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

时间:2023-08-01 17:4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

第1篇

教师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在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赋予了新的角色,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教学的专业结构,所谓教师的发展就是在教学专业领域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还不够成熟,本文结合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研究。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概述

(一)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认可教师是一种专业的前提下,探究教师如何发展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一种自主选择,不管动因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内部,都会表现为教师主动的个人选择。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文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是:小学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得到支持的背景下,形成新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同时不断更新、扩充原专业结构,最终实现自我专业发展。这种专业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种主动行为,外部环境和发展背景起着促进作用。小学语文专业发展具有自律性和他律自律性的特点。

三、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结构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结构包括:一是教学信念,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观、小学语文教育价值观、师生观、儿童发展观等方面的教育观念的总和。教师的教学信念形成于教学实践,具有稳定性和内隐性的特点,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是专业知识,包括一般性知识、语文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及教学方法等,专业知识结构限制着教师思考问题的视野,支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规定了教师的实践工作范围。三是专业能力,即教研能力、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四是教学经验,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是教学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具体变现为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和经常性主动自我反思,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原动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

首先,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比较低,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教师队伍很难吸纳高素质人才,因此,影响教师专业的发展。其次,教师的专业培训缺乏针对性,中小学教师获得专业培训的机会非常有限,即使有机会参加培训,培训教师多为理论研究的学者,与教学实践相脱离,授课内容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很难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再次,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教师法》作为调整和规范教师行为的最高法律,仅对教育教学做了简要规定,缺乏对教师职业专业性、稳定性、神圣性的有力保障。

(二)内部因素

首先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精神,表现为自觉遵守教师的职业操守、对自己职业的负责精神、敬业精神和对学生充满爱的情感。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决于自身的因素,体现出自身敬业精神,对小学生的爱与奉献,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尚的道德,职业道德高尚,就体现在对学生的热度和自己的专业的热爱。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具有的知识特点,小学语文能够在儿童发展上给予学生极大地快乐,小学语文通过文章的渲染力,来对小学生学习给予知识传授。教师的专业的规范性与其自身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联系,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过去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到实践理论。

五、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1.校本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对于在小学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师来说,这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大学里已经接受过高等师范教育理论的培训,充分的掌握了小学语文教学组织教法,教学目标,教学专业知识,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培训,他们拥有这些最基本的专业知识理论。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进,这些教师专业知识需要新鲜的理念来补充他们的头脑。因为现代的小学生对知识认知的比较广泛,需要生动教学课堂来调动他们学习的动机,只有教师自身不断的开发自身的知识和课程,才能满足小学生的需求。因此,如何使入职的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再不断的研究教材的情况下,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我们学校教师要认识到立足自身校本课程开发和立足校本专业,研究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出路。

2.非校本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对于我们所分析研究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内容中,应以学校为本的专业发展,这是由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和小学语文专业特点所决定。但非校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也必须予以考虑,校本与非校本的发展途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为中小学校与其他一些教育研究机构也是相互联系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非校本途径,必须注重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组织为基础。

六、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问题;构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时间是讲解知识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听课,这在课堂教学中教室里的气氛也不活跃,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和应用,语文课程设置教材增加了更多的实践,并为教师实践教学系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吸收了学生、更多的学生通过实践知识-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参与,让小学生的学习和积极的氛围中成长。

一、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实践性教学是很多学校教师被要求使用的教学方式,在运用过程中学校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主体与监管主体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在教学进行中,教师可以随意决定授课方式与手段,并且决定着实践教学的各种问题,有时候教师就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

为此,学校首先应该重视对于教师实践教学的培养,首先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可以使得教师使用恰当的方式教育小学生,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就目前的实践教学状况而言,很多小学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面对新的小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设置,很多教师都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创新,小学的实践教学多是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和教学经验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总结的,这就造成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固然值得参考,但是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方式对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教师的实践教学方式才会更加科学。

实践教学的不科学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在进行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或者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社会调查时,本意在于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却因缺少科学的指导,使得实践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实践教学体系与实际教学情况不符

在构建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和科学的建设,致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会面临很多问题。实际的教学情况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不相符合,进而造成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书法比赛、知识比赛等,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由于赛制设置不合理,评选制度不完善等,就会造成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降低,达不到实践活动的效果[2]。

二、如何科学构建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

(一)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

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为此学校要重视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及时解决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

实践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教学的改变,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说都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因此学校不能够仅仅依靠教师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应该不断让教师接受相关的教育培训,借鉴其他校园的优秀经验,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

(二)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

科学的指导对于实践教学系统的开展必不可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坚持学校的科学指导,实际教学经验虽然可以提供教学参考,并不能够完全掌控实践教学的各种环节与手段。科学的教学体系对于实践教学的长足发展尤为重要。

提高实践教学的科学性的另一手段就是加强学校的硬件设备建设,例如重视建设多媒体设备,建设学生活动中心等,这些硬件设备的完善,有利于各种语文教学实活动的开展,更加符合科学的硬件设置。实践教学系统的科学性对于学生学习的系统性、科学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因此科学的实践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减少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失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实用性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需要不断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与科学的手段才可以形成,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要重视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的学校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对于实践教学手段进行及时的调整。

结合实际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的教学反馈,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也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进而形成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反馈,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给学校,学校根据整体的教学状况对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2]。

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该逐渐变动,而不是彻底的改变。小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学习需要一定的适应性,实践教学体系在不断的变动过程中会对于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际适应性,逐渐对于该体系进行改革,与实际的学校情况、教师教学、学生的学习状况相适应。

三、结语

小学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的背景之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的。就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情况来看,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但是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完善并且符合实际情况的体系。随着实践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学体制的建设会逐渐形成,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会不断地更新与丰富。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传承与创新

一、引言

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要课程,学好语文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传统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六年级处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通过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能够给即将进入初中的小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要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既要传承以往的优良教学传统,又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

二、传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良传统

对小学生而言,语文教学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掌握基本汉字、训练汉语能力和提升阅读技巧上,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学任务赋予了学生大量的背诵和记忆任务,甚至是强制性地背诵和记忆。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教师们通常会教授学生背诵字、词、句的重要性,只有通過一定的知识背记,才能提高学生的汉语语感能力,这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以传承。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履行好引导和监督的职责,既要教授学生记忆和背诵的技巧,又要检查记忆和背诵的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特别是对六年级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语文成绩,可以说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直接影响到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对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的自信心,因此在这一阶段,必须打牢小学生的语文基础。传承从某种形式上来说,要求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六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真总结以往有效的教学经验,既教知识,又教方法,让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清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初步的印象,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实践证明,只有不断的重复,才能加深印象,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不断加深对教师所教授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个人的语文能力。

三、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方法

创新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是最本质的要求,但要做到创新,需要语文教师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创新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创新必须建立对优良传统进行传承的基础上。

创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焕发出语文这一传统学科的新生活力,让语文这门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欢迎。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来说,语文教师必须把提升教学质量摆在第一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比如说,可以尝试性地将成语、谜语、歇后语,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甚至通过开发和创造益智游戏,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都在倡导一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式,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这种教学方式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发挥好引导作用,游戏和学习的结合并不紧密,往往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如果能够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无疑有着重大的帮助,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更有兴趣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更加主动地探索学习语文的方法。通常来说,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到的语文知识都是非常浅显的,往往停留字、词、句上,因此可以考虑把创新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转变语文教学模式上,改变传统的单一讲解知识点的方法,把教学关注点放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兴趣上,想办法提升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而不是把学习语文当成负担。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把语文课堂变成小学生展示个人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语文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解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已有的教学经验表明,许多对于文科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大都能够在文艺领域有所建树。对六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语文教师一定要把住六年级这个特定阶段,把培养学生语文兴趣这个重点凸显出来,让语文教学朝着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当然,这里说的以培养学生兴趣为重点,并不是指完全放弃对基本知识点的背记。相反,只有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学生才能对语文学习引起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所以说,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点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并不冲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把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提升学生语文兴趣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小学语文教学取得应有效果,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结语

第4篇

1 “多问却似总无问,惟觉樽前答不成”――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现状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常常出现所提问题目标不明确、问题探究性不强、问题预设过多只为追求课堂氛围等现状。笔者通过记录自己的课堂实录,外出听课,对自己学校及周边乡镇和完小的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做了实地的调查研究。

《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现在人多用做比喻渐渐沉醉某种理想事物。由此我想到了在课改中刚进教师队伍的自己,像春潮一样拥抱热情投入到教育的热潮。但是,浅薄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只停留在知识层面,带着理想性的教学状态进入课堂。但是,这种看似花俏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形似神移,简单模仿。故笔者专门对近3年毕业的衢江区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那么这些新任小学语文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现状如何呢?

1 “多问却似总无问,惟觉樽前答不成”――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现状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常常出现所提问题目标不明确、问题探究性不强、问题预设过多只为追求课堂氛围等现状。笔者通过记录自己的课堂实录,外出听课,对自己学校及周边乡镇和完小的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做了实地的调查研究。

又如笔者执教《王二小》时,课文第一自然段是这么写的:“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一边放牛,一边帮八路军放哨。”教师带领一年级学生学习这段内容时的提问:“王二小是什么人?”学生回答:“是个小朋友。”显然教师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接着又问:“仅仅是个小朋友吗?”学生才明白,“他是个儿童团员”笔者又发问:“平常他都干嘛?他帮八路军做了什么事?八路军又是什么人呢?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应接不暇。”学生七嘴八舌的随口应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那么,对于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课堂提问要努力做到什么呢?

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1 用“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少年儿童的内心是五彩斑斓的,同时更是神秘的,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打开神奇的思路,拓展内心无限的想象空间是我们语文课的重点所在。语文教师的提问如果能像一把金钥匙,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把学生引入想象的神奇世界,他们必定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找到学习的方法,收获学习的成绩。

2011年衢州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武中开化天地外国语学校吴芳老师指教《巨人的花园》一课时问道:“小朋友的花园是五彩缤纷的春天,而巨人的花园里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此时的你就在巨人的花园里你看到的:

雪像――。

北风像――。

冰雹像――。

真是一个――的世界!

接着多媒体的展示,这样的无声提问配上音乐,学生的回答是走进了巨人寒冷的世界开始想象。在场的300多位听课老师都感受到了学生对寒冷的恐惧,对春天的向往,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生在想象中感悟文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语文课中读得入情,写得动心。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语文味,充分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提问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的课堂提问还是学生语言能力实践的重要平台。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就要学会充分利用时间,用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点燃智慧的火花。

2.2 携“问题”,带学生进入文本的骨髓:题目有题眼,课文有文眼,教学更不能缺少重点。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许多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授课时知道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找重点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可是,在品读课文时总认为要把句段挖深就是不断的问问题,给学生找陷井。其实不然,衢江横路小学教研活动中,同课异构两位老师指教《三个儿子》,文章的重点是通过理解三个儿子的表现和老爷爷的话来懂得要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第一位新任语文教师的课堂问题是:第一个儿子会做什么?生:会翻跟斗。这个儿子能干吗?生:能干。第二个儿子会做什么?生:会唱歌。这个儿子能干吗?生:能干。第三个儿子会做什么?生:什么也不会。这个儿子能干吗?生:不能干。那他没有优点了吗?生:有,会提水。老爷爷为什么只看见这个儿子呢?学生回答不上来。由于是公开教学教师来回的问,一连串的问学生的理解就停留在表面,为了完成教学教师只好告诉学生我们要做一个会为妈妈提水的好孩子。另一位老师是一位有16年经验的老教师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妈妈,三个妈妈分别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请同学仔细读读课文想一想。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很快从文章中知道这个儿子很孝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自己也要做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

同样的课文,不一样的问效果明显不同,我们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在乎教师在课堂里的提问数量多,更重要的是切入文章的重点,同一堂课紧扣主题往往是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便可达到品读的效果。由此笔者想到当初执教《王二小》时将一连串的问题改成――“请小朋友读读这几个自然段,然后数一数共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意思?”在这样的问题中渗透句子和段的关系,让学生慢慢了解每句话表达一层意思,几层意思连起来就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再问学生读了第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补充八路军的资料,一年级学生对此概念不够清楚的)这样的教学更实在,更扎实。

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不能忘记课堂是学生自己的。教师自己一个又一个问题不等同于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问题问的多了学生就失去了主动性。崔峦教授说过:“还学生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作用。问题仅仅就是为学生引路的。在减负增效的改革大潮中,做为新任教师要真正做到向40分钟要质量,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真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第5篇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质量;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只有保证教学质量,才能改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加强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度,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培养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激情,只有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进行教案设计的创新,改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而对于兴趣的培养,语文的课堂氛围就很重要。首先,在课堂上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多提一些问题,如《四季》的学习,可以提问学生每一个季节都有什么特点,都可做什么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踊跃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其次,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拼音游戏――金手指,可以锻炼学生对单韵母和复韵母的认读;再如,识字游戏――运球识字接力赛,可以使学生进行生字的认读与组词的学习。最后,可以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又通过语文的学习掌握生活常识。

三、重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小学语文的内容又比较广泛,作为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和表扬,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称赞,对于一些犯错误的学生也要以鼓励为主,注重言语的表达。对一些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给予一些物质的奖励,如一支铅笔、一个本子等,这样不仅增添了好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也促使了其他学生好好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的语文知识,还应该掌握科学合理并具有创新价值的教学手段,为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探索

很多教育前辈都普遍认可一个真理,那就是:“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这一门艺术里,教学工作者探求,研究与时俱进,满足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如今到了素质教育的阶段,教育工作者们更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展现素质教育的主题地位。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之下,小学语文也应该积极探求一个科学素质的教学模式,改变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转变以往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老师占据主导的地位,改变以往教学课堂上的枯燥气氛,让教师、教材、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一.语文教学模式的现状

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精神浓厚的学科,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反之课堂效果差的小学模式,只是让学生照本宣科,没有任何实用意义可言。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包含了丰富的基础文化知识,它博大精深,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而且小学语文在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它是学生接触外界的“窗口”。

可是虽然小学语文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但是当下的语文教学模式仍然让人担忧。但也有部分地区在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师教学方法死板、单一以及语文教师和学生互动少。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究

在当下的新的形势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在这里笔者提出以下几种语文教学方法。

1.构建小学语文的趣味教学模式。

所谓的语文趣味教学,其实也就是寓教于乐,让玩与学联系起来,“玩要玩得高兴,学要学得痛快”,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语文小组活动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上课的效率,注意上课的质量,让小学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笔者曾经运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在语文课文教授的时候,给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景,让他们扮演其中的角色,即分角色扮演。首先是朗读课文,从班级里面找几个学生分角色扮演,其中的一些任务,让他们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完。然后,我就引导他们让他们根据课本上提供的文字,从人物的感情出发,进行故事大接龙。这样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自主预习,教师提问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实践活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配合学生,让他们参与到语言实践的过程去,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创设和谐气氛,保证学生的参与兴趣,变“讲堂”为“学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使他们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深入钻研的学习品质、有效的读书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师在旁边还需要给予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其达到自学的目的。

3.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所谓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天性。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儿童天生好奇,求知欲旺盛,而且他们的思维是非常活跃、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会提出许多问题。这时候语文教师就应该设法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设法自己去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积极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求热情,搭建良好的探究平台,使得学生上的每一节课都是自己探究出来的,这样探究出来的知识更加难忘。

第7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小学教师只有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才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才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落实育人目标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更为关注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现状,重视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使教师可以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应具备的理论与素质以及持续性改进与提升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当前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层面,而是强调多方面因素的融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缺乏,知识结构单一

教育教学理论可以指导小学语文教师更科学的开展教学工作,熟悉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相信于自身教学经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大多根据自身或他人的经验进行,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关注度不高。国内一项调查显示,仅有三成左右的语文教师仅会在考核、课题研究时阅读小学教育理论的书籍,而经常阅读的教师则少之又少。小学语文课程人文性较强,因此教师还需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但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的认为,只要有正常的人文知识储备,就可以胜任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另有一些教师由于日常教学工作量大以及自身家庭因素的影响,对人文知识的关注度不够,认为现有的知识可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求。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乏一些科普性的文章以及说明文,一些教师在进行这类课本的讲解时会感到比较吃力。这是因为这些文章中涉及到了一些专业性的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需要向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科学知识,而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是根据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来向学生拓展知识,只有少部分的教师课前会查找相关的资料。可见语文教师自身科学知识储备捉襟见肘,这也折射出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非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二、教学基本能力一般,创新力不足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教育教学实施结果的某些能力的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基本能力表现较为一般,教学能力仍有待提高。例如在处理运用教材方面,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与课本变化较快,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尽快熟悉教材中的新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课前梳理教材知识点时并不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调整教材中内容,有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需要进行简化或者调整教学顺序,但部分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情况。解读教材时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认知规律去挖掘教材中一些“亮点”,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设计方面,有效的教学设计往往需要进行学情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内容等。但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分析时没有认真的进行学情分析,没有根据学生以往的课堂表现、考核结果等判断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情况,因而所设计出的教学方案不能够较好的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积累知识、掌握阅读方法,充分说明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学研究方面,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课题时“问题意识”不强,不能够较好的将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整理成专题,收集课题相关资料的能力不足,难以较好地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为研究的过程,文字表述与写作能力有待提高。除了教学基本能力一般以外,小学语文教师还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在教学中无心钻研业务,照本宣科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设计教案时,大部分直接照搬其他教案的内容,没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信息素养不高,缺乏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02年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就已经指出要建设一支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小学师资队伍,从而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然面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在信息意识方面,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比较肯定信息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对于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这说明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持积极的态度。但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需要自己或者是家长的监督,学生在使用信息软件或网站进行学习时可能会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虽然这些教师关注到了这些问题,但在教学中也没有注意此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可见教师信息伦理道德意识有待提高。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在全媒体、互联网时代,一些语文教师并不能够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不能够较好的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课程、整合资源时,大部分教师不能够较好的筛选网络上的资料,设计的课件较为简单,不能够较好地对已有资源进行整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仅有少部分的教师会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以及设计在线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为欠缺。

四、职业倦怠普遍,不善情绪调节

由于教师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与收获不成正比,长此以往,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这一现象在同时担任班主任的小学语文教师身上尤为明显。职业倦怠的普遍表现就是生理与心理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在教学中,当教师长时间出现焦虑、长期的疲乏、精神不振等状态时会对教师的生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睡眠障碍、精神性头痛、腰酸背痛等健康问题。当小学语文教师长期处于这样的身心状态,教师工作的自我效能感、认同感会大幅降低,进而对学校、学生表现为不满等态度,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感也会影响教师的人际关系。当教师处于心理压力过大状态,其认知往往也会发生偏差,对他人意图产生消极判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认真备课、疏远学生、对教学活动及消极应对、放弃对学生的关心,毫无疑问最大的受害者是学生。而职业倦怠这一现象在内部竞争较为激烈的小学语文教师身上较为普遍。教师的情绪也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影响,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保持平和的心态,需要及时调节自我情绪。但在教学中发现,绩效是除了进行常规的教学外,还需要承担班级管理事务,面对一些未能按时完成作业、影响课堂纪律、屡教不改的学生难免会与学生发生语言冲突,在教育与引导学生过程中也容易没有耐心。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自我情绪调节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是课堂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教师专业素养高、能力强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也可以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需要充分重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鼓励教师积极阅读与学习,同时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素养,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关怀与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彭恬静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

第8篇

备课作为课堂教学前的一项准备工作,对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课堂预设的关键方法,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对文本进行准确把握,另外还应将教学思路进行整理。因此教师必须完善备课环节,将备课的效果充分体现出来。然而部分新上任的农村教师对于备课的重要性未形成正确的认识,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备课能力。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备课时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尚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课件缺乏整体性,造成本末倒置。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许多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课件,希望将课件制作得更加完美。而完美课件的形成需要搜集资料,包括音频、动画、图片等形式的资料,而且还要进行反复修改,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由于制作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教师对于教材的思考就相应地减少了,造成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教材的研读与书写,出现教师对于教材不熟悉的情况。教师难以将课文的重难点解析透彻,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二是教师未结合实际进行备课。由于多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所以常常会出现备课脱离实际的情况。多数教师单纯地依赖网络而未对农村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知识结构进行分析,使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较难接受与消化。

二、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备课能力的策略

首先,要将传统方法与多媒体备课结合使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小学语文课堂也逐渐丰富起来,也给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转变提供了条件。虽然多媒体教学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教师并不能因此而一味依赖计算机网络来开展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忽视。作为传统教学的重要工具,黑板和粉笔具备多媒体教学所没有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师应将传统的备课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结合使用,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有效地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进行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学习困倦的情况,则可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相关的短片或者图片来消除学生的疲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充分将多媒体的价值体现出来。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掌握一定的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其次,要强化对参考资料的解读。为了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更充分地掌握教学方向与教学预设,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对《课程标准》和《教学用书》进行仔细研读。由此达到熟悉教材并将其进行有效合理地整合,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的目的,并通过实践来提高对教材的综合运用能力。在阅读《教学用书》时,教师应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关键词句,重点与难点。在备课时,教师应对相应的单元主题进行阅读,在掌握主题的基础上更好地做到回顾性教学,从而加强课文与知识点间的衔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日常知识的积累,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在文学的熏陶与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随着网络的发展,语文教学的平台不断扩大,教师可以借鉴网络上的名师教学视频,但不能完全照搬,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参考或应用,同时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出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模式。

再次,要细读文本,熟悉教材。为了提高备课的效果,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对教材文本进行仔细阅读,在反复的研读当中体会文章的精髓,掌握文章的精妙之处,最好能够烂熟于心。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主要接触的是字词、句子、段落、标点符号、表达方法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划分为多个步骤来阅读。首先对生词和重点句子进行细读,领悟文章的精妙。其次为了了解课文的写作意图,教师必须做相应的习题,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涵。最后则要对文章进行反复阅读,由浅至深,强化对教材的理解。另外在课内教材学习的基础之上阅读相关的课外文章,从而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将阅读感想、写作背景等教材未出现的内容进行填补,增强文本的文化意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备课作为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与复杂性的工作,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精力来提高其备课能力,增强教学能力,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提升农村小学教育水平。

张娟,教师,现居江海。

第9篇

【关键词】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

语文写作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阐发所思所想,树立求知精神和探索精神,滋养学心灵家园。语文写作教学是小W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要顺利推进语文写作发挥真正的作用,就必须依靠语文教师正确引导和学生自主努力。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推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问题十分值得思考。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总的来看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有瑕疵,导致无法真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写作教学改革策略,就必须从现状入手,看清问题,分析原因。

(一)重视程度不强

小学写作教学较其他教学内容而言,教学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明显且收效缓慢,这就造成了许多小学语文老师缺乏注重心态、不重视写作教学,简单了事,只求完成,不求完美,没有真正践行教学目的、力求教学效果。由此当然不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缺乏引导性

小学生正处于基础学习阶段,对学习内容、方法缺乏没有全盘掌握,对世界观、人生态度等都缺乏正确而具象的认识。许多教师由于自身认识能力不足,并未以老师的身份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范围便没有很大的进步,不利于写作水平提高。生活处处都是美好,教师应当带领学生领略鲜活的美丽。

(三)教学方法陈旧

小学语文写作践行多年,众多优秀的语文教师总结了不少可行的教学方法经验。很多老师于是就站在苹果树下等着摘苹果而不想着自己亲手种下一棵树。教学方法创造性不足是当前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止步不前。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有时代限制性和一定针对性,优秀的教学经验不能永久地放之四海皆准。

(四)教学内容范围局限

除了教学方法的不足,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从普遍现象来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地重复以前的教学内容,而不扩展新生内容。往往一套教学内容连着好几届学生在用,不仅学生感到乏味无趣,也不能很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时代与日变化,教学内容也应当与时俱进。

二、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不足

小学生语文作文存在的不足,是写作教学、自身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在讨论写作教学改革内容中必须看到学生习作存在不足。

(一)脱离生活实际

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未能培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导习作过于浮夸,生搬硬套,严重脱离生活实际。举例来说,有学生写到学校里的树木有十米高等。这样的错误是我们写作教学中必须要减少发生、加强改正的。可以说优秀的学生作文是立足于生活,扎根于实际的。

(二)抄袭现象多

部分小学生写作水平较低,再加之老师监管少,抄袭现象时有发生,有抄袭同学范文的,还有抄袭名家名作的。模仿借鉴与抄袭是有界限的,一旦放任抄袭现象,会严重打击学生写作水平提升。语文教师要加强评改工作,及时发现抄袭情况,及时督促学生改正。

(三)内容空洞

小学生作文除了脱离生活实际,还存在一个突出缺点,作文内容空乏无物。这和学生知识储备少有很大关系。学生积累的课外课内知识少,反应到写作上就变成了“写不出来”、“不知道怎么写”、“不会写”。心中有沟壑才能有天地,对小学生来说,心中有较为丰富的知识积累,才能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做到笔下生花。

(四)畏难情绪高

很多学生在提笔写作前便喊着“难写”、“太难了”,一旦学生畏惧写作,主观性便受到了巨大限制。畏难情绪在写作训练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偏科、知识积累少的学生,害怕写作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十分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三、小学语文写作改革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提出几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一)加强教学方法多样化

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够打开学生写作训练的新世界。传统的一些教学方法尽管优秀,但并不能包治百病。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多样性、多元化。根据教学目的和希望的教学效果,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新的教学方法。

(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兴趣便意味着乐趣。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能力。教师要注重从学生角度出发,从身边小事出发,引导学生先思考小问题,再逐渐深入到大问题,加强鼓励、奖励学生,让学生发现写作的快乐。

(三)培养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是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这些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和引导。培养观察能力需要教师布置观察类的与生活有关的作文,比如鼓励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观察自然风景等,或者鼓励学生写日记,在日记里记录生活点点滴滴。思考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结合其他语文教学板块中就注重启发学生,督促学生多思考多动脑。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同时教师要做好正确示范,引导学生多表达、敢于表达。

(四)注重学生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丰富了,作文也就充实生动了,不再是流水账、空架子。加强学生知识积累,可以实行阅读与写作结合模式,鼓励学生多阅读,阅读同时还要做好积累准备,比如让学生笔记记录自己阅读中发现的好词好句或者有意思的知识。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写作时就能化为所用。

四、结语

小学生语文写作凝聚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生发能力,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基础。当前写作教学实践存在着不少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思想水平,在新的时期创造更高教学水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 需要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一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04).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识;素养;兴趣

不久前,北京市出台了新的高考方案,决定从2016年起,提高语文在高考中的分值,将原来的150分增加到180分。此决定出台后,不少省市也纷纷表示,为了增加汉语作为母语的重要地位,也将会在今后的中高考中提高语文的分值。因此,可以说,随着今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这门学科在教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但由于语文知识的累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自下而上逐步提升的过程,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一定要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小学语文就是构起语文知识整座大厦中最基础的部分,所谓基础不稳,地动山摇,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一项迫待解决的问题。

不过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当前小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普遍兴趣不高,每个年级段的各科成绩测试,语文成绩往往落后于其他学科的成绩。通过与其他语文教师及广大学生的交流,笔者认为,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广大语文教师思想上不重视,教法上不灵活等,从而使本该生动活泼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仅仅是传递语文知识的平台,下面笔者对这些原因逐一进行简单分析。

一、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

1.语文教师思想上不重视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认为,由于汉语是我们日常生活都使用的语言,因而,小学生在使用中就会自热而然地学到语文知识,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因而不需要在教学中花费太多工夫;还有的教师认为,语文就是教几个字,写几篇作文罢了,只要给学生布置好作业,学生通过练习就能自行掌握,因而不用教师予以高度关注。

2.语文教师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吸引学生兴趣

有的语文教师,不注意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学习,仍在遵循老旧的教学方法,将识记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采取让学生重复书写的方法以达到记忆的目的,因此,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的教师授课时,不注意使用丰富的态势语言来不断唤起学生的兴趣,整堂课都像在“念经”,一个腔调到底,因而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成绩不高也就在所难免了。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要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提升他们的兴趣入手,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常常十分有限,因而,需要在课堂上不断采取各种措施,以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1.高度重视小学语文基础课的重要地位

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小学语文课在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改变过去语文教学只是简单“识字”的落后观念,而应将之当做一门提升学生综合性能力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生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知识和素养的形成和提升,培养他们熟练使用语言进行读写、口语交际的能力。要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掌握充足的语言文字知识,才能深入其他课程的学习之中,获取技能和审美体验。

2.紧密切合学生特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积累和阅历体验都十分贫乏,因而对于他们来说,要想在课堂上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单靠干巴巴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要认真了解他们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才能引起他们听讲的兴趣。如小学生大都对声音和图像比较感兴趣,因而在上课前,教师最好制作一些带有图像和声音的课件,如人教版三年级第五课《翠鸟》,由于现在生活环境的改变,大多数小学生都从未见过翠鸟,所以,教师可以在讲课前,收集一些翠鸟的图片、声音等制作成课件,这样在讲课的时候,向学生播放有翠鸟的画面,立刻就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小学生大都对富有变化的声音和动作比较感兴趣,因而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势语言,通过丰富的动作和语调上的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兴趣,力避一个声调说到底,要注意声调的起伏变化,如果发现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还要做适当的停顿,以引起该生的注意。再者,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及时地设置一些情景,通过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小学语文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他们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乃至建立对其他学科的兴趣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法,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从小学生的兴趣提升入手,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11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8―0041―01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且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笔者就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构建进行了探索。

一、利用网络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自身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在繁杂的网络环境中查询、选择与课堂教学的相关材料,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能力。首先,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身的备课能力,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不同的教师在教学经验、教学对象、教学能力和讲课侧重点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在备课方面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即便是最优秀的教师,在过去只有一本教学参考和相关杂志的情况下,其能力也会受到局限,并且很容易出现疏漏,而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有时候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在有限的资源下导致教师无法及时地回答。但是网络环境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多彩、内容多样的备课资源,不论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基础性材料,还是教案、课件和论文等研究性资料,在网络环境下都能够很轻松地得到,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次,通过网络,教师还能够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如QQ学习群、微信朋友圈、微博论坛等等,通过这些交流平台,教师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教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让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二、运用网络资源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过去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单纯的文字和插图已经无法很好地刺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文字和插图相对比较抽象,不太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无法有效地激励小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图片、声音、视频甚至是影视等资源,将课文上的一个个文字转变为一幅幅影像,图文兼洌声情并茂,将抽象的课文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用直观的形象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运用情境导入法、案例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开展语文教学,例如,在学习《赤壁之战》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运用音乐对课文进行学前导入。先用多媒体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随着音乐的播放,通过课件播放赤壁之战的相关画面,江面上波浪滔天,连锁船的浩瀚气势……当音乐结束后,教师应当适时地提问:“谁知道赤壁之战的经过?”通过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响应,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一步地开展课文的相关学习,让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和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并引导学生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中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

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既是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扩展语文课堂教学范围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育而提出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将网络教学观念带到课堂教学中,在预习、作业、复习、课外阅读环节引导和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打破过去语文教学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框框,延伸语文课堂教学内涵。首先,教师要在教学环节――预习、课后作业等环节加入网络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平台的网络资源共享,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开展自主预习,布置一些需要网络资源辅助才能够完成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网站,或者是在教学平台上传递相关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理解,不断地促使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扩展阅读知识面,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将为小学语文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地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特点,合理利用网络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运用网络资源刺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引导和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范围,创新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第12篇

1“多问却似总无问,惟觉樽前答不成”——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现状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常常出现所提问题目标不明确、问题探究性不强、问题预设过多只为追求课堂氛围等现状。笔者通过记录自己的课堂实录,外出听课,对自己学校及周边乡镇和完小的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做了实地的调查研究。

1.1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现状,见表1,表2。

1.2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衢江区高家、横路、全旺、大洲等学校新任小学语文教师的28节语文课中,新任语文教师每1.53分钟提出一个问题。可见,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进行双边活动引导教学过程发展的基础手段。但是数据显示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目标不明确、问题探究性不强,一味的寻求答案,忽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所缺失的现象比较普遍。

如-全旺小学某教师执教《清平乐·村居》时,教师指导学生初读之后让学生再读词语,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村居的人美、景美,在这五人之中你最喜欢谁?(2)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其实教师只想借机引发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赏析,可她未注意这两个问题可以回答同一个人或不同几个人。课堂提问的目标不明确使学生不好作答。

又如笔者执教《王二小》时,课文第一自然段是这么写的:“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一边放牛,一边帮八路军放哨。”教师带领一年级学生学习这段内容时的提问:“王二小是什么人?”学生回答:“是个小朋友。”显然教师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接着又问:“仅仅是个小朋友吗?”学生才明白,“他是个儿童团员”笔者又发问:“平常他都干嘛?他帮八路军做了什么事?八路军又是什么人呢?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应接不暇。”学生七嘴八舌的随口应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那么,对于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课堂提问要努力做到什么呢?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1用“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少年儿童的内心是五彩斑斓的,同时更是神秘的,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打开神奇的思路,拓展内心无限的想象空间是我们语文课的重点所在。语文教师的提问如果能像一把金钥匙,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把学生引入想象的神奇世界,他们必定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找到学习的方法,收获学习的成绩。

2011年衢州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武中开化天地外国语学校吴芳老师指教《巨人的花园》一课时问道:“小朋友的花园是五彩缤纷的春天,而巨人的花园里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此时的你就在巨人的花园里你看到的:

雪像——。

北风像——。

冰雹像——。

真是一个——的世界!

接着多媒体的展示,这样的无声提问配上音乐,学生的回答是走进了巨人寒冷的世界开始想象。在场的300多位听课老师都感受到了学生对寒冷的恐惧,对春天的向往,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生在想象中感悟文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语文课中读得入情,写得动心。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语文味,充分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提问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的课堂提问还是学生语言能力实践的重要平台。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就要学会充分利用时间,用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点燃智慧的火花。

2.2携“问题”,带学生进入文本的骨髓:题目有题眼,课文有文眼,教学更不能缺少重点。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许多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授课时知道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找重点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可是,在品读课文时总认为要把句段挖深就是不断的问问题,给学生找陷井。其实不然,衢江横路小学教研活动中,同课异构两位老师指教《三个儿子》,文章的重点是通过理解三个儿子的表现和老爷爷的话来懂得要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第一位新任语文教师的课堂问题是:第一个儿子会做什么?生:会翻跟斗。这个儿子能干吗?生:能干。第二个儿子会做什么?生:会唱歌。这个儿子能干吗?生:能干。第三个儿子会做什么?生:什么也不会。这个儿子能干吗?生:不能干。那他没有优点了吗?生:有,会提水。老爷爷为什么只看见这个儿子呢?学生回答不上来。由于是公开教学教师来回的问,一连串的问学生的理解就停留在表面,为了完成教学教师只好告诉学生我们要做一个会为妈妈提水的好孩子。另一位老师是一位有16年经验的老教师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妈妈,三个妈妈分别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请同学仔细读读课文想一想。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很快从文章中知道这个儿子很孝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自己也要做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

同样的课文,不一样的问效果明显不同,我们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在乎教师在课堂里的提问数量多,更重要的是切入文章的重点,同一堂课紧扣主题往往是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便可达到品读的效果。由此笔者想到当初执教《王二小》时将一连串的问题改成——“请小朋友读读这几个自然段,然后数一数共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意思?”在这样的问题中渗透句子和段的关系,让学生慢慢了解每句话表达一层意思,几层意思连起来就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再问学生读了第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补充八路军的资料,一年级学生对此概念不够清楚的)这样的教学更实在,更扎实。

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不能忘记课堂是学生自己的。教师自己一个又一个问题不等同于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问题问的多了学生就失去了主动性。崔峦教授说过:“还学生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作用。问题仅仅就是为学生引路的。在减负增效的改革大潮中,做为新任教师要真正做到向40分钟要质量,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真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2.3还“问题”,给学生创造问题的权利:我国古代学者刘开指出:“君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一直以来,课堂提问是教师才特有的权利。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而教师的提问是根据自己原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对教材的理解提的。这当中大多数是教师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这些都是原先预设的问题较多,课堂生成的问题少之又少。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更加不敢放开手将问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尤其是在公开教学的课堂中怕被学生的问题问的自己哑口无言。但是在这种接收性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失去提问权利的同时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农村的孩子而言,本身知识面和见识就很少,许多想法和感知都是教师直接传授的。作为刚大学毕业的新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更加要用一个年轻和有朝气的心,学会放手,用自己对工作的热情为孩子创设一个大胆提问的环境。把提问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提问中巩固知识,让学生在提问中发现规律,让学生在提问中走向创新,让学生再提问中收获学习的精髓!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明天的理想和希望,基础教育是通向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石。”完善的教育可以使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式下,在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中,我们作为新一代教育工作和要循着“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这一路线,让教育生存并发展下去,让学校成为个人成长和创造的一方沃土,让个人成为自我生命发展的主人;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和辛勤的老师一起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播种希望的种子,收获辉煌的明天;让孩子们带着童年的纯真和稚嫩去追求未来世界的七色之光吧!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