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时间:2023-08-01 17:40: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第1篇

[摘要]随着地理课程教育改革政策的全面深化,深度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同时也成为了当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深度教学理念给教师教学指出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形成。

[关键词]深度教学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所谓深度教学,就是指教师借助有效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科知识内涵,包括知识之间的逻辑和知识存在的意义,从而摆脱表层符号学习的禁锢。可见,深度教学理念并非单纯强调地理知识教学的难度与深度,而是一种与传统的表层符号学习形式相佐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深度教学策略主要有结构整合策略、自我驱动策略和问题导向策略。以下我将对这三个深度教学策略做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一、借助结构整合策略深化地理知识点教学

所谓结构整合策略,就是指在深化理解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并构建相应的地理知识框架。结构整合策略能够极大地提高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和深度化的理解,从而强化学生的地理思想,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南水北调”相关地理知识的时候,我便设计了一个以“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展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主题的地理探究类型活动。首先,我引导学生们绘制了该主题的知识结构框架,该知识框架的核心基点就是南水北调工程,从该基点出发,引出了南水北调工程开设的原因、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三方面的影响,包括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地区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地区的影响和南水北调工程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完成该知识框架的构建之后,我便将学生们分成三个研究小组,三个研究小组分别代表东、中、西三条南水北调路线,其中第一个小组的主要研究问题为南水内调工程开设的原因,第二个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问题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第三个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问题为南水北调工程给地理环境带来的三个影响。在任务分配完成之后,学生们便需要结合自己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去深度理解地理知识,并深度研究地理核心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地理深度教学的开展。经过小组学生的深入研究之后,三个研究小组都出色地完成了本小组的研究任务,同时也完成了对知识框架的整合、完善与补充。以第一个研究小组为例,该小组经过深度学习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的开设原因有三个:1.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因缺水的原因而导致当地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受限;2.我国南方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且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3.我国南北方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便借助结构整合策略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和研究地理知识点,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南水北调工程问题的知识框架构建与完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资源调配问题的普适性思维,对学生们日后研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学生们的人地协调观也得到了相应程度上的锻炼与培养。

二、借助自我驱动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众所周知,自我驱动是地理深度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学生终生学习意识培养与形成的关键所在。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自我驱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学习上的自我责任意识;其二,学习上的自我反思意识;其三,学习上的自我认知意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从这三方面角度出发,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实现地理深度教学。以“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以“河流侵蚀地貌的发育”为主题的地理研究活动,此次研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所示:阶段一:该阶段为知识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需要通过自学的方式去学习和研究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类型,包括三种类型的特点以及三种分类分别对河流造成的影响等内容,除此之外,在自学这些知识点之前,学生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对三种河流侵蚀类型进行猜想和假设,并通过自学完成对猜想的验证。阶段二:该阶段为课外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附近的河流进行实地勘察和研究,搜集与三种河流侵蚀类型的有关材料,并对搜集所得的材料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加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为自身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储备奠定基础。阶段三:该阶段为汇报展示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各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需要对前两个阶段的自学成果进行汇总和整理,并选派小组长在教学课堂中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和展示。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们整个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以探究发现方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为辅,深度了解了“河流地貌发育”的相关地理知识,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素养和地理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地理理论知识学习与地理实践的有机整合,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借助问题导向策略激励学生深度化探究

切身体验和实际探究是掌握一门知识的重要途径,这点毫无疑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深度教学,则必须增加学生的切身体验和实际探究机会,例如采取问题导向策略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地理思想和地理知识,从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例如:在教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便从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发现规律和迁移巩固这四个方面实现了问题导向策略的应用。具体过程如下所示:创设情境:我借助教室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播放了一则纪录片剪辑视频,视频内容包括《自然环境景观》和《热带雨林环境》两个部分。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在这则视频中出现了哪些自然景观呢?”并在问题的引导下自然引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几种基本特征”这一教学内容。引导探究:学生针对前期情境问题总结归纳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几种基本特征,并在我的引导下针对热带雨林的景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热带雨林景观的特征以及热带雨林景观热证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哪些环境因素受到气候的影响较大,而哪些环境因素基本上不会受气候影响,并归纳环境因素与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发现规律:在引导探究环节中,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探究总结了地理环境因素与气候特点之间的关联,并从中发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规律,在这之后,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问题:若突然改变自然环境中的其中一个要素,那么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呢?如此便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自然环境要素。迁移巩固:我借助“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根据所习得的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对大陆中自然带的分布进行相应的研究,并试图总结出其中的一些地理规律,从而实现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迁移巩固。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借助问题导向策略逐步引导学生们分析研究“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相关的地理知识,一方面实现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也促进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帮助极大。

结语:

总而言之,深度教学理念是一种与地理学科特点高度契合且能够有效提高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教学理念。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借助结构整合、自我驱动和问题导向等策略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第2篇

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当前教学现状,为达到一定教育(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基本方针。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原则,更具灵活性和导向性。就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研究而言,我们一定要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为基础,吸收国内外各家教学理论(学说)之精华,逐步建立、健全具有自己风格的现代教育思想,并以此为指导,结合学科特点,学校教学实际情况,确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策略。我在地理教学中总结了几条基本策略:

一、教学氛围愉悦化

建立愉快、喜悦、和谐、融洽的教育教学氛(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氛围),是成功实现现代中学地理教学的必要基础。

1、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因而,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我认为现代师生关系应包含下列基本要点:

(1)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入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老师的问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老师和学生们建立了平等师生关系,我们很注意尊重学生,总是从多方面正确引导,不挖苦讽刺学生,更不打骂学生,有成绩及时表扬,使他们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情感,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而且体现在作业批改中。作业本上,对的打“√”错的不打“×”,批语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话“你真聪明”、“你真棒”、“你做的真好”、“某某地方不太恰当,请你再思考一下,重新再来你能行”。对学生缺点错误用恰当的方式委婉的指出,让他感到羞愧,自己愿意改正.因而,一切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言行都是不文明的,甚至是不道德的、违法的。我提倡要坚决杜绝体罚、挖苦学生。

(2)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应有真诚的感情交流,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相投,才会使学生兴趣油然而生,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某位教师的情感好,就爱听某位教师的课;相反,学生和某位教师有隔阂,就会讨厌这位教师的课。因此,我们在教学别注意了这一点,用真爱去打动学生,把握学生的脉搏,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学生能领会教师每个眼神、动作,师生间能做到交流自如、配合默契。

(3)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并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2、运行外部“赏罚”机制。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来自学生的内在动机,但外部赏罚等外在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激活、引发和加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

(1)教学内容设置使学生产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对知识渴求的欲望,应因人而宜、灵活的设置课堂内容、作业,课堂内容、作业应有难易之分,基础弱的同学使他们在易上充分发挥,能力强的同学在难上现能力,这样他们就会找到自信对学习产生兴趣。

(2)帮助学生增加成功与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学生学习遇到障碍,而且经过主观努力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克服不了时,教师应予以暗示、提示或者引导,尽量使学习者能领悟到参与教学的喜悦及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往往成为学生继续参与的加油站。实施“小步子,快节奏”的教学策略,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上成功的机会。

(3)教学“处罚”要有针对性。切莫过于严厉,因为“处罚”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获得矫正信息,传统教学往往忽视这一点,对于学习错误要么不予理睬,要么予以训斥,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起点问题化

按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根据这一观点,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另一方面努力使学习内容兴趣化,来自学生身边的问题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最直接源地。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问题来源是多方面的。常用的办法有:

1、借助直观手段,显示与已有知识矛盾的事实,形成问题情境。如通过展示死海上躺浮着人的照片或图画,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不会沉下去呢?

2、创设问题情境。我们把许多地理知识编成故事讲给学生们听,然后提出问题,他们会很感兴趣地去思考;如:在讲中国河流时,我把长江、黄河比作两位漂亮的公主远嫁到渤海和黄海,支流比做丫环,然后让学生们看她们远嫁走过哪些省,路途是否平坦,经过哪些地形区,这样抽象的地理知识变活了,学生的兴趣高涨了,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去自主的学习与思考,从而轻松地掌握地理知识。

第3篇

关键词: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 应用

引言

人类时刻与所生存的环境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并在与环境的交流中逐渐进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地理学科要与时俱进,而最关键的是创新和创造能力。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有效地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开放性的问题使得学生在解决课堂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由讨论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能力。

1.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与“问题解决”教学的契合

问题解决教学和新课程地理基本理念的吻合体现在价值观、学生观、教师观等方面。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而非主体者,要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就体现了新课表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并进行创新。这与新课程地理的价值趋向是一致的。地理课程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地理课程给问题解决教学提供了平台。

2.“问题解决”教学应用于新课标高中地理的必要性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内容与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同样作为高中必修课程,还存在很多的不同,通过对两者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均从“人地关系”入手,但单从章节知识的组织上可以看出普通高级中学地理较偏重对地理环境知识点的描述,新课标必修版的地理体系则更体现出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探究。新课标的地理课程体系更加深入贯彻了创新性。再者,新课标高中地理与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在选修的范围上也存在差异,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为“问题解决”教学过程提供了支撑点。

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必修内容中的构建原则

3.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学习的资源,教师的教学行为围绕怎样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来完成知识的构建和创新。学生要自觉主动地掌握和深刻理解知识,教师及外界都是作为促进者的角色来起作用的。问题解决活动作为一种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因为学生主动参与了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得学生的积极思维有所发展,所以问题解决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2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

在教学和学习的模式中把问题放在首要,以问题和课题的统一作为出发点去组织教学,通过问题这一基本环节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科领域中的问题作为基点,把过程中的体验及所获得的经验作为学习知识的有利途径。简而言之,就是把问题、内容、创新作为这种教学方式的手段。在问题教学和学习中,教学和学习都要围绕问题来构建,以提出问题为开始,以有效解决问题为终结。在整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勇敢、主动、积极地提出各种相关问题,并激励他们深入地去探究去思考去质疑,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学会全面综合地思考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地寻找方法,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3.3探究性和体验性原则。

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问题解决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它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最终结果,而且关乎学生思维意识能力的培养。我们所说的科学教育中的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结论,还包含能动性的科学探究,这与问题探究是相通的。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能动性,通过合作、交流、创新,体验问题探究的精华。

4“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4.1充分预习,提出问题。

在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课前预习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在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点大多比较陌生。而做好课前预习,能加强对于对于新知识点的提前接触与认知,从而为教学工作做好铺垫。在此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资源循环”相关内容时,可引导学生提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等不同水资源形式的循环过程”、“水资源循环对我们人类的生活生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问题,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并在提升学生学习针对性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于所学核心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4.2课堂互动,解决问题。

在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构建高效的师生交流平台来强化教学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鼓励学生以自主探究、协作探究的形式加强对于重点课题的深入学习与探究。如在学习“热力环流”相关内容后,教师可提出:“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暖锋与冷锋天气有何不同?”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探究,从而在强化学生团体合作的同时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4.3课后反思,归纳总结。

课后反思是对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方法等因素进行思索、反馈的一个过程,在问题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环节的开展,能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知识体系,并不断地发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如在学习了“地球上的大气”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归纳与总结大气运动会产生怎样的现象与后果,从而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4篇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

高中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而经济的发展涉及了人口、环境等多种问题,这与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已经威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高中地理教学应向学生讲解该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环境观。通过地理课程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当前影响人类发展的关键,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地理问题。虽然地理课程仅仅只是高中教学中一门基础课程,但其在整个高中教学,乃至学生未来的学习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地理课程具有内容丰富、理论严谨的特点,兼具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特征,在个人的人生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们应综合利用学习的各种知识,结合地理教材,运用综合手段,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学习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一)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课前导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导课大多数都是通过简单的图片、文字或者新闻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导课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单一的导课形式也无法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因此,就需要有先进的微课导课形式,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热情,将微课应用到课前导课中,可以采用动画制作的形式,展现在地理课堂上。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来诠释教学中的重点,并且可以改变传统的讲解所不能展现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点。其次,利用微课诠释重点、难点问题。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重点问题时,只是通过地理教师单一的讲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出现。对于难点较高的问题学生做不到充分的理解,然而,通过微课的应用,就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微课教学中的生动形象,可以将抽象的重点问题进行直观的展现。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较好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微课教学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可以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微课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关键,能更好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辑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中最好的辅助工具就是地图,因为可以通过地图直观的进行地理知识的理解,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的具体,也可以说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种语言,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孩子们所用的教课书,都是彩色制版,能从教材的配图中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所以高中地理老师就要抓住学生们喜欢图文并茂的这一特点,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当中,给学生在枯燥的地理知识中加以声音、图像的渲染,作为地理老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各种资料,把它们制作成为吸引学生的PPT文件或者小视频的形式,让地理变成活动的图片,给学生以新鲜感,如在学习板块的漂移时,老师就可以把这一复杂的地理过程用动态视频来进行模拟,实现动画上的漂移效果,给学生以真实感,这样肯定能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三)通过情景教学来创设地理教学氛围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死气沉沉的现状,也就是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作为地理老师,一定要善于抓住学生们的特点,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为学生创设课堂环境,这样才能使中学生的学习高涨,知识的吸引率也会更高,而且更不要把对地理的学习局限在小小的课堂之上,可以让学生走出来,接触大自然,看到真实景象的存在,增强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真实感。比如,在学习经线和纬线时,为了让学生对经、纬线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可以把他们带到操场上进行排队,然后告诉他们,横排的学生是经线,竖排的学生是纬线,如果要找一个城市就要找到这个城市经线与纬线的交点,再读出它们的经、纬度就可以了,这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收,而且印象也会更加地深刻,在这样的氛围下,更能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可以轻松、自然地进行交流与互动,提高地理教学的高效性。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策略

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教育目标展开的,高中地理的教学也同样如此。随着新课改的开始,高中地理的教学已经由传统的教学方法向新的方向发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比较重视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以及死记硬背课本知识。但是目前的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共同掌握,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相结合的目标。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主要在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行动。下文将主要从地理课程中的活动设计以及教学策略来展开讨论。

一、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活动设计理念

高中地理是一门以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地理学科,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无不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活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必不可少。活动设计环节要求要注重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强调学生的认知过程以及使用技能的技巧性。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索生活与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以及讨论来解决现实的问题。由此可见,地理课程中的活动环节对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它能够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高中地理课程的活动环节,主要包括了实验、调查、参观等环节。实验只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自主动手去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知识,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性的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对某一个课题展开收集资料、访问以及验证等教学过程,这一活动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与组员之间协同学习的合作精神。参观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之下,对地理课本上的某一地理现象进行实时实地的参观和考察,或者参观博物馆、资料库等。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

1.将地理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在一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善于将地理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在一起。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都还未踏入社会,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有限,很多学生都有一个“周游世界”的梦想。教师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这个梦想,并以此为切入点,向学生讲解有关世界各地不同的地理知识,以及各个国家不同的地理状况等。再比如,很多男同学对外太空的世界比较好奇,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讲解有关月球或者地球自转的知识等。通过这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能够使教学效率得到很好的提升。

2.将地理教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地理与人们现实的生活是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将现实生活与地理教学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使教学过程变得浅显易懂,学生也能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好感和印象。比如说,教师可以从我们每年都会经历的节气问题入手。“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会出现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为什么和外国朋友打电话会有时差问题?”等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在亲身经历的,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势必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将游戏和课程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

地理知识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而杂。学生要长期坚持学习的话,容易产生疲劳感,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会降低。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环节中融入一些游戏环节,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调节学生的学习节奏,让学生能够适当地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比如说,对于知识点比较多而且复杂的章节,教师可以弄一个知识抢答比赛,在比赛过程中设置一些小奖励等;再比如说,学习到天体运动的章节时,教师可以弄一个模型比赛,让学生分组模拟天体运动做一些模型。诸如此类的很多小游戏,教师都能够充分利用起来,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环节。

上文主要是从活动设计以及教学策略两个方向论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事实上,高中地理教学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更多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各位教师共同探讨和发现。

参考文献:

[1]马在忠.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4,03(23).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有效探究

为了呼应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号召,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由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逐渐地向现代的生活化地理教学模式靠近,地理教学贴近生活,对于教师、学生、地理授课本身都有益处。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地理生活化教学,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融入地理,对于授课也能有更加深刻的见解。对于学生来说,通过生活化地理教学,他们可以建立起对于地理更加浓厚的兴趣,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运用地理,培养一种地理学素养,这对于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

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虽然教学模式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转化,仍然有一小部分的问题存在,包括:(1)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有些教师不断重复课本,这样一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被降低了,他们对于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也就低落了,因此地理也就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生活,地理在学生的生活中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2)现在的应试教育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学习了知识之后,习惯做题和练习,没有仔细思考把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因而忽视了地理在生活中的实践。(3)在我国当前的地理教学形势下,太多的地理知识都偏向于知识型,而不是生活型,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学习和了解到的生活地理常识也就变得十分有限了,不会容易运用到生活中。

二、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的方式及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完善高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地理教师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为切入点来探究高中地理教学策略。(1)地理知识生活化,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地理知识生活化,就是让老师带领学生走进生活,通过这种方法导入教学课堂。例如,老师可以让他们去探索身边的地理,在活动的地点选择上,教师可以与专家们进行探讨,选择一些安全方便学生进行地理探索的区域,在旅游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习查看地图的能力,又能够学习各个地域的气候、植被,这些对于学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机会,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2)实际举例导入法。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实际存在的例子来进行地理教学,这也十分符合人教版教材的思路。对于一些十分重要而且有意义的地理案例,学生又不可能亲自去考察体验,案例教学就成为了一个值得采取的方法,教师应该精心准备和挑选案例,这些案例应该是源于生活,贴近实际,便于学生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在讲解时,应该抓住案例的要点与特色,把案例讲活,提起学生的兴趣,师生之间要相互沟通,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彻底了解案例中的地理知识。(3)创建沟通平台,引入地理教学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老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导入教学课堂的知识学习。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为学生组织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进行知识型互动和交流。学生对于地理方面的许多知识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因此,要让他们以课本为起点,联系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互之间交流提问,让学生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来回答和解决问题。当学生进行过许多次交流活动之后,可以适度地让他们探索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古今中外的许多地理未解之谜,奇怪地理现象,比如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等。虽然问题不一定能够得到解决,但是通过学生的激烈探讨,他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周边的知识,这对于整体地理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也能提高他们的口才,培养他们的演讲能力。(4)教师自身实践和探索。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是引路人,只有通过教师,地理知识才能够系统地、完整地到达学生的大脑中,教师必须要紧跟时代潮流,对于地理授课不断地探索创新,实时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探索出学生适合的授课方式。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双方要不断地为地理学习而努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创新和研究教学方法,善于与学生沟通,除此之外,学生要善于大胆地运用地理知识,善于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探索地理知识,更要善于与同学、老师不断讨论所学习知识的疑难点,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虚心请教比自己懂得多的人,共同营造一种地理学习的氛围。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为地理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朱金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的课堂导入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问题;策略

G633.55

一、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概念和内涵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是指结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运用现有的地理教学措施,尽可能少时间少精力地去完成地理教学内容。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有没有进步和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标准,希望能够用有效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

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只是希望给学生传递更多的地理知识,但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随着教学课程的改革,地理有效教学在课堂上开始体现出来。为此,新课改中有效教学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再加上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尤其重要的是,采用学生喜欢和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兴趣,死记硬背

尽管高中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总结能力有明显提升,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学习方式仍然占据学生学习的主要地位,由于地理学科特有的特点,多数学生选择考试前加班加点地背。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对地理没有兴趣,当然,只为考试而死记硬背更是违背新课改的要求的。这样的学习理念只会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匮乏,自主探究式学习更是可望不可及。

2.缺乏合作性学习

新课改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然而,现在高中的现状是有将近一半的高中生喜欢独自一个人学习,固步自封,不爱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还有很多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听讲,课前从不预习,课后更不复习。这样的学习,怎能进步?长此以往,学生更加不重视合作性学习,从而导致学习交流的能力欠缺,不利于人格的发展。

3.学生两级分化

很多教师已经注意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也会经常组织一些合作性学习或是自主探究式活动。笔者认为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不同的,对待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很照顾,相反对待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自然也是爱理不理。因为教师对待的不平等,导致有些学生越学越爱学,从而成绩更加优异;另一部分学生则产生很强的厌学情绪,导致学生的成绩两级分化严重。

4.教师固步自封

现代教学强调师生平等,教师的教学态度也日渐平和,很少出现教师强势的情况出现。但是教师过于亲民会导致学生难以控制,可能会发生课堂上的混乱,教师与学生以朋友共处,失去其本身的指导作用。还有一些教师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固步自封,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师不能以新知识武装自己,就意味着即将被淘汰。

三、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目标。积极转换教学思路,注重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地理学习的重点、难点,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合理组织学生有效学习地理知识,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和利用学习资源,对待学生要宽容、尊重和理解。在课堂上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能力的超水平发挥。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平等互助的学习地理知识,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

2.教学内容丰富化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明显减少,就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利用教学时间,把握教学重点,同时根据教学适当地进行改革,充实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手段进行交互性的学习,还可以开展各类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相辅相成,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整体地理水平。

3.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所学到的知识连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全面思考问题,做到统筹兼顾。将学习的地理知识整理归纳,衔接有序,从而避免知识的重复,更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在将来的学习中才能更容易掌握重点难点,为将来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4.注重每个学生发展

为了避免学生的两极分化,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表现,采用多种课堂互动手段,对每个学生做到面面俱到。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优生注重广度与深度的教育,对差生注重教学重点的掌握,从而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

5.探究性合作学习

为了完成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探究性学习无疑是较好的学习方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得学习过程富有生动活泼性,合作性学习必不可少。教师可以有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合作、全班合作等方式来共同解答地理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学生之间互补合作,既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适应了学生未来自身发展的需求。

6.教师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

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和结构与之前的地理教材有很大不同,对学生的思维层次要求变高。新教材内容就像压缩饼干,尽管内容较少,但其实深入的问题反而增多了,很多学生找不到学习的重点。教师自身知识难免会过时、老旧,教师知识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的时候不断学习新的地理知识以充实自己。所以在地理教学时,教师在把握新教材的同时,要不断补充地理知识,构建与时俱进的知识结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当代合格的地理教师,应该在实践中反思并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还要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学术指导,让学生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泽伦,魏超贤.高中地理新课改引发的思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136

第8篇

1)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策略。

先进信息化技术可以使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下载或自编教学辅助软件,使学生利用该软件系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并实现在线问题解答、在线课程辅导。

2)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益处。

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除了可以在实际课堂教育中获得知识外,还可以在课堂外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中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网络学习地理知识,锻炼自身的理解力、记忆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并自主地对学习中的疑难点进行分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养成主动思维的学习习惯。此外,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很多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陷,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还可以加强对教师教育活动的监督及管理。例如,学校监管部门可以使用闭路电视系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并实时观察学生的反应,从而进行有效的改善。

2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方式

1)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地理教学资源,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完善。

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教师既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又可以将其作为教学载体。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网络中搜索地理试题、教学课件、图片视频、教学案例、疑难点解析、地理教学发展趋势等众多教学资源,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辅助资源进行编辑,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化归类,建立内容翔实、分类具体的地理教学资源库。通过对该资源库进行检索,教师及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课程课件、课程教案、课程试题、课程疑难点解答等资料,从而为教师的实践教学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当然,为了保障该资源库的深度、代表性及有效性,科研人员需实时对资源库中的内容进行完善更新。

2)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演示方式。

当教师需向学生讲解复杂的、系统化的动态地理知识时,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协助教师对所教知识进行形象、具体的感官性讲解,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形象、生动的认识。如在讲解地球运动、天气变化等动态知识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演示功能,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地球运动的过程、天气变化的动态过程。

3)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地理知识的探索过程中。

由于高中地理将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等知识进行系统化讲解,其知识点涵盖面广,理解难度大,紧靠书面上的死板文字进行传授,会给学生构造一种枯燥、单调的学习氛围,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改善枯燥、单调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塑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与所教地理知识相关的动态视频,并将该视频穿插到文字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文字具体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又可以通过观看动态视频的演变过程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感官的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印象。利用该种方式,学生可以摆脱枯燥的书本,以一种动静结合的方式去学习地理知识,从而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总的来说,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建立高中地理教学资源库,将多媒体课件合理地应用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塑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自主地探索地理知识,实现教学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3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的注意事项

第9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意识淡薄

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的创新意识淡薄,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较慢,并且大多数教师仍然坚持着“多讲,成绩就越好”的思想。正因如此,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以传授知识为重点,忽略了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方式老化

在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习惯性地采用旧有的教学方法,这就导致在教学中无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一些教师仍一味地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甚者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地理成绩。

二、高中地理创新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更加重视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因此,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高中地理创新教学,诸如利用创新来揭开高中地理的神秘面纱,或者利用情境创设的形式来提升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新型的教学环境,更好地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下文将针对现今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几方面的解决措施:

(一)创新—神秘

长久以来,高中地理作为主科以外的学科,大多数教师都是非专业的地理教师,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地理教学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新课的方式方法无非是以下两种:(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2)同学们,今天老师讲授的内容是……这样的开场白,让课堂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教师为主的单向教学模式,无法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使得整个课堂枯燥乏味。除此之外,教师在讲到翻书的问题上也始终一成不变,始终使用“同学们,请翻到……”这样的语句,课堂缺乏新意以及创造力,学生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积极性。为改变这一现状,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使用一些相对新颖的方式作为开场白,如可以采取新闻评论引入法、趣闻引入法以及头脑风暴引入法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课之前,给学生一定的课题进行讨论,或者给学生讲述一个相关的趣事趣闻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课堂讲解充满兴趣。这样的新课引入,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进行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以及各种图片为学生呈现相关的课本内容,让学生提前感受新课内容中的描述,从而有效地为后续的教育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这之后,教师还可以提出几个同新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关系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已经逐步进入课堂,但对其课堂的组织、教学评价了解的并不多,大多以常规教学的眼光去评价和打量它。将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这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趋势所在,合理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备课时,应根据地理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特点、认知水平、年龄特征等多种因素来选择相应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而更好地服务于高中地理教学。

一、采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高中地理重点和难点始终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考试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学生比较犯难的区域,在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往往由于知识点的抽象和生涩,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来。要使高中地理课堂更加活跃、更加高效,其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方法就是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性,然而,要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通过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才能得以保障,而运用信息化技术处理的多媒体恰恰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其蕴含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要素具有非常生动、直观的优势,能够将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高中地理知识以相关图像或视频等形式予以呈现,超越了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境界。因此,只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并结合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一改传统那种“填鸭式”传授知识的方式,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便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难处,实现高效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

二、采用多媒体加强体验式教学

通常来说,采用传统的口述、粉笔、黑板、教具等教学媒介,很难实现知识形象而生动的再现,尤其是对于高中地理这一学科来说,对于地理知识的形象演示更加困难,对于加强学生的教学体察、体验和体悟更是如水中月、镜中花。教师在教学中试图让学生懂得更深、理解得更透,自然而然地或不经意地会反复讲述,以至于非常自觉地步入“填鸭”教学,从而进入传统教学弊端这一怪圈之中,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甚至还可能会引起学生某种程度上的腻烦,进而挫伤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和兴趣性。为何会陷入这种怪圈呢?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单纯的板书讲解,很难将高中地理课程中那个图形、布局和空间感要求较强的相关知识点非常形象、简单而直观地展现出来,只靠“口述+板书”和适当的教具是很难让学生听得明白、悟得深透、理得彻底、用得灵活,时间一长,问题也就越积越多了,于是可能对地理学习产生厌倦,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采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将课本中的那些图片非常快速地呈现出来,而且还可以引入一些三维动画,对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平面与立体交互以及动态的演示,非常巧妙地进行形象而生活地展现出来,有效解决教学中那些难以用传统教学方法可以讲解清楚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紧紧扭住,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与运用,不断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媒体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育。而要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试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单纯地依靠传授知识点,或者单纯地依靠教师苦口婆心的讲授,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此时,及时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便可以非常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拉回到课堂当中来,对地理的各种知识表象加以形象化、生动化、鲜活化,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引领他们进行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思想启迪,突破思维障碍,促进思维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灿煌.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2(10).

[2]陈华.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2011(04).

第11篇

关键词:初高中地理教学 衔接 知识引导

众所周知,初中升高中的地理衔接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到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在其他科目中的学习情况。本文就初中到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为学生搭建知识的桥梁。

一、比较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的教学转变

1.比较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的教材内容

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主要偏重于对区域地理的认识,了解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环境的差异,进而为人们在自然开发土地方面提供经验教训;高中地理主要是偏重于系统讲述人与土地、地理环境的关系,系统向学生讲授环境、人口、资源内容,进而学习如何协调人与土地关系的方法。从教材内容上看,可以发现,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普遍系统,并且加入了系统论、控制论以及信息论相关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进行定量计算,又要进行定性研究,内容难度也相应加大,知识点增多。

2.比较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式

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比较少,因此一般采用直观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老师一般是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逐个讲解,并对基本能力和技巧进行反复训练和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变多、变深、变难,教学主要是偏重于对理论、规律、原理进行解释,主要是要求学生在作业完成上进行疑难点解答。高中地理考试偏重于对能力的考察,出题比较灵活,这样就要求在进行初中和高中地理衔接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图形上的知识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进行知识推理,提高学生用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比较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的学习方式

在初中,由于学生年龄小,一般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以直观的形象思维进行学习,在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方面,初中生能力有限,还不擅长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而高中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一般是采用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式学习方式,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利用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进行问题解决。

二、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措施

1.老师要十分了解地理的教材内容

在初中升入高中阶段,尤其是在高一这个学期,老师应该要对高中地理的教材进行了解,并能够对学科知识体系进行了解,同时还要知道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教学标准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够真正明白整个教学系统,对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老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掌握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点的联系进行分析,要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衔接初中和高中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对旧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对新的知识点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新旧知识点的比较和学习,在脑海中构建正确的认知结构,同时还要使学生能够储存更多的知识量,注意对初中残缺的地理知识进行学习和弥补,加强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完善知识体系,进而用高中学到的地理知识进行实际问题解决。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发散思维,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时,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假说或者是寻找多种可能性的结论和答案;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聚合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将掌握的信息汇聚到同一个方向,进而找出一个完整、正确的答案。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中都十分强调用图解决问题,因此老师应该要根据这个共同点进行知识点衔接,使学生能够通过图形进行知识衔接和思维转换。

3.注意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为了能够使初中和高中的地理教学更加衔接起来,老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点迁移,多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视野开阔,这样不仅能够使地理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并能够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能力。

4.注意端正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

在高一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首先老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做好榜样示范,使学生能够在观察老师的言谈举止上进行模仿,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上,老师要对学生正确的态度进行表扬和肯定,或者是其他奖励方式,这样能够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时学生自身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检验、自我激励、自我批评、自我监督,这样能够从学生内部进行态度端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错误的学习态度进行批评和相应的惩罚,这样能够有助于学生抑制或者是弱化错误行为的倾向,同时用比较公正、客观的方式对正确态度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不断地进行正面强化,能够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三、总结

高一时期的学习是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老师不仅要注重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上的丰富和教学方法上的衔接,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进而能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1]孙文华,徐强强.地理学思想方法指导下的初高中地理衔接[J].地理教学,2014,(06).

[2]沈穗芬.地理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04).

[3]谢振心.抓好高初中教学衔接 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Z2).

[4]吴华香.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讨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讲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教师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地理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与同仁切磋。

一、增强授课趣味性,做到寓教于乐

实践证明,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某个学科,首先就要让他们对这个学科发生浓厚兴趣与探索的欲望。所以在授课时,教师要注重寓教于乐,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方法使地理课堂教学变得富有趣味,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我在讲授新课时就喜欢利用诗词、谜语、典故、名人佚事等情趣盎然的内容进行新课导入,或者用小故事引出有趣的问题,这些都会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欲望。如,学习《时区与日界线》时,我先举例让学生展开讨论:一位孕妇从上海乘船去美国的旧金山市,在邻近日界线时生了一个男孩,因为是双胞胎,过了日界线后,她又生了一个女孩,按照出生日期计算,是男孩大还是女孩大呢?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学生自主地阅读课本,寻找答案。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大家都知道,“好奇心”会给学生带来积极愉快与兴奋的心理体验,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问题教学法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利用设疑增加问题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特殊的天气预报和一些气象灾害的视频,然后提问:“天气的变化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你们想了解天气的变化吗?”启发性的问题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的思维开放了,自己就能提出问题:雨、雪是怎样产生的……

又如,在讲《时区与日界线》时,我也设计了一个例子:有个孕妇在航行的船上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但从出生日期上计算,妹妹却比姐姐还大一岁。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也立刻来了兴趣,仔细听讲。讲《经纬线方向》时我的提问是这样的:“一个人沿某条纬线一直向东走,他能否回到原地?为什么?如果沿某条经线一直向北走又能否回到原地?又是为什么?”学习《青藏高原》知识时我也设计了提问:“青藏高原是中国地势最高的地方,太阳辐射特别强,为什么冬天特别冷呢?”把与地理知识有关的趣事、问题引入课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地理课堂更是如此,把课堂内容制作成教学软件,图文并茂,会增加知识的动态感,吸引学生的眼球,将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对地理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巨大的帮助。以《地壳运动》为例,教师可以把“向斜成山,背斜成谷”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先看到原本水平的岩层,由于内力的作用慢慢变形弯曲从而形成向斜和背斜的过程。然后,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发生张裂,再加上外力的不断侵蚀,背斜部位很容易变成谷地;相反,向斜轴部由于产生的是局部压力,其抵抗侵蚀的能力比较强,被外力侵蚀的速度也较慢,向斜部位就会形成山峰,即“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经过动态的模拟演示,把原本抽象的地形倒置概念变成了形象逼真的动画,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印象,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完善教学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之所以缺乏兴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学生很容易对其失去兴趣,产生畏难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哪怕是一个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地进行赞扬和肯定,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作为地理教学工作者,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挖掘这些兴趣的“源泉”,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地理学习氛围,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当前地理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07).

[2]马俊.给地理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2.

[3]吴松年.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