取之愈尽,用之愈竭。虽西洋矿师谓中国宝藏甚富,然其上层,古法所能取者,殆已罄竭无余。若用机器开挖之力,则中国未泄之宝气,犹多于外洋。盖因千余年来,矿政不修,转得藏富于地之道。迩来觊觎者多,势难久闷,是矿物必将陆续兴办。再到四五千年后,当有告罄之势,而外洋则必已先罄,彼时物产精华,中外并耗,又将如何?此余所以不能不为地球抱杞人之忧也。”实际上,薛福成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这里所涉及到资源危机的问题,在1864年美国地理学家乔治・马什(G.P. Marsh)所著的《人与自然》一书中曾经涉及过,但其所指乃整个自然环境,而非仅仅指矿产,且在当时未能引起他人注意。俄国地理学家沃耶科夫(A.I. Voeikof)于1901年也曾发出警告: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变化,会导致想象中的气候变更。而直到1905年,美国地质学家谢勒(N.S. Shaler)又回到人类对于地球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破坏作用这一论题上来,但真正引起学界和社会的重视则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了。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或探讨中,薛福成应在世界地理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4组织近代地理学研究,成立学术团体

1889年,邹代钧从欧洲回国时,带回了在欧洲搜集的600多幅西文地图和地理图册书籍以及各种制图仪器。甲午战后,鉴于西方各国之强盛得益于地理研求,他在好友的帮助之下,在1896年于武汉创立译印西文地图公会,集资招同人编译出版地图,“天下有志舆地学者,均可入社共相切磋”。此公会不仅是一个商业性出版机构,还兼带有学术研究团体的性质,后相继改称为舆地学社和舆地学会,更增加了其学术之氛围。这与邹代钧在英国考察其地理学会有较大关系,“英国兵部、海部之舆图学会,开办至今二百余年,未尝或辍。是知彼时之雄长于五洲,于地理固研求有素焉”,因此在中国讲求地理,办地理研究学会也成了邹代钧的理想。到1908年,此会共出版了13中178本地图,被认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

5结论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可悲的莫过于在复杂险恶的国际环境中丧失对世界的判断能力,而在当时的国内,绝大多数中国人依然秉持着传统的华夏地理中心观的偏见和狭隘,使他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陷入种种错觉之中。据王尔敏先生统计,清朝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四十年间,中国所撰写的域外地理图书共20种,1861年到1900年的四十年间,国人所撰著的外国国情舆地图书共61人,著作151种,经笔者初步认证,其中包括了53位外交使节和118种著作,分别占到总数的87%和78%,可见外交使节对于晚清国人世界观念和地理观念的影响程度之深。他们的亲身见闻随着日记和专著不断的出版而广泛流传,真正扩大了中国知识阶层的眼界,也促进了中国传统地理观念的改变。他们通过确立系统并符合实际的世界地理观,清晰地认识到了世界,认识了自我,并由此激发和产生出诸如薛福成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地球资源枯竭问题的探讨。归国以后,他们依然对中国的地理学事业热心不已,通过在西方国家所得经验,创办地理学研究机构和团体,使中国的地理学不再是历史学的附庸,而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逐渐摆脱了古代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体系,开始走向近代科学地理学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65.

[2]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M].岳麓书社,1985.

[3] 黄万机.黎庶昌评传[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224-233.

[4] 钱恂.帕米尔分界私议[A].清朝藩属舆地丛书(三)[C].台湾国风出版社,1967.

[5] 许景澄.帕米尔图说[A].清朝藩属舆地丛书(三)[C].台湾国风出版社,1967:1547-1548.

[6] 贾建飞.清季驻外使节与西北史地研究――以许景澄为中心[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7] 张敏.略论姚文栋边防思想及实践[J].史林,1999(2).

[8] 许景澄.西北边界地名译汉考证[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39.

[9]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M].岳麓书社,1985.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79-01

徐静蕾与许鞍华同为国内著名女性导演。两位导演除了性别之外还有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她们的作品中都折射出了其女性意识的表达。

“女性意识是指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以女性的眼光来体察生活中的一切。当这种女性意识深入到电影里,以女性的眼光看女性的婚姻、恋爱、家庭等生活现象,便无疑不仅使中国的女性电影开拓了表现的视野,同时也有助于塑造更加完整的女性形象。”[1]许鞍华导演的《女人四十》与徐静蕾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是标准的女性电影,两位导演对女性意识的表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在这两部影片中展现的十分充分。

一、艺术风格的异同

(一)平淡的节奏,含蓄的表达以及对女性个体命运的关注是她们的共同点

许鞍华的《女人四十》作为其代表作之一,用安静的镜头语言细致的记载了一个普通女性的生活故事。为了家庭和生活奔波的阿娥和老公孩子以及公公婆婆一起,住在一所拥挤的两层小房里。婆婆去世,公公老年痴呆,工作又遭遇变故,一系列的打击连贯发生,阿娥靠着自己的善良和坚持克服了重重的困难,最终和家人一起回归了和谐的平静生活。电影真诚的刻画出了女性在生活中始终存在的无奈和挣扎。舒缓的节奏和对情感的含蓄表达给了观众一个自己去发现和领悟的机会。

根据茨威格同名小说改编的《来信》以女主人公的视角回忆了她终其一生对一个男人的爱的故事。整部电影以一封信贯穿始终,信的内容和节奏,就是电影的叙事顺序和节奏。正如影片中女主人公自比的白玫瑰“淡淡的气息”,电影通篇都弥漫着这股“淡淡的气息”。这种气息,将观众引入了这个女人隐秘而长久的爱情之中,并为之动容。

电影《女人四十》和《来信》都讲述了关于女性命运的故事,展现出了传统背景下,不同于传统印象中的女性坚强、独立的一面。同时也体现出了许鞍华和徐静蕾作为女性导演,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及理解。

(二)叙事手法的不同展现出了她们对电影表达的理念的不同

《女人四十》中,许鞍华没有刻意的去安排一个有趣的故事,反而只用平凡的情节组合成了一个随时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普通故事。她以独特的的女性视角,凭借着细腻、琐碎的镜头语言展现出了具有着独立个性,甚至比男性角色更具有领导力和更为坚强的女性形象。对于她来说,重要的是情绪和视点的表达。

《来信》是一部把电影的商业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作品,这和徐静蕾坚信“好看的电影首先要会讲故事”密不可分。从童年时期的情愫暗生到青年时期的疯狂爱恋,再到中年之后的期待和解脱,《来信》讲述了一个迷人又特别的爱情故事,很好的满足了其商业吸引力,而她也通过这个故事,颠覆了传统的男女爱情模式,女性个体变成了自己爱情的主导者,这场爱情里的男人是模糊的,边缘化的,病态的,女人自己才是坚强、勇敢的,敢于与命运抗争为自己创造幸福的。

二、创作心理的异同

(一)共有的女性主义思想倾向使她们创造出了颠覆以往的女性形象

《女人四十》中的阿娥是一位干练又具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传统女性,她同时也显示出了强于男性的领导能力和抗打击能力。如,影片中阿娥的婆婆去世了,本应是由她的老公来主持后事的场景里,是阿娥在操持着大大小小的事情;阿娥的公公误食香皂后,她的老公也躲到一边不知所措,阿娥又成了那个最终站出来解决问题的家庭主心骨。从这些内容不难看出,许鞍华的内心是有着男女平等,女性甚至能比男性做的更好的思想存在的,而这正是女性主义思想倾向的体现。

徐静蕾在《来信》中刻画出的女性则更为颠覆传统,女主人公没有家庭的束缚,甚至反对家庭的束缚,她自己掌握自己的爱情和命运,从一个“他者”转变为了主体。这种独立和勇敢也正是我们能从徐静蕾本人身上所探查到的。同时,她在《来信》中所刻画出的男性病态、模糊的形象也同样体现出了她的女性主义倾向。

(二)不同的人生经历给予了她们不同的创作心理定势及动机

“创作心理定势是创作主体个人的人生经验,艺术积累,知识素养,生活经历等各方面长期储备的结果,并由创作者的提升概括,抽象内化而凝固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创作模式。”[2]就许鞍华和徐静蕾的人生经历来说,许鞍华已经拥有了很长时间导演经验的历练,在她的文化背景里混合了中西方的思想和理念,因而后来的她作品更为冷静而淡然, 动机以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为主。徐静蕾作为70后新晋导演,她的作品在平静之下依然显示出了一丝掩盖不住的浓墨重彩和激情洋溢,她的所要表达的是成长与爱情。

参考文献:

[1]魏红霞.80年代中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M].浙江大学学报2012(03).

[2]冉璐璐.浅析导演许鞍华的创作心理定势[M].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