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40: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自然灾害;经济运行;分析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自然灾害覆盖面广。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分为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灾害等七大类。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所遭受多种多样的自然灾害几乎囊括了世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洪水、旱灾、地震和海洋灾害发生的频数最高,占全部自然灾害的90%。
2.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居于世界首位。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灾害多发期,各类自然灾害年发生频率在时间序列上呈整体上升趋势。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3.灾害的破坏力和造成的损失巨大。近年来,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影响范围呈递增态势,灾害损失程度不断增大。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2010年以来,我国爆发了多次自然灾害。2010年年初新疆连续遭受9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过程;西南五省区遭受秋冬春连旱;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8月7日舟曲泥石流;7、8月我国大多省份出现洪涝灾害。2010年上半年,全国受灾人口2.5亿人(次),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029.4万公顷,绝收面积304.6万公顷;倒塌房屋90.7万间,损坏房屋301.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
4.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呈不平衡性。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主要呈现东西分区,南北分带,区内、带内集中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特点。受季风影响所造成降水条件变化而产生的灾害(洪涝、暴雨等)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地震灾害主要分布于新构造运动活跃的板块缝合线附近及地质构造带上,如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以及华北、西北和川西地震带等。
二、自然灾害产生巨大破坏的经济根源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灾害损失日益加重,这与自然地理环境变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其根源在于我国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适当的生活方式和难以持久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1.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全球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中,人口膨胀居于首位,同时也是其它问题产生的病根。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据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显示,合理的人口承载数量应为9.5亿人;按温饱标准计算,理论最大承载人口为15~16亿人。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较低,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过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2.掠夺型的增长方式。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1978年和1952年的93.4倍和559.1倍,但经济高增长是建立在能源、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基础之上。湖泊对于泄洪有着重要作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缩小9570平方公里,蓄水量减少516亿立方米。粗放型增长模式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
3.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低。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落后,减灾资金投入不足。长江中下游中小型水利工程大都建于50—70年代,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较低,工程运行时间较长,水利设施维护严重不足。2009年,全国水利基础设施投资1427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投资0.63%。西部地区经济条件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汶川、玉树地震之所以造成重大破坏,除了地震本身级别较高外,还与这些地区建筑设施抗震级别较低有关。
三、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地域上相对集中,财产密度增大和价值膨胀,自然灾害损失直线上升,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损失、物价波动、外部失衡和贫困人口增加。
1.对局部影响严重,对宏观经济整体影响不大。重大自然灾害的分析表明,自然灾害很难对国民经济构成根本性扰动。从国外的经验看,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直接损失约1140亿美元,占当年日本GDP的2.5%,15个月内日本制造业恢复到震前水平的98%,百货商场和78%的小商铺在18个月内恢复营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未对当年国内经济产生太大影响[1]。2010年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113.9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88%,占同期GDP的1.22%①。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灾害发生以后消费需求相应增长,有利于扩大投资、提振经济。
2.短期内可能导致物价上涨,但出现持续通胀可能性不大。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最可能是导致通货膨胀。从其影响途径看,主要有三种:一是灾后重建的债务负担累积财政赤字财政施压,中央银行大量发行货币缓解财政危机货币供给超过需求通货膨胀发生。二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发生。三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粮食价格上涨推高物价,通货膨胀发生。
就第一种途径而言,自然灾害的直接损失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考虑到我国财政实力雄厚,自然灾害尚不足以造成较大规模财政赤字,灾后重建的债务处理不会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出现较大变化。
就第二种途径而言,我国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总数量大约在2500万公斤,远远高于联合国规定17%~18%的粮食库销比,现有储备足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三种途径,即自然灾害出现后可能产生粮食减产预期和通货膨胀预期,反过来通胀预期又可能干预影响粮食价格走势,甚至导致通胀。从历史经验来看,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等爆发洪水使人们产生通胀预期,下半年大米的价格较上半年上涨了16%。2010年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幅走高,从短期看通胀预期可能导致CPI出现上涨。随着国内政策措施的实施,通胀预期会逐步消除,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并引致通胀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3.对进出口的影响微不足道。自然灾害的爆发势必导致受灾地区产品出口下降,重建所需材料的进口增加,二者叠加影响可能造成外部失衡。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国内供给能力非常强,一般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缺口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及时调剂,既不至于影响国内出口,更不可能危及国际收支平衡。
4.贫困人口短期内有所增加,长期因灾致贫的不多见。从以往的经验看,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收入水平较低人群受灾害影响更容易陷入贫困。但每一次大的自然灾害过后,政府部门必然组织大规模的捐助活动,支持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组织外出务工和入学培训,有利于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高自我生存能力,避免因灾致贫。我国的社会制度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四、政策建议
自然灾害发生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关系,自然灾害影响会波及经济平稳运行。如果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应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既要着眼当前,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又要立足长远,研究制订治本之策。
1.建立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一是在生态移民工程、扶贫工程、农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开发、农村工业化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考虑人口和资源的承载力,健全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将人口和资源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二是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扩大决策的民主参与性,加强生态环境资源民主监督,提高权力行使的透明度;三是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自然资源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减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用法律法规制度来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
2.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兴修水利基础设施,加大避灾场所建设,提高居民住房抗震等级;二是充分运用现有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控、评估与预报水平,为防灾抗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安全减灾基金制度,完善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投入体系。
3.健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建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能力。一是建立减灾救灾一体化指挥机构,统一配置各种救灾力量和资源,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保证救灾应急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完善物资储备,强化技术支撑,有效控制灾害事态、化解险情和降低损失;三是完善自然灾害保险机制,扩大自然灾害保险种类,及时足额补偿灾民损失,减轻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负担。
4.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化解自然灾害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是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门拟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结合灾区的实际情况,适时出台支持灾区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金融财政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减息或税收减免等;二是提高对物价的调控水平,健全各级粮食储备体系,应对受灾地区物价上涨,政府进行适当价格调控,管好通货预期,避免物价大幅上涨;三是维护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为保障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可对信贷政策做出结构性调整,整体上还是应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政策变化影响经济平稳运行。
1基本概念
灾后评估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实施的时间,可分为灾后紧急救援期的评估、持续救援期的评估和重建恢复期的评估;根据评估的内容和详细程度可分为专题的细致评估和全面的粗略评估;此外,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还可分为针对个体的评估和针对群体状况的评估等。传统意义上的评估工作主要是对工作效果的考核与评价,重点关注的是在管理或执行结果方面的评估内容,而在专业技术领域缺少具体的过程评价工具和技术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和《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快速评估工具》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了规范的相关评估工具和技术方案参考。新形势下的灾后防病工作主要特点是动态监测救灾工作的进展与灾情的变化,及时调整防病策略和防控措施。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完整的、操作性强的评估方法和测量工具。基于目前的理论认识和研究进展认为快速评估、需求评估和风险评估是救灾防病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也是卫生应急管理中科学决策的重要方法和依据。
1.1快速评估灾后快速评估是指自然灾害发生后在最短时间内开展的,以及时了解灾区基本公共卫生状况、分析灾区居民首要卫生需求为目的的、调查内容简洁、现场可快速完成的评估。在开展救灾防病工作过程中,针对某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也可以开展快速评估工作。
在自然灾害发生初期,由于基本通讯设施可能受到影响或灾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处于无序管理状态,往往无法获取第一手灾情信息,需要医疗卫生机构能够通过自身的组织体系,并协调跨部门的相关机构,积极主动的开展评估工作,及早了解灾情,初步掌握医疗卫生机构的损失情况,以及重灾区灾民的生存状态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情况。对不同自然灾害开展快速评估的优先评估内容有所不同,通过快速评估首先应了解灾区是否需要调遣应急队伍和调配应急物资,其次根据灾情相关信息掌握的情况,可以开展以公共卫生相关需求为主的评估工作,也可以开展以公共卫生暴露风险为主的评估工作。
通常情况下,在救灾防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根据救灾或防病工作的需要,可以适时开展快速评估工作,以动态了解和掌握防病工作效果或对公共卫生或疾病控制关注的专题开展快速现场评估。
1.2需求评估灾后需求评估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各个阶段,通过现况调查或应急监测,快速收集、分析灾情与公共卫生相关信息,确定受影响人群面临的公共卫生危害和潜在健康风险,评价已采取的救灾防病措施的效果,从而提出各阶段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确定优先的干预措施,并进行政策建议的过程。
灾后需求评估是一个对灾情与救灾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过程,其结果是对个体、机构、共同体或社会需求的确定。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需求满足情况及其成因,形成暂时性评估结论的过程,是救灾防病工作的基础。灾后迅速开展灾区公共卫生状况和需求评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信息谬误,摸清灾害的大致影响,识别紧急的、重要的健康威胁,明确公共卫生工作重点和优先顺序,力争将有限的卫生资源投入到最急需的工作领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反应过度或不足,在整个卫生应急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3风险评估灾后风险评估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灾害所波及地区的灾情、及其在灾区可能产生的公共卫生问题和人群健康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一般通过现况调查或应急监测,识别灾害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公共卫生风险要素,描述各风险要素发生的可能胜、后果严重性及其分布特征,综合分析、评价风险等级。根据不同风险要素的等级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卫生部门需要快速并动态掌握灾情、伤情、病情、疫情;快速掌握饮水、食物、生产居住环境状况,包括房屋与公共卫生设施破坏、燃料短缺、人群迁徙与安置、生物媒介与生态环境的改变;次生或衍生突发公共卫生状况,以及这些危害的特征与风险。动态掌握灾害状态下人们的暴露因素、健康行为危险因素、精神心理创伤与其他脆弱性因素等,以及这些因素的分布特征与风险。动态掌握公共卫生干预策略与措施的有效性与剩余风险;医疗卫生救援需求;评估恢复重建卫生学需求,以及医疗卫生系统内恢复重建的能力和所需要的资源。提供客观事实、传递权威信息,以动员人力和财政资源,避免不切合实际的报道或谣言传播的危机风险。
2评估方法
快速评估、需求评估和风险评估工作并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短期行动,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交义衔接的持续过程。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开展救灾工作的不同阶段,应根据救灾防病工作的需要,选择不同形式的评估方法,评估内容可以相互交义和包含。评估工作的方法具有系统性和多样胜,我们应关注防病相关部门的组织特点,重视评估的目标,找到适合自身的监测和评估方法。
2.1快速评估由于救灾工作的时间紧迫性,灾后开展公共卫生快速评估主要注重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对准确性和细致程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快速评估一般要求在灾后紧急救援期完成,不需详细针对某一卫生学专题而要求全面粗略掌握灾区的卫生状况,一般针对群体而非个体,即多为对灾民安置点而非灾民个体进行调查。
通常在灾害发生后,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包括卫生状况发生极大改变,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快速评估旨在灾害发生后尽快确定灾区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风险隐患,使采取的卫生应急措施与灾区的实际需求尽量相一致,从而有效开展紧急救援期的救灾防病工作。
2.1.1评估对象和方法灾后时间紧迫且人力等资源极其有限,因此快速评估不适宜采取入户(眼篷)逐个调查的方法,评估者应当采取实地考察和知情者(如安置点管理员)访谈的方法。首次现场快速评估的内容应简略易操作。
从我国近年来自然灾害的灾后救援工作实践来看,灾民大规模转移安置是灾民紧急救援期和持续救援期的主要安置方式。因此在灾民安置点开展快速评估能够反映绝大多数灾民的状况,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1.2评估的主要内容由于灾后基本生活状况和卫生条件均发生重大变化,而快速评估的直接目的是在灾害发生后尽快确定灾区最主要的公共卫生威肋、和隐患。因此灾后快速评估需全面了解灾民的居住、食品、饮用水、环境卫生、既往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媒介生物、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灾民健康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于全面了解灾区居民的卫生状况和分析需求。
2.1.3评估的必要准备各地卫生部门日常应熟悉快速评估工作工具,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订,建立评估队伍并开展必要培训,开展灾后开展评估工作的人员和技术准备。灾害发生后,评估人员前往灾区前要携带必要的野外生存装备和物资,注意人身安全。
2.1.4评估结果的使用灾后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快速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以评估为依据制定救灾目标与行动计划,并制定灾后紧急救援阶段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因此,评估的结果必须及时呈报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必须尽快地呈报当地政府(救灾指挥部)等相关决策部门,便于其及时掌握信息,制定或调整救灾防病措施。同时,在当地救灾指挥部门的安排下,评估结果可以适当方式进行网络或新闻媒体的,以尽快争取其他地区的物资、人力和财政等资源的支持。
2. 2需求评估根据自然灾害发生后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卫生应急各阶段评估需求的不同,可以将灾后需求评估分为快速需求评估、详细需求评估、专题需求评估3种类型。
快速需求评估一般是指在灾害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灾区开展的快速卫生评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灾害发生24 h内、3d内和1周内等不同时间段对灾区群众居住情况、饮用水、食品、环境、医疗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相关信息进行快速评估。在此阶段要尽快获得灾区的第一手资料,其及时性要比完整性和准确性更加重要。如仅需要了解灾区大致情况以辅助决策时,采用快速评估的方法既能快速得出结论,也能节省资源。
详细需求评估是指在灾害的紧急救援工作基本结束、灾区居民已经得到临时安置、灾区生产和居民生活秩序开始陆续恢复的状态下,开展的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评估。此种评估与灾后紧急状态下的快速评估不同,时间紧迫性的要求不是第1位,更重要的是根据需要确定评估对象和内容,以发现各种公共卫生问题的严重程度,从而确定卫生防病工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人群,提高卫生防病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集中安置点、学校、托幼机构、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详细评估尤为重要。评估内容要求尽量全面和细致,并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适时调整评估内容、方法和频率,以便动态掌握灾区公共卫生状况的变化和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公共卫生威胁。
专题需求评估是指在快速评估或详细评估的基础上,为发现所关注问题的现状、严重程度及主要原因、可能的危害、既往措施的效果等,针对已发现的灾区某项特定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开展的更为深入、周密设计的评估。主要是针对某种特定的危险因素或危害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例如灾区传染病的暴发风险、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损毁和恢复情况、安置点特殊人群的营养状况、灾后结核病患者的治疗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专项评估针对某项具体的问题开展,一般都是由该领域的专家组织和实施,其针对性、专业性更强,更能发现问题深层次的原因,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灾后的公共卫生评估要求简单、迅速、针对性强。因此,应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进行,在保证时效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准确性。评估的频率和范围应依据灾区不同的状况和特征、资源的可利用性等因素而确定。灾后的卫生评估不同于常态下开展的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的决策建议应充分考虑灾区现有的资源状况,重点考虑优先性和可行性。
2. 2. 1需求评估的主要方法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现有信息分析利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和监测等。在实际评估工作中,往往综合采用以上多种方法,相互补充,互为印证,以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具体的方法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组合。根据评估目的、评估的时限要求(快速)、现场状况及评估队伍的力量确定评估方法和抽样方法,组建评估队伍并进行培训,实施评估,撰写评估报告。
评估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方法。确定了评估对象是哪些人群后,要对评估对象进行选择,即抽样。抽样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定性评估方法多采用非概率抽样,以目的抽样为主,即选择能为评估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评估对象。由于定性评估方法注重对评估对象获得比较深入细致的信息,因此研究对象的数量一般很少,不可能也不必要进行随机抽样。快速需求评估中,定量评估方法主要是为了对特定评估对象的总体得出统计结果,需要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
2. 2. 2需求评估的主要内容需求评估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现场调查掌握波及地区居民和临时安置点灾民对公共卫生基本服务的需求,了解灾区医疗卫生单位因灾受损情况,评估灾区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灾情、伤情、病情、疫情,摸清灾害的大致影响;了解饮水、食物、环境和精神心理创伤等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了解灾害状态下人群健康行为危险因素,分析灾害相关健康危害;了解灾区群众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需求;了解医疗卫生系统服务能力,提出公共卫生服务的恢复方式、进度和资源需求等;评价已采取的公共卫生干预策略与措施的有效性,调整工作计划。
2. 2. 3实施需求评估的基本程序(1)评估工作组的成员接到指令后,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指定现场;(2)评估工作组与地方有关部门联系或会而,通报工作任务,介绍工作组成员组成及分工,获得与灾害类型与受影响地域有关的信息;(3)根据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的结果,进一步明确工作目的和内容,制定初步工作计划,建立工作机制,及时、高效地开展工作;(4)与当地相关人员组建联合工作组,共同开展现场评估工作。联合工作组可根据需要分设相应的小组,联合工作组应明确各小组及成员工作职责和分工,建立定期/每日例会或情况汇报制度;(5)在开展工作前要召开工作组会议,统一认识,了解事件相关信息,建立组内工作机制。同时开展必要的培训;(6)检查现场工作所使用的相关设备、物资的种类和状态,并掌握使用方法;(7)在已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对事件开展评估调查。每天评估结束时,应进行简短的小结会,及时交流各小组工作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探讨对策和下一步的工作,合理调整评估组内部分工和职责等;(8)将每日工作简报及时上报或反馈相关部门。如发现重大线索、异常情况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时,要随时报告;(9)评估结束后,迅速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完成事件初步评估报告,并以书而形式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反馈调查结论和建议。整个评估结束后的2-3d内应召开工作汇步民与讨论会。
2. 2. 4评估结果。评估结果跟评估目的密切相关。利用文宇和图、表等形式描述评估结果,点明问题,突出重点。结果描述可分为以下几部分:(1)分析灾后的健康相关风险:主要描述灾区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和营养、环境卫生情况,媒介生物密度和分布、影响重点传染病发生的主要风险、传染病风险评估,灾后脆弱人群(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儿童、老年人、孕产妇等)的数量及分布;(2)分析灾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需求:主要描述灾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现状、安置点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现有的卫生防疫力量及分布等,灾区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特殊人群(孕产妇、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及灾区群众的健康卫生知识需求;(3)综合分析灾后医疗卫生优先工作重点:结合灾后的主要健康相关风险,灾区人群的脆弱性分析、以及现有卫生服务能力的差距,分析当前最急切和最重要的卫生需求,提出优先工作领域和实施步骤;(4)评估医疗卫生系统灾后重建的资源需求。根据现有医疗卫生系统的服务能力(包括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病能力)和拟达到的重建目标之间的差距,确定需要进一步补充的人力、物资和资金等支持;(5)讨论和初步建议。总结评估的主要成果和灾后医疗卫生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讨论灾害发生后的最大需求和健康问题,指出灾后医疗卫生工作的策略和措施。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卫生应急工作能力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也可描述评估的局限性及数据的用途和解释。
2. 3风险评估在重大自然灾害预报后,或重大自然灾害及事故灾难等发生后,应对灾害或灾难可能引发的原生、次生和衍生的公共卫生危害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2. 3. 1风险评估过程和方法灾后风险评估是对灾害发生后可能导致公共卫生危害或人群健康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通常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风险评估中的定量程度受多重因素影响,如评估资料的可用性、评估时限要求、风险问题的复杂程度等。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尤其是在灾害发生初期掌握资料比较有限,对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尚无系统、全面的认识时,定性风险评估可能是唯一的选择。需要强调的是,一个设计良好的定性风险评估的结果,比用质量差的数据或错误的方法所进行的定量风险评估所得出的结果更加准确。
灾后的风险评估工作应该动态开展,即随着灾情和救灾工作的发展和获得信息的变化而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的过程应有良好记录,同时应对风险评估结果和建议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并对风险评估工作开展评价,不断促进风险评估结果的利用和风险评估能力的提高。
2.3.2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根据需要评估的风险问题,发现和确认需开展风险评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威胁,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是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基础。风险要素包括影响事件发生可能性或后果严重性相关的事件发生情况和对疾病的科学认识,以及相关的事件背景。
风险要素的资料收集方法: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事件发生情况的信息;二是系统查阅文献资料,提炼最佳证据;如果关键要素缺乏文献资料,可以咨询专家团队获得专家意见。
对于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识别时应重点考虑下列内容:(1)灾害或灾难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数、影响范围等;(2)灾害发生地特别是受灾害严重影响地区重点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情况;(3)灾害或灾难对重点疾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或带来的变化;(4)灾害或灾难发生地对此次灾害或灾难的应对能力(包括灾害或灾难对原有卫生应急能力的影响),以及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5)灾害或灾难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对疾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列举并描述各种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
2.3.3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基于风险识别的结果,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进行分析,并同时考虑防控措施以及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2. 3. 3. 1可能性分析在可能性分析过程中,通常主要依据风险识别中获取的监测数据或既往文献资料,分析并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专家判断时应充分利用风险识别中所获取的全部信息。目前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分析多采用定性评估方法,事件发生可能性一般用几乎肯定、很可能、可能、不太可能、极不可能进行描述。
当监测数据不足或既往文献资料不够充分时,则采用专家集体讨论的形式,形成统一的研判结果。如果专家意见不一致,可以根据少数服从多数或以权威专家意见为准的原则。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德尔菲法征集汇总专家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研判意见。
当研判事件发生可能性存在困难时,可以根据风险识别获取的资料,由专家根据致病因子的特征(如致病力、传染力等)入手,依次列出相应的影响因素和关键环节(如传播机制实现的程度、易感人群等),画出逻辑流程图,确定不同环节发生可能性所使用的资料及判断原则,逐一确定每个条件发生的可能性,再对不同条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合并。
2.3.3.2后果分析突发事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同严重程度的影响:包括不同人群的健康损害(发病、重症、死亡),干扰正常社会秩序,造成经济损失等。同一事件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背景情形下发生,如某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发生时某地正在举办大型活动或刚刚经历过重大自然灾害等,其造成的后果也会大不相同。因此后果分析时,要考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在不确定性比较大的情况下,应更加关注具有潜在严重后果的情形。在特定的舆论影响下,同一事件对社会秩序、经济发展的影响亦可能发生变化。
后果分析应考虑以下方面:(1)考虑事件的直接影响,如某传染病暴发导致的健康损害;因采取防控措施导致的影响,如采取禁止正常旅行和贸易措施等;(2)不能忽视间接影响,如卫生系统全负荷应对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能影响其他常规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采取关闭学校措施对学生家庭的影响;媒体舆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等。
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一般用极高、高、中等、低、极低等进行描述。
2.3.3.3不确定性分析在风险分析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数据或资料不充分,而涉及到相当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认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于准确理解并说明风险分析结果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对于那些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时所使用的数据或资料,应注意分析其来源及其可靠性。在最后的风险评估结果中,要对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
[关键词]现代林;营林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Y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252-01
引言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是各种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过去林业部门进行营林造林的目的,单纯就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但是,现如今,在环境日益恶化,资源不断匮乏的形势下,提高营林造林的力度及其水平,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实现林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更多的也是为了实现我国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林业部门也需要积极的引进新技术,与新设备,不断培养专业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林业造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积极展开相应的措施。实现森林覆盖率的提高,达到经济收益与环境收益双增长的目的。
一、我国现代造林技术的现状
1.林木资源的发展空间较大
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说,消耗大于生长的现象已经基本得到了缓解,森林资源的发展,是林业部门得以生存的关键,只有不断的提高森林造林技术,提高造林的效果和质量,才能够实现森林资源的稳定增长。并且很多林业产品,目前在市场也收到了人们的欢迎。合理的进行开发,不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也能够推动营林造林工作的进行,所以说,森林资源具有潜力,科学开发,非常必要。
2.森林资源存量小、质量低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来说较为匮乏,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存量小、分布不均匀、森林的质量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林技术不发达、技术应用不广泛等,在这种环境下,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了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由于这些因素使得木材市场需求大于供给,优质木材的产量不足导致市场价格上涨,使得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进而使得林业经济效益降低。
3.现代造林技术发展缓慢
我国造林技术的发展相对来说较为缓慢,造林技术在技术方面相对落后,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对造林技术的意识力不够高,不能积极组织造林技术的应用,使得造林技术不能在林业中广泛使用。我们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帮助我国在造林技术方面的研究,国家也应该大力支持和帮我相关部门进行研究。拥有先进的技术之后应该将技术落实到林业生产中,提高林业生产的质量,推动林业工作的发展。
二、现代林业营林具体做法
林业营林切实有效的先进做法是搞好造林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林业主管部门必须狠抓落实,做到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并结合当地地势环境因地制宜,根据具体需要采取不同的造林做法,为产出优良的森林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1)植苗造林。植苗造林是林业营林中最普遍使用的造林办法,具体操作办法是将林木种子在苗圃中培育好后,直接移栽到需要的造林地上。采用这一方法对造林地没有条件的限制,这种造林方法一直被广泛应用,特别适合在于旱和水土流失地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等造林地应用,对于那些海拔高和容易遭受鸟兽灾害以及播种难以成功的造林地,尤为适用。
(2)分殖造林。分殖造林,是一种经济的造林技术。具体主操作办法是利用林木的枝干或根的可再生性直接造林。采用该造林方法具有节省育苗时间和成本的特点,其技术系数低、易操作并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和生长速率,还能基于遗传的性能保留原有的母本优良的陛状。但这种造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I生,多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较高,且原材料的来源受到母树的数量及其分本情况的限制。
(3)播种造林。播种造林很好理解,是直接将种子播种在已经开垦平整的造林地的做法。采用这种方法不仅施工简便,且有利于大面积的造林地造林,尤其是省去了麻烦的育苗程序。但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严格,且对造林之后的幼林抚育管理工作要求也极高。
现代林业营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1)在现代林业营林工作中,除了做好造林工作外,还应对所造林地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尤其是对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同样是做好现代林业营林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下笔者就现代林业营林工作中常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和病虫鼠害的病害防治。
首先,自然灾害防治。自然灾害是林业造林中常常遭遇到的灾害,根据受灾程度的不同,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雨雪冰冻灾害给林木带来的影响,与灾害强度、持续时间、林地所在位置、地形地貌等有着密切关系,也与林业营株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和造林讨种种类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种类的林木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也不同。针对以上情况,十分有必要搞好各种防治工作。一是注重林木品种的选择,结合造林所在地的气候和水文等因素,尤其是要注重树种具有的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特征。其次,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也是营林工作中常见的林木灾害,病虫鼠害的防治应重点。
(2)放在林木栽培初期,娇嫩弱小的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受到病虫害攻击。做好城市森林规划。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应考虑选择合理的栽种物种并注重长远病虫害的防治问题,结合本地区的害虫种类,尽可能的不种或少植容易遭受病虫害的树种,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强的林木。加大养护管理力度。病虫害的出现与植物长势有着一定的关系,因而可以基于提升植物抗逆性能为主要目的的加大养护管理力度。如对长势差的植物应及时准确的做好日常养护工作,提升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并在秋冬剪掉呈病害状的枝条,减少病虫害的来源,增强树的透光度,营造―个病虫害不易过冬和来年难以繁殖的良好环境。
(3)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首先,结构优化办法。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布置,对林业经济结构重新整合调整。一是第一产业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发展方向,加快周期短的工业木材原材的速丰林的建设;二是第二产业应以促进低层次原材料向高层次原材料的加工步伐的转变为目的,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三是第三产业应以调整生产力的布局为目的,将落后的产业淘汰,实现产业重组,改变当前的林业经济结构,促进现代林业营林工作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顽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结束语
实现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林业部门的营林造林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木材作为经济价值非常高的资源,在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营林造林技术,实现森林资源的不断增长,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林业部门工作的重点。有关部门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体,和种植。对于一些虫害以及自然灾害,要做好防预工作,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1应急通信的定义
应急通信是指在出现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实现通信的机制。应急通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种全新的新技术,而是各种通信技术、通信手段在紧急情况下的综合运用,其核心就是紧急情况下的通信。应急通信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还涉及管理方面。应急通信由于其不确定性,对通信网络和设备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这些网络和设备从技术方面提供了通信技术手段的保障。但在管理方面,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通信管理体系,针对不同场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协调调度最合适的通信资源,提供最及时有效的通信保障。应急通信网(EmergencyCommunicationNetwork,ECN)是指为应对突发性大型自然灾害或公共事件而快速建立的临时性通信网络,为救灾组织及人员保证通信畅通,最大限度地降低灾难损失、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ECN主要用于遭受地震、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或恐怖袭击事件中[2]。
1.2研究应急通信的目的及意义
中国是一个灾难多发、频发的国家,特别是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这些灾难,既考验了通信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也考验了通信网络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从这些经验教训中,我们逐步意识到只有在平时完善应急通信体系,达到应急通信保障的要求,才能在紧急关头发挥它的作用,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应急通信系统是为满足各类紧急情况下的通信需求而产生的,而自然灾害、卫生事件、尤其是社会事件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地点和规模都无法提前预知和准备,各类紧急情况具有如下共同特点:需要应急通信的时间一般不确定,人们无法进行事先准备,如地震、海啸、火灾、台风、泥石流等突发事件;需要应急通信的地点不确定;进行应急通信时,需要什么类型的网络不确定[3]。
1.3应急通信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近年来,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发生,给相关国家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然而应急通信涵盖的应用面相当广泛,除了公众安全、抢险救灾之外,还有战备通信等。在战争中,占领或摧毁敌方的通信设施是获取胜利的重要环节这一,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的应急通信要使用自己的应急通信技术。尤其是无线电应急通信技术,是应急通信的主体和核心,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为我所用,并根据我国应急通信的实际情况,发展我国的应急通信技术。
2卫星通信概述
2.1基本概念及原理
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地球站是指设在地球表面(包括地面、海洋和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1]。卫星通信系统是由空间部分(通信卫星)和地面部分(通信地面站)两大部分构成的。通信卫星实际上就是一个悬挂在空中的通信中继站[2]。它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只要在它的覆盖照射区以内,不论距离远近都可以通信,通过它转发和反射电报、电视、广播和数据等无线信号。静止卫星与地球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图1-1静止卫星配置的几何关系从卫星向地球引两条切线,切线夹角为17.34°,两切点间弧线距离为18101km,在这个卫星电波波束覆盖区内的地球站均可通过该卫星来实现通信。若以120°的等间隔在静止轨道上配置三颗卫星,则地球表面除了两极未被卫星波束覆盖外,其他区域均在覆盖范围内,而且其中部分区域为两个静止卫星波束的重叠地区,因此,借助于在重叠区内的地球的中继,可以实现在不同卫星覆盖区内地球站之间的通信[3]。由此可见,只要用三颗等间隔配置的静止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这一特点是任何其他通信方式不具备的。
2.2主要特点
卫星通信具有以下优点: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覆盖面积大,可进行多址通信;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适于多种业务传输;通信线路稳定可靠,通信质量高;通信电路灵活;机动性好;可以自发自收进行监测。同时也存在如下缺点:通信具有广播特性,较易被窃听;通信时延较长;通信链路易受外部条件影响;存在日凌中断和星蚀现象等[4]。
2.3应急卫星通信网
卫星通信是地球站之间通过通信卫星转发器所进行的微波通信。面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卫星通信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极小,卫星电话等通信手段可以作为抢险救灾临时通信的主要设备。在陆地等常规通信传输系统中断或其他通信线缆未铺设到之处,它能够帮助人们实现信息传递。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相对落后,若与发达国家交战,恐怕难以掌握制电磁权与制空权。从这些实际情况出发,应急卫星通信网成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急通信系统。在汶川地区发生的特大地震,地面通信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成为信息孤岛,而卫星通信在这次的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灾区与外界的首次通信联络靠的是卫星电话,地面移动通信网的恢复靠的是卫星基站,现场采访、直播报道靠的是通信卫星和移动转播车,现场指挥靠的是卫星电话、应急通信车、背负式卫星通信小站,堰塞湖无人视频监测、灾区可视电话开通靠的是宽带卫星数据采集终端。[5]针对应急通信的需求,应急卫星通信网采用VSAT卫星通信、海事卫星等远程接入方式,结合集群通信、北斗卫星、视频会议等多种业务接入手段,提高应急通信能力。
2.4卫星通信技术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
汶川地震严重破坏了地面公用电信网,造成大面积通信网络的全面中断,该区域内原有的有线、无线等各种通信联络方式都无效,灾区的指挥调度和救援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卫星通信在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各种卫星通信车辆、VAST终端站、卫星手机等源源不断地进入灾区,为前线救灾构建起了卫星通信网络,实现灾后通信“四个第一”:即利用卫星宽带系统送出重灾区映秀镇的第一段视频,利用海事卫星从震区打出第一个电话,利用卫星传输链路,开通震后的第一个移动基站,利用卫星应急通信指挥车和海事卫星电话,协助建立起第一个临时应急通信指挥系统。[6]在汶川地震中,海事卫星和北斗一号卫星通信系统得到了比较多的应用。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各级政府和相关救援部门使用各类海事卫星近438台,同时,还有一些相关应急通信队伍手中也拥有大量海事卫星终端。据估计,大约有2000部海事卫星设备为汶川地震救灾现场提供服务。目前,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具有全球覆盖、全天候、可移动、全方位、带宽大等特点,主要业务种类有语音、数据、传真、视频传输等。地震发生后,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紧急沟通,为中国震区争取到了两倍于之前的信道资源,保证了灾区海事卫星设备和通信能力[7]。除海事卫星和北斗一号卫星通信系统外,鑫诺、全球星、铱星、中星等卫星通信系统也在汶川地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是我国绝大多数可以调用的、集中在灾区的卫星通信设备。这次抗震救灾活动证明了,卫星通信具有地面网络所不具备的备份性、广泛覆盖性和灵活性,不依赖地面通信条件,不受距离和地形的限制,不需要布设通信基站,在地面通信网络遭受破坏时,或在没有光纤、没有无线通信条件下,卫星通信仍然可以进行语音、数据和视频等通信服务,甚至在不具有电力条件的地方,也可保障应急通信的畅通。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布置特点;总体布置策略
水利工程的施工布置是关系着水利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施工布置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对其总体布置的探讨。
1 探究水利工程施工布置具有的主要特点
施工布置是关系着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工作。在水利工程中,其施工布置具有如下的主要特点:
1.1 施工环境复杂,涉及因素繁多,具有较大的复杂性
一是在水利工程中,其施工的主要场所主要是江河湖泊,在高山大河之间展开施工,其地形条件复杂,外在因素对施工具有很大的影响,如季节条件、突发性自然灾害、气温高低、运输条件等,都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是水利工程自身所涉及的面广、线长、人多、物杂,特别是比大型的水利工程,其项目多、工序多、工种多、材料多、机械设备多,需要的配套设施较多,施工要求很高,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布置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的影响,既要考虑时间因素,也要考虑空间因素。既要思考自然条件,更要顾及当地的社会条件,需要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考虑,分清主次,按照轻重缓解进行合理地安排,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由此可见,水利工程施工布置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1.2 受众多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动态变化性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因为其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往往需要随时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应急处理,有的需要及时整改,有的需要重新调整布置,施工的具体执行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因此,在进行施工布置时,既要考虑时间变化带来的影响,也要考虑空间转换过程中需要的调整措施;既要考虑施工进度的变化情况,又要考虑工程施工质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既要考虑施工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处理,又要考虑到不同项目的交叉作业、不同工序的交接等情况的变化因素。根据这些情况的变化,其施工布置也会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指导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水利工程的施工布置具有很大的变化性。
1.3 水利工程施工布置因素的不确定性
往往在水利工程施工前,决策者们会制定施工布置方案并且进行选择,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在遵循规程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案。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布置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如自然环境,工程勘测的误差等,使得水利施工布置的方案具有不确定性。
2 探析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的相关策略
2.1 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总体布置
一是做好施工布置的方案制定工作,夯实总体布置的基础。对于施工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角度都要进行综合分析,统筹兼顾,注意协调好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总体布置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对施工现场实施总体布置时,不仅要考虑场地的位置、高度及其所包括的范围等,考虑周边环境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是积极因素,哪些是消极因素,同时,还有考虑施工现场与外部的交通、水电等配套设施条件,注意各种条件的衔接、配套和协调,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选择最佳交通路线,做好施工现场各种设施的设置安排。如果施工场地受到地形的限制,比较狭窄,就应该想出相应的办法,尽可能地满足施工的需要。三是从水利工程的施工而言,其场地不适宜布置在上游水库的区域。
2.2 水利工程施工布置要妥善处理征地问题
很多工程往往会因为征地问题处理的不恰当而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因此,水利工程在总体布置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故此,水利工程总体布置应本着节约用地,防止占用过多的耕地问题的原则,使得施工总体布置合理紧凑。
2.3 积极采取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实施
与一般的工程相对而言,水利工程所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特别是一些土质复杂的地区,容易出现落石、松土、水流冲击等方面的威胁,因此,必须根据施工所在环境的具体情况,针对其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一般在地形复杂地区进行,往往土质结构也比较复杂,因此,要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与完成。在进行防护措施时,必须对防护边坡的有关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根据其土质特点,做好反滤层、排水、集水等设施的设置。
总之,水利工程是关系着国家水利水电和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不知特点的分析,注重考虑各个方面因素对施工布置的影响,综合分析,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切实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工作。
参考文献
[1] 纪勇,王晓明.水利工程施工布置的特点及总体布置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8).
[2] 张锡锁.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布置优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6).
关键词:巨灾风险;风险管理;保险补偿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0-0099-03中图分类号:F840.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or the catastrophic disaster insurance system in our country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catastrophic disaster management pattern. Mature management mode of catastrophic disaster insurance compensation system has been built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has been gained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Some experiences and idea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on catastrophic disaster insurance a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 Disaster Risk; Risk Management; Insurance Compensation
一、巨灾风险概述
巨灾风险通常是指突发性、无法预料、无法避免而且危害特别严重的,如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所引发的灾难性事故。从全球来看,由巨灾造成的死亡、伤害和移民每年影响着数亿人,同时财产损失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也以惊人速度上升。
据瑞士《Sigma》2007年12月24日的年度报告报道,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无论是全球巨灾的数量还是其破坏程度都呈上升趋势。从1988年起,除1993年和1997年外,全球自然灾害年度损失都在100亿美元以上。近十年来,中国已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
二、中国巨灾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补偿不足:单一国家财政救济转移作用有限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家财政支持的中央政府主导型巨灾风险管理模式,由财政预算安排的灾害救济支出只是财政支出计划的很小一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灾害事故发生频率的增加,单纯依靠财政补偿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巨灾风险,且财政实际用于巨灾补偿的支出占实际损失的比例相对较低,难以弥补巨灾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
表1 2004年至2008年我国巨灾损失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民政部资料及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二)发展缓慢:商业性巨灾保险体系发展滞后
在2000年和2001年,保监会连续下发了关于地震保险的通知,指出“地震险只能作为企业财产保险的附加险,不得作为主险单独承保”。因此,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对破坏性特别严重、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如地震、海啸、台风等巨大灾难不予承保。
(三)能力不强:商业性保险对巨灾风险的补偿能力偏低
由于我国巨灾保险业务是以商业化模式运作的,且由于巨灾保险风险较高,各家保险公司分别对地震等巨灾风险采取了停保或严格限制规模、有限制承保政策,以规避经营风险,导致目前保险对巨灾的经济补偿呈现杯水车薪的现象。如2005年我国沿海地区遭受的7次台风中, 国内保险业共支付赔款13.13亿元, 仅占台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0.68亿元的2.46%。
(四)制度缺位:巨灾风险的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一是我国尚未建立应对灾害事故的保险制度,政府和保险业在灾害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二是我国应对巨灾风险的职能机构分散,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存在很大障碍;三是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责任没有与一般风险责任加以区分,保险费率的厘定未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序;四是巨灾保险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和积累。
(五)技术薄弱:巨灾风险管理受到经营技术制约
经营巨灾保险涉及地质、地理、气象、土木工程等多学科的专业技术知识,技术门槛和投入成本相对较高。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对培训巨灾保险专业技术人才的投入力度还有一定欠缺,保险公司无法对地震、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衡量和把握,致使保险公司无法开发设计出种类丰富的巨灾保险产品,从而对经营巨灾保险业务采取谨慎保守的态度。
三、国外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
(一)日本的地震保险:三方分摊巨灾风险
日本的地震保险由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政府三方来分担。
1966年,日本国会制定了《地震保险法》和《地震再保险特别会计法案》,初步建立了日本地震保险体制,即建立了以资助受灾灾民安定生活为目的,政府的再保险为前提的高公共性的灾害保险,由政府对商业保险公司承担的地震保险责任的一部分进行再保险。为鼓励居民投保地震险,后来日本又颁布《地震保险相关法律》等法令。
在日本的地震保险法律制度中,地震保险分为企业财产地震保险和家庭财产地震保险两种,其中企业财产地震保险仅由保险公司提供,而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则由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参与,其具体的实施过程采用超额再保险方式。
另外,在地震保险的风险移转上,日本采取一种由政府和民间再保险公司共同分担的“二级再保险模式”(即保险公司在收取保险费后,向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全额投保,这叫“A特别签约”,日本再保险公司又将部分再保险向日本政府和各保险公司购买再再保险,向各保险公司购买的再再保险叫“B特别签约”,向政府购买的再再保险叫“C特别签约”。由此看来,这种由“A特别签约”和“B特别签约”或“C特别签约”组成的双重再保险即构成了“二级再保险模式”。) 这样,一个风险巨大的地震保险最终由各保险公司、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和日本政府三方来分担。
(二)欧盟的巨灾保险:建立保险基金
欧盟国家像挪威、英国和西班牙等大部分国家巨灾保险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商业化运作和商业化管理,政府参与程度较低。
先以挪威为例,挪威于1979 年开始建立巨灾风险基金(Norwegian Natural Perils Pool 简称NNPP),并于1980年实施。挪威立法规定,所有购买火灾保险的投保人必须同时购买巨灾保险,保费收入纳入基金。基金的管理和运作完全采用商业化运作。其主要特点是:在挪威境内开展巨灾保险的保险公司都是该基金会的成员。目前,有70 多家保险公司成为基金会成员单位,由保险公司制定并收取巨灾保险的保费,并将所有的损失告知巨灾风险基金会。对每次巨灾,由巨灾风险基金会负责,制定统一的理赔方案,并根据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在成员公司之间进行分摊。
西班牙的巨灾保险体系由保险赔偿联合会(Consorcio de Compensacion de Seguros)运作,该联合会是一个向财政部负责的独立法人,总部设在马德里,他有自己的资产,行为受司法管辖,巨灾费率由协会确定(一般为0.009%-0.195%,并实行10%的免赔,对特大灾害免赔率可提高到15%)。巨灾保险的保费由保险公司在销售普通保单时收取,然后交给联合会,保险公司收取5%的手续费,联合会的赔付能力由国家担保。
(三)美国的飓风保险:巨灾证券化
在美国,一些有趣且有新意的帮助保险公司为巨灾损失融资的方法已由私人资本市场引入,这些新型资本市场工具最具有代表性的巨灾期权的发展。
1995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设计出一种较为成功的新型巨灾指数选择权―PCS期权(PCS Option)。根据实证资料显示,PCS Option 可视为一种零市场风险的投资工具,能够有效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所以国际投资机构也纷纷进入该市场,使得交易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以美国飓风保险期权的具体合同为例:佛罗里达一家保险公司购买了期权合同,只要在特定年的第3季度(飓风季节)佛罗里达发生的飓风保险损失在100亿元美元到150亿美元之间,该保险公司就会得到一笔正的收益。当然保险公司必须支付期权费。这个期权费依赖于市场对飓风损失的估计。如果保险公司的飓风损失与整个佛州的损失高度相关,期权合同将在保险公司正需要时(飓风灾难之后)提供其所需要的资金。
随着飓风巨灾期权的成熟,加上已经风靡的巨灾债券,使得美国的巨灾保险达到高度的证券化。这种巨灾风险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好处:既可以将商业保险公司的巨灾风险以类似再保险的方式分散到市场上,又给市场上一些希望以此套利的金融投机者提供了机会并活跃了证券市场。
四、如何构建中国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
(一)期待“灾强险”
从国际巨灾保险的成功经验看,为确保巨灾保险的覆盖面,包括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法律强制性保险制度,欧盟国家就是通过立法要求所有登记的城市住宅必须投保强制性巨灾保险,通过强制保险建立国家巨灾准备金。我国也有必要建立巨灾强制保险制度。国家应制定法规,明确巨灾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地位和巨灾保险的强制性。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根据巨灾的出险频率、地理区域来划定强制巨灾保险的范围。
(二)巨灾保险宜由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经营
在我国现有保险市场条件和保险经营水平下,巨灾保险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来运作很不现实,事实上商业保险公司也不愿意单独提供巨灾保险服务。此外,巨灾损失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国家财政有限,当前我国政府主导型巨灾风险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已逐步显露。
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宜采取由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合作经营的运作模式。具体说来,巨灾保险由个人投保,商业性保险公司遵循市场化原则特许经营,政府并不直接参与,而是以最终再保险人的身份(政府组建国有地震再保险公司作为最终再保险人)对商业保险公司提供超额赔付保证。
从日本地震保险中看出,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共同承担风险,不仅减轻了政府财政的压力,也增加了商业保险参与巨灾保险的信心。其中,在巨灾保险分担的设计上,也规定了不同的巨灾损失下,政府、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各自承担的份额,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财务上的混乱。
(三)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和巨灾风险管理协调委员会
我国可以借鉴欧盟国家的基金会机制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政府的国家巨灾风险准备金可由政策性保费收入部分、财政预算按一定比例计提部分和国家向商业性保险公司征收的一部分营业税组成。商业性保险公司出于保证偿付能力的考虑,同样需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主要从每年总保费收入中提取的部分、巨灾保费及其专项资金的运用收益组成,增强抵抗巨灾风险的能力。
另外,为加强国家对巨灾风险的管理,我国有必要成立对巨灾风险管理进行统筹协调的政府机构―巨灾风险管理协调委员会,对地震、洪水、台风等巨灾风险管理所涉及部门的工作进行统筹协调,以提高工作效率。
(四)探讨巨灾衍生产品分散风险
从美国飓风保险的经验来看,风险分散机制是巨灾风险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巨灾衍生产品作为一种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物,是保险公司或者再保险公司通过直接发行,利用金融市场来分散风险的风险证券化形式。通过巨灾衍生产品可将巨灾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增强社会危机处理能力,扩大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资本市场还未达到类似美国的成熟,目前开发巨灾衍生产品的时机尚不成熟,但从长远来看,通过资本市场分散巨灾风险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能力。
(五)建立和完善巨灾风险分析模型
由于巨灾发生的概率往往是数十年不遇或是百年不遇,因此目前基础数据相当缺乏,这使得保险公司无法对地震、风暴、洪水、冰雪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对准确的衡量和把握。因此,建立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必须做好一些基础性的技术工作,比如建立巨灾损失分析模型等,这样才能解决巨灾保险的定价和强制保险范围等问题。据悉,目前世界银行正在与中国保监会合作,建立巨灾风险数据库,研究巨灾发生的概率以及相应的经济损失评估。
参考文献:
[1]佐伯治俊.日本的地震保险[J].日本:安田金融保险动向,2000,(4).
[2]王棋.欧盟巨灾保险体系建设以及对我们的启示[J].上海保险,2005,(2).
[3]傅萍萍.美国巨灾期权的运作及借鉴[J].宁波经济,2006,(6).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混合结构的设置与设计的重要点
1.1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
第一,一般,早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在采用混合结构设计时所遵循的原则是:简单。规则。所以在我国经常采用的是矩形或者是方形的建筑,因此矩形和方形具有规则的对称美,这样的建筑设计在我们国看来是简单、大方的一种体现,符合我国的审美要求。建筑的混合设计时要注意结构的抗侧力中心与水平合力中心需要相互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建筑物的稳定性增强,同时这样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第二,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时需要使得混合结构的侧向力和承载力具有的特性是:垂直以及均匀的变化,在混合结构中的各种构件,(例如:转换层、支持层、各种框架层等等)在施工时最为常用的就是三角定理,三角定理就是:在所有材料都相同时,将材料做成不同的形状的支架,其中三角形支架的稳定性最好。由此可知,当各种构件都采用三角定理,可以使得其形成的框架层更加的稳固。
1.2建筑物的重要设计点
1.2.1抗震方面的设计
在自然灾害中,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合结构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抗震方面的能力,加强混合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延性。因此,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要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选择,最好实用的材料具有韧性强、承载力强、具有延性的特点,这样的建筑材料可以很好的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还有就是要使得钢筋混凝土筒体具有延性,主要的方法是:第一,所选钢筋混凝土筒体必须是完好的,并且脚步要加强钢筋。第二,增加强的厚度,控制剪应力水平。第三,将型钢柱设置在剪力墙的端部,这样可以使得其与纵向钢筋和箍筋形成暗柱。第四,在剪力墙中修建多层钢筋,可以增加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并且可以设置暗梁。第五,剪力墙一般采用的形式是:型钢混凝土或带竖缝剪力墙。第六,在剪力墙上开洞时要注意其对称均匀性。
1.2.2设置加强层
设置加强层可以使得减小剪力墙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防止错位,还可以起到抗侧的作用,可以使得墙体的受力均匀,避免墙体出现裂缝。
1.2.3钢筋框架防地震剪力调整
为了使得建筑抗震,建筑结构应当注意的问题:混合结构中的各个框架的总的抗震能力不能够小于结构地步抗震能力的25%,并且各个框架层所承担的地震剪力,是有一定规定的,因此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定。
1.3混合结构设计的原则
第一,经济合理化原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建筑也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建筑材料的价格也不断的增长。因此,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经济合理的原则。第二,节点圈出原则。在建筑中,节点指的就是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点,或是被称为连接异常点。在一个建筑中节点是非常复杂的,这就使得对于节点设计师不能够很好的把握,而节点对于整个建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坚持节点圈出原则。第三,刚柔并济原则。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不能过硬,同样不能过软,需要的是刚柔并济,这样的建筑才是最为好的建筑。
2、常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及其类型
第一,简单结构。一般简单结构主要是用在一些高层的公共建筑物中,简单结构的特点:高度灵活、空间结构具有很大测力刚度和抗扭能力。并且其选用的形状是多变的。第二,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的主要特点就是在建筑选材方面很简单,并且所需要的技术要求低,施工快、效率发高等。其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抗震的能力比较低,所以这种结构不适用于高层建筑。第三,框架结构。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抗压、抗弯的能力比较强,以及抗震能力强。所以可以使用在高层建筑中。并且框架结构在设计时可以灵活的设置,刚劲强度比较均匀,非常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第四,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特点就是:整体性和空间性比较好,承载能力较好,一般运用在公寓住宅的建筑。
3、一些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的办法改进
第一,预应力大板。使用预应力大板可以有效的改善公寓住宅在布置方面的灵活性,对房屋的重新改造非常有利,而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建筑物的高度。第二,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具有的优点:(1)高强度:由于钢结构在选用材料时,必须要选用强度极高的材料,这就使得这个钢结构的强度非常的高,但是也因此限制了空间的自由。(2)效益好:减少了材料的浪费,降低成本,并且施工简单,工期短,增加了综合效益。(3)性价比高: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而且,环保,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三,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办法改进:这一结构可以很好的改善由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高度所引起的室内布置不便这一问题。
4、工业与民用居住楼面的构成
第一,在高层楼房的建筑施工时,一定要有适合的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而且在设计时要尽量的减小建筑物自身的重量。高层建筑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的建筑,不管是在那种形式的建筑中,都应当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最好的方案,使得建筑物可以具有更好的性能,使得建筑物的质量得到保障。第二,使得剪力墙与钢框架组合,其中剪力墙是由钢板构成的,这样剪力墙与钢框架可以互补,使得其各自的优点达到最大化。不同的剪力墙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应当根据施工时的具体情况,来满足人们与建筑功能的要求,并且要使得成本降到最低,减少资源的浪费,这样才算是完美的完工。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合结构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混合结构建筑具有明显的优点:抗震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并且混合结构建筑适应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大望,霍达,金焰,李海领. 基于动力可靠性分析的滑移隔震体系的优化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04).
[2] 瞿伟廉,李卓球,姜德生,官建国,袁润章.智能材料结构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9(03).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力应急指挥系统设计;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电力公司对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就需要不断的改善电力应急指挥系统,作出相应的调节以满足电力公司的发展。而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应急指挥系统里面,能够有效的改善时间上的控制,提高系统的管理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更有利于电力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1.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促进应急指挥系统开发方面具有的现实意义
(1)计算机技术是否先进,会直接影响到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稳定和成熟程度。有机的将指挥系统跟计算机系统结合起来,可以在遭受到自然灾害或者是电网方面等事故时,能够及时的接入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计算机在获取这些信息之后可以及时的利用互联网中的视频、电话会议等方式围绕这些突发事件进行相关讨论,尽最大可能降低电网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2)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电力应急指挥系统能否有效的进行扩展,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性。电力应急指挥系统在设计之初就是以相关的数据协议、标准以及应用界面等作为基础的,所以该系统一定要以数据为主要依据,才可以进一步进行系统的升级和完善,更好的扩展系统,提高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所以说,系统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性,是否能够有效的扩展,直接取决于目前所引用到的计算机技术水平。
2.在设计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时候具体的体系构架情况
2.1体系结构的分类情况以及主要特点
通过在移动电力指挥中心建立网络互联网方案,有机的将其与电力指挥中心联系起来,就能够建立起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作为工作基础的网络平台。到目前为止,信息系统已经应用于电力应急指挥系统里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C/S系统结构,另外一种是B/S系统结构,如下图1所示:
图1 两层B/S 体系结构
如下图2所示,信息系统中的C/S系统结构是目前为止较为成熟的计算机系统。使用者要想获得服务器端中的具体数据,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语言描述,把信息传达到服务器端,服务器会自动的处理信息并且将结果传递给使用者;B/S系统结构是以C/S系统结构为基础上升为Internet浏览器,可以说是二层结构发成为三层结构的结果。也就是说B/S系统结构在C/S系统结构层的中间加入了一层,该中间层能够将C/S系统结构接受到的任务进行适当的分担,这就减轻了C/S系统的工作负荷,最终更好的帮助B/S系统结构工作运行。
图2 C/S 三层体系结构
2.2三层 C/S系统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1)存在的优势主要有:C/S信息系统结构具有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点:系统功能较为强大、系统交换能力较好、系统运行效率较快,所以该信息系统结构能够很好应用于电力应急指挥系统,成为了一种便捷的使用工具。除此之外,这种通过计算机进行运算的模式可以利用键盘传输相关的数据信息,用鼠标点击更新数据信息,可以说这种计算机模式是一种能够将安装、支持以及执行等各项功能综合为一体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在安装该模式的过程中不会对客户端有太高的要求,也不会对网络宽带的速度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比较适合在电力应急指挥系统中应用。(2)存在的劣势主要有:C/S系统结构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该系统在开发的时候较为封闭,只能应用在数据管理方式上面,而且由于开发所需的周期较长,导致该系统的安装和维护都较为困难。虽然C/S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适当的分担应急指挥系统的工作量,不过目前为止中间层相关的软件技术还不够完善,对网络环境有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C/S系统不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安全性也比较差,所以无法很好的应用在电力应急指挥系统中。
3.目前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应急指挥系统中的情况
最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速度非常可观,并且广泛的应用到了电力应急指挥系当中。比如计算机技术得以在垮坝事故应急系统中应用,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具体的控制和操作,不仅简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还节约了操作时间。
3.1应急报告
(1)任何人发现有可能发生垮坝险情后,应立即向运行值班人员、当值值长报告,值长应迅速确定危险部位,根据可能发生垮坝的具体程度和危害性,首先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2)当预见即将发生垮坝事故或发生垮坝事故以后,当值值长应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各级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事故抢险。(3)公司应根据突发事件引发的垮坝事故重大险情征兆,预先设定警报信号,并制定严格的报警方式和责任制。通过广播系统、通讯系统等将“警报信号”及“解除警报信号”及时通知全体员工。(4)公司领导应立即向市政府应急办和市三防指挥部报告垮坝灾害预警情况。(5)垮坝事故发生后,公司领导或临时抢险总指挥应立即将事故简要概况,以电话、传真(附录C)等方式即时向集团公司报告,同时向电监会和河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工会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3.2应急措施
垮坝事故即将发生时,应急抢险指挥部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1)立即通知市政府和三防部门,由市政府通过警报、喇叭、电台、电视、电话、电讯等方式通知大坝下游全体人民,做好转移工作。(2)厂区全体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全体人员应服从安排,按照制定路线撤离,确保人身安全。(3)当预计即将发生垮坝灾害时,应立即与上级三防指挥部门联系,开启所有泄洪闸门和放水洞闸门,迅速降低水库水位。(4)运行值班人员应立即与中调联系,停止全部发电机组运行,断开对外的所有线路开关,但应保留必要的防洪、照明应急电源。(5)立即向市政府通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更大灾害,并请求市政府、电力集团公司给予援助。(6)视灾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估,根据专家组意见采取进一步措施。
4.结语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被推广应用到了更多的领域当中,同时也成为了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一个新的发展动力,不仅有效的缩短了操作时间,还能够很好的进行信号的切换和投入,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程序,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科]
【参考文献】
一、光伏发电系统与绿色建筑的介绍
1.光伏发电系统的介绍光伏发电系统是一个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系统。众所周知,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属于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加大对太阳能的利用是未来能源的利用趋势之一。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由蓄电池组、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与太阳能控制器等组成。其中,蓄电池组属于电能储存装置,可将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电能储存起来。太阳能电池板为光伏转化装置,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而太阳能控制器,属于控制保护装置,可控制系统开关,并有效保护蓄电池的充放电。逆变器为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转化装置,可将直流电直接转化为220V与110V两种不同的交流电。
2.绿色建筑的介绍在建筑的使用服务年限内,资源利用合理、对环境影响小,且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相一致的建筑都属于绿色建筑的范畴。本文所分析的绿色建筑,主要是指应用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节省能源,可合理利用太阳能这一能源;二是节约资源,在建筑中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节约土地、水和建材等资源,尤其是节约水资源和建筑资源;三是回归自然,强调建筑外观与色调与自然和谐统一,内部装饰材料的绿色无害。
二、绿色建筑中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分析
1.光伏发电系统在绿色建筑外墙中的应用在一个建筑中,建筑外墙与太阳光的接触面最大,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建筑外墙与太阳光的接触面更大。而为了保证建筑外墙的美观效果,目前多数外墙装饰材料采用的是玻璃幕墙,仅仅具有装饰和围护的功能,如果将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到绿色建筑外墙中,将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制成玻璃样式,不仅能够保证玻璃幕墙具有原有的功能和效果,而且还能大量收集和转化太阳能,对于建筑节能降耗有重要的作用。在绿色建筑外墙中应用光伏发电系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透明度问题。在应用光伏太阳能发电板之后,应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同时也需要注意倾斜角问题,按照建筑朝向确保太阳能电池板可充分吸收太阳能,提高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总量。
2.绿色建筑屋顶上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多数的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屋顶的太阳能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而绿色建筑之所以为绿色建筑,就在于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将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到绿色建筑屋顶中,可提高建筑太阳能的利用率。由于地理优势,在建筑屋顶装设太阳能电池板时,不需要考虑遮挡和角度问题,与建筑外墙装设太阳能电池板相比,屋顶太阳能电池板的装设步骤和难度较小,同时还可以装设遮阳板和通风管道。在绿色建筑屋顶应用太阳能电池板时,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用,主要是冰雹、雷电和雨雪的破坏作用,特别是需要注意对冰雹的预防,避免对太阳能电池板造成损坏。同时,在设计确定屋顶倾角时,可兼顾观赏性与功能性两个方面,不仅可使其免受雨雪堆积问题的困扰,也可增加屋顶的美观程度。同时,太阳能电池板需采用高强度的材料制成,可避免雷电灾害损害太阳能电池板。
3.绿色建筑天窗中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在绿色建筑中,天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采光,另外一个就是避免局部露天建筑遭受阳光直射。而在绿色建筑天窗中利用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在收到采光和遮阳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利用建筑提供电力,可谓一举两得。在绿色建筑天窗中利用光伏发电系统时,主要应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板,因此需要考虑的问题仅有采光率,为了提高采光率,可设计成井格型,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来进行立体采光,同时合理确定天窗的倾斜角度。
4.光伏发电系统在绿色建筑其他部分中的应用在绿色建筑的窗户玻璃、遮阳板和遮雨板等元素中,均可利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将不透明的电池板作为遮阳板,用太阳能电池板来代替遮雨棚,不仅可满足遮阳避雨的要求,同时也能有效采集太阳能。在建筑元素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均需综合考虑防撞击、防雷和防火等问题,确保太阳能电池板的安全性。
三、绿色建筑中利用光伏发电系统的效果
在绿色建筑中利用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效果,一个是节能方面的效果,一个是节能的经济效益。在下文中,笔者将分述这两个方面的效果。
1.光伏发电系统利用的节能效果在绿色建筑中,利用光伏发电系统的节能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节能效果比较明显最为直接的体现是,由于将大量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节省了建筑的电网供电。同时,太阳能电池板的遮阳板与天窗中利用光伏发电系统,在具备其原有功能的同时,也具有隔热效果,降低了夏季建筑内部的温度,间接降低了建筑内部能耗,特别是制冷负荷的消耗,降低了能源消耗。目前,我国的能源主要是以火力发电为主,在建筑中大量使用光伏发电系统,无疑将会降低对火电的需求量,这对于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改善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光伏发电系统利用的节能经济效益光伏发电系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一次性安装成本高,但是运营成本低,也就是一次消费可长久享受。比如在绿色建筑中,安装一个400kW的光伏发电系统,在一年之中,这一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约为400000kW•h,由于安装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安装费,大概需要400万,如果目前的商业电价为1.5yuan/kW•h,成本收回仅仅需要六年多时间,光伏发电系统的平均寿命约为25年,即收回成本后的18年时间里,光伏发电系统可节省1080万元的电费。同时,除去日常维修和管理费用,经济收益将近900万,节能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四、结语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植树造林;造林地整地;技术
[引言]:贵州属于亚热带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贵州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多,据统计全省大约有278.5万hm?的喀斯特地貌,而且类型多样,发育较强烈。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人为破坏的因素,贵州地区喀斯特地貌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现象频发,区域内石漠化面积日益增多,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着生态林业的发展。基于此,必须恢复森林植被,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不断改善林业生产环境,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工作。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经验提出了一些综合治理的方法,并且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造林技术进行了探究。
1、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的途径
由于喀斯特山区土层薄,一般为40cm左右,岩石,生态环境脆弱,土壤偏碱性,钙化严重,从而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石漠化程度高,人工造林工作难度较大。针对于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貌,在进行植被恢复过程中,一般采用一下两种方法:第一人工造林,由于喀斯特地区一些地理情况不适宜植被的生长,所以要人为地进行造林,这样可以改造土壤环境,增加土壤抗灾能力;第二是封山育林,有些地区一些特殊因素不适宜人工造林,我们要想恢复植被,就要通过封山造林的工作,例如在一些石面环境,就要通过封山造林来恢复生态环境。
2、喀斯特山地人工造林的技术措施
2.1造林地整地技术
根据喀斯特山地土壤分布及岩石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整地。
2.1.1山区造林全面整地技术
全面整地技术是将造林园地全面清理、全面开垦的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山区平坦地区,在整地过程中,要注意工作效率,充分利用机械来进行翻耕和开垦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利用最小化的投入来获得最大化的收益,达到翻耕和开垦工作的要求。与此同时,在整地过程中,发现贫瘠的土壤地块,要利用整地的机会来改善土壤条件,利用施肥和药剂等方式来调节土壤和土质,从而达到植物生长的要求,提高整地工作效率,为后期造林工作提供基础。
2.1.2山区造林局部整地技术
针对需要局部整地的地块可以采取局部整地技术,其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该技术是山区整地常用的方法。局部整地技术主要分为块状和带状整地技术,块状整地技术主要应用于山区混交林的改造,带状整地技术主要应用于建设经济林,但是这两种技术也不是绝对的应用于上诉工作,具体造林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山区特点以及种植品种来选择,要符合造林设计的要求,把造林工作中的关键点做好,进而提升造林整地的效率。
2.1.3物种选择
由于喀斯特山区独特的地貌和气候环境,因此在选择树种的时候必须按照生态循环系统的要求,根据地理环境特点和气候因素来选择树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苗木栽植以后能够存活。基于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物种比较丰富,生态环境复杂,这就形成了多种物种来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的特色。综上,在选择造林树种的时候,既要考虑树种的喜好,又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特别是一些地区干旱缺水,必须选择抗旱的树种才能在干旱的环境下生长。在喀斯特地区选择造林树种时,必须选择根系发达的耐干旱的树种,最好选择一些生长速度较快,易成活的树种,其中本地树种对当地适应性较强,而外来物种则不易成活。
2.2山区植树造林技术
2.2.1播种造林技术
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就是把苗木种子直接播种到整理好的土地中,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省时省力,适宜大面积种植树木,具有造林速度快,节省人工的优势。但是由于直播造林法对于种植土地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地势平缓,利于播种机械进出的地区才能使用该方法,另外,播种造林以后,对于后期管理也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做好肥水管理工作。在选择播种种子的时候,要选择颗粒大、发芽快而且生长速度快,如:核桃、油茶、油桐等等这类大粒种子树种。同时,造林地土壤需要充足的水源,并且自然灾害出现的几率相对较小,特别是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非常适宜。播种可以采取穴播、块状播种、撒播等等方式。在播种之前要求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等等手段,保障春播、早出芽幼苗的抗旱能力。
2.2.2分生造林
分生造林法又称分殖造林法,就是利用树木的枝干进行栽种,由于其原料可以直接从树木上选取,所以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的优势,而且能够节约栽种时间。分生造林法对于技术方面也没有很好的要求,而且成活率高,在选取母本树木时要求品种优良,这样才能保证分生幼苗生长快。分生栽种造林方法主要应用于杨树和柳树等,在选择栽种区域时要保证土壤疏松和水分充足,以保证幼苗的营养需求。
母本树种的质量对于分生幼苗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影响分生幼苗的品质,如果母本的品质较好,则分生幼苗的品质也较好,成活率也较高,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在选择母本树种时,要严重要求品质,确保分生幼苗的品质。
3、植树造林管护
封山育林主要针对母树,因为通过封山育林母树可以有时间恢复,而且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森林经营体系。封山育林针对的地区主要是那些不适合人工造林的地区,例如山坡、岩石地等地区。该方法拥有地域性特点,是通过长期实践而总结的方法,封山造林是τ琢趾突纳奖;て鹄矗让其自然生长,防止人为砍伐。
4、结语
生态问题是当今研究的热点,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的生活质量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喀斯特山区生态退化严重,石漠化面积不断加大,并严重干扰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植被的恢复,特别是森林植被的恢复是改善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的根本。通过对喀斯特山地实施人工造林或封山育林的治理,对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保障农业生产高产稳产、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对于森林进行恢复和重组,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式管理,最终达到其东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杉木在我国的多数南方地区分布,是国内亚热内地区所特有的作物,其特点与北方的落叶松等类似,军事速生针叶用材林。杉木在我国遍布16个省市区,木材的产量达到国家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深入的研讨杉木生存的生态问题进而建立出优化的人工模型,是亚热带的林业地区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国内的木材市场需求旺盛但是森林资源匮乏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人们相应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林木业的产品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年来由于国内的装修业、建筑业、家具行业的不断繁荣以及对于纸制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强,在此情况之下为了国内的临产工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我国虽然有着广阔的领土面积,但是经过逐年的开发探采,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森林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森林资源存量越来越小,分布不够均匀;另外森林的质量越来越低,树木材种结构不合理;最后子森林行业其经营管理的水平不够高,树木的生长不能够合理高效的被利用,导致产量极低。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很难保证木材的正常生产对于国家建材的需要,不能够完全的履行森林对于人们在生态环保为前提下对于木材需求的供应情况。正是由于森林资源啊质量数量上不能够完全合格,造成了目前一些地方的木材供应不上,缺少优质的木材并且木材的价格不断的上涨等等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影响着许多行业的正常那个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正常需求,降低了林产品市场竞争的能力。
森林资源总体的发展空间较大盛产松香等林特副产品
虽然森林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我国的森林资源总体的变化趋势是不错的,森林面积正在逐年的增加,每年都在保持着200万hm2的速度增长,总体来说在不断加大保护力度之下,林木的生长量逐渐大于对其的消耗量,森林的发展在数量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可以说走出这一低谷便是扭转了我国内部长期以来的森林资源下降的情况,正在实现关于森林资源的积蓄以及森林面积的共同增长情况。保证丰厚的森林资源作为基础才能够在此之上发展林木业,可以说森林资源是关乎林木业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松香每年的产量都在40万吨以上,在世界范围之内也是位居首位的。不仅在国内市场给予大量的供应也是大量商品的出口材料。我国的脂松香在国际市场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林业更新造林的措施
林地的清理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选择出适宜木材生长的林地是做好中职的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才可能会获得较高的林木的成活率。在林木地区的选择上应该首要考虑那些符合不同地区植被特点的地域。例如位于在主要的和榴莲干附近的500米之内以及自然的地形中第一山脊之内的山地地区不应该被纳入造林的范围。林地选取好之后要做好相应的清理以及整合。首先应该通过割除清草火烧处理以及通过化学药品的处理方法等将林地地面进行全面的清除打理。另外,在全面的清理基础上也可以采取拒不清理的方法例如结合带状、高垄、块状、鱼鳞坑等方法清理选取好的林地。每片林地,每片森林都包含着丰富着自然资源,在进行植被的保护过程中,这些环境也是一定要注意的。首先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要保证不入侵周围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尽量避开他们的大量栖息所;最后,要保护森林中原油的天然阔叶林类珍惜的植被,在此要注意不适用炼山式的处理方法对待植被,为了人造的树木而破坏了原有的生态中珍稀的品种便是得不偿失了。
更新造林的技术措施在更新造林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三种技术手段,合理正确的掌握其操作方式,就能为植被的很好发展打下良好的奠基。首先是播种造林法,顾名思义就是直播造林,将种子直接的进行播种来造林的一种造林的基础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在大面上播种,施工很便宜。但是这种方法对于造林地的要求很高,对其造林过后的经营管理也相对比较严格。相比之下,此种方法更加适宜对于那些土壤中水分充足,自然灾害很轻,边远地区的造林地。第二种是植苗造林法,这种方法又被称为裁植造林,主要是指将根系完整的木苗作为更新造林的原材料在林地进行造林的一种方法。相应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对于不良的自然环境之下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保证树苗的生长稳定,因此其对于造林地的自然环境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但是其对于种植的方法要求较高,其苗木在种植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损害都是在准备过程中都需要考虑的,在采用之前应该先对于种子进行培育,总体来说这种方法对于林地自然条件限制较低,在现在的更新造林中应用比较广泛。第三种是分殖造林法,一般是根据树木的营养器官例如根茎。枝干以及根等作为造林材料直接的进行造林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够节省大量的育种育苗的时间,造林的技术相应简单,成活率也是比较高的,能够保证幼树在出其成长阶段快速的生长。但是这种方法对于里林地的自然环境要求很高并且不同种树木采用此种方法得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可以说这种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并且相应的成本较高。
实际造林中树立出更造混交林的思想对于不同的特征的树木进行适当的混交,能够比较充分的利用空间,可能保证土壤的营养平衡。例如耐阴性以及生长特点存在区别的一些树种混交种在一起,能够充分的利用空间。而且,混交树林所形成的复杂的自然环境能够有利于林地中其后的是两改善,更加便于周围树种的生长繁殖,并且加速土壤营养成分的循环利用,这种经验应该在长期的工作中慢慢摸索体会,最后合理应用。结语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减缓资源不断流失的速度,对于植被的更造种植应该从实际的工作出发,因地制宜,保证更新造林工作的不断完善发展。
作者:朴峰单位:黑龙江省绥棱农场
关键词:雷电 直击雷 感应雷 雷电侵入波 球形雷
一、 概况
1、 雷电的形成
雷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一般说来空中带电的雷云,在没有与其他异性带电物体放电时,只是带电的云团(雷云),它所带的电能也只是静电,只有在它与异性带电物体接触或击穿放电时,才形成了所见的闪电、声响,即雷电现象,也就是放电现象。这种放电有的是在云层与云层之间,有的是在云层与大地之间进行。后一种放电也就是落雷,他会破坏建筑物,损坏电气设备,伤害人畜。这种放电时间短粗,一般约50-100微妙,但电流则异常强大,能达到数万安培到十万安培。放电时产生强烈的光,这就是闪电。闪电时,将释放出大量热能,瞬间能使空气温度升高1-2万度,空气的压强可达70个大气压,这样大的能量,具有极大的破坏里,往往会造成火灾和人畜的伤亡。
2、 雷电的主要特点:
(1) 冲击电流大。其电流高达几万~几十万安培;
(2) 时间短。一般雷击分为三个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整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60微妙;
(3) 频率高。雷电流变化梯度大,有的可达10千安/微秒;
(4) 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亿伏。
二、 雷电的种类、危害及防护
雷电主要有四种类型:直击雷、感应雷、雷电侵入波、球形雷。
(一)、直击雷:
1、直击雷主要危害高层建筑
是带电云层(雷云)与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之间发生的迅猛放电现象,并由此伴随而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或机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坏作用。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通信局内通信设备和人。
直击雷的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峰值可达几万~几十万安培,其之所以破坏性很强。
2、 直击雷的防护
防避直击雷主要根据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312_1~3《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电子设备雷击导则》、《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通常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金属物件作为接闪器,将雷电流接收下来,并通过做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导引至埋于大地起散流作用的接地装置再泄散入地。
(二)、感应雷:
1、感应雷是通信局内通信设备的天敌。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及发生闪击的现象,主要危害通信局内通信设备。是闪电放电瞬间,在附近到底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现象。
2、感应雷的防护
(1)电源防雷
根据楼房建设的要求,配电系统电源防雷应采用一体化防护,由于避雷器生产厂家的设计思想各不相同,相应其避雷器的性能特点也不尽一致。以我们设计中常用的TN-C-S系统过电压保护方式为例:SPD-BC-1,高压侧为不接地系统,网络标称电压380V,设备耐压6kV,浪涌电流40kA(10/350μs);SPD-BC-2,设备耐压1kV,浪涌电流10kA(8/20μs);SPD-BC-3,设备耐压0.5kV,浪涌电流5kA(8/20μs)。
(2)信号系统防雷
与电源防雷一样,通讯网络的防雷主要采用通讯避雷器防雷。目前,计算机远程联网常采用的方式有电话线、专线、X.25、DDN和桢中继等,通讯网络设备主要为MODEN、DTU路由器和远程终端控制器等。通常根据通讯线路的类型、通讯频带、线路电平等选择通讯避雷器,将通讯避雷器串联在通讯线路上。
(3)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的目的,在于减小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防止雷电反击。将通信局内的主机金属外壳,UPS及电池箱金属外壳、金属地板框架、设施管路、电缆桥架、铝合金窗的等电位连接,并以最短的线路连到最近的等电位连接带或其他已作了等电位连接的金属物上,且各导电物之间的尽量附加多次相互连接。
(4) 金属屏蔽及重复接地
在做好以上措施基础上,还应采用有效屏蔽,重复接地等办法,避免架空导线直接进入通信局内和机房设备,尽可能埋地电缆进入,并用金属导管屏蔽,屏蔽金属管在进入通信局内或机房前重复接地,最大限度衰减从各种导线上引入雷电高电压。
(三)、雷电侵入波
雷电冲击波是由于雷电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其传播速度为3*108m/s。雷电侵入波可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使高压窜入低压,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属于雷电侵入波造成的雷电事故很多,在低压系统这类事故约占总雷害事故的70%。例如,雷雨天,室内电气和通信设备突然爆炸起火或损坏,人在屋内使用电器或打电话时突然遭电击身亡都属于这类事故。
为了防止雷电侵入波沿低电压线路进入室内,低压线路最好采用地下电缆供电,并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接地。采用架空线供电时,在进户外装设一组低压阀型避雷器或2~3mm的保护间隙,并于绝缘子铁脚一起接地。接地装置可以与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并用。接地电阻不得大于5~30欧姆。阀型避雷器装载被保护的引入端。其上端接在线路上,下端接地。正常时,避雷器的间隙保持绝缘状态,不影响系统的运行,当因雷击,有高压冲击波沿线路袭来时,避雷器间隙击穿而接地,从而强行切断冲击波,这是进入被保护物的电压仅雷电流通过避雷器及其引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残压。雷电流通过以后避雷器间隙又恢复绝缘状态,以便系统正常运行。
(四)、球形雷:
在雷电频繁的雷雨季节,偶然会发现殷红色、灰红色、紫色、蓝色的“火球”,直径一般十到几十厘米,甚至超过1米;有时从天而降,然后又在空中或沿地面水平移动,有时平移有时滚动,通过烟囱、开着的门窗和其他缝隙进入室内,或无声的消失,或发出丝丝的声音,或发生剧烈的爆炸,因而人们习惯称之为“球形雷”。较为罕见。
防避球形雷最好在雷雨天不要打开门窗,并在烟囱、通风管道等空气流动处装上网眼不大于4平方厘米,粗约2~2.5mm的金属保护网,然后作良好接地。
三、 通信局防雷的整体性
通信局防雷的整体性体现在对建筑物防雷设计和安装时,要对内部防雷装置和外部防雷装置作整体的统一考虑。建筑物外的整体观念是指对一个院落、一个小区以及附近的环境要做全面的防雷规划,同时还不能违反小区规划的要求例如:所安装的避雷针塔甘是否影响小区的美观,所用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是否与建筑物的立面相配以及低矮建筑物能否有高大建筑物或高大烟囱上的避雷装置所保护等等。对接地装置也要求综合统一考虑,例如,相距较近的建筑物能否共用接地体,地下管网能否用接地体的一部分,以及能否在一个大院或小区内为将来综合共用接地创造等电位连接的条件等等。
四、 结束语
雷电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据统计,每秒钟造就1800阵雷雨,伴随600次闪电,其中就有100个炸雷击落地面,造成建筑物、发电、通讯和影视设备的破坏,引起火灾,毙伤人、畜、每年经济损失约10亿美元,死亡3000人以上。我国也是一个雷电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了解雷电的规律,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防雷设计时按照规范的要求严格执行,尽可能将雷电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